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1: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爱情中心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篇2
笔者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于2015年10月份对华中地区5所高校的共计896名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期待值高,同时失望度也较高。在课程设置方面,80.91%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非常重要,87.72%的学生认为所有在校生都要掌握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课程内容方面,大学生认为最应当学到的心理学内容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情绪管理(50.89%)、学习心理(46.65%)、人际关系(46.21%)自我认知(40.40%)、爱情心理(33.59%)和网络成瘾(27.34%);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有80.47%的学生认为不应当设置试卷考试,84.6%的学生认为应当多种教学模式并用。
可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确实存在问题,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传统教学方式传授心理学知识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贯彻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及课程的实用性。
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目的的过程。情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并且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升教学效率。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学习行为中伴随着产生的情感与学习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情感态度上对课程认可,就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特殊性,目的在于给学生减负,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只有学生情感上认可,态度上接受,才会把学习心理健康看成乐趣,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要保证情感教学有效应用到实际,需要设置凸显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还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更需要贴近现实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教学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因素。
情绪情感对学习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是显著的,正面的、积极的情绪情感能有效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而传统传输式教学模式,将知识死记硬背式灌输给学生,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有违情感教学模式的初衷。另外,传统课堂环境严肃而生硬,学生的天性受到压制,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中,教师应当调动课堂内的有利因素,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正面情绪。
(二)建立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减少学生功利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前传统课程考核模式如考试、论文反而加深学生学业负担。学生的学习具有强迫性和功利性,使学生对此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多样化、更轻松、更实用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当被积极地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
(三)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获得的愉悦。
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各方各面都能得以应用,要突出这个特点才能使得学生内心真正接纳和喜爱这门课程。教师应当积极地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调查研究显示,学生更倾向实用、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喜欢积极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笔者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学生更喜欢情景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可以模拟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
(四)转化教师角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负责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而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丰富,传授方法不当教师容易成为机械的灌输者,从心理上被学生排斥,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转变,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及生活的朋友。
二、情感教学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具体操作建议
现有对情感教学应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都是一些概括的、笼统的而非具体操作性的研究,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情感教学应用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要真正发挥情感教学的积极作用,将情感教学应用到实际中,贯穿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就必须将理论转化为操作,将操作量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巨大价值。笔者通过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初步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实际操作方法,旨在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以学生为案例引发讨论与思考。
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完成知识的讲解。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第四讲――情绪控制,以本校学生刘某某(化名)为例,介绍其面临的两难困境(学业压力与异地的女友),一天晚上终于爆发出情绪问题,提问引发思考“假如你是小刘,应当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小刘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问题情境讨论平均每两个课时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优点在于引发主动思考,学生积极性高。
(二)巧用课堂内外因素,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灵活多变地利用课堂内外因素引发学生积极情绪,例如:在绪论部分,介绍心理学之前提问学生是哪个星座,讲出这个星座的种种特性,再提问同学们相信不相信,最后将星座与科学做对比;第十一讲挫折应对中,引入肯德基创始人的案例,讲述挫折应对的重要性。平均每节课一次,课前充分准备,学生反应较明显。
(三)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现实案例,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以教师自身为例举出案例,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效果更加明显。另外,以自身为例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投射反应,清晰地认识到人格的界限。
(四)组织分组对抗,引发良性竞争。
篇3
在教育转型的新形势下,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新问题、新动向的情况下,心育实践在一些区域的具体还要进一步扎实推进,在一些领域还有许多空白工作需要去填补。比如,咨询室设施建设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问题、岗位设置与编制问题、心育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何去何从问题,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方面问题:普及率不高和科学化水平较低。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制约着我国中小学心育普及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龙头”高中率先探索心育工程,将会对引领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并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因此,“龙头”高中要增强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自身使命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大规模、系统化地推进心育工程,把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作为当下实现高位发展的高标。
一、心育工程是“龙头”高中结合自身特点、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严格地讲,“龙头”高中的概念定位不够严谨,但是,它在教育现实中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一类实体。笔者所指的“龙头”高中,是指舆论公认的,在区域发展中通过自身的率先、高位、特色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稳固而持久的区域辐射力的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些“龙头”高中的基本特征包括:⒈“龙头”高中的学校形象是舆论公认的,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社会评价;⒉“龙头”高中的优势地位不是上级册封的,而是自发形成的;⒊“龙头”高中的发展模式是率先发展、特色发展;⒋“龙头”高中的社会价值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外,还在于为其他学校的发展竖起标杆;⒌“龙头”高中的发展引擎在于前瞻的教研智慧,教育科研成果在教育现实中的转化与应用也特别引人注目;⒍“龙头”高中的发展追求是高位的,与时俱进。多年来,“龙头”高中由于自身优势、社会期待、既有业绩等方面的因素,始终面临着高位发展的共同追求,都试图为自身高位发展寻求“特色”。有的从特色项目出发展示自身的优势,有的打造主题校园文化,凝练校本教育哲学;也有的从提升教师群体的学历着手,建设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所有这些途径,都有效促进了各个高中的高位发展,提升了它们在所在区域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自身的“龙头”地位,也展示了一大批办学者的卓越智慧,但是,在教育进一步转型的形势下,“龙头”高中应该为高位发展寻求新源泉,进一步在学校的内涵提升上多做文章,不断为自身寻求新动力,注入新活力。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就是实现自身高位发展的必然路径,是一项利教、促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
二、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符合很多“龙头”高中目前的客观实际
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优化,拓展教师研修领域,为专业成长提供新路径,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有益于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区的精神文明。总之,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把学校、教师与学生三者的发展统筹起来。
(一) 利在教师
“龙头”高中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倾向极为普遍,表现为教育者原有人格解散、身心疲惫、绩效低下。研究表明,教师从教达到一定年数,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原因主要有:教师不能及时应对工作压力,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婚姻家庭关系出现重大变故;师生交往中诱发严重家校矛盾;在收入分配与评优晋级中遭遇挫折;等等。事实表明,“龙头”高中的教师担负的工作更繁重,工作压力更大,更容易受到各种滋生职业倦怠的主客观因素的困扰。因此,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有利于在“龙头”高中的教师群体中普及心理知识,帮助教师及时走出倦怠,维护他们的健康权益,助推教育品质的高位提升。
(二)利在学校
近年来,各“龙头”高中都曾不同程度地追求高学历的教师群体,把提高学历层次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重要突破。现在,再次放眼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大多数发达地区,我们发现高学历的教师群体已经不再成为“龙头”学校区别于一般高中的标志。各大高中,包括乡镇高中,几乎都有一批高学历的教师群体。所以,就目前形势而言,追求高学历只是“龙头”学校获得高位发展、特色发展的一般条件。推动“龙头”高中高位发展,需要学校领导更新观念,及时转变教师发展方式,从追求“专业知识”向追求“技术知识”转变,从追求“教育学知识”向追求“心理学知识”转变。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不仅是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要求,而且是转变学校管理方式的要求,它有利于在技术上实现“以心育心”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更高定位与追求。
(三)利在学生
目前,“龙头”高中的学生常常因为学业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而出现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人格的心理学评估令人堪忧,有的学生已经因为人格局限,给自己、家庭或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拿苏北某县来说,2013年高考前先后有2例高三学生不堪重负而上吊和坠楼。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毕竟是其中不可推卸的一个方面。时间和空间,是任何生命存在的基本维度。学生的生命达不到应有的维度,要么会产生紧张感,要么会觉得不堪重负。有的学校把时间卡得太死,管理事项过多,学生活动空间狭窄。当生命长久得不到自由呼吸的时候,灵魂受到压抑,精神就会倦怠,健康人格也会悄悄耗散殆尽,在反复的折磨与强化中,一种叫师长倍感惊讶的怪异人格就会形成。不健康而又反科学的校园管理方式是青少年各种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在《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的新时代,校园生活中的那些反教育的旧做法、旧传统,已经到了该彻底抛弃的时候。因此,“龙头”高中必须尽快觉醒起来,从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着手,尽快对在校学生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心育工程的实施涉及“龙头”高中教育实践的各层面
作为“龙头”高中在内涵上实现高位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和一个创新路径,心育工程是一项触及灵魂、挑动神经的开拓性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在全体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
班主任必须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通过严格的心理学测试方可走上工作岗位,任课教师也要分期分批地参与心理学培训,可行的途径有在职继续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主动组织的各类心理学测试,学校通过奖惩措施促成各科教师参与心理学继续教育,使“龙头”高中在职教师的心理学素养普遍超出一般高中任课教师的水平。
(二)实施教师心理健康援助计划
通过专业人员对学校的诊断、建议,对教师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教师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教师在学校中的工作绩效。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减少或消除容易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包括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二是正确处理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三是改变个体自身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三)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首先要在数量上有增长,使专业教师在数量上摆脱“一校一人”的单兵作战局面,尤其是大规模办学的“龙头”高中,可以尝试“一年级一人”的岗位设置标准,或者是每500学生设置一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这样,多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学科教研组,有利于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要在质量上实现大的提升,争取引进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的、拥有自主科研成果的心理健康教师,打造一个实力雄厚、能力卓越、科研成果丰富,对学校高位发展贡献率高的专业教师团队。
(四)在学科教研中增加心理学应用研究
组织教师主持或参与心理学范畴的专业成长研究,拓展教师研究领域,申报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市重点课题,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扎实研究,使之成为精品课题,提升心理学科研对于学校发展的贡献率。班主任要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在科研中承担学生个案研究,或者撰写心理学专业论文。
(五)德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学校德育工作重心定位在“心育”上,努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有计划地实施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让心理疏导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要求,成为价值引导的新途径。
(六)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充足的高级心理咨询中心
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帮助学生发掘潜能,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疏导压力,解决心理问题,预防恶性事件发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全面地发展。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要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坚持干预个体与覆盖全体相结合。要在比较常见的基础型、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心检阅览区、潜能开发区、社团生涯区、中控督导区、情绪疏导区、艺术放松区等区域,各区域一律单独建室,总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其中容纳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配置主要有:健康检测系统、素质训练系统、艺术心理辅导箱、团体心理辅导箱、多元智能训练设备、沙盘游戏成套设备、心理学专用仪器、合理宣泄人、涂鸦墙、放松椅、宣泄球、放松音乐光盘、哈哈镜、心理剧舞台、心理学专业用书、心理学电影、心理学挂图等。
四、实施心育工程要在把握系统性的基础上做好广泛的协调与动员工作
实施系统的心育工程,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助推,需要校长审时度势,果断策划,做好顶层设计与精细部署,也需要学校教职工凝聚共识,广泛参与。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调研基础上积极助推
在实施心育工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深入学校,督促学校挖掘自身的心育资源,努力把心育工程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规范,杜绝一哄而上,积极引导因校制宜,让一些有心育资源优势的学校先行一步,真正为“龙头”高中的心育工程保驾护航。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细致的实施方案,做到有制度、有计划、有步骤,系统推进心育工程的实施。比如,联络人事与社会保障部门,增加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人员编制,制订《心理咨询室建设实施方案》《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与培训方案》《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等,努力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版)》的落实。
(二)校长审时度势地做好顶层设计、精细部署
校长要当好心育工程的总设计师。要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版)》的要求,设置一些精品项目,推进心育工程的系统实施。比如,设立“知心小屋”,聘请有资格、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师,采取电话咨询、网上交流、个别面谈、写信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的心理辅导工作,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动态,做到跟踪管理与辅导,确保学生的心结及早发现,思想疑难早化解,校园心理剧展演等。具体地说,校长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周全考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积极应对考试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篇4
十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增强中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各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如校领导是否重视,办学理念及学校各项工作安排等因素导致开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顶峰,生理发育已成熟,而心理发育处于风起云涌的状态:对于独立与自由的渴望与管理严格的校园、父母的唠叨成鲜明对立,渴求友情、爱情,却时时处于高考的重压之下。人际关系问题、生涯决策问题、强迫性思维问题甚至抑郁症、焦虑症在现代学生中层出不穷,他们对心理、心理健康有着不同侧重的需求。而中学校园里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远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
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不仅能让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而我们心理教师们也能不再被挪为他用,专业性得到保障。更能让学生接受系统而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一)关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一般分为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称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显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学校列入课程计划并通过显性课程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施加影响的一类课程。本项目研究所设计开发的课程均属此类课程范畴,故而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此不作叙述。
独立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又可分为两种类型模式:
一是学科课程模式,即较为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具有知识性、基础性和问题逻辑性等性质,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二是活动课程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
(二)关于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原则
国家教育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的指导思想与原则,结合我校实际与学生心理需要,我们拟定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的原则是:发展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体验性原则是指以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使学生经过认知——体验——领悟三个环节,达到自我领悟的境界,并将部分刺激材料内化为自我心理结构的成分,从而科学定位课程体系,合理进行课程模式的设置,正确选择课程内容。多样性原则不仅指的是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某一门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课程目标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2.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设计的目标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目标,可按照基础性目标、矫正性目标、发展性目标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目标:通过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意义,理解和掌握必须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自我心理保健和调适的基本能力,从而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初级目标。
矫正性目标: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应面向特殊群体学生开设矫正性课程,从而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群体学生实施危机干预,达到矫正的目标。此类课程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极高。
发展性目标:中学生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对自己的成长、潜能的开发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因此,我们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加强对人生、学业的心理认知,从而积极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最终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这三个层次的目标,是一个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低级目标向高级目标发展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才最终实现。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课程的组织
1.改革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教学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体验式活动课程。因此,必须建立起多样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强化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选修课要积极运用情境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构心理健康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根据普高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各门课程的不同目标,我们逐步建构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内容体系。
比如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目标,内容选择是一个健康、四个学会和三个感受,分别是:心理健康、学会适应、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感受青春、感受情绪、感受生命。
3.完善心理健康类选修课课程的评价机制
由于心理是一种不可量化的主观现象,具有内隐性、个人化的特点,因此,普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性质比较特殊的课程体系,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制定硬性、统一的考核标准。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
三、研究成果
(一)满足中学生不同层面的心理需求
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开设满足了学生基础性与发展性心理的需要,学生在各种心理活动与体验中,拓展视野,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构建起心理健康类选修课程常态化的新平台
在心理健康类选 修课程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了各种增强学生心理品质的新方法。课程教学、专项作业、社会实践等形式,逐步积累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深化、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积累了新经验,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常态化实施的新平台。
三、不足与建议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体系目前仅有学校评课程和教师评学生,这种单向评价极不完善。心理健康类课程的评价标准应突出其发展功能,激发学生发展动力,关注其发展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将理[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 dylw.NET第一论文 网]论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学习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做到以评导教,以评促教,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二)课程类型还较单一
实践研究中虽然已有三门选修课程,但依然无法满足高中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尤其是矫治类的课程目标还是空白。这就需要心理老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况,适时地开设有针对性心理课程。
(三)师资力量薄弱
完备的课程体系自然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而当前学校一般只配备专业心理老师一名。建议今后加强教师心理知识的普及,让更多对心理学有热情的老师经过专业培训加入到兼职心理老师的队伍中来,从而完善心理健康的课程体系。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阶段青春期的中后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逐步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从而走向独立和成熟。在这一人生发展变化的时期,大学生面临很多重要的人生课题和发展机遇,同时,必然会遇到各种困惑、矛盾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形成许多心理疾患。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调适,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有责任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对症下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1.1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型都不如别人而全盘否定自己。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面对大学的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认为别人都比自己强,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一个人得了这种病,就永无出头之日。
1.2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是一种主观感受。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他们很想广交朋友,希望有知心朋友。但是,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现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社交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有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负清高,独往独来。有的大学生好猜疑、多幻想。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更加孤独。
1.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来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逆反心理有两种表现,一是积极的亲社会心理。诸如:对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的厌恶,对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的反感,对不实事求是的批评或表扬的不满等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诸如对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的厌烦,对政治理论及学习的反感,对教育者正确的批评不以为然,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触,思维中充满着强烈的独立性、批判性。
1.4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这种反应在正常人中也时有发生。
1.5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表现为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质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感到不平、痛苦愤怒等复杂的情绪状态。而别人身陷不幸或处于困境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在人后恶语中伤诽谤,用贬损别人来求得补偿。在极端情况下,有的大学生会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真诚的交往。
1.6苦闷心理
苦闷心理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感受,是对如何保证学业和未来就业的担忧和疑虑。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大部分大学生来源于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低收人家庭,借贷无门,日常生活难以保障。与此相反,有些大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人不敷出的大学生心理不平衡,出现度日如年的苦闷心理。特别是看到社会上已经存在的下岗现象,感到将来找到称心的工作很难。由于对复杂的社会缺乏阅历,内心深处充满了苦闷。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2.1自我评价失调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
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上的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很多荣誉,自觉是同龄中的佼佼者,自傲心理很强。进人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其他学生干部、学习尖子能说会道,能歌善舞,棋琴书画样样精通,而自己身无一技,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不想学与不得不学的矛盾造成情绪的波动和低落,导致焦虑、压抑,自卑心理便得以产生。
2.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视野不只是局限于学校这块小天地,而是向更广泛的社会延神,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摆在大学生面前,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委屈求全,处处忍让,缺乏交往的技巧而一筹莫展;以自我为中心,合作能力较差;怕见生人,在人多场合或有异性在场时过于紧张、焦虑、出汗脸红、说话僵硬等。有的大学生自尊心过强,害怕交往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了压抑性的心态。愿交友又不太信友,想恋群又不太合群,希望了解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父母、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理有话没人诉说、烦恼又没人倾吐的现象。这一矛盾常不被人理解,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2.3社会转型时期的动荡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社会转型时期发生急剧动荡,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出现在措不及防的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压力,出现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有人感叹怀才不遇,有人感叹没有当官的父母和过硬的社会关系,内心深处充满了忧虑和苦闷,深感前途莫测,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2.4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失衡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现实。多数大学生靠贷款、靠亲属的帮助进大学的。来校后各方面都需要支出,这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学生、在城镇下岗工人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往往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有的大学生过份重视物质享受,常叹自己家庭不如人,在生活上互相攀比愈演愈烈,更使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感到囊中羞涩而贬低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引起心理失衡。
2.5成长中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阶段。这一过程中充满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男学生幻想变成白马王子,女学生梦想成为白雪公主。但幻想、梦想毕竟成不了现实,大学生如果不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而使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状态,心理平衡就会被破坏,而导致焦虑、优虑、自责、烦闷、困惑、嫉妒、颓废、愤怒等不良心理。
2.6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大学生产生烦躁感
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予了厚望,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应试教育的方法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人格塑造放在首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常识,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孩子的实际承受力,造成子女的性格出现了偏差。比如:自我中心、依赖、责任心差、合作能力差、不能承受挫折等等,这些都使大学生适应新环境、维护良好生存环境有困难。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感到愧对父母,更增加了心理压力,产生烦躁感。
2.7情感问题使大学生产生困惑感
大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强烈欲求,不少大学生开始从考虑恋爱到恋爱实践,按自己的意愿步入爱情殿堂。但由于大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过于浪漫,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心理困惑。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常有一些大学生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只好用回避与异性接触的办法保护自尊心,并极力掩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落。还有的大学生认为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一旦情感问题上遭受挫折(如失恋、单相思)便难以接受而心灰意冷,甚至走向极端而采取毁灭行为。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3.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三个根本条件和能力:博学高精,学能善用,求是创新。而博学、善用、创新的核心条件和重要前提是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成熟的心理调适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及积极的探索精神。而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心理素质,提炼的是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昭示的是一种很强的能力,需育人环境中所有人参与、抚育、滋养。因此,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人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实现以各科教学促进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3.2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耐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缺陷。应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学习挫折理论,正确认识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消除压抑,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归因挫折。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要泰然应对;对于考试失利要重视,通过考试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盲点和学习方法上的缺点;对于考研落榜,要根据情况继续朝着原来的目标努力或者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考虑。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法,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感到世间真情难在,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生活集中,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交往,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筛选,注意与同辈之间交往,注意与良师、学者、专家、名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3.4通过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咨询活动是互倾衷肠的自然流露,重要的不是给对方一种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而是以开放、灵活的心理接触去理解对方并将自己对生命那种进取的积极态度传递给对方,感染和劝导对方。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应请经验丰富、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心理专家或心理医生,开展对心理诊疗防治工作。因为大学生的心理疾病除了由于环境、人际关系和心理素养条件造成的以外,人在患病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心理障碍,这就需要心理专家或心理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在对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应以理解学生为前提,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寻找症结,从而缓解心理冲突,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人格成长。
还可以采取网络心理咨询方法。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在网络上,主持网站的心理学专家通过聊天室、电子邮件或新闻组的线上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知识,提供治疗心理障碍的新服务。一个优秀的心理学站点的主持人能抓住心理咨询需求,收集国内外知名的心理学专家最新的心理学论文,为网友“解惑”。网友可以运用自己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会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也使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得到加强,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又可以弥补心理咨询上的某些不足。
心理咨询和网络的结合拓展了网络空间,丰富了网络内容,心理咨询有了新的形式。但要净化现有的网络环境,减少网络本身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引导,提高上网道德。
3.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人到社会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适应能力。
篇6
这一幕对于看过电影《漂亮妈妈》的人来说应该有些似曾相识。而那位年轻的母亲却不是巩俐,而是万选蓉。有着多年聋儿康复经验的她是这部电影的顾问,里面有许多细节正是由于经过她的指导和修改才变得更加真实而生动,以致于导演孙周在首映式上说:“没有万老师,就没有这部电影的今天。”而电影里巩俐用车带着儿子那一幕就是当年万选蓉的缩影。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万选蓉发出孩子般的笑声,指着自己办公室窗台上一辆竹编的小车说:“我特别爱买小车。那时用车推着孩子,一是为了能够和孩子面对面看清我的口型,二是为了能随时停车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万选蓉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第一代聋儿康复专家,被人们尊称为“80万聋儿教头”。今年已经60岁的她说起话来吐字清晰,且爱拉长音,如同在跟孩子细语,令人如沐春风,心里觉得暖暖的,全然不似一个“教头”。
只为那一声“妈妈”
1992年万选蓉过生日时,已经上高中的儿子,送给她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并让她在打开礼物前先读一读自己的信。信中说:“亲爱的妈妈,有一件东西,跟随我们俩已有多年,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你总是带上我和它。当我的眼睛看到什么的时候,你就会把车子停下来,告诉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搬家的时候我们扔掉了很多东西,惟独它,你舍不得抛弃,你说这是我说话的见证。现在,它已经安置在一个角落里面,妈妈,你想起来了吗?”万选蓉含泪打开礼物,果然是一辆小车。事隔多年,提起这件事,万选蓉依然很动情:“这份礼物和信至今还放在我家客厅的玻璃柜中,我一看到它就想起当年的情景。”
万选蓉的儿子梁小昆从小因为链霉素中毒而导致耳聋,为了让儿子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教会小昆说话。也许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她却要和聋儿康复打一辈子的交道。
要教会一个聋孩子说话,如同要铁树开花。因为那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循,然而,万选蓉选择了向命运挑战――只要有1分的希望,就要付出100分的努力,一定要让小昆回到有声世界。为了教会儿子利用残余的听力,万选蓉每天让他听各种声音,从自然界的声音到人们说话的声音,让他逐渐学会辨别声音。为了让他明白每个事物所代表的词,她每天用小车推着儿子,不停地说,反复说,告诉孩子语言的含义。
由于没有听力的校正,聋儿学习说话比正常人要困难得多。为了让孩子发音清晰响亮,万选蓉学习了语音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知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一本大学时的台词课教材被她翻了无数遍。说起这段经历,万选蓉回忆道:“小昆学会的第一个词是妈妈。为了教会他这个词,我反复教了两万多次。当他终于说出妈妈两个字时,我高兴得哭了。”
今天,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大学的梁小昆,已经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还通过了雅思考试,赴澳大利亚攻读硕士。万选蓉和她的儿子一起创造了聋儿康复回归主流社会的奇迹!
投身聋儿康复事业
儿子的失聪,使万选蓉体会到聋儿的痛苦和抚育聋儿的艰辛;儿子的康复,又使她认识到聋儿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1983年,组建中国聋儿康复中心时,给梁小昆看病的同仁医院的医生,推荐了万选蓉。他们认为,梁小昆的康复是个奇迹,是聋人不哑的成功范例。为了让更多的聋儿学会说话,1985年,万选蓉来到了中国聋儿康复中心,担任语训部主任,投入到了聋儿康复这个慈母般伟大的事业,一干就是18年。
那时,中国聋儿康复事业一片空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刚刚成立,举步维艰。如何将在儿子康复中积累的经验转化为一般聋儿适用的方法,成为摆在万选蓉面前的难题。 为此,她研究了心理学、语音学、哲学,甚至学习了一些医学知识,并将学到的理论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与总结,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聋儿康复理论和训练方法。
儿子康复的经验告诉她,教会聋儿认识语言,尤其是一些表达抽象意义的词,一定要用生动,直观的方法,将之具体化。小昆学会“死”和“活”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小昆学会说话不久,万选蓉发现他不懂什么是“死”和“活”。这之前她已经看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了解只有具体、生动的东西才容易被理解和记忆。为了让孩子明白“死”和“活”的区别,她买了许多活虾,让孩子放在水里玩,充分体会什么是“活”,并告诉他,这是活的。之后,她又把虾倒进煮开的锅里,虾一下子就变红了,她让孩子看到死虾一动不动的样子,说“红了,死了”。孩子看看妈妈,又看看虾,终于明白了“死”的含义,流下了难过的泪。这段经历也被电影《漂亮妈妈》采用,那句有名的台词“爸爸红了”就来源于此。
针对聋儿康复理论和语言形成的发展规律,万选蓉确定了听觉、发音、语言训练等内容,编制了舌操、唇操,研究并实施了直观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对话法等,建立了定期的家长联系,座谈,经验交流和教学观摩制度,奠定了中国聋儿康复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些方法科学有效,切实可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经她培训的2000多名教师遍布全国各地,成为各省市地方的聋儿语训教师的骨干;她培训了许多聋儿家长,教会了他们对聋儿的特殊教养和康复方法;她亲自培训康复的200多名聋儿,已经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有的还上了高中和大学。
万选蓉在聋儿康复的事业上硕果累累。她主持拟订了《中国聋儿语言训练教学大纲》;她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教材,提出了艺术行为在聋儿康复中的应用,对指导聋儿语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康复教材》,获得了1988年度中国康复科研成果奖;在RI(90)国际康复会议上,她宣读的论文《一个母亲和聋孩子走过的路》,赢得了1000多名中外与会代表的热烈赞誉,《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日本《朝日新闻》都做了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刊载,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外,万选蓉还主持了多部教材的编写和电视专题片的拍摄。2000年,为了表彰她对培育人类下一代事业坚韧关爱的精神和杰出卓越的贡献,被授予“第二届内藤国际育儿奖”。今年2月25日,万选蓉60岁生日时,邓朴方评价她是中国聋儿康复事业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为聋儿康复事业鼓与呼
万选蓉将自己的一生总结为“一个称职的母亲,一个优秀的聋儿康复工作者,一个尽责的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她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说,“一个委员就像一棵树,后面是一片森林。60多万人里出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我们就要为自己代表的这些人尽职。”
我国目前有2000多万聋人,其中0岁-7岁的就有80万,并且还在以每年3万的速度增长。老年性耳聋、药物及意外致聋的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我国对耳聋的危害、致聋原因的科普宣传不足,人们爱耳护耳的意识比较淡薄。为了增强全民爱耳意识,减少耳聋的发生,1998年,刚刚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万选蓉,将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作为自己的第一个提案提交了上去。
这项提案得到了邓朴方等16位全国政协委员的签名支持。为了这份提案的落实,万选蓉争取到了中国残联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全力支持,并多次与经办单位沟通,与签名支持这一提案的政协委员们交流……1999年11月30日,卫生部等十个部门共同会签了《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规定每年的3月3日为爱耳日,自2000年起开始施行。
篇7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 跨文化主题系统 核心层面 范式
[中图分类号]I01;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10-0127-07
当下的比较文学研究,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复杂,涌现出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深刻地改变了比较文学原有的版图。从总体趋势上看,随着跨学科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兴起,存在着一个从比较文学向跨文化研究的转向。这一转向一方面给比较文学研究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思维,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新的困惑。面对这一转向,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比较文学原有的构建,从相关学科的跨文化研究的成功经验和范式中寻找文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新资源。
从现状来看,在不同学科里涌现了许多不同的新领域和新方法,如比较政治研究,比较法律研究,比较文化研究,交互文化(或文化间)研究,比较文明研究等。这些新概念的背后隐含着复杂的理念和方法论。比如,交互文化研究强调一种超越西方中心论的新思维;比较政治研究针对其比较方法的长短提出了系统的看法,特别是提出了无法处理价值观问题;以艾森斯塔为代表的比较文明研究,注重于把比较方法和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关联起来,提出了多元现代性的概念。如果说比较文明的研究立足于社会学的话,那么,跨文化的研究则更多地与人类学相关。在这方面,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可谓先驱者。他反对包阿斯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特殊论,坚信跨文化研究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分析可以做出有关文化的科学概括。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跨文化研究要建立在可做系统比较分析的数据资料基础之上,这就形成了人类学的文化与人格学派。这些发展都说明,跨学科的和跨文化的各种研究日益兴盛,不同学科之间的互渗日益频繁,它们为比较文学向跨文化研究的转变提供了可资参照的丰富资源。
一、跨文化研究溯源
严格地说,跨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research)并不是一个学科,而是指涉一种方法和理念。跨文化研究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轴心时代”(亚斯贝斯语),当人类各大文明成熟、文化间的交往促使人们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去审视他者文化时,跨文化思考随之就出现了。有学者认为,现代跨文化研究的真正鼻祖是意大利哲学家维柯,而这一研究在启蒙运动时期得到了较多关注和讨论。然而,作为一个有更严格界定的学术领域则是20世纪的事。跨文化研究首先在人类学中得到了发展,尔后在心理学中得以拓展,晚近在管理学、传播学、教育学、语言学、社会学、医学、国际关系、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常认为,跨文化研究出现在“一战”前,兴盛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在人类学中发展成一个重要研究领域。20世纪40年代在耶鲁大学成立了“人类关系领域档案”机构,有8所美国大学加入并资助了这一项目。1957年人类学家默多克在主持这一机构时,整理出版了著名的《文化素材主题分类目录》(Outline of Cultural Materials),列出了跨文化研究的88个专门领域,包括从饮食到婚姻,从行为到艺术等。目前,耶鲁大学办有《跨文化研究杂志》(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Research)。
继人类学之后,心理学也逐渐发展出专门的跨文化心理学。一般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学科化和体制化的时期。60年代初,《社会心理学杂志》开始发表跨文化研究的专题论文,1966年《国际心理学杂志》继续讨论这一问题,70年代出版了《跨文化心理学杂志》专业期刊。从那以后,国际学术界召开了不少学术会议,出版了很多相关著作,其中有不少是从法文文献翻译的。1972年成立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学会(IACCP)。一年以后,《心理学年度评论》第一次列出了“文化和心理学”一章。70年代以降,跨文化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降生了。与跨文化心理学同时并用的还有其他一些概念,如比较跨文化心理学(comparative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和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等,术语上并不统一,但跨文化心理学的概念更常用。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跨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带有跨学科性质的学术研究。总体上看,跨文化研究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发展趋势:跨文化研究与全球化、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增多密切相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跨文化的诸多问题才凸显出来,因此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在跨文化研究领域,越来越倾向于达成如下共识:在当今文化冲突和危机不断的世界里,推进我们和他者文化的理解是各门学科最迫切的需要,而跨文化研究有助于这项工作。今天,跨文化研究出现了各门学科相互借鉴、互相推进的局面。虽然最初跨文化研究发轫于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但目前各门学科之间互相影响却很明显,这就加强了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二、如何“跨”文化研究
那么,如何理解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特征呢?
人类学把跨文化研究与特定文化(及人种学)研究相对应。前者是对一种以上的文化的比较研究,而后者则是对一种特定文化的研究。两者的关系如同医学中的流行病学和具体病症诊断的关系。流行病研究针对广泛的人群特征,关注病毒在人群中的变异和差别,而特定文化和人种学则是针对具体个案的研究。“跨文化研究的兴趣在于跨越了广阔区域(通常是世界范围)的文化变化的因果关系。”心理学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解大致相同,即探究不同文化中人类心理组织和功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它面对的是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世界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二是个体行为与其方式的背景之间的关系。
不同学科尽管对跨文化研究的理解有差异,但有一个焦点问题是一致的,那就是跨文化研究着重于探讨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观念、行为、文化的异同及其因果关系。这就带来了两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看待共同性与差异性。强调共同性或强调差异性的不同指向,会导致全然不同的跨文化研究和发现。尽管和而不同人所共知,但强调同中之异或无同之异是一种观念,而提倡异中有同则是另一种策略。不同的理论其实隐含了全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比如,一种观点认为,尽管存在着无数差别,但总体上看,人类行为和思想的共同性远大于所发现的和所想象的差异性。如果依循这
一观念,研究重心就会落在共同性的焦点上。然而进一步的问题接踵而至。究竟何为共同性?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共同性吗?更进一步,共同性是不是暗含了西方中心论?这就引发了相反的看法,认为所谓共同性就是普遍性,其核心是源于西方启蒙理性的普遍主义,说穿了,它不过是西方中心论的另一种表述。因此,跨文化研究要关注的不是普遍性和共同性,而是差异性和地方性。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跨越不同文化的语境和地方性条件的普世或普适价值并不存在。
那么,相关学科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跨文化心理学提出了四条跨文化研究的原则:1、人们是从自己文化的视角来看其他文化的;2、有些心理学原理是普遍的,有些具有文化上的特殊性:3、一些核心文化层面有助于我们对跨文化现象的理解和研究;4、尽管跨文化研究者们发现了许多文化差异,但不同文化中人们的共同性要多于差异性。这四条原则其实是一个相关的系统。第一条指出了任何人看待他者文化不可避免的出发点,但接着第二条又指出了心理学原理的两面性――共通性和特异性同时存在,第三条彰显出跨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那就是文化的核心层,最后一条则作为一个方法论的基点,指出了跨文化研究对共同性的关注要甚于差异性。遗憾的是这四条原则没有涉及到核心层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不过,作为跨文化研究的基本原则,它们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晚近兴起的交互文化美学,也同样主张审美价值和经验的普遍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研究一方面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审美共通性远大于人们所设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在对审美的普遍性解释上,它力避西方中心论,而是注意从非西方文化中寻找资源来互补。比如交互文化美学尝试把康德美学的“共通感”概念和印度美学的“rasa”概念相结合,探索一条阐释审美普遍性的新路径。
跨文化研究的发展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理念。其一,通过跨文化比较,确证存在着广泛的跨文化的价值或规律的共同性。其二,这种共同性促使人们去寻找西方和非西方的不同资源在跨文化研究上的互动与参照。但是,如何实现跨越不同文化来展开文化研究?这就出现了第二个难题:如何调整无可避免的“我”之视角和他者文化理解的关系。严格地说,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是“跨”。我认为,“跨”在研究中乃是一个动词性的方法论概念,意在强调越出某种局限而获得更大视角的努力。其实,它也是我们据以比较不同文化的内在要求。知名的比较文学家吉兰指出,比较方法其实就是对地方性和普遍性(或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紧张的自觉,因为任一比较者总是处于两者的张力之中。他说:
本土、场所――地点――,并不是民族――民族性、国家、地区、城市,因为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概念的两极性,它们涵盖了适用于不同情境的一系列普遍对立:特定环境与整个世界(或多重世界),在场与缺场,经验与其感官,我与非我,感受到的与所期望的,某物与该是某物,当下存在的和永恒存在的等。
处理好这一张力显然是实现“跨”出特定文化去看他者文化的关键所在。同于我们的偏狭视角是无法理解外部世界的,它最终会把跨文化研究变成自我本土文化的偏狭想象和投射,如庄子《秋水篇》中的河伯那样,必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里,我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视域融合”(the fusion of horizons)理论对跨文化研究有所启发。转换为跨文化研究的表述,张力的一方是研究者自己的地方性视角(相当于阐释者当下的视角或期待),另一方则是他者的视角(相当于被阐释文本出现时的历史视角或期待),视域融合就是超越两者之间的紧张而努力寻求融合性的更大的新视角。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将文本的历史视角与研究者当下视角融合,就克服了我们和他者各自的局限性而实现了“跨”文化的更大视域。在后现代哲学中,有人概括出一个方法论的要素,那就是需要一种constitutive otherness(建构性的他性)来参照。人们所病诟的东方学(orientalism),就是缺少“跨”文化的视角而成为文化偏见的产物。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辩证的模式,没有人种志的特异性研究也就没有跨文化的共同性研究,如同前面提到的流行病学和具体病症诊断之间的关系一样。因此,对于跨文化研究来说,自我的本土性和地方性视角不是要抛弃掉,而是要与他者视角不断地融合。当然,我们需要在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更加复杂的互动性视域设想。不妨把跨文化研究看作是一种不断在自我和他者文化间的往返运动。从自我看他者,然后到从他者看自我,再到视域融合后再反观两者,这样反复地、交互地看便形成一种复杂的交互解释。交互参照和反观越是频繁,所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具有“跨”文化性。因而可以断言,跨文化研究不是要取消前面提到的张力,而是在张力中达到某种动态的平衡。晚近域外汉藉研究提出的“从周边看中国”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可贵尝试。
另一种哲学“解释多元论”(pluralism of interpretation),与视域融合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芝加哥学派”哲学家麦克基恩认为,解释多元论力图区别于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和怀疑论。它主张在文本解释的漫长历史中必然有许多不同的解读,一种解释的重要性在于它提出了其他解读所忽略的意义,因为特定的解释存在于其他解释很少提示的语境之中。因此,解释的要旨不是区别不同解释的高低优劣,而是关心更丰富的意义、思想、见解、感悟、体会和满足。“批评的多元论打开了一个解释延续历史的通道,它在不断的解读中将丰富我们对那些尚未确定的作品之意义,丰富无限可能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批评的多元论是某种连续的和关联的方法。”布斯进一步细化了这种方法论。他指出多元论既不是皈依一元论也不是无限多样性,而是在解释中尝试两种不同解释模式互相参照并行的思路。由于任何探索都有其语言的局限性,解释者只能看到其解释工具允许看到的东西,因此,一种模式所长往往是另一种模式所短,它可以揭示其他模式未能揭示的东西。诚如布斯所言:“完全意义上的批评多元论是一种‘方法论的视角主义’,它不但确信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且确信至少对两种批评模式来说具有某种程度的准确性。”他关于理解的经典界定可以看作是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目标:
理解是这样一种目标、过程和结果,即无论何时一个人心灵能成功地进入了另一个人心灵,或
者同样可以这样说,无论何时一个人的心灵能成功地融入另一个人心灵的任一部分。
回到跨文化研究的主旨上来,我认为,跨文化研究所面对的是如下三个方法论问题。第一,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交互主体性。从某种角度来看,交互主体性是跨文化理解的根据。哈贝马斯曾把交互主体性形象地表述为我们一你们、言者一闻者、述说――倾听的角色的平等性和可交换性。平等是角色可转换的前提,角色可转换性是跨文化理解的条件。越来越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交互主体性的范本,值得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所借鉴。一方面,我们要考虑作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者的交互主体性:另一方面,要探究跨文化视域定文化主体如何操作这种角色互换性,进而使得理解他者文化及其我们成为可能。
第二,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互文性。文学研究所面对的是特定文学文本,而文本从来都是交互影响和互为存在的。跨文化研究所面对的是文本的复杂交互关系,因此,互文性既是文本跨文化关系的事实,也是其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依据通常的理解,互文性是指一个特定文本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借鉴和利用。在跨文化研究中我们有必要拓展这个概念的内涵,从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复杂性状态来加以理解,因此“互”在此也就是跨文化的文本相关性。它呈现为处于理论旅行或文本迁移过程中的文本的跨文化的意义生产性、并通过交互主体性来实现和理解。
第三,具体历史语境中的交互解释话语。意义及其解释乃是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研究的基本工作。跨文化研究不同于某个文化中对文本的地方性解释,而是在一种不同文化相关性的复杂历史语境中对文本意义生产的比较研究。因此,在交互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互文性意义的跨文化生产,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文本的交互解释问题。所谓交互解释是指特定文本在不同文化间解释的转译、旅行、反馈及其相互影响。某一文本的地方性解释与文本旅行的目的地文化中的他者性解释的差异、渗透、融合和抵制等复杂关系,以及从输出文化到接受文化再返回到原输出文化,特定文本的解释和理解出现了交互影响的后果。比如《道德经》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解释,翻译成其他文字后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了本土的解释,这些解释反过来又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参照。于是,对道家哲学这一经典文本的解释就形成了一种交互作用和影响的局面。前面我们提到的“视域融合”与“解释多元论”,就可以看作是交互解释关系的不同表述。在今天高度全球化的语境中,在全球知识流动、渗透、关联和变异愈加频繁的条件下,地方性的文学文本的交互解释也变得日益频繁,它构成了一个意义生产的复杂网络,任何封闭的、孤立的、自我参照的文本解释都难免有其局限性。交互解释为我们跨文化的意义生产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跨文化研究的主题层级系统
文学的跨文化研究可谓海阔天空,无所不包:从爱情到罪恶,从历史到神话,从流浪汉到宫廷秘史等等。也许是人文学科性质使然,文学研究有点天马行空式的不确定性和研究自由。较之于社会科学等经验研究,文学研究更多地受制于研究者个人偏好和兴趣。如果我们从社会科学研究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也许可以加强文学的跨学科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在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领域,默多克设计的《文化素材主题分类目录》(缩写为OCM)是一个很有用的研究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一个跨文化研究的主题分类系统,涵盖了人类行为、社会生活、习惯、物质生产和生态背景等诸多方面。这个目录系统对于研究和教学都非常有用,它既可以从主题分类检索,又可以从字母排序检索。其基本主题分类有: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历史,史前史和文化变迁(History,Prehistory,and Culture Change)/语言和交往(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经济、饮食和可用资源(Economy,Food,and Resource Exploitation)/技术和物质文化(Technology and Material Culture)/婚姻、家庭、亲族和社会组织(Marriage,Family,Kinship,and Social Organization)/社会关系(soeial Relationships)/生命周期、和繁衍(Life Cycle Sexuality and Reproduction),政治组织和行为(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公正、法律和社会问题(Justice,Law,and Social Problems)/国际关系和种族间关系(International and Interethnic Relations)/宗教(Religion)/健康、疾病、医疗和死亡(Health,Illness,Medicine,and Death)/教育和知识(Education and Knowledge)/艺术(Arts)/娱乐(Recreation)/信息资源和研究(Information Sources and Research)。
在每个大类下又有一系列的基本主题词,在这些基本主题词之下又分为有若干相关的次主题,比如,第53个基本主题词是Arts(艺术),在艺术这一基本主题下又关联了若干次主题词:531装饰艺术(Decorative Art)/532写实艺术(Representative Art)/533音乐(Music)/534乐器(Musical Instruments)/535舞蹈(Dancing)/536戏剧(Drama)/537口传艺术(Oratory)/538文学(Literature)/539文学文本(Literary Texts)。
如果进入耶鲁大学HRAF(人类关系领域档案库),在这个系统内可以看到每个大类下次主题的解释和相关的其他次主题,每个主题和次主题的解释中都包含了对其他不同层级的相关主题的丰富链接(例略)。这样,通过对某个主题的一步步链接,就与更多的相关次主题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的主题系统,为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提供很多方便和思路。在确定了主题和语言之后,了解这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并加以分析整理和评估,然后比较这一主题下的其他有关的资料,就可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获得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尽管对这一系统存在不同的评价,有的学者也努力发展了自己的系统,但就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现状来看,这个系统(OCM)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人类学跨文化研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方法、工具和路径。比较文学似乎还没有一个这样被广泛接受的研究主题系统。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且常常争论不休,人言言殊。如果说不同学科的科学性和成熟度有所不同的话,那么,较之于更加经验性研究的社会科学来说,比较文学研究的确有可以向人类学跨文化研究学习的地方。因此,发展出一个类似的文学研究的跨文化主题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比较文学领域迄今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从主题学、文体学到形象和话语分析等,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来合作研究,形成文学的跨文化研究主题系统。在我看来,要实现比较文学向跨文化研究转型,这样的基础性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当然,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研究不同于社会科学,如何基于文学研究的特性来发展其自己的比较文学跨文化OCM,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跨文化研究的核心层面
OCM的主题涉及到人类学和人种志的方方面面,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所有领域。但问题在于,这些主题和次主题多为平均地分列,虽然相关性已经非常完善了,但隐藏在这些主题后面的核心文化问题并没有被深刻地揭示出来。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难题是,跨文化研究的核心层面在哪里?
在跨文化研究中,一个共识性的看法是,人类文化有表层和深层之分。前者是我们感官经验到的事
物和现象,而后者则是深蕴在这些事物和现象后面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等。如果跨文化研究只触及到社会和文化的表层,那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揭示其深层才能完整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及其因果关系。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很多讨论涉及到这些核心层面。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了很多争议。如何确立这些核心层面?如何将这些核心层面的问题系统化?如何在具体的跨文化研究中分析和讨论这些核心层面?对比较文学来说是未有定论的难题。在这方面,其他学科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做法。
据我观察,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跨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具有共识性的基本问题,它们反映了特定学科对人类社会和文化核心层面的看法。比如,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已经形成共识的跨文化研究的核心层面(the key dimensions),最初是由荷兰社会学家霍夫斯特1980年提出的,包括五个层面,后来又被很多人发展和完善。它们是:1、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IC),即多大程度上个体感觉自己摆脱了群体的压力,亦即自己的目标和群体有多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权力距离(PD,power distance),即群体成员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不平等的权力分配,亦即权力多寡不同的成员间权力的差异;3、避免不确定性(UA,uncertainty avoidance),多大程度上一个群体发展出可以降低不确定性和含混性、以及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机的过程;4、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MA),性别角色和区分在多大程度上是传统的,多大程度上欣赏男性气质(比如攻击性)或女性气质(比如合作性):5、长期导向(LTO,longterm orientation),即一个文化的成员心甘情愿地放弃短期回报而关注长期的目标。当然,跨文化心理学的这五个核心层面反映了这一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意识,随着研究的发展和变化,新的问题必然会涌现,旧的问题也必然会被淘汰。
社会学家艾森斯塔的“比较文明和多元现代性”研究也是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他从社会学角度提出,比较文明的基本层面,是社会学家从跨文化研究的特定观察角度看到和想看到的东西,也受制于社会学研究的进展。按照艾森斯塔的描述,比较文明的研究就是把比较方法和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问题关联起来。它由两条线索构成,其一是把历史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结合起来的宽泛的比较研究,其二是现代化及其发展研究,两条线索在文明及其动力学的比较研究中融合了起来。进一步,这些比较文明的研究始终以如下社会学及其现代性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为核心:1、劳动社会分工的建构;2、权力规则:3、诚信(团结)、意义的建构及其对体制和文化发展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学和现代性讨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它们在不同文明中有不同的构成,正是多元现代性的表征。
篇8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整理转正自我鉴定,喜欢的就可以收藏哦
大学生教师转正自我鉴定书20XX年7月,我毕业来到**大学担任教师工作,至今已有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中,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初步了解到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并且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以下我就实习期间的工作做简要的总结。
首先,教学方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教师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神圣的,同时也是责任重大的。肩负着这个重大的任务,暑假期间,我认真地研读了下学期所要讲授课程的相关资料,并且认真备课。开学前一周,学校组织新入职教职工进行了培训,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一些很有用的教案设计以及讲课方面的技巧。开学后,终于到了实战时期,我发现教学工作还是充满挑战的。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发现自己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最开始时,我讲课进度较快,在学生反映之后,我即时进行反思并调整了教学设计。
同时,我也慢慢了解到该如何兼顾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反应调整板书、速度、教学方式、内容……,努力求得学生最大利益。另外,我利用闲暇时间旁听了学院几名很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发现了之前自己没注意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上课讲话速度太快,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等等。可以说,到现在为止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学到了很多并将继续学习。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战,我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次,班主任方面。现在我担任大一的**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工作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握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度。与学生关系过近,则可能会丧失威严感,以后学生未必会乖乖听话。与学生关系太远,学生不喜爱班主任,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能不太愿意与班主任沟通。在开第一次班会的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放低了姿态,力图拉近与学生关系。后来注意到这个问题之后,我慢慢地力图努力把握
最后,科研方面。这几个月中,我还不放松科研,研读了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一些高水平论文,努力做到实时掌握科研发展动态。同时,在每周三的例会中,学院都会请一位老师讲自己申请课题的经验,我从中吸取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对没有课题申请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来说,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中,我既有很多的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过程当中不断地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学术水平,力图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
高校教师转正自我鉴定三个月的试用期一转眼就过去了,经过这三个月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获益良多。 下面,我将从思想、工作、学习三个方面来对我试用期的工作进行自我鉴定。
思想方面,身为一名党员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三个月以来,本人坚持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与党性提高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地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表现出较好的组织纪律性。在与同事交往中,我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帮助和认可。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注意方式方法,耐心细心地进行家校联系工作。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也有我的缺点,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过多的追求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工作细节,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去客服这些不足,更好的为工作服务。
工作方面,我本着“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想法去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熟悉了工作的基本流程,深刻的领悟到现代教育需要创新,教师需要有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危机意识,求实意识。作为一名心理老师,我的职责就是为全院心理健康服务。在这三个月以来,我接待咨询学生十几个,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辅导。带领院心协,编制了心理健康教育报纸《心之桥》两期,同时还组织心协成员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月的户外活动比赛,获得了全院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课程方面,本学期担任了《爱情心理学》一课的任课老师,认真细致的备课,幽默风趣的讲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收知识。
在学习方面,积极参加了各种培训活动,4月份赴参加了《新精神卫生法背景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通过对新精神卫生法的学习,有针对性对咨询中心现有的工作制度与工作内容进行了改革,使咨询中心的工作更加切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针对所教课程《爱情心理学》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与阅读,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轻松愉悦,教育意义深刻。
大学教师转正自我鉴定范文转眼间,我在XX大学参加工作已近一年。这一年来,我满怀信心,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的工作有校领导的支持和校老师的关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一总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正为范,是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教师的举止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特别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自己的品德非常重要。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新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尽量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之余我还不断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
在教学中,我每次都很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好课后反思,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平时我还虚心向学校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并及时向他们请教。在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外,我与学生一起玩、一起笑,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大姐姐。在班级管理中,我组织好班干部的管理工作,让他们做我的小助手,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能力。我努力用一颗平等、博爱及宽容的心去看待、教育每一位学生。这一年我有幸能与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董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她在教学方面和班级管理方面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这一年虽然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我所带的班的学生在每次比赛中都能积极参加,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还被评为“优秀班级”。他们的每一次收获就是对我的鼓励,同时我也被评上了“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在校教学技能比赛中取的“小荷奖”。收获最大的是这一年在校领导、老师的关怀下,我的教学技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成绩是可喜的,收获是丰硕的。
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首先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能力还待提高;在处理已有的知识与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时还不能很好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部分教材的内容把握不全面。其次论文意识不强。最后,有时自己的脾气太过孩子气,在处理有些事情时过于急躁,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与经验。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总结与反思。我相信在反复的总结与反思中,我会不断地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越做越好的。
篇9
关键词:多维视野;劳伦斯;作品;赏析
一 多元主题深入阐释:创作主题研究
劳伦斯的作品在主题上采用多元深入阐述的方式,创作主题风格独异。其作品涉及到劳伦斯分析的创作思想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回归自然的渴望;、情爱观;哲学伦理道德观主题等。
1.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和回归自然的渴望。
朱法荣在《D.H 劳伦斯的起点和终点——评〈白孔雀〉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创作主题的相似性和连续性》中认为“处女作《白孔雀》和作后一部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主题上有相似性和连续性,两者都有一个个性分裂的女性,一个的守林人,一片代表现代社会最后的伊甸园的树林”。 为什么作家笔下会有“分裂的女性,的守林人,代表现代社会最后的伊甸园”呢?一方面工业的繁荣,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方面的胜利;另一方面,大机器生产和现代文明压抑,扭曲了人性、破坏了自然。表面上人类是胜利了,但是恩格斯的“一线胜利二线失败论”, 揭示了这个胜利的后果。工业社会中,人性被异化,人不仅仅渴望占有更多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想从精神和肉体上占有他人;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恶化,破坏了人自身的完整性,使人从精神至肉体处于分裂、萎缩的状态。因此,对现性和工业文明的否定以及对大自然本能的复归和向往劳伦斯作品的一个基本的主题。
2.、情爱观——两性和谐构建。
现代工业文明使得人陷入他被自己所选择的文明抛弃的尴尬境地,心灵被扭曲、生命力枯萎、男女阴阳失调。那么,如何使人类恢复生命力呢?威廉.福克纳诉诸于美好的传统,T.S艾略特在宗教中寻找规避。与他们不同,劳伦斯选择呼吁人们在美好、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及由此表现圣洁、自然的爱情中寻找生命的复活,大胆地通过性的形式来复活人性。他以一种“独特的哲理探讨和诗性烛照相互交融的风格”, 演绎了一曲性与爱之美的颂歌。在《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都反映了劳伦斯作品的另一主题:、爱情观。蒋家国认为,莱蒂没有选择莱斯利,而选择了作为工业文明代表的乔治,最后只能把目光投向孩子才能勉强维持婚姻。史小平、金梅认为《虹》的主题是试图在有血有肉的男女之间架起一座完美的沟通与理解的彩虹之桥。通过布朗文一家三代婚恋观的转化,最终展示出创造和谐完美男女情爱的理想与愿望。而万莉在分析《儿子与情人》中着重分析了保罗与密丽安之间的精神恋爱,分析了他与克拉拉之间的肉体恋爱,尤其是保罗与母亲之间的精神依附关系。认为俄底浦斯情结对保罗的生活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志芳在《浅析〈恋爱中的女人〉的艺术主题》和张雅琳在《和谐——再生之本》中均提出了男女政治之间的星际平衡,肉体与精神,理智与情感平衡。《恋爱中的女人》是一部寻找生命真正意义的启示录,但这种平衡不仅是男女间要平衡,而且也需要兄弟之间的爱恋与亲密。吴群涛、罗婷在《〈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笔下“血谊兄弟”研究》中指出“星式均衡的三角婚姻,且在这场婚姻中若可以有一个男子用亲密友谊来补充伴侣关系才算最理想”。
3.哲学伦理道德观。
劳伦斯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整个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哲学探索的过程。他的作品反映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深沉思考。孔力秋认为“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儿子与情人》继续了题材的生命哲学的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体现了劳伦斯的以'血性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了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何昌邑则认为在《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把世界的本原喻为永恒变化。燃烧着的火,不仅象征着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原则和发展变化规律,也象征着人性的本能。在《恋爱中的女人》中,杰拉尔德和伯金寻找理想自我的历程实质上也反映了劳伦斯思想中对人类存在完整性的哲学思考,因为杰拉尔德追求文化自我为伯金追求的自然自我提供了存在的基本形式;而伯金追求的自然自我赋予了文化自我以生命力和活力,因而文化自我和自然自我是人的两种基本属性和不可分割的整体。血性意识也是生命哲学的一个部分。
二 审美形式重新建构:艺术形式研究
关于劳伦斯小说艺术性问题,国内各类研究文章从作品的文体特征、结构模式、叙述风格、语言特点以及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象征、双关等方面作出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1.象征。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劳伦斯作品用得最丰富的是象征手法。因为:“既然要探索心理学的深度,就势所难免他要用大量的象征。因为既称无意识,就很难言辞明说,而只得用象征来暗示。”象征由物象象征、人物象征和神话象征。月亮、花朵、树林、骏马和黑暗等自然物象和景致频繁的活动于劳伦斯任何一部作品中,通过对自然物象和景致的描写来暗示某些隐秘抽象的内容。因而,这些自然物象和景致成为了人的心灵和自然之间来对话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树林象征着大自然的旺盛的生命力,也象征着人的自然天性和人的自然本能。在《儿子与情人》中,已有身孕的莫瑞尔太太被喝醉酒的丈夫赶出门外,不知所措的她在花园里彷徨的情景,劳伦斯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诗化的意蕴世界,表达了人的主观感觉在自然物的拨动之下同自然景物之间的感应与契合:优美的百合花是莫瑞尔太太心灵中涌动着的母爱以及她对生命的向往和对美的追求;蕴育着生命的金黄花粉与莫瑞尔太太腹中蠕动的胎儿,明媚的月光与莫瑞尔太太潜意识萌动的女性和母性的自然本能等等,就构成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意象,突出了人在这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心灵的萌动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感应与契合。“人与人之间直接、自然、必然的关系时男女关系”。《儿子与情人》正是描写保罗与米丽安,克拉拉两位女性之间的关系,而米丽安代表的是“灵”的女性象征,克拉拉代表的是“肉”的女性象征。保罗最终没有选择任何一者,表示只有在“灵”与“肉”合为一体才能够构成一个和谐而又自然、完整的女性,和这种女性结合的爱才是完整的爱。保罗异化的性格暗示着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全面异化,人在强大的工业文明面前显得无能为力,自始至终只能沦为工业文明的囚徒。劳伦斯除了喜欢用物象象征、人物象征以外,还把神话当作必不可少的创作素材,借助神话来组建象征意象,认为劳伦斯作品的神话倾向贯穿他的整个创作生活。赵晓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神话原型隐喻,梅勒士成为“林中居民”,康妮是“睡美人”置换变形,而罗格比园林则是“伊甸园”和“诺亚方舟”的置换变形。他笔下的夏娃出世、洪水方舟等都从不同层面反映了作家对大自然的依恋敬畏,对原始本能的呼唤,以抵抗现代文明及其致力于人物的黑暗探索。
2.双关。
语言方面,郭阳在《论方言在中的运用》一文中表述方言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的程度,突出各个人物间的亲疏关系并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常魏在《人性与理性》一文中,从方言与标准英语之间的互换看梅勒士的形象特征。而邹先道则分析了劳伦斯的意象派小诗《秋雨》的音韵的构成……这在以前的几个时期是很少见的。
就叙事风格、叙事技巧、叙事策略方面而言,尤其以廖杰锋和曾兰兰合作的《试论D.H劳伦斯虹的叙事策略》为代表,认为《虹》以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对位性的叙事结构以及隐喻的叙事手法,寻求表达生命精神的恰当的合奏形式,体现了作品独具特色的现代审美品格和叙事策略。《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结构也是一个常被讨论的话题。有些评论者认为,该“小说的叙事结构又明显的断裂处,”并指出,这正是《儿子与情人》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小说的叙事裂痕不仅没有损害作品的整体性,而且成为建构作品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对《儿子与情人》多又争议,作品的叙事裂痕是导致读解歧义的主义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的从审美角度、陌生感等方面分析了文本。
三 灵活多变的研究视角与范式:劳伦斯研究方法与视角审视
1.比较文学研究范式。
劳伦斯的研究在中国正在不断走向深入,这也与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关。研究方法灵活多变,是中国研究劳伦斯总的特征,这拓宽了人们接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理解作品,从而全面把握劳伦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劳伦斯及其作品进行解读,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大致来说,国内研究主要从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两方面进行探讨。从平行研究来看,有的文章侧重与对劳伦斯和其他作家进行整体比较;有的侧重与对两位作家的两部作品进行比较;还有的侧重于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等的比较。就影响而言,既有别的作家对劳伦斯的影响,也有劳伦斯对国内、国外作家的影响。在对待现代文明以及自然的态度方面,有将劳伦斯与华兹华斯进行对比,提出以自然为方向的救世之道,将老庄、沈从文、郭雪波与之对比;在、爱情主题方面,有的将艾略特和劳伦斯的爱情观进行比较;有的将艾米莉与之进行比较;国内则将劳伦斯与郁达夫对和性心理活动进行对比。从作品与作品的比较而言,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金瓶梅》的文化对比,与《废都》、《微风入林》的性描写对比,与《死水微澜》的命运主题对比,也有作品人物对比,如康妮与潘金莲,曹七巧与莫瑞尔夫人的对比。创作思想、创作手法上有《劳伦斯和乔伊斯对小说理论的贡献》,《从意识流手法谈劳伦斯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等,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非理性注意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而劳伦斯则影响了我国一大批,直至后来享有声誉的作家,如林语堂对性、对自然的感受,张爱玲对人性的另类表达,郁达夫的观等。
2.传记批评范式。
结合具体文本,研究劳伦斯的生平,认为劳伦斯的作品都带有自传性质。所以,评论界从作者本身出发,通过研究其个人生活经历、家庭、文化背景,研究他的母亲、情人和朋友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劳伦斯小说的目的。邓菁的《〈儿子与情人〉中的家庭与社会因素透视》是新时期研究劳伦斯生平的开山之作。张瑞芝则认为“从作者的身世、生活经历对作品的影响这一视角探讨了劳伦斯的独特所在:他的返祖情结、恋母情结以及反映在他作品中的同性恋倾向”。王员员认为劳伦斯周围的女性对他有巨大影响,几乎他所有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是以他所接触的女性作为原型而创作完成的。在劳伦斯的婚姻观方面,李莉认为“劳伦斯所处的上及个人经历是导致起演变的根本原因”。总之,评论者认为从《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作品能明显的劳伦斯看出家庭生活的影象,看出劳伦斯对妻子、情人、母亲不同的情感和心理。甚至有人劳伦斯把全部创作的过程视为他一生经历的某种象征,认为劳伦斯无论在其作品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在寻求一种人性的复归,在现代文明的恐惧中寻找一种人间的伊甸园。
3.心理学研究范式。
评论界也从心理学角度,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劳伦斯的小说进行阐释,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况作出了符合现代心理理论的细致分析。评论者认为,劳伦斯侧重心理描写,意在表现“工业文明之下人类灵魂扭曲后的矛盾和冲突以及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无意识领域和非理性活动。如借用俄狄浦斯情结分析《儿子与情人》,认为保罗恋爱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保罗恋母所致,但更多的还是他无法超越他那失控的“自我”,由此造成的心灵悲剧。
综观21世纪初的劳伦斯研究,既有对其文学创作的重要分析,也有对其人生经历的总体关照;既有对其创作思想的讨论,也有对其艺术特色的赏析,尤其是随着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如“精神分析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生态学批评”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中国学术界对劳伦斯的批评研究视角更为大胆创新,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劳伦斯研究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从表层走向了深层,正在不断朝着多极共存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 加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昂热诺.史忠义,田庆生译.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M].南昌:白花文艺出版社,2000
[3] 姚斯.周彦,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 张弘. 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5] 李咏河.解释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 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 艾米丽.汉恩.劳伦斯和他身边的女人[M].哈尔滨:北京文艺出版社.1998
[8] 廖杰锋.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劳伦斯[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篇10
【论文摘要】:文章从青少年网恋的现状和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谈起,分析了青少年网恋的原因,提出了正确引导青少年网恋行为的对策,希望能为青少年正确的网上活动提供帮助。
一、青少年网恋的现状
据21CN的网上调查显示,近40%的网民坦言有过网恋的经历。而一份来自武汉市的网吧调查表明:城市青少年是网吧的常客,29岁以下的比例达到88%。这足以说明,网恋的双方大多是年轻的"网上一族"。
关于网恋的概念,目前并没有形成定论,学者大多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各不相同的网恋界定。在文章中,将其界定为人们在互联网上认识,相互之间以文字、符号和语言进行感情交流,并获得恋爱体验的行为。
二、青少年网恋的原因
(一) 心理因素
1. 相互吸引的力量
青少年之间的吸引就在于自然的相互吸引,这适合于异性之间,也适合于同性之间。在互联网上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拥有足够的自信心来证明自己的资质。在相互作用方面,大家在一个非以貌取人的环境下相互认识,相互了解。大家都不用真实姓名,很少感到害羞,他们就能够敞开心扉,甚至愿意大胆暴露自己的缺点。如果找不到理想的人,或者不喜欢某人,可以点击删除键,在网络世界里,事情做起来总是这样轻松。年轻人敢于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诉说内心感受,释放心情,能显示出强烈的个性来吸引对方的注意。
2. 浪漫的诱惑
情感表达是青少年网民的一个重要的需要。通过上网来寻求人与人这间的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是一个潜藏在青少年网民内心深处的极为深刻的上网动机。青少年在网上的聊天中,涉及最多的话题是爱情和友谊,他们在网络里绝对不会感到孤独,因为无论爱好兴趣是什么,总有许多人在虚拟社区里相互交谈,互相倾诉秘密。他们在这里可以寻找到理想化的梦中情人,也可以找到没有缺点的恋人。这种现实的、纯真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童话能够满足他们内心深处对浪漫爱情和友情的渴求,也可以慰藉内心深处的孤寂。
3. 寻求自我价值感
社会心理学认为,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势和展示自己的专长。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和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交往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青少年心理的单纯性,常会使部分青少年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如多疑、害羞、闭锁、社交恐惧等等,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而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为这些青少年满足自己的价值感提供了便利。所以,寻求自我价值感也是青少年网恋发生的原因之一。
(二) 网络因素
1.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综合性
网络拓宽了人类的交往空间。在网络社会中,网民可以伪装或隐匿自身的真实身份,可以不承担义务和责任,可以不接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由于网络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认识。进入网络世界观犹如进入了一个地球村,里面形形的信息应有尽有,精华糟粕混杂在一起,是一个信息的海洋,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络传播又不同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读者获取信息是被动的;而网络的传播方式则是双向的,用户可以回应,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因而对青少年来说,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空间,往往经不住诱惑,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生网络恋情。所以说,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给青少年网恋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2. 网络通信工具的便利
大量的交友网站,交友聊天室,BBS,ICQ,OICQ等网络通信工具为青少年网恋创设了良好空间。为了招揽用户,增加点击率和浏览量,一些网站在BBS上,专门开辟了"love"讨论区,供网民们谈情说爱。还有专门开设的网恋交友中心网站,大量的个人网站的主题都与情感有关,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网站都开设了聊天室、虚拟社区等服务功能,其名称也颇为惹眼,如"网恋无罪"、"网上情缘"等,而这些对用户都没有年龄的限制,无论老少都可以申请加入,这为青少年网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 家庭因素
1.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我国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着误区,其中一大误区就是过分干涉、限制孩子的自由发展,尤其是干涉孩子的情感问题,使他们的情感长期被禁锢,难以接近和直抒胸臆。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由于时空的距离使彼此增加了许多想象的成分,增添了美感,同时又可以放心地交流感情,最后产生网上恋情。
转贴于
2. 特殊家庭的影响
特殊家庭指的是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父母离家等情况的家庭。父母的争吵、打骂或者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对孩子是一种严重的伤害,一些父母还会把自己的烦恼发泄到孩子身上,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感到毫无家庭温暖,种种原因都会影响到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网络能够使倍感无助的孩子找到知音和依靠,这为青少年网恋的诞生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三、网恋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影响学业发展
青少年一旦陷入到网恋中,往往会沉迷于网上聊天,网上恋爱中,他们将会利用一切能挤出来的时间上网,从时间和精力方面来看,他们无法同时兼顾学业。另一方面,相对于网恋,其它活动对他们来说变得毫无意义,网络已经成为能够代替其它一切活动的一种新的嗜好。
(二) 引起人际关系问题
处理人际关系需要时间的投入,由于网恋使青少年迷恋于与网上朋友的交流,热衷于虚拟的朋友关系,对网上的朋友产生心理信赖,而没有给现实中的家人和朋友时间和空间,常常拒绝和朋友一起活动,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逃避,引起人际关系障碍。
(三) 带来情绪问题
长期上网的青少年,在网上表现出兴奋、注意力集中、反应敏捷等积极情绪状态。而在走下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常会出现魂不守舍、烦躁不安等情绪,表现出对网络的一种依赖和不可或缺的需要。
四、正确引导青少年网恋行为的对策
(一) 加强网上信息的引导与监控
首先,应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增强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其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力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和良好的网络道德。其次,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方法,争取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治而不乱、严而不死。最后,对网上的不良信息,要有监控部门视情况把关处理,属于不良信息的,要坚决予以删除。
(二) 加强对青少年网恋行为的心理辅导
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心理教育,使其对过度上网所带来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了解,自觉调整上网行为。要对已经产生网络心理依赖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其参加有益活动以转移目标,通过有计划的心理治疗方案,逐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对由于网恋而产生的突发性心理问题,如网恋失败、网恋刺激等不良心理,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 改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
首先,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应避免过分干涉和诸多限制,应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和表达情感的机会,要注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而不是一味压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其次,应尽量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暖,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使他们在情感上能够得到满足,以避免到网络上去寻求精神慰藉。
(四) 给青少年创造更多健康的交往空间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人际交往,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满足他们渴望友情和情感交流的需求,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他们到网络虚拟世界中填补情感上的空虚。所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应该设法创造条件,为他们 提供活动的空间,促使他们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满足心理需要。
参考文献
[1] 陶富强, 冯凌.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探析[J]. 山西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