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防医学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

篇1

一、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更多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参与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但是,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是当前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预防医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而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性非常强、条件也非常清晰。因此,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主题必须明确。由于预防医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在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主题,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个方面,因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当前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必须考虑的,以达到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教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要求来看,预防医学需要合理的开放课堂教学范围,将比较前沿的问题、社会焦点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以便学生能更加激烈的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例如: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PM2.5是由什么引起、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源、死亡率和并发症在等。教师在制定初级的教学方案以后,学生可以选择出最感兴趣的、最实用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促进学生视野不断拓展,对于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有着极大影响。

2.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各种讨论中,才能让学生系统性的了解预防医学的知识,并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例如:在我国医学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教师带来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热点、医学问题等,如“脊椎疼痛”问题,让学生思考脊椎疼痛的病因,并对整个病理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应急措施等,是当前提高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3.加强教学考核评估,不断总结教学成果和合理考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考核评估,有利于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不断总结成果的情况下,合理的进行预防医学方面的考试。因此,参与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设置不同的考试形式,如个人作业的对比、小组任务的考核、学生的实践调研等,不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进一步提高。例如:在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到社区、相关单位调查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疾病,如肺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并对相关疾病的现状、治疗程序、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比较全面、科学的调查报告,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篇2

关键词: 教育叙事研究 学前教育研究 方法

一、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教育研究领域率先兴起,20世纪90年代末,丁刚教授将其引入中国,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中小学兴起。教育叙事研究以后现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研究者“面向事实本身”,关注处于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试图描述和解释教师的生活故事,揭示事实背后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质性研究形式,发挥自己的特长。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对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进行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日常事件、行为、生活背后的意义,从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理论;从狭义上讲,专指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教师对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的事件、个人经验、个人传记进行叙述,以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改进自己的行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点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将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引入学前教育研究中,主要特点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资料来源的多样性。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这从资料收集的来源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在收集资料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深层信息。日常中平淡的教育故事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师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周围环境、气氛、教师的行为动作也许就隐藏着个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理论修养水平,这都需要研究者仔细观察。另外,教师的“教育日志”、自传或传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和日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内容的情景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发生,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简单地描述与记录,而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与教育场景、背景相联系,对情景做细致描述,分析和把握处于情景中的个体是如何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事件的,并剖析事实背后所含的意义,将其融于事实讲述之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度描述,才能引起叙述者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帮助教师、学生、研究者有所发展和提升,促进彼此间的互动。

(三)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对人的关注。

多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者对个体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十分关注,通过搜集教育、叙述、重构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达到对个体行为和经验的理解。此外,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仅对事件本身、事件背景做各种记录和描述,同时还对研究者自身的信息做描述。因为研究者所叙之事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生命中一种独特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可重复性。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体现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四)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民主平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或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目前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会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他们叙述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课程、教学故事和自己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另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他们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或访谈对象,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受“教师成为研究者”观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前者,认为教师身处教育情境中,不但容易观察和获取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而且在叙述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实我们更倡导理论者与研究者两者共同、平等地参与研究过程,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远离平庸。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学前教育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目的是揭示学前教育教育规律、充实学前教育知识和改善学前教育实践。①将叙事研究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是否具有适切性?其适切性表现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靠拢。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少部分人从事的活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经历、经验,不愿意深入到幼儿园实际中,由此导致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往往与教育实践场景脱离,对实际缺乏指导作用,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大弊病。幼儿园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在现场中感受教育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教育现场正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地方。叙事研究通过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现场,把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叙述的产生于真实教育情境之中的故事,体会他们对学前教育最为深切的感受,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建成,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丰富着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接轨。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幼儿教师从事研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方法,广大幼儿教师却不是十分清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之所以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如不及时解决,将使学前教育陷入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需求的困境。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最适合幼儿教师呢?一些幼儿教师对科研抱有畏惧心理,认为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可行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较合适的,行动研究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更容易掌握,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对故事的写作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索过程。当幼儿教师在对某一教育故事进行描述时,会舍去大量的无关信息,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关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并把事件与背景和情境相联系,试图解释自己的认识。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有意识地、系统地探究反思能力形成了;倾诉、发泄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机会获得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让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

教育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育必须回到一定的情境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概括化、统一化。教育叙事研究倡导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生活史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以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教育叙事研究的另一主体,教师所陈述的故事不是其主观想象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完整的情节、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都包含在教育叙述研究中,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一种亲近感。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无疑为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开辟了一条道路。对于倾听者和阅读者来说,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鲜活生动情节的具体描述,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从多个侧面和纬度认识和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理解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儿童的自然成长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育情景都是在没有刻意计划下发生的,掌握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中认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行动。

综上所述,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式,它真实性、行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被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我们在强调它的同时,并非将它处于与其他研究范式对立的位置上,因为学前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不同研究范式,从多角度看待学前教育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入认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论,了解它们的优势与局限,结合具体研究问题,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

注释:

①徐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念的静态语义分析及其动态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1,(1):49.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词缀拆分;词源分析;分组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交流日益向纵深扩展。专业英语作为对外学习交流的必要工具,重要性日益彰显。为适应形势的需要,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四级或六级后,都必须修读专业英语。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收集专业文献、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和科研工作[1]。但是,目前医学英语多由公共外语教师兼职授课,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方法,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积极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应采取措施加强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规律和技巧;课文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采取互动式教学。

一、词汇教学

医学英语不但词形长,音节多,结构复杂,由10个字母以上组成的单词比比皆是,例如:electrocephalograpy (脑电描记法)、pseudohydrocephalus(假脑积水)等;而且词汇数量巨大,已经达到32万词[2],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据估计每年还有1500个左右的新词出现,如新的疾病、药物、疗法等,都会产生新的词汇[3]。因此,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想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词汇,达到“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有关专业的书籍和文章”的要求是很困难的。

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医学英语术语的结构规律和词形特点,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本文介绍两种词汇教学法。

(一) 词缀拆分法

医学英语词缀丰富,几乎每个术语都能被分解成基本词素。例如: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可分解为词根electro(电)和cardi(心),后缀-gram(x图),其中两个元音字母O为连接元音字母;ureterolithotomy(输尿管结石切除术)可分解为词根ureter(输尿管)和lith(石,结石),-tomy(切开术)为后缀,前两个元音字母O为连接元音字母。W B Tyrell在密执安大学讲授《医学词汇学》时说:“前缀、词根、后缀为构词的基本,应牢记其含义,甚至比牢记单词的意义更重要” [4]。 可见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医学英语构词知识,是掌握一定量的医学英语词汇的基础。有关专家认为,若能掌握并运用200个医学术语词根和100个医学术语中常用的前缀和后缀,也就基本上可以不记住词典来理解常用的医学英语词汇了。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指明医学英语术语的构词规律,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医学专业术语的词根、词缀的意义及其组合规律和发音规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词源分析法

据Oscar E. Nybaken 的统计,一万个最普通的医学英语词汇中,约有46%来自拉丁语,72%来自希腊语[5]。有些仍保留着源语言的形态特点,使得这些词汇显得词形古怪,读起来很吃力,好像不是英语。例如:rete[ri: ti:]网;cloacae[kleiki:]泄殖腔;ectozoa[ektz]外寄生虫等。在词形的单复数变化方面有些词也保留了其自身特点,例如:以-um结尾的单数名词变为复数时,一般变-um为-a(如间皮,单数mesothelium,复数mesothelia;纵隔,单数mediastinum,复数mediastina);以-us结尾的单数名词变为复数时.一般变-us为-i(如支气管,单数bronchus,复数bronchi;核仁,单数nucleolus,复数nucleoli);以-a结尾的单数名词变为复数时,一般变-a为-ae(如椎骨,单数vertebra,复数 vertebrae;根间下区,单数interfureca,复数 interfurcae)。在教授这些词汇时,教师应注意向学生指明规律,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将类似词汇归纳出来,集中记忆,以提高记忆效果。

此外,有些医学英语词汇直接由希腊神话神名引申而来。如:英雄Achilles(阿基里斯)的母亲在他出生时把他倒提着浸入冥河中,浸到的地方可以刀枪不入,但河水没有浸到其脚踵,由此派生出成语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以及Achilles tendon(跟腱)、Achilles bursa(腱囊)、Achillobursitis (跟腱囊炎) 、chillodynia(跟腱痛)、Achillotenotomy(跟腱切除术)等;又如:Thebes(底比斯)城的人得罪了天神,天神降下一个带翼的狮身人面的怪物Sphinx(斯芬克斯),危害一方。遇见她的人,如果猜不中她的迷,就会被她吃掉。Sphincter(括约肌)一词是由Sphinx而来,其神话色彩已经淡化,现已成为常用医学词汇,与此有关的词汇还有sphincterectomy(括约肌切除术):sphincteroplasty(括约肌成形术);sphincterotomy(括约肌切开术)等。从爱神Venus(维纳斯)派生出venereal disease(花柳病、性病);从Caesar(凯撒大帝)派生出Caesarean birth(剖腹产)。教师在讲解类似医学英语词汇时可以将这些词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使其利用联想记忆法,加深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关键词 体验式教育 医学生 人文素质

课题名称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8515104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07-02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从而决定了医学本质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被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所替代,使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生提出了更高的人文素质需求,也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求,它关系到医生能够提供给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因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现代医学教育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思想品德修养培养教育、医德素质的培养和品格塑造、医德教育的专业化三个阶段进行,以《基本原理》《法律基础》《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来实现。虽然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与国外医学院校相比,国内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所占比例较少,仅为8%左右,而英国、日本等国家约为10%-15%,美国、德国等国家则高达20%-25%。其次,开课形式以选修课为主。医学生普遍只注重专业知识,加上学生在选课时随意性和功利性较强,部分学生为学分选课,选容易过关的课程,混学分的课程,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再次,课程自身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过于单一,与医学学科的结合性不强,教学方法以概念课的形式,以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难以有效地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此外,从师资角度来讲,缺乏精通医学、哲学和社会学的通才教师。一方面,医学教师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很少关注人文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又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很难在结合专业特色基础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如上所述,寻找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点,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教学之中,做到人文课程不脱离医学实际,将对探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传统医学教育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没有人用过多的时间关注作为医生应有的人格力量;医学生推崇的则是技术精湛、专业知识丰富、待遇的丰厚,很少有人去关注生命、人性、精神、心理等人文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体验教育以其有效克服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负面效应的特点而受到重视。体验教育是一种通过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反思利用自身已有经验进行教与学的教育活动。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经验、观念与思想方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而获得知识。人文素质成长是一个由外到内,不断体验和反思的过程,难以通过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获得提高。由此可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体验教育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从书本知识变成鲜活的体验,不失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体验教育模式在东西方教育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以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进取精神与完善人格为宗旨,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体验式活动,使受训者在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培养受训者强烈的进取心、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使受训者了解和把握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挑战和超越自己,有效地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启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由于拓展训练具有塑造良好人格的效果,使得其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由此可见,拓展训练与体验教育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拓展训练为载体,引发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达到在专业知识教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法的创新。

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实践

笔者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拓展训练、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中“团体心理辅导”这一专业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采用实训课形式,开展了医学生体验式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实践研究。第一步,针对教材中可以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的章节进行筛选,本学期选择了团体心理干预这一章节内容。第二步,针对医学生所需人文素质和学生在课间进行了交流,征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主题。第三步,结合师生共同商定的主题,选择适宜的拓展训练活动,开展实训课。第四步,准备开展实训课所需场所、道具等。第五步,带领学生开展实训课,以两学时为一个主题,其中第一学时为活动体验,第二学时为发言谈感受及教师总结,课后上交实训报告。现以“信任”这一主题为例介绍如下:

(一) 课程目标:使同学体验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的两种不同感受,从而引申到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信任,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二) 课程程序:大家发言讨论信任的内涵――信任之旅活动――学生分享活动体会――教师总结。

(三) 活动设计:两人一组(如班级人数为单数,可有一组为三人),一人充当盲人角色,另一人充当拐杖角色(三人组可选一人充当盲人,两人充当拐杖)。先让班级同学1至2报数,然后单数同学站一行,双数同学站一行。报单数的同学戴上眼罩充当盲人,报双数的同学充当拐杖。因本课程开课为第四学期,同学之间相互比较熟悉,为加深活动效果,请报双数同学的队伍绕着报单数同学的队伍走,指导教师下达停止指令时方可停止走动,此时站在同一行的两人为一组,以保证充当盲人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的“拐杖”是谁。接下来从教室出发,由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一段规定路程后回到教室,全程不准说话,否则视为违规,在活动开始前与全班同学商定违规者的惩罚措施。回到教室后,请“盲人”摘下眼罩,和搭档交流体会。接下来角色互换,由报单

数的同学充当拐杖,报双数的同学充当盲人,完成规定路线,交流体会。

(四) 活动注意事项:按班级人数准备好眼罩;路线设计以室内室外结合为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路线难度,如上下楼梯等;两轮活动的路线最好不一致,以增强学生的感受;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交实训报告,内容为活动体会引发医学过程中相关人文素质的思考,进一步激励学生反思。

(五) 学生感受举例:

1.学生一:当戴上罩后,我的眼前一下子变得漆黑,顿时觉得很害怕,这时我边上的同学用手拉住我,感觉好多了,但我还是很紧张。在他的带领下,我尝试向前走,尽管感觉到他在不时提醒我如何走,但我还是不放心,小心翼翼的用脚试探,结果总是会磕碰到障碍物。后来感觉同学都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我们落后了,就索性不管了,任凭他带领,反而没有碰到障碍物,速度还加快了很多。

2.学生二:第一次我做盲人,深刻体会到了戴上眼罩后的那种恐惧,我的搭档并没有完全带给我安全的感受,我有几次差点跌倒。所以在第二次我做拐杖的时候,我有特别强烈的责任感,希望能够安全带领伙伴完成规定路线,遇到路况有变化的时候我竭尽全力去保证他的安全。

3.学生三:说实话,活动结束了,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但听了大家的发言后,我想到了我做拐杖时,并没有照顾好我的搭档,以至于他几次都碰到了障碍。而我做盲人时,我的搭档却十分努力地保护我,使我没有遇到任何障碍,让我觉得很惭愧。

总结:今天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训课,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体验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这个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体验了“信任”这两个字的涵义。今天我们是走一段路,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了我们的搭档,虽然你不知道搭档具体是谁,但你知道他(她)是你的同学,至少彼此是熟悉的。但当我们成为一个医生时,病人对我们并不熟悉,却把他(她)最重要的健康和生命的交给了我们,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不辜负病人的信任,希望大家能够深思。在活动中,我们扮演盲人这个角色时,因为看不到,同学们谈到了紧张、害怕、担心、无助等感受,这如同病人在就诊时,因为不了解自己病情,病人也会产生担忧、害怕、无助等情绪,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病人的感受,尽我们所能为病人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

四、效果评估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编问卷对参加体验式教学法研究的17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进行了无记名调查,相对于理论讲授、视频播放、案例讨论,90.8%的学生更喜欢体验课的形式;75.7%的学生认为引发了自己关于医学生所需人文素质的思考,57.2%的同学认为这种授课形式及理念应贯穿课程始终,而不仅限于实训课。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了访谈,较为公认的效果是这种体验教学法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同学在课程结束后,仍然会主动谈论自己的体会及反思,使课堂上所学知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真正做了学以致用。

五、注意事项

(一) 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活动项目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拓展训练与专门开展的拓展训练活动不同,在设计拓展活动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医学专业特点及学科特点,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拓展活动,否则将失去医学专业教育的根本,顾此失彼。活动设计之前应和学生交流,广泛征集意见后再进行设计,以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做到有的放矢。

(二) 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发现,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验非常重要。在分享过程中,大家踊跃发言,集思广议,即使有个别同学在活动中没有特别感受,在相互交流中会被激发进一步的自我反思。有些时候同学的交流可以使主题更加深化,事半而功倍。

(三) 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引导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不尽相同,授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尤其是一些在活动中表现较为游离、在分享中较为沉默的学生,必要时可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单独沟通。在课程结束前的感受分享环节,授课教师应认真聆听,详细归纳,并在课程结束之前总结此次课程效果,引导学生反思,确保课程设计主旨明确。

六、总结

篇5

关键词:个体差异;研究方法;差异变量分析;个体差异的基本结构

Abstract: There are two basic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of students’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One is category research and the other is differential variables analysis.The latter method is the better way to recognize students'inpidual differences in all-round way and dynamicly. Analyzed from the subjectivity factor influencing students'studies, students'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mainly include four aspects, that is, basis difference, motivation difference, operation difference and orientation difference, all of which construct the frame to analyze all variables of students'difference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provide an efficient tool to inspect the real state of inpidual differences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

Key words: inpidual differences; research method;differential variables analysis; basic structure of inpidual differences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学活动指向的对象,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发展除了受到外在教学活动的制约外,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产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正是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所达到的发展状态。在任何一种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发展水平都会制约其学习的可能性:学什么,在哪里学,何时学,为什么学以及如何学”。[1]因此,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然重视对学生在教学起点上差异发展状况的研究。然而,遗憾的是,在教学研究领域,虽然在理论上也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应建立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上,但长期以来却不太重视对教学活动起点上学生发展状况的具体分析,尤其不重视对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具体研究,没有形成分析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有效理论分析框架。这种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得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差异发展状况时,因缺乏有效的分析框架而往往流于偶然或片面,不能达到对学生差异发展状况的真实而全面的把握。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梳理相关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变量的分析框架,为我们全面检视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真实状况提供有效的检视工具。

一、研究方法:差异变量分析

浏览目前有限的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类型化研究,即根据课堂教学中个体的不同表现抽象概括出学生的若干类型,然后将特定教学情境下的学生分别归入某一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二是差异变量分析研究,即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对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变量展开分析,构建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变量的分析框架,为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类型化研究是教育领域研究学生个体差异时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让差等生学习学科中最简单和最具体的观念,让优等生学习学科中复杂、抽象的观念;[2]根据学生学习速度的不同,把学生分为学得快的学生和学得慢的学生,允许不同的学生花费不同的时间达到同样的要求;[3]还有学者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将学生分为成功型学生、交往型学生、依存型学生、疏远型学生、独处型学生和反叛型学生;[4]等等。应该说,类型化研究是一种重要方法,有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然而,类型化研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为了分类的方便,人们往往需要对事物进行简化,选取事物的某一个侧面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准,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分类所反映的都只能是事物的一个侧面而不是整体特征,它所传递给我们的往往是对事物支离破碎的印象而不是完整的面貌;其二,当我们按照某种分类框架把某一特定事物归入某一类别时,成见和偏见往往便随之产生,因为任何分类都是人为的,不可能做到价值无涉。“我们学会给事物命名,并且发展这些分类,依此我们能够简易地识别外界事物,并使之适应我们已经存在的结构和意义。作为分类发展的方法,我们学得了成见和偏见。”[5]类型化研究的上述缺陷在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学生是独特的,其个体差异丰富多样,当我们将学生归入某一类别时,往往只是关注了学生在某一侧面的发展特点而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独特之处。而且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我们以动态的眼光来不断达到对他们的新认识,而类型化思维所带来的成见和偏见,则往往使我们的思维走入某种定势,带上某种有色眼镜,看不到学生身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因此,我们认为,类型化研究不利于我们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是我们研究学生个体差异的基本方法。

相比较而言,差异变量分析则是全面动态把握学生个体差异较好的方法。其一,差异变量分析试图从影响学生发展的差异变量入手,建构一个把握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框架,这就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幅学生个体差异的全面图景。其二,差异变量分析并不致力于将学生归入某个类别,而是试图通过分析学生个体在各个差异变量上的表现,来实现对学生个性独特性的真实把握。这一方面可以较好地避免成见和偏见,另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分析真正走向个体关注,关注具体的“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而不只是关注“某一类”学生的特点。从这个角度说,类型化研究实质上是一种群体差异研究,而差异变量分析才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个体差异研究。

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变量的分析,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是直接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罗列出许多对教学活动有着一定影响的个别差异变量,如能力差异、智力差异、兴趣差异、动机差异、气质差异、性格差异、能倾差异、学习风格差异等。[6]这种研究比较深入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没有从课堂教学过程本身出发进行研究,缺乏从课堂教学角度对这些变量的整合,因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逻辑混乱,层次不清,非常不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把握。第二种思路是试图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在众多的因素中提炼出几个主要的个别差异变量,它们不但在理论上逻辑比较完备,解释力较高,而且具有教学意义,便于教师操作。例如:有研究者将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个体差异变量确定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态度、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7]还有研究者从学生主体素质结构的分析入手,将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概括为八个,即思想品德发展水平、身体素质、活动能力、成就动机、知识结构、智力发展、科学方法、人格特征等。[8]与第一种思路相比,这种思路显然更接近教学活动的真实。但在已有的相关研究中,提炼个体差异变量时所依据的思维框架还不够清晰,导致其所确定的个体差异变量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没有能够涵盖所有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如影响学生发展之方向的学生潜在优势领域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结构的研究,应坚持这样的基本思路: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构建一个能涵盖各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分析框架,并把众多的个体差异变量放到这个框架中加以分析,明晰每一变量的差异状况及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意义,进而形成学生个体差异的结构体系。这既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基础,也是我们检视课堂教学的有效工具。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基本结构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或活动是学习。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素质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决定方面。因此,可以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角度来把握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学生个体差异变量。影响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身体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六个方面,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起点(on what);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系统,对学习活动起着发起、定向、调节的作用,与学习的目的和追求密切相关(why or for what);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则与学习活动的实际开展密切相关,构成学习的操作系统,决定着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具体方式(how);潜在优势领域则与学生的发展方向有关,是指学生在个体素质结构中所拥有的智力强项和独特优势,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差异发展的方向(toward what)。

(一)基础性差异

主体的基础性差异主要包括身体状况和知识基础两个方面。其中主体的身体素质是主体一切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主体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

主体的知识基础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过滤”和“筛选”,进而影响到个体后续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活动中,个体知识基础的差异首先体现在个体已有知识的量上,一般来说,个体知识越丰富,意味着个体拥有越强的同化外界影响、重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个体知识基础的差异还体现在个体知识的质上,即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

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首先表现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个体知识体系中所占比例的不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个体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双基”)上的差异,而相对忽视了策略性知识在个体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策略性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其差异程度可能远远超过学生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许多所谓的“差等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出现比其他人更大的困难,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少掌握了多少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在策略性知识上存在重大缺失或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运用策略性知识不当。

个体知识结构上的差异还突出表现在缄默知识上。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是相对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言的,是指那种个体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在学生的个体知识结构中,不仅包括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学生来到课堂里不仅带来了眼睛、耳朵和良好的记忆力,而且也带来了不知从生活的什么地方所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带来了‘儿童的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经济学’‘儿童的哲学’‘儿童的历史学’等等。”[9]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拥有的丰富的缄默知识是我们以前没有注意到或者至少没有能够给以充分注意的。与显性知识相比,学生的缄默知识主要不是来源于系统知识的学习,而是来源于个体的日常生活境遇,通常表现为潜在的“经验性知识”,有着比显性知识更强的个体差异性。这些缄默知识虽然看起来是不完善、不清晰的,但它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却具有基础性意义,是学生学习显性知识的经验基础。由于缄默知识的存在,在同一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教师和教材之间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和理解。

(二)动力性差异

这里主要指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异。学习动机是用来说明发动和维持学生某种学习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一个中介变量,它由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构成,虽然并不直接参与对教学客体的认知过程,但却通过发起或中止、增强或削弱认知活动,间接地影响认知过程。

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这首先表现为学习动机构成上的不同。在同一课堂中,虽然学生都在努力学习,但其动机系统却可能彼此相异。有的人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内部动机,而有的人则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外部动机。当然,理想的学习动机构成应是以认知内驱力为主,辅以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应主要地建立在对所学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而不是让他们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因为过分追求外来的东西往往容易导致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奖励一旦得到,深入学习的愿望随即就会消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次,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个体差异还表现在动机的强弱程度上,一般来讲,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不利于学习的有效开展。过强的动机水平往往使个体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反而对学习起到干扰作用;而过弱的动机水平则往往使个体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也不愿意为学习付出太多的意志努力。[10]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实际状态及其个体差异,并及时采取教育措施给予调整。

(三)操作性差异

1.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提高学习活动成效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担负着对教学客体进行加工的任务,构成了学习主体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适应认知活动需要而应有的各种智力活动能力,称为“认知性学习能力”;另一类是适应教学活动中交往活动需要而应有的各种能力,称为“交往性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这两种学习能力都可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认知性学习能力是学习主体的智力和多种能力在其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包括预习能力、听课能力、复习能力、作业能力、考试能力、检索能力和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检索能力和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传统教学中相对比较忽视,但在当代教学活动中却应该特别关注的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是一种元认知能力,与前述学习主体知识结构中的策略性知识相对应,这种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习主体能否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其进程,是整个认知性学习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大力倡导“教是为了不教”“学会学习”的当代社会,这种能力必然为人们所反复强调。检索能力是指个体从大量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地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益发展,检索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准确率获取什么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将成为制约学生学习活动成效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在班级环境中通过交往而进行的。这就决定了个体除了必须拥有较强的认知性学习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交往性学习能力。交住性学习能力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证个体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师生交往能力和生生交往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认知性学习能力,不谈或少谈学生的交往性学习能力;即使谈到学生的交往及交往能力,也往往只重视师生交往,而不谈或少谈生生交住。正如有学者所言,在传统的班级教学中,“还缺乏真正的集体性。每一个学生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11]这与传统教学把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师生之间单向的知识授受活动密切相关。实际上,教学活动是认识活动与交往活动的统一,丰富多样的交往活动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学习主体的交往性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主体交往的范围和方式,因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发展的程度与水平。

2.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是西方近半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学习成效虽然与个体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有较大的相关性,但更依赖于个体所开展的学习活动与其学习风格相适应的程度。借助于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个体差异。

自1954年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首先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概念界定。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偏爱的、习惯化了的带有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是个性化了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例如:面对问题,有的学生较为冲动,有的学生较为慎重;有些学生不管他的伙伴怎么想而自己作出决定,有些学生则依赖于教师或同伴的指导;有些学生主要通过听觉系统来学习,有些学生则主要通过视觉系统来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通过做或模仿来学习;有的喜欢独立学习,而有些学生喜欢在小组中学习;等等。

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它与学习能力同属于学习的操作系统,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之处在于:学习能力有高和低、好与差之分,只有一个维度;而学习风格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存在类型的不同,不太好作好坏之分。例如,有些学生倾向于采用求异思维方式,有些学生则趋向于采用求同思维方式,但我们不能说求异思维方式就一定比求同思维方式好些,因为对于不同的问题解决来说,适合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大量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尊重学习风格并依此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就更为有效(表现在学得多、学得快),学业成就得到提高;学生对学校、学习、教师及自身的态度得到好转;课堂违纪、逃学、辍学和青少年过失行为明显下降。[7]

(四)方向性差异

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在潜在优势领域方面存在的差异。人是具有巨大潜能的动物。潜能是人身上“沉睡着”的力量,代表着发展的可能性,是教学可以利用的、来自个体发展内部的积极力量。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唤醒这种“沉睡着”的力量 ,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潜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潜能的大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人的潜在优势领域的不同上。不同的潜在优势领域,往往决定了学生不同的最佳发展方向。

人的潜在优势领域是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发展和完善,这一问题更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有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这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其他七种智力,它们分别代表个体身上不同类型的九种潜能。对单个个体来说,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在这九种智力上获得同样优秀的发展,而往往是在其中某几个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正是这九种智力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构成了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和潜能差异,使每个个体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由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的不是体现在智力的高低上,而是体现在智力强项和潜在优势的不同类型上;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教育的责任不是去鉴别出哪些孩子聪明哪些孩子不聪明,而是要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即他在哪些方面可以变得更聪明,从而采用适当的方法促进他的个性化发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最主要的是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绩。”①

以上我们从五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变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把握学生之间个体差异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具体直观地呈现,如下表。

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变量分析表

学习要素

差异变量(一级)

差异变量(二级)

基础系统

(on what)

身体状态

神经系统、身体机能和体质

知识基础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正式知识和缄默知识

动力系统

(why)

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操作系统

(how)

学习能力

认知性学习能力

交往性学习能力

学习风格

认知风格

方向系统

(toward what)

潜在优势领域

九种智力

对于这个框架,还有三点需要加以说明:

第一,要注意区分上述个体差异变量在性质上的不同,在教学中加以区别对待。从性质角度而言,这些个体差异变量有的是单一维度的,有高低强弱好坏之分,如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知识结构、身体状况等;有的则是多维度的、多元的,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有类型风格的差异,如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等。

第二,要处理好个体差异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之间的关系。总体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具有相对稳定性,正是依据这种稳定性,我们才可能认识个体的独特性,将某个个体与其他个体区别开来,才能预料某个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将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也才能据此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开展有差异的教学。同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可变的,会随着学生活动性质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正是因为这种可变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才是可能的和有意义的。因此,准确地说,个体差异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其中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性本身就包含着量的渐变;可变性是绝对的,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的个体差异不断改变、重组的过程。当然,具体到上述几个个体差异变量来说,它们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对而言,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其他四个变量的稳定性则相对较低,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来加以改变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看到这些个体差异的可塑性,在适应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超越,以促进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第三,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上述个体差异变量并非每一个都能够被清晰地一一区分出来,加以了解。完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全部独特性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首先,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变量并非完全相同。例如:在数学课上,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而语文课上,更多地体现为学生在知识结构、家庭背景、情感发展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抓住对学生发展最具影响价值的差异变量来进行教学设计,而不是一味求全。其次,人是最复杂、最难以理解的存在,在基础教育的对象──中小学生身上,这种复杂性更为突出。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不仅个性突出、差异明显,而且他们身上的个体差异变量还处于经常的、持续的发展变化之中。面对这种复杂性,要求教师及时地对每个学生身上的差异变量作出全面细致的分析,显然是做不到的,是对教师的苛求。再次,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复杂且比较凌乱的地方,我们不太可能对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都事先作出准确的预测,有一些教育教学的内容或方法是即时生成的。这些即时生成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直觉或是基于教师对课堂情境的即时感悟,而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准备性分析之上。当代课堂教学强调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差异,但这种尊重和了解绝不是要片面地求全求准,使教师被这种尊重和了解所累,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实际上,教师只要抓住某个学生最突出的独特性方面,往往便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不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状况了解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而是一种对待学生差异的基本态度:“敞开心扉,更多地去了解学生、认可学生的品质、保持一个教师应有的活力。”[12]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丰富多样、异常复杂的差异状况,我们可能有的、也是应该有的态度是:尽力而为。

①转引自刘文霞著《个性教育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47页。

参考文献:

[1]〔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210.

[2]布卢姆.对学习者的新看法──在教学和课程中的意义[A].张云高,等,译.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上)[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4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48.

[4]Ward B A.Changes in student in different instructional settings.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1982,2(4).

[5]萨姆瓦,等.跨文化传统[M].陈南,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59.

[6]许洁英.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从适应到超越[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7]韩华球.论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教学策略[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8]裴娣娜.现代学习观及学习指导[A].《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第一集学习与方案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8.

[10]王策三.教学认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7.

篇6

一、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目标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艺术教育的规律来制定艺术教育目标,这是教师在进行艺术教学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也是艺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必须采取更贴近孩子特点的方法,在观念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幼儿的艺术教育主要应以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为目标,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体验,而不应以培养专业艺术人才为目的。家长与艺术教师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针对这一成长阶段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特点来进行艺术门类的选择,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孩子天性与创造力。

二、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文化艺术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通过教育方法与手段,根据儿童的自然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达到或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认知能力,意志品质及创造性。其意义具体表现在:

1.顺应儿童,促进发展,注重过程,激发影响,为学前儿童提高自我表达及交流的工具,在学习中让儿童自由流露,充分表达,得到艺术熏陶。

2.引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世界,感受艺术,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并通过加工改造,融入想象,大胆的去创新与创造。

3.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儿童大胆去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床在,理解审美意象,用语言或肢体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树立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4.艺术教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与审美情趣的作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智力全面发展与健康和谐成长,培养儿童创造意识及形象思维的能力。

5.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有间接的影响与延续作用。通过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和学前儿童艺术作品与艺术创造去影响社会整个的文化氛围,改变生活和生存环境,发展和延续艺术文化,为社会艺术文化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与教师的功利心

当前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多数情况下,家长都是认为社会竞争压力大,让孩子多学一项技能,将来在社会上能有立足之地。而某些教师,特别是一些艺术培训机构,在进行艺术培训教育时不是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而是让孩子不断的考级或参加各种比赛,以赢得在社会上的声誉,以便更好地招生。在这种功利心的驱使下,孩子很难在艺术领域有长足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强调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主动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对孩子自身的影响及作用,家长和教师过分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在艺术学习中的审美情感及体验的获得。

2.内容选择存在问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最终决定了其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因此选择艺术教育内容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当前许多儿童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缺少艺术欣赏以及各领域综合的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欣赏活动贯穿于艺术教育活动始终是体现审美目标主要的内容,在传统的儿童艺术教育中,艺术欣赏环节十分薄弱,由于缺乏欣赏材料,缺乏必要的欣赏理论指导,所以在这一方面儿童艺术教育止步不前。

四、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

为了实现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解决目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艺术教育方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或艺术要想学好,必须是兴趣作用的结果,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的培养与熏陶也应该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自主的去学习,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避免急功近利。慢慢去观察或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所在。如给孩子听音乐,看舞蹈,让孩子自主去模仿,或者给孩子买画笔,让孩子去自由的绘画,教师或家长再适当的去引导,帮助孩子去认真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以按照成人的想法或模式去限制及否定孩子的创造或发挥,而是应凭借经验与敏感性的去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再进行适当的启发与鼓励,这种艺术萌芽会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愉快的记忆,再以此为起点,有计划地循序渐进的启发与开导,不断的进行深入教育,并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材料,创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等等,不断的加强与稳固儿童对艺术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进一步地发展。

2.教学上要循序渐进

艺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掌握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拔苗助长,艺术教育的过程在学前儿童身上的体现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按照儿童的接受能力,艺术教育应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这样的逐步的过度,教育上的循序渐进让孩子有一个缓冲的过程,不至于让孩子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根据学前儿童不会抽闲思维,难于集中精神这一特点,多采取直观演示法教学,不要单纯的讲解,让孩子跟着做或看着做,比教师的讲解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多一些欣赏性教学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艺术教学在内容上常常缺少艺术欣赏这一环节,教学都是采取教师教,学生跟着做,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给孩子独立思考、自我发挥、自我创造的空间与条件。所以,在艺术教学中,特别在艺术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应多创造条件,给孩子上一些艺术欣赏课,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觉,他们对艺术的领悟不应是成人强加的,而应该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鉴赏与欣赏自己的不断领悟。

4.多种教学法的运用

在艺术常规教学中,艺术教育者为了好教学,或急于求成,他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按部就班传统老套。对于学龄前儿童,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很难有长足的发展,长此以往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教育者应改变思维,大胆创新,根据孩子这一成长阶段的身心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一些表扬与鼓励,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总之,学龄前儿童是艺术启蒙及培养其艺术修养与兴趣的关键时期,对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教育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关键的。要想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在艺术领域有所造诣,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的探讨,不断地总结经验,为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后备军而不断地努力。

作者:刘彦 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肖成英.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戏剧,2012,(05).

[2]魏玥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J].读天下,2016,(11):319-320.

篇7

关键词: 教育科学研究 研究方法 异同

笔者以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即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

1.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首先,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学科群中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就是探讨教育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论基础的方式和方法。在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概念是:所谓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教育问题和构建教育理论时,研究者采取的程序、策略、原则、工具、方式的总和。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就是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的方式的总和。

2.教育研究的类型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把教育研究分为20个类型。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按研究目的,按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分为了10个类型。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从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的角度,从教育研究是为了探索、描述还是解释的角度,从教育研究的性质,从教育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将教育研究分为10种类型。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围或内容,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根据教育研究的性质及使用的手段,根据教育研究工作场所或资料收集方式将教育研究分为9个类型。温忠麟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未给出分类标准,只是说“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将教育研究分为7个类型。至于哪个作者的分类更好,要看读者的需要了。

3.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分为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制订研究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并验证科学抽象与假设,检验假设、撰写研究成果。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简单地将教育研究过程分为计划、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裴娣娜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过程是“选题—研究—分析—成果表述与评价”。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将教育研究的实施过程分为课题选择、整理资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研究方案、撰写成果。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认为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主要包括选择课题,研究设计、研究实施、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成果表述。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不外乎就是选题、研究、总结。相对来说,孙亚玲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步骤比较完整,而且最后的成果正不正确也要有检验,在五本书中只有这两本书提到过研究需要经过检验。

4.教育研究方法

孙亚玲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叙述法、统计法等。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有文献法、历史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定性定量分析法等。全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搜集与定量分析法等。温忠麟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统计与教育测验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而陈时见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实验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比较研究等,基本技术有文献检索、问卷编制、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抽样调查、教育观察、课题申请等。比较起来陈时见教授主编《教育研究方法》给出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比较详细具体的。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由不同的类型可以得出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定性法和定量法。定性法包括教育叙事、行动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定量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研究等。

5.结语

教育研究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在具体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著作也为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裴娣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3]马苏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系列之比较[J].2008,(12).

[4]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 方法手段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四、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实施意义

篇9

【关键词】 听说能力;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1 研究、探索“提高听说能力”的背景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英语教学难以适应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从新世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高度看,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特别是面对四、六级改革以及社会的新需求,原来的应试教育已暴露出各种弊端,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某些学校教师对四、六级考试认识不到位,把重点放到了片面追求通过率和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造成普遍的“聋子英语”及“哑巴英语”现象。英语教学费时多,效率低,所以各方面对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极为强烈。

因此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如何提高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研究英语听说能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在国际交往中,英语被广泛使用,已成为一种世界上相对通用的语言。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针对大学英语的改革,研究提高听说能力的方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英语教学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人才培养角度考虑,随着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外语教学的目的也应该越来越突出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英语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学生应用语言的综合素质。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关心的问题。把握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提高听说能力的探索

3.1 提高听力能力 四、六级改革后,听力部分比例和题量大大提高,听力材料涉及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形式更多样化,这充分反映了提高听力能力的重要性。听力是决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英语交流能力。听的能力是在听的实践中提高的。任何理论的讲解都是辅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1)熟能生巧。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多听、勤听。(2)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在听力训练的过程中,有的材料要仔细听,注意用精听来提高准确率。(3)材料的选取要难易适度,并注意趣味性。(4)注重词汇量的扩大,尤其注意归纳一些词组、习语的用法;了解口语表达特点。(5)重视语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6)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并忽略次要信息。(7)听力提高并非“听力”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8)增加对英美文化的了解。(9)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同时又贴近生活的一些资料,既提高学生的听力,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

3.2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这次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的。衡量英语口语水平有四大要点:(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2)会话的流利程度;(3)表达当中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

总的来说,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文化导入,创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2)学生要熟练掌握口语,就必须掌握范围广阔的、基本得当的日常用语,以服务于交流目的。(3)以主题为基础的训练法。这可使说和写的训练更为有序,目的更为明确。(4)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会话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的练习中,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提问。(5)注重话题的实用性与趣味性。(6)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7)复述是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将听到、看到和读到的内容经过思维加工,用自己的语言口头表达出来,进行口语实践。(8)教师还可凭借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图像刺激,培养创造想象能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因材施教,还应从教材中挖掘和创新,通过不同方式把课内外口语训练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使语言学习变成真正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篇10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差异

自然科学以物质自然界为研究对象,它起源于人类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困惑,是人类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科学则以人类为中心,研究和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主体是人,因而具有价值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各自具有的功能。这不仅为深入探讨科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与结构提供必要的依据,而且也为在科学研究中更好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以及社会科学方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1 研究方法主导的方法不同

所谓主导方法是指“在同一领域,在众多的方法中,经常被用到的起决定性作用、处于主导地位的一类方法。”自然科学把实验(试验)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在自然科学领域,大量的、新的、精确的和系统科研资料,往往是通过试验而获得的。而社会科学的研究途径则以观察或调查研究的方法为主,例如问卷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等。

实验方法与观察方法在本质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内容上看,实验方法是简化、纯化、强化、优化研究事物的自然过程或以典型的形式再现客体。而观察方法是在对社会所发生的现象和过程不进行人工干预或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观察,尊重客观的社会过程。从特征上看,可重复性是实验方法的根本特征。就是说,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实验结果决不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重复此项实验,应该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不能重复再现的实验结果是不能作为相关的科学理论的客观支撑点。而社会现象则因时间和地点不同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即社会历史不具有重演律。

当然自然科学研究中也会运用到观察的方法,为了将二者进行区分,笔者将自然科学中运用的观察方法称为科学观察,将社会科学中运用的观察方法称为社会观察。就研究主体的身份而言,科学观察是一种非参与式观察。而与其不同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不一定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研究,社会观察还包括参与式观察,研究者既是研究的主体,同时也是研究的客体的一部分。

此外,自然科学主要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而社会科学除了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外,还大量使用访谈、参与观察等定性的方法。这是因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的对象领域是物质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人类社会中参杂有精神世界的要素。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除了具有物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机制的复杂性之外,还具有凭借人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内在调适和学习的复杂机制。尽管其中存在着内在的量化关系,但是这种内在的量化关系是极其不稳定的。因而,社会科学研究往往采取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混合的方式进行。

2 研究方法的结构不同

根据研究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般可以化分成三类。一类是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即哲学方法和逻辑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二类是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例如观察、实验(试验)、模拟、数学等方法(广义的观察、实验和数学等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也需要)。三类是适用于某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特殊研究方法,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运用解剖法研究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根据人类认识过程的发展顺序和深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模拟、调查获取感性经验材料的基本方法――经验方法。二类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研究资料的加工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方法。例如科学抽象法、各种逻辑方法、想象和灵感、数学方法、科学假说等等。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且在每个层次里,经验法和理论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例如在许多基础科学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将研究工具、仪器设备作用于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使用观察实验和模拟等方法。然后研究者运用经验方法进一步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再次研究者把通过经验方法加工获得的事实材料,通过科学抽象,使用数学、逻辑、模型、归纳、演绎、假说、等方法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即为理论方法。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是呈立体网络状结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如SPSS)。社会科学的研究目的有探索、描述、解释和评价四种。科学家在进行探索性研究时,往往采用定性的方法。问卷调查、实地研究、内容分析等在描述性研究中较为普遍使用。解释性研究常常需要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而评价研究则较多的采用实验研究和比较研究。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结构是平面化的。

社会科学在研究过程中虽离不开理论思维方法,但更多运用的则是感性认识的方法。社会科学试图说明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和行为,以及社会制度对它们的影响等复杂现象。这些现象往往不能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直接观察到或者加以量化,而更多的是依赖于人们的感性认识。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呈现出大体上以感性方法为主,理论方法为辅的平面结构状态。

3 研究方法的特性不同

3.1 刚性与弹性

自然科学较为关注数据,它总是在受控的条件下收集数据,并把数据作为检验理论的一种方法。其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可检验性。在同等的条件下,运用适当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大体上是一致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很高。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在运用同一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时要求严格遵循方法本身所给出的规则,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刚性。

而社会科学的很多研究,尽管在同等条件下,运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是唯一的。例如,两个研究者在同一时间运用同样的方法――比较法对相同的两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进行比较研究,得出来的结果却有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在于研究者在比较对象时,待入了不少主观选择性,所观察和比较到的结果自然不一样。可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弹性。

3.2 精确性与价值性

自然科学的研究强调在同样条件下运用同一方法的可检验性,也就是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更具有精确性。其研究结果依赖于实证数据的支撑。例如,在经典数学中,科学家用微积分方程将力学、热力学、电磁学等等的基本规律一一地表示出来,然后运用这些微积分方程去解决问题。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之所以具有精确性,是由于它本身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决定的。在对自然现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描述中,往往描述的是量的关系。事物的量虽然常常以变化的形态出现,但这种处于变化形态的量,在每个确定的条件下,也是有确定的值的。即使是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规律,其量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

与自然科学不同,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人们的价值观对研究目标、研究工具、研究路径的选择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研究者在探索中渗透着个人的价值观,在数据中参杂着个人意愿。例如,为了考察城市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接受性程度,我们可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问卷的设计就会因人而异。由于研究者对这个题目的主观感受不同,所以所设计的题目的侧重点和考察点就会有很大差异。有的从邻里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有的从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评价来考察。其次,访谈中,即使访谈的提纲一样,调查者在记录被访者的回答时,也会因为个人价值的差异而使得记录的侧重点完全不同。调查很容易被个人情感所驱使,对受访者产生同情、怜悯等心理。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一再强调价值中立,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价值性不可能完全的消除。

4 结束语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科学以实验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具有多层次性、刚性和精确性,呈现立体网络状结构。社会科学以调查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其研究方法具有平面化、弹性、价值性的特征,呈现平面结构研究状态。在二者的研究中,我们需要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才能正确的描述研究对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栾玉广.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方法[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8).

[2]蒋逸民.社会科学方法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

[3]唐盛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9).

[4]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

[5]刘国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比较研究[J].探求,2004(3).

[6]梁枫英.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嬗变及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3(4).

[7]刘伟伟.从价值论的视野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差异――以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为例[J].晋中学院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