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文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山水城市;现代山水城市;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规划建设基本对策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总之,将具有自然山水要素即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的这类城市称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指城市空间与山水结合,因地就势,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有机的一种空间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同时注重对传统自然山水美学形态和美学意境的研究。
篇2
关键词: 湿地文化 含义 体系 基本特征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篇3
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护区系统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已达到相当大的模程度。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l.关于森林公园的概念
由于森林公园是新生事物,人们对“森林公园”这一名词的真正含意并非完全理解。普通的“公园”人们并不陌生,它常指城市中供居民娱乐消遣的公共设施,而森林公园却不能理解为“森林”和普通意义“公园”的简单叠加,而是有特定的含义,森林公园中的“公园”为一专有名词,来源于国外的“国家公园”
(NationalPark),而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自1872年美国建立“黄石国家公园”后,“国家公园”
一词就在全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尽管各自的确切含义不尽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指一类自然保护区。鉴于国家公园的普遍存在,196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十届大会作出决议,对国家公园进行定义,明确规定国家公园必须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区域内生态系统尚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拓居而遭到根本性的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种、景观
和生境具有特殊的科学、教育和娱乐的意义,或区域内含有一片广阔而优美的自然景观。
1.2政府权利机构已采取措施以阻止或尽可能消除在该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拓居,并使其生态、自然景观和美学的特征得到充分展示。
1.3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参观旅游。
以上三个特征正是区别普通的“公园”和“森林公园”的关键所在。显然,国家公园强调其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科学意义的特征,这是普通的公园所不能具备的,而森林公园却基本具备了上述三个特征。森林公园的景观主体是森林植被,多为自然状态和半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常常拥有比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该区域已由地方政府划出,给以特别的保护和管理,并主要用于开发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因此,我国的森林公园相似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应该指出,国家公园是一类保护区的总称,拥有多种景观类型。森林公园的景观特征是森林植被,它仅为国家公园体系中的一种景观类型,除森林公园外,国家公园类型还应包括地质公园、海洋公园、草地公园、荒漠公园、湿地公园等。
2.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系统中的地位
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公认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在IUCN的保护区分类系统中,国家公园一直是前5类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1]。但是,在我国森林公园并未被看作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类型,有关自然保护区的统计资料几乎都未涉及森林公园,如国家环保局每年公布的《国家环境状况公报》中没有森林公园的数据。另外,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1993年的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其条款内容都未提及森林公园,显然把森林公园排除在自然保护区的范畴之外。随着“森林旅游热”的兴起,森林公园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即:森林公园的性质和在自然保护中的地位如何?它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如何?为探讨此问题,我们应首先区别“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区”的概念。一般认为,前者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包括那些保护对象自然性较强、科学价值较高、其核心区通常呈绝对保护状态的保护区域;而后者指广义的自然保护(Protectedarea),这些区域具有自然保护性质,但保护对象的自然性相对较差,保护要求也不太严格,可开放旅游。国外有许多保护区以及有些国家的国家公园都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类型。就我国森林公园性质而言,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体,兼融了部分人文景观,并利用森林环境向人们提供旅游服务的特定生态区域,虽然它的管理目标是开发旅游,但这种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是以保护和持续利用森林自然景观为前提,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自然保护的性质。因此,它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不仅如此,我国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有许多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如黄山、黄果树瀑布等。有些风景名胜区虽然包含了相当多的人文社会成分,但也包含了明显的自然背景,如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等。上述这些风景名胜区也应属于广义自然保护区范畴。
为了将狭义的和广义的自然保护区统一起来,似乎应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该系统以自然保护性质为基础,既包括狭义的现有自然保护区,也包括广义的现有森林公园和部分风景名胜区。该系统充分强调具有自然保护性质,因而可明显区别于农业上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国防上的“军事”和生活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3.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等的关系
在“国家自然保护区系统”的概念下,目前全国就地保护设施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三个体系,这三个体系在建立、审批和管理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并都拥有一定的基础。
3.l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经近40年的努力,至1993年底,全国已建自然保护区763处,分布于全国31个省(市、区)[2]。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18万hm2,占国土面积6.8%[3]。并且,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共分三个类别九个类型[4],它们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根据国家现有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建立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篇4
【关键词】现代林业 林业资源 产业体系
林业,堪称人类社会中历史最悠久的产业,其重要性和特殊功能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当社会现代化以及其他产业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林业的现代化或者说发展现代林业也被提上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发展现代林业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关于现代林业基本特征的认识
林业作为大农业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又和大农业中其他产业相比而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使命。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可以说也是一部毁坏森林和削弱林业的历史;另一方面,在当下讨论发展现代林业,很大部分的话题和工作恰恰是尽可能地恢复林业既有的状况,在此前提下科学合理处理人类日益膨胀的需求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首先要满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同时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一般而言,现代林业应当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其一,现代林业应该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人类多种需求的林业。一是或者说是首先是要满足人类对生态改善的愿望。二是满足人类的经济需求,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三是满足人类的社会文化需求,如森林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其二,现代林业应该是森林的经营管理和利用的可持续。这个特征正是对非现代林业的批判和超越。其三,现代林业应该是森林的经营管理和利用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用现代管理手段武装。人类的科学成果作为正能量用于林业,使林业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更加有效和可靠。这三个基本特征可以作为我们分析判断某一区域林业发展态势和规划发展前景的一个简便理论框架,当然,也可作为判断某一地区林业工作思路和措施是否具有现代林业内涵的基本参照。
二、LS市林业发展基本态势
(一)造林成效显著,林业资源总量大幅增加
LS市位于四川省南部,境内地貌多样,山地和丘陵占89%,自然条件适合发展林业,一直是四川的林业大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1998年之后至今的重大工程的推进,该市的林业总体上获得了大发展,在林业资源存量和林业产值等方面都在全省范围占据了重要地位。2013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689,000公顷,总蓄积量57,560,601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34.8%提高到54.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24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5.5%)近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
1999年至2003年是LS市历史上第一个造林高峰期,年平均造林面积达到528,338亩。2007年至2010年是第二个高峰期,年平均造林35,1495亩,但明显低于第一高峰期的水平。从2011年起,年造林面积下降,平均在16万亩左右,与1999年之前的年份水平相当,这表明该市林业继续走规模扩张、数量增加为主导的发展路径空间已经不大,从发展战略角度看,在取得可观的林业资源存量的基础上,应该思考和推进林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升级。
(二)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实现多元化
仅以2013年的情况作分析可见林业产业的业态分布和规模。全市主要经济林水果产量148,511吨,干果产量2,294吨,林产饮料产品(干重)22,113吨,林产品调料269吨,森林食品3,361吨,木本药材1,526吨。花卉面积近年大幅增加,水果产量略有下降,干果、林产品饮料、木本药材产量较大增幅。2013年底,全市林下种植规模突破16万亩,林下养殖超过340万只。从数据反映出来,该市林业产业发展逐步从单一的木头产业拓展到花卉、竹产业、核桃、茶叶、林下经济产业多头发展。林纸、林板、林化工三大产业迈上新台阶,现已经形成78万吨造纸、40万吨制浆能力的竹浆纸一体化产业体系和50万立方米林(竹)板一体化产业体系。全市林产加工业以林产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原料公司为桥梁,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带动千家万户农户形成了“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经济价值量来看,近年来林业一、二、三产都以较高速度增长,2013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638,358万元,实现增加值814,152万元,同比上年增加分别增长13.99%和11.13%。
(三)林业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2013年,全市公益林总面积达到350,946.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50.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342,385.3公顷,地方公益林8,561公顷。建成自然保护区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73,887公顷,其中国家级保护区59,807公顷。建成森林公园6个,面积35,000公顷。建成风景名胜区3个,面积17,200公顷。建成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15个,野生动植物科研及监测机构3个,商业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108个。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市境内名木古树均实施挂牌、建档,明确了保护责任。林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全市生态环境改善。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在2005年底5,64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减少352.1平方公里,减到5,292.9平方公里,减幅为6.2%;中心城区酸雨频率由“十五”期末的81%减轻为49.3%;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实施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极大地保护了全市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数量有所增长;气候得到明显调节,旱、涝灾害发生率显著降低。
三、LS市发展现代林业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单产偏低,林地使用效益低
天然林的资源结构无法左右,也不应当去干预和改变,但是人工林的资源结构或树种结构可以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但是,在造林任务大和追求快速见效的指导思想下,十几年来该市人工造林采用低质树种和区域单一树种,所形成的人工林不仅经济效益不高,而且生态功能也有显著缺陷,尤其是单一巨桉树种的人工林导致林地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受损和病虫害防治难度加大。该市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等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致使现有工业原料林的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如慈竹纤维林,每亩每年产竹片不足1吨。不能满足林产工业发展的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林业建设迫于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紧迫性,重视数量扩张,放松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实质上造成了林地资源使用效益的低下,林业经济技术水平没有实现较大突破。
(二)林业科技人才缺乏,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
全市只有林业科技人员700余人,平均一个林业科技人员承担近一千公顷林地的技术服务工作,人才缺乏程度可见一斑。这些科技人员在区县间分布严重不均,其中一个县拥有近400人,四个县总计不到10人。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和贡献率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单项林业科技成果多,但集成配套研究较少,示范推广效应不显著。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在林业发展中推广应用滞后,对传统林业改造、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林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林业产业结构与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林业体制改革滞后、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
林业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严重的行业,至今也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思想观念陈旧,体制创新不够,经营机制不活,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对发展林业经济缺乏紧迫感。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森林、林木、林地流转不畅,资源评估、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森林分类经营、资产化管理等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森林资源没有有效地向森林资本转变,特别是人工商品林的采伐管理统得较死,采伐范围和数量有限,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真正做到谁造林、谁受益,制约了林业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涉林部门,如农业、畜牧、水利、国土、环保、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关于发展现代林业的协作机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规划步调不一致、公共资源分散配置、形不成合力等体制机制问题。
(四)林业税费负担重,制约了社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
林业除了提供公共产品外,还能生产商品、制造利润。而“逐利”是资本的属性,“有利可图”才能促进民间资金向林业资本转变。与其它行业比较,林业税费负担过重,投资造林,除了受到采伐政策限制外,经营者采伐出售木材的收益甚微,其重要原因就是业主经营成本中税费负担重,严重影响了民间资金转变为林业资本,全社会办林业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五)信贷困难,资金短缺,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规模受到制约
森林资源的评估、抵押、担保机制不健全,金融系统(商业银行)对林业项目特别是营造林项目贷款条件十分苛刻,造林大户规模经营贷款十分困难,现行小额贷款对于林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犹如杯水车薪,加之国家投入不足,造成部分林业经营者建设资金短缺,一部分经营者受采伐政策影响,森林资源无法“变现”,经营难以为继,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四、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构想和战略举措
(一)以现代林业理念引领林业发展
发展现代林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工作目标上看是一个宏大的体系,它又由三个基本体系构成,一是完备的林业的生态体系,二是发达高效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繁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这个三个基本体系在国土空间上有合理布局形成林业主体功能区,在产业链上分环节安排并形成有机耦合机制。可以说,建设这三个基本体系就是发展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当前,LS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林地总面积规模也不小,因此今后林业发展的总思路应当是保持现有的森林覆盖率,逐步优化森林结构,完善林业的生态功能和提高产业效益,全面推进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使三个体系协调发展。将科学的林业区域规划纳入全市国土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生态林、兼用林和商品林的空间布局,划定生态林(或禁伐天然林)红线,并将此规划上升为法制层面,不得随意调整和否定。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市各类林业可用资源总量,该总量极为林业生态系统环境的产业承载力。为促进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市努力建设一个世界级的生态林业示范区,各区(市、县、自治县)至少建设一个国家级的生态林业示范区,各乡(镇)至少建设一个市级或以上级别的生态林业示范区。这些示范区既是发展现代林业的样板和窗口,又是活生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二)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林业
林业可以以林业资源为起点和纽带,实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各次产业立体布局。首先,保持和扩大林业资源保有量,尤其是优势资源、优良资源的比重和绝对量,逐步减少和淘汰低质量树种。继续稳步增加林业资源量。据不完全统计,该市还有40万亩空地可植树造林,可以继续推进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改革人工林林种结构,增加高价值硬木树种造林面积,克服单一树种尤其是巨桉、桉树、马尾松造林模式。对人工林和部分天然林幼树林,可增加肥水要素等抚育投入,改变靠天吃饭育林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对疏林,加大补植工作力度,提高郁闭度和林地利用率。在各类林地都积极扩大林下养殖,形成立体农业和循环模式。其次,合理利用各类林业资源,开发新的产业业态和新兴产业。特别注重发展绿色林业产业、如制药、生态林业食品、珍稀动植物繁育、精细化林化工产品。第三,提升木材加工业的层级。保持现有的“三板”和林浆造纸生产规模,突破实木家具等高附加值产业,形成拳头品牌。第四,以文化产业的理念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如开发林家乐、竹编、木艺制品、森林游憩、林果采集、古树名木认养等服务业产品。第五,健全林业产业市场体系,促进产业一体化水平。在林业产业发达地区建设林业专业市场,规划林业工业集中区,走集群式发展道路。
(三)以现代林业科技支撑林业
任何产业的现代化都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从现代林业的三大基本体系及其主要内容看,林业科技攻关的方向及内容已相当宽广,完全不是一般人们所想象的怎么种树和木材加工这一狭小的范围。当然,作为地方性的林业科技工作,要以解决本地区发展现代林业中遇到的普遍性、应用型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重点有特色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工作。非普遍性需求和基础性研究可依靠外包方式。科技的核心在于人才。事实上,相比较于其他行业的科技人员,林业科技人员有被社会轻视和边缘化的现象,这十分不利于队伍的稳定和事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一是要提升本土林业科研院所,适当按项目扩展组织机构,引进高端人才,拓展功能。除了重点开展以本地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主线的单项科研外,还要积极开展林业勘查设计、林业资产调查与评估等综合性科研工作。林业重点县组均应建林业科研所,或单独建制,或作为市级林科院的分支机构和在林区的基地,各个林科所各有侧重,错位攻关。二是要与高等院校、高层次科研院所、大型林业企业以适当的利益机制建立林业科研联盟,资源和信息共享,尤其注重林业前沿科技的转化应用和推广。三是要建设覆盖全市林区和林农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科技的价值在于应用。要将原来林业主管部门以管为主的职能转变为管理和科技推广并行的职能。管理是提供公共产品,科技推广服务也是提供公共产品,并且,林业比较效益低,难以依靠市场来完成科技推广的资源配置。在现有林业管理体系尤其是乡镇林业站中,要加强科技力量,解决林业科技进村入户难题,以科技的力量引导林业转型升级。对于分散在林区和企业中等体制外的科技人员乃至土专家,也要不拘一格使用,将其组织调动起来,给以合理的待遇和舞台,形成留得下、用得上、对林业和林区有深厚感情的基础科技队伍。
(四)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
生产工具的水映出生产力水平。林业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必须注重用现代化的物质条件来装备和提升其生产力,大幅度减轻从业者的劳动强度,否则林业就不是一个对未来的人就有吸引力的产业。首先是改善林区基础条件。除部分天然林核心地区,其他林区都应当做到通路、通电、通信,并有必要的水利保障,这些基础条件为林业产业的拓展和转型提供必要条件。这些都需要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形成协作机制,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行业规划。从多个方面为林业配置资源、提供支持。其次,配备充足的防虫防病放火装备,按森林面积配备设备和管理人员,从而提高抚育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林业灾害。向林区和林农推荐先进适用林业生产机械设备。对于林农使用的林业生产工具,核定种类,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又其次,对林业工业,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线或生产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改,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提高产出率和产品优质率,另一方面减少排放和污染。尤其注重新的项目要按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建立产业体系,充分再利用林产品加工业的废料发展下游产业,在生产方式上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再次,要特别注重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林业。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加快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林业监管水平,比如林业的自动监测体系,野生动物活动监测体系,病虫害预报体系,森林火灾监测体系,森林生态治理监测体系,通过系统整合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管理和经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人员不足和监管乏力滞后的问题。
(五)以现代经营方式运营林业
林业因其多目标性决定其是一个复杂的产业体系,不能采用一种模式经营,也不能采用一种模式进行管理,否则,容易陷入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发展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泥潭,或者反之。应当采取以目标决定路径和手段的策略,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经营。关于生态公益林。生态公益林提供给社会公共产品,必须以政府为投资主体,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现有天然林均应纳入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区域生态脆弱区和城镇中直接为居民提供园林环境的林地和古树名木也纳入生态公益林,改变以前以林养林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必须死守生态公益林的底线,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非十分特殊原因,不许采伐其中的林木,也不得征用其林地建设非林项目。这种理念及其具体制度需要严肃和反复地向社会各界宣传灌输,包括现在仍居住在天然林中的林农和单位,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关于生态和经济兼用林。在保持生态功能的前提兼顾经济效益,生态功能是主,经济功能是辅。经济效益来自森林的增量,而非存量。对兼用林科学测算轮伐方案,采伐后及时补植,形成良性循环。关于商品林。天然林和兼用林之外的可划为商品林。从事商品林生产,由投资经营主体制定林区或林地的生产经营方案,该林业经营方案经林业主管部门核准后,同意其按方案自主轮伐,不采用现有的采伐许可证制度。现有的采伐许可制度有“一刀切”的弊病,不利于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商品林的经营方案实质就是经营主体和政府达成的行政合同,核准备案后,林业主管部门监督其实施情况。林熟分期轮伐时,报告林业主管部门到现场监督。采伐后的林迹地,按之前的生产经营方案补植,如有违犯,按生产经营方案中约定的违约责任进行处罚。对于按生产方案经营的业主,其上交的育林基金等规费,可部分或全部返还业主,用于扶持其林业再生产。
(六)以现代林业经营主体发展林业
LS市一千余万亩林地,涉及千家万户。和农业(指狭义农业,下同)的情况一样,林业经营者也存在小而散、与大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但与农业相比,林农经营的具体产业内容相似度要高得多,这就为进一步推进产业一体化准备了有利条件。由于林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不高,林农很易将林业作为一个备用的家产和副业,既不愿意转租,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搞集约化经营。这种情况下,要有新的生产要素进入产业体系。一种模式是公司+基地+林农,一种是公司+合作社+林农。公司解决林产品的深加工和外销,基地和合作社组织林农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公司或合作社为林农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提出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林农参与到合作体系中的林地类型实施分类的监管,防止林农掠夺式经营,破坏区域林业总规划意图。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林业。由于林业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家庭农户一般不愿也没能力进行着眼于十年或二十年的远期收益战略投资,而现在工商资本在城市缺乏投资增长点,投资一般农业地租高、比较效益差,投资林业逐步会成为一个热点。在地租便宜和具备基本交通通达条件的山区和丘陵地区,鼓励林农、集体林地和城市工商资本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发展现代林业。资本、技术和品牌同步引进,逐步提升当地林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回报。当然,这部分一般在商品林和部分兼用林范畴内运作。天然林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因为两者存在不同的逻辑。工商资本进入林区后,政府部门按生效的协议为经营业主颁发有效期限的林权证,以保护其长远投资效益。金融部门可以凭林权证开展抵押贷款业务。林业科研机构(含勘查设计单位)作为第三方机构提供勘察、设计、评估、鉴定等中介服务。从而改变政府既是监管者、又是生产者、又是鉴定者的混乱定位。
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8)33(c)-0112-01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它有特定的内涵和概念。生态旅游应包含两个基本内涵: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形式,另外,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即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而且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1]。因此,本文将生态旅游概括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旅游体系。它以协调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内容,追求环境、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从定义中可得出:生态旅游的内涵与核心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相符合。因此,发展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要求。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一)、生态旅游目的地是受人类干扰较少的区域。生态旅游目的地应选择未受人类干扰(现代工业文明影响)或受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自然生态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具有典型自然景观特征的自然区域)和典型人文生态区域。(二)、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类型,选择生态旅游的旅游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生态旅游常识或在专业导游指导下,亲自参与到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之中,在旅游活动中领会生态环境的奥秘,对优美生态环境的享受和对其内在文化品味的体验,反映了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旅游活动。因此,其费用、价格比一般的观光旅游要高。(三)、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主要形式。它要求旅游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旅游业以维护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原生性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为根本宗旨,把开发旅游资源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维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较晚,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只注意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近十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2]。(三)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强化生态意识和生态保护教育。法规得以落实的基础是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因此必须重视加强对游客的生态意识教育,使强制性的法律与公众自律的道德规范相结合。生态旅游的经营者们应该和保护区的管理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进行合作,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原生状态和对当地开发做出贡献,并希翼能够促进当地居民和旅游者之间的相互理解[3]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三)完善接待设施,提高服务水平。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的设施,也包括软件的服务与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尤其要解决好交通问题,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可按“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减少对区内环境的影响。建筑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森林公园是在社会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追求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4]。(五)生态旅游研究与人才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特殊的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形式,请进专家讲学,派出人员学习的办法培养一批生态旅游专业人才,为旅游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我们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达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
作者单位:朱龙凤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朱金凤金田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75-9.
[2]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J].江淮论坛.1998.1
篇6
一、研究区综述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区,总面积44000左右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60.5%、1.48%、20.47%,是我国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自治州下辖碌曲、玛曲、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和合作七县一市,境内有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是黄河、长江干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生态地位。甘南藏区气候寒冷干旱,拥有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在高原边缘区域高山峡谷地带又发育和形成了丰富的亚热带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在内流低洼地区形成广阔的内陆湖泊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平均海拔 4000m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致使系统的脆变性强而抗扰能力弱、敏感性强而自我修复能力弱。在这片生态敏感区内,其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一)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天然草场27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0.28%。目前草场退化面积达到1200多万亩,占甘南州草地面积的29.38%,草场产草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36公斤每亩下降到2000年的301公斤每亩。优良牧草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2000年的450%,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植被覆盖率由85%降至7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25厘米下降到15厘米。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50%,干旱缺水草场扩大到300万亩,缺水人口17.9万人,占总人口的27.68%;缺水牲畜109.47万头(只),占总饲养量的37%。
(二)森林资源锐减
甘南是全国第六大绿色宝库,甘肃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据《甘南州志》,甘南森林面积89万hm2,占总面积的22.82%,其中林地39万hm2,占林业用地的44.52%。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保护意识,大规模的采伐,加之采伐方式粗野,致使林线严重后移、林木质量下降、江河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以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迭部县为例,经过30多年的持续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目前己到了基本枯竭的地步。
(三)水资源日趋减少
甘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据测算,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流入甘南玛曲时平均年径流量为 137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 20%,而流经玛曲境内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平均年径流量增加到 164.1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水量的 65%左右,补充水量高达 4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量逐年减少,地面径流量锐减。境内的主要河流白龙江、挑河、大夏河,20世纪80年代末平均径流量比60年代初分别减少20.6%、14.7%和31.6%,大部分山涧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许多沼泽地变成了戈壁滩和植被稀少的半干滩、黑土滩。
(四)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甘南大量的森林、草地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和清洁器,不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能加快水分循环,调节降雨分配,对形成区域特殊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甘南生态圈由于独特的高原湿地资源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丹顶鹤、雪豹、黑鹳、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马鹿、白唇鹿、棕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期栖息在这里,也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经调查,仅在首曲境内栖息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31种,各种植物400多种,具有特色的各类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和近几年的滥捕滥采,致使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名贵植物药材分布区域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三、建设生态文明甘南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藏族草原生态伦理观
藏族传统生态文明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存生活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藏区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藏族先民开始就对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存有敬畏之情,以维护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平衡为前提,以保护生灵万物为基本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以保护自然、珍惜生命为前提的基本特征。由于藏区海拔较高,连绵不绝的高山环绕,山山水水无形中被赋予强大的生命特征,藏民怀有崇拜敬畏之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表现出了节制有序的生存特点。这种民族性极强的传统生态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与其不断的索取自然资源,膨胀性的占有并征服自然的性质截然相反。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主张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现代生态文明不谋而合。
(二)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甘南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原有的植被为主,适当进行人工促进。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生态改善与农牧增收的关系,甘南既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文化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要以人为本,坚持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殊优势产业,如各类特色种植业、藏中药产业、土特产加工、生态旅游等。
(三)完善生态立法监督
我国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由于藏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建立我国甘南藏区草原生态保护法律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建立长效的生态系统保护机制,通过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通过严格执法,规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从制度上保障甘南水源地乃至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 行业期刊;期刊品牌;期刊竞争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24-02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期刊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已经有不少期刊(包括有些行业期刊)转变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品牌对期刊的生存、发展、壮大来说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期刊品牌就是期刊的竞争力,期刊的品牌就是期刊的财富,这一点对行业期刊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一些行业期刊由于受行业所限,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发展举步维艰。如何打造期刊品牌,破解期刊发展难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期刊人的面前。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如何打造行业期刊品牌谈以下几点看法。
1 行业期刊一定要体现行业特色
中国期刊协会原会长张伯海对期刊品牌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期刊品牌就是指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的特定形象,是期刊的办刊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理念、视觉理念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期刊精心打造的具有先进的文化内涵、鲜明的传播风格和独到的装帧设计,并被特定的读者群体广泛认同的期刊的总体形象[1]。
行业期刊的品牌打造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行业期刊应该极具行业特色。行业期刊的行业特色的形成,需要行业期刊发挥自己具有的独特行业优势,根据市场的要求,制定行业期刊的发展战略,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以笔者所在的《森林公安》为例,我们在办刊中始终坚持《森林公安》为森林公安这一行业服务的理念,办刊10多年来,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目前来说,期刊已经极具森林公安行业特色,已经成为查询我国森林公安行业状况的重要资料。在把《森林公安》打造成特色期刊的过程中,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1.1保证期刊内容质量,不断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
期刊的内容、质量是报刊的生命之本。如何做一本深受基层森林公安民警欢迎的刊物,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基层森林公安民警喜欢看到的,什么样的森林公安民警需要我们进行大力宣传,这些都是编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做好一本期刊,除了听取专家的建议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听取基层一线森林公安民警的意见。为了能够听到一线森林公安民警对刊物的看法,我们会不定期的召开一些办刊座谈会,有些编辑还通过私人QQ、手机等多种方式收集基层森林公安民警对办好期刊的建议。在各位同仁及基层森林公安机关的大力关心下,办刊过程中,强化期刊质量管理,在期刊内容上作文章,坚持质量办刊,杜绝关系稿,受到广大森林公安民警的欢迎。
我们坚持走基层活动,对森林公安在全国开展的侯鸟行动、春雷行动、打击违法占用林地专项行动等重多专项行动开展宣传;对众多基层森林公安民警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宣传;对建设生态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及生态文化进行了宣传,这对提高了森林公安的行业知名度大有帮助。
1.2坚持为行业服务,不断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行业期刊是宣传行业的舆论阵地和舞台,是展示行业风采的重要渠道。坚持“《森林公安》为森林公安服务”是我们办刊的基本理念。《森林公安》属于一份小行业期刊,服务对象是全国大约60000名森林公安民警。作为该行业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刊物,《森林公安》在栏目设置、文章组织等多个方面,坚持为森林公安服务。为了更好地集中宣传某区域森林公安,在办刊中,我们有针对性的对某区域森林公安进行组稿集中宣传;为了更好地宣传和配合全国森林公安开展的某项重大警务活动,我们有针对性的对该重大活动进行集中梳理。如在2013年的办刊中,我们分别集中宣传了深圳、广西、吉林、浙江等地的森林公安,2013年我们对全国森林公安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森林公安理论和文艺作品大赛等重大活动进行了宣传。此外,我们还结合自身优势,适时组织并开展了一些行业重大活动,如举办全国森林公安理论研讨会、全国森林摄影大赛、全国森林公安书法大赛等。这些工作都取得了较好地社会反响。
2行业期刊一定要重视人才
当今世界,人才已经成为任何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是保证任何企业在市场竞争利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行业期刊亦是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期刊的生存离不开人才,行业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行业期刊的壮大更离不开人才。期刊主管、主办单位一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期刊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2.1要加强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
行业期刊大多是沿用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薪酬、激励制度等管理方面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人员晋升慢、薪酬待遇低是很多行业期刊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很多行业期刊专业技术人才、期刊经营管理人才严重匮乏。过低的薪酬和福利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地稳定人才队伍。行业期刊亟需加强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改革,提高行业薪酬,增加福利,建立以“按劳付酬、多劳多得”为原则的分配制度,努力探索“贡献与收入相结合”的工资分配新机制。在收入分派上,重点向专业技术人才、期刊经营管理人才倾斜,不断增强行业期刊对外部人才、新毕业大学生及研究生的吸引力。
2.2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优秀的人才为行业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行业期刊为其提供成长的舞台,二者相互依存。行业期刊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包括出版专业编辑技术人才、期刊经营管理人才等。合理的人才结构,科学的用人机制可以让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基本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证明,要打造行业期刊品牌需要一支优秀的编辑、出版、管理、经营团队作支撑,需要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
2.3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
行业期刊应为各种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努力锻炼培养期刊复合型人才,安排行业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才、期刊管理经营人才参加各层次的培训,出席行业内重要会议,为优秀的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才、期刊管理经营人才提供一定的岗位进行锻炼,努力为各种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要对优秀的行业期刊出版专业技术人才、期刊管理经营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给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关注。行业期刊要根据不同人才的各自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极大发挥人才效能。行业期刊要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平台,做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3 行业期刊一定要有创新思想
创新是编辑工作的基本特征之一,做好行业期刊工作离不开创新。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媒体不断发展,在当前日新月异的出版传媒时代,行业期刊在打造期刊品牌的同时,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鼓励创新。
3.1要不断创新办刊理念
在数字出版时代,各种新的办刊思想和办刊理念会不断涌现,传统行业期刊人应积极主动顺应数字出版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办刊理念,寻求数字出版时代行业期刊的发展出路。在数字出版时代,行业期刊应该如何生存与发展,需要我们行业期刊人不断更新办刊思想,不断探索数字传媒时代行业期刊的办刊理念。
3.2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出版传媒行业已经进入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时代,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时代与传统出版时代的一大变化就是出版的媒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数字网络环境下,期刊出版工作方式与传统出版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大量应用给期刊组稿、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方便,行业期刊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数字网络时代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模式,在不断提高编辑工作效率的同时,努力打造行业期刊品牌。
3.3要不断创新期刊的经营方式
在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时代,期刊的经营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行业期刊的发行、广告业务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延伸,期刊的影响范围也在瞬间被放大,传统的期刊经营模式悄然发生了改变,在数字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时代行业期刊应不断创新期刊的经营方式,利用互联网,不断扩大期刊的影响范围,努力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行业期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行业品牌,打造行业期刊的品牌既要靠行业期刊自身加强内涵建设,还要加强行业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还要保证行业期刊具有创新精神。
篇8
1.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1人类居主导地位
城市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追求进步的结果,从古代的游牧业到农业生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工业化社会,人类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得非常强大,而城市化程度正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自然意义上说,城市居民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城市人口的生物量甚至超过绿色植物的生物量,因而城市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能自给自足维持,呈现植物多,动物少的金字塔,它必须通过系统补充物质和能量,由人工物质系统和环境系统资源提供人类基本的生活物质。
1.2人工物质系统极度发达
人工物质系统包括公共建筑物、道路设施、工厂、交通运输设备、通讯设备、市政管网设备以及燃料食品等在城市中,人工物质系统极度发达,高楼林立,混凝土沥青覆盖地面,燃料原料和食品大量消耗等等。这些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精神条件,也因此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但是,人工物质系统在为城市居民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充填于整个生态系统中,这些污染物质,一部分扩散到系统外,大部分在城市生态内流动积聚,使城市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严重危害到居民健康,对环境资源系统和生物系统造成破坏,严重时使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崩溃。
1.3环境资源有限,污染严重
城市区域较小,人密集,充满着人工物质,使环境资源变得极为有限,环境效法的缺乏,会对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工物质系统和生物系统的发展造成限制,从而影响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污染物大量排放,集聚超过系统本身的自净能力,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土壤因污水、固体废弃的排放而受到污染,重金属有机化合多超过卫生标准,再加上大气污染物的危害,使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枯死,环境效法的普遍污染,大大降低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给城市居民和生物系统带来极大危害,也会使人工物质系统受到破坏。
1.4生物系统脆弱,有增加负熵的作用
生物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趋向于使整个城市生态处于平衡稳定中,生物系统增加负熵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降温增湿、吸收有毒气体、降尘杀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防风防燥,固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实现。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系统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它起着积极的作用。生物系统以环境资源系统为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但是城市环境有限,特别是城市用地多被人工物质和居民占据,而绿地极少,植物、动物生存空间窄小,导致城市生物数量少,生物系统极不发达,此外,城市生态环境也远较自然地域恶劣,如城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城市生物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受到破坏。
2.园林生态系统的作用
(1)园林生态系统具调节气象和气候条件、净化空气、防毒除尘、降低噪音、防风固堤、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效应,园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功能与园林植物的类型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以园林树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其功能最为显著,据研究,当园林植物覆盖率达50%时,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保持在正常浓度,园林植物覆盖率增加10%,可使城市气温下降2.6%,园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增湿效应,增加相对温度约8%-24%,生长茂盛的草地减少可达59%,并不易发生次扬尘和二次污染,因此,园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广泛认同和普遍重视。
(2)园林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其美学、文化教育、养神修性的功能表现在:
1)美化市容。园林生态系统在美化市容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以树木的绿色为基调的五颜六色为城市增添自然美。二是森林和树木有丰富的线条,艺术讲究曲线美,城市树木是曲线美的构成,因此,它们是构成城市美的主要内容。三是园是植物打破了建筑僵硬的棱角,烘托建筑物的美,从而展示城市美。
2)园林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游览、健身、社交场所,人们愿意到有植物群落的环境去旅游,欣赏自然美,去锻炼、去陶冶情操,城市园林植物环境还为不同年龄的人提供活动和社交场所,增进友谊。此外,优美、安静的园林植物环境,对人们的脉搏跳动、血压、智力波动等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3)园林生态系统是座宝库,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为、数理化、文体等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如,有各种的植物、鸟类、兽类、昆虫、不同形式特性、生态习性艺术效果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足够各方面、各层次的人士学习研究和探索。
4)园林生态系统中,园林植物还能疏导交通。城市道路树种选用得当,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利用乔灌草组成的快慢车道和人们行道绿色隔离带,一条道路用1到2种树做为主要树种,当树种变了路也变了,提醒司机和行人有效地疏导交通,用以森林为主体建成绿色带,作为城市分区的标识,可以建成城市森林的特殊景观。
3.城市园林绿化的思路和措施
(1)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制,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彻城市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型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发展。
(2)加强城市绿地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部落。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应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树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篇9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生态的含义是指自然界的主体、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明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成果,是文化、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优秀成果的综合。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原则,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人的全面发展必定遵循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
一、现代林业向生态林业发展
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相对来说比较缓慢,森林资源自然增长率与人类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森林自然资源增长率满足不了现代林业对森林资源的需求。而当下现代林业建设是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单纯为了达到现代林业的需求,势必会造成生态林的破坏。生态林业与现代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定会产生相互冲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关系,有机协调,就会抓好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这也是研究确定现阶段林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现代林业的发展建立在生态林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建设生态林业的方针是长远发展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林也要服从于生态建设的大局。加强监管和引导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大林业的高端化、高科技投入,将林业产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态文明建设,要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视野,建立新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提高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的管理体系,调整资源结构模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运用效益。生态系统化和理念是根本。利用生态理论系统发展生态林业,建立现代林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也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过程。生态林业的重要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二、用建设现代林业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和适应自然生态规律的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必然推进生态规律的能力提升。研究林业建设的发展战略问题,是适应发展生态林业的建设和发展的战略问题。探索生态合理性平台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是建立在资源和环境和承载与恢复的范围之内的。合理解决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也是增加经济总量的合理需求。从杜绝资源浪费和角度,杜绝资源耗竭和破坏环境的现象。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保持生态文明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发展。
2.建设生态文明要节能降耗,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要探索新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创新技术,推广利用木材的利用率的项目,调整森林资源使用结构,提高森林木材的利用率。新设备会尽快取代落后的旧设备,对一些粗犷型设施要加大维护力度。新工艺需要的新设备的投资需要加大。这些都是建立在森林资源和生态林业资源的有机整合的情况下的。前提是森林自然资源与现代林业资源相结合,调整林业的产业和经济结构,逐步扩展林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多策并举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现代林业的经济增长,现代林业的经济资源优势体现生态型发展。发展现代林业的同时推广特色林业、可再生林业和循环林业经济。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
构建生态文明的林业理念,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活动,推广森林文化活动和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提倡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观和消费观。提倡全民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好习惯。在全社会开展绿色教育,构建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家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提倡全民参与建设生态文明。
三、现代林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促进的
1.现代林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以森林为基础的
从获得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看,需要大量的木材。从生态的角度上来看,需要庞大的森林覆盖率。所以生态林建设和经济林的需求势必要出现冲突。这个问题要找准平衡关系,现代林业建设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要实现特色经济林的创新发展。在建设现代林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长远效益。实现现代林业与生态林业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发展目标。
2.建设生态林,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林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发展现代林业的同时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两者的关系。林业的生态化发展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效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大量的木材运出,林业的经济效益凸显。而林业的生态效益需要假以时日,才能体现出来。大量的木材产出,林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体现出来。如果只为了追求生态林建设就会抑制经济林发展。现代林业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平衡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找到平衡点,达到经济利益与生态林的同步发展。
3.建设现代林业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发展的统一体
建设现代林业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森林。从获得经济效益的角度上来看,需要大量的木材。从生态的角度上来看,需要庞大的森林覆盖率。所以生态林建设和经济林的需求势必要出现冲突。这个问题要找准平衡关系,现代林业建设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要实现特色经济林的创新发展。在林业建设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的长远发展。建设现代林业和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协同发展,共同建设成生态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森林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的资源储备
森林生态系统在自身的运作过程中,能源资源自身消耗减低,废弃物重新利用变为可利用资源,一部分资源是可以重新循环利用的。所以森林生态自然资源的重复使用成为常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森林资源。要正确应对气候的变化。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提供陆上需要的碳资源。所以森林生态系统具备的再生性和可降解性,这一项能源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以视为另一项能源资源。
2.现代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代林业建设的同时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资源储备库。现代林业对恢复生态系统担负着重要的任务。生态林业一直担负着保护地球的重要职责。生态林业担负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的职责。生态森林有森林、湿地,荒漠、草原。其中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研究证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起到了决定生态平衡的化学循环作用,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守恒起着主导作用,对维护生态平衡系统起到调节作用。这样看来,现代林业必将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工程。
3.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生态林业的追求目标
森林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资源库,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林业的追求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面临着林业发展和建设的挑战。建设生态林业的同时也是林业发展的机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林业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利用现代林业的新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估。利用新技术手段对森林、湿地、沙漠的生态系统进行维护。从而提高森林整体质量,提高系统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前提。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现代林业的基石,实现生态文明系统要保障生态林业的质量。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维护。所以,对湿地、森林、沙漠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就是提高森林的整体质量。
总而言之,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必将推进市场化、工业化、经济化的发展,结合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合理调整林业经济架构,拓展现代林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多策并举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利用循环资源发展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结语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前提下,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现代林业要共同协调发展,保持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相互并进。现代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前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理念,在提高效益的同时发展生态林,最终建设成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旅游资源概况;卓尼;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卓尼旅游资源概况
(一)旅游区概况
卓尼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处甘肃省南部、甘南州东南部,东与岷县、漳县为邻,南靠迭部,西南与四川省若尔盖县毗邻,西与碌曲、合作毗邻,北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康乐及渭源县接壤。
(二)自然风光旅游
1、森林旅游。卓尼县是甘肃省主要天然林区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林区,林地面积27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3%以上。以发展森林浴、避暑保健疗养,摄影创作,标本采集等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2、高山旅游。卓尼境内主山脉有西倾山脉,属昆仑中支巴颜喀拉山脉,山峦起伏、雪岭连绵。主要山峰有华尔干山、光盖山等,形成层峦叠嶂的景观。积雪春、夏难融,山腰云雾缭绕,颇为壮观,“迭山横雪”是卓尼独特景点之一;3、水溪旅游。卓尼县地处洮河中上游,境内河流纵横,泉溪遍布,主要河流有羊沙河、巴都河、车巴河、大峪河等支流呈网状分布。水能资源丰富为发展漂流、游泳、划船、垂钓等旅游项目提供了较好的自然条件;4、峡谷旅游。卓尼境内形成了康多峡、九甸峡等峡谷美景,峡谷中奇峰怪石,层出迭现,千年古树,盘根错节,直插云霄。
(三)民俗文化旅游
1、洮砚文化。洮砚产地位于卓尼县洮砚乡喇嘛崖,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宋时期就驰名海内外。其石料结构细密,硬度适中,色泽典雅,莹润如玉,加之精湛的雕刻艺术,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1995年,洮砚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土司文化。卓尼土司共历20任,长达530年,文化历史悠久,起始于1418年,是世袭制和政教合一的形式。土司管理制度,对藏区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及对研究藏区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依据;3、古城古道。卓尼古代文化遗址较多,境内主要古城堡遗址有什古城、牛头城、阳坝城、温旗古城、明代边墙等。这些遗址提高了卓尼的文化品位;4、藏传佛教。卓尼藏传佛教源远流长,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建筑风格,雕刻和绘画艺术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5、民间艺术。卓尼县在各民族相互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主要有历史悠久藏族鲁体民歌、觉乃婚礼歌、莎目鼓舞以及洮岷花儿等民间乐舞,民间剪纸和绘画艺术,有“二郎缸”、“神女潭”、“牛头城”等美丽的传说。绚丽的艺术增加了游客的趣味性、神秘性;6、红色旅游。卓尼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经闪现过耀眼的光芒。卓尼现有勒巴佛革命纪念馆和土司革命纪念馆,为甘南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是中国红色旅游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二、卓尼旅游区现状分析
对表1分析:从接待游客的数量上看,2010年临潭县与合作市最多,分别为51.4万人次和42.2万人次,占全州接待游客总数的27.78%和22.81%,卓尼游客数量居中,为14.03万人次,占全州接待游客总数的7.6%,舟曲、玛曲游客数量最少,接待游客量分别为7.6万人次和5.3万人次,占全州接待游客总数的4.1%和2.86%。从旅游收入上看,2010年临潭县实现的旅游收入位居全州首位,达17946万元,占全州总量的27.68%,玛曲旅游收入最低,仅占总量的2.82%。
三、加快卓尼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外宣工作
首先应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出版印刷精美的中英文旅游手册、导游地图,录制发行主要景点的风光片,经常性地举办旅游专题节目。组织精干的创作班子,将卓尼悠久的历史、美丽的传说、优美的风光,通过小说、话剧、电视、电影介绍给广大的国内外读者和观众。其次,大力培育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文化交流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具有极大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能使旅游者全方位地感受到节庆活动的美好与快乐,有利于本地文化的传播和异域文化的吸收。因此,积极培育反映卓尼多元文化,独特民俗的节庆活动,对提升卓尼旅游形象大有裨益。第三,组织专门的促销队伍,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加强与主要客源地旅游组织机构的交往,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主要旅游景点设立促销点、广告牌,以扩大影响,招揽游客,精心包装,大力推介,使“藏王故里、洮砚之乡”在省内外有较大的知名度。
(二)加强区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设计旅游线路
卓尼应打破行政界限与周围省区合作,共同推进“诚信旅游”、“无障碍旅游”活动,实现最佳的资源配置,设计旅游线路。1、兰州―岷县―迭部―九寨沟―黄龙―郎木寺―夏河―兰州环形旅游线;2、成兰州―冶力关―新城―柳林镇(禅定寺、土司纪念馆)―大峪沟―岷县―迭部―九寨沟;3、九寨沟―迭部―光盖山―尼巴藏寨―麻路―柳林镇(禅定寺、土司纪念馆)―大峪沟―兰渝铁路岷县站的路线,力争使卓尼县旅游景点跻身于甘川旅游大环线。
(三)加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
卓尼虽然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但是经济基础落后,仍然处于低层次水平的开发,目前要逐渐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把旅游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来抓,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对百年藏土司文化、觉乃服饰文化、洮砚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加快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业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旅游文化的传播水平,要提高旅游文化的传播水平,就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引进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的同时,重点搞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加强旅游人才的基础建设,造就一支能适应卓尼本土文化,懂经营、会管理,能经营、善策划的旅游业专业队伍,为促进卓尼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富民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同时还需要政府支持。卓尼在扶持旅游开发上,将积极建立鼓励旅游业发展政策机制、工作机制和投融资机制。在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上,可通过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对利用荒地、滩涂开发旅游项目的企业,免征土地出让金;对成片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地块,给予政策支持,公开招商,择优选择投资者。进一步优化旅游经营环境,在旅游项目审批、资金核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等相关领域给予扶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敞开县门,保证外地组团来卓尼的旅游车辆方便快捷地进入,对新开辟的大峪沟、康多峡、九甸峡等旅游线路,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及时开设旅游公交班车和旅游客运专线,保证游客能够顺利地进入旅游景区点参观游览。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2]程胜龙,王乃昂,郭峦.甘藏青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 上一篇:如何培养小孩的数学思维
- 下一篇:社区文化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