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

篇1

论文摘 要 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体系。校本课程对一个学校、学生及教师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却存在诸多不利的限制因素,信息技术类的校本课程更是如此。文章认为制约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开发的既有客观的原因,更存在主观上的不足,试图从多个方面指出这些限制因素并作简要的分析。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教育目标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观念上、学时上、学生兴趣及课程本身内容的编排上对一些学校的发展是不适应的,开展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研究是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揭示并分析信息技术类课程开发的制约性因素,以期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及课程开发人员共同探讨。文中的“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教师开发体现一个学校特色并且对发展学生素质起一定作用的单独的课程,不包括教师对教材的改编。

1 课程开发的观念严重不足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校本课程建设上的不利。不论是对大多数课程开发人员来说,还是对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对于“为什么要实施校本课程”以及“为什么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方面都没有真正很好地认识到,从而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制约既包括间接的宏观政策的影响,也包括直接的教育工作者观念上的影响。

1.1 宏观政策对观念认识的惯性制约

长期以来,中国整体的格局呈现出一种大一统的局面。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基本上是一种“地方服从中央”的集中管理体制,使教育工作者也“习惯”于统一、被动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地方课程,但长期统一集中的思想的惯性还会表现在教育决策者或者一线的教师的思想观念之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会受到这种思想惯性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现实地位本来就不是很高,再增设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话更是难以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是无形的,是长期存在的,却又是制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校本课程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真正实现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但这种制约还将在一定的时期内存在,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潜意识中继续影响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

1.2 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认识上的不足

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或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的认识水平。能够认识到校本课程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校本课程就有了得以正常进行的意识保证。若这种认识没有到位,发展就会被限制。而对于广大教育决策者及课程开发人员来说,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或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并没有真正地被意识到。

1)对于教育决策者来说,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校本课程可能是重要的,但迫于升学的压力,多数决策者会把校本课程看做一项“形象工程”,是学校领导对上级的一个工作内容,是检查的内容,是“虚”的,对学校的发展来说没有多大的好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更是觉得不重要。这种认识上的不足是制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难以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认识上的制约并不是说教育决策者的素质不高,也不是他们从来没有过这种思想意识,而是客观的评价竞争体制造成决策者的短期行为。

2)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思想意识里并没有多少关于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概念,因为他们觉得信息技术课在现有的中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是多么重要;也都有现成的教材可用,觉得能把自己的书教好,把上级分配给自己的各种教学工作做好就已经可以了。即使是一些人想到开发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课程可能对自己的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是思想观念中一些“服从”“求稳”的保守观念使教育工作者不愿去“冒险”。

2 评价不当挫伤开发者的积极性

2.1 国家或学校对研究成果评价的导向不当影响校本课程开发

对于国家来说,应该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作为一个学校生命力的重要指标。可是在评价体制上存在的不足造成学校与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对于学校来说,学校应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在一个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本身在学校中的地位看得不是很重要,若是评价导向不正确或者不到位的话,负面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此,对任何教师做出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开发事实应予以正确的评价,并作适当的鼓励。首先让教师对课程开发能有一定的注意力,让教师的心里树立为学校发展作贡献的思想。其次,让教师觉得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学校特色的体现,学校是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在日常工作中,决策者应对此类校本课程开发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并能有实际的体现,这样教师才会有开发校本课程的意识与热情,才可能去开发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

2.2 日常工作的不当评价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不想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日常工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在一些学校,由于管理层不正当的决策行为或者是因为某些利益的驱动,本来一个在工作上很积极的教师可能因为某一件事情的不当处理而失去对教学工作创新的热情。这些因素也会从潜意识中影响整个学校的工作气氛,因此,一个学校的工作氛围可能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之一。

转贴于

3 教师个人因素不足的制约

教师有了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意识只是在思想上对校本课程接受,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开发出有价值、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还要受到课程开发者的素质制约。对于中小学来说,广大的教师平日里只是研究教学,只想如何教好学生,并没有想过在教学内容方面还需要哪些内容来充实一个学校,也没有对校本课程的地位做出正确的估计。若想让这一部分教师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有所成就,他们还要摆脱许多因素的制约。

3.1 应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开发校本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要了解学生认知规律,要熟悉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更要明确素质教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要求,要对一个国家、学校甚至社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政策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应是一个小的教育家。

3.2 应有娴熟的技术保证

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较之其他校本课程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些。中学信息技术课虽然内容相对简单,但是对于一个课程开发者来说却需要娴熟的技术保证。要让此类课程首先体现出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及直观易懂的特征。不能在技术上出现失误,要求教师的技术不是合格而是娴熟。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者多是具备某一方面的技术,也不一定娴熟,更难实现全面的技术保障。

3.3 具有充足的时间

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这一部分教师还得有充分的时间。在中小学里,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很大的。由于信息技术课大多学校不重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较少,教师的负担却比较重,一个人可能带许多个班的教学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必须保证时间上的充足,时间问题还需要有学校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真正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4 信息技术课程本身难度较大

信息技术课程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会因为技术或是设备及学生的问题表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得体现出学校与学生的特色。此类课程涉及的技术手段也较多。因此,信息技术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本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4.1 保障学生的兴趣难度较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是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要补充,学生兴趣就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升华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所在。但是要保障学生兴趣就必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包括电子相册的制作,Flash小动画的制作,学习网站的建立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在具体的编排选择上难度很大,绝不能拿来主义,既要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要体现课程的科学性;既要围绕趣味性,又要扎根于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基础性。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把内容堆砌起来那么简单的事情。

4.2 技术的实现要求较高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这个内容体系当中,技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它表现得特别真实,容不得半点错误与虚假的东西。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或者相关人员,可能在操作上问题不是很大,可要是让参与者在技术的基本原理上做到得心应手就难度相当大。尤其是要对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内容加以改造,这就更加困难。开发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教师要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的知识有一个综合全面的把握,即使一些技术不能自己亲自实现,最少需要知道这个技术的大致线索,便于向他人提出比较明确的技术援助。

4.3 教学时数难以保证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投入较大,不仅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实验室及控制中心的建设,这在空间相对紧张的中小学来说本身难度就很大,再加上每年设备的更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绝大多数学校中,信息技术设备相对落后,数量也不多。许多学校中正常的信息技术实验已经难以开展,若再增加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学时数根本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5 外部相关因素难以保证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外部支持的不足也是一项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5.1 集体智慧难以资助

即使是专家型的校本课程开发人员也离不开其他人员的支持。国家应建立课程发展的咨询、管理与资助组织,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学校内部应经常召开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会议,让其他人员对校本课程提出合理性意见与建议。开发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他人员多是应付,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5.2 协调统筹的效果难以保障

在一些具体的事务上让其他人员给予一定的配合,国家与学校还要建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共享机制,鼓励校本课程的校际交流、地区交流,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也体现国家与学校对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但由于中学课程任务较重,又各归位于不同的教学组,统筹效果不是很理想。

5.3 缺乏足够的经费及设备配给

在开发的过程中,保证一些开发过程中需要的调研、资料费用等是比较困难的。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会较其他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较多的多媒体设备。但是此类课程在学校中的现实地位不是很高,投入难以保证。学校应对此给予保障,在开发人员开发期间的待遇上也应有适当的提高。这样可以使课程开发人员安定心神,全力以赴,从每一个环节上保证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1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崔允漷.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10-09.

[3]张军征.多媒体课程设计与制作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2

【摘 要】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所以概念教学尤为重要。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既要启发学生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还要讲清概念的形成过程,阐明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文章结合教学案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数学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在学校的概念课教学研讨中,我上了七年级下《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概念课,探讨了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有以下一些体会。

我觉得要成功地上好一堂新概念课,教师的注意力应集中到创设情景、设计问题上,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学会观察、分析、揭示和概括,教师则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帮助学生去体会概念的形成,发展和概括的过程。

从而概念的引入也显得相当重要。从平常的教学实际来看,对概念课的教学产生干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心理抑制。教师方面,会因为概念单调枯燥而教得死板乏味;而学生方面,又因为不了解概念产生的背景及作用,缺乏接受新概念的心理准备而产生对新概念的心理抑制。要解决师生对概念课的心理抑制问题,可加强概念的引入,帮助学生弄清概念产生的背景及解决的矛盾。由于形成准确概念的先决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和符合实际的感性材料,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抽象、概括,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数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实际模型,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的大小关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的比较分析,在具有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入概念。

在学生的概念学习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是形成和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概括过程,迁移的实质就是概括。概括又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概括,学生就不可能掌握概念,从而由概念所引申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等就无法被学生掌握;没有概括,就无法进行逻辑推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评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灵活的迁移,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没有概括,就不能实现思维的“缩减”或“浓缩”,思维的敏捷性也就无从体现。学生掌握概念,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的制约,要实现概括,学生必须能对相应的一类具体事例的各种属性进行分化,再经过分析、综合、比较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然后再概括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类化,即把概括而得到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这既是一个概念的运用过程,又是一个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过程;然后,还要把新获得的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中去,即要建立起新概念与已掌握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这是概括的高级阶段。从上所述可知,对概念的具体例证进行分化是概括的前提,而把概念类化,使新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中去,又成为概念学习深化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应该把教会学生对具体例证进行分化和类化当成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掌握分化和类化的技能技巧,从而逐渐学会自己分析材料、比较属性,并概括出本质属性,以逐步培养概括能力。另外,数学概括能力中,很重要的是发现关系的能力,即发现概念的具体事例中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相关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

变式是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一句话,变式是指事物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变式是概念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过程中,为排除一些由具体对象本身的非本质属性带来的干扰而提出来的。一旦变更具体对象,那么与具体对象紧密相联的那些非本质属性就消失了,而本质属性就显露出来。数学概念就是通过对变式进行比较,舍弃非本质属性并抽象出本质属性而建立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变式不仅可以在概念形成过程中使用,也可以在概念的应用中使用。因此,我们既可以变更概念的非本质属性,也可以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既可以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也可以配置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总之,就是要在变化中求不变,万变不离其宗。这里,变的是事物的物理性质、空间表现形式,不变的是事物在数或形方面的本质属性。变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机会亲自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使学生所掌握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避免把非本质属性当成本质属性。

变式的运用要注意为教学目的服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是变式的依据,即利用知识的相互联系,可以有系统地获得概念的各种变式。另外,变式的运用要掌握好时机,只有在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而这种理解又需要进一步深化的时候运用变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如果在学生没有对概念建立初步理解时就运用变式,将会使学生不能理解变式的目的,变式的复杂性会干扰学生的概念理解思路,先入为主而导致理解上的混乱。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再次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学生对新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体抽象具体抽象”的多次实践。在多次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

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意图所解决的概念问题,是为了使教学发挥更高的效率。数学概念实际上反映了数学的思想,数学最深刻的东西实际上是在概念体现,把握了相关概念,就拥有了整个课堂;但是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考试也好、作业也好都是以习题的形式来做的,结果就造成对概念不重视,靠大量做题来弥补,其实这反而是一个得不偿失的事情;相反如果概念很清楚的话这个题目就能认识比较清楚。所以我们要重视数学的概念教学。

总之,概念的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应该加强对思维过程的教学,使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进行科学的引导,艺术的描述: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发展?又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赋予抽象的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如何反映生动活泼的客观事物?如果我们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充分挖掘概念的本质,揭示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便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进而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义国.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J].数学通讯,1997(09)

[2]李莉.谈数学概念教学[J].郴州师专学报(综合版),1998(01)

[3]龙孝瑢.谈数学概念的教学与解题能力的培养[J].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6(03)

篇3

关键词:个性化;纸艺;研发;推广

当前,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专业艺术教育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艺术教育,因而往往使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重视提高,忽视普及;重视比赛,忽视教学;重视艺术尖子人才,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这些都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教师应该认识到,专业艺术教育是一种选拔尖子人才的教育,它所面对的是极少数具有较高造诣和较高条件的学生,采取沙里淘金的淘汰方式进行培养,而非国民素质教育。因此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手段、方式等方面都和艺术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国外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关键环节。我们应当从课堂教学出发,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有所突破。

从审美出发,对艺术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艺术潜能。面向全体学生是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属性与要求。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这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

艺术课程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有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即艺术学习要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

如在我校建校初期,在对学生进行纸雕教学中,我在偶尔间产生了更适合城乡结合的学生用柔软多彩的皱纹纸来作画的灵感,于是我边尝试,边研究,边和学生一同创造,享受其中的乐趣,不但培养了学生浓厚的美术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每当我看到学生创作的一幅幅精美的纸艺作品,我内心都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更令我喜悦的是,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儿童绘画艺术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余人次,省级组织的艺术展演中50人次均创佳绩;我在教学《让色彩动起来》这一单元中,上课时选择音乐让学生唱歌、多色丝带挥舞的过程都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线条的动感,让音乐带动色彩飞扬的感受力,培养学生会欣赏、发现美;在设计服饰教具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认识各种形状、颜色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不仅使学生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还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在学生互相结对、动手装扮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友善、分享等品质。反之,艺术教学活动如果过分看重教学结果,势必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妨碍艺术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

事实上,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动手能力都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接触各种自然或人工的材料,灵活运用工具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体验探究的愉悦与创新的成功感,促进崭新的美术样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凸显实用、审美和创新三方面的特征。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就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通过“纸艺”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彰显了学生的灵气和雅气,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和行为,真正体现了劳动创造美、实践长智慧、艺术添情趣。

篇4

关键词:科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424.1文献标识码:A

Key Word:sientific method;Inquisition Type Teaching;application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法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观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重大的科学问题都是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的;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除了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外,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方法。学习任何科学知识都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知识,一方面是方法。科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决定了科学方法教育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式教学可以把传统的单一的科学知识教育变为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复合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要把科学知识作为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意识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落到实处。

一、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素材,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解决“探究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科学方法的素材,设计并提供有关的问题情景和探究的氛围,以“问题”进行导学,促进探究的开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否为学生创设可激发研究兴趣的情景和问题,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关键。

创设情景要充分利用实物展示和操作的真实情景、多媒体呈现的模拟情景和由生动语言描述的问题等形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并结合观察与实验、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与模拟方法及科学假说等科学方法。要想实现学生对“学”的探究,教师首先就要解决自己怎么“教”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较系统的掌握科学方法,精心设计具有正确导向的情景和设问,启发学生质疑,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达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对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教学,以往,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好教、好学、好记。为了克服这种不求甚解的现象,就可以提出“这一定律是如何发现的?”“举例说明各种能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和“这一定律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以此让学生对焦耳的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引深,导向“不同运动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明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意义在于把原来人们认为互不相关的、割裂的各种物理现象――力学的、热学的、磁学的、光学的――联系在一起了,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寓科学方法于探究式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引导下、针对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进行的。对于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过程来说,这一过程是与前人对知识探究的过程相一致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应用科学方法,象前人那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把教学的作用放眼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上。

探究式教学是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的,不能搞成一般的直观性教学。通过直观虽然能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和经验,但不能保证学生直接掌握科学知识。学生要掌握科学概念、定律、原理,仅仅具有感性材料是不够的。因为在这些感性材料中,既有本质属性的,也有非本质属性的,特别是非本质属性材料处于明显地位时,学生很难把握事物地本质和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进行探究,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明确“怎么探究”这一问题,这就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思维、表达和交流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中,许多相似而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如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都有浮肿,但是二者发生浮肿的机理是不同的,采用比较法导入新知识,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构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如,低钙惊厥也是小儿常见急症,在授课时,不妨将生理学知识中“钙的特性有哪些?怎样维持改的生理平衡”作为引言首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然后教师转入正题,承上启下,既讲授了新的知识,也复习了旧的知识,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也可以结合临床实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掌握科学实验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实验中可以学会观察、测定和处理数据、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现象,指导、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总之,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充分应用各种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作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即达到“授之于渔”的目的,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 Daniel J.M , Richard W. M. 实证教育方法[M]. 肖艳,邵冉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篇5

关键词:教学原则教学素质观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课堂教学在高层次的追求上形成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然而许多貌似优秀的课堂教学,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义务教育的大环境下需要一定教学原则从而避免一些问题的产生。现将自己对一些教学原则及一些问题的看法归结如下:

一、初中数学教学的原则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素质观的原则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原则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教材中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三)课堂教学三结合的原则

1、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2、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即在教学中,对全体学生的行为,提出统一要求和目标的同时,正确估计出学生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可能性,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阶梯,将学生分成不同阶梯类型,在自学、听讲、讨论、答问与作业中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相对独立的得到发展。

3、学生心理认识规律与知识形成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即遵循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基本原理,将知识内容进行弹性处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每个学生的不同的认识阶段。将新教材的弹性和学生的个性差异融于教法之中。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概念,不能把握准概念,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的第一误区。1、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2、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现在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例如有的教师叫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些空余时间,往往只布置学生解答习题;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下课后首先解题,不愿阅读教材,直到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时才翻阅例题,期末复习时也不会全面阅读教材,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更是寥寥无几。

篇6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乃至整个数学学习当中又起到了相当重要作用。加上初中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讲清概念,不能忽视每一个概念,不能认为概念是条条,只要学生记住这个概念就行了,而是让学生彻底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去记忆。这样既能使学生记得牢,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通过概念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好初中数学概念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 情境引导,发现本质

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而本质属性的概括的过程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要使学生获得清晰的概念,就要在概念教学中充分开展这样一个过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要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入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照本宣读,死记词句。例如,在教学平面内点的直角坐标的概念时,实质上是建立在平面内点和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们看电影时找座位等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例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进入新的概念学习当中,而不是就书认书,硬背概念。当然,要注意这样做的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是为了用形象的实例来探讨研究对象的抽象本质属性,因而应把精力放在如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过程上来。另外,生活实例并不等于数学概念,有的包括非本质属性,而有的遗漏了某些本质属性,因此教者在举例时必须切实,防止学生对概念的曲解,走向另一个极端。

此外,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概念的系统中形成概念,而不是突如其来的灌给学生。从原有的概念基础上引入,既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又要充分揭示新知识与旧概念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旧概念的局限性,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教者在教学前要很好地分析新概念在概念系统中的位置。例如,算术根在教材中的位置,它的前面是方根,后面是根式。它是为了便于研究根式的性质和进行根式的运算,因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值,它们互为相反数。因此研究二次根式的性质只要研究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就可以了。算术根是为了解决实数范围内方根运算的可行和单值而出现的,从而为研究根式铺平了道路,它在概念系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呈现定义,促进理解

概念的定义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措辞更是精练,每个字词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对定义的深入钻研,逐字逐句加以分析,认真推敲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有两条边相等的“有”字,而不是只有两条边相等的“只有”二字。前面的有两条边相等包括了两种情况:一是只有两条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腰与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二是三条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又叫等边三角形,而后面的仅仅涉及到一种情况,排除了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的这一特殊情况。又如,“a、b、c 不全等于零”和“a、b、c全不等于零”。 这两条定义字词都一样,只是位置不同,但意义截然不同。再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若改写成三点确定一个圆,得出一个新命题,它既包括了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也包括了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种情形。而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可能确定一个圆,即圆上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将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写成三点确定一个圆是不成立的。因此,在讲述此概念时应突出“不在同一直线上”这句话。

三、 新旧联系,正反对照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语文教学一直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对教材上的知识要求学生不断重复地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仅教科书是无法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丰富多样的要求。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尽可能地充分开发我们身边可利用的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呢?我们认为路子只有一条:就是全方位地改革语文教学,向改革要质量,向改革要素质。

一、改革教法,诱导成功

在课堂教学的教法改革上,我们主张一法为主,兼用多法。关键是教师在教法的选择和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讲与练的时间比例及练习的设计上,要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在板书及提问的设计上,要新颖和富于启发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和记忆新知,有助于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每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质,掌握要领;通过试验,取得成效,然后组织推广。例如低年段语文的支架式直呼音节的新教法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先派教师到市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新教法的要领,然后回校同科组的10位语文教师反复揣摩直呼音节的教学要领、步骤,并采用循序渐进、分步过渡直呼及教顺口溜、儿歌、趣味拼读、看图摆音节等多种形式强化训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再其次,是讲究科学,坚持精讲巧导。没有艺术的教学是低质乏味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而不讲科学的教学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学,是肯定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体现艺术性,又要体现科学性,力求做到科学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改革活动课程,培养综合能力

语文活动课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主动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从这一理念出发,当前对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其一,要克服活动课“非语文化”现象。自从我国新的课程计划改变了原来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将“活动”纳入课程体系以来,由于对这一新型课程的本质尚未了解,把“语文活动课”上成班队活动或竞赛活动,从计划、教学设计到活动实施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严重偏离了语文活动课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学习对语文活动课的本质属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抓住语文中“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力求活动课具有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我们要求各年级的语文科组组织设计符合语文活动课这一本质属性的活动课例,进行交流观察,探讨语文活动课型的教学设计规律。其二,加大语文活动的课外延伸。形式有如下四种:一是吸收性语文活动。以听、读为主要形式,如听广播、看电影、电视,读书报和摘抄、剪辑等。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如普通话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书法、日记展览、演讲、语文学法经验交流、小记者采访、编抄报、作文比赛。三是综合性的大型活动──举办读书节。我校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持续十年了。内容有:书签制作、书面设计、小报设计、书法、日记、周记、警句、格言、剪辑以及明信片设计展览;也有读书、诵书、演书、讲演、复述、讲故事、快速作文、钢笔、毛笔字的即席挥毫。四是鼓励课外写作,出版学生习作选。如我校通过“鲁迅写作组”及“小记者站”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的采访与写作活动,学校为了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分别出版了介绍学生学法的《钥匙集》,学生作文的优秀习作选《小花集》,并将出版学生所写的各类日记选《童心集》。

三、改革考评方法,激励创新精神

篇8

一、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培

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理论家、思想家杜威曾说:“学生的经历和经历中的经验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定义大多采用“展示实例――抽象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的方法推出,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暴露概念形成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从接触过的具体内容入手,让学生看到知识本身曾有一个生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也要灵活地从数学内部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加以认识使其思维亲身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概括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

二、通过揭示定理、法则、公式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的能力理

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应全过程的参与教学过程,要自始至终让学生有活动的机会,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学习新知识,时时处在积极创造的状态,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推理发现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同时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命题的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等思维能力。

三、通过探求解题思路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解题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形成知识的有效迁移。因此,在寻求解题思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分析、怎样判断、怎样推理、怎样选择方法、怎样解决问题。寻求解题思路的基本方法是分析、综合的反复交叉使用,即由条件推结论,看结论想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1.解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要注意选题的目的性,力求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使教师的思维为学生的思维过渡到科学思维架起桥梁,变传授过程为发现过程,从而揭示出解题的一般规律。

2.尝试探索发现的过程。把失败过程和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展现出来,从反思中使学生看到转变思维的方向、方式、方法和策略,缩小探索范围,尽快获得发现的成功。

例如:如图5,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上任意一点,DEAB于E、DFAC于F,BG是AC边上的高。

求证:DE+DF=BG。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求证的结论分析,此题属三条 线段和差相等问题,与前面已解决过的证两线段相等形 式不一样,启发学生化生为熟,将三条线段化归为两条线段,自然形成了如下两种思路:

思路一:短补长。将FD延长至H点,使DH=DE(如图6) ,此时DE+DF=DH+DF=HF,将求证结论转化为HF=BG,

再说明BHFG为矩形即可。

思路二:长截短。先在BG上截取GH=DF(如图7),将求证结论转化为DE=BH,再证BDE≌DBH即可。

篇9

关键词:信息用户满意度;信息素质教育;关联性;审视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141-05

用户满意度与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实现信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信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和积淀,凝聚和蕴涵着信息素质教育水平;信息素质教育可以增强用户的信息意识、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强化用户的信息技能、培养用户的信息道德、提升用户的网络运用能力和安全意识,进而实现最佳满意度。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者的辩正统一关系,是他们之间的内涵关联性产生的必然。

1.以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以人为本信息研究领域的确立

在信息理论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无论是面向信息的S规范、面向信息交流过程的T规范、还是面向信息用户的U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或绕过信息的接受对象――人。信息的人化,以及人化的信息已逐渐凸显为理论研究或实践的中心。因此,在信息学研究中,自然而执著地将视野和审视角度投向了信息对象――信息接受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是以用户满意度研究为探索基点,开拓出的全新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了用户满意度理论、信息素质理论以及信息化人力资本理论三个理论研究平台。研究是以剔精入微的量化研究与出乎其外的宏观研究融汇的综合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和研究,在界定概念中确立了测评公式和方法,采用了信息学系统科学方法论,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研究了信息接受对象相关问题的辩证统一关系。众多学者产生了试图从用户满意度理论或信息素质理论出发,去构建信息理论体系的设想。

1.1 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与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同质性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着与这个时代相对应的科学理论,任何时代都是由反映那个时代的科学理论和表现那个时代的理论创新所支撑的。

1.1.1 两种理论产生的相同社会基础。

(1)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的形成。1969年,Klempner I.M提出了情报学的概念、框架,并把社区满意度评价、社会政治目标的满意度评价列为主要内容为发轫,将用户定位为基本概念和范畴,经过一系列的学者的努力和探索确定了用户研究理论。并且确立了信息用户满意度测评公式和方法,美国用户满意度指数(ACSI)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用户满意度指数(Chine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简称CCSI)国家级用户满意度指数。用户理论的研究,是将用户――信息接受对象的人放置在具体历史环境中,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对象从以信息行为为中心转向以用户满意为中心,逐步形成了用户研究对象、内容的全新研究领域。特别是用户满意理论体系中,既有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服务等一些反映信息本质属性的较为深刻的概念,也有着一些用户满意派生性的特有属性的一般性理论。从目前研究状况看,对于研究对象特有属性的研究比较集中,如用户结构、用户需求结构、用户群体分布,以及用户满意的需求属性、强度、级度等问题。信息用户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从用户角度和系统角度进行划分:用户角度方面,主要研究信息用户需求、信息用户安全、信息用户满意度、信息用户行为与心理和信息用户能力与学习;系统角度方面,主要探讨信息系统设计中的用户因素、用户对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使用等。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泽考斯基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此后,针对信息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确立了信息素质的内涵。这些理论认为信息素质是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品质和素养,是一种能够通过教育而形成和培养的在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素质、修养和能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再次掀起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热潮。研究的趋势已由图书馆的信息素质及教育,逐步演进到社会、用户、人力资源的信息素质及教育的全新领域。研究从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四方面去界定理论,确立了信息素质教育的理论内涵和外延。目前,由于研究者观察问题、抽象概念方法的差异,对于信息素质结构的理解亦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认识是:信息素质有其自身的内容和含义,有其基本条件和构成,理论内涵有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意识与潜能、信息心理。

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种理论均产生于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转轨时期。新的生产工具电脑和信息网络的产生,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一种财富,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性因素,成为促生社会的演变、发展的内驱动力,成为两种理论产生的同一社会基础。

1.1.2 不同方式的同质理论创新。(1)信息用户满意度的理论创新。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属于原创型理论,从其哲学及理论建构辨析,是建立在前人从未涉足的成果――接受学、传播学、控制论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型理论。20世纪60年代,接受理论首先从德国兴起,接受理论将接受者提高到实现主体价值的理论思想,使用户研究理论将用户推上了实现信息价值的理论研究平台。传播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的三种模式:传播者和接受者相互依存的模式、像一条链似的向前后运动的传播模式、持续运动着的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模式,为用户满意研究提供了三种思维方式和出发点;无论哪种模式,信息与接受者(用户)之间,都要受到接受者的意识形态、个人爱好、教育水平、经济地位、消费意识等属性因素的影响,它为用户及用户满意提供了研究方式、方法及体例范式。1948年,美籍奥地利数学家维纳和墨西哥生理学家罗森勃吕合作创立了现代控制论,用户满意研究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摆在研究者面前时,控制论着眼于实践思维的研究方式:从连续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预测行为发展方向、调节行为偏向的思路,在运动中建立稳定结构、从而构造出一种调节行为、使事物沿着正确方向运动的有效思维方式,为用户满意研究提供了在实践中把握、控制研究的手段和思维模式。概略和勾勒出了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的内在关系:个人接受除受到社会接受的影响和制约,更大成分是依接受者的个体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个人气质、经济状况、消费倾向,去感受、品评、接纳信息对象的。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的创新。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属于承续再生型理论,边缘性学科。信息素质教育不是相关学科的拼凑,是以传统的教育学和素质理论发展为基础,在综合原有的素质教育理论中,采用新的科学方法,通过演绎、理论升华、科学续进形成的全新交叉信息理论。信息素质教育理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信息接受的主体人的因素和价值。

1.2 全新的理论概念模式及两者间的理论“中介”

1.2.1 全新的理论概念模式。

(1)全新的信息用户满意度理论概念模式。满意度就是用户接受的信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感到满意的程度和期望值,反映实际感受和期望之间的差距,这是用户内心感受和主观评价,与信息用户的信息素质及教育水平有着正相关关系。用户满意度既体现了用户满意的程度,也反映出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部门满足用户需求的成效,形成一种全新的关系:产品反馈受众产品价值调节产品生产(结构、产品),用户与信息满意度已成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循环模式的主要环节,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用户概念模式。

(2)信息素质教育理论。在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中,在用户教育目标和用户评估体系之中,已将完整的理解信息素质特有属性、本质属性问题及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视为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信息素质的内涵界定为信息时代人的一种素质、知识、创新、修养;主要表现有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潜意识与潜能、信息心理等,是一种综合性、社会性的共同地评价及体系。信息素质教育是特殊意义的素质教育,因此它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即素质教育和信息素质的一般原则。同时,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律,即:信息――时代的内容、素质;基本内核――教育实施方式及手段的、综合体的,具有新质的素质教育。

图1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同一的“中介”值

1.2.2 两者间的理论“中介”。系统科学对中介的理论发展认为,在事物中、在许多子系统之间的合作、联系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子系统共存的、同一的,能够促使它们合作与协同,产生出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类似性中介值,见图1。并且由此而形成内在关联的“同形性”。

这一理论应用于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变量因素,可以在揭示两个系统自组织过程的复杂性中,寻求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的类似性的中介值,以寻求两个系统的同质性。利用和改变重要的外因条件、刺激和导引内因的能动性,促使它们合作与协同、从无序到有序,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引发信息用户满意度在信息经济社会复杂整体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2.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信息研究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

系统科学方法论对信息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的整体原则根据系统的开放原则、系统与信息环境的适应性原则、系统的协变性原则、系统的内部涨落原则、开放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原则,成功地探索了信息系统与子信息子系统的概念、模式、原则、规律;探讨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组织性、综合性、结构性、层次有序性、目的性、动态性、相关性及目的性;解决了多因素动态复杂系统的量化、优化、定向问题。可以说,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的时空里,哲学意义的系统科学方法论很好地阐释、解决了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动的辩证统一关系。

2.1 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

2.1.1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科学的基本出发点。信息社会是一个内容高度综合、而又高度分化的多层次的整体性结构,这个结构是大量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属性的子系统或构成要素(C),在一定外部条件和环境(E),相互关联、而形成的某种内在结构(S)的整体。通过“CES”三因素的集成,社会就形成了以人类为本的特殊内涵体。系统元素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时间进程中彼此联系的,按照贝塔朗菲选择计量方法研究信息的整体性,就是总体是在超越了构成要素的某种状态变量相加中的运动体系。其构成要素P 1、P 2、P 3……P n的某种状态变量或测度为Q 1、Q 2、Q 3……Q n,可构成方程dQ i/dt=f i(Q 1、Q 2、Q 3……Q n),式中Q i代表系统中要素P i的某种状态或特征,如: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平台,信息用户满意度Q i,信息素质教育Q i+1等;而Q i/dt系统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函数f i表示Q i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任何状态Q i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状态变量及整个系统的变化;由于Q i的可变性,在Q i/dt系统中,其总量绝不是简单的Q 1+Q 2+Q 3+……Q n的加法结果。根据系统的状态方程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是信息理论研究系统的子系统,而它又是由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等子系统汇聚而成,是由各要素(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即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dQ i/dt系统,由信息用户满意度Q i,信息素质教育Q i+1,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子系统)聚合而成。其总量――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不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两个变量的简单加法结果。同时,这个系统有着运动的内在规律和相互牵动性,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着,在信息时代科技革新、信息突变日新月异,促动t不断的衍变;函数f i要素既是变量,又是相对的恒量,随时间的变化,使构成系统的组织按统一的规律去聚合;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dQ i/dt系统中,是由函数和时间的变化引发的变量之和,即使在同一函数体系,某一因素运动的时空的变化,也会引发这一因素成为新的变量,进而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因果互动关系。

2.1.2 层次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系统都是按一定的秩序和等级组织起来的,即层次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整个物质世界就是由不同等级的系统、复杂交织形成的网络结构。这就提示我们,在信息社会系统中,每个子系统都是客观存在,又构成一级一级的有机联系,孤立地研究一个事物的结构是不够的,还要研究事物在不同层次中、相互联系中的特征和性质。

在系统的不同层次中,即便是同一时空信息源发出的信息,但由于接受能力和适谱性的差异,必然形成接受程度的不同。这其中的不同,可以使人们在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变异、修正操作的过程和获得预期的成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尽管子系统层次的不同,但是由于在同一时空从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是一致的、一次性的,这又形成了不同层次子系统接受信息的同一性、共享性。而这正是使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在综合与聚合时f i函数具有共质性,即子系统之间有着同一性、共享性的基础。

2.1.3 系统的内部涨落原则和系统的开放原则。物质和能源在使用中会消耗,以负熵递减,而信息在使用中,则可能在老化中失去自身价值,亦可能随着重复使用和再加工,产生新的信息增殖;信息资源在无限性中,具有扩充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发散性。信息的这些性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内部涨落原则恰好比较科学、恰当、系统地做出回答和解决。以人为本的信息理论研究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两个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和相互推进的子系统。可以利用“熵”去有目的的控制两者在交互中的发展、运动、演进速度及趋势。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熵则越小;相反,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小,熵则越大。用数学语言表示:H=-∑p ilogp i,∑p i表示第i个事件出现的概率。概率越大,确定性程度越大,而不确定性程度就越小。通过对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物质、能量的控制和自控、熵的制约,经过信息交换和处理,再在信息的反馈中,实现目标管理。

从另一方面看,系统的自组织性是引发系统开放的一种潜在的、自发因素。客观世界至少存在着两个不同层次的目的性,一个是非自觉、非预定的目的性,即自然中系统的目的性――自组织性,另一个是自觉的、确定目标的目的性,即人的目的性,两者在相互联系和转化中,形成了目的性的范畴;在系统的人的目的性中,交汇熔融着自组织性,而自组织性是引发系统开放性的自发因素。在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子系统中,都存在非自觉、非预定的目的性,人类可以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组织性,将人类的自觉的、确定目标的目的性与自组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目的。

2.1.4 系统的协同性原则和无序走向有序原则。无论是耗散结构、协同效应、还是超循环论,都将子系统的合作、系统的演化过程、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述为在状态空间,复杂的系统终归要不可逆地运动到某种稳定的、有序的结构。也就是说当反映外部环境作用的控制参数量达到某一临界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合作可以在克服其自发的独立运动中,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会反过来支配子系统去做协同运动,使系统出现宏观上稳定的有序结构。它的出现,既是重要性的外因条件的刺激和导引,是子系统在耗散结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的能量的耗散与交流;又是决定性内因的勃发和能动性,是系统及子系统超循环系统内部的多重因果循环。协同就是表示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子系统间的合作,可以导致复杂的系统宏观有序的形成,完成预期的从旧结构突变到新结构的初衷,以实现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对外部世界的能量的耗散与交流。

3.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间联系的哲学分析,是正确认识、科学把握、深度研究课题对象的切入点。

3.1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间的联系

3.1.1 对象的现象联系。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对象,而这些对象是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实质性、潜在性的,只能以现象的相互联系而体现出来,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象,人们只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值得注意的是,现象中并没有把本质的东西全部反映出来,观察、体验地越深入、仔细,则反映的本质性越深刻、科学。对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认识过程,在全面、深刻掌握基本材料的基础上,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问题,应在超越现象联系的表层阶段中,寻求两者的本质关系。

3.1.2 本质与非本质联系。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产生出的新生事物。按照哲学的一般原理,自然界的新生事物一般都是从非本质的偶然的发现和特征所引起的,因此,要重视和仔细观察它们产生、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偶然、甚至个别的事实。如个案的调研,并从中发现从非本质的偶然的经验、做法、问题,推进事物的发展,决不能停留在事物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发现阶段,目的是要触动事物由非本质进入本质联系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寻求契机――理论对于实践关照中的切入点。我们认为,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类似性的中介值――用户信息素质、缔造信息化素质的用户,就是这个契机。

3.1.3 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每个现象的一切方面,都是相互依赖,相互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即合乎规律的运动过程的联系。联系的必然性中,蕴涵着相互制约性。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符合物质存在方式、运动的普遍规律和认识规律……应当从产生该现象和存在的那些密切联系的物质条件、社会现象的客观条件来加以考察和评价,才能认识它们的深刻内涵。从科学的观点审视,信息学的研究刚刚起步,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更适合当前的发展条件,是人类世界从旧的工业社会脱胎而出的全新的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产物。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沿着一个不可遏止的、一往无前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3.2 内循环与外循环

我们认为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的时空里存在着两种循环。一个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循环,即内循环;另一个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与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之间的社会化的循环,即外循环。

3.2.1 内循环。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的循环是内循环,即用户满意度(反映)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提高)信息素质(拉动)用户满意度的以人为本的内循环系统。在此循环系统中,当一个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的循环结束时,往往会酝酿、孕育着一个新的循环的产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又存在着使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向下一个、更新、更高阶段过渡的必然条件。

3.2.2 外循环。用户、信息产品、服务、管理与用户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循环关系链、就是外循环,即信息产品(服务)用户用户满意度[内循环系统]反馈信息产品价值(调节)产品生产(结构、产品)(服务)用户的信息社会、用户循环的外循环系统。用户循环的外循环系统是对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相互关系与社会的信息产业的理论模式的概括。

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已成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决定产业结构循环模式中的主要环节;它们置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依从于整个社会条件,不是孤立的、机械的、隔离的,而是与社会有机的联系的整体。信息用户满意度与信息素质教育反映和体现着信息与人、信息与信息、人与人之间新的生产方式,以及正在形成的新的上层建筑;最终推动信息化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昌平.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D].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渊.互联网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用户使用、服务提供与行业发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3]王吉庆.信息素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何传启,张凤.知识创新•竞争基点[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孟广均,霍国庆,罗曼.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宋玲.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经济出版社,2001.

[7]周鸿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9]刘珙,张晋平.西北地区信息产业与人力资源[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0]韩永青. 国外信息用户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08,(07).

[11]卢泰宏.情报学研究的三个规范[J].情报学报,1991,(03).

[12]陈建龙.情报意识测量方法论[J].技术与市场,1991,(06).

[13]霍国庆.满意度指数:感知用户满意与否[EB/OL]. 省略/htmlcontent.asp,2003-11-04.

[14]陈建龙.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15]赵海霞.基于用户需求的数字化整合服务模式探讨[J]. 情报资料工作,2007,(06):31-34.

[16]吴娱. 试论情报用户研究中受众理论的引入[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03).

[17]赵伯利,李利方.用户信息需求的诊断方法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06):791-804.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58-01

21世纪,是一个教育与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研者的面前,这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同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中如何将素质教育深入贯彻到每堂课里呢?

一、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导向”是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过程,对初中学生来说,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要求,培养的是一种能力,给学生一种未来生存的工具。同时,处在初中阶段学生容易受到教师的言行感染,这时候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最大。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从教师的具体和抽象的形象中,选择理想的行为准则。所以,对初中教师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材料,教师应以自己文明的言语,端庄的仪表,从容的举止,遵纪守法的行为,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作出表率,注意以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榜样,做到真正的素质教育“导”者。

二、教学中尊重和培养学生个性

海德格尔指出,人和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不是现存的东西,人只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在自己的存在中,人不断领会着属于本身规定性的东西,人只是根据他内在的可能性在筹划,在自我设计,并不断获得自己的本质。一个人的意识逐渐变得不同于他人,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个性化。而不同于他人的意识,便成了个性。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尊重他的个性,鼓励发展个人意识,强调个人的选择自由以及对自己选择的责任,帮助养成一种学会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杰出的才能,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可见,尊重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靠不断地创新才得以进步的。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必须有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职责。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做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更好的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一样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四、注重人文精神教育

新课程提出语文的四大特点就是人文性、整体性、综合性和母语性。当然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在“课改”以前一直被忽略;人文性在“课改”后又被无限放大,以致把语文课异化为思品课、自然课、环保课等。但在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说语文教育是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综合,它贯彻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等价值内涵,丰富学生的情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精神保证。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将素质教育思想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语文教师来说素质教育教研工作必须要求自己苦练基本功,切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能力,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为他们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提供舞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内在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陈宏伟.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