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是不同区域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是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群为适应、认识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界而形成的。文化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于其民族性、差异性,这种民族性、差异性有利于取长补短,互为促进,使世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形式,和谐文化是在和谐经济和和谐政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和谐氛围,是人们在文化生活中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多样性。
1和谐文化是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文化和谐
从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来看,和谐文化是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文化和谐。多样性是任何事物成长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文化多样性是世界各地的文化并非以单一的形式存在,而是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物质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同生物多样性一样,具有永恒的价值。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的文明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激烈的经济竞争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在文化领域。这种竞争和交流一方面缩短了各种文明之间的距离,文化多样性的丧失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灾难,所以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好在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联合国和世界各国近几年来的行动中可以感知关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要维护我们社会活力,我们必须至少要保护不能取代的习俗、惯例和技能的活的记忆,它们不应该被允许完全消失。和谐文化中的文化和谐首先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沟通、发展的平等、和谐。各种文化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补充、和谐互助的一面,任何文化都以周边文化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必须从周边文化中吸取营养,在各种民族文化的共处中,不是谁取代谁,谁吞并谁,而是尊重文化的主体地位,实行不同文化的共存与发展。从纵向上看,文化和谐就是传统文化与现念的融会、贯通、和谐,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传统文化要充分取舍、扬弃、改造,走向新的境界。我们构建的和谐文化就要在充分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他们的共同点,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各种文化的和谐共存,这就是文化和谐。
2维护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基础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问题,绝非“保护”二字所能概括,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现代人的创造,所以我们只能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在构建和谐文化中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各民族、地域群体的语言、、社会实践、艺术、社会结构、民俗等的多样性,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保障。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决定了中国和谐文化应该具有两个基本取向:民族特色和开放性,这也是我们维护文化多样性时应具有的品质。中国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在过去产生、经历了历史的社会化过程,至今相对稳定地沉淀在中国人心理层面上的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中国这个国家系统运作层面的根基和依托。维护文化多样性首先要维护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最大个性,文化的个性就是文化的优势;坚持文化的开放性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吸引外来文化成果和精华,促进本民族和谐文化的建设。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中应有之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维护文化多样性也就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维护文化多样性在我国现阶段来说就是为了构建和谐的社会,维护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
3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谐文化构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2
从法哲学的意义上讲,法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之矛盾揭示了法律发展的一个基本定则,即:法制现代化是一个法律发展的多样性统一的进程。人类社会的法律文化是多彩多姿的。在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民族或国度的法律文化,在不同的条件的作用下,总是循着特定的路程发展演化。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之内,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思想水平是不一致的,它在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也有差异,每个国家又有其特定的历史发展、习惯和民族传统特点,况且这些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等等也不尽相同,等等。这些复杂的因素,势必会使法制现代化运动呈现出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特点。各种人类共同体的法律类型,都是由具体法律制度、具体的法律体系和具体的法律学说及心理所连结而成的运动之网。作为这面运动之网上的每一个国度的法律制度乃至法律意识,都独具个性,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特殊的法律现象。尽管在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不同的法律系统之间常常会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性并不能淹没第一个具体的法律系统的个性色彩。正因为如此,法制现代化运动才呈现出这般丰富多姿。诚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往的日益频繁,历史上存在的国家、民族以及地域间的堡垒,会越来越打开,从而使法律发展的历史个性逐渐减弱。但是,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表明,虽然法律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日益增进,但全球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变成呆板划一的群体的堆积。随着文明的进展,法制现代化的进程的内容只会愈来愈绚丽多彩。这是毋容置疑的客观趋势。因此,我们只能深入研究各种不同的人类共同体(民族、国家及地区)法制发展的特殊进程,才能深刻地揭示不同类型法制现代化系统的特殊本质。
但是,另一方面,在法律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富有个性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及其体系之间,又不可能是处于互不相关、绝对排斥的状态,而必定会构成一个“总体”。在多样性的法制现代化运动中,存不存在统一性?在形形的法律现象背后,有没有共同的必然的法律发展的运动规律?这是法律发展观同各种非法律发展观的根本分歧之一。科学的法制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使命之一,就在于从法律发展进程的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从千差万别的具有偶然性的大量具体法律发展现象中,探求法制现代化运动的普遍规律。因此,所谓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的统一性,就是指法律发展进程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37] 在这里,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基础。因为一般只能寓于个别之中,并且通过个别来实现。离开了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的统一性,其结果只能使法律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成为超越时空的神秘的力量,从而成为捉摸不定的虚幻之物。但另一方面,法制现代化运动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必然表现。对法制现代化运动的认识,又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法律发展进程多样性这一层面上,而应当深入下去,从纷纭复杂、繁复多样的法律发展运动多样性的表象背后,揭示出制约整个法制现代化运动的一般规律。不然的话,我们就只能会把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运动长河,看作是一个充满一大堆偶然现象的杂乱无章的时间序列。
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运动之所以会呈现出多样统一性的特点,主要是由于一定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其他现象都以特定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作用于法律发展的进程。正因为如此,在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行程中,法律制度呈现出千姿百态、迥然相异的面貌,从而表现了法制现代化进程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是,这种多样性与统一性并不是截然分立、互不相容的,它们之间是“同一个东西的两极”的关系。[38] 法律发展进程与上层建筑其他现象的相互作用,“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基础上的相互作用”,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39] 这是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多样性统一的最深刻的根据所在。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运动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同点和相似点,也才能揭示制约各种特殊的法律发展进程的特殊规律,并从中加深对支配法制现代化历史运动一般规律的把握。总之,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多样性统一是全球法律发展的基本历史定则。我们必须在既尊重各民族各国度法律发展的个性,又符合人类法律发展的共性的基础上,确证世界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性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全球的角度及世界的范围,体味、洞察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性意义。
篇3
关键词:灾后重建;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2
一、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背景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大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而在灾后重建中,保留和传承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借鉴和发扬其他风格的建筑文化特色就是重建的特点和亮点,而多样性就是最好的建筑语言表达方式。
二、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的研究
1.建筑风格施工多样性的研究:见表1
表1:四川省灾后重建建筑风格表
2.结构形式施工多样性的研究:见表2
表2:四川省灾后重建项目建筑结构形式表
3.建筑装饰材料施工多样性的研究:见表3
表3:四川省灾后重建项目建筑装饰材料表
4.施工承包模式多样性的研究:见表4
表4:四川省灾后重建施工承包模式表
5.施工成本管理多样性的研究:见表5
表5:四川省灾后重建施工成本管理表
根据四川省灾后重建建筑工程的特点,推导出施工总成本计算公式如下:C=C1+C2+C3+C4+C5
C:施工总成本
C1:土建成本(受地基与基础形式影响大)
C2:装饰成本(含普通装修和二次装修)
C3:水电设备安装成本(含给排水、电气、弱电、空调通风、消防等)
C4:电梯成本(有时有)
C5:总平成本(不含绿化景观部分)
6.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国内外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调研和工程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具体见表6:
表6: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表
三、工程实例分析:以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为例
1.工程概况: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为北川新县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办公楼(由5栋办公楼、1栋食堂及1个人防地下室组成),由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设计,总建筑面积19814.31平方米,地上三至四层,建筑高度均22.265米,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第二组,建筑结构耐久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一、二级,防水等级一级,人防地下室停车位为29个。设计使用年限50年以上,属多层公共建筑。建筑物实景见图1:
图1:竣工后升旗实景照片(作者拍摄于2011年11月18日)
2.施工做法
(1)基础及主体:为柱下独立基础和部分箱型基础,基础及柱、梁、板、坡屋顶屋面板混凝土等级均为C30;
(2)屋面:坡屋顶角度为30-45度,屋面防水使用年限15年,防水材料采用SBS3+3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地面防水采用改性沥青一布四涂防水层;
(3)门窗:外窗采用双层中空铝合金窗,铝合金框表面木纹色喷涂(色号为6-5-4C20M55Y70K30),采用5+9+5mm厚双钢化玻璃,空调百叶窗采用木纹色喷涂铝合金百叶窗;
(4)外装修:外墙面刷高弹性外墙涂料(仿石土黄色),局部粘贴条形文化石(颜色由土黄、茶褐、浅几种颜色搭配,具体做法见图1)。
(5)内装修:室内房间、楼梯地面为花岗石面层,卫生间地面粘贴300×300防滑地砖,天棚采用纸面石膏板吊顶刷乳胶漆。
3.施工管理多样性的实施
该工程由华西集团施工总承包,该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2011年9月1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同志视察北川新县城时莅临工地现场指导工作,2011年9月竣工验收合格。
施工企业在施工多样性管理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1)密切与业主、设计院、监理公司等单位沟通联系,在施工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做法、工期等方面及时向各单位汇报请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返工;
(2)成立项目党支部书记和项目经理共同领导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负责施工总体管理,项目党支部书记负责党工团等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管理,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分包施工协调管理,责任工长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管理效率高;
(3)成立项目成本部,由公司分管造价工程师和项目部造价人员组成,项目经理负责协调管理,做好合同管理,控制分包工程造价,及时完成工程量的计算,咨询材料价格,因此较好地控制了施工成本,根据公式,行政中心施工总成本C=C1+C2+C3+C4+C5==12000万。
其中建筑单体工程施工结算价在12000万左右,单方建筑面积造价约6000元/平方米(含总平、爆破山、堡坎等费用),单位成本较为合理。
4.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的分析:见表7
表7: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体系表
经计算,北川新县城行政中心项目施工管理多样性评价得分=82分,该项目评价效果较好。
四、总结
经过“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大规模的重建,我们从中研究出灾后重建项目施工管理的多样性评价体系,为今后“芦山4.20”地震灾后重建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斌夫.汶川大地震灾后城乡再造、生态复建与资源移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特稿.
[2]周雪梅.APA愿意为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援助——美国规划协会(APA)主任Jeffrey L.Soule访谈[J].北京规划建设,2008(4).
[3]蔡志海,沈洋.NGO参与社会治理:适应、困境和出路——以L组织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3).
[4]张佳.灾后成都农村住房多样性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篇4
古代人类依附于自然,按自己的需求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安详的和谐状态。但是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个人欲望不断膨胀,强调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供人任意索取的原料仓库,将自己看作是“万物的尺度”,肆意进行掠夺。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根源在西方文化基因。基督教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自然除了服务于人之外便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自然万物,上帝选人作为他的替身,万物就是为人服务受人支配的。所以这种人类与自然“主/客”二分论的形上学思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lsm)的产生。工业化时代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以及信息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日趋消失,便是这种观念在作祟。L·怀特指出:我们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正是根源于世界上已知的最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督教。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这一观点更是席卷了全球,“像西方人那样活着”,成为非西方国家人们逐步认同的理想。
在面临越来越多生态和发展的两难问题后,人类开始反思对自然的态度,进而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反思潮流,这场思潮的核心是“生态伦理”和“可持续性”。这种反思在一定的范围内催生了“生物中心”自然观的产生。以生物为中心的自然观认识到了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主张尊重一切生物的生存权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无疑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种自然观却留下了只考虑局部而不顾及整体,只考虑生物多样性而没有考虑文化多样性的诟病。
于是,“生态中心”自然观便应运而生,以地球上整个生态圈的平衡为中心,以整个天地万物为一体,讲求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进步基金会研究报告《共同创造地球的未来》提出:“多样性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也是人类能够应付各种复杂情况,迎接各种挑战的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因此必须全力保存这种多样性。”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之间的相辅相成成为了现今人类的共识。
“生态中心”的自然观与中国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儒家的“天人之际”与“人物之辨”,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万物平等”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论域,形而上的“天”与形而下的天、地、人、物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差异一体的开放的自然。人对天地应持敬畏之心,对万物则爱之有序、用之有度。在实现自然和谐的同时也使人自身的价值得以实现。中国多样性文化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人~境”之间的关系的联结便是“心”。心是观世界的窗口,“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只有内心的生态环境改善了,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只有内心生态环境平衡了,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平衡,“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篇5
[关键词]绿地 设计
1 规划设计的环境要素
1.1 原生态土质的重要性。自然界是具有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由食物链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塔底是孕育万物的土壤、水分等,其上为微生物、昆虫等分解者,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是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的植物,塔顶为消费者的动物和人类。原有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亿万年演化而成的,在自身系统内可以完成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换,所以住宅区原生态表土的保持相当重要,而以往在住宅区的开发建设中经常忽视这一点,随意弃土、回填土、整土,会无意中破坏大地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原生态环境。因此尽可能保留住宅区本上是住宅生态复原的基础。在规划时既要注重借景(山、水、树),同时也要保护土壤、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做好地形地貌,尽可能保留野生生物,顺着绿脉而得以生存繁衍。人作为城市和住宅区的生物主体也和其他生物一起共生共存。因此在住宅空间规划时既要注重借景(山、水、树),保护土壤、防止原生态水土流失。又要做好地形地貌,保持原生态水土流失。
1.2 形成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小环境。起伏的地形是自然界的表象,形成起伏的地形,有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有了地形环境的多样性才可能有植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向往的聚居环境包含了海滨、河流谷地、森林、岛屿,而森林大部分生长于地形起伏的山岭中,对于绿地面积有限的住宅区来说模拟自然的地形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形成区域小环境、小气候,有利于地表径流,有利于排水,而且因地下水位过高引起的植物种植难度系数可相对降低,有利于栽植高大怕湿性景观植物,如雪松等各种各样的植物种类,丰富景观层次,使各类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景深,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进而有利于提高住宅景观品位,可做到生态、视觉景观和大众行为的三位一体。
2 水景的生态设计
水是生命的起源,假如把植物比喻是“水塔”,那水就是其源泉和本底。湿地是自然界最富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湿地系统也是孕育生命的生态系统。建设住宅的水景湿地有助于改善住宅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1 水系利用原则:住宅区收集和排水系统基于生态观点的设计模式是:阻止和收集减缓地表径流蓄水缓释和浇灌利用。
2.2 从生态的角度:水有较大的热容量,不仅增加空气湿度,而且可起到调节气温的功效。
2.3 人的亲水:水是生命的象征,从飞机上看地球,绿色的山、弯曲的河和绵延的海滩常连在一起,人类聚居最向往的地方往往是海滨、河谷,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手法,可使水产生流动跌落;模拟自然的溪流,从跌落、流动、水位变化,完全是大自然的缩影。在菊园、天安花园、浦江花园、河滨豪园都用了水景。所以模拟自然的溪流、瀑布、人造湖泊,通过水位变化的水流是人工再现的自然水流,形式上是一种人造湿地。从人类原本行为心理上得到了回归自然的满足和欢愉。
2.4 视觉上美感原则:创造水、绿景观交响曲,例如水池、喷泉、溪流及可接近的水域边界可组成参与性的动态景观。成为居民流连的场所。
2.5 环境指示原则:在一些大型的住宅区可应用水体,如溪流或小河,并种植水生植物或养些观赏鱼类等,不仅可以满足人的亲水本能,更重要是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例如天安花园就成功应用了水体并种植丫水生植物,水中倒映着柳树,水面上盛开着粉红色的睡莲花。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气。水可以调节气温,可以使四周空气新鲜、清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有了水就可以造就出更多供人们观赏的景观,有了水的景观能给人以空灵开阔、神态清爽、心旷神怡的感觉,21世纪生态住宅区应通过建设喷泉、瀑布、艺术水帘、溪流、垂钓池、戏水池及生态人工湖住宅区公园,以漂亮的湖光水色,实现都市人回归大自然的梦想。
3 景观檀物配置的多样性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景的素材,也是观赏的要素;位于分解者之上的植物能将太阳光、水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所以应正确选择树种非凡是多用乡土树种,因为乡土树种是自然生态历史演变的结果。科学地配植各种植物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构成生态美景。理想的植物配置应该是:
3.1 乔灌花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使放出的氧气和制造的有机物更多,有益于人类的健康;总体上体现植物配置的层次性、多样性、小区植物配植功能性。
3.2 配植大乔木时,选择树种要有乡土性、针对性,种植树种应考虑植物生态群落景观的稳定性、长远性、美观性。树种选择在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变化,创造美丽的林冠线和林缘线;配植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为求得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 植物配植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充分运用形态树种:翠竹、香樟、梧桐、广玉兰、柳树等;观花树种:合欢、樱花、海棠、桂花、紫薇等;季相色叶植物:银杏、无患于、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治理粗放、观赏期长的宿根地被花卉:大花马齿苋、鸭跖草、美人蕉、紫露草、醉鱼草、鸢尾、萱草等;招蜂引蝶的芳香植物:例如蜡梅、桂花、薄荷、丁香等;观果植物例如火棘、枸杞、桑树等鸟嗜植物,吸引鸟类和小动物,从而形成植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4 自然遗迹的保留
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是文化的积淀,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应将他们尽量保留、保护好。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古树、大树,由于适应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规律,假如因建设造成地下水位改变的话,很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不良,所以必须统一规划,必要时为树木专设排水系统。例如文化花园内有一株千年古银杏,2000年规划意保留了这株古活化石,并在其四周规划成了一个古银杏景观生态家园,让人感受到了文化气息、生态保护是一个地方高度文明的象征;另外巡逻的保安骑在马上,水车不停地转动,使人想到了远古时代的自然景象。文化名人的头像栩栩如生,草坪中随意的几块石头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的乡村气息。
篇6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园林绿地乡土植物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城市化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市作为江西省会,如何做到既追求经济效益,又考虑社会需求和生态需求,已成为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持续利用的关注,已成为国际潮流和趋势,它要求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及管理时必须以景观生态学原则与方法为指导,切实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规划工作,以生物多样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依靠生态系统净化空气、水,并充腴土壤。科学实验证明,生态系统中物种越丰富,它的创造力就越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每一种物种的绝迹,都预示着很多物种即将面临死亡。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每个植物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偏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共有高等植物1708种,隶属243科、909属,但目前我市绿地建设中常用的植物总数还不到200种,常见的乔木主要有:香樟、法桐、银杏、杜英、女贞、雪松、水杉、龙柏、棕榈、垂柳、广玉兰等。灌木和地被常用的有鸡爪槭、红叶李、樱花、紫薇、桂花等。要做到我市的绿地建设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效结合,达到植物多样性的目标,必须首先摸清本地区的植物种类,为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奠定基础;其次,建立本地区的植物档案,在此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本地的野生及乡土树种,引进新优植物品种,丰富本地的植物资源;在城市的绿化及植物配置上,注重植物的群落配置,促进植物多样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保护珍稀植物。主要是实施以下四方面:
一、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经过对南昌市的珍稀植物资源作全面的调查,目前南昌市共拥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5种,其中|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水松等8种,||级保护植物有27种。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植物保护树种有槐树、樟树、银杏、广玉兰、苦楝、皂荚、苦健⒆跄尽⑺仗、罗汉松、黄檀,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列出当地的珍稀植物品种,对其加以保护、繁殖。对珍稀濒危植物以就地保护为主,建设或恢复其适生环境,扩大其生物种群,保护和发展并举,实行多种手段繁殖珍稀濒危物种,扩大种群数量。对本地区比较稀少的植物,也应加强保护,改善其生存环境,对其进行专题研究,对较好的绿化品种应制定相应的繁殖推广计划。全面贯彻执行《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划定保护范围,落实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落实养护管理资金。对我市现有的绿地和树木实施就地保护。
二、大力开发利用地带性植物资源,构筑植物多样性格局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和土壤差异大、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华东地区的种子植物有209科1650属6640多种,区系组成丰富,可为不同地域和小环境条件下城市绿化提供丰富的物种资源。因此,可根据地带性特征选择绿化植物,挖掘同一植被区内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植物,构筑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和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系。我市可以推广的乡土树种有:柳杉、苦槠、木荷、枫香、柞木、红楣、银木荷、虎皮楠、冬青、红豆树、樟叶槭、黄杞、银杏、羊舌树、山桐子、香果树、红瑞木、白腊木、苦枥木、天女花、紫竹、青钱柳等。同时注重对外来植物的引进,并对其进行生态安全性和适应性观察研究,以利今后的推广。近年来引进的树种有:晚松、红花七叶树、红花槐、罗汉柏、加拿利海藻、华盛顿葵、红千层、金叶过路黄、彩叶马醉木、墨西哥落羽杉以及金叶皂荚、美国红栌、红叶石楠、美国红枫、北美枫香等一些彩叶树种。这些树种都能适应江西地区生长,具体某一树种,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以及应用小气候来适地适树,以达到绿化效果。
三、明确绿化植物特性,丰富多样化植物种群规模
由多个种组成的植物群落,要比单一种的群落能更有效的利用环境
资源、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南昌市在绿地生态建设中先后建设了天香园、艾溪湖湿地公园、丁香路山体公园、象湖风景区湿地公园、瑶湖森林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公园绿地,模拟自然群落结构,创建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科普知识型、文化环境性型等人工植物群落,以维持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多样的环境必然以多样的物种为基础。事实上,每种植物都有优缺点,植物本身无所谓低劣好坏,关键在于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以及栽培和养护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同时,加强绿化植物的规划和培育,引导苗木生产者和绿地建设者开发应用多样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乡土物种,建立种类丰富、批量较大和供应稳定的苗木基地,这是扩大物种多样性及其种群的基础。
四、加大绿地建设规模,加强植物配置设计审批
城市园林绿地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条件,它是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增大绿地的面积,将有利于提高植物多样性。在政府加大城市绿地建设的资金投入的同时,绿化主管部门对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风景林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的建设,要加强植物配置设计的审批,合理界定植物品种的数量,丰富植物物种,构建比较稳定的群落环境,降低人为干扰强度和城市生境的胁迫。
结语
植物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对其保护的力度应进一步加强。为了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府的决心和措施十分重要。在建设开发的同时一定要对其自然资源的保护,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得不偿失,一定要坚持保护优先、科技先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政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全民齐动员,共同奋斗,小至一株行道树,大至整个区域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各种尺度上的保护应协调进行,以产生最佳的效果。每个市民都应当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关心植物多样性保护,尽可能减少对生物的干扰和伤害。采取多尺度的保护途径才能真正保护好植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法治;欧盟法;多样性;联合
中图分类号:B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10-02
放眼世界,欧盟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推进区域一体化最为成功的范例,欧盟区域治理成功的秘诀在于以法治的方式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并通过法治建构一体化的认同。因此,探索和剖析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对于把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以及预判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方向,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法治是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
欧洲的融合与趋同,既是大势所趋,但又困难重重。大势所趋,是欧洲在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下走向繁荣的必然选择;困难重重,是欧洲在融合与趋同过程中客观存在着多元复杂的矛盾。在时代潮流和矛盾重重的背景下,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应是法治。
1.法治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础和保证
欧盟法治的发展是欧洲一体化的缩影。欧盟法的独特法律体制(系)――既有国际法特点又有国内法的特点,具有公法属性又有私法属性,既有硬法规范又有软法规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将欧盟法称为“自成一类的法律”[1]78。欧盟既不是国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国际组织,但其法治的推行与发展已然构筑起欧盟跨地区联合共治的稳固基础。回顾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欧盟正是依据法制,在法律法规一体化基础上实行区域整合和共同治理的”[2]321。通过欧盟法治的立体化扩展,欧洲一体化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均以法律先行,依法行事,从而不断地协调与整合;同时,“联合”有度,“共治”有限,以法为界,欧盟法也确保了权力制约,防止被大国控制以沦为霸权工具。也就是说,欧盟的跨地区共治的前提,是各成员国依法授权,而依法授权必须先有法律,才有共治,因此,欧盟的多样性联合是在欧盟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并在欧盟法律的引导和主导之下实现的。所以,法治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基础和保证。
2.法治是欧盟建构一体化认同的基本方式
欧洲认同是《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哈贝马斯认为,一种真正的欧洲认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必须有一个欧洲公民社会;建立欧洲范围内的政治公共领域;创造一种所有欧盟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3]158。欧洲一体化的过程其实是多样性(多元性)合的过程。“多样”(多元)是客观存在的差别维度,“联合”是价值取向上的认同,而欧盟建构一体化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法治建构。“多样”(多元)的差别基础在于利益,而利益又是变动的,欧盟法治正是通过制度和法律使(各成员国)多元利益产生互动并产生或融合为广泛的共同的集体利益,同时也降低了成员国之间交往合作的成本与风险。通过法治建构认同,通过制度和法律嵌入集体认同,其实就是在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同样的,欧洲认同的加强,其实也是在不断夯实欧洲一体化发展的合法性。
二、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分析
法治是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基本途径,欧盟正是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实现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协商及结成伙伴关系,以法治的方式实行欧盟的社会管理和区域共治。欧盟的法治是“以和平、稳定、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在多元一体、共享原则下,遵循共同法规和共同机制、实行以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相互协调、双向互动为主的多层区域共治”[2]143。具体说来,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法治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1.多边合作协商,在制度和规则框架下形成成员国的共识
多边合作协商框架下的法治与法治框架下的多边合作协商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一种被动的法治模式,可能是霸权诉求的结果,从效果上看往往是软性的、自律性的规则;后者是一种主动的法治模式,是在法律框架内、权力制衡中以及制度约束下的多方博弈并积极妥协的结果,效果上具有硬性的、他律的特征。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多边合作协商属于后者。正如让・莫内在阐述欧共体的特征时所指出:“欧共体共同行动的新方法就是制定每个成员国都必须遵守的规则,设置共同机构来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由共同机构采用的共同规定使每个成员国都对整个共同体有效运转负责,这促使受共同体约束的国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交换暂时的利益。”[2]289在欧盟层面上,欧委会、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之间有着相互制衡的关系;在成员国层面,大国以其实力优势影响欧盟决策,但也须受到欧盟法律的制约,而欧盟的法律制度也在增加小国对大国的议价能力。总之,各种不同权能的权力机构、各方不同利益的大小成员国,都是在制度框架内进行多边合作协商,最终达成一致,达成共识。
2.创造增量利益,以独立而稳定的超国家机制调解纠纷
欧洲一体化需要实现多样性的联合,多样性的联合需要满足各方的利益,如果利益未被顾及,欧洲一体化就难以持续。因此,独立、稳定且有效的利益调节和纠纷调解机制就必不可少了。而欧盟法治促进多样性联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创造增量利益来调节利益冲突,通过增加共同利益来调解纠纷。一般而言,冲突利益的调节都是建立在“存量”利益即已有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此种情形下形成的调解机制会让冲突各方不断地考虑“沉没成本”(即过去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而欧盟法治所形成的超国家机制是通过增加共同利益来调节利益和调解纠纷,此种调解机制是要让冲突各方更多地考虑“机会成本”(即选择成本),是一种促使大家形成“向前看”而不是“往后看”共识的有效制度,是“创造一个拱形的规制架构,从而将跨国标准和民族国家差异结合起来”[4]29。例如,欧盟竞争政策旨在建立一个共同体范围内的单一市场,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保证竞争的起点公平。欧盟竞争政策是在欧盟法确保统一大市场的竞争不被扭曲的目标框架下做出的,因为只有市场公正,才会有真正的市场效率,而这种市场效率,才是竞争各方的更大的增量利益。
3.硬法软法混合,平稳有序而又灵活创新地促进一体化发展
欧洲一体化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展望,欧盟在实现多样性联合的过程中既需要进行可预期的区域治理,同时,也需要在成员国层面实现具有弹性的自我约束,以承载“多元一体”的基本价值。可预期的区域治理离不开“硬法模式”,即硬法的明确性和强约束性等特征满足了区域共治中的稳定和秩序的价值;而成员国的自我约束则离不开“软法模式”,即软法的激励性和软法所蕴含的民主协商精神可以有效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软法“承载着社会治理中民主、自由、平等、宽容、理性、文明和效益等多重价值”[5],有利于分层次、开放式、灵活地进行多样联合与区域共治。欧盟法独特的法律治理模式,恰恰是硬法和软法的混合治理模式,各取所长、各避其短、优势互补。一方面,欧盟的基本条约、欧盟机构的立法(条例、指令、决定)、欧盟法院的解释(及司法审查)都属于欧盟法中的硬法,欧盟通过统一的、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硬法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欧盟主要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通知和通报以及欧盟内部的开放性协调机制均属于欧盟法中的软法,欧盟通过软法的实施能更具弹性地考虑差异性和多样性,降低多边协商的成本,灵活创新地弥补硬法滞后性、僵硬性等不足。更重要的是,欧盟法治形成的是硬法和软法的有效衔接与混合治理――以硬法建立起共同体统一的法治基础(如欧盟法的直接适用原则和欧盟法优先原则的确立),而在硬法作用有限的领域(如欧盟条约的空白领域、成员国难以达成某些硬法规则共识的领域等),欧盟便会选择使用软法(如立法未明政策先行的阶段、从政策到立法的过渡阶段等)。这样,软法的先导性和灵活性与硬法的权威性和明确性就会有效地衔接起来,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使“共同体总是能够回到总体发展方向上来,确保欧洲一体化这个总目标不断前进,促进欧洲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促进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力量的形成”[6]。
三、法治条件下欧盟多样性联合的发展趋势
从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美苏争霸的冷战环境无疑促成了欧洲的“渔翁得利”。可以说,欧洲一体化的启动其实就是欧洲复兴的开端,欧盟实现多样性联合的过程其实就是当代W洲崛起的过程。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于欧洲的区域共同治理,而“保障区域共治的关键是制度设计,订立法规和行为准则,以及利益协调整合机制的有效运作”[2]11。从历史到现实,从六个国家的共同体到如今二十八国的欧洲联盟,欧盟多样性的联合也在全方位地扩展和深化。从现实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或将催生,这种欧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将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
1.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或将催生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法治条件下欧盟多样性联合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而这种新模式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其实,欧盟法治框架下的区域共治已经明显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的治理模式,可以说是对已有模式的超越,这种超越集中体现在成员国独立的同时,实现共享――各成员国以法律授权的方式向欧盟让渡(并非放弃),并以法定的联合机制共同行使集合的(即共同行使部分国家)。事实上,这种以共享为核心、以法治建构为基本方式的独特的欧盟治理新模式,已经“开创了一个实行区域整合和经济政治跨国共同治理的范例”[2]11。
2.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客观上说,不断进化和完善的欧盟治理模式已经给欧洲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这些让人拍手称道的一体化成就正逐渐掀起区域一体化的新潮流――寻求共识、的多样性联合机制,已经通过欧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对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联合体形成了示范效应,并以自身的发展态势证明了这种独特的治理模式在应对全球化冲击中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这种欧盟治理的新模式,或将引领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方向,最起码,这是一种时代的需求,一种富有启发的借鉴,一种富有现实价值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曾令良.欧洲联盟法总论:以《欧洲宪法条约》为新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伍贻康.多元一体:欧洲区域共治模式探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尤尔根・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Helen Wallace and William. Policy-Making in the Unnion[M].Fourth Edition,Oxford,2001.
篇8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动物崇拜 经济价值 公共物品
因为人类处于社会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甚至有可能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大部分人类就必然依旧会以“人”为中心,思考周围的各种问题。那就意味着对于“环境”的定义依旧是人类以外的,围绕人类,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生存条件的各种物质主体和社会因素。那么我们所谓的“生物”,也依旧是指除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的总和。
笔者认为,保证生物多样性最终的动力还是来源于人类的思想意识。理想化地说,当所有的人都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周围的动物,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无理由地珍惜周围动物的生命,那么何来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一、古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保证――崇拜
动物崇拜,是指以动物或幻想中的动物作为崇拜对象。这是狩猎时期原始人群社会意识的一种反映。在那个时期,因为原始人还没有把自己跟动物区分开来,故认为动物和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灵魂。原始人为了维持生活的需要而捕杀动物,但又怕动物灵魂予以报复,所以对动物进行膜拜,以求得到宽恕。还因为原始人在动物面前常感到不及和软弱,对动物有敬畏感,从而产生动物崇拜。
而这各色各样的动物崇拜在社会的进程中,有一些慢慢消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建立的基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当与动物崇拜共生的神话与传说,在《进化论》的诞生,工业革命的发起中慢慢蒸发后,神秘的动物崇拜也就逐渐消亡了。
动物崇拜逐渐消亡的过程中,人类对于自身地位的崇拜开始发展起来。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大规模解放了劳动力,人类越来越脱离了自然的束缚。这种“脱离”,导致了生态文明的衰退,人类对自然、对生物的友好也骤然减退。因为机械时代,人类单纯盲目地崇拜机械制造所带来的高生产力,甚至盲目以为一切环境、社会等问题都能在高科技的发展中得以解决。
但这种对机械制造、高科技的崇拜,信任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笔者认为,这是由不同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所导致的。客观因素是日益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上层建筑逐渐垒筑得太高,导致基础很难轻易再被人想起,并发现重视。而主观因素则是人类的过分自我信任,人类盲目地陶醉于自己所获得的各类产物,却很少、甚至不曾关心岌岌可危的自然环境基础。
以渡渡鸟为例。即便很多人只把渡渡鸟当成一种基本没有价值的鸟类,并不曾为她们的离去感到悲伤。但她不仅是失去一种生命体的悲哀,更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悲哀。渡渡鸟绝灭以后,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育症。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名贵的树眼看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过了很多年,科学家才发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此同时,这是不是该给所有自以为是的人类敲响警钟呢?谁知道哪一天人类会因为某一种生物,或某一些生物的灭绝,而断送了自己的未来呢。
二、现代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基础――价值
不得不说,现在最能引起人类关注的就是“价值”两字。因此,让人类自觉自愿地去保护生物多样性,那么首先其必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次是这种价值能被人类体会并认可。显然生物多样性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的,于是这种经济价值的评价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关键。
定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国际间有不同的两种分类:内在价值、人本中心价值。内在价值的定义是强调任何生命体不论外贸、特指、数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就生物本身存在于地球,必然有它扮演的角色,即它处于自己独有的生态位,与人类是否对它的利用无关,而这种价值不服务于人类,因此很难评估。
人本中心价值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从利用生物资源的角度,就生物多样性提供人类的多种物资和服务来判断它所具有的价值。这种物资与服务包括: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品;休闲娱乐的场所和资源;不同族群创造特有文化的来源;诗词曲画创作的灵感和素材;体会待自然万物的美的来源;科学研究技术所需要的材料;创造科学理论的自然生命现象;有生态系统运转提供人类生存的条件的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能给社会带来多种效益,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效益。目前,有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作为环境财产的外部价值上,而不是表现在作为产业的内部经济价值上。生物多样性价值具有公共所有行和社会资本性。
社会资本性以森林为例,它是森林所有者从事林业经营活动的个体资本,森林在实现其作为生产资本效能的过程中,同时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等公益效能,这些公益效能都表明森林具有社会资本性。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个人同社会之间在生物多样性的使用和保护成本及利益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个人成本与利益只关注那些环境的即时使用者看得见的损失和获取;而社会成本与利益所关注的是与社会相关的损失和获取的增长。社会与个人的利益通常并不一致。某些对个人有益的东西将侵害社会的利益。有些时候,对于那些对社会和个人均有益的东西,个人却认为没有任何体制可以为自己捕获这种“全局价值”。
如果所有的人类都能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多带来的经济价值,不仅会惊叹其暗藏的经济价值之大,而且会切实地去保护生物多样性,以求它带来最大的价值。而当此时,甚至不用政策的强制指定,法律的严格执法,生物多样性就自然而然地被人们重视,且发自内心地去充分保护它。
参考文献:
[1]曾宗永.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7页
[2]蒋栋元.动物?图腾?崇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2)
[3]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生物多样性概论[M].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出版
[4]郭中伟,李典谟.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J].生物多样性,第6 卷,第3 期
篇9
【关键词】城市景观;保护;设计
引 言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设计中一种表象的物质形式,通过视觉审美而形成。城市景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发展相关任务和目标,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点部署内容。旨在全方位考察城市内容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通过设计以及施工建设来达到提供给居民以理想、安静、舒适等交通居住环境。作为城市的景观设计以及建设,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改善土地相关特有功能,都十分有利。城市景观的保护意义重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城市景观保护现状概述
我国经济的腾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而在城市建设中,相应地面临的困难以及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比如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随着历史的河流而相应改变。但是长期的封建思想,使得人们在追求美丽景观的过程,日趋漫长。特别是官僚主意以及暴发户特征意识,导致中国城市的景观缺少人性化考虑,在景观设计中,只是片面追求某种视觉效果,而对于景观给人们带来的其他环境因素,欠缺考虑。在景观改造过程中,没有遵循景观保护原则,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所谓城市景观保护设计,必然遵循自然景观的保护,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生态设计。生态型指具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能够开展适当游憩活动的城市自然遗留地,管理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生态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态型城市自然遗留地包含有代表性的生物群落和风景样本,其中的动植物物种、生境和地貌具有保护、教育、游憩和科普的意义。根据管理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再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游赏型、生态科普型等。必须保护生态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生物个数,而是包含生物基因多样性在内的,具体分为物种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生物多样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它们是构成生态环境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这么说,城市生态多样性,无论是基因、物种,还是群落及生态系统等,都和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某种和谐的联系。作为人居的环境,它们是人们在生活以及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必须考虑景观设计给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正面以及负面影响,必须明细景观的设计除了给人带来最大利之外,还不能影响生物多样性原则,不能破坏生态自然环境以及自然遗留地的物种特性。
2、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2.1 城市建筑景观保护策略 对于建筑景观而言,通常由于历史以及文化等原因,我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的价值。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景观保护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意义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建筑具备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居因素,一个是时间因素(即历史因素),另一个便是文化因素。无论是名人居住的名人效应,或是历史遗留的历史效应,还是其璀璨的文化效应,都构成了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否的影响因子。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其声望值,当声望值超过需要保护的临界值时,必须对建筑景观进行保护设计。
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优化利用,在城市整体设计中,资源的合理利用最为重要。作为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和商业发展的结果,城市中心总是处于适应更多用途和人口的压力下,然而许多城市中心却有一种错综复杂的特性,很容易被增长的交通和重建破坏。取代所有旧的事物来满足新的要求会浪费资源,而且很昂贵,这会有效地毁灭一个地区甚至整个城市。不满足今天的需要、不预测明天的需要,可能会成为经济和文化的自毁。我们必须在某处打破平衡。如何做呢?答案可能介乎一座城市和一个社区之间;或者是它们的特性值得保护,或者一种古老的、很受喜爱的形式;又一次,是思想还是艺术品。建造什么,何时何地重建或彻底修改,保留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是一个判断力的问题,在实践这种判断时,应该简要地参考别的地方的经验。
2.2 生态景观保护设计 除了建筑景观的保护设计外,生态景观的保护设计也是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的重点。因为,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者――绿色植物,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的纽带,其为城市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所以绿色植物的保护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设计,是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植物园以及树木园,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必须全面收集相关植物,重点保护相关等级的生物,必须组建生物基因库以及城市种子库,便于对生物进行离体保存。植物园既是植物资源迁地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的基地,也是对公众进行植物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基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核心作用。笔者认为,植物园、动物园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均存在一些限制:①保存超过一定限量的某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标本,在经济上是行不通的;②保护中几乎没有直接的生境敏感反应(habitat.resonsive)发生,所以这种人为控制的种群往往无法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③受到保护的种群其遗传基础似乎很窄小,但又不可能大量收集其个体以使之表现出广泛的基因型;④保护还依赖于政策和资金的持续稳定,但这远没有把握性;⑤在很大程度上将动植物物种与野生的群体和自然环境相隔离,其结果往往是削弱了物种的自然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这样并未起到真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城市生态景观保护过程中,充分利用景观规划方法,实现最优化保护效果,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园以及生态园的数量。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景观规划可以分两种方式来实现。①传统保护模式,即基于物种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②最优化保护模式,即基于生态系统保护的方法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一般来讲,第一种方法在早前运用的比较广泛,它对于濒临物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第二种方法是从源头来避免濒临物种的产生,强调的是和谐发展,即全面联合景观系统以及生态系统,让各物种以更好的状态来生活于生态系统中,或适应新的生态系统。从实际效果来说,从物种保护这种单一的保护来看,这种做法有待改进,因为,单一的物种保护只是没有办法之中的办法,充其量只能是事后保护而已,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改善事后的环境,人为地构筑适合物种生产的环境。而生态景观学最优化景观保护是以最优化模型为基础,从事前控制出发,充分考虑生态和谐因素,建立适合物种生物链的生态保护模式,是城市景观保护中可持续设计的重要环节,所以,以第二种保护模式――最优化保护模式,是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结 语
城市景观保护意义重大,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全面认识当前景观保护形式,从建筑保护到生态保护出发,才能把我国城市景观保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指导老师:郑罡
参考文献
[1]王启照.城市景观设计新思维――可持续发展范式刍议[J].上海商业.2009.(9).48-50.
篇10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音乐人类学 跨文化交流
音乐教育是一门古老而特殊的教育学科,它在世界教育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仍然是以欧洲音乐文化作为学习的基础,大多数当代中国人学习音乐是从学习西方音乐开始的,西方的古典时期或浪漫时期的音乐也被作为“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代表受到“特别的”关注。甚至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体系也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和重点,并被视为一种普遍的音乐理论基础,学生学习音乐的最高评判标准是在“国际的音乐比赛”中获奖。当然这包含着西方音乐技术标准的一种成就,但是,如果音乐教育以此为标准的话,我们自己的音乐将失去其在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意义。音乐人类学家布莱金曾说过:“音乐是人造的,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欧洲音乐家,还是非洲部落的土著人,都是人类的一员,都是音乐的制造者。不管是巴赫的弥撒,还是南非文达人的民歌,都是‘以人的方法组织的音响’,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在坚持不同文化中的音乐体系时,起点应该是平等的、一致的。”我们在尊重西方严肃音乐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看到它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特殊性,如纯以西方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文化艺术领域将丧失独立性,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这是危险的,当然,拒绝学习和借鉴也是错误的。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应该走出西方,在21世纪一个开放性的全球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以及重构自身,这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挑战。
一、音乐人类学的世界观及对当代世界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音乐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它既研究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音乐人类学关注“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这对“西方文化中心论”观念的破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文化中心论”是在欧洲殖民主义兴起后滋长起来的一种带有殖民色彩的理论,它认为欧洲文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巅峰,而其他文化都只相当于欧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发展阶段。在此观点影响下,一些音乐学家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方法去了解、认识非西方国家、民族所具有的使他们感到万般新奇的特殊音乐文化,并极力想把这些相异于欧洲音乐传统的、且为欧洲人鲜见的音乐文化模式公之于众。这种对待“他”文化的猎奇心理和殖民心理与文化单线进化论理论有关。文化进化论注重用文化的同一性和普遍性来替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进化论的结果是导致了把欧洲文化的特殊性作为全人类普遍标准的结果。这种建立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文化观点遭到了音乐人类学界的反思和批判。音乐人类学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即从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生成环境入手,进一步观察它的特征、探索它的规律及其独特的审美标准。受音乐人类学影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局限性已经被当代音乐家们所关注,许多音乐学家开始走向世界各地,发掘、搜集了大量的世界民族音乐,将其制成录音、电影、录像,并写出了大量的论文、专著,在不少国家“世界民族音乐”已被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中。
受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的艺术音乐形式并不是人类唯一完美的音乐形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价值正在为人们所认识。音乐人类学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音乐人类学在对“非西方”音乐文化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音响资料及理论成果,这也直接影响到国际音乐教育界对“非西方”音乐体系及其文化价值的肯定,如今,“Musics”已经成为常用词汇。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界已经看到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西方音乐上是不妥的行为,尊重音乐文化风格的多样性已成为音乐教育界的共识。受此观点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看待音乐教育的官方态度。1993年,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内特尔参与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小组并负责起草了《ISME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该政策被确立为ISME对待世界各种文化的重要指南,为当代世界音乐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当人们用全球的视角来审视音乐教育时发现,西方音乐只是人类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的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开始转向西方之外的音乐文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和语言一样,各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的文化编码系统和自己的意义阐释。
二、音乐人类学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
1.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音乐具备学习的价值,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该受到合理的关注。音乐之所以在学校中,首先应该是由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缘故,这是音乐在学校中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艺术和学术价值的文化体系而存在的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人类的文化,非艺术的文理学科的传承是重要的,没有这个传承,人类的知识就会断线,音乐艺术的传承也是同样重要的,没有这个传承,人类的音乐、艺术的历史知识和精神就会消失。但是在我国普通高校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常作为选修课程出现,这显然没有正确地看待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主张全面认识和实现音乐教育的价值,提倡音乐教育应成为学校的核心课程(美国的学校教育受制于纳税者的税款资助,因此,在教育资金来源下降时,非核心学科面临被裁减的命运。同时,核心学科是受到法律直接保护的课程,它们在教学时间、条件装备投入、师资保证等地位上都优于其他非核心学科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1993年美国政府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已经把艺术确定为学校的核心课程,并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和美国一样,现在许多国家都把音乐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我们应该看到音乐代表着人类的基本思维和行动方式,而且是人类在创造和共享活动中的主要途径之一,只有通过完整和充分的学习,才能领悟其丰富的内涵。
转贴于 2.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 音乐教育应该关注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以“纯粹美学”为基础的审美的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影响很大。在“审美”的音乐教育观影响下,音乐很可能被划分为“美”与“不美”或“好”与“不好”的简单的价值判断。而“审美”仅仅是音乐“生活体验”或“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与生活体验和生活世界不是截然分离的。音乐的起源和存在不是由于“审美”的缘故,而是以人的起源和存在为依托,人首先是存在于文化中,音乐也是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存在。因此,“审美”只是由于人和文化的存在而存在,它只是伴随人与文化存在的一部分,从人类文化整体的意义上讲,“审美”不能作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审美”的音乐教育观是有局限性的,它体现的是受“西方文化中心论”影响的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系,如果我们把“审美”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这种音乐概念体系的西化将导致我们文化灵魂的西化,这将是中国文化的悲剧,我们的音乐教育将没有现在甚至失去未来。当代哲学与文化理论已对这种审美的音乐教育观念进行了解构,解构不是完全彻底的否定,而是一种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音乐是因文化不同、社会属性不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异的,音乐可以是一种表达、一种精神,也可以是一种工具。“音乐是什么”不应该有一个普遍有效的标准答案。
面对“文化中的音乐”这一观念,音乐人类学家们提出了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文化模式,即从音乐的观念、社会组织、曲库、物质文化四个层面或围度来认识理解音乐和进行音乐教育。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中关于“音乐”的概念。关于音乐的概念理解,是探索一种音乐体系的基础,这些音乐概念预示着所有人的音乐行为,没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不会有对这些音乐真正的理解。正如印度音乐家香卡曾说:“要理解印度的音乐就必须学习和了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印度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若不研习我们的传统和文化,那么他所演奏的印度音乐也是不真诚或虚伪的。”其次,我们应该看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今天,受“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消亡的威胁。世界万物、人类都存在个体差异,文化也具有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往往是独有的价值特征,正是由于这种个体差异才使世界万物、人、文化显得丰富多彩。音乐人类学关注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世界上存在许多不同却平等的音乐体系,所有音乐都存在于它的文化背景中,不同音乐文化具有同样的表现和交流的作用,具有同等的价值。音乐文化多样性不仅能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而且每种文化都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结果,每消失一种文化,人类就消失一种观察、思考、感觉的方式,同时消失的是一种适应于地球某一区域的生活方式。尊重音乐文化多样性,也是保证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在当今这个全球互联网络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跨文化的音乐交流能增进全球人类相互了解、减少误解,音乐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随着国际间交往的频繁,对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和交流能力提升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而音乐作为增进沟通的最好方式之一,通过音乐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培养具备世界观点和世界胸怀的中国人的一条途径。同时,作为跨文化对话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主流。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往往是由于对“他者”文化的误读而产生的。在跨文化交流中,首先是文化理解。人类学家哈维兰曾说过:“当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所有的人都互相依赖;所以,生活于世界某一地区的人们的所作所为往往对生活于其他地区的人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人类相互之间都有这种依赖性,而且在技术上都有能力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因此,了解‘别人’成为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人类学对当代生活所做的贡献是理解其他民族并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其他民族,而这正是我们生活于当今世界所必需的基本态度。音乐人类学所强调的文化差异性、多样性、文化平等为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也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其次是文化对话。对话也是理解的过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真正的对话,通过对话又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对话必须走出自己的思维框架,进入“他者”文化的思维框架,从“他者”的逻辑观点出发来进行交流。这点对跨文化交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在我们肯定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价值的前提下,跨文化音乐对话才可能发生,音乐体系及音乐体制的差异性、音乐文化理解或阐释的独立性便可凸现出来。如果不承认差异,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会与西方的音乐教育成为同者,同者既无对话的必要,也缺少对话的可能。然而,我们作为对话的主体,如果屈从西方音乐普遍性的主张,真正的中西方音乐对话就不可能发生。
- 上一篇:社会保险资金主要来源
- 下一篇:跨境电商海外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