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在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本民族传统文化被慢慢地冲击,民族传统体育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也变得很陌生。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会影响社会、学校的发展,随着教学的改革,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这不仅对于增强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民族体育的文化性

民族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繁荣,不同地区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不同,导致各个民族体育的地域性差异和思想差异。民族体育的文化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运动项目,它们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二是内在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当代学生正需要一种形式来提高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因此,民族体育的文化性决定了其融入学校的重要性

二、当前民族体育面临的困境

(一)群众认同感薄弱

认同是信息化时代的核心问题,接受一种文化或拒绝一种文化,都与是否认同其价值有内在联系如果不解决认同的问题,文化之路就不会走太远。现如今我国教育已经被西方教育冲击,很多学校崇尚西方教学模式,落寞了我国本土的教学,尤其是体育教学已经被西方教学形式掩盖,以至于抛弃了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群众对民族体育的认同感不强。

(二)缺乏理论与制度支撑

无论那种文化的传播和继承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和制度支撑。与我国竞技体育投入程度相比,民族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受到制度层面上的相对冷落,在践行方面更是表现失信。由于竞技体育与我国的政治、经济都有挂钩,因此当前我国更为注重竞技体育的发展,忽视了对于民族体育的继承与创新,在民族体育的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方面还是有所缺乏。

三、文化学视角下民族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校体育是传承民族体育的最佳平台

民族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需要一种渠道进行传播与发展,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渠道是继承民族体育的最佳平台。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列入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这一切标志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的进步。为了不让民族体育文化流失在我们这一代,将民族体育与学校教育很好的融合是继承与发扬民族体育的最佳方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民族情感的增强,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来证明这一点。湖北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民族中小学就把高脚马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为了发展这个项目,湾潭民族中小学还专门摸索了教学方式。

(二)民族体育的文化性离不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它的教育理念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民族体育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存在并不同于西方文化,它的内在精神价值与学校教育的理念一致,但是民族体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其自身的文化价值是学校教育中缺乏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有必要讲民族体育融入学校教育。有些民族体育项目甚至需要在学校里更进一步地推广,成为学校体育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三)学校教育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规范的发展模式

无论哪项体育项目教学都需要良性的发展机制与科学化的规范模式。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不同的民族为了求生发展、放松心情,在松散的、紊乱的环境下随之产生的,这些项目还不具备一定的规范模式,因此需要借助一个基石去巩固其发展,学校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因此它能够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一个规范的发展模式,能够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科学发展的集聚地。如果将民族传统体育放置在这样合理的管理模式下,一定会将其宣扬光大。

篇2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相信写倡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中华传统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倡议书1中华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曾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今日,我们应当这样说:忘记传统文化,就等于精神的灭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国之基,立身之本,是我们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块丰碑。在新时代的背景,我们青年更应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立论简明,倡议的对象感明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于今,对我们青少年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思想观念而言,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塑造良好思想品格的标准对人文精神,墨子所提倡的锲而不舍,治学专一,借助外力”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对道德规范而言,《弟子规》的“守考悌,次见闻”、《礼记》中“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找们立身成人的良师益友,其中展现的永久魅力从不过时,深深吸引着曾经与现在的中华儿女。

(此段善于化大为小,从熟悉的名言入手,去触摸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但要注意引用出处的准确性: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如切如磋出自《诗经》,《论语》中曾引用)

这样的思想精髓从不拘泥于古籍经注的汉字中,生活中也处处体现。公共交通上,你是否时常听到提醒“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否对旁边经过的师长礼貌问好,而不是低头默默走过?你是否对长辈的意见洗耳恭听,对同龄人的处境设身着想?如果没有,那么请从现在,从小事上,从自己做起。

(此段在上段基础上进一层阐述传统文化的活力,用三个有生活气息的例举让传统文化真实可感;让“从我做起”的倡议具体可行)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对于一种传统文化、美德,不同的时代舆论会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为老人让座是我们以前所提倡的,目的是关爱老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重重,步履匆忙,脸色疲倦,一定程度上也需被让座来休息。于是我们见到身背LED灯,上写“无需让座”的硬核老汉,他的体谅理解,对后辈的关照,何尝不是一种新型文化与美德呢?所以对于传统之化,我们既要躬行,又要结合时代创新。

(此段巧妙在于用小例子阐释大道理,与很多空泛说大道理的作文相比,就显得更真实鲜活亲近,因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放眼全球,许多人类问题也受传统文化的启发,可用不同的思维途经解决。“精准扶贫”便反映了仁爱与团结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要提炼出其具时代价值的意义,使世界人民受益。

(此段如能加上“一带一路”及“丝路精神”等内容就更好,阐释其中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理念,倡导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

谨此,我们倡议全校的同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为达此目标,我们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以传统美德为明镜,反照自身品德修养,尽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成为“正人君子”,莫为“梁上小人”。

其二,以传统思想为座右铭,激励自身不断努力进取。如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礼记》一言为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其三,在日常交往,社交媒体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向外界传播创新传统文化,做时代主人。

(以上三点建议体现倡议书要求,完成写作的任务驱动,从修身正己到治学、处世践行,层次清晰,而且扣合了倡议书对象是高中生的特点)

如能做到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则可像宋代张载所说“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同样亦可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从引用中仿出佳句,“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凝练而又扣题。可做标题,比原标题更典雅)

中华中学校学生会

20__年12月

中华传统倡议书2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3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

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4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中华传统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思考。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化机1401小组开展“修德”活动,促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同学们从国学的至善至理箴言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

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其负有更深的传承意义。德是古代君子所遵守的内心底线,德是古代君子的标签,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中华文明五千年,人民以德养育家庭赡养父母,臣子以德报效祖国。中华民族因德的可以传承,所以德必然会作为一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有德,以此我们才可以是国家更加的昌盛。

我们知道修德是重要的,并且是必要的。修德,它绝对不是深山老林中的老朽之人才应追求的,在新时期,对于这个国家最新鲜最活跃的血液——大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学生应行动起来,日常主动反思总结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不足,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此我们组织“修德”活动,提出如下倡议:

一、内修君子之心;孔子说这样的圣人都要每日三次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何况是涉世未深的我们,需要我们对自己反省的地方有很多,有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其他,而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旗帜活动中修德手环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自己每日行为的反省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就像新教徒所说的:自助者天助也!

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教育; 教学特点; 作用

前言: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重要性的积极意义。它的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社交和竞技等多项功能对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兴趣,及加深当代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有促进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目前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导致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成为当前每位教育者、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2.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边远乡、镇地区,现有经济条件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健康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加上少数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以及部分教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阳光体育”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使得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愿进行体育锻炼的现象日益增多。导致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的趋势。

因此,开发和运用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给学生去探索、去了解、去学习、去掌握使学生有兴趣学,达到锻炼目的。多在体育课及第二课堂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更好实施“阳光体育”好方法之一。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它可以从一个侧面来展现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鲜明生动地反应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民族传统体育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民族传统体育简便易学,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

场地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手拿起农具或生活用具即可加入到活动行列中。可见其简便易学易于开展。

2.民族传统体育集文化、娱乐、体育于一体

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不同,它的活动内容涵盖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体育活动多在喜庆节日或丰收农闲、恋爱社交、宗教祭祀中进行。因此它具有文化、娱乐、体育融于一体特点。

3.民族传统体育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因为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生活,来自民间。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交流、传承并逐步发展,它反映了生活,锻炼了身体,得到了保留。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民族传统体育分类的主要原则是从活动内容与形式来划分。以歌舞伴乐为形式的称之为娱乐类;以对抗竞争为形式的则称为竞技类。

1.娱乐类

有壮族的打扁担、会鼓、舞龙舞狮;土家的摆手舞、板凳龙;苗族的跳芦笙;黎族的跳竹竿等等。

2.竞技类

有壮族的抛绣球;僳族的射弩;回族的武术;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骑射箭;傣族的划龙舟;侗族的抢花炮;朝鲜族的秋千;高山族的竿球;土家族的跷旱船、拔腰带等等。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选择

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民族体育内容和乡土体育内容,并提倡教师的创造性改造和学生创造性学习、运用,通过参与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参与运动项目的同时,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本质教育。

1.根据本地方的特色开展教育教学

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材时,应在不忽视体育运动给人健身方面的价值时,同时重视内涵于体育活动中的文化价值,利用传统体育的文化促进人的道德形成,社会化以及个性发展。如:我县所为壮、瑶族的聚集县,我们利用县里举办的几届体育文化旅游节表现项目打扁担、会鼓、打陀螺等几个表演项目为核心,积极开展了“打扁担”这一项目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目前在校女生有一半以上的女生会“打扁担”的基本打法及会打一些简单的节奏,还有少部分同学会自编简单的打扁担表演动作。这既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丰富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学生身心得到愉悦目的。

2.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比赛

在这几年参加市里举办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比赛,我们县特别是我们学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成功举办了几届少数民族体育传统项目的比赛。经过这几届的举办,在抛绣球、踢毽子、走板鞋、射弩等四个项目形成了很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基础上我们还成立了俱乐部。大大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

3.以大众学生为主,以继承传统体育项目为辅

我们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去探索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条件、 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如:射弩项目,很多学生对这一项目很感兴趣,但是这一项目训练经费开支很大,所以我们主要是把这项目继承下去,根据经济条件逐步推广;在如:踢毽子、毽球,我们先给学生用自己的废旧用纸自制纸质的毽子来练习基本的踢法,等熟练基本的技术动作后在几个同学一组共同买专用的毽子、毽球来锻炼身体,这样既减轻了经济的负担,又开发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最主要是达到了大众锻炼的目的。让“阳光体育”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总之,在体育教育强调“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前提下我们教师更应该多挖掘多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贯穿到学校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能多锻炼、多健康;同时给学生对传统文化多了解,有助于青少年全面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能让学生了解我们,更是对本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终身体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4

篇4

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后,导致当前我国社会人民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内容、文化内涵和存在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隔阂。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印证了其发展的兴衰荣辱,如今承受着来自世界各国家文化等多方面的冲击,面临着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对此,应该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并且继续发扬光大。基于此,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为重点研究内容,分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应对姿态和立足的根本,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崛起之路,以期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能够得到长远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

引言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是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要的代表西方的体育文化。这种冲击是各国民族文化强势与弱势相对比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话语权的对峙。在体育文化的领域当中,西方体育的迅速发展,使其体育形态和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了当前全世界体育文化的潮流。相比之下,很多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一定的挤压,甚至已经出现了消失的现象。同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繁荣,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都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例如,赛龙舟、摔跤、射箭、放风筝、踢毽子、投壶、跳绳、舞龙、蹴鞠、舞狮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被当作民族象征,会出现在一些活动或者是仪式上,当成是一种庆祝喜悦的点缀。当然,这也不能够成为我国抵制西方文化的借口,不是想否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更不是在否认奥林匹克精神给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进步,而是应该在这种背景下,认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立场,保持头脑清醒,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作出正确的选择[1]。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应对姿态

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渗透,必然会对原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形态和文化产生影响。20世纪初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所有东方国家的民族文化都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的不同程度上的影响[2]。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从而拉长了在接受西方文化上的历史进程,促使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起起伏伏,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影响较弱,速度较慢,这充分地显示出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中国的近代史上,中国一直处在比较弱势的状态中,对此,也将中国文化进行了重新的编码,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一种民族文化深深自卑的境遇当中。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就体现得较为明显。我国在对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立场上遇到的许多问题始终都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食之无味、弃之不甘。有很多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是一种特定的形态,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体系。很多人总是喜欢拿看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眼光看自己国家的民族体育文化,采用西方国家体育文化的标准和眼光来衡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这样的狂顶,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目全非,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民族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其包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造的结果,也无形当中决定了其未来长久发展的方向。世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保留,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立足根本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遍布整个社会发展的始终,在中国文化历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包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说,必须要先认清其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要树立这样的坚定信念,确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之一,坚定其具有较强的普世性。在漫漫的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形成了较为深厚的文化蕴含,并且是有体系的,具有较浓厚的民族风情。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种类繁多,但比较遗憾的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很多项目都逐渐消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去不复返了[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有属于他独特的价值,对此,应该重视其存在的意义,发挥其所长,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长远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是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的现代体育文化,必须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并且与世界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从而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意义上的创新和继承。而这并不仅限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更是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构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要符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需求。当前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想要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做好传承和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冲突和矛盾通通解决,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扫清道路。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社会文化选择的崛起之路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在具有民族性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实现世界化,也就是在保障我国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逐渐走向世界的目标。地理环境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因此,一定会受到地域的限制。这样就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特殊的人文环境,同时,也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此,政府一定要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力推广和宣传,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其地域性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种类繁多,要将项目发展为大众化的项目,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和功能是令世人瞩目的,但是却缺少了现代体育竞赛的规范化,不便于判定胜负和名次,这影响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对外传播和发展。因此,如何能够在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还能汲取其他民族符合社会发展的因素,做到整体和个别的统一,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冲突和矛盾,只有对这些冲突和矛盾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得出研究结论,才能够促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排除各种阻碍,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民族文化意义的变迁,对于中国来说,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够成为在同一个时期发展后变成理想当中的现代化文化和世界性的文化。世界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朗,并且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需要地域环境和时机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基础之上的,是文化本身的价值所决定的。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发展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才能够有效保障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持久生命力。

四、结束语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出现了差距,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发展困境,应该理清头脑,深入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路径,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责任,维护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权和存在权,保护我国具有民族特色、多元化、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也是全社会人民共同的责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要坚持其重要的发展原则,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汲取西方国家文化的优点,戒骄戒躁,集思广益,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万义.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4,(9):41—50.

[2]张世威,张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安全审视———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2):21—24+27.

[3]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5,(8):16—24.

篇5

2“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价值分析      

“一带一路”的提出,主要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局势所提出的战略思想,旨在统筹国内外大局,进而实现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的频发交流,打造一个全方位、开放性的新格局,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的构建,能充分应对国际社会利益状况,这也充分表明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实现国际合作的积极性探索,将正能量元素渗透到社会发展,利于实现世界和平的伟大目标。自古以来,我国就蕴含有丰富的文化,民族文化呈现多元化、区域性的特点,其对于我国发展而言意义深远。“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活动的结晶。”

因而可得出,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其文化底蕴浓郁,且人文气息浓郁。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创新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潮流,但是,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现代化体育文化间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对立,为更好地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处理好冲突与矛盾。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一种新生事物,为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注重现阶段和长远阶段的密切结合,掌握科学的战略手段,从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我国的民族文化发展实况,要求各民族间团结友爱、密切合作,全面发展国家的民族事业,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为一项重要使命。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任务艰巨,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载体与发展平台,需要将该文化传播给整个世界,能让全世界都认知与了解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声音。全面执行“一带一路”战略,主要发展沿路文化,实现沿路文化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进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沟通打造了一个更为科学的氛围。“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发展机遇,旨在实现国内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沿路经济发展过程中,利于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可促进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能让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这对于国家形象的确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此外,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这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奠定基础,也为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3“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存在滞后性    传统与现代民族体育文化的不断融合与演进过程中,还会产生系列冲突,传统文化可作为文化重建、道德教化、社会整合的重要依据与资源,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进而形成了世界文明的价值元素。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中,还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让人们对新型娱乐活动产生乐趣,如高尔夫球、桌球等,很多人认为这些运动是一种时尚,也代表身份,主要是因为高尔夫球的价格较高,且也不是终身性体育。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冷落,甚至很多经典体育文化活动都已经面临消亡的境地,如抖空竹、踩高跷与投壶等。此类体育活动能达到娱乐身心、锻炼体质的目的,但是由于此类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与竞技性不强,导致此类传统体育活动逐步消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功能的消退,无法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也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形成阻碍,最终在文化发展中存在滞后现象。

3.2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在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除了竞技类武术之外,在奥运会的诸多项目中很少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人其中,往往是很多西方的体育项目传人到中国后,得到强烈反响。此类问题的发生,主要是民族传统体育未能受到重视,传承意识相对淡薄,过于追求现代化,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运行,需要和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岁时节日等密切结合,以彰显文化的特色性与地域性。

3.3传统文化体系不健全    

对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民族文化资源、质量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次是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争实力的基础保障。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呈现多元化特点,受到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历史背景与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一个丰富的传统体育资源。此外,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民族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力度不足,这就需要开展实地考察,及时到民族聚居地来收集与观察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化,进而增强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存在残缺,导致体育资源保护意识不强,最终会制约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

4“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4.1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意识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为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实现理想的文化传播目的,应增强相关人员的文化传播意识,这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义,深度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内涵与存在价值,只有相关人员增强传播意识,才能在贸易往来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实施国内外贸易时,应增强相关人员的文化意识,贸易人员可选择更具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文化要素赠送给合作方,如空竹、高跷等,这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突出形式,能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国际社会中,从而提升中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存在价值。

4.2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体系    

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种类繁多、种类丰富,且这些传统体育资源具有高度的民族习惯与地域性,且在文化上具备传承性与包容性特点,将现代社会理念渗透其中,对各类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整理与规范。1990年所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明确记载着相关信息,汉族的传统体育主要有301项,剩余55个少数民族拥有676项体育项目,合计977项,且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是不同的。为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管理的高效性,可将大数据技术、高科技等应用到资料管理之中,及时开展资料整理与加工,从而形成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将以往不完整、零碎的资料记载进行归类建档,需要逐一进行保存,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存。要打造完善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体系,必须做好对资源的收集与归类,在资源管理上要下足工夫,进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篇6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本文基于竞技体育教育盛行的现状,立足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教育中缺失的现实,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强身健体和素质培养作用。除此之外,发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也顺应了我国教学师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民族众多的现实,据此,作者提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要立足现在、面向社会、着眼未来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 教学改革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尽沧桑,经久不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即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具有体育性、民族性、传统性三个特征。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缺陷日益明显。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有利于学校教学素质的提高。

一、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现实。毫无疑问,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劳卫制体育到20世纪80年代引进日美国家的快乐体育模式,我国的体育教育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存在着重视竞技体育,忽视传统民族体育的缺陷。很多学校仅仅把体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增强学生体质、素质和教学的技术、方法等方面,很少有学校真正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少有学校真正做到竞技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

轻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文化没很好普及。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与我国惩恶扬善、除强扶弱、尊师重教、孝悌为先、救厄济困等传统文化价值观不想符合。而由于教学体系中轻视民族传统体育,谦和忍让、立身正直、见义勇为、尊师重教等与国人民族情感相吻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而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在借鉴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文化并走向世界。

竞技体育的标准较高,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的热情。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项目对于学生自身的体能和技巧要求过高,而广大学生由于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身体素质、基本体育技巧等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很多学生部分对竞技体育的热情度不高,失去了体育课本身具有的生动活泼,身心愉悦的特点。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适应了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别大。由于教育经费和体育设备等方面的欠缺,西方竞技体育如田径、体操、球类等很难在边远地区得到普及。而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资金投入小、简单易学、易于开展。学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由于简单易学、简单易教和简单易赛等特点,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减少经费投入,而且在对学生的强身健体、高尚娱乐、素质教育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广泛的普适性。为此,因地制宜,选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与现代竞技体育教学内容兼容互补,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同步发展。

(二)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首先,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比如抢花炮、打格螺、扳手腕、踩高跷、跳龙门、舞龙耍狮体现了各民族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众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可以满足各民族的需求。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形成民族凝聚力。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各民族不同传统体育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使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能得到较好的传播。最后,民族传统体育可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三)民族传统体育符合我国现阶段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要求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民族传统体育可以结合当地的课程资源、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多种教学资源,综合利用地方特色,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以民族体育为特色的素质教育,发挥体育在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等方面的不可代替作用。

三、民族传统体育对学生素质教育推动的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使学生在愉快反复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成功、失败、努力、汗水的体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践活动,比如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学生在相互较量、切磋武艺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价值观,学生不仅能达到生理和心理满足,实现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还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认同作用,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最后,民族传统体育有助于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现代学生大多出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很多学生家庭的溺爱形成了贪图安逸、意志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我们要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去激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学生的思想人文素质,促进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二)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使学生直接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身体素质是人的体力、经力、耐力、毅力等的综合表现,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抢花炮、打格螺、摔跤、踩高跷等,以其特有的民俗性、娱乐性、竞技性,使学生积极快乐的参与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以兴趣为导向,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易于推广,不受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的影响,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现代竞技体育由于教学场所、体育设备的限制无法实施。而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对场所和体育设备的要求较低,可以真正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

(三)民族传统体育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内,民族传统体育能使学生在锻炼各民族体育的同时,增强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好的民族特色,能够很好的体现或地域特色的多民族文化,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能更多地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不同民族文化。对外,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促使各国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正是在借鉴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文化并走向世界。

四、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以往体育教育只重视西方竞技体育,轻视民族传统体育的观念。教育观念是教育政策得以实施并发扬光大的根本,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上的知道,培养起学生对毽球、跳绳、跳皮筋、秧歌舞、拔河等传统项目的兴趣,只有这样,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在现阶段学校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改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目前,由于各学校的老师多是学习篮球、排球、游泳等西方竞技体育出身,自身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缺失,导致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师资力量薄弱。相关部门应该实施相关政策,如招聘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为在职体育教师定期提供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培训等方法来调整师资队伍。

最后,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各民族地区的特点,编写出全面的、实用性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育融合起来,不能仅仅依靠教师自身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教学。同时,编写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不仅对教师的授课形成指导,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李江平.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3).

[2] 李国冰.论民族传统体育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J].中国电力教育.2008(4).

[3] 任琳.成都市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探讨[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8(6).

篇7

关键词: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

在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是维系民族成员之间的关键内容,同时也是群族身份认证的重要标志,这种文化理念逐渐成为民族生存及发展的基本核心。伴随民族文化的发展及传承,民族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及创新,逐渐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形式。对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而言,其内容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合部分,很多体育活动的构建会将文化形态作为基础,实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文化氛围的稳定创造,充分彰显社会环境下民族体育文化构建的核心内容。由于文化是时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价值,通过对相关研究内容的梳理及分析,实现对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

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研究的重要性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觉性是文化重构的基础

文化的自觉性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一定会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及碰撞,主要是在民族发展中,需要有民族文化的支撑,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导致文化传播中问题出现,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需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更新。在整个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应该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自我扬弃,从而促进良性循环状态下社会文化的稳定发展。而且,在当今文化冲突及文化迁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在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反省及重建,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对自己需求的分析,确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为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由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体育工作者应该树立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认真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拓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支持[1]。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保证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文化作为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在文化发展及创新的环境下,具有一定的特色性,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民族文化之本,才可以在文化上形成直立、创新的文化传承理念,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实现民族文化的有效创新。同时,在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先注意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再注重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认清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基、特点以及历史内容,实现体育文化的有效重构,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传承[2]。

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的局限因素

(一)对人文现象认识不充分

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而言,由于其独立性不强的特点,会导致研究者在人文现象认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与共生文化分析的过程中,其文化形式没有呈现出完全剥离的状态,例如,在节庆、娱乐等活动构建中,肢体活动会与体育中的行为交织在一起,人们极容易对日常生活与民族体育身体活动产生混淆,所以,对一些人对人文现象的认识也就存在着模糊性的特点。(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受特殊文化影响对于人文现象而言,一些人会认为这一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所以,在研究中会很少涉及到民族体育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严重影响了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同时,由于研究人员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不全,对民族体育背景、起源以及功能的认识存在着片面化特点,导致在体育文化分析中出现了主观臆断的现象[3]。

(三)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通过对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献分析以及文本叙述的过程中,在这种单一性研究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适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策略,虽然在这种方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但是,与复杂文化内容相比,这种文化形式仍然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导致人们不能全面的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的发展会展现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因此,这种复杂性的文化特色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研究、文化阐释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得到稳定的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合理描述,所以,应该在体育文化传承中,通过多种研究方式的运用,进行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分析,从而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探究[4]。

(四)传统思维制约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在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其中高度普适性现象的出现虽然可以采用笼统、模糊的方式进行自然现象的分析,但是,通过这一条件内容的概述及分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性内容,从而形成科学性及专业性的概述理念,促进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对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在其内容分析的过程中具有差异性的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脉络,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创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规律性分析。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种文化的发展会呈现出时代性的特点,但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及文化分析中,应该寻求文化演进的基本规律,保证体育文化传承背景下的社会性及文化性的特点,减少传统思维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限制。

三、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一)构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

在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内涵,在历史实践及反思的过程中,文化理念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同时,在民族传统文化提升的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需要树立科学化的传统体育教育理念,通过正确、客观评价理念的设计,可以正确进行指导理念的分析,从而达到文化传承中实事求是的特点。在正确理论指导构建的环境下,体育研究者应该摒弃传统的观念及保守的思想,通过辩证理念进行民族体育文化特点及发展规律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理念,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实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基本思想[5]。

(二)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民族体育的交流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是在我国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自然、掌握社会及传统文化的实践内容的综合性文化内涵。但是,在现阶段文化传承环境下,由于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问题,导致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中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筛选及分析,由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珍贵资源,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朝着多元文化方向进行发展,充分展现民族结构的实用性价值。同时,在科学时展背景下,人们需要运用多科学原理进行价值问题的研究及分析,构建完善性的体育文化发展理念,从而为体育文化的继承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及传承中,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形式受到限制。因此,应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实现与不同文化的稳定交流,使专业的体育研究人员掌握体育文化的成果,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中本土化及全球化的有效整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5]。

(三)实现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其内容的研究不能离开专业方法的支持,如果在文化传播中缺少了传播的方法,也就会造成民族精神的缺失。在这一方面上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涉及到民族学以及人类学,同时也会波及到社会学以及传播学之中,所以,在宏观角度下,进行构建科学化的文化服务理念,并在问题研究及方法创新的同时,实现人文主义及实证主义的有效融合。在方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进行稳定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静态理论与动态理论的相互统一。在基本方式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对文献资料收集、民族志研究以及考古研究问题的使用,实现理性时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及稳定创新。通过这些成部分,它需要相关部门与医务人员的重视、完善制度的建立及实施、政府足额资金的投入、定期业务知识培训及日常督导。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S].2003-06-16.

[2]周敏,刘滨,周丽芳.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15-816.

[3]闫芳.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9-40.

[4]王艳,刘书绵.标识化管理对临床医疗废物管理的实施效果观察[J].卫生管理进展,2016,8(29):29-31.

[5]汪玺正,刘彩红,李俊艳,等.中国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9):698-701.

[6]韩颖,赖晓全,熊薇,等.湖北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7):492-494.

[7]武改丽,高美荣.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9(14):1286-1287.

[8]何光琴.负面清单在医疗废物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5):1-3.

篇8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3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21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就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文化。古诗词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唐宋朝时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文化。通过学习古诗词,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感受优秀古诗词的精髓和文化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这些古诗词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大文豪,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学生通过阅读古诗词,能够感受古人在遭遇困境时的心态变化,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的内容。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各方面出发,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应用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就能综合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一、古诗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诗词。而且,这些古诗词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属于经典作品,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文化素养。古诗词学习也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智力水平发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古诗词只有依托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够得到发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位置。

通过古诗词教学能够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这些经典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宣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词不仅仅描绘了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且阐述了古人的人生哲理和生活习俗。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智慧结晶,能够通过精炼的文字体现出中国特色文化,形成了生动形象的画面,让人们感受这种文化意境。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够重新焕发学生生活、朋友、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可以教会学生最传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以来,我国语文就开始了古诗词教学。但是,在古诗词实践教学中,教师仍然没有转换教学观念,没有完全重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古诗~语法的讲解不够彻底,仅仅让学生机械式地背诵古诗文,使古诗词教学失去了灵魂。教师在古诗词的理解教学上运用大量的时间,并没有完善教学模式,把古诗文翻译作为教学重点,没有让学生自行领悟古诗词背后的传统文化,忽视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意境和情感,只有通过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才能真正领悟古诗的魅力。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死记硬背成为了学生学习故事的主要方法,教师过于重视考试内容,而忽略了原有的意境美。

目前,许多学生学习古诗词缺少兴趣,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对,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死记硬背,虽然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但是也让学生丧失了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同时,古诗词内容与现代化科技内容存在着本质差别,所以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学习古诗没有任何用处,无法提高学习成绩。而且,古诗词理解非常枯涩难懂,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古诗词。

三、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大量的古诗词,重视积累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就是说,做任何事只有不断积累,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阅读大量的古诗词,才能由量变达到质变。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阅读大量的古诗词,在这些古诗词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而且,积累大量的古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二)结合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必须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由于初中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性格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必须因材施教,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古诗词学习计划。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教师可先给学生具体描述王维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学生带入当时的场景中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又如,在学习曹操的《龟虽寿》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进行阅读,体会曹操的那种老当益壮的情怀。这样通过特定的节奏,可以描述出生动形象的意境画面,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之美。此外,在每篇古诗词中都有名句。对此,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赏析名句意思,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品味诗词意境,获得情感体验,充分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充分体会诗人所处的情境以及诗人的心境。

篇9

关键词:奥林匹克;全球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237-0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民族凝聚、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和价值。舞狮、蹴鞠、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已被列为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证明它对人类文化传承、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奥林匹克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东方传统体育正处于被拒置奥林匹克运动大门之外的尴尬境地。从《奥―林匹克》颁布的初衷来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为公平竞争的多文化交融提供舞台,使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向辩证统一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单一化的西方文化充斥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在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的生存资源、知识存库的呼吁声中,代表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势必得到加强。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沿袭下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体育文化特质和体育文化模式,是整个民族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部分[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农业文化的产物,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含蓄深邃、朴质内向、天人合一的理念,它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共有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价值观。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累计多达997项,犹如一个浩瀚的文化宝库。

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1)彰显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和谐。纵观五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每当遭遇外敌入侵,人们奋起保家卫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彰显爱国主义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1840年以来,中国前所未有的遭受着外国列强蚕食之时,无数中华儿女揭竿而起,积极加入抗击外强侵略的队伍中。如清末八卦掌名家程延华因不满德国士兵种种罪行,力抗外国侵略者,最后英勇牺牲;为了雪耻“东亚病夫”的侮辱,霍元甲、叶问等武术名家带头奋起迎战,多次获得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传统武术的近代化过程处于一个激烈的民族矛盾背景,历史上,每当受到外强入侵或外来文化冲击时,人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到民族传统中寻找思想武器 [2]。特别是以传统武术为代表的反对列强的爱国运动背后,中华民族表现出强烈爱国主义、民族主结精神。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情感表达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使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2)独特的健身与养生价值。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独特的健身与健心形式是民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如今太极拳、风筝、毽球、龙舟、舞龙舞狮等一些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项目已经迈向世界,丰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休闲娱乐生活,受到普遍欢迎。这些民族体育运动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当喜庆的日子到来时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与民族舞蹈、音乐相联系起来,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3]。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面对的社会关系愈加复杂,生活节奏日趋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受压抑的心理得不到有效缓解,受压抑情绪不能及时发泄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参与传统体育运动,可有效地愉悦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增强体质。健身气功、八段锦等独具养生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3)规范当前失衡的社会道德秩序。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完善,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市场交易中,出现了投机倒把、欺骗等缺乏诚信的现象,这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道德秩序。同时,西方人建立在个人享受之上的以追求利益、物质财富的价值观不断腐化人们思想,人们面对这样的现实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建立一个有序的道德体系,和谐的社会,是文明时代人们的普遍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秩序,我们可以在传统体育文化中找到答案,如以导引、气功和武术为主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修身养性和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被放在首要地位,龙舟、舞龙舞狮、那达慕盛会等,它们都强调对身与心的修炼,注重在礼节、和睦、谦让的环境下对人道德的培养。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涵的谦让、守信、尊师重长的文化内涵,对构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道德体育系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西方化色彩

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历届举办城市可知,到二北京奥运会为止,除停办的三届外,其中有十五届在欧洲举行,六届在美洲举行,二届在澳洲举行,在亚洲仅举办过三届。说明奥运会极少在非西方文化传统的都市举办,这有悖于其发展的初衷。从奥运会的组织程式看,包括火炬传递、开幕式、竞赛程序、闭幕式、颁奖仪式等,当前各类竞技比赛都套用这种模式,东方非主流文化传统逐渐被取代或同化。在夏季奥运会28个大项300个小项中,除了日本柔道、韩国跆拳道两个新加入的项目外,其余项目都源于西方现代体育,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却绐终被拒奥林匹克大门之外。从各国或各大洲排除的参赛队员来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因经济落后,科技投入不够,竞技水平低下,仅在开幕式上有亮相的机会。在注册的10 960名运动员中,实际参赛的人数为10 651,欧洲5 275人,美洲2 009人,亚洲1 864人,非洲869人,大洋洲814人,其中近一半,49.6%的运动员来自欧洲 [4]。西方文化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充斥,东方非主流传统体育文化遭到抵制,奥林匹克文化无形中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逐步走向单一化。

三、奥林匹克全球化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1.探寻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对话语境

体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东西方体育文化间的冲击、碰撞与异化表现得更加激烈。探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对话语境,对实现人类文化多样性,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锻炼意志和教育这一点上,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发展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强调对身与心的修炼,注重在礼节、和睦、谦让的环境下对个人道德和品格的培养。可见,两者在个人道德培养这一点上,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具有一致性。因此,适应时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改变自身轻竞技化,重表演、观赏的特点,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拓展生存空间。

2.保护和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资源

从文化的变迁来看,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他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以及他所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挑战,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被边缘化,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 [5]。要保护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首先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后工业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途径、推广策略、现代化转型。报刊、影视、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应承担起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使人们觉得民族传统体育就活跃在自己的身边,加强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就于2007年5月将22个少数民族的207人命名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的民间文化类别就涵盖了民族传统体育,该举措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推动作用。

3.加强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加强与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有学者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应该是多元文化互补、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奥林匹克运动才能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的世界性文化体系 [6]。不可否认,奥林匹克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和融合了东方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东西文化交流中,奥林匹克运动为各民族体育文化的展示提供了平台,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主流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带来了良好契机。东方传统体育倡导“和谐”运动观念,追求礼仪的表达,注重调心、调身的内在修炼,将为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迥异,两者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可有效地弥补两种文化形态间的不足。提倡人文关怀、性命双修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需要吸纳和补充的新鲜元素。

4.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性的文化教育。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所孔子学院,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迎来了良好契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应利用这一契机,依托学校来完成,学校是传播文化的阵地。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条规律,即现代流行的西方体育及东方的柔道、跆拳道都首先在其国内大、中小学校得到普及,再进一步推向世界的 [7]。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保护与传承,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还是将其纳入各级学校体育教学,让学生参与到传统体育中,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保证其长远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好的健身与娱乐功效,将其纳入全民健身体系也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当前主要依靠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村寨间竞赛等活动获取传统文化观念和知识的人们而言,无疑使这种知识习得渠道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89-92.

[2]周伟良.近代武术史中思维方式的嬗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4):26-29.

[3]李凤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J].农业考古,2009,(6):220-222.

[4]悉尼奥运会各大洲参赛人数.国际奥委会,Highlights week 6,5-11 February 2001.

[5]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篇10

摘 要 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造成了不断的冲击,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着相应的不利影响。基于此,为了在现代社会更好地传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在研究中尝试勾勒合适的传承与发展路向,为续存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壮族 困境 发展

随着现代化进程,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经济功利给我国带来了快速的物质财富积累,但是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同时,全球化进程也给我国带来巨大挑战,西方文化影响着我国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深受影响,逐渐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之下,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样受到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影响,逐渐走向发展的困境,出现文化碎片化现象,亟待学理认知,寻找出路,以促进其健康绵延。

一、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展演

(一)现代西方体育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

现代西方体育已经占据我国体育开展的主流,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到学校体育,无不深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尽管健身效益有所提升,但是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对于广西壮族来说,在壮族的聚居地,人们通过与外界沟通交流开始了解并接纳现代西方体育文化,逐渐主动参与到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一系列现代体育活动中,在学校体育中中将现代体育活动作为教学重点,致使民族体育走向边缘。此外,各种相关现代化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在社会大众之间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健身观念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并且在广西与外界交流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受到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转变,从传统的故步自封转向现代社会的热情开放,壮族地区少数民族民众对现代体育的认识和认同逐渐加强,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现代体育活动中[2]。而这些思想的形成对该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所以,在此社会背景下,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现代性,通过现代性与民族性的有机融合开拓新的发展途径。

(二)现代社会青少年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偏低

随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接班人――青少年群体开始面临着来自现代社会体育思想的冲击,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相关体育活动也必然因为缺乏相应的时代感而受到忽视[3]。调查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日常生活中,较为传统的壮族民族体育活动只有少数人在参与,除大型民族传统节日外,青少年群体更愿意与现代体育文化相接触,发展自身现代体育文化技能。从长远看,青少年群体的这一生活观念和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必然会导致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严重影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竞技体育文化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逐渐加强,社会大众对体育文化和体育活动的诉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国际体坛,不再热衷于从国际性的竞技比赛中争取奖牌,而是开始认识到挖掘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并把将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国际社会推广作为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目标[4]。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必然随之受到响应的影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作为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强势的文化之一,必然会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事实上,在我国壮族聚居地,绝大部分曾经广泛开展和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西方社会的竞技体育项目所取代,现代体育文化中的竞争意识和超于对手意识,也对我国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娱乐性和审美性的体现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可以说,西方现代体育观念的全球化不仅导致世界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体育文化出现同质化现象,而且还对各国社会大众的体育价值观念产生着相应的影响。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影响下被逐渐同化,也逐渐丧失了发展的原能力和机遇。也就是说,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与强势的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相比,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极易在不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丧失主体地位,陷入发展困境,最终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一样逐渐走向消亡。所以,现阶段,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拓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5]。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诉求

就当今社会来说,受到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西方社会中的竞技体育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体育文化的主流,具有绝对领导地位,并且从近代社会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对人们的体育观念、健身观念和生活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与外界交流不断加强的今天,少数民族社会大众在日常社会活动中受到这种普遍性社会观念的影响,对现代体育文化的认识和认同程度不断提升,对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观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般在旧社会,受到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人们只有在农闲时期适当的选择参与民族体育活动,这种活动开展目的基本为娱乐和休息。但是,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休闲体育观念也开始向健身体育观念转变,不仅希望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自身心灵美,还希望获得更大的形体美[6]。可以说,现代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能够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健身活动也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地体育项目的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过分强调体育活动高度娱乐性,转而关注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在现代社会获得相应的传承和发展,也应该重点关注体育文化的健身性和现代性,在保证体育文化民族性的同时,促使民族体育文化活动能够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壮族是我国汉族以外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广西一带,是我国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壮族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及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其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反映之一,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想在良性传承和发展,也应重视健身性和现代性,在保证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促进壮族传统体育活动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

三、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向

(一)政府组织主导,注重投入与引导

当地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传承和发展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将其纳入到全民性的健身项目中,将传统的民间群众碎片化组织开展,转变为政府投入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并注重引导,形成常态性、规范性开展。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特别是一些带有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形式,长时间以来一直被用于健身与娱乐,提升民族素质,对民族的强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7]。从壮族民族体育项目当前发展趋势看,其在社会群众中具有一定的根基,但是受困于现代化与全球化影响,需要政府组织参与进行支持与引导。同时,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自身民族性质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所以政府组织需要凝聚懂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专家,探寻发展的决策方向。基于此,政府应该加强对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视,加大政策支持,通过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打开其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其现代化传承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将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集合

现代社会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依托,旅游业作为经济性和文化性较强的经济文化事业,其基本发展趋势表现出对文化内涵、形式的重视以及对建设发展过程中细节文化性的关注,一般情况下,旅游项目的文化性越强,竞争优势也就愈加明显。而对于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要想在现代化背景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就应该加强社会大众对其的认识,获得广大社会群众的认同[8]。所以,将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增强旅游业的文化竞争力,也能为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宣传机会,促进世界各地来广西旅游的人们了解与参与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来,使其传承工作获得新的发展局面。

(三)构建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开始追求自由、快捷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忽视。所以,现阶段,十分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传统文化传承生态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人们能够系统的了解壮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历史,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当前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使社会大众心中产生一种危机意识,进而增强其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实践[9]。同时,壮族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构建也能够让涉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书籍、壁画拓本等得到良好的保存,本身就是一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四)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壮族的宝贵财富,应该受到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以学校教育的形式,为其传承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学校是体育文化得以健康发展的摇篮,是促使原始民族体育形态逐渐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重要途径。将民族体育文化项目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能够使其转变为现代文化教育活动中的必要构成元素,最终使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发展成为人类体育活动的重要分支。在实际操作上,壮族地区学校可以参照跆拳道、柔道等项目进校园的基本方法来对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适当的改良,使其更加适合教学、基本训练和竞技的要求,进而以学校为依托向青少年群体进行普及与推广,使其受到更多人的认同,为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了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保障。因此,广西壮族地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将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为其构建优质的传承发展环境,并为传承壮族传统体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四、结语

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应对壮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多元挑战,仅仅依靠政府组织很难实现其良性传承,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专家学者参与、社会民众融入等构建立体的传承体系。所以要想在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壮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应该从多角度入手,全面调动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维护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为区域民族体育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必凯,何卫东.广西花山岩画蕴涵的壮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现代传承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15(4):51-54.

[2] 唐凯兴,黄克赞.壮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伦理思想析论[J].广西社会科学.2011(2):149-152.

[3] 陈炜,许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03(3):94-99.

[4] 许莹.广西壮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以田阳舞狮为例[D].桂林理工大学,2012.

[5] 陈支越.试论黑衣壮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性特征[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36-38.

[6] 王学军,高大千.新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8):50.

[7] 王智慧.图腾崇拜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J].体育与科学,2012,33(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