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治安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治安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治安管理制度

篇1

一、校长是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单位安全工作政策的宣传、教育、落实,牵头制定单位的安全工作制度,张罗安全经费,确保单位安全。

二、分管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并检查汇报落实情况,及时对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建议和不断完善治理措施。

三、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直接负责人,负责本班学生的安全教育、治理,及时处理本班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推荐任命班级安全干事,抓好班级安全制度的落实,重大题目(原创)及时报告,配合学校有关部分抓好安全工作。

四、行政值日职员(原创)均有安全责任,要按照学校对安全工作的分工,各负其责,处理好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维持好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五、任课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上课时间内的学生安全,课前盘点学生人数,发现题目(原创)及时与班主任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沟通,积极完成学校交给自己的安全工作任务。

篇2

高校以提供专科以上层次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为目的,具有规模大(校园面积广、师生人数多)、开放性强、管理复杂等特征,时时刻刻面临着校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种:一是高校在管理上的漏洞甚至严重的失职;二是高校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场所与公共设施,不可避免要面临由校外渗透、侵入的隐患和威胁;三是学生安全教育不足,忧患意识和法律意识缺失;四是社会整体治安恶化所造成的冲击,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部分地区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对校园造成了波及。

 

诚然,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实现高校教育、科研职能的重要前提,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实践。然而,我国相应的法律资源却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立法进程缓慢,③直接针对校园安全的立法成果仅上海市2001年制定的地方法规《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未涉及高等教育阶段)、四川省政府2002年制定的地方规章《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④、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部门规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寥寥几部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⑤,以全国性、高位阶性为特征的专门法律和行政法规缺位;另一方面,虽然《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中亦有部分规范可供适用,但是因为其分散性、间接性,并不足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现实所需。一言以蔽之,制定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势在必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则理应是其重要篇章。因此,笔者将对高校学生安全管理活动进行法理分析,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尝试完成相应制度的建构。

 

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行政法理分析

 

(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的公共行政性质

 

1.学生安全属于公共安全范畴

 

“公共”,含有不特定(或多数)、共同性、社会共享性等要素。通常认为,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重大公私财产安全,重大生产安全,公共生活安宁以及重大公共利益的安全”[2]。显然,高校学生安全符合这一界定,属于公共安全范畴。有学者深刻地指出,“公共安全就是秩序的一种良性状态”[3]。而“秩序(order)”,是指“在自然进程和社会进程中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4],与“无序(disorder)”、“混乱(chaos)”相对应。众所周知,秩序由制度来进行设定与维系。因此,安全对秩序的依赖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安全管理对制度资源的需求。

 

2.学生安全管理属于公共行政范畴

 

公共行政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组织、管理与调控活动”。[5]公共行政的特性在于以下五点:[6]一则以公共权力为基石,二则指向公共事务,三则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亦即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共同利益),四则具有公开性与程序性,五则具有服务性与非营利性。一言以蔽之,提供公共产品是公共行政的旨趣,管理是公共行政的发挥功能的路径——行政从本质上来说正是组织(社会共同体)为达成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组织与管理活动,此点在法学界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得到广泛承认。具体而言,学生安全管理活动是政府、高校以法律、法规、行政规范性文件、高校内部规章为准据,为维护学生群体的人身、财产等各种权利,所采用的各种措施之总和。依据大陆法系对公共行政的分类,学生安全管理活动属于秩序行政,而秩序行政是“最典型、最传统的行政类型。这种行政是在维持社会之秩序、国家之安全及排除对公民及社会之危害”[7]。

 

此处的难点在于对高校行使行政权力的理解。在我国,行政主体既包含国家行政机关,也包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虽然在《民法通则》中被明确为事业单位法人而非机关法人,但是因为其行使着来自《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力,所以是一种授权行政组织,从属于行政主体范畴。高校在行使这些行政职权时,处于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此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性质。最高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指导案例[8]也明确支持了这样一种定性。考察世界范围内的立法和法律实践,将高校作为行政主体实为普遍。例如,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通常将高校(尤其公立高校)定性为公营造物。而公营造物(德语Anstalt,简称“营造物”,亦译为“公务法人”、“公法设施”、“公共机构”等)是国家或地方为达成一定的公共目的,依据法律或由法律授权,结合人与物,使其能持续提供一定给付而设立的一种组织体。其通常具备法人身份,属于公法人⑥中的一种,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自然享有行政主体资格。

 

教研活动是高校提供高等教育资源、完成行政给付任务,实现公民受教育权与学术自由的直接体现。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着因参与者违规、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可能性。教研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对具有实验危险性的各类自然科学专业和体育、舞蹈专业学生不言而喻。2012年2月15日,南京大学化学实验室便发生了一起甲醛泄露事件 11。

 

学校所组织的课外活动,虽非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本职,却对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意义深远。由于课外活动以文体竞技为普遍形式,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实施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为解决这类纠纷提供了一定思路。该《办法》第9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第12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五)在对抗性或者具有风险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然而,在实践中如何认定一项课外活动是否由学校组织,并藉此厘清学生与学校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实属不易。现通过一个典型案例12进行解读:

 

某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系组织“迎新”篮球赛,由临床医学系负责比赛场地和比赛管理事宜(包括聘请精通篮球运动的学生担任裁判),在比赛过程中一名球员因抢球意外遭受重伤。事后,高校主张本次学生伤害事件不属于校园安全事故,理由为:首先,篮球运动属于对抗性、风险性的体育竞赛;其次,临床医学系本身并不同于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篮球运动不属于其教学内容;再次,迎新球赛属于学生与学生之间联谊的文娱活动,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应自己作为民事主体,承担比赛造成的民事侵权责任;最后,临床医学系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场地、后勤和组织观众的服务,并且已尽到管理职责,何况球员受伤纯属意外而非另一球员恶意违规造成。故此,学校只愿意提供人道主义的补偿,而不承担赔偿责任。伤者不服,现提起诉讼,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依赖目前的《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该校主张虽有过分为自身开脱责任之嫌,却并非于法无凭、毫无可取之处。

 

2.制度建构

 

(1)教研安全制度建构。立法授权相关组织制定出可操作的专业规范(特别是实验规范、实践规范),明确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的各自职责,特别是对教研事故发生时的处理措施要有详细规定。任何学校均负有贯彻执行规范的义务,教育行政部门也应负有检查监督的义务。前述实验、实践规范本身虽然不属于 “法”的范畴,但是法律却课以相关行政相对人遵守的义务和行政机关保障实施的义务。同时,立法还应赋予各高校根据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专业规范,通过本校内部规章进行相应细化补充的权责。高校所作的细化补充规定不得与前者相冲突,补充规定的内容应包含学校如何组织有关教研的纪律教育活动,包含时间、场合和方法等,既针对学生也针对教职人员。教研活动的开办过程中,以此强化教师、实验人员岗位责任感和建构学生的教研活动安全文化。

 

(2)课外活动安全制度建构。根据前述案例,笔者提出三点立法建议:

 

第一,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并非学生意思自治的个人行为,而是体现着学校意志,应与教研活动同等对待。该受伤学生并非由于自行约定的体育锻炼行为而致伤。其比赛由院系组织(实践中可表现为院系的团总支、学生会),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应认定为学校活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拓展,学校须承担相应的安全管理义务和责任。原因在于,高校是实现公民发展和人格完善的公共机构,开办第二课堂、组织课外活动是兴学的必要,而课外活动也是考察一所高校办学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实践中无法避免且应当鼓励。本案中的体育活动虽非临床医学系的办学内容,但仍系学校活动之一环、符合高等教育宗旨,如完全由学生承担风险,既不公平也不利于学校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校确实无过错的,承担无过错责任,对学生所遭受的损害进行较低限度填补即可;由受损学生以外的其他学生、第三人恶意造成损害的,应由他们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所谓“学校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学校已履行相应职责”过于原则性、抽象性,所以《校园安全法》的法律条文在吸收其要旨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具体化,要求此类群体性课外活动应经过学校严格的筹备、组织工作,并得到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像本案中的篮球赛,还应强制要求必须聘请体育系或公共体育教学部的专业师生担任裁判,并且应有校医和指导老师在场,活动前还应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

 

第三,对于学生纯粹出于私人意思而使用学校设施、设备进行课外活动的,如网球场、田径场、游泳馆及其设备,学校也应在开放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值班进行安全监管,否则仍应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

 

第四,对“校园”的解释应适当延伸。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有可能发生于本校校园以外,此时应将“校园”的范围进行适当延伸,而非针对狭隘的地理空间。

 

(二)寝室生活安全及其制度构建

 

1.问题分析

 

寝室生活既涉及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涉及财产安全。在我国,学生在高校校园内通过集体住宿方式生活(较为例外的是博士研究生,他们的寝室一般为单人间)—— 寝室既是学生的个人空间,又带有一定的公共色彩。较常见的问题有公寓管理人员或学生违反学校寝室管理规定私自接纳外来人员造成财产被窃,以及学生在寝室内进行饮酒等禁止性活动从而引发斗殴等。

 

2.制度建构

 

虽然学生寝室缺乏作为私人独立空间的色彩,但是将其视为临时住宅、予以保护却十分必要。住宅不可侵犯,乃是公民神圣的宪法权利。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将有利于实践中制止其他学生、教职员工、外来人员的不当闯入。诚然,高校强制分配宿舍、禁止学生在学期间校外居住在实践中属于常态。然而,此点对于基本上是成年人的高校学生群体,尤其对于学校离家很近的学生以及年龄较大的研究生群体是否必要?窃以为,离家较近的学生应当有选择住家的权利;对于年龄较大的学生而言,强制住校则很可能会冲击他们的婚育权。因此,在《校园安全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住校与否,高校拥有对住校生实施寝室安全管理的职权并承担提供寝室安全保障的职责。

 

(三)校园设施设备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高校是一个浓缩的社会。无论是教学楼、公寓、运动场等公共设施,还是教研用的仪器、设备,都与学生安全密切相关。消防安全是设施设备安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国家已为各种校园设施、设备设立了详细标准,同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第1、2项也规定了学校对维持设施设备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故此,笔者不再赘述,将笔墨集中在其未作详细规范的一类特殊情况上:校园施工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校园施工者大都是从校方的建筑招投标中中标后承包下来的,作为施工者的承包方和发包方高校之间存在一个建设工程合同,但这一合同法律关系仅对合同双方具有约束力,承包方与学生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但承包方因施工侵犯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时,施工方与学生之间就发生了侵权法律关系,此时的学校是否需要对施工方的侵权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第88、89、91条有关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学生因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施工方承担侵权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但是,实践中的困难在于现实中,施工方与承包方往往不是同一个主体,并且学生对学校建筑工程的相关信息难以了解。此时,作为与侵权法律关系双方中“桥梁”的高校理应有所作为。

 

2.制度建构

 

应规定高校在校园施工期间负有以下义务:

 

首先,学校有义务将工地设为禁区,防止学生进入。建筑材料也应放到学生难以接触的固定位置;其次,有危险性的工程,应避免在教学期间进行,而是利用寒暑假进行;再次,如果发生学生受损事件,学校必须作出积极回应,及时与承包方联系。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承包方的必要信息,避免学生无法找到适格的侵权主体,从而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校园交通安全及其建构

 

1.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的开放性日益增强,在校园中穿行的学校公车、教职工与学生私车、途经校园的城市公交车、校外来访车辆所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在阴雨天气、上下课期间,道路转弯处和食堂等地点。2010年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13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2.制度建构

 

第一,设立财政专款,用以加强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改造。该工作由学校会同交通部门和城市建设部门来完成。内容包括:拓宽人行道、划分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道,设定各道路时速限制;设置警示标志和校内红绿灯;在十字路口、教学楼、食堂、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段设置斑马线、减速带和人行天桥,必要位置可实施单行道和道路封闭。

 

第二,基于前述校园警察与保卫制度的建构,由校园警察和保卫人员切实承担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在一定路段设置交通岗亭,并对停车场和校门实施重点管制。同时,各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依法建立一套校园交通事故处理的应急处置机制。

 

第三,鉴于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校车安全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也应予以同样注意,此点对拥有多个校区的高校尤为重要。

 

(五)校园卫生安全及其制度建构

 

1.问题分析

 

校园卫生安全包含食品、药物、医疗、疾控四个方面。食品安全対映的是校园食堂和校园商店,食堂、商店依据与学校签署的协议而进驻校园,在经营过程中还受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因此受到合同和法律的双重规制;而药物、医疗和疾控则対映的是校医院。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的不断推进,校园卫生安全监管的两大难题也日益显现:

 

一是食物中毒事件不时发生。由于资本具有逐利性,学生食堂如果管理不善,极易发生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例如2010年3月30日,安徽外国语职业技术学院43名学生在本校第三食堂内面馆吃完面条后,有39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14;二是校医院运行状态堪忧。校医院广泛存在着规模小、经费少、技术和物资差强人意的现象,然而,校医院在实践中却往往承担着本校学生医疗保健、卫生检查和疾控工作的重任。2003年初,我国爆发的“非典”疫情,更是对该问题提出了挑战。

 

2.制度建构

 

在本领域,我国制定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三部法规与规章。因此,《校园安全法》中所需的立法工作是整合这些立法成果,并与《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进行衔接和补充。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根据行政区划,高校的卫生安全监管工作应列为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重点,可以考虑为行政检查次数设立下限。

 

第二,通过立法为各高校校医院的运行提供制度保障。按照校区数量、校园面积、师生人数,对校医院的规模特别是医务人员编制设定下限,其中多校区的高校可设立数个校医院,针对地理位置偏僻、本区域内医疗条件较差的高校还应增高其校医院的设立门槛;授权各校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本校的医务资源配置,包括校医院位置、诊所和医务点地规划,规划应报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接受二者的监督管理;明确校医院进行疾病防控与组织校园卫生检查(含学生寝室和开放性场所)的职能,以及在突发校园伤害事故时紧急救治伤员的职责,对于设有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校,还应实现校医院与它们的衔接。

 

第三,赋予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一定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包括听取学生意见、与食堂、校园商店的运营者进行磋商、沟通卫生行政部门等。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安保工作 新思路

一、转变师生员工的防范观念

中职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应积极发动全员预防,树立老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思想防范意识。积极由被动防转变为主动防,引导和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学习、掌握安全防范知识的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在学校定期开展以防火灾、、防侵害、防抢劫、防交通事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等为主要内容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师和学生的防范能力,加强师生安全防范工作,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对于保障自身安全乃至校园环境安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创新完善制度和基础工作

创新和完善治安管理制度,规范校园行为。治安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方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能够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依据和保障。在新的时期学校需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一是根据国家法规,完善治安管理制度:学校内保工作规定(包括内部保卫工作的任务和管理制度、组织与职责、奖励与违纪处理等内容);治安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处置突发事件预案;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来校务工、从业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员管理制等。二是完善基础工作建设,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和健全工作档案,是保卫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业务程序和重要前提。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应该重点做好两图、两簿、三档基础建设:一是绘制学校保卫工作展开图,表明单位的基本情况、教职员工和学生情况、要害部位情况等;二是绘制要害部位示意图,明确保卫重点,以利防范;三是建立突发事件登记簿、安全隐患检查登记簿;四是建立三种档案,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1)业务档案,将学校的要害部位、重点人员,消防档案、工作措施等建档立卡;(2)文书档案,对上级业务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和保卫部门所形成的文字材料,分类立卷存档;(3)安全保卫合同档案,对要害部位签订的安全合同内容,奖惩兑现情况存入档案。

三、强化保卫队伍的管理和考核

首先提高保卫部门美誉度,改善部门形象。保卫部门是学校的职能部门,拥有一定的“权限”,这些“权”用好了,非常有助于保卫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部门地位、改善部门形象很有益。其次加强对保卫人员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工作考核,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增强遵章守纪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发挥保卫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加强监督考核,实行淘汰制,坚持宁缺毋滥的用人原则,将不能胜任的人员坚决地从保卫队伍中清除出去。

四、完善防范体系,创新防范手段

篇4

1.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意识薄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包括学校自身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楚,他们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认识仍然停留于学校的治安管理,没有认识到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时间比较少,这导致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成为了学校的薄弱环节,学生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还不深刻。

2.管理渠道单一学校的安全管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由学校的安保部门人员来完成管理工作。大部分学校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育上,对安全管理比较忽视,不重视保卫和治安工作。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课,也只是由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针对性不强。此外,学校和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缺少沟通。以上这些,导致学校的安全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3.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这在我国大部分校园中比较常见。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这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学校既建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也具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但是考核制度只是流于形式,这对校园的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管理能力不足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不足,这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管理投入不足、管理落后、技术支持不足和硬件投入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发生事故时,不能很好地应对事故。学校的安全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缺少必要的安全管理培训,这导致学校的安全管理能力不足。

二、建立校园安全管理的长效路径的措施

1.树立安全意识学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教育,让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意识,要将“安全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努力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让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维护校园的安全,这是解决保证校园安全的基础条件。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安全知识渗透到课堂中,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

2.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建立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的安全管理应整合多层次的人员参加,增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仅仅依靠校内的安保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要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校园安全管理中来,同时还要争取得到公安消防和交通城管等机构的配合,只有建立这种多层次的参与机制才能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果。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的工作,学校要想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管理力度。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良好效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管理能力学校不仅要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先进的技术设备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学校配备的先进的技术设备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而提高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能力,对促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5

                    

    一、指导思想

确立后勤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改善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的理念,确保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和足够的支持条件,并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确实加强校园规化和管理,严格财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位。

二、具体工作

(一)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财务出纳制度》、《安全保卫制度》、《食品卫生制度》、《物品采购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假期值班制度》,使得各项制度有章可循,责任到人,既有明确分工,又有统一要求。

2、严格财务制度,年度初搞好学校的收支预算工作,所有发票、报销凭证坚持一支笔管理制度,先签字后报销,认真做好电算化工作,按时上报各类报表,认真做好医疗保险、养老金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结算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各班主任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费并及时将费用上交总务处,解款入帐,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总务处将对工作出色的班主任实行奖励制度。 

3、对各班级的动产使用和保管继续施行包干制度,签定合同。总务处在期初和期末组织专人负责验收,视情况进行必要的奖罚。

(二)加强校园管理,优化育人环境。

1、组织专门人员,联系劳技课的教学,引进适量的花草树木,借鉴已有的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化,局部推进,同时对已有花木进行定期修剪、施肥除草、防病虫害。

2、明确划分各班级保洁区,不留卫生死角,根据校园卫生管理的要求,适时打扫,做到室内、地面干净整洁,墙面无灰尘污迹。窗明几净,保洁区内无废弃物和杂草。

3、认真抓好学生公寓新建和学校校舍修建,督促其进度和质量,以保证工程优质优量 、尽早地竣工。使学校教育教学正常有序开展。

4、校园管理不仅仅是钱物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只有管理才能出效益,本学期学生公寓即将投入使用,本学期要在加强对寄宿生管理上动大手笔,下苦功夫。只要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做好这项工作。

(三)、服务教育教学,提高办学质量。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配备教学用品和卫生洁具。

(四)、关心师生生活,提供后勤保障。

1、努力办好学校食堂,这是师生生活的一个重要阵地,结合在食堂管理上已经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弥补食堂管理上的一些不足。

本学期要努力完善食堂管理制度,严格遵循《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虚心听取师生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切切实实为师生的生活服务,把食堂办得更好。

2、保证师生水、电的正常供应,为方便教师生活和工作,每个处室均配备饮水机和电脑,随着学校的发展,师生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还将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开源节流更重要,平时要注意节约用电、用水,不开无人灯、电脑、电风扇,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3、搞好鱼塘和生猪的综合饲养、管理,种好青饲料,对鱼塘要适时消毒,改善师生生活。

(五)、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

1、建立安全和治安管理网络,每天都有专人值班负责,并做好值班记录。

2、安全教育要以预防为主,所以平时要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

篇6

加强学校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计划为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解决我校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保证我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2005年**市**中心小学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计划综合治理与平安创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级部门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保一方平安为目的,以创建“平安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搞好安全文明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学校创造安定的环境,巩固我校综治稳定成果。

二、工作目标:实现“五无”工作目标,即:无校园内刑事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引发系统恐慌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或社会治安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师生伤害事故,努力探索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逐步实现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着力构筑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综治责任三大体系,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工作2、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要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措施。(1)、增强治安保卫力量。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了由邵祖祥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学校的门卫力量。(2)、提高技防水平。各校、各处室要切实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高档物品存放好,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财务室、微机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适时安装好报警系统,确保学校安全。(3)、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书刊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总结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4)、采取有力措施,为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提供保障。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师生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加强门卫工作,严格登记制度,落实防盗措施,贵重物品落实专人保管。要经常检查、维护、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内建筑物、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交通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午餐、师生饮水、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报警求助、应急处置设备必须齐备,确保安全有效。学校要在节假日建立值班制度,同时向家长发出有关安全的公开信,学校的值班安排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5)、加大创建力度,争创“平安校园”。进一步提高“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组织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处室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切实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

篇7

【关键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周边环境 校园安全 成因 对策

一、引言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原湖北教育学院)在2001年搬迁至光谷校区以来,校园面积成倍增长,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2009年湖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合并于湖北二师,学生人数成倍增加,新校区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外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造成学生经常与校外人员发生冲突甚至伤及人身安全的情况。此外,由于学校及周边的非法娱乐场所和网吧等公众聚集场所管理较为混乱,校门口乱搭乱建、乱摆摊点等问题相当突出,这些现实情况应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学校周边环境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学校的学生工作却有着深刻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二师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因校园周边环境引发的治安案件,还有不少学生则因沉湎于网吧、游戏厅而经常逃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为学校的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园周边环境的新特点

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决定了高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复杂的周边环境对二师校园治安秩序、文化氛围、交通状况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口“黑面的”多,秩序混乱,给学生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选址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二路,原有公汽756路经过,北门建好后,756路公汽改道南门。而南门附近原是流芳镇居民聚居地,许多村民看准了这一商机,纷纷斥资购买面包车,在校园南门口停车等客。这些车辆多数状况不良,驾驶人员身份不明,交通规范意识欠缺,强拉旅客,极易发生违章行驶和抢劫犯罪等案件。等客的面包车往往排成长龙,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更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学校附近高校较多,学生之间的往来增多,易增加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而且道路上摊贩占道经营、车辆不按规定停放较多,许多学生穿梭在车辆间,随时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晚上路面阴暗,抢客的车辆容易撞击正常行驶的学生。个别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不强,三五成群、勾肩搭背等也给自己造成安全隐患。

2、校园周边人口成分复杂,给学生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二师南门周边区域的主要人口构成除了原有的居民和迁入的外来居民外,还有大量租住在这里的外来人口。由于原来居住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居民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心理、思想道德、言行举止、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差异性十分明显。由于人流量大,社会上个别不良分子,认为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好欺负,经常敲诈、偷窃学生财物、打架斗殴。据调查,近两年钱包被盗的案件呈上升趋势,而在校门口和校园周边的摊点被盗的占了30%左右,主要原因是不少社会人员利用学生单纯、警惕性不高的特点,趁学生选购时将其钱包偷走,更恶劣的是有些不法分子直接将书包抢走,给学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另外,一些单位和个人强占学校周边的房屋、土地和道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秩序。这些都是引发学校治安问题和事端的重要诱因。

3、小饭店多,校园周边的环境卫生和市容面貌问题严重

学校周边的小饭店给学生在学校食堂之外多了一种选择,同时小饭店低廉的价格和隐蔽性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但小饭店最大的问题就是卫生设施不到位,操作人员卫生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遵守食品卫生条例,存在着以次充好的现象,容易引起学生食品中毒事故。同时,因为小饭店结算不规范,就餐不提供发票,不能给学生中毒事故索赔提供依据,对索赔追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小饭馆和摊位引起的卫生和市容问题突出,没有垃圾箱和厕所,上下水道不通,生活垃圾、污水和粪便随地乱倒。违章的建筑和乱搭乱建现象突出。

三、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影响的成因分析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社会环境的一个特殊部分,对校园内部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广泛、深刻的,而其影响成因也是复杂的,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外环境对校园安全的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周边治安管理体制不顺

二师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存在的大量问题多为综合性问题,治安管理难度大,且涉及众多的执法部门和利益主体,治安管理工作往往陷入各自为政、无人牵头、协调不畅的局面。而对学校治安管理负有直接责任的保卫部门由于没有执法权,对于周边影响校园安全的因素处于“想管而无力管”的尴尬境地。

2、高校周边存在巨大商机

学校近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两校合并后,学生人数增长迅速,给周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形成了一个以学校为依托,以师生为消费中心的特殊的商业圈。在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部分素质低下的经商者的行为准则。

3、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着学习的、社会的、家庭的乃至今后就业预期的种种压力,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部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对学习、生活中的某些困惑,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心理、思想上产生的一些疑虑,不善于与同学和老师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而是将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场所作为发泄内心苦闷的最佳之地。若学生自身不能调适好,又得不到关怀,容易发展为精神疾病,乃至发生轻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等重大安全事件。

四、综合整治高校周边环境,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的对策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周边环境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如何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必须时刻注意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安全的环境是“不会自然产生的,而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追求的结果”。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所能完全解决的,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方能显现出成效,需要由政府牵头,加强协调和领导,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各部门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多种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长治久安。搞好校园的周边环境,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

如何将高校周边环境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关键要看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判断力和警惕性,能否根据相应情况作出应对的能力。学校要在强化综合治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对师生员工,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增强师生的法制与纪律观念,严格教学与行政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师生员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愿望和能力:一是对自己如何健康成长有清醒的认识,对进行自身修养有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有较为彻底的了解;二是有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有同诱骗、教唆自己违法犯罪或侵害自己的坏分子作斗争的能力;四是有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抵御精神污染的能力;五是有辨别是非,选择健康、有益的课余生活的能力。

2、开展为学生所欢迎的、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学校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进行以树立优良学风、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同时,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让参与学生有荣誉感。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体质,提高其艺术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娱乐习惯,降低校外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

3、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学校要针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经验丰富、责任感强、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教师、干部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要鼓励教职工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同青年学生广交朋友,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各种疑虑与困惑。

4、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系统

学校要发挥网上谈心服务或思想交流这一现代化教育载体的功能。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开放实验室、计算机房,为学生开展课余科学研究和各种科技发明与创作提供必要的便利。

5、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向学生通报社会和学校的治安状况

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校内的安全保卫工作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适时向学生通报社会和学校的治安状况。也可以组织建立由学生骨干业余参加的校内安全巡逻防范小组,协助校保卫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6、发挥地方政府在地区治安管理中的领导和协调作用

学校应经常主动地同属地街道、公安派出所和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联系与沟通。学校所属街道、公安、交通、城管、环卫、餐饮等部门也要与学校相互协调和配合,共同治理对危及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偷盗、诈骗、抢劫等治安、刑事案件,当地公安部门应在学校保安部门的协助配合下优先立案,相互理解,通力合作,进而形成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社会网络。此外,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小分队或学雷锋小组,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又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良好的高校周边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高校和各级部门要重视对高校周边环境的整治,给大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大学生们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基础。

(注:本文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管课题(2009C009)。

【参考文献】

[1] 于滨:青少年成长环境之忧[J].新闻周刊,2004(19).

[2]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是全国各大高校教育的一个理念,也是许多家长对于子女教育比较关心的事情。工作计划网安全工作计划频道为您分享《201x年全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前来参考和学习。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上级业务部门和学院年度工作要点为依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创建平安校园为重点,以深化安全教育、建全预防机制、严格隐患整改、筑牢“防火墙”工程、提升安保队伍素质为手段,以践行学院核心价值观为动力,努力实现“五个避免”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水平,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一、突出宣传教育,深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一)创新教育形式,增强“知识守护生命”理念

1、新生安全常识教育。对新生进行安全法纪专题教育,普及法纪、校规基本知识,使全体同学在安全问题上明确责任义务,熟悉制度规定,掌握操作要领,实现“知识守护生命”。

2、重要节点安全教育。抓好全院重大节庆、大型活动、重要工作安全教育,使每一个重要节点部署任务提安全要求,实施过程有安全检查,工作总结含安全内容。真正做到“安全伴我行”。

3、安全问题警示教育。针对教职员工在安全工作的思想反映和突出问题,剖析通报典型事故和案例,及时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

4、重点学生强制教育。对行为失范,教育无效、引发突发事件风险较高的重点学生,邀请学校法制辅导员(警察),或将学生唤至派出所,对其进行强制教育,落实预防在先。

(二)开展争先创优,培育师生安全情结

大力宣传学院年度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激发师生员工安全责任意识,积极开展安全比学赶帮活动,努力打造群抓群防的工作基础。

(三)完善制度标识,提升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重要部位、重点区域要完善安全制度标志,消防设施、设备标注维护日期和使用说明,大幅增设禁烟标识,全面展示平安和谐大学文化。

二、建全两个机制,全面优化治安预防体系

(一)加强沟通,营造齐抓共管治安预防机制。

1、发挥保卫主体作用:一是实行保卫部门相对独立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模式;二是保卫处制定全院控制目标,各校区保卫科分解完成指标;三是将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纳入学生对保卫工作满意度评价系列。

2、营造通力协作局面:一是各教学单位、学生处及全体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管理制度规定,将学生行为表现与素质拓展学分、与评定奖助勤贷挂钩;二是各保障部门、宿管等服务人员各伺其职,重点是通过责任追究,严格门卫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内控,降底校园夜间治安管理的压力。

3、完善治安预防措施:一是调整工作方向。辅导员、保卫人员力量下沉,片区责任制管理,一道抓教育、抓骨干、打基础;二是关注重点学生。对性格暴虐、有打架行为的,有酗酒、吸烟等突出不良习性的,拉帮结派、影响校园公共秩序的,经常晚归、不履行登记手续或填写虚假信息的个别学生,在重点教育的同时,掌握其活动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三是准确及时干预。对重点学生可能导致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干预,防止行为升级和后果的恶化。

(二)加强外部联系,警校共建和谐周边环境。

1、强化周边治安防范措施。邀请公安、社区介绍社会及校园周边治安形势,严防不法分子渗入和破坏。对师生校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及时求助公安机关支持,妥善加以处理。

2、建立学生骨干信息组织。在党员、学生干部、纪检队员及事故易发场所工作人员中建立信息员,全方位、多渠道掌握动态,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息网络,实现校园安全情况的动态控制。

3、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将突发事件的当事人、为首者带离现场,防止围观起哄;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沟通交流的方式缓解矛盾,控制事态,防止扩大或转移;在危及的情况下,果断采取人身控制措施,切实保护好师学安全。

三、狠抓三项整改,及时消除重大隐患

1、加大消防隐患整改力度。以构筑 “防火墙”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生员工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全面夯实校园消防工作基础。严格执行学院每月、校区每周、保卫后勤与教学单位每天安全隐患检查、抽查、巡查制度。对违规用电现象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对公共场所吸烟进行教育和登记,并根据情节,按照消防法规和学院相关制度作出处理。

2、强化盗窃案件防范措施。各部门、各教学单位的公共财产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凡未落实防范措施被盗者,责任自负。辅导员要教育并督促学生落实个人贵重物品的防护,动员学生使用指纹保险柜,个人原因造成被盗,责任自负。外部因素发生被盗,追究公寓和校区门卫值班人员责任。

3、严肃查处学生突发事件。严格执行大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手册”规定,对个别酗酒打架,从事黄、毒、赌行为的学生,随发现随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凡属行政责任性学生突发事件,各教学单位都要彻底查清原因,提出改进管理教育的措施和办法,保卫部门将通报情况,各单位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四、抓好四支队伍,努力实现“五个避免”

1、提升保卫干部素质。一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深入地沟通交流,提高全体干部对保卫工作的认可,增强个人职业光荣感、责任感,以校为家,学生为本,恪尽职守,团结奋进,塑健康人格,展高雅品味,坚守保卫岗位,书写辉煌人生。二是结合工作和个人实际,开展业务训练,重点提升日常文字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三是开展工作研究,更新理念,创新方法,提高工作时效。

2、推进保安队伍改革。一是改革的目标。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在不增加学校整体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人员调整和机制创新,使队员收入达到保安行业中上水平,达到稳定队伍、减员增效目的。二是改革的重点。通过量化考核,严格纪律,优胜劣汰,逐步解决队伍老龄化、属地化、兼职化、业务边缘化现状,优化队伍的组织基础。三是抓好培训。组织学习《劳动法》、《保安管理服务条例》、《xx天一学院保安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增强职责意识,强化纪律观念,端正职业作风,严整警容风纪,提高学生满意度水平,提升学院“窗口”单位形象。

篇9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

我校接到通知后,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同时,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各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召开会议讨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教师值班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

1 2在这次整治中对校内建筑进行安全排查,对食堂与小卖部的食品卫生进行了突检查,重点检查有无过期、三无、裸露食品,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并对今后的食品卫生提出了要求,学校将长期做好食堂及周边饮食摊点的整治工作,保持整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3、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

为加强集会、课间操、放学楼道的安全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学校经常利用广播、升旗仪式、集会,班会等形式强调学生不准乘坐无牌无证车船、非客运车船、超载车船、报废车船,学校还多次强调不允许全体师生乘坐无牌无证的摩托车,确保学生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篇10

在文明小区创建工作中,**中学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办公场地落实,工作有经费、有计划、有措施,上下结合,互相配合;服务网络健全,种类齐全,房屋完好率、维修率、维修合格率均达标;政治思想工作坚强有力,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可行,师生的文明意识较好,五好文明家庭或遵纪守法光荣户占90%以上;环境整洁优美,环境卫生保洁率达95%以上,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5.9%,绿地率达32%以上;师生文化生活丰富健康,没有“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师生崇尚科学文明,无封建迷信或非法宗教活动;计划生育合格率达标,校园治安良好,治保组织健全,治安责任落实,无重大刑事案件、治案案件和其它违法现象发生,没有重大的人为灾害事故。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管理规范到位。在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活动中,我校把创建活动列入工作议程,把文明小区的建设列入学校规划、示范高中建设规划中和年度学校工作计划,确保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能够贯彻落实。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职担任组长,由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文明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抓好这项工作。各项专门工作由有由有关部门专人负责,办公室抓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总务处抓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政教处抓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工会抓计划生育工作。这些专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一般都分管有关具体工作。所以小区文明创建管理机构健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比较齐全,各项工作有牵头部门,具体工作有人抓落实。工作人员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以优质服务受到大家的好评。为了使校园治安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学校文明小区办公室制订了《**中学校园管理规定》,政教处制定了《学生文明礼貌道德规范》、《学生宿舍管理规定》,总务处制订了《**中学校园治安管理规定》、《**中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工生活区公约》,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近几年来,学校在经费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按时拨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经费。由于管理规范到位,我校的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形成有章可循,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支持的良好局面。 二、服务优质配套。我校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生活设施自成体系,各方面工作都有相应的服务网络,服务种类齐全,如服务于教学、科研的有网络中心和图书馆;服务于生活的有师生食堂;服务于师生的有学校医疗室;师生体育锻炼的场所有苍中大操场和篮球场;为了帮助中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应急服务有效及时,师生生活方便。学校的校产由总务处专人管理,房屋资料、住房档案齐全,房屋修缮制度落实,房屋完好率达95%以上,房屋维修及时率达98%以上,房屋维修质量合格率达标100%。校舍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分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运动场地、产生实习基地,各区互不干扰。校道硬化平整,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我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小区,校门口设有值班室,保证校区24小时有人值班、巡逻。宿舍区有防范机制,学生宿舍区白天有人看守,晚上有人巡查,教师宿舍区有教师组织的家属看守,这些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保障外,还能够提供有效的应急服务。

三、居民文明和睦。学校十分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仅健全学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而且安排有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同时注意通过举办各种学习班进行职业道德、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政治素质、文明意识和思想道德水平。学校还经常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站、宣传橱窗宣传学校文明公约,宣传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由于政治理想工作坚强有力,思想道德教育措施落实,校园内形成了一种讲文明的良好风气。学校经常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小区计划生育工作达标,没有超生超孕现象,五好文明家庭或遵纪守法光荣户达90%以上,邻里和睦、热心公益、关心社区、见义勇为、尊师重教、崇尚勤俭、移风易俗尉然成风。学校经常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教育广大师生员工自觉抵制和清除愚味迷信思想观念和非法、思想意识的侵蚀,广大师生员工自觉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在学校中没有市场。

四、环境整洁优美。为了搞好校园的卫生、绿化和美化工作,学校逐年加大用于校园环境建设的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大力整治。近年来,先后改造实验室,装修了旧教学楼,在教学楼里增建了厕所,建成了学校大门和围墙,建设了校内小花园和教学区的花带,使校园的环境大为改善,现在,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5.9%,绿地率达32%以上。现在正在建设学生宿舍区小花园,教工住宅区花带。学校做到房屋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公共场所的功能,楼外、楼间、楼顶、楼梯走道、阳台通路整洁,无占用和乱堆乱放现象。制订了《校园环保管理规定》,生活区、教学区和各幢楼房安排值周班级或卫生保洁员负责清洁工作,保证了校园整体卫生状况优良,环境卫生保洁率达95%以上。校园设有垃圾中转站、果皮箱等,生活垃圾袋装率达100%。

五、文化生活丰富健康。学校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组织开展丰富、健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小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的田径运动会,团委学生会每年组织一次班际篮球赛、乒乓球比赛和拔河比赛。每年教师节组织一次教师体育文艺比赛。重大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元旦都举办文艺表演、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不定期举办书画展览。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师生到部队、工厂、农村去开展“三下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由于师生员工的业余生活丰富、健康,校园内无“黄、赌、毒”等不良现象,无封建迷信或非法宗教活动,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