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篇1

1、科学技术的认识功能。凭借着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人们不仅能认识自然状态下显露的事实,也能认识超出感官功能的微生物、基本粒子、红外线等;不仅能捕捉、搜寻到现象,也能揭示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认识当下的现有事物,也能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

2、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一方面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要素中,通过物化为新的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生产工具;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扩大劳动对象;开辟新的产业部门来实现其生产力功能。另一方面,科学技术还渗透到生产力的非实体要素(如生产管理、决策、教育等)当中,通过加强这些要素的功能,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变革的功能。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能够改变整个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新水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以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革命或社会改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生产力上,也体现在它的革命的精神力量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增强我区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创建目标

按照科技部—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各项指标进行创建,通过科技部-年度全国科技进步综合考核,并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三、考核内容

(一)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党委政府重视情况

党委或政府召开、研究解决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的科技进步工作重大问题的专题会议和听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工作专题汇报的次数,每年总计不少于四次,并切实、有效和及时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科技管理机构情况

本级政府设立独立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所属乡(街道)全部设置专门科技工作机构或配置专人负责科技工作。

3、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全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所占比例达到2%。

(二)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为

1、科技促进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重点开展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先进适用技术、科技成果和再创新等举措,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项目3-5个。

2、科技促进创业就业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推动科技特派员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展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创业培训、开展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

3、产学研联合情况

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活动、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等。

4、科普工作情况

主要包括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及使用,组织大型科普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

5、本地区科技工作特色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开展促进本地区科技进步特色工作,包括: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防灾减灾等内容。

6、党委政府其他部门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与成效

主要举措是教育、工信、农业、商贸、卫生、环保等多个党政部门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科技兴农、科技兴贸、科技强警等工作。

7、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

乡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各项科技工作。

四、创建步骤

(一)准备阶段(6月1日-6月15日)

1、成立“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全区“十二五”科技进步工作,并指导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落实任务,明确责任。(6月15日前)

(二)汇编材料及初审阶段(6月16日-6月30日)

1、材料报送(6月20日前):各单位组织专人负责,严格按照科技部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整理相关数据和材料,报送区科技局,做到材料齐全,数据准确可靠,逻辑层次明晰。

2、材料汇总(6月25日前):区科技局填写基本情况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定量指标,撰写考核定性内容。

3、领导审阅(6月28日前):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审核。

4、市检查初审(6月30日前):提交市科技局初审,根据指导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申报材料,并报送省科技厅。

(三)审核阶段(7月1日—7月15日)

专家审核(7月15日前):省考核专家组依据审查的材料填写考核计分表,计算被考核地区的得分,考核专家组根据考核地区的得分经综合分析和讨论,作出考核组意见。

(四)迎检阶段(7月16日—7月25日)

区科技进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和各责任单位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科技部的抽查准备工作,争取我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行列。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专门机构,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区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按照科技部的考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分解指标任务,加强对考核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考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创建合力

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职责开展工作,加强协调,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合力。建立责任单位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科技与各责任单位的配合与协作,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三)设立专项经费,提供资金支持

区财政列出专门预算,全力支持创建活动中会议、调研、统计、印刷等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

篇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推动科学发展面临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只有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真抓实干,才能有效推动科学发展。××省××市××区是一个古城区,土地面积有限,自然资源匮乏,但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推动科学发展必须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

坚持文化立区,增强发展动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区提出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文化××行动计划,积极打造文化××品牌,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具体措施是:以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为龙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以智力、创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商贸等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升文化品位,优化发展环境。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区立足于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从提升文化品位入手,注重在城区改造和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在城区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努力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良性互动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城区改造和建设中,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累计投入上亿元资金用于改造和建设一批重点基础文化设施,既保护了古城风貌和格局,又拓展了其功能和作用;在社区综合整治与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中,利用设置文化标识、增加文化元素等形式,彰显人居环境的文化特色;在城区管理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平安综治等工作的数字化、网格化,提高城区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推进文化惠民,共享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科学发展,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围绕这一目的,××区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努力让广大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广大市民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活动场所;成立××艺术团、爱之声合唱团、吴门艺术团、蒲公英艺术团等文化团队,举办××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节、民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篇4

[关键词]地方高校 吉林西部 区域经济 发展互动

[作者简介]张(1966-),女,吉林白城人,白城市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郦文凯(1958-),男,吉林白城人,白城师范学院经管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吉林 白城 13700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028-02

一、地方高校与吉林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互补关系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只有相互协调与促进,才能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与高等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探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互补性关系,将有助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将在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首先。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吉林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真正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校已经成为吉林西部地区人才科技支撑的主力军,是支撑、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其次,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促进区域的产业改造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影响区域地方高校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实力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高校依托于地方。离不开地方的支持,随地方发展而发展。地方高校的发展和进步之所以离不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在于地方高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地区向该地区地方高校人、财、物投入的多少,要取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对区域社会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进而要求区域社会相应的提高培养规格与扩大地方高校规模,这必将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二、地方高校与吉林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观念支持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因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前提。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深化改革中,地方高校首先应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牢固树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观,这既是时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历史使命,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地方高校既要把中国以及世界的先进观念引进来,更应强调其本土性,培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在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地方高校要树立教育是先进生产力重要源泉的观念,优先发展本地教育,要依照吉林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的要求,把教育发展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中进行统筹协调,树立教育协调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积极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摒弃等、靠、要的思维定式,树立地方高校积极发展观。

(二)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逐步下降,而人才资源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现代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拥有高素质人才资源优势的唯一途径,就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而承担这一重任的主要是地方高校。吉林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根据区域人才市场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合格适用的优质人才。同时,地方高校有着构筑人才高地,汇聚一流人才队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这种人才产出和人才会聚功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地方高校在办学思想上,应坚定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放办学,促进与地方的融合,提升学校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建设吉林西部一流人才培育基地,为吉林西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服务。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已成为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吉林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教育和人才优势已显得十分必要。地方高校在办学形式上,应体现个性化,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高智力综合因素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创新人才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长,地方高校能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地方高校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区域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功能日益凸显,高校已经或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永续资源和强大基础。地方高校应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以保质量、提内涵为主线,抓好教学和人才培养。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1 实现教学科研与产业结合,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能将潜在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区域经济赶超提供智力支撑。科研成果的转化问题就是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技术,将它推广、应用到企业中去,使其成为产品化、规模化的工作。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不仅有利于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强科技工作的原动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地方高校不仅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同时还要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大力推进多种模式的产学研紧密合作,鼓励企业、地方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互相结合、取长补短。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既可以采取科研项目

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还可以采取大学与企业之间进行战略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办学,而高校则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成果等模式,使地方高校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主力军。

2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推进文化与创意产业因及科教区的建设。地方高校是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就在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智力综合因素的需求。国外地方高校在推动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比较有影响的形式有建立科学园区、建立产学合作中心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都是依托著名的高校、科研院所而建立的,如美国的硅谷依托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加坡的肯特岗工业园区是依托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学院;我国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依托于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仪器发展中心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而我国在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绩,比较典型的有中关村科技园等。依托地方高校的人才、技术、知识优势所建立的科教园区,可以创造一种适宜科技成果转化的外部条件和经营环境,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要素配置和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进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文化与创意产业园及科教区为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地方政府开辟了新税源,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推动了区域的科技、经济发展。因此,吉林西部地区要借鉴国内国际有益经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设符合当地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大学科技园,实现高教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篇5

[关键词] 文化经济;知识经济;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新概念。近几年来,我国的浙江、广东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相继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并首次把“文化经济”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课题。“文化经济”概念的提出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特征,又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契合。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将有力地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的和谐。那么,文化经济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与知识经济的关系怎样,如何发展?现对这些问题试作探讨。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是文化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文化的力量日益凸显,经济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与经济共生互动,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经济日益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

伴随着经济文化化,文化不断地向经济活动渗透,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文化决定着资源的开发、组合,决定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检验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推动着先进价值体系的形成,协调着市场和环境的结合与互动,以及人才素质的提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比经济力、政治力具有更强大的牵引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影响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被接受程度和价格的高低。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经济发展中观念的、科技的、信息的,乃至心理的等文化要素大量进入,使其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中的文化因素已日益跃居重要地位。服务、知识、信息等第三产业成了经济的重心。与之相呼应的是,脑力劳动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到1970年,美国“白领”职工与“蓝领”工人的就业结构比已为5∶4,到1980年,美国第一产业即农业和矿业中的从业人员仅占总比例的2.9%,第二产业即各种制造业降到31.6%,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百分比已上升到65.5%。而在第一、第二产业中的科技管理人员也超过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1](P3)。

伴随着文化经济化,文化日益进入市场,进入产业,其经济功能不断增强,对企业的兴衰、产品的销售及品牌的流行起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文化本身也成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文化还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商品属性日渐显现,从而增加了文化的造血功能,使文化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这一点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尤其明显。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录像、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拳王争霸赛、世界杯足球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中的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宣告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今,新经济已占据美国GDP的70%,加拿大GDP的60%。迪斯尼公司产业规模及赢利均进入世界前十强,好莱坞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下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等等,都充分证明了文化的经济价值[1](P18)。文化产业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经济文化的一体化推动了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与经济互动,将构成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打造文化经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在经济活动中更多地注入文化内涵,提升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注重物质消费产品的文化内涵,追求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合理选择。从改革开放的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初期靠政策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靠环境优势,21世纪靠的是文化优势。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以及文化所创造的人文环境,文化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最终将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竞争力。21世纪,各地区经济的赛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基于上述历史背景,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2002年5月13日发表的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文化经济”这一概念。张德江在讲话中首先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经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在新世纪对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文化和经济出现加快融合乃至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然后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新世纪的经济,就是‘文化经济’。”自此以后,文化经济越来越得到学术界和政界的赞同,虽尚未成为学术界的主流,但却有取代“知识经济”之势。

二、“文化经济”的涵义及其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一)“文化经济”的涵义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概括地讲,文化经济就是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之后的又一种经济形式。文化经济的出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的现象,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文化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提升,其内容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文化经济”的要点是:(1)精神生产上升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系统。(2)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物质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而且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急剧扩张,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原发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量。(3)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以其人文格调和高科技含量,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文化的精神要素和技术要素高度统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人类的存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一种文化精神。(4)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生产的当代形态,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范围不断拓展,包括了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诸多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其势头迅猛,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发新的产业群,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5)文化在政治运行和治理中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政治运行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通过文化形式生动表达[2]。

(二)“文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异同

“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由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的,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被众多政府当成了自己的发展战略,至今仍在学术界占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智能型经济,是一种区别于过去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与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与经济互相渗透、交融的文化经济相比,高度相似,但又有区别。其共同之处主要表现为:

第一,都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些传统经济都只重视物质因素的作用,是在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更大利润。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十分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在利用物质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化、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精神动力、人文环境等精神性资源,注重创新能力和高素质人才的价值。

第二,资产投入都有无形化的特征。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自然资源,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文化经济和知识经济则主要依靠知识、智力、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它们也需要资金投入,高技术产业甚至需要风险资金投入,但若没有信息、知识、智力作为支撑,它们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

篇6

关键词:标准化;多元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发生着改变,而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角落,从一定意义讲,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而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控制,发展中国家面临了标准化要求的挑战。所以针对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如何提高技术的标准化水平成为了技术发展的又一难题,但技术的标准化能够有效解决电子信息技术转化时遇到的难题。

1现实发展中的问题

1.1技术水平落后

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电子信息行业尤为突出。但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仍然同国际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技术都需要以国外的技术标准为准,国家自主设计的技术标准基本为空白。所以,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作为技术发展依据,也没有相应的约束。针对这类问题,我国亟需针对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关注,以此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水平。

1.2技术水平同技术标准不相符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发展机制、管理体系相对落后,而在技术标准化的制定上同样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这就造成了我国技术标准化制定无法同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相匹配,无法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无法适应目前的技术发展环境。如此,在技术发展上,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受阻,技术标准化水平无法有效得以提升。这种阻碍影响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在电子信息技术市场中,我国的竞争力远远不足。

1.3缺乏技术沟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技术标准化建设进程也同样远远落后。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缺乏同国际之间进行技术交流,这种标准技术交流能够有效促进技术标准化发展,但因为我国技术标准交流不足,使得技术发展过程中国,无法掌握国际先进的技术标准信息,无法有效评估自身发展水平,不能准确定位国际技术发展水平,因此就无法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这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是现实技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4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

企业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端,也是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企业对于技术标准化发展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中,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且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认识不足,对技术标准化建设更是缺乏正确认识,普遍存在标准化意识缺乏的现象。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由于企业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国家在电子信息标准化中,就无法从企业获得有效的信息,在这样基础上制定的技术标准也就无法真正适应企业发展,这样制定的标准也就不具有实用价值。

2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措施

2.1发展起点的确立

以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为了迎合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虽然针对电子信息技术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改变,传统的技术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技术发展需要。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就需要确立同时代要求相符的技术标准,因此保证技术标准符合产业发展标准,在这样的标准化环境下寻求技术突破,并加大对研发技术的资金投入力度,合理的进行技术创新,打破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垄断形式,全面推动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进程。

2.2转换思想

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能够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建设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进程中,应该用“三联”思想来指导发展,所谓“三联”思想,就是要求做到部省联合、部门联合、和司局联合等三方面的联合,让各部门交流彼此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通过互相协商进行解决,以此来带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2.3技术标准链的创建

创建标准链就是在标准的制定、技术的改革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标准,并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工作,有利于实现自主创新,同时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通过标准标准链的创建,使各项资源都能得到系统的整合,让政策、资金和技术都能有一个协调的统一,迅速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不断向前发展。

2.4先进经验的吸收

我们的电子信息发展技术标准大多都是在执行发达国家的标准,因此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的标准化发展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标准化制定是在国内企业的标准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要促进我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向发达国家学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努力发展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事业。

篇7

习水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在市科协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筹委会几个月紧张筹备,各方面准备工作已经就结束,今天正式成立了!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对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县老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敬意!下面,我就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的意义及今后的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成立老科技工作协会的重要性

建立老科协是我县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县的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学识渊博,熟悉县情,有着优良的工作传统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其中相当一部分同志有较高的科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各领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是我县宝贵的人才资源。这些同志,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已经做出巨大的贡献。现在利用“老科协”这个平台,把这些老同志组织起来,创建一个适合老科技工作者活动的环境和场所,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余热,老有所为提供有利条件,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我们老同志的重视、关心和爱护,也是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建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实施“人才战略”和“科技兴县”的必然选择。当今和未来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老科技工作者是具有独特优势的群体,潜在的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综合研究能力成熟,是重要的智力资源。而我县目前人力资源从总体上看还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特别是高中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在这种形势下,有必要把全县老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继续发挥作用,为推动习水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二、明确目标,开创老年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习”是县委、政府提出的重要方针,要组织好老科技工作者为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采取各种形式搞好科普宣传,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意识。大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宣传科技人员的业绩和奉献精神,宣传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努力在全县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新形势下,要以适应我县需要的各种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把培训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通过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积极培养新人才,为我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速科技成果转换。要积极加强与毗邻老科协的联系,根据我县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引进一些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在我县普及推广。通过包项目、包乡镇等多种形式,增加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四是要搞好决策咨询,为领导当好参谋。要围绕我县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搞好科学研究,组织考察论证,开展决策咨询。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五是搞好科普服务。要组织科技咨询、科普服务等活动,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编写、发放各种科技资料,把适用技术送到群众手中。

三、齐心协力,为老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习水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全县老科技工作者的群众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我们既要让老科技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要关心关怀他们。各单位、团体,要关心和支持老科协的工作,保护老科技工作者的利益。加强与老科技工作者的联系,经常听取他们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及时反映他们的呼声,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老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要重视关心他们,积极组织开展有益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各种文体活动。

篇8

音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中瑰宝,是历史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需要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传承以确保音乐的绵延不断。本文就此加以分析,并就音乐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继而提出在教育之中如何推动音乐的传承。

关键词:

音乐传承;音乐教育;关联影响

音乐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的文化建设中均可以发现音乐的影子,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音乐作品,不仅丰富了社会文化而且为社会大众提供了“精神食粮”,是社会发展中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此而言,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应当保持音乐的传承趋势,尤其要借助音乐教育的功能以提升音乐传承的力度和保障音乐传承的力量。不论是音乐传承还是音乐教育均不是彼此独立的,两者相互依靠才能互助前进。

一、音乐传承以及音乐教育的实质

音乐传承的实质也即要确保一种音乐能够绵延不断的传承给后代人,则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来实现。同时,在传承过程中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而非单个人的力量来推动传承。音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代表着民族文化、语言、发展历史,是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宝贵资源。在音乐作品中可以感知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是民族或人们的情感表达。音乐的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载、回忆、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渴望和向往。音乐是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财富,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将之传承下去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素。当前,对于音乐教育实质的定义尚无统一的观点,因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或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两大类观点:其一,认为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专业化的学习以获得音乐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其二,认为音乐教育的实质通过学习音乐或聆听音乐以感知音乐中蕴含的魅力也即满足个人精神层面上的享受,同时激发个体的思考。不论是那种观点,均不可否认音乐的魅力所在以及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音乐传承的重要性

(一)音乐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音乐一直被称为一个民族形成的最深刻的记忆,承载着一个民族从古代到现在,所有的悲伤和喜悦,在联盟的分离所有的连接和所有的沧桑,音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种情感寄托民族音乐文字、语言是人的最宝贵的财富的一个民族。

(二)音乐传承是对历史的尊敬

音乐不仅含有历史文化而且更是情绪的一种表达,其中有悲欢有离合,音乐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精神状态的情感表达。通过民族音乐,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一个民族乃至国家的生命力所在,同时可以在音乐里面去感知民族或国家的发展历程,进而激发社会大众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尊敬与热爱。

(三)对音乐的传承是世界对人类文明保护的要求

当前,世界文明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以及文化均处于快速发展之中,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不仅是各民族的宝贵资产更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文化资源,国际社会越发重视对音乐的传承、传播、保护,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三、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实现方式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音乐教育的概念

其一,就广义层面而言,音乐的教育功能在于通过音乐的展现形式让聆听到的人们能够从中得到思想上感悟,能够触发其从音乐符号中有所思考的所有形式;其二,狭义层面而言,音乐的教育功能仅仅指的是学校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其一,在音乐传承过程中要注重传承的方式。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是其历史发展中逐渐沉淀下来的,要将之传承万代必须要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也即通过集体的力量来推动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在此过程中,将音乐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是最佳的方式之一,能够使之与每一代的青少年乃至中老年人有所学习的机会;其二,音乐教育有利于传承精华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且教育的内容本身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华内容。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专家学者会对现有的音乐进行筛选,将其中的精华内容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进而形成了一种体制化的教育内容,便于学生系统化的学习;其三,音乐教育有利于在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传承音乐的目的不在于将现有的东西原原本本的保留而是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之上运用新时期的思想以及元素加以创新,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音乐。此举不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更利于推动音乐的发展。

四、音乐传承与教育的关联性以及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一)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具有相互关联性

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音乐传承过程中亦是音乐教育的一种形式,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可以推动音乐的传。尤其是在专业化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中,通过运用教育的措施可以加速音乐的传承和绵延不断。

(二)通过教育更好地传承音乐的措施

其一,在现有课程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音乐课程,以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及音乐传承的需求。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材是最佳的读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学生个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教材的编写上要兼顾学生的需求,将之作为编辑教材与制定教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如此方可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进而有利于促进对音乐的传承和发扬;其二,借助现有技术条件与设备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之参与到音乐学习与传承之中。例如,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各类音乐,包括纯音频、视频类音乐、舞台剧等。同时,还可以设置情景教学,让学生模拟其中的人物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五、结语

音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情感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瑰宝。对于历程传承中的音乐我们应当给予尊重和保护,将之纳入到教育体系之中,借助教育的力量将之传承万代,继续造福下一代子孙。在音乐传承过程中,教育是最佳的方式之一,能够借助群体的力量乃至国家的力量,形成全民族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吴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5,35(9):86-86

[2]李晓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2014(7):69-69

篇9

关键词:安阳市;林木种苗;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可持续发展

0引言

林木种苗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到林业的发展,林木苗的自身的特点对我国树种的生长质量、周期、抗病虫害等有很大的影响[1]。安阳市编制《安阳市经济林和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6-2010年)》,为“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林木种苗提供了支持,同时为推动安阳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1.1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木种苗的种类和质量对当地的林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林木种苗种类和较高的质量将会促进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证林木种苗的多样性,对于提高安阳市的林产品和木材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安阳市的林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林业发展中要立足于安阳市林业发展状况,根据当地林业发展的要求,培育相应的林木种苗。通过应用高新技术科技,保证林木种苗过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促进苗木种植质量的提高,从而使安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

1.2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苗木

强化林业建设是当前社会中想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国家政策也支持林业建设,以此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安阳市林木种苗可以为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足数量的苗木,有利于加快林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苗木的培育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这为苗木的质量提高和数量增加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证,林木种苗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会得到显著提升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安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苗木。

1.3有利于生态文化建设

我国大部分地区之前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往往对生态环境不够重视,出现破坏水土、滥砍滥伐等情况,严重损害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重视程度增加,安阳市也认识到生态文化建设对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开展逐步提供足够的苗木,如各种样式的盆景、花卉,美化了城市环境,为安阳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林业部门人员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在以后工作中深入发现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方式,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安阳市林木种苗的的发展。

1.4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实际上,林业种苗建设对当地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安阳市要以此为契机,综合考虑当地的各种要素,选择能够适应本地区林区环境的林木种苗进行培育。林木种苗的成活率对木材的生长状况紧密相连,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要通过科学的方式,保证林业种苗的发展。

2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策略

2.1依法种苗,科学培养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有相应的林木种苗,在发展林业的过程中,要首先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种苗,进行科学培养。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展开工作,如《种子法》的相关规定。另外还要积极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科技兴苗,最大限度的培育优良品种。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对安阳市的地质情况和气候因素等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再结合林木种苗的结果,培育出适合安阳市种植的林木种苗,保证安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在日常研究中还要及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不盲目选择。学到的技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确定不会出现问题时再大面积种植和培育。同时积极探索新的科技方式,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和效率。

2.2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调节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想要发挥林木种苗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就要根据安阳市的实际情况,结合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断的对林木种苗进行调节和控制,保证在合理的市场范围内发展。

2.3创建苗木交易体系

首先,苗木抵押贷款等制度创新,为中小育苗户提供苗木交易平台;其次,整合18~20户育苗大户,有计划、定向培育优质苗木;再者,依托18~20户育苗大户,建立以育苗和苗木工程合一的苗木产业模式;最后,与全国主要苗木交易网络平台合作。

2.4种苗基地进一步发展

安阳市近些年开始重视种苗基地的发展,在原有基地基础上,又开发出新的基地,保证种苗基地的发展。在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生产中,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做好基地扩建工作,保证提供足够的林木种苗。同时还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合理、科学的开发新的基地,根据我国林业建设中出现的一些规划内容,补充到种苗基地发展中,实现新基地和旧基地的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安阳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因此,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安阳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要重视林木种苗的培育,选择最适合的种苗品种进行种植,使林业发展有充分的苗木。同时还要加强种苗的应用,有效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促进安阳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娅莉,江锋明.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研究[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6,(4):125.

[2]单殿杰.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86.

篇10

关键词:农村;林业;经济

发展农村林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措施,同时发展农村林业经济也为粮食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因此,发展林业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林业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随着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各地农村通过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实行农林间作、套种等立体林业开发措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茶、桑、干鲜果品、森林蔬菜、食用菌类、中药材、竹藤和花卉等生产,林业种植业产值在农林种植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由传统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野二元结构冶向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并举的野三元结构冶转变。野三元结构冶种植,是在确保粮食生产,统筹兼顾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种植格局。在构建种植业野三元结构冶体系中,林业的作用非常重要。

2林业为粮食生产提供生态安全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历年不完全统计,年均流失土壤50亿t,损失耕地7万hm2,造成生态恶化,洪涝灾害连年发生,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在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林业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一是森林改善环境的功能,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研究表明,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增产15%~20%[1-2]。二是农村林业的主要方式是建立农田防护林和实行野四旁冶绿化,不与农作物争水、争田、争肥,林中落叶及林下微生物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国家相继开展的生态工程及绿色通道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有力促进因素。国家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等生态工程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生态治理,改善了生态与环境。沙地变成了农田、牧场和果园,过去受风沙侵袭和干热风危害、产量低而不稳农田受到林网的保护,粮食产量普遍增长,使退化、沙化的草场得以恢复。实施的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将林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建立了一批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和名特优经济林基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非常好。在阻挡风沙侵蚀和降低旱、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保护公路、铁路、河渠、堤坝,保障通道畅通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增加木本粮油和绿色食品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和丰富食品结构

林业在增加优质木本粮油产品和绿色食品供给、优化和调整食物结构、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耕地少、人口多,因此粮食的安全供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林业不仅在改良土壤、调节气候、确保粮食稳产和增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提供木本粮油、干鲜果品、森林蔬菜及食用菌等绿色食品,对保障粮食供给安全和改善国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可食性生物资源,野生淀粉植物约300种,如橡子粉;已经开发利用的木本粮食100多种,如板栗、柿子、枣等;野生油植物约有400种,初步查明含油40%以上的约有300种,能够食用的约有50种,如光皮树、核桃、油茶、橄榄、文冠果等。叶蛋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豆科植物有1252种,禾本科植物约有1200种,主要有刺槐等。此外,油橄榄、棕榈等经济林可以利用条件较差的宜林荒山荒地种植,投入比粮食生产成本低,效益较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可观的优质木本粮油产品。

4林业为畜牧业生产安全提供生态保障

林业与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牧区防护林,特别是速生灌木林可以维护和改善牧区草场的生态状况,增强抵御风沙干旱灾害的能力,为畜牧业的生态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发展牧区林业,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保障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林业的发展对于农区、农牧交错区和纯牧区的畜牧业发展具有不同的保障作用。在半农半牧的农牧交错区,发展林草间作,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一般林地幼林阶段可以林草间作,割草舍饲,成林后可以在林下放牧,林地就是上好的牧场。林下种草放牧还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森林可以抗寒防暑,为畜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防风沙和抵御寒冷,又是防暑的有效屏障。因此,林牧结合是促进牧区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可靠保障。

5农村林产品加工业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机会

林产品加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林业发展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农村林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森林资源的深度开发、多层次加工利用,已形成了木材加工、造纸、人造纸、林产化工、林果及饮料生产、山野菜、食用菌、饲料工业等加工体系及产业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增收机会[3-4]。

6参考文献

[1]吕彪.龙江县六合村生态园区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6(5):54.

[2]卢林,王二强,庞静静,等.园林树木冻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2007(3):33-35.

[3]彭扬,丁党生.论林业在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长江论坛,2009(1):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