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治疗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物治疗的方法

篇1

从整体而言,实体瘤的生物治疗尚处于试验和探索阶段,疗效还不理想,因为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大肠癌的情况基本相仿,现就当前几种常用的生物治疗在大肠癌中的应用及其展望作一简介。

1 干扰素(IFN)

干扰素对各种肿瘤具有抗肿瘤作用,包括毛发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年(第16卷)第10期胞白血病(HCL)、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表皮T细胞淋巴瘤和Kaposi肉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最敏感的肿瘤.单独应用干扰素或与化疗联合应用其疗效均极明显。然而在有些实体瘤,尤其是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中亦可看到有长期效应和疾病稳定>12个月的结果。但在其它实体瘤如结肠癌、癌、肺癌、骨肉瘤中单独用干扰素的效应小于10%。最近,Walder等和Grem等相继报道在进展期结直肠癌病例中,当干扰素与5-FU联合应用时,可增强5-FU的抗癌效应。Ragnhammer的报道还同样显示联合应用才5-FU和干扰素治疗结直肠癌可获得较好的效应,尤其对以往未经任何治疗的病人,其有效率明显提高,可达64%,而且毒副反应轻微且可逆,并认为治疗方便、花费又低。这些报道都认为5-FU和干扰素联合应用对进展期结直肠癌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当然,在应用这两种药物时,给药剂量、用药强度、输注速度和时间控制都对药物抗肿瘤的活性起着作用,因此是需要认真对待,加以解决的问题。换言之,如何通过良好的联合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尚有待人们进一步探索和实现。

2 白细胞介素一2(IL-2)

IL-2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地位。IL-2的主要作用是激活T淋巴细胞;刺激单核细胞吞噬肿瘤细胞;辅助B淋巴细胞生长和分化并诱发释放淋巴因子。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明:IL-2对某些恶性肿瘤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例如:IL-2与LAK细胞联合用于临床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IL-2与化疗联合应用的疗效更显著,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鉴于IL-2在T细胞激活和增生中的重要地位和它在免疫反应中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它可能是任何治疗癌肿的成功的免疫疗法的主角。作为辅助治疗,IL-2可能对绝大多数实体肿瘤有效。但在取得实质性效益前,尚需进一步了解它在调节肿瘤消退中的机理和判断治疗效应的指标,还需要做许多临床研究,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在临床应用IL-2的时候,更需注意它可引起几种全身性剂量限制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症,其次有免疫抑制所伴随对细菌感染抵抗力的降低、可逆性心肌炎、心律紊乱伴低血压和心肌梗死。IL-2引起的低血压则是造成与IL-2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为了避免这种治疗的并发症,对有潜在性心肌缺血性疾病的患者,不宜应用任何大剂量IL-2的免疫治疗。

3 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

一般癌肿的全身治疗要根据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毒性作用,因此通过的“治疗窗口”相当狭小,而限制药物剂量又会影响治疗的疗效。长期以来认为,以肿瘤导向为基础的免疫效应对肿瘤治疗可提供其特异性。抗体则是尤其吸引人的导向运载工具,因为相对容易将各种毒性物质与这些特异性很强的蛋白质结合起来二单克隆抗体技术的问世使人类癌肿治疗的战略得到了发展。抗体是B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反应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导向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将细胞毒性与补体和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结合,对细胞增生起调节作用,以及抗遗传性型疫苗。MCAB通过补体串联或激起抗体依赖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可作为一种免疫治疗剂。一个引人注意加强MCAB效能的策略就是将抗体和细胞毒性物质结合起来,授予特异性,并降低单独应用这种毒性物质的毒性。临床上试行免疫结合的细胞毒性物质包括毒素、化疗药物和放射性同位素。免疫毒素是将MCAB与高度致死的细胞毒素结合在一起。有许多植物和细胞的毒素可被利用。广泛使用的有蓖麻毒素、白喉毒素和假单抱杆菌外毒素。1989”年Byers等报道以含自然蓖麻毒素A链(RTA)和可识别结肠癌细胞表面糖蛋白gP72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素治疗17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l期临床试验结果。在16例可评估的病例中5例具有混合的肿瘤反应,包括2例肝转移灶缩小和1例肺转移灶缩小。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有发热、潮红、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以及精神症状,在停止用药后即消除。几乎所有病人都有抗RTA(HARA)和鼠免疫球蛋白(HAMA)的抗体反应。

篇2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气指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中图分类号] R5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c)-0116-04

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足所致的肺不张引起[1]。该病多发于早产儿,主要表现为吸气性三凹征、青紫、呼气性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常见病因[2]。外源性PS治疗新生儿HMD有利于患儿自身PS的生成及分泌,并能有效促进再生肺泡上皮细胞,降低肺表面张力,提高肺顺应性和肺动脉残气量,避免发生酸中毒及低氧血症,从而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目前,国内与PS给药方法相关的研究较多,不同给药方法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探讨PS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HMD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旨在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H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3]对HMD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并发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湿肺、胎粪吸入性肺炎、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胎龄(33.1±1.4)周;平均体重(2.2±0.4)kg;分:Ⅰ级17例,Ⅱ级26例,Ⅲ级12例,Ⅳ级5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平均胎龄(32.8±1.3)周;平均体重(2.0±0.6)kg;分级:Ⅰ级15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Ⅳ级8例。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重及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具体包括吸痰、吸氧、保暖、营养支持、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在此基础上,两组均在患儿出生后12 h内采用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H20080429)进行治疗。首先将药液置入加治疗,第一次按100 mg/kg给药,12 h后可重复给药。具体操作方法:用5 mL无菌注射器吸取已复温至37℃的固尔苏药液备用。固定好患儿,采用吸引器将患儿气道内的分泌吸净。常规气管内插管并固定后接复苏气囊,加压吸氧保持SpO2≥90%。

对照组:患儿连接鼻饲胃管,沿气管导管将药物送至支气管分叉处后快速注入[4],药液分4次注入,每次注入总剂量的1/4,用药后加压气囊供氧1~2 min,使血氧饱和度≥90%,并使药液在肺部均匀分布。

观察组:复苏气囊加压吸氧,接上4.5号头皮针并对气管导管进行消毒,在接近口腔处,保持15°~30°的角度将头皮针插入管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持针柄,在3 min内将药物缓慢滴入,滴入时机为复苏气囊的放松间隙,边滴入边给氧。滴入完毕后,继续气囊加压供氧1~2 min后将针头拔出。药物滴入过程无需对患儿进行改变。两组患儿用药后6 h内均不吸痰,以防止将药物吸出,影响其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总有效率、血气指标[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a/AP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并发症(血氧饱和度< 90%、肺漏气、药物反流、发绀)、给药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判定标准:给药12 h后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无、发绀消失、呼吸平稳,X线片显示肺部清晰无阴影为显效;给药12 h后血气指标有所改善,、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减轻,X线片显示肺部仍具有异常阴影,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为有效;给药12 h后各项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APO2、PaO2、PaCO2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a/APO2、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患儿给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给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HMD多见于胎龄35周以下早产儿,且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是早产儿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该病是由于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全,PS分泌不足引起。PS缺乏易导致肺泡表面张力上升,引发进行性肺泡萎陷,通气量下降,导致CO2积累和低氧血症,对气体交换产生不利影响,最终诱发HMD。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三凹征、青紫、呼气性及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5]。若不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因呼吸衰竭或低氧血症而导致死亡。

PS替代疗法和呼吸支持是目前临床上治疗HMD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PS在国内外临床的广泛应用,HMD患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PS是一种磷脂蛋白复合物,由多种特异性蛋白和磷脂组成[6],其分布在肺泡液体层表面,能使肺泡液气面的表面张力下降,在低容量下保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泡在呼气末萎缩,增加肺通气量,维持气体交换,避免毛细血管内液体在间质或肺泡内积累,故能提高肺顺应性及肺动脉残气量,提高氧合功能,进而减少低氧血症,有效预防肺水肿、肺不张及酸中毒[7-10]。此外,其还对肺泡上皮细胞的再生和PS的生成分泌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肺泡Ⅱ型细胞在胎龄22~24周时开始生成PS,34周后PS含量在肺泡表面快速增多,因此早产儿常易出现PS缺乏,预防性使用PS能有效降低HMD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固尔苏作为临床治疗HMD的一种特效药,是从猪肺匀浆当中提取的一种PS,由蛋白质、中性脂质及磷脂组成[11-12]。固尔苏能有效减低毛细血管内液体渗出至肺泡、稳定肺泡内压、防止肺泡萎陷,保证气体交换,进而降低HMD的病死率。其治疗HMD效果显著,自应用于临床至今,挽救了无数新生儿HMD患者的生命。

传统的PS给药方法在插管和注药过程中易导致患儿出现人为缺氧,从而使缺氧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目前,国内与PS给药方法相关的研究较多,不同给药方法,其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S给药方法主要包括雾化吸入法及气管内给药法,其中后者包括以下两种。①间断供氧及通气气管内注入PS:方顺兰[13]用头皮针将药物送至支气管分叉处后,患儿分别取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分两次注入,每次注入总剂量的1/2,给药后行气囊加压通气1~2 min,使药液在肺部均匀分布;时富枝等[14]在密闭式吸痰管注药口用注射器滴注PS;温勇珍等[15]采用4~5号无菌鼻饲胃管在支气管分叉处注入PS;本方法通过间断通气气管内注入PS,每次给药都需要中断通气,易导致患儿缺氧损伤加重,且每次给药都需将导管拔出,操作复杂且易对导管造成污染[16],此外,对于自主呼吸较强的患儿,药物滴注过程中可能会引发咳嗽反射,从而导致患儿将药物喷出,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②不停止供氧及中断通气气管内注入PS:骞嫦娥等[17]将接有注射器的5号头皮针刺入消毒后的气管导管内,边滴注PS边给氧,给药时间为15~30 min;给药完毕后拔出针头,穿刺处用胶布贴好防止漏气;本方法给药时采用直接刺入气管导管滴注的方法,不用将接头拔出,避免造成污染的同时也防止了患儿咳出药物,避免二次用药,极大程度地提高药物的利用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18];此外,由于采用不间断供氧,患儿发绀的现象很少出现,其血氧饱和度较稳定,不易受到影响。

本研究探讨PS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HM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对照组采用鼻饲胃管将药物送至支气管分叉处后快速注入后加压供氧;观察组采用4.5号头皮针注入,边注入边给氧。对照组患儿在给药过程中需对其停止供氧从而影响患儿呼吸,而且给药后拍背易导致气道内发生药液聚集,血氧饱和度下降[19];而观察组患儿在给药时持续通气,药液缓慢均匀注入肺内,因而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影响较小,几乎不会导致PaO2下降。对照组给药时需将复苏气囊接口与气管导管分离,在患儿呛咳或呼气时可能会将药液喷出,浪费药物的同时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观察组直接从气管导管壁穿刺注入给药,不用将接口分离,从而避免药液喷出,且因在气囊放松间隙将药物滴入,不会导致气管导管壁被药物喷洒。且对照组操作复杂,中断供氧易造成缺氧损伤,拔出胃管时易引起污染[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给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a/APO2、P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观察组给药方法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观察组患儿无药物反流、发绀等现象,全部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均>90%,且用时间仅为5 min,可见观察组并发症少,且明显缩短用药时间,从而提高患儿依从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观察组的给药方法虽更为简单,节约了人力及时间,节省了药物,但由于该方法会在气管导管壁留下穿刺点,若该患儿给药后继续用呼吸机通气,则可能会使氧气从穿刺点溢出,因此对于其是否会对通气效果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采用头皮针头注入气管导管内,立即行呼吸气囊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HMD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患儿在给药过程中,不易出现药物反流、发绀等现象,且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小,给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旭.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及并发症[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6,10(7):531-532.

[2] 赵姝.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重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9):1255-1257.

[3] 骆娟,蒋虹,李茂军,等.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 11(2):395-398.

[4] 马立新,戴怡蘅,俞红,等.早期应用肺表而活性物质联合NCPAP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访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5):2393-2395.

[5] 唐晓芳.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2):2552.

[6] Shchegolev AI,Pavlov KA,Dubova EA,et al. Early neonatal mortality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2010 [J]. Arkhiv Patologii,2013,75(4):15-19.

[7] Steven MD,Jennifer D. Surfactant replacement tberapy in the neonate:beyon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J]. Resp Care,2009,54(9):1203-1208.

[8] Gonda TA,Hutchins GM. Surfactant treatment may accelerate epithelial cell regeneration in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the new-born [J]. Am J Perinatol,1998,15(9):539-544.

[9] Prado Vertiz A. Pulmonary atelectasis and hyalinemembrane disease in children.1956 [J]. Ginecol Obstet Mex,2013,80(11):733-739.

[10] 黄新宇.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52-54.

[11] Taeusch HW,Ballard RA. Avery's diseases of the newborn [M]. 7th ed. Beijing:Science Press,2001:585-5876.

[12] 姜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71-172.

[13] 方顺兰.早产儿预防性使用固尔苏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09,47(23):92-93.

[14] 时富枝,周晓娜.经密闭式吸痰管注药口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方法的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03-104.

[15] 温勇珍,邓锦有.45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0,10(12):80-81.

[16] 柳洁,王莉,孙健梅.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3):139-141.

[17] 骞常娥,姜玲.肺表面活性物质新法o药方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36-37.

[18] 戴月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给药方法的研究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5(5):665-666.

[19] 张兰.肺表面活性物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69-71.

篇3

【中图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00-01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是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联合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模式,但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肺癌生物治疗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治疗方法逐渐扩展到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分子靶向治疗[1],为肺癌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肺癌生物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肺癌生物治疗现状

生物治疗的原理是通过为肿瘤患者补充具有杀死、抑制肿瘤能力的免疫细胞和能力,调节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达到控制和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技术、基因治疗技术、肿瘤疫苗技术、免疫活性细胞继承性输注技术、单克隆抗体及其耦联物技术等[2],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的出现标志着肿瘤生物治疗体系的基本形成,虽然途径与方法各异,但目的都是通过最大限度的利用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抗肿瘤能力来治疗恶性肿瘤。生物治疗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毒副反应较低.仅在高剂量时有低血压、发热皮疹、抗原抗体反应等,发生率较低[3],临床上治疗肺癌应用最多的为细胞因子,免疫调节剂、基因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也已应用于临床,过继免疫细胞中淋巴活化杀伤细胞(LAK)已见报告,为今后生物治疗的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2 肺癌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2.1 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以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中所具有的特异性分子为靶点,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或选择性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4]。其中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肿瘤血管生成作为靶点的药物占60%,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作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埃罗替尼、西妥昔单抗等,以肿瘤血管生成作为靶点的治疗药物包括贝伐单抗、ZD647、内皮抑素、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其它靶向治疗药物如基质金属蛋白激酶(MMPs)抑制剂、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剂、法尼基转化酶抑制剂(FTIs)、环氧化酶抑制剂、组氨酸脱乙酰化酶抑制剂等分子靶向性药物正在进行临床前或临床试验研究中[5]。

2.2 细胞因子治疗 常用于肺癌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和集落刺激因子(CSF)等。细胞因子的应用是目前最成熟的生物治疗方法,尤其是IFN和IL,目前已经在肺癌治疗中应用非常成熟,CSF、TNF、EPO等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IFN是最早发现具有抗癌效应的细胞因子,早在1980年第一次用于小细胞肺癌(SCLC)的实验中就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IL一24是近来发现的一种新白介素,利用腺病毒转染的方法发现其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可以增强肺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CSF及EPO的应用对于克服骨髓抑制、预防传统放化疗所产生的白细胞下降及红细胞减少无疑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提高放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6]。

2.3 免疫治疗 主要包括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治疗及补充细胞因子,其中发展最快的是肿瘤疫苗。目前应用的肺癌疫苗有肿瘤细胞疫苗、胚胎抗原疫苗、病毒疫苗、癌基因产物疫苗、人工合成多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和树突状细胞疫苗等,树突状细胞疫苗能形成强有力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有效地清除血源性播散的肺癌细胞,发展最为瞩目[7],Ueda等应用CEA652体外冲击致敏树突细胞,治疗CEA阳性的肺腺癌患者,发现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血清中CEA水平明显降低。受到重视的还有第3代疫苗: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 DNA疫苗在体内可持续高表达相应抗原,被树突细胞摄取并致敏后,激发高效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是最有潜力的肿瘤疫苗发展方向。

2.4 基因治疗

2.4.1p53基因治疗 在基因治疗研究中,以腺病毒转染抑癌基因p53的表达研究较为成功。国外对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NSCLC的临床研究已基本完成,结果显示腺病毒p53注射液在NSCLC中有抗瘤活性。一项研究中,对12例气道阻塞且无法手术的肺癌患者瘤内注射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106―1011pfu,28天重复一次,其中6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然而也有研究者将重组腺病毒p53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NSClC,发现两组疗效和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2.4.2 杀伤基因将具有杀伤作用的基因片段导入细胞复制的DNA序列中,从而打断细胞基因的连续性,抑制基因的过量表达和肿瘤细胞的增殖。自杀基因和凋亡基因通过引发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TK基因-GCV系统是最有希望在临床上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方法之一,在肺癌基因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

2.4.3 RNAi技术 在针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策略中,RNAi技术以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在不影响正常基因功能的前提下,可以针对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以及部分关键酶等,抑制突变基因表达或基因的过量表达。如Zhang等用HER-1 siRNA抑制了肺癌细胞A549的EGFR的表达,使肺癌细胞比对照组细胞数减少了85%,EGFR蛋白表达下降了70%以上,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了4倍。

3 展望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生物治疗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各种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评价,是否有必要采用特异性检测手段筛选分子靶向药物的适应人群来实现个体化用药,及建立这类药物与手术、放化疗之间的最佳联合方案还需不断摸索。但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了解的不断加深、分子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一批新型的低毒、高效靶向治疗药物,为肺癌乃至其他所有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马玉英.肺癌的生物治疗研究与进展[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8,6(6):35.

[2] 罗荣城,左强.肺癌生物治疗与生物化疗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6,4(6):492-496.

[3] 廖羡琳.肺癌生物治疗临床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01,16(4):221.

[4] 朱小花,田应选.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931.

篇4

血液肿瘤生物治疗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而进行的治疗,与传统肿瘤治疗所采用的化疗、放疗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化疗、放疗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无法完全杀死血液肿瘤细胞,导致血液恶性疾病复发率高,同时,化疗、放疗时,无法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区别对待,导致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患者的正常细胞。

2生物治疗的分类

按照治疗原理的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血液肿瘤的生物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间接抗肿瘤方法,即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细菌、疫苗、药物或基因导入等方法,来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的效应细胞和它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方法来完成;另一类直接抗肿瘤方法,主要是直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转化或转移。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的生物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2.1细胞因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大规模运用后,大量的生物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细胞因子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类。当前,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常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IFN)、白介素(IL)、集落刺激因子三种。

2.1.1干扰素(IFN)

干扰素(IFN)主要分为三大类:IFN-α、IFN-β、IFN-γ,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干扰素(IFN)的主要作用包括:直接抗病毒作用;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和肿瘤相关抗原(TAA)表达;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ADCC)作用;直接发挥抗细胞增生作用和抗血管生成作用。

2.1.2白介素(IL)

白介素(IL)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调节细胞反应的可溶性蛋白或糖蛋白,它主要产生至:B细胞、T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和单核细胞。

2.1.3造血生长因子(HGF)

造血生长因子(HGF)是对一类细胞因子的统称,这类细胞因子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对造血细胞的生长、分化、成熟、增殖等都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成熟的造血细胞也有着功能激活的作用。临床上,这类细胞应用较多的主要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生长刺激因子(G-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2.1.4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分为两种,即由巨噬细胞分泌的TNF-α和由淋巴细胞分泌的TNF-β。目前,TNF-α在临床上的运用较为广泛,它不但对肿瘤细胞本身具有细胞毒性,还能摧毁实体瘤周围的血管上皮组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形成血栓,来阻止血液对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最终导致肿瘤的出血性坏死、消退或消失。

2.2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给血液肿瘤患者输入或注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以此来达到治疗血液肿瘤的目的。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主要实施步骤包括:首先,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其次,从提取的外周血中分离出肿瘤杀伤细胞,并对其进行培育,使其在量上得以扩充;最后将扩充后的肿瘤杀伤细胞输入或注射进患者体内,使其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是通过其激活患者机体的免疫反应来杀伤肿瘤细胞。治疗肿瘤采用的过继性免疫细胞主要有: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树突状细胞(DC)。

2.3单克隆抗体

部分单克隆抗体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起着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此外,单克隆抗体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杀死肿瘤细胞,很多单克隆抗体都不具备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的特点,这一部分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肿瘤时,主要是通过交联方式,携带一种细胞杀伤介质,这种介质定点抓哟用与肿瘤点,这就让单克隆抗体在抗肿瘤效果增加的同时,也减小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肿瘤治疗中运用的单克隆抗体主要包括: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吉妥单抗、阿仑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依决洛单抗。

2.4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在我国最早的应用,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瑞金医院采用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目前,我国已经在治疗APL成功的基础上,将诱导分化治疗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浆细胞肿瘤、恶性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CML及其他髓细胞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当前肿瘤治疗中运用的诱导分化剂主要包括:外源性分化和内源性分化两种。

2.5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还存在许多局限和不可预知,无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人相应的正常基因与温和病毒DNA重组,构成杂合重组DNA,利用病毒感染作用,将基因导入人体细胞,并整合至人染色体中,取代突变基因,补充缺失基因或关闭异常基因,从根本上治疗恶性肿瘤。当前基因治疗主要的方法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复、基因增补、基因失活、免疫调节等。

篇5

【关键词】肿瘤;综合序列治疗;头颈肿瘤内科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情况下,晚期头颈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0%左右,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序列治疗。本研究将对肿瘤综合序列治疗与头颈肿瘤内科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发展背景

肿瘤综合治疗的相关概念源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它主要是指放疗与手术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对头颈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化疗的地位就得以确立,并被公认为肿瘤治疗过程中的正规疗法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激光治疗、热疗、冷冻治疗等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晚期头颈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此类疗法虽然没有较为正规的选用,但在对某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同样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迄今为止,综合治疗的理念以及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三大疗法的相关规定。

“序列”治疗主要源于对唇腭裂患者的治疗,在对肿瘤患者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治疗的先后顺序来对患者进行安排、组合。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序列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治疗结果的不同。随着治疗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肿瘤内科的内涵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再仅限于化疗。一般情况下,肿瘤内科主要包含以下8各方面的内容,肿瘤临终关怀、并发症、肿瘤急症、微创治疗、肿瘤预防、生物治疗、药物治疗、肿瘤随访、肿瘤诊断等。由此可见,肿瘤内科含义的不断扩展与肿瘤的综合序列治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头颈肿瘤与微创治疗、生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2药物治疗

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首要治疗方式就是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尤其是新辅助化疗,目前,对于此类治疗方式,头颈外科学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随着治疗技术、药物以及材料的不断进步,动脉插管的治疗方式也开始得到了复兴,此种治疗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介入治疗或靶向治疗。随着循证医学中Meta分析报告的不断增加,头颈肿瘤的化疗也被赋予了新的活力。有学者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肿瘤转移率,而且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率。还有学者在其研究报道中证实,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诱导化疗后,再对其进行同期放化疗,其抗肿瘤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种根据一定顺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被称之为序列治疗。

3生物治疗

上个世纪70年代,肿瘤生物治疗的方式被提出,此种治疗方式主要是从肿瘤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来着手的,然后,通过对机体进行修饰、调整、调节来对肿瘤进行生物应答,最终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目前,免疫治疗法与生物疗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公认,而且免疫治疗法也是生物治疗法中的关键内容。有学者曾用溶血性链球菌制剂来对鳞状细胞癌进行综合性化疗,合并化疗以及局部化疗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种治疗方式在肿瘤的消退、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及治疗前后肿瘤的病例变化等方面均十分明显。

4微创治疗

当前,微创治疗被视为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导向,微创外科是外科中的一个分支,它还需要不断地研究改进。不过,除了微创外科之外,各类降低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及身体创伤的疗法,例如靶向介入治疗、消融、激光、低温冷冻以及热疗等治疗方式同样被纳入了肿瘤内科的治疗范畴中。微创外科主要是指那些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以及定位不精确的治疗手段。目前,头颈肿瘤内科的医学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且在各个医院中也未建立专业的头颈肿瘤内科体系。因此,有志从事头颈肿瘤内科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尽快建立头颈肿瘤内科体系,以便于能独立开展头颈肿瘤内科的医、教、研工作,完善头颈肿瘤内科的内涵,最终提高晚期头颈肿瘤的治疗效果,达到提高生存率或治愈率并同时达到保障较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为了使肿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单一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疗服务的要求,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序列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对肿瘤患者,尤其是头颈肿瘤内科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晋.短发夹RNA及其在头颈肿瘤研究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3,19(7):1207-1210.

[2]宋明.胸大肌肌皮瓣在晚期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J].癌症,2008,27(1):58-61.

篇6

前言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口腔与颌骨处,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其中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口腔颌面部的胜利解剖形态较为特殊,对于人体面部的美观及口腔行使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临床上治疗方法的选择不仅仅对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有着重大意义,且对患者面容外观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就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方法进行简述。

1 单一治疗法

目前临床上对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三种,即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针对不同的病人,病情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三种治疗方式均有不可替代性。而随着医学的法杖与进步,临床上对肿瘤的研究进一步加深,相继出现新的治疗手段,如生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有效治疗手段。

1.1 手术治疗 目前临床上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仍为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对病灶的清除及对缺损组织的修复两部分,病灶的清除应遵循"无瘤"原则,即最大程度的切除肿瘤同时保留正常组织。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保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次要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的生理功能与美观。随着吻合血管的显微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修复外科的发展,肿瘤的切除率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对生理功能的恢复及美观的保证有着积极意义【2】。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早期切除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多数患者在术后都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但临床上,多数患者进行手术时已经处于肿瘤晚期,此时,不仅仅手术需要切除范围大,且难度高,在现有的医疗手段下很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总的来讲,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治疗特点仅仅体现在疾病的某一特殊进程中,而不能再任意时段体现出很好的效果。

1.2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应用不良反应小且被证实治疗效果好的单一或联合药物来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段。我国临床使用化学治疗起步于二十世纪中后期,对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应个体差异而有较大的浮动。

临床试验证实,化学治疗除却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未分化的癌以外,单纯的化学药物对口腔中产生的大部分恶性实体瘤均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而联合药物治疗由于针对性低,容易对机体起到非特异性杀伤作用从而对自身健康组织造成损伤【3】。

由于化学治疗的局限性,临床现在已将之与手术治疗结合,以手术治疗为主,辅助以化学治疗,辅助化学治疗应其条件易于控制,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前。

1.3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临床上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亦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手段。与手术治疗相比,放射治疗同样具有局限性,但其在治疗过程中无需使用麻醉剂,对解剖部位及重要器官的影响小,故而安全性较高,患者也易于接受。临床应用表明,放射治疗能对大多数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起到效果。

放射治疗的不足之处在于其术后不良反应多,容易出现并发症。对于早期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能较好的保留局部组织的生理功能与外形,达到使患者长期生存的目的。但是,晚期的肿瘤病变,单一的放射治疗不仅治愈率低,同时保留组织器官功能的能力也会大大下降,患者就诊时往往处于肿瘤病变中晚期,放射治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除此之外,还有生物治疗与中医治疗,随着对肿瘤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技术迅猛提高,生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上的一种治疗模式,它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等。目前生物治疗仅仅应用于早期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清除较小的肿瘤细胞,以及防止肿瘤的转移,因其稳定性不足,故而临床上极少单独使用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方式根据肿瘤期的改变而不同,早期一般应用中药来抑制杀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期辅以滋补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来对抗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到了晚期,中药的应用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合理的中药药剂能增强患者术后的免疫能力,对患者术后的生产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4】。

2 综合治疗法

在单一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其治疗的局限性,20世界90年代开始,口腔颔面部的治疗方案临床上选择了综合序列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较佳。

综合序列治疗的适用人群较为特殊,主要是针对Ⅲ期或晚期患者,而且这些患者必须具备基本治疗如放疗、生物治疗等治疗过程中所需承受的伤害。综合序列治疗时,要正确结合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规范综合治疗,但是就国内来说,其综合系列治疗的操作步骤和规范还不够明确。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的口腔颔面部患者均适应于综合序列治疗方案,综合序列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患者机体损伤,在对患者进行综合序列治疗方法时,我们要明确其治疗目的,在多个专家对病例认可后方可选择一个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还要能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和各方面的反应,对治疗方案及时作出调整和更改,一方面能缩短患者病程,减轻痛苦,较轻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较早作出处理【5】。

口腔颔面部肿瘤采取综合序列治疗的治疗方法,是建立在大量的临床病例基础上的,虽然口腔颔面部肿瘤综合序列治疗方法未能在较大范围内得到共识和广泛应用,但是大量案例表明:有选择性的为小部分患者选择综合序列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5年左右的存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6】。对此,我们曾对23例口腔颔面部患者进行了病例分析,均为口腔颌面部鳞癌,采取的治疗方法为术前辅助化疗,后期手术治疗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案,治疗结果发现化疗有助于抑制原发肿瘤,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并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采取化疗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5.9%和27.1%,两组数据比较具有差异性,5年后,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56.8%和12.9%,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表明:综合序列治疗能起到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切无不利影响。

3 其他

综上所述,口腔颔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各种各样,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疗法、生物治疗和中医治疗,除此之外,还有营养治疗、镇痛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均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和病灶转移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综合治疗的治疗疗效较佳,手术治疗仍然是口腔颔面部肿瘤的首要治疗方法。特殊情况下如复发的口腔颔面部肿瘤、全身转移的口腔颔面部肿瘤以及晚期口腔颔面部肿瘤等还需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分化程度采取合适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新进展高级研讨会暨200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9(03)

[2] 徐亚娟,刘文书.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回顾分析[A]. 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9

[3] Pan Jian, Hua Ge, Yu-Ming Wen, Wang America, Jiang Li systemic malignant tumor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metastases [A]. First National Oral and Maxillofacial Oncology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 2001

[4] 王晓毅,王昌美,Banchiamlak Demissie Biru,温玉明,高庆红,李龙江,唐休发,潘剑,华成舸. 口腔颌面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A]. 第四届中国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篇7

【关键词】 炎性假瘤

0引言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其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即在除外眼眶的甲状腺相关眼病、感染、肉样瘤病、淋巴瘤、转移癌、Wegener肉芽肿等病变后,病因未明的炎性病变,现多认为是由B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体免疫反应性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1]。

眼眶炎性假瘤发病率约占眼眶病的5%~7.6%,居第3位[1,2]。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平均发病年龄是40~50岁,儿童病例约占6%~17%,文献报道最小的发病年龄为3mo[3]。临床表现多样,成人多为单侧发病,症状主要局限在眶部,儿童可双侧发病,并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和嗜睡等。炎性假瘤可根据病程、组织学类型或解剖部位分类。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和复发性4期;按病理可分为淋巴细胞浸润型、硬化型、混合型;按解剖部位分类可分为肌炎型、泪腺炎型、肿块型、弥漫型和视神经炎型。其中除肌炎型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外,其余各型无性别差异。炎性假瘤的治疗多从降低免疫反应、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消除局部肿块方面入手,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及生物治疗等,现综述如下。

1临床观察

由于炎性假瘤有自限性,有自发消退的可能[4],所以对于无症状的局限性炎性假瘤可以暂不治疗,定期进行随诊观察。有的学者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有些经过活检证实为炎性假瘤的患者,未进行任何治疗,但症状一直没有进展,有的甚至自发消退,因而提出一旦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炎性假瘤后,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临床观察是最好的治疗方法[5]。

2药物治疗

2.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兼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一直是治疗炎性假瘤的首选方法,大多数文献的推荐剂量是口服强的松60~100mg/d,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的剂量有的可应用到120mg/d[6]以上,然后逐渐减量,持续数周至数月。当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时,患者病情迅速好转,症状在1wk内消失。糖皮质激素对弥漫性非纤维化型和急性肌炎型疗效明显,对孤立的肿块型或纤维硬化型疗效差[4],炎性假瘤引起的视神经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7]。有的学者研究发现,虽然有大多数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治愈率只有37%,其中有50%的复发率[7]。随着现代医学及药物的发展,一些新的方法和药物也用于临床,现在对于复发或症状明显的炎性假瘤常给予冲击疗法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冲击治疗的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强的松龙等,在冲击治疗后给予口服强的松,逐渐减量直至停药[6,8]。用于局部注射的药物有地塞米松、强的松龙、甲强龙、曲安奈德、得宝松等,它主要适用于泪腺炎型和局部肿块型。复发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药物应该增加到能控制炎症的治疗量,由于病情反复,用药常达数月,加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很多,所以有的学者建议应限制在3mo以内[8]。

2.2免疫抑制剂 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放射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常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减轻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甲胺喋呤、环孢素、硫唑嘌呤长春新碱等,给药途径有静脉输入、口服和球后注射等方法[6]。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于旧的药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有一些新的药物应用于临床。

近来有的学者经过对甲氨喋呤的疗效观察,提出小剂量甲氨喋呤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少,因而可以替代环磷酰胺作为免疫抑制剂的首选药[9]。有的学者发现环孢素可以使腹膜后纤维化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因而提出对于类似患者,例如硬化型炎性假瘤的患者可以应用此种药物来控制病情[10],这为硬化型炎性假瘤的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随着新的药物的出现,将使更多药物应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成为可能,最近文献报道的新药有麦考酚酸莫酯 它和硫唑嘌呤作用一样是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淋巴细胞产生的鸟苷,因此抑制细胞的生长,已有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眼部炎症性病变[11],但在眼眶炎性假瘤中的作用还有待于更多的临床验证。

2.3其它药物 应用于治疗炎性假瘤的药物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例布洛芬)、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球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抑制淋巴细胞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已有成功治疗对糖皮质激素和放疗、免疫抑制剂不敏感的肌炎型炎性假瘤的报道[12],但对于其它类型的炎性假瘤还缺乏临床报道。此类药物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较早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适用于对于糖皮质激素抵抗、不能耐受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有报道64%~75%的患者疗效良好[4,13]。它对于有急性炎症表现的病例效果良好,对于硬化型的效果较差[4]。放射治疗剂量一般是10~35Gy,常用的剂量是20Gy,分10次在2~3wk内给予。最近,有学者经过对2例眼眶肌炎的患者的治疗和文献回顾性分析,提出用剂量20Gy,分10次给予放疗,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控制症状,但是长期疗效并不理想[14]。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限局性病变。急性期是手术禁忌,因为急性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而手术不易找到肿块,不易完全切除病变,且易留下瘢痕,术后可能加重组织纤维化。对糖皮质激素、放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局限型硬化型和细胞浸润型的手术效果良好[4,15],而对弥漫型治疗效果较差,因为病变侵犯了眼眶的重要结构 [1,4]。手术治疗有两个目的,切除局部病变及活检证实病变性质。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手术方法已不局限在单纯开眶手术,据病变解剖部位的不同,可经颅、上颌窦等施行手术[5]。对于视功能丧失、眼球突出明显、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和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可以行全眶内容剜除术或后部眶内容剜除术以解除痛苦[16]。

5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建立于现代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使用生物大分子、基因以及其他天然或化学合成药物,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防御机制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一种全新治疗方式,也就是应用主要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物物质治疗疾病。目前应用于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的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可促进炎症反应。它可与2种受体即1型TNF受体(p55)和2型TNF受体(p75)结合,并在许多类型的细胞上有表达。TNF-α的生物活性可被可溶性TNF受体减弱。TNF-α拮抗剂具有抑制和降低TNF-α和其它致炎细胞因子(如IL-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IL-8)的作用,也可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血管的生成,抑制炎性假瘤的生长。TNF-α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为炎性假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有3种: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和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1998年最初由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被批准用于Crohn病的治疗。它是一种嵌合性IgG1抗TNF-α抗体,含有小鼠抗体的抗原结合区和人抗体的恒定区,可与可溶性和膜结合TNF以高亲和力结合,破坏TNF-α与其受体结合。它也可通过抗体依赖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杀伤表达TNF-α的细胞。依那西普是一种可溶性TNF受体的融合蛋白,由高亲和力2型TNF受体与人IgG1 Fc段连接而成,可与TNF-α及TNF-β结合,因此可防止二者与各自受体结合。阿达木单抗是一种重组人IgG1单克隆抗体,可与人TNF-α以高亲和力结合,破坏细胞因子与受体结合,溶解表达TNF-α的细胞 。

Wilson(2004年)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成功治愈1例难治性炎性假瘤的儿童患者[17]。同年12mo,Garrity等[6]报道治疗1例合并克隆病的眼眶肌炎患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发现患者眼眶肌炎的症状也得到控制,随后又用此药治疗了6例炎性假瘤患者,除1例复发外其余都病情稳定并成功地戒除了糖皮质激素。最近也有人报道用此类药物中的阿达木单抗治疗肌炎型收到良好疗效[18]。现在临床报道仅限于治疗肌炎型炎性假瘤,药物也只有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剂型也只有静脉输入型,而且它昂贵的价格也限制了它的应用。虽然有以上许多不利因素,但它在眼眶炎性假瘤中的应用,给临床眼科医生们治疗这种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炎性假瘤的致病原因还未明确,许多炎性因子可能是导致炎性假瘤发生的原因,对于炎性假瘤的病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提供更多治疗依据,使更多的生物治疗方法应用于治疗炎性假瘤。

总之,由于对炎性假瘤病因的研究尚不清楚,所以对它的治疗只是对症治疗,一般的治疗是首选糖皮质激素,对复发、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或有抵抗的患者依次进行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或生物治疗等,对于以上治疗无效或视功能丧失的可给予手术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和风湿学、肿瘤学、器官移植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许多方面可以引用到治疗炎性假瘤上来,随着这些学科的发展和新药物的出现,人们对炎性假瘤本质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新的药物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为炎性假瘤患者解除痛苦。

【参考文献】

1 Henderson J. orbital tumors.New York:Thieme-stratton,1980:513-516

2张虹,宋国祥,何彦津. 3406例眼眶病临床病理分类.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3(16):172-174

3 Grossniklaus HE, Lass JH, Abramowsky CR, Levine MR. Childhood orbital pseudotumor. Ann Ophthalmol ,1985;17(6):372-377

4 Char DH, Miller T. Orbital pseudotumor.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and response to therapy. Ophthalmology ,1993;100(11):1702-1710

5 Mahr MA, Salomao DR, Garrity JA. Inflammatory orbital pseudotumor with extension beyond th e orbit. 2004;138(3):396-400

6 Garrity JA, Coleman AW, Matteson EL, Eggenberger ER, Waitzman DM. Treatment of recalcitrant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ion (chronic orbital myositis) with infliximab. Am J Ophthalmol ,2004;138(6):925-930

7 Mombaerts I, Schlingemann RO, Goldschmeding R, Koornneef L. Are systemic corticosteroids useful in the management of orbital pseudotumors? Ophthalmology ,1996;103:521-528

8 Rubin PA, Foster CS. 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idiopathic orbital inflammation.Am J Ophthalmol ,2004;138(6):1041-1043

9 Smith JR, Rosenbaum JT. A role for methotrexate in the management of non-infectious orbital inflammatory disease. Br J Ophthalmol ,2001;85(10):1220-1224

10 Marzano A, Trapani A, Leone N, Actis GC, Rizzetto M.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 using cyclosporine. Ann Rheum Dis ,2001;60(4):427-428

11 Thorne JE, Jabs DA, Qazi FA, Nguyen QD, Kempen JH, Dunn JP. Mycophenolate mofetil therapy for inflammatory eye disease. Ophthalmology,2005;112(8):1472-1477

12 Nakatani-Enomoto S, Aizawa H, Koyama S, Haga T, Takahashi J, Kikuchi K. A patient of recurrent orbital myositis with good response to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 therapy. Rinsho Shinkeigaku ,2002;42(2):154-157

13 Orcutt JC, Garner A, Henk JM, Wright J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orbital pseudotumours by radiotherapy .Br J Ophthalmol ,1983;67(9):570-574

14 Isobe K, Uno T, Kawakami H, Ueno N, kawata T, Abe H, Minowa K, Yamamoto S, Ito H. Radiation Therapy for Idiopathic Orbital Myositis:Two Case Reports and Literature Review. Badiat Med ,2004;22(6):429-431

15 Cervellini P, Volpin L, Curri D, Pedrotti M, Benedetti A. Sclerosing orbital pseudotumor. Ophthalmologica ,1986;193(1-2):39-44

16 Charles NC, Turbin RE. Photo essay: bilateral sclerosing orbital pseudotumor with intracranial spread.Arch Ophthalmol ,2003;121(3):412-413

篇8

关键词:电化学;体表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1

目前恶性肿瘤的仍以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四大治疗手段。但在临床上常常遇到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失去时机,放化疗不敏感,治疗复发等情况,成为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问题,电化学治疗简单,易掌握,安全性大,疗效高,尤以体表肿瘤效果最好。今将我科从2005年3月—2007年5月间共19例体表肿瘤患者行电化学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阐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平均年龄56岁(20-68岁),其中皮肤癌5例,晚期颈部转移癌3例,血管瘤3例,肝癌2例,癌2例,环状痔1例,舌癌1例,胸壁转移癌1例,骶尾部转移癌1例。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2 结果

全组19例体表肿瘤治疗后CR11例,PR4例,总有效率78%,MR3例,PD1例。详见图表。

3 讨论

电化学治疗原理是通过直流电的电离作用改变肿瘤组织生存内环境,使肿瘤细胞内代谢发生紊乱,阳极内PH值极度降低,酸性刺激血管引起肿瘤缺血,脱水。阴性电极PH值极度升高,局部组织水肿压迫血管,使肿瘤血供减少,氧氢离子等电离作用直接损伤肿瘤细胞,促使蛋白质凝固、坏死,组织内微血检形成,使肿瘤细胞分解,破坏、死亡。[1]作为电化学治疗在肿瘤治疗横式的补充、物理治疗的一种手段,特别对体表肿瘤显示出相当的优势性,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病期晚,失去手术时机,治疗复发转移,特殊部位手术创伤大,术后局部畸形、缺失,功能受损等患者体现了电化学治疗的高效、安全、微创的优势,使部分肿瘤明显缩小,症状减轻、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2]甚至使部分肿瘤完全消失,起到了与手术同样的效果,而且结合中药、化疗、生物治疗,进一步提高恶性体表肿瘤的疗效,部分病人得到长期生存。总之,电化学治疗体表肿瘤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安全、可靠、费用低,适用范围广,给予已失去手术时机,手术风险大,创伤大的体表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3]

参考文献

[1] 辛育龄,李开华,权宽宏等.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中华肿瘤杂志,1991.

篇9

【关键词】 树突活细胞;瘤病毒;尖锐湿疣

由于目前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尖锐湿疣的治疗必须采用综合治疗,本治疗是对HPV病毒感染提出的一套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临床医疗模式也发生改革。本治疗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治疗技术,通过定向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根本上治疗反复发作性尖锐湿疣的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方法。这种疾病采用传统的激光及放化疗均无法治愈,普通理化治疗只消除外在的增生,而非针对特异病毒及特异病理改变,对深部及周围的游离病毒、胞内病毒和潜伏病毒无效,所以要做到根治人瘤病毒(HPV)十分困难。目前主张利用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免疫学技术,获得患者被感染病毒致敏的活性免疫细胞,利用免疫细胞的靶向游走及免疫活性,深入到病灶深部及周围病变组织,彻底杀灭感染深层及周围的游离病毒和胞内病毒,并提高针对患者感染病毒类型的免疫功能,对患者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我们自2004年5月~2005年7月采用该项目用于尖锐湿疣的临床治疗,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例尖锐湿疣患者接受了该技术的治疗,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试验,获得满意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复发率由普通疗法的75%降至4%,并为预防泌尿生殖器系癌变的发生提供了有力措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

(1)临床上检查为典型尖锐湿疣及5%醋酸白试验阳性者;(2)患者年龄不限,性别不限;(3)无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4)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按试验方案用药及随访。

1.2病例排除标准

(1)未按规定完成疗程者;(2)未按时复诊者。

1.3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4例,男26例,女28例,平均发病年龄40.6岁,平均病程8个月。对照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平均发病年龄41.2岁,平均病程7、6个月。

1.4治疗和试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首先予以激光治疗,去除大部可见的疣体组织,但保留个别典型疣体作为治疗观察的靶皮损。对照组用重组干扰素治疗,300万U/天,肌肉注射,疗程1个月;治疗组采用树突细胞免疫治疗方法,抽患者外周血20ml,留取1ml做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余提取单个核细胞,用HPV6,11,Ll抗原诱导,常规方法培养树突细胞,培养致敏7天后,离心收集树突细胞,于原发病部位及周围皮下注射,治疗流程第一天取血、第七天回注,重复6~8次为一疗程。疗程次数需据病情而定。治疗期间患者应(1)加强营养,树立信心,按时治疗。(2)避免与他人的性接触,每天换洗内裤,保持个人卫生。(3)保持与医务人员沟通,如有不适,及时报告。注射部位红、痒或轻微烧灼感为正常现象。疗程结束后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

1.5.观察项目

(1)临床指标:治疗后复发率,复发时问及次数;复发程度:面积,部位,疣体数量;并发症与转归。(2)实验室检测指标:人瘤病毒PCR检测;病理学检测。

2 结 果

2.1临床病情变化

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54例中,未复发者50例,占全部治疗组95%以上。1例复发者在疣体去除后3、4、6周时复发,另1例复发者在疣体去除后3个月时复发,但复发程度较轻,仅又长出1~3个较小疣体。继续治疗后,有一例因在直肠部位无法治疗外,均未见复发。对照组54例中,未复发者13例,占全部对照组25%,41例复发者在疣体去除后4―8周内复发,疣体生长较快,数目多且体积较大,随访观察期间需多次切除。两组复发例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副反应

治疗组患者主诉注射部位红、痒或轻微烧灼感,一般在注射细胞1天后即消失,无其它不适。对照组因多次反复切除,局部易感染,并可出现注射干扰素的副作用等。

3 讨 论

3.1有利于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国内外目前对HPV感染的治疗普遍采用激光、高频电刀、冷冻、放射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或外涂抗代谢药物等化学治疗乃至手术治疗,治疗目的都只限于消除外在的增生,仅针对表面已形成的病理改变,而非针对特异类型的病毒及其所造成的特异病理及免疫改变,可谓治标不治本,所以不可能做到根治HPV感染及其病变,更不能阻断HPV感染的传播及预防相关癌变的发生。因此临床上良性增生特别是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居高不下,慢性感染潜伏、迁延,导致多种相关癌肿发生率提高并容易合并其它感染。利用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免疫学技术,获得患者被感染病毒致敏的活性免疫细胞,利用免疫细胞的靶向游走及免疫活性,深入到病灶深部及周围病变组织,彻底杀灭感染深层及周围的游离病毒和胞内病毒,并提高针对患者感染病毒类型的免疫功能,有利于对患者实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3.2与传统治疗技术比较优点显著

本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个体化治疗。在传统医疗过程中,无论是外科手术或内科用药,都是病理形态相同就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这就导致如HPV病毒感染这类因基因而异的疾病只能缓解,无法根治。个体化治疗则有的放矢,为人瘤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治疗模式。(2)分子生物学与细胞免疫综合治疗。通过特异抗原及其可体内表达的DNA与具有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充分接触,免疫系统具有了特别针对患者感染病毒的活性免疫细胞,彻底消灭清除病毒。精确长久的免疫记忆,为防止复发、再感染或癌变提供了长期保护。(3)靶向清除。利用免疫细胞的靶向游走治疗疾病,能产生特异性的靶向免疫杀伤力,只清除癌变或被感染的异常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无害。(4)安全。采用患者自体细胞可避免血源叉感染。采用经抗原致敏的树突细胞为主的主动免疫治疗方法,对人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反复复发、难治型生殖器尖锐湿疣有满意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复发率。且在治疗中采用患者自身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副作用小、费用低。我们的研究再次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在人瘤病毒感染的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清除病毒,提高疗效。纠正HPV感染引起的机体特异免疫缺损,特别是感染局部皮肤粘膜特异免疫缺损,不仅可祛除外在的增生,而且可破坏清除潜伏的病毒感染,从而达到根治及防止复发、防止合并其它病原体感染的疗效。

篇10

【关键词】 胶质瘤;细胞培养;应用

据统计大约9%的人类肿瘤是脑肿瘤,而脑肿瘤中90%是胶质瘤[1]。脑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在成人致命原发脑肿瘤中,高级别恶性胶质瘤最常见,确诊后中位生存期为9~12个月[2],而且这些患者是经过积极治疗的,包括外科切除、放疗、化疗等。这些治疗的失败部分归咎于胶质瘤细胞侵袭性生长以及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交错,因而外科手术难以完全切除[3];同时由于其异常的生物学特性,对放、化疗的抗拒,导致术后放、化疗失败;而且经常以同级别或高级别复发[4]。因此需要开辟新的治疗方法如生物治疗以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及新药研制都需要以实验为依据。目前关于胶质瘤的常用研究方法有临床实验和基础实验。其中常用的基础实验有细胞实验以及动物实验。细胞学实验是基础,是利用培养的细胞进行实验,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揭示胶质瘤的细胞特性。它具有许多优点:可以长时间直接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5];研究的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研究的样本比较均一;研究的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可以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经济。

1 胶质瘤细胞培养的历史

1925年,Fish培养人恶性胶质瘤细胞获得成功,开创了体外研究胶质瘤的先河。Manuelidis 于1959年建立的世界上第1个人胶质瘤细胞株TC178,使体外长期连续动态观察胶质瘤细胞成为可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基础培养技术的迅猛发展,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克隆技术日趋成熟。近年来更是探索出许多新的培养方法,并应用于各项研究。

目前胶质瘤的细胞培养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建立了许多胶质瘤品系,如国内的人脑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SHG-44,是1980年取材于额叶星形细胞瘤的组织块经胰酶消化,单层静止培养而成的;细胞形态有星形、梭形;流式细胞光度仪测定,此细胞以四倍体为主,G1期占54.57%、S期占15.17%、G2/M期占30.25%;免疫组化提示本细胞中存在S-100和GFAP;存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细胞实验室。已经明确的胶质瘤细胞系(株)有许多,有人型、鼠型等,如U251、U87、U118、T98、TJ899、TJ905、D54、NT325、CHG5、BT325、9L、C6等,而且今后还会不断建立新的品系。

2 目前常用培养方法及应用

现有的胶质瘤细胞培养形式主要有:单层细胞培养、三维/立体培养及联合培养等。

2.1 单层细胞培养及应用 传统意义上的单层细胞培养可以分为原代培养以及传代培养两类。前者是从供体获得组织后的初次培养,后者一般为利用现有的细胞系(株)。

两种培养方法各有优缺点,而且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研究胶质瘤的实验多采用细胞系,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已经有许多胶质瘤细胞系,品系明确、易于培养;但连续性细胞系由于连续传代,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传代代数越多,发生的变化也越大,因而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原代培养细胞技术相对要复杂得多,而且培养成功率较低,费时费力,因此不为许多研究者选用;但原代细胞刚离体,在形状、结构、功能等方面与体内细胞更接近,相对能更好地代表其来源组织的细胞类型及组织特异性,更好地保留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更接近也更能反映体内生长特性,所以原代培养出的细胞更适合做药物敏感实验、放射敏感实验等基础实验研究。

原代单层细胞培养常用的方法有:组织块原代培养以及单细胞悬液法培养。前者是将胶质瘤组织块贴附在培养瓶(板)上,一般1~2天就会有细胞从组织块边缘游出,利用游出的细胞进行培养;后者是将组织块通过机械分离或酶消化法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分离成单细胞悬液,再接种于培养瓶(板)进行培养的方法[6,7 ]。

传代单层细胞培养的方法相对简单一些,只需将需要传代的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吹打后,按需要接种于培养瓶内,补足培养液即可。

以上为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些培养方法,如:单细胞分离培养法、加支持物培养法、球体细胞培养法、悬浮培养法等。单细胞分离培养也就是克隆培养,国内孙立军、黄强等[8]已经通过对SHG-44细胞系单克隆化,建立了具有低、中、高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人胶质瘤细胞株。加支持物培养法是为了实验研究或便于观察而预先向培养瓶/板内加入支持物;如为了做细胞免疫组化,预先在培养板内放入小玻片,再培养细胞,待细胞长在玻片上,取出固定、染色,也称为爬片。球体细胞培养是将长成片的细胞移入不易贴附的底物上,则细胞片能卷聚生长成球形。悬浮培养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原本贴壁生长的细胞悬浮生长。李茗初等[9]运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从中分离出该细胞系的干细胞。

单层细胞培养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培养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项基础研究。

2.1.1 在放射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目前胶质瘤细胞系众多,不同细胞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MO54对辐射敏感,而T98则对辐射抵抗[10];U373、U251、U118MGT-98G表达突变型p53,而U87、D54、A172、CCF-STTG1细胞表达野生型p53。针对不同细胞系的特点,在实验研究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加以选择。Ostruszka等[11]在研究细胞周期进程中由2,2-二氟脱氧胞嘧啶核苷(2′, 2′-difluoro-2′-deoxycytidine; dFdCyd)引起的放射敏感性的作用中运用了2种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和D54,并且发现U251对dFdCyd的细胞毒性更敏感,dFdCyd也是U251的放射增敏剂,这种差异在于U251表达突变型p53,而D54细胞表达野生型p53,在D54细胞联合dFdCyd和电离辐射后,突出表现在G1期阻滞。Chen等[12]在研究DB-67作为一种新型DNA拓扑异构酶具有靶向辐射增敏剂的研究中也运用了表达野生型p53和突变型p53的D54-MG和T-98G胶质瘤细胞系。Shono等[13]采用将腺病毒载体-p53(Ad-p53)导入表达突变型p53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U373和表达野生型p53的U87、D54细胞系,Ad-p53能通过增加表达野生型p53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趋势来提高它们的放射敏感性,并进一步揭示Ad-p53转染的人胶质瘤细胞所诱导的凋亡和磷酸化区域特异性的位点相关。

2.1.2 在化疗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胶质瘤化疗效果差,这主要与缺乏有效的化疗药、全身化疗时化疗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以及肿瘤耐药有关。因此胶质瘤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

Das等[14]用U87-MG研究地塞米松能够通过维持Bax:Bcl比率来保护人胶质瘤细胞U87-MG免于遭受替莫唑胺诱导的凋亡,提示胶质瘤患者接受替莫唑胺化疗之前如果用地塞米松将会产生非预期效果,为指导临床治疗打下基础。Landen等[15]在研究那可丁通过血脑屏障及抑制胶质瘤生长时利用鼠C6细胞系,证明那可丁可以抑制C6细胞增殖,并测定那可丁通过一层培养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比率,并且与已知的渗透剂和非渗透剂相比较,来作为体外测定那可丁通过血脑屏障的方法。

2.1.3 在生物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动宿主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对抗肿瘤防御机制的基础理论的深入了解以及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的不断发现和应用使得生物治疗前景广阔。BRMs大致有以下几类:天然或基因重组细胞因子、抗肿瘤的各类体细胞和辅的造血干细胞、抗体、基因治疗、肿瘤疫苗、抗血管生成药、细胞分化诱导剂、某些菌类及其有效成分、植物药包括中药的有效成分、有机酸及小分子合成剂、其他类型。

随着生物治疗研究的不断升温,胶质瘤的细胞培养已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生物治疗的许多方面,如:Friese等[16]利用人胶质瘤细胞系和鼠胶质瘤细胞系GL261 和SMA-560研究NKG2D,肿瘤细胞表达的配体激活免疫受体NKG2D 刺激由NK、γδT和CD8+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人胶质瘤细胞表达NKG2D的配体MICA、MICB和一些UL16-结合蛋白家族,然而胶质瘤细胞因为高表达Ⅰ型MHC抗原而抵抗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体外实验中质粒介导或腺病毒介导在胶质瘤细胞过表达的MICA可提高它们对NK和T细胞的应答。

肿瘤疫苗也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制备以及测试抗胶质瘤疫苗都需要胶质瘤细胞培养。如利用胶质瘤细胞致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制备胶质瘤疫苗。Driessens等[17]发现被γ射线或化疗药(顺铂和丝裂霉素)作用后凋亡的胶质瘤9L细胞联合鼠来源的成熟DCs分泌GM-CSF显示较好的治疗肿瘤潜能。Giezeman-Smits等[18]发现用白介素-4(IL-4)转染胶质瘤9L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能够诱导亲代肿瘤发生特异的、有保护性的免疫应答。

针对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如单纯疱疹病毒胸腺激酶(HSV-TK)基因/丙氧鸟苷(GCV)系统、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5 氟胞嘧啶(5-FC)系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启动子(pEgr-1);CEA-启动子等[19~ 22]。

2.1.4 在动物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培养的胶质瘤细胞还可以用于建立动物模型,为研究胶质瘤发病机理以及治疗提供良好的实验对象。如利用鼠类细胞系立体定向注射于大鼠颅内建立鼠胶质瘤模型等。Prins等[23]通过向C57BL/6 (H-2b)雌鼠的腹侧皮下注射GL26胶质瘤细胞以及将GL26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注射于大鼠颅内建立鼠胶质瘤模型,用于研究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MAs)的靶向免疫治疗。

2.1.5 在其他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胶质瘤细胞培养除用于上述研究外,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研究方面,如探讨胶质瘤细胞与正常星型细胞之间的作用机制;胶质瘤细胞凋亡机制以及侵袭转移机制等。Zhang等[6]在研究恶性胶质瘤细胞和星型细胞之间的直接缝隙连接的交流中采用了原代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和原代培养的星型细胞。Joy等[3]利用SF767 和T98G胶质瘤细胞系研究发现恶性胶质瘤细胞激活P13-K途径并且表现降低凋亡的敏感性。Yamamoto等[24]利用SNB-19、D-54MGU、87 MG、U-373 MG、U-118 MG和SW1088研究N-glycan在调节胶质瘤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2.2 三维(立体)培养及应用 单层细胞培养虽然已经得以广泛应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具有遗传不稳定性;第二,是一个平面结构,而人体是三维立体结构,与人体环境相差很远。针对这些不足,许多科研工作者也尝试用立体培养,因为环境对细胞的生长分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科研证明异位植入的胚胎细胞能转化为恶性细胞,并引发癌症,而相同的细胞在子宫内则可形成正常的胚胎;相反畸胎瘤细胞植入胚胎内可能经历正常的发育过程。

与传统的培养方式相比,三维立体培养的细胞在细胞形状和细胞环境更接近于活体内状态,而形状和环境能决定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行为。三维细胞培养优点还在于具有清晰的几何学形状,这使其结构与功能直接相关,从而可以进行理论分析[25]。Joki等[26]在研究环氧化酶-2的实验中运用了三维培养系统,证明环氧化酶-2抑制剂NS-398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和迁移有抑制作用。

但是三维立体培养也不能完全模拟体内环境,而且立体培养的模型在目前条件下难以无限生长下去,主要是因为模型长到一定大小时,由于模型中心缺乏营养或缺氧而坏死。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2.3 其他培养方法及应用 目前培养和应用胶质瘤细胞除了单独应用上述培养方法以外,还有共培养(coculture)方法,即将2种或2种以上的细胞一起培养的方法,其实质也是单层细胞培养;也有尝试2种或几种方法联合应用,如同时选用单层细胞培养及三维立体培养。

Zhang等[6]将原代培养的人胶质瘤细胞和原代培养的鼠星型细胞共培养,并认为2种细胞之间的缝隙连接的形成不是自然的,因为将胶质瘤细胞注射入活鼠脑内很快就能和宿主细胞功能性耦联在一起,而且和胶质瘤细胞耦联在一起的缝隙连接似乎可以调节星型细胞的表型。和胶质瘤细胞共培养的星型细胞表达Cx43显著降低并可以低水平表达GFAP。

Joki等[26]在研究环氧化酶-2的实验中除了运用三维培养系统外,还运用了单层细胞培养检测NS-398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以及运用共培养系统检测肿瘤细胞侵袭入正常鼠脑细胞。

3 展 望

提到胶质瘤细胞培养就不得不关注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目前除胶质瘤细胞原代培养以及胶质瘤细胞系的培养外,还有人通过原代无血清培养、神经干细胞培养、悬浮培养以及CD133免疫磁珠分离等方法成功地分离、培养出胶质瘤干细胞。胶质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研究是目前胶质瘤研究的热点,该研究将为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与希望。

胶质瘤血管发生、形成、血管结构改变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是当今研究热点,而这方面研究也需要细胞培养技术。通过该研究有利于阐明胶质瘤的浸润、转移与其血管生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化疗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药代机制等。所以胶质瘤的细胞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技术,相信新的培养技术会不断产生,新的应用领域会不断发现。

参考文献

[1] Bondy ML, Wang LE, El-Zein R, et al. γ-radiation sensitivity and risk of glioma[J]. J Natl Cancer Inst, 2001, 93(20) :1553-1557. [2] Hegde M, Rodcoe J, Cala P, et al. Amiloride kills malignant glioma cells independent of its inhibition of the sodium-hydrogen exchanger[J].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4, 310(1):67-74.

[3] Joy AM, Beaudry CE, Tran NL, et al. Migrating glioma cells activate the P13-K pathway and display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apoptosis[J]. J Cell Sci, 2003, 116 (21):4409-4417.

[4] Hulsebos TJ, Troost D, Leenstra S. Molecular-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gliomas that recur as same grade or higher grade tumours[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4, 75(5):723-726.

[5] 鄂 征. 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8.

[6] Zhang W, Couldwell WT, Simard ME, et al. Direct gap junc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lignant glioma cells and astrocytes[J] J Cancer Res, 1999, 59(8):1994-2003.

[7] Senger DL, Tudan C, Guiot MC, et al. Suppression of rac activity induces apoptosis of human glioma cells but not normal human astrocytes[J]. J Cancer Res, 2002, 62(7):2131-2140.

[8] 孙立军,张全斌,黄 强. 三株分化程度不同的胶质瘤细胞的建立[J]. 实用肿瘤杂志,2002,17(3):173-175.

[9] 李茗初,陈风华,邓永文,等. 悬浮培养法培养C6胶质瘤细胞系和该细胞系脑肿瘤干细胞的分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24):57-60.

[10] Honda N, Yagi K, Ding GR, et al. Radiosensitization by overexpression of nonphosphorylation from of IκB-α in human glioma cells[J]. J Radiat Res (Tokyo), 2002,43(3):283-292.

[11] Ostruszka LJ, Shewach DS. The role of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radiosensitization by 2’,2’-difluoro-2’-deixycytidine[J]. Cancer Res, 2000, 60(21): 6080-6088.

[12] Chen AY, Shih SJ, Garriques LN, et al. Silatecan DB-67 is a novel DNA topoisomerase I–targeted radiation sensitizer[J] Mol Cancer Ther, 2005, 4(2):317-324 .

[13] Shono T, Tofilon PJ, Schaefer TS, et al. Apoptosis induced by adenovirus-mediated p53 gene transfer in human glioma correlates with site-specific phosphorylation[J]. Cancer Res, 2002, 62(4): 1069-1076.

[14] Das A, Banik NL, Patel SJ, et al. Dexamethasone protected human glioblastoma U87MG cells from temozolomide induced apoptosis bu maintaining Bax:Bcl-2 ratio and preventing proteolytic activities[J]. Mol Cancer, 2004, 3(1):36.

[15] Landen JW, Hau V, Wang M, et al. Noscapine crosses the blood-brain barrier and inhibits glioblastoma growth[J]. Clin Cancer Res, 2004, 10(15):5187-5201.

[16] Friese MA, Platten M, Lutz SZ, et al. MICA/NKG2D-mediated immunogene therapy of experimental gliomas[J] Cancer Res, 2003, 63(24):8996-9006.

[17] Driessens G, Hamdane M, Cool V, et al. Highly successful therapeutic vaccinations combining dendritic cells and tumor cells secreting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J]. Cancer Res, 2004, 64(22):8435-8442.

[18] Giezeman-Smits KM, Okada H, Brissette-Storkus CS, et al. Cytokine gene therapy of gliomas: induction of reactive CD4+T cells by interleukin-4-transfected 9L gliosarcoma is essential for protective immunity[J]. Cancer Res, 2000, 60(9):2449-2457.

[19] Robe PA, Nguyen-Khac M, Jolois O, et al. Dexamethasone inhibits the HSV-tk/ ganciclovir bystander effect in malignant glioma cells[J]. BMC Cancer, 2005, 5(1):32.

[20] Meyer RG, Kupper JH, Kandolf R, et al. Early growth response-1 gene ( Egr-1) promoter induc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in U87 malignant glioma cells in vitro[J]. Eur J Biochem, 2002, 269(1):337-346 .

[21] Liu C, Yao J, Mercola D, et al.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GR-1 directly transactivates the fibronectin gene and enhances attachment of human glioblastoma cell line U251[J]. Biol Chem, 2000, 275(27):20315-20323.

[22] Dabrowska A, Szary J, Kowalczuk M, et al. CEA-negative glioblastoma and melanoma cells are sensitiveto cytosine deaminase/5-fluorocytosine therapy directed by 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promoter[J]. Acta Biochim Pol, 2004, 54(3): 723-732.

[23] Prins RM, Odesa SK, Liau LM. Immunotherapeutic targeting of shared 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s in a murine glioma model[J] Cancer Res, 2003, 63(23):8487-8491.

[24] Yamamoto H, Swoger J, Greene S, et al. β1,6-N-acetylglucosamine-bearing N-glycans in human gliomas: implications for a role in regulating invasivity[J]. Cancer Res, 2000, 60(1):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