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探讨。
在当代新经济大潮的建筑活动中,新领域、新形制、新规模的建筑创造很多,比如绿色节能建筑、智能建筑、超高层建筑等。但这些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相较古希腊时期的建筑,却逊色太多。希腊古典建筑艺术为世人瞩目,它融入和展示了希腊文化的精髓,是非常接近完美的建筑形式,尹瑞克先神庙、帕特农神殿被后世尊为希腊建筑的典范。可以说,希腊古典建筑艺术深深影响了欧洲二千多年的建筑史。
现代建筑兴起于战后重建时期。由于战后物资紧缺,所以建筑设计也处处节俭,能省就省,这一思想一直延续至现在,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建筑设计周期被极度压缩,这导致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不被重视。其间还曾出现一种设计理念即折中主义,讲究用新材料、新技术来表现古老的形式,这种“削足适履”的设计思想怎么可能创造出真正有文化特质的建筑呢?还有一种设计思想是单纯追求新材料的使用,比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全部采用钢龙骨和玻璃安装而成,被称作“水晶宫”。虽然它在建筑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新材料玻璃在现代建筑中得以推广和应用的开端,但笔者认为其艺术性是建立在和古建筑相比有着新视觉冲动的基础上的,没有多少精神内涵。
现代建筑活动虽然很多,设计思想也很活跃,如A.阿尔托的地方风格、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密斯的技术精美设计思想、约翰逊?斯东的典雅主义以及R?皮亚诺标榜的高科技时代的机器美、结构美等。但众多现代建筑中,除了因新材料的应用带来新建筑形式变革的几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外,并没有太多令人惊叹和令人敬仰的伟大作品。
西格拉姆大厦采用了简洁、明快、精确的建筑处理手法,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使它从外观上看只是一个毫无美感的立方体。我们不能抹杀它在建筑发展中的地位,可当我们将它与过去的建筑经典作比,就会发现二者带给我们多么迥异的感受。
笔者认为,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明现代建筑的艺术性的话,那就是:取部分古典盛期的建筑样式放在现代城市建筑群中,古典建筑样式将立刻显得无比突出和耀眼。古典盛期建筑是一种文化,一种创造的文化,不是现代人在定格设计理念的时候被用来拷贝或打破的既定模子。今天的建筑应该超越它,现代建筑所创造的成就应该比古典建筑更能影响后世,因为科技更发达了,文化沉淀更多了,真正的建筑作品不应在几十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二、具有较强艺术性、文化性的建筑是建筑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将建筑的可持续性(或者叫绿色建筑)以及节能理念或者智能当作未来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是不适当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建筑随新材料更新也就快,没有内涵和文化的建筑很容易被拆除重建,既浪费了资源,又留不下时代的智慧结晶,所以未来建筑设计的主流应是文化性、艺术性强的建筑,而不是智能和节能
建筑。
好的建筑是社会文明文化的载体,可以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所以建筑的主流也应当是最能表达文化内涵的东西。希腊人的文化是神的文化,是美的最高形式,给人的感觉是美到如神一般,不能再美了,所以他们的建筑是永恒的。虽然许多古希腊建筑因各种原因已经不在了,但是古希腊建筑艺术影响了整个欧洲,它的地位高、价值大,因为它把社会文化凝聚在建筑中、体现在建筑中,而体现整个时代人类精神的建筑是永远不倒的。
笔者认为,未来建筑的主流应朝最完美,最高的标准发展,即符合时代、符合文化,达到时代的内在文化世界和外在形式统一的最高标准。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沿的当属法国和日本,他们在建筑形式上可能没有多少引人瞩目的地方,但他们从统一整个城市色调的角度,统一运用了象征本民族的颜色,实现了城市建筑的整体衔接,而不是像一些国家的城市,霓红、灯箱、广告牌……永远只是没有规律、没有层次的商品城市。
未来建筑设计的趋势是传承历史文明,融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更有文化品位、更好地体现文化延续的建筑,是既节能、环保、智能,又拥有浓郁文化特质的
篇2
——题记
“城雕显现出一种在当代城市文化中获得其存在意义上的态势,传统惯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渐被重组或消解,当代中国城雕已初步显现出现代城市文化归属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无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会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给人类生存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对于城市雕塑来说,它的客观属性更多地被赋予精神内涵的品质,很多大型纪念性城市雕塑给予人们的并不比纪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围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间中(如文化广场、城市广场等),建筑与雕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更显出一种互补关系:建筑为雕塑确定一个场所,而雕塑的精神则充盈了建筑围合的空间,各自为对方提供文化上的诠释。比起建筑来,雕塑的另一个特性是可移动性,室内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为城市雕塑,其个体文化性随之转化为社会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须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辐射面常常会涉及周围的建筑,某些建筑因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让,在互补的同时互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为艺术形态的审美功能,雕塑通常因仅具有审美功能而归属于美术学科。当建筑空间结构的形态注重以形式美感来折射建筑的文化内涵时,建筑与雕塑就相差无几了。②由此可见,建筑更多地受到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的影响,而城市雕塑则更多的是影响环境空间和心理行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须与城市、建筑和空间构成以及与文化形态紧密相连。建筑与雕塑艺术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再创作,所以,更应重视建筑与雕塑之间的互融性,彼此构成具有综合的视觉效果和历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对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把握,对设计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环境二者空间形象的直觉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处地把握到一个切入点,这对环境中的雕塑主题设计成功与否是个关键。“城市雕塑的创作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③也就是说环境空间的结构性质,具备魅力的环境雕塑作品,不能脱离环境因素,必须使每一个进入所在环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围之中,感受到艺术气息和整体环境的内在联系所带来的视觉美感,陶冶公众美的情操,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司徒兆光在创作《郭沫若》时,把铜像设计在30厘米的磨光贴面红色花岗岩石板上,远看仿佛摆在草地上。这也是考虑到故居的庭院环境,不宜置于高台上,考虑的是雕塑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关系。这种潜在于客观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城市街道的风貌。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环境雕塑与建筑、绿化共同创造出反映人们良好生活质量的生活环境,环境的艺术语言是朦胧、概括、象征性的。许正龙认为城市雕塑艺术对空间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创作中他总是强调雕塑设计的隐喻性、象征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以期让人深思作品,反复琢磨,而非就事论事地表现某种单一的具体内容,以此增加环境与雕塑的可读性内容,通过材质美、手工美、肌理美、环境美的创造共同传达个体的、连续性的、有意味的设计意识。 转贴于
雕塑的艺术语言,可以是鲜明的、具体的。因此它能赋予环境以鲜明确切的思想性,用形象来突显环境的主题,这种显现不是简单肤浅的说明,而是要通过艺术家加以升华,创造并赋予艺术感染力。王克庆谈到创作《和平少女》在选择适合的环境时提到:作为城市室外雕塑,需紧密配合环境进行创作,不仅研究选点和作品的形体及姿态,还研究了日本长崎和平公园的光线节奏及人流视觉效果等方面的课题。为了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我们在室内进行泥塑创作时,灯光照明尽量按照和平公园的环境的光线进行设计。安装之前我们要用小样探索光线的效果,最后才确定雕塑安装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环境艺术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其完整的艺术性更容易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缓解现代城市的躁动不安,进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弥补建筑师在建筑作品的艺术创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术的约束。城市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构成,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越来越重视人工环境的建设和开发,环境建设与开发的优劣,其艺术性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城市雕塑则是评价指标的一个部分,雕塑与建筑同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够弱化现代材料的冷漠感,从纯艺术中提升出来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环境艺术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环境的制约。正所谓“环境制约雕塑,雕塑充实环境。它们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雕塑起着凝缩维系空间的作用,并作为人与环境交流的媒体”。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质、形体以及所表达语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与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艺术性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实地记录了城市的这些特性,记录了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变和人工环境的兴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空间环境对它的认可。城市雕塑与环境如此紧密地结合,也是雕塑与环境独立个性的协调统一。雕塑的作用,从整体文化角度而言,是与其他社会行为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个体参与、社会承认的创作行为。因此,雕塑家的创作不应是对环境的强加,也不应是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形式的重复。
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我们应该在交流、实验中求变,在探索和继承中扩大视野,适应变化,使环境因雕塑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定位。
注释:
①张坚.中国当代城市雕塑文化属性的理论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环境——论城市雕塑的整体和谐.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邹广天,李大为.当代中国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庆.参加和平纪念像的创作体会.美术研究,1985(4):55.
⑤许正龙.走出雕塑的误区——有感于当前雕塑的现状.美苑,1996(4):64.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版.
篇3
【关键词】梁柱式结构,装饰色彩,建筑美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文化性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建筑文化是东方所独有的一种“大地文化”,它独有的文化性格,如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淡于宗教浓于伦理,“亲地”倾向和“恋木”情结,达理而通情的技艺之美等耐人寻味。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的群体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土木结构,布局严谨,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样,与自然环境协调。中国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给人的美感是:或雄伟、宏大;或浑厚、质朴;或挺拔刚健;或雍容华贵;或柔和纤秀;或端庄大方,这些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布局、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这些形式美的因素决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审美特征。对中国古建筑的审美与欣赏。1、结构形式 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木构架,主要是采用梁柱式结构(地面上立柱上架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就单体建筑而论,基本分为三部分:台基、墙柱构架、屋顶。2、群体组合与布局特征(间房屋庭院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为群体组合,即是由一个一个的单位建筑组合成的一个大的群体建筑。我国古建筑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由“间”组成“房屋”,再由“房屋”组成“庭院”,进而由“庭院”组成横向铺展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群”。中国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内向的、收敛的、封闭的(如四合院、皇宫、围合的城墙、长城等),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多采用中轴对称布局;西方建筑布局在整体上是外向的、放射的、开放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民主性。可见东西方的建筑和各自的民族性格基本上是统一的。3、装饰色彩 我国古建筑十分讲究内部的装饰、陈设和外部的空间点缀。建筑物内部常用雕梁画栋、图案花纹、匾额楹联以及壁画进行装饰,以增加华丽富贵的气氛。古建筑的外部空间常常用假山叠石加以点缀、设置华表、香炉、石狮、铜鹤等。古建筑装饰的内容可归纳为6大类:突出皇权、表示等级、表明品格、崇扬功绩、驱魔辟邪、祈求吉祥。装饰色彩中,红、黄、绿是我国古建筑的主色调。我国古典建筑中色彩处理以天坛祈年殿最为高超。 4、文化内涵 建筑是物质外显和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缩影。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古建筑在审美文化上具有四大特点:①以大称威;②以中为尊;③礼制至上;④祈吉为尚。中国建筑是“木头的画卷”;西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5、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 我国古建筑具有艺术性与功能性、技术性密切结合的审美特征(例如屋顶上的仙人、走兽是固定屋瓦的铁钉套子),若能在观赏中体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无穷的妙趣。中国古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较强(即功能性较强),西方古建筑的宗教神灵精神较强(追求精神境界)。 6、建筑美与环境美的协谐 环境是构成建筑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帝王陵寝的建筑以及许多寺庙宫观的建筑都是建筑美与自然风景美有机结合的典范。中国古代建筑讲究风水理论,重视环境优化的设计,建筑文化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与神秘色彩。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有一定关系。
中西古建筑的差异。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一)、建筑材料与结构 中国古建筑:土木(“木头的画卷”),梁框式(梁架承重);西方古建筑: 石质(“石头的史书”),围柱式,券柱式(墙柱承重) (二)、建筑布局 中国古建筑:群体性(横向扩展、由建筑包围空间),中轴对称,封闭严谨; 西方古建筑: 独体性(垂直扩展、由空间包围建筑),同心放射,开放活泼 (三)、装饰色彩 中国古建筑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 ;西方古建筑: 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丰富多彩,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在古建筑的室内外还有许多雕刻艺术品,包括寺庙内的佛像、陵墓前的石人、兽等。
篇4
关键词: 超前性;外立面设计;功能分区
0引言
居住潮流、住宅市场常有变化。在之前很多住宅单元不设计起居厅,后来又流行三大一小设计(大厅、大厨、大卫、小卧室),目前又在不少地方出现大卧室和特大起居厅(超过30m2 )的设计以及大卧室和大卫生间的设计。增大客厅面积既方便亲属聚会、朋友交往的需要,还可表现住宅主人的身份。增大卧室和卫生间的面积,使人们感到这两处是最让人能舒适享受的居住空间。
1新型的住宅设计观念
1.1 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享受空间。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
1.2 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住宅设计应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可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1.3 居住空间设计多样化。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使居住空间更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1.4 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种趋势。
1.5 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策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1.6 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住宅设计要讲究文化性、艺术性
文化性、艺术性最能反映住宅和住区的品位。住宅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应力求美观、高雅、和谐、明快、简洁,营造高尚的视觉环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反映深刻的文化内涵、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外地的、外国的住宅设计可借鉴,但不宜照搬。成功的做法是,通过汲取其精华,发扬本身的长处,创出有地方特色和风格的高雅作品。建筑造型反映城市的文化,地区的风貌,也是商品(房)的包装。不少发展商都十分注重这一环节,到处请名师精心设计,对方案反复推敲,甚至几议其稿,才拍板定案。成功的作品都是文化内涵丰富,艺术性强的结晶。
3住宅建筑外立面设计
住宅建筑应力求造型完美、比例适当、色彩协调,与环境配合相宜,各地近年建成的优秀小区都十分注重住宅的立面造型和色彩。外立面可以说是建筑的时装,城市的面容。有的住宅以现代、明朗、动感为主调,表现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其外立面使用红褐仿石面砖,墙体由米黄色喷涂向上过渡到顶部乳白色,轻快、简洁。有的楼房采用白色为墙体主色调,与大面积的绿带、树林相衬,显得醒目、明朗。有的高层住宅楼以素色墙体与浅绿色小弧度玻璃窗相配,矗立在湖畔、江边,构成悦目的景观。有的住宅外墙采用暖色调,烘托暖融融的住家氛围,并与围合组合相呼应,受到好评。有的住宅立面采用横线条,黄色为主色配顶部白色檐线,局部红色勒线,香槟色窗框,弧形窗,显得飘逸活泼,建筑立面造型和色调采用可多式多样,但应根据特定的环境精心设计。应注重协调性、和谐性、耐看性。立面要防止单调沉闷,尽量做到流畅大方,简洁明朗,虚实有度,刚柔相济,有节奏韵律感和时代特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建筑立面不强求一致,有的显现浪漫情调,给人新潮之感;有的以清雅色彩、质朴形象,表现另一种风格;有的突出典雅端庄形象,使造型表现高贵。
4建筑内部设计
建筑内部设计应显现人的中心地位,现代性和实用性,内部平面布局要突出以人为本思想,不让人屈就于建筑,成为建筑的附属。而是符合人的生活活动规律,具有较好的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有的住宅在客厅布置了通往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四五个门户,干扰很大,很难住得舒适,更难体现居住的私密性。
4.1 动静分区。住宅的动静功能分区应得到较多的体现,把工人房、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集中布置,与静区卧室、书房、化妆间,以及半静区客厅形成三个互相干扰相对较小的分区布局,显得比较合理、适用。
4.2 主卧设计。主卧室的设计变化应从常规中主要考虑用于睡眠,延伸到休息、化妆、看书… …主卧面积加大到12 m2 以上,豪华型住宅超过20 m2;配舒适、多功能卫生间、化妆间和主卧阳台;与书房相连,便于工作、学习、电脑操作。
4.3 起居厅设计。起居厅是亲朋好友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应以方正、宽敞、明亮较佳。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
4.4 厨房设计。住宅次空间的功能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厨房与餐厅相邻,构成餐饮空间。有的设计开放式厨房,使餐饮空间更觉宽敞。
4.5 卫生间设计。卫生间的功能不单是洗脸和大小便,沐浴功能( 卫生间内设沐浴小空间)、化妆功能应得到重视,但淋浴区与便溺区应隔开。主卫生间更宜适当增大面积,有的还设按摩浴缸,有的与衣帽间相连,力求舒适。储物空间也在不少住宅单元中有了位置。
4.6 阳台设计。阳台在住宅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直接接触室外空气、阳光之处,应尽量发挥它的绿化、休息、观景、乘凉、健身等多个功能(相邻厨房的工作阳台还有助厨工作功能),面积不要过小。有条件者,还可设计大面积阳台、多个阳台,以至面积比阳台大得多的无顶盖的露台,使之成为空中私人小花园,让人住得更惬意。
4.7 户型设计。户型设计、室内布局要尽可能满足住户的景观需要,将室内景观向室外延伸,让住户更多地亲近自然。因此,窗户要加大( 有的住宅把窗的横向尺寸加到80-90厘米宽),窗台要降低,还可设计弧形窗、落地窗、转角窗、宽角度窗,让住户对室外景观一览无遗。但窗户加大后,夏天室内温度高,能源消耗也高。
篇5
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市场开放,使得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十分活跃,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工业制品的引进生产,使得人们对设计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步理解了设计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国内的公共艺术也在起着蓬勃的发展,公共雕塑,公共壁画及其公共的设施,摆件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发芽成长。传统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国内社会艺术经济的发展需求。设计和艺术在紧迫的需求结合,设计和艺术也以史无前例的尝试着碰撞,随之衍生出来的公共艺术设计和材料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们运用并推广,陶瓷也就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被大家所重新重视起来。
陶瓷,自远古时代人类开始踏足于这个世界,最亲密接触的就是土地,古时,人类用泥土砌息身之所的“建筑”,就可视作土与建筑最初的设计艺术表现,是陶瓷的初始化状态运用于公共空间的雏形。作为中国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已经存在着万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出现和发展始终同大地联系在一起,当然,无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和形态的出现,它之于建筑及室内空间结构,绝非单纯的“陶”和“瓷”或仅仅是建筑饰面的概念。它对建筑及室内空间营造或构筑空间环境意义上,都具有丰富多样而广泛的文化性和独立的艺术性。现代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将陶瓷艺术带入公共空间设计中,从室外建筑延续至室内空间以及陶艺产品在空间中的展示,使陶瓷的多样表现性与空间的关系在对话中得以升华。
纵观陶瓷的发展过程,不但反应着美学性及功能性的发展规律,同时也反应了现代设计发展的普遍规律。功能和形式,实用和美观,人的行为意识,一直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研究探索的课题。由于陶瓷艺术和人们生活的亲密性,作为一种文化表征,现代陶瓷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质,它属于设计文化和陶瓷文化结合生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就其本质来说,它不完全是注重理念性的工业设计,也不同于雕塑和绘画等纯精神性的艺术,它介于两者之间,它有着特定的功能属性,它的材料特性和加工手段必须满足于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还要适应人们的审美习惯,因此形成了独立的审美特征。
设计师和艺术家与科学家一样,一直在不间断的选择和发现适合他们的新的表现语言,借助不同的造型参与到建筑和环境中来,正是这种日益扩大的跨专业的融汇,综合才使得陶瓷全新的空间生命从传统的架上艺术性转化至空间领域。艺术来源于生活,它间接地表现着人的思想和情感,直接描绘着现实生活的科技与文明,从室内到室外无不在进行抒绪和表达审美。当今在钢筋水泥中生存的人们,更具有对返璞归真,纯厚温情的泥土的亲近之情,公共空间设计发展至今,现代冷酷的材料难以制约人类对自然属性的追求,人,居的关系在现代材料的介入下变得越来越勉强和失谐。人造材料的频繁运用,缺乏柔性界质的空间,脱离了人性生活本源的心理需求,而陶瓷材质在空间中的出现恰恰使人性获得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现代人对美的追求更趋于自然化,和谐感,能缓解都市生活的喧嚣和烦躁。陶的质朴,粗犷和瓷的细腻柔和正好为空间中的人们补充了自然地空间营养,它在空间中的运用暗合着时代精神,具有现时的必然性。人类社会多元的地域性文化差异,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生活习俗,道德标准,审美趣味甚至群体性格,所以陶瓷艺术的应用也具有地域文化差异。陶瓷的泥性之美,釉色之美,烧成之美或借助高新工艺技术而成型的过程,都增加了陶瓷艺术与人性本源的诸多共性,形成了陶瓷作品所具有的独创时代视觉语言和审美内涵。陶瓷创作在历经历代探索变迁之后,呈现出现代的特点,即在坚持传统技艺和使用习惯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达到更自由和更活泼的艺术表现力,难怪当郭沫若先生在参观佛山南国石湾镇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赞美的诗句:“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宋窑,艺与道俱进,品与岁更新。”在今天,这样的一句话仍然具有时代意义。
艺术理论家皮道坚先生在“拓展眼界的当代陶艺”一文中指出:虽然陶瓷艺术使用的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媒材,但他关注的却是人性,社会和自然。可以说在现代艺术的诸多表现方式中,现代陶艺是唯一同时兼具原始性,现代性和公共性的一门艺术表现形式。原始性和艺术性显而易见,公共性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被人忽视,但它又是与生俱来的带有公共性,被广泛运用的。陶瓷的公共性起源于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与其艺术性由胚胎阶段到上升为一种民族艺术并运用于其他领域的生命历程无不与空间中的人们有着息息关联,从陶瓷画,陶瓷壁画到陶瓷浮雕,陶瓷陈设,艺术品到室内器皿,器具,陶瓷应用的跨度证明了它与空间艺术的结合时当代人类的营造需要。同时,这也是以陶瓷的材料和手段来表现公众的审美标准心理。行走于空间,建筑物的室内外,接到的两端或城市的广场,商业中心,甚至在我们的家中,都会有着陶瓷材料或陶瓷艺术品的伴随。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当今的陶瓷艺术发展是蓬勃的,充满生命力的,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如何让我们的陶瓷艺术能更与我们的时代,与人类的生活,精神面貌相融合,在公共艺术空间发挥进化心灵的作用,所以如何让陶瓷艺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更关注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因而富于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这也是一个我们现代设计师和艺术家面临的一个鲜明课题。在意识形态上我们要有敢于突破传统,突破我们熟悉习惯的食物,要建立全新的意识,这样才能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在材料的选用上要发掘更新的材质,要敢于创作,要在肌理,质地以及不同的材料运用和引进方面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比较,找到最适合我们公共艺术设计中更融洽,更和谐的陶瓷材料表现形式.设计方面我们也应该多向国外优秀的陶瓷设计作品学习,这些年在国外陶瓷作品大量的引进设计以及加工,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以往我们的不足,使我们的视野空前的开阔,但同时也使我们迷失了自己,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缺少了具有自己特征的风格作品,作品变的越来越模糊,只有时代感没有民族性,得不到观看者的认同,一味的追求现代感和创新,而往往忽略了作品最真实最人性的亲和一面。时代在变化,陶瓷艺术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新作品的创作势必影响和带动着工艺的改进,而一种工艺的创建,会引发更多新作品的出现,因此,工艺的创新也是作品的产生和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
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雕塑;雕塑的发展;雕塑的展望
自古至今,雕塑艺术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每一个雕塑都是历史的一个脚步,每个脚步都写满了历史的文化。雕塑艺术是历史的文化符号,是对历史无声的描述,它不仅是艺术性的标志,更是文化的遗留。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雕塑艺术发展越来越完善,“城市雕塑”也响亮的喊了出来,城市雕塑富含了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多重意义,用它来展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是十分恰当的。
一 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的定义一直都有一定的模糊,有很多人把它同室外雕塑、公共艺术性雕塑、建筑雕塑、园林雕塑混为一谈,其实城市雕塑与室外雕塑的含义更为接近一些,它与室内雕塑的含义相对,主要在一个室外的环境中展示;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有很大的不同,公共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虽然城市雕塑具有一定的公共艺术展示性,但也仅仅是在这点上与公共艺术有共同点,却不能偷换概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又有一定的交集,城市雕塑是一种公共性的文化标识,是公开性的、大众性的展示标识;公共艺术包含的范围要更加广一些,它不仅局限于城市雕塑,还有一些壁画、景观、装置、建筑构筑物、公共设施、建筑装饰面等等人为或者自然景观中具有一定观赏艺术价值的部分,都应当是公共艺术,当然绝大部分应该是人为或者半人为的公共艺术品。如果把城市雕塑称呼为公共艺术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公共艺术都称为城市雕塑,那显然就不妥当了。
二 城市雕塑的发展状况
雕塑的发展经历了久远的历史,城市雕塑虽然出现的比较晚,但是它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产生在人们对精神面貌有所意识的时代,产生的作品也是一些仅能满足当时比较低的层次的审美感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是以教育和政治宣传为目的的。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是为适应时代而产生的,这些作品也不例外,它们的展示内容主要是一些政治性和革命性的图样花纹形象,主要歌颂一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蓬勃发展的工业、现代化程式的农业等等,在形式上主要以大型的纪念性雕塑和小型的小品性雕塑为主。虽然在审美性上与现在的城市雕塑有很大差距,但是在这些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城市雕塑发展的第二阶段的题材主要是时期的和工农兵,这个时期的造型手法主要体现在体量上,把伟人的造型放大,位置举高,带有夸张的手法。这个时期的城市雕塑同样带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此阶段的雕塑作品形成了一批式样造型相同,创作题材一致,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政治雕塑广场,在城市雕塑发展的道路上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亮点。
第三阶段主要以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为雕塑内容的主题,这个阶段的作品相对于前面两个阶段有了很大的完善,不仅艺术语言变得丰富,而且开始注重创作形式的创新和新颖材料的应用。这些作品还是以写实为主,只是增加了更多成分的变形和抽象,但是这些作品的政治色彩依然很浓重,传递出了很多虚无的观念信息。
第四阶段的城市雕塑大约出现在90年代末,社会物质财富迅速积累,精神意识也大大提高,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的风气都进一步开放,雕塑的创作也得到自由释放的空间。雕塑家们开始重视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想法,作品充满了个性化。在这个时期,中国的雕塑艺术才真正意义的开始摆脱传统学院主义的束缚,逐渐成就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环境雕塑。城市雕塑开始具备环境性、地域性、公共性、社会性等特点。创作者在创作中也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的变量,考虑城市雕塑的观念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形态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性质。城市雕塑也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有人文特征的一种公共艺术形式,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正确的引导着受众审美。
三 中国城市雕塑的未来趋势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创作者吸取雕塑文化提供了捷径,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城市雕塑已经基本拜托政治倾向的束缚,越来越注重思考表现人性、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的作品不但充满了艺术气息,而且展现关于人性的思考,衡量艺术的内涵。由城市雕塑艺术出发,面对未来而展开,引导中国公共艺术翻开全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雕塑》 季峰 东南大学出版社.
篇7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篇8
陶瓷在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精心设计下,以其独特的魅力正悄悄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其中陶艺墙作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渐渐地渗透到城市公共空间中。它的介入为陶艺墙的引入并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它给人以个性感,它的创作与运用能够向日益膨胀的城市空间与公共环境传达一种人文的关怀;不但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满足了现代人的精神审美需求。
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环境中的表现
在当今城市公共空间中,处处可见陶艺墙的倩影,陶艺墙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充分地融合到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融入与存在往往给人一种自然的体会,无形中分割和塑造出一系列的空间环境,使人与环境更加贴近。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从融入手工艺的日用陶器到当代的主流艺术,陶瓷艺术已逐步变得多样化。在“艺术与建筑”的脉络中,陶艺墙作为一个独特的表达元素在建筑墙面的装饰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每一件陶艺墙作品的产生都是陶艺家的个人情感、审美意识和对空间环境思考的体现。他们运用陶艺的色彩组合、凹凸不平的肌理表现、丰富多彩的釉色变化、浅浮雕的技法处理、陶瓷文化砖等,以具象、抽象、意象为表现手法,利用自然界的光照射使得陶艺墙的图形、轮廓、肌理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强烈的共鸣,使环境空间更完善,从而增添无穷的魅力。
陶艺墙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融合体现
现代陶艺墙介入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是现代陶瓷艺术与城市环境空间的完美融合。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陶艺墙的表现形式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受到了环境设计师们的重视,现代陶艺墙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及休闲环境。在我们熟悉的广场、公园、居住区、校园、音乐厅、美术馆、郊外空地等,陶艺墙正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向世人展示陶艺墙独特的工艺功能、合理的审美、社会文化等特性。
1、工艺及其功能性对于陶艺墙融入城市公共环境而言,陶艺墙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所具有的挡风遮雨、防止污染、保护建筑物等最基本属性的功能,还有其它一些实用性的功能,具体的来讲就是它对美化、分割空间、再造空间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空间经过精心设计后可以具有隔音、吸音的功能。陶艺墙作品的设计必须服从建筑物本身和环境空间的限制,构图和工艺上要统筹安排。使得陶艺墙与建筑环境空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朱乐耕为韩国汉城“麦粒音乐厅”设计制作的陶艺墙,实现了以陶瓷为主材料装饰功能与使用功能。其中《时间与空间的畅想》运用高温色釉的窑变而构成,每块高温瓷的面皆能符合音乐反射的需要,色彩斑斓的弧面空心墙面既符合用陶艺壁画作局部装饰的惯例,又能恰到好处地转为建筑物内墙装修的构件,将材料与墙面融于一体,既兼顾美观与实用,且又在实用功能上对墙面采用大统一、小变化几何陶块处理,使得声音在空间停留时间高达1.7秒,完全满足了音乐厅的功能要求。再如麦粒音乐厅外墙上的大型陶瓷壁画《生命之光》,作品通过外光源不同角度的精心定位,在壁面上产生不同的阴影效果,部分强化、部分平淡了壁面起伏的艺术性,作品用泥巴的固有色,使作品可随着不同的季节或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对不同建筑环境空间的需求,使作品充分地融入建筑环境空间,营造出不同环境的空间氛围。
2、审美以及合理性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制陶者智慧的结晶,都是凝聚作者本人的情感和审美理念。陶艺墙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一部分,对其首要的要求就是要符合空间建筑的和谐,体现整体美感。其造型变化的无限性和观赏性表现,是以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审美为主线的。其利用陶瓷的材质特点作肌理、釉色等特殊手法的点缀,来增加色彩和美感。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内的陶艺墙,作者以其娴熟、高超的制陶技艺和个性设计将作品很好地与特定的建筑环境相融合。在形式美感上,采用简单的几何线条进行分割、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组合;在墙面艺术处理上,突破了传统的平整,注重肌理的运用和个人情感的表达,突破了传统简单的组合,注重有设计意味的凹凸铺贴;在装饰色彩上,注重与固有环境色彩的协调,在讲究整体美感的同时又有所创新突破,采用色彩的渐变和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让空间环境更显生机,使得特定的建筑物更具美感,达到作品与空间环境相融合的理想效果。
篇9
关键词: 园林 景观 文化 表现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表现
中国园林讲究意境之美,所谓的意境是指: 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体裁中传达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境界。古典园林常常成为诗歌或是绘画的表现对象,所以也赋予了意境之美。正是因为这种意境之美才让中国古典园林抓住世界人们的眼球。这不单单是园林之美,而是从园林之美中透露出来的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在中国的诗词曲中对意境的捕捉都是出神入化的,能够表述高于人们视觉直观的一种精神上的艺术层次。所以景观中对意境的营造也自然成为古典园林设计的目标。
早在秦汉时期修建上林苑、未央宫时修建者就在园中刻意以花草树木和建筑外形搭配,形成高于视觉审美的精神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源于自然天成的环境,更源于人们对景对物的文化感受。宋朝时期全民性的古典园林西湖的问世,让中国古典园林从皇家宫殿、深宅大院走入了民间,西湖成为名传千古的著名园林景致。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却发现主持修建者苏轼采用了很多的意境之笔来打造西湖的景观,带来了西湖美景的千古绝唱。因为有了坡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绝句; 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断桥相会”,因为有了“雷峰塔下”凄绝的爱情故事,西湖才能有这样的神韵之美。这种美是一种意境之美,更是文化之美。这是在换地打造中我们不能仿制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意境在古典园林中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而它总是和我们的文学或是艺术相联系出现。
2.文化性在园林景观营造中的运用
文化有宽阔的领域,与园林有关的门类很多。从园林的发展历程看,园林规划要表现文化性,简单地说须明确以下几点:
(1)充分了解植物材料的文化内涵,并恰当地加以利用。植物材料除了美化城市环境、调节生态环境等作用外,长久以来,某些植物已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松的永恒、竹的虚心、兰的情操、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牡丹的富华、芍药的尊贵、玫瑰的灼热,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又如用攀缘植物———凌宵、地锦、扶芳藤、蔷薇等进行垂直绿化,效果甚佳。建立某些专类园,如月季园、玫瑰园、丁香园、牡丹园、芍药园等不仅使城市形成以乔、灌、花、草相结合,处处郁郁葱葱,绿、美、香、彩漫溢的景观效果,而且利于城市的科普教育,让居民更为深刻地了解大自然。概括起来植物材料的文化性主要分为3种类型:“比德”赏颂型、吟诵雅趣型及形实兼丽型。
(2)景观营造要充分挖掘造园地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避免“克隆园林”、“移植园林”的出现。中国园林是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要运用传统的艺术理论着重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设计者要具备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要充分吸收好的园林作品的内涵和意境,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昆明世博园内就有很多优秀设计作品充分地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性,值得学习参考。
(3)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的发展,在大趋势中体现文化性。汉字的“园”是带四框的,从字型上看,所谓“园”就是指建在一定范围的围墙藩篱之内的绿地,习惯上也就把这类绿地统称为园林[6]。大园林既包括这类绿地,同时还包括道路、河道绿地、单位庭院绿地、住宅区绿地、隔离绿地,乃至风景名胜区绿地。在传统的造园中,一向都是把“建筑、山、水、植被”称之为四要素。在大园林中不仅要使用四要素,而且把喷泉、雕塑、书法镌刻也列为要素之中,变为七大要素,并且把植物材料列为要素之首。在造园时必须对所造园的诸多环境因子加以统盘考虑,尽量求其总体上的和谐美。大园林所面临的现实变化,与文化建园的关系极其密切。由于现代城市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大园林就顺应城市的需要,顺应现代人的需要应运而生了,因为只有大园林才能较好地较全面地解决城市因上述变化而产生的需求,这是今后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园林是一种崭新的园林,继承又发展了传统园林。它仍坚持师法自然的基本理论,认为文化艺术是园林的灵魂,但它又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4)在提倡文化建园方面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内容新手法,即要有所创新;在造园艺术方面要增加现代艺术手法,如喷泉水景、雕塑、书法镌刻等艺术性较强的表现形式要适当安排;在植物造景方面应多运用大手笔、大色块、大尺度,使景区在形成磅礴的大气势的同时更富有自然气息。无论什么形态的园林绿地都要在满足观赏的同时,要尽量加大群众的参与性,因为只有群众的参与才可以起到扩展延伸园林文化内涵的效果。为此要根据园林绿地的设计使用性质,有针对性地多开辟些活动场地或健身娱乐场地等。
3.南京市白鹭洲公园规划与文化风景线设计实例
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占地220亩(约14.67hm2)左右,水面不到57亩(3.8hm2),公园南临长乐路,北接长白街,东靠明城墙,西至平江府路,比邻夫子庙,依城傍水,是秦淮风光带上的一颗明珠(图1)。
图1.白鹭公园平面图
水系文化风景线
白鹭洲公园在与外淮河贯通后,水位下降对滨水经典建筑的亲水性、以及桥与水面关系等方面均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让这些建筑再次唤醒人们对白鹭洲公园的美好记忆,本规划结合秦淮风光带关于“浆声灯影秦淮河”的形象表述,把白鹭洲公园旅游形象定位为:“浆声灯影秦淮河,棹歌舞曳白鹭洲”,从而更加贴切的把白鹭洲公园与秦淮河风光带融为一个整体。“浆声灯影秦淮河”是秦淮河风光形象的精确描绘,表达了秦淮河的诗情画意,赋予了风情万种的秦淮夜泊以浪漫的情调;“棹歌舞曳白鹭洲”则是显露充满传统文化魅力的人文舞台。当游船从芦苇小洲进入公园后,小洲黄石围岸,芦苇轻曳,鹤影随行。其后白鹭桥如一卧虹,飞窜而过,桥后亭影斑驳,歌声若有若无,从两岸的亭台楼阁中传出,偶见灯红酒绿一隅,又一闪而过。幽幽小调,伴着哔哗桨声与摇曳的灯光前行。小调未决,歌声又起,经过一段七折八转,忽见眼前一片略微开阔的水面,飞鸿阁独踞一角,轻歌幔舞中也将人带入到那个久远的年代中去。
2、 建筑文化风景线
对公园内原有建筑进行评价,保留改造了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园林建筑,针对新游线的组织,新增了水街及入口河道几组建筑,挖掘公园原有文化,对建筑重新定义。
(1)水街文化风景线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分内河和外河,内河在南京城中,自古在内秦淮河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各种酒楼、茶馆、小吃等。“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古典戏剧《桃花扇》里的描写就十分真切地再现了古时秦淮河上的繁华景象。整条水街平行于明古城墙,蜿蜒过白鹭岛,呈“s”形,所有的建筑临水而建,并通过不同的建筑密度的安排,有效地使整条水街呈现出完美的韵律感。尽可能的再现历史,让人穿越时空重温那高翘的飞檐、斑驳的马头墙、厚重的石板路、粼粼的波光,一步一个如画的景点、一步一段如歌的历史……
(2)桥文化风景线桥也是白鹭洲公园一大特色,公园水系亦聚亦分,迂回曲折。桥梁形随意到,情趣昂然。公园共有桥梁13座:浣花桥、觅趣桥、绿隐桥、挹波桥、半青桥、小飞虹、二水桥、印月桥、碧波桥、吟风桥、沁芳桥、烟波桥、掬翠桥,各具特色。如觅趣桥,小路蜿蜒、僻静生静;绿隐桥,林木丛生、情趣独具;半青桥便是取王安石诗句:割我中山一半青,而小飞虹,山涧飞架,不高甚险。
3结语
园林是人们追求至美生活方式的一种物质载体。园林既是一种物质生产,也是精神生产,它属于物质型文化,也属于精神型文化。成熟的园林设计必然有一条文脉贯穿始终,引领全园精神空间的主体走向。园林中物质空间的精心打造是始终以服务于深层次的精神空间为宗旨,再创人类自然空间,以达到人与自然的最亲近、最和谐的境界。园林设计与景观营造在表现文化性的同时也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作品才能成为当时当地文化特色的见证。
参考文献:
[1]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天津:天津文化出版社,2003。
[2]徐德嘉。植物景观意匠[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篇10
公共环境陶艺的特点
其一,公共环境陶艺的艺术美感是多方面的。釉色美感:现代陶艺的釉色随着烧制曲线和外界条件的变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色釉通过高温烧制呈现出不同色彩,或绚烂华丽,或纯色质朴,变化丰富。釉色之美是陶艺的特色之美。造型美感:泥料的可塑性使陶艺具备无限的、不一而足的形态,拉坯成型、泥条盘筑、模具印坯、雕塑技法等成型方法使公共环境陶艺具备丰富而多变的美的形态。肌理美感:一方面,泥土的材质肌理可以体现陶艺的自然肌理美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创造出新颖的肌理美感,如可以采用表面有凹凸变化的材料在坯体上压印或者滚压痕迹,形成独特的肌理。烧制美感:陶艺作品的烧制美感可以通过对火候的控制、测量熔融点以及记录温度等控制窑温的方法实现,由于陶艺的烧制受烧成气氛、天气,以及釉色料、坯体等多重因素影响,便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千”变化无尽的烧造之美。
不同的烧制方法可创造出环境陶艺变幻而独特的烧制美感。综合材料美:可以灵活多变地将陶瓷与其他材料结合,实现对材质常态的突破,实现其独特的表现力,充分运用新媒介与表现方式展现陶艺的美。地域美感:陶瓷会因地域上的差异体现更多的人文品质,同时,陶艺也会因为民族性的审美而以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反映现实生活,形成与本民族特定的环境、特定的理念一致的艺术表现形态。传统语汇美:陶瓷文化是一种情感化的历史符号,具备特殊意义的文化性和物质性,将这些独特个性融入现代环境陶艺作品,可以更好地实现泥土的延展性和可塑性,满足以人为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审美需求。器型装饰美:陶瓷最早是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器皿,现代陶艺弱化了其使用价值,根据原有的器型结构表现出不规则的形态、交叉、错位,实现其动感美。
其二,公共环境陶艺以带有特殊历史文化符号的独特艺术形式,与公众生活亲近,与周围环境融合。现代陶艺融入公共艺术成为环境陶艺,成为体现城市文化与民众需求的重要载体,人们关注环境、美化环境、亲近自然和返璞归真的要求使现代陶艺介入公共艺术具有发展的大好时机。现代环境陶艺是现代陶艺和现代环境艺术发展的产物,其艺术特点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创作中受到艺术家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环境陶艺一般蕴含着广泛的、社会群体认同的文化精神和社会公共精神,肩负着创造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品、提高公共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广大市民的艺术意识和公共生活情趣的社会使命。
实例分析公共环境陶艺发展的经验教训
例一,西班牙的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有一个享誉全球的建筑作品——吉尔公园,其中一个蜿蜒的“长蛇椅”就是以陶艺处理手法制作的,很好地让陶艺成为建筑的“皮肤”般的有机体。追根溯源,这些陶瓷作品受到好评很大的原因是具有个性,以淋漓尽致的个性化特征征服观众。要更好地表现环境陶艺的个性化,首先要在观念上获得突破,陶艺家要将自身对生活独具慧眼的洞察和独特的感受以与众不同的泥土语言表现出来,有了个性化的观念,更要将观念以个性化的技巧表现出来。陶瓷材质有着天然的特性,陶土和釉料的可自由发挥度与烧制方式等的不可预期性的奇妙结合,为陶艺家个性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个性、技艺、激情和思想更自由地驰骋其中,使陶艺家更好地寻求与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体验相匹配的公共环境陶艺形式。
例二,我国雕塑家于庆成的代表作品《长江•黄河》(图1),以极为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和母性特征备受称道,将强烈的乡土气息和浓烈的现代感完美糅合在一起。这类作品是完美地融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典范。公共环境陶艺是城市的名片,应义不容辞地体现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对内更具备温情、人性、感怀和充实的美感,对外可以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站在民族特性的角度体味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人可以更加深切地感悟到环境陶艺带来的美学意境。当然,公共环境陶艺家要在作品中体现民族性,首先应该体悟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再结合现代的艺术观念,创作出可以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的陶艺作品。
例三,会田雄亮的作品把陶艺与建筑相融合,把陶与水、空气、阳光相协调,陶艺之美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印象深刻。在环境陶艺形式的设计方面,陶艺家应该通过造型方面的取舍与概括彰显陶艺的诗情画意。在公共环境艺术方面,陶艺家并不能要求对审美对象进行面面俱到地细腻刻画,而只能取其大意,不着意求形似,而更注重神似,以“写意”的气韵、诗性之美来体现中国本土特征与东方艺术体系风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环境陶艺应该承担一部分改变环境的重任,其设计一定要注重艺术韵味的体现,以丰富的人文体验诱发公众在和谐空间中的愉悦精神。可以说,将环境陶艺作品放置到公共空间环境中,与空间环境相融合,极大地充实与优化了城市环境,让公众可以从周围环境中更好地体味文化的氛围,切身感受到文化的陶冶熏陶和传承延续。
公共环境陶艺的发展趋势
公共环境陶艺必然随着公共环境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其发展趋势也将沿着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道路前行。一方面,交融性是当前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公共环境陶艺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交融性的影响。陶艺界都在尝试着从传统的中西方文化的对立矛盾中寻找异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激荡俨然成为公共环境陶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陶瓷艺术在风格、材料与语言方面与其他艺术的界限也日趋模糊,传统和现代、功能和审美等也不再泾渭分明。另一方面,艺术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公共环境陶艺也不例外,创作出既具有民族特点、文化特征、地域和材料特色,又适合本地环境、文脉的环境陶艺是城市建设者、陶艺家的共同使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