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精神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篇1

一、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校园精神文化作为学校现实的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潜在而强烈、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能使学生认同、接受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行为。当前,要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与引导,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引导他们直面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还要注重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诚信观念、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实现和谐发展。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即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领和支撑。没有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基础,就很难协调行动以实现共同的价值目标,就会影响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工程,实施这一工程尤其要注重建设和谐的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和谐大学精神文化可以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扩大影响。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学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学者、学科、学术、学风、学生等要素,这些要素的优化与配置皆离不开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否则,有可能导致学者相互歧视、学科相互排斥、学术死水微澜、学风浮躁滑坡、学生失衡发展。因此,一定要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实现办学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建设起和谐校园。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高职院校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深刻影响。塑造和铸就出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展相适应的校园精神文化,推动高校自身的发展。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学校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凝聚并团结着不同教育背景和专业背景的教职员工,有利于不断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创造力。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需要。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引领功能。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社会健康人格的形成和构建。校园文化培养师生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以及教师在其社会活动中都无形地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其他人,使校园文化所代表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在社会中传播。影响着国民性格的培养和生成,从而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反过来通过文化传播作用的互动。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从而加快学校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原则

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它的定位是地方性、行业性很强的“职业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因此其校园文化建设又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主要应体现出职业特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把握“以人为本、继承与发展、形神统一、特色引导”的原则:

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的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平等的交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呼吁自主创新的现实要求下,精心培育这个根,关键是要从制度上鼓励和培养师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为师生的实践提供适宜的土壤。

继承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四个多样化”的趋势。学院发展建设也面临着校内外环境的深刻转变,校园文化建设既要着眼于过去,更要着眼于现实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与之相辅相成。赋与时代内涵,注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学校优秀传统,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校园文化精华,融合中西校园文化的优秀成果,广泛吸收和借鉴高职院校文化成果,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现其开放性、多样性和辐射性。

形神统一。一种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围绕学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兼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既定目标,要防止“器物之教”、“技艺之教”,忽视学生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生命境界的提升。只有明确定位、丰富内涵,在内容上做足了功夫,再加上形式上的有机结合,达到审美价值与育人价值的统一,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根深叶茂。

特色导引。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既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味、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更要贴近于学校的历史背景、学校结构和培养目标,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承的职业教育文化。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要努力使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有特色、有生命力和张力的“文化场”,使人们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其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互相激励、互相渗透,从而创造和依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来构筑学校自主发展、自

我发展的精神基石。

三、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途径是多方面的,不同的高职院校,在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当前,应当通过强化办学理念、开辟阵地文化建设的途径等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强化办学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面向市场,就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办学理念,构建基于“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体系、基于“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以及基于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高技能、双证制的独具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还应主动出击,尽快学习国外高等教育高度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使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尽快本土化,把学校的发展与地区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高职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重视“校风学风班风”建设。校风、学风建设须大力弘扬时代精神风貌,努力营造富含人文底蕴的校园精神氛围。在校风建设中,要坚持培养社会主义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办学方针,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良好校园风气。在学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团委、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制订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学生奖学金评定、学生违纪处分、学生公寓管理、考试违纪处理等规章制度,规范、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严格对学生公寓、上课考勤和考风考纪的管理,定期通报学生违纪情况,纠正校园不文明行为,强化学生遵纪守法和道德实践意识。在班风建设中,要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特点创建特色,尽情彰显个性班风。

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企业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入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使学生尽早实现由“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转化。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以及创业意识。特别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通过仿真、模拟等手段,营造企业化氛围,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尽早融入企业文化。一方面,要把企业作为学院的专业实习基地,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好学生的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为专业课教学和毕业生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学院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工人来校讲授专业知识,每年安排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参加挂职锻炼。学院将通过这两条途径。使学生加深了解所学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并使学生逐步经过由浅到深的实践训练,掌握必须的基本操作技术。获得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

篇2

建设的必要性

 

惠小和

一、提出论点:

热电联供项目,需要此时加强上湾热电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二、说明什么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及其重要作用。

三、论证一,上湾热电厂的复杂历史背景及其三年来初步建设取得成效说明其必要性。

四、论证二,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决定有必要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五、论证三,先进的行业标准要求上湾热电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六、结论:在上湾热电厂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其建设才能积极促进上湾热电厂新的三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试论上湾热电厂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惠小和

发展公司上湾热电厂热电联供建设项目获批的喜讯,不仅给上湾热电厂的所有职工以无比的鼓舞,更为发展公司的发展战略实施创造了一个很好的途径。热电联供不但可以减轻发展公司人员安置的困难,而且将成为发展公司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发展公司良性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效益与管理相依,如何能使热电联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赶超行业先进水平,我认为,此时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非常必要,正如春风春雨,适逢其时。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人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升华,其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古人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行军打仗如此,管理企业亦然。日本三菱企业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在牢里认识了一位神奇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和”,他很受启发,并把企业象征物由三个菱形组成,蕴含着“人和”的理念。海尔员工收入并不高,但员工们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却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也是张瑞敏最为津津乐道的,张瑞敏说:“人的素质是海尔过去成功的根本,今后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人的素质问题,你能把许多人的力量聚合起来,这个企业就成功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上湾热电厂的复杂历史背景及其三年来建设的初步成效说明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

上湾热电厂1991年筹建以来,缓建了八年,职工放假,只给职工发放生活费致使人心涣散,各谋其业,稍有关系或技术的都陆续调往其它单位,其它有做生意的、种地卖菜的,跑出租车的,还有部分纯粹呆在家中,翘首以盼收假的。直到1999年初上级才批准集中供暖项目建设,给上湾热电厂的职工们带来了希望,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一期建设及生产运行中去,三年来在领导的正确决策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三个采暖期的安全供暖,基本实现了“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奋斗目标,同时围绕“团结奋进,开拓务实”的企业精神,为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开展了六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引进送出,结合实践加强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使全体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有信心干好。二是狠抓脏、乱、差现象,使全厂旧貌换新颜,获得了旗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全旗模范单位荣誉称号。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一体化管理受到发展公司表彰。使全体职工适应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标准职工的原则要求。三是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鼓励合理化建议及小改小革。2002年共采纳七条,奖励1500元,创效约二十万元/年,使全体职工增强了主人翁的思想观念。五是围绕安全供暖开展各种劳动竞赛,促进了生产运行安全顺利,提高了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爱厂敬业、追求卓越的思想。六是加强了企业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倡导向“四有新人”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塑造了新的企业形象,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要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上湾热电厂的现状特点有三,一是女职工比例较大,全厂职工140人,女性占65人。这在半军事化式的电力行业是少有的,因为热电厂的工作紧张、劳累,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女人一般体力比男人差。但是女人也有她的细心优点,如何扬长避短,合理安置,使他们彻底脱离封建思想,真正顶起半边天的作用,这就要求她们首先树立起自强、自重的新时代女强人精神;不怕吃苦,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主人翁态度。让男同志都刮目相看电厂女将的风采,使她们能够自信‘谁说女儿不如男’,这就要求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强。二是员工文化层次差异大,整体专业技术水平还不高。学历方面大专以上的只有25人,其余还有部分是文盲。技术方面特别是检修人员,我感觉到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去年公司职工技能签定时参加的电焊、钳工工种中,只有一人过了中级,而电工班三人也只有班长一人能独立完成各项电工工作,热工仪表班四人全部没有经过一次正规专业培训,运行方面汽机发电专业至今还是空缺。这样的员工队伍怎能适应上电的要求呢?三是按电力规范要求,工作作风仍有懒、散、慢、粗的现象。眼看就要上电了,部分职工思想上仍没有紧张感,工作标准仍停留在原来的供热基础上。到各车间看看,职工们看书学习,力求上进的不多;干工作认真严谨,追求更高标准的不多;不遵守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的还有;酒后上岗,脱岗睡岗现象还未杜绝;工作扯皮,不协调的现象还有;吃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思想,说大话,不务实的作风还普遍存在。这等等问题在目前还存在,这就要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先进的行业标准要求上湾热电厂必须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热电联供项目的上马,圆了上湾热电厂十二年三任厂长的梦,喜讯一传到上湾热电厂,工人们兴奋之余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再也不用放假了”。说实话,原来的上湾热电厂十一年来,八年无热无电,三年有热无电,确实每个职工的思想压力挺大的,我们的出路在那里?是每个职工的心头疑团,现在批准上电了,可是从一个普通的供热站到一个标准化的热电厂,员工素质要求距离之大,不可低估,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管理,道德风貌,专业技能都要严格执行电力行业规范,更新求精。这就要求必须培养出一支对热电厂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乐于奉献、勤于创新的管理队伍;一支爱厂如家,业务熟悉、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员工队伍。这样的队伍只有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才能培养出来。去年有幸参观了华能黄岛热电厂,厂区环境优雅确实与地理环境有关。但我们走进标准化最难搞好的输煤车间,皮带在稳稳地运转着,车间内窗明几净,噪音极低。控制室内绝对比我们的办公室还要干净整洁,真令我们自叹不如。再到其它车间看看,工人们熟练的操作技能,高昴的学习气氛,百日安全运行的记录,创新提效的技改措施,相比之下,全让我们汗颜。我们神东公司是全国煤炭行业的率先,我们上湾热电厂也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建设国内一流电力企业,一定要为神东公司争光。

 

在上湾热电厂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时不待我,势在必行。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9

每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都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代表了整个国家在民族内部、国际外部环境中的影响力、凝聚力。而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集中场所,是创造文化、传承文化、引领文化的关键阵地,在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进程中自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提升校园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作为满足祖国未来发展需求,孕育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摇篮,应当充分抓住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环境文化建设现状

当下,各个高校已经开始慢慢重视校内的环境文化建设工作,认为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存在积极的熏陶作用的。确实,校园环境由于常伴学生左右,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影响人上面存在一定的教育效果。美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悦,积极向上;恶劣的校园环境的效果自然相反。

所以,学校开始重视校内山水、花草树木的建设工作,也开始不断提升校内的基础设备、科学设备质量,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备齐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行为文化建设现状

学校的行为文化产生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两者进行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活动时,行为文化就产生了。[1]可以说,教师的身体力行在行为文化方面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比教学中的尊尊教诲有效得多,学生也容易模仿。所以,当下在行为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重点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学生与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师生共同进步的重要前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当下,随着社会文明化、制度化的不断推进,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当下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制法规教育,与在校生相关的管理制度、教学制度等。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深化学生的培养模式,深化高校教育改革,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可以积极引导教师、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是推动高校有序发展的基础前提。健全的制度文化建设还可以保障学生、教师的基本权益,让师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安心工作,学习。

4.精神文化建设现状

精神文化在学校的学生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精神文化作为思想意识层次的重要资源,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当下,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学校内部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以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为精神文化的建设依据,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学生、教师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各个高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校内的环境文化建设工作,但是,很多高校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表层校园文化建设与深层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工作的重要性,即学校不仅要环境优美,还要让这种优美环境真正感染学生,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很多高校开始不断投入财力、物力用于校园布局、绿化环境、景点布置等各个方面,但学生对于这些环境不爱护的情况也一直存在,说明这些硬性的环境文化建设并未对学生产生预期效果,或者说,并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观。[2]所以,总体而言,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还是过于死板,缺少创新,缺少对于环境文化的理解。

2. 行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虽然学校重点强调教师在行为文化建设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但由于高校建设历史久远,许多高校中还有部分知识渊博的老教师、老教授任教,这部分老师中有个别老师由于职称高,在学校中的地位自然是不可估量的,高校对于这部分教师也非常敬重;但这部分教师由于年纪过大,保留着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普通话不标准、喜欢辱骂学生等,这些行为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效果,学生在长期的不良习惯影响之下,也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

3.制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虽然已经慢慢形成,学校也开始不断投入人力、物力来健全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工作,但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制度文化建设存在表面制度文化与深层制度文化两个方面不相匹配。表层制度文化建设指的就是当下大部分高校正在实施的健全制度文化的工作,是通过拟写电子档案的制度来实现的;但深层的制度文化建设,指的是在表层制度文化建设工作实施以后,学生、教师对于制度的认可、接受程度,对于这部分内容,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意识到。

4.精神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意识到精神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培养学生道德观中的重要性,在学校的领导层面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重视度;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辅导员、学科教师由于目光短浅,只重视当下手头上的教学、科研工作,对于精神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以为然,所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造成了建设中工作的断层,导致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实效不高。再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不仅仅要遵循各个高校的传统文化,还要在当下的科研工作、制度建设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等各个方面有所创新,而部分学校一成不变,宣扬的精神早已过时,自然起不了应有效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探析

1.加强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属于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环境文化建设水平,也是重点途径之一。创建美丽的校园,要从硬环境开始。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书院及当今的重点大学,地理位置一般都是极好的,依山傍水,在清幽之处建校,为的就是给学生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3]通过山水、花草自然环境的建设,再通过橱窗、宣传栏建设,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这种赏心悦目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学生自然也特别积极进取。在高校环境文化建设中,学校内部的楼道、马路、灯具、教室、仪器、设备等都可以采用名人的姓名、企业的名字命名,这样一来可以用于表彰这些对于社会、国家有过贡献的人物与企业,二来可以让学生不断学习这些人物、企业的相关事迹,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学有所成。

2.加强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的行为文化产生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两者进行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校园活动等时,行为文化就产生了。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特色,会存在不同的行为文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学校的整体行为习惯。[4]在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的往往是教师与管理者。由于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行为很容易受到教师与管理者的影响,所以,教师与管理者的行为文化建设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文化建设效果,继而影响了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氛围。所以,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教师、管理者的行为,它们应具有榜样作用,从而积极引导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

3.加强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可以分为表层的制度文化建设与深层的制度文化建设。表层的制度文化建设指的是有关于制度的文本、纸质材料、电子文档等,而深层的制度文化指的是学生对于学校出台的相关制度的认可程度及遵守态度。想要评定一个学校的制度文化是否有效,既要从表层的制度文化中判定学校制定的制度是否与学生的教育相符合、是否遵守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又要从深层的制度文化角度出发,调研学生对于学校制度的认可、遵守程度。如果学校想要不断发展、进步,不仅要重点建设表层的制度文化,即根据当下学生的情况不断更改制度中的内容,与时俱进,切不可墨守成规,还要重点跟进表层的制度文化出台后,深层的制度文化方面是否收到实效。[5]当然,两者是有先后关系的,如果表层的制度文化建设存在一定问题,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行深层的制度文化建设中自然会存在不少问题。但如果表层制度文化建设中不存在问题,在具体实施深层制度文化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跟进相关工作。

4.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

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点途径之一。加强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既要尊重各个高校的传统文化,又要在当下的科研工作、制度建设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等各个方面有所创新,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它们全新的理念。所以,在加强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中,重点是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一定要体现当下的时代精神,积极弘扬适合当下实际情况且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的精神文化。基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炼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从学生发展的大局观出发,不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使学校、学生、教师都不断发展。重视人文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共同丰富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满足祖国未来发展需求、孕育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摇篮,应当充分把握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而在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过程中,重点重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角度进行建设。

参考文献:

[1]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光明日报,2011-12-07.

[2]陈正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论要[J].浙江社会科学,2012,(2).

[3]刘国艳.学校变革中的若干问题与合作型学校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篇4

关键词:职工文化大讲堂;群众文化建设;作用0引言

群众是具有推动国家创造和发展能力的最基础团体,而群众文化建设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繁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氛围,是我国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对群众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已成为我国群众热切的愿望并受到广泛赞誉。

1群众文化建设概念及其社会意义

群众文化建设是指群众在工作之外,自我参与、组织、开发的社会性文化。[1]群众文化建设具有群众性、多样性以及自娱性的特点,能积极调动群众的意识及思维活动,使群众在参与各种社会性文化活动中获取一种积极性情绪,进而满足思想、文化以及感情的共同需求。群众文化建设包涵群众文化生活、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以及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等重要概念,能有效地教育和熏陶群众,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娱乐群众、传承文明以及引领先进文化。[2]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和基层性两种特点,能有效反映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精神文化面貌,承载着民族特色文化以及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民族精神和国家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群众文化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所形成的,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而群众文化活动包涵群众喜爱的文化元素以及特色文化内容,使群众受到教育和熏陶,广泛受到群众的赞誉。

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对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2.1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采用各种媒体活动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场景的布置营造出社会文化建设的氛围,进而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范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呈现的问题日益加剧,例如,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使我国群众意识信念淡薄,迷失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群众心态的失衡,导致群众逐渐迷失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意识。“职工文化大讲堂”充分发舆论宣传的作用,积极宣传群众文化建设,从而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2.2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群众文化建设是民族的血脉,是群众的精神家园,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群众的精神文化力量起着重要作用,是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新要求。由于我国社会还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群众的物质生活与社会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既要满足群众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充分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

2.3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过义务培训和讲座,培养职工群众的艺术造诣,塑造一大批文艺人才,在实践中体现出职工群众“学校和乐园”的作用。“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是业余职工群众文化队伍的及时雨,为职工群众提供提升自己的机会以及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积极推进职工文化素质建设和知识层次的提升,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

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未来发展前景和展望

3.1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及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角度,坚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培育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树立社会新风,从而繁荣发展我国特色文化建设。“职工文化大讲堂”活

动形式方面也要拓展创新,注重文化联动。坚持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多层面和普及性、广泛性,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以大型节日、欢庆会、百姓大舞台系列的文化活动为龙头、“走基层”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3.2“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从城市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城市群众文化建设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形成的以适应非农业人口多层次文化消费需要的一种社会性文化。[3]“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不单是先生坐在台前,下面是群众的关系,更是一种提升自己及展现自己的舞台。“职工文化大讲堂”活动通常都在密度高和具有很好条件的企业集团开展,然而,在优越条件下开展出色活动的同时,更应满足偏远山区及城镇边缘的村落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农村提供科学知识、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农、林、渔等各种生产谋生手段,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4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在广大基础群众中弘扬先进文化,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群众整体文化素质,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职工大讲堂”活动充分发挥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影响,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培养职工群众艺术造诣,提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使广大群众受到教育和文化熏陶,对推进群众文化建设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未来“职工大讲堂”活动要融合企业、工业及社会文化,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并更多关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发展新时期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参考文献:

[1] 骆昭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域下职工群众文化建设[j].湘潮(下半月),2011,12(02):5556.

篇5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文化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在物质已经充分丰足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它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是群众的客观需求,也是衡量精神文明和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使其更好的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

一、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日益强烈,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群众文化活动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在新时期,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繁荣,有新突破、新作为,实现“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二)有助于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是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只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时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工作。而群众文化活动便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

二、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文化建设骨干力量

新时期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论证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首先,要认识到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沟通交流的日益密切,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是要根据当前人们精神生活变化的特点,打破过去的文化建设范围,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群众打造形式不同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建设。其实,要积极培养文化建设业务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建立一支高端专业业务人员、业务文艺骨干和部分群众为一体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在进行文艺骨干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师资力量,创建丰富的文艺培训班,提升原有的音乐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等培训内容的层次,优化培训方法。另外,还要创造机会促进文艺骨干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相关的文艺座谈会、交流会,将每个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好方法、好经验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积极发挥基层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以及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过于注重经济而忽视文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一度被削弱,所以文化馆应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具有文化馆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在看展文化活动时,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全民参与。

(三)整合地区资源,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可以整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为艺术人才发挥专长提供阵地和载体,拓宽群众文化服务渠道,突破群众文化服务资源不足的瓶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群众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到各社区各行政村,把内容和形式定位在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使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文化成果,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建设事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构建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形式,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篇6

【关键词】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重要性;精神文化;创新

前言:目前,由于我国原有基层群众文化资源的不足,各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文化设施等资源匮乏,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走向消亡的局面。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要倡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活动中能够充分的实现自我提高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和繁荣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1. 搞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可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指引方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撑。由于我国农村原有文化的资源的缺乏,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局面。而乡镇文化站是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它对群众做好文化宣传、组织和引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智力和精神的支持。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立足于面向广大基层的文化建设工作,它将群众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2. 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和发展,我国各级领导尤其是各乡镇基层领导对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各乡镇重要节庆日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实施力度也在不断增强。随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文化的品位也在逐步提升。许多民间传统的庙会、龙灯等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的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文化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由于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乡镇的文化建设发展不容乐观。

2.1 资金和人员投入较少,重视程度较低

国家对于政府的考核偏重于经济建设,而隶属精神建设领域的群众文化事业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对于基层群众文化的考核方式不严格,伸展的力度也不大,另外由于群众文化生活很难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地方政府对于农业文化建设的投放力度较小,重视程度较其他方面(如财政收入和工农业产值等)较低。

2.2 文化资源匮乏,形式单一

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以立项,各乡镇文化站的文化干部待遇长久得不到良好的落实,专职负责人员调换频繁,人才流失情况严重。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活动场地短缺,许多公共活动文化场所经常以各种名义被占用,加之举办文化活动的经费缺乏应有的保障,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大。使得群众文化建设难以进行。

2.3 文化建设工作运作困难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是否切实有效,主要取决于文化队伍建设和年轻有活力的文化骨干的支持。而当今社会的大趋势是农村青壮年普遍都外出打工,具有一技之长的文艺人才也纷纷远走谋生,使得许多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文化群体逐渐瓦解。而且各乡镇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也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硬性指标上。虽然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不断重视和加强,城区的广场文化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但是想要延伸到村镇却很难。

3.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对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得管理规范化

各级政府应该注重群众文化建设思想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倡导和组织基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文化宣传活动。监督和抵制“黄、赌、毒”等社会毒瘤,建立和发展健康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调动群众对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大力支持民间剧团、文化广场等文化实体的开展,加强对其工作的引导和监管,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2 转变思想观念,创建现代化的人文教育平台

群众基层文化建设是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于乡镇文化站点只有招牌没有场地、有编制无经费、有人员无活动的问题的良好解决,杜绝一些乡镇为了完成组织任务而搞形式化的文化建设。另外,乡镇文化的工作人员要培养对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当地农村人口结构、经济条件、地域特点、文化差异等,科学地分析和制定符合当地群众需要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设施建设方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创造出符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娱乐新项目。

3.3 创新活动内容,提升文化修养和品位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除了要得到政策和方法上的正确引导,还应该在原有文化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建设工作人员要紧紧抓住节日这一传统文化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遏制各种不良低俗文化侵蚀市场。及时的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送到基层群众中来,满足人们的日常文化需求。

结束语:总之,文化建设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方法,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大力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形式,努力打造出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形式,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晓光 刘艳雨.《对文化建设的现状思老》[J].辽宁大学学报,2006年09月

[2] 宋国涛 杜鑫新 张平.《谈基层交化的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07年05月

[3] 王胜刚.《繁荣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J].科学大众,2000年10月

[4] 刘珊;浅谈如何发现和培养群众文化人才[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篇7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概念

基层群众文化是将职工工作之外的生活进行组织开发,建立参与性、组织性和团体性的文化群众建设,在群众中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具有群众性、多样性、娱乐性及精神倡导性。其具体职能是提升思想境界、满足精神文化需要、加强职工内部管理、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传承文明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展开,活动具有群众参与性和基层普遍性,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加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它是在长期发展和探索中日渐形成的一种人民精神力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赞誉。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社会意义

基层文化建设关乎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的必要手段,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前进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让每一个国民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提高国民素养是时展的大势所趋,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具有广泛性的社会意义:

1.丰富了职工生活,打造了多彩的文化氛围满足,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

2.满足了社会的人才文化素质的需求,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了社会竞争力;

3.将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使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平衡发展。提高企业向心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传播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引领先进文明植入生活,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二、如何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群众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日益显现其作用,且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扩大,对当下职工需求的不断探究,得出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世达的大势所趋,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发展。

(一)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1.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

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提升职工文化品质,文化品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洪流下不断提升与发展。目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出现倦怠的趋势,与职工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匹配,必须激发活力,打造职工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认真贯彻《职工群众心理援助计划》,对职工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关爱、职业发展等给予相应的关怀。其具体实施方案是在职工群众中建立“阳光行动”,活动定期展开,对职工的思想状况、生活幸福感指标、心理健康等进行心理辅导、精神鼓励、人文关怀、兴趣培养。在职工群众内部搭建精神家园网络社区,供职工交流、表现,激发职工的文化活力,努力提升自我,展示各自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及文化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

以人为本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原则,对于基层文化群众的建设,其活动主体是人,处处以人为本是体现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核心内容。例如,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时,必须切实考虑到职工的利益,从其利益出发,以提升职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人性化开展方式为手段,以提高职工文娱生活质量为宗旨。从人性出发,树立人文素养的处事方法和亲民方针。

3.发挥文体团队的协作优势

精神文化的发挥主体是社会各界文体团队,有效的组建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离不开他们的协助与配合。企业应该与各界优秀文体团队团结协作,努力开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如与出版社合作,创建职工文化刊物、定期进入企业开展文艺交流会、将歌舞剧搬进企业等,充分发挥与文体团队的优秀协作,丰富和提升职工文化品质。

(二)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

1.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

企业与职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打造特色文化职工品牌,需要以劳模品质引领企业风尚。例如:通过网络、纸质传媒、宣传册、海报等,打造企业劳模形象,宣传企业职工的先进性优秀事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的发展。对职工实时感召、关怀、赞扬,形成良好企业文化格局,打造出有特色的文化职工品牌,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2014年湖北电力集团,在楚天都市报对集团内部电力超人予以劳模的光荣事迹宣传和弘扬,在公司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的劳模发言,取得大放异彩的轰动效果。

2.加强文化品牌运作

职工文化品牌建立后,需要后期强有力的运作,如何运作是关键。例如:创建企业文化品牌期刊,定期同步发售;打造职工节,一个专属于职工群众的文化节日,建立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氛围;形成“走基层”的文化活动格局,将基层群众作为文化职能发挥的主体;创建优秀的运作团队等。

(三)搭建文化建设载体

1.开展体育活动

开展体育活动能够加强职工的拼搏精神,在体育竞技中提高职工凝聚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开展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创建企业内部体育锻炼操房,工作闲暇之时,定期开放,提供锻炼的场所;在职工群体内部组织篮球赛、羽毛球赛、游泳、长短跑、太极拳、体操等各类体育活动赛事,增强职工群众凝聚力和拼搏精神;定期组织体育文化节,在文化节期间宣扬体育精神,弘扬体育文化,开展体育文化知识竞赛和交流等。这些都很好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体育技能,从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要。

2.开展职工文化大讲堂

职工文化大讲堂是在职工群众中开展学术交流、文艺汇演、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体现方式,它是文化活动建设的载体,用以传达文化知识、文化元素以及文化学术。文化大讲堂可以定期举行,讲堂以大阶梯多媒体教室为最佳,能够容纳大量的职工群众,并配备专业的文化导师及嘉宾坐镇,提高文化讲堂的专业度。

3.建立“职工之家”

“职工之家”是职工群众自由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由企业或者社会出资建立,为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实战操作的开放平台。例如:提供心理辅导、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工作技能培训、心灵鸡汤等服务,给职工打造一个温馨的精神文化的“职工之家”。

4.建设文娱一体的职工休闲场所

篇8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大学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文化交汇、碰撞和沉淀的地方。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并对大学生的成长及其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不仅影响学校自身发展,而且对社会产生较强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一种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新的世纪赋予了校园文化一个崭新的内涵,它是指在校园中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所有校园人共同追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和结果。应该说,这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所包含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在物质财富方面,校园文化表现之一为物质文化,具体为校园整体布局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各种社团活动设施;其表现之二为制度文化,具体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结构体系。在精神财富方面,校园文化表现之一为精神文化,具体为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高校对外的形象;其表现之二为校风学风文化,具体为校园的学术学风、教学结构体系和教学目标等。

二、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使师生教有所乐、学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1.1 校园建筑文化 包括校园建筑的布局、风格、色彩和式样等,既表现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又在诠释着高校的一种精神。北大的红楼和未名湖,至今使她的学子们激动不已,原因就在于这些特有的环境给过他们感情的倾注和精神的寄托。一所绿树成荫、鸟鸣花间、风情别致的校园,让学生不仅能尽情享受求学的乐趣,还会滋生出对生活、对学校无限热爱的情感。

1.2 文化基础设施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馆)、演讲厅、音乐厅、俱乐部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

1.3 校园美化、绿化 如文化广场、报栏、宣传栏、植树、种花、草坪、雕塑和修建假山等,这些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都在无形中发挥着物化的功能。

2 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包括科学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等。

4 校风学风文化

包括学校的管理观念 、价值观念、生活信念、办学思想、学校精神等,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体内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是隐形的、无形的,但又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学校形象,是学校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学校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指导思想重视不够

一些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认识不深刻,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唱歌跳舞、琴棋书画和社团活动,对其他大量功能和作用熟视无睹,这就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很难提上议事日程。

2 工作安排规划不够

校园文化一个复杂浩大的创造性工程,它涉及文化活动、组织机构、工作队伍、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校园精神等多方面的工作。但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娱乐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短期行为、突击性任务来抓,很少把这类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这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 组织机构健全不够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把校园文化建设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只把校园文化建设看作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学生业余活动,从而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而没有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没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不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势必难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4 文化形式出新不够

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是校园文化内涵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和方式。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越发活跃,个性特征也越发突出思想情绪稳定活跃,很多问题表现出矛盾心态:表面上趋于务实,深层里陷于"困惑";自我意识强,成才意识弱;参与意识强,集体观念弱,社会公德弱,心理素质弱。在成才意识上,求知、求新素质提高;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这些特征使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去充实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而实际中不少高校仍在沿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模式教育引导学生,其效果不理想也不足为怪。形式陈旧、内容乏新是高校校园文化在虚假繁荣下日益暴露苍白的重要原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吸引力和认同感的障碍之一。

5 文化内涵研究不够

长期以来,校园文化虽然在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但人们对其理论性的研究、规律性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避免地使校园文化处于自生自存自灭的意识形态,影响和限制了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一般来说,高校校园文化至少包括物质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两个方面。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过多的强调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是使其成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性目的,忽视精神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只能流于形式。

四、对策

1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师生员工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更好地实现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高校作为思想相对超前于社会的群体,必须打好主动战,唱好主旋律。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校园文化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和渗透功能,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树立起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强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在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决定了它不是学校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好的,更不是仅凭学生管理部门就能收到效果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要在广大师生员工中落实,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完成。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共建意识,必须发挥领导者的领导作用,老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作用,才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以文化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通过文化来"化人"、"育人"。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非强制性的,因此,在文化建设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进行长期不懈地努力。通过优化文化环境,开展能吸引师生员工积极参加的文化活动"化人"。"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要求一件一件工作、一个一个活动认真抓,过分功利的做是难以奏效的。

4 校园文化建设应注意与时代相适应,革新内容和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日益增强,学生个性的日益突出,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等,迫切要求校园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加以改革,方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功能。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多的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5 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校园精神建设

目前,各高校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上都狠下工夫,而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出发点的校园精神发掘远远不够。校园精神作为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而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理想、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凝聚功能,校园精神是学校师生共创和认可的价值观念,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二是导向功能,校园精神本质上所体现的是大学生"应如何"的价值观念,能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校园氛围,引导规范师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使该校具有某种特有的"精神特征"。当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努力发气掘校园精神的文化意义,否则很难突破目前低水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高欣.二十一世纪中国高校校园文化走向[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9)

[2]柴渭.新时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9)

篇9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考

一、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区别与共性

(一)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区别。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尽管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但是企业文化的构建要以精神文明建设标准为建设基础 ,而精神文明的建设却不以企业文化的建设标准为依据。这种建设标准的依据是区别企业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依据之一。其主要表现在内容、内涵、性质以及方式的不同。

(二)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共性。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存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中,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内容上的统一性、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和作用、目的的一致性。首先是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主要是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除此之外还包括全体企业员工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准则以及奋斗目标,这与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是趋同的。其次是价值取向上,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同样地,两者的功能目的也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功能主要是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来提高企业员工的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共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和融共建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和融共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构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员工所认同并且能够遵循的文化氛围,是全体员工提高自我约束、提升企业效益的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思想上引导员工的观念,比如:团结协作的团体意识、健康向上积极的企业理念等,这种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促进文明企业的建设。比如炒货行业中的杭州姚生记就是因为其“质量第一,服务到位”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才让该品牌驰名中外,深受大众喜爱。

(二)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不败之地,必须坚持走生产效益好、员工素质高、产品质量优的道路,正因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企业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企业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首先,精神文明的创建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只有员工建立了良好的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价值观的实现。除此之外,精神文明建设还体现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归属感的提高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员工良好生产积极性,因此,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中,务必要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

三、加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弘扬企业文化,构筑精神文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所培育而来的,这种文化存在于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目标上。大力弘扬企业文化,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创建,而精神文明的创建反过来也会有效地促进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一致性,所以精神文明的建设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企业文化的弘扬需要企业不断发掘自身特色文化,在文化的弘扬过程中还必须切实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比如京东快递公司,该公司在大力宣扬自身快递物流“高效、快速”理念的同时,开展多次职工培训、丰富员工文化生活以及常规化每日学习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得该公司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企业的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在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弘扬企业文化时,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需要企业相关制度的约束,应当以“守制度,抓规范”为立足点,从而做到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固化于制。因此,完善企业制度具有必要性。可建立相应的日常规范守约机制以及考核机制,让员工在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团体意识,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为企业文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优势地位,必须重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两者和谐共建。企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应该被当成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要充分地认识到企业文化中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观念,从而推动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谐共融,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媛媛.供电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5):195-196.

[2]庆阿丽.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N].企业家日报,2017-03-15(007).

[3]禹东.以企业文化为领航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176.

[4]王晓娟.新时期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179-180.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具有显著的特殊性,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1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性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地域之内构成学校基本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建设和外显的物质文化状态的总和,是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独立学院物质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第一,校园物质设施没有体现出大学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意味,缺乏高雅和有欣赏价值的人文景观,设施设计都比较简单,用途纯粹是为了使用。第二,师生活动场所比较少,独立学院功利性比较强,只注重对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的建设,却不重视师生活动场所比如运动场、教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报告厅、文化广场等建设。第三,有的学校校园绿化和美化工作做得不够,绿化面积没有达到办学标准。

1.2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缺乏内涵性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定位、大学精神、校训、优良传统、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术活动、科研活动、师生文化活动等一切精神文化形态,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的整体形象,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独立学院在这方面是严重欠缺的。

一是办学理念模糊,定位不清楚。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不长,有的学校迄今尚未形成明确的、科学的办学理念,有的学校虽然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写在文件中,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贯彻到工作中。此外,独立学院由于缺乏办学经验,对自己的定位不切合实际,有的过高,有的又偏低。

二是缺乏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师生员工共同的追求与信念,是广大师生员工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理想的集中体现。独立学院由于办学历史不长,普遍缺乏大学精神,表现在广大师生对自由、科学、民主和人文等精神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成为一种追求和向往。

三是校风较差。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风气,即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形成的风尚。它包括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独立学院校风较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风不良。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学校缺乏认同感,认为独立学院是私人开办的学校,地位比较低,产生自卑感,在学校工作纯粹是为了生存,因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进取心不强,缺乏责任感。第二,学生的学风不良。独立学院学生生源比较差,学生普遍存在着混日子和混文凭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早晚自修率低,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抄袭作业现象严重,甚至“恋爱成风,玩游戏成瘾”,不注重学习而注重做兼职赚钱。

三是学术、科研活动严重缺少。独立学院由于受机制所制约, 办学者以及学校管理者把精力和资源都放在教学上,不重视甚至忽视学术、科研活动,尤其在资金方面没有给予一定的支持。开展学术、科研活动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学术、科研等活动的开展就大大受限。

五是学生活动质量还不够高。独立学院对学生活动不够重视,缺乏指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学生开展的活动都比较低俗,大多充满商业和利益意味。

1.3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缺乏长效性

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校园制度中渗透着价值观念、素质要求、作风态度、行为定势、目标追求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独立学院由于尚处于创业之初,所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普遍都不够完善,表现在:第一,没有完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办学,违规违法办学现象还是存在,“依法治校”进程迟缓。第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没有完善,存在很大漏洞,即使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但执行意识较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第三,学校管理体制不顺,院一级的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系一级的管理权限过小。第四,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存在工作越位和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并存。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独立学院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独立学院要想取得长效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要加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既要遵循大学办学的普遍规律,又要从实际出发,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理念。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独立学院而言,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丰富我国高校等教育发展模式。纵观我国教育发展趋势,独立学院等民办教育机构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之一。校园文化史一所学校之根本,因此,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出成绩,有实效,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独立学院办出特色、办出成绩,对于完善与改进我国高等教育也是意义重大的,至少可以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丰富我国多种教育模式下的校园文化,这也为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创造了环境。

二是推动独立学院的内涵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教育产业化、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学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起来。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优胜劣汰。这就意味着当今时代,每个学校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考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学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的优劣。

三是有利于师生的和谐发展。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审美、教育等功能。它能够通过营造正确的政治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师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它能够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沟通师生的思想感情,融合师生的信念情操,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它能发挥以美育人的作用,给师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有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能塑造大学生的文化思想 ,培养学生的乐趣、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增强责任感、确立理想信念等等。3 加强与改进新时期下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独立学院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党、国家的教育政策,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突出独立学院办学的特色性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3.1 不断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第一,设计和建设富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人文气息和文化意味,打造人文校园。第二,加大师生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建设好运动场、教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报告厅、文化广场等。第三,加强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名言警句、励志牌等建设,使之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教育功能。第四,加大校园自然环境建设力度,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3.2 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特色性

一是明确办学理念和定位。办学理念反映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决定着学校的办学风格,对学校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独立学院要尽快明确办学理念,就目前来说,要确立以学生为本、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独立学院还要根据结合实际,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不能好高骛远。

二是有效塑造大学精神。独立学院要大力塑造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等大学精神,制定具有大学精神的校训,让师生在大学精神里熏陶,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

三是深化校风建设。第一,加强教师教风建设。切实加强教职工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严明的纪律,规范教师行为,使他们真正为人师表。实施奖罚制度,重奖认真负责、关爱学生、严格施教的教师,严惩作风懈怠、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教师。第二,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利用宣传栏、横幅、海报、院报等加强学风建设的宣传,倡导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风气。加强课堂纪律管理,严格监督上课纪律。加强考试纪律管理,严惩作弊行为。对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比如到晚上十一点实行断网,这样可以控制学生玩游戏的时间。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先进带动后进,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期设定“学风教育风”等。第三,加强学术科研活动。学术、科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学的发展。独立学院在重视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学术、科研活动。邀请学术权威人士或者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举办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等研讨会,为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活动提供平台。第四,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组织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举办科技文化节、宿舍文化节、文艺晚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摄影大赛、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这些活动对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团队精神、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增强体质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3.3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制度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和长效发展的根本,因此,注重从制度层面推动独立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独立学院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办学,依法办学,规范办学,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其次,要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而且要严格执行既定的规章制度。第三,适当下放院级管理权利,给予系一级更大的管理权利。第四,严格规范教职工的工作职责,实行分工合作制,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高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罗孝友,杨鹏.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琼州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