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0 18:1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篇1

[关键词] 手足口病;重症;血糖;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81.6+1[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4(a)-069-02

HFMD 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critical analysis

LIU Huishuang, WANG Junhong, WANG Hongxu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foot mouth disease critical of children's blood glucose levels. Methods: Analyzed 360 cases of clinical diagnosis HFMD severe merger encephalitis children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other clinical features,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using 6 times every day method, simultaneously anus swab viruses isolated. Results: 360 patients' blood sugar levels had different degree elevated. Conclusion: HFMD severe merger encephalitis children all needs to blood sugar level, it is discover in time blood glucose eleations and give timely treatment can reduc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critical patients.

[Key words] HFMD; Severe; Blood sugar; Children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全年散发起病,今年本省春季为发病高峰。以儿童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脑水肿、心肌炎及神经源性肺出血、肺水肿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血糖升高是重症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本研究通过血糖检测及分析,探讨重症HFMD患儿的血糖改变,分析血糖测定在HFMD重症患儿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8月本院收治的HFMD患儿3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0例,女170例,男女之比为1.12∶1。年龄5个月~1.0岁77例,1.1~3.0岁175例,3.1~6.0岁108例。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1]符合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诊断。其中危重型55例均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呼吸机用氧等抢救治疗,所有患儿既往无糖尿病史。

1.2 方法

所选患儿均于入院时测静脉血糖1次,由同一化验室生化仪进行血糖检测。高血糖的标准定为:随机血糖>6.7 mmol/L。血糖监测采指尖毛细血管血糖(CBG),采用一日6次法,即每日上午3:00、6:00、9:00及每日下午的3:00、6:00、9:00等6个时间点,对于所测血糖过高≥13.0 mmol/L的患儿于0.5 h后测量血糖,并于2 h后复测血糖,进行血糖水平分析。处理:对于血糖≥13.0 mmol/L者,分别在1、2 h后复测血糖。高血糖患儿在未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情况下血糖值自然下降至8.5 mmol/L以下。对于这些患儿的治疗干预措施为:低糖饮食,减少静脉输注葡萄糖。而对于危重症应用呼吸机治疗尤其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当血糖≥11.1 mmol/L即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水平尽量控制在6.5~11.1 mmol/L,以便于安全度过危险期。

2 结果

对所选患儿进行血糖检测及分析的结果发现,360例患儿均有不同水平的血糖水平升高,其血糖改变的特点为:入院的前3 d血糖水平最高,其值≥16.0 mmol/L者28例,其中9例有糖尿病家族史,其前3 d的平均血糖值为(9.56±4.21) mmol/L,自第4天血糖水平逐渐下降,其平均值为(6.86±2.21) mmol/L,1周后,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即每日6次检测的血糖值均在6.1 mmol/L以下。同一日内6次血糖监测结果的特点为:以下午9:00的血糖值最高,次高点为凌晨的3:00,清晨6:00所测血糖水平值为全天最低点。

3 讨论

糖代谢紊乱是常见的手足口重症患儿代谢紊乱,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和应激后发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关[2]。应激性高血糖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国外在儿童的研究中一般以6.7 mmol/L 和8.5 mmol/L为界限,而国内袁壮等[3]提出凡危重患儿血糖浓度≥8.3 mmol/L 即可诊断为应激性高血糖。应激状态下的高血糖多为一过性,常随应激原的解除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拮抗的改善而逐渐缓解[4],处理原则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尽早控制高血糖[1]。胰岛素不仅能降低高血糖,而且能改善代谢失调、炎性应答及出凝血状态[5]。有效的胰岛素治疗对于促进重症恢复大有用处[6]。

本研究表明,重症HFMD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糖水平升高。部分患儿血糖升高显著,并且发现此部分患儿多有糖尿病家族史,这对于是否说明这部分患儿成年后易于发生糖尿病或其发生糖尿病的年龄早于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患儿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观察和随访,以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S].2010-04-20.

[2]赵淑艳.儿童应激性高血糖[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22(4):317.

[3]袁壮,薛辛东.儿科危重症与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3-515.

[4]任光圆.急危症中胰岛素治疗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2):909-910.

[5]许峰.应激性高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4,14(4):195-196.

篇2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死

本文将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科住院的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和断层计算机扫描(CT)表现以及急性期预后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6月~2011年6月在我科确诊脑梗死患者临床、CT以及急性期预后相关资料,共110例,其中糖尿病30例(男14例,女16例),非糖尿病89例(对照组,男42例,女47例)。糖尿病组年龄范围53~81岁,糖尿病诊断病程3~15年,平均(13.2±5.6)年,均达到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诊断脑梗死后首次血糖7.5~25.88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4%±2.4%;原有高血压13例(42.5%);冠心病者5例(16.7%),慢性肾功能不全1例(3.3%),既往脑卒中史9例(30%),睡眠中起病9例(30%)活动中起病7例(23.3%),安静状态下起病4例(13.3%),外伤后起病1例(3.3%),右侧肢体无力8例(26.7%),左侧肢体无力7例(23.3%),以意识不清起病5例,表现视物不清或头晕各2例,失语或头痛各3例。非糖尿病对照组年龄43~82岁,其中血糖正常者8 6例,一次性血糖增高者3例。病后首次血糖2.82~11.26mmol・L-1,入院前无明确糖尿病史;一次性血糖增高者随脑梗死病情稳定后,血糖恢复正常。原有高血压16例(17.9%);冠心病者11例(12.7%),既往脑卒中史7例(6.7%)。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其他对症处理。有脑水肿临床表现者使用脱水剂。血压高者与降低血压药,维持血压在140/85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或加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空腹血糖在7 mmol・L-1以下,餐后2 h血糖在10 mmol・L-1以下。全部病例观察时间均在30 d以上,按第一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判定标准的评定患者脑梗死疗效,分六级:1.基本病愈,2.明显进步,3.进步,4.已变化,5.恶化,6.死亡。

1.3 统计分析 数值型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经对数转换,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可见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体重指数、血压及血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

2.2 两组CT扫描表现及急性期预后可见,糖尿病组的大片梗死、小片梗死及多灶梗死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分别为P<0.01,0.05,0.05),而灶出血性脑梗死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急性期预后见表2,除基本痊愈率对照组高于伴糖尿病组的外(P<0.05),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是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和环境因素有关。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更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

2型糖尿病常伴有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和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组分,而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黏度以及上述伴发的代谢综合征组分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高血糖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发病率比正常血糖者高3~4倍,使脑水肿的程度增加,死亡率上升。本组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均有血糖、血压、体重指数、总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说明糖尿病组具有更高的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而影响学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脑梗死面积明显大于非糖尿病患者,其梗死灶较非糖尿病患者多,住院病死率高,伴糖尿病组死亡5例,4例死于脑疝形成,而对照组中仅有2例死于脑疝,表明伴有糖尿病者脑水肿严重而且死亡率高。可见,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后脑组织损害严重,其治疗预后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差。

综上所述,糖尿病脑梗死主要与高血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凝状态长期对机体损害有关。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积极控制血糖、严格控制血压、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减轻体重、降低血液粘稠度等,对于减低糖尿病性脑梗死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M].重庆医学,2009,35(7):666.

篇3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002年3月至2009年1月解放军第92医院消化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53例,医学|教育网搜集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糖。临床通过应用胰岛素调节血糖,血糖控制良好,并在治疗过程中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25~68岁。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升高,均行CT或超声等影像学诊断,全组均有空腹血糖升高,为12.8~23.2mmol/L.

    1.2治疗方法

    按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4~6g:1u配置胰岛素注射液,用微电脑输液泵匀速输注,定时(4~6h)监测血糖和尿糖,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配比。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血压、心率、神志、尿量、腹部体征,若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心率增加、腹痛剧增、无尿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2用药护理

    胰岛素的配置要准确,用1ml注射器配上7号针头,按医嘱剂量准确抽吸,注入输液瓶后应充分摇匀,胰岛素配制液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h.用快速血糖仪监测。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的滴速,开始使用胰岛素时1~2h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相对平稳后4~6h监测一次,使24h的血糖波动在8~2mmol/L.妥善固定输液,维持静脉通道的通畅,严防留置针扭曲、脱出或堵塞。使用微电脑输液泵控制胰岛素的输注速度,医学|教育网搜集调节胰岛素用量时不宜大起大落,且不能从使用通道内推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如在胰岛素控制期间出现头晕、恶心、大汗淋漓、心悸等低血糖反应,应暂停胰岛素,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管道护理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管要及时抽吸,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减少胰酶的分泌,减轻胰腺的负担。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胃液的量、色,严防病人拔管。同时做好导尿管的护理,严密观察24h的尿量、颜色、性质、透明度,每日晨晚间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维持三管静脉通道医学|教育网搜集,一管为微泵静脉输注思他宁或善宁等生长抑素,一管为补充热量、抗生素,另一管为RI调节GT.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保持胃管及静脉通道的通畅。

    2.4基础护理

    急性胰腺炎并发高血糖的患者感染的几率增大,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3次,防止口腔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2.5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疗程长,治疗费用高,加之躯体所经受的各种不适,以及疾病的反复与波动,每日大量的输液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及家属担心住院费及疾病的预后。因此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要密切与患者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本病的病因、发展、治疗方法和检查情况,解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心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以期早日康复。

    2.6出院指导

    去除病因,防止复发,积极治疗胆道疾病,戒酒及避免暴食暴饮、酗酒及高脂饮食。

篇4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脑梗塞;临床诊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062-03

2型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引起的机体代谢异常性疾病,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高血糖,由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造成微血管发生病变,引发血栓形成而致脑梗塞病发。脑梗塞是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进一步加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对应性治疗效率,现就该研究62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62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男42例,女20例,年龄49~80岁,平均(64.51±11.37)岁,糖尿病病程2~29年,平均(15.50±3.53)年。其中合并高血压28例,冠心病32例,高脂血症37例,糖尿病肾病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例,并将由脑梗塞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排除。

1.2 临床表现

62例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侧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减退、头痛、头晕、眩晕、语言障碍、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或延髓麻痹等症状,其中急性起病42例,慢性起病20例,昏迷6例,共济失调11例。

1.3 病情诊断标准

糖尿病病情诊断,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判定[2],有明显临床症状,空腹血糖检测值≥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空腹血糖检测值≥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经再次检测血糖值仍为上述值者;无明显临床症状,空腹血糖值≥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经糖耐量实验2 h血糖检测值≥11.1 mmol/L者,符合任意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脑梗塞病情诊断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颅脑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证实后确诊。

1.4 颅脑CT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颅脑CT检查,确诊为单发性脑梗塞者23例(梗塞区直径>15 mm);腔隙性脑梗塞者32例(梗塞区直径≤15 mm);多发性脑梗塞7例(2个或以上病灶);其中伴有脑萎缩25例。

1.5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糖、尿糖及相关血液检查,平均血糖值在(20.78±6.12)mmol/L,餐后2 h血糖均超过10.0 mmol/L,其中25例患者总胆固醇升高,35例甘油三酯升高,22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31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9例合并氮质血症。

1.6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及时给予吸氧给氧治疗,叮嘱患者严格卧床静养,根据血压检测结果采取降压药物口服治疗或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治疗,取20%甘露醇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取利尿剂进行脱水治疗,以此来扩张血管,加强血液粘稠度的溶解,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水肿情况,同时取降血脂药物调整血脂情况,用药期间注意加强对患者血压、血脂、颅内压等的检查和观察,适当调整药量,还需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等。对血糖的控制是治疗的重点,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血糖的检测,根据患者高血糖情况采取对症降糖治疗,对空腹血糖超过11.1 mmol/L者,需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用药后加强对血糖检测,根据患者血糖下降情况适当将静脉滴注改成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逐渐改为口服降糖类药物控制;对空腹血糖小于11.1 mmol/L >8.2 mmol/L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根据血糖检查结果适当改为降糖类药物治疗,治疗中要严格注意对患者神志、表情、意识、血糖、血压、血脂等的检测和观察,注意患者有无不良病症发生,同时应将血糖控制在7.0~8.0 mmol/L为宜[3]。所有患者均经持续4周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

1.7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4类,治愈指患者各项临床表现症状基本消失,各项生活活动可自行处理,偏瘫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或以上,肌力可抵抗一定阻力,较正常人稍有降低或恢复正常;显效指患者各项临床表现症状有明显改善,生活活动基本能够自理,偏瘫肢体肌力恢复至2级以上,不受外界重力干扰可进行适度活动,抬高困难;好转指患者各项临床表现症状有所改善,偏瘫肢体肌力至1级以上,各项生活活动需他人帮助;无效指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无好转迹象,偏瘫肢体肌力无改变,不能自理[4]。

2 结果

62例患者出院时血糖均控制在6.0~8.0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治愈36例(58.07%),显效19例(30.65%),好转5例(8.06%),无效1例(1.61%),死亡1例(1.61%),死亡原因是由于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塞脑疝形成,救治无效发生死亡。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病变类型,主要病发于成人,是临床比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终身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5],尤其老年人病发率最高。病发机制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而引起的持续性血糖升高征状,2型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为肥胖、乏力、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肥胖会随病程的增加而逐渐下降。2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糖可经降糖类药物治疗进行控制,但病情较重时需借助胰岛素进行降糖,再采用降糖类药物进行维持治疗。由于血糖升高,易造成微血管病变,从而增加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或眼病等并发症,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等[6]。在脑血管病变中具有较高的脑梗塞病发率。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具有较高致残率、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命质量严重造成威胁。病发后患者除血糖升高外,还会出现偏瘫、失语、活动功能障碍、意识模糊等症状,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工作、家庭及社会关系等均会造成一定影响。且有学者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发率是非糖尿病者的3~5倍[7],说明糖尿病是脑梗塞病发的高危因素,同时其病发机制也可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发机制与其病程有一定关系,一般老年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均在2年以上,甚至接近于30年,随年龄的不断增加,其病程时间越长,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情越重,越容易引发患者出现梗塞并加大梗塞面积;而且糖尿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紊乱,血糖不断升高,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造成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并发,导致患者微血管发生病变,血管壁损伤,致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增加,会引发脑梗塞;血糖升高致血红细胞增殖,加快聚集,血浆纤维蛋白原计数升高,增加血液粘稠度,导致血管脆性加强破裂,同样造成脑梗塞[8];或者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升高,致高凝状态,造成血液循环下降,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缺氧状态促使脑梗塞发生;而且高血糖易导致血液流变学发生异常,引起微血管病变致凝血机制失调,导致患者发生血压升高状况,造成小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液循环减慢而引发脑梗塞[9]。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情程度的确诊,需要进行相关详细检查,包括血糖、尿糖、血压、血脂、心电及颅脑CT或核磁共振等,通过血糖检查可明确患者高血糖范围,对其病情控制提供依据,经颅脑CT影像学检查,可通过其较高的敏感性与精确的扫描作用,对患者脑部组织病灶位置、大小、形态、程度、边界情况及脑水肿程度、颅内压增高情况等进行明确显示,不仅为临床确诊患者病情提供可靠依据,而且也可为医生治疗提高准确参照作用[10]。经该文研究表明,脑梗塞部位主要于基底节区,呈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发率最高,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主要是基底节处于脑动脉供血交界区,处于脑组织较为薄弱部位,因而易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发生梗塞。临床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治疗,关键是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血糖的治疗先采用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采用降糖类药物长期控制治疗;同时对患者脑梗塞出现的颅内压升高情况进行控制,主要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甘露醇是一种脑部疾病的抢救药物,静脉滴注体内后可加强血浆渗透压,促使机体组织脱水,从而起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加强对患者脑水肿的改善,不仅促进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而且具有辅助降低血压的作用[11],所以在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血压升高范围不高的情况下可不予以降压治疗,通过降低颅内压治疗可逐渐控制血压,对于血压较高者可利用具有扩张动脉,促进血液循环的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它可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加强心肌功能。经该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除伴有高血压还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情况,因此治疗中还需要加强对冠心病及血脂的治疗和控制,由于血脂过高可致血液粘稠度升高,诱发患者脑梗塞发生,是一种危险因素,因而治疗中需进行血脂调控。经有效的血糖控制及相关对症治疗,该研究选取的62例患者发生死亡的患者仅有1例,治愈率、显效率及好转率的和高达98.39%,且患者出院时的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说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以控制血糖为主,加强患者颅内压改善、血压控制、血脂调整,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由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发率大多为老年人,同时由于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逐渐减退,易合并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或脑血管意外等,所以要加强老年者预防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生,需加强对糖尿病的定期检查,并及时采取血糖控制及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其引发脑梗塞的概率,尽量提高生命质量。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对症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临床要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及患者依从度,建议其加强对患者饮食控制、心理干预和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12],饮食控制可加强患者饮食的注意并辅助降低血糖;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配合度,促进医护人员操作的顺利性;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等的了解度,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增进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是合并脑梗塞的高危因素,病变以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最高,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及早进行血糖控制,并结合降颅内压、降血压、调节血脂等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降低病死率,而且加强对患者血压及血脂调控,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彦,乔妍.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53例临床分析[J].兵团医学,2011,30(4):28-29.

[2] 黄玲.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54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09,39(4):64-66.

[3] 欧美荣.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49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09,27(1):49.

[4] 陶丽.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5):820-821.

[5] 马晓霞,邵德荣,覃建阳.58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塞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7):4316-4317.

[6] 牛海帆.12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6):34-36.

[7] 王立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病变特点与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7(6):669.

[8] 陈卫文,曹开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4):1995-1997.

[9] 杨其军,魏善和.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1):88.

[10] 钟茂辉,齐林.老年性糖尿病合并脑梗塞3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739-2740.

篇5

[关键词] 糖尿病;脑梗死;临床分析;非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81.6+4 [文献标识码]C

糖尿病发生脑梗死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的2~4倍,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更高、预后较差,近年来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就5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与同期非糖尿病脑梗死46例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均为2006年2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死。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52例(合并组),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标准,男33例,女19例,年龄51~82岁,平均68.5岁,糖尿病史2~13年,平均5年。非糖尿病梗死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55~83岁,平均70.8岁。

1.2 临床表现

合并组偏瘫17例,意识障碍13例,头昏、头痛39例,恶心、呕吐18例,感觉障碍25例,病理征阳性27例。对照组偏瘫14例,意识障碍9例,头昏、头痛37例,恶心、呕吐22例,感觉障碍14例,病理征阳性21例。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包括抗自由基、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脂、降血黏度、抗感染、改善微循环以及促进脑代谢、纠正酸碱、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伴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11.1 mmol/L者给予小剂量普通胰岛素治疗,6.5~11.1 mmol/L者给予口服降糖药及饮食控制疗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瘫痪肢体肌力恢复至Ⅳ级以上;好转:症状与体征好转,瘫痪肢体肌力恢复Ⅰ~Ⅱ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未提高或加重;死亡。以治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病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脑梗死类型

根据CT检查将脑梗死分为3种,合并组52例中单发性脑梗死、梗死灶直径15mm以上13例,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灶直径15 mm以下20例,多发性脑梗死、颅内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19例;对照组分别为21例、12例、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疗效

合并组治愈10例,好转30例,无效9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黏稠度)的现象,由此造成的血流变学改变和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引起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研究[1]报道糖尿病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本研究资料显示,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偏瘫、意识障碍、头昏、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病理征阳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多数临床报道[2-3]相一致。另外与对照组比较,合并组患者梗死灶较多,多发性梗死灶、腔隙性梗死灶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韦耀丽[4]报道一致,提示糖尿病可引起大、小脑血管以及微血管病变,可能与高血糖状态更容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有关。高血糖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影响血管:①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②通过促进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而增加胶原与其他细胞外基质蛋白的交联,从而降低胶原的弹性和动脉顺应性;③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等多种途径,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机能紊乱,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蛋白质渗出及增加基质;④促进脂质、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进入血管壁,通过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而产生泡沫细胞及脂质条纹,导致动脉粥样硬化;⑤降低纤溶作用及抗血栓能力。

糖尿病患者机体高血糖状态通过上述机制进一步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对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应先控制血糖水平,由于该类患者多伴有血黏稠升高及弥散性脑血管病变,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慎用葡萄糖,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黏稠度可直接影响梗死灶的侧支循环,容易导致病灶的进一步扩大而加重病情。本研究中对合并组患者空腹血糖>11.1 mmol/L者给予小剂量普通胰岛素,6.5~11.1 mmol/L者给予口服降糖药和饮食控制以降低血糖,取得较为满意效果。但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往往较差,合并组总有效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0%,与里宏晴[5]报道一致,提示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的高血黏稠度(尤其是脱水治疗时)直接影响梗死灶的正常循环,并容易扩大梗死灶面积,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

本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是高血糖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使脑卒中危险性明显增加,病死率明显升高,在高血糖状态下患者脑组织缺氧而ATP供应明显下降,脑细胞由于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产出大量乳酸而容易因此胞内胞外的酸中毒,损害脑细胞能量代谢,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水肿甚至坏死,因此其预后往往比非糖尿病脑梗死更差。良好控制血糖、降脂及防止血小板聚集等措施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

[1]王华飞.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67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29(3):184-185.

[2]杨清玲.糖尿病合并脑梗塞50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08,32(9):790-791.

[3]胡培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17(3):377-378.

[4]韦耀丽.糖尿病并发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J].内科,2008,3(3):379-380.

篇6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机能减退,出现低血糖反应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的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对我院2009年1月一2012年2月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4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能力。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均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62~85岁,平均73岁,病程3月~20年,合并高血压病15例、冠心病13例、肾脏病变14例、神经病变12例,脑梗塞3例,视网膜病变5例,胰岛素治疗23例,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28例。

1.2 临床表现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不典型,44例中有28例表现为饥饿感、出汗、心悸、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等不同程度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无明显症状l2例,诱发脑梗死4例。4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症状,其中血压改变28例,心律紊乱8例,左心力衰竭6例,心肌梗死2例。发作时查血糖在0.6~ 3.2 mmol/L。

1.3治疗与转归 确诊低血糖后,立即给予进食糖果、饼干,或口服葡萄糖,对重症患者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40~60ml静脉注射,随后以5%或10%的葡萄糖液静滴维持,1~ 2h监测1次血糖,直到患者神志转清,血糖稳定在7~10mmol/L,此后72h内仍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

2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逐渐减退,胰高血糖素释放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易造成降糖药物的积蓄而发生低血糖[1]。(2)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老年患者使用长效磺脲类药物剂量过大或随意加大药物剂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食,结果很快发生低血糖昏迷;(3)在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其他伴随病时,某些药物可能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如本组伴高血压者可能与长期使用含利血平的复方降压片以及心得安、可乐定等有关;(4)老年人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性较差,用药的随意性较大,对糖尿病初期的治疗方案一直沿用不变或不经医嘱擅自增加降糖药物种类或剂量;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与口服药和使用胰岛素相关,严重低血糖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病程较长,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不明显,有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2] 。低血糖临床表现多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无典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功能障碍,其原因可能为:①血糖严格控制,反复低血糖可致机体血糖调节中枢对血糖识别能力下降,失去对低血糖反应性分泌肾上腺素的能力,同时因伴有植物神经病变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了对肾上腺素等交感样物质的反应敏感性[3]。② 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但脑细胞糖储量有限,每克脑组织约2.5-3μmol,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有脑功能障碍[4]。③ 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的糖闽值降低,糖原储存少,对低血糖适应能力减退。

防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要注意血糖反应特点[5]: (1)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2)好发于夜晚、凌晨及餐前,不易发现;(3)多并发或同时患有心、肾、脑及肝脏疾病;(4)临床表现多样而不典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轻微,脑功能障碍症状多见;(5)诱发脑出血、脑梗死、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情况比较多见。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①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让病人及家属真正了解饮食治疗,运动疗法,降糖药物和自我病情监测的重要性。②口服降糖药物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差异,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低血糖反应,并及时调整剂量,及时复查血糖。并且注意进餐的时间与服药的时间相互匹配,并了解各种降糖药物的副作用讲解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低血糖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使患者、家属对糖尿病低血糖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以利及早发现不典型低血糖患者。③对老年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与尿糖,进行定期追踪,加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④老年糖尿病患者,嘱其常备一些应急食物如点心、面包、糖果、果汁等。⑤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进食或喝一杯糖水,重者或昏迷者静脉推注5o%葡萄糖40-60ml,并及时监测血糖。以挽救生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俞学芳,王烨,祁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健康指导[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2,9(6):21.

[2] 衡先培,主编.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与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3.

[3] 张家庆.未察觉的低血糖[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58-62.

篇7

【摘要】目的:加强对老年Ⅱ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对3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自救能力。结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Ⅱ型;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Ⅱ型糖尿病以老年患者占大多数,且老年人更易发生低血糖症,以及发生后症状不典型,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脑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发生昏迷、甚至死亡。本病临床上容易误诊,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我院内分泌科从2009年~2010年治疗老年低血糖反应38例,现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38例老年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所有病例均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有低血糖症状;供糖后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65~80岁,病程1~30年,大于10年者21例,合并冠心病38例,高血压26例,肾功能不全6例,视网膜病变17例,老年性痴呆3例。

1.2病史资料 38例糖尿病患者,4例静滴胰岛素,23例皮下注射胰岛素,11例口服降糖药(口服优降糖与二甲双胍5例,美吡达2例,消渴丸与二甲双胍并用4例)。

1.3 临床表现 38例老年患者,共发生58次低血糖反应,全部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结果为0mmol/L~5.6mmol/L,其中血糖值0mmol/L2例次,血糖值1.10mmol/L~2.10mmol/L10例次,血糖值2.10mmol/L~4.10mmol/L39例次,血糖值4.10mmol/L~5.10mmol/L5例次,血糖值5.10mmol/L~5.6mmol/L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多样而不典型,无明显出汗、心悸、面色苍白、肢体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16例,占42%,仅表现交感神经症状11例占28%,仅表现脑功能障碍9例占23%,交感神经与脑功能障碍两类并存,昏睡、昏迷2例。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症状,其中血压改变28例,心率紊乱14例,心肌缺血20例,心绞痛4例。

1.4治疗与转归 立即检测血糖,确诊后轻者给予口服糖水、饼干等,重症立即给予50%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注射,随后以10%或5%的葡萄糖液静滴维持,1~2h监测1次血糖,直到患者神志转清,血糖稳定在6~10mmol/l,此后72小时内仍要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如反复抽搐、烦躁、休克者加用地塞米松或氢化考的松。38例在3d内血糖恢复稳定者37例,1例因基础病多,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2讨论

2.1低血糖的量化指标是血糖低于2.8mmol/L,本组病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最低值为0,但部分患者因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血糖值降至正常范围也会出现低血糖症状。不能教条地使用低血糖反应的量化指标[1,2]。

2.2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常见原因

2.2.1降糖药物应用不合理,胰岛素剂量过大或饮食搭配不合理,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胰岛功能有所恢复,及时调整剂量,并注意科学搭配膳食。磺脲类降糖药也是导致药源性低血糖的另一重要因素,该类药物可使60%~70%的患者血糖得到较好控制,而低血糖是磺脲类衍生物主要的不良反应。

2.2.2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衰退,降糖药(尤其是优降糖)在体内的代谢分解及排泄作用下降,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时,体内降糖药物清除减慢而蓄积,老年体弱,抵抗低血糖反应的血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减弱,导致低血糖反复发生。

2.2.3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原因是进食量过少、降糖药使用过量或用降糖药后(尤其皮下注射大量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低血糖昏迷的确诊依赖于可靠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糖化验,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血糖低于2.8mmol/L,单纯靠症状和体征易与许多疾病混淆,况且,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多发生在老年人,这与老年人代谢与器官功能特点有关:

(1)老年人内分泌调糖激素的调节功能降低,所以发生低血糖时,胰岛素的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及皮质醇等不能及时分泌,易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各系统器官老化和退行性变,对胰岛素及各种降糖药物的降解、廓清率降低,引致降糖药物在体内积蓄。

(2)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主要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全方面,类似急性脑血管病,而往往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很轻,故初期容易忽视而误诊。因此,可靠的病史,患者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对治疗的反应及血糖测定结果,是低血糖急诊时诊断的三个重要内容。但须注意的是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脑血管意外、性低血压、晕厥、癔症、癫痫等鉴别。

(3)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有微血管病变,可导致微循环障碍,脑动脉硬化或早期老年痴呆,每一次昏迷的发作,都会导致脑细胞不可逆的损害,促进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因此,昏迷患者疑为低血糖时,在检查血糖等待结果的同时就应开始治疗,立即静注50%葡萄糖40~60ml,既是紧急治疗的手段,亦为确诊提供了依据。

3临床特点

3.1临床症状不典型 首先是老年患者激素调节能力下降,对应激的反应下降,肾上腺能作用及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减弱,其次是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病程时间长,常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再者老年患者常合并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病史,脑细胞功能下降,低血糖发生时,脑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出现低血糖脑病,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3.2低血糖反应持续时间长,恢复慢。

3.2.1降糖药物主要是经过肝、肾代谢,老年患者常合并有肝肾功能不良,因而药物的半衰期相对延长,同时在生理上老年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也下降,胰岛素清除减慢。

3.2.2 老年患者的激素调节能力差,低血糖时升血糖激素不能及时分泌。

3.2.3老年患者糖原储备低,肝糖异生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时每有足够的糖原转化为血糖。

4低血糖的预防

4.1饮食不规律是诱发低血糖最重要的诱因,因而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预防首先要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饮食教育,饮食要规律,要定时定量,准备好要进食的食物才能应用降糖药物。

4.2加强血糖监测:餐前餐后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前后不同时间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反复多次向患者和陪护人员交代胰岛素和其他降血糖药物的使用方法,避免剂量和方法错误而诱发低血糖。

4.3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对患者进行不断教育[3],采取患者集体教育和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将低血糖知识传授给患者及家属,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证明卡,注明所患疾病,救治方法,家人电话,随身准备一些糖果、饼干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低血糖反应的首发症状,及时发现,及早处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的能力,避免延误病情,使患者得到及时抢救。

参考文献

[1]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71

[2] 陆群,盖纳,孙海峰,等.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6;2(3):6

篇8

6大发病因素

1.高血糖: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血糖升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升高,高血糖程度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呈连续性相关关系。尤其是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使血红蛋白糖基化增多,带氧功能降低,同时糖基化终产物沉积于心肌组织使心肌收缩功能和顺应性减低,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2.高脂血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可使冠心病病死率增加4倍。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脂血症。其典型的血脂变化是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还可有血浆乳糜微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脂蛋白升高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密切相关。同时高胰岛素又可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多,过多的血脂可穿过内皮细胞在血管壁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4.高血压:高血压加速大动脉的硬化和钙化,是公认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5.血液流变学异常: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纤维蛋白降解减慢。这些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壁受损,血流不畅,组织缺氧,促使血栓形成。

6.氧化应激:糖尿病患者存在自由基清除障碍,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造成心肌组织损伤,促使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3大临床表现

糖尿病性冠心病

糖尿病性冠心病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在临床症状上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有以下特点:

1.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较早,进展也较快,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以上。

2.糖尿病患者中无痛性心肌梗死多见,约占30%。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没有胸痛,与糖尿病对植物神经的损伤有关。

3.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易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猝死和严重的心律紊乱。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为27%,非糖尿病患者为17%,高龄患者病死率更高。

4.原无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出现血糖升高,有两种情况:①应激性血糖升高,此种高血糖只持续几天,待病情缓解后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②原有糖尿病。这两种情况引起高血糖的治疗方法相同。

糖尿病性心肌病

1.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病变,在早期可能毫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可有疲倦、乏力、头晕、失眠、心慌、多汗等症状,此时体格检查,心脏大小正常,心音增强,有时可有第一心音分裂。

2.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在过度活动后自觉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

3.后期可出现心脏扩大、奔马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4.心电图可见左心室肥大、低电压、T波低或倒置、心房内传导阻滞、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ST-T波融合等,有的还可出现异常Q波而被诊为心肌梗死。

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神经滋养失常所致。初期主要累及迷走神经,后期则可累及交感神经。本病较早即可发生,其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

1.休息时心动过速: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早期,主要为副交感神经异常,以致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故心率常有增快倾向,患者可出现静息状态下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常诉有静息状态下的心悸不适。

2.性低血压: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晚期可累及交感神经,患者站立时突然感到眩晕、心悸、大汗、视力障碍,有时昏倒。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到损伤则儿茶酚胺分泌减少,失去代偿机制而发生性低血压所致。

3.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糖尿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痛觉传入神经损伤和去神经作用,使糖尿病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无痛或疼痛轻微而不典型。易误诊、漏诊而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1.糖尿病性冠心病的治疗:

(1)改善心肌血供治疗,基本上和非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相同。如应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B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2)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可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抵克立得以及低分子肝素防止血栓形成。

(3)抗氧化剂治疗。抗氧化剂可减少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可服用维生素E、C等。

2.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疗:

治疗上与非糖尿病心肌病大致相同,以对症治疗为主。

(1)纠正代谢紊乱,调整降糖药物。既降低血糖,又不使血糖太低而影响心肌代谢和营养,可服用达美康等,能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加速管壁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改善循环,有利于改善心肌微小血管病变。

(2)改善心肌代谢。如维生素C、ATP、辅酶A、肌苷、万爽力、1,6―二磷酸果糖等药物可营养心肌,作为辅助治疗。

(3)心力衰竭者,可按常规处理。由于心肌有广泛的微血管病变,心肌损害常较广泛,对强心药耐受性差,噻嗪类利尿剂又易致低血钾和血糖升高,所以,强心药与利尿剂应慎用。

3.糖尿病性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的治疗: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以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措施为主。如发生性低血压,可以用甘草片2片,每日3次,通过类皮质醇样作用,增加血管壁的张力,改善血压。

中医治疗

阴虚血瘀型:

[证候]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胸闷胸痛,口干思饮,盗汗,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活血。

[方剂]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

[处方] 生地30克,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川楝子、桃仁、红花各10克,川芎20克,赤芍15克,葛根30克。

气阴两虚血瘀型:

[证候]胸疼胸闷,乏力气短,口干思饮,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舌暗体胖,苔白或少苔,脉沉细。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剂]生脉散加血府逐瘀汤。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五味子、柴胡、当归各10克,生地15克,桃仁、红花、枳壳、赤芍、川芎、降香各10克。

气血阴阳俱虚、痰瘀互阻、水气凌心型:见子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

[证候]胸闷心痛、发作频繁、心悸、心慌若以气虚为主者兼有乏力、气短、自汗;以阴虚为主者兼五心烦热、汗出如油、舌红暗少津;以阳虚为主者兼有畏寒肢冷、胸闷憋喘不得卧、下肢浮肿、舌淡暗有齿痕;以血虚为主者兼见怔忡、失眠、面色苍白、爪甲无华、舌淡少苔。

篇9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动态监测;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42-02

在当代社会,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人群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有相关研究显示,持续的高血糖以及血糖水平波动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血糖监测是治疗和监测疾病的主要手段,常规的血糖监测不仅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全过程,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新型血糖监测技术[2-3]。该次研究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为临床疗效和护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均经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且均进行为期1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其中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等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8.2±4.5)岁,其中男36例,女37例,平均病程(7.68±3.54)年,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组中单纯2型糖尿病的16例,合并高血压的15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16例,大血管病变的12例,血脂异常的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7.9±4.4)岁,其中男37例,女36例,平均病程(7.72±3.48)年,行常规血糖监测,对照组中单纯2型糖尿病的15例,合并高血压的16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17例,大血管病变的13例,血脂异常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和观察指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行动态血糖监测1 d,对比其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指测血糖的方法进行血糖监测,连续测量72 h,保证临床研究期间统一患者的食物量和种类以及用餐时间,分别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以及凌晨3点的血糖,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选用仪器MiniMed动态血糖检测仪,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监测,具体方法为:将动态血糖监测仪器的探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葡萄糖经过局部扩散在电极上,每5 min储存一个血糖值,每天记录的288个血糖值与每天监测的4次指尖血糖进行校验,根据动态血糖图谱进行饮食,运动和治疗的调整。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2周后均进行动态血糖监测3 d,通过相关指标评价血糖控制情况。

1.3 效果评价标准

运用患者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血糖水平(MBG),高血糖持续时间(PT≥10 mmol/L),低血糖持续时间(PT≤3.9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S)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来评判血糖控制情况,所有观察指标均取有完整3 d的动态血糖监测的平均值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糖监测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指导其治疗的重要方法。研究指出,血糖波动的危害要大于持续的高血糖,血糖波动会造成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胰岛β细胞的功能损伤严重,而减少血糖波动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损伤。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由探头,发送器和记录器组成的能够持续的监测动态血糖变化的系统[4]。它有效的补充了常规血糖监测方法不能发现的夜间或者无症状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探针感应葡萄糖浓度,从而提供由每分钟监测的血糖结果组成的每天百组以上的全天血糖动态波动图[5]。动态血糖监测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结合能够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周青等人[6]通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3 d的动态血糖监测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3 d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血糖的动态波动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广阔的视角,运用、饮食和治疗护理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还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和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以及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可靠的有待推广的新型血糖监测工具。

[参考文献]

[1] 邹立娜,郭艳宏,李悦,等.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25-127.

[2] 孙玉肖,周嫣,冯芳茗,等.睡前饮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效果[J].护理杂志,2015,32(22):14-16,41.

[3] 毕勇洁."3C"系统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11):1040-1042.

[4] Chen Xianying, Fu Maoxiong. The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dynamic blood sugar monitoring application of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13,33 (2): 491-493.

[5] 赵文州,何陆,于艳,等.年龄导致微刨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6):72-74.

篇10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护理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其临床表现多样。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速,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老年糖尿病(DM)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其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2],与非老年DM患者相比,老年DM患者心脑并发症多,老龄相关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症易感性高,且往往病情比较隐匿,临床上容易误诊,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3]。

1老年糖尿病特点

1.1早期糖尿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觉察,在我国有大量的糖尿患者未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治疗。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变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如任其发展,将成为不可逆性的改变,可导致患者病残或死亡。因此,提高糖尿病的认识,重视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当今值得重视的问题。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部分有多尿、多饮的典型症状,但更多患者症状被其他疾病的症状掩盖,糖尿病的并发症较为突出。老年糖尿病有时空腹血糖不太高,餐后2h血糖较高,故需做餐后2h血糖或匍萄糖耐量试验才能诊断[4]。

1.2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高糖毒性对人体损害,并延缓视网膜等微血管并发症,取得糖尿病Ⅲ级预防的效果[5],然而老年人在血糖控制理想的情况下,由于疾病、医源性、病人等因素影响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有研究表明,大于65岁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达20%。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不典型,与老年特有的病理生理特点有关[6]。

2老年糖尿病的心理特点

2.1自责与内疚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变得虚弱,抗病能力也降低,患糖尿病后更需家人的照顾,常年需治病花钱,因此,常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感到自责内疚。

2.2悲观与悲世一些老年患者因久病出现了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以为无药可医,自暴自弃,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不配合治疗[4]。

3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由于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反应能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糖尿病病程长,合并多种内科病症,加之老年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摄取不足等因素易发生低血糖。

3.1生理因素老年患者各种器官功能衰退,降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分懈及排泄作用下降,从而在体内蓄积发生低血糖,同时,老年人抵抗低血糖反应的升高糖激素分泌减弱,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血糖而易发生低血糖。患者的肠胃出现问题,造成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老年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血糖调节,热量摄入不足可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5]。

3.2药物因素

3.2.1使用长效降糖药是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老年人服用磺脲类药物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达20%[7]。磺脲类药物引起的反应慢,不典型,也最危险,特别是优降糖,价格低廉、作用强、持久、应用广泛,易产生低血糖而且容易反复,且持续时间长,纠正困难[8]。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可延长其半衰期并增强降糖作用,如同时服用增强降糖作用的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阿司匹林等药物,更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9],胰岛素治疗期间,患者治病心切,使用剂量过大;对药物所含成分不熟悉,随意加大药物剂量,以增强降糖效果,使短期内血糖下降过快,导致低血糖反应[10]。

3.2.2①患者不严格按医嘱注射胰岛素或自己调节胰岛素的剂量,导致胰岛素用量过大;②用药后延长进食时间或食物摄取不足,为老年低血糖的直接原因。当因某些原因如: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进食减少时,不能相应地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运动量增加时未及时加餐;老年人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下降,自理能力差,使用降糖药物后不能及时进餐,并且容易多服或误服降糖药;③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不够重视,未经医生指导自行加大药物用量或更换药物,甚至听信他人购买非正规药物[11]。

3.2.3老年人有发热,增加活动量、情绪激动等应急反应存在时,糖消耗增多和利用减少,胰岛素用量没有减少,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3.3Somogyi效应(慢性胰岛素过量综合征)夜低血糖发作,晨起高血糖,多见于控制不良的1型糖尿病,特别是在强化治疗中不适当地增加了中长效胰岛索注射剂量后会经常发生。

4临床症状

4.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糖尿病最常见的低血糖表现症状与体征为非特异性,通常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为主,临床上表现为出汗、颤抖、心悸、心率加快、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饥饿、肢体震颤、收缩压轻度升高;也有中枢神经缺糖症状,表现脑功能障碍,精神不振、头昏、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可有幻觉、躁动、行为怪癖、舞蹈动作、肌张力增高性痉挛、昏迷。

4.2脑功能障碍[13]多为慢性低血糖所致,为脑细胞供糖、供氧均不足之故。由于大脑皮层、间脑、中脑、脑桥、延脑均可不同程度受累,因此导致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①偏瘫:临床表现取决于血糖下降的速度,多以交感神经兴奋及高级神经功能失常为主要症状,在长期2型糖尿病并伴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以低血糖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而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性表现不典型,局部损害可表现为偏瘫,四肢瘫痪,肢体抽搐。②抽搐: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可因不同病因、血糖下降程度和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多样化,如血糖下降迅速,则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突出而无神经缺糖症状。③精神异常:表现为狂躁、多语、哭闹、行为障碍及人格改变等症状。④昏迷:低血糖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短期的低血糖反应比短时间高血糖损害更大。首先大脑皮质受抑制,出现嗜睡症状,进而皮质下中枢包括边缘系统、网状结构、基底节、下丘脑及植物神经受累,最终中脑延髓受累,出现意识模糊、昏睡及昏迷。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14],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合成葡糖糖,且储存的糖原较少,故短暂的低血糖就能引起明显的脑功能紊乱,如长时间严重的低血糖未及时纠正,会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4.3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在严格控制血糖可能是低血糖的发生明显增加,而且治疗引起的严重低血糖导致的致残、致死时有发生。低血糖可以表现为有症状低血糖,亦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但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后果往往要比有症状低血糖更为严重。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中枢神经介导的交感神经肾上腺对低血糖的反应缺陷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状阈值下调。

5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预防措施

5.1严密观察病情对于住院患者,平日要注意观察其是否定时定量进食主食,以保证热量摄入。另外,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时,因其隐蔽性强,且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故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应首先考虑低糖昏迷的可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15]。

5.2加强血糖监测加强血糖监测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定时监测血糖,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反应,在医生指导下有根据地调整降糖药物用量,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5.3个体化给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选用T1/2短、血药浓度积蓄少的药物,用量个体化,从小剂量开始。要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身身体情况、并发症及合并疾病情况,实施个体化降糖方案,贯彻执行“宁高勿低”原则。

5.4饮食和运动治疗教育患者定时定量进餐,保证基本稳定的摄食量,根据活动量调整食量,有规律地生活起居,戒烟戒酒,切不可空腹饮酒。运动宜适量、适时,不可空腹运动,应饭后1h以后运动,根据个体情况以轻体力活动为宜,时间不宜过长,在30min以内。

5.5健康宣教在社区内加大对糖尿病低血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讲解低血糖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及家属重视糖尿病,了解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并使其掌握低血糖的自我救治方法。老年糖尿病患者单独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类食物和糖尿病急救卡,鼓励患者及家属建立与疾病长期抗战的信心[9]。

6护理要点

6.1饮食疗法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索不足.不能将摄入的食物充分利用,当饮食过量时不仅血糖升高从尿中排出,更重要的是加重了功能已经低下的胰岛负担从而加重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因为失水多,患者经常感到口渴;由于体内糖的大量丧失,所以常有饥饿感,胃口特别好,多有贪吃的习惯。患病初期患者大都肥胖,后因糖的大量排出,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也多转化为糖而随之耗失,患者的身体随之逐渐消瘦。饮食调节是对糖尿病进行治疗的基础,轻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仅需将饮食控制好,病情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不需使用药物也能慢慢痊愈。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应让患者和家属明白此疗法与控制血糖和减轻症状的重要性,并使饮食治疗贯穿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整个过程。多食用含糖量低、又可解渴充饥的蔬菜、水果,如菠菜、梨等,食用含有高纤维和多种维生素食品,控制盐的摄入。对进食减少、呕吐、腹泻等患者,应及时减少降糖药物剂量或暂停降糖药物,对能量严重摄入不足,即使未使用降糖药物的患者,也应引起高度重视[16]。

6.2定时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和尿糖的测定对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要。

6.3运动指导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对胰岛索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身体状况较差,运动应量力而行,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根据体质的增强逐渐增加运动量及时间,一般以在运动后5min内心率恢复正常为准[17]。不宜空腹运动,必要时临时加餐。做操、打拳、做糖尿病养生功等。但应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天定时、定量。避免过度疲乏。有严重心、脑、肾及眼病变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运动时间宜在餐后30min-1h左右,不宜空腹运动。此外。运动时尤其外出运动时应随身带加餐食物,以预防低血糖反应。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患者恢复心理平衡,消除其对疾病的焦虑及精神负担.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长期的运动对减轻体重、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均有好处。

6.4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或饮食控制.加上缺乏糖尿病防治知识,易产生焦虑、烦躁、失望、悲观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护士应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向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与之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他们正确了解糖尿病知识.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6.5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正确地认识及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早期糖尿患者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故感觉不到治疗的迫切性,以致不肯坚持治疗,但是如果发生了慢性合并症将是不可逆性病变,甚至难以控制其发展,所以要教育患者了解在发病早期就应坚持治疗的重要意义。

7讨论与总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5千万以上,这意味着老年性疾病将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城市化,社会老年化,生活压力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而糖尿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常见病,它的严重性不仅在于其患病率高,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所导致的各种慢性并发症,常使患者过多或过早的致残,甚至死亡。而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是占绝大多数的。同时,在老年糖尿病降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其常见的副反应。因此,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低血糖的反应,一旦发现及时处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防范意识,督促家属积极配合,降低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随之而来很多疾病危害着老年人的健康,其中糖尿病使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在对其护理的同时要求从各方面展现对患者的关爱,因此人性化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人性化护理时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患者创造有安全感的融洽气氛,及轻松和温暖的气氛[18]。

参考文献

[1]阚凯,卢逢娣,朱玮.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2010,3(2):45.

[2]潘长玉,金文胜.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5):增录5S一1一增录5S-5.

[3]周丽芬,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9(6):156.

[4]林秀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12(24):3202.

[5]赵志刚糖尿病防治若干研究进展[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3):157.

[6]徐延平,刘伟.低血糖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50-1351.

[7]刘志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J].老年实用医学,2003,17(2):102.

[8]姜涛,马文.老年低血糖症22例[J].疑难病杂志,2003,2(4):244.

[9]范立彬.药能治病也能致病·优降糖致老年低血糖昏迷2例[J).新医学,1996,27(1):35.

[10]陈建香.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0,5(13):204.

[11]刘华,罗新.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问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J].包头医学,2010,2:109.

[12]袁巧红,王铮.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J].吉林医学,2010,5(14):2100.

[13]丁景莉.35例糖尿病低血糖症误诊分析[J].天津医药,2007,35(1):32.

[14]赵建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283.

[15]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75-1077.

[16]王晓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45例原因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7,8(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