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篇1

日本推行所谓的“安倍晋三新经济政策”,简单地说,就是由于财政赤字而紧缩财政支出,并且实行“零利率”,但实际利率并没有降低,由此导致中央银行依靠无限制地印发纸币作为最后的调节手段。与此同时,物价开始迅速上涨,股票也是。由于实体经济并未得到相应的改善,这样的政策不可能持续下去,今后无疑会带来“泡沫破裂”的后果。

当前,美国经济处于“财政悬崖”的边缘,欧洲的经济危机也正在持续中。因此,全球发达国家在直面其经济“低增长”甚至“零增长”的现象时,更需深入探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日本和美国目前正在实行的政策,可能难以达到实现各自经济增长的目的。事实上,为了不采取徒劳且危险的“增长战略”,我们应该明确“发达国家的‘零增长’是必然趋势”的认识。

西方主流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可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实现“均衡增长”,其中的“均衡增长率”就是人均增长率和社会全体技术进步率之和。同时,诸如10%这样的高增长率是不可能的(一个国家的特定部门虽然可以达到,但在社会整体中则无法实现)。

也就是说,单从“人均增长率”的水平来看,西方经济学原本就是主张“零增长”的。

此后,为了说明东南亚等国经济的高增长以及被赞为“新经济”的美国经济,西方经济学又提出了“内在增长论”。

作为“发达国家的高增长仅仅是泡沫”的“内在增长论”固然是好的,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日益蓬勃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解释“发达国家的零增长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增长”这一现象,由此我们提出了“马克思最适增长理论”的模型。

我们将劳动力作为投入生产的最终生产要素,同时将资本主义式增长理解为为达到均衡增长进行的长期资本储蓄过程。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人口和技术均相对稳定,在远未实现“零增长”即“均衡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和已经实现“均衡增长”的发达国家之间,增长率便会产生决定性的差异。

通过对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还处于全储蓄过程,即全增长过程的前半阶段,故而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增长率虽然不断降低,但距到达“零增长”还有大约30年的时间。

篇2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针对传统经济而言。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一旦失业率低于6%,通货膨胀率就会急剧上升。但自1991年3月以来,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90年代后期经济增速平均超过4%,失业率降至3.9%,而核心通货膨胀率却低于2%。一些经济学家把美国出现的这种“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即“一高两低”的经济称之为新经济。

尽管经济学界对是否出现了新经济、什么是新经济以及新经济形成的原因还有不同的见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经济持续高增长、经济周期特征淡化、同时伴随着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是“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不断创新完善的金融市场特别是急剧增长的风险投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务实和稳健的宏观经济调控等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电脑、通讯、网络和金融化了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发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成为度量一个国家(地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在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比美国落后是欧盟经济存在的弱点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一系列打造新经济的措施,力争在10年内赶上或超过美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的新经济地区。

一、欧盟新经济的发展

过去十年来,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到2000年,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4930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3.6%上升到4.4%,年均增长15%左右,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2.5%的增长水平,自1995年以来平均每年推动欧盟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但和美国相比,欧盟仍相形见绌,1995年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00年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8.3%,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从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说,1996-200年,欧盟只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相差近5年。各成员国的情况差别较大,爱尔兰、芬兰、瑞典、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发展较快,其中爱尔兰的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美国,芬兰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美国。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率的发展。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除了资金和劳动的投入引起的增长外,其他的都叫全要素生产率,实际上是技术要素的增长率。测算表明,1995年以来,信息技术对欧盟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为每年推动经济增长约0.2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1990-1995年的水平。

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下跌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降低,20世纪80年代,硬件设备、软件和通讯服务的价格平均每年分别下降1.8%、0.3%和0.2%,90年代前半期,其分别下降3.3%、0.7%和0.7%,而到90年代后半期,其下降的速度分别达到10%、1.4%和1.3%。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下降使欧盟的通货膨胀率自1995年以来每年降低0.2个百分点。

新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计算机拥有量、上网人数、移动电话使用量、电子商务发展等是主要的指标。在这些领域,欧盟远不及美国,根据初步的估计,1999年,欧盟每100人均拥有计算机为20台,不到美国的二分之一;欧盟只有14%的人上网,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电子商务额约为170亿欧元,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只有人均移动通讯电话拥有量和美国持平。欧盟人均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支出约为1600欧元,不及美国的一半。实证分析也表明,在欧盟,信息技术以外的部门没有因为利用信息技术而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之,虽然,欧盟的信息技术产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推动了其经济的增长,但从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看,欧盟要比美国落后5年。

二、欧盟新经济落后的原因

从传统的工业化进程和形成的经济结构看,欧盟与美国同属工业发达国家,区别不大,有的国家如德国甚至比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更加明显。但为什么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盟。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有比较优势;二是欧盟的经济体制僵化阻碍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和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中建立了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拥有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鼓励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大量军工技术转为民用和军工产业的技术外溢等。人才优势是美国最主要的比较优势,美国的信息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欧盟,在欧盟内部,芬兰、爱尔兰、瑞典等信息产业发展快的国家其受过自然科学和工程学教育的人员比例居于欧盟的前列。由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效应和第一发起人效应,即使欧美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的差异很小,也可能由于研究与开发以及专业化生产的正反馈作用而使美国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欧美双边的信息技术贸易也说明了美国有比较优势,近几年来,欧盟从美国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占双边贸易的25%,而美国从欧盟进口的信息技术产品仅占双边贸易的6%。

经济体制差别的理论论证了欧盟僵化的经济体制束缚了新经济。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相对僵化。欧盟严格的解雇程序、高昂的解雇费用、最低工资限制、工作时间约束等各种就业保护措施和强大的工会势力使解雇工人的成本极高,抑制了企业利用节约劳动成本技术的积极性,减低了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其次是金融体制不成熟,缺乏创新。美国实行的是股权资本主义,其发展的路径为:个人创业合伙制股份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出现和迅速膨胀被认为是一场金融革命和股权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为一些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前景但又有高风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投资,催生了一大批信息技术企业并使之迅速发展,英特尔和微软等都是通过风险投资而成长为富可敌国的科技巨头的。而欧盟国家多为银行债权资本主义,其储蓄大多流入资产雄厚的少数大企业,许多依赖于科技成果创立的新兴企业因其无形资产不能做为抵押品而无法得到银行贷款支持,银行也不会提供风险投资,从而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建立新企业的各种行政障碍、公共研究和私人研究严重分离等科研体制僵化也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三、欧盟发展新经济的举措

虽然在新经济方面,欧盟落后于美国。但欧洲具备赶上来的机会和条件,一是欧美从事新经济的企业已相互兼并和投资;二是可以利用美国现有的经验和做法;三是欧元启动以后,欧洲的资本市场发展迅速,筹资越来越方便。但欧洲必须在经济结构改革和科教两个方面行动起来。去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提出了建立电子欧洲计划,并把该计划提高到和欧盟共同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同样的高度,此外,还制定了金融服务行动计划、风险投资行动计划、欧洲研究区战略等各种计划,力争在2010年前赶上美国的水平。其发展信息技术的主要政策如下:

1.坚决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把物价稳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从而鼓励投资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2.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步伐,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法,实行统一的专利法。到2001年完全开放电信市场,2001年前欧盟境内所有学校上网,政府采购全部上网,加强网络培训,鼓励终生学习,。

3、发展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作为创新型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高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美国相比,风险投资在欧洲仍处于不发达阶段。1999年,美国的风险投资额达到了33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5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达到180亿欧元;而欧洲的风险投资额仅为12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70%,其对软件、通信、因特网的投资为50亿欧元,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为此,欧盟提出了风险投资行动计划,主要措施为:加快欧盟内部一体化的步伐,使跨国金融活动更加便捷,专业投资人执行统一的结算规则,改善便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的金融条件,并斥资2.3亿欧元对企业获得贷款和风险投资等进行支持;成立7贤人委员会研究加快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政策。

4、培养企业家精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是欧盟各成员国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首先,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利用社会基金资助各种宣传和推广企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的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创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其次,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提高研发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利用统一专利法保护创新企业的技术安全;再次,放松政府对企业在开业和营业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优化企业发展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环境;第四,提供企业国际化经营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第五,发展包括电子商务、网络、信息、老龄服务、特色旅游、社区服务等在内的技术型、经济型和社会型等新型服务业。

5、鼓励科技体系创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创新是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就业的重要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欧洲远远落后于美国,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差距在进一步扩大。1998年,欧盟15国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其GDP的比重为1.8%,而美国为2.8%。同时,研究与开发力量分散,研发和成果商品化脱节,没有形成统一的科技市场。欧盟委员会已计划设立欧洲研究区,以减少研究力量的分散,鼓励研究单位和企业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吸引国外的技术人才。

篇3

诊断并不准确

安倍为了参议院选举的短期政治利益,而对日本经济下的猛药,定会取得些许政绩和短期效果,但对解决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未必奏效。日本的经济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不是短期性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能够治愈的。在安倍及其经济智囊的经济诊断里,日本经济的根本问题是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紧缩,即使短期利率接近零,真实利率水平仍旧居高不下。过高的真实利率使企业的实际债务负担加重,打击了内需,催生过高的日元汇率,进而打击了出口。他们认为如果其他一切不变,通货膨胀率提升之后真实利率下滑,需求扩张,日元贬值,出口增长,则日本经济有望实现自律性复苏。这样,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似乎顺理成章。可惜,这样的经济学分析过于简单,也过于自负。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问题的核心诊断并不准确,提出的政策主张注定难以达到目标。不去医治人口老龄化、社保体系危机、政府累积债务不断上升以及创新不足等结构性病源,而试图强行推高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将导致财政状况恶化

安倍新经济政策显然是把摆脱通缩和刺激经济摆在过于优先的位置,这必然会带来无节制的政府支出,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就是财政债务的持续攀升。目前日本的政府债务余额已超过GDP的200%,是西方国家中最高的,1000多万亿日元的财政债务好比悬在日本经济头上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安倍内阁的逻辑是如果景气恢复,税收即可增加,这样自然就可以偿还国债,但是这种思路几乎很难实现,即使经济复苏,但所增加的税收也将十分有限,与巨额的政府债务负担相比杯水车薪。如果预期的税收不能增加,留下的只能是不断膨胀的债务。自民党虽然也承袭了提出的“2015年基础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减半,到2020年实现盈余”的中长期财政重建目标,但并没有任何具体措施。人们仍然看不到日本解决财政困境的希望。

继续无节制地扩大国债的发行,使解决财政问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随之而来的是长期利率快速上行的风险。目前日本长期利率还徘徊在低利率水平上,短期内快速上升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一旦长期利率上升,势必会加重国债利息负担,甚至会导致财政崩盘。长期利率快速上升,除了政府财政重建将受阻之外,对民间部门投资的抑制也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

2%的通胀目标不易实现

安倍虽然提出了2%的通胀目标,但能否实现还很难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自身不能带来经济刺激效果,只能通过提示预期来间接影响宏观经济。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变动,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日本提出通胀目标的目的是要唤起人们的通胀预期。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市场的信赖,人们就不能产生通胀预期。因此,为达到通胀目标所实施的手段十分重要。作为方法之一,就是央行废除现行的资产购入目标额,直到物价上升为止不停地购入资产,不间断地向市场注入资金,但考虑到日本央行持有资产面临大量到期赎回,“开放式资产购买措施”的年度资产净购买规模并不大,这也意味着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能力仍然有限。而且,如果提供的资金总停留在央行账户准备金的形态,得不到积极的使用,也难以摆脱通缩局面。从量化宽松政策的本质来看,无非就是多发钞票,向市场提供更丰富的资金,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生产,扩大内需。但问题是,目前日本市场并非缺乏资金,而且产能过剩,企业资金丰富,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因此,流动性再大也未必带来应有的实体经济效果。

或致物价上涨但工资不涨

姑且不去考虑通缩是否是日本经济的病源,即便在安倍新经济政策的刺激下能实现2%通胀目标,但能不能实现工资上涨也是问题。日本经济的问题很复杂,供需两方面的问题都有,有深层的有表征的,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而当下最主要的难题是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个人消费疲软。不能不考虑的一个客观事实是,日本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经济高度成熟,市场饱和,加之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再进一步扩大国内个人消费的空间已经很小。

毋庸置疑,就业得不到改善和收入长期徘徊是个人消费难以扩大的根源。2012年日本完全失业率为4.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是就业人口减少了19万人,就业人口减少意味着全社会总收入水平在下降。另外,长期以来日本职工的各类收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12年人均现金收入与上年同比下降了0.6%。就业人数不增加,社会总收入不提高,个人消费就很难提高。而当下严酷的经济形势又十分不利于提高工资。在新兴国家崛起,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为了维持竞争力,企业都本能地削减人工费等经营成本。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物价上升能够使企业的销售额上升,但工资未必能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提高。由于安倍经济学中并没有提高收入的具体措施,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摆脱了通缩,物价上涨,而工资却保持原来状态。那样,势必会导致家庭的实际购买力降低,国民生活陷入困境,最后还会使经济重蹈衰退覆辙。

以邻为壑或引发国际摩擦

篇4

关键词: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的绝对增加以及客观资源环境的约束,资源稀缺的欠发达地区需通过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文章对商洛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的建立。

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的绝对增加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人们对循环经济的了解、研究以及实践不断深入。“循环经济”一词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1966)。而后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以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污染排放量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

    在2009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商洛依据自身资源的相对稀缺以及现有工业格局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而发展循环经济做大区域经济“蛋糕”,增加商洛人民收入,改善商洛自然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足够的动力启动和支持。

1 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动力源是促进系统发生作用和持续发展演进的来源,它促进循环经济主体向循环经济系统不断发展。一是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成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指企业追求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目标和企业、公众、政府追求循环经济的资源、环境、幸福指数等社会效益目标;而外部效益则是指政策支持、社会监督、法制保障和技术支撑。具体来讲,在商洛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上具体可分为经济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动力、资源环境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环境动力四种。

1.1经济发展动力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能够作为商洛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选择。商洛位于陕西东南,经济增长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所辖六县一区中有两个县为全国贫困县,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商洛市处于经济区8市区第六位,仅排在杨凌和铜川之前,其中一区三县生产总值占经济区的2.3%;全市人均生产总值7177.5元,比经济区人均生产总值低9188.6元,只有平均水平的43.86%。主要原因在于按传统的经济理论,商洛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企业家才能处于绝对劣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相对稀缺的资源使得商洛生产落后,走着一条传统的、低效的经济发展道路,客观上商洛有重新选择更优越的经济运行模式的内在动力。

1.2资源环境发展动力

    商洛土地总面积不大,是一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土石山区。商洛市境内有黄河与长江的支流流过,最主要的是长江支流丹江,流量有限。2006年底耕地总资源192 114 hm2,常用耕地面积128 011 hm2,人均0.053 hm2;建设用地面积37 271.2 hm2,人均0.016 hm2。耕地资源极其有限,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绝对增加;另一方面,商洛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丰富但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据调查统计,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主要矿产金、银、煤、铝、锌等,钾长石储量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有林地1500万亩,木材蓄积量21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4%,是陕西省木材主产区之一。这些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开发此类资源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在环境比较脆弱的条件下,选择以“3R”为理念核心的循环经济使得商洛走上快速、健康的发展道路是一种主动选择。 

2 构建商洛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持体系

    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商洛实现跨越发展的主动出击,需要建立与循环经济发展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法律法规支撑体系与经济政策支撑体系。

2.1建立实施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首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依托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中国商洛核桃研究所、比亚迪新能源商洛研究所以及商洛学院等科研单位,引进和培养大量具有践行循环经济发展能力的人才,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发展模式,使企业向集约型企业发展。重点推进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中药、现代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率,在重点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再者构建区域创新网络,成立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搭建工业经济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将循环经济作为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不断培育壮大循环型企业群体。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和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引导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能源的梯级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水平。积极推动企业之间进行产业整合和物质能量的优化集成,延长产业链条,拓宽资源循环利用的行业和领域,推进企业尾矿、废渣、粉尘、废水、废气、余热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益。

2.2建立形成法律、政策支撑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抱回和防治法律体系,如2003年1月1日实施的《清洁生产法》,通过这些法律规范使得企业发展以再利用为原则,低消耗、低排放,降低对周遭环境的污染。

同时,运用价格、税收、财政、金融手段等经济政策推进商洛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采取低息、无息和减税政策、可归还的保证金法、资源回收鼓励制度、实行排污许可证或排污权以及垃圾收费等方式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鼓励,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运行的行为进行限制惩罚。

3 结语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商洛在经济水平低、资源约束大、创新经济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相关政策,理清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建立循环企业、循环产业群、工业园区从点到面实现地方经济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琴等.从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实践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 [J]. 北方环境. 2003

[2] 柯金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论析[J].科技导报,2002,(12):33—35.

篇5

经济的构想和作法

印度计划委员会认为,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发展的决定因素正在由资本资源转向知识资源,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知识已经替代了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印度认为,21世纪,知识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通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飞速发展,使服务成为可以进行跨国贸易的商品,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将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过去的30年中,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主要出现在制造业,下一个浪潮将出现在服务业。印度没能赶上制造业转移的浪潮,但是应当抓住服务贸易全球化的浪潮。

印度认为,在知识经济的服务出口方面,印度具有比较优势。一是拥有一支庞大的讲英语的科技和专业人员队伍。印度高等教育发达,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为310万人,到2010年毕业生的人数还要增加1倍。二是劳动力成本低。例如,印度从事外包服务的雇员工资要比美国的雇员低1.5―12倍。三是人口结构的年轻化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印度15―59岁的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35%升至47%,届时印度将成为世界上工作和消费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印度在软件开发、外包服务、工程咨询、研发服务、生物技术、医药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印度将充分利用本国人力资源的脑力优势,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知识服务产业。因为与制造业相比,知识服务业更节省自然资源,更能保护环境,而且附加值也更高。目前,印度国内和世界对教师、医护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护士和医疗技术人员已经供不应求。印度将大力发展这些领域的人力资源,把印度建成面向全球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研发中心、教育中心和医疗保健中心。

为了促进印度的知识型服务出口,印度全印管理协会建立了一个由企业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的高级战略小组制订规划和行动建议。该小组认为,印度可以用两种方式向发达国家提供服务:一是利用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服务、电子诊断医疗和电子教学,以及法律咨询等等);二是吸引顾客到印度接受所需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旅游、教育服务,以及护理服务等等)。该小组认为,成功地扩大印度服务出口应当从市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努力,最为关键的工作有3项:一是推销印度,建立信誉;二是教育和培训具有专业服务技能的知识型人才;三是充分发展连接印度与外界的基础设施,如电讯、信息技术和机场等。

当前,印度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构建知识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印度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知识委员会。该委员会将负责在5个方面制订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即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知识的传播;激励企业应用知识以提高生产力和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政府机构应用信息技术以改善公共服务。

目前,印度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加大对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资,创立更多的世界级的大学;增加学生的数量并提高质量;建立教育投资公司;使课程设置更能适应人才的市场需求;加强学生对英语和其他语种的学习。

2.加强应用型的研发项目以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与商业的合作;加大对基础科学、特别是大学从事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科技企业家园,解决技术开发与技术应用脱节的问题。

3.加大对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的公共和私人投资;创立世界级的研发中心,设立信息技术园、生物技术园和药品工业园;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投资自由化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跨国公司来印度进行研发投资。

4.充分发挥海外印度人才的优势。鼓励外国公司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或与印度联合开发研究,鼓励海外印度专业人员和企业家参与合作。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所长、研究员孙士海撰稿)

法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法国基本上实行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计划调节管理体制。二战后,法国发动多次国有化运动,将煤矿、电力、航空、银行和汽车等部门的一些公司收归国有。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推行“中央集权经济”的典型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国家干预始终起着突出的作用,对于战后的经济恢复和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国家干预的过度强化,逐渐造成法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僵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法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90年代以后,希拉克政府全面调整内外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向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转变,以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主要的战略措施包括:..

1.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增强经济活力。经济结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经济管理体制,将国家指导性计划转变为战略性计划,即中央计划通过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先行动领域指明总体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推进经济自由化,废除历届政府一直执行的各种有碍自由竞争的行政立法和规章制度,改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发展股票市场等。但是,法国并未放弃混合经济管理体制,而是试图实行受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

2.以科技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法国的竞争力。为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根据政府制订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换,首先完成对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改造以及老工业区的结构改组,继而大力发展以微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群,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了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和注重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益,法国政府确定了电子工业、医学研究和环境技术等重点发展领域;改革科研体制,规定科研项目的社会经济目标,坚持科研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制订和实施诸如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产业专项远景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和参与欧洲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3.推行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战略,促进就业增长。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把实现财政平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注重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增长由以出口带动逐步转向以内需拉动为主。

4.推行对外经贸“多元化”战略。提出经济优先、外交服务于经济的对外政策原则,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

德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7.8%,1968年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强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战前经济发达的基础。二战前,德国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汽车、飞机、电机、金属冶炼和化学工业已居世界前茅;农业基础也比较雄厚。二战期间,国家经济的基础(硬件)大部分虽被摧毁,但软件如技术、知识、企业的结构组织,经营管理经验、教育机制、文化基础以及部分熟练工人都保留下来。这些软件优势在举国一致重建经济的努力下,充分释放出了增长潜能。 (2)欧洲长期的和平环境。二战后,美苏虽在欧洲尖锐对立,但一直未发生热战,西德军备和军费开支较少,对经济较快发展有利,促使其成为“经济巨人”。 (3)美国等外来因素的支持。主要是美国出于东西方冷战对峙和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措施采取了支持德国复兴的“输血”战略。

2.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只有3.1%,通货膨胀率平均为4.89%。导致长达10年经济滞胀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技术进步缓慢以及生产费用大幅增加,导致国内投资盈利率相对降低,以致固定资本投资停滞甚至下降;政府错误的财政政策造成的恶果。后来,联邦政府为减少财政赤字,又不得不实行包括紧缩银根在内的经济紧缩政策,从而影响并限制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缓慢发展时期。80―90年代,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9%;2001―2004年,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只有1.37%,低于欧元区12国的年均增长率。造成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1)国内需求不振。私人消费与出口一向是德国经济增长依赖的两个轮子,但80年代以来德国私人消费一直不旺。近年来,德国虽实行了税改,但对机动车课以高额使用税和生态税,使其他领域的减税黯然失色,民众消费行为未见起色。(2)失业率不断攀升,造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90年代的失业率在10%以上,目前失业人数已超过500万,创历史新高。失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周期性问题变成了结构和社会问题,导致国家减弱对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使经济发展后劲不足。(3)社会福利过高,生产成本上升,产品竞争力不足。

英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英国经济走走停停,增长乏力,出现“英国病”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老化、国有部门比重大、福利负担重、投资乏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等。1979年,撒切尔政府开始对英国经济进行改革并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摒弃了战后一直奉行的以扩大政府开支和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转而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指导的新经济政策,强调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减少国家干预。政府制订并实施了以下经济政策措施:

1.坚持以货币主义为主的紧缩政策,制订并推行中期财政战略。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量、削减公共开支和财政赤字等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为生产和就业的增长创造条件,同时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刺激经济增长。

2.放松政府管制,强调市场机制,鼓励自由竞争,以调动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保守党政府先后废除了180多项对经济活动的限制规定,通过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的功能,从而将经济决定权从政府官员转到企业家手中。

3.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减税措施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调动全国各方面的资金,加快投资步伐,更新设备和技术,增加供应,以此推动经济增长。

4.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私有化措施涉及约50多个行业,英国政府出售了200多家国有企业,如英国钢铁公司、航空公司、货运公司、电讯公司、石油公司等,甚至大部分铁路也实现了私有化。

5.改革福利制度。英国过高的福利制度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负作用,撒切尔政府上台后便开始改革福利制度,削减福利津贴,撤销部分福利机构,使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福利开支。为了控制工资增长,颁布了限制工会权利的法律,冻结工资,改革劳动力市场。

6.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保守党政府废除英国执行了40年的外汇管制,实行金融管理的自由化。在英国的外国公司可享受国民待遇,与英国企业同样获得减税、财政补贴、新技术开发补贴等。由于英国基础设施完善和政局稳定等有利条件,形成了对外资的巨大吸引力。

篇6

进入兔年,股市震荡下行,债市也跌跌不休,资金紧张是根本原因。如果说上半年债基折戟多由于打新股被套或割肉引起,那么7月的城投债危机则作为导火索,直接导致债券市场无论品种优劣都被大幅抛售。

这一切在四季度发生改变。经济方面,短期内经济增长的动力不强,年内经济增长将持续走弱;通胀方面,形势得以初步缓解,四季度以及明年物价将整体回落;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收紧已无必要,而放松的可能性也不大,整体上会维持当前力度;资金方面,目前商业银行的超储率已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实际调控效果已经接近了的理论上最高存款准备金率――23%,未来再次上调存准率的可能性已不大,这也预示着宏观调控已接近尾声。综合这些因素,近一段时间的债市行情得以确认。

通常认为,债市拐点早于股市拐点到来。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大萧条,中国A股市场从2007年四季度的历史高点6124点一路下挫至2008年底的1664点;债市领先股市6个月左右即展开反弹行情,10年国债收益率从2008年中的4.55%开始一路下行至2009年初的2.67%;而股市则在2009年初才开始反弹,并一路上涨到2009年8月份的3500点附近。

在各种投资渠道均不给力的今天,由于无法断定股票牛市行情是否启动,债市无疑是资金的庇护所、投资的好标的和理财的必要配置。尤其对习惯炒股养基的人来说,这时不妨做做债基,助你更好地适应市场的脉搏。

国家财政部决定11月10日起发行2011年凭证式(四期)国债。该期国债发行总额为200亿元,发行期限截止到23日。发行当日上午9点,笔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商业银行网点外见到很多人都在抱怨:“来晚啦,国债已经卖完了。”据媒体报道,同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的银行门口几乎都在上演。

债券热潮为什么会来

国债申购热为什么会出现?一是通胀严重程度加剧,银行存款出现负利率,从而使得人们希望采用更有效的理财手段。二是目前正处于本轮加息周期的顶部区域,国债的发行价格显得较为诱人。

从表1可以看出,1978~2010年,33年的年均通胀率为5.18%。今年7月7日起,最新适用的1年期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是3.5%。按照现有的通胀速度和利率水平,10万元存银行,20年后将变成7.1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希望采用比银行存款收益更高的国债来抵御通胀的危害。以最近发行的这次国债为例,一共发行了1年期、3年期和5年期3种面额,票面利率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的收益水平。其中1年期20亿元,票面年利率3.85%;3年期100亿元,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80亿元,票面年利率6.15%。

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的利率周期每过几年就会变动一次,且呈现较为明显的加息和减息周期,在此期间,存在明显的转折。我们在关注债市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这个关键的转折时点。如果是从加息周期转入降息周期的关键节点,则债券发行价格将达到高峰,这样就会出现热销场面,同时,二级市场上的债券的交易价格也不断走强。例如,目前在股市反复震荡的同时,债市交易市场已经开始发力上涨,9月底以来走出了一波小牛行情。

各主要投资品种前景看淡

目前,除了债券之外,个人比较容易接触到的理财产品主要有房产、股票、黄金、基金。事实上,现在这些理财产品都处于低谷或下跌趋势中。

房产在中国进行房产投资有3个秘诀:第一是政策;第二是政策;第三还是政策。由于中国的土地是没有私有产权的,统统归国家所有。因此,房产政策市的现象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这意味着,房地产行情要根本走强,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支持。而目前国家对房产从紧调控的态度非常坚决,房产的低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存在。

股票中国的股市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联动性极强,上市公司中几乎有一半属于房地产产业链。炒股炒的是预期,在房地产预期不明朗而七大新兴产业又没有有效成为支柱产业的情况下,中国股市的整体情况很难有较大的改观。虽然由于临近年底,会有常规意义上的券商“吃饭”行情出现,但这一轮行情可能仅仅只是反弹,而并非反转。在继续从紧的货币政策的预期下,股市的真正整体好转可能需要等到明年换届之后才会出现。

黄金1971年7月第7次美元危机爆发,布林顿森林体系瓦解,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从此,金价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波动。1971年7月~1980年1月,是第一轮黄金牛市。从35美元/盎司开始,金价在1980年1月达到最高价850美元/盎司,10年最大涨幅2328.57%。黄金并非永远上涨。1980年1月~1999年7月,黄金一共跌了20年。这是第一轮黄金熊市。美国黄金期货在1999年7月创下252.9美元本轮熊市最低价,20年最大跌幅70.25%。从1999年7月(特别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美元确立长期贬值趋势,正式宣布第二轮黄金牛市启动)到目前,是第二轮黄金牛市。第二轮黄金牛市的金价在2011年9月6日达到至今的最高价1922.6美元,最大涨幅660.22%。目前,困扰美国的最大恐怖因素本・拉登已被击毙,美元未来一段时间内有走强的可能性。因此,黄金在未来半年到1年的时间内可能将维持弱市整体的态势,再出现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基金基金主要分为股票型、货币型和债券型3种。股票型基金的走势与股市相关性很高,在股市整体预期走弱的情况下,该类基金很难有较好表现。货币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年期银行存款的有效替代品,优点很明显:取用灵活,买入之后,一旦需要用钱,则可以随时赎回,一般来说,2天就可以到账。而缺点也很明显:收益率相对不高。债券型基金的走势与债券市场的走势基本是一致的,在债券市场整体走强的情况下,该类基金可能会有较好表现。

债券投资还能热多久

篇7

一、2010年日本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持续缓慢增长

2010年第一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速达到1.7%。私人消费和企业设备投资增长较快是促成内需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较快,特别是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反弹强劲,拉动日本出口快速增长,对其经济复苏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二季度,日本GDP环比增长0.7%,连续第3个季度维持正增长,但受个人消费增长停滞等因素影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二季度个人消费丧失活力的主要原因是旨在促进购买节能家电的环保积分制度等消费刺激政策效果减弱。在投资方面,企业设备投资环比增加了2.7%,但民间住宅投资环比下降了0.8%。由于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出口势头良好,出口增长了5.6%,继续承担起了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

第三季度,日本GDP继续保持正增长,增速达到1.1%。其中,内需对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1.1%,而外需的贡献为零。在构成内需的主要项目中,家庭消费支出、民间企业设备投资、民间住宅投资三季度分别环比增长1.2%、1.3%和1.2%,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2010年夏天的高温酷暑促使居民大量购买空调等电器,带动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贡献。三季度,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5%和3%。日本前三季度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0.6、0.3和0.0个百分点,表明外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逐季度下降。

(二)出口增长较快

2010年前11个月,日本出口总额为612930亿日元,比2009年同期增加25.7%,进口总额为552478亿日元,比2009年同期增加18.5%。但由于截止目前的世界经济复苏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还没有进入稳步增长的良性循环,随着刺激政策效应逐渐减退,日本出口增长也随之减速,很难再出现高速增长局面。

在出口地区结构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成为日本出口的重要目的地,汽车、钢铁、半导体电子零部件是主要的出口产品。随着美国经济形势好转,日本对美国出口也持续增长。

(三)消费增长缓慢

日本一季度消费环比增长0.6%,二季度环比增速降至0.3%,但三季度反弹至1.2%。私人消费是前三个季度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8年下半年后,由于经济形势恶化,收入增长停滞,消费者信心降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造成消费支出骤降。特别是外需下降造成企业倒闭和裁员现象增加,日本失业率维持在高点,对居民消费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强力的刺激政策。据日本野村证券研究,总额约2万亿日元的定额补助约拉动民间消费增长0.2%,预算分别为3000亿日元的绿色家电补贴和3700亿日元的汽车以旧换新制度分别约拉动民间消费增长0.1%左右。日本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2010年6月为43.5,达到危机以来的最高点。但2010年下半年人们对经济形势乐观情绪降温,消费者信心一路下滑,到11月已经降至40.4,预计刺激政策效果减退后,私人消费将重新陷入停滞。

(四)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后继乏力

受各国政府的消费刺激政策影响,日本工业生产从2009年二季度后开始反弹。为了应对危机、增加需求,日本政府推出财政补贴方案,鼓励民众购买环保汽车与电子用品,中国、欧美等其他各国也纷纷实施了类似政策,刺激汽车与电视机等消费类工业产品需求回升。这使日本电子与钢铁工业生产大增,并带动整体工业生产回升。但在2010年里,由于消费刺激政策带动的需求增长减弱,相应日本消费工业品增长放缓,造成工业生产整体增速放缓。目前全球经济景气形势仍未彻底改善,受出口影响较大的日本工业生产显得后继无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

(五)通缩现象没有改善

2003―2008年之间,日本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物价疲软的局面,但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通货紧缩局面逐步结束。次贷危机打断了日本经济复苏和物价水平正常化的进程,在外部冲击下日本物价连续负增长,重新陷入通缩当中。进入2010年后,CPI延续了微弱涨幅,并在10月和11月保持了同比正增长。但是,目前诸如高中教育免费、电子类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汽油涨幅缩小等因素都对物价上涨产生负面作用,而支撑物价上涨的因素较少,所以整体价格水平难以在近期恢复正常。日本政府原计划在2011年彻底扭转CPI形势,但目前来看难以实现。

二、不断强化经济刺激政策

(一)财政扩张政策不断出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复苏和解决通货紧缩,不断推出财政应对方案,近一年来又先后出台了三次大规模的刺激政策:2009年12月鸠山内阁出台了规模达7.2万亿日元的“新经济对策”,2010年9月菅直人内阁出台了规模达9150亿日元的“补充经济对策”,10月菅直人内阁又提出了一个总额为5.05万亿日元的紧急经济对策。

为了支撑不断出台的财政支出扩张方案,日本于2010年9月编制2010年度补充预算案,最高预算支出金额将达到4.6万亿日元。补充预算案的内容以确保日本制造业就业、援助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激发地区经济活力为主要内容。此后,由于日元升值和通货紧缩,菅直人又抛出了紧急经济对策。经济对策以促进就业为中心,从育儿和住宅等与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到支持中小企业和促进资源开发等,涉及的领域很广。据日本政府测算,紧急经济对策将带动大约21.1万亿日元的相关项目投资,创造45―50万个就业岗位,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在2012年3月末前增长0.6%。菅直人在参议院会议上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使日本经济摆脱通货紧缩,切实步入自发性恢复轨道。

过去20多年里,日本实施了数量众多的经济刺激计划,大都收效甚微。这次菅直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一整套振兴经济的规划,虽然以增加就业为重点,但仍然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预计效果不会显著。

(二)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值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放缓,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增高,日元作为避险币种受到青睐。除此之外,美元泛滥也对日元升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长期化趋势导致美元疲软,迫使包括日元在内的其他货币相对升值。2010年5月之后日元确立快速升值趋势,5月4日日元兑美元为94.7∶1,到了10月20日已经变为81.3∶1,连创10多年来兑美元的高点。日元升值对于日本电子、汽车等出口产业不利,使处于脆弱复苏中的日本经济雪上添霜,因此日本央行于9月15日动用2万亿日元干预汇市,使日元暂时止住了涨势。这是日本6年来进行的首次外汇干预,同时也可能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次外汇干预。

日本央行这次干预行动的目的只是阻止日元升势,而没有为日元确定明确的汇率目标。日元的中期走势将受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而全球经济会不会继续探底则是日元未来走势的关键点。

日本央行干预行动触发了各国竞相采取货币贬值以提高本国的竞争力。继日本之后,韩国、巴西、泰国等国也已经出手抑制本币兑美元的升势。目前一方面美国作为主要贸易逆差国,积极实行美元贬值政策以达到促进出口、减少贸易赤字的目的;另一方面日本、韩国、巴西等顺差国不允许本币走强而降低本国商品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全球货币体系的混乱,甚至出现所谓“货币战争”,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三)货币政策一松再松

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日本央行不仅没有收紧货币政策,反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2010年3月,日本央行决定进一步增加对货币市场的低息贷款投放量,以鼓励私人需求,消除通货紧缩。日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表示,将在已经投放10万亿日元贷款的基础上,再向金融机构提供利率为0.1%的10万亿日元短期贷款。

在政府推动下,加之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日本央行在2010年10月5日决定将隔夜拆借利率下调至0.0―0.1%的区间,并承诺将维持零利率直到物价企稳。同时,央行还将出台总额为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计划,旨在压低长期市场利率。这是日本央行时隔4年后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

日本央行的降息决定表明其对国内经济形势丧失了信心。除此之外,美联储不断表示可能会进一步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是迫使日本央行采取行动的外部原因。

三、2011年经济形势展望

目前,日本经济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通货紧缩,而本质性问题是总需求不足。日本通货紧缩是资产泡沫破裂的后遗症,而通货紧缩具有自我强化的性质,打破通货紧缩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总需求。从目前情况看,短期内日本无法解决通货紧缩和总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所以无法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为了应对通货紧缩,日本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希望通过低息压低投资成本和消费成本,拉动内需,但一直无法实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老龄化问题严重

老龄化不仅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还导致日本财政状况恶化。而且老龄化还对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设置了障碍,使得财政制度改革无法推行。解决老龄化和劳动人口减少的问题,从短期看只有加快吸引移民,从长期看只有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但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国民较为排外,政府也不愿意改变移民政策,所以无法像美国、加拿大等移民国家一样通过外来移民拉动人口增长。而工业化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问题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是一个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无法摆脱劳动人口比例下降的问题。

(二)私人消费增长停滞

日本私人消费不足和日本社会的分配结构有关。在日本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企业利润逐步提高,带动设备投资增长,但是企业效益好转没能迅速向家庭和消费领域扩散,主要表现在:家庭可支配收入没有实质性提高,从而私人消费增长缓慢。除此之外,老龄化问题也限制了日本家庭消费。日本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导致全体社会成员都担心自己年老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因此即使银行是零利率,人们也愿意把钱放到银行以备养老,这导致一方面日本有着天文数字的存款,另一方面却消费不足。

(三)设备投资不足

日本经济陷入困境与房地产泡沫有关,但其后10余年不能走出困境则不能仅仅用资产泡沫后遗症来解释。究其原因,一是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中败给美国,无法在最高端的新技术领域取得产业优势。二是制度僵化造成服务业发展较慢,无法实现经济结构快速调整,在知识经济时代依然依赖受到大财阀控制的工业部门带动经济增长,在产业结构上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三是随着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从日本手中夺取了很大一部分出口份额,日本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篇8

关键词:特别提款权;货币篮;人民币

前不久,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提出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来应对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他认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这一倡议,得到国际组织和俄罗斯、巴西等许多国家政府的支持。联合国顾委会则公开呼吁终结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诺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联合国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格利茨表示,全球储备货币体系改革早该进行。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解决特别提款权本身存在诸多的问题,包括分配机制和实用范围、以及定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缺陷,显得尤为迫切了。本文讨论特别提款权定价的改革。

一、特别提款权定价机制的沿革

作为一种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 以下简称SDR),于1969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下简称IMF)第24届年会通过决议创设。SDR的创设,其目的是平息当时的美元危机、弥补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不足。

1969年,SDR刚创立的时候,每单位价值与美元等值。然而,1971年8月15日,美元再次爆发危机,美国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由此导致SDR交易一度受阻。由于美元已经与黄金脱钩,IMF不得不制定新的定价规则。1974年7月1日,IMF决定创立SDR货币篮,将每单位的SDR的价值以16种货币定价。其中各货币的比例,依相关货币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及其他因素确定。事实上,此时的SDR已经与黄金脱钩,但是尚未法律上完全摆脱原来的金平价。1976年IMF协定的第二次修改条款生效,SDR正式从法律上与黄金脱钩。而此时16国货币的构成以及各种货币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1978年7月1日生效的SDR货币篮子一直延用到1980年12月31日。

为了简化SDR的定值方法, 1980年9月18日,基金组织又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简化为5 种货币,包括美元、联邦德国马克、日元、法国法郎和英镑,相关5国为1975—1979年间国际商品出口与服务费收入最高的国家。上述SDR货币篮组成是根据IMF执行理事会1980年通过的第6631号和第6708号决议确定。第6631号决议规定,新的SDR货币篮组成将于1985年12月31日失去效力。1986年1月1日起,IMF将依据原则每五年复审一次,以确保SDR货币篮子中的货币是国际交易中所使用的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货币,各货币所占的权重反映了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同时,由于货币种类的减少,每种定值货币对SDR的影响力均大大增加,甚至均能直接对SDR的交易及其作为国际储备的地位发生作用。SDR货币篮中货币种类减少,简化了SDR价值的计算,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国际储备。这种改变也使得SDR成为国际金融机构乃至私人机构在国际金融交易中作为统计交易价值的货币单位。由于SDR篮中的定价货币均为自由兑换货币,各国政府较为愿意作为国际储备保存SDR,或直接将这些国家的通货换成SDR,以保持其国际储备的价值。

1999年欧元启动,引起了IMF的关注。2000年10月11日有关SDR定值规则复审工作的结束,IMF执行董事会同意对SDR定值方法和利率的确定规则进行修改,并于次年初生效。这次修改的目的,主要是考虑考虑将欧元引入SDR的货币篮,取代原有的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每种货币在SDR货币篮中所占的比重考虑的因素:

第一,最大的商品和劳务出口额,延伸到含IMF会员的货币联盟的出口额,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出口额除外;

第二,确保SDR货币篮子所选的货币是国际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货币。这些货币所占权重根据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位置而定。SDR的美元值每日依据伦敦市场中午的外汇牌价将四种货币各自兑换美元值加总而成。特别提款权定价公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网站上。

最新的SDR货币篮子于2005年由IMF修订完成,SDR的货币篮子中各种货币的权重是在2000-2004年上述两个经济指标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其中,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权重分别为44%、34%、11%、和11%。该货币篮子于2006年1月1日生效,IMF依照每天外汇行市的变化,计算并公布SDR对各种货币的汇率牌价。

二、SDR的定值不能忽视人民币的存在

SDR的定值原则过分强调经济实力,无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既是从经济实力角度看,在构造SDR货币篮的时候人民币也是不容忽视的。

1.中国迅速崛起为国际贸易大国

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额的0.78%,名列世界第34位。2004年年底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15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上升到6.15%,而且名列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已经取代了东盟和日本,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国家。这是我国科技、经济、贸易等各方面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的结果。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21738.3 亿美元,外贸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20%以上。制成品贸易方面出口位列世界第二位,进口位列第三位。2008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对外贸易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达到25616.3亿美元。

篇9

关键词:民间借贷;问题;对策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6人文社科项目:“河南民间借贷市场健康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zc-14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4日

一、河南省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中,河南经济走上了经济发展快车道,市场流动性强,企业的投资意愿空前高涨,虽然政府采取了鼓励投资的政策,但高涨的企业投资热情依然无法抑制,因此企业的资金需求无法从传统金融系统完全满足,差额巨大,大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迫于无奈将目光转向了民间资本。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当前国内经济增速减慢,特别是房市及股市前景不明,众多企业出现财务困难,民间借贷中极易出现的资金链断裂问题开始充分暴露出来。例如:号称郑州地王的“思达国际数码港”地产项目就出现了偿债危机,其对外债务高达33亿元,其中欠民间机构和个人的多达20亿元。从前段时期借贷市场出现的情况看,当前河南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干扰金融秩序。处于国家金融监管之外的民间借贷,造成大量借贷资金系统外循环,造成收集到的市场数据失真,影响中央银行对金融数据总量的监测,不利于准确调控金融市场。同时,由于民间借贷具有强烈的盲目性和趋利性,其资金还容易流向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限制发展甚至是禁止的行业,从而最终影响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效果。河南民间借贷的大部分进入房地产、小煤矿等过热领域,而一些急需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环保等行业却由于资金使用周期长,收益低,民间借贷资金投入有限,意愿不高,没有获得正常发展。金融资源错配的不良后果在近期经济增速下降时充分暴露,由此造成的经济结构问题开始显现,大量闲置资金汇聚的房地产、矿产资源等行业出现偿债危机。

(二)危害金融安全。当前,民间借贷和银行信贷之间相互渗透的新迹象出现在河南民间金融市场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后,用民间借贷筹集资金归还银行贷款,同时在短期内又申请新的贷款归还民间借贷资金,变相从银行套现;二是在高利率诱惑下,一些个人以自有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而后出借给民间借贷人获得高息。也有一些资质较好较容易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大企业,不惜放弃自身扩大再生产的机会,将从银行融入的资金放贷给急需资金注入的中小企业获得高息,不务正业,变成房贷企业,造成“高利转贷”风盛行。

(三)造成税款流失。由于不在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民间借贷即使交易非常活跃,也具有高度隐秘性,不为外人所知,加上不可能主动接受工商部门监管,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四)造成资源浪费。进行民间借贷融资的可能是一些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如造纸、化肥等,通过借贷使国家行业布局和环保政策不能有效实施。

二、河南省民间借贷规范发展对策

(一)强化引导。自发性和客观必然性存在于民间借贷活动之中,政府有关部门和金融监管当局应转变观念,充分尊重民间借贷自身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正确区分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和非法集资。引导合法借贷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是要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设立相应的管理和咨询机构,为借贷双方提供必要的咨询、调解、仲裁等法律服务,减少不必要的民间纠纷;二是要加强指导,将国家近期宏观政策规划战略予以披露,使得信息透明,使投资者及时了解产业政策规定和导向,防范过度投资导致的风险。当前特别应该根据国家中原崛起战略的总体方案,结合河南经济的“一带一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引导民间资金流向新能源、自主创新、城乡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急需发展的领域,从而既合理规避金融风险,又可以使民间资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二)严格监管。不能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做法对待民间借贷,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必须通过严格监管,保障其有序良性发展。针对企业职工的内部集资活动,应重视事前备案制度,严格审批流程,通过事前审核控制和减少风险,引导闲置资金理性投资。对于间接融资的民间借贷中介组织活动,由于其组织化程度高,涉及金额巨大,一旦发生风险后果严重,因此应重点予以监管。对于民间借贷中介机构,监管部门应将监管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民间借贷中介的注册资金来源、经营者素质、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二是强化清偿能力监管,建立民间借贷中介偿付能力指标体系,确保其资产负债的匹配性和资产的充分流动性;三是加强市场退出监管,对涉嫌欺诈、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的中介机构要坚决取缔依法处理,对资不抵债、管理混乱的民间借贷中介要坚决实行市场退出。对待民间自发形成的金融市场,要对其进行疏导和规范,切忌一味采取“堵”的办法予以压制。一些新的金融服务形式之所以在民间出现,说明市场有需求,政府应因势利导,满足市场的需求。总之,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尽快实现民间借贷合法化,并将其纳入体制内管理。

(三)降低银行融资门槛,增加正规融资渠道。民间借贷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与实体经济需求不匹配,虽然国家减小了对于宏观经济的控制力度,然而货币政策的实施还是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从银行借款的难度仍然很大,手续繁琐。如果降低银行的借贷门槛,银行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向中小企业,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内容,降低其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自然就会减少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当民间借贷的资金供给大于需求时,民间借贷就会降低利率,进而投资者就会将资金储存在银行或者寻找规范的融资渠道进行投资。同时,民间借贷规模、企业数量的减少,也使民间借贷规范管理更加方便,政府监督更加有效。

(四)加强对民间借贷知识的宣传力度。政府对民间借贷的检测不足,再加上民间借贷参与主体对民间借贷中的风险认识不足,对风险缺乏控制,只看到民间借贷的高利率,并没有认识其中的高风险,使得民间借贷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民间借贷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于民间借贷的利率、规模、期限等的监督,普及民间借贷知识。建立民间借贷咨询机构或者咨询网点,使参与者在借贷之前,可以对民间借贷的融资原理、风险、合同规范有充足认识。

(五)调整房地产调控政策。2015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火暴,深圳和上海的房价都有大幅度上涨。这种房价畸高必然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一线城市房地产,如果政府采取收紧房企融资渠道来压低房价的策略,短期内会把房地产企业逼入民间借贷市场与中小企业争夺资金,从而推高民间借贷利率,引发全国性借贷危机。在刚性需求约束下,抑制房价的可行策略只能是通过加大廉租房、公租房和商品房的建设力度,通过增加供给(包括保障房的供给和商品房的供给)来改善市场对未来房屋供求前景的预期。只有这样,房价才可能真正降下来。

主要参考文献:

[1]程连于.规范发展河南民间借贷的对策思考.河南理丁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0.2.

[2]廖亚君.关于民间借贷的若干思考.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2.5.

篇10

新经济催生的产业生命周期

国有资本的产业调整动向服从和服务于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社会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先导性产业和支柱性产业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国际经济的事例促成了产业结构在国际范围内的调整和位移;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改变了传统观念上的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命周期是特定产品群或技术系统所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生命周期的包络。技术生命周期是指企业开发出所满足的市场需求的出现、成长、成熟与衰退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市场价值的变动为依据的,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企业用以满足该种需求所开发出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因而产业生命周期必然包含着产业出现直到完全推出市场经济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相应阶段的产业分别称为幼稚产业、朝阳产业、成熟产业和夕阳产业。

一个完整的产业生命周期可用图1所示的一条连续平滑的仅含一个或不含极大值的曲线来表示,代表产业发展变动的长期趋势。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曲线在定量分析的精确表达中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某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构成企业战略选择的外部产业环境。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竞争态势,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选择。

一般而言,孕育期需要投入大量的先驱成本,在市场前景不明确、风险较大的项目上,只有少数企业才有这个能力,在这个阶段,市场调查与反馈研究是关键;在成长期,产业内竞争开始激化,企业应着重进行横向一体化,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当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长潜力有限,企业一般采取纵向一体化或加强型战略提高其竞争地位,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些产业在成熟期已全部或大部分转到发展中国家生产而返回国内销售;在衰退期,企业一般采用防御性收缩战略实行资产退出,或实行多元化经营实现资产转移。

“创造性毁灭”与超竞争

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市场的均衡是暂时的。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技术范式的转换、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和新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的现存优势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一个企业如果总是试图维持固有的竞争优势是十分危险的,正如R?迪阿维尼所说,企业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主动打破产业中已存在的固有资源优势,去发现新的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还包括产业外的市场创新。这个理论就是熊彼特最早提出的“创造性毁灭”,它认为企业必须在“破”和“立”中实现超竞争。在熊彼特发展的企业竞争条件下,产业生命周期跨越技术生命周期的动态模型(见图2),又称超竞争模型。典型的例子是芬兰的诺基亚由一个木桨企业发展成为信息业巨子,其转折点是公司通过购并等扩张形式实现了其相关设备以及移动通讯技术范式的转变。

把握产业生命周期和超竞争对于维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竞争优势是十分重要的。国有企业面对环境工程、基因工程、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创业变革与创新,就该着眼于创造未来的竞争优势,着眼于产业竞争态势和塑造产业构架的竞争力,通过“创造性毁灭”争取产业中的战略优势的获取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区位优势与国际动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正逐渐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的催生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正在变成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各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已成为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产业形态的区域性转移把各国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在致力于整体科技经济实力的提高,本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技术产业形态倾斜。而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普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等发达程度或者欠发达的国家。以亚洲国家为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高速发展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四小龙”国家生产,70年代“四小龙”因此迅速成长起来,不得不在80年代将这一产业让位于东南亚国家,形成了日本高技术密集、“四小龙”普通技术密集,东南亚劳动密集的分工态势。

另一方面,区域性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合作日趋明显。各种地区性经济集团在创建初期主要是为了避免内部减免关税,对外统一关锐,但目前的趋势表明,集团内部的产业分工日趋明显。例如,欧共体内,传统产业多集中在希腊、葡萄牙,新兴产业多集中在英法等国。

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际分工所带来的比较优势决定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国际市场自由化趋势的加强,这种优势较之以前表现得更加明显。在高关税时期,由于有关税壁垒以及非关税壁垒的限制,一国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对一些十分有市场但没有资源优势的项目只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这往往受到国外金融政策的限制。消除或减免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之后,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缺乏比较优势的产品必将提高贸易双方的整体福利和贸易净福利。

在比较优势的诱导和国际市场驱动下。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新的动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外向型产业结构优势正进一步显露

所谓外向型产业结构是指本国政府考虑到本国经济在世界中的位置,通过开放性的经济政策,使出口在GDP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调整。外向型结构是比较利益的直接驱动。以泰国为例,在1983年至1987年的4年中,人均国民收入由810美元增加到879美元,速度十分缓慢。此后,政府把握住80年代中后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次机遇,把从“四小龙”转移出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进来,扩大出口产业,1987年到1991年的4年中,年均GDP增长速度维持在3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飙升至1680美元。

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传统产业是那些建立较早的基础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钢铁、石化、纺织、食品加工、建筑施工等,它为一国发展提供大多数基本物质产品,并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而传统产业不可能也决不能完全转移出国内从而依赖进口,有必要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

技术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和维持超竞争优势的需要。我国已在引进新材料、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微光电子等领域有重大进展,并在出口新兴产品中有重大突破。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可总结为:农轻重比例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方式将从大批量的生产转为发挥人的知识和创造能力;跨国集团发展迅速,产业的区域转移迅速,各国应重视比较利益的驱动获得比较优势;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日益加强。国有资本必须重视对传统产业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性、国家安全性、经济命脉性、自然垄断性的行业进行改造升级。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选择

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要求和国内经济发展需要。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WTO的新成员,我国经济发展的取向是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制高点,因而必须将国有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为先导的产业上来;其次,要注意WTO规则和世界经济趋势的影响。国有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用“五个确保”来表述:

确保搞好大企业

政府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有选择性地重点搞好大型国有企业,以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形成规模效应。拿汽车工业来说,我国现有汽车生产厂商117家,年产量不足200万辆,远远比不上大众、福特等世界级汽车巨头中的任何一家的产量,没有规模经济和竞争力,成本太高,技术创新力量薄弱,产品难以升级换代,最终必然失去生存空间。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优质的服务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充分发挥组合优势、综合优势和尖端优势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确保上好大项目

对于改造,交通通讯等大型国有工程项目,必须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和国家控股。大型项目是将新技术引入生产进而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基础和纽带,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不行的。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技术协作,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个别企业,利用技术指导,技术转移和技术共同开发等形式,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并通过企业间“产业技术研究组合体”,提高企业整体技术研究水平,保证在大项目中技术支撑的需要。

确保“走出去”与“引起来”相结合

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生产和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向全球化市场提供自己丰富资源的同时,国有企业应积极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全球市场上去补充稀缺资源,逐步实现资源配置全球化。“走出去”主要是输出国有资本,以便更好的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特别是我国在一些具有竞争优势又确立了全球化理念的大企业集团如海尔等已经“走出去”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确保搞好西部大开发

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国有资本要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国家已经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中部地区的国有资本在重组和调整过程中应该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挺进大西部,既能促进国有资本改组,又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

确保中小企业放开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