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9:2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原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原理论文

篇1

通信原理》课程知识范围广泛,涵盖大量的通信技术概念及原理,每节课授课内容信息量较大。采用传统的课堂板书形式教学,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书写文字及公式推导,还需要绘制图表及框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无疑消耗了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影响教学效率。为此,课堂授课环节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前可以参考课程教材辅助所自带的多媒体参考课件,同时结合自身授课内容及进度精心准备并制作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对授课内容进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冗余。特别针对一些繁杂的概念性的解析,课件中主要显示其必要的提纲性文字,再结合口述、举例等方法予以解析;此外,针对理论公式的详细推导、系统框图等,也可以减少中间推导的冗余过程,而在重要的推导环节增加必要和详细的说明,以帮助学生的深入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文字书写及图表绘制的时间,极大的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且可以选择性的增补教学大纲外的必要的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抽象性的文字叙述可以辅以教学录像、网络图片或flas等,使其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多元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演示过程不仅可以动静快慢结合、图文声像并茂,且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概念原理简单化和形象化,既提高了学生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又起到了活跃课程气氛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对《通信原理》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2.中英文结合双语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英语,与国际化接轨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学校通信类专业已引入了包括Wiley、WorldScience等出版社国外系列经典教材,包括A.Goldsmith等编著的《WirelessCommunication》、J.G.Proakis等编著的《PrincipleofCommunicationSystems》等。上述教材已先后为国内多所985重点大学通信、电子类的本科生教学所采用并日益普及。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长足进步。目前,我国的电信科学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华为、中兴等国内通信设备提供商在通信行业的标准化协议制定、基站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及终端服务等领域已逐步取代了索尼-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等传统科技巨头,其关键技术的科技含量无论在亚洲抑或欧美市场都极具竞争力。与国际接轨,意味着无论在民企、私企、国企或是外资企业,通信业务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标准化协议及基本原理、样机使用、维护等说明均采取英文版本。可以说,没有良好的专业英文功底,甚至将很难适应于学生日后毕业进入企业所面对的技术工作需求。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快的适应、学习并掌握通信行业的英文资料学习、查阅等需求,在课程的授课环节中,采取了中英文结合的双语教学模式。为了能让学生逐步适应双语教学的进度,在课程实践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在课程的教学及课件制作过程中,适量引入一些知识、概念的专业英文名称及系统流程概念的中英文对照,例如,正交频分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OFDM)、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Multi-Output,MIMO),大规模天线(LargeScaleAntenna)[2]等技术概念的中英文解析,并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互联网或电子图书馆等方式进一步查阅相关技术的特点及扩展知识。在熟悉相关技术专业名词及概念后,在逐步过渡到全英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相应的专业英文技能。从期末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在中英文双语授课的模式中,不仅学习到了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能较好的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

3.新技术专题报告,填补教科书空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通信技术的前沿动态

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新原理发展迅速,每年在IEEE数据库中针对无线通信领域的理论创新科技论文多达数以万计。针对通信领域技术标准化协议的日新月异,《通信原理》本科教材的知识内容略显陈旧,例如,即便国内不少高校均使用的新版教材《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第六版)中,仍未涉及到当前国内外业已广泛商用化的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理论框架及原理。为了填补教科书新知识新技术的空白,同时激发学生对当前通信领域最新前沿技术动态的了解与掌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专题技术报告的形式,结合授课教师的科研领域,为学生详细讲解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激发学生对当前通信行业尖端高新技术的求知欲。例如,笔者在该课程授课过程中,针对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协议与构建等领域,邀请了中山大学—思科中国(Cisco)网络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为学生举办了一次专题知识讲座,讲座的内容围绕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包括自组织网络、传感器网络、认知无线电网络等技术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为学生做了多角度的讲解。讲座结束前,专家与学生分享了上述通信网络技术热点问题及相应的文献查阅方法,帮助有兴趣继续深造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通过反馈,大多数学生在专题讲座后加深了对通信行业前沿技术的了解,并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这一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广泛好评。

4.结语

篇2

论文摘要:扩频通信是现代通信系统中新的通信方式,它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和抗多径性能,频谱利用率高。本文介绍了扩频通信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发展应用。

一、扩频通信的工作原理

在发端输人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可见,一般的扩频通信系统都要进行3次调制和相应的解调。一次调制为信息调制,二次调制为扩频调制,三次调制为射频调制,以及相应的信息解调、解扩和射频解调。与一般通信系统比较,多了扩频调制和解扩部分。扩频通信应具备如下特征:(1)数字传输方式;(2)传输信号的带宽远大于被传信息带宽;(3)带宽的展宽,是利用与被传信息无关的函数(扩频函数)对被传信息的信元重新进行调制实现的;(4)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函数进行相关解调(解扩),求解出被传信息的数据。用扩频函数(也称伪随机码)调制和对信号相关处理是扩频通信有别于其他通信的两大特点。

二、扩频通信技术的特点

扩频信号是不可预测的、伪随机的宽带信号,其带宽远大于要传输的数据(信息)带宽,同时接收机中必须有与宽带载波同步的副本。扩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抗干扰性强

扩频信号的不可预测性,使扩频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干扰者很难通过观察进行干扰,干扰起不了太大作用。扩频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扩展了信号带宽,所以即使信噪比很低,甚至在有用信号功率低于干扰信号功率的情况下,仍能不受干扰、高质量地进行通信,扩展的频谱越宽,其抗干扰性越强。

2.低截获性

扩频信号的功率均匀分布在很宽的频带上,传输信号的功率密度很低,侦察接收机很难监测到,因此扩频通信系统截获概率很低。

3.抗多路径干扰性能好

多路径干扰是电波传播过程中因遇到各种非期望反射体(如电离层、高山、建筑物等)引起的反射或散射,在接收端的这些反射或散射信号与直达路径信号相互干涉而造成的干扰。多路径干扰会严重影响通信。扩频通信系统中增加了扩频调制和解扩过程,利用扩频码序列间的相关特性,在接收端解扩时,从多径信号中分离出最强的有用信号,或将多径信号中的相同码序列信号叠加,这样就可有效消除无线通信中因多径干扰造成的信号衰落现象,使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多径衰落特性。

4.保密性好

在一定的发射功率下,扩频信号分布在很宽的频带内,无线信道中有用信号功率谱密度极低,这样信号可以在强噪声背景下,甚至在有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进行可靠通信,使外界很难截获传送的信息,要想进一步检测出信号的特征参数就更难了.所以扩频系统可实现隐蔽通信。同时,对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码,旁人无法窃听通信,因而扩频系统具有高保密性。

5.易于实现码分多址

在通信系统中,可充分利用在扩频调制中使用的扩频码序列之间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接收端利用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解扩,在分配给不同用户不同码型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这样同一频带上许多用户可以同时通话而互不干扰。

三、扩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在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一直在走增加信号功率,减少噪声,提高信噪比的道路。即使到了70年代,伪码技术已经出现,但作为相关器的“码环”的钟频只能做到几千赫兹也无助于事.近几年,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几十兆赫兹,甚至几百兆赫兹的伪码发生器及其相关部件都已成为现实,扩频通信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通信的发展史又到了一个转折点,由用信噪比换带宽的年代进入了用宽带换信噪比的年代.从最佳通信系统的角度看扩频通信.最佳通信系统一最佳发射机+最佳接收机.几十年来,最佳接收理论已经很成熟,但最佳发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伪码扩频是一种最佳的信号形式和调制制度,构成了最佳发射机.因此,有了最佳通信系统一伪码扩频+相关接收这种认识,人们就不难预测扩频通信的未来前景.从9O年代无线通信开始步人扩频通信和自适应通信的年代.扩频通信的热浪已经波及短波、超微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码分多址(CDMA)已开始广泛用于未来的峰窝通信、无绳通信和个人通信以及各种无线本地环路,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接入网是由传统的用户线、用户环路和用户接入系统,逐步发展、演变和升级而形成的.现代电信网络分为3部分: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由于接入网发展较晚,往往成为电信发展的“瓶颈”,各国都很重视接入网的发展,因此各类接人技术和系统应运而生.由于ISM(IndustryScientificMedica1)频段的开放性,经营者和用户不需申请授权就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频段,而无线扩频技术所使用的频段(2.400~2.483)正是全世界通用的ISM频段,包括IEEE802.11协议架构的无线局域网也大部分选用此频段.在无线接人系统中,扩频微波与常规微波相比有着3个显著的优点:抗干扰性强、频点问题容易处理、价格比较便宜.而且,扩频微波接入技术相对有线接入技术来说,有成本低、使用灵活、建设快捷的优势,在接入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扩频微波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语音接入(点对点);数据接入;视频接入;多媒体接入;因特网(Internet)接入。

四、结语

扩频通信是通信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发展方向,是扩频技术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论述了扩频通信的特点、理论可行性及典型的工作方式。扩频通信的强抗干扰性、低截获性、良好的抗多路径干扰性和安全性等特点,使它的应用迅速从军用扩展到民用通信中,它的易于实现码分多址的特点,使它能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完美结合,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参考文献:

[1]曾兴雯等.扩展频谱通信及其多址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3

通信电源的配置以及工程建设和系统设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通信电源的设计只考虑了可靠的使用性,而忽略了应急方面的设计。在建立新的通信站时供电设备不齐全,发生通信事故时,蓄电池不能长时间持续供电,当时又没建立应急措施,便会导致通信线路中断。另外,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建立通信站,在运行过程中,极可能会引起电源系统的故障,比如火灾等一些严重事故。选址通信站的建立环境相当重要,除了好的主设备机房配备外,其它的组成部分比较差,导致电源设备不能长期而可靠的运行,相应的机房对防台风、防汛、防雷电工作也不到位。无法保证通信电源长期可靠的运行。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的不完善与设计技术的不规范不切实,在设计和维护时遵循的规章制度不完善,给整个电力通信网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本没有设置专门的通信电源维护和管理的有关岗位。另外,没有相应的技术管理,也更是缺少相应的维护方法,通信电源各种设备的运行维护不能有计划的、科学的维护管理。

2通信电源常见的故障及维护

2.1蓄电池出现的故障及维护在多数的变电站事故中,多数导致事故的原因就是蓄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的情况,由于电流出现了异常,最终致使蓄电池产生了爆裂的情况,蓄电池负极的接线外绝缘层可能受到了损坏,接触到了蓄电池架。由于蓄电池架连接着地面,绝缘层的损坏处接触到蓄电池架,导致对地放电,电源线会严重过热,从而引起火灾。所以管理人员在建设通信站时一定要注意在建立蓄电池柜时尽量不接触地面,以免造成上述的事故。交流供电替换载波机,交流分配屏接至载波室,防止微波室和载波室接地网通过电源线连接。另外,严格对蓄电池进行定期的检查工作,如发现蓄电池的损坏情况,及时地做出更换,并同时进行蓄电池的充放电工作,使蓄电池性能保证正常的使用要求,在通信站中蓄电池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我们平时用电停止输送时,蓄电池发生故障,那么会导致所有的机器设备停止工作,进而整个通信发生中断现象。因此,蓄电池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当然,蓄电池的维护工作也是有一定困难的,目前,我国的蓄电池大都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这种蓄电池较比以前的蓄电池有明显的优势,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大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而这种优势也导致工作人员忽略蓄电池的日常维护,致使长期的使用而并没维护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因此,虽说这种蓄电池的优势较大,但也要在正常的使用中定期的对蓄电池进行维护检查工作,如有损坏以便及时更换,保证蓄电池的使用状态达到指定的标准。

2.2高频开关电源的故障及维护如果主干网端发生了失压的情况,应首先对电源开关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会发现内部的一个开关电源出现交流警告,接着对出现交流警告的电源开关仔细检查,发现整流模块已经没有了丝毫的电压,对开关电源的检查,进线交流接触器没有完全的接合,再对交流切换控制的电路板检查,电路板控制插件出现了松动情况,那么立刻对控制插件进行紧固,使控制插件重新开始工作,经检查维修电源开关正常运行,还要对它观察一些时间,留意查看防止再出现异常。在出现失压的情况下,要对主要控制插件进行检查紧固,使其重新工作。设备重新工作时,还要留意观察,以防再次出现异常。电路板上的控制插件出现松动,是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通信机房在初建时都会设置一台带有自动切换单元的交流配电屏,它具备两路自动切换单元功能。一般情况下两路市电是经过交流配电屏然后到达通信电源。所以工作人员应该甩开两路自动切换电源,将市电直接引入到整流模块控制空开和交流负载配电单元,经过改革后的通信电源交流电流,增加了稳定性,工作运行中会更安全、更稳定。

3小结

篇4

十多年前我国精神医学和美国精神医学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进入90年代以后两者正逐渐靠拢。美国精神医学从精神分析方向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我国精神医学正在心身统一的整体观基础上不断地整合现代的理论与技术。当我们将西方的诊断系统和评估测验用于中国病人时,焦虑和抑郁的发现率似乎比过去想象的更和西方的情况接近。这表明一旦我们应用相同的临床语言整理各自的经验时,我们将发现,人类的相似远多于其差异,精神医学同样如此。

系统模式的构想

在本文中,作者在上海中山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系统模式,并采用两个时段的临床资料说明这种模式的运作情况。根据一般系统论[1],我们将人视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处于生理和心理社会的稳态之中。每个人由若干子系统组成,依次为外部较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人的心理系统也能被分为三个子系统:行为的、情绪的和认知的[2],介于其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这些系统和子系统构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层级,这种层级的任一层次的改变都会影响其他层次的功能。因此,一个人的功能不仅可被器官病理变化所影响,而且可被人际或家庭层次的功能失调所影响。

为了描述病人的功能状态,理解其心理障碍的决定因素并作出合理的治疗计划,心理卫生专业人员要考虑全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既然生物心理社会层级可在多个层次受到影响,那么,多维评估和多层次干预显然是唯一合理的方法[3]。

一个人的稳态不是固定的,它不断地被调节。如果一个人的功能状态发生障碍,通常有三种途径可用来恢复正常的功能状态或达到另一种稳态:①物质交换:例如,药物、饮食或给氧;②信息交换:很多刺激,包括言语,能进入信息加工过程,对人的系统发挥调节作用;③“意识反馈”:根据R.W.Sperry的意见,人的系统最高层次的功能是意识,这是将人和其他生物区分开来的唯一特征。意识能对人较低层次的系统功能进行调节,显然也调节社会层次的功能[4]。这对治疗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反馈技术如认知和行为反馈常在心理治疗中应用,自我监测、治疗会谈时情感反射和言语复述、行为再塑造、识别负性想法(功能失调想法日记)和识别潜在功能失调性假设都是认知行为反馈的例子[2]。这三种途径在恢复病人正常功能方面是互相补充的,成为综合医院心理咨询中对病人进行干预的基础。

1987年中山医院建立了上海市综合医院第一家医学心理门诊,旨在对非精神病[5]如神经症、抑郁症、进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提供帮助。这些病人通常到综合医院寻求帮助,他们易被忽略或误诊,造成过度的医药资源消耗,但大部分病人的问题依然如故。

为了帮助这类病人,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实施多层次干预的治疗项目。小组由临床医师或精神科医师、心理测试人员和心理护士组成,每周门诊两次。每位病人有30分钟左右的时间讨论他们的问题。临床工作中应用DSM-III-R和ICD-10诊断标准。

评估与治疗内容

一、多维评估:为了决定治疗途径,每位病人都要进行多维评估,即对每位病人的生理、情境、行为、情绪、认知和人际/社会诸方面进行评估。多维评估不仅提供了诊断的资料,而且为病人的主要问题提供了比较准确的信息,为选择适宜的多层次干预方法提供了基础。二、治疗目标:医学心理咨询的一般目标是帮助病人解决现在的问题,减轻不适与痛苦,并使他们能对付将来发生的类似问题[6]。

三、治疗性医患关系:正如Rogers指出,建立促进成长咨询关系的唯一方式是治疗者体验并表达三种互相关联的态度:无条件地积极关心、设身处地地理解和真诚[3]。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很有价值的。医生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是平等的,好像是一个研究小组的成员,但医生采取主动、指导和鼓励者的角色。为了达到治疗目标,他们一起协同工作。

四、多层次干预:对一个特定病人,干预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多维评估的结果。对一个病人使用的方法可能和另一个病人很不相同,认知行为方法是这一治疗项目的核心。如果生理评估表明,生理因素在病人的疾患中起了显著作用,那么,有时也应用药物。药物被视为整个多层次干预中一个互补的环节。疗程和短程心理治疗相当,通常不超过3个月。

篇5

1.1医护流程优化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后,避免了护士在人工核对患者身份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护士手工记录,修改医嘱信息,实时记录生命体征信息,打印医嘱信息、生命体征信息等工作流程,全方位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优化了整个临床医疗管理,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的效率。医嘱执行流程优化如图4所示,生命体征录入查询优化如图5所示。

1.2系统架构在该移动护理系统中,护士可以查看患者的护理病历、医嘱流程、护理文书、腕带扫描、护士站应用和系统设置几个部分(如图6所示)。

1.2.1护理病历护理及医嘱处理是护士每天的工作。通过护理病历模块,护士可以实时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并结构化地记录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和其他各项指标,同时反映在患者的结构化病历模板中[4]。护士在测量患者某一时刻的体温、脉搏等后,通过使用PDA,点选记录字段,就可方便地将数据录入系统。

1.2.2医嘱的执行和护理文书的处理对患者使用药品、护理医嘱的执行是护士执行医嘱的主要操作内容。区别于传统的护士先打印执行单,再依次执行的手动方式,移动护理的优势在于无需护士打印医嘱执行单。护士可以通过系统直接查看医嘱执行项目,并根据不同医嘱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以输液类医嘱为例来说明整个移动护理系统的业务流程:系统自动将医嘱项目生成相应的一组条码,并将姓名、床号等患者的基本信息打印在标签上,同时打印出配液相应的医嘱项目。这样一张集合患者身份、医嘱信息的条码标签会粘贴在已配好的输液器上,再将这份液体交予执行护士执行,配液护士根据打印出的医生医嘱信息进行配液。这样的操作流程不但方便护士执行医嘱操作,也减少了护士使用计算机的次数。同时系统采用条码扫描的方式,使得整个护理工作显得有条不紊。在护士进行医嘱执行时,先扫描患者腕带上的身份识别条码,核对患者身份,再扫描输液器上的条码,当进行扫描确认时,系统就完成了患者与医嘱执行项目的核对,也只有在患者信息与医嘱的执行对象完全匹配的时候,系统才会给出相应的确认信息。最后护士只要点击确认,即可完成此次医嘱的执行[5](如图8所示)。

1.3应用优势

1.3.1患者信息的床边输入与查询确认该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手工记录患者体征信息和纸质查询诊疗信息的工作方式,也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获得和处理电子化的患者信息。

1.3.2医疗管理中的实时审批在医院管理和医疗管理中涉及到诸多审批流程,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得审批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如抗生素、品的管理)。这样既降低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又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护理,最终使医院的审批制度既严格又切实可行。

1.3.3药物条码化管理在系统设计中,还利用了条码和条码打印机,通过打印条码,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易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将信息化技术直接应用至患者床边。条码技术的普及也使医院实现了实时计费的收费模式。在患者诊疗过程中,任何诊疗服务的提供和药品的服用都实时传递至医院的HIS数据中心,做到患者确认、消费明晰、收费清晰,使诊疗消费有据可循[5](如图10所示)。

2技术创新点

2.1移动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是各类智能设备在无线网络环境下,通过实时计算和移动数据传输等功能,及时地将信息准确提供给网络内的其他用户和系统的一种技术。同时移动设备还支持一维、二维条码以及RFID标签信息的采集和数据通信。

2.2“军卫一号”接口及中间件技术为了保证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化、兼容性和扩展性,系统采用中间件平台实现与各个系统的数据交换。在移动护士站系统中,通过接口技术读取患者在“军卫一号”HIS中的基本信息以及医生所开具的医嘱,并在移动护士站和PDA上予以体现。在医嘱执行之后,自动(PDA)或手动(移动护士站或PDA)填写医嘱处理时间,并将医嘱处理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接口反馈给HIS进行记录,从而完整地记录整个医嘱的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服务器中的中间件负责移动护士站和HIS之间的权限校验、负载均衡、同步处理和系统自动升级服务。

2.3条码和RFID技术条码和RFID技术主要体现在患者诊疗信息、身份信息、药品信息及标本信息等标签的搜索、录入和识别。通过使用条码和RFID技术来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保证信息的准确程度,也杜绝了人工判断所造成的差错。

3结语

篇6

[关键词]统计信息管理医院现代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内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工作为医院高层制订和完善医院规划、目标考核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新时期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医疗事业要得以长足的发展却又不可避免地触及这一领域。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的职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现状

目前,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统计工作正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其内容、范围及服务对象均有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医院统计工作是实现医院内部发展的必要渠道,但统计工作现状却不尽人意,远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医院统计专用程序体系相对落后。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统计系统得以更新和完善,但医疗统计报表的固定模式和单一统计指标不能满足医院医疗管理的多层次需要。统计指标程序体系不完善,势必影响医院全方位、立体化统计数据的展示,容易误导医院高层决策。同时,国内医院的统计程序大都停留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阶段,使一些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无法直接提取利用,统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抄写、计算、录入,这就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消耗。

2.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尚未得以充分认识。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领导者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和统计而已,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辅工作,却忽略了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将统计科室其归类于后勤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舍不得投入,导致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常少,大大降低统计人员的主动性。

3.统计数据检验方法匮乏造成医院统计数据的失真。国内医院统计数据收集模式不相同,各科室按日或按月定期报送,统计人员再按其所报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但所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却缺少相应的检验措施,而个别临床科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采取“假出院”的方式,让病人中途结帐出院,再次办理入院手续,人为增加医院出院病人数量,造成统计数据的失真,降低数据的可信度。

4.统计队伍人员配备不合理,整体素质相对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医院统计人员大部分并非专业出身,知识贮备陈旧,医学统计理论匮乏,卫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对统计工作获得的大量数据只能说“是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由于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又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环境中,以致于对统计信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跟不上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二、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要适应医院的深化改革,是统计工作改革的重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

1.加大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医院管理正处于高度信息化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使统计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更加重要,医院领导应重视统计工作,将其列入医院管理体系,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不断改善统计工作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统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预测的整体功能,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必须从单一业务分析向全面综合分析转变,建立一套与医院管理、医疗、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使决策层对医院情况全方位把握,将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益统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比较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成本性态分析法等手段强化成本效益的分析,建立起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

3.制定可行的统计数据核查体系,把好统计信息质量关。统计的生命在于数据的准确性。制度不健全、统计口径不统一,势必导致医院统计数据误差,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因此,要完善内部统计制度,健全各种原始登记、台帐和报表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制度、统计监督制度、统计周期数据普查制度,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分类标准化、数据处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核查,强化临床、医技等业务部门对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规范数据采集点的数据质量,确保采集数据准确无误。

4.明确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健全医院统计工作机构。目前有些医院没有单独设置统计机构,由兼职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统计工作,影响了统计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设立一个统计机构,对全院各项业务统计工作实行汇总、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有效地实现统计工作主体明确化、统计职责具体化、统计工作责任化。

5.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搞好统计工作归根到底要靠专业人才,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统计人才。统计人员必须严格贯彻《统计法》,遵守统计工作职责,拓宽知识面,掌握与医院统计相关的多学科知识,熟悉统计业务,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增强统计服务意识,能根据管理需要分析统计资料,调整统计项目,灵活运用统计方法,满足不同需要,认清当前形势,不能被动等待,应积极地去面对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为医院管理服务。

总之,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将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关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开拓创新,将统计工作与医院现代化管理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统计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的效率,为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和稳步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篇7

系统功能主要通过业务层及数据访问层的类文件、对象和界面实现,其中,相同功能的类进行封装构成功能组件。本系统主要构建了system.dll、mis-sion.dll、database.dll组件文件,system.dll组件实现系统基本页面及用户管理功能(登录验证、页面加载、系统用户管理等),mission.dll组件实现系统功能流程操作,database.dll组件实现与数据库间的数据交互。system.dll与mission.dll构成业务层,database.dll实现数据接口层[3]。

1.1数据访问层的database.dll组件使用技术访问Oracle数据库。是.NETFramework用于和数据源进行交互的面向对象类库。本系统采用Framework数据类库,主要使用Connection连接对象连接数据库、com-mand数据命令对象执行增删改SQL语句、DataReader数据读取器对象、DataAdapter数据适配器对象及DataSet数据集对象[3]。

1.2业务层的system.dll组件system.dll组件主要实现系统用户分组、用户权限、登录验证、页面加载等功能。当使用者登录时,Web页面调用system.dll的usermanager.cs类文件中的userlogin方法。userlogin方法引用database.dll中的runsql和runproc方法,从数据库中获取用户对应权限及密码验证,重组Web页面。

1.3业务层的mission.dll组件mission.dll组件主要实现系统业务功能,包括项目维护、考核成绩录入、人员管理、任务人员筛选及查询统计等功能。组件中的类文件执行查询、添加、删除、更新、维护等操作,通过调用数据访问层组件的各个方法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4]。

2主要功能实现

2.1动态生成功能模块设计时考虑系统的拓展性和可移植性,Web导航页面、任务保障维护和成绩录入模块均是动态生成的。使用者只需维护好任务字典和考核科目、子科目、项目字典以及考核规则表,表示层Web导航页面自动刷新,任务保障和成绩录入模块根据维护好的字典项目调用mission.dll类文件中的bindmis-sion、bindclass、GridViewShow等各种方法自动更新显示。

2.2卫勤任务人员选拔卫勤任务人员选拔是本系统设计的主要功能。根据历次参加卫勤任务的情况、日常考核科目的成绩、卫勤保障人员的状态等综合测评结果进行本次卫勤任务人员的选拔,选拔结果同时反馈至日常任务维护中。此项功能的实现主要采用.NET中的虚拟表技术,调用Oracle数据库中的createtableproc存储过程生成虚拟表动态创建绑定gridview显示,gridview列名为人员信息、任务名称及考核科目(这几项从字典表中提取,具体内容和列数不确定,gridview字段值为列名对应人员信息、任务保障次数及考核项目按权重算出的科目成绩)。

2.3ajax控件的使用ajax是异步Javascript和XML的缩写。在传统的Web网页中,当浏览器向服务器提出访问请求时,Web页面的每个服务器控件均与服务器连接一次。而在ajax处理模型中,一些页面元素可以直接调用ajax引擎实现功能,只有当信息必须从服务器上获得时才访问服务器,这样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本系统在登录用户的验证码、时间控件的获取、同步刷新导航列表等功能中均使用ajax控件,本文中不再赘述。

3结语

篇8

【论文摘要】医院信息系统是借助现代的数字技术,引进现代管理概念,对落后的经营模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改革,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内涵和质量,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是医院信息化工作发展的关键课题。本文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概念,阐述了如何规划、构建医院信息系统新模式,列举了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几个条件。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网络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篇9

(1)综合信息展现。实现集中的应用性能管理、事件故障管理、业务服务管理、业务处理状态跟踪和报表展现。同时通过集成机房环境监控、基础设备以及应用等监控系统,进行统一分析和展现。(2)用户及权限管理。提供统一权限认证机制。能够基于用户组(角色)进行用户管理,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后能够看到不同的管理内容。(3)日志管理。管理员通过此功能可查询平台内用户操作的日志,如登录日志、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日志。(4)报表管理。根据展示内容的不同,报表以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多种不同形式直接展示统计分析结果,为用户提供决策和分析的支持。报表分为性能管理报表和事件管理报表。

2集中监视管理模块

2.1综合告警管理

将从EMS或设备通信接口实时采集的告警经过信息统一、映射和过滤,显示到平台中。平台提供综合查询、统计、前转等功能帮助运维人员对各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判断、处理。告警管理包括以下功能:告警采集、告警提示、告警信息处理、告警查询、告警过滤、告警统计、告警信息同步、告警级别设置。

2.2综合性能管理

性能管理主要包括:性能监测管理、性能数据上报管理、性能数据管理和性能门限管理。(1)性能监测管理:创建性能监测任务、查询和修改性能监测参数、挂起和激活监测任务、删除性能监测任务。(2)性能数据上报管理:在每次上报周期到达后,平台能够获取到当前的性能数据,将得到性能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3)性能数据管理:实现当前性能和历史性能数据查询、性能数据备份、性能数据删除。(4)性能门限管理:设置、查询、修改性能门限和越限告警上报。

2.3光纤监测

采用光开关+OTDR的方式对被测光纤进行轮巡监测。通过分析OTDR曲线可以准确地找出光纤故障的类型与距离。之所以需要光开关来切换不同的光纤链路,是因为OTDR成本比较高,通过多路光纤链路来平摊OTDR成本,使整个平台的成本降低。

3综合运维管理模块

3.1故障处理

针对平台集成过来的设备报警信息,直接分派给相应运维人员,并第一时间通知其进行查看解决,可充分记录日常运维工作量,以及每位运维人员的工作内容,以支持定期统计分析,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2知识库

知识库一方面可以与故障处理流程相关联,将日常运维中的故障报告、解决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通过审核纳入到知识体系中来,方便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还支持手工录入,可以将企业的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技术资料等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供大家查看。此外,运维人员还可以将日常操作心得等录入进来,以便知识积累和共享,有助于运维人员技能的提升。

3.3设备资产管理

对所辖各通信设备、备品备件、ODF、DDF、光缆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对设备的基本属性信息进行全面、完善的管理,包括设备所在机房、机柜,设备的名称、品牌、型号、使用年限等。针对备品备件,基础信息库包括备件品种、生产厂家、设备型号等信息。相关运维人员可对管辖设备信息进行查询、修改等操作。ODF、DDF管理:平台通过图形和表格松耦合方式管理ODF、DDF设备。面板图和实际的面板基本相同,排列方式、命名规则保持一致。对于已使用、未使用、不可用、预占等不同状态的端口,在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对于已使用的端口,可在图上标识其业务名称等信息。光缆资源管理:依据建设方式和敷设方式,用不同标识予以区分;同时可查看、编辑纤芯数量、长度、纤芯使用情况等信息。

3.4值班管理

提供值班表配置界面,并支持值班表的录入、删除、修改、查询功能,值班人员根据值班表填写值班记录。交接班时,接班人员登录系统后,自动显示上一班人员工作情况,并将未完成任务置顶。值班人员可按日期查询自身以往值班记录。

3.5进出机房管理

值班人员通过填写进出机房登记表记录申请出入机房人员信息、工作内容、出入时间等,实现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的查询和监管。

3.6运维巡检管理

集成光纤测温系统:通过开发接口的方式,将光纤测温系统的数据集成到相对应的表单,可按需要将监测数据进行表格、曲线等多种形式展示。集成点检系统:通过开发接口的方式,与现有点检系统相结合,将点检数据导入本平台,便于集中查看相关信息。

4结语

篇10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通信行业则是这一转变最主要的推动力量。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不仅直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同时,通信行业的发展带动着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如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等间接产业,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贡献值。因此,通信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型产业之一,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影响巨大。

研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通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研发人员而言,通信行业的研发人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技术专业性强、员工的替代性和通用性低。通信行业可以继续细分为:无线、光纤、微电子等多种技术体系,对于各个技术部门的研发人员而言,可谓隔行如隔山;(2)知识更新迅速。据调査显示,通信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仅为3年左右“3)责任异常重大。由于通信行业是国家基础性行业,任何微小的错误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运转障碍,因此,作为行业前端的研发人员肩负着责任非常巨大。

2、通信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离职原因

有调査显示,人力资源成本占普通研发项目的40%,而通信行业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占研发成本的50%左右。这样,各大通信企业都致力于:如何在有限的研发经费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通常而言,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方法:一是提高研发人员的效率;二是缩减用人数量。实际操作中前者太困难,因此,劳务派遣服务应运而生,成为各大企业缩减员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最主要的手段。

“劳务派遣”即劳务外包,是指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将储存的各类人才派遣到相应企业的工作岗位上,同时,为用人企业提供诸如招聘、员工测评、人职培训以及各类人事管理,用人企业只需缴纳既定的服务费用的一种服务。这是现今外包服务向人力资源管理渗透的表现。劳务派遣工的人事档案仍属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由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支付薪水、缴纳相关保险等。

据调査发现,我国通信行业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是指员工和企业之间约定俗成的内隐性契约,即双方对各自责任和义务的主观约定。通信企业与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遭到企业破坏时,研发人才就有可能离职。通信企业与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的心理契约破坏主要体现在:(1)感情契约难以维持。通信行业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非常脆弱,当员工发现企业并不重视他们,与其感情联络很少时,二者之间脆弱的感情契约一碰即断;(2)理性契约缺失。劳务派遣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学习晋升的机会与被派遣企业并无直接联系,理性契约缺失。

第二,工资薪酬不合理。不合理的工资薪酬往往是导致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通信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薪酬主要有人力资源公司发放,长期的“同工不同酬”导致派遣员工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最易引发员工离职。

第三,工作压力过大。研发工作一般都有具体的时间期限。为了早日得到研发成果,企业一般都不遗余力的压榨研发人员。尤其是像通信这种产品更新快的行业中,一个研发项目从立项到获得成果,最短可能不到一个月。其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长期加班加点提高研发进度,私人时间被繁重的研发工作占用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通信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离职的原因。

第四、对工作环境不满。对于研发人员而言,轻松、友好的工作环境对于活跃其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作为知识水平相对较髙的群体,研发人员比一般的员工更关注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他们大多希望能在一个平等、民主且团结的团队中工作。有的企业非常注意本企业员工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却忽视劳务派遣员工的相应要求,致使劳务派遣研发人员对工作环境产生不满从而另谋他就。

3、通信研发项目中的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一,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针对因与企业内部员工薪酬对比的巨大差异使得劳务派遣员工逐渐产生离职的问题,通信企业应该建立内外一致的薪酬制度,使员工相信:完成的工作任务一样,得到的报酬乜一样;对团队的贡献一样,报酬乜一样。尽量做到任务分配、绩效评价以及工资发放上的公平合理,这样能有效维持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关系,调动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放弃离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