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方案

篇1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网络,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健康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创建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让因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导致的极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

三、工作任务

(一)设置心理服务站(室):全县各镇(园区)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各镇(园区)所辖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80%。

(二)设立心理辅导室:全县中小学均设立心理辅导室,建成率达100%。

(三)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等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为员工提供方便、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加强心理服务培训: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一年内不少于2次;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培训不少于4次。

(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城市、农村普通人群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50%。

(六)强化服务目标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分别达到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到80%;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达到70%。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心理服务体系平台搭建

2020年,全县第一批试点成员单位已完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并有序开展心理服务工作,未开展或正在开展体系平台建设的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平台建设规范化要求,以第一批试点单位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为样本,依托工会、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人力资源等场所,选择相对安静且方便出入的房间,加快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同时环境布置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配备好咨询桌椅等基本设备设施。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拓宽心理咨询服务场地功能和相关配置,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建立心理测评系统工具,配备沙盘、绘画类、放松类、自助类辅助器材。

(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一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各中小学要依托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同时,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各学前教育机构要开展以儿童家长为主的育儿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特殊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二是加强患者心理健康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依托心理科门诊,对躯体疾病就诊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进行识别和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有心理行为问题提供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有需求的签约家庭开展心理疏导;精神病医院要通过心理治疗门诊,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服务,还要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指导其每年2次在镇、村(社区)开展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科普宣传,对辖区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和随访管理。三是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在公安监管场所、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中心(工作站)、司法所、接待场所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演练,对系统内人员和工作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同时完善流浪乞讨人员、公安监所被监管人员、服刑人员、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沟通机制,做好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及性格偏执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制订个性化疏导方案,特殊人群个性化心理疏导的覆盖率达到70%以上。四是加强各部门、单位职员工心理健康服务。县总工会要将职工心理健康纳入年度工会工作要点中。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新经济组织通过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或购买服务等形式,广泛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举办职场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讲座,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意识,掌握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通过员工心理测评、访谈等方式,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疏导。

(三)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各单位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分级分批组织开展人员心理服务工作能力培训。一是加强心理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培训。对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培训不低于4次;二是加强医务人员临床心理知识培训。依托市级以上精神卫生机构,全年举办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培训班不少于4期,开展部门培训2次,定期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护理教育等相关知识培训;三是加强普通群众心理健康培训。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对本单位职员工及服务对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或讲座每年不少于2次。

(四)加强大众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各创建成员单位要加强合力协作,在电视台、报刊、杂志、互联网(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开通心理健康节目或专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每年组织至少2次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认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全县各镇(园区)要依托社会心理工作站或村(社区)心理辅导室,主动向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传资料,在公共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和宣传栏。要鼓励引导社会志愿者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热线咨询等志愿服务。

(五)强化服务目标管理

各单位要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行为问题人员的日常发现、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危险性评估、服药指导、心理支持和疏导等服务,切实加强特殊人群心理疏导和严重精神障碍综合服务管理:一是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各医疗机构要做好心理问题人员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制度的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县公安、、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服务联动机制。联合开展重点特殊人群心理干预和治疗服务,依法依规对肇事肇祸者予以规范处置。确保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5‰、规范管理率80%、规律服药率60%,精神分裂症服药率达80%的目标。

五、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

一是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年度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内容时限;二是制定心理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及培训课程;三是完善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

一是完成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全县25个镇均设置社会心理工作站,村(社区)心理咨询室建成率达到80%;二是持续加强职员工、学生、患者和特殊人群等4类人群心理健康服务;三是举办心理专业服务人员心理知识培训不低于4次。医务人员临床心理知识培训不少于4期,部门培训2次以上。各单位职工及服务对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不少于2次;四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组织至少2次心理健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

全面完成培训方案目标内容,认真总结工作先进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措施,确保预期完成培训目标任务。

(四)迎检阶段(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

一是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全面、客观评价,总结经验;二是各创建成员单位完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归卷工作(资料规范填写收集详见附件2);三是开展创建工作评估,完成自查报告、档案材料等准备工作,迎接省级评审验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健康和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内容,制订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成员单位工作内容和职责;二是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县委政法委、县卫生健康局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推进工作。各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领导,搭建好平台,组织好培训,开展好服务。三是加强目标任务分解。各部门、各行业要根据总体目标任务,细化指标,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大经费投入。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县乡两级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保证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宣传、培训、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开拓公益筹资渠道,探索社会资本投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政策措施,完善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保障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效落实。

篇2

关键词:失独老人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一、引言

所谓失独,是指由于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自杀等原因,致使独生子女家庭失去唯一子女。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成为失独父母,他们通常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而无法再生育,最终产生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根据全国老龄办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截止2012年,中国的失独家庭超过100万户,且每年以约7.6万个的数量持续递增。

失独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失独老人在重新融入社会生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会遇到众多的困难,包括外界的困难,也包括自身的因素。那么,影响他们心理问题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可以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国内外对此尚未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此类研究,这也成为本文所致力于回答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的失独老人。关于老年人的界定,世界卫生组织对的定义是60周岁以上的人群。本次研究基于所调查社区失独者的实际年龄范围,把失独老人的调查范围确定在50岁以上。北京市垡头社区位于朝阳区东南部,现管辖12个社区,面积共5.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0万人。该社区失独老人家庭共计22户,其中调查走访失独老人家庭22户共34人。平均年龄63.2岁,其中男性略多于女性。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多数已经退休,大部分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失独老人整体上身体健康状况尚可,有一部分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疾患,个别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2.研究方法

调查者于2015年3月至8月走访了北京朝阳区垡头社区各个社区居委会,了解社区失独老人的整体情况,然后在社区办事处的协助下,以志愿服务者的身份深入失独老人家庭,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该社区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和精神生活中的困境与需求。由于失独有可能会唤起失独老人的消极情绪,出现不配合调查的情况,所以在调查中,调查者有意向被调查者隐瞒了调查目的。调查结束后,出于对被调查者的尊重,向他们说明了调查的真实意图。为了避免给被调查者带来消极暗示和不良影响,调查人员做了充分的善后工作。在其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调查者通过一对一的志愿者服务形式,深入失独家庭,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服务、精神慰藉,从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朋友。

调查研究在掌握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个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支持评价调查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作为自变量,将心理健康指数作为因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失独者心理健康和重新融入社群的因素,并根据影响的权重,结合社区实践,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数据分析

将通过社会支持量表采集的三个维度的数据(客观支持度、主观支持度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通过心理健康量表测得的心理健康指数数据做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统计意义在于揭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社会支持得分与心理健康得分的回归分析目的在于:揭示社会支持的几个维度在多大程度上能预测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来说,R方要大于0.2才具有预测作用;当R方在0.5以上才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表1 客观支持得分、主观支持得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指数的回归分析数据

M1

B M2

B M3

B M4

B

客观支持 5.578

-.925***

6.712

-.114***

主观支持

6.197

-1.188***

6.712

-.391***

对支持的利用度

6.619

-1.394*** 6.712

-.892***

校正R2 0.555 0.600 0.778 0.790

本次检验数据满足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误差服从正态分布以及误差不相关的前提假定(表2)。预测变量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B值分别为B=-.925 ,B=-1.188,B=-1.394,p < 0.05。说明社会支持三个维度数值越高,心理健康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程度越高。结果显示,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对“心理健康”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校正R2分别为0.555、0.600、0.778,即“客观支持”能解释“心理健康”55.5%的变异,“主观支持”能解释“心理健康”60%的变异,“对支持的利用”能解释“心理健康”70.8%的变异。标准化回归方程分别为:心理健康=0.601X客观支持;心理健康=0.64X主观支持;心理健康=0.785X对支持的利用。这说明,受到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越大,或者对支持的利用程度越高,心理就越健康。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失独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比较明显的预测作用。其中,失独老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来自社会、家人和朋友的主观情感支持对他们的影响其次,然后是社会政策、社区设施等客观社会支持。究其原因,是因为本次调查的群体为城市居民,大多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险或社会保险,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的物质支持比较多,因此对于未来的生活,失独老人并没有太多的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失独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严重伤害,他们极度焦虑和抑郁,长时间被消极的情绪所占据,不能自拔。失独老人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低,很多失独者有意逃避现实,避免与外界交流,有的甚至变换了工作和居住地点。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目的的受到伤害之后的应激反应,而这种反应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实际上,迁居和逃避并不能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感受,把自身置于社会群体之外,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自己使自己受到了社会排斥。

失独老人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两种应对策略:消极策略和积极策略。例如,自杀意念、保护家人的强迫症、不承认现实、回避能触发回忆孩子死亡的场景事物、气味等行为都属于消极策略。消极策略会使失独老人在短期内逃避问题,从而减轻低落情绪,但这种策略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并可能导致长期的负面影响(Anderson,2005)。积极策略则是当事人采用积极务实的方式解决问题所采用的策略,例如接受治疗、参加社会团体、参与感兴趣的活动、面对现实、写作等。从前面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通过社会关爱,促使失独老人走出封闭的圈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更多的同家人、朋友、邻居交流,是避免或者缓解他们心理问题、重新融入社群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肖云,杨光辉.优势视角下失独老人的养老困境及相应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4(1)

篇3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增多,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增快,致使各种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心理健康面临威胁。而我国精神卫生事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工作重心仍放在重性精神病的防治上,对于正常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心理学者认为,心理问题可以侵蚀人的意志力、创造力,从而间接影响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直接影响社会的文明进步。

因此,预防和减少精神疾病及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水平,开展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干预与咨询,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已成当务之急。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凸显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功能

目前,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健全机制。具体要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参照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各级地方政府的精神卫生工作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领导,及时解决精神卫生工作问题。

(2)各级政府健全精神病防治经费及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筹措机制,制定国家、地方及个人按一定比例出资的筹资方案。筹资额应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以确保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与心理健康宣教经费的来源。

(3)健全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与、卫生主管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精神卫生组织管理网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以专科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网络系统。承担相关公共卫生职能的机构,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掌握精神疾病发病状况、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宣传精神卫生政策,宣教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主管部门要负责培训社区和村镇防治技术人员,以将防治康复措施落实到社区、到村镇,并加强对各级责任人的考核。在组织管理网络与防治康复网络中,要确定专人负责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并制定考核细则进行考核。

(4)重视人才,制定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卫生服务,重奖精神卫生科研成果,设立荣誉称号奖赏为精神卫生事业做出突出奉献的医务人员。

2.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与宣教,提高民众心理健康意识

目前大众心理健康意识淡漠,需要多渠道多层面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来提高。各级负责宣教的专干,应通过访谈法或问卷法先行了解被宣教对象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宣教计划。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加强学校功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一定要从孩子抓起,从早期人格构建中施加影响。无论小学、中学、大学,都要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设置专门教材,成立心理自助小组和心理健康辅导站。所有教师均要经过心理健康与调适培训,使教师能识别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人格的独立性与灵活性,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应激能力、抗挫折能力等,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职工心理健康。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妇联或其他社会组织,将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纳心工作内容。制定职工心理健康管理方案,建立健康档案,成立心理健康互助小组,定期邀集专家为职工解压,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积极开展健康娱乐,落实帮扶政策等,以此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女工、妇联组织要重视婚姻家庭、科学哺育方面的健康宣教。

(3)利用媒体力量,促进健康宣教。报刊杂志、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媒体,是心理健康宣教的最好载体,应担负起为大民进行心理健康宣教的重责。媒体应专设版面或栏目,刊登心理健康科普文章,报道心理健康方面有影响的人与事。通过媒体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促使大民认识心理健康的意义,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4)开设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引导心理咨询事业发展。政府应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开通心理热线,为心理危机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鼓励和引导私人发展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为正常群体提供心理卫生服务,以解决婚恋、职业、成长、人际交往、情绪等方面的心理困惑与心理问题。

3.加强特殊人群心理健康管理,保障社会和谐安全

近年许多肇事肇祸事件与精神病人或心理障碍者有关。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管理,防止此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加强对流浪人员的管理。政府的收容机构要加强对流浪者的管理,畅通收容渠道,对于流浪精神病人要按规定程序遣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对于已有肇事肇祸史或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相关部门应将之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2)加强对特殊职业人群的管理。军人、警察等职业,由于可以合法持有枪械,情绪冲动而报复攻击欲望强的人不宜从事此类职业。教师、医生职业,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与生命守护神,如果情感淡漠、缺乏耐心且利令智昏者从事此类职业,不利于孩子成长和疾病的治疗。客车司机、校车司机等职业,由于承担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冲动、暴躁、易激惹的人不适宜此类工作。因此,对于特殊职业人员应经过心理健康检测后方能上岗。

参考文献:

篇4

1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因

1.1居民需求

1.1.1身体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各种疾病发展比例也随之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去医院的就医模式以不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卫生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就近就医,有专业的指导更好的预防疾病。

1.1.2心理需要

据调查,现社区居民里大部分为独居老人及儿童,由于工作需要,子女不在身边照顾,其子女更希望社区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代替他们照顾老人及儿童,并不仅是身体上,同样心理上也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在社区进行。

1.2医疗系统需求

1.2.1医院需求

现在医院就医紧张的问题尤为严重,同时医院患者和家属都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年龄阶段,所患疾病总类繁多,易造成交叉感染,而社区护理是针对一个社区的居民,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社区护理是把医疗卫生与护理保健结合到一起,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社区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宣传健康知识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医院将减少许多患者,改善就医难的问题。

1.2.2护理人员的就业需求

根据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就业导向探究结果显示,不同护生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不相同,对社区前景的认知也不明确,个人发展和工资待遇已成为护生就业所关注的重要因素。对社区护理认知的局限性已影响护生的就业意向。社区应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宣传,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即可满足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可为护理人员提供就业平台,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2.1以社区居民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2.1.1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居民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的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医疗模式中,强调要以健康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发生,更有效地维护人们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宣传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定期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书籍。为了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应得到重视,社区可设有心理咨询处,定期上门辅导,空闲时间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特色社区。

2.1.2定期健康体检的实行

随着生活及工作快节奏的发展,很多居民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社区实施定期的健康体检是保障居民健康的最佳途径,即能提早发现,及时预防并且治疗疾病,也能定期了解社区居民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总体变化。根据定期健康体检的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通过健康教育、健康随访等方式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受益的不仅是居民个人,还有整个社区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优质护理服务。

2.1.3做好健康随访

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随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的新型护理服务,不仅局限于居民治疗疾病期间,而且对居民的日常护理及遵医行为都能进行督促作用。社区应对全部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应记录居民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联系电活、家庭情况、有无既往史、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及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应由社区护理人员专门承担随访工作,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上门指导。

2.2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

2.2.1人员岗位认知

随着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的增多,社区应进行人员岗位的认知,使护理人员了解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面临的问题,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人文关怀理念,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使社区护理工作人员与居民建立良好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2.2.2护理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培训

社区护理理论知识是综合公共卫生学与专业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结合,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特别要加强护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学、老年和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等知识的培养,并且能结合实际进行运用,社区可定期开展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定期考核,以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

2.2.3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篇5

1.1两周患病率状况两周患病率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量的重要指标。通过两周患病率调查来反映老年人健康状况,健康水平是目前国内统一采用的基本衡量方式之一。在门诊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逐步增长,据2003年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为338.0‰,是65岁以下年龄组的3倍,并呈持续增长趋势。

1.2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心理社会健康是全面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有调查发现约八成以上老年人处于心理健康的临界点或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有孤独、自卑、空虚、失落、失眠、易怒、反应迟钝、情绪反复等症状,而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状况、躯体患病情况以及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此外,还有部分老年人,因不能全面正确的提供病史,使其所患病不易被发现。

2.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医院及人员缺乏目前国内现有的医院,绝大多数都属于综合性医院,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院和机构少,其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良莠不齐,多数未经过老年医学的专门训练,且条件较差,故难以应对迅速增长的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

2.2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人口高龄化,独生子女政策等,使传统的家庭赡养功能弱化,家庭对老年人照料护理日见不足。因此,老年人对在社区开设老年专门门诊、护理站及康复机构有一定需求。

2.3经济问题经济原因也是影响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的一个因素。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费用不断上涨,部分条件较好的老年医疗护理机构及设施只能满足少数有经济支付能力老年人的需求。而目前国内收费低廉的社区医院及机构还不多见。还有部分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无人陪护等原因,使医疗保健需求难以实现。

3.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之对策

3.1建立完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应以社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把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列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服务模式应从单一医疗向集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模式转变。服务方式应由患者上门转变为走出大门,深入社区、家庭,使老年人及家庭了解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及康复方法,并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饮食营养,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3.2逐步实施网络化管理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实施社区老年人群的医疗保健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三级医疗网,针对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特点,进行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老年病防治功能。加强对老年疾病的监测,控制慢性病,预防老年人伤残的发生,以及进行心理慰藉等疏导并渐进地扩大覆盖面,逐步完善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网络化管理。

3.3加强专业队伍的培养我国养老的特点是家庭赡养为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无子女的患病老人,病残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会越来越多。因此,加速培养照料人员、老年病防治、临床专业人员及社区医疗服务的骨干人才已是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所需要的健康服务,加大全科医生、全科护士的培养,逐步改善这方面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篇6

[关键词]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一)流动儿童的消极情绪较普遍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其他儿童偏低,有较为普遍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较为严重,还常常体验到被歧视感、不平等感,甚至发生身份认同的危机。1.自卑感。因为城乡消费、语言、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动儿童可能会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儿童明显体验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项调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什么都比别的同学差,超过半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平平,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部分流动儿童有社交回避现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动跟同学交往,也害怕跟老师交流,对老师的批评特别敏感紧张。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安静沉默,不敢举手,更不敢大声发言。2.孤独感。新的城市、新的学校、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对流动儿童来说,这种环境的巨大变化都将使之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和压力,使之体验到较强的孤独感和较低的归属感。若加之因为生活习惯、语言的不同而出现同伴交往困难,尤其会加重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倾向,产生适应性心理障碍。3.被歧视感。流动儿童多是从落后地区进入到发达地区,其城乡差距常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感。其就读的学校常被称之为“打工子弟学校”,其设施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或进入到公办学校,被称之为“借读生”、“插班生”、“乡下人”。在公办学校读书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城市同学的明显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此外,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往往出现超龄入学、或者因为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而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可能导致一些教师和城市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有偏见。或者在社会生活中,其父母被称为“外来人口”,自身也体会到“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边缘人,产生身份认同危机,阻碍自身融入到城市社会。

(二)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较突出

流动儿童的年龄为6-14周岁之间,在心理上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外部环境的稳定与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和行为的顺利发展。流动生活、新环境的适应往往让流动儿童很容易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如退缩、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不能形成较为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不爱合作活动、对老师或家长的批评过分敏感、不善于与人交往,表现出性格内向、敏感,行为拘谨、相对孤僻。表现出较为突出的行为适应问题。

(三)流动儿童的学习问题较明显

1.学习动机缺乏。因受跨地跨校的不连贯学习生活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多处于中等偏下,加之父母教育指导能力的不足,家庭经济和地位难以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均受到影响,表现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积极性偏低,自信心不够。2.学习适应困难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中表现出学习适应困难的比例较城市儿童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与学习环境不稳定、教育条件不足、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有关。城市学校里,教学进度较快,知识拓展面广,采用信息化手段,城市儿童配备智能化学习设备甚至参加各种学习班。通常流动儿童对新学校的学习生活不能适应,如出现偏科现象,英语学习很困难,学习效率低,厌学情绪比较明显,甚至逃学,沉湎于电子游戏,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构建流动儿童“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流动儿童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个人的一些性格特征、不良的家庭环境、粗暴的教育方式、频繁流动的现实、老师的偏见以及社会制度带来的歧视和排斥等因素都会引发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从系统观点来看,在流动儿童心理救助过程中,应加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的合作,共同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工作,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与城市融入。从宏观层面,需要改革基于户籍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制定科学政策和完善流动儿童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中观层面,需要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加强教育规划和财政保障,促进流动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微观层面,需要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者协调的“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城市学校教师应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关爱流动儿童,帮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校生活,同时开设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开展相关活动,培养流动儿童阳光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并通过社区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流动儿童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一)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城市学校是开展流动儿童心理救助工作的主阵地,重点任务是为流动儿童营造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各类型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提供针对性的个体心理辅导等。1.学校管理者的工作要为流动儿童营造一个包容、和谐、无歧视与偏见的育人环境。城市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流动儿童就学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公平性改革,并制定相应制度,杜绝歧视学生行为。2.班主任的工作打造一个温暖、宽松的班集体,帮助流动儿童减少转学带来的不适应。肯定他们的优点,给以正面的评价,创设平台展示他们的特长,给以合适的岗位,让其参与班级的管理,从而使其融入新集体。同时要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培养他们的自信。此外,还可组织一些有关友情结对、感恩父母与老师、成长路上等“关爱学生”的主题班会,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给予流动儿童爱的滋润,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减少其孤独感。3.科任教师的工作每一位教师都要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对流动儿童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消除对流动儿童的偏见,给予流动儿童人文关怀,真诚关心孩子们的成长。从优势视角看到孩子们的优点,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帮助流动儿童克服学习畏难情绪,给予弱势学科辅导。同时教育班级同学互帮互助互爱,在学习上结成对子,让流动儿童适应并喜欢新的学习生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参加“爱心妈妈”、“爱心屋”等关爱帮扶活动。4.心理老师的工作第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了解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和干预工作。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自理、自护、自尊、自律、自强、健康、学习、亲情、交友等广泛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班级或小组参与和体验的形式,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心理教育能力。第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心理测评软件。定期与流动儿童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人际、自我成长等个体心理辅导,帮助流动儿童拥有积极阳光心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家长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孩子的习惯、求知、为人、处事等的培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引导。但研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问题。1.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甚至居无定所,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品德以及心理发展。有的父母则是因为文化层次较低,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更无合适的教育方法。一方面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家长不必参与教育;一方面认为照顾孩子生活即可,其他不重要。流动儿童父母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常错过孩子教育的关键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家长榜样示范缺乏。流动儿童父母在城市打工,常面临巨大的经济与生存压力。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反而容易将自身不良情绪、不良思想和习惯转嫁或传递给孩子,无形中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3.学习环境欠佳。大多数流动儿童家庭学习环境较差,也没有跟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辅助设备。同时,大多数流动儿童课余时间要承担较多的家务,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甚至睡眠不足,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4.忽视孩子心理健康。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专制式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较少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较少沟通、交流,亲子关系疏离;加上经济不稳定,家庭心理氛围压抑、紧张,使得流动儿童有较强烈的自卑、孤独心理,较少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变得脆弱敏感易受挫折。基于以上分析,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与培训、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亲子主题活动,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指导。

篇7

多年来,和平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型德育体系,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初步形成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了和平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和平区于2001年年初在全市率先推出“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创新举措。从全区中小学校选派了百名优秀教师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专职从事社区德育工作。在实践中,社区教师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社区居民的欢迎,成为学生校外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未成年人的“知心朋友”。教育系统聘请基层派出所的优秀公安干警兼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全区成立了159所家长学校,覆盖所有中小学和社区,每年参加学习的家长约20余万人次。区内每所学校都成立了由在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通报学校的重大事情,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

和平区把实施高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重点问题和小学、初中学生多元评价这一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加大对学科高效教学实施途径、策略、方法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的力度。要求教师“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当堂教,当堂会,保目标,促落实,减负担”的可操作性原则,确保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实践中,各学校探索形成了“教师候课制”“弹性作业制”“教学视导制”“流程管理制”“质量监控制”等课堂教学和管理制度,创设了教学能手引领课、教学能手指导课、师徒结对研究课、“点将课”、家长开放课、分学科抽签课、常态高效教学开放课等多种展示交流的平台。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区教育局相继制定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减负”的“八项规定”和“八条措施”,校长、教师签署了减负协议书。制定了《和平区关于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指导意见》等文件,召开两届教学工作会议,推进常态课增效减负。区教育局中、小学科,区督导室、教研室联合下校视导,并组织教师观摩优质课、高效课,努力实现“增效减负”。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平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文化、卫生、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多方联动,于2010年6月建立了和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紧紧围绕“治未病”的工作理念,坚持“中心引领辐射、资源共建共享、心育网络延伸、三位一体联动”的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以中心为指导,纵向连接区、校两级,横向贯穿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的“三结合”网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心家园”。

各学校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课堂指导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全区所有中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有的学校还针对现有心理健康教材的不足,开发了符合本校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注重心育学科渗透。各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人格品质、情感表露、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教师中推广“课堂语言评价集锦”,鼓励教师撰写心育学科渗透教学反思与个案,充分利用教案评比、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契机,深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思想。由于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不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大部分学校分年级制订了团体辅导方案,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幼小衔接”为主,小学中年级、八年级及高二年级学生以学习策略、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的辅导为主,还定期开展“新生适应”“职业规划”等发展性心理辅导。全区30所公办中小学、6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晴小屋”“阳光谈心房”“心灵驿站”等各具特色的心理咨询室,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实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100%全覆盖。

近年来,各学校心理兴趣小组、心理社团等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先后成立,形成了一个连续性、大范围的互助团队,以他们为主体组织的活动在引导交往、树立自信、化解困惑等方面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逐渐显现出学生在心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还有多所学校注重心育工作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不断创新心育工作方式,打造心育品牌活动,班级博客、心理剧、手语操、手指操、个性文化衫设计等特色活动纷纷涌现。

教育人“在线”――信息化引领现代化

随着电脑技术、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线”成为教育人新的职业状态,“在线”也拓宽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对话、合作的时空。

和平教育的“减负高效”,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辅助。2003年,和平区率先建立了教育城域网,基本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2007年,成立了独立法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职能部门,承担教育信息化规划、研究、建设、评价与管理等工作。2012年,区教育局投入巨资新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网络数据资源中心和视频演播中心,为义务教育学校添置计算机1846台,投影仪、实物展台380套,白板455块。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拥有一支教育专业程序开发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学生成绩管理、幼儿园招生管理、特长生认定管理、人事招聘、教师业务水平考核管理、网络管理员在线研修”等多个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权威认证。

为充分发挥信息时代教育的“在线”功能,和平区建设好教育门户网站。采用了“统一、分布使用、规范管理”的模式,建设包括“和平教育网、和平德育网、岳阳道小学三结合网”等50多个网站,形成了和平教育网站群。在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共有12所学校的网站获得“全国百佳网站”“全国优秀网站”等荣誉称号。

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特征,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此,和平区作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完善设施。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集中运行、分布使用”的建设原则,构建网络体系,充分运用云计算和虚拟技术,建设天津市首个区县级数据资源中心,统一部署使用协同办公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党员管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研校训通系统等,并按照《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室室通”。二是助力“减负”。建立了学生学业成长分析系统,借助网络平台将教育相关的主体融入进来,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功能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很好地解决了对教学质量的横向比较、纵向跟踪,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师可以精确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轨迹,查找到增长点,并给予相应的帮助,这些使该系统成为“增效减负”的利器。三是改进教学。为进一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用好多媒体设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和平区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并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率纳入学校教育信息化考核范围。在全员培训、大力普及、常态应用的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四是服务育人。不断探索新的育人途径,建设德育网站、班级博客,为师生融合、生生交流、家校互动、家长之间互助提供了便利条件。

篇8

【关键词】郊区某小区;老年抑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64-02

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条件、卫生医疗的改善,使我国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且人口老龄化问题会长期存在。如何使众多的老年人身心健康,幸福的欢度晚年,将成为老年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长治郊区某小区老年人抑郁情况调查

1.1 郊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源于心理健康问题:本调查结果表明,郊区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源于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应在现有的郊区老年护理中的注射、换药、灌肠及导管护理等基础和专科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增设心理健康护理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给予老年人必要的健康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

1.2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源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所调查的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家类型、主要照顾给予者、经济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医疗费用支付形式、生活自理水平、认知功能、自尊评价和社会支持状况等条件的统计分析,发现郊区中有抑郁症状和无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存在的明显差异,是因受到来自身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是在GDS均分明显较高的自尊评价、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和社会支持方面。

1.2.1 随年龄的增高,老年人的心理防卫与应对能力在逐渐减退,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也随之下降,也带来了情绪的改变。而较男性长寿的单身女性老年人的低于男性的经济独立性,也极易诱发抑郁症,因此,应对这类老年人群体的心理需求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1.2.2 独居老年人和需要家庭成员照顾的老年人,其心理需求是来自家人的关心和尊重。因此, 对这类老年人群体的护理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配合,给予老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1.2.3 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日常生活自理水平为第二大影响因素。患有影响日常生活的疾病和有日常生活自理障碍的老年人,比患有常见老年人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易出现抑郁症状。所以,在躯体健康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评价时,应把重点放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日常生活有无影响上。更加重视增进或维持老年人身体功能及其独立生活能力。

1.2.4 为减轻低收入经济状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降低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 在老年人社区护理政策和方案的制定时,需考虑这类老年人群体的经济承受力,给予能满足其基本生活及护理需要的经济补给和社会福利。

1.3 服务设想:可通过设立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并由其它服务机构的协助,组成一个主要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照顾护理的服务网络,按照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基本的、多元化的有偿而非盈利的服务。

1.3.1 所提供的服务,即要给不同经济条件的老人留有消费选择的余地,也要满足有服务需求老人和其护老者的不同需要,同时要考虑避免老人过分依赖照顾护理的负面后果产生。

1.3.2 所提供的服务包括:①定期接触,例如家访和电话联络;②情绪支援;③介绍社区资源;④建立老年人社团;⑤简单的个人协助,例如接送诊所医院、家庭医疗护理、处理简单的家务等;⑥日间照顾;⑦转介接受常规的服务。

2 老年抑郁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2.1 步入老年期的身心变化:人从60岁开始就步入了老年期,也就走向了人生的衰退期,其身心发展的生理组织功能及心理认知能力也就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化性的老化。身体衰老给老年人带来了生理方面及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

2.1.1 老年人的生理发展特点:老化现象会明显体现在生理组织功能和心理认知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的下降上,而且是囊括了全身各个系统的全方位的。①神经系统:表现在脑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功能减弱、致使各感觉能力下降、思维迟滞、记忆力下降。②循环系统:表现在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内腔狭窄,易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③呼吸系统:表现在肺组织的弹性降低、气管绒毛上皮出现萎缩、变性,痰咳能力下降。④消化系统:表现在功能进行性降低、肠道蠕动减少、肝脏萎缩、唾液分泌减少。⑤泌尿系统:表现在肾脏重量减轻、老化、控制能力下降。⑥内分泌系统:表现在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分泌减少。⑦骨骼系统:表现在骨组织处于肥厚和萎缩交错状态、骨容积减少、骨含钙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骨折。

2.1.2 老年人的社会心理变化特点:

2.1.2.1 社会角色变化:从肩负社会、家庭责任,为生活奔波的谋职者的“主角”,转变为离退休者的“配角”;从经济较为富裕者变成收入微薄者,甚至经济困难者;从抚养子女者变成受子女赡养者,且对子女的依赖性和依靠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从与配偶共同生活逐渐变成失偶的单身独处。这一系列的角色变化,给老年人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

2.1.2.2 退休与心理适应:一些离退休后的老年人,难以适应从快节奏、有规律的在职生活转变为悠闲的家居生活,产生了孤独感、寂寞感;特别是那些工作不稳定、丧失工作能力、经济收入明显减少、缺乏医疗开销支付能力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成了无用的、被社会抛弃的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导致老年性抑郁症和其他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离退休的老年人首先要随着角色转变,自我调整角色行为,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退休,把退休作为生活经历的一部分,积极去面对和适应。

2.1.2 家庭变化与心理适应:老年夫妻关系的变化,代际关系的变化,将引发一系列心理适应问题。

2.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多数老年人具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其晚年生活质量。表现在不同程度上的焦虑情绪或抑郁情绪、焦虑症和抑郁症、痴呆症等。

2.2.1 焦虑:不少老年人处于焦虑状态,甚至患有焦虑症,极大地影响了老年人的心身健康。焦虑有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之分。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突发惊恐,老人常会突然感到心里紧张、心烦气燥、坐卧不安、睡眠不稳、口干、心悸、多汗、潮热、呼吸加快、脉搏加速、血压升高、大小便意增加。严重时,会出现阵发性胸闷、气喘,产生濒死感、妄想和幻觉,甚至是轻度意识迷惘。急性焦虑发作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发作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平静状态,其躯体变化的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也会随之而平稳下来。

2.2.2 抑郁: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大多出现抑郁症状的患者未经确诊和及时治疗,致使病情迁延,形成精神残疾,加速了衰老,增加了病死率。这些抑郁症状不只使患者本身极为痛苦,也给亲人和社会保健机构带来了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

对临床各科医生进行精神医学的培训或继续教育,提高早期识别和诊断抑郁症的水平,并予以抑郁症及时适宜的治疗,对预防和消除老年抑郁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保持其正常的社会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的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也是不可忽视有效措施。

2.2.3 痴呆症:痴呆症与人的机体老化相关,它使人几乎丧失理智,甚至不能辨认自己的亲人。在目前已被确认的12种痴呆症中,最常见的是早老性痴呆症或阿尔兹海默氏症,还有脑血管病(VD)痴呆和糖尿病性痴呆等。引起痴呆症的主要原因是大脑潜在的神经病变与神经化学变化。

2.2.3.1 痴呆症的表现是:认知功能逐渐退化;沟通困难;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个人自理能力下降;时空定向出现问题;社会行为不适当;人格发生改变等。开始时这些症状很像是抑郁、紧张等心理疾病,逐渐地,症状会突显出来,并越来越恶化,严重到病人变得不能自制,大多依赖于他人的照料,甚至发展到连穿衣、吃饭都不能自理。

2.2.3.2 引起老年痴呆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多而复杂,包括年龄、性别、低教育、低认知功能、低职业、低社会生活功能、少闲暇活动、少社交活动、有不良生活事件和不与配偶同住等。

2.3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空巢、慢性病及社会支持等。

2.3.1 性别:虽然现实生活中女性的平均寿命长于男性,但老年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却不及老年男性高。从很多调查分析中得出,女性的心理健康分值偏低;研究结果中也证实,女性躯体化、焦虑、恐怖三种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由于老年女性心理素质不稳定,较男性更易患上心理疾病。老年女性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心理障碍、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强迫症倾向等。

2.3.2 空巢:在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离开父母另立门户后,只留有老人独自居住的就成了空巢家庭。导致老人空巢,是个人、家庭、社会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社会原因的作用愈加明显。

2.3.3 职业和收入:多项心理健康调查分析表明,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健康自我维护观念差异,与所从事的职业以及所获得的收入有关。老年人的收入与各种福利设施的完备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曾从事的职业,而职业与收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3.4 慢性病:衰老带来的生理变化和以往沉积的健康隐患,使得老年人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病。老年人最常见的十种慢性病,包括有冠心病、高血压、泌尿系疾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白内障、糖尿病、慢支肺气肿、消化性、溃疡、脑血管病等。这些慢性病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也给老年人增添了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生活质量较低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群体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功能缺乏等尤为明显,部分人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忧郁情绪和忧郁症状。

2.3.5 社会支持:伴随着老年时期的到来,许多危机和应激因素也更加集中。如离退休后的原角色的丧失、离开热爱的工作和熟悉的朋友、交往圈子变窄、人际互动减少、收入减少、体弱多病、晚年丧偶及同龄朋友相继离世等,都是给老年人带来心情不安的应激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破坏了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因此,为老年人构建起由政府、社会、单位、邻里、亲友及家庭等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网,形成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给予老人更多的关心、安慰、同情和支持,以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如坚持为老年人定期的体检和常见病预防、开设老人门诊以方便老人就医和保健护理;为老年人设立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发展老人服务事业,提供老人食品、服装;加强老年人社会风险防范和福利设施等。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增强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应当是使我国稳定、顺利地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可行举措。

3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建议

除社会支持外,更多的是需要老年人主体的自身因素的改善,才是解决老年人心理问题,保证晚年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照顾和关爱,更要加以疏导,帮助老年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去适应自身生活环境中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根据老年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遵循老年人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参与各种训练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凭藉家庭及社会的良好影响,提高老年人自我维护已确立的健康人格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使老年人在生活、学习和各项社会活动中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人养成活动的习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性方面保持积极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填补“无所事事”的失落感和空虚感,以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占具老年期的主导地位,以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调整和改善角色变换带来的不适,争取更高的满意度、幸福度和更多的社会支持,使老年生活同样精彩而富有意义。

4 结语

抑郁是最常见的老年人精神障碍,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加速衰退、增加老年人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诱发老年人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给社会保障系统增添很大的负担。因此,分析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和致病因素,进而探讨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完善针对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袁群 何国平 冯辉 高婧.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J].2010(6)

[2] 姜梅朵 李红.2341例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9)

篇9

〔关键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 ; 化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6-0004-04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因此,心理发展问题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失衡。据此,所谓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是因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就必须确保其心理发展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维持在一种平衡状态之中。因此,我们只有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视角探求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才能促进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换言之,要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不仅仅要提升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个人心理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还要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化解“排斥性”和“边缘化”的环境气氛,进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一、转变观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陆续建立了户籍制度、务工制度、劳动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制度、粮食供给制度等14项制度,把城乡社会分开,固化和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并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户籍制度为中心,包括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制度,只有获得城市居民身份,才可以在城市中获得相应的教育、住房、务工、养老、医疗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因而,在我国,农民不仅仅具有一种职业的涵义,也是一种社会等级和身份,是与城市居民相对应的另一类社会成员。在此制度背后,隐含的是城乡居民对国民财富的分配不均,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因其身份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所以,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是解决引发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的诸多因素的一大关键。它不仅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在城市里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诸如平等务工、平等地参加城市社会保障等,从而有助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而且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与城市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为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还可以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心理上消除身份认同的困惑,增强其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顺利实现再社会化,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然而,对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必然要牵涉到政府系统的诸多政策和社会系统的诸多规范,从我国城乡差别大、流动人口数量惊人和社会治安管理任务艰巨等现实来看,户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而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此情况下,城市政府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子女的健康成长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局”意识和“大教育”理念,深化人口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富有弹性和面对现实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范围

虽然我国政府为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权益,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尚未出现根本性的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政府“公民权利”和“国民待遇”观念的缺失,对待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存在明显的“经济接纳、社会拒入”的取向。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城市政府对他们采取的主要是管治、限制、防范为主的政策,始终都是注重如何管理和控制他们,使之所谓“有序化”,避免对城市造成大的“冲击”,带来城市的不安定,而很少意识到他们也是我国社会中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一员,同样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与支持。城市政府这种限制和防范的消极态度,使得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逐渐被边缘化的同时,也进而加剧了他们的弱势地位。而通过改革与完善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不但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境况,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还可以使他们产生向城市靠拢的心态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淡化或消除他们的“过客”心理。因为,“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的同时,还能增进社会成员的生活信心,使他们感受到被认同感和对社会的归属感。”[1]

(二)改革和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能适应城乡关系在改革中急剧变化、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实。实行属地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使得许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丧失教育机会或只能在一些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由此造成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教育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影响比物质生活的差别更深刻,更能触及人的思想和灵魂,影响人的价值观念的变化。我国政府为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但这些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方案合法化到政策目标的实现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还有待于各地城市政府的具体落实,切实负起在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获得受教育权中的主要职责。具体而言,城市政府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公立学校的资源,真正降低或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就读的各种经济与心理“门槛”,使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能够与本地城市儿童一样享有优质教育,从长远来看,应尽早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逐渐纳入城市主流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城市公立学校在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方面存在的种种主观和客观困难,当务之急是出台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专门法律法规,将其纳入政府教育部门的管理之中,改变原来对此类学校不管则已、一管就关的管理状态,加强对其办学的监督与管理,包括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经营行为和办学条件,加强打工子弟学校开办者及教师的资格认定及培训,加强对办学过程及办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加强学生的学籍管理等,使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不仅能接受教育,而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形成共识,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影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除了二元经济社会制度这一关键性因素外,还有其他诸多的主客观因素,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自身的再社会化、家庭人际关系、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等,因而,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虽然在根本上依赖于我国政策与制度环境的改革与完善,但在某种程度上更取决于家庭、社区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

(一)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不仅是“儿童生命的摇篮”,也是塑造儿童人格最重要的早期场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父母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采取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来说:(1)夫妻之间要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在营造家庭经济共同体的同时,要重视家庭精神共同体的建设。(2)要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妥善处理好务工经商与教育子女的关系,要保证有必要的时间与他们相处、交流和沟通,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养方式,对他们要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分理解,少一些专横,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3)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千万不要仅仅考虑房租的低廉或自身务工的方便,而应尽可能选择对子女成长有利的社区环境,同时要慎重对待搬家,因为每一次搬家都使得他们要面临新环境的适应问题;(4)通过与邻里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引导和鼓励子女多与他人尤其是同龄伙伴交往,不要过分限制他们外出及接触社区生活,增进他们在新环境中的人际交往;(5)结合家庭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子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动员他们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对父母的职业持正确的看法,明白父母务工过程中的艰辛。[2]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之中,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

社区是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基本载体,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状况、社区文化及社区教育环境状况以及社区的救助与服务体系等,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区及城市、缓解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减轻心理上的失衡与危机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作为城市政府的基层部门,社区组织要顺应人口流动的现实,淡化流动人口的概念,树立社区人口的观念,通过完善社区的各项工作机制,将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纳入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网络之中,使他们融入社区整体,增强他们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3]具体而言,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具体工作:(1)通过舆论、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和社区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正确的“公民”意识与“权利平等”的观念,改变一些城市居民对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真正在心理上认同、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子女。(2)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举办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建立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系统,构建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家庭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作为社区教育的一种正式组织形式,有助于改善当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盲点和缺陷,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素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家长学校应该重点抓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改变在家庭教育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3)结合本社区青少年活动设施的条件,组织、开展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儿童的联谊活动,拓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交往空间,增进他们与城市儿童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协助他们走出相对狭小的生活圈子,培养他们与人相处和适应城市生活的社会能力。(4)大力改善社区的青少年活动设施条件,包括投资建立社区图书馆和活动室等,优化社区文化和社区教育环境,拓展教育的渠道,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置于更为广阔的教育背景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增进其集体意识和凝聚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等。概言之,城市政府和社区组织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依托社区生活中的共同地理空间、社会空间,通过营造良好的社区规范和文化环境,增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与融入。[4]

(三)加强学校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打工子弟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校在化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除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学习心理的指导之外,还应努力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在观察、研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组织一些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健康问题,克服发展中的障碍,如,通过开展“个人成长小组”“小组‘历奇’活动”等,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确认识和发展自我,纠正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自卑倾向;通过“我爱某某城市一日游”“我和某某城市齐成长”“我是某某城市的小公民”“我为某某城市作贡献”等活动,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环境,树立城市公民的意识,提升对所在城市的全面认识和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融入社会和面对生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辅导活动,应该着重抓好帮助他们适应当前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掌握及运用一定的心理调适技术两个方面。做好第一项工作,有利于预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社会适应性问题是目前我国进城流动人口问题的核心,他们在生活、交往、心理、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和问题,大都是由不适应城市生活所引起的。”[5]做好第二项工作,有利于提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做好自我心理保健,自我化解各种心理困惑与烦恼,保持心理健康。

2.建立心理档案,强化心理咨询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品质,在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三个方面及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果我们从学校教育管理的角度,科学、详细地用心理档案记录下学生每一阶段的主要心理状态,就能准确地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对策,使学生健康成长。记载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完善的材料。如学生因升学或转学而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要全面地了解他(她)常常需要相当的时间,又会因为教育者的经验和能力不同,可能会产生以偏概全、盲目武断的看法,此时的个人心理档案将帮助新的教育管理人员迅速了解学生,及时制定并实施转换期的心理教育措施,使学生顺利地度过这个学习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来看,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因父母工作不稳定而经常居无定所,被迫转学,加之生活经历较为曲折等原因,建立心理档案对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了。

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途径相比,心理咨询是化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途径,也是不可替代的途径。心理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促进其深化对自我的认识、纠正某些错误的观念,使其有效地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化解心理困惑,增进心理健康。因而,学校应尽可能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和心理咨询热线等,以便于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此外,由于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尤其缺乏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因此尽量把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长心理咨询也纳入到学校心理咨询的范围之中,通过在家庭教育的理念、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其家长提供信息、意见、指导,甚至是训练,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可以使心理咨询的效果得以充分显现和扩展。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实质是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或“心理场”,[6]通过个体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观察学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身心和谐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体可包括学校物理环境的建设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这两类环境的积极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缺一不可(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一一赘述)。而从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着重营造平等、和谐、富有人文情怀的人际环境。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美国学者福尔通和凡斯本德曾经指出:“6到17岁的大部分学生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其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化和情绪调整有明显的影响作用。”[7]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机会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为此,学校应努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在做到公平对待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同时,还要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深度的研究,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与促进者。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则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能力缺乏、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和障碍。”[8]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关系不同于其他社会经验,这是个体第一次“通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以及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9]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学校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努力搭建良好的平台,倡导和推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之间以及与城市儿童之间平等与友好的交往,使他们在学校中不会感到被排挤或被歧视,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4.建立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

在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中,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各自的目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同时它们也各自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甚至会出现一边在化解心理健康问题、一边在制造心理健康问题的困境,因此,全社会应该凝聚力量,完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协调机制,发挥家庭、社区、学校各自的教育优势,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向上的环境,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走出相对隔离的生活空间,融入城市,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成果之一)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8.

[2]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2.

[3]梁晓燕,章竞思.流动人口子女人格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0).

[4]蔡小慎,王天崇.社区治理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J].前沿,2005,(1).

[5]马德峰,雷洪.关于城市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浙江学刊,2000,(5).

[6][德]库尔特・勒温著.竺培梁译.拓朴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7.

[7]Fulton,G.B. & Fassbender, W.V., Health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p.56, 1972.

篇10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综合性护理; 舒适度; 满意度

doi:10.14033/ki.cfmr.2017.6.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91-03

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常因为冠状动脉发生突发性闭塞,导致患者出现突发性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慌、胸骨压榨性疼痛等,如不及时抢救,患者会有生命危险。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肌梗死并未发现有效的根治手段,国内相关研究显示,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恢复[1],而对于健康恢复的具体方面,国内研究较少。为深化相关研究,本研究拟探讨综合性护理服务对心急梗死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根据诊断标准,经过临床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2)身体无其他重大系统性疾病者。(3)理解能力无障碍,同意进行本研究者。排除标准为:(1)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到就诊间隔时间超过12 h者。(2)患者入院时存在严重的其他系统性疾病或危象(如昏迷、休克等)。(3)因身体、心理问题或其他客观原因不同意或无法进行本研究者[2]。经选择,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108例。将108例研究对象随机编号,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别抽取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各54例,研究组年龄为60~72岁,平均68.5岁,其中女30例,男24例;对照组年龄60~71岁,平均68.3岁,其中女29例,男25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及其他伦理机构的同意,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监测以及常规健康指导等,如发现患者心情不佳,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从患者入院时到出院前,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的特点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相关文献[3-4],并根据笔者所在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心肌梗死患者制定专门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并采用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按照方案对其实施综合性护理服务。方案的总体原则包括:(1)环境护理。病房保持安静、整洁,尽量避免噪音,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使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卧床休息。(2)身体护理。入院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给予患者吸氧、镇痛、镇静等护理,护理动作熟练、轻柔。吸氧的目的是维持血氧饱和度水平,氧流量大小根据患者病情急缓决定。对于患者的镇痛一般根据患者情况使用镇痛剂;镇静一般嘱患者卧床静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药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监测指标,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3)心理护理。心肌梗死常常发病较急,患者自身常有“濒死”体验,且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此常常由于自身症状和年龄特点,表现出对于疾病恐惧以及对治疗的疑虑等负面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导致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向患者介绍心肌梗死治疗的方式及治疗后的一些正常反应,建立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对于个别过于焦虑的患者,可适当采取请心理医师指导、给予适当有助于睡眠的药物等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使其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除了患者本身外,家属常常是支持患者配合治疗和康复的强大动力,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可以让家属旁观和旁听,一方面使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患者家属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和康复,帮助安抚患者的负面情绪,对患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4)健康教育。患者治疗后,应当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有关心肌梗死复发的预防和简单处理的知识,尽量减少心肌梗死再次发作和再发作时减少危急情况的产生。(5)护理随访。由于我国国情、社会复杂性等方面的原因,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相比发达国家较晚,因此,某些地区对于社区健康教育的开展的积极性和投入不够,这样就导致了我国某些地区关于社区健康教育服务的重视情况不足[5],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对于心肌梗死了解的途径较少,而且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记忆力水平往往较低,因此,仅仅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这些知识常常随着出院后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因此要重视出院后的护理随访。可以在患者出院后,向患者邮寄有关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材料,并配合电话、家庭随访等方式,保证相关治疗和健康教育的效果[6]。

1.3 ^察指标

1.3.1 一般指标 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指标。

1.3.2 评价指标 患者出院时评价其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来评价患者的舒适度[3,7],该量表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来评价,评分越高说明舒适状况越好。参照相关文献[8],采用自制量表来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入院准备、治疗前护理、治疗后护理、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量表满分8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将以上结果进行统计,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1)患者舒适度评价:GCQ四个方面平均得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舒适度状况量表得分比较 分

组别 生理 心理 社会文化 环境

研究组(n=54) 65.2±3.8 72.9±4.6 62.3±2.3 68.9±1.9

对照组(n=54) 54.3±2.5 64.5±4.9 57.1±2.7 55.7±1.6

P值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医学-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从传统护理模式向现代护理模式逐渐转变。综合护理服务作为现代护理模式之一,除了继承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优点,满足患者对于治疗及生存的基本需求外,还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并且提高了患者对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它对于患者、医院、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护理方案的制定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思考患者的身心状况,理解患者的身心变化及需求,从而在护理活动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尽心尽力地服务于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其次是加强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含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还包括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心理辅导知识、健康宣教方式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考察薄弱点,并加以分析整改,以求进步。综上,综合护理服务的特点之一是“以患者为中心”和综合身体、心理、环境、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方案,这样可以充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理解并掌握患者的身心特点,既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护理,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并对患者进行详尽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身心同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综合护理服务,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较高。原因可能是在实施综合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护理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加强,护理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就有了提高;同时,患者由于接受了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对于治疗和康复的配合度,减少了抑郁、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促进了他们对于生活和社会的信心,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患者的舒适度也就有了提高。总之,笔者所在医院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汪岩丹.综合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423-1425.

[2]刘仁光,陈阳.心肌梗死与心电图诊断新标准[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2,21(6):441.

[3]王莹.综合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3(15):247.

[4]田巧莲,王红.综合性护理在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5(7):243.

[5]罗春玲,赵云泉.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1,13(27):1972-1973.

[6]徐丽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社区医师,2015,12(31):148,150.

[7]刘晓彬.舒适护理对PICC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