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想象力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想象力的概念及分类
想象是人脑对以后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根据想象的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想象力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按照可实现程度不同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2.想象力的作用
2.1有助于数学学习
想象力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对于数学概念、空间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助于推导规则。这些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2.2有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2.3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校园氛围,提高小学生整体素质,使教师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质的飞跃。
3.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3.1想象中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多,从简单复制到独特创造;从具体直观到逻辑概括。
3.2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会由原来的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为有意注意占主导。
3.3想象符合客观现实。小学生中低年级的学生的想象常常会现实,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学习内容的增多、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会符合客观现实。
3.4幻想的丰富性。小学生的幻想会逐步由肤浅到深刻、单一到丰富的发展。
4.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4.1教材方面
4.1.1“读教材,想画面”。通过以读教材、积累教材为出发点,让学生心中的想象充分发挥。
4.1.3通过看图,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人的大脑思维是由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而活跃起来的,而外界信息的获得要不断地学会仔细观察,观察是通往想象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画,培养想象力。
4.2家长方面
4.2.1续写故事,让孩子续写故事,或者讲故事结局改编。
4.2.2平时善于假设情境,巧妙提问。
4.2.3比较差别,在生活的情境中,拿具体事物作比,让孩子观察、发现并找出其差别。
4.3教师方面
4.3.1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客观环境,包括课内的与课外的。课内环境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有趣、轻松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课外环境则要求学生生活在蓬勃发展、健康向上的的环境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随之而来的是身心健康,视野开阔。
4.3.2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教师在上课期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想象,不要把每堂课的内容排得过满,要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想象,否则便可能使学生养成惰性,形成光听不想的坏习惯。所谓的空间,指教师提出的需学生想象的问题在课堂上完不成,就布置到课外,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4.3.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质疑,也是培养想象力的途径之一。
首先,教师应该有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有自己的观点,敢于提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次,要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自由空间。这里所说的问题包括一些异想天开、异类的问题。对于提问题,教师要给予保护,对所提问题不可求全责备,而应鼓励或肯定,科学引导,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
再次,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提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吃深吃透,要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去想象。
4.3.4引导学生敢于突破思维常规。突破思维常规往往能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思想,它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常规,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3.5培养学习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我以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要生动、活泼,充满情感,并配以图片、实物、音乐、语势等直观手段,让学生觉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4.4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
4.4.1品词析句,展开想象。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4.2感情朗读,训练想象。诵读时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培养他们的再造想象能力。
4.4.3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老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去,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想象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4.5在作文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立足课文是想象的基础 ,要把想象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如语文教材中《落花生》一文,让学生从父亲的话中体会花生默默奉献,不夸耀自己的品格,随之引导学生以《蜡烛》进行联想:由蜡烛照亮别人,联想到清洁工、老师的无私奉献。创造假想条件,开阔思路。由已知推未知。如《田忌赛马》让大家推测之后的故事。体验生活是想象的源泉。
篇2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计划控制
中图分类号:TD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2-0105-02
如今,项目管理开始被广泛应用到电力工程领域,并且管理模式日趋成熟,但是因为电力工程项目的一些特点,没有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一方面是我国在不断的调整电力体制,另一个方面是电力工程项目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就需要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将科学的管理模式给应用过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工程项目,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1.1 管理比较复杂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比较的复杂,包括诸多的组成部分,工程跨域了多个组织,并且会有较多的未知因素出现于执行过程中,那么在应对问题时,就需要将多种学科的知识给应用过来,这些因素导致管理有着较大的难度。
1.2 管理的创造性
创造性也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主要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应用过来,做好科技信息工作和信息的组织管理,以便产生一些新创意。
1.3 管理的预见性
电力工程项目的寿命周期通常都是可预知的,在寿命周期内,项目的阶段顺序往往比较的明确,结合不同的项目内容,会差异化的定义和划分阶段。通常情况下,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结合管理特点,来促使不同的任务得到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取哪种划分模式,都需要明确定义每个阶段的开始和完成的条件和时间,这样方可以对各个阶段的完成程度进行审查。
2 当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促使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的改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大力探索和创新,将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给应用过来,以便对电力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2.1 应用滚动开发模式
流域水电工程项目应用了滚动开发模式,也就是对专业化的队伍进行构建,以便开展流域水电开发管理不同阶段的工作,这种管理的模式的阶梯式特点较为明显。采取这样的开发模式,可以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得到降低,工作进度得到保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将现有的人力和物力给充分应用起来,合理分工,促使专业化程度得到提高。
2.2 将PM模式引入进来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过去的管理模式是无法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而引入PM模式则可以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电力工程,将人力和物力资源给充分利用起来,更加科学专业地进行管理,促使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2.3 运用EPC管理模式
如今应用比较普遍的就是EPC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EPC管理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将更加科学人性化的服务给提供出来,建设效率得到提升,缩短工期。
3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
结合电力工程的具体情况,要想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需要从设计阶段来控制造价和管理工作,这样电力工程管理工作效果方可以得到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控制管理工作。
3.1 控制对象
在创新优化电力工程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对管理和控制的对象进行确定,这样可以促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电力工程创优水平得到提升,将电力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及时消除掉。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几大类,包括人、机械设备、物资等诸多方面。
3.2 控制方法
为了能够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电力工程项目,就需要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给应用过来。事前控制主要是在电力工程项目开始之前,来控制影响因素,施工准备是控制的重点,并且在施工全过程中,都需要贯穿施工准备工作,施工准备包括诸多的内容,如准备三通一平、现场临时设施,引测水准点、控制网等。事中控制就是科学的管理和控制电力施工过程中,这是一种动态控制,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都需要贯彻落实下去。最后是事后控制,是指施工内容完成之后,需要依据相关标准,严格地检查和验收形成的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避免影响到下一步电力工程的创优。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是控制的主要措施,结合相应的标准和方法来评定检查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通电试水,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并且有齐全的技术档案资料等。
3.3 具体的控制措施
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项目,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消除,促使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运行,最终实现工程的各项目标。
首先要对创优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将规章制度给严格执行下去,定期经常的召开相关会议,对各方的工作行为及时规范,表彰那些有益的行为,以便促使管理得到强化。继续实行样板引路,强化内部学习和交流,为了促使作业人员能够对创优质量的具体标准进行明确,就需要将样板引路的方法给实行下去,对于各个分项工程和工序,都先做样板,相关单位确认之后,将其严格实施下去。此外,还需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对经验教训等进行交流和总结,互相促进和提升。要对各个分包单位技术资料编制情况进行及时督查,在电力创优工程中,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工程开始时,就需要在技术管理范围内,加入各个分包单位技术资料编制的工作内容,对资料要求进行统一,做好核查工作,通过检查,促使资料的标准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新型材料给应用过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另外,要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电力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全方位管理工作进行强化,控制施工全过程,特别是关键工序,严格执行工程验收规范。
4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得知,传统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制约到电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力创新和优化,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创新争优,应用一系列的控制对策,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促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康.电力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J].科技传播,2011,(1).
[2] 顾萍.电力工程项目设计管理的讨论[J].江苏电机工程,2001,(3).
篇3
【关键词】 孔子 仁与礼思想 思想特点
一、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
对与礼的思想实质,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规律,就是通过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实现从必然向自由的飞跃,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就是孔子所展望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二、孔子仁与礼思想的地位及关系
对于仁与礼的地位问题,从孔子的言行及著作中得知,“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 而“礼,是儒家学说中比较崇尚的一种思想,是治国的方略”,孔子说过:“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关于孔子的仁、礼在儒学思想中的重要性,我们从孔子的两句话中便可得知: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其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决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先进干礼乐,野人也;后进干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入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在 “修身”那一节里,“中庸”作为仁的一种修养方法,讲究“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其基本精神是通过折中调和的手段,达到消融矛盾、避免冲击、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通过调整人们的精神状态在维持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为礼所不能及的重要作用。所以孔子虽然以周礼为本, 但因为孔子“仁学的本质不是针对社会秩序维持本身的,而是针对人类精神状态的。” 因此仁仍代表着一种核心地位,礼须以仁为本,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但这么说,并不是表明孔子不重视礼,相反,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之高甚至是可以超过人们想象的,为了维护礼,孔子敢于不畏强权,对于违反礼的行为直言自己的愤慨:“‘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干三家之堂?”。孔子为何会为了礼而不怕触怒权贵呢,原因就在与:孔子虽然提升了仁的思想,但它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仁依然要受到礼的制约,与礼处在一种相维相异、相辅相成的关系之中。仁虽然超越礼而对礼的生成和践履具有先决性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并未取代礼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相反,当孔子把礼深深地植根于仁的基础上之后,礼作为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其合理性、权威性、重要性,都被更加有力地确认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属于心性范畴的仁还为礼的永恒性奠定了基础。所以,很多人认为孔子重仁轻礼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简单的说,在仁与礼的关系上,仁为礼之体、礼为仁之用,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孔子的学说里,仁与礼的关系概括而言就是“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说礼是一种伦理规范和制度,而仁则是一种伦理观念和品德。仁是内在的品质,礼是外在的规范,仁为里,礼为表,二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
三、 孔子的仁与礼的思想启示
孔子的仁与礼,虽然产生于几千年前,但我认为,它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有巨大意义:对于仁,它最基本的提倡是一种“修身”“爱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遵从社会规范,懂得去关心别人,爱护别人等等。主要体现在“与人为善,见贤思齐,慎言敏行”;“齐家,孝悌,感恩”。而这些,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都是值得思考与认真学习的。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则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
孔子虽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一生中所创立的伟大儒学思想却有幸流传到了现在,孔子的“仁”与“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学习它,不仅在于了解我们古代的优秀文化,关键是在于要认清其所能起到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习,建立和谐社会,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张燕翎.《孔子箴言》.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
[2]傅斯年.《中国古代思想与学术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
[3]黎孟德.《四书感悟》.四川出版集团,2005,(1).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管理;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的概念已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的含义已越来越广泛。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指为达到预期的目标,投入一定量的资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经过决策与实施的必要程序形成固定资产的一次性事业。项目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1. 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在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 (1S010006)》中,项目的定义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工程项目具有如下特点:
1)工程项目的对象是有着预定要求的过程技术系统。预定要求通常表现为一定的功能要求、实物工程量、质量、技术标准等指标。工程技术系统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范围,它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经历了由构思到实施、由总体到具体、由设计到施工的过程。
2)工程项目具有建设目标的明确性。任何工程项目都具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包括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政府有关部门主要审核项目的宏观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和环境效果。企业则较多重视项目的盈利能力等微观财务目标。
3)工程项目具有建设目标的约束性。工程项目要实现其建设目标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a)时间约束,即工程要有合理的工期时限;
(b)资源约束,即工程要在一定的人、财、物力条件下完成;
(c)质量约束,即工程要达到预期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等级的要求;
(d)空间约束,即工程要在一定的施工空间范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组织完成;
4)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一次性确定,建成后不可移动,设计的单一性,施工的单件性,使得它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批量生产,一旦建成,要想改变非常困难。
5)工程项目具有影响的长期性。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工程生命期长,工程质量好坏影响面大,作用时间长。
2.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取得成功,对项目的所有活动实施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教育与激励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总的来说,就是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对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达到进度、质量和成本的最佳实现,包括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具体内容。工程项目管理任务的核心问题是控制,项目管理组织的建立、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实施,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即实现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质量好、工期短、投资少。
3.工程项目组织
工程项目组织主要是由负责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直到工作包)的人、单位、部门组合起来的群体,通常包括业主、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供应单位等。有时还要包括为项目提供服务或与项目有某些关系的部门,如政府机关、鉴定部门等。它可以用项目组织结构图表示,按项目工作流程(网络)进行工作,其成员各自完成规定(由合同、任务书、工作包说明等定义)的任务和工作。
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规定,我国的工程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承发包制、招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将投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项目法人对项目规划、设计、筹资、建设实施直至生产经营、以及投资保值增值和投资风险负全部责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
4.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与协调
4.1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
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由于技术设计、计划、合同等已全面定义,控制的目标十分明确,所以人们十分强调这个阶段的控制工作,将它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独特的阶段。它是项目管理工作最为活跃的阶段。以前,人们将工程项目实施控制归纳为三大控制,即工期(进度)控制、成本 (投资、费用)控制、质量控制,这是由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引出的。这三个方面包括了工程实施控制最主要的工作。
现在,随着项目管理目标的扩展,项目控制的内容还包括了项目范围控制、合同控制、风险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控制。因此,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由以下七个方面:
1)项目范围控制。保证按合同、设计文件规定的数量完成工程。
2)成本控制。保证按计划成本完成工程,防止成本超支和费用增加。
3)质量控制。保证按合同、设计文件规定的质量完成工程,使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实现使用功能。
4)进度控制。按预定进度计划实施工程,按期交付工程,防止工程拖延。
5)合同控制。按合同规定全面完成自己的义务、防止违约;同时,督促合同对应各方完成相应的合同义务。
6)风险控制。防止和减低风险的不利影响。
7)安全、健康和环境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产品符合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4.2工程项目实施的协调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关系,要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就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协调。协调是管理的重要职能,其目的就是通过协商和沟通,取得一致,齐心协力,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工程项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协调工作:
1)人际关系的协调,包括项目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项目组织与关联单位的人际关系,主要解决人员之间在工作中的的联系和矛盾。
2)组织关系的协调,主要是解决项目组织内部的分工与配合问题。
3)供求关系的协调,包括工程项目实施中所需人力、资金、设备、材料、技术、信息的供应,主要解决供求平衡问题。
4)配合关系的协调,包括求得建设管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拆迁单位等在配合关系上的协助与配合,以达到同心协力的目的。
5)约束关系的协调,主要是了解和遵守国家及地方在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制约,求得执法部门、审批部门的指导和许可。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男同性恋:身体意象;性客观化理论;内化同性恋污名;AIDS/HIV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身体意象(body image)是指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看待他人对自己身体的评价(corey,1996)。身体意象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Rucker和Cash(1992)认为身体意象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知觉成分(perceptualbody image),如对体型的估计;二是态度成分(attitudinal body image),如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三方面对自己身体的关注。而后,Cash(2002)进一步将态度成分区分为评估一情感维度(evaluative-affective)和认知一行为投入维度(cognitive―behavioral investment)。前者涉及到对身体外观的自我评价,如身体意象不满意(body imagedissatisfaction);后者涉及对身体外观重要性的认知评估和行为表现,如与身体外观相关的自我图示(self-schemas)。身体意象存在消极的方面,称为负面身体意象(negative body image)或身体意象失调(body image disturbance),是指个体对身体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调控(陈红,冯文峰,黄希庭,2008)。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则可能是负面身体意象最严重的表现之一。
过去对身体意象的研究更多关注女性,而近年来男性的身体意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Martins,Tiggemann,&Kirkbride,2007)。其中,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备受关注,一方面因为男同性恋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身份,他们在身体意象上表现出独特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男同性恋人群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既富有争议又不可忽视的群体,对其身体意象的研究不仅具有健康意义,更具社会文化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容易出现负面身体意象、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Morrison et al.,2004;Kaminski,Chapman,Haynes,&Own,2005;Tiggemann,Martins,&Kirkbride,2007)。同时,男同性恋表现出对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体的追求(Yelland&Tiggemann,2003)。针对这些结果,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包括性客观化理论(sexualobjectification theory)、内化同性恋污名(internalizedhomonegativity)、性别角色假设、进化心理学假设和AIDS/HIV假设等。这些理论为理解男同性恋身体意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特点
这里体现了男同性恋与其它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人群在身体意象上的差别,需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男同性恋在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负面身体意象的水平上与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异;二是男同性恋所追求的理想身体(idealbody)与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异。
2.1男同性恋的负面身体意象
研究者们在身体不满意、进食障碍等方面探讨男同性恋与其它性取向人群的差异,在身体不满意方面,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表现出了更高的身体不满意(如Kaminski et al.,2005;Tiggemann etal.,2007;Boisvert&Harrell,2009;Carper,Negy,&Tantleff-Dunn,2010,),也表现出了对体重的过度关注(Peplau et al.,2009)。Levesque和Vichesky(2006)以64名男同性恋为被试,发现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不满意自己的整体外观或其他身体部分(如上半身等),更希望自己不要超重。Morrison等(2004)进行了一项元分析研究,这项研究检验了20项相关研究数据,包括984名男同性恋被试。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易出现身体不满意,但是两者差异的效应值相对较小(d=0.29)。在六个以进食障碍量表(Eafing DisordersInventory)的身体不满意分量表为测量工具的研究中,其效应值处于中等水平(d=0.40)。Boroughs,Krawczyk和Thompson(2010)则发现,少数性取向男性群体(sexual minority men)(主要包括男同性恋和双性恋等)的身体变形障碍(bodydysmorphic disorder)水平要高于男异性恋。也有研究关注与男性进食障碍相关的因素,发现在控制整体心理健康这一因素后,男同性恋性取向同样可以解释进食障碍的一部分变异,说明男同性恋的一些独特经历可能与进食障碍存在联系(Russll & Keel,2002)。这些研究数据都表明,男同性恋可能具有更高的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他们具有更高的负面身体意象。
2.2男同性恋的理想身体
既然很多研究支持男同性恋具有更高的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负面身体意象,接下来的问题是男同性恋渴望拥有怎样的理想身体外观。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理想身体主要包括两个要点:瘦(thinness)和肌肉(muscularity)。Yelland和Tiggemann(2003)的研究包括了三类人群:男同性恋,男异性恋和女异性恋,结果发现,男同性恋在追求瘦(drive for thinness)和追求肌肉(drive for muscularity)上都显著高于男异性恋,而在追求瘦上。男同性恋与女异性恋则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男同性恋既想要瘦,也想要肌肉。Kane(2009)认为,早期研究主要采用临床被试,在病理性和女子气上都更高,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男同性恋更追求瘦而显年轻的理想身体。而近来研究的被试人群扩展到了社区和网络,发现男同性恋不仅追求瘦,也追求有肌肉的身体。很多研究支持这一观点,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表现出更高的追求纤瘦、追求肌肉和害怕肥胖等倾向(Kaminski et al.,2005;Boisvert&Harrell,2009;Carper et al.,2010)。但也有研究发现,男同性恋和男异性恋都渴望自己的身体可以更瘦、更有肌肉,只是男同性恋的身体不满意更高(Tiggemann et al.,2007)。
结合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来看,有研究发现,男同性恋最不满意的身体部分是体毛(bodyhair)和肌肉,而对于自己的身体吸引力,男同性恋则认为体重和肌肉对自身的身体吸引力最重要(Martins,Tiggemann,&Churchett,2008)。Blashill(2010)的研究同时考察体重不满意(body fatdissatisfaction)、肌肉不满意(muscularity dissatis―faction)和身高不满意(height dissatisfaction)在男同性恋身上的消极作用,结果体重不满意对饮食节制(dictary restraint)和抑郁的预测作用要大于肌肉不满意,而身高不满意则与饮食节制和抑郁不存在显著联系。Smith,Hawkeswood,BodeH和Joiner(2011)的研究也发现,不管是男同性恋还是男异性恋,体重不满意比肌肉不满意对进食障碍的预测作用更大。以上两个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男同性恋理想身体的第一层目标是不要肥胖,而拥有肌肉则是其第二层目标。
3 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理论解释
研究者们在探讨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特点的同时,也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做出了理论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这些假设加以验证。
3.1性客观化理论
性客观化理论最初由Fredfickson和Roberts(1997)提出,他们对性客观化的定义是:个体体验到自己被看作为一个身体或身体各部分的组合,自己的价值被以对他人的用途来衡量。该理论认为,生活在性客观化文化中的个体会采取其他观察者的视角来评价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并努力去达到他们的文化所强调的性理想和身体理想。性客观化理论虽然起初被用于描述和解释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性客观化现象,但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其他性客观化群体,男同性恋就是其中之一。男同性恋的亚文化使他们的身体被客观化。男同性恋亚文化是一个关注身体的亚文化,这一文化给身体外观、纤瘦和肌肉赋予了很高的价值(Wood,2004)。它通过媒介和其它相关的信息,向男同性恋灌输其强调的身体外观和身体吸引力标准,激发男同性恋内化这些信息,形成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自我客观化又激发男同性恋的身体羞耻(body shame,),增加出现失调性进食态度和进食行为的概率(Martins et al.,2007)。同时,男同性恋文化建构了一个身体吸引力的理想结构,而这一理想结构是大多数男同性恋所无法达到的,对身体外观的看重也强化了个体对实际身体意象和理想身体意象差距的感知,导致负面身体意象和身体不满意,进而诱发一系列的负面身体实践,如过度锻炼和进食障碍等(Duncan,2007;Gil,2007)。Drummond(2005)的研究对14名18~25岁的男同性恋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年轻的男同性恋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和文化阻碍,可能使他们在身体和情绪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他们的这种状况又驱使其更关注自己的身体,更看重他人对他们的感知和看法。Legenbauer等(2009)的研究也发现,与其它性取向人群相比,男同性恋具有最高水平的社会文化理想内化水平(internalization of socio-cultural ideals),这使得男同性恋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吸引力。男同性恋所处的审美驱动的文化(aesthetic-driven culture)促使他们更可能去关注身体,为性客观化提供了途径。
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存在两个载体:一是媒介(media)。当今男性吸引力的标准是以肌肉建构为基础的,例如广告等给男性的身体不安全感提供了途径,它们传播了这样一个信息:男性需要不断改善和提高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的身体外观在很大程度上定义了他们的同一性。Christopher(2009)的研究发现,媒介的影响对男性身体意象存在预测作用,和男异性恋相比,男同性恋会更大程度地内化媒介信息。McArdle和Hill(2009)的研究也发现,与男异性恋相比,在男同性恋身上,媒介的影响与身体不满意和自尊的联系更紧密。Carper,Negy和Tanfleff-Dunn(2010)的研究同样发现,男同性恋更易受到媒介的影响,这一影响在性取向和身体意象关注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些研究都表明媒介在传递男同性恋身体信息上的作用。
另一个载体是男同性恋群体或社区(community)。男同性恋文化中,群体和社区为男同性恋传播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就包括理想身体外观的标准。Hospers和Jansen(2005)的研究认为,男同性恋社区给予男同性恋的理想身体压力要更大于其它社区。同时,跟男异性恋相比,男同性恋更大受到了同伴对身体吸引力的影响。男同性恋更易受他人所说和所想的影响而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外观(Yelland&Tiggemann,2003)。Meany。Walen和Davis-Gage(2009)对男同性恋进行访谈,发现男同性恋对身体的看法受到了社区的影响,被试描述了成为男同性恋社区成员的相似期望:瘦、有肌肉和有吸引力。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或调查来进一步验证性客观化理论在男同性恋身上的适用性。Martins,Tiggemann和Kirkbride(2007)进行了两个研究,一个研究采取调查方式,测量被试的特质性自我客观化(trait self-objectification),发现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表现出了更高的特质性自我客观化、身体羞耻和身体不满意,同时,身体羞耻在特质性自我客观化与身体不满意之间起中介作用。另一个研究则采取实验的方式,通过控制情景诱发被试的状态性自我客观化(state self-obiectification)。实验包括68名男异性恋和57名男同性恋,被试被随机安排要求在镜子面前穿女式游泳衣(swimsuit)或毛衣(sweater),穿游泳衣而不是男士泳裤会诱发男性的自我客观化,检验发现,在穿游泳衣的被试身上的自我客观化水平确实高于穿毛衣条件下的被试。男异性恋在两种条件下的身体羞耻水平和吃零食数量并没有显著差异,相反,男同性恋在穿游泳衣条件下则报告了更高的身体羞耻,吃了更少的零食。这说明,实验控制下的状态性自我客观化诱发了更高的身体羞耻、身体不满意和饮食节制。Kozak,Frankenhauser和Roberts(2009)的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自我客观化程度高于男异性恋,男同性恋对他人的客观化程度也高于男异性恋,这说明,在评价他们自己或其他男性身体时,男同性恋更倾向于关注表面和外部的表现。而男异性恋在做这些评价时则更关注身体的功能,例如身体健康、身体强度等。Wiseman和Moradi(2010)的研究以少数性取向男性群体为
被试,发现内化吸引力的文化标准(intemalization of cultural standards of attractiveness)在性客观化体验与身体监管(body surveillance)之间起中介作用;身体监管在内化吸引力的文化标准与身体羞耻之间起中介作用;身体羞耻在身体监管与进食障碍之间起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性客观化受到了社会文化标准的影响,影响男同性恋的身体监管,身体监管可能使男同性恋产生身体羞耻,进而导致进食障碍,这是一个一系列的过程。总之,性客观化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但为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后续的深入研究还需要继续进行。
3.2内化同性恋污名
内化同性恋污名是指男女同性恋和双性恋者内化了主流社会指向他们的消极态度和信念,从而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产生消极态度和信念(Jackson,2008)。Reilly和Rudd(2006)的研究发现,对同性恋身份的消极态度(内化同性恋污名的一个指标)能够显著预测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和自尊。Strong(2005)对40至60岁的中年以上男同性恋进行了深入访谈,分析发现,被试有意识地经历了内化同性恋污名,在他们人生的某些阶段,由于自己的男同性恋身份而产生消极情绪。并且,对大多数有此经历的人来说,内化同性恋污名对其身体意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Kimmel和Mahalik(2005)结合少数压力模型(minority stressmodel)来研究与污名相关的压力对男同性恋的影响。该模型认为,男同性恋和其他少数群体的成员一样,会经受与污名化相关的慢性和弥散性压力,其中包括内化同性恋污名、污名期望(expectations of stigma)和歧视事件等,这些都可能是压力的来源。污名期望是指男同性恋对因其性取向而受到社会拒绝和歧视的预测。这些因素一方面促使男同性恋渴望拥有强有力的身体,以防御和反抗他人的歧视,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也可能会因自身的内化羞耻而发展为消极的身体意象。他们的研究对357名男同性恋进行了网络调查,发现少数压力模型与身体意象不满意存在显著联系,印证了少数压力模型的假设。不管是内化同性恋污名,还是少数压力模型都强调污名和歧视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该假设的影响途径还需要今后研究加以验证。
3.3性别角色理论
该理论一方面从男同性恋和男异性恋在男子气(masculinicy)和女子气(femininity)上的差异人手,认为具有高女子气的男异性恋更可能关注自己的身体意象,出现进食障碍。该理论认为,男同性恋可能也具有高水平的女子气,这可能导致了他们也更关注自己的身体,更易出现负面身体意象(Jackson,2008)。另一方面,研究者认为男同性恋存在高度的性别角色冲突(gender role conflict),使他们与传统男性规范产生冲突,在传统男性规范的压力下,男同性恋不能像男异性恋那样处理冲突,这可能使男同性恋体验到提高身体吸引力的压力,以让自己被社会接受,或被其他男同性恋渴求(Blashill&Vander Wal,2009;Sanchez,Greenberg,&Vilain,2009)。 Strong,Singh和Randall(2000)的研究发现,高女子气低男子气的男同性恋比高男子气,中低女子气的男同性恋报告了更高的身体不满意。Jackson(2008)的研究发现,在男异性恋身上,性别角色冲突与进食障碍不存在显著联系,但在男同性恋身上,两者则存在显著联系。Blashill和Vander Wal(2009)的研究也发现了性别角色冲突对进食障碍的预测作用,同时,社会敏感性(social sensitivity)在两者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可以理解为,性别角色冲突导致了个体对他人情绪或行为的高度敏感性个体更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致使个体产生进食障碍的危险性增加。以上的研究支持了性别角色理论的假设,但也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这一假设,如Russell和Keel(2002)的研究认为,男同性恋的女子气并不比男异性恋高,这对性别角色理论的前提提出了质疑。而Hospers和Jansen(2005)也发现,男同性恋的身体不满意度和女子气之间不存在相关。Blashill(2011)进行了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的女子气与肌肉不满意之间没有联系,相反,男异性恋的女子气与肌肉不满意存在显著负相关。鉴于这些不一致的结论,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3.4进化心理学假设
有研究者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性别内竞争假设(intrasexuaI competition)(Lj,Smith,Griskevicius,Cason,&Bryan,2010),认为性别内的地位竞争的目的是吸引伴侣以达到适应环境,性别内的地位竞争导致了对理想伴侣的关注,对女异性恋和男同性恋来说,要得到这样的关注就要提高自身的身体吸引力,如变得更年轻、让身体外观更具吸引力。Li等(2010)的研究对四类被试(男女同性恋和男女异性恋)进行实验,考察在竞争和不竞争两种条件下,被试在身体意象和进食态度上的差异。实验中的竞争和不竞争两种条件都不涉及身体吸引力方面的差异,而主要是从兴趣、学业和就业等方面的高低地位差异来考察。结果发现,在男同性恋被试身上,性别内竞争提示词导致了更大的身体意象不满意和更严格限制的进食态度,这一效应同样体现在女异性恋身上,但这一效应在男异性恋和女同性恋身上并没有体现。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性别内竞争假设。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择偶或选择伴侣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男同性恋之所以报告了更多的进食和身体意象关注。可能是因为男同性恋和女异性恋一样,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吸引男性(siever,1994)。而男性一般更看重伴侣的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即更关注伴侣的外貌身体特征。相反,男异性恋和女同性恋的共同目标是吸引女性(一般更看重稳定和权力),所以他们则追求高社会地位和稳定的高收入(Lacey,Reifman,Scott,Harris,&Fitzpatrick,2004)。Lippa(2007)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结论,在选择伴侣的特质时,男性更强调身体吸引力,而女性更强调诚实、幽默、热心、可靠等特质。但性取向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差别,同性恋更少强调伴侣在家庭和婚姻中的特质,男同性恋看重伴侣年龄、手、牙齿、可靠、诚实、金钱等。可以看出,男同性恋在选择伴侣时既强调身体吸引力,也强调女性在选择伴侣时的一些特质。这些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Li等(2010)的假设,男同性恋的伴侣选择是更看重对方的身体,男同性恋也努力提高自身的身体以吸引伴侣。Meany-Walen和Davis-Gage(2009)发
现,男同性恋被试表达了对友谊(companionship)和接纳的关心以及害怕孤独的倾向。他们认为如果拥有了理想的身体外观,自己就有更大的可能获得友谊和幸福。总之,男同性恋意在吸引男,而男性在择偶时注重身体外观。这激发了男同性恋对身体的关注,并可能导致负面身体意象。
3.5ADIS/HIV假设
1978年,美国出现首例男同性恋感染AIDS,而随后则引起了80年代关于男同性恋和AIDS关系的大争论,AIDS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男同性恋的癌症。AIDS与男同性恋的这种联系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很多男同性恋具有恐惧AIDS的症状,由于AIDS存在艾滋消瘦症候群(AIDS wasting syndrome),早期HIV感染会出现一系列身体上的症状,身体消瘦是其典型表现之一,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症状的关注使男同性恋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在男同性恋的人群和社区中,不管是不是真的生病,过于瘦弱都被认为是生病的象征。相反,有肌肉的身体就被看作是健康而有吸引力的标志。所以,两方面的影响使得男同性恋更关注自己的身体,追求有肌肉的理想身体(Neal,2005;Strong,2005;Levesque&Vichesky,2006;Tiggemann et al.,2007)。Drummond(2005)的研究同样支持这种假设,认为过于瘦弱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表现,特别是可能被认为患有AIDS。所以,很多男同性恋为了保持体型和肌肉会去进行健身。但是Kane(2009,2010)则认为这一假设还有待考证,因为AIDS与男同性恋身体理想的联系正好与上世纪80年代对AIDS的大讨论相映,但男同性恋对身体外观等的关注在80年代前就存在。Kane认为这样的结果缺乏历史一致性。总之,虽然存在部分质疑,但不可否认,当代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可能受到了ADIS/HIV因素的影响,该假设给理解男同性恋身体意象提供了一部分参考,缺乏历史一致性的问题可能只是说明,还存在其它的相关因素会对其身体意象产生影响。
4 小结与展望
男同性恋具有特殊的社会文化身份,心理学界的研究一直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因此,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被打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烙印。通过以上的回顾,可以发现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特点达成了初步共识之后,研究者们在努力通过各种理论假设对其特点做出解释。与男异性恋相比,男同性恋具有更高的身体不满意、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外观以及更严谨的进食态度等;他们患进食障碍的可能性也更大;并追求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体。男同性恋在身体意象上呈现出这些特点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几种理论假设,每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并得到了部分研究的支持,这些理论假设事实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整合的趋势也渐渐显现出来。未来关于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研究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4.1整合的和多样性的研究取向
研究者们都试图将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放在社会文化的范畴内进行讨论,不管是哪种理论,都在强调社会和文化的作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每种理论都可能存在着联系。性客观化理论是现在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进行解释的最被看重的理论之一,但在其理论解释中,同样涉及到社会文化所给予男同性恋的理想身体标准的影响,也同样涉及内化同性恋污名的作用。Wiseman和Moradi(2010)的研究就发现,性客观化理论所强调的身体羞耻同样受到了内化同性恋污名的影响。Andorka(2007)的研究也试图探讨性客观化理论和内化同性恋污名之间的联系,虽然他的研究并没有发现两者的显著联系。但这种尝试是有意义的。此外,AIDS/HIV假设也要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同性恋权益运动和80年代的AIDS讨论,这些社会运动恰恰是社会文化的推动力量。所以,整合的趋势将是未来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理论解释的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每个假设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和补充,比如性别角色假设的部分假设还存在争议,如是否男同性恋人群的女子气水平更高,女子气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预测作用有多大。另外,如进化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还不多,这个较新的角度在解释男同性恋身体意象上还有很多可探讨的议题,从择偶繁殖(虽然男同性恋不能在伴侣之间繁殖,但这也恰恰是可以讨论的地方)和竞争生存等角度,男同性恋特殊身份的进化心理学意义很大。因此,现在关于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理论解释研究正处于百花争鸣的阶段,体现了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性。
4.2小群体网络调查和现象学分析的研究方法
以往研究应用最多的方法是网络调查和现象学的深入访谈,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被试量都不大,属于小群体研究(Kane,2010)。一方面,这可能要归因于男同性恋群体的特殊性使其保持着隐蔽性,很多男同性恋做不到对外暴露(刘俊,张进辅,2009),所以研究者往往不能招募到大量的男同性恋被试来参与调查或实验。多数研究都是通过网络调查的方式而实现的,因为网络是男同性恋的一个重要载体,网络调查不需要他们对外暴露身份。所以,这种方式在操作性上都比较可取。但网络招募被试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如网络招募的被试相对低龄化,可能会忽视较长年龄段的同性恋被试。所以,未来研究在招募被试时一定要考虑取样偏差的问题,在结果推论上也要在年龄等变量上做到严谨。另一方面,同性恋的身份具有浓厚的社会文化色彩,加之同性恋人群的隐蔽性,现象学分析的方法得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得以应用。通过深入访谈和分析的方式,研究者可以从个案中获得对他人经验的深度理解,解释男同性恋身体意象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并提出假设或理论。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实证的研究范式,尤其是在建立理论假设后,可行的实证研究可以为理论假设提供更有利的证据。所以,现象学分析的方法在研究男同性恋的身体意象上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应用可行性。但现象学的深入访谈和分析同样需要遵循严格的标准,同样要做到严谨,未来研究中需要加以注意。网络调查更多属于定量研究,而现象学访谈和分析更多是定性研究,两种研究取向都有其利弊,得到的结果也各有补充,在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进行研究时,分别采用两种取向或两种取向的结合都是可取的。
4.3文化特异性的国内研究方向
篇6
[关键词]形象;解说词;画面局限;解说作用;声画关系
一、画面的局限性
(一)画面难以表现心理情绪和抽象概念
画面的最大的不足是其物质现实性,难以表现那些不具备感性形象的主观心绪和抽象观念。在电视片纪录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难以像故事片那样通过表演来表现。包括那些抽象的术语、概念、名词,也就不具备形象化的可能。
而在表现主观、抽象内容方面,画面也无力胜任。画面的现实性妨碍了主观精神想象,难以上升到灵魂高度。
(二)画面不足以表现具体时间和空间
画面能复原时间中的物质现实,却不能显示时间本身等抽象元素。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特技等方式来暗示时间,但并不能满足电视片对于精确时间的要求,因为电视片往往需要我们指出具体的年份、月份、日期,甚至更精确的时间。
画面在表现具体的空间方面也有不足。尽管画面的空间特征要比它的时间特征鲜明的多,但任何一个画面都不能告诉我们它的具体地点,除非画面中的空间是众所周知的地点。因此,当需要交代清楚具体的地点时,解说词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影像起源之前就已经过去的历史,则只能纯粹用解说词来叙述。解说词扩大了画面表现空间,增加了画面信息量,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解说词存在的作用
(一)_定画面含义
画面是非判断性的,它在表达主要信息时,大多数会附带一些无意义的信息,使观众对画面产生 “多释性”,这时就需要解说词的引导和限制。语言是判断性的,可以使画面含义相对明确,将创作者的意图有效地传达给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解说主宰着画面,成为画面的灵魂。
(二)表现作用
1.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说词除了表现自我,也能够深入人物内心,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灵世界。 “《藏北人家》中有这样一组画面:主人公措纳转动纺线锤纺毛线;措纳的手灵巧地捻着毛线,措纳快乐的脸,措纳从地上起身,向远处走去;措纳边走边纺毛线,吹着轻松的口哨忙着手中的活计。把画面和解说词比较一下,我们可以看出,画面通过主人公的表情和动作,仅仅展示了其内心的安宁、快乐以及对现有生活的满足。”[2]但解说词则把主人公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及他所代表的藏北牧区的人生观念和思想境界更清晰地呈现出来。
2.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情感
具有鲜明的主观抒情特质的解说词也是俯拾即是,大多数时候,解说词抒情都不要一吐为快,而应该注意“收”和“蓄”,对情感作冷处理,使情感始终处于饱满的状态。尤其是纪录片,更应该注意情感的约束、克制,寻找不同于表现类电视片的抒情方式。如《望长城》的两段解说:“居庐仓,静悄悄地消失了。 “喝了一辈子黄河水,种了一辈子地,韩珍老人躺在画着彩龙的大红棺材里离开了他操劳一辈子的村庄,离开了仍在流淌的黄河水,离开了村后的胜金关。”
3.升华画面
画面是直观具体的,容易让人觉得肤浅,也限制人们的想象。而解说词可以对画面做诗意的延伸,赋予它诗性的品格和哲理的内涵,使之脱离现实的物质时空,得到提高和升华。
三、声画关系中解说词的艺术
在电视纪录片中,声音和画面应该在融合、碰撞中形成了立体的电视语言,而不再是单纯的听觉语言或视觉语言。在真正的电视语言中,声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二者保持着有机联系而不是简单重复。二者之间不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而是互为主次,双向互动。有时是画面写实,解说表意;有时则是解说言实,画面写意。
处理好解说词和画面的关系,就需要避免解说与画面亦步亦趋,简单重复画面。解说的主要作用不是解释说明画面、将观众的思维局限在画面的物质范围内,而是解放观众的思维、扩大画面的表现空间,这个空间不是有形的物质空间,而是无形的艺术空间。解说词可以补充信息,交代背景,或者作纵深挖掘、提炼,点化画面,升华画面,让观众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之外感受到一个无限的审美的、心理的、哲理的空间。
具体而言,由于解说和画面是声画立体结构中两个平等的艺术元素,因此“解说词和画面一样,应成为蒙太奇结构的因素。”既可以是统一的,也可以是对立的。
纪录片解说词构成了视屏幕的“声音形象”,和电视画面语言一样都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手段,解说词用形象表达画面,在画面中体会形象的意境。
四、独特的形象价值的体现
电视画面的拍摄角度多种多样:正面、侧面、反面、俯角、仰角……同样,解说词表述的角度也当灵活变换,更好地服务于画面。同一画面,解说词切入画面的角度是否恰当,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都是不同的。可见解说词表述角度的重要性。
纪录片既是发现的艺术,又是思考的艺术。在许多优秀的纪录片中,都有对自然、文明、社会和人性的真诚、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所以,创作者要学会提炼解说词,使解说词与具体的画面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支撑画面,表达画面中最重要、最动人、最本质的方面,增加画面内涵,使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得到提升。
五、总结
纪录片解说词的形象性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感人的细节、心灵的足迹、生命的本义和世事的沧桑。任何艺术形式、艺术手段,对于要表现的客观世界多少都带有令人遗憾的局限。虽然解说词在纪录片中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但是它塑造形象的手段不是独立完成的,而是与画面等共同完成,解说词永远是画面的解说,是为画面服务的。只有这样,解说词才能真正激活画面,使纪录片拥有丰富的内涵和意蕴,从而生发感人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周美兰. 解说词:纪录片中的独特价值[J]. 《青年记者》1999,(06):43.
篇7
关键词:二胡;王建民;演奏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50-01
一、王建民二胡作品及其艺术风格的概述
根据王建民的二胡作品风格,可以将其二胡作品分成独奏曲体裁、叙事曲体裁、协奏曲体裁和狂想曲体裁四种,其中狂想曲体裁是其作品中较为典型的,在他众多名曲中三首二胡作品就是狂想曲体裁,对于这一体裁,王建民有这样的心得:“选用狂想曲这一外来的体裁形式, 一方面是借鉴,另一方面正好符合我所要的表现及乐器的潜力发挥”。而狂想曲的曲式结构正如王建民描述的那样,它能给作曲家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使其能更加灵活的对曲目进行空间布局。在此有必要以王建民为代表对作曲家想要的表现进行分析。王建民二胡作品选用狂想曲来表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大气的神韵。刘天华创立现代二胡学派以来,二胡曲目创作多数是以标题音乐为主的,且这类标题音乐多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事物描写性的反映和表现。这种二胡创作方式虽能很好的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状态,但却很少能将民族精神风貌和大气神韵表现出来,狂想曲这种非标题音乐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二、王建民二胡艺术演奏技巧
(一)人工音阶对二胡演奏技术的影响
旋律作为二胡艺术最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来看,提高二胡旋律的有效技术为人工九声音阶,这种演奏技术的优势是能达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王建民创作的二胡狂想曲与传统二胡演奏技术相比有较大的突破,他的作品特色之处是利用人工九音阶来对自然音和变化音进行相应调试,这些音中尤为重要的是变化音,其是传统二胡作品中为数不多演奏技术,而王建民敢于用这种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以我国西南部地区别具一格的民间音调为出发点,结合二胡本身特点对音阶内容进行丰富,设局出 独具特色且能充分展现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人工九声音阶,通过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风格人工九声音阶调试成自然音,使得二胡演奏更加自然、和谐。因此,人工九声音阶在二胡演奏中的应用,对二胡演奏技术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不仅能更好的体现民族音乐的特色,也能满足当代人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二)创新的节拍节奏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节拍节奏对演奏技术而言也是较为重要的,变异的节奏不仅能使技术习惯和重心发生变化,也会使技术动作和表现发生变形和偏离。而王建民的二胡作品利用不同的节奏变化使重音发生变化,能使演奏状态及重心发生改变,即便在负荷的节拍中也能利用同音来切分和拉长音乐语句的结构,进而使语汇发生改变,语句结构不对称。王建民这种乐曲风格是较为独特的旋法,也是作曲者独具特色的创新形式。
三、王建民的艺术风格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国家,广袤的疆土和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对二胡艺术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将这些文化以二胡演奏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更具民族特色,是作曲家、演奏家和广大听众共同的要求。而乐器专业的建立与发展是集作品创作、演奏技术和乐器制作为一体,且需要加上必要的研究和评论的,这几方面相辅相成才能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进步,其中作品创作在二胡艺术中是比较重要的,伴随着二胡艺术的发展,二胡演奏者已有近百万人,遍布全国、港澳台、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庞大的二胡队伍加速二胡传播速度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二胡技术。
王建民作为专业二胡作曲家之一,其为二胡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用人工九声音阶扩大传统音阶的内涵和构筑“核心音调”等来丰富二胡音乐语汇。同时王建民这一思路引发人们的思考,能顺着刘天华先生将二胡“立国乐于世界之林”宏大愿望继承并实现,让二胡走出国门,真正成为世界性的乐器。而要将一个国建的民族乐器被世界认可和接受,这种乐器除了有民族音乐词汇外,还要尽可能的表现出世界其他民族风格的音乐词汇,并使之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表达本民族音乐的语言和思想感情的工具。
四、小结
民族音乐应该是极具本民族特性和民族色彩的音乐作品,不具备这些的作品,即便变现很好,也不能称之为民族音乐,更不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和认可。从王建民二胡音乐作品来看,二胡音乐作为民族音乐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获得更多的认可并使其更好的向前发展,必须以民族特色表现为主,紧随时展步伐,对二胡音乐体裁和形式等进行创新,使二胡艺术在满足时展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向艺术巅峰迈进。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关键词]无为之为;无知之知;无我之我
与儒家的伦理思想相比,道家的伦理思想无论是从表现形式上还是从表现内容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如果说儒家是以积极人世的态度,以大量肯定性的命题,全面地阐述了其伦理思想,那么,道家则是以消极人世的态度,以大量否定性的命题,阐明了其别具特色的伦理思想。道家的伦理思想虽然具有否定的形式,但是其伦理思想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
为了了解“无为”之为的内涵,我们先来看看无为和有为的含义。道家的无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特点,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十七章),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使自然万物成为它应该成为的样子。换句话说,道家的“无为”,强调的是对自然规律的严格遵循,强调不能为了某种目的而人为地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目的。道家的无为,作为一种道德的实践原则,它的基本要求就是不能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人性,去求得“善”的美名,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的本性,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与道家“无为”相对应的所谓“有为”,作为世界本原的特点,就是或多或少地干预自然的演化过程,违背事物的自然本性,以达到人类的某种目的。作为道德实践规范的有为,就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希望在社会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他们固守于一定的道德规范,希望通过积极有为的行动,干预社会的发展过程,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根据道家的理论,无为和有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干预自然、社会的演化、发展规律。
所谓无为之为,就是像“道”一样的行为,而道归根到底是“法自然”。老子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家的无为之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人们的行为应该遵守“无为”的道德原则,为了确保遵守“无为”的道德原则,道家认为有一些道德规范也是应该遵守的。如老子提出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个重要命题,主张宽容和退让。其二是以体“道”、达“道”为目的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为了像“道”那样行为,人们要努力悟“道”,达到“道”的境界。其三是得“道”之后,人们就会像“道”那样符合事物的自然本性,遵循事物的规律而行为。
道家伦理思想强调无为之为,即用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行为去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平衡,有其超越时代的积极意义。例如,在环境伦理思想方面,道家主张人类不能贪得无厌地掠夺自然,否则的话,就会破坏自然的和谐和平衡。这个话题是现代社会或者说是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都十分重要的话题。在人生修养方面,道家认为,如果人们在现实社会中能遵守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作为统治者就会以人为本,社会就会稳定和谐;个人可以以无欲、主静养生,以退让、宽容处世,人的身心健康就可以得到保证。无为之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道家的这种伦理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它以“无为”说立论,反对世俗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它没有意识到其“无为”说及其相关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具有自然主义和某种近乎伦理非理性主义的特点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由于过分强调自然观和伦理观的统一,而忽略了人伦的社会性特点。道家“无为之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的片面性和消极性也是比较明显的。
二、无知之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
在道家那里,无知之知,作为一种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是指通过非理性的认识过程,达到对“道”的直接领悟。无知之知不是追求具体事物的小知识(“为学”),而是以悟“道”(“为道”)为目的的大智慧。道家提倡用一种神秘主义的直觉的认知方式去认识和体悟作为世界本原和道德根据的“道”,这个道德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修养过程。所谓无知之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作为道德的认识对象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老子明确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意思是说,“道”如果能够说得出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如果是可以具体命名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这里强调的是关于“道”的知识是不能用日常语言来表达的。
第二,道德认识的过程是排除感官认识和理性思维的。道家的道德认识的过程是通过排除感官和理性思维,向内用功,达到“玄同”和“坐忘”的境界而直接体悟“道”。老子描述这一过程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道德经》五十六章)庄子在《大宗师》里虚构了一段颜回和孔子的对话,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由忘仁义到忘礼乐,再到坐忘的非理性的认识过程。
第三,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体“道”和达“道”。老子描述这一过程是“致虚极,数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道德经》第十六章)这一体道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有知有欲的个体,通过体道,不断地内在超越,臻于虚静的境界,返朴归真,达到无知无欲,便可归于常道,与自然合一。
当然,在道家那里,道德修养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一种“体道”、“达道”的理想境界,只有少数社会精英才能完成。这是一种“有智”的“无知”状态,如在现实生活中为某些真正的聪明人所推崇的“难得糊涂”即属于这一境界,这是一种大智慧,一般的老百姓是不可能达到的。为了社会的稳定,道家主张统治者对老百姓实行使其真正“无知”的道德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愚民”政策,这是道家政治上的“愚民”政策在道德领域中的体现。
道家认为,有知之“知”(智)是对自然和人类本性的破坏,都是对天下的安宁和人心的扰乱。只有达到“无知无欲”的心理状态,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在这里,既没有正常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又无需必要的道德教育,而这正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所要复归的人类道德生活的“本然”或理想境界。老、庄道家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的突出特点是在强调朴、真的价值的同时,否认人类文明、智力开发的意义,它片面夸大了道德与知识、道德与文明的对立性,带有一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
三、无我之我的道德境界和道德理想
所谓无我之我,在道家那里指的是经过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而得“道”的理想人格,是从有“己”、有“我”到无“己”、无“我”;从有“待”到无“待”的个人,是超越了个体小“我”,而达到与“道”同一的至人、圣人和神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无我之我的内涵:
首先,无我之我是超越世俗和知识的“我”。为了达到与“道”同一的理想,道家比较倾向于否定感性的自我,而肯定超现实的精神自我及其自由。如庄子写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所谓无“己”、无“我”,就是泯灭自我的好恶之情,以至达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庄子又称之为“丧我”,也就是“坐忘”。而“丧我”之后的我,才有资格在“无何有之乡”中“独来独往”。庄子所理想的人生自由,不是现实的感性自由,而是超现实的精神自由。
其次,无我之我是超越有“待”而达到无“待”的精神自由的“我”。所谓“犹有所待”(有待),其意思是说,对世俗事物有所依赖。如果对外物有所依赖,则必然为外物所役使、所牵累(为物所役),就不能获得逍遥自由。与之相反,“恶乎待哉”(无待),如果不依赖于世俗之物,就不能为外物所累——“不物于物”,就可以游无穷,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不仅如此,“恶乎待哉”(无待)还可以变“为物所役”为“物物而不物于物”,主宰外物而不为外物所主宰。达到“无待”的自由境界,不仅可以在“无何有之乡”中“独来独往”,甚至具有某种常人所不具有的神性。由此可见,庄子的自由,是自我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内在超越而获得的自由,而不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在对客观世界进行物质改造中所获得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能是想象的内心神游。
篇9
目前桥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工作尚缺专业的工具和先进的方法,同时存在管理意识淡薄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方法的采用已是势在必行。论文在分析桥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炼出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若干经验,可供有关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
桥梁工程;项目进度;动态管理
1桥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1.1动态特点尽管桥梁工程在施工之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潜藏在工程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带来动态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工程进度计划的履行。譬如某桥梁工程基坑开挖施工期间遇到连续一周的强降雨,开挖作业被迫中止,在降雨结束后,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排除基坑内积水,并对局部某些坍塌部位进行支护施工,从而延长了工程施工时间。由此可见,进度管理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工程的施工情况,在工程环境出现变化后,并可能影响工程正常进度时,要提前做出预防性的计划调整[1]。
1.2系统特点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具有不同的进度管理任务和要求,而每项进度管理任务的安排,均在整体工程进度控制的系统范围内,即便工程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并局部调整工程施工任务,但工程总工期原则上是恒定的。譬如某桥梁基坑工程总工期3个月,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桩基施工和基坑回填4项工程任务,由于基坑开挖时强降雨因素延长了施工时间,但为了保证如期竣工,只能与其他3项工程任务进行协调,保证桥梁按期完工。由此可见,桥梁工程进度控制,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
1.3阶段性特征桥梁工程分为决策阶段、招投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进度管理工作任务,其中决策阶段初步拟定的工程规模,将是工期确定的基础;招投标阶段选择合适的承包商,桥梁建设单位所要求的工程量和工程时间,以及承包商所承诺的工期,间接决定了工程的工期;设计阶段的方案合理性与否,会影响工程正常施工,譬如在施工时发现设计方案不合理而需要变更,则可能延误工期;施工阶段是进度控制的关键阶段,但离不开之前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拟定和进度基础夯实等;竣工验收阶段则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如果质量存在问题而需要返工重修,则必然延迟工程交付时间。
2桥梁工程进度动态管理的建议措施
2.1工作时间的确定以某桥梁工程为例,该工程的总工期,是所有工序所需施工时间的有机集合,其中每道工序并非处于独立状态,而是互相衔接在一起,缺一不可,因此,在确定总工期时,有必要对每道工序的工作时间进行准确估计。图1为进度动态管理原理图。工序的工作时间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的话,工程的工期将被延长,太短的话,工程任务将会被动紧张。关于工序工作时间的估计,要建立起包括工作详细列表、工程约束条件、工程资源需求、工程资源供应能力、工程历史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基础,进而选择专家判断、类比估计、单一时间估计、3个时间估计等方法,结合每道工序规定的应完成工作量,合理确定工程准备时间、结束时间、生产时间、无法规避中断时间、施工人员休息时间等。但由于该案例桥梁工程任务量重,很多工程任务都处于交叉状态,因此工作时间的协调难度非常大,如果仅仅依靠定额估计法,难免会遗漏工作量的协调,所确定的工作时间,容易脱离总进度计划的安排范围,造成如期实现工期困难[2]。
2.2S曲线比较法通常情况下,桥梁工程开始和结束的工程量少,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时间不长,而在施工的中间阶段,则需要投入大量的施工资源,并占据工程大部分的工期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量的速度将变得迟缓,从而逐渐脱离进度计划轨道,并呈现出“S”型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S型曲线,可直观地对比工程的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确定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工程任务。图2中,如果工程实际进度曲线在计划曲线的左边,则说明进度超前;如果工程实际进度曲线在计划曲线的右边,则说明进度滞后;如果工程实际进度曲线与计划曲线重合,则说明进度正常。关于实际进度超前或者滞后的时间,也可以从图中反映出来。图中的ΔTa和ΔTb分别表示在Ta、Tb时刻的超前、滞后时间,ΔQa和ΔQb分别表示Qa、Qb时刻超额完成和拖欠的工程量[3]。某桥梁工程应用S型曲线,在此以土方开挖工程为例,借助S型曲线分析法,对该工序半个月内的工程进度进行比较分析。实际完成工程量。土方开挖从2015年3月13日开始施工,半个月内每天实际完成工程量如图3所示。实际完成工程量与计划完成工程量比较分析。将案例桥梁工程累计实际完成工程量与计划完成工程量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出表现工程进度情况的S型曲线图,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看出2015年3月13日至2015年3月19日的实际工程进度快于计划进度,在2015年3月20日至2015年3月23日的实际进度中,相比于计划方案有所滞后,尽管其他施工阶段没有进度滞后迹象,但推算结果依然显示,工程实际总进度和计划进度偏差问题明显,现场的进度主客观影响因素为场地的原因和标段交接问题,承包单位只能通过提前开工和延长施工时间的方法,弥补滞后于计划的工程任务进度时间量。
2.3管理效果评估通过工程进度管理的动态监测,发现成本控制范围内,工程进度存在偏差。在此,在整合各项参数的基础上,确定累计工期拖延的影响度,其中工程综合进度执行效果用图6表示。通过图6的分析,最终确定累计综合进度偏差值为14.1%,而工期拖延的影响度为5.6%。案例桥梁工程的进度偏差预测,是通过对工程未来某个时间点之前的累计进度估计,对工程完工时间的偏差值进行预测,以确定工程是否存在进度拖延,以及拖延量为多少。但由于案例桥梁施工条件复杂,因此很多工序的进度预测相对困难,在此将应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趋势外推法需要假定在某时间段内的工作量,然后基于施工效率与实际进度定额的视角,求解得出总工期偏差的预测值,在完成80%的工程量后,累计的工期偏差达到了18%,经预测,在完成全部工程量任务之后。
3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工程存在各种影响工程进度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且涉及多项施工任务,同时随着工程功能要求的提高,所涉及施工任务技术难点越来越多,另外,每个阶段的工程任务并非处于独立状态,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需要严格按照进度管理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杜志.工程进度管理中流水施工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3(24):149.
【2】吴其保.浅析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治淮,2014(1):35-36.
篇10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理想特点
一、对于高职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职业发展的航标就是职业理想,它有助于高职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理想是人生历程的向导,是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针,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升华,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都是要通过职业活动才能获得的。俄国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理想是照亮道路的明灯,没有理想那就没有了坚定的方向,也就没有了丰富的生活。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需要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在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得以实现。确立职业理想也就是确立了人生发展的目的,为职业发展找到了航标。所以,高职生必须要确立职业理想,那么就有了明确的职业奋斗目标,也就不会在往后的职业生活中迷失了方向,从而避免盲目就业。
2.事业发展的动力是职业理想,它有助于高职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理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它激励着人们想着确定的目标不断奋斗前进,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职业理想,是实现人们职业愿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人们只要在心中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一定会为之做好一切准备-努力奋斗,哪怕在工作时间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斗志,反而会勇往直前。职业理想激励着人们献身于自己的事业之中,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开拓创新,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取得成功。只要确立了职业理想,就会拥有努力发展事业的精神和动力,这就使高职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二、目前高职生职业理想的特点
1.职业理想的选择自主性比较强,但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现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大学生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他们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来自主选择职业理想,现在大学生的择业主流就是自主择业,在选择职业理想的时候他们往往第一考虑的是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幻想着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充分融合自己的喜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当代大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构建职业理想,自我决定职业。
另外~方面,很多高职生对自身的各方面,包括:性格气质,择业能力等都不是很了解,从而是在择业的选择中常常会带有~定的盲目性去选择,无法确立目标,也比较容易放弃目标。
2.职业理想变动大,往往都热衷于追逐比较热门的职业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两种认识,一种是感性认识,一种是理性认识,由不稳定到稳定。高职生现在正处于职业理想发展的非常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他们的自主意思发展迅猛,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对于社会接触的增多和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他们开始探求自己的职业前景,并对一些职业进行了价值评价,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那么职业也不断的在分化。细化,职业发展处于复杂多变的状况。另外高职生对自身的认知不是很明确,心里素质也不是完全成熟,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没有完全确立,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犹豫不决或者表现为职业理想不稳定,经常变动,以至于迷茫和困惑。
3.职业理想比较强调经济收入
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依然将个人发展机会放在首位,同时薪酬福利、企业规模依然看中,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等一向是大学生求职的热点。一些高职生把赚钱的多少作为衡量这个职业价值的首要标准,他们认为只要是赚钱多的职业才有价值,才值得他们去发展。因此,追逐高薪,跳槽频繁,甚至去选择一些违背自己志趣的职业,不顾长远的发展。这样就使职业成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危害自身,使自己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经济人。
正确职业理想的树立受到职业取向的影响,参考了各类的职业取向后,把影响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分别定为:社会地位,薪资待遇,个人志向兴趣,专业对口,工作挑战性,自由度,社会贡献度,工作稳定,轻松等11项。
根据图1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前三项的人次最多,而专业对口和工作有挑战性,社会贡献度排列为9.10.11。
三、高职生确立正确职业理想的对策
1.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职业定向
高职生在确立个人的职业理想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因为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社会职业在某段时间内的主流方向,个人的职业理想只有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所以,高职生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应该主动积极地去把握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做到个人的需求服从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