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方案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点。创新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非常适合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语言特征,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设备、课外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创新意识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材越来越丰富,教材中既包含了文学性,又具有趣味性,两者相互结合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帮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人物情节的变化,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材中,《三国演义》的篇章中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经典名著的特点,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活动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采用课堂教学与户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对教材的讲解为主要手段,户外活动主要是为组织学生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为目的。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知识性和人文性相互结合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比如听、说、读、写,这些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和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同时学生应该主动去练习基本技能,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措施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一味的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强行给学生灌注知识,死记硬背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严重束缚学生的思想,阻碍学生独立思考,创意能力的培养也就离教育越来越远。所以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做到就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把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变成一个知识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也要明白为什么是这样。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思考,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水平。
课堂教学应在一种民主的气氛下进行,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提问,尊重学生的思考,积极营造一种民主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许多,也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意愿,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真正体会到心理上的自由,从而营造在课堂上敢于提问,敢于回答的学习气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安排教案设计,同时要考虑学生的真实水平。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学生觉得回答错误可以重新回答,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遇到没想好同学可以继续在想想,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提问,如果对教学有意见可以提出建议,这样学生才享有真正的自主权利。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各种思维的碰撞,可以产生新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学习观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只有对生活多观察,才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察设计课件的时候,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执行。教师做好观察前期的准备工作,观察时候应该注意仔细和重复,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主动去搜集信息。让学生主动去了解这些课本人物的背景和特点,从而提出这个人物塑造有哪些重点和次要点,描写有哪些手法,这些意见的提出就是学生独立思考的开始,也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一节课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资料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培养学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讲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针对具体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意见。这样学生就不在局限于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多种解答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自然也就愿意去学习,愿意思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学生也就愿意主动去学习,学习效果也就更好。小学生的好奇心是特别强烈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者是生活中的一段内容进行描述,引导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上课的时候,提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海底世界》时候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带领学生进入具体的情景,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于海底世界的想象和向往,从而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新的思维方法。教师应该注意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设立特定的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独特的见解。教学中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不要机械化和死板,讲究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苹果里的五角星》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可以联系到生活中其他出现的五角星的图案,让学生进行表达,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升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办黑板报、广播站、当课堂主持人、课堂演示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动态,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自己撰写报告和事件。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针对实际问题不断思考和反省,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韩占芳.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6,35:150-151.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科学史,是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很好的素材。通过对化学史实中某些实验过程及现象的描述,可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动脑思维、动手实验和渴望创新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氢气时,介绍16世纪中叶和17世纪的一些科学家发现了某些金属与酸(无强氧化性)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氢气的方法,在工业上虽无实用价值,但却是实验室制取少量氢气的极为简捷的方法;学习王水时,介绍丹麦著名物理学家波尔是怎样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在学习磷时,介绍法国人布兰特是怎样发现磷的等等。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中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本来就不算多,而有的教师不自觉的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或干脆以程式化的书面训练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导致学生们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足。教师应努力通过动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可将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
比如,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实验,以前总是由教师“承包”完成,学生不思索,被动听记,现在改为师生共同完成,让学生参与,通过反应混合液的配制以及乙烯气体的点燃,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反应液温度的严格控制,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温度太高或太低会造成什么结果,应如何处置?这些都会激发学生认真思考、设计处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
三、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论证已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将教材中的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兴奋状态,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验证性实验所无法替代的。
如:按教材上的方法制Fe(OH)2,得不到白色沉淀,为什么?学生回答:“可能是氧气把Fe(OH)2氧化了”。怎么办?学生回答:“要观察到明显的白色沉淀,就要想法除去溶液中的氧气”。经过讨论后,学生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方案一: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mL蒸镏水加热待用;②取少量硫酸亚铁用2~3mL蒸镏水配成溶液;③加入少量铁粉;④加入一些植物油在所配溶液中;⑤把毛细滴管的下端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挤出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二:先打开止水夹a,使A试管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a。
结果用方案一做比较顺利,用方案二时,在B试管中看不到沉淀。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刚才的中不是看不到白色沉淀,而是看不到沉淀,为什么?
通过讨论,学生认为看不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稀硫酸过量,氢氧化钠不足。要看到白色沉淀,就必须保证A中稀硫酸适量,B中氢氧化钠过量。同学们修改方案后,再实验就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最后,师生通过讨论比较,得出两个方案均可,但方案二更方便。
通过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设计开放性实验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习题是指题目的设计是开放的,答案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答案是合理的,都是正确的。开放性习题的出现是对传统封闭性习题的挑战,这类习题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去分析、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利用开放性实验习题,给学生提供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乐趣,领悟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某无色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给出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并在老师的适当提示下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比较后,学生们便给出了以下几个合理简便的方案:
方案一:取一只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这是取样检验的常规方法,后面表述用“取样”),往其中加入少量的水。如果加水后,试管内的液体不分层,则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方案二:取样,向其中加入少量的四氯化碳或苯,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说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方案三:取样,用胶头滴管取少量待测液,滴2-3滴到无水CuSO4固体上,观察白色固体上是否有蓝色出现,若有变化,则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为“水层”;反之,上层为“水层”。
五、开展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例如,在钠的氧化物性质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反应原理:2Na2O2+2CO2==2Na2CO3+O2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与Na2O2是否反应及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实验设计要求:①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的试剂、药品;②确定实验所需的装置、仪器及连接顺序;③尽可能保证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样便迫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查阅资料、去设计、去探索、去创新。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查阅资料、设计实验。然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对他们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选择其中几组方案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对比较好的设计给予表扬,对于较差的设计则从其中找出“闪烁点”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注重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给学生留出自由思考的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上只是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初步尝试,还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朱志昂.关于化学平衡教学的几个问题[J].化学通报.2008,(07).
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教学
化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自然学科,它涉及到大量的化学实验。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尝试:
一、以学生为实验主体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旁听观察为辅。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是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没有亲自动手体验,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转换师生角色,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多积极动手动脑,教师在旁辅助。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金属的性质实验,教师可以改为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他们熟悉基本实验操作,并从中体验到动手实验的乐趣,实现课堂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从实验配角慢慢变为实验主角。鉴于学习了第一章“镁带的性质实验”后,学生通过类比金属镁的性质,可以推知金属可以和O2反应、可以和酸反应,并通过回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总结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特点。金属与酸的反应的内容相对更充实些,学生通过进行Mg、Fe、Zn、Cu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分组实验,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区别等,并尝试解释原因,从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从观察分析总结中获得实验知识,能从分工合作中获得思维的拓宽。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充当配角,起辅助作用,在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询问教师,教师答疑解惑,却也并不全部说出,留一部分思考的空间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研究,找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根据教材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很有作用。情景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学习过程演变为一个积极探索事物的过程。如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同学们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提出问题: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有的同学认为溶质为NaOH和Na2CO3,有的同学认为溶质为Na2CO3等。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各自的猜想,通过讨论确定方案,先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再取上述步骤中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最终确定溶质组成。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验证,对CO2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理解更透彻。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研究、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摒弃陈旧的观念,不断创新研究。
三、大胆改进,培养创新能力
都说教材是死的,学生是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而是要大胆探索,不断改进。让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使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安全、空气污染更小。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创造能力强,教师只要适当的引导,开发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并且加以正确利用,那么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化学学习的能力,提高化学应用的综合能力。“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提出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方案,老师可加以补充,如①木炭燃烧,②加热碳酸氢铵,③加热铜绿,④石灰石和稀盐酸……然后引导学生考虑制备实验的要求,排除不合理方案,确定最佳方案。方案①木炭需要在纯氧中燃烧,条件较难,排除;方案②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氨气,使收集的气体不行,排除;方案③和方案④理论上都可行,但是方案④在常温下进行,操作更简便,所以确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是石灰石和稀盐酸。之后,学生可以用实验来确定为什么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石灰石和稀硫酸、石灰石和浓盐酸?实验可以让学生明显感受到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气体,排除;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一会儿之后就不再有气泡产生,遇到问题就要积极解决,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明白,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排除;浓盐酸有强挥发性,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收集的气体不纯,排除,最终让学生坚定地确定了实验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是靠简单的告知和强记。教学就需要不断创新,不能一成不变,不然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的知识,没有运用的能力。以上这样的创新教学使得学生增强了创新的意识,也加强了他们环保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创新能力培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初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培养方法,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挖掘实验教学的优势,并且研究实验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在创新研究的实验中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永军.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北京成人教育,2001(5):43-44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为了更好地实现改革目标,学校老师也需要重新制订教学方案,以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规划,下面我们将对此展开探究。
一、加强知识预习,实施自由式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自主学习又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可以先了解一些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熟悉写作背景,如,鲁迅先生最初是研究医学的,他希望通过治愈患者来为国家反对外来侵略出一份力,但是最后他明白了更需要医治的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人内心的意志。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与藤野先生相识,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晚年时的鲁迅依然不忘藤野的教诲。经过这番了解,学生就可以在上课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提前预习课本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二、推行小组研讨,实施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实行小组讨论制,以此来促进大家创新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学习《喂――出来》这篇课文时,文章结尾使人产生无数联想。此时,老师可以让大家分组探讨,联想以后的剧情是如何发展的,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就是探究式学习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三、理论实践结合,实施开放式学习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22
1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与着眼点
1.1 动手能力的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模型制作及软件应用等方法的应用都能够极大的提升和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且实践操作性强,易于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能力相结合,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操作结果的检验方便,效果显著,并可以通过对比与交流,不断突破,不断得到理念的提升与操作能力的进步,最终保证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实现更大程度的创新。以河南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模型设计竞赛为例,学生所做的竞赛模型材料基本为白卡纸,竹皮,木材等,所做模型从方案的初步修改,到大量模型的制作,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更看重局部构件的制作等内容,这些均需要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而这方面正是课堂理论教学所不能培养的技能。
1.2 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
在创新实践中,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与培养。如结构模型设计竞赛小组一般由3人组成,团队成员的协作与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竞赛的最终成绩。在模型制作过程中,组员们分工合作,各显所长,又相互写作,相互指正。只有相互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相互纠正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做出最好的作品。在这里,大家要有团队精神,不仅要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还要尊重彼此的看法和意见。集思广益、齐心协力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应该具备的素质。
1.3 思维与分析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结构模型竞赛中,分析表达能力考核分为书面和口语表现两种形式。书面表达主要体现在结构模型计算书中,通过计算书表达出学生对于模型设计的逻辑与思路,并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比赛现场的作品介绍以及答辩两方面,要在有限时间内将模型设计思路和方法展现给在场的评委,不仅要表达清晰精简明了,还要克服恐惧心理做到从容淡定,考验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实际工程问题结合的能力,将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讨
2.1 大学生创新中心的建立
为了更好的培养我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以其为创新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强化其孵化功能以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的人才。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是:建立以活跃创新思维,实践培训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基地;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以满足现代教育实验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
2.2 创新项目组织和管理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中心对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接受国家级和省级等大学生相关创新竞赛文件,组织相关学生和指导老师开展项目;(2)组织和开展相关专业校级大学生创新竞赛和创新实验等活动;(3)汇总和评审相关的学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向学校推荐;(4)为学生提供创新实验和相关项目的场所,多层次、多专业、多角度全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创新项目课题的选择
创新课题从来源上大致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确定性的课题,如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等、纸板模型设计大赛等;第二种是自主性课题,如S C 项目。对于自主性课题,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的选题原则为: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研究课题实效。重点资助学术思想新颖、目的意义明确、理论根据充足、研究方案合理、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具备的创新性和探索性项目。
2.4 重视过程指导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结构模型大赛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较自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设计出创新方案。指导老师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以及经验沉淀,在学生思路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会给出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对新方案的尝试,帮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解决问题能增加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挑战更有兴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控能力,并且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点。
3 成果及展望
3.1 取得的成绩
由于学院对创新型人才、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重视,我校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近年在大学生创新性专业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如下表)。推动了学院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提高了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认识。
3.2 展望
依托创新实践对大学生创新活动进行管理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目前已取得一定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还有待从以下方面加强:
(1)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师在科研中的成果展现给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2)院系应当鼓励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创新。
(3)从奖励机制上重视大学生创新,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控制论 市场营销专业
[作者简介]陈波(1979- ),女,广东湛江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营销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市场管理研究。(广东 广州 51066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087-03
我国教育界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是从2000年开始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构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这是国家战略发展的目标,也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最迫切的是培养一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教育界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重视,并做出重大的规划: 2010年5月教育部发文《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2011年的“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提出“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看见,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析不仅是国家战略发展的趋势,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国内外创新教育比较
目前,学术界内有一个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指标,那就是该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总人数。88页表是自1901年至今我国与各国诺贝尔奖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表(本表数据截止到2012年10月12日21时)。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获诺贝尔奖人数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实力强大的国家,可见,国家的创新力与国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不可置否,美国不仅在全球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其诺贝尔奖得主的总数也是最多的,而美国的创新教育也是全球较为成功的。一是在初级教育时就开始灌输、提倡并赞许孩子的创新行为,学校鼓励小学生开展课题性的研究活动。二是采取自由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教学方式采取启发式的探索型的教学方式。三是社会上具有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分别由来自各大高校教授组成,为年轻人提供创新教育的继续教育。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更加青睐听话的、高分、高智商的学生,而忽略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从而在创新能力上整体偏弱。我国的创新教育是伴随着素质教育而提出的,目前的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的人格为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高职经管类学生的创新研究与相对应的策略较为缺乏。
二、创新理论
“创新”源于拉丁语,所谓创新,就是把旧的抛开,重新创造新的。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其的解释是:首次(或初次)出现,具体把其原意分为三层:(1)更新换代;(2)创造出全新的东西;(3)改变,使其与以往不同。创新是一种认识与实践能力,创新关键在于“新”,即怎样实现质的突破。
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始于1912年,经济学家熊皮特在其发表的著作中提出:创新,是在生产中对新技术、新发明的首次应用,其表现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这类组合具体包括:开发新产品;开发全新的生产方法;拓展一个全新的市场;通过新的途径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以此打破垄断。这一创新概念在后期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技术领域。1974年,厄特巴克提出:创新就是技术在实际采用或初次应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创新的观点逐步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整个社会。1995年,欧盟《创新绿皮书》中对创新的定义为:创新不仅属于经济、科技范畴,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创新在经济领域中,社会环境中,通过采用各种新事物的吸收与应用,提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个人与社会的需求的过程。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创新是一种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与改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创造出具有革新的创造性成果。
三、研究模型――控制论
控制论是一门研究世界上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提出控制论。他认为:世界不是由独立的要素组成,而是由若干要素组成,他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控制论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的是如何通过控制对象的变化来实现整体的最优性,从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实现最优控制状态。因此,控制论需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反馈,将信息输送出去,通过反馈,信息作用结果被返送回系统,产生能改变操作的方法,这可称之为“学习”过程。通过如此反馈,加强了研究系统的信息效果。在现实当中,教学过程是一个可调节和具有规律的过程,因此,可将此过程视为一个控制的过程。在本研究过程中,教学系统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可视为“培养系统”,这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中存在着信息传递,体现信息的反馈和再学习。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学生为受控对象,教师与管理人员为执行机构,学校的管理部门为控制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为测量变送器,人才培养的效果为被控量。具体如图1所示:
从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图中看出:在这一整体系统中,在学校管理部门的制度与政策下,执行者教师与管理人员通过执行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受控对象学生,使其展开学习知识,培养创新能力、掌握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受到以下两因素的影响:(1)教育部门方针政策,学校的管理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2)教师的教授方法。具体如图2所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系统不是由单个因素组成或影响的,而是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进行反馈与学习,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使系统达到最佳状态。
市场营销专业具有较强的实操性与实践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模式未能充分完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出创新型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营销专业当前重要任务之一。下面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根据控制论原理,探索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模式。
四、高职营销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从88页图1的创新人才培养系统结构中可以看出,系统得以正常运行需具备信息目标,这一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体现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前面已经提到市场营销专业是理论与实践集合的专业,但在专业能力培养中更加侧重实践,因此创新创业能力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尤其重要。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需做出以下的改变:
1.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提出全新的要求,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还停留在学术型人才和精英型人才,而是重心放在创新型,创业型,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目前应由过去单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向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应在新的培养目标中更为突出地强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现创造可行条件。
2.教学计划中应增加跨专业的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学科,业务的交叉,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但目前的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中,学生基本只能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进行学习,不能选择其他非专业课程,无法体现跨专业能力的培养,明显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最终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因此,教学培养方案应改变传统的制定模式,增加模块化的跨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可以通过专业教学计划中将这部分体现出来,成为学生必选的课程之一。
3.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块。为全面提升营销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应增设创新创意项目、创业项目模块。这一模块可以通过科技创新等活动来体现,并赋予分值不等的学分。例如,大学生科技节,举办专业讲座,开展协会社团活动,举办专业调研、策划、创业等竞赛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的教
图1人才培养系统图中所体现的实施过程就是教师的教,信息从教师传递到学生的过程。因此,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性教学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教,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素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身负使命的教师需具备以下素质。(1)知识面广。具备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知识,融合专业与非专业技能,拓展发散性思维,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2)具有创新能力。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必须先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其最好途径就是科研。通过科研,教师可以获取新知识与新方法,并将该成果传授于学生,从另一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欲望。(3)放眼国际。多与国外高等院校交流,学习先进的创新思维与有益的经验,拓展教师视野。
2.加大实践性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新颖的特点。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过程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是最好的方式。在三年教学计划设计中,直接把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计划中,安排学生每一学期都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实训,定岗实习等。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实现实践、教学一体化。具体的实践可以有以下分类:(1)校内营销实战训练。通过校内销售活动,培养学生销售技能。(2)开展营销沙盘与实战训练。通过引入仿真模拟实训,增强学生的专业分析、判断能力。(3)与企业合作,完成企业所委托的市场调研与预测,并制订策划方案。(4)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参加全国、省、市级等各级科技竞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需从课堂教学改革开始。营销类课程部分理论性强,因此较为枯燥,需改变灌输式的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方式,采取多姿多彩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常见的激励教学方法有:(1)讨论教学法:由教师给予课题,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头脑风暴,迸发火花,活跃思维。(2)案例教学法:教师提供案例,组织学生阅读与思考,进行讨论与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去结合专业原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开发发散性思维的能力。(3)项目化教学法:先由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再由学生自主选择项目,或者由教师指定项目,交给学生项目小组自主完成,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利用节假日主动走向市场或企业进行调研或参与企业活动,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训教学。这是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训练就能实现学生创新能力,而需要科学的计划与长期的培养。本文从研究创新能力出发,以控制论为模型,得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西兰)霍华德・H.弗霍德里克.创业学[M].蒋春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申文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微[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1).
[3]王金洲.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4]王卫红.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营销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市场营销导刊,2009(4).
[5]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篇7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26-02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根据《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研招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招收工学研究生人数为165058人,比当年招生人数第二位的管理学人数高出近2.4倍[1]。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重要基石,需要国家、学校、老师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该文针对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对高校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见解,希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科学、合理,并且要注意学科间衔接。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它各个环节上内容要清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总结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历史,作横向、纵向比较,并结合学校内部学科特点及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同时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将研究生按类别可以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二者的特点,依据专业及研究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制定。对于工科院校而言,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体现特色以及学科特点,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即分别制定不同的、体现各学位类型及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 传授最新的科研知识
研究生培养阶段,除了学习基础公共课程之外,专业课的传授也很重要,在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注重方法,讲究策略,紧密结合时展,将科研知识科学系统地传授给研究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科研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灌输,而是使研究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创新思考方式,并将知识应用于未来的科研创新研究。
2.1 注重科研创新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是根据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新知识创作的探索性工作,科研创新是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生做科学研究时应注重科技情报的搜集、合理进行科研选题、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科研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检验[2]。工科研究生学习基础理论时,必须思考和追求理论的应用方法,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又不断积累并结合实际技术,那么会发现处处都有能够去创造的机会。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是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进入科研研究状态,使其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可以帮助研究生抽取和把握关键技术。自学实践对创新能力培养及知识提升至关重要,它能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今后的科研创新提供基础。
2.2 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吸取科研知识的环境
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会安排研究生在研一期间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为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一个优雅、先进、高科技的授课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采用最新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紧密结合,推陈出新,授课方式应多元化,理论联系实际讲解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知识与科研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方法与思路,打破固有规则限制的思维能力及对自身学科领域的个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有新视角、新观点。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是储备知识强化创新意识的阶段。因此,各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3.1 言传身教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与本科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研究生阶段是重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创新性、创造性能力。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应注重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导研究生,循序渐诱,加强其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能力结构的构成。此外规范的课程教学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理解及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创新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3.2 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除了对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指导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导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以及耐心的讲解提示,引导研究生在正确的思路上继续前进,取得实验的成功。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导师在开题、中期、答辩的过程中应对其加以指导,给出意见或建议,对其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少走弯路,写出含金量高的论文。
3.3 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指导
众所周知,在研究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近些年,研究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比如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高竞争的状况下,研究生心理以及生活需要导师更多的关注。导师应时刻关心研究生的日常状态,情绪波动,发现异常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导师不只是传道授业的角色,在研究生的生活中也应扮演知心朋友甚至亲人的角色,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动向,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生导师肩负着讲授课程、指导论文、以及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活动,在研究生的培养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强大与否对研究生自身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导师的素质、治学态度、科研能力、指导方式都会对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思维是前提,治学态度和道德素养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3]。导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要结合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作为导师,应该具有高端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能力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
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导师应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创造一个良好地培养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实现科研成果的前提,建立相应的导师队伍,形成一个教学科研团队。对于研究生多导师少的高校而言,存在着“一导师多学生”的现象,即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这样就会出现导师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无法随时关注所有研究生的现象。因此,会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4]。鉴于此种现象,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有规划的培养有能力、有资质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之中,从协导做起,分担导师的工作量,承担起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角色,注重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添砖加瓦。
4 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平台
4.1 校企合作
研究生在在学期间,不仅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研究科研课题,为学位论准备。学校的实验室给研究生提供了实验的便利,为其实验数据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学生除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外,我们应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产学研模式不仅填补了实践创新舞台,也发挥了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与掌握前言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的绝对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可帮助企业公关难题,利用专业科研能力优势协助企业科研产业化,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学习与实践交流的机会。
鼓励研究生导师走出校门,了解企业需求,开展横向项目研究,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平台。不断总结学校与现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经验,形成可借鉴的固定培养流程,扩大培养渠道。同时,形成以“学院聘请、企业或院所通过、学校聘用”的校外导师评聘制度,大量吸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校分担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指导工作。此外,要在相关硕士专业试点跨学科、校企联合制定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深入开展多种研究生培养制度,实行学分互认。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及导师赴海外访问学习的资助力度,加强海外高层次教师的引进,提升我校研究生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提升研究生群体的国际化水平。
4.2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研讨会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建立浓厚学术氛围为研究生教育创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术创新。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导师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学术讨论会,由参与课题的学生对课题的科研思路、实施方案、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讨论,导师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的实施方案更加严密和切实可行。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前沿课题的机会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独立自由研究,为学生创造全面、宽松的创新环境。
学术研讨会也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活动。研究生参与会议可以通过听取报告、参加学术年会的形式,了解自己领域前辈们的科研成果,多听取来自不同院校的声音,避免闭门造车,与此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结交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研究者,共同进步[5]。
4.3 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国际化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建立与海外友好院校学生网上交流平台,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进一步促进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载体上,鼓励教师承接国际科研项目,并吸纳在校研究生分担科研任务。在师资队伍上,建立与海外高校之间的教师互派互访及轮岗制度,同时扩大师生公派出国访学的选拔范围。
5 结语
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学校、导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传授科研知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内外的创新实践环节,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不断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应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趋势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组织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调查报告[OL].http:///html/ky/2013yzsjbz/index.shtml.
[2] 樊炳辉.浅谈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2).
[3] 曾凯芳,李洪军.论导师素质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教学实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的成效。2008年由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也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大力开展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医学院校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扬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以机制为保障,以基金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普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大促进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医学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我院围绕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四级联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及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采取了全方位的建设措施。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了适合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加强医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高校育人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打造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本科教育,我校于2014年开始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强化创新实践教学及设立创新学分等多种措施,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1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由多种课程构成的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重点是将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三大课程群重新进行分类整合,新的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及专业特色课程。其中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由临床医学导论、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七门课程组成[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课程的开设从第一学年开始,贯通于本科5年之间的10个学期。如临床医学导论和医学文献检索在课程群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在第1至第3学期基础医学阶段开课,其次是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和卫生法学,安排在第4至第5个学期开课,而医学科研方法和循证医学均需以医学专业知识和其他医学方法学知识为基础,所以在第6学期及以后开课。医学科研方法和创新思维课程群的构建,使所有的学生在接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专业课程培养的基础上,得到系统的医学方法学课程的培训,从而实现医学研究与临床工作中各种问题与医学科研方法和技术的对接,通过综合运用医学科研方法及创新思维多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1.2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修订时即将各门课程内的实践内容单列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在2014年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继续秉承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这一理念,适当压缩授课的总学时,特别是理论课学时,继续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用于开展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后,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近30%,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在原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的比例,并着重提高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程考核,不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3实施创新学分制度,切实提升医学生创新能力
在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规定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获得的总学分。除了在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外,学校还实施创新成果奖励学分制度。学生获得的创新奖励学分可作为任选课的学分,也可作为超修学分。创新成果的认定范围包括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市级以上学术会议获奖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得的奖励,发明创造获得的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研究成果或发明创造被社会有关部门采用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项创新成果可获得奖励1-3个学分,多项创新成果奖励的学分可以累加。学生根据教务处的要求填报奖励学分申请表并提供创新成果的证明材料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高等医学教育并不仅局限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也不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限制,学生还具有发挥其创造力的发展空间,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要获得创新奖励学分,必须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关的创新成果。
2依托“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体系,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为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从2007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随后,各地方及各高校也陆续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规定从2007年起每年在省属高校中遴选1000个大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扬州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学校相继出台了《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关于“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扬州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办法》等文件,构建起国家、省、校配套衔接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力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为了加大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扶持,学校从2004年起即开始设立了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同时,学校还对获准立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计划训练项目,按照1∶1配套经费资助,对获准立项不资助的国家级、省级项目亦参照同等级别项目进行配套资助。我院在国家、省及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基础上颁布并实施了《扬州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及《扬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开展探索性实验的暂行规定》,以基础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开设了院级大学生探索性实验训练项目[2]。探索性实验项目每学年开展一次,首先是面向学院教师征集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实验课程的改革项目。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相关的实验项目。学生的选拔和推荐由院学工处和指导老师共同进行。学生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项目的实施需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尽可能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故原则上选择二年级及以上、学有余力、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每个项目由3-4名学生共同参与。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实施结束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并由主持人进行结题汇报[2]。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为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启动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工作,并将其中的优秀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先推荐为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报送学校进行省级及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的遴选。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我院逐步形成了国家、省、校、院(系)四级相结合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联动机制,成为我院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扎实载体。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是推动医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医学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完成过程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创新性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医学生自主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助力
本科生导师制是源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种教育制度,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指导[3]。近年来,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为首的一些本科院校也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扬州大学早在2000年即开始在部分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院也制定并颁布了《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率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的试点[4]。临床医学专业吴登云实验班是我院教学改革试点班级,该班级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业成绩、英文测试及综合素质考核等进行了层层选拔。根据导师制实施细则,在吴登云实验班中我们从入校第1学年起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首先在全院教师中进行本科生导师的遴选,要求导师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师德高尚,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其次要求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具有中、高级职称,同时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对科研业绩突出或具有科研项目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先担任本科生导师。师生之间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挑选自己敬佩的导师,导师再对入选的学生进行面试后决定是否接受。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规定一名导师只能带教2名学生。导师的职责主要内容有:思想引导、选课指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科研训练或临床技能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创新能力培养、论文报告会指导、就业指导等[4]。同时强调,本科生导师需针对学生的兴趣特点,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导师可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组织科研课题研讨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促使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师制的实施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助力。在医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导师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生入学后大一阶段,导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临床医学专业产生热爱和兴趣,同时用高年级本科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能够进入导师所在的课题组观看其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到大二阶段,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导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科研课题的需要,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组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方法的训练。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导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索性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查询,就某一方面的科研问题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及申报。到大三阶段,学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及技能的积累,可以结合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正式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导师制实施后,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有近50%的学生能够参与导师的课题组,获得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立项的课题组成员均有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校级、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资助中吴登云实验班的学生占多数。导师制为学院扎实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有利于科技创新项目的选苗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科技创新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4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成效与思考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激发了医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从大一第二学期就进入了导师的课题组进行见习,参与课题组的学术活动,并在学长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科研方法培训。到大二阶段,多数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并开始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大三阶段已经能够独立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近5年来我院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数逐年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申报的院级探索性实验项目获得立项85项,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获立项153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获立项35项,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立项11项,600余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参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并受益。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的增加,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数也逐年增多,近5年共计有30余篇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SCI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借助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平台,部分项目的成果被遴选为“挑战杯”大赛作品并入围,学院多次获得扬州大学“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优胜杯,其中一项作品代表学院参加了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二等奖,实现了我院课外科技作品全国大赛奖项零的突破。近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考研录取率维持在45%左右,这些学生绝大多数都有主持或参加了一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训练经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坚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保障制度做起,与科技创新训练项目的开展及导师制的实施相结合,将教学、科研及创新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创新型社会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安力彬,于双成,刘晓冬.基于培养医学创新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体系构建[J].医学与哲学,2013,34(2A):47-49.
[2]傅奕,龚卫娟,季明春,等.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61-62.
[3]曾凡东.对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10):78-79.
篇9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80-02
随着食品科技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新思维、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功能更加关注,这些都对食品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食品工艺学专业是一门实用性专业,专业课程多而杂。传统的培养方案内容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一些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以文字叙述为主,缺少实践,并未作深入研究,而且没有专门的后续课程做深入研究,只是在某些课程中稍有体现。因此造成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相应的实践知识和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符。
一、传统培养方案的弊端
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使得学生在初入企业时不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设备与工艺,使得就业率大大降低。因此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模式陈旧、课程设施不合理这三方面。
1.培养目标不明确。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中,1~2年级的课程设置基本为基础课程,其学习内容并不涉及专业方向的课程内容,学生对于所学专业接触认识较迟,导致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不甚清晰,对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专业发展状况不甚清楚,从而产生学习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并不能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要求,无法满足企业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根据现代社会对于食品加工行业人才的需求,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已基本确定:主要面向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品控与食品营销等岗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湛的实践技能和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能从事乳制品、肉制品、果蔬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生产、储运、加工、质量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综合型技能型人才。
2.教学内容陈旧。传统的实验培养方案教学内容陈旧,仅局限于使学生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或者仅仅学会几种大型仪器的操作,造成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呈现出一些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无法激发学习热情。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分析实验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向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已成为当前实验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3.课程设置不合理。按照传统培养方案的教学模式,学生进校学习一、二年后才可以接触到所学专业岗位技能,才能对所学专业了解一二,但在大学1~2年级,由于对未来的职业或岗位没有概念,使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样学,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在课程设置中,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实验实习教学条件较差,导致工程类课程和实验教学课程较少,培养出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由于涉及到实践性课程较少,专业实践技能明显不足,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食品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应该以实用性和适应性为原则,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稳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大量增加实践性强的专业实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培养可以更快适应社会需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强的毕业生才是当务之急。要想全面地掌握食品工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认识食品工艺学对提高食品质量和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要通过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在食品工艺及加工方面的工艺及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食品工艺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无法提供生产企业所有的设备和工厂环境来给学生学习与了解当下最前沿的食品加工工艺学技能。
二、培养方案改革的调整与创新
1.增加食品工艺学前沿技术的实践教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食品行业飞速发展,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一现状决定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相关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因此,针对此类问题,如表1所示,食品工艺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开设了食品品质检验及感官评价分析、焙烤工艺学、调味品工艺学,豆制品工艺学和糖果工艺学的课程,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及时学习更新兴更专业的工艺技能,调整后的培养方案是以就业为导向,可以培养更适合食品行业要求的具有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因此也适合食品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知识与技能全方面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加强培养方案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技术教育三大教育模块,如表1所示,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与实践,开设了感官评价分析、调味工艺学、豆制品工艺学和糖果工艺学的实验课程,此外还增加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学时,如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饮料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目的是加重实验与实践环节,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3+1”课程体系改革。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遍采用4+3+1的教学模式,即4个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3个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采用这种模式,两年基础课学习后,对多数学生而言,仍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而新型的“3+1”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采用三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三年的在校学习中也非常注重实践与实验,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年在工厂实践锻炼,把学生的毕业论文放到工厂去做,将工厂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平台,同时教师的科研与工厂生产实际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三、改革成效
通过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培养方案的改革,使得学生无论从理论学习还是实验操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体现在连续7年成功的举办了大学生食品节,在食品节上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了柠檬酥皮泡芙、苦荞烘培食品、猪肉蔬菜糯米肠、米酒蛋糕冻、新型发酵米酒乳、“三心二艺”冰激凌、微波核桃小蛋糕等上百种新产品,可见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更加紧密,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优于传统的培养方案。
四、对2015级培养方案修订的建议
本次培养方案虽然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专业化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建议按照专业化方向分流培养学生,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岁楼.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314):80-82.
[2]张海生.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262):136-139.
[3]朱新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2):57-60.
[4]吴威,孙明哲.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21):178-179.
[5]孙月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4,(10):81-84.
[6]师邱毅,何雄,陈乐乐,曹小敏,王隽,史海波.高职高专食品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9):82-85.
篇10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为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创新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成长为一个能够主动思考问题,敢于探索新领域的创造性人才。换而言之,就是使创新成为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2]这正是养成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题中之意。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既有个人素质,领悟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文化,教育机制,教学方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笔者看来,当前我国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思维模型化:固定的思维模式,统一的研究思路
思维模型化主要表现在思考问题时恪守常规的思维模式,用统一固定的思路解决问题。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障碍。各种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慢慢被经验性和规律性的知识所束缚,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正如教育家布克梅尼斯特?富勒所言:“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他们生命最初的6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西方“非学校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伊里奇(Illich)、赖默(Reimer)等人也曾批评美国的学校教育是工厂的“化身”,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再现,是“学校资本家”把已经包装好的东西兜售给学生,学生成了消费者,而教师则主要承担广告商的角色。这样教育出的学生都是标准化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3]。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使得思维模型化的情况更加严重。相关数据显示,一名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参加千余次测验与考试。可想而知,经过这样标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各种想象力几乎丧失殆尽。进入高校后,由于学校更看重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就业率等硬指标,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使得学生的创新热情日益消退;加之课堂教学照本宣科,知识更新滞后等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又进一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于是就出现了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方式越单一,视角越窄的怪相。
思维模型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思考问题程序化。思考问题程序化是指当面对特定的问题和现象,会产生一套程序化的处理方式;突出表现为思维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2)权威神圣化。权威神圣化是指学生迷信标准答案,对各类专家学者的见解深信不疑,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学习功利化。学习功利化是指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不愿对知识作太多的深入思考,考试考的内容就学,不考的内容就不学。长此以往,必然形成思维惰性,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二)知识吸收僵化: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知识效用价值降低
知识吸收僵化,泛指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仅仅被吸收而不被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的概念”。由此,学生在智力上不是越来越发展,而是越来越压抑,终而使学非所用,学用脱离,最后变得越学越蠢[4]。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知识的效用价值来源于实践,只有能够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但大学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高校学生普遍抱怨:“没有参加实践活动的条件,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乏专门供学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的环节和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知识吸收僵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不能全面、辩证的分析和认识问题。由于知识远离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识之间难以融会贯通。(2)知识吸收僵化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非理性思维的发展,即灵感的产生。知识远离实践必然无活力,无活力的知识会形成僵化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灵感,也就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离不开实践锻炼,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理论焕发生机;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才有方向。
(三)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一成不变,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这成为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多为灌输式教学,师生间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学生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老师多处在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专业划分过细,缺乏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培养不够重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上述情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总体上看仍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毕业之后适应不了现代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需要,更谈不上站在学科的前沿从事创新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养成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所谓“养成”,是指某种思维或行为方式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内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自身的习惯,成为主体本身的自主要求。养成教育是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习惯的训练,又包括行为习惯培养如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5]。养成教育体现了教育的阶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十分重要。我们应该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思维认识水平,设计相应的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行为训练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创新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和行为习惯。这既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
第一,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特征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大学阶段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系统影响,使其逐渐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可见,阶段性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求。相应地,创新能力培养也应当按照学生成长的“序”来安排内容、制定计划,使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有序的、系统的教育,整个培养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创新能力在学生身上生根。
第二,养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是克服知识吸收僵化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生动课堂,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化,是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学生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接受实践的锻炼,才能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只有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才能认识社会,了解自我,掌握理论知识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必然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
同样地,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吸收和运用知识,使各种知识焕发生机和活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迸发创造的灵感,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创造价值。
第三,养成教育的针对性要求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式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育内容具体化,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才能切实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正如一位诺贝尔奖学者在回答何时的教育受益终生时,他说:“是幼儿园……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欲,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可见,内容具体些、要求详细些、着眼点小些、标准明确些,执行起来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养成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教育内容更应该具体,而不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否则会因空洞而使得相应的要求失去了执行的意义。
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如此。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简单理解为开设几门课程,增加几种教学手段;而应将其理解为:为不同学习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既要照顾到面,也要照顾到点;学习内容要具体,标准应明确清晰,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具体化、针对性并不意味着琐碎化,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在教育内容中体现。在提高针对性的同时,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将创新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阶段的关键问题,又要统筹考虑学生发展的整体性问题。
三、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面对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养成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将从养成教育视角探索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具体说来,包括一个成长规律,两个课堂教学,三个基本原则,四个阶段培养方案。
(一)一个成长规律:大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立足点是对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养成教育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成长阶段采取的针对性教育。为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应遵循相同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
首先,从纵向看,大学四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理论水平等存在差异,应当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实践教学等方面。并且,四年的培养方案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使其在照顾到学生阶段性发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人生成长目标。
其次,从横向看,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因为信息时代的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方法的启迪。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对大学教学提出的崭新课题。同时课程考核要以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为宗旨,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实验论证、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考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7]。另外,还应克服专业化教学弊病,以学生兴趣爱好为中心建立课程体系,打通“文、理、工”学科间的藩篱,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两个课堂相互补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补充
高校教学第一课堂主要是指以专业教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内容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但仅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养成教育注重文化熏陶,实践锻炼,活动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也需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才能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并且,无论是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还是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都应当营造民主、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由思考,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勇气去践行自己的梦想。
(三)三个基本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
第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培养知识的创造者。知识创造者的重要能力就是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自我成长。养成教育本身就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各种能力和德行修养成为人自身的“习惯”。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克服标准化教育模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
第二,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同样需要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并重。理论教育方面,高校可考虑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打破以学院为单位的传统授课模式,设置系列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如“创新思维训练”“科学研究方法论”等;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提供便利。实践教学方面,应着重做好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全体。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的实践课程,而不仅仅是个别年级,个别专业,个别同学的活动。社会实践要面向全体在校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安排社会实践项目。使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有感悟,有收获,有成长。二是面向社会。实践项目不能局限在校园内的专业实践、实验教学,而要走出校园,面向社会。把专业学习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领悟知识,找到知识盲点和创新点。三是面向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不是一项临时性的封闭的教学活动,而是长期的、制度化的,面向未来的,开放性的课程。除了包括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公益劳动、军训、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等形式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
第三,课程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个性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创新的内容是与众不同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课程教学是面向大众的,个性培养是面向个人的,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是设计课堂教学之外的个性培养方案。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性培养方案不可能在入学时就制定完成。因此,应当根据大学生成长特点设计阶段性的个性培养方案,这就是以下要谈到的创新能力阶段性培养方案。
(四)四个阶段培养方案:针对大学四年不同心理特点的学习安排
基于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地逐步开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以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找到社会发展和自身能力的契合点,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的总称。活动内容涉及大学生创业、志愿服务等各方面;以立项的形式开展活动,配备指导老师和经费支持,旨在通过参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暑期社会实践对理论水平要求不高,并且覆盖面广,所以安排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报告遴选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为下一阶段的人才培养做准备。
大学二年级: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抓手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承上启下”机制,对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能力的专门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一般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具备申请资格,项目执行期是批复后的一年。为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可对大一阶段暑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员和项目进行重点指导,通过个别谈话,了解相关学生和团队的兴趣和特长,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科研项目。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可操作性,避免学生因理论知识薄弱而造成的盲目选题。参与科研训练计划的学生,在科研计划完成后可顺利地“承上启下”过渡到毕业设计,项目完成的过程就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效地使毕业生摆脱了因为时间短而难以完成高质量论文的困境,又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自主参与立项、实施、结题汇报整个过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创新灵感。
- 上一篇:保护历史文化的意义
- 下一篇: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