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创新的内涵与要素

篇1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072-05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经济环境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为我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的同时,风险与挑战也接踵而至。全球化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依靠资源优势竞争的传统模式划上了句号,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规模和效益上的较量,更是科技创新能力的角逐。在同质化的社会生产中,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浪潮中脱颖而出。科技创新能力要提升,衡量指标要先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度量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概念界定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源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研究,是技术创新深化与发展的必然。科技创新内涵的外延较广,其概念在目前尚未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界定,常常被误认为与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同。常东坡等(2005)认为,要从本质上界定科技创新的概念,首先要认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他指出,科技创新是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总称,两者相辅相成,科学创新为技术创新奠定理论依据,技术创新则为科学创新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基于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宋刚(2009)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构”协同演进的产物,其内涵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信息技术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子体系共同构成。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机综合,是一个通过学习新知识、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从而实现对资源进行新的优化整合的过程。企业的科技创新具体内涵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一个以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为先导、应用性技术变革的技术创新为核心和组织制度变革的管理创新为支撑的体系结构。

(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涉及多要素和多层级,对其内涵的理解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量。

一是科技创新要素维。企业科技创新需要多种创新要素的综合参与,包括主体行为要素和客体整合要素。在企业层面,科技创新主体行为要素包括管理层、研发部门、协作部门等。其中,研发部门是核心主体,管理层是发起源,协作部门是支撑保障。科技创新客体整合要素是所有参与科技创新配置的资源总和,它包括科学理论知识、创新工具和创新生产要素。其中,科学理论知识是基础,创新工具是载体,创新生产要素是客观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只有通过积极的创新行为,对创新客体进行有效整合,才能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完成。R.Burgelman等(2004)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由资源配置能力、行业适应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四大要素构成;吴贵生(2000)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六个要素,并以此构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科技创新过程维。科技创新是一个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与扩散的过程,这一过程同时还涵盖了管理、商业等因素。随着对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科技创新的过程主要遵循两种模式。一种是“长链创新”模式,这一创新模式始于基础研究阶段,而后向应用研究发展,最后终于市场实现;另一种模式是“短链创新”,该模式在借鉴已有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越过基础研究阶段,而直接始于开发阶段研究,进行深度开发。Chiesa等(1995)基于企业的创新过程,指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意识生成、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创新管理等,并以此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审计体系;吕一博等(2011)以创新发起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推广能力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两维度的综合考量,本文认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某一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具体内涵包括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如图1所示。

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由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丰富,为了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在构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系统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导向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二)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评价目标为基础,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了潜在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大类一级指标,并依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特殊性,于一级指标下设置二级分指标。

1.潜在创新能力指标

潜在创新能力是一项基于企业当前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反映企业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基础。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企业在报告期内(一年)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了企业的经济表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企业当前的经济实力,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科技创新活动是有风险的,企业的经济基础越深厚,其进行科技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得成功的几率也就越高。

(2)净利润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100%

净利润增长率代表企业当期净利润比上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未来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续航能力。净利润增长率越高,代表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后期的科技创新活动就越趋于稳定。

(3)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科学家和工程师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基础。科学家人数的多少反映了企业所掌握的科技创新理论的扎实与否,工程师人数规模的大小则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高低。该指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未来可能的科技创新成果。

2.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创新投入能力考核的是企业创新资源要素的直接投入水平。科技创新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核心,也是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创新投入能力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前提和基础。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活动投入=研究与开发活动投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活动投入+科技服务活动服务

科技活动投入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撑力量,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客观源泉,贯穿了科技创新从研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

(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销售收入×100%

研发经费投入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一个相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的意愿强度和投入水平,反映出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企业在该比例达到3%时只能维持生存,达到6%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3)技术改造经费支出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而发生的费用支出。技术改造指企业在原有技术(工艺、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科技成果进行深度开发,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从而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4)研发人员投入强度

研发人员投入强度=研发人员总数/企业职工总数×100%

研发人员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最直接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运行的主观源泉,是创新投入能力的人力基础。

3.创新管理能力指标

创新管理能力是指企业从整体上、战略上和机制上组织实施科技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力量。创新资源要素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创新管理运行效率的高低关系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得以维持。该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

企业的科技创新过程要经历决策实施实现三个阶段。决策一般是由企业家作出,企业家越是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其对科技创新的倾向程度就越强,决策投入的创新资源的规模和水平就越高。

(2)创新战略规划的完善程度

创新战略规划是指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战略管理。企业是否针对科技创新活动制定了战略规划,以及该战略规划期的长短体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一份完善的创新战略规划,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

(3)创新项目管理的完善程度

项目管理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相关知识、技能、方法和工具等管理方法进行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为了满足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期望。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企业多个部门的参与,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协调和管理,往往会形成多头领导,以致创新效率低下。

(4)创新机制的健全程度

创新机制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体制保障。创新机制可分为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分别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起着正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

4.创新产出能力指标

创新产出能力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低最为直接、重要的指标,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效果的集中体现。该指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1)论文著述发表数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理论成果,是衡量企业知识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员工著述的多少是企业对原创性科学研究重视程度的直接体现。

(2)专利拥有数

专利拥有数指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总数,是企业的研发成果。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是衡量企业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重要指标。

(3)专利技术转让收入

专利技术转让收入指企业将自有的专利、专有技术通过合同的形式授权其他企业使用所获得的收入。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与开发的直接获利能力。

(4)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产品销售收入

该指标衡量的是产品创新对整个销售收入的贡献程度,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效果。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

遵循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依据上述指标体系结构框架,可以系统地确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往往会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现象和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且存在定性指标不易量化和定量指标边界不清的问题,使得评价过程中出现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其思路是利用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将模糊信息定量化,通过构造等级模糊子集把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指标进行量化,然后利用模糊变换原理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对象集

U=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建立因素集U

即把能反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的主要指标构成一个集合,这里使用上面提出的四个指标:U={U1,U2,U3,U4}。其中U1=潜在创新能力,U2=创新投入能力,U3=创新管理能力,U4=创新产出能力。

(三)确定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

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即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所构成的集合。目的是在综合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评语级中选出一个最佳评价结果。

(四)权重赋值

一般来说,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对每个指标Ui应赋予一定的权重。因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一个多属性评价决策问题,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意见法,运用AHP专业软件Expert Choice 11.0进行自动运算,最终确定指标权重。主因素层指标权重:?琢={0.096,0.277,0.160,0.467};子因素层指标权重:?茁1={0.540, 0.163, 0.297}、 ?茁2 ={0.236,0.461,0.168,0.135}、?茁3 ={ 0.174, 0.137, 0.266,

0.423}、 ?茁4 ={0.093, 0.254,

0.177,0.476}。

(五)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从子因素集中单独取出一个指标通过专家评判法进行评价,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Ri的隶属程度(例如,对于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子因素层指标U11,有30%的专家认为强,20%的专家认为较强,25%的专家认为一般,20%的专家认为较弱,5%的专家认为弱,则对U11的评价可得到一个评价集r11= {0.30,0.20,0.25,0.20,0.05})。由此可得子因素层指标模糊关系矩阵Ri。

Ri=ri11 ri12 ri13 ri14 ri15ri21 ri22 ri23 ri24 ri25ri31 ri32 ri33 ri34 ri35ri41 ri42 ri43 ri44 ri45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i和子因素层指标权重向量?茁i,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Wi=?茁i・Ri={wi1,wi2,wi3,wi4,wi5}(i=1,2,3,4),其中Wi为模糊评价向量,・为模糊算子。

(六)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构造主因素层指标评价矩阵R。

R=W1W2W3W4=W11 W12 W13 W14 W15W21 W22 W23 W24 W25W31 W32 W33 W34 W35W41 W42 W43 W44 W45

根据模糊关系矩阵R和主因素层指标权重向量?琢,可以得到一个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表示为W=?琢・R={w1,w2,w3,w4,w5},其中W为最终评价隶属向量。为了便于分析,可对模糊评价向量Wi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W'={w1',w2',w3',w4',w5'}。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最大隶属原则,选取数值最大的wi'对应的模糊评判等级评语集V中的等级即为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等级。

考虑到最大隶属度原则可能使信息丢失较多,可将评价集数量化表示,对其进行赋值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90,80,70,60,40),进而计算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总体加权评分为Z=90×w1'+80×w2'+70×w3' + 60×w4' + 40× w5'。最终,如果评价结果w' = { 0.108, 0.344,

0.241,0.227,0.080 },则Z = 90×0.108+80×0.344+70×0.241+60×0.227+40×0.080=70.93,其总体加权评分大体上接近70分,因此,从加权平均角度来看,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水平为“一般”。

四、实例应用

本文以大连市金州新区30家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为例,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五、结论

根据该评价结果,从总体上看,大连市金州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处于“较强”水平,这与该区区域创新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从评价总分上看,最高分为85.65分,最低为42.70分。由此可见,各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很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总之,该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基本上全面反映了大连市金州新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状况,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常东坡,赵国杰,王树恩.当代科技创新的特点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67-69.

[2]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2009(6):1-6.

[3] 黄保强.创新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8):58-64.

[5] 孙国蕊,方德英.领先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价值工程,2008(9):44-48.

篇2

【关键词】品牌 名片 科技创新 科技名片

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品牌,尤其自主品牌更能体现企业竞争优势,2011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就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提出指导要求,强调以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指导思想,市场导向,各方参与,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主品牌涉及到产品研发、设计等环节,但还远远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科技活动的全貌,要通过全新的科技创新评价和监督指标的设计,从科技创新角度将企业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使科技创新品牌成为企业一张响亮的“科技名片”。

1 企业科技名片的内涵和意义

1.1 企业科技名片内涵

品牌是企业的一张最好的名片,品牌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关于品牌的内涵有多种说法,李晓飞认为[1]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从价值角度看是无形资产,从外在表现角度看核心是产品或服务,从本质角度看体现了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承诺。蒋Z萍认为[2]品牌构成要素包括品牌基础要素、品牌个性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品牌外部关系要素。因此,可以说品牌涵盖了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一切关系,它是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我们平时所说的品牌一般指的是狭义的商业性品牌。

其实,商家之间的合作更重视的是彼此的信用状况,随着全国各地信用建设的开展,信用信息的有据可查为企业树立信用品牌创造了方便条件,因此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信用方面。

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产出、协同创新、技术扩散等能力及水平指标可清楚的反映企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企业的品牌建设也应该延伸到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品牌代表着企业科技活动的全部,因此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它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企业档案工作,而是建立在企业科技档案基础上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标规范企业科技活动,能更全面的体现企业品牌特色。如图1所示。

1.2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意义

1.2.1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

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科技名片反映了科技活动的全貌,体现出企业对科技投入的重视和科技创新效果,因此是企业品牌建设中重要一环,要让企业像重视商业品牌建设一样重视科技名片建设,要通过企业科技创新信息和科技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设工作。

1.2.2 企业品牌的有效延伸

市场未来竞争靠的是科技创新,而传统的企业品牌注重的是商业品牌价值,企业科技名片代表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体现企业实力与未来的发展潜力,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引导企业的品牌建设向科技创新延伸,从长期来看,企业商业品牌必然还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苹果品牌的树立就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上,在涉及技术问题的时候,苹果公司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主导市场[3]。

1.2.3 培育企业创新意识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从制度上规范企业科技活动,其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的设立及其相应政策上的引导,也能加强和规范企业科技档案工作与科技项目申报工作,能更加激发起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1.2.4 改变科技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企业项目申报,由于科技项目立项是采取网上征集、单位自行申报方式,对企业有失公允。首先,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并不熟悉政府的项目申报工作,其次,因为科研院所内部有科技申报部门专业性申报政府项目,每年的政府科技项目经费都较多的流入了科研院所,加之要照顾一些关系户,导致最需要科技经费支持的企业无法得到政策与资金支持,无法体现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据可查,对建立了企业科技名片的企业一是可实行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二是也可将其作为科技项目立项重要依据,使政策与资金支持向企业倾斜。

1.2.5 有利于完善科技统计工作

目前多数科技统计工作都是分散在各部门完成的,各专业科技统计之间存在壁垒,由于制度原因造成沟通不畅、统计内容及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不一致、重复填报现象严重[4]。

从统计对象看,我国《科技统计报表制度》涉及的企业分布面有限,统计内容也不尽一致,指标设计仍不完善,实施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可将统计的企业面拓宽,重新设计指标体系,统一管理口径,能更加完善科技统计制度。

1.2.6 有利于拓宽科技政策普惠范围

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关于印发“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6〕31号)从总体部署上针对各类企业特点重点支持,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家就对针对开发区内外的企业进行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并于2008年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第172号文),对中国境内注册的、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统一的认定工作,2016年又进一步进行了修订工作;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局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3号]) 文件规定,支持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包括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技术性知识流程外包服务。

从以上可见,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涉及的面较广,但目前只进行了试点工作,从试点政策推出到2010年全国也只有400余家试点企业[5],高新技术企业也只能是通过认证的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主要涉及三方面外包服务业务的企业,并仅适用于20个城市。目前国家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面较窄且内容有重复,申报的企业有时也无所适从,实行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后将统一规范科技创新统计工作,符合条件的所有类型企业均可受益于普惠政策的支持。

1.2.7 有利于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

多年来国家层面非常重视创新发展,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的《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中有专门针对企业的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其三级指标涵盖的范围较广,但与传统的科技统计工作一样,单独靠统计法约束企业行为效果并不会理想,企业上报的数据质量上也无法保证,实施科技名片制度将通过政策支持与品牌战略扩张的宣传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调查工作落在实处。

1.2.8 有利于企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科技活动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拥有独立的自主品牌。企业的自主品牌建设包括了品牌研发、品牌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6],科技名片制度的实施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根本。

2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的基础

2.1 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是科技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企业科技活动的原始凭证,凝聚着众多人的劳动成果,有时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科技创新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持和科技进步的积累,企业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应建设自己的科技档案,科技档案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是企业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7]。企业的科技档案是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设的重要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技档案,为其科技名片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 科技统计

我国目前实行的科技统计制度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但其统计数据已成为各类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的重要依据,目前已将农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软件开发企业、民营科技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纳入我国科技统计范畴。

2.3 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

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研究较多,主要从创新体系、模式、能力及指标体系等方面内容相关,国家层面也对科技创新研究重视有加,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明确提出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从2013年初开始,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总体部署,据此科技部从国家、区域、企业(产业)、典型创新密集区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并对其《国家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8]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国家统计局于2014年开展第二次全国企业创新调查,此次试点以北京、江苏、山东、湖北4个地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为主[9]。

3 企业科技名片建设原则与对策

鉴于企业科技名片建立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起企业科技名片制度,并作为与企业商业品牌、信用品牌建设并举的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技名片制度的原则

3.1.1 评价标准科学合理

科技名片制度中的关键是其能体现科技水平的考核指标,指标设计要科学合理,既要反映其投入水平,又要体现出产出效果,还要看到技术扩散的辐射影响力;既要反映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又要体现其协同创新能力;既要反映企业科技水平的硬件条件,又要体现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件条件;既要反映科技本身,又要体现出科技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员、资金、设备的投入及内部研发机构的建设;科技产出包括知识产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技术产出(新产品、自主核心技术产品比重);技术扩散包括技术扩散(技术性销售收入、技术服务出口比重)、产品扩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产品出口比重)、成果影响(获奖情况);科技创新保障包括管理者素质(学历、行业经验)、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认证体系);协同科技创新包括产学研合作、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等。

3.1.2 企业积极性高

企业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企业的积极配合,否则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应将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在政府层面大力宣传企业科技创新,并辅以资金与政策支持,可采用普惠政策与项目支持相结合、财政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鼓励企业参与科技名片的建设。

3.1.3 体现品牌价值

要将科技名片建设纳入到企业品牌发展战略中,把企业科技名片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延伸,强化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可识别性,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用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运行质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3.2 科技名片制度建立的对策

3.2.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政府管理

与商业品牌建设不同,科技名片是一种科技创新品牌,涉及到监督与评价指标、科技统计、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复杂问题,涉及到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因此,需要政府方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合力支持,在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指标与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名片建。

3.2.2 优化竞争环境,突出科技创新品牌地位

为了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品牌的建设,应加强立法和相应的扶持工作[10]。一是完善对自主品牌、核心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二是通过普惠政策、项目支持等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活动,在财政、货币、税收等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引导传统的商业品牌建设更多的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三是加强对科技创新品牌的管理和宣传力度,规范企业科技创新行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制度和科技创新品牌管理制度。

3.2.3 发挥企业主导地位,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要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就要将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结合,加强对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产业联盟等支持力度,从体制机制上激发企业及其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并通过成立相关基金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要结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工作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3.2.4 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目前我国尚缺乏一套能较全面体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完整的大数据库,在大数据年代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库从技术上支持企业科技名片的建设工作,政府应采取招标方式与相关数据库经营机构合作,建立起国家层面的企业科技名片大数据库,以便更好的把握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状况。

4 结语

品牌是企业最好的名片,传统的企业品牌主要指商业品牌,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水平,因此,企业品牌建设要向科技创新品牌延伸,科技创新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张“科技名片”。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体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更能突出企业品牌内涵,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意识、改变科技管理方式、完善科技统计工作、扩大科技政策普惠范围、落实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

建立企业科技名片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对策。原则方面,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企业的积极性要高,要真正能体现企业的品牌价值。对策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竞争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品牌管理,建立全国性的企业科技名片数据库。

参考文献:

[1]蒋Z萍.企业品牌内涵及其生成模式[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2-43.

[2]李晓飞.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R].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2012.

[3]王锐.霸气苹果 创新无止境――苹果缘何创造消费电子产业奇迹[J]. 中国科技产业, 2011,(6):46.

[4]史伟.完善我国科技统计制度的对策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17):8.

[5]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已达469家[J].领导决策信息,2010,(29):28.

[6]倪伟清.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12):10.

[7]吕萍.浅谈企业自主创新与科技档案管理的关系[J].兰台世界,2011,(S2):85.

[8]科技部.关于征求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意见的通知[EB/OL].(2013-11-27)[2016-5-23].

篇3

[关键词] 市场;政府;科技耦合;造质力;“三元”机制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4-4

Explore the Coupled Ternary Mechanism of Market,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ang Chengxun Cheng Yu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 the bias of focusing on seven aspects while ignoring other seven sections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terpretation must be further understood,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ideas to the direction of depend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epening reform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llocating resourc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developing both extensively and domestically, actively exploring the ternary mechanism of coupling market, govern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novation on development method, consumption way,and resource allocation.

Keywords:market;government;coupl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lity-making force;“ternary”mechanism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央及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新理念。然而,在认识上也出现了许多不全面的理解,且不说散布新自由主义的人有意借机散布市场原教旨主义,企图搞私有化的错误思潮,即便在具体思路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见解。

主要表现为:一是重数量扩张,轻质量提升。二是重供给发力,轻需求拉动。三是重外延式增长,轻内涵式发展。四是重新建企业数额,轻助其茁壮成长。五是重传统要素配置,轻科技创新引领。六是重眼前应急措施,轻长远可持续发展。七是重西方经济“规律”(教条),轻遵循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

这就容易脱离中央强调的以提高质量和综合效益为主题、大力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乃至以新的形式回到以GDP论英雄的老路,或者滑向迷信市场的窠臼,不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应当联系中国和国际环境的实际,全面理解和贯彻系列论述的精神,避免顾此失彼、使经济社会走向畸形化。

1 质变的客观态势倒逼发展思路转轨

应对新的阶段出现的质的变化,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它的新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作为我们认识突破的一个总纲。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主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规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现在,世界发达水平人口全部加起来是10亿人左右,而我国有13亿多人,全部进入现代化,那就意味着世界发达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们能够以现有发达水平人口消耗资源的方式来生产生活,那全球现有资源都给我们也不够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1]。”要求:“发展是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深入领会这一分析,我们应当把握发展态势的如下特点:

第一,阶段变化的时限是从2010年开始,我国综合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国际金融危机深化使得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调整,我国发展速度开始下移。

第二,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量的扩展为主迅速转向以质的提升为主带动量的中高速增长。目前,在经济的数量与质量矛盾中,质量已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经济发展进程看,哪个国家永保10%的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资源环境不允许的,目前生态危机已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发展不能以追求过高速度而损害可持续发展,必须追求扎实高效、无水分的GDP。

第三,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要求,经济质量的标准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是全面提高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含量、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等。这就是价值量与效用整体的统一。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尚未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研发投入刚到GDP的2%、科技贡献率刚超过50%),离全国实现综合效益还有很远的距离。

第四,经济转型带有根本性质,有新的标准,是一次生产力革命,是新陈代谢系统工程。在发展中必须解决深层次矛盾,突破原有的经济模式。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除煤炭和个别金属元素外,其他资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人多资源少,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无法持续,而许多技术又受国际垄断资本牵制。所以,资源配置的内容、对象和经营方式都要有质的变化,要掌握新的核心技术、深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资源、运用新的方式、达到新的水平。

第五,发展的动力和方式主要不是靠资源的消耗,而是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成为主导性的决定因素。正如所要求的:“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他同时要求“要努力实现优先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就要摒弃主要靠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发展的老路,集中更多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要培养和使用大批的各个阶层的人才。

第六,供给与需求关系变化,既不能单纯以需求拉动供给,也不能单纯以供给推进需求,而是形成一个互动的链条。我国现在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以消费需求为主),都质量滞后,这才是症结所在。目前,并非供给不足,而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突出的产能过剩,即使是一些新兴产业也遇到销售困难。从需求总量看,总体上还不存在求过于供的问题,许多方面仍是需求不足,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对优质产品需要日益倍增(有的大量购买外国产品),而一般消费品销路尚差。所以,目前不是供给与需求某一单方面不足问题,而是质量需要尽快提高。

第七,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交叉兼行,内涵式居主导地位。以集约式经营替代粗放式经营,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乃至经营业态都会有深刻变化。这就必须改变资源配置以外延式为主向内涵式为主转变。

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有经济学的思维定式上,必须有个突破,认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注意力转到科技创新上来,并同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组成一个机制系统,在客观倒逼机制面前争取主动权。

2 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的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又像恩格斯所形容的那样:“需求与供给的和谐,竟变成二者的两极对立。”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我们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的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本质要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

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

第一,政府投资(包括利用好外汇储备,可考虑拿出1/4),早出手比晚出手好,越早越主动。

第二,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包括吸收国外投资,又通过居民消费逐步将投资收回。

第三,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扩大就业,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强化社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不但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还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钱还不是主要的难题,更难的是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要发挥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用几年的工夫加以解决“开头难”的问题,再继续深化下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动力[2]。

3 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外延式资源配置是改变或扩大生产经营的场所,俗称“铺新摊子”。在发展一种全新的产业,特别是开发新基地生产经营,外延式发展是必要的。其优点是新起炉灶,不受旧企业的拖累,能够形成全新的生产力;其缺点是投入多、费用大、成本高,污染严重,不易充分利用存量资源。这种增加供给的方式,在发展之初,打基础的阶段比较多,但发展起来以后,形成一定基础了,一般较少采用。

中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之后,许多人主要把眼光集中在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上,以为这才能发展新兴产业。而从实际经营方式上考量,此种认识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除了一些特殊产业、特殊情况外在一般条件下,外延式的资源配置方式将越来越少,只有在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力所不及时才考虑采用。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3]。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挖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像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便于嫁接,有利提高原有人力资源的素质,对人才的培养、提升是一个捷径,尤其在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上更为重要。

这种内涵式提升、转型、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科技创新和利用,在改进工艺、强化管理上有先天之利。当然,也容易带来一些陈旧东西,需要革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就忘记、忽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野考量,更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从提升整体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式资源配置与外延式资源配置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式资源配置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犹如人的繁衍,由“外延”生子(建立企业),靠“内涵”抚养教育,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

我国非公有企业的寿命平均仅有5年,主要问题是重“外延”轻“内涵”,登记建立的不少,成长壮大的不多。再如,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更是如此。以科技支撑的新兴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就是实例。

以内涵式资源配置发展为主适当扩大外延式资源配置发展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现今出现的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

发展生态生产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态是各类循环经济及其产业链。以“3R”〔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应当树立充分利用科技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理念。

4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政府、市场、科技耦合的“三元”机制

为深化提升对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子,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越来越小,必须更多地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

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进一步实现经济学飞跃。

鉴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通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通道。实践证明,在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来,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这就要突破原有“两只手”的理论框架,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方向)、市场主配(微观配置资源)、科技主引(引领未来)”的三元机制系统,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理论和机制体系。具体运作制度、途径、方法可在实践中逐步探索。

这在理论上有一大障碍,就是认为科学技术只是“生产力”或“生产要素”,不是一种机制,只能参与资源的“被配置”的组合,不能起到引导、激励、控制功能。此种看法恰恰是从概念出发,未认识到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特殊性。

不错,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一种“磁力”、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一种引向力、驱动力和“造质力”,能够引领、驱动、规范、引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辩证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

“三元”机制能够进一步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元”机制能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三元”机制同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是否相抵牾呢?不会。由于科技创新的嵌入,更会提高竞争力。

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也能打通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通道。在处理经济社会矛盾时,我们也必须首先考虑和适应自然规律,注重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作用,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应当学会以系统思维发现,科技并不单独起引领资源配置的功能,而是参与资源配置的机制系统,配合“两只手”促进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优化、提升,使之更有效率,好像“两只手”机制上安装了电脑(简称“两手一脑”),使之更加自觉化、现代化,减少失误,强化预见性和科学性,对企业研究、探测市场更能发挥正能量。其关键在于要使科技参与资源配置与宏观调控机制化、制度化。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这可谓经济学的一次革命。

参考文献:

[1] 乔地.经济对话自然[N].科技日报,2014-10-24.

篇4

[关键词]协同创新;创新机制;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单位、高校、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创新主体各成体系、各自为战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转,分散、低效、缺乏协调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最大问题,迫切需要实行协同创新,提高农业创新主体的整体合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效率。

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研究员最早给出协同创新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通过构建各种创新平台,加强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来打破体系壁垒与学科阻隔,促进科技创新的人、财、物等要素实现有效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主体的合力。协同创新的本质就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和补充,围绕创新目标进行创新的行为,从而产生“1+1>2”的效果。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在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下,科研单位、高校、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整合分散在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从而产生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一方面,可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分为农业科技主体内部协同创新和农业科技主体外部协同创新;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既包括单项农业创新技术,也包括从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共同创新。

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农业创新主体对协同创新的认知存在差异,协同创新知易行难,必须要形成不同农业创新主体对创新目标的认同感与共同动力。从影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要素和协同创新过程来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包括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协同、目标协同和组织协同5个基本要素。

2.1动力协同

利益驱动是促进农业创新主体相互合作的外在动力,这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形成共同利益体,从而产生共同的动力。

2.2路径协同

通过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面向生产一线,面向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研究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技术路径。

2.3知识协同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知识的相互作用,使各创新主体在资源共享、市场信息和产业需求等方面紧密合作,提升合作创新能力。

2.4目标协同

不同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要应找准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定位,形成创新目标和利益诉求的一致性,保证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有序、高效运行。

2.5组织协同

通过专门负责协调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部门,来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与有效沟通,从而实现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之间的共赢。

3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的主要内容

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协同:一是在宏观层面的协同,即加强顶层设计与产学研协同;二是在微观层面的协同,即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和创新团队的建设;三是在具体执行层面的协同,即项目协同和创新文化的建设。

3.1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由于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与单位,具有不同的利益关系,需要从顶层设计,建立起统一协调机制,以跨越各创新主体的组织内外部边界,打破部门的小团体意识以及条块分割的体制壁垒,协调好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与矛盾,促进资源尽可能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内无障碍的流动。一是建立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农业科技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农业重大科技问题。二是做好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工作,构建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的知识、资源与行为集成的创新平台。三是明确各创新主体的职能作用,实现分类指导,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3.2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解决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化不足,必须要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产学研即科研单位、学校、企业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一是瞄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合力打造任务明确、力量协作、团队协同的创新平台,构建多学科集成的“一体化”农业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形成“科研——生产——科研”的良性循环合作研发机制。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我国近年来兴起的各类创新联盟,是以技术创新合作为主要目的战略联盟,围绕特定的技术或产业,由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专家组成的紧密型或松散型混合组织,以实现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协调。产学研创新联盟持续健康的发展,需要关注组织管理机制、权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组织的绩效评价和信息沟通机制等问题。

3.3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的协同创新

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内部形成共同利益体,对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也非常重要。创新主体要更好的实现创新目标,也依赖于主体内部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主体内部的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分享机制。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例,目前大部分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都偏向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的小科学研究,不同学科或不同内部之间存在壁垒,“单打独斗”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单位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加大内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单位内部有效、统一的创新平台,实现既有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协同。二是推行实行项目化运作,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将创新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创新任务,组织各个团队成员开展科研项目攻关。三是抓好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单位内部研发平台的搭建和运行将是解决资源分散利用、重复建设的重要方法,平台的定位就是整合分散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单位和团队的各类资源,形成“协作、共用、服务”的保障体系。

3.4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日益明显,科技创新光靠单一从事专业研究人员的创新还不够,越来越多地需要以合作或团队方式进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一个重要组成形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农业协调创新的关键。一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团队带头人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团队成员要形成有合理的年龄梯队,注重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以保持创新团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分工、推荐、议事、培养、文章署名等制度,形成能够有效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激励机制。

3.5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协同

凝练协同创新项目,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抓手,也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突破口。只有凝练出大项目,才能创造大成果,才能取得大突破。通过项目引导,鼓励创新主体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才能促进资源共享,才能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选择导向。科研项目在设置上面,要由科学问题导向向产业需求导向转变,由强调论文和评奖向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转变,要更加注重科技对产业的直接支撑和分类评价。在支持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对农业科技工作自身规律的把握,由竞争立项为主向稳定支持为主转变。二是完善“课题制”管理。建立与课题制相适应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科研人员按照课题进行定岗、定编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项目招标制度。实行竞争性招标和有限竞争性招标相结合,建立农业科技项目公开招标制,引入竞争机制。

3.6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为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同时为完成单位和团队目标而形成的包含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风尚等内容为主的潜意识文化。创新文化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创新观念文化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的创新制度文化。良好的团队文化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文化建设与团队负责人的个人魅力、领导风格和管理方式成显著相关。要依靠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文化进行缔造和积极倡导,一个好的团队带头人可以使课题团队效果好氛围好,其团队带头人的品德素质影响和带动着一班人,团队带头人的能力和水平凝聚着一班人。要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团队内部聚会、活动等,让团队成员有机会相互交流,并真诚地对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团队内部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2]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J].技术经济,2012(08).

[3]贝裕文,田治威,李文彦.产学研结合与协同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04).

[4]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03).

篇5

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关键是机制优化,其机制优化主要表现在制度(政策)层面、产业层面和人力资源层面。如何实现制度(政策)耦合、产业耦合和人力资源的耦合,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关键词:

耦合机制;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物理学意义上的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联合起来的现象。若干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产生的这种耦合状态,呈现出高水平、开放而又稳定的状态,而维系新的聚合体系联动平衡的动力机制和结构模式,可以合并称之为耦合机制。文化产业和科技属于不同的概念和范畴,也分别属于不同的体系。但是由于经济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地调谐,使两者之间越来越产生更多的时空交集,甚至每发生一次交集,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符合社会总体向前发展的目标要求。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已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文化消费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甚至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借助科技的便利和迅捷,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产业类型。而“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本质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人类文化生产组织方式的集成创新。”[1]并且由于各种资源环境越来越稀缺珍贵,如何聚合各种资源优势,运用创新思维,建构耦合机制,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到最优化和最佳状态,而文化产业恰恰由于它的智能性和低耗能,以及广泛的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各国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思维模式。这种创新思维和耦合机制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优胜劣汰的自由竞争,会自动产生精细化多样式的耦合模式,但在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必须有宏观的调控才能参与推动精细化多样式耦合态势的形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保持平衡协调状态。因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的着力点,主要表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其次表现在产业链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培育上,产业链的建设和人力资源的培育又决定于体制机制创新这个关键着力点,并协同维系新耦合体系的动态平衡。体制机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制度耦合,而制度的深层耦合又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是通过市场配置实现产业要素系统优化和生产要素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产业体系的耦合。而人力资源的培育和配置是实现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供给要素,特别是发展文化产业,更需要有知识、能力和技术等全方位综合型高端人力资源的耦合,才能适应文化产业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需求。下面从制度耦合、产业链耦合和人力资源耦合三个方面,谈谈如何优化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机制。

一、制度耦合与机制优化

本文所指的制度是指文化产业政策和相关科技政策,本文所指的制度耦合也就是文化产业政策和相关科技政策的耦合。制度耦合要求两者之间或各自相互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状态,互相促进、相互支持、互相印证和相互说明,紧紧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的目标要求,使相关政策不仅在体系上达成协调一致,在实践操作层面也要达到无缝链接。体系上的协调一致要求相关政策具有体系性、连贯性和互补性。政策的体系性是指政策的配套性强,便于实施过程中形成合力。政策的连贯性是指它的连续性和渗透性,由于它的连续性和渗透性较强,就能发挥较为深广的影响力。政策的互补性是指若干政策之间的衔接性较强,相互之间形成较强的支撑力。要在实践操作层面形成制度耦合,便要求相关政策在微观层面保持协调和谐,使政策条款具体明确,既不含糊,也不笼统。既不矛盾,也不冲突。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都较强。由于体系上的协调一致和操作层面上的无缝链接,所以增强了政策体系的综合应力,构成了权威和实效,由此形成制度耦合。制度的耦合决定机制的定向调控,由于制度的前瞻性和体系的一致性,会对产业发展和运作过程进行规整和制约,使产业发展总体符合定向规划的预期。但在产业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导向将冲破定向规划的预期,使产业发展各要素出现各种不协调不平衡的状态。而在定向规划的预期不能随意更改的前提下,只有对产业发展各要素包括各生产要素进行定向调控,才能保证这种预期的实现。而产业发展要素定向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一种,其调控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就是制度的耦合。制度耦合对规避市场风险,保证经济发展规划预期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由于它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高,再加上市场的自由选择和自由竞争度都非常高,使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调控比一般产业更难,所以对于它的制度耦合要求更细致更周到,使产业发展各要素的配置服从市场总体要求,使各要素的链接和交换达到无障碍状态,实现区域范围的自由调控和区际之间的相机调控。

二、产业耦合与机制优化

产业耦合是指产业体系的合理构架以及由此产生的和谐平衡状态。产业体系内部的和谐平衡状态主要是通过产业链的建构来达成的,产业链是产业耦合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相比,其产业链条延伸得会更深远,因此它的耦合表达会更宽泛和自由,同时也更复杂和系统。除了文化产业主体在发挥主导作用之外,区域社会整体创新环境对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整体创新环境包括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其相互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共同构成区域社会整体创新环境。其中,区域文化氛围是最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因素,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而优良文化氛围的形成既和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密切相关,又和社会整体开放程度戚戚相关,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教育的改革开放,还包括、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等领域的传承创新。文化产业链相对于其它产业链的独特之外,便是它的上沿对文化内涵的挖潜和提升,也就是它的内容生产链的建构。内容生产链属于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是整个文化产业链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内容生产链的目的是如何增强内容的质量,提升内容的价值,为后续文化产品的出炉灌注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内容生产链建构完成以后,才进入由精神产品转变成物质形态的阶段,要增强内容的表达度和表现力,就必须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内容的表达更完善更快捷也更具体。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内容表达与市场接受之间某种程度的断层,以及由此产生内容生产的阻滞和科技渗透的障碍,反向阻碍制度耦合的形成。市场往往对内容表达有较广的包容度,同时具备较强的甄别力,内容的生产如何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规避市场低位欲求,同时引导高位诉求,不仅是内容表达和传播自身的要求,也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它不仅主导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相关政策体系也有很强的倒逼作用。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政策能否形成制度耦合,除了上游内容生产链的质量和水平外,中游产品的质量控制,科技研发的高端参透,做实做强主打产品,形成品牌优势,做好产品的推介和宣传外,还要重视下游衍生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使文化产业链的建设,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无论是在时间纵轴,还是在空间横轴,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力。江西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制度层面的耦合,关键还是要发展作品原创,千方百计提高作品的质量和水平,从产业的源头抓机制优化和改革,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提炼提升文化精神,培育特色,形成品牌。加大奖励鼓励力度,实施文化创新工程,形成万众创新的氛围。

三、人力资源耦合与机制优化

人力资源耦合是建立在制度耦合和产业耦合基础之上,同时又具备自身特点的一种人才集聚形式。人力资源的耦合比制度耦合和产业耦合更具有自发性、流动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人力资源耦合的自发性是由其价值自我实现的必然性所决定的,其自我价值实现只有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对接,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人力资源耦合的流动性是由资源自身的可选择性决定的,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人力资源总是不断地选择耦合对象,来达到这一根本目的。人力资源耦合的竞争性,除了价值实现的目的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由其智能和技术要求所决定的。特别是文化产业类型,它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一般产业的要求更高端更全面,它不仅需要科技原创型人才、产业领军型人才、高端管理型人才、高级技术人才,还需要文化艺术及审美方面的人才,以及文化创意方面的专家,所以它的竞争性特别强。人力资源耦合的开放性,是指接纳各类人力资源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特别是文化创意型产业,对人才的包容和接纳,无论是智能、思想,还是在科学、技术、艺术等各个方面,都要有非凡的开放胸襟和不断超越和创新的胆识与气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其平台建设尤其重要,特别是文化创意型人才的集聚和发展,更要重视其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培育,建构全民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而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建设,是其最重要的生长土壤。如何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知识产权体系,鼓励知识创新,真正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对知识产权本身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建构一种对劳动价值特别是创新性劳动价值,进行有效保护的机制与体制,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并构筑和谐社会生产关系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对文化产业来说,由于对内容产品生产的内容指向,使它的产品不仅具有消费的价值,更具有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因为“文化成为产业,意味着有关作者、再生产、接受等各个环节的传统解释也发生了变化。但文化商品毕竟不是物质商品,因此,它仍然保持着审美生产的特殊性,具体地说,它所生产的不是物质性消费品,而是生产社会关系、沟通关系的文化商品。”[2]落实各种鼓励创新的政策,加大鼓励创新的力度。除了加大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的鼓励和援助外,更要增加对各种中小型文化产业,特别是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帮助和补贴,让它们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万众创业的环境氛围,真正释放千百万创业者的原创活力,科技创新才能真正释放自己的能量和威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使文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真正实现自由的耦合。

参考文献:

[1]李炎,胡洪斌.集成创新: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本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08

篇6

第一,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市场行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不断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改善产品功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效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第二,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途径。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将技术和市场、技术创新与资产运营以及投、融资活动结合起来,调整已有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带动整个企业的行业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从而带动大量存量资产的重组,促进企业市场、人才、资源等的重组,同时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第三,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挑战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专有技术、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把握企业发展的竞争机会和竞争主动权。因此,培育、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科技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之本,为了更好地建立企业创新机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利益各方需要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科技创新,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长期出发,分析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

二、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1.科技创新是一项企业、社会共同的事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行为,需要企业制度文化的保障也同样需要员工和社会的支持。科技创新过程离不开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总的归纳起来,主要的利益主体涉及政府、企业、同业竞争者等利益相关主体。因此本文基于利益主体的理性经济行为,对这些主体进行分析。政府的行为分析市场作为一种最为灵活的经济运行机制,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政府作为市场的守夜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依靠政府干预,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政府希望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持续向上地发展。目前政府可以支持或者不支持科技创新,如果支持,必须要有政策的引导,配备各项资金及政策的支持,会有短期利益的受损,如果不支持,短期利益得到了保证,但是长期而言,市场守夜者的作用就得不到体现了,政府追求持续向上的经济得不到支持。为此,政府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所站立的角度是支持。

2.企业的行为分析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在科技创新这个问题上,企业会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所在,支持科技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需要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需要企业投资者牺牲部分个人利益。如果不支持,企业的投资者也好,相关利益方也好,短期而言,不会有利益受损,长期而言,后续的利益保障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但是,从短期上看,企业更多地会因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放弃科技创新,然而,如果企业具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其行为就会截然不同。倘若企业认识到,科技创新能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就会支持科技创新。至于企业支持与否,与其他因素相关,特别是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分析同业竞争者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经济人,同业竞争的目的在市场竞争中希望能够持续占上风,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为此,在科技创新上,如果同业竞争者支持的力度较大,企业方为了不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势必将不断地跟进甚至赶超,如果整个行业竞争者都墨守成规,则企业方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大大降低。

三、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

1.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消费者心理方面无法得到优势,又面临着众多的同业竞争者。政府是市场守夜人的角色,为了使国家经济持续有效发展,政府的做法是支持科技创新,在政策上给予较大力度的支持;短期内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会支付补贴S。短期内企业为了支持科技创新,必须一次性支付经济成本C,但此时会获得政府的补贴S(S≤C),企业现有的经济效益为E,但由于科技创新会占有部分现有业务的资源企业的经济收益将会减少为aE(0<a<1)。(4)如果企业发展科技创新,由于市场对创新后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就会获得经济收益bE(b>1),如果企业没有发展科技创新,那么此时,会在c第二阶段丧失市场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就仅为cE(0<c<a<1)。如果企业的技术落后于同业竞争者(同业竞争者支持科技创新,而企业不支持科技创新),则企业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获得企业收益,将付出额外的市场费用F。

2.本模型假设信息是完全的,也不考虑利率的影响,计算的是总效益。也就是说,在同业竞争者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实施或者不实施科技创新的收益差距比同业竞争者没有实施科技创新的情况下要来的大,因此,与同业竞争者无技术优势下的营销费用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因此,同业竞争者的行为对企业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篇7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布伦塔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概括起来有三条:(1)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2)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知识技术型经济,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效益;(3)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高新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需要,最终达到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及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不能只依靠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取得,而必须是通过提高总要素生产率,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要求经济发展能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经济发展除了要求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变之外,还要求人口、资源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而且是一种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是跨越几代人利益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既要求经济上的持续发展,也要求取得社会持续和生态持续。生态持续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持续是发展的条件,而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是能够使人类长期利益最大化的道路,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目的时,也要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的良好发展和建设。

二、科技创新是确保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

(一)科技创新在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1.科技创新可以增加已发现资源的储量。伴随着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人类对资源的勘探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的后备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以石油资源的预测量来说,20世纪40年代预测的石油资源量为500亿吨。1983年在伦敦召开的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估算的全国石油的资源量为2460亿吨,2000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上估算的石油资源量为4138亿吨。如果技术不提高成为资源勘探的限制条件,那么资源的储备量就很难再有所增加,技术达不到,又如何能勘察出新的资源储量呢?只有不断科技创新,促使技术进步,才能不断增加已发现资源的储量,解决资源耗费带来的短缺问题。

2.科技创新可以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从世界范围看,很多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尽管早就已经被人类所认同,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却得不到大量的开发和使用。例如金属铝所具有的优良特性虽然在很早以前就被人类所认识,但是就是由于当时冶炼技术的限制而不能被大量开发和利用,直到电解法的发明才使得金属铝的大规模使用得以实现,而且使用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3.科技创新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新工艺、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资源的生产工艺方面来看,新技术的应用既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从资源的回收利用上来看,技术的提高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延长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时限。资源的短缺将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其解决途径不能过度依赖于国外资源,只能是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利用科技创新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缓解资源短缺带来的经济增长约束。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篇8

关键词:创新平台;系统结构;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专门写入“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近期国务院又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些标志着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机遇期,既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挑战。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主导产业、高新产业、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而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又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推动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大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06年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政府财政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中心,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11年1月的《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福建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管理,已经成为科技创新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研究

平台概念源于工程领域。Baldwin和Clark(1997)认为平台是由模块体系、界面以及标准三方面所组成的。Robertson和Ulrich(1998)提出产品平台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等。Holmes等(1998)在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其内涵主要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人才、前沿研究成果、资本等创新要素在特定环境下相互作用,从而推进创新成果的产生。

我国对于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0年之后,起初主要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组(2004)提出高校应大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从而使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后,徐金梧、李未、王生洪(2005)、苏跃增(2006)、马卫华(2007)、王立剑(2010)、戴晓琳(2010)等学者也都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问题。目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有半数仍然是从高校的视角出发的。其次,不少学者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特征、组成要素以及运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比如,吴国林(2005)提出,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要素组成,创新平台应成为创新要素交流、沟通和扩展的地方。张利华等(2007)从系统失灵的视角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认为科技创新平台是解决科技创新中系统失灵的有效办法。王瑞敏等(2010)分析了我国各省创新平台建设情况,针对我国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应用“系统失灵”理论,提出了集成平台建设的通用模式框架。孙庆(2010)对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此外,一部分学者对具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的运行情况或经验进行了阐述。比如,李啸(2007)分析了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唐松(2010)以广东佛山市为例对四种类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姚良(2010)对上海区域创新平台进行了案例研究等。

近年来,也有学者对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如:郑庆昌等(2006)《试论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定位――以福建省为例》,谭文华等(2006)《福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发展战略研究》,陈舒等(2006)《扎实构建福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郑庆昌等(2008)《福建省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郑庆昌等(2009)《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探究――基于资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视角》,刘江翔(2009)《海西科技创新的公共行政平台研究》,王国乾(2010)《面向福建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等。在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也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专题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泛的重视,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丰富、深入,但总体而言,尚存在如下质疑:第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有些学者在科技平台的研究中,虽然提及诸如:系统、界面、集合、模块、集成、虚拟等概念,但没有阐明其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而更多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缺乏理论的支撑。第二,科技创新平台的结构与特征究竟如何?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必然导致对此认识的偏差,也因而造成在建设中缺乏蓝图的指引,短缺与浪费并存。第三,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究竟是谁?即使科技创新平台的投资主体是政府,但究竟该由哪个部门为主策划?如何改变政府主导型的投资模式?等等这些,目前的认识,也不是非常清晰。第四,科技创新平台的运作体制究竟怎样?是计划体制呢?还是市场体制?或是混合体制,我们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第五,对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也不够,包括:结构、模块、共享性等及其评价,因而,提出的建设重点,也缺乏理性的根据。

三、创新资源集成管理视角下的科技创新平台界定

(一)创新资源

关于创新资源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末,相关的提法包括:科技资源、科技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等。

周寄中(1999)在《科技资源论》一书中提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所需的各类要素的集合,并将科技资源分为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等四个方面。

科技财力资源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投入两种渠道;科技人力资源是指直接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科技物力资源是指科研场所、仪器设备等;科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信息和科技文献两大类。

笔者认为,科技创新资源除上述四种外,还应包括集成管理资源。它如同生产函数中新增的管理变量,起产、学、研、用整合的作用。

(二)集成与集成管理

著名学者钱学森是我国集成思想的奠基人。钱学森(1990)提出:处理开放

的复杂系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集成方法,这为集成与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吴秋明(2004)在《集成管理论》中提出:集成是具有某种公共属性要素的集合。集成思想源于系统理论,但是集成体又与既有系统有所不同:首先,集成强调模块的独立性,其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和组织,并不隶属于集成体,离开某一个集成体,模块照样可以生存;其次,集成强调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模块与集成体之间是平等的,双向选择的,而系统是至上而下的树状结构;第三,集成过程应当是自发的、双赢的,而系统的组成部分则可能会被牺牲掉某些功能和利益;第四,集成强调边界的动态性,集成体是一个虚拟组织,它随着目标和阶段的不同,会吸收新的模块进入或者放弃原有模块。

构建集成系统的基本过程是:构建基本功能模块一对模块之间的界面进行设计一根据特定目标对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一形成集成系统。

而集成管理,则是对要素形成集成系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进而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

(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识别

1、科技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

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联盟,是由不同创新资源持有者所组成的战略联盟,以实现单个组织所无法完成的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创新资源的集成系统,它有别于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概念。集成系统是依靠“场力”而形成模块之间、层级之间、子系统之间的整合,从而实现各种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进而实现科技创新。

2、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本质

科技创新平台的本质是一个“场”,它是由市场需求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共同形成的资源配置“力场”,在这一空间中,不同的创新要素,在“场力”的作用下,向着共同的目标主动集聚,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达到整合增效的目的。科技创新平台本质的研究,将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明确基本方向。

3、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

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对科技创新平台的建构、运营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特征包括:整体性、多元性、独立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泛边界性。

整体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的整体。

多元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具有多种要素构成,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价值链将创新过程分为知识产生、技术发明、传播、应用几个要素或环节。我们还可以将一个科技攻关项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务要素,由不同的模块实验室完成,等等。

独立性,指的是组成科技创新平台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性,他们既可以独立经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与其他模块协作,共同完成科研或交易工作。独立性是联盟的基础。

关联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不同模块之间具有价值的关联性,是一个异质群体。不同模块应当在一条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要减少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是个关键。

层次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是具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虽然它们呈网络化的特征。科技创新平台必然要有“核”的存在,以及层级分布,这是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效率的基本要求。

开放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与外界有不断的能量交换,有不断地输入和产出,从而具有很强的维生能力。

泛边界性,指的是科技创新平台的边界是漂移的,它可以因需要而缩小,也可以因需要而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功能模块构建应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可以利用的创新资源纳入资源配置的视野,并进行有效集成与管理。

四、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践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在规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针对我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包括: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科技资源不够集中、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等问题,出台了《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管理办法》,指出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近五年来,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迅猛,所覆盖行业也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目前共有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8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2个、企业技术中心313个;建设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例如:福州、厦门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4个省级高新区,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厦门和福州2个国家级软件园,福建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台湾学者创业园,闽台农业科技园区,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等。我们还建设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如: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国家专利产业化(厦门)试点基地和福州市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科技信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观测台站、检测仪器与标准、实验动物等领域,我们还建立了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促进了我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五、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问题及分析

虽然,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系统性。第一,计划的系统性。目前,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是由科技厅、发改委、教育厅分别牵头建设,缺乏统一的筹划。第二,建设的系统性。虽然,我们在建设四种类型科技创新平台,即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总体而言,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并未形成,包括:作为整体的科技创新平台系统图、作为模块的各种实验室、服务机构在科技平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层次分布、相互关系等等。目前的相关研究,也未对此进行阐明。缺乏系统性,将导致我们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等认识上的偏差,也必然导致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

(二)主体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全部由政府部门或其直属单位牵头立项、组织建设和验收,承担单位90%以上为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主动性不足,企业主体地位没有显现。

(三)经济性。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时注重前期投入和软硬件指标的达标,但是对于科技创新平台建成后的产出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平台建设具有追求数量、轻视质量的迹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投入、轻产出,容易导致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四)经营性。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中,80%为研发平台,其他类型的平台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各个行业中能够自由开展技术咨询和交易的服务平台少之又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研发平台为主,忽视交易平台的建设,导致科技创新无法发挥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功能。部分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经营和发展动力;一些科技创新平台缺乏日常管理,甚至无法保持长期运行;一些科技创新平台依靠

建设初期的投入“吃老本”,缺乏经营、发展和再投入。

(五)共享性。尽管建设公共平台的初衷是好的,但我们忽视了公共平台的识别,以及大公共与小公共的形成,因为,它们均以模块建设为基础的。此外,我们也忽视了公共平台的主体性、经营性和经济性。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使用共享资源和公共服务缺乏动力,无论是信息还是硬件设备的实际共享利用率都较低,共享平台呈形式化的倾向。

(六)虚拟性。我们不仅对科技创新平台自身的系统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把我省的科技创新平台置于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科技创新平台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和思考问题,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味地追求所有与所用的统一,这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研的物质基础条件、科技资源的分布,只有从更大的系统去认识,并应用虚拟技术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集成,才能以低投入、低风险取得高效率、高产出。

六、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结构模式

科技创新平台,应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平台组成。

第一层次,研发平台、交易(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可以分为研发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两大类,如图1。研发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产生;交易(服务)平台负责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也负责知识与技术诉求的传递,是研究与研究、研究与应用双向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研发平台是基础,交易平台是集成。建设好研发平台和交易平台,对科技创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对我省而言,将现有的技术研发协作平台,归入研发平台,主要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的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将现有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归入交易(服务)平台,主要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技术服务、科技评估、管理咨询等,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交易服务机构、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科技投资服务机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含:各类分析测试机构)、自然科技资源库(含:各类种质资源库、实验动物技术服务基地)、科技信息服务网(含:科学数据、图书文献、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以专利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目标的产学研对接项目、成果示范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科技园区等。

之所以这样分类,在于技术研发协作平台是以研发为特征,而后三类均以交易(服务)为特征。

第二层次,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围绕我省某一产业,整合集成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以及其它创新活动参与者,构建形成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上下游衔接、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平盟。无论是研发平台,还是交易平台,均由若干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级平台)构成,如图2所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对我省而言,应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目标,围绕继续做大做强电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我省产业的发展,具有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引领产业科技发展的作用。

第三层次,重点科技创新平台。根据具体领域的具体需求,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下,设若干重点平台(二级平台)。研发重点平台,以产业重大技术为基础;交易(服务)重点平台,以地区分布为基础。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承上聚下的功能。

第四层次,一般平台模块。即实验室或技术中心,或是县级交易(服务)平台,它们是围绕二级平台展开,是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基础模块。

第二、三、四层次平台间的系统关系,如图3所示。

科技创新平台系统运行的总体策略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激活交易(服务)平台的活力,催生研发平台的深层次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与效益。

首先,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基础,运营是关键。目前的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运行,既不是计划机制,也不是市场机制,政府管投入,却无法把握产出,大量的科技资源被占用、浪费。因此,如何设计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平台运行机制,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关键。

其次,激活交易(服务),是提高整个系统效率与效益的关键。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大量的专利成果得不到转化,同时,企业大量的技术问题又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连接供求的交易链。研究成果找不到买家,企业也找不到卖家。其结果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低,而研究人员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因此,如何让交易行为由企业承担,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平台的主体,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化、系统化。上述论及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系统模式,仅仅是概念模式,应该更加深入地对我省目前已有的82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0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3个企业技术中心、27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7个生产力促进中心,以及各类园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等等,依照前述的系统层次分布,以产业为核心,进行功能分析、关系梳理,并形成系统结构图。

第二,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梳理,并考虑全国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需要建设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及需要虚拟的重大、重点和一般科技创新平台,以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系统。

篇9

科技创新在本质上是人类思想解放、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每一个科技创新成果都是人类思想变革的结果。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突破科技创新的禁忌,解放科技生产力,培育现代科技之树生长的土壤。目前,改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制度,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氛围,是解放思想、推进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由于同质化平面扩张可以取得较好收益,握有巨大资源控制权的政府,通过推动强有力的投资,可以形成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官员和企业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业绩。但是到了创新驱动阶段,由于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质的提升上,经济动力主要靠经济主体内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取决于知识和人才,这种独特资源是要依靠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机制产生的,而权力本位(官本位)与这种机制是冲突的,并可能成为极大的障碍。因而,在创新驱动阶段来临时,必须进行一场迈向知识经济的革命,树立知识和人才的权威,将权力本位代之以知识本位,经济发展由以往靠政府权力推动转变为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标准的优胜劣汰所推动,真正形成一个能够民主和自由地发挥创造力的氛围,从而使创新驱动的动力不断地增长并产生应有的成果。

权力、资本、劳动、知识、技术、信启、等都是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都参与科技创新过程创造社会价值,但参与创造的价值大小和比重有所不同。从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来看,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着权力与知识二者的结构性失衡,甚至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种“强权力一弱知识”的结构性格局。创新、探索、求真,原本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作,它不同于体力劳动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可能在高压和威逼之下发挥到极至。相反,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心境下,才能激发出灵感,才能专心致志,进行深入的、极其抽象的逻辑思考。

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应该把求真求知看作是人生、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使命,把能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多少新东西,看作是个人和团队价值的象征。这就是知识本位的真谛。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境界上来全面深入地理解创新驱动,以解放思想打破权力本位,重构知识本位型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氛围,并且应当立足知识本位来进行顶层设计。

倒逼企业形成创新动力机制

江苏多数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进入门槛不高的条件下,依靠各级政府的行政驱动和政策支持,依靠消耗曾经十分低廉的资源和劳动力,在低利润率基础上,以生产数量的扩张获取必要的利润。不少企业甚至以仿冒先进企业的创新成果为生,生产规模和盈利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产业同质性、低层次、规模攀比的竞争,产业的扩张速度往往远快于创新周期。那些低端产业和产品往往能够占据市场优势,那些技术层次较高、具有创新成果的企业反而难以生存,其产生的效应是产业“逆淘汰”趋势。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入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此认为“不创新慢慢死,一创新快速死”,在中小企业里面,这种心态相当普遍。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的廉价和充裕,在很多领域呈现劳动力替代资本和高效率技术的倾向。

近几年,资源要素和环境约束的“倒逼”带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人们始而未觉的进展,甚至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调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强化资源有效利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遏制低效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投资行为;以资源要素价格及资源税的调整,遏制那些依靠低成本要素供给维持低水平规模扩张的行为;同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遏制盗用他人知识产权、仿冒先进企业创新成果以盈利的行为,促使企业知识创新以求生存和发展。

营造良好的创新运作机制

目前一些科研部门、大学或企业,“学者官员化”与“官员学者化”越来越成为重要现象。一方面,将那些在个人研究上已经冒尖的人物,转化为“双肩挑”的角色(既是个人的专业研究人员,又是一定的行政领导),此时,其个人研究工作的深度往往受到影响,本来在其已有研究基础上已经可以进行“最艰难的突破”,但是一旦出现这样的角色转换时,其工作的方向发生某种偏移,可能的“突破”就被搁置下来。很多项目主持人、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为组织申请新课题、应付各类评估检查、参加尤关会议等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就是干脆用行政官员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业务掌控者,在确定重大研究方向、进行关键性的人财物资源配置、评价研究成果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外行并非完全不能领导内行,但是在专业化要求很高的研究单位,外行领导内行确实会导向误区,至少可能是应有的学术研究能力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要从官本位转换为知识本位,改变权力控制的各种无序替代状况;要将激励个人创新和鼓励团队创新相结合;从注重物质财富转化为重视知识和精神财富;从外生性推动转化为人的内生性推动,因为创造力是无法靠外生性强制推动的,必须内生地切实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再造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创新风险承担机制

一般而言,科技成果的创新价值是其突破前人、有新的内涵和意义的成果,而应用价值则是指把现有成果应用于实践而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两者是在不同的层面显示其不同的价值,因而必须区分开来用不同的标准加以评价。但是目前在评价中往往混淆在一起,而产生不合理的评价结果。此外,对科技成果创新价值的评价,应该是由处于该领域研究前沿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评价,才能真正衡量出创新的程度。但是目前不少科技、人文科学成果以及人才资格(如职称)的评价,却仍具有很强的行政化特征。

为此,需要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以及创新失败的退出机制,从而使创新成功者得到利益,创新失败者得到保障。真正的创新往往孕育在失败可能性较大的没有人做过的事情中,探索过程的挫折和失败的次数总是要远远多于最终的成功次数,且创新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失败本身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式。现在很多企业和科技人员普遍担心失败,很不情愿冒风险。其核心原因是官本位下的“败者为寇”的社会环境影响以及从失败中走出来时所遭受的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方面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给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以充分容忍与鼓励的氛围。

构建科技型企业家创新创业机制

篇10

Abstract: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promote each oth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sci-tech finance, constructs a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uses AHP-TOPSIS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result shows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development lead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egion. 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P键词:科技创新;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

Key words: sci-tech innovation;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23-04

0 引言

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实现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不仅能够相互激荡、互为补充,而且将“裂变式”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重要支撑带,也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据此,对该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和研究,有助于发现科技金融发展中的差距,相互弥补不足。

“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指出金融是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1]。随着社会进步,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Stoneman等通过调查研究英国的创新活动,发现金融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发生,对小规模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作用尤其明显[2]。Seokchin Kim等通过研究2000-2008年韩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间接的外部融资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与之相反,直接的外部融资活动对技术创新起促进作用[3]。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十分关注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赵天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规律,深入分析科技金融的内涵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从公共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的角度设计战略型新兴产业科技金融的支持路径[4]。梁伟真等在分析科技金融体系构成的基础上,从科技金融结构、科技金融的发展程度、科技金融效果以及科技金融环境这四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5]。除了研究科技金融的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以外,学者们在科技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徐玉莲等利用1994-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认为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支持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银行科技信贷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6]。芦锋[7]、张玉喜[8]等则采用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研,实证分析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融合而生的新产物。目前有关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概念界定、发展路径、支撑机制以及与科技创新关系上,研究体系并不成熟,对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研究屈指可数。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长江经济带包罗中国经济的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对该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促进科技金融稳健地发展。为此,本文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提出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竞争力概念,构建AHP-TOPSIS测评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域比较,以期找出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1 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

1.1 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有关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层出不穷,中外学者们观点各异,主要有财富创造论、资源配置论、产品提供论、经济实力论、综合论等五种论调[9]。本文将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定义为经济区域在科技创新的指引下,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有效吸引及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使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良好发展,从而加速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遵循完备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包括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四个维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基础是科技金融资源,核心是公共科技金融及市场科技金融发展,目标是科技金融效果。科技金融资源竞争力着重从投入的资源比例角度出发,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研发机构资源以及通讯网络资源三方面;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侧重于政府科技金融的投入力度;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则包括金融科技贷款额、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科技型上市公司等相关方面;科技金融效果重c考察科技产出成果的效率,包括科技论文数、申请专利受理数、申请专利授权数、技术合同输出数、技术合同输出金额、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方面。各项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2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2013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研究。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缺失数据用内插法和趋势外推法获得。

2 AHP-TOPSIS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2.1 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来确定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指标权重。首先在专家客观评分的基础上,分别构造各层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然后根据单排序结果,经过总排序计算和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层次总排序和指标权重(表2)。

2.2 构建评价模型

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基本原理是借助多目标决策中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来评判对象进行排序[10]。本文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AHP-TOPSIS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3.2 结果分析与建议

本文通过AHP-TOPSI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从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4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发现: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科技金融资源能力在长江经济带中遥遥领先,科技金融资源相对贴近度均高于0.550,而中下游地区则徘徊在[0.050,0.300]的区间内,中下游地区差距较小,下游地区的科技金融资源已经积累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下游地区,科技金融资源相对欠缺,云南、贵州等地甚至较为匮乏。从某些具体分项指标看,差距则更为明显,地区间的科技资源能力与科研机构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直接相关。2013年上海研究与开发机构数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达380个,近乎为排名最末的重庆的12倍。②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最好,上海市依然遥遥领先,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于市场资金数额高达2455541万元,相对贴近度为1,表明上海十分注重科技金融的发展,政府资本投入较高。中下游地区相对落后,但四川超过江苏和浙江,以1527764万元市场科技金融融资金额跃居第二,政府投入力度较大。③市场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包括以市场为主的各种科技金融资本形态和要素,影响着科技金融的发展走向。江苏市场科技金融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中位列第一,相对贴近度为高达0.863,浙江(0.600)和上海(0.407)紧随其后,剩余九省市市场科技金融相对贴合度整体偏低在[0.020,0.250]的范围内波动。④科技金融效果反映了科技创新性产出,科技金融运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科技创新性产出。江苏省科技金融效果相对贴近度高达0.998,在长江经济带的省市中大幅度领先,位列第一,上海(0.467)、江苏(0.428)则分别排名第二、第三,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其他省市科技金融效果相对贴近度在[0.005,0.300]的区间内波动。

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中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为江苏,相对贴近度为0.732,上海(0.544)和浙江(0.513)分别位列二、三,下游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相近,湖北科技金融发展均衡,整体水平较高,而江西省综合排名较为靠后,尤其是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在11个省市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影响较大。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中,四川综合排名第四,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重庆、云南、贵州则发展落后,贵州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都处于末位,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

通过研究比较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各省市应从现有资源出发,着力补齐短板,找准优势,重点突破。首先,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尽管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金融产出效率,同时上海和江苏应当积极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中的其他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而浙江应着力加强公共科技金融发展短板,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打造特色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科技金融竞争力。其次,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平稳,应当把握机遇,稳中求进,湖北、安徽以及湖南科技金融发展各方面处于中上游水平,仍需积极整合科技金融资源,推进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江西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偏低,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滞后,应当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尽量满足用户科技金融贷款需求,同时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监管力度,杜绝管理乱象,促使其更好的为科技型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整体落后,寻找优势,做好长远规划是这一区域科技金融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四川省要充分发挥公共科技金融的导向作用,整合科技金融资源,扩大科技金融市场,提升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是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重庆、云南、贵州科技金融发展中的短板密集,重庆要将促进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云南和贵州则应大力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科技园区集聚,为创新型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科技与金融结合水平。

4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金融的内涵,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运用AHP-TOPSIS评价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区域差距,长江经济带下游上海、江苏、浙江竞争力最强;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次之;上游除四川竞争力较强外,重c、云南、贵州处于末位。长江经济带下游省市科技金融发展良好,科技金融资源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中下游地区普遍综合竞争力整体偏低,科技金融资源欠缺,科技金融效果不佳,需要补齐短板,寻求重点突破。为此,本文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科研机构众多,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引领者。而中下游地区相对落后,人口,经济,环境全面不占优势,此时需要突出政策优势,更需要政府在多个层面来提供政策优惠,引入高端优质科技项目落地,提供金融税收优惠,提升吸引力,突出特色。落后地区应结合现有科技与金融资源条件,牢牢抓住科技金融服务主体,确定阶段目标,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将试点创新方案落在实处,寻求重点领域的突破,提升科技金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0.

[2]Alessandra C. Stoneman P. Mayer-Foulk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onvergence: Theory and Eviden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1):173-222.

[3]Seokchin Kim, Hyunchul Lee, Joongi Kim.Divergent effects of external financ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y: Korean evide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5:22-30.

[4]赵天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及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63-67.

[5]梁伟真,梁世中.科技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2014(10):64-67.

[6]徐玉莲,王宏起.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4.

[7]芦锋,韩尚荣.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6:139-147.

[8]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177-184.

[9]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