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high-energy, high-polluting industry,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 and popularize the green building.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architecture and process of development, which combines with the actual China.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scusses how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building.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status;issue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大于能源生产的速度,导致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目前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我国目前存量建筑已达400亿㎡,且每年已新建20亿㎡的速度增长,建筑使用能耗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由此可见,我国的建筑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节能压力。绿色建筑自上世纪90年代由国外引入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对中国的绿色建筑之路进行探讨分析。
2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绿色化的前提和基础,早在20 世纪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提出“生态建筑”的概念。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将生态建筑、共生建筑、可持续建筑等一系列新概念统称为绿色建筑。
2.1绿色建筑的定义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个定义强调了四大方面:一是全寿命周期,这指出了发展绿色建筑的时间范畴,而不是简单的建设过程,绿色建筑理念必须贯穿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同时也体现了绿色建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二是强调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我国能源日益短缺、环境日益恶化问题,而建筑业作为一个高能耗产业,必须要响应国家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不能忽略建筑的根本功能需求,建筑行业的发展始终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在进行绿色建筑的同时不能牺牲建筑的功能;四是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建筑的着眼点是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2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开展建筑节能研究。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1994年,中国政府回应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总动员,通过并出版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都强调了保护环境和防治污染,提出了建设绿色住区的设想。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1999 年的《北京》 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工作准则。
进入21世纪后,绿色建筑在中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继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可以看出,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也会越来越顺利。
3中国绿色建筑的特点
我国建筑存量大,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要着力发展经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新建建筑提供硬件支持。然而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使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中国作为少数几个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由于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绿化;可再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环境的统一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也应该随之得到提升。然而目前社会的发展却导致生态的不平衡,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绿色环保是这个时代中发展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可运用在各行各业。由于建筑工程能耗与污染过于严重,实行绿色建筑设计,可有效避免能耗与环境污染。绿色建筑是指建立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前提上,实现人类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存。绿色建筑有利于节省多种资源还可促进生态的平衡,也被称为生态建筑。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
由于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都是纯天然、污染小的环保材料,设计绿色建筑方案时其相关人员首先对建筑地域、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考察和分析,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绿色环保的意识。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能源的设计,提高绿色建筑的使用价值以及节能效果。施工过程所用的材料要经过有关工作人员的检验和探测,确保其材料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危害。通过材料选取的这一基础环节,保证了人们的健康安全,绿色建筑就是要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的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做到绿色环保。设计与施工人员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之前,对此相关环节进行合理安排,使环保材料都能投入其中,发挥出其绿色环保的价值。将可持续利用的材料再投入利用,实现建筑绿色环保的新要求。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通过在建筑过程中融入生态理论对建筑加以规划设计使得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为人们创造出更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整体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秉承整体性原则,使建筑风格和周围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在视角上形成独特的建筑景观形象。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人工对自然生态加以规划和布置,从而使得建筑和环境形成整体的空间系统,要注意建筑色彩的协调性;从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使建筑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构成体。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建筑设计的一大重要原则。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规划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建筑环境的破坏,保持周边环境的原生性。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充分采用环保、可再生的材料,从而可以降低能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水平,鼓励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高建筑物寿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居住情况。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新思路
(一)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要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要使建筑物平行布置,并朝向南面,并留出足够的建筑间距,从而保证建筑物充分利用自然光源,保证能量的吸收水平。除此之外,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设计体形系数,体形系数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水平,体形系数越大,建筑物能耗水平越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加以调整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水平。
同时,对建筑物要优选规则的平面形式,尽量减少楼层的凹凸变化。对建筑周边要合理规划,适当的进行环境的绿化,既要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要发挥节能的目的。在树木的选择上,要优选枝叶繁茂、长势较高、夏日茂盛、冬天落叶的乔木,从而可以利用树木枝叶避免强光的直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起到节能作用。由此,建筑平面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的同时,也关系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的效率。
(二)注重环境绿化设计
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心情的愉受,对其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应当随之提升。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出优美的绿化环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绿化能够创造空间、美化环境,给人们带来一种舒适的生活体验,注重环境绿化设计是绿色建筑中的重要部分。在关注绿化环境设计的同时,也应注重建立良好的气候环境,将绿化量化标准应用到环境绿化设计当中去。环境绿化设计应尽量减少硬质铺地,加大草坪面积,栽种更多的乔木树种,可有效避免阳光强照,提供遮阴纳凉之地。
(三)充分利用可再生自然能源
1、太阳能
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建筑使用能耗中的所占比例或基于现状建筑 CO2排放平均水平上的减排贡献率来定义太阳能建筑,符合当今社会和技术的发展现状。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和生产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水,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通风降温以及可控自然采光等高新技术也逐渐走进了建筑设计中。
2、利用自然通风,注重采光
自然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可以将建筑的内部和外部连通起来,当外部的气候发生变化时,根据外部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环境,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内部环境。
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不仅要注重自然通风,还要加强自然采光。现行的很多地下库都被设计成封闭形式的,试想如果在车库的顶板上开设一定的开创,就增加了自然采光的面积,减少了能耗,形成适宜的内部环境。
3、加强水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加强水资源的利用,节约用水。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既要保障水质和水量,又要设计污水处理系统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合理处理废水资源,使其达到国家废水处理标准。对于循环利用的水,可以用于厕所冲洗、洗车机洒扫用水等,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社会总体效益。
4、其他能源
现在能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大量使用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非常规、可再生并且绿色无污染的能源成为发展的趋势,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节能建筑中,新能源的利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降低能源消耗
1、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建筑材料消耗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除了节能原则之外,还要把建筑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量纳入到设计要点体系当中去。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 ,另一方面选择的建筑材料尽可能是生产能耗比较低的。只有完成这两面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建筑材料,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在设计环节就确保实现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性能。此外,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有所损耗,为了降低能耗率,尽可能在选择材料时遵循属地原则。
2、最大限度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能耗最大消耗是体现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当中,要想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就必须在设计环节做好节能设计。影响建筑物节能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在绿色设计过程中追求节能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建筑体形设计来达到。此外,还要对建筑物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进行合理设计,以增强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结语
综上,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这也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要不断秉承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遵循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采用绿色建筑节能新技术,从而满足建筑业在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兼顾和保护,使建筑在发挥功用性的同时能够节约能源,从而提升建筑的经济和社会效能。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pursuit of the concept of energy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growing popular, green building comply with this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Wuhan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of green building in Wuhan,that is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sues, thesis focused on green building in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green construction and green building rating standard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 argument.
Key words: resource conservationgreen building energy-saving buildings
green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规定,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一样,而且与节能建筑的概念也不同,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其意义远远超过运行能耗的节约。实际上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部分,绿色建筑包括节能建筑这一概念。绿色建筑不仅注重能源的节约还有土地、水资源、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控制。
1.1 绿色建筑国内外发展现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已成为通行的理念及广泛使用的名词[2]。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特点,按照绿色建筑的理念进行了实践示范。这些绿色建筑通过精妙的总体设计,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比欧美等发达国家稍晚。但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工作,在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正式颁布实施[3],在全国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倡导、评估评价等发展工作。但由于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尚处于推广应用的阶段当中,然而比较成熟的美国LEED评价体系及英国的BREEAM评价标准在中国也有所应用 ,截止2008年底,国内有10个绿标项目,23个LEED项目。
1.2 区域概况、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实例及数据来自武汉市。武汉城市面积大,人口众多,地理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多变和高能耗的建筑业促进了武汉推广绿色建筑。
武汉市近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快速攀升,如图1所示,显示武汉建筑业总产值每年平稳递增的良好趋势。武汉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逐步加大。2004年占30%,2005年占32.7%,2006年占35.4%,2007年占39.6%,平均占34.25%[4]。
武汉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绿色建筑发展道路的重任在肩。房地产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既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更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从抓试点示范入手,发展绿色建筑。三年来,全市共建设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创建项目33个,建筑面积约333万平方米。其中,绿景苑小区获“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是全国仅有的2个项目之一。
2 武汉市绿色建筑案例实例引述相关问题
2.1 案例1――静安小区落地窗设计不佳
位于武昌静安小区的一处复式楼。其设计新颖,造型美观,落地式的大窗几乎占去客厅的整面墙。夏天,太阳从早晨就透过窗户直射客厅和楼上卧室,一直到正午。即便拉上了双层厚厚的窗帘,炽热的阳光还是烤得客厅内犹如蒸笼,室内温度高达摄氏35度,因此经常开空调进行温度调节。因此,电费居高不下,最高时一个月达到800元。据统计,武汉市类似的小区楼房还有很多。
2.2 案例2――分析绿景苑小区运用的绿色措施
武汉“绿景苑小区”是武汉市青山区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绿色住宅示范小区,湖北省首家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在绿色建筑的方面,绿景苑重点采用了建筑节能、节材、节水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太阳能供热水技术:绿景苑小区一期住宅和二期多层五层以上住宅全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晴天可提供3~5人热水沐浴,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太阳能热水器具有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不影响住宅本身的布局、功能及结构等特点。统一安装,管线预埋,外观整齐协调。
2.外墙保温材料:绿景苑小区外墙面保温隔热技术采用了聚苯颗粒保温隔热砂浆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温两种形式。住宅外墙面采用20mm厚聚苯颗粒保温隔热砂浆,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好,且阻燃、隔声、抗震防腐,其不空鼓、抗裂、防水技术尤其是适合武汉地区多雨、季节温差大等特点,有效避免外墙开裂、渗水等质量问题。
3.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小区配置有50吨/天污水处理设施,在光合作用和生化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处理,处理的水质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安全回用于景观用水、绿化喷灌和道路冲洗。六个生化桶内的植物茂密,郁郁葱葱,鲜花点缀其间,不仅具有降解污染物的能力,而且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在小区形成了景点式人工生态湿地。每天处理回用中水50吨,年节约用水1.8万吨。
3 绿色建筑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武汉当下正是一个建筑工地密集的时期,目前有5000多个工地同时施工。据悉未来5年武汉市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武汉在这个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更突显出它的必要性。高速发展的城市,高能耗也是它面临的一大问题,武汉市政府鼓励推行绿色建筑,并就绿色建筑制订了相应规范以及奖惩制度[5],经调查研究分析,武汉在具体的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进行归纳说明并分析研究其原因。
3.1 设计不科学造成的“不绿色”
设计包括了建筑外观、科技运用和材料选择各方面的因素,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建造出符合标准的绿色建筑。
上述案例1中,体现了设计不合理而对居住者产生的影响,大面落地窗设计固然美观大气,但设计方应就武汉地区气候以及小区建筑朝向等因素进行协调,否则美观的设计反而成为了不适居住的环境,消耗更多的能源。相比下,案例2使用太阳能这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又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这样的设计更符合绿色标准。
其次,在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上也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很明显,绿景苑小区采用外墙保温材料、塑钢中空双层玻璃窗、屋面保温材料,合理地选择了材料,而且恰好地体现了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倡导节约的理念。
3.2 施工过程中措施处理不当造成的“不绿色”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当措施也会造成过多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增加,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6],这也是违背了建筑绿色化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在武汉以及其他城市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
例如工地用水无节制跑滴漏情况依然在目前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很差。施工生产实际用水成本大大超过施工定额用水量的160%,中小类工程甚至超过200%以上。有的作业人员在管网上随意乱接临时用水胶管,接口处绑扎密闭性差,胶管出水口不安控制开关,用水后随意拆卡造成胶管裂缝、砂眼漏滴。特别是在淋砖、润墙作业的工艺上由于对淋、洒、润、浇的概念掌握不准,任由水管冲淌,造成多余水四处流淌。施工中机械使用方面,机械在施工周期内投入使用超时、超负荷运转或闲置时横卧露天,不遮挡、不养护、任由风吹雨打,日晒灰积,加快了陈旧、老化,造成传动系统锈蚀变形,增大耗能。
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通过采用新型材料或技术使得建筑绿色节能,这一举措引发了成本的变化,增加的成本是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关注的问题,如何进行成本控制也是绿色建筑普及的关键。在绿色建筑成本控制方面要目光长远,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就是节省了各种能源消耗,在前期投入的成本可能绿色建筑会高于传统建筑,但长久计算,绿色建筑不仅更加节约能源并且提供了更舒适的生存环境。
3.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普及,人们把建筑“绿色”与否也纳入购买住宅的考察标准中。房地产商们推广自己楼盘也或多或少打出“绿色”旗号吸引消费者目光,宣传大于实效。针对绿色建筑发展中的种种认识误区,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住宅和公共建筑中的逐步推广,我国正逐步推广完善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但由于全国标准未达成统一,绿色建筑市场还处于混乱当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统一十分必要。
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150378-2006(见附表)为国内第一步绿色建筑监督评价标准,但是经过市场调查,该标准的使用普及程度不高,有待推广,部分企业习惯运用国外的例如LEED绿色评价标准,我国推广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处于初步发展有待完善阶段。
3.4 认识理念及现行政策法规的局限性
3.4.1 认识理念仍有局限
一是不少地方尚未将发展绿色建筑放到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缺乏紧迫感,缺乏主动性,相关工作得不到开展。二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各界对绿色建筑理解上的差异和误解仍然存在,对绿色建筑还缺乏真正的认识和了解,简单片面地理解绿色建筑的含义。如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大幅度增加投资,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我国现阶段难以推广应用等等。关于绿色建筑真正内涵的普及工作仍然艰巨。
3.4.2 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制度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度有待提高。
3.4.3 法规有待完善
绿色建筑在我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国家对绿色建筑没有法律层面的强制要求,缺乏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也缺乏可操作的奖惩办法规范。
绿色建筑与区域气候、经济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各个地区气候环境、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目前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差别化的标准规范有待制定。因此,结合各地的气候、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建立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和实施细则是当务之急。
4 小结与展望
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推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社会共识,但绿色建筑的推广仍存在很多困难。本文通过以武汉市的相关实例说明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研究分析了其四点原因。有利于发展绿色建筑实践中对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并对明确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解决。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88-92.[3]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1(5):167-181.
[4]顾国维.绿色技术及其应川[M].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乡土建筑;绿色建筑;结合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057-02
本文对绿色建筑理论的概念给予阐述,并结合中国国情,重点介绍中国现状下应该走什么样的绿色建筑设计之路。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理论体系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的建筑等概念都是与“可持续建筑”概念密切相关的。它以人、建筑、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绿色建筑技术属于技术学研究范畴,它不是独立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核心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组合,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建筑技术。换言之,绿色建筑,可以说是用绿色的眼光对传统的和现代的建筑技术的重新审视,以求得到新的认识,并由此建立新的建筑技术体系。这是一种与自然合作的技术,它一方面在使用资源,另一方面又使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提出了建筑与生态相结合的概念,以现在看来体现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题就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体系主要是人工建筑环境及其所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所产生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是生物圈中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功能单位,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构成的一个整体。
绿色建筑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自然生态环境――主要为自然环境和地域环境;人类建筑活动――主要为营建程序与法规和人工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主要为人类活动形成的经济条件、社会水平、文化环境等。
2 国际绿色建筑与地域技术的结合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组织都在节能、环境、生态和绿色建筑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方法,并拥有了相当规模的绿色建筑。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能源资源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
人们对新技术的认同受到了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新技术的接受归根结底是使用者的接受。要使新的生态技术能够很快进入市场,改变人们现有的对技术的经济性分析方法十分重要,即从长远的经济效益出发选择技术。
由于受到地域自然环境的强烈影响,传统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这种特点在建筑缓慢的发展演变中逐渐成为具有地方文化性的乡土文化。在建筑文脉中强调继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建筑地方性特色的继承。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日益严重,对建筑文脉及地方性的继承和发展成为摆在建筑师面前的难题。在可持续建筑的设计中注重建筑文脉的延续,保持建筑的地方特色,使建筑及其环境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应当注意几点:注重对建筑历史的继承,同时,应使新建筑与其特定的城市环境相融合,另外要鼓励公众参与设计,最后应尊重当地的生活方式。
绿色建筑并非一定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于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每家和每个单位都是可以实现的,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清洁而舒适的室内环境,而且与自然、社区和整个环境相协调。
当代地域建筑的代表人物――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强调在概念性和象征性的层面上,深层地感知当地的特殊地形,并对这种地形进行建筑设计。印度气候炎热,要求建筑有良好的隔热和通风性能。这对建筑技术和材料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柯里亚在加尔各答的桑农宅中采用让起居室、厨房、卧室和盥洗室围绕一个棚架覆盖的庭院布局,通过房间的巧妙组合,为起居空间提供自然凉爽的穿堂风。
在柯里亚的作品中,大量可见混凝土、地方砂石和砖的普遍使用,这些材料在对气候呼应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经济上的消耗,提高了建筑的效能。在柯里亚的技术选择中,他重视的是地方的建筑技术、材料,而不是执著于对高新技术的探索。为达到低造价和对当地气候做出回应的目的,以柯里亚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建筑师发展了一种新地域主义――将传统因素和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审慎的复合体,即适宜技术。它包含“适合”和“结合”两方面的含义。“适合”指适合不同的文化要求,千变万化的社会状况;“结合”指将传统因素和现代材料技术结合。由此可见,适宜技术属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范畴,体现出一种生态、可持续性的思想。
3 绿色建筑与中国乡土建筑的结合
布赖恩•爱得华兹在《可持续建筑》一书中写道:“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遵循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向过去学习――重视和理解乡土建筑的结构和风格,使用当地采购的材料,当地供应的能源和当地的传统工艺。”
世界首肯的绿色建筑评价LEED的创始人罗伯特•沃森认为:一幢建筑是否环保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功能多样化。他毫不掩饰对国家大剧院(图1)、三号航站楼(图2)等知名建筑的批评态度,国家大剧院与周围的古典建筑一点也不协调,那个建筑物的存在只是为了证明建筑师的自大。三号航站楼从外部看相当美,但内部却相当糟糕,老把人弄得晕头转向。他不能理解许多中国新建筑总是以西方建筑为参考模本,他直言,中国的建筑师们似乎忘了中国拥有5000年的建筑历史,许多建筑与自然结合的很好,为什么他们不多去寻找这方面的案例呢?
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如何与自然和平共处了。当然,有些时候人们的居住环境可能会受到大自然的限制,但我们熟悉的方法是,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或者利用一些便宜的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克服这些限制,而在更遥远的年代,人们并不具备这些知识,为了住得更舒服一点,他们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在设计上,比如在没有电的年代,为了获得更多的光,人们不得不在设计时就考虑自然光的运用。
那么中国应该如何走绿色建筑与本土建筑的结合道路。中国疆域辽阔,生态本底条件复杂,地区文化差异较大。这使得我国建筑曾拥有璀璨、光辉的时代,从雄伟华丽的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到清雅朴素的徽州民居,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福建客家的土楼,以及云南丰富多彩的聚居形式,处处展现出中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把先进的、适合中国不同地区的有效技术传播并发展下去,这需要认真考虑重要的边界条件,也就是在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习惯、地方传统和文化、可利用的建筑材料资源、建设资金等方面与别国地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本土建筑、传统建筑中吸取精华,这样的例子已不在少数。当代乡土建筑设计就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各地区的地域风貌和文化传承有很大区别,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也有很大不同。黄山云谷山庄体现了皖南建筑以院落式空间为主的特点,随地形变化划分成大小不同的空间院落,“营体态求随山势,寄神采以合皖风”,整个建筑的体形势态与地形的跌落融为一体。
吐鲁番宾馆新馆(图3)的空间设计就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半地下室以抵抗炎热的气候,封闭厚重的墙体和狭小的门窗以防日晒,客房形式吸取了维吾尔民族“阿以旺”的精华,称“倒U”形布置,每层的收台阶退后错落处理,既解决了没有电梯造成的宾客流量逐层减少的问题,而且还形成了富有地区特点的屋顶晾台。这就是对传统空间继承的一例。
建于汉回藏维民族杂处的戈壁荒原的敦煌航站楼,为了综合地处理该地区复杂的地理、人文环境,采用了“天圆地方”的平面构思,就取义于中国古老的空间概念。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生态建筑设计也成了乡土与现代新的结合点,这种设计更大程度的具有地区的适应性。山东荣成北斗山庄(图4)利用当地的材料――马海草和当地的花岗石进行设计,坚持“尊其法,不废其制;用其材,不囿其围;像其形,更重其神”的设计原则和标准,既利用了马海草防热耐燃、冬暖夏凉、耐久长寿的特性,又创造了形式新颖、符合现代要求的新建筑,变“破草房”为新乡土主义建筑。
类似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些建筑是不是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但至少乡土、传统建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思路,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重视人工与环境的有机结合的设计理念,以及从古老的空间中寻找方向,因为这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只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通过技术含量对地域建筑进行“升级换代”,使地域性和绿色建筑并进,立足本土、吸收营养,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统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宪德 .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7.
[2]孙跃杰,梁丽娟 .呼唤真正的绿色建筑[J].山西建筑,2008,34(3):34-35.
[3]董晶 .中国当代建筑中的乡土主义设计倾向[J].建筑师,1999(12).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概念 内涵 特征 设计要点 误区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is a new, dynamic and developing concept, it along with technolog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gradually enriching its meaning. Green building will become a human use technology means to seek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l building mode.
Keywords: green building design concept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design key points of the erroneous zone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早已从最原始的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地方,发展成为能够完成人类梦想,实现更多可能性的空间,建筑的功能正在被无限延展。但人类追求建筑的功能和舒适的同时,建筑能耗也不断增长,已与工业、交通并列,成为全球公认的能耗大户。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
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及内涵
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就是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 ;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
1、节能:包括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及智能控制等。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2、环保:包括减少环境污染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绿色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3、适用:包括健康、适用及高效。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及回归自然。
1、节能能源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维护结构。建筑的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要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要尽量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取得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2)屋面、外墙防水保暖工程的生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3)外窗,要注意空气的渗透性等条件。
2、节约资源
2.1节地与室外环境。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要求容积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3.0,将建筑覆盖率由原来的25.17%下降到18.4%。同时在场地的选址上,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合理组织场地交通体系,场地的出入口设置位置要离公交站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2.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绿色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2.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由于建筑施工完全是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的,所以再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可回收、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问题。列如:对于废弃的混泥土应该进行再利用,可以地基加固、道路的垫层等。
3、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内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五、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误区
1、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住房和建设部副部长说,并不是现代化的、高科技的就是绿色的,要突破这样的认识误区。
2、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既有建筑供热系统改造也可实现。
3、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很多建筑本身的节能效果不错,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把墙皮打掉了,或者换了窗户,拆掉天花板,这样就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有机的结合到自然中去,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的良性局面,保证人类社会的和环节协调发展,这是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重庆大学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导则(第二册)2006年
2 王建娥 浅议环保节能建筑设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年 第20卷 第5期
3 仇保兴 建立五大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建设科技 2006年9月
4 田华 赵文学 浅议绿色建筑设计 山西建筑 2010年4月
篇6
关键词简约主义;空间环境;应用;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空间环境设计取得了很大发展,由简单的空间划分转向更为人性化的设计。同时随着物质基础的富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的要求上,而是更多地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和健康时尚的感受。简约主义风格的设计最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它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也是当今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必然在今后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将继续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追求。
1简约主义的概念及风格特点
现代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是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环境设计领域中。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大师Mies Vander Rohe的名言“Less is more”被认为是最能代表简约主义的核心思想。简约主义的特色是将设计的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却很高。“简约而不简单……”这句人们都很熟悉的广告语基本表达了简约主义的全部内涵。在环境设计方面,简约不是简单的堆砌和随意的摆放,而是在设计上更强调功能,强调结构和形式的完整。简约主义的风格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文化素养,需要反复推敲、认真思考、删繁就简,以色彩的高度凝练和造型的极度简洁,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将空间布置得精致合理,少而不空[1-4]。现代简约主义的风格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是因地制宜。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及最佳的绿化美化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二是人性化的功能设计。简约主义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部件及任何装饰都会增加其造价的,强调形式应更多地服务于功能。三是材质多样化。环境设计与材质选择上,应注意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减少人工化的设计与不利于生态的材料,边缘尽可能呈现复杂有机的形状,以曲线代替直线,增加多样统一性。木质是花架主要的基本材质,简约主义的绿化小品中,新的材质也经常被运用,如铝、碳纤维、塑料、高密度玻璃等,为环境设计中的构筑物增添了各种可能性,如防水、耐刮、轻量、透光。
2简约主义的发展
在传统中国的装饰风格里,简约一词是几乎不存在的,不管是紫禁城内的殿宇还是江南水乡园林中的古宅,繁琐复杂的装饰从来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那些雕廊画柱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追求。设计者力求借助这些纷繁的建筑来显示自己的设计水平及相对复杂的构图,其实这些精雕细琢的“废物”并无实际作用,浪费了财力和人力。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很多大型的商场酒店都是由香港等地的商人承包建造,那种奢华的星级酒店式的装饰风格一时之间又被人们争相模仿。市场也被厂家引导,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暴发户”式的装饰建筑,以此盲目攀比,其实好的环境本来是一个可以让人彻底放松心情的休息之所,应该让人感到宁静。而如果硬件空间繁琐复杂则使人无法找到心灵所归。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渴望能够有一个自由温馨的环境可以放松心情、调整心态,因此简约主义也越来越流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其实很多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他们都以“少就是多”的思想、以最纯净的形式,用相当普通的材料、使用最精简的手法,表现出非常深度的内涵和崇高的空间气质。例如:Juhani Pallasmaa在赫尔辛基设计的胡韦莱塔托14号公寓与阁楼改造;洛尔肯·奥赫利希设计的哈丽雅特·多恩女士服装店;贝聿铭设计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Akira Sakamoto 在日本大阪设计的Hakuei别墅等,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简约主义作品。相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设计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3简约主义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美学中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空间多种要素的统一和谐。实现城市现代化,要首先把城市美化起来,使城市的多种对立要素通过正确处理能够协调统一起来。要实现这一目标,所有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并应认真处理好对立统一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空间,而且是人们营造的艺术空间,它既有实用的一面,又有美化景观的一面。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环境是先于“新建筑”而存在;“新建筑”是后于环境而新生;“新建筑”应融于已有的环境之中,在尺度、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简约主义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不同材质的应用上。空间环境设计是靠线、面分割组合形成的,而这些线和面都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同的材质会营造不同的装饰效果,体现不一样的设计思想。如木材给人的感觉是朴实的,但同样的木质,不同的表面处理,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粗糙的木纹使人感到古老、朴实、粗犷,平滑的木纹使人感到高雅、精细、简明。在不同的空间中运用不同的材质或者运用不同色彩、肌理的同一材质使其达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在简约主义的风各种展现出材质丰富的美感。其次,简约设计也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与个性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设计的首要任务。个性化在设计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不同职业、年龄、社会地位、文化水平的人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同,从而导致对室外空间使用功能要求的多样化,进而使空间环境体现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特点。
4简约空间环境设计精神
4.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空间环境设计的根本出发点,旨在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增进人生的意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设计者把更多的目光从空间环境设计本身转移到空间使用者——人的身上。设计者不但要考虑空间环境的使用功能,还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因此,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但要合理配置构筑物,注意色调的总体效果,妥善解决、道路、照明等问题,还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并处理好各种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等,使空间环境整体布局合理化,面积分配科学化,生活居住舒适化。
空间环境设计不再仅仅是对于使用功能的设计,它正迅速地向审美功能、文化功能靠拢。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和疏远,因此人们不仅需要一个舒适方便、功能齐全的生活空间,更渴望远离工业社会的冷漠、呆板,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自我实现。于是空间环境设计便承载了对人类的精神和心灵予以慰藉的重任。现代简约主义要求设计应以人为尺度达到协调人与空间环境关系的和谐,充分满足人们对于安全、舒适、个性化的需求。
4.2树立简洁、自然的设计观
随着人与自然、人与生存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回归自然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许多人开始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态平衡,空间环境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绿色生态设计所倡导的适度消费理念及节约型生活方式也为简洁设计奠定了基础。简洁设计要求设计者在考虑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追求设计思想的精炼及构图的完美,形成自然、简洁的设计风格,减少多余的装饰。因此,如何以最少的装饰材料达到最完美的装饰效果就成为设计师追求的目标。自然风格和简洁设计在空间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简洁、自然的设计观主要有:一是把创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作为目标,提倡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把装饰消费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体现生态文化观、价值观。二是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刻意雕凿;同时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将绿色景观与自然融合起来。三是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尽量低消耗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循环利用各种资源,使现代建筑得以持续发展。
4.3遵循绿色生态设计原则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舒适消费必须是绿色消费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绿色生态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合理的、高效能低功耗的空间环境。良好的空间环境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将最大限度地保护空间环境的再生资源,达到人、建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实现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所谓绿色生态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空间环境的功能、结构、配置等;科学选择材料,抛弃有毒、有害、含污染的化学材料,尽可能使用自然材料和环保材料。这样既达到了适度消费、节约能耗的目的,又避免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5结语
综上所述,简约主义设计是现代人所乐于追求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们追求的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空间环境不是宫殿般的奢侈,而是一个全身心放松的自我空间。顾名思义,简约主义设计就是摒弃了无谓的繁琐,使其更具理性化和功能化,它追求在对话中设计,建筑师应该是对话的参与者。伟大的意大利画家弗拉·安吉利科(FraAngelico)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写到:“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不同在于,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简约主义就是运用最精练的设计语言,表现出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空间气质,为人们打造温馨舒适的理想家园,给人们提供一个身心愉悦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必然在今后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它将继续成为人们时尚生活的追求。
6参考文献
[1] 汤姆沃尔伏.从包豪斯到现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张远林.减法设计[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绿色廊道;遗产廊道;昆明;文明街
1.遗产廊道概念及研究进展
遗产廊道作为线性文化景观,可以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也可以指通过适当的景观整理措施,联系单个的遗产点而形成具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绿色通道。[1]由此可以看出,遗产廊道是由绿色廊道发展而来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绿色廊道的概念在美国逐渐成熟,[2]我们通常可以将绿色廊道理解为绿色的、中至大尺度的线性开放空间。遗产廊道的构成要素包括:遗产实物和潜在的连接这些遗产而形成廊道的景观元素。
俞孔坚认为遗产廊道是服务于一种新型休闲方式的生态基础设施,这便是以遗产和乡土文化景观休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休闲方式。关于这种休闲活动,他认为以下因素是关键性的:(1)保护遗产;(2)遗产休闲:亲近自然、亲近地方历史的游憩休闲方式;(3)非机动车出行。[3]
2.文明街概况及现状
文明街历史街区指现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以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大约占地21公顷的地域。街片内共有文明街、景星街、光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文庙直街6条主街道,有东卷洞巷、西卷洞巷等15条巷道,占旧城面积的3%。
现存的传统风貌建筑主要分布于文庙直街、文明街两侧地区,其中大部分已年久失修、结构破损严重,保持相对完好、质量较优的主要位于文明街两侧。现状中,光华街路宽约12m、文庙直街路宽约12m、云瑞东路路宽约11m,均为汽车单行线,文明街路宽约12m、甬道街路宽约8m、景星街路宽约12m,均为步行商业。内部巷道大部分成曲折枝状小巷,宽约118~310mm,仅能供自行车、行人通行。片区内停车场地严重缺乏。
通过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文明街历史街区具备了营建遗产廊道的条件,包括遗产点(历史建筑及构筑物)、历史道路等。
3.对文明街遗产廊道营建的几点建议
遗产廊道作为一种线性景观廊道,它的营建应当以下几项保护原则:(1)整体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风貌完整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5)均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4]
3.1遗产点的建设
文明街片区内的遗产点包括整个遗产廊道内的历史建筑及其构筑物。对它们的保护,笔者认为应当从形态保护、更新修复、恢复重建三个方面来入手。
在形态保护方面,可以针对现有遗产点的不同现状情况,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
①保养和修复
对于己经维修好遗产点,不对其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只进行日常的保养,比如:文庙、抗战纪念堂。对于年久失修但现状质量较好的遗产点,只进行一定程度的维修保养,不对其进行整体结构的变更,比如:胜利堂两侧弧形建筑。对于现状较差的遗产点,在保持完好性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复,并保留原有整体结构。此措施对于建筑的保养和修复主要集中在交通组织、开窗、内外装修与设施。
②改造
根据新功能的要求重构空间,常见的包括化整为零;或者通过垂直分层、水平分隔等设计手法将内部结构划分为符合功能要求的小空间,从而化零为整;或者通过建筑间封顶连接、加连廊等设计手法,将相对独立的建构筑物连接成可流通的连续空间。对建构筑物局部拆减、局部增建、局部重建,从而适应新功能,提升环境质量。
在更新利用方面可以开发文化旅游,充分利用云南大普洱茶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展示;也可以结合原建构筑物,设立主展厅、纪念馆等,比如像抗战纪念堂前面的弧形建筑也可以作为展示文明街乃至整个昆明发展史的展示馆使用;或者可以对原有建筑进行内部改建、空间重组,形成良好的艺术氛围,成为众多中小型创业企业的新聚集地,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点可以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经验;改造为独具特色的商业设施,如餐饮、茶楼、酒吧、舞台剧场等;像文庙这类已经形成一定社区氛围的可以改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或者其他配套设施。
对于重要性突出并且遗存完整性较弱的遗产,应当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现存建筑、景观和环境的特点和价值,进行行恢复重建。
3.2游览路线的建设
文明街片区游览线路的建设主要是内部交通的构建。对于片区而言,巷道文化是该区域内的一大特色,所以游览线路的构建应该在原有巷道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廊道的构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游览线路,以吸引更多市民的眼球。同时片区内分布有景星公园、纪念广场、五华公园、文庙公园,这些大的绿块可以作为绿色廊道中重要的景观节点,通过道路绿化系统将几个节点串联起来,以道路绿廊、景观节点组成网络,连接遗产、城市公园绿地和附属绿地,组成以历史建筑为背景的城市绿色廊道。
重点完善文明街历史街区内部遗产廊道道路交通体系,形成层次清晰、快慢结合的完整旅游交通网络。突出徒步观光、自行车观光等慢行交通方式;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改造,结合历史建筑和构筑物的建设修整两侧植被。加强对街区内交通方式转换及静态交通的管理。道路的旅游线路规划,在原有道路和土地基础上改造,拆除、整治沿路建筑,结合景点和设施建设,局部可适当拓宽。设置自行车租赁点,设置自行车道、步行道等慢速交通道路。局部地段发展电瓶车观光,轨道观光等特色交通方式。
结合区内游览路线,合理安排各段遗产廊道的出入口、人流疏散和停车区域。园林建筑的设置应体量小且分散布置,并且以具有地域特征的轻盈明快的现代建筑为主调,要注意与遗产保护区的协调性。铺装材料应选择与当地风格相协调的建材,区内雕塑小品应体现昆明历史文脉的特点,从而起到保护遗产、构造城市景观特色、体现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进行绿色廊道建设时,尽量化整为零,通过分散式处理,为运用植物景观措施进行景观恢复创造条件。
4、结语
昆明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保留下来的文化古迹却少之又少,而文明街历史街区可谓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本文给出文明街历史街区遗产廊道的营建的几点建议,以期保护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迹。
参考文献:
[1]Z u be E.Greenways and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7-25.
[2]S earns.R.M.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1995).65-80.
[3]俞孔坚等.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5,(1):69-76.
篇8
【关键词】绿色建材;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1发展绿色建材和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把它放在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推进,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优美型社会的战略任务。200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突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当低碳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热门话题的时候,如何节约能源,推广新型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已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仍有大部分地区采用传统的砖、瓦、灰、砂石来建造房屋,且绝大部分是由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的小型企业生产的,不仅毁坏了大量的良田,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房屋的建筑功能也难以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全国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排放的工业废渣大量堆积,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满足高速增长的经济对资源的需求,摒弃大量浪费有限资源的做法,做到既要保护耕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又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发展绿色建材是实现节能减排战略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绿色建材的概念及特点
1) 所谓绿色建材,是指无毒或低毒的健康型建材、防火或阻燃的安全型建材、耗能低的节能型建材及各类新型多功能建材。从绿色墙体材料具有的特点来看,发展绿色墙体材料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大举措。2) 绿色墙材的特点明显:a.节约资源。制造此类材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降低能耗并大量使用废弃物作原料;节约能耗:既节约其生产能耗,又可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节约土地:既不毁地(田)取土作原料,又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年限。b.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可清洁生产的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不排放或极少排放废渣、废水、废气,大幅度减少噪声,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c.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人体健康。d.可再生利用。产品达到其使用寿命后,可再生利用而不污染环境。因此,发展绿色型墙体材料有利于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任务的实现。3)新型绿色墙材包括农业废渣类、建筑垃圾类、石膏类和复合墙体材料等。木材是当今四大材料(钢材、水泥、塑料、木材)中唯一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是一种可以永续利用的再生资源。国外的经验表明,只要遵循森林资源采伐量小于生长量的方针,森林资源就可持续发展,木材的供应就能得到保障。木质建材产品中,墙体材料产品充当主要的角色,主要应用于隔墙和复合外墙的内侧。所用的木材并非实木,而是经过加工的人造板材或工程木材,如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定向板、胶合木等。施工应用一般是将木质板材与龙骨配合组成复合墙体,或者与石膏板等其他轻质板材组合成墙体。随着矿石类资源的日益衰竭,木材这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必将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毫无疑问,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木质墙材产品属于绿色墙体材料。
3 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的应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来源广泛、资源丰富、价廉易得、成本低,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节省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生产的墙体板材具有重量轻、强度好、安装方便等特点,符合绿色建材的指标要求。用农业废弃物可生产麦秸均质板、纸面草板、植物纤维水泥板、麦秸人造板和秸秆镁质水泥轻质板等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墙体产品是可行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墙材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我国建筑垃圾应用于墙体材料的研究生产尚处在起步阶段,已开发成功的产品有轻质砌块。石膏墙体材料包括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石膏刨花板、石膏砌块与石膏空心条板等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因为石膏建材加工工艺简单,生产能耗低,具有重量轻、凝结快、防磁辐射、耐火性好等许多良好特性。石膏产品施工方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有害气体释放,无放射性,可调节空气湿度,并节省能源,是典型的绿色建材产品。仅以纸面石膏板为例,作为一种轻质墙体和吊顶新型节能建材,具有质轻、防火、隔热、吸音、防震、收缩率小、可钉、可钻、可锯、可刨、可粘结等性能,在发达国家住宅建设和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建筑节能中除了使用新型的绿色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各种建筑材料外,开发利用新的能源也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洁净能源,是建筑上很具有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据资料统计,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 500倍左右,而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供开发利用的太阳能,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据美国能源部评估,1990年美国太阳能经济可开发资源量仅为技术可开发量的0.6%,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方式主要有: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太阳能供热水、主动式太阳能采暖与空调以及太阳能发电等等。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如果将太阳能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可能节省大量常规能源,而且有可能在某些区域完全利用太阳能采暖。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通过对新能源、新墙材的宣传,通过对生产、使用者的培训,以及通过管理、设计、科研等多部门联动,从点到面逐步采用、推广新型墙材和能源,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 春.住宅及景观设计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34(4):259-260.
[2] 吴喜平.蓄冷技术和蓄热电锅炉在空调中的应用.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张连芬,推广建筑节能,做好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
[5]特古斯格日勒,麦拉苏,葛壮,浅析建筑节能[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2):46-47
作者简介:
王玉璧、男、1986年06月、河南林州人、大专、助理工程师
工作于:林州市永盛建筑有限公司
篇9
关键词:现代建筑,绿色节能设计,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宏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也会为我国住宅建设设计带来创新方法和成果。
一、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原则
1、环保节能
我国的建筑行业是个高消耗能源的行业,对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同时,造成的污染会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在进行绿色节能设计时首先要遵循环保节能的原则。
与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相结合
建筑物的整体和谐体现在自然界与其他事物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融入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能够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设计原则要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特色、原料、建筑资源以及气候条件,让建筑表现出特定的地域特色。
健康宜居
建筑物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使用功能上,即要适合居住、办公及其他需在室内从事的活动,这是绿色建筑的归宿。
二、绿色节能建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使用该建筑的全过程里,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产生环保功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使用环境的建筑。现代建筑体系中,最常见的绿化系统有屋顶绿化、室外绿化、室内绿化等。
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性
当前多种常用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日趋枯竭,为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需要寻求新的能源,一致将目光投向成本很高的水能、生物能、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等。按照我国当前的发展程度,根本不可能将这些高成本的能源用作常规消耗能源,因此,能源问题十分突出。我国能源发展主要的问题为: 总储备量低、人均能源占有量低; 能源结构不合理,传统能源煤以煤为主,占 75% 左右,目前,全国每年消耗煤超过 13 亿 t; 资源、能源分布不均,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的局面; 能源利用率很低,仅为 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 10 个百分点。在所存在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近年来,城乡建设不断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资源能源损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 50% 左右。全国目前的建筑面积约为 400 亿 m2,每年以增长 20 亿 m2的速度发展,这些增长的建筑 95% 以上是高耗能建筑,这表明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问题相当严峻,如果对建筑的方法和理念不进行改良,继续执行节能水平偏低的建设标准,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很重的负担,且遗留下治理难的问题。
三、绿色节能建筑推广过程中的瓶颈
1、绿色建筑概念未能大范围推广应用
绿色建筑概念自提出到现在,缺乏有效的推广手段,单靠官方来宣传推广,而所选用的宣传建筑也仅限于那些公用建筑,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城市、乡镇的建筑较少关注到绿色节能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成本过高
绿色建筑通常采用的高新科技和节能材料所需费用较高,普通民众难以承担这部分费用。
组织管理不力,法规配套不全
我国目前节能技术还不发达,一方面,专门的节能工作机构尚未建立,节能管理工作进展缓慢,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相关建筑部分因此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另一方面,相关的节能法律和规范配套不全,缺乏《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节能建设标准不规范,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规范。
四、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技术
1、电气节能技术
建筑方面的电气技术是控制、电子、电工与信息技术的综合体现,现代建筑中运用的工程设计、电气化设备制造以及建筑实施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实际上,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也是电气设计绿色化的过程。在现代建筑的实施过程中,电气化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绿色节能设计的重要方法,其在节约能源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电气化节能技术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配置供配电系统时,尽可能简单安全,通常不要让同一个电压变配电的级数高于两级,另外变配电所应尽可能贴近负荷中心,这样线路电压能够持续稳定,减少能源的损失; 应该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选择适用的配电干线电缆,这能起到减少电压损失、保持热稳定性等作用。2) 照明。照明设计是绿色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照明是现代建筑的必须设计环节,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营造舒适、高效、节能的建筑空间。照明设计不是随便配置照明灯具就可以了,必须遵循合理的照度标准。设计合理的照度值可以减少电气系统的能源损失,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另外,合理的照度依据人的视觉需求而设定,其能在生理上提升人视觉的舒适感。我国的民用建筑标准的照度标准需参考 GB 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规定的相关标准值。3) 电机。电机是一种感性负载设备,其会产生无功电流,从而引发滞后作用。如果无功电流经由高低压线路传到用电设备的末端,就会加大变压器与线路的功率消耗。
2、 隔热技术
现代建筑隔热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通常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够影响建筑物的能耗。假如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很差,在夏季室外高温时,热量会通过围护结构传到室内,室内的制冷负荷就会加重; 而在冬季,围护会将室内的热能散发到室外去,屋内的温度就会大幅度降低,屋内的供暖负担也会加重。所以,要采用先进的隔热技术,具体要求如下:1) 外墙选用合适的材料,可以先对外墙的传热指数进行控制,降低墙体的传热性能。然后设计适宜的外墙结构,主要设计外保温、内保温以及夹心层保温的墙体结构,其中,外墙保温防止冷桥热桥的产生,而且有保护主体结构的功用,不但能有效延长楼房的使用期限,还能节约资源及能源; 2) 重点对热工性能差的门、窗进行隔热性改造,这也是绿色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最近几年,建筑设计很流行落地窗、玻璃门与外飘窗的设计,这样虽有利于通风和采光,但是,有些品种的玻璃并不具备隔热功能,在进行具体的建筑物设计时,需要根据室内制冷或制热的需求以及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地选择玻璃品种。同时,要注意门窗的密封功能,降低其透明度,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3、可持续资源利用技术
绿色节能的概念中除了要求节能以外,还需要健康宜居。传统的煤炭发电技术会产生废气、废水等,严重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巨大,这表明需要损耗大量的煤炭来发电才能满足。如今清洁能源利用技术的应用可以缓解一部分能源压力,并且清洁能源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十分符合“健康宜居”的要求。
篇10
关键词:绿色风险 风险评价 灰色层次分析法
1 研究背景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这样很大程度增加了环境负荷。而这些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也认识到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和重视这些建筑施工中的风险,以赢得未来发展的机遇。因此正确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绿色风险理论
当今社会绿色、环保的潮流已经深入人心。在百度搜索中,其中“绿色”的搜索结果有19,300,000篇新闻网页;“风险”的搜索结果有47,400,000篇新闻网页,但是“绿色风险”的搜索结果就非常少,完全吻合这个名词的新闻网页不足20篇。因此,绿色风险的概念及内涵作为一个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名词并没有完全被世人所了解。李思堂是国内最早明确提出大型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概念并阐述了其主要特征,并对建立绿色风险评价系统、指标体系以及绿色风险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所以本文针对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绿色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做深入研究。建设项目由于具有独有的自身特点,其施工过程中因考虑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定然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必然会对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本文将这类风险定义为绿色风险。
3 灰色层次分析法
尽管风险管理研究理论已经相当完善,但是建设项目的绿色风险管理实践仍未深入,而绿色风险管理的理念和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法的使用还未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普及。对建设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很多,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AHP)、概率分析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等。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是多层面的,考虑在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时,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之处,以及建设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的不明确性,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的理论知识,本文建立了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评价模型。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以提高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分析与评价的准确性。灰色层次分析法就是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相结合,综合运用到建设项目的施工绿色风险评价中,将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两种分析模型在理论上和结构上综合运用来提高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1 灰色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建设项目绿色风险评价指针体系,就是对项目中的绿色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将引起风险的复杂因素分解成较简单、容易被认识的基本单元,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因素间的本质联系。
4 实证分析
工程是嘉定区江桥某商品住宅北区2#标,建设项目是该小区的二期工程,包括3幢14层小高层住宅楼,商场2幢和一个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为框架结构,建筑总工期410天。为了符合当今全球建筑的绿色主题,工程决定采用绿色施工方法,主要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能源节约等方面的实施来达到绿色效果。施工单位取得该工程项目的住宅标段的施工,现从施工单位角度出发,在施工前利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施工的绿色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
4.1 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将建设项目所识别出的各种施工绿色风险罗列出来,并对其进行分类,现构建该项目的施工绿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则该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因素属于各个评价灰类的总灰色评价系数X11=13.208。
即绿色施工方案风险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为:r11=(0.038,0.246,0.290,0.237,0.189)。
同理可以计算该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其他二级指标的各个评价灰类的评价系数和属于各灰类的总评价系数。
并计算得出各绿色风险指标对于各灰类的灰色评价权向量。从而得出该项目的施工绿色风险所属指标对于各评价灰类的灰色评价矩阵Ri(i=1,2,…,5)。
③计算绿色风险总评价值。根据评分等级标准和评价灰类各评价灰类等级赋值向量为C=(1,2,3,4,5),则计算该商品住宅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综合评价值Z=3.52。
④结论。由灰色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该商品住宅建设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的综合评价值为3.52,按照评价标准则该项目绿色风险的等级处于一般风险与较高风险之间。该商品住宅建设项目比普通住宅建设项目的风险要稍高一点,由于该项目计划申请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因此在施工方案中采取了大量绿色施工方法,而这些施工方法对项目风险等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该项目施工绿色风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综合评价结果也是在合理范围内。
5 研究展望
本文中所构建的评价模型是基础性的研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绿色风险指标的细化部分还有待提高,风险评价体系与工程绿色施工相结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工程项目施工绿色风险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绿色风险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李百战.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16.
[2]李思堂,李长海.建设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管理浅析[J].建筑经济,2005(3):48-51.
[3]李思堂,王买东,李惠强.大型项目施工的绿色风险初探[J].建筑技术开发,2005,32(2):102-104.
[4]王菊凤.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