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辅导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教学辅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教学辅导

篇1

自学能力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创新能力的角度看,都是我们学习新课标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通过一年的尝试、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生心理、基础知识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下面一些体会。

首先,自辅教学法能打开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题目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交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人,也就是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现在的学生自学能力很差,有些学生就连家长和老师管得很严格的情况下他都不学,何况是自学,这类学生就只有从基础抓起,先和他们交朋友,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老师和他们谈心,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然后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长带领学生或者自己在家预习要上课的内容,把自学存在的问题都记下来,上课之前把问题集中在小组长处,上课时各小组将问题交给老师。通过汇总后发现如果是共同存在的问题就集体讲,发现是个别问题就单独讲,这样一节课的时间基本上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也有较多的时间做事先自学不能做的习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

是啊,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同样是一个数学问题,学生们可以提出很多种不同的解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些数学问题用常规方法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科学地运用了“可逆性联想”的方法,有时候从侧面、有时候从反面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一个看是非常复杂的数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学生们一经启发引导,便茅塞顿开,一个个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开启了,对应付各种数学题目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其次,自学辅导教学法是培养素质教育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因为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自辅教材为客体。基本方法是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启发指导、监督检查为辅,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目的是寻求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师生负担,解决数学中的两极分化和高分低能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常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导思想,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如何把知识讲明白、讲透,使学生容易接受;它着眼于教学,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形式呆板、单调,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常规教学每节课强调的几个环节就是: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小结、反馈、做练习等,只是重视了环节的过程,却忽略了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原则。而自辅教学法是如何引导学生自学,让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教师适当地点拨指导,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充分体现增强动机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学习数学的意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还有,自辅教学法还提出了符合学生心理的“九条心理原则”、、“七条教学原则”等。所以,从自辅教学法的“启、读、练、知、结”的具体操作内容、程序以及教学效果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以看出,自学辅导教学是具有现代教育色彩的一种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它确实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种好的数学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过、学习过,但真正运用起来的,我觉得不是很多。就我本人而言,都是在一年前才真正体验,并且越来越喜爱。当然“教无定法”。上课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是考察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力的表现,只有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数学教学的经验,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

篇2

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内容有: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第二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第三部分: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内容有:㈠自学辅导教学法对高中数学内容的适用性;㈡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㈢不同的性格特征对自学辅导教学法的适应性。

普通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起点低、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法,不容易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我校于1998年始,首次在高中数学课使用自学辅导教材。下面,本文就来谈谈对自学辅导教学法进行的一些初步探讨。

一、自学辅导教学法与讲解法的差异

㈠在教学特点上的差异

讲解法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较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其优点是能保持教师讲授知识的主动性、流畅性和连贯性,时间易被老师控制,但亦有其不足的一面----忽视了学生基础条件和认识条件上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

自学辅导教学法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本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程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较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较好地反映出在数学教学中巩固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反馈调控的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记忆力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㈡所使用教材的差异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统编教材一般较适合于采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此套教材在课文内容、例题、习题的选择上力求精简、有代表性,故每篇课文的编写都较短小精悍。与自学辅导教学法相应的自学辅导教材由课本、练习册、测验本组成。为了让学生的自学过程能相对顺利,自辅教材的编写有以下特点:第一,选择的例题数目比统编教材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见多时广,帮助学生多见“典型”,培养学生学习的模仿力;第二,注意对例题的解题思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因此,自辅教材每节课文的内容均比统编教材的篇幅长;第三,注意对一些典型问题和规律性的东西及时进行归纳和小结,帮助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第四,注意结合小步子原则,在每节课文适当的位置插入练习提示,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相应的练习并自行核对答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第五,配套的练习册提供了比统编教材更充足的练习题,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总的来说,自辅教材的编写比较着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编写。

㈢在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讲解法一般分为新课引入、教师讲解新课、学生练习巩固、教师小结等若干个教学环节。其中“教师讲解新课”是讲解法教学的核心环节。于学生而言,听讲解法的课,能连续地、流畅地获取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较自如地越过自己的知识盲点,因此也是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过程。但这种教学方式往往由于教师一人独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导致学生由于课堂上练习机会少而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听得懂但当独立完成作业时却觉得困难。

自学辅导教学法其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回忆(3~5分钟)、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约30分钟)、教师讲解(约10分钟)等几个环节。易见,在自辅教学活动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种授课方式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最后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因此对知识的印象也会较为深刻、对知识的掌握也较牢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速度、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获得满足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㈣讲解法教学与自辅法教学在备课上的差异

备讲解法课型的课与备自辅法课型的课,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前者的着眼点在于怎样让学生听得懂,而后者则着眼于怎样让学生能读得懂,这就导致两者在备课时考虑的方向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备讲解法的课,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教师本人对定理推导、例题解答过程的分析理解、例题引申出来的新变化等转换成一个个有条有理的步骤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能听得懂的基础上获得知识。这种做法,往往是将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是相对顺利的。

备自学辅导教学法的课,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更多地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心理活动角度出发来设计教案,且这一指导思想必须贯穿自学辅导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回忆这一环节虽只有短短的3~5分钟,却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环节的备课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读”的愿望,因为此时学生刚由课间休息状态回复到上课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状态较松弛。因此,课题的引入就必须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宜采用看图说话、问题悬念、直观投影、以旧引新、实验操作、课前检测等多种手段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备自学辅导这一环时,要注意考虑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怎样引导学生自学?要正确引导学生,首先就必须正确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课文内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个性特征、智力水平、阅读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等作出恰当的估计,并依此编写好适当的阅读提纲。为避免学生因阅读量大而产生厌烦情绪,阅读提纲的数量不宜太多,题目不宜过长,力求能突出重点内容、层次感鲜明、符合大部分同学的思考习惯、体现常规方法和常规思路、能帮助同学们深入浅出地理解问题。此外,在阅读提纲中还应对整节课的阅读范围、练习内容等作出明确的指引,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怎样辅导学生?这主要包括指导优生、辅导差生两部分内容。而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作好差生的辅导工作,因为他们大部分都存有畏师畏难的心理。故在备课时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特别照顾----在学习内容上对他们降低要求,让他们也能战胜困难,获得愉悦感;预计在课堂上,他们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哪些题目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应该怎样去引导帮助他们、这节课主要帮助哪几个同学等,这些都应在备课时有所考虑。在备讲解这一环时,除了要熟悉课文外,还必须认真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每一道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正确估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讲解时做到语言准确、精炼,达到帮助学生释疑的目的。

由上可见,在备自辅教材的课时,除了要反映教师本人的思维过程外,更多的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分类指引。另外,备这种课型,对教师的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解题能力及课堂上的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能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促使任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二、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效果

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一年来,实验班在各次大考中各科的对比成绩如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两个实验班的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这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从表二,可以看出,使用自辅教材的两个班的其它科的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在自辅教学法中所用到的一些学习方法,如:写读书笔记、划重点、做眉批等,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有较大的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学习方法,并对其它科的学习产生了正迁移的作用。

三、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在使用自辅教材初有成效之时,亦给我带来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自学辅导教学法适用于高中数学的每一个内容吗?对一些较深、较难、较抽象的内容,如映射的概念、函数、反函数的概念,学生在自学时往往会感到较为吃力,用讲解法的效果似乎更佳。又如,当学生刚接触立体几何课程时,若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只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想象,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似乎不太有利。

第二,自学辅导教学法的局限性何在?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自辅法亦不例外,也有其局限性。事实上,自辅法主要通过模仿和记忆行为获得解决数学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和常规的解题能力确实有帮助。然而,大量的模仿性练习,似乎会使学生较易墨守成规,对非常规的求异思维、对未知领域的较深程度的探索能力显得较弱。

第三,自学辅导教学法对不同个性的同学有何影响?由表一可见,两个实验班的成绩亦有所差异。实验(6)班与实验(7)班的同学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前者性格开朗、活泼外向、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对老师的倚赖性较强;后者个性沉稳、不喜言语、喜独立思考问题、不太倚赖老师、有自己的见解。实验(6)班的个性,导致在课堂上同学间的相互议论多,依赖老师点明重点的同学多,但这却减少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降低了解题速度和学习效率,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相比之下,实验(7)班的性格特征似乎更适合于使用自学辅导教学法。我想,如果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同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实践表明,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较好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教学方法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所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自学辅导教学法亦然。在使用自辅教学法的时候,也应有一个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最佳组合,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

[参考资料]:

1.王兴华,《自学辅导教学实验论文集》

2.林国泰,“读练辅导教学法”课题实验初探,《中学数学研究》(1999.6)

3.陈德崇、吴汉明,《中学数学教学论》

4.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

篇3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87-01

一、重视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对待复习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知识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是学习更高层次知识的基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九年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提示对以往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以便能够逐渐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体系。具体到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挖掘教材,夯实基础,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教材的理解是零碎的、解题规律的探究是肤浅的。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总复习时,首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教学中,教学中,要立足课本,充分挖掘和发挥教材例、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使之形成结构。坚决克服那种重难题、重技巧、轻课本、轻基础的做法。

此外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而不是简单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知识的学习。中考复习切忌教师大包大揽,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复习活动的主角,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去说、去做,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体现,教师的指导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在基础复习时,我们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讨论的时间去探索,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知识的满足,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在出错、有不懂的知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没有发现知识盲区,而考试的时候却发现了。鼓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积极向上、不卑不亢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精神面对复习。

二、做好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基础知识不断积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要及时进行知识的树立与归纳,以便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解题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训练,注重应用,发展能力。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及综合能力。教师可以自觉地、有目的地加以培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加快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各种思维方法合理、简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时,利用创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的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开放性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复习概率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探究彩票“双色球”的中奖概率,通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理性的消费观念。

此外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形成数学技能技巧,也是引导学生提高数学的能力的前提。在七八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和运用了不少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内容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比如从最基本的方程思想、整体思想,到类比思想、建模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实践运用技能,不断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篇4

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数学方面的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在数学课上都是无精打采或者喜欢开小差,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寻找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以及个性特点,为以后的转化工作做好准备。

二、坚信自信的力量

大多数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被同学歧视,也常受老师批评,因而悲观失望、厌学,在班集体中抬不起头。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信心。我首先要让他明白他在我心里是很棒的,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然,这不是单靠嘴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会经常关心他,让他从内心先接受我,在课堂上我也会多在他周围转转,看他是否有疑惑,这样不仅提高了他在班集体中的地位,而且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可谓一举两得。接着就是给他设定目标,既然他从内心接受了我,我定的目标他肯定会努力去完成,刚开始的目标我不会定得很高,让他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到。就这样阶梯性设定目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他,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如果这些学困生有什么特长或者爱好那就更好了,我可以在多方面鼓励他,让别的学生开始接纳他,这样可以使他更早的从厌学情绪中脱离出来。

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热爱生活的同时,一定会发现数学的美妙。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只是当成课堂或者是家庭作业来让学困生去做,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喜欢和他们把这个题目当成一次实践或者游戏去完成。比如初中会学简单的概率方面的知识,我会在课前准备课堂的模具,像硬币、扑克牌、骰子等东西,让这些学困生到讲台上自己去做。这个方法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在公众面前讲话的勇气和能力。我以前有一个学生立体感比较差,对课本和习题册上的平面图不是很敏感,无法通过平面图联想出立体图,于是我从家里面带了几根萝卜,事先切好形状,让这个学生去画出平面的图,我发现他对立体画平面的方法比较熟悉,于是我就让他根据平面去切这个萝卜。开始他切错了一些,不过在几次修改的情况下,终于切对了。这样,我准备了许多题目让他去切,开始他有些不熟练,后来根本就不用切萝卜,自己完全就可以想象出立体了。将课本上的数学生活化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四、坚信信念的力量

伟人和庸才的区别在于伟人有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就有了动力,有了信念才会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我的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贴上这样两个标签,一个是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目标,另一个是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每到坐在课桌前,他们最先看到的是自己的梦想和远方,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会帮他们克服在数学甚至在任何学科上的困难。

五、不抛弃,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已经成为不少人在工作上的励志名言,在数学上这句话也非常适用。平常的练习中,我建议学生们做一个专门的错题集,整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无论是自己粗心还是智力上带来的失误我都要求他们记录下来。对于学困生,我更是每周都会去检查他们的错题集,不允许他们抛弃每一个失误的地方。作为一个学生,考试几乎是家常便饭,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告诉我的学生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学习到什么,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如果放弃,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每次考试之后,我会给我的学生仔细分析试卷,发现许多的错误都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分析完试卷后我的学生会告诉我自己不是能力不够,只是考试时不够细心。这时我会让他们回去看看自己贴在桌子上的目标,告诉他们,只要不放弃,一切都有可能。所以,我的学生们没有放弃学习数学的。

六、注意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篇5

一、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

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复习教学能够提供积极的辅助效果.首先,它能够让学生将各种零散的知识汇集起来,有助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掌握更加系统与完善.复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让学生对于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加清晰.这对于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在实践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教学优越性可以得到直观体现.教师可以借助图表、图像等,将分散的知识点汇集起来,并且可以在图表的呈现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于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这不仅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也是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的方式所在.

例如,在复习“函数”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函数分为三类: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和反函数.学好函数就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等问题,还要掌握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和奇偶性等.教师和学生一同建立函数的大框架后,要逐条丰富,这样学生学习函数时,就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掌握函数知识,做到对整个知识框架了如指掌,从而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解答数学题时,学生要能够看到本质,把各类型的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与函数相关的题目,学生都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这是引导学生对于分散的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的必要性,也是思维导图这种教学形式对于复习教学能够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框架

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这是复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比如,几何知识是高中数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知识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随着学生对于各类知识的掌握的不断深入,学生越来越直观地感受到几何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很多看似无关联的几何知识,其实透过某种桥梁后,可以巧妙地联系起来,并且透过知识点间的联系往往能够为很多复杂问题的解答带来突破.这些都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点间联系的原因,也是让学生构建自身知识框架的重要前提.在实践这一教学目标时,思维导图的效用同样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促进复习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有些学生仅仅能够写出立体几何的一些知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多面体与旋转体等,但不能够掌握它们具体的性质,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探讨,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丰富思维导图,进而让学生的知识框架能够得到构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异面直线的判断,如何理解两条直线平行的判断以及两面垂直定理,等等.在相互有效的交流中,学生能够建立思维导图,掌握这些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为学生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思维导图在知识梳理时的作用,而且要引导学生自己来构建一些思维导图,让学生善于结合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来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巩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对于相应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这是思维导图效用的一种体现,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6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目前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单调教学方式。这样的复习,仅从教师教的情况、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考虑得比较多,追求的是一种接受知识。因而造成目前课堂上的复习课还是教师的一统天下,一切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商量选择、探索追究的余地,致使学生的复习处于被动、不情愿、不满或强制的学习环境之中,复习质量极差。

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②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③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④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其它三个方面能否能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基础,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空谈。现代学生观强调要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的状态,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对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尝试。力图通过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复习课结构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

1."以大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以大问题导学":(重在"问"、"导"、"学"三个字。"问"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是指根据特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困惑点,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对课程关系、问题引导、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处理,提出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和挑战性强的问题,引导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2."以大问题导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流程

下面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复习课》一课为例解说模式。

2.1 呈现目标。这个环节主要是由教师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目标、任务,以大问题的方式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看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方向、目标、任务。

例如:在复习《角的度量复习课》时,教师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上"角的度量复习课",开门见山向学生说,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复习角度量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方法,提高我们的数学思考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的任务,很快就能融入学习氛围中。

2.2 回顾知识。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教师以大问题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回顾、梳理本单元或学段或学期新学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竖(串)成线,横(连)成片,融合贯通,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掌握新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整理本单元或学段或学期新学的知识,理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联系与区别,巩固和掌握基本概念、算理、公式、解题思路和方法等。

例如:在复习《角的度量复习课》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什么是直线、射线?线段、射线、直线之间有什么联系?什么是角?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等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公式,为下面的综合练习做好铺垫。

2.3 综合练习。在复习完相关概念后,教师以问题的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或学段或学期新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综合练习,并注意查缺补漏,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质疑释疑,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复习《角的度量复习课》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1)填写表格,正确区分三者不同与联系 线段射线直线画出图形能测量吗?端点个数能延伸吗? (2)说说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射线?(手电筒的光束路灯车灯的光束)(3)追问:它们的相同点是什么?(都是直的),不同点见表格4、小组合作探讨:发现规律:过一点可以画( )条( ),过两点可以画( )条( ),有多少条线段,规律是什么?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质疑释疑,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展示评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展示汇报、欣赏评析、质疑释疑(教师作适时追问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展示汇报能力、表现力及质疑释疑的能力。学生(小组学生代表或学习小组4人)上讲台展示汇报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结果,台下的学生欣赏点评,提出疑难问题让展示汇报的同学或其他同学解疑,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进行追问或反问,让学生解释,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篇7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数学;教学质量

G633.6

初中学生对学习数学有健康的心理,是学习数学的前提,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问题的步骤

1.创设自由度

经常性的鼓励对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自由空间十分重要。曾在198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伯格教授就有这么一段话:“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东西。”同量他指出这个必须得有三个前提:一是老师的宽容心;二是老师的鼓励之态,三是老师的激励之情。给他们以足够的心理自由度。

2.搭起脚手架

20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心理学中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它强调的是学生独立解决的问题是实际发展水平与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差距,他认为学生依靠成人的帮助搭起学习的框架。对学生认知发展、心理发展也是最为重要的。

3.构建支撑点

情绪的高涨使学生能与老师在课中积极配合,形成心理乃至行为上的互动 。互动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互动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与行为上的同一,也当然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二、方案理论依据

本方案研究的理论依据有两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现代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结构理论。

1.建构主义现代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它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其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现代教学结构理论

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与老师作为相互依存,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教与学和联系就是显得十分密切。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指导学法,学习则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最大可能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学习兴趣培养的辅导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 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与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是要受兴趣和情绪左右。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

2.端正学习态度的辅导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对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他总是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自觉地学习,不依赖,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对学习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他不能自觉地认真学习,而总是比较消极地接受学习。

3.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辅导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中的注意力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作业和复习的行为习惯等。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学习的心理规律,会妨碍学习效果。辅导方式上采用抽取学习成绩好,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和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对比讨论,特别就“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小组的意见在班上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布置每个学生一周内写出改进自己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什么优点和问题;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等。

4.考试焦虑辅导

它主要表现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学生往往身心会感到极大的压力,身体感到不适,心跳与呼吸不正常。这些躯体症状妨碍他们在考场上的发挥,通常使他们思维混乱,不能很好地审题,粗心马虎或出现漏洞,看错行。有的在做选择题时,明明知道这题选“A”却把上题的答案“B”写上去,有的甚至出现明明简单至极的题,都要反复确认生怕不正确,延误了大量的时间,最后造成无法按时做完局面。

因此,在平时的考试中,我给学生营造适度的紧张,培养良好的心态,同时对在考试中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不良后果进行了分析。比如: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有同学怕影响成绩,担心考试失败后,同学、家长、老师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而出现的心乱如麻,头脑一片空白。考试后,我就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把这个难题,考试结果告知学生,让学生明白考试中,出现的难题是正常的。我做不出来,别人未必能做出来,给自己心理松绑。在期末考试和中考前,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

总之,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中小学心理健康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手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把握好在学科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一代新人能排除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干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贺银瑞《关于当前学校心理辅导的若干思考》, 《教育研究》 1998年1月

[2]吴志宏 郅庭瑾等著《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篇8

【关键词】复合函数 求导方法 教学教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99-01

复合函数求导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函数求导方法,也是微积分学里的重要内容,它是继学习了导数的四则运算和一些基本的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后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后续的微分和积分的基础。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既是导数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难点。本文就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的教学教法进行探讨。

在进行新课学习之前,可以先对复合函数求导方法中需要用到的两个知识点加以复习,第一点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第二点是复合函数的概念,即设y=f(u),其中,u=φ(x),且φ(x)的值全部或部分落在f(u)的定义域内,则称y=f[φ(x)]为x的复合函数,而u为中间变量,例如y=(2x+1)2,y=sinx2都是复合函数。初等函数是高等数学的研究对象,它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及有限次复合步骤所构成,且可用一个解析式表示的函数。因此,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是求初等函数的导数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引例,让学生对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了解。

引例 求函数y=(2x+3)2的导数。

方法一y′x=[(2x+3)2]′=(4x2+12x+9)′=8x+12

方法二 将复合函数y=(2x+3)2看作由基本初等函数y=u2和函数u=2x+3复合而成,分别求出其对应函数的导数,即y′u=(u2)′=2u, u′x=(2x+3)′=2,将两个导数相乘,即y′u·u′x=2u·2=2(2x+3)·2=8x+12,从而得到y′x=y′u·u′x的结论,该结论并不是偶然,对于一般的复合函数而言,该结论也成立,然后就引入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加以证明和运用。

1.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如果函数u=φ(x)在点x处可导,而函数y=f(u)在对应点u=φ(x)处也可导,则复合函数y=f[φ(x)]在点x处可导,且有y′x=y′u ·u′x或f′x[φ(x)]=f′(u)φ′(x)。

证明:设自变量x有增量x,相应的变量u有增量u,从而变量y有增量y,由于u=φ(x)可导,所以x0时,u0,于是,当u≠0时,

■■=■■·■=■■·■■=■■·■■=y′u·u′x,即y′x=y′u·u′x (当u=0时,也成立),该公式表明,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

2.复合函数求导方法基本步骤

根据公式y′x=y′u·u′x,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的基本步骤可以分为:(1)将复合函数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函数;(2)对简单函数进行求导;(3)将简单函数的求导结果相乘;(4)将中间变量函数回代、整理,即“分解——求导——相乘——回代”。

3.复合函数求导方法举例

例1 求函数y=(3x+1)6的导数。

解: 设y=u6,u=3x+1,则y′u=(u6)′=6u5, u′x=(3x+1)′=3,所以 y′x=y′u·u′x=(u6)′·(3x+1)′=6u5·3=6(3x+1)5·3=18(3x+1)5.

例2 求函数y=cosex的导数。

解: 设y=cosu,u=ex,则y′u=(cosu)′=-sinu,u′x=(ex)′=ex,所以y′x=y′u·u′x=(cosu)′·(ex)′=-sinu·ex=-sinex·ex=-exsinex.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求复合函数的导数关键在于能够把复合函数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函数。在熟练以后,中间可以不必写出来,而直接写出函数对于中间变量求导的结果,即分清复合函数的函数层次结构,由外向内逐层求导。

例3 求函数y=sinx3的导数。

解: 首先分清复合函数y=sinx3的函数层次结构,该函数由外向内的函数层次依次为sin( ),( )3,其中( )内为中间变量函数,所以由外向内逐层求导可得y′=(sinx3)′=cosx3·(x3)′=cosx3·3x2=3x2cosx3。

例4 求函数y=ln tan■的导数。

解: 首先分清复合函数y=ln tan■的函数层次结构,该函数由外向内的函数层次依次为ln( ),tan( ),■,其中( )内为中间变量函数,所以由外向内逐层求导可得

y′=(ln tan■)′=■·(tan■)′=■·sex2■·(■)′=■·sex2■·■=■·■·■=■=■.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复合函数求导方法的关键是分清复合函数的函数层次结构,由外向内逐层求导。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初等函数的构成是既有四则运算,又有复合函数,要求出它的导数就需要综合运用到四则运算求导法则和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求导。

例5 求函数y=exsin(2x+1)2的导数。

解: 首先分清函数y=exsin(2x+1)2的层次结构,该函数由函数ex和复合函数sin(2x+1)2相乘而成,因此求该函数的导数,应先使用乘积运算的求导法则,在求复合函数sin(2x+1)2的时候又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进行求导,所以有

y′=[exsin(2x+1)2]′=(ex)·sin(2x+1)2+ex·[sin(2x+1)2]′

=exsin(2x+1)2+ex·cos(2x+1)2·[(2x+1)2]′

=exsin(2x+1)2+ex·cos(2x+1)2·2(2x+1)·(2x+1)′

=exsin(2x+1)2+ex·cos(2x+1)2·2(2x+1)·2

=exsin(2x+1)2+4ex(2x+1)cos(2x+1)2

参考文献:

[1]李海英.浅谈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3).

[2]盛光进.高等数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篇9

一、教育辅导的必要性

教育辅导在小学生数学课堂应用是否存在必要性,探究该问题应从数学学习的科学落实入手探究。众所周知,数学学习应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愉悦环境的熏陶下,循序渐进地了解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知识点,并应用数学知识才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所在。对此,立足于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探究科学的教育辅导手段,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教学的优化发展,成为数学课堂优化创新的关键。因此,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教育辅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分地追求速度

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课堂学习应采取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辅导模式,但是,受传统教育辅导模式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中,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也是一味地进行灌输性教育辅导模式,忽视了教授学生如何解决思考难题的方法,不能充分地掌握知识的重点,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

2.不正确的教育辅导,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就是枯燥、无趣的一门学科,而教师又受传统教育辅导模式的影响,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制订正确的教育辅导方法,一味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慢慢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逐渐地会失去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三、教育辅导策略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新辅导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课堂学习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辅导模式,在教育辅导中,可促进师生双方的身份转换,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在更新数学辅导方法的同时,要与传统的数学辅导模式相结合,合理的制订教育辅导计划,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辅导,相互协作,共同进行数学奥秘探索,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传统认知。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将教育辅导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制订合理的教育辅导方案,有效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篇10

关键词:服务理念;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87-02

一、服务导向型高职数学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没有正确处理好高职数学教学与专业应用之间的关系,没有发挥高职数学教学为以后专业应用服务的作用。这就导致高职数学教学只停留在数学学科,而与专业课程的学习脱离,没有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匹配的服务,这就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实习,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利于高职数学的健康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的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就是高职院校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来调整高职数学内容,在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强调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使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提高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高职数学教学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服务,不仅仅是专业课程中应用到什么数学知识就讲什么,这就难以保证高职数学教学体系的完整性。以服务为导向的高职数学教学,需要能够加强专业课程中数学问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专业课程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服务。由此可见,高职数学教学以服务为导向,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增强高职数学教学服务性的措施

1.高职院校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数学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能将高职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能够与专业课程教师多交流沟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数学相结合。例如,在讲授线性规划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以生产安排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在讲微积分时可以与铺设线路的问题相结合等等。总之,高职数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尽可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时,要能够注意保持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要能够适当地选择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确保数学为专业课程提供服务。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也要注意先后顺序,要将数学学科安排在专业学科之前,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能够充分体现出数学教学效率。

2.高职院校需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来选择数学教材。在选择高职数学教材时,要能够突出实用性的原则,要能够确保专业课程与数学相匹配,提高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机电专业需要加强三角函数的学习,而财会专业则需要多学习一些与概率统计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管理专业则需要着重讲解线性代数方面的数学知识。目前,我国高职数学教材并没有根据专业不同而编制教科书,仅仅在例题中涉及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难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学习工作中的专业问题,也难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加以重视。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组织专业教师与数学教师,编制一套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的数学教材,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使数学教学为专业课程提供服务。

3.高职院校要能够完善高职数学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功能。要想完善这一功能,就需要在高职数学课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能够将高职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教师树立起终身职业教育的思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意识到,职业教育是自己人生中受教育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最终的部分。所以,高职院校数学教学需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岗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高职数学教学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要能够满足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要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高职数学教学除了给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外,还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服务。

4.高职院校要能够通过问题驱动的模式来增强高职数学教学的服务功能。这里所说的问题驱动的模式就是指在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将一系列相关的数学问题连接起来,以驱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不再机械地看待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来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数学教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发挥思维,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数学问题的解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思维的发展、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出贡献,进一步增强高职数学的服务性。

5.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用人单位不会要求他们使用纯数学理论知识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而会要求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数学工具来解决专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一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转变的更加简单直观,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注重介绍一些数学工具,根据专业课程来设置数学建模案例,这就可以将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相联系,增强数学实用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学科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创新高职数学教学观念,树立以服务为导向的数学教学目标,合理设置高职数学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水平,以此来实现高职数学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莫亚妮,梁宝兰,马南湘.以四种能力为导向探索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