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篇1

造成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要把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要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应做到一个加强、二个培养、三个示范。

一、一个加强

一个加强就是体育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加强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体育自学的能力,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提高。

体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体育基础理论、动作技术结构、运动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卫生常识等。通过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常见运动项目的名称、技术要领、要求及注意事项、安全保护措施等,以便把握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个动作对身体各部分的要求,并能正确对待、解决体育运动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

对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如,对技术动作结构的讲解,就可以利用下雨天气在室内进行。除教师的言语讲解外,运用幻灯、录像、挂图,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技术概念,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教授。如,教排球时,就可以讲解准备姿势、步法、战术阵形、比赛规则等,也可以在帮助学生处理运动伤病时,讲解造成运动伤病的原因、具体处理措施、如何预防等。

二、二个培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注重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而体育锻炼能力如何,又是通过对运动时间、方式的有效把握和对有限空间的有效利用与否来体现的。学生自拟锻炼目标和计划的能力提高了,就会科学地统筹和安排锻炼的时间、方式、运动量等。利用和创造条件进行锻炼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扩大学生锻炼的空间。

1.培养学生自拟锻炼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对学生自拟锻炼目标和计划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出发,与体育课要求相辅相成,制订长短目标,长短结合。依据目标,设定实现步骤、方式。制订计划要以个体因素为基础,符合锻炼的三大原则,侧重于内容的连续性、项目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2.培养学生利用和创造条件进行锻炼的能力

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进行锻炼的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条件进行教学。如,利用校内的台阶进行单足跳、交换跳的教学;利用成排的树木进行蛇形跑、障碍跑的教学。其次,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出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体育游戏,如,发展学生腰部力量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抬轿子、背人跑的游戏等。第三,根据教学目的,利用已有的场地、器材,要求学生设定活动方案,如,在铅球教学中,就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推铅球对身体各部分的影响,设计一套徒手操或轻器械体操,用于教学的准备活动。第四,经常举行体育器材一物多用的比赛,如,给学生每人一根同型号的跳绳,要求学生创造出三种以上的体育活动等。

三、三个示范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开始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挑剔的眼光来审视每一个教师,并决定自己受教育影响的方向、大小。体育教师要吸引学生,加大对学生影响的效力,做好学生体育锻炼的榜样示范不可缺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让学生从教师的形象、气质、风度上看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受到感召,又从教师经常持久的锻炼中得到教育,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仿效。

1.形象示范

体育教师既是灵魂的工程师,又是健美的塑造师。他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健美的体魄,优美的体态,站立行走姿态矫健,还必须具备一两项运动专长,如,在三级跳远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准确、优美的示范,专业、生动的讲解外,还可以用简笔画把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动作形态在纸上定格出来。篮球专业的教师,在自己参加篮球比赛时,组织学生观战,向学生展现自己快速的奔跑、敏捷的抢断、灵活的突破、巧妙的分球等。

2.气质风度示范

体育锻炼应做到意志坚强、精力充沛,对待学习、工作积极主动,精神振奋,遇事沉着冷静。如教学中,突然发生学生昏厥倒地的情况,教师首先要稳定其他学生的情绪,保持镇静,然后对学生的昏厥症状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分析,迅速做出准确判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等。

3.经常锻炼示范

体育教师是体育锻炼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体育锻炼的积极分子和体育锻炼的高手。如,坚持每天的晨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带田径队的教师,还可以适时适当转换角色,变教练为陪练。如,在训练学生短跑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同一起跑线或不同起跑线同时起跑进行比赛。也可以在学生训练长跑时,教师一同进行。既可以讲解如何分配体力,如何由直道进入弯道,如何超人等,又可以及时进行示范,做到教学与锻炼的巧妙结合。

篇2

关键词 大学女生 体质 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The Reasons and Strategies to Influence College Girls' Physical Activities Passivity

SHAO Li[1], CHENG Bing[2]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why women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IT) are not keen on physical activities from both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rough deep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this article proposes several reasonable strategies to stimulate enthusiasm for femal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physical activ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untering their negative thoughts about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Key words college girls;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ies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的调查,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诊断有病的人也只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人群在现代社会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现代生活的改进,使我们进入网络、智能化的时代,而大学生们更是沉迷于此,没有交流,没有运动,走到任何场地都能看到人们专注在手机屏幕上,包括大学生在体育场所也是手机不离手。而在大学生都认识到运动能使自己体质得以改善的今天,却还是无法抵御网络的诱惑,无法挤出时间来参与到运动中去。在当前大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步下滑的情况下,如何在一个较短时间内改善大学女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了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学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原因,然后寻找其中的解决办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目标:武汉工程大学的女生,25个班共930名女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于大二和大四。(2)研究目标和分析。研究方法:文献,数据统计,调查和访谈。(3)问卷调查:设计了《大学女生对于身体锻炼情况问卷调查表》对我校女生共发问卷930份,回收903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97%。(4)数理统计: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数据进行了归类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女大学生对于身体锻炼和体育课的理解

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大学女生认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分别看到大二女生32.6%女生和大四的女生35.5%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让他们更加容易的通过考试,这个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而体育课是其中一门功课。但是,从表1也可以看到,大二11.7%和大四22.7%的女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较好的体型和减肥。现阶段,体重超过标准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往高年级看,体重超标的比低年级要多,大多数女生能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并把它看做一条通往健康的道路。

表1 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从表2可以看到,只有少数人同学能够意识到大学体育是为自己的终身锻炼打下基础,不同人对于体育课的重要性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许多学生对体育课依然是很老旧的看法,觉得体育课只是用来改善体质的。而在目前每周一次课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想通过每周一次体育课而不利用课外锻炼来改善体质,这一目标是不现实的。

表2 对体育课达到的效果统计

2.2 本校女生体育课后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

从图表3的统计可以看到,大二有23.3%的学生从不运动,大四则达到52.1%的女生从不运动。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两个年级运动的人数呈大幅下滑趋势,随着年级的增高,运动的人数也在大幅减少。

表3 被调查女生每周运动的人数与时间

从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 42.8%的大二女大学生一个星期有一到两次体育锻炼。而大四的每周锻炼1~2次下降到29.2%。从不同年级的对比,可以看到,高年级女生比低年级女生更少的参与体育锻炼。在一周超过三次锻炼的这项对比中,2年级学生是26.3%,而4年级的学生是12.5%。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项对图表比中,四年级是到达52.1%而二年级女生是20.5%。这项数据表明学生参与锻炼的次数随着年级的增长是逐渐下降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高年级女生的生活圈更小,他们更愿意与他们比较熟的同学相处。另外,他们面对更多的压力,譬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找工作压力,此外他们的社交活动也更加多,影响了他们的锻炼。总之,过多的压力减少了大学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激情,尤其是高年级的女生。

表4 被调查女生每周运动的次数

2.3 影响高校女生参与体育锻炼激情的因素

过多的学习工作压力和沉迷于游戏或网络等,导致缺乏时间去参与锻炼。除此以外女生还存在以下的因素:

2.3.1 生理因素

青春期开始后,快速分泌的生长激素以及生殖器官的快速发育,大学女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例如,体重显著增加,皮下脂肪也会变多,身材会变得丰满,肌肉内的水和脂肪含量相对于糖分含量较高,这些变化使得大学女生的肌肉变得更加脆弱,比男生更加容易变得劳累。

大学女生的心脏容量和心脏的收缩能力更弱,而且调节心脏的神经中枢的兴奋性高于男生,会导致更高的心脏频率。在运动过程中,心脏通过提高工作频率来支撑机能的需求,更易疲劳。

无论是从骨密度,心脏的机能,呼吸还是肌肉,女生和男生都有着巨大的区别。由于缺乏对生理知识的了解,导致她们不敢在月经期间做运动。担心在这个期间做运动会对身体有较大的影响。此外,有些女生会在月经期间有生理反应,譬如腹胀、背疼、头疼、劳累感、失眠、情绪波动、担忧和腹泻等症状。这些都阻碍了他们在月经期间做体育锻炼的激情。许多女生都认为,在月经期间做运动是有害身体健康的。

2.3.2 心理因素

消极的心理暗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大多数女生更趋向于变得安静而不热爱运动。在体育课上,女生遵守纪律且遵循老师的教导。但是,这也只是女生喜欢安静的特性之一。这点在大运动量和枯燥乏味的项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是否会主动自觉运动”这一个选项上面只有11%的女生选择了“是的”。这点也体现在了学习体育技巧过程中,女生更多的是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心态带来的练习效果并不好。

害羞的心理状态:在进入大学后,大多数女生会变得敏感,会非常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使得她们在行为上表现得更加温柔和安静。所以在公共场合上,尤其是在男生较多的场合下,女生会显得有点尴尬。她们害怕在做较为困难的动作时被男生笑话。他们也担心会因为较大的运动,会导致身体的部分走光,而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心理上排斥艰苦和劳累:由于计划生育的独生子政策,和日益改善的生活条件,学生中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越来越少。800米跑步几乎是女生们最为讨厌的测试项目。而且大多数的体育课是在有阳光的室外完成的,女生很怕被晒黑,因此她们非常讨厌体育课。

3 建议

(1)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加关注大学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运用生理学理论去教导他们让他们朝着生理和心理双重健康目标努力。有必要加强女生的体育锻炼,此外还要加强她们运动的意愿。激发她们的运动激情,帮助她们树立正确态度对待学习目标。(2)在树立学生对于运动的积极性的同时,我们需要调动老师的激情,改善教学质量。体育老师的体育教育可以通过言语行为和态度极大的影响学生。因此,老师的教学能力和心理品质对于改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改革教育方法,改变陈旧无聊的教学内容,引进更多适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大学女生树立终身运动的目标。(4)体育老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自我健康的评估方法。以俱乐部的形式组织更多有兴趣的同学在空余时间运动,让他们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4 总结

(1)大学女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一个逐步下降的趋势。他们参与运动目标较为单一和单纯。且主要是对抗性较小的项目。(2)大多数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义理解是片面的,导致缺乏参与积极性。(3)当前的体育教学和体育互动没有充分考虑到女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形式不够丰富。

参考文献

[1] 全浙平.河北省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篇3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96-01

美是至高无上的,而体育又将形体美、艺术美、生活美、自然美集于一体。体育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美的感受,展示美的收获,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欲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锻炼和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奠定终身体育的行为意识。

一、 善于发现学生美的一面,激发他们展示美的自信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新生入学的时候,有一个男学生非常矮小,学生们都嘲笑他,但他在教师的鼓舞下每天坚持锻炼,不但熟练掌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技术,课后还经常积极地进行锻炼,并在学校两次校运会上获得中长跑冠军,用自己的毅力获得了全班学生的尊重。还有一个肥胖的女学生,开始连上体育课的勇气都没有,但在教师的鼓励下,她放下包袱和同学一起上体育课,虽然刚开始她的动作很笨拙,但她顶着巨大压力,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迎来了同学们的掌声。她现在成为一个热爱锻炼、阳光活泼的女孩子,并在今年的校运会上获得投掷项目的冠军和中长跑第六名的好成绩。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掌握青少年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让他们在思想上认识美并付诸行动,并对他们追求体育美感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果学生遇到了挫折,教师要做他们坚强的后盾,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永远支持他锻炼,永远与他站在一起。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坚定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喜爱。

二、 运用巧妙而富有魅力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展示美的欲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语言则是点燃兴趣的火花,为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魅力的语言显得极为重要,它既能让我们看到一张张阳光灿烂的笑脸,感悟到学生跳跃、欢快的心情,更能展示体育老师的人格魅力。笔者在上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抬轿子这节课时,一开始就问学生:你们有谁坐过轿子或抬过轿子?学生一脸惘然,都说“没有,见都没见过”。我告诉他们,在古代坐轿子的人可是达官贵人或是比较富裕的人,那时候家庭迎娶新娘时,也是用轿子把新娘子抬过来的,而抬轿子的则是身份相对低下的下人或平民百姓,这堂体育课的目的,在于既要让学生品味一下当年达官贵人的威风,体验一把贫穷民众的辛酸,还要感悟一番最神秘、最精彩的抢新娘的喜庆场面。这样,学生注意力很快便集中了起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生们精神振奋、兴趣浓厚,摩拳擦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一节课下来,效果特别好。

三、 教师优美正确地示范,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体育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可以令学生终生难忘,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时候一堂课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的示范。比如在篮球基本技术――行进间投篮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时必须做到有节奏、脚步轻快、运球轻松自如。第一步跨越要轻松跳跃,第二步转化为腾空衔接要准确流畅,加之身体在腾空过程中递篮手臂的舒展以及身体的弧度,要形成一个优美的弧线,并使整个过程连贯流畅。这样优美的动作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他能使学生在感知动作全貌的过程中获得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这个技术动作学生已经在电视、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看到或体验过无数遍,甚至就有不少学生模仿得不错,所以,如果教师示范的动作不够大方、优美的话,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们将举步维艰。

可以说,示范是体育教师在学生头脑中最直接、最生动、最具体形象的体现,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优美精准的示范不仅让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赖,同时也得到他们的掌声与称赞,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传授的技术动作,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篇4

【关键词】锻炼行为 体育锻炼 身体健康 生态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74-02

锻炼行为是从全面的角度对个体锻炼行为进行解释、干预,对锻炼行为进行有效指导和调整,全面促进人体健康发展。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给人体健康锻炼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它注重个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个体行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它是生物、环境和心理要素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本文试分析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含义,并结合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生态学模型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途径,以提高我国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一、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含义

生态学是涉及有机体与它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行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学模型,主要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个体和环境对人的行为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各个要素之间所产生的相互关系。它的作用是将体的特征与环境特征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使其产生健康的行为习惯,使个体和环境都能产生共同的变化。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锻炼行为产生的影响。例如,国家发起的有关全民健身的号召,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并积极完善健身器材和体育锻炼设施,为居民锻炼身体创造便利的条件,从而鼓励人们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后,又会将相关信息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体育锻炼政策与设施。生态学模型中的各个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发生关系的。如果某个因素发生改变,其他的因素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政府若取消相关政策,不再提供便于居民锻炼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那么,居民的体育锻炼活动将会被迫停止。因此,外部环境因素的调整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二、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生态学模型从环境和个体各个因素出发,对人的锻炼进行干预和调整。此模型在我国高职体育教育中可得到有效的应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开展:

(一)充分掌握生态学模型各相关因素,寻求适合主体的锻炼行为方式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任何时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态学模型把环境分为四个系统―― 微观系统、宏观系统,多系统和外系统,各环境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微观环境指的是与个体有密切关系且能直接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比如家庭环境、朋友因素、学校及相关场地的影响。宏观环境则是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生活习惯、主流价值观等。多系统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外系统则是指与个体之间不产生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研究生态学模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关注行为的环境因素,弄清楚干扰环境的方式和要素。同时通过对生物模型的研究,得出适合主体个性的锻炼行为方式。当然,除环境中的四个系统外,个人的心理素质、生理遗传因素等系统的变化都会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

(二)调整相关政策及规定,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

政策方面的影响属于生态模型当中的最外端,政策的调整与改变可以间接影响到人的锻炼行为。政策对锻炼行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使锻炼行为得到增加;二是抑制锻炼行为,使锻炼行为有所减少。比如,国家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国家采取行政手段对学校的体育活动实施干预和调整。据此,学校制定相关的体育锻炼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增加适当的锻炼设施,为学生锻炼提供便利的条件,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活动的增加。但是,在我国教育体制下,用政策驱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不是很大,甚至会有负面作用产生。同时,学生繁重的学业压力,也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积极性。鉴于此,学校有关部门要求把体育相关的考试列入学生的总成绩当中,以此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学习体育项目,从而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考试一结束,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又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所以,学校应建立长期有效并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定,如此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三)加强学校的体育教学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生态学模型中属于多系统的一类,它是影响高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环境因素。学校体育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学校的体制、规章制度、体育教师的资质、体育设施的完善性、校园氛围等,这些环境因素都会对学生的锻炼行为造成影响。所以,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学校应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传授学生相关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长期习惯。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要开设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并进行体育项目的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列入总成绩中,以此带动学生学习该体育项目的兴趣,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保证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方式进行锻炼。并根据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从而使学生建立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保持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体育锻炼的内容设计上,应以学生兴趣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对体育锻炼方式进行适当的改变。比如以比赛和集体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并在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合作能力,从而提高体育锻炼项目的有趣性,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学生对体育的热情,稳定其体育锻炼行为。

(四)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学校的客观体育环境,包括学校的体育场馆以及相关体育设施的完善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如果学校体育馆的设施较为完善齐全,便能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同时,体育馆器材的好坏以及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兴趣。如果体育馆的器材较好,而且充分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将趣味、活泼性融入到体育设施中,那么学生就会对体育锻炼产生较为持久的热情。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了乐趣,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重视社会的支持与鼓励,营造学生体育锻炼氛围

社会是一个大的环境,在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当中其可以被看作宏观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其对学生体育锻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社会的支持包括家庭、老师、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以及社会的物质条件扶持和社会的积极的体育锻炼文化氛围等。家庭是学生的强烈后盾,也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其主要表现有:父母对子女在情感和物质上的鼓励和支持。父母对体育锻炼行为的态度,将会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积极性和方式,并对其相关行为起到促进和抑制的作用。同时,父母在物质上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子女有相关体育项目方面的兴趣,父母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体育用品,并负责有关体育方面的开支,支持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这样对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朋友伙伴的支持、鼓励也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之一。好朋友的支持和陪伴,能够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积极性,同时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使之相互鼓励,提高体育锻炼的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更应该让学生和伙伴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六)从学生自身因素出发,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身因素包括学生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学生在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通常会选择身体能够承受的体育项目,这样既能能够得到锻炼,也能从中获得兴趣和挑战。如果体育项目难度较高,学生不能承受,那么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放弃,身体素质也会受影响。同时,生理的因素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但是如果体育锻炼超出了身体的负荷就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此外,心理因素也是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内在因素。心理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态度,动机和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在体育教学中,应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使之了解体育锻炼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充分体会在运动中的快乐,并在运动中挖掘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自我挑战中展现自我价值。同时,学生的自我决策和运动的成就感、归属感都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动机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这些相关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三、结论

从教学实践来看,仅从单方面因素来研究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效果是不充分的。而利用生态模型理论来研究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并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能够共同考量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得到影响个体锻炼行为的系统模型。继而,就可以结合我国高职学校的体制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调整,干预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升,方康敏.学生体质健康危机引发的对中小学体育基本思想观念问题的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1)

[2]李俊,张惠红.生态学模型在我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

[3]杨剑,邱茜,季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

[4]方敏.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其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

篇5

关键词:体能练习;教学方法;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12-0053-02

体能是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辞海》将体能定义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以及人体的基本活动和运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爬越、攀登、悬垂和支撑等。近年来,在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指标呈不断上升趋势,即身高、体重、胸围三个指标迅速增长,而在体能、心肺功能、近视率、超重与肥胖这四个方面呈连续下滑趋势,尤其是在耐力、弹跳、爆发力三方面持续下降。此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维度之一的身体健康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这就意味着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学校体育的工作重心需要转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上来。因此,进行切实有效地、持久地关于增强小学生体能的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

一、小学生在体能发展中的问题

1.体能锻炼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矛盾

小学生的情感外露而且不稳定,对情绪、情感的控制力不够,意志力也比较差,他们需要依靠外部的影响才能完成某一活动。而体能的发展是以运动动作实践为基础的,它需要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通过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因此体能教学过程活动中,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尽量采用比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提高体能练习的趣味性,从而保证学生体能水平的提高。

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当

体能锻炼以身体素质练习类为主,教材相对陈旧,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所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较为贫乏、单一。这些过于简单的教学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所以很难激发小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致使一部分学生对体能课敷衍了事,消极对待,甚至有些学生因此不再喜欢上体育课。

体能练习对学生施加了生理负荷的同时还施加了心理负荷,大脑皮层很容易就会产生保护性抑制,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学、好动、好胜”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发展体能的目标。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方法策略

1.情境教学,以情境促参与

情境教学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生动、直观的体育活动,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以及运动能力提高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被具体事物或具体情境所支配,生动形象的情境课堂教学可以引起他们积极的情感状态。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情境教学中的“境”主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它适用于小学中、低年龄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想象力比较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角色扮演中参与体育学习,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尤其是在简单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完成体能练习的目标和任务。

例如:在一节心肺耐力训练课上,根据学生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将学生分组后分配到各自的场地上,选一名学生为灰太狼,几名同学则成为喜洋洋、懒洋洋、美洋洋等,限定在场地内进行灰太狼抓羊的追逐跑练习,在这样的追逐练习中学生的感觉、视觉、听觉等都得到充分调动,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了心肺耐力水平,发展了体能。

2.游戏教学,以游戏促兴趣

游戏法是指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规定性的动作而进行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它对人数、场地要求不高,而且随意性强,道具不拘形式,游戏规则也比较灵活简便,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体育教学手段之一。

游戏对小学生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它有一定的情节性、娱乐性和竞争性,有规则的限定,同时常有较大的运动负荷,是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因此,体能锻炼中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把一些较枯燥的锻炼内容“寓练于趣”,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跑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游戏。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前方摆好标志物,第一名学生绕标志物跑回后拉住第二名学生手两个人再一起跑,两人回来后再拉上第三名学生的手一起跑,如此类推,直至最后小组的同学一起手拉手一起跑,学生在不断地往返跑过程中不仅使体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这样,用游戏形式把枯燥的练习贯穿起来,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增加了锻炼身体的实效。

3.比赛教学,以竞争促进取

比赛法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练习的方法。它具有“竞争”的因素,能够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娱乐性和竞争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服输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最大限度地机体能力,进而加强了身体练习对机体所起的作用。

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个性心理特征会得到极大的张扬,学生为取得优异成绩会自主的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动作技术,提高体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

例如:为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可以采用“推小车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比赛。一个学生用手臂撑住身体,另一个同学抓住同伴的双腿推拉着向前走,学生顺势移动双手,小车就“开”起来了。在“你来推,我来爬”的接力赛中,看看哪两个同学推得快。通过竞赛的方式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练习中,进而促进体能的发展。

4.榜样教学,以榜样促提高

榜样法是指以模范行为、英雄事迹以及先进事例等来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的方法。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榜样对其有很大的感召力。革命英雄人物、体育冠军、同年龄的优秀人物、教师本身等的行为事迹都可以作为鼓励、教育学生的典例。

例如:在区运动会100米比赛中,我们学校一名同学在起跑时不小心擦伤了脸和腿,但她仍然快速爬起来坚持跑完全程,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家学习。在体能课上通过榜样的引导,让学生能克服困难坚持体能练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能发展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用最优化观点统筹多样化的教材组织形式,让体能锻炼融于教材的变化中,引起学生快乐、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发展体能的练习,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登崇.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苏建华.小学体育情境教学法研究[J]. 成功(教育),2010(11).

篇6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荧光标记的短双链RNA(siRNA)体外转染特性. 方法: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eTM2000转染三种荧光标记siRNA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系NIH 3T3,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效率,普通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淬灭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结果:相同转染条件下三种荧光siRNA进入细胞的速度,细胞内的定位不同,转染效率不同,三种荧光标记的抗淬灭能力也不同. 结论:荧光标记siRNA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踪作用. 用荧光标记siRNA作为无荧光siRNA的分布和转染效率参照时,要考虑到所选用荧光标记siRNA与无荧光标记siRNA的差异.

【关键词】 荧光标记;siRNA;转染

【Abstract】 AIM: To compare the transfection character of three different fluorescently labeled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 in vitro. METHODS: Three fluorescently labeled siRNA were transfected with LipofectamieTM2000 into NIH 3T3 cells for monitoring their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with flow cytometry, tracking their delivery with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checking their photostability with fluorescent microscope. RESULTS: These three fluorescently labeled siRNA varied in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and quench speed. CONCLUSION: The fluorescence labeled siRNA helps to tracking the delivery of siRNA in cell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luorescently labeled siRNA and unlabeled siRNA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 fluorescently labeled siRNA is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siRNA.

【Keywords】 fluorescence label;small interfering RNA;transfection

0 引言

化学合成的siRNA可以高效特异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不仅是分析基因功能的有力工具且有望成为新型药物[1],但递送效率低和体内有效性问题仍然是其应用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其在体内的分布和动力学过程已逐步受到重视[2]. 利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检测荧光标记siRNA[3],观察其摄取、分布及代谢情况,借以推断无荧光标记siRNA的转染效率和分布. 然而目前虽有多种商品化无沉默效应的荧光标记siRNA可供选择,但它们的分布和转染效率是否一致尚少见报道. 本研究比较三种常用荧光标记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时转染效率、荧光淬灭情况和细胞内分布特点,以探讨应用荧光标记siRNA时需注意的问题.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三种荧光siRNA分别为: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序列未公开)购自Invitrogen公司;FAM notarget siRNA(正义链5′UUCUCCGAACGUGUCACGU3′,FAM标记于5′端)购自广州锐博公司;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靶序列 5′AATTCTCCGAACGTGTCACGT3′,正义链3′端3标记Alexa Fluor 546)购自Qiagen公司. 前两种为即用型,后一种按照说明书方法加入退火缓冲液,90℃变性并退火,分装后避光保存于-20℃. 三种荧光siRNA的储备液浓度均为20 μmol/L. 小鼠胚胎纤维细胞系NIH3T3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细胞库冻存;高糖DMEM培养基和DPBS购自Gibco BRL公司;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工程材料研究所;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OptiMEM低血清培养基购自Invitrogen公司;Hochest33342购自美国Sigma公司,其他生化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试剂.

1.2 方法

1.2.1 细胞培养与转染

NIH3T3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0 mL/L胎牛血清无抗生素高糖DMEM培养基,每孔4×104个细胞接种24孔板,24 h后细胞的汇合度达40%. 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荧光siRNA,按照说明书操作进行. 不同浓度转染效率时siRNA各组终浓度分别为0.5,5,40,120 nmol/L,LipofectamineTM 2000均为1 μL. siRNA进入细胞速度时转染复合物孵育时间分别为1,2,4,6和24 h,siRNA浓度均为40 nmol/L,每组不同时间重复3次;观察淬灭情况和共聚焦观察细胞内分布时采用40 nmol/L,观察时间为4 h.

1.2.2 流式细胞仪检测

荧光siRNA转染效率各组细胞用DPBS冲洗2次,0.25 g/L胰蛋白酶消化,用DPBS制成150 μL单细胞悬液,冰上运输,BD FACSAria流式细胞仪检测,CellQuest软件记录分析.

1.2.3 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淬灭情况和细胞内分布模式

转染后6 h后将24孔板直接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Leica DMIRE)载物台上观察,cold CCD数码相机Leica Qwin软件照相. 拍第一张照片时间记为0 min,分别于3 min和5 min后不改动成像参数同一位置再拍摄两张,观察荧光淬灭情况.

1.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4]细胞铺板时24孔板中放灭菌圆形盖玻片,转染后6 h培养液中加入Hoechst 33342(终浓度5 mg/L)孵育10 min染核,用DPBS洗3遍后,取出爬片,-20℃预冷丙酮固定10 min,PBS洗3遍,抗淬灭水性封片剂封片. Zeiss LSM 510 META共聚焦显微镜40倍物镜下观察,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和FAM notarget siRNA使用488 nm激发光和515~540 nm滤片检测;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使用568 nm激发光和575~640 nm检测滤片.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处理,χ2分析转染效率差异,P

2 结果

2.1 FCM检测荧光siRNA转染效率

每一样品收集2×104个细胞,设定一个单细胞区域P1用于荧光分析. 以未转染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设定阳性细胞区(P2区)使阴性对照P区细胞数不超过0.1%(图1A). 40 nmol/L siRNA转染4 h时转染效率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的转染效率为(62.7±2.4)%, BLOCKiTTM荧光寡聚物的转染效率为(85.1±5.2)%, FAM notarget siRNA的转染效率为(69.4±3.6)%. χ2分析示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的转染效率显著低于BLOCKiTTM荧光寡聚物(P=0.037),BLOCKiTTM荧光寡聚物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FAM notarget siRNA的转染效率(P=0.017),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的转染效率低于FAM notarget siRNA BLOCKiTTM荧光寡聚物(P=0.000). 随着siRNA浓度增加(图1B)和转染复合物孵育时间延长(图1C),三种荧光标记siRNA的转染效率增加, 6 h和24 h转染效率相差不大, 唯FAM notarget siRNA 24 h转染效率为(59.3±2.5)%. 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在0.5 nmol/L和5 nmol/L浓度时,转染效率就达FAMsiRNA (27.9±2.5)%和(77.3±3.7)%,孵育1 h和2 h转染效率达(54.1±4.9)%和(78.2±3.6)%,高于其它两种(P=0.000).

2.2 普通荧光显微镜观察淬灭情况和细胞内分布模式

三种荧光siRNA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下的荧光模式不同. 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倾向于以较大颗粒分布在核周胞浆内(图2A, B, C, D);BLOCKiTTM荧光寡聚物胞浆、胞核中都有,在胞核中的荧光强度很高(图2E, F, G, H);FAM notarget siRNA为细小点状荧光信号,分布于胞浆和胞核中(图2I, J, K, L). 用荧光显微镜照射3 min(图2C, G, K)和5 min(图2D, H, L)发现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抗淬灭能力最高,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居中,FAM notarget siRNA最低,3 min已几乎完全淬灭. BLOCKiTTM荧光寡聚物胞浆中的荧光信号先淬灭,而后是胞核中的. 无siRNA只加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的细胞未见荧光(结果未显示).

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种荧光siRNA细胞内定位40 nmol/L各种siRNA转染后4 h,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为点状的荧光,多数位于近核胞浆中(图3A,D);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图3B,E)和FAM notarget siRNA(图3C,F)的模式相似,在核内和胞浆中都可见,部分呈荧光颗粒.

3 讨论

脂质体转染是体外导入化学合成siRNA的标准方法,siRNA体外转染实验报道中使用最多的转染试剂是LipofectamineTM 2000,对许多细胞可以获得很高的转染效率和基因沉默效率[3],所以本研究也选用该试剂作为转染试剂比较三种荧光标记siRNA的体外转染特性.

本实验发现在相同的转染条件下,三种荧光siRNA的转染效率不同;BLOCKiTTM荧光寡聚物更易进入细胞,原因可能因为它的核糖骨架经过磷硫酰化修饰[5],所以其进入细胞的速度明显增加. 转染6 h和24 h的效率相差不大,可见LipofectamineTM 2000推荐4 h和6 h更换转染复合物比较合理,但注意到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 4 h和6 h的转染效率相差仍比较明显,所以6 h更换转染复合物更加合适. FAM notarget siRNA 24 h转染效率降低为59.3%,原因可能是荧光素淬灭而非转染效率低.

关于淬灭情况:标记siRNA的荧光物质有许多种,最早有荧光素(fluorescein,FAM),后来的藻红素(cy系列),alexa系列的荧光稳定性和可选择波长更进了一步. 本研究三种荧光siRNA中荧光素FAM notarget siRNA采用的是FAM标记,BLOCKiTTM荧光寡聚物采用的FITC,似乎都为荧光素,但后者经磷硫酰化修饰,稳定性增强,所以其抗淬灭能力也有所增强. 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采用的是Alexa fluor546,其中Alexa fluor546标记的siRNA的抗淬灭能力最强.

关于细胞内的定位:脂质体转染情况下,siRNA脂质体复合物首先沉积并粘附于细胞表面,然后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形成内含体,在胞浆中通过动力蛋白驱动定向运送到核周区,并迅速在核周区聚集[6], 最后siRNA从脂质体复合物中释放出来才能发挥作用. 本研究中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几乎只以颗粒状分布于近核胞浆中,与Chiu等[3]报道的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cy3标记的siRNA结果一致,而BLOCKiTTM荧光寡聚物和FAM notarget siRNA在核内和胞浆中都有,在胞浆中核周区可见大的荧光颗粒. 其中BLOCKiTTM荧光寡聚物的核定位考虑与其磷硫酰化修饰有关,而FAM notarget siRNA为正义链5′标记,其核定位可能为与其复合物中混合有单链siRNA有关. Ohrt等[7]显微注射荧光标记的siRNA入Hela细胞的胞浆中,发现双链siRNA不能进入细胞核,而单链siRNA有明显聚集于核内的倾向. 而Alexa Fluor 546阴性对照siRNA未于见核中可能因为siRNA还未从脂质体复合物中释放. 而siRNA从复合物中释放是与基因沉默效果相关的,是否说明荧光标记影响基因沉默效果还有待分析.

综上所述,选取合适的荧光标记siRNA作为转染效率评估指标和用于细胞内分布研究时,要注意荧光标记物对siRNA的影响,以及靶向目的基因的siRNA与所选用荧光标记的对照siRNA在化学修饰等因素方面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Dykxhoorn DM, Lieberman J. Running interference: Prospects and obstacles to using small interfering RNAs as small molecule drugs[J]. Annu Rev Biomed Eng, 2006, 8:377-402.

[2]Corey DR. RNA learns from antisense[J]. Nat Chem Biol, 2007, 3(1): 8-11.

[3]Chiu YL, Ali A, Chu CY, et al. Visualizing a correlation between siRNA localization, cellular uptake, and RNAi in living cells[J]. Chem Biol, 2004, 11(8):1165-1175.

[4]Akita H, Ito R, Khalil IA, et al. Quantitativ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of plasmid DNA transfected by a nonviral gene delivery system using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J]. Mol Ther, 2004, 9(3):443-451.

[5]Fisher TL, Terhorst T, Cao X, et al. Intracellular disposition and metabolism of fluorescentlylabeled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 microinjected into mammalian cells[J]. Nucleic Acids Res, 1993, 21(16):3857-65.

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9(A)―0028―01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它是学校体育教学形式的延伸,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少之又少,偶尔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40.8%,很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8.6%,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4.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得到普及。那么,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1. 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近年来,虽然兰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加大了对体育的投入,改善了学校的场地设施,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还是占85.6%。学校体育场地建设跟不上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矛盾。学生活动场地极其匮乏,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 学校没有很好地组织和领导。学校的领导和组织是开展好课外体育锻炼的关键,没有学校领导的组织支持,课外体育锻炼是无法开展的。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安排时间少,显得学校领导对课外体育锻炼不够重视,挫伤了师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 学生一致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需要得到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希望在体育知识、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上得到老师的指导。另外,45.3%的学生未形成对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有自卑心理,成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有的学生则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视不够,怕苦、怕累,对课外体育锻炼没兴趣。

针对这些现状,如何来推进中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策略的实施呢?

l.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课外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教学,其活动内容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体育知识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欣赏、体育图片资料展览等。近些年来,部分学校甚至开始尝试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学生广泛的欢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文化和营造体育文化氛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知识面,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形式和方法,来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此外,学生体育特长的形成与保持也需要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课余体育活动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机会。因此,课余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研室应在学校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出课外体育锻炼的制度和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确实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锻炼时间,将抓结果转变为抓过程。

同时,应加强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和完善,以满足学生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提高学生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

3. 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

4. 加强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外锻炼的能力。课外体育锻炼体育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学生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也有赖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进一步充实、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篇8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非常重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人生角色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义务教育模式向职业教育模式转变,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剧变。作为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的要求。

1.转变观念,创新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这使得新时期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之间的矛盾加深。体育教学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制订符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满足学生体育健康的基础上,增添实用的、趣味性的内容,并利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休闲体育、娱乐体育、户外探险体育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使体育课的内容丰富,选择面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强化在不同社会环境下进行体育锻炼的适应性和持久性,从而促进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

2.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策略

2.1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的第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天性是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好玩爱动,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具体可以采用"课堂导入-教玩结合-奖励表扬"的教学步骤。课堂导入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吸引学生的第一步,课堂导入可以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进入,也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播放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动画开启课堂,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体育运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无趣的运功变得有趣起来,传统的游戏有老鹰捉小鸡、跳皮筋等,老师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饶有趣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体育课结束的时候要不忘奖励表扬,这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有重要的影响。

2.2 教导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3 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淡化体育课程评价的数据测量,重视理性分析

如果单纯采用运动项目成绩来评价学生的体质,必定对个矮体瘦的学生不公平,打击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体育运动重在参与,通过学生进行各种身体练习,使学生机体承受科学强度的生理负荷,促进身体健康。另外,促进健康与调节情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海格尔教授提出的"笑"既是促进健康的一面,又是体育课追求的目标。因为"笑"既可以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组织、身体练习的效果、各种运动愿望满足的满意程度等,又可以衡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这节课的适应程度。另外,"笑"还可以消除精神紧张,推迟疲劳出现。因此,体育教师要创造轻松和诣的课堂气氛,让体育课"笑"声常在,就必须对体育成绩进行理性分析。

4.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不是自发的,而是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细致的工作才能调动起来的。所以,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应该是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条件,促进外因迅速转化为内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之所以能够积极行动,是因为内心有一种行动的愿望,心理学称之为动机。动机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是推动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依据,也即是学生学习有积极性的内因。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4.1 教师要起模范和表率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为人师表"要注重"身教"。

4.2 教师要谦虚谨慎。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学生,同时也受到学生监督。教师的威信应该建立在自己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作风之上,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拥护和爱戴。

篇9

(1)知识与趣味同等重要。实践证明,在一堂体育教学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并且适合于学生身体发展的特征,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材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如果教师所选用的教材难度太大、太复杂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的兴趣。同时,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知识性与游戏性的教材,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应适当合理的安排一些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增加学生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教学与活动密不可分。体育竞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而争强好胜正好是小学生的一种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应利用这一有利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小型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加活动的机会,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艰辛及胜利后的喜悦。事实证明,通过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加深对体育运动的感情,调动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3)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有些学生家长和个别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对要否参加体育锻炼并不关心,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甚至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进行技术教学外,还要教育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对人的影响,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放在首位,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篇10

体育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现今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为主,更加需要从全面育人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育锻炼是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由选项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课外体育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和,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影响选项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的结果来自多个方面。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必须是自发或有组织的自主行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满足影响其体育参与行为,高校学生根据自身选择体育活动,具有调节人的心理,情感,丰富人的文化活动,对增进人的健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要找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解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2.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分析

在对学生关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不完善,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课后的健身指导不足,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兴趣爱好不够这几方面的问题反响强烈,这也是影响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1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意识的影响。

体育锻炼意识是在对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心理因素,是对体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体育锻炼意识是对体育本质特征,价值,作用以及体育与人,体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关系的自觉反映。体育意识的强弱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它能加强人对体育活动发挥动力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只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远远达不到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要将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树立终身体育的人生观,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作为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条件。

2.2大学生体育锻炼受课外健身指导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每周两节,共90分钟,教授主要在课内传授技能知识,锻炼方法,留给学生锻炼的时间很少,一项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掌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这是课内无法完成的,学生必须在课外活动多练习。而课内教学技能是不能代替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学生在课外练习时,如果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学生将会更快的掌握体育技能,并能有很强的体育兴趣,而兴趣又能促进更好的掌握体育技能。所以课外活动时没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出现了许多学生只上课,不练习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又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

2.3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兴趣的影响。

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经常性心理倾向称之为兴趣,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在学校教育中,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若学生对某体育活动感兴趣,那么无论是在体育学习或课外活动中,都可促使他们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1]。只有激发提高保持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2]。

2.4大学生体育锻炼受氛围的影响。

氛围指的就是人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在某一种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体育氛围是指周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气氛和情调,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学校体育运动氛围是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是学生在锻炼活动中的情绪特征所表现的体育行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是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诱因。一个人锻炼很难长期坚持,并取得好的效果,但很多人一起锻炼时,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人的身心会得到愉悦,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陶冶了情操。所以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5大学生体育锻炼受场地器材的影响。

在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场地器材条件是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对体育锻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高校扩大,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更多的人实现了大学梦,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非常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校把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问题放在了首位,而体育活动的人均面积,资金问题和紧迫性原因而得不到重视,部分学校虽然资金雄厚,但体育活动场地功能单一[3]。体育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想去进行体育锻炼的愿望因为场地器材,得不到满足,使得原本主观愿望逐渐消极,学生从开始的积极体育锻炼转变为消极锻炼,直到不锻炼状态。对于绝大数学生来说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3.对影响学生体育锻炼因素的对策研究

3.1树立良好的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内外因相结合的结果,它既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主观要求[4]。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更要知道不锻炼的潜在危害。让学生转变对体育教学的传统态度,坚持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出发,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是人们坚持终身体育的主要动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运动参与目标中的关键内涵,也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因此,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增强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

3.2课外健身指导是有效方法。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教学的延续和有益的补充,然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以一种无序的自主练习为主,这与学校对课外体育锻炼指导的重视不够有关,体育教师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后,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很少。所以,为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外指导的效果,学校要建立,健全课外指导的奖励机制,加强师资力量配备,专门安排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系统的指导。

3.3让体育兴趣成为学生的老师。

大学生对体育兴趣是促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有兴趣就会表现出积极地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的在思想上就会更加主动地想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要帮助学生先喜欢上体育,再教会体育技能[5]。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提高体育兴趣,对教学互动也有帮助,并能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起到推动作用。

3.4丰富体育氛围是催化剂。

学校要大力宣传体育队青少年的积极用,要让“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的阳光体育旋律深入人心,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趣味比赛,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邀请著名体育人物零接触,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同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使学校体育形成规范化的模式。

3.5提高体育锻炼条件保障。

体育锻炼条件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体育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势必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加强综合性体育场和设施的建设,引入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体育锻炼的项目更加丰富,对场地建设要整体规划,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校园面积,对投入小,效果好的场地设施要优先保障,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