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旅游开发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旅游开发规划

篇1

关键词:贵州;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74-02

开发饮食文化资源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贵州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但目前对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对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贵州的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各具特色,但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尚待进一步加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首先要有系统、完善、可行的规划。政府应做好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规划。

首先,应注重提高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规划的融合度。贵州正逐步重视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贵州亦早已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但将二者有机融合尚待进一步加强。

其次,应把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纳入贵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之下,贵州确立以“生态立省”、“旅游立省”战略。而在“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中,饮食居于首位,故发展贵州旅游业必须开发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统筹贵州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全面开发,整体发展,才能最大程度发挥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整体效能,使贵州特色饮食开发和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再次,贵州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规划一定要突出贵州自有特色,注重打造贵州饮食文化旅游的响亮品牌和鲜明特色。如民族风情旅游应是贵州旅游业的重头戏之一,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规划就应注重与当地的民族节庆相结合。

二、树立文化战略意识

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植根于贵州历史文化的土壤。每个地区都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开发利用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应注重结合当地相关的历史文化。当然,要充分开发利用贵州饮食文化资源,包括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首先应对贵州饮食文化包括古代、近现代、当代饮食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突出贵州饮食的历史文化厚重感。如贵州土司制度形成于元末明初。贵州有土司大大小小上千个,最为著名的有四大土司,即思州田氏、播州杨氏、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土司。土司制度留下诸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饮食文化,应对土司菜系进行整理和包装。另,唯有贵州将屯堡文化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应打造贵州屯堡特色饮食文化品牌,使贵州饮食文化借乘屯堡文化之东风走出大山。再如贵州是红色资源大省。应充分抓住红色旅游的特点,开发特色系列菜肴、“忆苦思甜”系列菜肴、红色之旅特色系列菜肴等,并注重与相应地区农村的素食文化相结合。

把饮食与贵州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是提升贵州饮食文化内涵最为有效的途径。要对贵州饮食文化进行全面挖掘、恢复和整理,加大力度整理贵州饮食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和典故等资料,对它们的形成、演变、发展和各种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点以及传说、典故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汉、苗、布依、侗、土家、彝等18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8.9%,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故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特别注重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三、注重品牌建设

培育贵州旅游餐饮品牌名店。贵州餐饮要做大做强,就需要培育建立起自己的餐饮名店和能充分展示地方饮食文化的旅游餐饮龙头企业。贵州应该有自己的餐饮知名品牌。此要求政府首先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导餐饮企业走品牌化、科学化、规范化、产业化经营之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贵州特色旅游餐饮品牌名店。政府应指导、授权相关机构或商会对绿色餐饮企业、餐饮名店、名师、大师、名菜、名点等进行认定,并结合贵州主要旅游线路、主要景区(点)及主要城市,由政府相关机构或相关组织组织专门的评审会,定期评定“贵州特色餐饮特色名店——旅游餐饮接待推荐单位”。针对贵州近些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旅游知名度的提升,餐饮特色名店发展战略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餐饮特色名店除了要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外,国际化和专业化也是十分重要的标准。当然相关评审应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例如可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适当地注重官方、专业机构的评定意见与民意相结合。评定应是非终身制,评定后定期还要进行复核评审,对已获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对违规企业给予警告甚至摘牌,同时不断吸纳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加强地方特色餐饮企业的开发。

在树立名牌战略思想,打造当地餐饮名店工程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传统餐饮老字号,致力于贵州特色餐饮美食业的文化传承、品牌维护和品质提升。

四、设计推出贵州饮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

旅游路线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游客在饮食方面的消费和欣赏需求。我们可根据贵州旅游资源和饮食文化资源特色,设计贵州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如贵州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加快白酒产业发展作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百万千升产量、千亿元产值”为目标打造全新的白酒产业。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贵州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并注重与贵州经典的红色旅游路线相结合,如仁怀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而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当然,贵州少数民族特有的酒文化更应是旅游线路设计中所考虑的重头戏之一。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加入主题鲜明的酒文化色彩,不仅有利于贵州旅游业乘贵州酒之美誉而名气大增,而且有利于酒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升贵州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贵州茶在国内的知名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其实早在隋唐时期,贵州的茶叶即已通过交通干道,与邻近地区进行贸易。陆羽《茶经》说:“(茶)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昔得之,其味极佳。”贵州可打造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如凤冈县近年来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明确了“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将生态旅游和茶产业结合,通过对旅游业的宣传推介,提升茶产业知名度。茶产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载体,从而实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共赢。

除了可打造贵州酒文化、茶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之外,贵州还有诸多饮食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如亦可打造以辣椒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2005年9月28日,中国遵义首届辣椒节在遵义县虾子镇隆重开幕。同日,遵义县被认定为“中国辣椒之都”。总之,贵州饮食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尚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发展与完善。

五、搞好旅游餐饮商品的开发与创新

贵州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特产,如茅台酒、老干妈、酸汤鱼系列、花江狗肉、丝娃娃、玫瑰糖、牛肉干、都匀毛尖等。仅贵阳著名的风味小吃就有肠旺面、恋爱豆腐果、素粉(酸粉)、夏家麻辣烫、洋芋粑粑、酸汤鱼、水城带皮黑山羊米粉、豆花面、刘二妈米皮、贞丰糯米饭等等。

应将上述饮食特产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开发生产出包装精美、便于携带、具有纪念意义并赋予特定文化内涵的各种档次的旅游商品,从而促进旅游餐饮商品的开发与创新。如修文县近年来不断加快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旅游文化娱乐、旅游商品经营等“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该县已成功开发出猕露—猕猴桃饮料、有机兔—兔大哥系列、桑椹果系列等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扎佐蹄膀、萝卜干、蜈蚣桥豆腐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有了较大提高。该县还大力发展了以桃源河景区为依托的六屯乡独山村、扎佐镇大河村农家乐,以六广河景区为依托的六广镇滨江村农家乐,以春赏花、秋品果为主体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谷堡乡折溪村农家乐[1]。

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向省外乃至国外推介贵州饮食文化、贵州旅游业。近年来,贵州省围绕文化和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强力打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随着多彩贵州商标的全面注册和推广使用,“多彩贵州”品牌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多彩的贵州饮食文化及旅游资源是“多彩贵州”的重要内涵。

2011年8月1日起,融合品牌化、符号化系统传播理念的“贵州”形象标识正式启用,今后将用于政府系统以及系列经贸、旅游推介、文化交流活动中。2011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于8月18—20日在贵阳举行。据报道,讲述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专题纪录片《多彩贵州·神奇之旅》,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会期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华民族》栏目播出。专题片由4集系列节目组成,以“衣、食、住、行”为主题,介绍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4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吃遍黔山秀水”是节目主题之一[2]。在立足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应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从而使贵州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游客;满意度

1.引言

广西桂平西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同时也是广西佛教文化的中心和广西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多年来,西山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旅游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然而在西山佛教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各种问题矛盾亦日益凸显出来,如游客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冲突以及旅游开发对遗产造成破坏等等。游客是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中的关键主体,其主观感知与行为动向影响着旅游景区的正常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对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该景区了解和掌握游客的期望与需求,为其今后发展明确改进的方向,从而实现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开发。

2.研究方法

2.1测评模型及指标体系

图1 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

本文借鉴当今较具代表性的满意度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和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ECSI)的核心理念及其架构,并结合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实际情况,构建出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包括景区形象、游客期望、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等游客满意度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游客忠诚度,如图1所示。

模型中的6个结构变量均为潜在变量,无法用于游客满意度的直接测量,需将其中不易感知的部分具体化,形成一个可供直接测量的测评体系。因此,本文根据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该测评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包括景区形象、游客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与游客忠诚在内的6个结构变量;第二层是第一层的具体展开,主要由旅游目的、旅游资源、景区管理、旅游服务、景区设施、旅游消费、总体评价、再来意识以及推荐意识等9个观测变量构成;第三层观测变量则是对第二层变量的细化,共31项。

2.2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

调查问卷的主体由游客个人基本信息、游客的出游特征、游客满意度调查三部分组成。其中,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的调查为本问卷的核心部分。笔者将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中的第三层观测变量设置为问卷问题,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对其进行测评,对“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态度分别赋予1、2、3、4、5五个分值;在“对景区的了解程度”、“游览后与来之前的期望相比”、“推荐意愿”、“再来意愿”四项中“1、2、3、4、5”分别表示不了解(差距很大/一定不会)、不太了解(有差距但不大/可能不会)、一般(相符/不知道)、熟悉(稍高于期望/可能会)、非常熟悉(高于期望/一定会),分值越高表示游客对此项目的评价越高,要求被调查游客根据其实际感受进行打分。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3年4月22日至5月1日在桂平西山风景区内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排除诸如填答不完整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4%。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问卷的信度分析

根据心理测量学要求,所使用的测试工具(调查问卷或测验量表)要经过科学性检验,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信度分析就是检验测试工具一致性和稳定性的主要方法。Cronbach’s 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信度分析的统计量,一般认为如果α系数值介于0.60-0.70之间时说明问卷信度一般;α系数值介于0.70-0.80之间说明问卷信度相当好;α系数值介于0.80-0.90之间说明问卷信度非常好。本文运用SPSSl7.0的信度检验功能对问卷中涉及到游客满意度的要素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测,通过检测得到α系数为0.890,说明此次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3.2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本部分主要对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做一个总体的描述性分析,据此可大致了解桂平西山游客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可知,游客在性别组成方面,男性占55.3%,女性占44.7%,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两者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年龄构成方面,集中在19-35岁年龄段的游客较多,所占比例高达69.2%,表明目前桂平西山游客以有消费能力和求知欲强的青壮年为主体。在教育程度上,除高中文化这一层次占到31.9%外,其他各个学历层次的游客所占比重差距不大。在有关游客职业的调查中,教师/公务员这类工作较为稳定,收入较高的游客较少,只占到7.4%,综合被调查者的教育程度及职业情况分析可知桂平西山旅游符合大众旅游需求;而从客源地分析,游客绝大部分来自于广西区内,只有13.8%的游客来自于外省,说明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的影响辐射区域主要集中于广西区内,在其它省区的知名度并不高。

3.3游客满意度测评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数据的量化处理,可得出桂平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31项观测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排名,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注明:观测项以其均值为排名标准,相同均值的观测项排名相同

从表1可以看出,除“对景区的了解”、“僧人之间互动”、“景区门票价格”、“旅游纪念品”外,游客对各指标的满意度评价均大于3,说明游客对桂平西山旅游开发中各要素的评价在基本满意以上。但从整体上说,满意度评价的平均值不算太高,分值达到4分以上的仅有“生态环境保护”、“再来意愿”、“推荐意愿”,评价值依次为4.34、4.29、4.16。其得分排名为:排在第一位的是推荐意愿,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再来意愿、生态环境保护,说明了桂平西山得了游客的认可,愿意将其推荐给他人,也乐于再次游玩。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桂平西山游客总体满意度为3.80,作为我国七大著名西山之一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游客满意度不算太高;而游客的忠诚度却相对较高,如忠诚度所囊括的再来意愿和推荐意愿所得分值都达到了4分以上,说明桂平西山的旅游吸引力较大,大部分游客都愿意选择重游,这也是西山旅游开发的竞争优势。并且,相对不高的游客满意度没有导致多数游客的抱怨,游客大多的不满仅是局限于对西山商贩摊点管理、基础设施(如卫生设施、休憩设施)及旅游纪念品之上。不少游客认为,西山商贩乱摆摊点现象较多,影响了景区整体质量的提高,17%与6.4%的游客对此项选择了不满意与非常不满意;西山基础设施上,不少游客反映,西山的卫生设施数量过少,休憩设施设置不够健全等,在旅游过程中给游客带来了较大不便;而在“旅游纪念品”评价中,超过70%的游客是没有达到“满意”程度的,原因在于同样的旅游纪念品在不同的销售点其价格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旅游纪念品定价引发了游客的不满。

从桂平西山旅游开发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游客的感知质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总体上来看,感知质量所囊括的旅游资源、景区管理、旅 游 服 务、景区设施观测变量所得分值都并非很高,大多仅处于3-3.5分之间,直接导致了较低的游客满意度,其中导游讲解和与僧人互动对感知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感知价值也与游客满意度有着较大的关系,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特别是“景区门票价格”、“旅游纪念品”,说明游客期望景区门票价格高低与景区游览性能成正比关系,而过高的景区门票定价和较低的景区游览性价,将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满意度。因此,今后在桂平西山的旅游管理和规划中,应加强景区特色的构建,规划更为合理的游览安排及完善景区基础配备;强调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景区管理,从而整体提升西山旅游的整体形象;深度挖掘西山佛教文化遗产内涵,注重开发游客体验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实现西山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南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及管理研究(12XZJ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陈 炜(1977―),男,汉族,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教师。

篇3

一、正确对待宗教历史文化

宗教历史文化是中华K族优秀文化遗产的歲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要正确处理好宗教历史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关系,提取其中积极优秀的部分,并使这些优秀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展现。桂林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有关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坚决杜绝借开发旅游资源之机,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更不允许从事违法乱纪活动。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开发宗教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也是促使宗教历史文化本身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发掘宗教历史文化中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并积极地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使一些古老却无人知其真价值的东西重放光彩,使其为旅游业发展,为宗教历史文化发展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二、发掘宗教旅游中的文化因素

当今人们由于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大都向往宗教圣地的清幽、和平的境界。那些以旅游者身份前往宗教名山名寺的人们,并不是真要去皈依宗教,而是去追觅凝聚于宗教之中的文化内涵,去领略一种在都市环境下很难体会到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宗教历史文化旅游的精髓就在于直接接触和感受这种独特的文化,在普通人看来,佛寺、佛塔、道观、以及其它宗教历史文化固化了的艺术成果固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那些带有神秘色彩的、高深莫测的精神领域的东西更令他们向往。因此,很多到宗教历史文化景点游览的人都抱着猎奇心理,希槊对出家人的n常生活、心理状态有所了解,对各种宗教仪式及所包含的意义有所了解。

(一)宗教生活体验和搞好宣传

    宗教庙会是一种最有吸引力的宗教活动,也是发展旅游业的有效方式。栖霞寺、能仁禅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有“浴佛节”,游客如云。如能定期举行诵经、讲法等活动,那么游客就能亲身体验寺庙生活,增加游客对宗教气氛的感受。在法会期间,在寺庙所在景区组织游人与僧众零距离接触,游人便可真切地体味隐伏在青灯古殿里的出家生活,诸如观览僧众n常起居>早诵、夜礼等n常礼仪习俗,这既能满足广大游人的好奇心,又增强人们对宗教知识的认知,让人们能自觉的抵制。各大旅行社要对桂林宗教历史文化进行多元化的促销宣传,如发送融自然风光与宗教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明信片、邮资信封、画册、多媒体光盘和图书等,以扩大其影响力。

(二)展览宗教文物,培训高素质的导游

目前寺庙内珍藏的有些文物未向游人展示,并且寺庙内各种文字注解说明较少,游客每到一处,往往不知其历史和价值。因此如能将有关的文物适当展出、增加详尽的文字注解,既可增加游览项目,又能让游人更好/解这些寺庙曾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强化宗教寺庙的旅游形象。

宗教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对导游的要求特别严格,除必须具备导游人员基本素质外,还应有较深的宗教知识修养,因此导游人员必须进行宗教知识的学习。在不影响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前提下,可仿效南岳福严寺、西藏大昭寺的做法,聘请寺庙的僧侣担任最点的讲解员,免费给大家做导游。作为宗教界的员,僧侣&寺庙以及周边的景观的理解更深刻、更独特。他们也乐意提供无偿的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董,造福一方。

三、正确开展宗教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活动

桂林宗教历史文化资源特点之一,就是与秀美的山水结合,与自然生态相结合。所以在开发宗教旅游产品时,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找到与生态旅游的契合点,搞好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由于大城市的生态环境曰益恶化,加上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使都市人们渴望到那些淸新幽静、自然生态未受破坏的大自然中放松身心,调节疲惫的身休。因此,生态旅游迅速发展。宗教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借助自身的优势,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注人一股新的活p。但是在宗教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绝不能以发展旅游的名义,做出开山破石、毁坏林木、破坏环境的亊情。要保持旅游产品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在点开发的寺庙(如栖霞寺、祝圣寺)和节日庆典中,要严格控制香客的烧香攢,最好以栽花种树、文明进香等形式取代传统的“烧高香”的做法,这样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人在干净的环境中游览观光,也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美化环境。通过景区的标识牌提醒游客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做有损于最区环境的事。通过建议游客“惜福”,做到不浪费资源,养成物尽其用、节约资源的4惯。“名山胜地的承要寺#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而且是具有重大历史文物价值的文化设施。对这类寺观等宗教活动场所,要精心加以维护,使文物得到良好保管,建筑得到妥善维修环境得到充分保护,使之成为淸洁幽静、环境优美的游览胜地=”.

四、处理好旅游活动与正常的佛教活动之间的关系

要充分意识到宗教中存在葑许多旅游文化开发的禁区,这是宗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保证a如果禁区被打开,宗教的神圣性庄严性就不复存在,宗教存在的基石也就动摇。游客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T扰了宗教传统的iH常活动,对佛寺、莒观的功能和宗教人士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冲击。作为桂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历史文化具有脆弱性和非商品性的特征,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旅游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保存传统文化精华的关系,决不能把建设丌发搞成建设性地破坏。无论是宗教文化主管部门、旅游部门还是寺观的管理部门以及寺观中僧侣、道士、游客罅,都有责任保护已流传了千年的宗教历史文化。因此,在桂林的宗教历史文化景点,既要利用发展机遇,大力开发宗教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同时乂要保证宗教活动正常有发展。

景区管理处应配合桂林城市管理处对业已形成的诸如花鸟虫龟、古玩字画、书刊音像、邮票钱币、风味小吃、休闲等摊点进行整顿,坚决取缔那些无证经营的浮商游贩,尽量减少非佛教旅游商品的摊贩数ift,在较小面积的地方划定摊位,并严格禁止商贩使用喇叭吆喝兜售。

在进入寺庙、宫观之前,导游和领队应强调游客要尊$:宗教宏大场所的规则;同时,宫观、寺庙也要在寺庙大门侧旁树立醒目的“友情提示”标IH牌,以减少在庄严的仪式进行时,游客的相机闪光灯、大卢喧哗、探头探脑等现象的发生,做到封大程度地维护宗教圣地应有的庄严、肃穆的气氛。

五、改革相关的旅游管理体制

篇4

摘要: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而在我国河南省商丘市实行的责任旅游开发的方法尚属首例。从旅游者、旅游开发商、政府、相关人群等多方利益的角度,基于责任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提出了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尤其是对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对于我国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责任旅游;旅游开发;河南省商丘市

 

责任旅游开发一直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责任旅游,本文调查了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各类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该调研牵涉到更加深入的研究,此项研究对许多区域进行了调查。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区域为例,以调查旅游目的地开发中的相关利益团体之间的关系是否能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目标。考虑到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者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利益,如社区的广泛参与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认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考虑到多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以达到多赢的目的,真正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1责任旅游开发与传统旅游的比较

1.1责任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根据Freeman[1]的定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涉及食、住、行、游、购等方面,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团体在旅游业的经营活动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保证旅游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责任旅游开发中涉及到相关的利益团体包括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组合(图1),比较核心的组合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一种互惠共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时,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旅游开发者之间还存在着交换、依赖、合作3种互动的经济关系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一种经济上的依赖关系,这些社会团体的经营以当地的居民为依托,其员工大多从本地雇佣,改变了他们从前的职业,使其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之中。

第二,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主要表现在居民对其活动空间的让渡上,即当地居民牺牲自己一部分生活空间,让旅游开发者将其开发成为旅游活动的公共空间,从而换取一定的经济获益机会和就业机会。

第三,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经济互动关系主要通过购物活动来产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希望购买的旅游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是当地的居民,于是就建立了一种供求关系;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社会团体之间的经济互动关系是通过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食、住、行服务来建立的;旅游者与旅游开发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旅游者在开发者所提供的场所中游览和娱乐基础上的。

1.2传统旅游与责任旅游开发方法比较

国外许多学者提出,责任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它包括一个框架和一套实践行动,是一种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2-5]。责任旅游是在无规划、无管制的传统大众旅游的消极客观性之间描绘出一条明智的道路,是一种在相关人群、政府、旅游者和投资商之间优化利益分配的新的旅游业发展方式(表1)。目前,我国旅游开发单纯鼓励的文化遗产旅游、生态旅游或者小型旅游的发展并不是责任旅游,而只是旅游开发的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没有考虑旅游开发中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大规模的破坏。实施责任旅游不仅能支持开发精心策划的生态旅游产品,而且也能吸取以往的经验,从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角度深谋远虑地采用新兴技术、消除大众旅游自身带来的负面效应或使之最小化。实际上,由于责任旅游涉及到旅游资源的管理,在实施责任旅游时也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并不仅限于政府部门),同时考虑到旅游业的跨学科性,必须采纳旅游开发和规划的“6C”原则,即合作(Cooperation)、协调(Coordination)、协作(Collaboration)、交流(Communication)、协议(Compromise)和守信(Commitment)原则,以避免资源浪费、政策冲突,防止政府机构和各部门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争夺资源上,从而最终实现责任旅游的目标——使各社区获得的利益最优化。

2责任旅游开发的原理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076—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对一个地区或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记载,反映历史文化传统和变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及旅游文化品位的提升,其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可以满足旅游者体验文化、寻求差异的需求。国内外非遗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表明,现代观光旅游可以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重新赋予其市场价值,并激发和增加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因此,将非遗保护与利用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内容丰富多样。地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非遗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在199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当地知名度大幅提高,旅游接待人次逐年攀升,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其中非遗旅游同样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加凸显其文化效益。如绍兴鲁迅故里以鲁迅文化作为主题,展示鲁迅生活过的祖居、“三味书屋”;建立“鲁迅文化风情园”,设立“绍俗祝福”“迎神赛会”“男婚女嫁”等几个展览馆;举行鲁迅文章朗读大赛等,充分展示鲁迅文学和绍兴民俗文化。

(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保护作用

旅游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身具有继承、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如果采用合理的开发模式,正确处理好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关系,而不是掠夺式或者篡改式的开发,旅游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首先,将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相结合,可以为后者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旅游开发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可以使其保持原有的生机和活力,维护其赖以生存的土壤,使其不断发展。其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化优势,既可通过税收等方式增加政府收入,也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例如近些年来云南省就实现了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的共赢,数据显示:西双版纳财政收入73%来自旅游业,丽江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达90%,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非遗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有11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71项人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在这些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中,比较成功且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有:“大禹祭典”“西施传说”、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等;已具有一定规模且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有:“王羲之传说”、越剧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为绍兴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绍兴安昌古镇将本地的岁时习俗与旅游项目相结合,连续几年举办腊月风情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鲁迅故里景区内的朱家台门,每天都有越剧、绍剧、莲花落等表演,每逢双休日、黄金周,在沈园景区可以欣赏到越剧演绎的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其他如鲁镇景区等也有展示,这些带有浓重乡土味的戏曲表演备受游客青睐。

(二)旅游景区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基地

如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而在公元353年的这一天,相传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名士雅集兰亭,著名的《兰亭集序》由此诞生,兰亭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圣地,1985年绍兴市政府将三月初三定为书法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祭禹典礼传承至今,也被赋予新的意义。兰亭、大禹陵等旅游景区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载体,是难得的历史文化传承基地。

三、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并对一些较为知名或珍贵的项目予以重点开发,丰富了当地旅游产品种类。但在具体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合理开发与利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法规制度不健全

浙江是全国最早启动非遗保护工作的省份之一,于2007年5月率先通过了地方法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但是这部条例主要涉及非遗保护内容,针对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进行详细规定。而绍兴市也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和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来保障《条例》的实施和落实。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非遗旅游开发混乱无序,过度开发、重复开发以及严重的商业化和庸俗化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传承人在社会民众中的法律地位欠缺,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传承人的培养经费匮乏等,这些都导致绍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不少传统表演如竹马舞、西路乱弹等濒临失传,一些民间技艺如绍兴锡箔锻制技艺等后继无人。如何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依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仅关系到这些传统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和弘扬,也直接关系到绍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遗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绍兴市旅游局编制了《绍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非遗旅游开发规划,非遗旅游开发建设较为零散,个别非遗开发并未考虑其独特性,盲目跟风,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此外,绍兴县安昌镇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绍兴县稽东镇冢斜村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价值品位,绍兴的旅游资源都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但是目前绍兴并未将非遗资源与这些自然景观、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结合起来。

(三)开发深度不够且形式单一

首先,缺乏对底蕴深厚、知名度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资源禀赋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现阶段绍兴相关开发仅限于知名度高、获利快且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资源,而对于那些鲜为人知、底蕴深厚、文化价值开发潜力大,甚至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较少甚至忽略对其进行有效开发。以传统戏剧为例,对越剧、绍剧等游客耳熟能详的剧种宣传和开发较多,而对于莲花落、西路乱弹等知名度较小曲种却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其次,绍兴非遗旅游开发大多仅是停留在旅游节庆、名人故里、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涉及内容也不够丰富。而且大部分旅游产品都是采用静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缺乏动态参与性。各类名人故里和民俗旅游村的旅游项目大多雷同,游客局限于参观游览民居、民间艺术品制作、品尝特色小吃,互动体验项目较少。这种参观游览式旅游方式不能使游客深刻体会非遗文化内涵和氛围,难以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

(四)缺少高素质的旅游文化专业人才

非遗保护与开发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技术含量的文化事业产业,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支持。但受市场导向和新型艺术形式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同时在非遗保护和开发中,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目前绍兴在非遗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少,擅长项目策划、资本运作的更少,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人才的开拓能力、创新能力不够强,缺乏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三是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缺乏活力,尤其缺少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又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具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运作及经营管理经验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而且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小城镇,加剧了非遗旅游开发人才匮乏的问题。

四、绍兴非遗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制度,规范管理开发行为

首先,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办法》及相关法规,实现非遗旅游开发的法制、规范化管理,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同时明确以保护为主,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好非遗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规避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确立非遗保护问题在旅游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可通过建立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协会或相关中介组织来指导和协调非遗的旅游开发,注重解决好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其次,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关专项资金申请与使用制度,健全相关的配套设施,制定旅游开发企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扶持既利于非遗保护又有利于旅游开发的好项目。

(二)整合非遗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业链

首先,绍兴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做好非遗整体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县、区做好当地的专项规划,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非物质文化精髓和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典型形象,尤其是在县、区相似度较高的非遗项目,要选择最具有特色和保护价值的非遗项目所在的县、区作为规划实施主体。其次,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对非遗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如可以整合开发对旅游者吸引力较小的非遗类型,如民间文学类、民间音乐类、民间舞蹈类和民俗类遗产;可以建立非遗园,将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区中进行展示。在园区中不仅可以展演技艺,如表演音乐、舞蹈、曲艺和传统手工艺等,可以让游客共同参与、亲身体验或亲自参加传统工艺品制作,并品尝地方特色美食,从而达到宣传效果,获得经济效益。

(三)创新开发模式,进行深度开发

首先,应更加注重对知名度低,但文化价值较高的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如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嵊州竹编进行旅游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展现形式。如让青年旅游者参观嵊州艺术村,了解竹编、根雕等特色地域文化和工艺流程以及新型竹编产品的科研开发。其次,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非遗内容和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开发中政府参与的必要性。应在政府主导下,加强非遗旅游景区与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交通以及旅游购物等企业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和开发。旅行社可以重点推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的精品线路;在旅游酒店店面装饰中植入非遗图片、实物,还可建造特色鲜明的主题农家乐酒店;旅游交通公司应将非遗资源的广告宣传加入旅游车体的包装中,并开辟不同主题的非遗旅游专线。

篇6

[作者]陈兴贵(1979―),男,云南省会泽县人,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助教,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民族旅游日益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适当超前发展,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3-0096-05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旅游日益成为一种极具经济开发价值的旅游方式,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民族旅游的开发创造了优越的自然和文化条件。民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旅游的新型旅游方式,它是一种把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旅游活动,它的发展与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民族旅游开发在遵循一般旅游开发原则的基础上,更要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民族旅游开发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在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基础上适当超前发展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一些地区在经济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充足。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高、回收慢、长期性的项目。如果民族旅游开发不能够看到自身的实际状况,盲目地开发一些不成熟的旅游项目,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用于开发短期内不能带来效益的旅游项目,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将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使旅游成为一个难以摆脱的包袱。因此作为民族地区来说,发展民族旅游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规划,对自身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和旅游资源以及未来的经济收益作出客观的科学的预测和评估,切勿好大喜功盲目上项目,毫无节制的开发一些效益低、条件尚未成熟的旅游项目,更不能将旅游作为塑造政府形象和地方形象的“形象工程”,而是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现有的基础条件和文化、自然资源状况,在现有财力、物力和人力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合适的项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开发,以保证民族旅游开发能够为民族地区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

现代旅游发展日益突出文化的内涵、生态的效益,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的主要方式,民族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正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为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使民族旅游的发展成为可能。民族旅游因其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游客吸引力强,能够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所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旅游业中必将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民族地区现有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民族旅游定能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情况下,要看到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对民族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充满信心,充分认识到民族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在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对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逐步开发一些具有开发价值,能够引领本地旅游发展趋向的新型旅游项目,对一些尚未开发且又属于独有的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在时机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逐步开发,以保证本地旅游项目的不断更新。同时还要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开发一些新型的旅游资源,发展“我有人无,人有我优”的旅游项目,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保证民族旅游的长期发展。鉴于民族地区基础条件薄弱,民族文化资源又极为丰富的现实。民族旅游的发展既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又要适当超前发展。前者保证旅游开发能够为民族地区带来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当地居民带来最大的实惠;后者保证民族地区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开发新产品,占领市场,保证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民族地区民族旅游开发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保证民族旅游发展既能照顾民族地区的当前利益,又能保证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旅游开发应倡导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的模式

民族旅游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群众的参与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当地群众才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切身感受到旅游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实惠,进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和管理中,为旅游的发展创造坚实的群众基础。对民族旅游来说,群众的参与才能保证旅游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为民族旅游其资源主要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态资源,而各民族群众又正是这些资源的拥有者和创造者,失去这一群体的参与,实现民族旅游的目的和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理理事会联合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该议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将当地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他们的参与作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1](P243)

当地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的开发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中,并从中获取利益,可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必将成为民族旅游开发的积极支持者。其次,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可以为民族旅游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保证民族旅游长久不衰,具有更强的可开发性,进而吸引游客,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再次,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作为直接受益者,必然对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自觉的保护,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进而保证了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居民参与到民族旅游中,在旅游中受益,这将极大的刺激居民的创造力,不断发掘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为民族旅游增加新的内容。

篇7

关键词:海岛旅游;资源开发;西海岸新区

2014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龙头和国家级新区,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青岛西海岸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海岛旅游得到了较快发展,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我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 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全面发展海岛旅游是新形势下西海岸重要的海洋经济建设内容之一,也是西海岸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青岛西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青岛西海岸新区,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1.5公里,沿线两侧还有众多的山峰山峦景观和丰富的海岛景观,构成了独特的山海岛旅游资源格局,拥有凤凰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琅琊台省级旅游度假区,灵山岛、竹岔岛、斋堂岛等自然岛屿42座,海洋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一)灵山岛。灵山岛是即台湾岛、海南岛之后,以海拔 513.6米的高度,位居中国第三高岛,也是中国北方的第一高岛,总面积7.66平方公里。位于黄岛区东南的黄海之中,距最近的陆地大珠山5.3海里,距积米涯9海里,距青岛市22海里。为典型的火山岛,火山喷发降落之角。岛上有大小山头56座之多,其中高峰七八座,如灵山、歪头山等。而岛屿东南受到海水侵蚀,形成造型奇特的海蚀地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如老虎嘴、象鼻山、石秀才等。灵山岛常住人口2700余人,有12个自然村。

(二)竹岔岛。又名鸡鸣岛,由火山喷发形成,至今还有保留比较完整的火山口一座。岛上的岩石上至今还留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气泡和自然形成的硅洞。岛上有100多户人家,560多人口,是一处未经人工雕琢、民风纯朴、风景原始的小岛。

(三)沐官岛。海岛系大陆岛,因大陆部分下陷,海水隔断而成。岛呈南北走向,长约1.2公里,宽约0.3公里,面积约0.36平方公里。岛上有一自然村,共50户,173口人。海岸线长约2.8公里,海拔12.1米。岛上有淡水井三眼,岛东及东南距岛0.3公里处各有一浅水点,岛上建有码头,有渡船往来,大潮退时,可徒步出入。

(四)斋堂岛。面积0.46平方公里,分为南岛和北岛,南岛高69.6米,北岛高27米,两岛之间有一狭长堤坝连接,距陆最近点处约0.7公里。周围面积1平方公里的浅海域适于海参、鲍鱼、石花菜生长。它因当年秦始皇在攀登琅琊的时候,有侍从斋戒于此,所以得名为“斋堂岛”。

(五)牛岛。牛岛位于唐岛湾内,岛屿面积0.1km2,海拔16m。岛上地势平坦,基岩为紫红色安山岩,灰白色火山凝灰岩,岛上第四系沉积物较厚。岸线全岛为基岩岸线,全长1435.0m,岸滩全部为沙滩,低潮时与陆地相连。

(六)三连岛。三连岛位于凤凰岛金沙滩、银沙滩的西南方向,因三个依水相连的小岛而得名。周边海滩是一片正待开发处女地,与游人如织的金沙滩相比显得冷清了许多。

二、青岛西海岸海岛旅游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目前山东省海岛旅游业总体发展处于低迷状态,一些海岛已放弃原有的大众旅游定位,开始向休闲度假游和会议接待旅游等发展。西海岸新区海岛与省内其他海岛之间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差异,海岛旅游地则主要依托优良的海岛环境质量和相对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这些海岛不仅在产业规模上发展不平衡,在旅游发展特色上也有所不同。部分靠近城市的渔村型海岛尽管已有数年的海岛旅游开发历史,但游客数量有限,有待进一步发展;其他一些相对偏远的渔村型海岛则仍处在海岛旅游起步阶段,旅游发展模式有待创新。

(一)面积普遍偏小,不宜大规模旅游开发

青岛西海岸各海岛面积普遍较小, 只有少数面积较大的海岛有常住居民,且人口较多。绝大多数岛屿面积在0.1km2左右,山东沿海海岛平均面积只有0.417km2。多数海岛土地空间有限,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海岛都有居民居住,且海岛人口平均密度接近800人/km2,高于山东省597人/km2的平均人口密度。在海岛淡水和土地空间都有限的前提下,已经面临很大的开发压力。除了灵山岛等有一定的土地空间可进行一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他各岛均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二)天气影响较大,海岛旅游开发受限

由于海岛旅游属于海上旅游,多数旅游活动离不开海滩和海上空间, 受近海及海岛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岛近海气候条件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西海岸沿海海岛旅游高峰在春夏两季,而此时沿海地区盛行东南风,沿海各岛屿均处在开放海域,受海上风浪影响较大,再加上海雾天气多,海上能见度低,而且潮差较大,对海岛旅游交通安全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那些远离海岸,缺乏基本的码头靠泊条件或码头设施简陋的小型岛屿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岛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海岛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青岛沿海岛屿多为基岩岛,土层薄 ,空间有限。大部分小型岛屿缺乏林木覆盖,除了少量茅草灌丛外,没有土壤和植被,大部分基岩。如果开发不当的话,会造成现有的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增加海岛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此外, 海岛面积普遍小,多无河川湖泊,拦蓄能力差,绝大部分降水直流入海,地表水利用率极低。多数面积较大的基岩海岛有地下水资源分布,但资源相对贫乏。居民生活用水基本以井水或雨水为主,只有少数几个海岛从陆地输入淡水或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海水淡化,但多数海岛不能满足大众旅游度假开发的需求。从海岛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看,灵山岛等都建有交通码头,少数几个海岛还有专门的旅游码头。但限于船舶条件有限,受天气影响较大,海岛旅游的进出性受到很大制约。从海岛旅游接待设施来看, 除了灵山岛少数几个海岛建有专业的旅游景点和接待设施外,其他一些海岛主要依靠渔村渔舍来进行渔家乐等休闲渔业开发,难以满足大量游客上岛的需求。另外各海岛都缺乏垃圾及污水处理能力,普遍缺乏有效的废物及废水处理设施,各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岛周边海域。

(四)特色旅游资源欠缺,海岛旅游规模有限

青岛沿海气候条件单一,各海岛地质、地貌类型类似,多数海岛以气候与地质地貌景观为特色。主要旅游吸引力为基岩岛的海蚀地貌,但多数海岛岸线为平直的岩礁海岸,缺乏优质的度假沙滩和海湾景观。在海岛生物多样性方面,多种优质海洋生物资源近年来明显衰退,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显著地减少了海岛休闲渔业的发展潜力。在人文景观方面,海岛社区则以传统渔村为主,多数海岛普遍缺乏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没有形成独具海岛特色的渔村文化习俗。从海岛旅游开发规模来看,只有灵山岛的年进岛游客数量达到数万人次,依托青岛旅游市场实现了初步的大众旅游度假开发,其他各海岛游客数量有限,多数海岛还不具备游客上岛条件,更谈不上旅游开发。

三、青岛西海岸海岛旅游开发与保护对策

(一)科学制定海岛旅游开发与保护规划,规范海岛旅游开发行为

确立海岛旅游业作为海岛地方经济主导产业的战略地位,采取政府主导型战略,由主管部门牵头,立足于青岛海岛旅游开发实际,结合青岛海洋功能区划、海岛开发与保护规划、编制青岛西海岸重点海岛旅游开发规划。权衡不同的海岛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进行整合协调,将海岛旅游开发纳入地方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法规条例来确保海岛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对准备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岛屿的社会文化效应及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将海岛环境保护规划纳入海岛旅游开发规划中,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来缓解海岛旅游开发的不良影响,还要保证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对海岛自然文化遗产和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维护。

(二)综合评估海岛环境承载力, 建立海岛旅游开发监测体系

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入手对重点旅游开发岛屿的环境承载力、资源承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从水电能源保障、海岛可建设空间、海岛垃圾及污水可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确定一个合理的海岛旅游发展承载指标体系,以确保海岛旅游开发与现有环境条件、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之间的平衡,防止发生不可弥补的海岛国土损失及环境破坏。依据各海岛不同的资源及环境承载能力,选择适当的海岛旅游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全面协调各海岛旅游地的相互促进与竞争关系,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海岛环境监测体系。

(三)推动海岛特别保护区建设,切实保护海岛自然及文化遗产

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战略对于海岛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陆地上大众化的旅游开发,优良的海岛生态环境是保障海岛旅游稳定发展的基础,而海岛特别保护区就是这样一种双赢的选择。针对青岛西海岸不同的海岛属性,建立具有不同保护目标和旅游开发定位的海岛特别保护区,包括针对特定的海洋生物资源、岛屿地理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各有侧重,有代表性的青岛西海岸近海海岛特别保护区网络。充分借鉴国内外海岛型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合理设计海岛特别保护区的定位与功能区划, 尽力减少不同海岛利用者之间的各种冲突,实现海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四)合理开发海岛资源,推动海岛环境可持续发展

海岛资源与空间的不足是限制海岛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因素,突破传统思维,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来提高海岛资源利用效率,突破海岛资源与环境瓶颈是确保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海岛能源开发上,要充分利用海岛本地的风能、 太阳能及生物质能等新型环保能源的开发,确定最适合海岛开发的能源类型,减少海岛对外来能源的依赖,使海岛旅游开发中的能源消耗实现最小化,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在淡水供给上,要科学设计与规划海岛水资源供给体系,建立水资源再利用系统和海水淡化及直接利用系统,引导游客节水行为,并推动一切可能的措施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垃圾处理上,要提高海岛游客的消费意识,使游客认识到海岛与大陆在垃圾处理上的差异。采用环保的海岛产品采购、生产与服务体系,从源头阻止固体废物的产生,提高产品的再利用、循环利用与回收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废物生产,减缓海岛垃圾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阻止不合理的垃圾填埋与堆放对海岛景观及稀缺的土地空间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对脆弱的海岛生态环境产生长期影响的永久污染源的产生。

篇8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经验和理论认识上的不足,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的方法,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

1985年,墨菲(P.E.Ma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2009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与公共活动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估等环节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应理解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相关层面,并且在其发展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维护传统社会文化,促使旅游地和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居民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因素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它更强调把社区作为旅游规划和治理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开发理念。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2009中国乡村年”,更掀起了乡村旅游开发的热潮。在乡村旅游深度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实现其良好发展的保障,同时也符合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在于:第一,乡村旅游之所以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要害就在于它具有和城市景观完全不同的“土生土长”的乡村自然、人文景观。就自然景观而言,当地居民是它们的拥有者、保护者,所以绕开当地居民参与而进行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没有生命力的;就人文景观而言更是如此,如田园风光、农事活动、风土民情等,这些都是当地最生动、最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而当地居民则是它们的重要载体,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才能使这些无形的精神资源得以展现。第二,当地居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决策治理,获得旅游收益。收益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这种支持与友好的态度,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三,当地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会无形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生态保护观念和环保建造的意识。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他们会自觉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美化环境,同时会更注重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当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社区参与发展不平衡

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开放的地区,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乡村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引导社区居民全面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治理、规划、经营中去,实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乡村处于摸索阶段,采用的是组织参与的模式,部分居民参与其中,主要从事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如为游客提供手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等。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旅游的发展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在比较偏僻落伍的地区,乡村旅游更是毫无社区参与可言。可以预见,这些地区的旅游业,最终会随着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加剧而逐步衰落。

(二)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偏低

社区全面有效地参与乡村旅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参与的规模上,应是全部居民,起码是大多数居民的参与;在参与的内容上,指当地居民全方位地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中,包括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决策、治理、经营和当地的环境保护及文化的维护与传承;从参与的目的来看,居民不再仅以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为单一目的,考虑到他们今后的发展,居民还视环境保护、维护传统文化为己任,最终达到自身、社区、当地旅游业三者的共同发展。

目前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来看,社区参与程度和层次普遍偏低,多数地区主要表现为少数居民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真正在旅游决策、治理等方面的参与少之又少。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第一,政府部门一些拥有决策权的各级领导,对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认识不足,理解不透。认为只是简朴的农民个体经济行为,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的利益、需求,在旅游开发决策中多采用“一言堂”的作风,未采取任何措施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方位参与。第二,从当地居民角度分析,由于旅游治理者或规划人员在制定一些对社区产生重大影响的旅游规划时,常将社区居民排除在外,强化了社区居民不愿参与乡村旅游的意识。他们认为开发旅游是政府行为,是为公司谋利,进而有意无意将自身与旅游发展隔离开来。第三,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知识水平有限,整体素质较差,客观上限制了他们的参与。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当地农民直接利益受到损失。乡村旅游开发中居民最关心的莫过于利益分配,尤其是经济收入的分配。但由于农村居民参与程度低,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资源利用上,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在旅游开发以前是当地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源,其使用权归农民所有。当旅游区进行规划后,这些资源即变成景区治理部门所有,而景区在经营中所得经济利益没有或很少分配给当地居民,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在将这些资源使用归属权转让给旅游企业时,政府或村委会未能使农民获得最大利益,甚至个别地方出现权钱交易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

其次,在就业机会上,目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地大多数旅游项目是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权转让或租赁承包的形式委托给一些外地开发公司开发与经营,而不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大量外地人的涌入与参与,使乡村旅游区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经营等被外地企业所垄断。这样的结果,造成当地居民被排除在经营决策之外,就业机会大大减少,并使部分旅游收入通过工资和商业利润等方式流向外地,致使当地居民丧失了在旅游活动中应得的直接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旅游扶贫”的效果。

2.当地居民间接利益的丧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利益除了经济利益外,还包括环境利益和社会文化利益。环境是当地居民长期生活、生产的场所,一旦遭到破坏出现生态问题,会首先危害到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乡土文化是当地居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会被城市文化所同化。没有了良好的环境和独特的文化,便失掉了发展旅游的“灵魂”。当地居民不是参与的主体,甚至根本无法涉及旅游开发的规划、决策等工作,由于开发者指导思想和治理上的原因,旅游开发中往往存在着重经济利益,轻环境和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而使当地居民间接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社区居民对参与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

由于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得不到保障,却还要承受环境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受干扰和价值观念受冲突等不利影响,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对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态度淡漠甚至产生不满抵触情绪。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研究表明:一旦社区居民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会极大地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导致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失败。例如印度海岸旅游地Goa,因当地居民不满旅游者带来的种种不便,向游客散发敌意传单,并演变成向政府施加压力的消极行动。可见居民参与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成败。

保证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一)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转变职能

假如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是利益的主体,又是政策的决策者,必然造成乡村旅游收入不科学合理的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大大降低乡村居民的“参与度”。所以政府要由包揽一切的主导作用,转变为在以当地居民为主体乡村旅游开发中发挥引导、调解、监督等作用。政府应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处于中立地位,积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保障居民的参与权,规范居民参与的行为及过程,处理好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成为他们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

当地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及重要意义,提高重视程度。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各项鼓励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贷款、补贴、税收刺激等措施,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并给他们创造多层次的参与机会和就业岗位。当乡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利益分配,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和热情,乡村旅游才能真正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培训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的能力

如前所述,乡村居民受教导程度低,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差是造成他们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意识淡漠的另一重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大对当地居民的培训和教导的力度。通过整体培训,普遍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商业意识、竞争意识;通过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当地不同类别、不同人群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从基本的旅游服务和经营到高层次的旅游治理与决策,保证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参与到乡村旅游活动中去,使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业的主体。

综上所述,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欠缺,但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要确保当地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区参与必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5

2.胡志毅,张兆干.社区参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文地理,2009.4

3.王琼英.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型及保障机制.农业经济,2009.11

4.潘秋玲,李九全.社区参与和旅游社区一体化研究.人文地理,2009.8

5.彭敏,付化.中国乡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9.1

6.何婉.浅议我国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9

篇9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追求更加新鲜愉悦的生活方式,文化需求的增长促进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各种新兴的专项旅游应运而生,影视旅游便是其中一种时尚的特色旅游。目前国内影视旅游的开发实践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面对国内各地影视旅游开发的热潮,对影视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探讨其开发模式、现状及前景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影视旅游的基本理论研究

1、影视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国外对影视旅游概念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便有学者开始涉猎。在我国,刘滨谊、刘琴较早地对影视旅游下过定义,认为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这一概念得到国内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和引用。[1]具体到本次研究来说,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只要与影视活动相关的任何活动均可以称为影视旅游。

2、影视旅游的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言,影视旅游属于深度旅游,它有以下特征影响着其开发和发展:

(1)覆盖的受众范围广

(2)对旅游的宣传是附带、间接进行的

(3)影视和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化

三、我国影视旅游开发现状

1、影视旅游开发成绩

(1)刺激当地经济。如今,影视旅游已成为一种影响区域经济的有利生产力,影视文化是旅游目的地促销的重要媒介平台,可以吸引公共注意力,增强旅游者出游动机,给目的地带来经济收入。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刺激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地促进就业。

(2)发展区域文化。影视作品总是根据主题、人物、风格的要求,调动影视艺术手法的表现手段,通过挖掘拍摄地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真实可信的传统环境,这一环境又随着影视的播放积极地展销、推广了旅游地传统文化。

(3)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形象。影视旅游文化史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的重要媒介平台,发展影视旅游能带动城市形象的传播。《似水年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乌镇,并是乌镇成为了中国最美的地方。通过影视旅游,乌镇的良好形象深入人们心中。

2、影视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1)影视旅游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破坏。影视剧的拍摄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拍摄影视剧需要将时空进行聚焦,经常要构建各种设施,改变当地的原始环境,这就很容易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神雕侠侣》剧组在九寨沟拍摄外景时,在神仙池钙化层上非法搭建用于拍摄的人工景观,对其造成破坏,并留下了几十个难以修复的痕迹。[2]

(2)影视旅游对当地的人文社会环境带来威胁。影视旅游对当地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当其冲的就是文化对峙,随着影视作品的迅速走红,使得当地居民在尚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就迎来了如潮的游客,不同文化之间容易产生冲突。除此之外,突如其来的旅游客潮,还会引起很多其他问题,如安全问题。

(3)影视旅游基地大量重复开发,恶性竞争严重。影视旅游项目的建设是以前期的大量资金投入为保证的,并且经营过程中的高风险性决定了此类项目的总体布局必须做到"少而大"。但现实情况,我国已经建成了30余座影视城,此外还有20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大型影视城正在施工或招商。影视旅游项目一哄而上的开发结果是,各影视城风格雷同、毫无特色,重复建设问题十分严重。

四、我国影视旅游的开发措施

1、保护好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和外部环境

丰富完好的影视旅游景观是景区开发影视旅游的基础,因此,只有保护好旅游目的地的景观和外部环境,才能谈得上影视旅游开发。影视摄制组的进入,要以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前提。另外,影视摄制组走后,以前为拍摄搭建的景观应该得到开发利用,或者是彻底拆除,避免再出现类似《无极》造成的悲剧。

2、完善影视旅游开发制度

完善的制度管理和政府的支持是影视旅游开发的保障。影视旅游开发要有具体的项目和内容作为支撑以及良好的体制环境和制度保障。要有政府的宏观引导,利用一切优势资源,营造一个影视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制定好全面的影视旅游开发规划,将加强影视宣传媒体建设等纳入开发规划当中。再有就是优化环境,创新体制,建立一个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平台。[3]

3、丰富影视旅游产品,重视影视体验

目前我国影视旅游的旅游产品大多单一,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静态观赏为主的旅游产品,想更感层次的参与层面拓展。例如营造影视氛围,增强游客参与性和影视旅游景区植入电影。

4、推广影视旅游营销

影视旅游的营销在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益发重要。借助影视剧发现旅游景区,塑造主题公园,策划旅游项目已经是早期的影视旅游营销。现在又兴起了开发相关购产品等新的营销方式。

篇10

关键词: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理念;目标;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072―08

“原生态”是自然地理和环境科学的一种概念,是指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为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是天然美、原始美、自然美的“代名词”,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所谓“原生态民俗”,则是指在部分偏远地区,由于地理或历史等原因,当地民俗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保存下来的一种较原生的、未经改变的传统文化。一般而言,越是偏远、封闭、落后的地区,保存的原生态民俗就越丰富而完整,也成为最具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区。

“原生态民俗旅游”是以原生态民族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和当地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享受乡野田园风光为动机,融观赏、考察、体验、度假、娱乐、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多种多样,包含了原生态民俗的环境及其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各类资源。

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是黔东南的最大优势。这里的原生民族文化不仅保存完整,而且绚丽多彩、古朴厚重,是“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有“世界上最大的民俗博物馆”之称、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优势,黔东南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方兴未艾,地方政府在原生态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及旅游开发等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难题,原生态民俗的旅游开发并不理想,文化资源大州并未向旅游大州和经济强州转变。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基于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实践,从文化均衡、产品深度开发、产业化发展、特色强化、促进参与等方面,对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1、基本理念

(1)文化至上观:“特色是旅游之魂,文化是特色之基”。旅游业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旅游者是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旅游的文化本质决定了旅游经济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经济类型。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其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原生态民俗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差异化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旅游开发首先应树立“文化至上”观,在对原生态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做好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文章,真正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先富民、后富政”、以社区受益为目标的旅游扶贫观;大多数原生态民俗依托的社区都属于贫困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社区群众的脱贫,“先富民、后富政”旅游扶贫观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3)以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全民参与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公平与效益的统一,只有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全面提高村民素质和村寨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才能实现真正的、长久的发展。

(4)旅游开发与社区发展一体化的“大旅游观”;旅游开发不能仅仅着眼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与社区的社会、文化发展相结合,才能为“五个统筹”做出旅游业应有的贡献。

(5)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注重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的旅游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的资源观和经济增长方式,原生态民俗旅游的规划、开发都应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追求长远效益和综合效益。

(6)重宏观调控和环境营造、轻微观介入和逐利的服务观。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前提是对政府职能的科学认识和定位。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选择扶持社区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摈弃片面追求投资回报甚至逐利的行为。

2、基本目标

(1)为旅游者提供原生态民俗的深度体验与交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3)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多样化发展。(4)保护原生态民俗社区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历史遗留,保持社区文化的原生性与完整性,增强村民文化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5)寻求原生态民俗社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

二、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均衡问题。

民俗旅游开发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乃至商品的过程,既是技术的、经济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过程。开发者的文化理念将决定和影响着旅游开发的方向、方式和最终效果。因此,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认清自己要表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尺度以及要达到的阐释目的,将直接关系到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成败。黔东南各民族文化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不乏优秀的、先进的文化特质。象肇兴侗寨五座鼓楼以“仁、义、礼、智、信”命名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杉木文化”、“树木崇拜”所体现的“人地和谐”、“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念,正与现代国际生态旅游主题理念相一致。如能抓住这一点做文章,不仅可使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也能为各族人民提供一个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正确方向。

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均衡问题是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均衡:

(1)传统性与现代化的均衡。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文化传统是发展旅游的依托和底蕴,强调和维护传统是必须的。但同时旅游者大都又以现代社会为现实生活背景,在文化寻异过程中会显示出他们对现代化的某种需求。因此,旅游开发中就不可避免地有传统性和现代化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发展和保护的平衡点。一方面,要保护和弘扬实质性的传统,在推崇设施设备、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现代化的同时,不忘以传统文化作为底蕴。另一方面,是传统的发展和创新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不能过分强调原汁原味(比如民族村寨中一些饮食、卫生习惯就必须该),而应在结构完善、功能合理的基础上达到形式的最优。也不能片面强调产品的抽象文化价值,要让客人既能体验传统文化精神,又觉得我们的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并非“脏兮兮、臭烘烘”和“落后”的代名词。

(2)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均衡。由于文化的开发无法避免文化的商品化,而商品化往往又会导致文 化失去本真性,并最终遭到腐蚀和破坏。因此必须正确把握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平衡。如何把握?首先,不能把经济效益摆在过高地位,为文化的商品化大开绿灯。其次,旅游产品或商品的开发设计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文化法则。第三,在推出“表演文化”的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本真文化不受旅游文化的过度冲击和破坏。目前部分村寨的旅游开发已初显商品化、庸俗化的倾向值得注意。

(3)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均衡:任何接待地要发展旅游,必须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但每个社会的文化承受力是有限的。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旅游接待地发展的事实表明,全面开放是危险的,适当限制是明智的。岜沙苗寨祭树神的神秘禁地一旦变成喧闹的歌舞表演场所,“最后的部落”的最后一丝神秘感也就荡然无存了。当然任何限制都应以不导致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隔离为前提。

2、树立科学的规划观,高水平策划和规划原生态民俗的开发。

加强旅游规划的规范性管理,切忌在没有完善、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前提下盲目进行控制性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的编制。过去我们许多基层政府在进行旅游规划时,总存在“轻总规重详规”的错误倾向,以为自己有不错的资源,只需设计师告诉我在哪里建房子就可以,仿佛旅游开发主要是建筑师和工匠的事情。对于原生态民俗社区这类以旅游活动和体验为主的旅游区而言,如果没有总体规划对区内资源的全面综合评估,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科学的市场预测,没有切实可行的项目策划和经济可行性论证,任何规划师的设计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科学规划应该建立在对全州原生态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和实施步骤,并通过旅游区划进行村寨群的划分,确立各村寨群的旅游形象、功能定位以及村寨间的旅游功能分工,为各村寨群策划各类旅游开发项目及设计系列旅游产品,同时结合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开况做好旅游线路规划。要倡导村寨情景规划和体验设计,就每个民族村寨的具体规划来说,一切要从旅游者的需求角度出发,游客来这个村寨是想追求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希望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因此,我们的规划师既要了解原生态社区所拥有的体验载体和基质(即差异化的文化与环境,尤其是景观建筑、民情风俗、风物特产、音乐歌舞、故事传说、生产生活形态、特殊文化形态等),也要了解该社区旅游细分市场的体验需求(主要是娱乐性、知识性、参与性、愉悦性、刺激性、成就感、解脱感、归属感、荣誉感等)。规划师应以这种体验需求为导向,将村寨旅游资源中的体验载体和基质加以提升、组合、设计成各种体验性旅游项目和产品。

3、深度开发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

要提高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旅游综合效益,必须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何谓深度开发?一方面,要针对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参与体验式的需求特点,设计开发出上档次、可参与、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不同层面,推出更多新的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用前国家旅游局规划与财务司魏小安司长的话说就是“要从表面转向深入,从平面转向立体,从单一转向综合,从单干走向合作,从个别参与走向全民参与,从大众化走向特色化”。

(1)从表面走向深入。主要指旅游开发层次上要由浅层转向深层。黔东南的原生态社区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层面的,也有精神文化层面的。目前的开发仅停留在寨容寨貌、歌舞表演、礼仪祭祀器物、农产品、饮食、服饰等的观光与体验,而对村寨文化的景观美学价值、环境生态价值、社会伦理价值、道德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深层次的资源价值缺乏认识,缺少可供体验的项目和产品。因此深度开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村寨旅游产品的层次,从单一观光旅游转向文化旅游、体验旅游,创造出更多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并逐步深化形成品牌。在努力营造旅游精品的同时,着眼于产品的多样化,追求档次与规模、数量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现代旅游文化的大众性,也决定了旅游开发和经营必须充分考虑大众游客的需求特点,仅仅依靠国外市场或某些细分市场,也不可能把原生态民俗旅游业做成支柱产业。因此,原生态民俗旅游不能搞得“曲高和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高处不胜寒”的冷清结果,要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与旅游需求层次的游客,开发短期观光、度假休闲、参与体验、科普教育、学术考察、采风等不同类型的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

(2)由单一向综合转化。单一向综合的转化需要树立两个观点:一是树立综合性的资源观,民族村寨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社会性旅游的资源,不仅有观赏性旅游资源,还有度假体验、休闲、探秘旅游资源;二是树立综合的产品观,村寨不仅要有观光旅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要有参与、体验、度假、休闲、生态探险等复合型的旅游产品。有条件的还可推出特种旅游产品。邓敏文先生早在六年前就针对侗族文化开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诸如开展侗族稻作文化、渔猎文化、纺织文化旅游项目,深化民间歌舞文化、民间节日文化,使游客到侗乡来,不仅可以观光,还可观察和参与侗族人民的劳作,体验侗民族生活,感受侗族精神文化。试想当游客进入侗寨,体验一些常规项目后,再穿上侗家布衣,白天与侗家人一起下田捕鱼、上山打猎,傍晚回到木楼,围坐火塘,品尝香糯,喝着油茶、米酒,吃着烧鱼、腌肉,饭后与侗乡青年男女在鼓楼下吹芦笙、唱大歌、踩歌堂、看侗戏,或跟侗家妇女学习纺纱织布、挑花刺绣,或听老人讲述侗家古老的传说,在蛙叫虫吟声中沉睡侗乡,又在鸡鸣鸟语声中领略侗乡晨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这样的侗寨不就“有看头有玩头有说头”了吗?

(3)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强调的是立体开发、立体服务、立体消费。目前原生态民俗旅游产品和服务都很单一,能让游客掏钱的项目不多。是一种平面的概念。强调立体经营有几层含义:一是在时间上尽量延长,季节上争取全年都有。一般而言游客停留3个小时就有一顿饭,6个小时就有一个晚上。如何让客人停留一个晚上,又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晚上,是目前原生态民俗旅游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村寨旅游几乎不受季节限制,特别是冬半年民族村寨节日众多,恰值自然风光旅游进入淡季,正是原生态民俗旅游的黄金时期。二是在空间上尽量开发更多的景点,不同的村寨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从食、住、行、娱、游、购诸方面,从山上、水上、寨中、户内等不同体验载体中提炼出一批深度体验的旅游项目。三是强调服务的立体化,除了旅游六要素方面的消费,村寨还有可能提供其它方面的机会,如商业机会、文化机会、教育机会,甚至生活机会,一旦这些机会成为可能,反过来可以大大促进旅游业本身的发展。

(4)单干转向合作,由小景区转向大景区。原生态民俗旅游的开发不仅仅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村寨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社区,必须实施整体联动开发战略。由于资源的同质性,过去各干各的,既零散无序又相互模仿,因而出现产品雷同和恶性竞争。实施整体联动开发就是要从单干转向合作,要 把整个民族社区当成一个大景区来看待,景区内各村寨应作为大景区整体的一部分,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比较优势的前提下,把村寨最有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提炼成核心品牌,形成一个个有各自特色的主题村寨,形成良好的区域分工与协作关系,营造一个共赢的局面。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促销、线路设计上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把整个景区做大做强,增强整体竞争力。针对目前缺乏统一品牌、缺乏联动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现状,一方面应科学分析和充分考虑各县之间的资源特点和竞合关系,整体策划,实施区域联动开发战略,形成联动性产品及环形线路,并统一促销宣传口径,统一包装,编制统一的旅游线路报价,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成真正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线,树立起良好的市场形象。另一方面,对于不同的民族村寨,要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特色定位,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化,特别是一些村寨群的资源整合与联合开发更显迫切,要明确各村寨的功能和竞合关系,确定各村寨最适合发展的文化旅游项目,实施串联组合开发,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区,并进行统一的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充分发挥村寨群的整体优势。除了前面提到的巴拉河苗族村寨群、肇兴、堂安、厦格、纪堂侗族村寨群,黔东南有开发潜力的民族村寨群还有很多,黎平的地扪、茅贡、高近、流芳村寨群,锦屏的平秋、彦洞、石引村寨群,榕江的三宝、宰荡、大利村寨群,从江增冲、往洞、信地村寨群,还有地跨三县的报京、岑松、寨头村寨群以及仰阿沙湖畔众多的村寨群等。村寨间的充分联合不仅能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种类,避免“千村一面”、“产品雷同”,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区域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也可带动更多村寨旅游业的发展,扩大社区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的范围和程度,并能避免少数村寨因游客过多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4、实施“六要素”综合开发战略。促进原生态民俗的产业化发展。

(1)食:饮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效益的重要来源。黔东南各民族都有着丰富的特色饮食文化,苗族的酸汤系列、侗族的腌味系列、瘪系列等都极富特色。开发中不仅要从色、香、味、名、形、器等方面予以提升,还要从环境、礼仪、风俗、民族歌舞与音乐等方面进行文化注入和氛围营造。

(2)住:黔东南各地民居各具特色,是各民族艺术、文化、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吃住农家、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是大多数民族文化旅游者的初衷和愿望。民族旅游村寨要不要修建星级宾馆?如何培训村民做好民居旅馆接待?如何确定民居旅馆的标准和档次?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业尤其要在“住”字上下功夫,以避免走人误区。依笔者见,大多数旅游者不是来村寨找星级享受的,但过于简陋、“室徒四壁”的民居也不能满足客人的基本要求,淋浴、水冲式厕所等起码的卫生设施和体现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家具、室内外陈设都是必不可少的。应开发不同档次的民居旅馆,如果能将地方生产生活器具、工艺品乃至祭祀用品合理展示,哪怕略作夸张的堆砌,也能增强民族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强化游客的感受。

(3)行:游客在经过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长途旅行之后也想感受一番“原始”交通工具的滋味。骑马、骑大象、骆驼,甚至毛驴和牛,坐独木舟、木筏、竹排、滑竿、轿子,在全国都有成功开发的先例,云南高山峡谷间的“马帮”更成为当地人最重要的旅游创汇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发黔东南特色旅游交通,不仅可以丰富旅游项目,也能提高旅游综合效益。

(4)游:观光游览和文化体验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主要形式。景点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仍然是旅游工作的重点,不仅要从点、线来开发,更要从面、网来建设,近期应选择有条件的若干区域,打造兼有民俗风情、文化考察、娱乐消遣、探险猎奇、医疗保健、商务贸易等多种功能,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文化旅游区。鉴于目前景点景区小而分散,尤其是缺少大体量、日常性经营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体现原生态民俗主题的综合性景点景区的“有星无月”现状,建议在凯里周边地区(最好是巴拉河一带)修建一日常性经营的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黔东南民族风情园”,开展民俗体验、文化考察、娱乐消遣、探险猎奇、医疗保健、商务贸易等多种旅游活动。建议该园以类似但又不同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模式建设,既是黔东南原世居民族原生态文化的集中体验与展示场所,又是巴拉河村寨群、西江、雷公山等原生态旅游区的“大本营(游客服务中心)”和“游客集散地”,同时还将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从而极大地提高我州的旅游接待水平,减少黔东南州旅游凯济效益漏损,提高旅游综合效益,真正打造出黔东南原生态民俗旅游的品牌,从而形成成熟的旅游目的地。

(5)购: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黔东南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众多原创性的民族民间工艺品、艺术品,但长期以来,民族工艺品品牌的保护、挖掘、生产和营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旅游购物消费偏低,极大地影响了黔东南旅游业的综合效益。笔者认为,实施民族旅游商品的产业化开发是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民族工艺品的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发展,将黔东南丰富的服饰、银饰、蜡染与刺绣工艺品、竹木模型、民间乐器、土特产品、保健食品、民族医药产品等打造成精品品牌,提高黔东南民族旅游商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国内国际竞争力,从而满足黔东南旅游发展对民族旅游商品的迫切需要。

(6)娱:在文化娱乐方面,黔东南有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各种民俗节日、庆典、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歌舞、民族音乐、婚俗等都是文化旅游者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黔东南有“百节之乡、歌舞之州”的美誉,举办各种节日活动也搞了很多年,但如何办得更成功更有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之,以旅游六大要素的综合开发为载体,通过恰当的文化注入,将黔东南原生态民俗的整体优势体现出来,将具体的民族文化景观以及渗透在设施、服务中的民族文化审美展现给旅游者,不断创造旅游消费的热点和亮点,延长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营链,最终促进原生态民俗的产业化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5、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全方位营造原生态民俗文化氛围。

民族文化氛围是提高旅游者整体地域文化体验的关键因素。原生态民俗是黔东南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氛围营造以突出这一特色。以侗族地区为例,侗族文化资源中最能体现侗族文化特色的不外乎侗族大歌、鼓楼、花桥及侗族服饰。因此侗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应重点加强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鼓励和支持组建民间侗族大歌艺术团、乡村侗歌侗戏队、景区表演队,让侗歌侗戏更多地进入中小学课堂,编写通俗易懂的侗族歌曲进行大众化普及演唱,尤其在职有关干部要求能说唱几句,并考虑在黎平建一座侗族大歌歌剧院,通过不同渠道、不同途径展现侗族文化。纳西古乐能烘热丽江,相信侗族大歌也能唱红侗乡。第二,县城作为侗族社会文化中心及文化展示的窗口,但多 数侗族县城却很难看到侗族服饰的着装,这与我们的宣传和定位在表象上极不相称,特别是以“侗乡之都”定位的黎平县城居民着装汉化率几乎达到100%(全县侗族着装汉化率也达80%以上)。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服饰的汉化显然大大削弱了侗族社会和文化的特色和氛围。近年来黎平、榕江、从江等县节日期间要求干部着民族服装效果良好,值得发扬。此外,在城市风貌上侗族县城的特色也不浓,作为侗族文化精品的鼓楼、花桥的装饰手法,是否可以适度移置于美化城市?是否有必要将老城区现有的建筑风格,逐步微调到符合侗乡特色的文化风貌上来,从而增加窗口的侗族文化氛围。剑河新县城的建筑风格就很好地营造了苗族文化氛围。

6、遵循公平、尊重的原则,促进社区群众的全面参与。

原生态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尊重、公平的原则,充分鼓励和保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从旅游业发展中充分获益。尊重原则是指充分尊重社区的文化、环境、经济模式和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行为,尊重当地普通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公平原则是要使旅游收益和成本在社区各类人群和各类参与者中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做到这两个原则的唯一途径则是保证社区群众全面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不仅要参与决策、规划,还要参与项目经营、管理,并在参与中取得旅游收益并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

强调参与,一方面是要改变村寨旅游目前以观光为主的浅层次开发现状,从游客的体验需求出发,结合不同村寨的旅游资源特点,从食、住、娱、学等方面推出更多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充分参与。这不仅仅是一个体验是否充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和提升了旅游产品,留住了客人,大大拓展了村寨旅游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强调的是村民充分参与旅游开发。当地居民能否有效参与并获益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过去的村寨旅游开发往往只强调村民参与文化展示与接待方面的旅游活动,参与面不大,参与程度不高,受益不多,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如何形成一套民族村寨社区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有效机制,特别是社区普通群众从旅游发展中获益的机制,是当前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原生态民俗旅游的社区参与层面是无穷的,只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原生态社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就能找到各种参与并获益的途径和方式。

第一,参与旅游活动。村民除了能提供食宿、导游、信息等的有偿服务外,还能从民族文化展示(主要是民族歌舞表演和各种工艺与技能展示)、物品展览、技能传授等方面创收。比如在民族文化展示方面,可以有选择性地开辟一些家庭作坊,以民间传统技艺(刺绣、雕刻、竹编、篾编、织布、纺纱、木工等)的展示、表演和传授,以及民族工艺品的现场制作为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参观学习、参与,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工艺品的可信度和购买欲,延长滞留时间。在工艺品的开发上,应立即着手以师带徒的形式建立专门作坊,扩大生产规模,组织批量生产,同时也使民族传统技艺得以传承。有关部门要帮助村民建立营销合作组织,并制定市场营销的目标和策略。为扩大参与面,可采取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工艺品开发。在拓展旅游项目和提高项目的参与性方面,民间传统文化也大有文章可做,侗族典型的农耕文化(稻作、旱作)、纺织文化、杉木文化等都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以稻作文化为例,侗族在稻作方面有独特的传统技艺,是不可多得的人类财富,从犁田到播种,从插秧到收割,从粮食的储备到加工成各种侗族风味食品,这些工序及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一年四季都可以展示,并可根据季节组织不同的农事活动让客人亲自参与、体验,如耕田、摘禾、打谷、放田捉鱼、烧鱼野炊、打粑粑等,为增加游人乐趣,还可以开展犁田、插秧、摘禾、捉鱼、打粑、春米等活动的比赛,增强参与性。有些独特的稻作工具,如犁、耙、摘禾刀、弯篓、抽水车等还可做成微缩精致的旅游纪念品,也可将稻作工具工序拍成照片、录像或写成小册子向游人出售,传播文明之光,使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这对城市居民、北方民族、麦作民族来说,无疑是一种吸引和启迪。侗族的风味食品更加丰富,也可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侗族纺织文化、杉木文化、渔猎文化等传统文化也同样可以进行类似的深层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