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科学技术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与科学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与科学技术

篇1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运用到竞技体育当中,正所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在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在一些方面对竞技体育有着负面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这种负面的影响因素放任不管,将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上存在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对于竞技体育的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竞技体育 关系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经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一项竞技价值很高的运动,很多运动员希望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竞技水平,与此同时,竞技体育的赛事主办方也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好的促进竞技体育的开展,科学技术对于竞技体育不可避免的存在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将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存在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促进科学技术更好的为竞技体育发展服务。

一、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

(一)科学技术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毫无疑问,伴随着人类运动潜能的不断开发,通过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竞技运动员整体实力相差不大时,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竞技运动员的竞争力有着明显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运动器材和服装科技含量,进而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在最早的运动会上,运动员与普通观众的装束并无区别。运动取得成绩主要依靠自身的实力和临场的发挥状况。现在的竞技体育则与以前有着很大的变化。通过科学技术对运动员的装备和服饰进行改良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竞技成绩有很大的帮助。科学技术在运动器材中的应用也很多,例如将科学技术引进足球制造业当中,对于制造出更适合足球运动员的足球,有利于帮助足球运动员更好的控球;第二,科学技术能够帮助进行更科学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例如在足球领域,运动员通过穿戴一些高科技设备,在实际的训练中,这些设备能将运动员的各种信息反馈给教练和球员,便于球员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提高球员的成绩。

(二)科学技术保证了竞技体育的公平竞争性

在很多领域,仅仅依靠裁判自身的经验和视觉判断,难免出现各种误差,然而通过高科技设备的配置,能够帮助裁判减少误判。科学技术也被应用到足球领域,来维持足球的公平。例如现在英格兰超级联赛引进的门线技术,裁判通过佩戴相关设备,当足球整体越过球门线时,该设备会发出讯号,这对减少足球中的误判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扩大了竞技体育的影响

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只能去现场进行观看。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竞技体育赛事能够被更多观众所欣赏,这也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例如,每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已经成为全球球迷的节日,通过高科技技术对足球运动的转播,也为足球运动吸引了更多的球迷,提高了足球赛事的影响力,也为足球运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则积极的影响可能转化为负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对于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成绩有所帮助,不代表运动可以放弃自身的努力,只依靠高科技设备的帮助取得好成绩是行不通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竞技体育成绩的重视,从而加大了对竞技体育相关设备的开发研究,使得竞技体育成绩有越来越依赖科技设备的趋势,这也使竞技体育与最初的精神相违背,显然不利于竞技体育的发展,甚至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然而,在目前竞技体育高度商业化的趋势下,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成绩,不惜铤而走险,利用一些非法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成绩。例如七届环法自行车冠军阿姆斯特丹被查出比赛时使用了兴奋剂,最后被赛事主办方取消了以往取得的冠军头衔。目前,随着竞技体育赛事的高度商业化,获得良好的竞技成绩对于运动员意味着金钱和事业的双丰收。这也让很多运动员陷入对成绩的过度追寻当中。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对运动员是否使用兴奋剂的检查极为严格,但是在各种新型兴奋剂层出不穷的趋势下,也有一些运动员逃过了相关的兴奋剂检查,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虽然科学技术并不是促使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主要原因,但兴奋剂却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制造而成的,甚至在种种利益的冲击下,对于新型兴奋剂的科学技术研究也越演越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坚决抵制竞技体育运动的不公平性,让科学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利用科技来扼杀了竞技体育的公平性。

篇2

体育运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科学技术对奥运会的影响不容小觑。奥运会的比赛场地四年只有一次,在没有高科技技术发明之前,往往只有当地人民以及少许代表能够观赏到奥运会的风采。但是现在,电视的普及,电脑信息的传递使得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在那段时间感受到奥运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以及国家的尊严。自从90年代以后,奥运会不仅建立起相应的网站,为广大的运动爱好者提供相应的信息,以及有关比赛的一系列资讯等。并且随着现代科技越来越普及,竞技体育运动也更加受到群众的喜爱。

2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推动了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它把科学技术和运动训练结合在一起,使运动训练取得明显的效果,提高运动成绩,赢得比赛的胜利。体育科学能在如下方面得到应用:

2.1用最新科学检测手段为科学控制训练提供数据为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水平、战胜比赛对手,竞技体育运动要求运动员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只有经过严格、艰苦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才能通过超量恢复,不断提高机能水平。但是每个运动员机能水平有大有小,每个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大运动量负荷限度。运动量达不到这个限度,就不能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反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诱发运动伤病。如何找到这个负荷限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是每个高水平教练员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东德游泳专家在华执教期间,用血乳酸这个生理指标监测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的运动负荷情况,成功地使每个运动员在各自合适的负荷限度内,充分地进行了大运动量训练,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除血乳酸外,还有心率、血色素、尿蛋白、血睾等生理指标都可监测运动负荷情况,给教练员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提供可靠的科学参考数据。

2.2防治运动创伤运动伤病是运动员成长过程的绊脚石,它中断训练的系统性,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的伤病甚至会过早断送运动生涯。用运动医学知识宣传防伤防病的重要性,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用最新医疗手段治疗运动伤病;掌握合理带伤运动的原则,在不影响康复治疗的前提下,监督安排力所能及的训练,尽量不间断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以免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研究最新恢复疲劳、放松肌肉的科学手段,如此等等都是随队医生和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任务。

2.3先进技战术研究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各种新的技术、新的战术不断出现,必须加强先进技战术研究,改进技战术训练,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用高速摄影、录像等先进设备和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料,为技战术研究提供资料。用运动生物软科学知识分析运动员的关键技术动作或设计难新动作,可纠正动作,改进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根据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情况,制订合理的比赛战术,在平时战术训练中反复演练,也是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2.4营养药物的研制应用运动营养的研究是体育科学为竞技体育运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层次的体育主管部分竞相投入巨额资金,为运动员研制或购买新的营养饮料、营养食品和营养药物,使运动员得以补充能量、增加力量、降控体重、恢复疲劳。在临床应用实验,取得数据,总结经验,直接为运动训练服务。

3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运动产生的负面影响

3.1竞技体育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现在的竞技体育运动中存在着一个令人较为尴尬的局面,即有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趋势。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应用固然是好的,但是过多的采用就有可能失去竞技体育的本真,尤其是大范围国际间的赛事,比的不是运动员技能反而成为技术设备的相互比拼,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如果自己在训练中投入的科技成分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就能保证竞赛中优异的成绩。这违背了体育的人文精神,在繁华表面的背后藏着令人惋惜的悲哀。如果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限制,那么运动员就会成为体育运动的附属品,科技的附庸之物,这不是体育的初衷。

3.2衍生出兴奋剂的出现及滥用。当代体育运动中时有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状况出现,为了取得更好成绩,在竞技比赛中一些人不惜违背竞赛规则,无视体育道德规范,做出有损身体健康和伤害其他竞技者感情的事。兴奋剂的出现无疑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导致,它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科学证明长期使用会出现暴躁易怒、体质虚弱、肢体生长不良的情况。抱着如此态度,一些人悲观地认为未来还会可能出现与基因技术结合的兴奋剂,并且难以被检测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如此这般,奥林匹克精神还将怎么弘扬?在一片质疑声中,体育运动给人们留下的只有失落。

4制定相关对策促进竞技体育健康发展

4.1弘扬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离不开科学技术更不能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但很容易使人过分追求真实理性至上,此时应与科学精神结合,构建完整的精神世界。凭借科学精神的理性指导和专业的工具能够有效防止竞技体育沦为科学技术的傀儡。中国人对于现代体育的认识没有国外深,原因在于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接受起来也比较不易,这其中包括的西方文化规则很难去把握运用,于是出现了盲目崇拜科学技术、滥用技术手段。此时更需要东方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解决,可以弥补现在体育运动中缺乏的“人文精神”。

4.2严厉抵制兴奋剂使用。近四十年的奥运会历程中,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事件越来越多,并有着愈加严重的趋势。抵制剂的滥用有关部门与竞技者责无旁贷。为了重拾其他参赛者的信心,必须大力反对兴奋剂的使用。这就需要依靠科技力量和道德约束。不断增加检测站和兴奋剂研究室,投入网络以扩大检测范围,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对于已检测出来的使用兴奋剂人员,应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惩罚,这种无视规则,践踏规范的行为是不能助长的。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是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应坚持的原则,这样才能够重塑机构的正面形象,保护竞技体育运动长久发展繁荣,使人类可以享受运动之美。

5总结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体育;激情引趣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全面地发展,也要有均衡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严峻的挑战。随着高科技领域的不断扩展,多媒体技术这种科学技术,已经以一种锐不可当的势头进入了学校,并且,作为一种高效的手段得到大力的开发和应用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近年来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小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认为,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对体育教学起着重要作用。我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的各种领域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及作用谈谈个人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小学体育课有着很大的优势

1.有交互性,能实时控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可以实时地与学生建立反馈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调控教学进度,从而有效地避免偏离预定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获得可靠而完整的知识,也可以改变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给学生以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呈现形式多样,能刺激多种器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利用以电脑为手段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说、可听、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兴趣浓厚,从而获得的信息多。从一次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三年级三个班级的学生中有的学生表示:很喜欢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有的学生表示:希望老师经常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其原因是:有趣、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像和文字,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室内体育课通过运用多媒体,可以将互联网、电视、录像等媒体上的各种高水平体育比赛场面集合到体育多媒体课件中,将大大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地学习体育知识,获取比课本内容更新、频率更高、速度更快的知识,扩大了选择范围,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二、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利用多媒体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从而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截然不同的。如,在上武术课时,便可以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看哪个学生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既标准又到位。经过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学生面前,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并且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在感知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既可弥补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又可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教学动作技术不仅准确、规范,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它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能更形象、更生动、更易理解地进行学习。如,我在教五年级“跨越式跳高”时,就利用多媒体优势,先将正确的示范动作在大屏幕上反复播放,让学生感知,再将多种错误动作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本来这些示范动作是无法分解和做慢动作的,现在有了多媒体,就可以用慢动作或定格来细致地演示,跨越式跳高的各个环节都一清二楚,使学生很快建立了清晰的表象,教学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运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能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把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变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如,看集体项目的比赛,教师在讲授技战术的同时,可特别向学生强调互相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观看世界或全国各地举行的各大比赛,我国的运动健儿通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的时候,我国的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最能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总之,多媒体技术并不是体育课上的点缀,而是作为推行素质教育所运用的一种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体育课,能帮助学生建立稳定的形象感和节奏感,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他们尽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引导他们积极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变消极为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生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体育课上得有声有色,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现代社会中有关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贾克俭.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井冈山医学报,2009(10).

[2]王巷,吴铁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代教学技术,2002(6).

[3]王李良.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J].职业技术教育,2009.

篇4

关键词:体育运动技术课程;课程改革;哲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6-0809-03

Philosophical Concep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ports Technology

ZHANG Lianjiang1, LI Jiekai2

(1. Shenyang Institute of Aviation Industry,Shenyang 110034,Liaoning China; 2. Shenya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enyang 110102,Liaoning China)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realistic problems, the mechanistic obstacles 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ports technology curriculum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philosophical concepts have an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reform. Newton's world value of mechanistic theory which has affected technical teachers on sports events and sports technical subject disciplines for years is also analyzed. The possibilities are discussed that world value of postmodern systematic wholism is used to guide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ports technology curriculum.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emergence" principles on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sports technology curriculum.

Key words: sports technology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form; philosophical concepts

运动技术课是各体育专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类课程的主体,其内容大多为社会普及程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既是体育的手段与方法,又是体育社会存在形态的载体,也是构成体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研究体育专业院校运动技术课程有效贯彻国家倡导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促进运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本文从运动技术课程的现实出发,探讨有关课程理念的深层次问题,力图为运动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1 重构运动技术课程新理念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育专业院校的运动技术课程如何与当前普遍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相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课题之一。新时期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国家本位”和“群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和“人本位”;从“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向“健体强身、休闲娱乐及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拓展;体育课程的组织过程也从强制性转向兴趣培养和主动参与。这些观念上转变落实到学校体育的具体目标上,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我国社会体育和学校教育大环境变化要求体育专业院校运动技术课程必须进行课程理念的重构。

2 重构运动技术课程新理念的关键在教研室和教师

从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主体来看,重构课程新理念的关键在教研室和教师,这是高等教育规律决定的。连续多年的扩招,运动技术课教师的教学负荷越来越大,系统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急需充实新的边缘学科知识。前些年术科教师带实习的好做法没有坚持下去,教师接触学校体育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造成了体育专业院校运动技术课程的封闭性。更重要的是,运动技术课程在脱离学校体育现实的同时,教师们的哲学思维和视角也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就使得课程的内容长期得不到适时更新,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得不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以新的知识来提升广大术科教师的哲学思维水平,也是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3 拓宽运动技术课教师的哲学新视角

3.1 牛顿机械论世界观对运动技术课程的影响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以牛顿经典力学和数学的为代表的机械还原论世界观使人们相信,世界是“质”和“点”的总合,事物以机械运动为主,其特点是把客观存在看作确定性系统,然后把一个完整确定性系统通过分解的方法还原到最基本的单位,通过认识最小单位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认识对运动技术课程和教学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是按照机械还原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建构,运动技术课程往往把人的运动技术看作简单动作环节的机械联系,把人的运动情感、运动环境背景等核心要素剥离在外。按照这样的思想方法,教师们通常把整个运动技术进行分解,然后进行分类,每一类技术下包含着若干个相互割裂的技术动作,而每个技术动作又被分解为若干个技术环节,按照技术动作和环节来组建教材。如此机械分类的结果必然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确定性动作和动作的环节,忽略了动作情感、动作背景和动作创造等不确定性要素。这种教材构建策略历经多年的演化,动作环节越分越细,鲜活的不确定因素被剔除,教学成为传授固定动作的过程。例如:依据复杂系统的原理,许多球类运动技术的要素是带有开放性和运动情感背景的,篮球运动技术是在与对手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成功地完成技术必然带来运动的成就感受,但教材的分类完全忽略了这些鲜活的东西,运动技术成了动作环节的简单相加。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学习机械的技术动作,很难体会到运动所能带来的情感满足。难怪学生保持着对运动项目的喜爱,而对课程的不削一顾。

3.2 复杂系统整体论世界观对运动技术课程的影响 所谓“复杂系统整体”论是指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生命科学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哲学理念。按照复杂系统的观点自然界可分为三类相互关联的系统,第一种是孤立系统,这样的系统由于与外界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不能进化而终将趋于消亡;第二种是封闭系统,这样的系统只与外界有少量的能量、信息交换而无物质交换,如不进化为开放系统也将趋于消亡;第三种是开放系统,这样的系统与外界具有广泛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可以实现“自组织”而生机勃勃进化并不断壮大。这第三种系统就是普律高津所描述的“耗散结构”,凡遵循热力学“熵定律”规律的生命、社会系统都是开放系统。体育运动技术课历经了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无疑属于社会态的开放系统,它所取得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改革与开放的结果。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攻守对抗、同场竞技等运动规律都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攻以防守的存在为前提,竞争以对手的存在为前提,这些都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开放、对抗和博弈,其过程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以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运动技术课程,必须具备复杂系统整体论世界观的哲学视角,否则会犯简单化的错误。

复杂系统整体论的核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视角下的哲学观,它一改多年延续的“确定性”思维方式,把生命的情感现象和事物发展的不确定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这给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3.3 后现代课程理念对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启示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牛顿世界观所描述的“铁律”只能是客观世界的一小部分,自然界还存在着大量的以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为特征的、遵循“橡皮律”的现象,为了研究这些现象,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后现代哲学思想悄然兴起,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和协同学理论在教育和体育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研究课程改革的坚实理论基础。美国教育学家小威廉姆斯的《后现代课程观》为各科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在他看来,课程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跑道”,而是“一群在跑道上跑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课程更像舞蹈”,因为舞蹈更能展现舞者的表现力和创造性。在体育运动技术课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何使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出更丰富的相互作用,以更强烈的激情投入到创造性活动中,仅仅靠教法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从教学内容的属性、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来营造可导致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放性环境。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依据牛顿的思想方法定义为机械的组合,忽略与内容相互关联的情感、创造性操作活动,很难建立起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没有兴趣的教学活动不可能激发创造性思维,更不可能导致热烈的学习激情。

毛振明在《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一书中指出:当竞技体育项目进入到课堂上时,它原本具有的游戏化属性就已经丧失了许多,那些可导致运动快乐的要素在教学中丢失了,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以往考虑的太少。毛先生的分析颇为透彻,但问题是导致运动快乐的东西是什么?又是如何丢失的,它并没有做出确切的回答。贾齐指出:体育教学的“形骸孑立"。说得是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教学内容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内核。他倡导要以自然的形态组织教学,使运动项目种系发生时的基本要素在教学之尽可能地得以重现。李杰凯倡导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运动项目广义进化中积淀的科学与和谐;把可导致运动快乐的要素称为运动项目的“神韵"。这些都是具有后现代意义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新理念。

4 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新思考

小威廉姆斯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带给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启迪颇多。但我们必须从课程的历史演化与时代变迁相结合的高度来思考运动技术的课程改革。以篮球教材为例,多年以来的牛顿机械论影响使得我们的教材采用分类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是把整体化的开放性篮球运动方法首先变成固定的、封闭的单个技术动作,分解以后的动作丧失了对抗和开放的运用情景,致使教师在课堂上过分地强调动作的规格与规范,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如此组织教材内容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程得了高分也不一定能够上场打球。要改变这样的现实,就必须改革教材内容体系,在后现代课程理念和广义综合思想的指导下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可采用如下两个方法。

4.1 寻求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 美国科学家约翰. 霍兰所著“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一书,深入分析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涌现”现象,“涌现”现象是指由简单的规则与规律可以产生出永恒的新颖与新奇,在人类游戏、音乐和大气湍流等复杂现象的运行中都遵循“涌现”规律。体育运动技术课程以球类、体操、田径以及许许多多的运动项目为主,从运动项目的演化历程可见,游戏是它们的本源。在游戏中,人们在简单的游戏规则和方法的限定下,通过处理攻守相互制约和自身技术运用来感受运动过程的新颖与新奇,从游戏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不确定性可使局中人乐在其中,进而出现“运动成瘾”现象。以这样的理论作为支撑,体育运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大幅度改革,我们要深入地思考在构建运动项目教材时倒地应该保留什么?到底应该怎样构建教材?教材的建设要最大限度地以整体性出现,而不能采用多年以来过分的分解方法,要把教材的运用情景、运动成就感的获得作为教材建构的核心,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规则和规律后能够的运用,并在运用中体验教学内容所带来的无限新颖与新奇,切不可把鲜活的教学内容搞成一层不变的定式。

体育运动技术课程以“涌现”原理构建教材及教学过程,首先要找出构成运动技术方法的基本组合构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忽略某些细节,以相对整体化的技术要素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建立教材模型,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和修改,经过几个轮次的教学就能找到符合“涌现”原理的教材范式。在这个新的范式中,学生学到的是相对综合的整体化技术知识,可在运用中体验实战情景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挥游戏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4.2 依据新的课程理念研究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律 运动技术的教学要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但同时也必须遵循运动项目的规律。教学规律讲究由简入深、循序渐进,但怎样才是循序渐进呢?站在不同的哲学视角上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按照牛顿世界观,我们可以把运动技术分解成一个又一个简单的动作,动作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依据系统整体论科学观,整体的功能并非是部分功能的简单集合,运动项目的技术从来都是以整体并附带情景出现的,因此把相对整体化的技术组合作为教学单元不仅可以遵循教育学规律,而且更加符合运动项目的游戏规律。比如:球类运动技术本身带有开放性,单个动作显得封闭枯燥,而组合技术由于能体现运用情景而相对开放至趣;单一的组合动作虽比单个动作易导致兴趣,但远不如攻守对抗所能带来的兴趣和成就感,学生对成就感的追求才是它持续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此看来,运动项目规律和教学规律的有机结合是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实际上,在多年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已经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符合“涌现”原理的教材单元,比如网球的“逢斜封直――逢直靠中――逢低靠网――逢高站中”;篮球防守的“人球兼顾、堵中放边”;篮球进攻技术教学中“摆脱――接球急停――持球突破――投篮”等等,,都是可以产生永恒新颖与新奇的基本规律。但就更广泛的教材建构来看,我们对教材的精选还是很不够,要真正建立起符合新哲学理念的运动技术教材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 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约翰•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伊.普律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篇5

文化举盛事,世纪启新篇。豪杰诞生遂令延平萦旧梦,英才乐育犹看学子步青云。为了全面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紧密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延平中学的新风貌、新形象,在学校党政的关怀下,经过学校政教处的精心策划,学校各处室、工会、团委会、学生会的共同努力下举办了首届学校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我校首届校园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于20__年10月23日至20__年1月1日全面展开,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新时代、新延平、新突破”为主题,是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检阅,是对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展示,对于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将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内容涵盖方方面。

自学校筹办艺术节的通知下发后,各年段、各班级积极响应,踊跃报名,不少班级配合全校性活动,在班级中适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文化艺术节期间,累计参与人次达上万人次,经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广泛吸引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两个多月来,校园内各项活动穿行,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才干,各施技能,文娱汇演是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活动之一,各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从邀请指导老师,安排练唱时间,准备服装道具,编排队列等,悉心组织,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此期间,校园内歌声不断,把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推向,高度体现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表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精神状态。同学们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受教育,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首届校园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期间,许多老师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我们的班主任有的自己聘请指导老师排练节目,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帮助组织活动,许许多多的同学不怕辛苦、协助做好各项活动的筹备和服务工作,为这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作出了贡献。

回首自10月23日以来的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真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普遍反映自艺术节开始二个多月来的生活特别充实,特别有收获,艺术节活动的水平都比较高,有的雅俗共赏,有的寓教于乐,也有的参与性非常强。总之是让同学们乐在心头,收益多多。想必这是所有为本次活动付出心血的领导与老师最希望听到吧!在此,对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预祝今后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会越办越好,给校园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成为创新校园文化的新亮点。在此,我们特将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总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措施得力。

领导重视是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取得成功的前提。学校领导历来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展示我校良好形象和我校素质教育成果的有利契机,把体育科技文化作为教育、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基础工程和最有效的载体,把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贯穿于形式活泼的体育科技文化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本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始终得到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各有关组织者更是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确保承办比赛项目的活动质量和效果。9月初就成立了首届艺术节组委会,并由政教处牵头,组织了三次筹备活动,分管领导都亲自到场认真听取各项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并对有关问题发表指导性意见。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探讨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发展方向,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做好准备,为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是学校群众性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作为对同学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文化体育艺术知识启蒙教育的一种载体,引导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发展观摩、思维、实践和创新等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顽强探索的坚强意志;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发展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学们通过各项活动,可以展现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展现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组织才能。通过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同学们可以开

阔视野,培养兴趣,增长才干,陶冶情操。

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突出了特色,紧扣艺术节活动主题,注重活动的文化性、艺术性、思想性、教育性,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内容同样可圈可点,首届艺术节本着热烈、隆重、新颖的指导思想,旨在为我们全校师生提供施展艺术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本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目的,在艺术节期间举行了许多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内容上我们设计了各科课改知识讲座,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硬笔书法、手工制作、美术作品比赛,《美在石井》摄影比赛,诗词朗诵比赛,高中部足球友谊赛,科技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猜灯谜游园活动,第十八届学校田径运动会以及文艺汇演。这一切都是力图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找到施展自己独特才能的机会和舞台,提升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活动,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各项体育赛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自己,而且提高了大家的竞争意识。特别是文艺汇演,我们大家感触最深,文山艺苑百花齐放,科海体坛千舸争流。为了提升我校文艺水平,亮出我校师生的多采人生,我们进行了两次彩排,原定每年段出四个节目,但结果有38个节目参加彩排,最后推出25个节目进行演出,整台会演气氛热烈。各年段各班都亮出了精心准备的歌舞节目,各具特色,各显风情,全面展现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表演过程中,台下的领导、老师们不时露出满意赞许的笑容,台下的学生观众们时时鼓掌喝彩,整台会演在观众高涨的情绪中落幕。

三.参与面广,影响较大。

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中不仅设置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参与面极为广泛。不仅全校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且老师领导也纷纷参与了我们的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校内师生共同关注的热点,校长书记等校领导不仅参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同时在我们活动进行的全过程中,他们也给予了关心和帮助,为我们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四.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舞台。从各项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准备到后期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老师出谋划策,学生会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充分锻炼了我校的学生干部,逐步走上了自我发展的道路。小品话剧等文艺汇演的节目很多都是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为广大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充分锻炼了我校广大同学的创造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更加注重团队协作精神,过去那种一个人就可以独挡一面的情况少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心齐,泰山移”的集体协同参与的场面。这正符合了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成绩斐然,捷报频传。

举办艺术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教学成果的展示,我们能把活动搞得那么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各位教师的专业指导。所以,我们的成绩应当归功于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们同学,同时也要衷心地感谢对我们艺术节给予关心和支持的校领导、老师和同学。让我们共同回头看看:

1、开幕式暨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

这一次校田径运动会是一次检阅我校体育工作和同学们体育训练成绩的体育盛会,从10月23日至25日,共进行五场激烈的比赛,有860名运动员参加96项比赛项目,有1900多名同学参加宣传、啦啦队,后勤工作,有146位老师参加裁判工作。在比赛中,运动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以高昂的斗志和最佳的竞技状态投入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们以拼搏的战斗姿态,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以精湛的运动技艺,以优秀的运动成绩向我校师生展示人生价值,展示我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在比赛中,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讲文明、讲礼貌,发扬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在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鼓舞下,我校体育健儿敢于梦想,敢于放飞,敢于上天摘月,实践着世纪末的冲刺,人生能有几回博?拼搏方能成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①、2002年校田径运动会成绩公布20__年延平中学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总成绩表(略)

②、运动会期间,我校宣传组做了大量工作,为校运会营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即时报道赛场上好人好事,负责宣传报道的同学及时捕捉各个比赛场地的精彩镜头,通过广播,使师生了解比赛进展,了解各班运动员的精神风貌,报道了老师在各个赛场坚守岗位,为圆满完成大会的各项工作而默默无闻地奉献,宣传稿件多,质量高,内容崐丰富是历届最好的一次宣传报道,为我们运动员加油,为我们运动员喝彩,为裁判员老师道谢,说辛苦了。体现了我校学生团结友爱,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③、裁判工作:冒着呼啸的北风,靡靡细雨,虽冷气扑面,满身雨点,但都恪尽职守,善始善终。他们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为大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称赞。

④、安全保卫工作:学生会保卫部学生都能在老师的组织下,严格有序地做好各个比赛场地安全保护工作,保证运动会的顺利举行。

2、猜灯谜游园活动

10月23日晚上由团委会主办总共有7个节目:猜灯谜、穿针引线、吹气球、浑水夹珠、面面相觑、风雨同舟、趣味自行车,此次活动得到17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学校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活动,整个晚上迭起,很多同学们希望这样的活动要多举行。

3、高中科技知识抢答:

高中科技知识抢答成绩

一等奖K一6 K二2K三4

二等奖K一3K一5 K二1 K三2

三等奖K一4K一2K一1 K三3K三5K三1 K二3K二4

4、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

10月28日晚上,我校举行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每班2人,共86位同学参赛,比赛中,选手们用他们的十指在键盘上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科技新知追求的欲望和激情。这次活动的举行,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计算机汉字录入比赛成绩

初一年

一等奖C一8郑伊莉

二等奖C一5张珊珊C一7洪勇拓C一4洪晓芬

三等奖C一7李美蓉C一1黄超玲C一3伍碧红C一6黄婷婷

初二年

一等奖C二5洪雅秋

二等奖C二9吴开强C二2黄桂桐C二3李青松C二1洪豪俊

三等奖C二9洪艳秋C二8李剑良C二8洪培英C二4李雅煌C二4黄雅兰C二1郑思瑶

初三年

一等奖C三4吴华昌

二等奖C三1郑蔷薇C三10伍雅云C三10郑阿双

三等奖C三2许沙勇C三6王志宏C三9郑巍娜C三3陈佳音C三6许芳瑜C三5郑伟强C三1许晓治C三8李凤瑜C三3黄俊杰C三5黄志彬

高一年

一等奖K一6陈铭钦

二等奖K一3

吕雅瑜K一6王艳云

三等奖K一2郑伯赐K一3郑佳炎K一2许志扬K一5陈佳成K一4王燕清K一5李燕红K一4洪嘉伟

高二年

一等奖K二3伍侨星K二4郑华炎

二等奖K二2林少刚K二3郑俊钦

三等奖K二1吴凯斌K二4郑朝阳K二1许雅雅K二2李伟东

高三年

一等奖K三5洪冬冬

二等奖K三5王成捷K三4洪美莲

三等奖K三3洪俊南K三2郑冬琴K三1吴明旭K三5郑贺华K三4郑培炎K三1李连捷

5、硬笔书法、手工制作、美术作品比赛

硬笔书法比赛成绩

初一年

一等奖C一4张晓珊

二等奖C一2洪美宝C一5洪瑜燕

三等奖C一8陈双婷C一2周佳玉C一7林斌斌

初二年

一等奖C二4黄雅兰

二等奖C二1洪静美C二5洪静如

三等奖C二2郑华婷C二5洪雪萍C二3郑雅欣

初三年

一等奖C三3陈佳音

二等奖C三8洪娟娟C三7洪明汝

三等奖C三5黄辉燕C三4洪素辉C三2张坤桐

美术作品成绩

初一年

一等奖C一4黄晓芬

二等奖C一3郑蓝琪C一7伍思阳

三等奖C一1郑婷婷C一5吴雅君C一8伍启荣

初二年

一等奖C二7伍灿忠

二等奖C二2吴取铭C二2洪英茹

三等奖C二3许丹凤C二4黄雅兰C二10周雪莲C二3郑雅欣C二3伍桂东

初三年

一等奖C三6洪建明

二等奖C三3许志鹏C三2郑志瑜

三等奖C三7许云娟C三7洪巧凤C三1郑勇勇

手工制作成绩

初一年

一等奖C一2郑小东

二等奖C一7郑达琪C一6洪玲蓉

三等奖C一3郑蓝琪C一7郑沙沙C一8郑思娜

初二年

一等奖C二6郑希梅

二等奖C二9郑少秋C二4黄雅兰

三等奖C二2C二10许雅萱周雪莲C二1洪静美C二8洪晓冬

初三年

一等奖C三5黄辉燕C三6黄耀煌

二等奖C三1吴长达C三6洪小娜

三等奖C三6林清逊C三1林俊鹏C三2郑志锋6、高中部足球友谊赛

11月2日上午,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之一----高中足球友谊赛,有15队参赛,比赛场次总共有14场,于11月9日闭幕。在运动员、教练和裁判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增强了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

高中足球友谊赛成绩公布:

年段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高一年K-6K-2K-4

高二年K=4K=1

高三年K三1K三3

最佳射手K三1许晓炎打进10球

7、课改讲座:

为了使课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广大师生对课改有更具体的认识,我校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共有六场课改讲座,由参加课改的第一线老师来主讲。语文:王建设老师的主题是《新课程 新理念 新感受》,数学:洪玉芳老师的主题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英语:张温情老师的主题是《积极转换角色 适应课程改革》,历史:洪小明老师的主题是《历史课改的得与失》。生物:郑福昆老师的主题是《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学观》,政治:张青松老师的主题是《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老师能结合在新课改中的体会,用生动的例子向广大师生展示了课堂教学的新变化,这些讲座都很精彩、形象、生动,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8、词朗诵比赛

诗词散文朗诵比赛于12月3日下午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次比赛主题是“祖国、青春、理想、成才”,各参赛同学多能选取主题鲜明且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如、、、、等等,并能较好的运用重读、拖音、停顿等朗读的基本技巧,同时感情丰富真切且能与所表达的文章相协调融合。整玚比赛气氛活跃,热情洋溢,秩序井然,现场的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的掌声,在欣赏中接受了一次声情并茂的精神洗礼。

诗歌朗诵比赛成绩公布

初一年

一等奖C一3伍碧红

二等奖C一4黄晓芬C一7郑瀟琪

三等奖C一6吴凤娇C一5洪进胜C一8郑伊莉吴启森C一1黄晓绵

C一2黄晓真周佳玉

初二年

一等奖C二3吴怡凡

二等奖C二1洪静美C二4黄雅兰

三等奖C二6郑小娟C二7伍小萍C二8洪翠翠C二2洪心心洪加典

C二9郑珞珞陈腾跃C二5洪雪萍C二10许盼盼

初三年

一等奖C三1余若凤

二等奖C三2许文艺郑草梅C三10吴阿卿

三等奖C三8李思瑜C三7伍云云C三3李阿小C三9林松清C三4许思晓

C三5黄辉燕C三6洪春梅

9、演讲比赛

高中部演讲比赛成绩公布

一等奖K三5郑琼莎

二等奖K一3洪静云 K二4伍小萍K二1吴春铃

三等奖K一1郑凯旋K三4许缘缘K三3郑加良K一5吴玉环K二2郑思玲

10、《美在石井》摄影比赛

摄影作品比赛成绩分布

初一年

一等奖C一7郑莎莎郑冬妮许悦

二等奖C一5洪瑜燕C一1郑婷婷

三等奖C一3郑蓝琪C一4郑茹茵C一6

初二年

一等奖C二4黄雅兰

二等奖C二2吴取铭C二3王炎炎许吉斌

三等奖C二1洪静美C二6洪得意洪剑锋C二10许雅萱

初三年

一等奖C三1吴长达郑舒捷王蓉蓉洪飞达许舒怀

二等奖C三2郑鸿铭C三7郑淑惠

三等奖C三6王劲源C三4许建平郑建合

高一年

一等奖K一3郑美霜

二等奖K一2许志扬K一2黄云祥K一4郑良程

高二年

一等奖K二3郑鸿韩郑娟娟

二等奖K二4郑华炎洪香香

高三年

一等奖K三4郑小碧

二等奖K三2陈进益K三3郑雅园

摄影作品比赛成绩分布

初一年

一等奖C一7郑莎莎郑冬妮许悦

二等奖C一5洪瑜燕C一1郑婷婷

三等奖C一3郑蓝琪C一4郑茹茵C一6

初二年

一等奖C二4黄雅兰

二等奖C二2吴取铭C二3王炎炎许吉斌

三等奖C二1洪静美C二6洪得意洪剑锋C二10许雅萱

初三年

一等奖C三1吴长达郑舒捷王蓉蓉洪飞达许舒怀

二等奖C三2郑鸿铭C三7郑淑惠

三等奖C三6王劲源C三4许建平郑建合

高一年

一等奖K一3郑美霜

二等奖K一2许志扬K一2黄云8祥K一4郑良程

高二年

一等奖K二3郑鸿韩郑娟娟

二等奖K二4郑华炎洪香香

高三年

一等奖K三4郑小碧

二等奖K三2陈进益K三3郑雅园

首届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为我们冷冷的冬天带来了缕缕温情。让我们在为这一活动划下圆满句号的同时,将活动中饱满的热情带到期末迎考中,我们相信,延平中学的学生,“活动好,学习更好!”教改催春校园遍地花争艳,丹心映日桃李满枝果正鲜。

回顾过去,延中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展望未来,延中人更是信心百倍,希望无限。为了在更加激烈的新一轮办学竞争中保持并扩大优势,学校抢占发展先机,构建了未来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教改催春校园遍地花争艳,丹心映日桃李满枝果正鲜。

老师们,同学们,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为我们国家描绘了美好前景。20__年5月15日,同志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

篇6

我校初四共分八个教学班,我任教1---4班的教学,近200名学生,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因为初四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考虑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学期目标:

1.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2.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能力考试。

3.让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四、具体措施:

1.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2.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3.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

4.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五、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内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集体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努力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

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六、教研课题与研究措施:

课题:寓教于乐于体育教学中

措施:

1.实践法:以课堂为载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加以改进。

七、评价教育教学:

通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努力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情况。

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系。

八、教研课的安排:

1.争取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2.在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与其他同行共同搞好校队的各项训练。

4.认真落实两操一课活动。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技术;思品学科课程整合;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45-01

课堂上,情景交融,授课教师妙语连珠,加上多种媒体出奇制胜,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

一、误区

由于教育技术水平、认识水平、应用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误区。

1、照“本”宣科,忽视主体地位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课堂只是将教师的讲解改为多媒体的演示,一些所谓的课件只是做了些“书本搬家”、“板书搬家”、“习题搬家”的工作。还有的教师把教学过程程式化,想方设法地将课堂的进程限制在课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按我的“圈套”发展,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上钩”。一旦学生“不配合”,就代替他们回答。更有甚者,把多媒体当做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强练习密度的“法宝”,多媒体成为他们固守应试教育阵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帮凶”,成为禁锢甚至扼杀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现代杀手”。

2、舍本求末,违背认知规律。

一些教师违背认知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一味炫耀电教手段的作用,只讲究视听冲击(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一些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就显示不出“档次”,结果喧宾夺主,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还有一些课件为了体现多媒体海量信息的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结果是良莠不齐的信息令人头昏目眩。

3、流于形式,轻视教学目标。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成效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有的老师不注意教学目的,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没有实质内容。思品课的时效性常常导致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被牵扯进课件中,有的教师热衷于追求多媒体显示效果,不注重教材的整体优化结构,使学生对显示画面印象很深,但不能掌握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缺少一个“拎起来一条线,撒下去铺满地”的教学主旨,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4、盲目应用,无视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进多媒体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种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教师不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注重实效,认为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运用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就能显示教学能力,继而盲目使用,忽视传统教学手段。对于那些传统手段可以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无法明显增强。一些教师在需要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只是借用现存的课件,按照别人的设计讲课,教学过程捉襟见肘、受制于人,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对策

鉴于此,我们应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加强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走出误区,提高效率。

1、发挥直观性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一切学习活动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相伴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进学生的学习情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由于思品课教材中的大量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激起对思品课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升华他们的情感。

2、发挥动态性优势,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影像、声音、图片的功能,能做到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显示其辅助教学的非凡才能。再加上软件设计时,有多种不同的响应方式可供选择,所以它更能承担起教学信息传递的任务,在课堂上形成“教师―媒体―学生”的三元双向反馈。不仅有利于优化教育环境、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从而有效突破思品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充分了解影像、声音、文字、图片等各种媒体的不同优势和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最佳作用点,选择最能突破重点、难点的素材,组合成多媒体。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真正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3、发挥交互性优势,引发思维冲突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也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的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并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4、发挥综合性优势,增强自学能力

篇8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面对大部分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信息交流时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的激烈竞争局面,全面推进英语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未来社会就是人才竞争的社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圣地,必将毫无疑义地显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外语是1个民族走向开放,参与国际交流与竞争的必备工具,这1性质决定了外语教育自然地带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也决定了其教学手段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几XX年的中国传统英语教育方式告诉我们:“填鸭式”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语法轻交际,重文字轻口语,重练习轻听说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然使众多学生缺乏运用英语语言的实际能力,导致学生的英语多带有“聋哑症”,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所以怎样采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让英语课堂在师生双边互动交流过程中充满艺术色彩,带给学生1种美的享受。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感悟美、发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学习英语是1种美的熏陶、美的教育,美的滋润以及美的创造!以此来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教学是1门科学,也是1门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1体。” 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是英语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英语课堂教学领域中的体现与结晶,是每1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所要不断追求的理想境界!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1)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篇9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技术、一种教学手段,其作用不是万能的,其使用也不能“随心所欲”,同样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心理及思维规律,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多媒体技术虽然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要把这个特点变成优势,发挥其更好的作用,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信息过多过密,会使学生如坠云山雾海,无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信息量不足,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殊不知,欲速则不达。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人脑在一定时间内对信息的接收是有限度的,过量的信息只会造成大脑的疲劳,不仅无法及时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整理,而且会造成信息的遗忘,因为过量的信息会相互抑制。由于媒体信息量过大,而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学过程中就不得不加快速度。这样,学生接触的信息是多了,但却没有时间去思考、理解、消化吸收。结果,五彩缤纷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却一头雾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相反,恐怕还不如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效果好。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教学收效甚微。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传统教学中,教师贯彻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之后,教师同样要贯彻启发式教学,但这不仅要通过师生互动,而且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绝大多数教师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通过自学掌握相对较高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并非易事。大部分教师一般都使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虽简单易学,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即交互性差,且不好控制,因此,单纯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由于缺乏交互性,实际上只成为电子板书,外加链接一些图片、音像材料而已。笔者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发现通过控件和函数将Powerpoint与交互性较强的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结合起来,可以大大增强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力,实现人机的灵活交互响应,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增添魅力和活力。不过,这需要教师熟练掌握相关多媒体制作软件的高级使用方法。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视觉刺激效果,或者是为了显示其课件的档次,将课件的界面设计得鲜艳夺目、五彩纷呈,背景图案错综复杂,文字颜色变化多端,按钮奇形怪状,使用过多的动作声音。显然,这些因素都起了喧宾夺主的不良作用,都会直接影响和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和对问题的思考,实在是画蛇添足之举。当然,简单呆板的界面又会使学生感到兴味索然,容易产生疲劳感,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课件界面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来选择,既要同教学内容相协调,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恰当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简洁明快,不能过于复杂和花哨,也不能过于单调呆板。一句话,在多媒体界面的制作上,只有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才会通过良好的形式来增强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前面提到过,运用多媒体手段组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来实现。而多媒体课件是需要各种多媒体信息的,包括图片、动画、录音、影片等。这些多媒体资源,现有的教材、教参直接提供的太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积累各种素材。就英语学科来说,要制作出优秀的、富于时代气息的教学课件,应结合教材,搜集政治、经济、体育、音乐、历史、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选择那些与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并保存起来。

篇10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之中,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扩大知识面,增强阅读能力,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课堂教学

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即尊重学生的需要,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多媒体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改变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统治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方法,起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减负增效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就必须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具有信息量大、变换速度快等特点,传播教学信息的载体越直观,信息通道中的干扰就越小,学生的认知效率就越高。运用电脑优化组合多媒体信息,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乐学”。但是,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建英语教学的学习氛围

对语言学习者来说,相关的语言环境和氛围对学好某种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学生较快地进入特定的状态,找到合适的感觉。在多媒体教室中,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多种感官活动的综合运用过程,创造一个令学生各种感官得到刺激的氛围就显得特别重要。不同感官所需的刺激信号各不相同,视觉接收图像,听觉接收声音。各种媒体彼此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要培养提高交际能力,英语课堂教学就要结合“视、听、说、读、写”。对于国外文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然后制作课件,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了外国文化。

五、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一言堂”,课后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应付考试,相当于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师承担的相当一部分语音基础训练课程,转为声像图文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承担。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既方便了教师的讲解,又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补充了课外材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此,课堂内容就变得充实、完整,课堂教学活动连贯紧凑,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同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还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