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7 21: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篇1

传统心理学秉承因果诊断治疗模式,过多考虑个案消极方面,未能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探讨个人与环境互动与发展对个体复原的作用。这也导致了长期以来,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即把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的失败上,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从一个人正向、积极的能力与特质,从增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动力过程给个人带来的能量方面来研究。由于传统心理学研究对人类积极品质缺乏探究,因而不能从实质上解决个体心理问题。事实上,创伤后心理健康研究应该更多思考人性的积极面,重点在于帮助公众更健康、更美好地生活。积极心理学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应运而生。积极心理学从积极心态出发要求人们解读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力量和品质,我们目的就是协助他们发挥这些品质的作用,达到改善创伤后生存状态和心理困扰,实现幸福生活与快乐心态。已有研究表明,拥有积极观念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不顺心以及各种丧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从应用视角看,积极心理学就是强调用一种积极的眼光和方式看待问题、困难和挫折。面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不如意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的埋怨,我们必须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如意,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接受这种不如意。我们都在说一句话:“态度决定命运。”积极的心态必定会给我们的生活(而无论是正常、平凡的生活,还是经历过变故和灾难的生活)带来希望和改变。

二、创伤中的心理复原力

(一)复原力的产生与实质

如上所述,传统心理学一直认为,消极的经历一定会导致消极的发展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面对同样重大压力事件,青少年及成人产生反应和后果并非完全相同。即“有些人不会出现明显的身心状况甚或崩溃的现象,而有些人即使在微弱的压力情况下则出现情绪困扰”。甚至“有些人在出现压力症状反应前,其人格特质已有某种程度的异常”。这种发现提示我们: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建构与反应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建康和行为反应的表达层次?早在20世纪70年代,个体面对创伤事件所表现出系列心理反应的这种差异,引起研究者对人类应对创伤能力的高度关注。复原力(resilience)的定义因强调的侧面不同而不同。我们认为,复原力是指个人具有或学习到的某些特质,这些特质或行为会因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而保护个人不受压力或挫折情境的影响,使个人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因之发展出健康的应对行为。心理复原力是一种在困境中迅速崛起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帮助人们克服压力和挫折,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求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且,这一能力并非一成不变,是可以根据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和提高的。当遭遇创伤性事件时,一个拥有复原力的人,不但能缓解压力而且能从压力中学习,使自己更加坚强。复原力一直存在于人的心底深处,平时不大会注意它,但是一旦面临压力和挫折,复原力将帮助人们减轻痛苦。近年来,复原力在许多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强调在理解个人成长和发展时要多关注优势而不是劣势,重点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强调要充分发挥个体积极能动性,要着重关注人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

(二)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

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备的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人格特质。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个体安全、情感支持、沟通、认同、解决问题等保护作用,使个体修正对危机情境的反应。个体在危机中拥有越多的保护因子就越能促进复原。心理学家Konrad整理出以下几种复原力保护因子:与父母维持良好的关系;有自我价值感;能与他人合作;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信任他人;有内控性人格;有问题解决能力;有思考的能力;具有幽默感。台湾学者萧文教授认为复原力的内在保护因子有7种:(1)具有幽默感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件;(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做适度分离;(3)能自我认同,并具有独立控制环境的能力;(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5)具有向环境或压力挑战的能力;(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感或无力感。(三)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是指在个体以外的环境中,能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适应不良结果之因素。因此,复原力的外在保护因子就是指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中所拥有能促进个体复原的因素。家庭是影响个人面对困境复原的重要因素。家庭提供和谐的气氛有利于个体复原力的提高。和家庭有关的保护因子有:父母有爱心的家庭观;对孩子足够重视;家庭凝聚力;家人与朋友的非正式和多代间的感情亲密程度;压力较少的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具有坚强的信念以及控制生活的能力;对不同活动都建立或维持常规。学校和社区的保护因子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积累成功积极的经验,发展与教师的良好关系,与同学有成功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相处和睦。在外在保护因子中,情感的连接是重要的,而关怀和支持是情感连接的重要因素。

三、从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干预

(一)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情绪和体验,传达积极的生活理念———感谢命运,我们还活着,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灾难,面对明天

创伤后,青少年看到的到处都是破败的场景,有可能是倒塌的房屋,也有可能是残缺的尸体,体验到了大部分都是消极的情绪,悲伤、失落、焦虑、抑郁、恐惧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才能让人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呢?这就需要一些小的、细微的东西了。比如说对地震中幸存的青少年进行的心理干预中,治疗者和亲友们在表达情感上的安慰与关心的同时,可以轻轻握住他们的手或保持其他的身体接触,就这一个小小的动作,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他并非独自面对不幸,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与现实状态的联系,不至于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故去的亲人上,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再如,我们的总理,在汶川大地震的现场,面对一张惊慌失措的刚刚从废墟里刨出来的小脸孔,他上前亲吻了他,这个也很重要,第一时间把这种生存的信心,希望和鼓励,最早时间给那个患者,使他有了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还有废墟中刨出来的人,上担架的时候,盖上被子,适当给躯体以抚慰,公安干警翘起拇指,像我们的总书记脱了鞋坐到病人的床铺上去,这些很多都是传达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的具体方式。

(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努力寻求并培养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品质,如乐观、聪明、努力等等

记得一句话说:“忘记就是铭记。”我想这句话在这里可以这么说:“真正的治疗不应该是克服失落、恐惧等等消极的情绪,而是建立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品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创伤人群的积极教育,一方面对青少年创伤者各种积极品质的予以发掘,另一方面要在现实生活中培育这些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培养积极的人格特征,塑造新的积极品质。即创建一种积极主动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发挥每个人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同时,灾后积极人格特征的建立还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方法进行干预,比如鼓励、肯定培养爱的能力(爱自己以及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等等。这里要注意的一点,跟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体会到的是同一个道理:赞扬的力量总多于批评。例如,如果我们长期赞扬一个人一些平时很正常的动作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越来越乐观、自信。我们相信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三)构建积极的社会生态环境

篇2

论文摘要: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个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家长言传多于身教;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即发挥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作用。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人们更重视教育问题,家长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几年来,心理学界提出了一个比较新的观点: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智商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将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标,用来比较人的聪明程度。情商指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能力、认知他人情绪及人际关系管理五个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坚强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乐观进取的性格等对人的影响。情商教育让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学会为人处世,让他们更加快乐、自信、受欢迎、有爱心和意志力,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对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1)现实地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这是指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现实地接受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适应环境,表明其心理处于正常健康的状态。 

(2)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观念与行为,情绪反应适度。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识性东西的认识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合乎常理的,适度的,该大喜则大喜,该小愠则小愠。 

(3)对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情绪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 

(4)行为方式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规。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处在健康正常状态的表现。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够以正常的方式与周围的人交往,没有诸如社交恐惧症和极端的自我中心之类不正常的交往行为。 

(6)统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续性。健康的人格是统一的,因此它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的误区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意义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当前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 

1.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 

家长很舍得教育投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上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除了正常在校学习之外,家长还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以后就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为人父母的任务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这样做完全忽视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使孩子觉得学习不快乐,生活没意思,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离家庭,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2.家长言传多于身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说教不断,整天对孩子唠叨做人的大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而他们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按不同的原则处理问题。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经常使孩子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会。 

3.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 

家长普遍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对孩子的物质要求,家长大都有求必应。如果孩子学习进步,成绩提高了,家长更乐于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和负面情绪,多表现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学习,否则会影响成绩。虽然丰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和爱护,觉得孤独无助。在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这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家长只重视青少年身体的健康、知识的进步,严重忽视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忽视了要教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如何为人处世……而这些才是让青少年受益终生的。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与子女朝夕相处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环境氛围,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子女施以影响的活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关键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攻击反应试验,结果发现孩子倾向于模仿成人动作。这一实验向人们证明了榜样行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品德修养,一言一行,甚至神态表情,动作细节,无不对青少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示范行为会起到重要的榜样作用。 

2.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 

(1)教养方式一般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溺爱型。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爱使孩子自私,任性,骄横,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不懂得尊重、关心和感谢。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庭,走向社会,会处处碰壁,无所适从。家长的爱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种,专断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格苛刻,粗暴生硬,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家长的简单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或唯唯诺诺,或冷漠麻木,或无所畏惧,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孩子身心都受到严重伤害。 

第三种,放任型。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长对孩子不关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爱和关心,行为放纵,没有责任感和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产生偏激行为,导致违法犯罪。 

第四种,民主型。家长对孩子关心、尊重、理解、信任,爱而不惯,严而不苛。对孩子多鼓励和引导。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诚、自信、自尊,积极进取,有责任感,人际关系融洽,社会适应良好。显然四种教养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长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家长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孩子情绪稳定,轻松兴奋,自信开朗,能促进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发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决问题、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不良的家长教养方式让 

孩子或自我中心、骄横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人际关系差,适应能力差,主观幸福感缺失,导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责、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极应对方式。 

(2)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智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父母要关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会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3.良好家庭氛围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围主要指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气氛。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这里只讨论夫妻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时刻感染着孩子,夫妻关系是否融洽对孩子成长有重大意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乐园。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了他们的快乐成长和一生幸福,父母应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这是家庭氛围良好的基础。夫妻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给孩子创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健康快乐成长。夫妻间有矛盾分歧,应避免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即使夫妻离异,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要让孩子感到父母仍然爱着自己。在爱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也懂得了爱,学会了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担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长有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滋养。 

参考文献: 

[1]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 

[2]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研究”课题组.中俄大学生价值取向对比调研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12). 

[3]南怀瑾选集:第10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一)回顾摇滚乐在国内发展的历史,某些或某支摇滚乐队的介绍,摇滚音乐人个人传记或者访谈。回顾历史的包括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和《摇滚乐的兴起与影响》、陆凌涛、李祥的《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个人访谈有周国平与崔健一起完成的《自由风格》;摇滚乐队介绍有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等等。其中,洛秦的《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文化方面和社会方面为主,多角度阐释了摇滚乐的起源与壮大。钟子林的《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则以时间脉络来构思全文,自摇滚乐的诞生至今,整理了摇滚乐的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并且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主要摇滚人物的音乐、生活以及创作背景。周国平和崔健合写的《自由风格》则是以对崔健的访谈录为主的个人专辑。周游的《北京摇滚音乐部落》则是以介绍北京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20年左右的时间里,北京涌现的一些重要的摇滚乐队。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6] 薛艺兵《捕风捉影话田野――音乐人类学田野的中国思路》,载《音乐艺术》,2010年第1期。

篇4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43-44

篇5

心理一致感;有益健康模型;压力

1.引言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和发展,研究者的焦点转移到了有利于健康的方向。1979年Antonovsky提出了有益健康模型,其中心理一致感是该模型得以操作化的一个核心概念。

2.概念界定

心理一致感(senseofcoherence),这一概念最初是在1979年由以色列心理学家AaronAntonovsky提出,他认为心理一致感是一种总体上个体对生活的认知倾向性,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自己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一种深入、持久、又具有动力性的自信心。

个体的心理一致感由三个因素构成:可理解感,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来自外界的应激源和生活的挑战是结构化的、可观测的、可解释的,是心理一致感的认知成分。可控制感,指个体对应付挑战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的感知,是心理一致感的工具成分。意义感,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生活是有意义的,对来自外界的应激和挑战是值得自己付出时间与精力的,是心理一致感的动机成分。心理一致感的三个因素是动态相关的,可理解性、可控制性和意义性水平都高的个体认为世界是高度一致的,而在心理一致感的这三个方面得分都低的个体认为世界是高度不一致的。其中,作为动机成分的意义性是心理一致感的三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因为它使个体产生探究世界的动机,使个体去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并为解决一个新问题去寻求新的资源。

Antonovsky认为心理一致感的形成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普遍性抗拒不足,包括个体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可能导致情绪情感混乱的事件、压力源或危机;二是普遍性的抗拒资源,指在面临压力情景时,能够促使个体成功管理压力的内外部应对资源。Antonovsky认为普遍性抗拒资源包括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的程度、社会支持和社会关系、文化背景、价值观等一切可以应付应激的资源。在有益健康模型中,个体的心理一致感主要受普遍性抗拒资源的影响。

负性生活事件将会降低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刘俊升等的研究表明应激水平与心理一致感之间存在负相关[1]。海倩的研究表明蚁族压力构成与心理一致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父母的关爱和同伴的支持会增强个体的心理一致感。个体与父母和同伴之间的依恋同心理一致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Lempers(1992)[3]研究结果表明和谐的家庭关系与同伴支持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积极的持续稳定的资源,从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一致感水平。

3.心理一致感的相关研究现状

A.国外研究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各类疾病与患者的研究,Susan K.Lutgendorf[4]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一致感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水平与老年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关系密切,低心理一致感的老年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较差,高心理一致感的则相反。

特殊人群的研究,Kjell Hansson[5]关于品行障碍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品行障碍患者的心理发展严重滞后于常人的发展水平。

对心理健康的研究,Sakari Suominen[6]通过纵向研究发现: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水平高,则其健康状况也良好,男女的预测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对幸福感的研究,一项关于日本大学生的研究也显示:心理一致感的高低直接制约了幸福感的程度,而且两年后对幸福感预测能力依然显著。

对人格的研究,Tura研究了心理一致感与人格的关系,高心理一致感的个体,神经质出现的几率很小,而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和开放性出现的几率大大提高。

B.国内研究

我国林田[7]等人的相关研究发现:II型糖尿病病人心理一致感对自我护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高心理一致感的病人自我护理行为能力相应会升高。许昭2008年的研究显示:短跑运动员与同龄普通青少年的心理一致感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短跑运动员拥有较高的心理一致感水平。而且随着运动员的水平升高,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也显著提高[8]。刘俊升等以高中生为被试,分析了青少年的心理一致感特点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生心理一致感的发展水平存在年级的显著性差异;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的个体也越趋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调节压力[9]。

4.研究展望

在国内,有益健康模型理论发展的比较晚,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还处在量表的修订阶段,仅有的文献也只是针对某一领域做一个简单的相关研究,使用领域有待拓展。有研究证明可以通过教育、支持等来提高心理一致感水平,目前国内也没有相关的实验研究,可以通过这些研究把心理一致感与干预措施联系起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发展丰富有益健康模型理论。

[1]刘俊升,周颖,魏超波.青少年心理一致感发展及其应激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07

[2]海倩.蚁族群体压力构成、心理一致感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Kristi M.Lemm,Marilyn Dabady,Mahzarin R.Banaji.Gender Picture Priming:It Works With Denotative and Connotative Primes.Social Cognition,2005,23(3):218-241

[4]Olle Soderhamn and Linda Holmgren,testing Antonovsky’s sense of coherence(SOC)scale among Swedish physically active older people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45,215-221.

[5]Kjell Hansson,A salutogenic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nductdisorder(CD),taylor&Francis health sciences,NORD J PSYCHIAtRY_VOL 58_NO1,2004,5-16.

[6]I.Skarsater,M.K.Rayens,A.Peden,L.Hall,M.Zhang,H.Agren,H.Proehazka.Sense of coherence and recovery from major depression:A four-year follow-up.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7(l):54.

[7]林田,林细吟,万丽红.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与心理一致感、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01(第23卷总第273期上旬版)

篇6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中学生人际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

课题类别:名师专项(A类)课题

课题编号:1201442497

承担单位:广州市铁一中学

课题负责人:黄雄

联系电话:

起止年月: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

E-mail地址: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制

2015年5月

一、开题报告(提纲: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重点与难点、研究的创新点、研究基础、预期成果、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研究进度、经费分配、参考文献,可加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阶段,在人际关系方面,在与家长、同学或者老师的交往过程中由于交往策略不当引起各种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学业及身心健康;本研究在整合了中学生人际问题影响因素,结合中学生的在人际问题上的认知、情绪、行为、生理反应,建立理论模型。

拟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并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在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国内研究主要倾向于一个或者多个因素与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聂衍刚等通过《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自我效能感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其社交适应行为;而同伴朋友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则负向预测社交适应行为。

刘红梅等认为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或破坏,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使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会使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从而带来不同的交往结果,随着个体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需要进行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时,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成功地进行情绪调节,是影响个体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人际交往中善于选择良好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往往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那些交往能力较差的人可能在社交情境中进行情绪调节时往往选择的是一些不太合适的情绪调节策略。

程玉洁等认为家庭功能通过情绪智力间接影响中学生人际适应,家庭功能对人际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功能的相互关系、沟通、父母关注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 与人际疏离呈显著负相关;而家庭冲突、父母控制与亲社会倾向呈显著负相关, 与人际疏离呈显著正相关。

2.国外研究

在亲子关系方面,Markowitz F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对学习困难儿童亲子关系中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监控维度亲子依恋程度都有一定影响。

在同伴关系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自我概念儿童孤独感的形成等方面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而且影响其学业成绩。同时,儿童的班集体归属感对其后来的课堂投入与参与产生重要影响,不良的同伴关系往往会导致较差的学业成绩。

在师生关系方面,有研究发现,师生关系与学业成绩关系密切,其中师生亲密影响比较大师生亲密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而师生冲突和师生依赖则产生了消极影响有研究者研究了理论和实证基础上的师生关系,他们特别关注师生关系对维持青少年生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青少年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的类别中,其遭受社会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危机正在增加,需要教师适时给以帮助。

三、研究内容及重难点、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1.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查找法,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人际压力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预想。

2.利用压力量表进行实测和分析数据(研究重点)

(1)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

(2)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

(3)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3.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研究难点)

(二)创新点

1.理论创新。本课题在已有的文献及理论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野,采用心理学、教育学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建立中学生人际问题干预模型,这对学校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2.内容创新。本课题修订和使用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系统地从中学生个体与群体二个方向三个层次(认知、情绪、行为),系统探讨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四个层次培训干预工作者。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干预效果,修订和完善理论模型。这样系统、综合研究中学生人际问题对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评价体系、影响机制和干预措施是一种创新。

3.方法创新。本课题针对学生人际问题构建干预层级模型,开展学校多层级心理干预实验,这也是同类研究少见的方法。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项目是一个实证性的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1.文献综述法与理论模型构建: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查找法,在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中学生人际压力问题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预想。

2.心理测验法:a)通过国内外文献整理,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b)利用相关量表进行施测,获得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和SCL-90测试数据;c)利用SPSS处理和分析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3.人际压力干预实验法:开展中学生人际压力方面的心理危机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干预策略。

五、研究进展情况与课题成果

(一)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理论构建期:文献研究,建构理论,提出研究假设(2018.3-5)。

(1)前期的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提出目前中学生人际压力心理危机的研究的不足及研究构想,对人际压力进行定义,对干预策略进行整理归纳及构想;

(2)召开课题论证会和研讨会;

(3)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

(4)撰写理论综述文章。

2.第二阶段,研究准备期:包括研究工具、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的准备(2018.6-9)。

(1)修订相关工具,修订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等;

(2)制定心理测验方案,选择研究对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相关问卷的前测,筛选出具有人际压力方面心理问题的对象。

(3)通过数据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影响因素。

(4)制定心理干预方案,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四个层次培训干预工作者。

3.第三阶段,实证研究期:干预研究(2018.10-2019.3)。

干预层级模型图

针对四个层级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干预措施和策略,选取具有人际压力问题的学生分成干预组和控制组,对干预组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多层级干预实验,控制组的学生只进行单一干预。

4.第四阶段,干预实验期:干预实验研究(2019.4-9)。

采用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团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心理辅导方法,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的干预实验,以期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协调的,预防、预警、干预相配合的人际压力问题干预机制。

实验思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干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对象,制定干预(教育)措施,设立干预组和控制组,通过前测后测,比较实验后,干预组与控制组的心理状态水平的差异。

5.第五阶段,总结期:分析数据、进行总结,修订和完善理论模型(2019.10-2020.3)。

(1)撰写研究系列论文和结题报告;

(2)请专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二)实证研究的手段和关键技术

1.心理测验技术

本课题将认真编制、修订和借鉴国内外信度效度高的相关心理测验问卷和量表,严格挑选测验对象,精心组织测评,保证测验数据的客观、有效。

2.关键点

关键点有三,一是要利用心理测验技术和访谈法筛选具有代表性的被试;二是要对量表数据进行科学处理,探讨中学生人际压力的影响因素;三是是干预措施的选择和制定,不同层级干预实施者的实施效果,保证研究数据的科学性。

(三)预期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主要阶段性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1

2015年—2016年

中学生人际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论文

2

2016年—2017年

中学生人际问题干预策略的研究

论文

六、研究人员组成及分工

序号

姓名

承 担 任 务

1

黄雄

项目设计及组织实施

2

苏宜欢

心理辅导干预测验

3

周虹

心理测量数据收集分析

4

徐雁

心理测量数据收集分析

5

蒋茂霞

学生人际问题现状调查及分类探因

七、经费分配

支出科目

金额(万元)

用途说明

1.直接费用

1.9

问卷、量表印制及数据收集,参加相关学习及交流,费,邀请专家指导等

2.间接费用

0.1

开展开题与中期评议、验收或鉴定和其他管理活动开支的费用等

八、主要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 《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沃建中等,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03,9-15

[3]聂衍刚等,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3),346-351

[4]贾接梅,国外青少年人际关系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04-205

[5]刘红梅,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特点及其与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6]李红梅,中学生自我表露训练对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12,11(27),1334-1337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二、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活动主持人(一般为课题负责人):黄雄

开题时间:2015年5月20日

开题地点:广州市铁一中学越秀校区小会议室

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黄雄、苏宜欢、周虹、徐雁、蒋茂霞                            

所在单位人员:

其他:无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与合理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估:

1.本课题力图从学校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危机管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采用心理测评和数理统计、学校心理教育实验等方法,利用行为观察、高级统计和学校教育手段(如校会、级会、班会、个体咨询)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人员也包括了政治学科、心理学科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具有鲜明的整合特色。

2.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基础,其结果探讨了中学生人际问题的影响因素,从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生同伴、家长五个对象进行干预培训,验证干预效果,可以为中小学开展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干预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本课题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干预这个大项目有支持作用,不仅在理论构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填补价值,而且可以为国家高效、有序应对校园常规危机事件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意见,为推动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发展,培养应急干预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

建议:

1.研究中要注意测量工具和统计工具的科学规范性。

2.干预策略的研究要基于学生实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成员: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五、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六、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意见

篇7

关键词:健美操 身体自尊 性别

1 前言

自我(self)是心理学中最早出现的重要概念之一,它独一无二地代表着个体存在的特点,使心理学家们长期以来对其倾注了大量的关注,而其中的自尊(self-esteem)因其对个体心理生活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乃至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大学生参与运动和锻炼对自尊影响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外心理学家的重视,自尊水平可作为一种人们参与体育锻炼过程水平程度的预测手段,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自尊常用来检测运动后心理稳定性与效益性的假设效果。因此,体育心理学家对运动和锻炼对大学生自尊的研究已成为学科研究前沿与关注焦点。目前,心理学界对自尊理论研究的基本结论是:个人的自尊是由具有性质差异的、各类具体的成分(如身体自尊、专业自尊和社会自尊等)组成。身体自尊主要包括对运动能力的自我评价,对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自我评价和对身体的适应性和健康质量的评价,它是大学生整体自尊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上述三种自我评价的结果将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鉴于上述3个原因,依靠降低一个人的意向与抱负来减少高重视性与低能力之间的不一致,促使其自尊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在西方锻炼和健康心理学领域,大量关于身体锻炼对自尊和身体自尊的干预性实验研究可以表明,身体锻炼对身体自尊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自尊量表(PSPP),探讨健美操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与提高提供一定的心理学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对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级健美操选修班进行调查,随机整群抽取参加健美操选修的大学生60名,男女各30名,平均年龄为20岁。

2.2 实验程序

以班为单位,在专业健美操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每周两次课,每次课时为1个半小时,持续8周,分别在锻炼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身体自我知觉剖析量表”(PSPP)和“主观重要性剖析量表”(PIP)的测量。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法

身体自尊问卷量表[1](采用Fox编制、徐霞和姚家新修订的中文量表。本量表是一个多维度等级量表),包括一个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PSW)和4个分量表——运动技能(ST)、身体状况(PC)、身体吸引力(BA)和身体素质(PF)组成,共30个题目,每题4个选项,分数全距为6-24分。PIP量表由运动技能(ST)、身体状况(PC)、身体吸引力(BA)和身体素质(PF)组成,共8个题目,每题4个选项,分数全距2-8分。经前期研究对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检验,结果符合心理学测试量表的要求。

2.3.2 数理统计法

实验数据在SPSS13.0上进行处理。

2.3.3 实验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特点

A代表大学生参加训练前的各个维度上的得分,B代表大学生训练后的得分。对大学生试验前后的身体自尊各个维度上的得分进行计算统计特征分析(见表1)。所调查的数据表明,经过8周的健美操训练,大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认识与评价提高,健身意识增强。

(二)大学生身体自尊的比较

将男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女大学生的身体自尊的得分进行同样的比较,结果见表3。表2说明,经过8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后,男大学生训练前后的身体尊有显著性差异。表3说明,女大学生同样经过8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后,其身体自尊的变化是很明显的。

具体到身体自尊的各个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前后得分的变化差异却并不一样。在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方面,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对男大学生的影响明显高于女大学生。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男性一直定位在强者的角色上,自然得具备强壮的身体和较高的运动能力,而女性要娇柔、美丽。而在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状态方面,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明显的高于男生。除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外,健美操项目的塑身功能,适宜的运动强度的刺激,这些都能充分地激发女大学生训练热情,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运动当中。在主观身体价值感这个维度,男女大学生不存在差异,说明我院大学生健身意识较强,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院体育文化发展较好。

身体自尊是指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作为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身体自尊包括两个等级:主领域一般的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次领域更为具体的有关身体各方面的满意感,或称为自我效能,包括:运动技能(sport competence)、身体吸引力(atstractive body)、身体力量(physical strength)以及身体状况(physical condition)[2]。有关身体能力的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能否胜任和是否对身体方面具有控制力的感觉。当个体知觉到自己具有高度的效能,不仅会降低恐惧感和自我抑制,还会透过对成功的期望,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人面对障碍的持久程度,从而提高个体对身体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并进而提高其自尊水平。因此,个体要改变整体自尊水平就必须先通过改变处于最低点具体领域的自我效能感。由于青少年时期深受社会的相互间作用所影响,具有身体吸引力的青少年更可能形成积极的身体自我价值,从而形成更高的整体自尊,而参与身体活动是改善身体吸引力的最有效途径。但是,是否所有的身体活动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改善所有个体的身体自我价值感从而提高其整体自尊呢?哈特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两个在上述5个特殊领域的能力与表现非常相似的儿童被试,在总的自尊得分上却有极大的差别。哈特等人从詹姆斯的自尊公式中发现了答案,具有高自尊的儿童C相对而言,并不把学业与体育能力看得很重要。这样,这个儿童可以轻视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些领域的重要性,而重视他所胜任的那些领域的重要性。相反,儿童D却不能轻视学业与体育能力的重要性,结果导致了对这两个领域的极高的重要性判断与极低的能力及不充分的评价之间巨大的不一致,也许,正是这种不一致降低了他的自尊[3]。所以,我们在利用身体活动作为干预手段来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时,首先应该了解接受干预计划的青少年被试是否重视身体领域的能力。也就是说,青少年对身体能力的重视程度具有个体间差异。相对于体育上不成功但不重视体育能力的同伴来说,一个非常重视运动能力却在这一领域内很少成功的孩子会有较低的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一个参与运动训练并表现成功但不重视运动能力的儿童,不可能受运动干预的影响而表现出身体自尊的提高。因此,在检验身体活动对青少年心理方面,尤其是自尊方面的影响时,研究者有必要考虑“重视程度”这一变量[4]。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经过8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后,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有显著性的变化。但是在身体自尊量表的具体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前后的变化程度不一样,即存在性别差异。这与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2)在追求健康、快乐的高校体学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模式、手段是非常重要的。8周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训练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表明科学的、合理的健美操训练可作为高校提高学生身体意识的重要工具。

4.2 建议

(1)建议将健美操列为女大学生必修课程,在对女大学生开设的其它体育专项课程中增加健美操内容。

(2)建议各高校建立女大学生健美操俱乐部,切实有效地促进女大学生从事健美操训练。

(3)建议各高校建立女大学生健美操竞赛制度,动员女大学生全员参与,通过竞赛表演训练,提高女大学生自尊水平,减低抑郁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和检验[J],体育科学,2001,(2):78-81.

[2]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产生不良学习情绪,比如抑郁、焦虑、厌学等负面情绪,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教育方式有显著影响的学校因素有: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模式、班主任性格、班主任受教育水平等。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就是班主任必须具备新世纪合格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适应社会竞争,适应社会对人才新的要求的班级教育观念。

心理学家钱锡安说过,现在很多班主任老师很容易产生一种固执的看法,认为学生成绩好,升学率上去才是大事。而实际上,自我教育的缺失,是不能仅仅靠好成绩来弥补的。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服务者,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给予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我国3.6亿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和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是息息相关的,这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

为了更好地了解班主任的教育方式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笔者深入到学生中间,在自己学校和兄弟学校中做了一次特别的课题研究。结果发现,当前班主任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存在以下弊端:一是自我管理意识朦胧;二是自我管理方式极端;三是自我管理手段变调;四是自我管理目标失衡。总而言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观点、方法上的误区很多,而自我管理教育方式的不当,会造成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班主任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县重点初中学校,大部分学生学科成绩很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顽劣,甚至产生厌学的倾向。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 ,学生的情绪特点、行为方式、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学校是由班级组成的,班主任又是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因此,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人格形成。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教育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荣誉表彰等让学生认知自我,树立自信;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可行的自我评价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主题征文、演讲比赛,使他们树立自我提升的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的形式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通过树立典型和高年级优秀校友的现身说法使学生激励自己树立坚定的自我管理信念,挖掘自身潜在的内驱力,牢记“慎独”的自我管理约束体系。我们的学生,在班主任正确的引导下,基本都能养成团结、友爱、平等、温和的美好性格。

二是在课程学习中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方案。可以通过与不同学科教师的沟通,在不同课程上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在班会课程上以此为活动话题,让学生树立一种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这五个环节。由学生自己对自己提出目标,然后自己监督自己实行,最终到达彼岸,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和成就中完善自我。

三是在实践活动中养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去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从社会大教育中优化出来的一个更积极向上、生动纯洁的育人园地,应充分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社会这个大课堂既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宽广的教育环境,又决定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所以,班主任有责任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家长和社会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协调好教育的步调及要求,形成教育的合力,提高教育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班主任自身做起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班主任的教养方式类型与学生的行为类型是相关的。1.溺爱型班主任,尽管心里爱着学生,但他们对学生极端的放纵和不连贯,以及对学生自由表达冲动的鼓励,都是造成学生缺乏控制和冲动行为的相关因素。2.矛盾型班主任所提供的教养方式很难给学生明确的期望,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冲突,不利于其身心顺利发展,容易导致他们的社会行为出现偏差。3.忽视型班主任对学生极度放任,力求一再减少对学生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刻意保持与学生的距离,更加注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需要,是以“班主任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4.拒绝型班主任则会阻碍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认同,同时也会降低学生人格认知的发展。产生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拒绝引发了学生的敌意,同时又提供了一个表达敌意的方式,导致班主任与学生感情的破裂,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和焦虑感。从而使青少年个体游离于家庭关怀之外,产生情绪与行为。

第一,班主任要不断接受教育,形成科学价值观,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学会科学的教育方法。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如果班主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学生耳濡目染,自然也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学生的学业就会保持匀速发展的状态,会呈现出持久而稳定的优秀状态。

第二,班主任要认识到做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班主任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21世纪,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教育,坚持做人教育的观念,还要根据新形势发扬光大做人教育观念。再出色的成绩都抵不过出色的人格。为什么有些成绩不佳的学生最终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有些高智商学生却走向犯罪的道路?答案就是因为后者品质和人格的缺失。所以,任何时候,班主任都不能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不管学生学习成绩怎样,他们的思想品德成绩一定不能忽视和缺失。

第三,班主任要重视与学生交朋友,懂得学生的六大需求:渴求朋友、渴求平等、渴求尊重、渴求倾听、渴求赏识、渴求保护。只有理解学生,学生才会喜欢你、信任你,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你的话学生才能听进去,并且与你产生感情共鸣。只有这样的班主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需要、心愿、感情,从而有效地进行学校教育,并让家长配合进行家庭教育,这样才能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班主任能够理解学生,学生自然会用出色的成绩和良好的行为回报班主任。这样的学生,愿意把心里话与班主任分享,遇到问题也愿意和班主任一起面对,从而可以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信心和勇气,提升自己的成绩水平。

第四,班主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博士认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积极鼓励,所以,班主任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独立思考、大胆想象、追求真理,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和质疑精神。在学校教育中,一切不利于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话不说,一切不利于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的事不做。很多班主任总是一味要求学生乖,把学生所有的创新行为都看成是“不听话”,这样的学生,即便拥有出色的成绩,也是一名“书呆子”,以后就算考上大学,也不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为他的创新意识,早已在中学时代就被班主任以“不听话”为由,无情地扼杀了。所以,班主任对学生偶尔的“不走寻常路”应该报以宽容甚至是欣赏的态度,才能鼓励学生在学业上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成绩。笔者在调查中发现,那些在科技、奥数、计算机大赛上获奖的中学生,他们的班主任都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很少对学生制定条条框框,束缚学生自由发展的翅膀。

第五,班主任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与行为都会通过模仿与感染的心理机制传给学生,并可能成为学生的习惯。班主任要用自己良好的习惯去影响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要让学生爱好学习,班主任就应该创造学习的氛围。如果班主任在上晚自习的时候还惦记着约几个朋友周末去打麻将,不停打电话去邀约,那么,在这种班主任的影响下,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吗?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诺特在《班主任与学生》一书中提出这样的主张,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保护,不是干预,不是枷锁,而应该是鼓励,是放手,是给予。所以在当前,作为班主任,应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不是从极端走向极端,这样会毁了学生的一生。

四、结语

总之,班主任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导致中学生产生不良学习情绪的重要原因。学校既可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可能是孕育不良少年的温床。万丈高楼平地起,学校教育是根基,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班主任就是学生命运的舵手。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很重要,学校教育不当引发的后果也很严重。是否能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是班主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把握班级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核心,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为他们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荣志.学校教育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2]郑昌济.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一般成因[J].法学评论,2002(5).

[3]刘玉霞,张威岩.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分析[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02.

篇9

论文摘要: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师对“逆反心理”的对策与方法,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1逆反心理的表现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所讲授的技术动作听不进去,练习也不积极、认真,甚至产生对抗心理。少数体质弱、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的学生表现就更为突出。你说东、他向西;你说南、他向北;你说好、他说坏;经常与教师顶嘴、唱对台戏,老师不让做的动作偏去做,不按老师示范的动作要领掌握技术,自己另搞一套。上述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逆反心理”。

2逆反心理学的原因

逆反心理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2. 1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关

青少年正处于由童年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在心理学中形象地称之为“心理断乳”。其含义相似于婴儿期的“生理断乳”。据研究,青少年有多次“心理断乳”现象,第一次约在13,14岁,第二次出现在17.18岁。在这时期,随着青少年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开始形成“自我概念”,“成人感”加强,自尊心和求知欲均在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有着强烈的表现“独立”的愿望。为显示与以前不同,怕别人将自己看成是小孩,就俨然以“大人”自居。

事实上,在这一时期,青少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身体还处在发育的过程中,经济上不能独立,无论从主观和客观上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家庭和成人的制约。于是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严重不平稳和多重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性和依赖性、求知欲旺盛和鉴别能力低下,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闭锁性与开发性等多方面。“逆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矛盾冲突的一种表面形式。

2. 2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客观因素。

2.2.1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

如有的教师对待掌握技术动作差、成绩提高慢的学生,不是主动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动作,找出错误原因及改进方法,而是骂他们“笨”、“死脑筋”,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有的教师对待学生的点滴过失,喜欢小题大做,任意夸张,或者揪住不放,整天挂在嘴边,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和自己过不去而产生冲突而导致学生严重伤害事故的事件,这就是因为体育教师不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而采用简单的、粗暴的教育方法而造成的。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2.2.2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不一视同仁

如有的教师凭学生成绩、印象及相貌处理问题,以自己个人的好恶来对待学生。如:在教学中,学生杨违反课堂纪律或不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因他是技术尖子,教师不批评、不教育,听之任之,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而当学生林出现类似问题时,教师严加指责,点名批评,甚至体罚。这样处理问题会使学生林认为教师偏心,拿自己出气,不值得信赖、尊敬,并表现出明显反感。凡事你不说则罢,一说他便跟你作对,你叫他这样,他偏要那样,并且还会因为对教师反感而不愿上体育课及参加体育锻炼。

2.3教师的要求过高,脱离学生实际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脱离学生的实际可能,学生不愿接受。如教师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与素质水平,上课时安排的运动量太大,或练习的难度过高,或硬性规定完成的数量,学生感到没法完成,只好消极对待,采取偷工减料的办法应付。而教师又强制其接受,这样便会使学生产生与教师相对立的情绪,形成逆反心理。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因素,如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教师的业务水平等等,也会导致逆反心理。

3减轻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方法

学生的逆反心理,常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只有减轻和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解除师生的对立情绪,才能使学生由消极被动变积极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减轻和克服学生逆反心理呢?我们体育教师又应该怎样做呢?下面,我浅谈以下几点看法:

3.1掌握有关知识,了解学生心理

作为体育教师,应学习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应当认识到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属正常现象,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然过程。认真注意、观察、分析学生的心理行为变化,做到见怪”不怪,开动脑子,积极思考,提出对策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3. 2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心理效能。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平时多与学生接触,增加互相了解的机会,才能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气质等),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在课上才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教学中,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学生也会尊敬、热爱老师,从而和谐课堂气氛,使学生热爱老师所授的课。

3. 3树立榜样要确有典型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将动作规范的同学请出来给全班同学示范。这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但要切记,要确以“好”示范,而不能体育教师个从好恶,或以个人对某个学生的感情偏爱加以选择。“假作真时真亦假”,如这个学生的动作不能服人,学生产生“他还不如我做得好”的心理,这既损害了教师威信,又增进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后,即使教师说得正确,学生也不会相信了。

3.4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是体育教师尤应加以注意的。如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不同;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不同;男生与女生不同;初中生与高中生不同。一般说来,在体育课上,当教师确认学生的某些行为是由于“逆反心理”而生产的,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当众批评,个别交换意见。(2)采用诱导式教育,切忌粗暴。(3)对小事不宜过份追究,使学生产生“这么做老师不屑一顾”,不使其逆反心理得以满足。(4)和学生交心,但不干涉其内心秘密,即使知道,也装作不知,给学生保留一点自己的天地,满足其“独立感”的愿望。

3.5帮助学生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上定出能预期达到的程度和适宜的体育锻炼标准成绩。帮助学生建立的期望目标,其水平必须是适宜的,除切合学生体质、身体素质、知识水平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循循善诱,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既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又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新学期第一次体育课,先讲评上学期每个学生各项的考核成绩,然后让学生制订出新学期切实可行的各项目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建立适宜的期望目标,能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6运用良好的教学艺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进取动机

18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学习,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运用新颖多变的组织教法,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变不练、怕练为爱练、多练。特别是差等生,要运用多种方法,如动用看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图片、观摩比赛、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以开拓这些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进取动机。

3.7教师要尊重学生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始终是,尽可能对人提出较多的要求,但同时尽可能提高对人的尊重。”可以说,自尊心是一个人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因此,教师不要压制学生,而要尊重他们,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改正错误缺点。如果在教学中对学生不尊重,经常对他们讽刺挖苦,甚至斥责、辱骂、体罚,其结果就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篇10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 犯罪危害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青少年犯罪事件呈明显上升趋势,社会学家将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然而,我国当今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青少年犯罪成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潜在威胁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对于青少年犯罪类似的事件需要引起各方重视,以便能够制定出更好的方案来避免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从而降低青少年犯罪事件的发生率,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为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及现状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青少年犯罪行为是犯罪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青少年”是青年与少年的总和,其中,“青年”是指年龄在十五、六岁与三十岁之间的人,而“少年”则是指年龄在十岁到十五、六岁之间的人。根据前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过程来看,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1.狭义青少年犯罪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学者们站在刑事法学的角度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一般情况下,它是指年龄在十四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人所实施的按照法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2.广义青少年犯罪

广义的青少年犯罪,是学者们站在犯罪学的角度上对这个概念的定义。他们普遍认为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安定和谐的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调查研究,分别在中国“十五”期间和“十一五”期间,向社会了我国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了12.6%。而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了68%。在“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进入一个稳步上升阶段,而青少年犯罪率同样处于上升状态,因而,未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二、犯罪行为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一)对青少年自身的危害

一旦青少年实施了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

1.被逮捕前的恐惧心理

在犯罪之后青少年会有严重的恐惧感,这与校园内犯的小错误有很大区别,青少年在身心方面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煎熬。

2.被审判前的焦虑情绪

青少年在被逮捕之后会受到警察的审问,严格的审问过程和严厉的眼神,这些都会使青少年产生焦虑的心态。

3.服刑期间的不适应

在审判等程序结束以后,等待犯罪青少年的是少管所以及长期的牢狱生活。对于那些平时娇生惯养的青少年们来说,这样的环境会产生极大的不适应。

4.回归社会之前的困难

在犯罪青少年依法服完刑期后,必将重回社会。然而,当他们重新走进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时,会被自身的刑事污点所影响,严重影响回归社会的正常就业。

(二)对家庭的危害

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不但给被害人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影响了自己的家庭,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给其父母和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1.经济方面

在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后,需要家长进行经济方面的赔偿,数额会由数千数万元到甚至更大的数目,这样无疑会给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

2.精神方面

在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之后,会给其家人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如若青少年进了少管所,家长会十分担心。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少年犯罪对于家人精神方面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

(三)对社会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数量的增多,影响了当前和谐社会的主要氛围,对于社会各界都有着许多不良影响,会严重威胁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

既然青少年犯罪行为对青少年本人、家庭以及社会都有着众多危害,那么对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教育和规范显得必不可少,重新规范青少年行为势在必行。

三、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类似于生态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儿童社会化较为重要的场所。在这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这之中的一份子,而夫妻、父母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系无疑都会影响到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发展。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有很多,然而,经过研究者对青少年这些犯罪行为进行深刻研究后,便可以发现,家庭这个系统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出现在犯罪行为的众多影响因素之中。与此同时,在认真研究青少年犯罪的背景材料后,不难发现的是犯罪的青少年在性格特点方面及其犯罪这一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这些青少年的家庭有关的。那么,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养方式不良

1.教养方式过于极端化

研究者曾经将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情况与正常青少年的家庭情况进行对比论证,研究报告表明,在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呈现出比正常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加极端的现象。犯罪青少年的家长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对孩子的过度溺爱或者过度苛求,以及对青少年过度的放纵或者过度的干涉。类似这种十分极端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青少年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并没有使他们得到正确、健康的教育方式。研究表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温暖的青少年更容易造成自身情绪不稳定、缺乏爱心以及对社会较为仇恨的心理特点。

2.教养方式过度弱化

在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中,通过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以及孩子与父母正常的沟通,这些都能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一种依赖、支持的关系。只有父母与青少年之间建立起正确、良好的家庭关系才能保证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研究者在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犯罪青少年都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父母双亡或者经常遭到虐待和辱骂等。正是这些不良的家庭关系,使得犯罪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缺乏必要的依赖关系,从而导致青少年在遇到问题或挫折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分歧

按照以上调研方式的步骤,研究者在父母教养的方式方面,将犯罪青少年所受父母教养方式同正常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认真的比对,发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意见。然而,青少年此时正处在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对于父母之间存在的分歧,很容易会受到不良影响。

(二)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

人类发展生态理论中阐述了父母教养的方式与父母的工作、文化水平和婚姻情况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家庭区位的差异

调查表明,中城市大多数父母会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尽到作为家长的义务,给予青少年许多温暖与理解;然而,在农村,多数父母与青少年相处的过程中表现最多的就是苛刻的要求以及无情的否定。受经济能力的影响,部分农村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维持生计之上,对于子女的教育有所忽视。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少年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导致相关的心理行为问题。

2.文化程度与职位的差异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父母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他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能够掌握好分寸,达到一种既不放任又不溺爱的效果。然而在这一方面,农村的父母则没有城市的父母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然而职位的不同也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父母对于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很大程度上也是受自身教育能力水平的限制。

3.家庭关系的差异

在众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中,不和谐的父母关系占了很大的比例。另外便是父母是否在世、父母的婚姻状况,这些都会对青少年起着重要影响。因为青少年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父爱或者母爱的缺乏无疑都会给青少年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与伤痛。如果青少年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便会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也有可能无法使他们学会如何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上这类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关键因素。

四、解决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通过以上对犯罪青少年受家庭影响方面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家庭方面的因素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要想有效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重视家庭教养

青少年犯罪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就应该守住家庭,这是第一道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1.探讨家庭教育方法

随着当今教育方面研究者不断的发现与研究,家长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充分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以此来达到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状态的目的。父母之间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保证彼此在对子女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统一意见和方法。

2.努力净化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努力对家庭环境进行调节,一定要严于律己,注意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也要严格地规范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在子女面前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以此来以身作则的教育子女应该如何处理问题。

(二)改善学校管理与教育

学校是对教育青少年起到重要作用的场所,是青少年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在这一环节中青少年会实现自身向社会化过程的转变。

1.采用个性化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被新型理念所取代。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中对学生一视同仁,保证公正平等。教师要注重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与学生实时、有效的沟通,能够体察学生的感想,更重要的是要综合评价一名学生,不能单单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论学生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