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篇1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创新的作用知识1、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P64—70)

①中华文化的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和“兼收并蓄”.所谓“”,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以外城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P72)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P78—79)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5、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P89)

“大众文化”指的是“为大众的”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6、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P91—94)

(1)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原因:当今,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透过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应看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P9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P9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简单题汇总1.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要着眼于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所以文化创新还必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2.怎样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怎样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理解:就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和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2)做到: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①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②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差异和文化竞争与文化合作的关系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如何理解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文化创新具有继承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其基本内涵和根基。因此,文化创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根本否定。

(2)但是,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不是抱残守缺,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警惕和防止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就是问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内涵。所以,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如何理解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是“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工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享世界文化创新的成果。因此,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一味拒绝和排斥,而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部分,也有落后的部分,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不是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盲目排外的“封闭主义”,也不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5.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怎样做到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正确把握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的错误倾向。“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则 ─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

(2)要正确把握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民族文化,甚至民族的存在;“封闭主义”则拒绝接受任何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3)以上两种错误倾向都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文化创新知识点1 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 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 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

5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篇2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文明历经兴衰荣辱,依然绵延不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培养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繁衍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这些优秀文化成果的诞生、融合和传承,伴随了整个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并在华夏子民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整个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基本精神,最终培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为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即指导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其既可以表现在特定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心理态度、生活习惯、精神信仰等抽象领域,又可以表现在建筑风格、文学艺术、器物工具等具象领域。就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言,则是指导和推动整个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外在表征和精神内核。

简而言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则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其内核实际上是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思想集成。从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从表现形式而言,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之中。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集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本身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结果。从华夏文明诞生之日起,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融合、发展、壮大,

奠定民族精神的基础的,正是在传统文化长期演化、融合、提炼、萃取的过程中那些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在推进传统文化传递衍生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可以代表民族独特气质的精神因子,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天空。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在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推进作用的重要社会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总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其实,这并不是高深玄妙的思想体系,而是早已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深植于民族潜意识之中的共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中,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思想因子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进行大体的描述和概括。

1.“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思想认识以“天人合一”的自然世界观为代表。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数主张天人协调,而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而这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循环相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之相区别的,西方文明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对自然世界的不同理解,最终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内涵。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里的“礼”是天经地义,就是自然界的必然法则,人民按照天经地义的“礼”行事,就是天与人可以相通、可以按照同样的法则运作的思想。战国时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更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在张载看来,“世界的本原是太虚之气,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构成,气是天人合一的基础”。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长期以来,中国各种传统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立场。孔子的弟子问孑L子如何事鬼神,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人死后的情况,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是将现实的人事、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将侍奉鬼神、人死后的情况等放在无所谓的地步。而这种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并最终奠定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基础。

3.“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民族进取心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孔子已经提出了“刚健有为”的思想因子,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这里“刚毅”指坚定性。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固就是强调知识分子要有担当、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孔子本身的经历即是积极践行这一理论的生动写照,他饿陈蔡、游列国、倡仁政,作春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长卷来看,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强盛和文化繁荣有重要意义。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外族人侵、政权易手之时,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且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式的激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式的感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雄心,这些无不是民族自尊自信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所以,才会有文天祥的那句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其根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中,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是民族精神形成的胚胎,其本身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性、先进性和优越性,而这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目标相契合,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和规定内容的同时,也必然地成为其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塑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思想意识、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人生价值观,都可以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深刻的启迪。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意味着必将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对于人类的精神生活来说,已经不可避免地形成自发的盲目的力量,为减轻其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科学认识自然,培养人文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因子正恰如其分地契合了这一要求,显示了其不朽的伟大生命力。

篇3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具体体现为:1.伦理本位。即人本主义,它既注重人的重要性,又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所谓“君臣,父子,夫妇”是这一特征的最好体现。2.关心现实政治生活。它不是脱离实际的,而是与现实政治生活直接接触。3.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不能为了私欲而不顾自然规律去征服自然。4.富于辨证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都是辨证的,而不是形而上的。5.强调整体观念。这一点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6.重视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它有着迷人的气质和丰厚的内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各学界众说纷纭,专家学者、仁人志士都有很多学说,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这一点在塑造个体和整体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体都拥有这一品质,中化民族才能在世界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著的献身精神是要学习推广的。

(四)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当今的实践品格是一致的。

(五)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世界的塑造,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国家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们带来希望与力量。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不仅具有交际工具的功能,而且由于语文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及其他的人文内容,因而本身也具有了负载文化的功能。可见,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决定了语文教学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必须渗透传统文化。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人类文化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风俗中表现出来,更主要的是在人类的文字中记载下来,而文言文是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言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言文是指以前通用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包括散文、骈体文、诗词歌赋、戏剧等。狭义的文言文仅指用文言写的散文和骈体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文言文记载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文言文中有深刻的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既是大纲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所决定的。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文言文教学之中呢?结合文言文教学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

1.通过介绍作者生平和有关背景加以渗透。古往今来,任何作品的创作都与一定的环境和时代有关,如果学生了解了作家的身世、经历、创作背景,无疑将有助于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刻理解,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篇4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的必要

从“”或“”以来,东西方文化(此处主要指中国与西方欧美之文化)的相互冲击、碰撞异常激烈。在将近百年的历史中,东西文化在中国时空领域里各自发展又相互“残杀”,其间关系难解难分,以致似乎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在消失,西方文化在不健全地突起,致使新时代中国大众受到了根本文化信仰缺失的严重挑战。

更不幸的是,现在更多地会发现,一些人极端钟情于西方文化的种种(具体说是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具体的不成系统的构成因素),更喜谈一些基督教的神圣,西方种种物质创造的发达,文化哲学的伟大,精神上的高尚等等,并以之为风尚。此时,如果去谈一些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不自觉地感到一种压力,好像“中国传统文化’’已成过去,新时代再谈它就显得古板、守旧,而俨然是一“古董”――这问题就严重了!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撞,我们终究应作何处理方为恰当,方能使中国更好的发展?

有人说,现在中国谈西方文化是好现象,中国的不发达就是因为缺乏西方的东西,西方的发达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优于我们的文化。

当然,此刻我不能绝对地说谈西方文化是一种坏现象。现在,中国在某些方面的确比不上西方,物质创造、器械发明不甚发达,精神生活亦有不及某些西方国家之处。但由此就能推究出西方文化就是好的、正确的,东方文化就是劣质的、错误的吗?实际上,文化是无所谓正确与错误、没有孰好孰坏之分的,而只有合宜与否的问题。

在此,我需有意识地让大家感觉到一种必要性,对于所提问题不能再马虎拖延,不得不对此问题来一个解决。如果有人说这一问题须后人慢慢解决,须容事态的发展去决定应作何处理――这只能成为一个并不成立的借口而已。对此问题解决的思考,在许久之前就已再容不得马虎拖延了!

二、人类文化发展的三种状态与态度

在现在可观察、预见的范围内,人类文化的发展可大体归纳为三种状态,或是三种态度。

第一种为个性的发展、向前的态度之文化。如对大自然的改造、器械的创造发明、利害的计算、个利的注重及相关制度的萌生建立等等,像科学、民主的萌发。此种状态是西方文化的倾向,其主要偏向对“物”的研究。第二种为具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尚情尚理精神之文化。如“仁者爱人”、“天地合一”、“孝”“忠”文化、伦理常德等等,以致物质创造发明不甚发达,无所谓科学、民主精神的诞生发展。这是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倾向,其主要偏向对“人事”(“入世”)的研究。第三种为超脱现世生活而别有所求之文化。这种文化倾向的根本点在于: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意图从根本上取消问题的存在。如“禁欲”思想、“超世”思想,很容易引出宗教,它偏于对“心念”(“出世”)的研究,具有宗教倾向,像印度的传统文化色彩。

按梁先生的观点,人类文化本应有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即人类文化在第一种状态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过渡到第二种文化发展状态中,在第二种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类文化会自然偏向对人“心”的研究――此处梁先生不主张所谓的宗教神秘生活――但中国的文化却是一个“早熟”文化,即在第一种文化没有好好发展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第二种文化状态。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个性不够伸展、器械创造发明不甚发达、社会制度不够健全的原因。

中国文化是第二种文化状态,西方文化是第一种文化状态。也就是说,东西方之所以形成现时代东西方文化、东西方历史之间如此巨大的差异,其根本源动力即在于各自文化的根本之态度方向不同。东西文化的差异远远不只在于表象的东西(如有无科学、民主精神),而更在于文化精髓的不同、文化根本精神态度的差异,这才是东西文化、东西历史发展轨迹之所以不同的症结所在。

三、问题的回归及其解决

面对东西文化的冲撞,中国将作何处理,中国文化的发展出路在何方?在未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之前,谁也不能作一个回答。经过以上简单的介绍及力所能及的阅读、学习之后,在此我不自量力地坚持一种方法。此方法虽然至少是我此刻赞同的一种方法,但万万不敢说此种方法即是解决所提问题的最佳方法。在此,我只是试图通过这一方法引导朋友们对此问题再作深入思考,而得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此处主张的方法,或是其他更妥善的方法。

我不赞同所谓的全盘“西方化”或是“东方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浑厚文化底蕴的国度,也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不间断、不消失、传统不更而持续发展的文明区域,成熟而自成一体系的文明深深地浸染了这一国度里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人的心灵,即使此刻还未感受到已被此文化所深深熏陶的伟大力量。如果试图清洗中国人的头脑,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即所谓的“西方化”,不知怎样才能对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来一个彻底清洗?这种做法除了使中国人丧失根本的人生态度、文化信仰之外,不知还会有什么其他的结果!

对于排斥西方文化的“东方化”,当然亦是不可取的。当今世界千变万化,科技与民主日益发展进步,世界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中国必须应时代之要求,同国际接轨,这就不得不对中国传统的做事规则与做事方式提出挑战,倘若一味的保持方式的传统,未免也不太合时宜了。

至于所谓的“东西调和”论(受梁先生的影响),我却是最为反对的。一种文化之所以为一种文化而有别于其他,就是因为此种文化有着一种特别的根本精神态度,区别于他种文化的自我状态。主张“东西调和”论的人们恰恰没注意到这个要害。一种文化在骨子里自有一种根本精神根本态度,仅凭感觉或文化的不同表象而要求把不同的根本精神、根本态度调和在一起弄到恰好,怎么能来那一种恰好的调和?有两种精神态度即为两种不同之文化,一种文化出路只能涵有一种根本精神态度。所以,在此最为反对的就是“中西调和”的论调。

篇5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特别是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是完全不可取的。其次,文化发展繁荣须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二是文化带动和驱动社会的整体发展的能力。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永远固守原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新的物质文明和发展水平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否则就会丧失发展的内在精神和驱动力,并最终影响物质生产和技术创新及应用的能力。因此,文化一定要具有自我否定、辩证发展的特质,不断创新。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并保留其中的精华,然后才可能在延续中不断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构成民族的文化基础和文化经济的内容。在考察文化的延续性时,我们最先遇到的就是文化资源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文化资源对于文化转型、提高文化竞争力来说,既是一笔财富,也有可能是一种包袱。这决定于我们是否能够正确地看待和运用它。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和优秀部分,它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正因如此,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点:一是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亚圣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对人格塑造的根本要求,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的满足;二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强调“未知生,焉知死”遵循入世的人生哲学。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鼓励人们靠自己去创造幸福;三是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古人“朝闻道,夕死可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铭句体现了对真理的执着和勇于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它们正是推动当前社会不断创新的精神驱动力;四是知行合一观。“力行近于仁”,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不能停留在对理论和真理的研究上,还要将之用于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真理。在将中国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之应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五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基于这种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观念,中国人才可以度过一个个灾难的时期,中国人在国外才能抱成团寻求共同发展。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只有当我们形成了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六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人对自己所在的群体和社会最基本的认同,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天,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靠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需要一种超越个人和家庭之上的爱国精神。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它的真理的光辉指引着中国近代的辉煌,也一直照耀在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被日益严重地破坏,西方文化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鞭长莫及的弊端。而以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部分却是西方现代化建设中所缺失的。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近代以来西方所主导的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文化理念。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产生出一个有利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秩序与生存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宝藏,人类的“后现代化”必须借鉴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有利于自己的文化资源并将其占为已有的时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继承者和发扬者,我们更要以美国对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的开发、韩国对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进行申遗等事件为鉴,通过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和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和价值。

在创新中延续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本身同时具有延续性与创新性的双重性质,而文化的这种双重性质又是辩证统一的。文化需要不断地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没有我们需要延续和固守的东西。文化的发展应该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与时俱进,才是对自身文化最好的延续;与时俱进,才能保证这种文化的延续性。从结构层次上来看,由外到内的文化是器物、制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所要延续的内容,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自我属性。它表现为社会认同和民族归属感,是民族社会发展的灵魂。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但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却在不断变换的物质载体中得以传承,成为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是一种与民族同时性的存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就要延续本民族的人文精神,避免外来文化冲击下自身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消解。而一旦消解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即可能遭到化解,也必然造成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弱势。需要指出的是,民族文化的延续并不是简单地固守,它必须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加入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元素,并在新的文化横向交流中丰富文化的形式,完善文化的表达,提出文化的理解,进行文化的再创造,我们称之为创新。概而言之,文化创新的所谓文化,是民族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文化;文化创新的所谓创新,是立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面对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合理资源,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批判扬弃、创造转化,锻铸出新型文化形态。简言之,所谓文化创新,就是创建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的新文化,就是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时,文化创新也要不断扬弃、超越经典社会主义所理解的文化框架及其文化理念,不断扬弃、超越“五四”运动以来的现代革命传统文化,不断扬弃、超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感性和经验的制约,建设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稳定性的文化价值系统,为不同层级的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道,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精神系统的保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固守的不是文化的形式,而是文化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在美国好莱坞大片中所弘扬的那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和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追求人间真爱的道德情怀,它们是美国所主导的人文精神,是文化的内容。这种文化内容再加上现代技术的表现元素,使得美国文化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中国文化领先世界文化数千年,然而在追寻现代化文化转型过程中,对文化的发展却经常容易陷入发展形式而忽视内容的误区。例如,曾经的“样板戏”,就是在拿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手法或标准来替代文化的内容和实质,限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取代文化向内涵发展,其实质是在弱化文化的创造力,阻碍文化发展和繁荣。在我国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更要避免在文化战略中出现这种内容与手段的混乱。但是,无可否认,中国文化从传统上来说创新性上就不是很强。中国古代是一个发达的农业社会,也因此形成了一种重农抑商的文化氛围。传统文化将技术发明看作是奇技巧,贬抑为雕虫小技。它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际上起到了抑制作用。到了现代,中国文化创新能力依然不强。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我们虽然认识到了创新的力量和作用,将创新上升到政策的层面,积极促进技术引进与创新。然而,这种创新更像是一种被迫之举:只求引进人类文明的有形结果,却没有发展吸收被模仿者内在精神和创造能力。据统计,中国和日本、韩国在技术引进与技术吸收再创新的比例分别是:1∶0.08、1∶4、1∶8。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对先进技术只是采取了简单的“拿来主义”,并没有将其吸纳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发展成为自身文化的内在创新精神。就仿佛是舍“渔”而逐“鱼”一样,高价获取的只是一些现代的物质外壳,却丢失了精神的内核。现代文明“,物质是外壳,精神才是内核”,[1]两极一体,才能发展。亦步亦趋是永远不可能实现超越的,反而会弱化自己的文化生命力,使自己在全球分工中处处受制。是一种科学,它能为提升文化的竞争力提供基本的判断和现实的方法。的批判精神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永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中的理论体系,可以随着世界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新的价值判断和战略选择。因此,我们要发展文化创新性,培养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和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驱动能力。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就必须坚持以为社会主流思想。依据这一基本认识,面对国内国际两方面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相互激荡,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文化现实,我们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与时俱进,激发的生命力、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篇6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儒商精神;文化体征;经典;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儒家文化为首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儒商精神的形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儒家文化体系中,仁爱、礼制、中庸、责任等思想的广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要想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进行,就必须要秉承儒商精神,实现企业进步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本文将重点围绕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讨论,并为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提供良好的思路。

一、儒商精神的理论基础及核心内涵

儒商精神的形成脱胎于以孔子为首的儒家精神。在儒家文化精神中,既有君子品格的塑造,又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化,同时还包含着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商品经济的到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构建,让儒家文化在新时期与时俱进,放射出夺目的光芒。通过与时代商业的结合,从根本上促进了现代商业义、利共存,既能够促进时代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抵制经济朝着负面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以儒家为本的商业风貌

儒商精神展现的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时代商业风貌。所谓的儒商精神,是指儒家思想与商贾精神的结合,在进行商业活动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将儒家文化运用到其中,以此来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培育企业精神,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进步。儒商精神是儒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结合,将儒商精神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去,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文化观、价值观的塑造,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不断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结合,塑造出企业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文化体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义与利的权衡,让企业经营与社会进步同步进行,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然而目前企业发展中出现了过分追求利益的畸形发展态势,影响了企业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遵循儒商精神中的以义取利观念,能够有效地制约不合理竞争的出现,从而维护良好的企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共同进行。其次,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权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突出“以利济世”的文化精神,用企业的经营成果来回报社会,担当社会发展的重任。

(三)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

儒商精神的实现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精神作为国家政治统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指导精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这种精神内涵则更多地与商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利益与文化的融合。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仅仅要实现传统文化与商业精神的融合,同时还要将其成功运用到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去,从而实现社会和企业的稳定前进。这是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结晶,是儒家精神与商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革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精神、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相互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互促进、互为表里的关系。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儒商精神的基础,为之提供了足够的理论依据和题材形式。其次,由于儒商精神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时展的见证,儒商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使其在新时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第三,儒商精神与时代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碰撞的又一结晶,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注重精神与道德,排斥纯粹的物质主义。传统儒家文化在古代被统治者视为统治的工具,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铸就君子人格,实现国民精神的塑造,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到了商品经济时代,儒商文化的形成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原始精髓,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实现了精神内涵的进一步延伸,这极大地增加了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适应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儒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企业发展态势的增强。

(二)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儒商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精神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商业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使之更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纵观当今的企业发展,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脱离文化精神及企业文化而存在,而儒商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其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总体说来,正是儒商精神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延伸到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去,使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地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从而保证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实现。所以对于现代企业发展来说,应该注重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统一性,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朝着良性的发展方向来进行。

(三)促进了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是相位表里、互相促进的,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儒商精神也在新时期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新儒商精神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仅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文化指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掀起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文明社会的构建。正如香港金鹰集团陈仲尼所理解的新儒商精神,应该是修身、治企、兴业、社会多方面的结合,不仅仅要提升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能够肩负起自我成长、员工素质提升、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样化的责任,以此来不断地发挥企业的最大优势,为社会乃至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要想实现儒商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广泛地借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为儒商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创造基础。深入经典,不断丰富儒商精神的文化内涵,准确地权衡义利之间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精神,才能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在新时期的发展。下面将重点来谈一谈新时期如何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儒商精神的塑造。

(一)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

深入经典,促进儒商精神的形成。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同时也分成不少派别。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它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的总之,强调内心修炼与事业成功的并重,学会处理各种人际伦理关系,实现政治实践。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以及儒商精神的构建过程中,要善于从儒家的经典中来汲取力量,广泛地借助于《春秋》、《论语》、《孟子》等诸多文化经典,从而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无论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企业员工关系的处理、企业管理决策方案的制定,还是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等,都要以儒商精神作为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此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二)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

以义取利,实现自我职业道德约束。以义取利是儒商精神的重要精神内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时刻秉承这种思想,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第一,确立企业的发展宗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遵循以义取利、以利济世的核心观念,来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战略规划。第二,在企业开展业务的时候,也应该以儒商精神作为有效的参考依据,学会以正当的方式解决各类业务问题,在实现有效沟通、良好合作的基础之上,来最大化地维护企业利益,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保证企业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第三,以儒商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教导员工严格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以正当的方式来取得属于自己的利益,从而不断实现个人的长远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

明确责任,开拓“以儒带商”新思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时刻明确其社会责任意识,为实现社会长远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首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以“儒文化”作为一切行为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的发展宗旨和核心理念,必须要以促进社会良性的发展为依据,从而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即是很好的证明。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经营效果,就必须要努力地践行儒家精神,拥有不屈不饶的勇气和毅力,来克服企业发展道路中的困难,从而为企业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所有行业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企业的优势,大力倡导“以儒带商”模式,从而让企业自觉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

(四)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

和谐发展,掌握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追求和谐,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中庸思想,还是贵中尚和的理念,都在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和谐发展的要求,掌握有效的经营艺术和发展之道。首先,对于企业而言,要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追求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实现环境保护、绿色生产、节约成本等,从而实现和谐经营。其次,遵循贵中尚和的思想,构建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在企业对外发展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企业交际中的和谐。

(五)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

强化道德,树立现代儒商新规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的进步,就必须要遵循起码的道德规范。首先,将道德观念融汇到企业文化构建中去,号召领导者、企业员工都要不断提升自觉性,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公益活动,比如社会救济活动的开展、成立基金会等方式,都是提升企业道德及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证明。总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实现儒商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融合,才能够不断地实现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实现其文化内涵的丰富,从而保证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商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塑造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之道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特别是新儒商精神的提出,更加凸显出这种文化精神的深层次内涵,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儒商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新时期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传统文化来丰富儒商精神的内涵,通过深入经典、以义取利、明确责任、和谐发展、强化道德等几个方面来对新儒商精神进行重塑,以此来为现代企业进步提供有效的文化动力,同时实现以义取利、以利济世文化格局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袁张帆.现代儒商企业的伦理审视[D].华侨大学,2006

[2]张英杰.论儒商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3]王静玉.汲取儒家文化精华,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文化[D].河北经贸大学,2013

[4]林锐.儒商之道与现代企业经营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06

篇7

人类所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世界。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媒介。设计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创造,它要把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凝结在物质形态的产品之中。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解析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建的、改造的、享受的、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诸多内容,而且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首先,是“人文”精本文由收集整理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养与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视礼仪形式,提倡德治,力求使社会各个等级和睦相处。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文”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坚韧不拔、敬老爱幼、救济孤残、勤俭持家等美德。

其次,是“自然”精神。道家经典《老子》将“无名”作为天地的始原,“有名”作为万物的根本。它们是外延很大的名词,如果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都超越不了“有”与“无”的外延范围。《老子》一书还提出要如实地去认识自然,不要附加人的主观想象,因为天、地、宇宙来源于“道”,而“道”则是自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精神的出发点。

再次,是“奇偶”精神。当人们探索自然地奥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从“五行”的“五”去看事物的构成和变化;有时从“偶数”的相对相生去把握自然和人生变易的道理。这种“奇偶”精神浸透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自然科学、古建筑、古代都城布局,甚至连古器物的造型美,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归结为“奇偶”精神的体现。

最后,是“会通”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现代艺术设计在中国只有二十几年历史。我国的艺术设计,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而兴起的。有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急匆匆地紧随商品经济这趟末班车,追逐潮流、赶超世界,却无法冷静下来,审视自己的理论,研究自己的教育。

各高校大幅度增设艺术设计专业,扩大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一时间,艺术设计成为国内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虽然各个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一直不断深化,但由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历史较短,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和体系也都基本上取自西方,至今仍然未能建立起自己的语言与特色教学,造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盲从西方,却又因文化积淀与西方迥异而无法达到与西方相应水准的矛盾现状。

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着巨大影响。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成熟更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缺少了本土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支撑,照搬西方模式的教育方式,是不能适应我国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艺术设计既要与世界接轨,又应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培养具有现代化创新能力的设计师,还要求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了解的设计师是不会有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国人的。因此,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设计师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艺术教育应在培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增加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尤其是传统设计理念的总结。在具体的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应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增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 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应将设计教育引向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之中,摒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粗浅、狭隘、偏颇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形式上的简单嫁接和盲目照搬, 要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应在设计教育中提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思维方式相结合,保留中国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气息的高水平作品。

篇8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重估:现代性危机的时代诉求

19世纪末以来,中国传统文化曾因遭遇西方文化的强力挑战而从中心退向边缘,中国的传统文化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直接导致了对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甚至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的断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文化一度变成了落后、愚昧的代名词,成为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仿佛中国自以后走向衰落的灾难与屈辱的历史必须由它来“埋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变成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新的观念如个人本位、利欲冲动、现世快乐、竞争意识等,进一步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一些根本原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精神也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功利的心态和躁动的灵魂。但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高贵精神和形而上追求使人不甘于向物欲深渊的沉沦,从而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依赖和召唤。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张,市场逻辑作为现代性所依托的经济基础,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加速了现代性的危机。首先,以现代性为灵魂的西方文化秉持科学理性,充分肯定人的肉体存在和物欲追求,却恰恰因此而遗忘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它的历史后果是使人高贵的精神继续在物欲的深渊里沉沦。正如奥辛廷斯基所说的,“科学本身和物质世界独立于任何价值之外,因此科学可完全不理会这些问题,这种对道德价值观的漠视态度,是我们时代危机的主要方面。”[1]211其次,市场原则的泛化使实用主义的交换关系取代了道德人伦,对物的极致追求颠覆了“人是目的”的口号。劳动与劳动成果的异己化导致了物成为主宰,人成了奴隶。总之,现代性危机导致了人伦关系的扭曲。最后,现代科学理性所带来的物质丰盈,膨胀了人类向自然界攫取的野心,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导致了生存环境的危机。

当前,社会问题集中出现,现代性危机彰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价值重估成为时代诉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许多智慧资源可以弥补西方现代性文化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为了应对现代性危机的挑战,必须给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更好地挖掘与利用它的价值,实现人文精神的拯救。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性危机下的价值彰显

现代性内蕴的知识论和过分的理性化倾向已经暗含着内在的价值资源、文化资源上的缺陷,因此必须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来补救现代性的缺憾。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回应西方的现代性危机,也可以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和谐与健康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才智,是维系我们民族的核心和灵魂。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永恒眷注成为消解现代性危机下肉体和精神二元分裂的根本原则。

现代性危机带给我们最深刻的危机也许不在于生存环境的恶化,而在于安身立命的问题悬而未决,在于精神追求的丧失和德行修养的淡化。而这些关乎生命意义的生存之根却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永恒眷注。这种永恒眷注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度被遗忘的文化基因。应对现代性危机的挑战,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回忆和唤醒被遮蔽、被遗忘的文化基因,进行文化上的“寻根”,就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迫切的拯救意义。

在生命意义上,人必须“精神地”存在着,而不是“行尸走肉”。中国传统文化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人的毕生梦想和追求,而把修身摆在最基础的位置。这就把人的精神追求和和德行修养作为人超越肉体存在的根本,从而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意义的永恒眷注。在物欲泛滥的现代社会,“多快好省”的急功近利主义使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追逐金钱的步伐。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和追寻已经不是简单的淡漠,早就成了“过去的事情”。然而,永恒之物积淀并浓缩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胡塞尔曾警告说:“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了永恒。”[2]64因为“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文化共同体的人,他们在成长或发展的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蓦然回首时,总会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相似的,从而不得不回到始源性。这就是永恒之物的不可逃避性之所在”[3]。也就是说,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求和反思,是一种永恒的人性眷注。无论时空如何变换,科技和经济可以改变人的观念和生活,但无法改变人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基因。所以,恢复对永恒之物的敬畏,关注个体生存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所在,激发人们追求个体精神和追问生命意义的内在热情,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魅力之所在。惟其如此,才能为现代性危机下的精神焦虑寻找到一条释放与缓解的渠道,为“物化”的人们在现实中提供一种韧性的精神力量,使人在对物我、功利、生死的超越中感悟到生命的美丽。

其次,传统文化以“仁善”为核心的人伦观对于现代人伦危机的拯救价值。

市场逻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泛化把人们抛入了一个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格局之中,只要利己,不惜损人。在道德式微、世风日下、人伦关系失调的今天,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以“仁善”为核心的人伦观念,使“人心复古”,对于消除人际关系扭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线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构成了以群体为本位的文化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所提出的“仁”与“礼”的思想,这种伦理思想提出了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讲“仁”与“礼”,是把他人与群体放在了“优先”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社会关系的时候,要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行事。可以说,一部宏大的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诞生于人与人之间追求和谐与协调的历史,这几乎构成了中华民族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甚至成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

现代人伦危机是物欲膨胀导致的人性压抑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也解放了人们蠢蠢欲动的“私欲”。市场经济物质主义至上原则使人们把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对名利欲望裸的追逐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庸俗。市场经济残酷的优胜劣汰原则又使人丧失了自身的“善”性,通过狡黠龌龊的手段达到逐利的目的,从而彻底沦为物欲的奴隶。人与人之间蒙着虚伪的面纱,打着各种各样的幌子为利益、欲望和权势而绞尽脑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奢华,放纵物欲,浑身沾满了俗念。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他要求人们“敦兮其若朴”(《老子•第十五章》),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号召人们要返朴归真,守仁行善,与人交往淳朴坦诚。面对口腹之乐、心向之欢,要少私寡欲,不慕名利,不尚虚华,保持其自然的本性。总之,在当今社会,面对人与人关系的世俗化以及人性的堕落和良知的泯灭,要倡导诚信为本、重义轻利,秉持仁善之理念,提升精神境界,抵御物欲的诱惑,拯救世道人心。

再次,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应当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致思取向。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的观点甚嚣尘上,人类向自然界的攫取更是肆无忌惮。这种戡天役物、逆自然而行的诉求直接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20世纪中期突然暴发,从而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戡天役物”的取向典型地体现了现代性对于自然的态度和特质。现代性所推崇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更使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急剧膨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为神圣的“天”,在现代科学理性之下彻底失去了神秘的光环,人类不但可以肆意改变客观世界,甚至可以创造客观世界。现代社会对自然界的疯狂攫取,逆天违时偏离了事物自然而然的内在本性,这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按照事物的本然之性、固然之理、当然之则去行事,以达到“天人合一”、“自然而然”的状态,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表达了人类尊重自然就像尊重自身,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而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真正和谐的诗意境界。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也就是说,只有敬畏自然,循天道而行才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否则,就会“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由此可见,现代性条件下戡天役物的知识论旨趣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自然的这种态度是大相径庭的。要应对现代性危机,走出环境恶化的困局,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上寻找出路和答案,对自然、对大地持一颗敬畏之心,恢复对“天”的神圣性和超越性的敬畏,从大自然的征服者、掠夺者和占有者变成大自然的看护者和守望者。唯其如此,人们才能实现“诗意地栖居于世”的美好愿望。

篇9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 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因此,挖掘和阐发优秀的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就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肩负着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大任务,所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就成为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教学过程等诸要素的构建,是为学生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以及完成这个框架的方式和条件。通常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具体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要培养的人才的基本特征,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至今的30多年间,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处在变化之中,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1]虽然不断变换着目标,但有一点是始终未变的,就是强调实现实用型和技术型的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架构方面,都将重心放到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因此,不论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抑或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都要求的是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形成了一种定势,即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而形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能脱离职业技能培养这条主线。

二、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框架的缺陷

由于过度强调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管理第一线从事生产或经营管理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导致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仅仅从社会职业的需求入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有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由此形成了提法不一的各种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但总结种种人才培养体系的结构都可以概括为“三合一”的结构形式:即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技术应用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课时进行大幅度削减。“必需、够用”的尺度如何把握,全凭专业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因此“必需、够用”就少了许多教学科学规律的成分,少了许多人文素质的成分;对于专业技术能力,由于片面地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只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考虑眼前培养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专业技术能力中的情感因素;对于专业技术应用,强调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而真正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却很少顾及,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的健康人格培育。造成许多高职学生美德观念淡薄、生存观念扭曲、诚信意识缺乏、耐挫能力低下、相处之道拙劣的困境难以摆脱。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出的人缺乏健康人格的“才”、缺乏人文关怀的“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才”。

三、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必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如何转变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中急功近利的状况,就要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不论哪个层级的教育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如果只强调实践而忽略理论、只强调本领而忽略人文,只强调技育而忽略德育,复旦研究生的投毒悲剧还会发生。那么,如何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因为这样的德育教育我们从没有间断过,并且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应当从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去寻找优秀文化积淀,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德育文化”,它如同空气一样,和我们须臾不离、息息相关,但我们又浑然不觉未加重视。[2]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明确了人与自然相处的规律;贵和持中的精神表现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自强不息的典范抒发着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践行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务实品格;重德尚义的理念展现出崇高的理想境界;有容乃大的风范树立起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都是高职教育中培养人才不可忽略的重要成分。可见,整体思维、和谐稳定、自强不息、勤劳务实、道德仁义、团结协作等中华优秀精华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培养职业创新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我们在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时,必须融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构建方式

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寻找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高职教育的契合点,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又不使优秀传统文化游离于高职教育之外,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得以体现:

一是在教育方针上明确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基于我们的国情,人才培养体系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动力来源于政府与院校的支持。在高职的教育方针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不能片面的认为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不可割裂了技术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育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3]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懂技术的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机器”。

二是创设体现传统人文因素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因素,需要在课堂之外的更广泛区域协调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职业技术的二者关系。要将院校的环境建设与传统人文精神联系起来,通过校园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的设施培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高职文化完美结合的肥沃土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理想,把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引导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三是构建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构建承续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伦理、艺术、科技、文学等文化瑰宝作为课程体系的内容,通过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播,使学生具备独立健康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正直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鲜明的是非观念,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从而成为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是实施“责任师傅制”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能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应当为每一位学生指定“责任师傅”,通过“责任师傅”的全程跟进,将以往简单的课程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人才培育的环节,使学生的思想、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迁移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五是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礼仪践行、美育怡情等活动,通过参与广泛又喜闻乐见形式,开展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并逐渐形成校园的特色文化产品,使学生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体味文化精髓,引导学生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最终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高职教育的“中国梦”应当是把文化知识的学习、劳动技能的锻炼和思想品德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从而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离不开我们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释:

[1]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朱冬英《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21期

[2]建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刘云霄 兰宇新《职业》2011年第15期

篇10

1.传统文化的人格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在儒家的理想人格中,认为最高人格的体现为圣贤。而圣贤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是要与天同德,与大道同行,克己复礼,兴国安邦的高尚品格。儒家圣贤的人格主要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道家的理想人格。在道家的理想人格中,提倡隐士。即真人,至人,神人。主张淡薄本性,无为不争,已达到人性和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在道家的思想中,提倡返璞归真,无为而治。法家的理想人格即为英雄。认为要追求自身的实际理想,凭自身的力量争取社会地位。提倡法不阿贵,唯法所在。在法家看来,法令制度高于一切,无论君臣,在法令面前一律平等,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佛家的理想人格提倡超尘绝俗,认为万物皆空,明心净性。在佛家的思想中,佛就是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万般皆空像的心态。

2.中国传统人格教育理论的特征

第一,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就是表面天地之间人之性命最为珍贵,体现了人的价值。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指人的追求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表明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是中华民族的行为模式,注重挖掘人的价值,获取他人的尊重,一方面做到自爱,自尊;另一方面做到理解人,尊重他人。第二,崇尚仁爱理念。孔子特别注重“人”的突出地位,仁爱是人性之基本,通过自身的美德,达到人与万物的统一。在理想的人格教育中提倡,一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另一方面也要将德行推向社会,造福社会。第三,重视修养实践,崇尚理想人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将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作为自身的追求根本,通过道德理论的熏陶和道德实践的累积达到人身外在和精神内在的统一。

二、传统文化与现阶段人格教育的融入

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整理,塑造高职学生优秀的人格,以经典“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为重点;以仁人志士为榜样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励志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1.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行高职思政教学体系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导向性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用心弥补现行课程的人文精神的不足,增加课程的育人功能。高职学生的道德修养不能被文化课的知识性要求所取代,教学与评估只能以育人为中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道德修养课程,可以充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引导学生的道德思想,培养人格健全和道德品质优秀的大学生。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网络、影视建设

网络、影视等公共媒体对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在专门优秀传统文化网站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绿色、健康有益的网络和影视环境,转移人格教育的重要阵地。

3.在校园人文环境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高职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战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高职大学的道德人格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中的历史传统和思想追求能改变学生的价值观、理想和道德信念。如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北大的兼容并蓄,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才俊。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高职学生人格教育的理论价值

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在择业观方面,高职的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就想着找到非常理想的工作是不现实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敬事而信“,“建功立业”的精神是值得当代高职学生借鉴的。很多成功者和建功立业的人都是从很艰辛的基层工作做起。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保持达观的择业心态,“天生我才必有用”,有才华有德行的人最终会被发现。保持不断进取的信心是帮助高职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有利于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许多人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往往造成与同学交往胆怯、与教师“顶牛”、与父母关系不合;还有一些学生交往重实惠不重原则,请客送礼、拉帮结派,这种友谊自然不会长久,又反过来影响学生的交往能力。因此,利用传统的道德中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让他们更加能够明白尊重他人,勇于承担,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因此,对于高职学生来讲,诚信品质的培养在整个人格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信建设是社会主义良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整个社会道德文化进步的需要。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培养高职学生诚信的品质至关重要。

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道德自律。

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马克思说过“道德的基础是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也就表明,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有自律意识的人。在道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