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基于以上理由与认识,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在广大中小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种在应试教育赛道上疯狂奔跑时的一个小小摆件,可谓之“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关于这一点,在今年4月19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客人民网,以《复旦投毒案:知识与德性的错位》为题与网友交流中指出“现在我们进行心理或其他教育的时候,往往是知识化、积累化,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要点,没有真正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懂得用这些知识来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心,这种教育实际上在整个教育中非常普遍。”
要摆脱心理健康教育摆设化的窘境,道路是什么呢?
1. 对中小学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顶层设计。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就是以人才成长规律为抓手,深刻而沉重地思考――今日中小学教育之“缺”,乃20年后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人才之“短”。查漏补缺,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完善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功能,在学校教育现有的招生功能、培养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功能。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套与2012年修订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相适应的操作性强、适应性强、针对性强、实践性强、责任明确、分工细致的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达标检测评价系统。这样就能从制度设计上杜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过场”“走形式”“摆件化”。
篇2
此前,山西朔州市一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拿刀捅向老师;浙江缙云县盘溪中学女教师在家访途中被学生掐死;中国政法大学一名教授被该校一名大四男生砍死。裸的暴力,似乎只是小说、影视中的情节,但鲜血淋漓的现实,却触目惊心的提醒着人们,这一切都发生在校园里,发生在本应亲密无间的师生之间。
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和老师向来应该是最和谐的关系双方,可是近年来却屡有恶性事件出现,不禁让人们有些愕然,师生关系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需要屠刀相向。
师生关系日渐疏远
湖南澧县学生杀师事件发生后,武汉大学教育专家王开敏分析说,老师频频死于学生刀下,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尊卑关系,同时也说明师生关系出现了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学生对老师下手已无所顾忌,这样下去非常危险!”王开敏还进一步分析说,归根结底,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教育主管部门要出政绩,要求学校、老师出成绩。面对竞争压力,老师必须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严加管束。“以至于老师和学生不仅关系紧张,而且内心还存在着仇恨。”
当然,这番话更多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时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之后能够进一所理想大学做准备。所以,学校对成绩的要求始终不敢松懈,成绩自然也就成了各所学校的最高指挥棒。老师的工作业绩,学生的表现好坏,无不跟成绩一一对照。在此形势下,老师为了自己的业绩,只会拼命的“驱赶”学生往前奔,却不会过多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长久下来,师生之间因为缺少沟通,矛盾就会越来越深,师生关系自然渐行渐远。
而对于大学校园里的师生关系,就更不是什么需要过多揣测的事情了。“老师懒得管我们,我们也懒得让老师管。”大一学生小林一边挥舞着羽毛球拍一边笑嘻嘻地说。进校两个多月了,小林只见过班主任两面,“他长什么模样我还没记住,走在校园里,我可能都认不出他”。说完这句话,小林就去打球了,一副对师生关系话题压根儿不感兴趣的样子。
华南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小王说,大学和中学模式很不一样:“大学里,老师上完课就走人,与老师更多的交流在电话、邮件甚至QQ上。”不过就算是这种联络,也多由学生主动。中山大学学生小汤反映,“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大学老师通常不会主动找学生,愿意多学习多求教的学生,可以主动去找老师。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学生越来越多,但大学的各项资源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师资短缺尤为突出。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比例相差太大,使他们很难注意到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的事务性应酬也偏多,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自然减少。“如果师生关系更好些,交流更多些,或许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杀老师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分析这一恶性事件时,中山大学几位老师承认,目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确缺乏交流。广东教育学院的老师表示,这几年学生招得多,老师们有些顾不过来。
社会不良风气浸染
湖南澧县当地一位教育人士分析说,校园社会化倾向日益加剧,一些社会上的恶习、弊病浸染校园,部分学生迷恋暴力,但在这方面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缺失。“学校要的是分数,很少涉及仁、爱等道理。”
近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在对学生的教育上越来越注重实用性。无形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心理问题等的指导。而年轻人本身自我意识就较强,现在为了就业方便,学习的选择上也有很强的倾向性,往往是对就业有帮助的才有兴趣,他们对于公益活动不大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都很淡薄。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就容易采取极端行为。
其实,这种不良风气不仅在浸染着学生,也使一些老师坠入其中,不能自拔。现在的家长大多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几乎有求必应。个别老师就依仗家长的这种心理,打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旗号”,却做着与教师身份不符的行为。而在大学校园里,一些教授,仅博士生就带了30多个,平时对学生不负责任,论文评定时却横加指责,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还有老师家访时向家长索要红包,这种老师,学生对他怎么能尊重?这种扭曲的师生关系下,矛盾极易激化。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发生伤害事件,本身就是教育制度的失误。”著名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董健认为,反思“学生杀老师”事件,首先就要反思教育制度本身。
“在大学里,应该是这样的氛围:学生自由、自主、主动地学习;老师独立地研究学问,辅导学生。然而,这种氛围被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破坏了。”董健说,大学教育本该是人格提升式的,然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工具训练式的,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强迫式的培训。学生入校后,不能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破坏了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去教学,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去学习,师生关系的基础变得很功利,原来的亲密关系不复存在”。
脆弱的校园心理
杀师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还折射出的一点就是,当下学生心理防线的脆弱。
虽然在一些事件后,学校及时的进行了心理干预,像政法大学的事情发生后,校方就采取了及时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目击事件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
但这毕竟是事后行为,损失还是不可挽回。而且,学生相对于老师还是要多得多,老师不可能注意到每一个人。即使注意到了,老师也无法知道学生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因为这样的事件,好多并没有前兆。这正是可怕之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张西超认为,减少和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治本”的方法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青少年学会通过正当的渠道宣泄和化解负面情绪,帮助他们学会在团体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现在校园里的心理健康的防线是一条很脆弱的防线,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建立起校园的一种危机预警系统。他认为这个防线应该是在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该是由学生和学生中心理教育的积极分子,和一些老师、辅导员共同来组成。孙云晓甚至认为每一个班,甚至每一个宿舍,都应该有一个学生受过一定的训练。这样,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最起码透过这些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反馈出来,许多悲剧也许就能幸免。
其实,校园心理干预近年已经有所发展,但是由于连年的扩招,使得教师跟学生之间的资源配比已经很不平衡。学生增多了,教师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很多管理变成粗线条式的,心理教育疏漏自是难免。所以,这种偶发的事情也在提醒学校要做好日常心理援助工作,如果我们总是事后再去做的话,那问题还会出现。
篇3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通过问卷、座谈、访谈以及查阅资料等各种途径,针对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实施了专题调查,希望能够为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并制定良好的解决方案。
一、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与调查分析
目前,中云中学的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辍学率小于4.0%。在广大农村儿童中,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在整个学校学生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初中阶段的留守学生在本校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4%。 调查结果显示,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目前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留守低年级初中生中属于单亲监护的占48.5%,属于隔代托管监护的有37.8%,还有11.3%的低年级留守儿童属于亲属托管,另外2.5%的儿童则面临没有人监管的问题。由于低年级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亲情十分欠缺,部分家长忽视教育问题,对儿童的教育未形成正确认识,导致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紧张、内向、自卑以及叛逆等心理问题以及性格问题。其次,中云中学目前的学校教育仍有待提高,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以提高其学习成绩。最后,部分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在学校会发生一些打架、偷窃等不遵守纪律的行为,面临思想道德上的缺失。另外,他们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二、中云中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教育对策
1.坚持教育公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追求教育上的公平,教育公平同时也是法律赋予群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必须要坚持教育公平。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存在严重的不公平问题,不同区域之间、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也未能实现真正的公平。目前,我校低年级留守儿童在受教育方面同样面临着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社会各方应该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低年级留守儿童的资金、资源投入,慢慢弱化和消除相关的城乡隔离制度等,保证低年级留守儿童以及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2.加强沟通与交流管理。应不断优化低年级留守儿童监管机制,高度重视低年级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优化其沟通交流方式,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低年级留守儿童由于心智还不成熟,其与务工家长的沟通交流应在时间上和频率上形成一个良好的规律。针对具体沟通内容,不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多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针对沟通方式,可以选择电话沟通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还可以借助QQ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同时,家长还要主动与儿童的班主任以及委托监护人进行频繁地联系,时刻掌握儿童的成长状况。
3.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和管理。学校必须要处理好对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明确学校对于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强化对他们的管理。首先,从生活方面以及心理方面对低年级留守儿童进行进一步的关注以及关心,要综合分析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等,不断加强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培训,强化对他们的生存教育,同时兼顾安全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提高低年级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良好的自我管理方法,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其次,要增设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促进低年级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再次,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确保寄宿制学校能够建设成功,促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学校安心学习和生活,与广大教师及学生一起进步。最后,不断建立健全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设置家长联系热线,给学校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创造条件,方便家长全面了解儿童的受教育现状。
4.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的积极作用。留守儿童教育属于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社会各界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形成合力,为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低年级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氛围。首先,应推进宣传工作,深化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认识,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度。其次,政府部门必须要尽可能发挥其职责,同时站在留守儿童以及儿童家长的角度上,寻找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有效对策并执行。最后,充分发挥青少年管理中心以及工会等社会组织、团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与不同的学校建立联系与合作,逐步构建和完善农村未成年人社会化教育与监护体系,使低年级留守儿童能够在健康、有利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篇4
1、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副组长分别由教育局长和财政局行财股股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
2、及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共15所,(初中7所,小学8所)。享受免除杂费对象的学生为9616人。20*年中央半年79.2万、省全年121万、县半年配套6万元“义保”经费拨到县财政专户管理。教育局依据各学校的学生数,及时把上半年“义保”经费下拨到学校,并在教育结算分中心建立了专门核算帐户。20*年上半年免费教科书资金达18.4万元,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3501人。
3、规范全县中小学经费使用行为。杜绝“先交后退”,禁止乱收费。对“义保”经费使用制定专门报销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严禁将“义保”经费挪作他用或以各种名义发放个人津、补贴。
4、建立了“义保”机制县级数据信息上报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按上级要求做好月报和季报,并做好档案收集管理工作。
5、通过调研报告,争取“一补”到位。目前,我县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还没有到位。学期初,教育局通过测查核实,我县贫困寄宿生752人,每年应补助17.97万元。教育局已专题报告县政府,争取“一补”尽早到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1、出台了《关于做好2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工作的通知》,加强薄弱学校师资的建设;加大教师校际间的交流,促进教师的观念、思路更新和工作积极性的提高。近期拟出台《*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中小学教师、校长的管理,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促进*县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2、扎实推进县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我县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黄教人[20*]10号文件精神,制定《*县“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全面推进校本研修活动;建立、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组织开展“新”课堂优质课展示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业务考试。
3、下发《关于做好2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支教、交流工作的通知》,通过我县中小学教师的帮扶支教和交流流动,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师在校际间的合理流动,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变化,推动学校的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4、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完成了校、县级优秀备课笔记巡展、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优秀备课笔记送市展评。
5、引导学校坚持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注重贫困生、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培养,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文明班级创建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6、认真落实《*县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10年之内省市县重点需改造的薄弱学校,制定了“经费投入”、“班子建设”、“常规管理”、“对口支援”等相关改造措施。
7、在做好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坚持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抓手,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大工程融为一体。增强接纳寄宿生的能力,扩大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偏小、办学不规范和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好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程
1、渔亭中心小学综合楼工程通过公开招标,*县大嵩建筑有限公司中标承建。该楼建筑面积656平方米,底层为学生食堂、二层为学生宿舍、三层是多功能教室,去年九月十日正式开工建设,今年三月二十一日通过了竣工验收。综合楼竣工后,紧接着进行了围墙、厕所、场地、花坛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截止本月初,所有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并通过了验收。经统计,整个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58.4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芜湖卷烟厂捐赠资金20万元,投入危改配套资金38.4万元。
2、*县中学教学大楼于今年四月底完成了公开招标,黄山市建设集团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五月中旬开工建设。该工程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预计200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了基础开挖工序,暑假开始后,进度明显加快。
3、渔亭初中教学楼工程建筑面积808平方米,3层砖混结构,工程总投资50万元。该工程通过网上公开招标后,*县新兴建安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程于四月底正式开工,工程建设工期100天,预计今年八月底竣工,下学年开学正式交付使用,目前该工程二层土建已快结束。
4、洪星乡明德小学教学楼工程由*县新兴建安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大楼建筑面积680平方米,2层框架结构,项目建设周期为4个月。工程于四月底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二层封顶浇筑工序,根据施工合同,八月下旬工程即可交付使用。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抓好“两基”巩固提高
1、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下发了《*县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学校管理,创建和谐校园实施意见》。
2、认真落实环境教育课程。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为依据,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黄山市中小学环境教育读本》,各中小学在学校课程总表中安排环境教育课,每学年环境教育达12课时以上,并积极上好环境教育渗透课,鼓励学校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做到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积极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动员和鼓励各类学校、幼儿园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级“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措施,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创建“绿色学校”的协调指导
4、在各中小学近两年关爱留守学生的实践基础上,召开了以“创新工作思路,关爱留守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全县德育工作研讨会。6月21日上午,黄山市电视台“民生热线”栏目组许迎红、李鑫记者等一行对我县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采访。
5、开展专题教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本季度组织召开了小学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和初中中考各学科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数学、科学课优质课评比活动,开展了县级幼儿优质课评比活动并择优送市参评。
6、开展各类学生比赛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特长。本季度,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小学生英语歌曲演唱比赛、古诗文诵读比赛、乒乓球赛和初中生钢笔字比赛活动;完成了初中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工作。
五、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进程,加快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1、为确保我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我局抓住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这两大重要环节,广泛宣传、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并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拟定下发了《关于2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字[20*]73号)。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即“两考合一”)报考人数1309人(不含县外职校),综合报考率85.4%,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
2、3月15日,由市人大副主任苏智仁带领的市职业教育调研组来我县调研职业教育工作。调研组认为,我县县委、县政府对职教工作高度重视,财力虽有限,职教投入却不减;教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促进县职高的发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工作。调研组同时建议,*县一方面在县职高基础能力建设上还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另一方面在办学规模上,要克难而进,切实抓好招生工作,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当地旅游经济结合,创品牌,努力办好全县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使之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旅游经济,服务于“三农”。4月18日,县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市级复查组就我县职教经费投入、招生与各类培训以及职高办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督查。
3、3月18日,召开了全县职教招生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教育局领导、有关股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各中学初中毕业班班主任,职业高中校长、教导主任等六十余人。市教育局徐荣华副局长和市教育局职教科吴跃进副科长也参加了会议。3月26日为春招报名第一天,共报到118人,完成任务38%(任务310人)。截至六月上旬,县职高春招到校生214人。目前,县职高正在大力宣传国务院新出台的有关职教扶持政策(重点宣传国家资助中职生每人每年1500元),着力做好秋招和春招生的巩固工作。
六、推进现代远程教育。
1、建成全县初中试题库,纳入教学资源体系。课题研究起步良好,今年宏村学校、二中小学部、龙川小学、渔亭中心等学校都分别对所承担的课题开展多形式活动。
2、完成初中、小学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升级,从应用率来看,小学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已成常态;
3、完成*县教育网新版新闻频道、政务频道的改版工作,整理各项教育教学资源、视频资源,为筹建教育网视频、资源频道做好充分准备,探索新的教学资源运转长效机制。
4、组织开展教师九项学术评比;组织参加省、市学生讯飞杯电脑作品比赛,获市一等奖8人次、二等奖13人次、三等奖17人次;组织全县第四届中小学生现场电脑比赛。
七、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成立领导组,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2、抓住重点,确保活动有序有效进行。制定《*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推进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抓住九个重点:即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坚持政务公开;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治理教育不规范收费;建立效能投诉中心;实施“四不准”;严格考评与责任追究制度。
3、加强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改版《*县教育网》,增设“教育新闻”频道,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改进和完善机关电子政务系统,成为教育系统内部公文流转的平台。加强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保持与市教育局、各学校的网络畅通。
篇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市职业教育工作暨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总结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工作,表彰奖励在上述两项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面分析和把握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继续稳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全县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刚才,王军同志传达了市职业教育工作暨教育综合改革会议精神,稍后,县委郭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听取、领会会议精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成效较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和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攻坚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教育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1、理顺了管理体制。撤消了各乡镇的学区中心学校,设立18个片区中心学校,6所县直学校,增设乡镇教育督学15名,全县学校数量由原来的377所减少到现在的366所,减少11所。“中心学校+村完小+校点”的农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整个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更加顺畅、科学、高效。
2、激活了用人机制。全县所有学校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实现公开竞聘,24所学校的校长实现公开选聘。其中:县外前来我县竞聘上岗5名,县内到外县竞聘上岗4名,县内校区间流动1168名,教师流动率达46.5%。初步形成了公平、公开、透明的竞争体制和“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3、改变了分配方法。绩效工资分配方法全面推开。教师档案工资足额发放,津贴及各种补贴采取百分比形式搞活,通过实绩考核最终按比例发放。同时,根据贫困山区和“一师一校”教学工作环境艰苦的现状,积极采取“岗变薪变”的有效方式,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4、改善了学校后勤服务。积极引导条件具备的中小学校将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制发《关于将高中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学校后勤服务推向社会化的实施意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机遇,通过项目招商、经营权承包等方式,实现了初级中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目标,为下一步改善和规范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奠定了基础。
5、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飞跃。20*年,全县高考、中考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其中:高考本(专)科上线289人(含三校生75人),比上年增加139人,上线率达75%;中考600分以上人数高达10人。
教育综合改革实现了“理顺体制、激活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今后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两基”攻坚成效明显
1、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形成。一是建立起了“三交(交毕业生档案、交毕业生、交毕业生情况)、二送(发送《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义务教育宣传资料)、一签(签订新生入学保证书)”的入学和流失学生月报制度;二是切实兑现和落实了“两免一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政策。全县共有2.3万名学生享受到了免费教科书政策,其中:初中6000名,小学1.7万名。全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受益人数高达4万人,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三是加大了贫困学生救助力度。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开展“1+1”(一个职工帮扶一个学生)帮扶救助活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8.2万平方米,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达17.3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建筑中的土木结构比例降至3.34%。亮点学校和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顺利推进,全县广大农村中最美的环境是学校,最好的房子在学校,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3、教师队伍素质有所提高。在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工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共引进“特岗教师”77名,招用本县生源本科毕业生5名,向社会公开招考教师42名。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对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依托“贫义工程”、中英合作云南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和“西发”项目加大了对中小学专任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函授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目前,全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和97.25%。
4、普及程度有了提升。2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2%,比2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适龄少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74%,比2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普及程度有了较大提高。
“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并获得国家教育部的承认,为今后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
同志们,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指出“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的任务。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人才的素质、层次、类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我县在历史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转变,一定程度上仍然束缚着教育自身的发展。就教育内部而言,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交流越来越多,知识来源越来越广,学生学习的方式、途径、内容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设备却得不到及时更新,学校管理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就教育外部来看,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教育的需求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群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否读书,还要看能否读好书,学到真本事。
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继续稳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发展,所以,抓好“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深入推进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势在必行,人心所向,是发展的需要。尽管我们在教育综合改革和“两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只走出了第一步,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炫耀的资本,需要继续深入稳步推进。我们“两基”验收时的各项指标十分脆弱,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确保“两基”成果不反弹,能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坚持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气魄,深入推进全县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刚才王军同志已经做了具体的传达和要求,这也是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请大家会后认真遵照执行。
三、今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工作
针对目前教育面临的形势,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抓好“两基”成果巩固提高,理顺学校管理体制,搞活用人及分配投入机制,突破高中办学瓶颈难题,农村初中实行农科教结合,办好职业教育,发展好学前教育,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到2010年,幼儿入园率要达到32%以上;小学阶段入学率要达到99%以上,辍学率要控制在1%以下;初中阶段入学率要达到96%以上,辍学率要控制在3%以下;高中毛入学率要达到35%左右;青壮年文盲率要控制在5%以下;职教中心在校生要达到1400人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6.8年以上。全县40%以上的小学教师要达到专科学历,40%以上的初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基本形成以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山坝教育差距、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核心,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为根本,以普通高中、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以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继续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做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师生比例均衡化,优质教育群众化。
2、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制度,明确和落实县、乡、村在实施义务教育和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加大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
3、落实校长公选、教师聘任制度。在教师聘任和校长公开选拔方面,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激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分配制度上,坚持绩效工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逐步实行工资总额动态包干,根据教学质量高低,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程度和工作量大小,建立自我调节配置的工资运行机制。
4、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牢牢抓住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好机遇,围绕国家、省和市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建设力度的有关精神,加快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度,做到远程教育收视点覆盖所有中学和完小,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加快发展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提高我县各族人民群众素质的基础工程。今后一段时期,“两基”成果的巩固提高仍然是全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将全县中小学危房降至5%以下。用好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加强和完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动员和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2、严格控制学生辍学。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依法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龄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教育部门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和《云南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有关处罚条款,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对其监护人进行正面教育和必要的行政处罚或依法,确保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三)统筹发展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确保高中阶段教育目标的实现。并努力把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的重点放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要达到35%以上,*一中的办学水平要达到一级三等,县民族中学的办学水平要达到二级二等。
(四)稳步发展幼儿教育
围绕每一个乡镇建设一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搞好幼儿教育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创办和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新途径、新办法。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兴办幼儿园、托儿所。因势利导,推动各类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扩大办园规模。所有公办幼儿园在“十一五”期间都要达到市二级幼儿园以上标准,社会力量兴办的幼儿园70%以上要达到市三级幼儿园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由幼儿园兴办者负责教师的聘任、待遇落实和奖惩,教育部门负责审查资格、职称评定、培养、培训和考核的管理体制。严格实行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省、市示范幼儿园的园长必须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必须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必须达到幼师或相当于幼师毕业中专以上学历。
(五)加快发展职成教育
积极发展各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相互衔接,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从而形成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1、积极发展初等职业教育。通过办农村综合初中、职业初中和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初等职业教育,大力推动和普及适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劳动者。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县情的农村综合初中办学路子,为初中阶段在校生都能真正掌握一门农村实用技术创造条件,力争每所初中都设有综合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服务。
2、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多渠道融资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试行定单办学,减轻办学资金不足的压力,拓宽毕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县职教中心要调整办学方向,提高办学效益,办好融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培训,发挥好示范作用。
3、全力办好成人教育。鼓励参加函授、自学、技能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到2010年,全县教师学历平均合格率要达到*%。
(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
教育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我们要站在“人才强县”的高度,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1、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把好教师的入口关,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按学科配齐配足中小学教师。到2010年,全县高级职称教师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15%,中级职称教师力争达到教师总数的50%。
2、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计划,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路子,开展以全员培训为目标,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教师以多种形式获取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
3、全面实施教师业务培训。抓好全省少数民族基础教育项目“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培训,力争教师培训率达到80%以上。启动“西发项目”中“参与式”教师培训和“学校发展计划”。建立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完善教师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七)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环节,贯穿于儿童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到2010年,中考平均分要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高考综合上线率力争达到80%以上。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教育,纪律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改革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和重视灌输,忽视能力培养等问题;全面落实“减负”工作,优化课堂教育,提高课堂效益,保证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加强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上一篇:农村经济与技术
- 下一篇: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