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文化调研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方文化调研方案

篇1

一、教学中理论部分的梳理

理论学习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我们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作用、流程以及重要性,强调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学生需要规划课程学习的时间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环境设计中理论的教学主要包括概况、发展方向、当今社会设计潮流、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如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特殊设计等设计理念。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诱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及其设计,并要求学生对地域文化进行总结。例如,笔者在讲授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中的地域性设计时,就着重讲授了黑龙江城市规划的历史及各地方地域文化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影响,分析了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让学生全面搜集相关的气候人文资料。在理论讲授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在环境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的原因,掌握地域文化脉络。

二、专业设计

专业设计是设计的实践阶段。设计课题应选用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各地区举办的赛事,也可是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倾向选定课题。选题内容以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主,如基于绥化市商业街展开的地方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三、方案讨论

专业设计和方案的讨论在时间上是并行的,可以同时进行。教师和学生针对选定地域展开有关地域性格和文化的讨论,也可以拟定其他主体进行讨论。如讨论哈尔滨冰雪文化、冰雪文化载体、绥化寒地黑土文化等,在讨论之后根据选定的具体文化方案进行实地考察以收获原始的资料。

四、实地考察

实地调研是环境设计实践中收获直观资料的环节。在调研之前学生对环境设计的认识,多为概括的、理论性的,对地域文化载体的认识也是模糊的,无法对其准确的定位。通过考察调研,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实地场所,增强学生对环境设计场所空间的认识、加深学生理解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作用。因此,课程可以根据相应的主题展开考察调研。调研应围绕讨论的具体内容,针对环境设计作品的细节、形态、功能、材质、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切入设计。也可从空间设计的使用者角度,对其年龄、作息规律、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进行考察。地域文化的调研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要求学生对所定目标区域的环境及环境设计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总结出全面的资料分析,评估锁定地区具体使用者的需求及满足需求的客观条件。如笔者曾组织学生到哈尔滨中央大街了解中央大街建筑的特色以及保护建筑的措施,带领同学们梳理其形成的历史文脉,了解中央大街的成因。并对江边一带进行远足调查,体验江边文化。并进行问卷调查,采访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总结对哈尔滨城市的印象及对哈尔滨文化和环境设计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五、汇总分析调研报告

实地调研通常会发生走马观花、不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况。如果不积极改正,则就失去了实地调研的意义。所以,在课程调研开始之前就应明确调研的主要内容以及调研汇报的具w要求。实地调研的成果展示需要我们明确调研分析的内容和书面要求,提交书面的调研报告,并制作PPT,把图片和文字结合在一起,以小组或个人的名义,讲解调研报告,为后期的方案讲解打好基础。教师和同学需要在地域文化方面对学生需要提出更多的问题,让演讲者回答如何解决文化载体的问题。该环节要求学生评价调研作品,提出对地域文化的个人见解,要求在调研报告中体现出用于环境设计的文化元素,并让全班同学论证其可行性。通过调研、研讨、汇报,以提高同学们定位地域文化的水平,认识地域文化在作品中体现的作用,为后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方向,调研分析是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也是设计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工作的课堂实践表现部分。

六、设计展开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为设计定下了基本的基调和概念。设计展开就是将设计概念付诸实现的过程,将思维转换为具体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设计过程中,地域文化被学生提炼形成设计元素,整合元素进行方案设计,制作多种优选方案、最后完善方案,设计出效果图、施工图,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制作相应的模型。概念设计是学生在设计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体现,需要学生手绘草图,并分析草图取长补短,敲定最终的设计草案。最终方案需要完善景观部分,我们把它叫做扩初设计;室内部分为深化方案阶段,即优化设计方案的形态、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交互设计、色彩搭配等。然后根据绘制方案的表现图制作展板,把制作方案通过PPT汇报给大家,如果涉及到模型设计则要对模型进行最后的调整,以深化确定最后的模型展示形态。

环境设计作品的实现依托于设计的展开,也是地域文化元素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直接的体现。通过设计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设计作品中的体现形式及设计手法。同时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最终方案中如何体现地方文化内涵是设计的焦点。设计作品的最终目的是检验作品的试金石,它把提炼本土文化、把地域性设计元素融入环境设计作品中,以实现环境设计作品的功能及传承地域文化作为目标。如:在家居设计中,有一名学生选用鄂伦春族的民族元素,设计了一系列的室内软装配饰,这即是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的表现。再如绥化地区有兴和朝鲜族乡,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朝鲜族乡的生活生产方式,提炼其文化符号进行餐饮空间设计,并结合现代韩国流行文化创作出墙体彩绘。墙体彩绘的形式并不以原有鲜族的图案纹样进行绘制,而是对其进行了二次创作,绘制出当下韩国流行的鸟叔骑马舞、韩国歌舞组合等图案,这些都是室内装饰彩绘的绘制素材,让人们在享受朝鲜美食的时候还能体验鲜族文化。

再者就是博物馆设计,绥化安达、青冈武警支队的荣誉室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安达的地方文化。青冈有名人马玉祥,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原型就是马玉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荣誉室设计了马玉祥的雕塑作品。同时为了传承英雄基调,充分挖掘安达作为牛城的地域文化,为荣誉室设计充分挖掘设计素材。

七、总结评课

在课程结束前,要对课程进行总结。安排本专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或安排学生进行互评。互评以讲标的方式进行,台下安排学生做评标。重点放在地域文化的体现上,让学生讲解设计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方式,以使设计作品符合设计的功能性原则,让使用者有全新的使用体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实践环节的重要外在体现。

八、结语

篇2

一份主题先行的规划方案

在裕华路改造前期征集的诸多方案中,有一份来自河北师范大学工艺美术设计学院的规划曾因它的主题突出、思路清晰而征服了众多评选者。尽管最终的改造方案是集结了各家之所长,但这份凭着身为河北院校的热情,凭着前期充分的文化调研和对艺术设计的独到见解的方案始终还是带给改造实施者很多启发和提示。

“这个方案我们做了六个系统,城市家居、绿化、导示系统、建筑面等等。方案的前面还有我们所做的前期的历史调研、文化风俗调研。”黄兴国最初接下这一单任务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他们最终完成的是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参与策划的6位老师和十几个学生做完了文化调研之后就在三伏天里徒步穿行于裕华路上,从东到西,来回若干趟,每一路口、每一个建筑他们都了然于心,甚至一个楼面有几个窗户都被记录在案。

在详尽的调查后,黄兴国的团队不仅从功能上将道路作了划分,还赋予裕华路很多的文化内涵,他们笑称是按照“五星级”大道的标准设计的方案。针对他们的“打造燕赵第一大道”的目标不少人提出疑意,但是清晰的主题给了他们信心。“有的人说,裕华路从宽度长度在河北都不是最大的。但是我说,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裕华路又是主要的迎宾大道。是不是第一大道不是光从物理这个角度来说的,比如世界上有的很有名的金街,也不是多么长多么宽,但是有威望,原因是在于它们的独特的历史延续和文化内涵。”

对于这份五十多天里强攻下来的方案,这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除了出于建设家乡,为学校扬名的满腔热情,还有了解社会,为社会尽一份责任的迫切愿望。

“有的学生到了后期开玩笑说再提裕华路就要吐了,但是这些孩子还是愿意跟着干,他们的感触是五十多天里做这个规划的收获大过读四年书。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我们这是应用学科,必须鼓励老师同学多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关注当代。”作为学院的院长,黄兴国从跟各级领导谈判就有意识地将学生带在身边。上任后,他在学院提出非常务实的口号:不断导入社会课题和社会需求,输出教学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加强实践,锻炼队伍。黄兴国说那五十多天里大家齐心协力在一起,实际上也完成了一种学院的精神。而在“打造燕赵景观第一道”的豪情背后,提高学院的社会认知度,让学院升级,也是黄院长此举的题中之义。

裕华路的未来模样

此次裕华路的改造范围涉及到苑东街和京深高速公路之间的路段,全长15.1公里,将通过道路拓宽、绿化景观整治、城市家居统一协调和省政府南广场建设四个方面的工程措施,达到提高公交出行比率、缓解城市交通的目的。

改造后的裕华路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市规划局近期的一份《裕华路方案汇报》中,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些数据和说明:裕华路规划红线宽50米。此次道路改造,维持现状三块板路面格局,全路段机动车道由双向六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八车道,增加公交专用车道,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0%。

而2009年2月的省会大变样展览又向人们透露了另一个方面的信息:裕华路通过精心设计和建设,突出“万木洗尘、玉兰迎宾”的生态景观主基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线六星”的景观结构,由东向西依次展示石门曙光、智慧之窗(科技馆区域)、艺术长廊(棉七工业遗址改造)、星光大道(艺术中心)、政务中心、石邑古韵六大特色景观。

篇3

关键词:《拉片分析》;区域传播;实用人才;地方文化传媒

一、《拉片分析》课程建设思考

笔者在《拉片分析》课程教学实践中,参照现代传媒业内权威的实践规范和技术标准,积极地引入传媒学界前沿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规划设计;藉此,调整和改善本课程在相关实践应用性教学活动中的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式、实训操作范式及实验创作程式。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并实现教学活动与社会文化景状及区域传播媒介需求相适应的实践课程教学总目标。

正如笔者之前所撰写的有关《拉片分析》课程建设景状的研究一文中所论述的,“当今学界虽然高度重视该课程的教学与应用,但却没有一部体系完整、结构健全、内容完善的成型教材。”囿于此,笔者依据我地方性院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更加重视实验课程的特质,从《拉片分析》课程对应用性及基础性理论教学的具体要求与技艺性及综合性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出发,立足第一线教学活动的诉求,就改善《拉片分析》课程基本教学条件、提高《拉片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效率,而考虑探讨其实用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综合建构。

此外,笔者从《拉片分析》教学的层面观测其课程建设的问题。积极从教学实践中,探索适应地方媒体需求、契合区域传播环境的实用案例与实验方案。通过一系列调研实验,探求突破“实践教学与地方传媒实务发展相脱钩”之弊病的教学方式路径;继而,在该课程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科的发展前瞻、完善专业的建设规划,并呈展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色。

二、区域传播语境的阐释

在全球化浪潮中,有的学者认为地方特色、本土文化将被时展的洪流所淹没,这种观点片面强调了文化霸权的侵蚀力。诚然,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大众传媒将外来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特色、本土文化、区域文化将会泯灭。换一种思路,其实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从某种角度讲也为本来没有发言权、没有话语权的少数族群、偏远地区、边缘文化、亚文化状态的群体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在区域传播的语境中建立起立足于自身文化范畴的传播系统,并将属于该文化系统价值观念、文化状态、地域特色通过现代传媒手段传扬开来,那么在这个新形势下,我们的地方文化区域传播思路将得到良好地适时。

对于《拉片分析》而言,该课程的开设需从区域传播的地方文化中找寻案例支撑和创作源泉。一方面,该课程案例分析的体例选取可以是基于当地文化影像的萃取;就现实操作而言,需要从纪实性影像与地方文化故事影像中提取经典来分析和探讨。再一方面,该课程的模拟操作、实训演练与创作实践可以从地方民俗、地域文化、地方传统中汲取养分;就具体操作来讲,地域性的民俗特色、人文风情、语言文化都是进行影像实践创作的经典母题所在。

此外,在区域传播语境中,地方媒体的自我定位不一定是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我们可以以一种文化包容、文化融合的心态来看待全球文化与区域文化、地方文化交互发展。此时的《拉片分析》课程可以在关照地方文化影像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影像的经典手法与创意思考。比如同样是表现丧俗、家庭、人性等民间文化,韩国的《波澜万丈》、《儿子》、《诗》可以制作成悬疑片、惊悚片、精神分析片等情节曲折的故事影像来弱化文化特性、强化传播效果;然而,拥有更灿烂、更丰富地方文化的我国,在表现该类民俗文化内容时却经常陷入纪实、纪录等陈旧的套路,缺乏建设性思考。通过对经典案例中文化表达的研究,结合自身实际及当地文化特色,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叙述模式,以更加精彩、更加有效的声画影像表述手法将地方文化的区域传播模型建构完善。

三、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探讨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动漫制作、影视导演等专业而言,拉片分析是兼顾“基础性理论”探讨、“应用性理论”剖析、“技艺性实践”分析及“综合性实践”研习与操作的核心课程。通过学习和比较我们会发现《拉片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广播电视编导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

其一,实践创作之于理论研究。对大多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经常引以为豪的表示,自己可以的流利地背诵“新浪潮”、“新现实主义”、“纪实主义”等电影流派的大师、经典、风格、特征与原理。却很少有人熟知,影片经典段落的创意设计、技艺手法、逻辑思路;亦鲜有人能理解,导演对影片之宏观架构、情结架设、人物塑造、线索设计、细节处理的匠心独具;更缺乏能知晓在大师所创作影片中所融汇地基本原理之艺术价值、文化意义、哲学思考等深层蕴藉。而《拉片分析》课程却以理论为基础,以影片为纲目,通过对每一帧镜头画面的细致观摩和系统分析,充分地理解影片内涵、叙事构思、镜头语言、导演创意,学习影视语言逻辑,研究经典情节与细节设计。

其二,理论原理之于实践创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在影像世界里建构精神时空的赏心之作,是每一位导演所梦寐以求的。然而,绝大多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最初进行实践创作的拍摄作业时,难免会有手忙脚乱之感。一段故事如何开始,人物塑造如何推进,主题思想如何生化,心中唯美的场景如何以最简洁、或最绚烂、或最淋漓尽致的“活动的声画影像”表现?面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总是感到无从着手不得章法,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实践课程开设地不够,而是没有“巨人之肩”可供登攀、缺乏“大师慧语”点播指导。当然此处并非指授课教师不够专业,恰恰相反,就是授课教师足够专业,才让学生忘记如何让镜头更生活化、如何以更贴近现实视听语言来架构拍摄影片。教师只此一人,学生蜂拥一堂,一人之言若满贯课堂,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灵活性将被淹没;影视片创作的艺术性、多样性、人性风格将被吞噬。此时,及时引入“拉片分析”,让学生自助地、主动地、近乎零距离地接触大师、感受经典、剖析影像,以电影大师为导师通过自主分析与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困境。

《拉片分析》课程的完善和相应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的联系;同时,从应用实践的具体需要层面强化了对案例分析、实用原理研究、操作技艺研习的训练,为培养实用性、创新实践性人才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四、立足地方文化传媒的思路

从地方媒体需要的方面来看,影视传媒相关专业的建设对于地方院校整体布局而言,就如同把区域社会发展、地方人民生活需要作为“立校、兴校、强校、名校”的基本出发点,以“教学质量水平、科研创新方向、人才培养层次、特色建设目标”作为完善服务区域、立足地方的总方略。

换言之,在地方高校中,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教学如果不能立足驻地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富有地域风情、或时代风貌、抑或学科风采的地方文化传媒教育,那么该专业的学生就很难适应当地的文化市场需求,在将来也不容易在当地文化传媒系统实现就业。具体到《拉片分析》课程建设而言,适应区域传播的文化语境,立足地方文化传媒需求是实践教学课程的旨归所在。这一点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区域传播语境的中把《拉片分析》课程的建构与体现影视专业特质、表现区域传播特性、展现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相贯通,形成邮寄统一地完整课程规划建模,并结合自身课程性质生成独特的地方文化传媒教育风格,将课程建设的文化基础立意于所在地域的地方媒介发展诉求之上。如此一来,《拉片分析》的课程建设就能得到较好地完善,教学活动可以好当地文化传媒业界相关联,教学效果也能获得显著地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尼克・布朗著,徐建生译.电影理论史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美]达德利・安德鲁著,徐怀静译.艺术光晕中的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美]罗杰・伊伯特著,殷宴,周博群译.伟大的电影[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彭小莲著.电影,另一种选择的可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贾磊磊著.什么是好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泰宁梅林戏;文化创意产品;艺术餐具

一、设计背景

现今社会,特色的戏曲文化应得以弘扬,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戏曲文化,加快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无法衡量的作用。现今社会发展迅速,福建泰宁梅林戏仿佛走进了泥潭,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脱离,剧团仍有寥寥无几的乡村巡演,但场次过少,出场费过低。从而导致剧团发展与生存受到威胁,经常面临着剧团解散、剧种消亡的潜在状况,急需制订保护方案和保护措施来拯救维持,传承发展,我们有责任让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在三明大地得以充分展示。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戏曲在审美层面的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形式之外注重的是韵外之致,侧重于对设计价值的挖掘与认识,是对艺术性、设计性和审美价值的研究。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驱使人们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都被改变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文化刻不容缓。通过对梅林戏角色的大量调查,分析造型特征,提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并从产品设计这一方面展开梅林戏曲文化创意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梅林戏文化的推广、传承、保护和利用,对进一步提升泰宁梅林戏的知名度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为三明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建议。

三、设计思路及流程

(一)设计思路梅林戏是全国独有,三明特有,流行于泰宁。其扮相俊美,唱腔优美动人,脸谱也极具艺术特色,服饰齐整,装扮质朴,脸谱传神,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具有严谨的程序。表演项目有娱神、提线木偶、耍撩牙、叶火变裙、变脸等传统技艺。但是相比起京剧、川剧、昆剧等这些著名剧种,梅林戏的认识度是非常低的,有些三明市本地人都不太知道梅林戏的存在,项目可以通过对梅林戏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认知,并且认可梅林戏,提高它的知名度。本设计思路以市场现有的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不足作为切入点展开设计实践。通过用户调查与访谈,结合用户预期,对市场上现有的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舒适、便捷、实用的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对泰宁的梅林戏调查、访问,结合文献材料的查阅,发掘泰宁梅林戏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从包装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三方面做整体的系列化文创产品设计,增强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创意产品的体验效果。最后可以通过与泰宁旅游局的合作,在旅游局的网页平台上展示梅林戏盘文创产品,宣传手册、陶艺、木雕、礼盒等上面展示梅林戏盘元素,符合当代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使该设计具有审美性,实用性,能融入生活,象征性地体现梅林戏的文化,做到泰宁大金湖与梅林戏的深度融合。利用泰宁大金湖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在旅游路线、旅游宣传手册、纪念品、旅游袋、旅游服饰,礼盒上展示梅林戏盘元素,相得益彰。(二)设计流程前期资料搜集:第一,采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图书馆查阅书籍等方法,大量收集与梅林戏相关的资料,实地调研泰宁梅林戏曲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梅林戏的类别、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实地考察泰宁梅林戏现状,深入了解梅林戏的历史文化,探究梅林戏的形式、风格特色。第二,通过网络、书籍等大量相关数据资料以及周边餐具市场调查,对餐具的制作流程、技术知识、用户需求和市场现状与趋势进行资料整理。确定餐具设计的市场定位和用户群体定位。针对性地提出餐具设计如何更好地与泰宁梅林戏曲形式相结合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根据艺术餐具市场调查,利用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图,获取准确、清晰的餐具设计定位。中期方案探讨:在前期资料整理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炼泰宁梅林戏曲形式的设计元素,融合梅林戏中最具特色的造型、范式、色彩、语意内涵,将其运用在餐具造型设计中,通过头脑风暴法、联想法等探讨餐具设计方案。用3dMax、pro-e等三维设计软件进行餐具造型建模,并渲染、排版等;充分发挥组成员各自的优势,创作一套餐具设计方案。后期完善方案:结合“人—餐具—环境”系统,重点从结构、功能、材质、文化内涵考虑餐具的设计形态,对提出的艺术餐具设计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最后,走访附近餐具生产制造厂,论证餐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四、设计成果

(一)效果图《梅林戏盘》餐具的设计定位是实用中端,注重细节,有一定的实用性、家庭性、个性化。材质方面使用陶瓷为主,木质为辅,一方面考虑其外形简洁、区别于传统餐具,另一方面考虑成套设计,有一定细节,但又不显繁琐。该餐具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梅林戏曲的艺术表现形态,从中提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如图1所示)。(二)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泰宁梅林戏曲,融汇了戏曲中脸谱、服饰、道具等元素,陶瓷与木质材料的拼接用于餐具上,彰显了独特性与时尚性。该设计保护、传承、推广了泰宁梅林戏曲文化,餐具设计中陶瓷与木质材料的完美邂逅,使用户在视觉与味觉中体验梅林戏曲的魅惑和激情碰撞。艺术餐具,方圆天地,传承为用,设计理念从极大的宇宙与当下的生活中寻找大小极差的微妙感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大如星体微如分子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世界。《梅林戏盘》艺术餐具正是对东方文化的演绎,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契合。从设计形式来讲,戏盘就是星体的切片,戏盘上面的勺子,正好能够达到重力均衡。设计中陶瓷与木质材料的完美邂逅,视觉与味觉中体验梅林戏曲的魅惑和激情碰撞,在餐具上铺成出梅林戏的种种形态,传承记录当下梅林戏的特质。餐具所使用的陶瓷与红木,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寄情于物之观念写照。(三)设计亮点根据戏曲表演的曲目内容、文化寓意、风格类型以及戏曲特点等来“量体裁衣”。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的养料,包括进一步挖掘戏曲文化内涵,文化讲究等。形态设计不仅考虑在外观上赋予其传承性,还考虑到了产品设计意图的变化,以顺应时展,注重精神层面满足用户需求。造型各异、异彩纷呈的艺术餐具,文化元素的注入,以衬托主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兴趣,审美品位以及生活习惯。设计方案与本地相关企业、旅游业进行研讨交流,论证,使研究成果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使设计服务最大化。泰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著名的大金湖、状元岩、九龙潭、甘露岩寺、泰宁古城等。梅林戏可以成为泰宁新兴旅游区的非物质文化宝藏,具有艺术研讨价值。此为契机,与泰宁旅游业搭上桥梁。基于各式旅游纪念品,融合梅林戏的特质,丰富泰宁的旅游文化,借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把泰宁梅林戏带到世界各地,实现梅林戏的传播与发展。

结论

篇5

1.全面学习与了解古代文学的需要。程千帆先生指出,中国文学中方舆色彩,细析之有先天后天的差异,先天者,原乎自然地理;后天者,原乎人文地理。无论自然还是人文原因,中国文学充满了地域色彩,这是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在研究中受到了重视,但教学中以时间为脉络的分期与讲授方式,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地域性特色了解的缺乏,必然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某一地域为窗口,在教学中渗透与引入其地域文化信息资源,帮助学生透视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从而弥补单一时间为轴来审视古代文学的发展之缺陷。因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不能忽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引入,这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特点提出的要求。

2.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依赖地域文化资源。现今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出现面向经济、文化建设,面向地区发展服务的大趋势,古代文学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学科,也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使传统课程教学焕发新的活力,从而也使学生从书本知识的单一获得转向实践考察理解与现实运用。这一实践教学的开展就要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依靠地域文献资源、地域文化生态资源、地域戏曲资源等开展实践教学。同时,每一所高校,都会受到其所在地域的地方文化浸润,校园文化、师生语言、衣食住行等都会带上地方特色,这些为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展开实践教学无形之中提供便利。

3.学生参与地方文化保护的现实需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加强和提升其人文底蕴,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中最能引起其兴趣同时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是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对象,激发、培养其传承和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文化保护事业中来,成为本地文化保护的青年主力军。这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发动学生在文化保护的目标驱动下自主地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等方式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地方文化做积极、深入的了解,必将提升他们的地方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对地方文化保护来说,高校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地的选择都会带有当地地方色彩,从而使得高校学子在校期间与毕业后都会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那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加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参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势必对地方文化的建设发展、地方文化的宣传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和推广作用。

二、地域文化渗入古代文学教学

地域文化以各种形式留存在今天的生活中,笔者认为适合引入教学的文化载体形式以传世文献、文化名胜古迹与地方戏曲三种为主。

1.传世文献资源的引入。许多高校都坐落于历史文化古城,对古代文人而言或为居留之地、或为漫游之所、抑或贬谪之驿,往往留下了大量吟咏佳作。以湖南衡阳为例,许多唐宋文人都曾过往,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宋之问、张说、储光羲、齐己、坡、秦观、辛弃疾等等,而留下吟咏之作的文人从汉代至清朝一直没有中断过,这些都是记录衡阳历史文化的珍贵传世文献。在教学中,将这些有关衡阳的地域文献资源渗入课堂讲解或作业中,来自衡阳和湖南的同学会对这些地域文献怀有乡土情结,更容易产生认同和求知欲。这类地域文献是我们探寻古代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重要文献。教学中,地域文献资源的引入,可以从多方面探索进行:首先,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之课堂分析。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代表性地方风物,课堂讲解分析时可着重分析,同时让学生由此展开材料搜集与寻找,并形成对此作专门探讨的小论文或文章。从而强化学生地域文化意识,也使他们由一般性知识点接受转变为自己动手开展研究性学习,达到深刻理解和领会。例如笔者在课堂讲授到王勃《滕王阁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衡阳雁去无留意”等涉及“衡阳雁”的诗词时,会引入学校所在地衡阳的雁城文化,激发他们对衡阳雁文化认知和了解的兴趣,再布置相关作业让他们通过文献查找来完成。其次,地域文化的专题讲授。学生们因为对本地文化有亲切感和认同感,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讲授有关本地文化的形成历史、传播与接受情况,如文人的贬谪与流寓带给地方文化传播的影响,历代有哪些文人居住和来过,他们的作品对当地文化的传播会产生什么作用。这些探讨利用得更多的是地方文献资料,因而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同时介绍哪些文献中会保留有关本地的文化资料,是以哪些文献载体为主,并结合今天传承和保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以往仅仅存留于故纸堆的概念性知识有更深刻的亲身感受。例如南岳衡山是许多文人都曾吟咏过的,那么我们可围绕唐代文人对南岳衡山由自然景观转向人文景观的文化形成中有何作用的议题来深入探讨。再次,地域文化名人的学习社团。许多城市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本地历史文化名人,许多都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名片,学生也成立一些社团和兴趣小组专门学习和探讨这些名人留下的相关著作。比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是衡阳人,学生就成立了船山学社,进行学习调研活动,加强对本地文化的了解。

2.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名胜古迹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相映生辉,相得益彰。但凡有名胜古迹处则有文学产生,而文学的流传又有助于名胜古迹之名声流传的久远与广博。有鉴于二者之亲缘关系,开展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少不了对文化名胜古迹的探寻。

(1)地区名胜文化采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阐释触景生情对创作的重要性,文学学习也一样要讲求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让学生通过地区名胜文化采风进入情境感受文学不失为有效途径。许多城市融名山名水名城为一体,自然也有不少的名胜去处,这就成为所在高校进行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文化生态资源。现今许多学校文艺学科都组织学生进行文化采风来培养学生,这即是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笔者所在高校,每年都会组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地区名胜进行采风学习,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不失为有效尝试。在对名胜古迹的采风活动中,可先要求学生熟悉历代吟咏此名胜的佳作,让他们在情境中感悟古人,同时也可让他们创作相关拟作,在习作中感受古人如何描绘胜景。

(2)文化古迹的实践考察。文化古迹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文化灵魂的彰显,同样也是古代文学开展实践教学不可忽视的。选择高校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作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的课堂,将存留在文本上的文学作品转变成实物和古迹等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形式呈现给学生,无疑加强了熏陶和感染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文化底蕴。以衡阳市为例,留存的文化古迹就有石鼓书院、杜甫墓、杜甫祠、禹王碑、南岳碑刻,借助对这些古迹的考察,同学们可以在情境中走入古人的生活,从而感悟文学的魅力,也体会古人咏物论史的具体情景。

3.地方戏曲资源的渗入。戏曲文学是元明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表演作为基础的特点让戏曲文学的学习不能单独停留在平面的剧本文学,而应该触及和扩展到对戏曲舞台艺术的了解。但古代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因而引入地方戏曲资源成为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捷径。地方戏曲资源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亲近感、就地取材的便利性以及教师与艺人间的直观互通性等,为高校教改创造了切实可行的有利条件,同时独特的地方戏曲品牌资源是乡情教育的典型材料,也是学生独特审美视角教育的最佳方案。具体的引入方式可依当地的戏曲资源情况而定,方式之一,可以请本地优秀的戏曲演员来演绎经典戏曲作品选段,演绎的形式可以直接请入课堂演唱文本,也可以针对课堂讲授需要,先录制好相关唱段的视频,在讲授过程中逐步播放。这种演唱往往加入了当地戏曲的地方特色元素,而且时间长短、演唱内容等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家乡气息,另外也比网络戏曲资源更能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学。方式之二,成立兴趣小组,搜集整理当地的戏曲资源,了解地方戏曲发展情况。如笔者曾指导学生以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形式对祁剧、衡州花鼓戏、衡阳湘剧和衡阳渔鼓等衡阳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现状做调查研究。

三、古代文学教学实践参与地方文化保护

地域文化渗入教学的同时,教学也可参与到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成为地方文化保护的中坚力量,可行的方式大致有:

1.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增强本土意识。高校青年学生是当地建设的生力军,也自然将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承者,那么在校期间培养其地方文化保护意识,必然对今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开设地域文化课程,以课程为载体,增强学生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意识不失为其中重要的途径。如开设一些地方戏曲欣赏课程、地方民俗文化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同时,也系统了解地方文化,培养文化自豪感和本土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也进行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本土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积极投身地方文化保护和宣传,从而为本地文化宣传增添新力量。

2.实践教学参与保护。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在现实中必然需要以具体的文化实体或文献文本为参照对象,那么我们在选择这些参照对象的时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文化景点、本地古籍文献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则在将书本知识转化到现实运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的了解,熟悉了地方文化保护,从而让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讲到文人的贬谪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文化景点,让学生考察这些景点有哪些文人在贬谪之时曾来此登临赋诗题文,历代主题有何变化,查找这些景点的历代文献记载,并要求以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了对本地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通过查找历代文人的题咏,则既增强古代文献知识又培养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自发地投身于本地文化的保护与宣传的事业中来。

篇6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63-02

提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人们往往就会想到欧美文化。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输入文化,因此一定要注重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英语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但是怎样去解读和理解西方文化,就十分需要丰厚的民族文化基础。这就意味着在传达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不仅是一种依托,而且还是根基之所在。一旦离开这一根基,就难以对西方文化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样一来,外来文化也只能成为虚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自然也需要引入更多国外先进文化,然而,先进外来文化一定要由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但是,如今中国民族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却是在了解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于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掌握却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基本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这不但是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社会现象。这就意味着在高校英语教学之中,中国民族文化的应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一)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的需要

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已经形成了自身十分独特的文化形式,主要有民族歌谣、舞蹈、曲艺、民间故事等各种以民间文化、物质文化、口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多种形式。比如,我国侗族地区的耶歌与琵琶歌等歌谣,瑶族所创作的歌谣《盘王大歌》,壮族所创作的史诗《布洛陀》等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以及文学性。以上优秀文化均为我国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鉴于我国大量民族本土文化均没有文字性的记录,只能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世代流传,只有有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接班人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民族文化之精髓。比如,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生源主要就来本地区,这些大学生从小就是在其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成长起来的,理所当然地是民族文化最为理想的继承人。而这批大学生之中的英语学习者肯定会成为民族地区实施对外交流的重要主体。因此,地方院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强化民族文化之输入,从而让大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二)对外宣传中国民族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并非是单一的民族,而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所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型的民族共同体。这里书说的一体,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之中结合而成的,彼此依存的统一体。中国多元化文化在实质上主要是由不同的区域民族文化所组成的部分。民族文化主要有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等两个组成部分。前者是指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基本精神,具备代表性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华各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我国所特有的节日等。后者则是指从中华传统文化以及西方外来文化之中吸收有用的成分,并且和现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相互结合的文化,可谓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与升华。由于民族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所以十分有必要加快民族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的过程中,不仅担负着为当地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对外交流的重要使者,其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将是传播中国民族文化的基础与保障。

二、中国民族文化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状分析

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之中,不仅要注重于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必要输入目标语当中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让大学生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与判断其所接触到的英语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信息。学习英语语言需要尊重文化所具有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交流所具有的双向性。在学习英语语言之同时,我们也应当进行文化的输出,学会运用其语言来介绍自身的文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之中,大学生们所接触到的素材主要是关于英美等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所以,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介入量显得非常少。除了教材自身的原因之外,英语教师所具有的本土文化意识不够强大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当英语教师在介绍西方文化时,几乎很少会想到让学生们学到更加本土化的民族文化知识,由此而导致学习了十多年英语的当代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糖葫芦、三轮车等十分常见的物品,更别说要准确地翻译出牌坊之类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了。然而,一旦大学生群体的民族文化的输入十分匮乏,那其今后在国际交流之中也就很难准确地解释与弘扬民族本土文化,所以也就容易在国际上失去文化话语的主导权。

篇7

关键词:美术专业;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对传统的美术学专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较为单一的师资型人才需求逐渐发展到多元化美术人才需求,而且更为注重美术人才的应用型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美术教育处于始创阶段,研究型培养目标沿袭至今。在改革开放和学习西方教育思潮中,美术教育的思路和模式虽多经改进,可面对职业需求和市场考验,高校美术毕业生仍难以满足当下需求。大多美术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所学知识偏离技能应用,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足,职业适应和胜任能力差。当前的高校相对独立的发展跟地方社会没有交合,而大学美术毕业生未来的职业流向也越多的走向地方基层单位,尤其是学生在学校未接触的新型行业和市场竞争。因此,地方高校要切实立足于地方文化和资源,挖掘和培养能够服务地方的多元应用型的美术人才,摒弃地方高校唯我权威的姿态,加强与地方文化机构相关产业等领域合体培养与发展,达成二者能量和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提升美术人才的未来职业驾驭能力和地方高校美术设置的社会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拟以地方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应用性为研究重点,通过现状分析、培养模式完善等方面,系统阐述多元应用型美术专业的特征和构建策略。主张以传统教学为主体,推行一主多元体系建设,以提高地方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和地方高校的学科发展能力。

一、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的高校美术专业几乎呈现大一统的教育模式,地方类高校与211院校或者名校都差不多,虽然国家积极倡导高校教学改革,地方高校也逐渐被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但几十年的传统思想一时难以改变,美术教育仍走的是传统培养模式的路子。

1、美术人才培养的多元性和应用性不足

目前,虽然地方高校已经重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了,但还处于初创和摸索阶段,与地方文化和资源的互融多停留在表面成果的层面。美术属于传统专业,相比其他学科具有较强实践性,但长期以来因拘泥于绘画技能方面,适用空间和领域比较狭隘,导致当前美术人才培养缺乏多元性和应用性,而当前社会岗位呈现出基层化、多元化、实用化,传统教育模式所培养的美术毕业生很难适应社会不同职业要求,大学的教学环节与社会需求目标脱节,毕业生走向社会难以适应或胜任岗位职业需求,而单以考教师编制和考研为走向培养方案也消化不了几个学生,就业率低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办学面临的普遍问题。究其因,显然是因为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单一或片面,适用范围窄,不能为地方经济服务。

2、课程体系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规划

当前地方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体系大都参照老牌或知名院校标准建立,基本沿用从基础课程到专业方向课程的体系与模式。基础课程无非是素描和色彩等课程,分方向的课程还是专业性较强的国画、油画、版画等课程,重课堂技法实践训练,轻课堂外相配套的实践项目,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教育目标与方式的错位,与地方经济与文化需要脱离关联、专业课程脱离关联,呈现出孤立式发展状态。最终导致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不具备实用性和科学性,培养体系缺乏相关联实践训练项目环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综合素养和能力不全面。这都是过于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模式造成的负面后果,这种传统思维与做法无形中遏制了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服务地方的能力也因此受损。

3、教学手段陈旧和单一

在应用技术型地方高校培养定位的精神指导下,美术专业教学应及时转型思维,沿用了几十年的专业教学手段迫切需要改革。因为,大部分院校美术教师的教学手段都是强调专业技能,走纯绘画的路子,单一地认为画的好就是好,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现代社会的未来走向。诚然,美术专业的学生画不好画也是不行的,但也没有必要以画家的标准要求他们,诸如“量变引起质变”、“画的好就是人才”、“文化课不用学”等观点。这种陈旧单一的教法容易导师学生思维僵化。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个社会,重新调整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就业为短期导向,以挖掘艺术潜力为长远目标,适时调整,推陈出新,培养既有专业基础能力,又有全面素养与综合能力的美术人才,这才是美术教育的价值之所在。

4、评价体系的片面性

高校美术教师在评阅学生作品时,大都以基础扎不扎实、处理到不到位为标准,其实这是传统的片面性思想,背离了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作品的完成过程、形式和语言、文化因素、个性思想等都应该是教师考量的因素,如作品中融入了地方文化元素,尽管技术不是很成熟,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对文化关注的表现,这是可贵的,切不可扼杀他们的个性与发展。教师首先要关注地方民俗文化和生活,鼓励学生走出去,拓宽视野,多做尝试,多思考,过程与结果并重,技能与实践同步,构建新型合理的评价体系。

二、构建多元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多元化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行业的结构调整,也催生了很多需求美术专业人才的行业,如城市雕塑、墙体彩色手绘和喷绘、手工壁画、民俗绘画、装饰画、旅游艺术品等。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浮雕和圆雕、装饰绘画等方面的美术专业人才,家装、工装、旅游产业等更离不开美术的存在,可以说,美术或美术元素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术专业本属于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涉及文化基础、绘画技能、意识形态、文化内涵、精神体验等,所以我们在制定美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时应考虑到美术本身在社会诸行业中的服务能力,要重视多元化行业需求和就业压力的现状,合理定位和规划,注重多元化、应用型美术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不同行业的需求。当然,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也不能杂而无主,应以传统培养模式为主,多元方向选择为辅,一来可以扩充知识面,使美术素养更全面,二来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可以积累经验和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在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考虑这一点。地方高校可以立足于地方民俗文化和新型美术行业上,给予有兴趣和特长的美术学生更多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不单可以给社会输送了更多优秀人才,也缓解了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问题。

2、优化和重构美术专业课程体系

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均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除了为地方社会培养和储备优良师资,还要为各行业培养适合的美术人才。传统的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有素描、色彩、书法、构图学、透视学、解剖学、中外美术史及作品鉴赏、艺术概论、美术教学论、美术教材教法、工笔花鸟画、写意花鸟画、山水画、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画、油画静物、油画风景、油画肖像、油画人体等。这些课程均是为培养中小学师资而设立的,很少涉及地方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环境装饰美术等。综合现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及以往教学经验来看,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主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增设民俗文化相关课程、调整传统课程与新型课程的学时比例、针对地方稳定和有前景行业等来优化和调整现行美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专业方向和课程模块,跨界发展,学科交叉,重视多元化、应用技术性发展,增强地方高校美术专业的发展和生存能力。如:对于地方重点“非遗”民间技艺,可以有选择性的融入应用美术课程中;了解家装和工装里的手绘行业对美术的要求,开设色彩手绘和喷绘课程等等,这些新型的和社会急需的美术人才应是我们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因为我们没有充分的实力同专业美术院校相比,我们要寻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设法在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上与之错位。

3、建立“导师制”和“工作室制”教学平台

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都是“上大课”,课堂训练辅导也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学习效果只能因人而异。“导师制”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导师,从学习愿望到学习效率上如同研究生教学,学习效率自然就高了。而“实训工作室”是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实践性研究和教学处所,在导师制的建立下选择和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学习,教师创作的环境好了,学生学习也就更深入和专业了。我们知道,校外实践基地固然能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但往往碍于时间和环境的约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校内建立的工作室和导师制可以与校外基地形成互动和衔接,可以破解学校内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和体系的窘境。为此,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模式:一是继续和校外中小学实践基地合作,在“导师”的跟踪指导下,让学生进驻中小学进行顶岗和代岗实践,这是“小组化管理”和“导师负责制”教学模式,易于管理,也易于激发积极性。二是工作室制教学,每一个工作室都有其研究方向,可以培养出不同领域的美术人才,如民间艺术工作室,通过与地方政府、民间艺人、工作坊等的频繁互动与交流,可以培养具有传承和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再如美术科研工作室,导师不单可以自己安心搞科研,还可以带动自己的学生了解和参与科研,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总之,推行“导师制”教学和搭建“实训工作室”实践平台是完善美术专业教学的利好方法,打破了传统课堂内教学和唯书本知识论的限制,对于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而技能应用性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凸显。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对于一张纯绘画作品,大部分专业教师都能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但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后,评价体系也应随之改变,建立与之对应的具有完善框架的评价体系是推动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可以通过校外实践单位评价反馈、民间艺人评价、作品参赛、科研申报、市场调研等优化和完善我们的评价体系,毕竟教师教学的活动主要在校内,接受的社会监督和评价偏少。因此,多元化应用型美术人才培养离不开跟课堂外因素打交道。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均离不开多方因素的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构架出合理的科学的美术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有别于专业院校,由于软硬件的差距,再加上当代社会就业形势的压力,创新美术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才能构筑整个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框架,才能体现人才培养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应对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挑战。面向市场量身定做的高校培养机制虽不是最佳的路径选择,但在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因材施教”和“面向社会”教育理念的真正意义,因为顺应社会需求才是教育本身的现实职能和真正价值。

作者:邵士德 单位:宿迁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李晶.高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杨立勇.术学并重构建特色——美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途径的思考[J].邢台学院学报,2012(1)

[3]滕建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襄樊学院学报,2012(4).

[4]邓楠.论十报告的精髓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推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学校文化;地方文化;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强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文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相关概念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各项制度及管理建设,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与传统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内涵建设抽象性更强,衡量其内涵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状况。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设向文化建设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放在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结合上[1]。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优秀的文化是需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的,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融合,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师生价值观念的一种精神和倾向。学校文化具备了文化属性,其不以强制性作为建设手段,而侧重通过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者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并对其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关联较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称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这种文化与地理空间存在较强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态和构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间及区位来划分,如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农村文化等;又可以将文化空间作为划分依据,形成诸如沿海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可以按照地方工商业特色分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晋商文化、粤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商文化等。现阶段所倡导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广,涉及到区域人们工作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可以视为地方文化内容。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后续就业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指向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为中心点,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为学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做好铺垫。此外,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上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将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便于优化及稳定区域人才结构,对区域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是对学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软性层面进行建设及规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设又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参与及指导。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一方面经历了高职生源扩招及规模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凸显了高职内涵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注重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创建等层面加以提升,并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文化中予以体现,借助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对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炼。

(三)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依托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够提高内涵建设的实效性,在将地方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能够使高职学生深入及时地感受地方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程式化,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定岗实习等环节,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局限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中,无法全面接触到社会的各类信息,而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从校园中获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开展人才教育及培养,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2]。但在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在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岗位需求上的更新变化。此时借助于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时丰富高职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教学的前瞻性,也能够带动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两种文化形式,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带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一方面其具备了互相融合的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又受限于各种因素而较难真正交汇。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往往将两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在文化建设上也偏于一隅而无暇顾及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整度不高,无法实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补。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不广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又需要在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以贯穿[3]。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多数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寻求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彻底调动起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使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方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规划性不强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通常是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演变而来,其不具备先天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使其教学、实践及管理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中专院校色彩。在高职院校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围绕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以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哺育,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实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规划性不强、融合过程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机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机制匮乏所致,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实效性和稳定度不强。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现阶段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规,两者融合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其次,作为社会企业来讲,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纳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有效涉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看似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间的关系得以加深,实则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成立负责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专门机构,无法针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给予有效指导。第四,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隶属于省管,与地级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深度有效联系,更谈不上与地方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合作,缺乏沟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1.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注重凸显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院校的个性及办学特色为主要标志,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将之灌输到学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提高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设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环境[4]。

按照上述原则,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主张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浓郁的商科办学氛围。无锡的“锡商文化”源远流长,如民族工商业创业精神楷模的荣氏家族企业,缫丝业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团,面粉、棉纺实业家唐保谦、唐星海父子,以及现在的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灵动、务实、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公平细腻、正心诚意、勤俭自持、践约守信、谦让包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的文化[5]。借助这些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学校内涵建设,又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化和升华,是地方文化服务于高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典型。

2.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强调地方文化的具体要求。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与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衔接,是开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应着重探讨的问题。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特色及优势,丰富补充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通过完善学校培训设施、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诚信观念、创新能力等加以着重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既凸显办学特色,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处的地理区位较为优越,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无锡的发展主要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等制造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地方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在对地方文化加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6],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进行双向培训,为当地企事业提供了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

此外,无锡历来就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的民营企业众多,曾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紧跟地方发展脉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形成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全方位开展、对象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7]。多年来,学校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和岗位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地方浓厚的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特色。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究

1.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其应科学认知作为一所高校所肩负的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及文化传承等职能,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视,自觉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加以结合,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声誉。在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时,要强化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学及管理中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课堂实施、实践活动及岗位实习中;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等地方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展开,为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创设平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基于无锡围绕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布局形势,在进行院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进行了跟踪,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将地方产业发展动态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辟了物联网技术、景区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群,有效满足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扩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应覆盖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此增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覆盖面的扩展上,应主要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8]。首先,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等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及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增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及报告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三方联动,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备相对明确的方向,避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沦为“假大空”。第三,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见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地方文化教育与熏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时,紧密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政策、机制、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学校还在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中成立了“非遗班”,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系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相关课程,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师生的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9]。

3.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规划性。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应以学校文化作为着力点,通过校园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其融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规划,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加强交流,借鉴其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根植本地区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其次,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其在进行本区域的高校布局设计时,应注重分析高职院校的独特属性,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能够与地方文化有效互动。

4.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尽快制定相应的促进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相关区域组织的职责加以划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高职院校自身应针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着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加以强化,做好相应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对其理论及专业操作技能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增强其认知及领会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自觉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2]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0):77,79.

[4]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6-8.

[5]王立人.在传承中丰富发展无锡工商文化[J].江南论坛,2008(6):8-11.

[6]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4-97.

[7]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57-60.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区域文化;文化自觉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对主体文化的觉悟与觉醒,能使改革者和建设者的文化主体意识得以张扬,文化创新精神得以呈现,进而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看文化有没有根,有没有本。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挖掘、传承地方区域文化,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文化建设,而且对高职院校引领地方区域文化发展,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有着重要意义。

一、依托区域文化是高职院校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因大工业新型人才需求而诞生,其开端即具有鲜明的地方属性。如果背离了区域特色文化,职校的专业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的发展也成了无源之水,必然导致办学的盲目性,并终将失去其办学的合理性。要构建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自然离不开其天然的地域性特点。

1.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具有区域化特点。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指出:“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在一定时期学校的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办学定位是解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的大问题,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首要和核心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本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调研区域产业经济的需求,培养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一定人文底蕴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 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具有区域化特点。

学生作为学院的重要办学基础之一:一是生源具有区域化特点。地方高职院校招收的对象主要是中专、职高的毕业生以及普通高中毕业生。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主要面向本省招生,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源占了相当比重。高职院校的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生源,使学生从小熏陶在家乡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怀有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二是毕业生去向具有区域化特点。由于为数较多的本地学生更倾向于留在家乡,同时外地生源不舍在三年中通过校友、同学或者老师等途径在当地积累的人脉资源等多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后会选择留在本地及周边城市工作。

3. 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具有区域化特点。

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功能是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是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和文化高地,处于社会先进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诉求。高职院校在吸收先进的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地方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升文化渗透力和辐射力,以主动地与企业、社区联合组织文化活动为重点,以组织师生开展送文化进企业、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为抓手,以将学校的图书资料、体育设施、文艺设施、医疗设施等资源共享和开放服务为基础,促进和推动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互动融合。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而且必须在地方文化资源发掘、整理与研究,地方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与开发等领域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依托区域文化是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自觉的必要途径

作为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融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增强文化自觉必须首先积极主动反思自身文化现状与发展困境,紧密结合地方文化的特色与实际,充分认识掌握并利用地方区域文化资源。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历史责任,才能对自己的位置有清醒的认识。

1. 利用区域人文资源,丰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地方人文资源是发生在过去的人类活动,由此产生的有形的、无形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指“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凝聚在地方的历史、风土人情、时代风貌中的地域精神,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和杰出人物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于其中、躬临其境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地域氛围’和近距离的‘亲和力’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正日益成为一种富有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绝无仅有的课程源泉,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生存和发展的肥沃土壤。对提高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价值。结合地域文化,是针对各地教学模式单一的格局而提出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针对地方人才市场的需要而对地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各地应该很好地珍惜和利用这股“活水”,因地制宜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各种专业教学活动。

2. 传播区域人文知识,提高师生对所在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钱理群曾说,“我们现在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因为现在“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片土地一无所知,对其所蕴涵的深厚文化,厮守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这就需要他们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价值认同,从而激发出效力地方发展的深厚情感。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尽量挖掘并宣传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特殊艺术形式等,用带有浓厚地方感彩的地域文化,增强凝聚力,引发各种精神层面的共鸣,成为凝结在每一个师生心里的一种乡情,骨子里的一种信仰和精神寄托。

3. 树立人文信念,增强对区域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意识。

各地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高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地方高职院校,从创立开始,各方面都深受区域文化的影响,其本身已成为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进步与发展,势必能起到影响、辐射、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区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对区域文化的信心与信念,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引领社会的文化选择,通过升华大众文化、超越流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彰显高雅文化、强化主流文化,对社会文化起到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引领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向更高层次发展。高职院校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对地方社会的关注,也将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增强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责任感。同时,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多依托区域社会经济文化而建成,培养了大批适合本地市场,具有本地文化气质的人才,地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碰撞出的火花,对于实现地域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只有当高职院校对区域文化内容、文化地位、文化作用有了深度认同,形成文化认识上的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的高度自觉,并深层次地影响大学师生的个体行为与内在机理时,大学这棵枝叶繁茂的文化之树才能生意盎然。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不仅会坚守、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更会以开阔胸襟和广阔眼界来面对其他文化及“流行新知”,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建设好高职院校特有的精神家园。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项目“依托现代区域文化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3).

[2]虞希铅.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自觉[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3]唐凯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考察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9,(2).

[4]秦亚红.合理利用区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资源――以台山文化为中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篇10

随着湖北省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建设,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在推进了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当前旅游业人才短缺的状况,本文分析了随州旅游产业急需发展和旅游专业人才资源紧缺的现状,提出了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特色,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切实服务好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关键词]

旅游人才;地方特色旅游;旅游资源;需求

随州被称为炎帝故里、编钟之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国务院颁布了将旅游业培育成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定位后,旅游业更是成为当地迅速发展的龙头产业,其产业地位逐步上升,发展空间不断扩大。高职旅游教育应为发展地方经济而服务,完善现代教育体系,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

1随州旅游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

随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当地的“食、宿、行、游、购、娱”各项要素的有力提升,给当地旅游业带来了紧迫的人才要求。

1.1需要旅游开发的规划人才。

随州旅游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开发和规划设计景区景点和项目建设,当前,旅游产业正处于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亟需整合开发阶段,需要大量的能够对地区旅游资源进行评估、调研、并进行开发规划的设计人才。随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由于人才短缺许多资源尚需开发。

1.2随州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全区有23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特点突出

同时,当地人文资源深厚、物产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原始生态型旅游开发区。因此,需要拥有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方面知识,了解当地旅游特色的人才来帮助开发、研究、挖掘这些特色遗产,承担旅游研发任务。

1.3旅游业的发展除了需要高级研发人才外,更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训练和学习的旅游服务管理人员。

缺乏良好的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就会出现“一流的设施,三流的服务;上等的美景,下等的态度”这样尴尬的局面。同时,旅游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应有进一步的调整,除了掌握常识性的旅游知识,还应掌握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外语等多方面技能,人才的需求由单一型开始向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型等方面扩展,适应新时期下旅游业的发展。

2结合地方旅游资源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2.1随州本土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2.1.1独一无二的物质文化资源

5000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在这里开创了农耕文明,是海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1978年,随州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65件编钟,其规模之大,建筑形式之奇在世界上罕见,被誉为“世界第奇迹”。随州不愧为“古乐之乡,文物之邦”。随州文物遗存丰富,已发掘历史文化遗址168处、古墓葬(群)137处、古建筑144处、重点文物居市州前列。

2.1.2非物质文化资源独特

炎帝神农传说、神农祭典、花鼓戏,大洪山打锣鼓都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3历史人文资源灿烂

随州自古是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众多的名人大家在随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

2.1.4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

随州有秀美的大洪山自然风景区,温泉资源和茶叶、香菇、兰花、木耳等农产品。

2.2结合本土资源特色,有效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2.2.1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制定职业规划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从进入旅游学校开始,就有意识地关注旅游行业的话题新闻、行业动态、以及行业案例,让学生对这份职业由陌生到熟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让学生热爱自己将要从事的事业。此外,通过聘请资深旅游专家、企业家、学者、成功人士来学校讲课、作报告、畅谈职业远景和规划,让学生加深对旅游产业的理解以及对旅游事业的前景未来的信心,让学生从学校里就树立职业理想、构建职业规划。

2.2.2加强职业责任和团队意识教育

学校应让学生深入旅行社和酒店工作,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旅游业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和学生的表面认识有极大的差别,应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好思想准备,磨练坚强的意志,树立担当责任、经受考验的勇气和信心。同时,在团队实习培训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设置共同完成的工作和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团队氛围里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体会人与人思想的差异,为学生以后接触不同的人群、做好服务工作做铺垫,并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会到集体荣誉、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2.2.3学校应与地方旅游业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技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随州本土旅游资源深厚、文化底蕴丰富,具有浓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学生由于知识积累有限、阅历尚浅,还不能深入的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神韵,无法透彻细致地针对当地的特色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做进一步的剖析,讲解时比较干瘪生硬,没有感召力和生命力,因此,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应有目的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培育工作。首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和学习当地旅游业的品牌营销活动,如:编钟文化节、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桃花节等,让学生深入活动实践亲身感悟和学习当地的特色文化,接受熏陶,形成自己的感官意识;同时带来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文化馆,聘请研究当地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做讲座、报告,以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其次,加强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指导,根据学校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案,让学生从入校开始每学期阅读各类课外书籍10部,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由指导老师组织读书报告会,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提升个人的精神品味。最后,学期末组织专业知识和技能比武,由业内专家做评委,并加大奖励力度,做好宣传,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和鼓励学生热爱本职专业,积极学习的信心。

3结语

随州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的软实力支持,同样,高职旅游专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的强力支持下才能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和旅游产业紧密合作,才能实现共同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将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建设、人才的输送同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连接起来,加大特色教育,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迅速适应社会,找准位置,更好地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黄竞玲 于晓光 单位: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