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文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变迁的概念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是在乡村环境中长期孕育发展的,渗透在乡村的建筑及居民的思想言行中,因此乡村旅游文化也渗透在吃、住、行、游、娱、购的各环节,渗透在旅游的全过程。
文化变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文化变迁是指发生在乡村环境中的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现象,乡村旅游文化变迁则是指依赖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变迁现象。
二、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特征
1.传统性。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农村是社会的根基,农民是社会的基础理论。农村有着最传统、最原始的中国特色文化,不论是历史悠久的农耕五谷文化、精雕细作的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是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都依附于乡村文化而存在,这些乡村文化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依旧能历久弥新,在于乡村文化的传统性特征。
2.原生性。乡村旅游地区景观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村民相对朴实,人口分布集聚,农业化程度高,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并且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也相对保留着自然原始状态,因为乡村地区的相对封闭性,乡风民俗在乡村地区也能得到完整的继承和延续,而且乡村建筑文化和社会文化也能得到继承和延续,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3.脆弱性。旅游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相互接触、排斥或融合。城市游客本身所携带的“强势文化”会对“弱势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由于文化本身的价值趋向性,旅游目的地就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吸收了旅游者所携带的“强势文化”,因此,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具有脆弱性。
三、以三九坞为例的乡村文化变迁
1.乡村旅游发展的建筑文化变迁。乡村建筑文化是一种土生土长的乡村文化与精湛技艺相融合的结晶,我国的乡村建筑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如土楼、竹楼、吊脚楼、窑洞、徽派建筑群等。就三九坞而言,乡村居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自然而然地摒弃了原有的古村落建筑风格的房屋,选择乡村所特有的二至三层的小洋楼,而三九坞“洋家乐”秉持的理念是古色古香的乡村气息的建筑群,偏好选用木头、石头、竹子等天然建筑材料,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乡村发展的同质化进程,恢复和保护了乡村建筑文化。
2.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景观文化变迁。乡村发展前,三九坞与普通的村庄一样,植被景观顺其自然生长,景观特征不突出,而乡村旅游发展后的景观更多地满足了旅游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外国游客及高端游客的需求,突出了强烈的乡村旅游景观特征。三九坞在维持原有的乡村本色基础上,构造小溪、流水、石板桥、石子路、木板凳等乡村特色以及维护莫干山特色的原生态竹林,与“洋家乐”的理念相辅相成。
四、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1.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性文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在文化”。乡村旅游的商品化现象和同质化现象破坏了乡村原有的传统和封闭性特征,也造成了游客的乡村旅游的审美疲劳。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区别对待“显在文化”和“隐在文化”,对“显在文化”进行提炼和加工成旅游商品提供给旅游者,而对“隐在文化”则要好好地保护和继承,以保持乡村旅游的独特性。
2.乡村旅游开发实行差异化战略。乡村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就目前来看,农家乐依赖其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价廉质优的服务而占据了乡村旅游的大多数,但农家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可开辟一条“中西”模式,以优势资源为吸引,鼓励国内外创业者、文化创意者投资乡村旅游,融合当地民俗与西方文化、传统理念与现代文明,开发新业态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化、国际化。
3.理性对待乡村文化变迁。乡村文化变迁是社会发展至一定时期的产物,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文化变迁而言,是催化剂的作用,即便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也处于不断的变迁中,文化变迁无法用量化的数据来衡量,因为无法确定文化变迁的基数。不能断言乡村文化变迁是不利的,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进程势必会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乡村文化的变迁,并尽量引导文化变迁往利好的方向。
4.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旅游社区参与是典型的变迁策略,因为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的个体、群体、国家三方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实现了文化的指导变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旅游发展事务由居民选举的代表与居民直接参与共同决定。构建有效社区参与体系,利于让社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既能蚍⒄股踔梁胙锉镜匚幕,又能够接受、享受外来文化以及其成果,也是保证社区参与文化资源的延续性的必然途径。
五、结语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乡村文化变迁将是不可阻拦的潮流。如何在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如何将乡村文化的变迁这一无法改变的结局转换成为利好的方面,值得做深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石群.中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建设探析――基于“涵化”理论[J].旅游论坛,2011(05).
篇2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2]马彦琳.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旅游学刊,2005,20(1):63.
[3]阳芳.国内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40).
[4]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西南师大学报,2002,35(8).
[5]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向,早已在我国出现,并发展的有声有色,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就开发的意义、条件、市场特点和需求发展趋势、规划与设计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旅游本质特征文化旅游
篇3
关键词:苏州环太湖地区 乡村旅游 区域合作旅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一)苏州环太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内涵
篇4
[论文摘要]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能够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经成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在增加农村经济收益的同时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而通过挖掘、塑造独特的乡村文化可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和农村资源开发的一种综合性旅游产品,是第一产业的资源和第三产业的服务结合创造高附加值的探索,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成功探索。
(一)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相融合的产物,从乡村旅游的流向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客源——乡村资源”单向度流动的特征,旅游活动主要是以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体验、消费为主,发展乡村旅游直接实现了以城带乡和城乡统筹发展。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城市旅游者在乡村地区的多元消费,而且加速了设施、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农村地区的流动和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将传统农业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复合型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调整农业布局,大力发展标准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增强乡村地区的旅游吸引力,并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旨。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旅游业在整个第三产业中的综合、关联和拉动作用,还可以使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强化农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的地位。
(二)乡村旅游丰富了农民增收的途径。
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主要体现在:
1资源性收入。农民是农业生产资源的最大所有者。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通过出租土地以及土地上拥有的资源,如林果业资源、花卉苗木、建筑设施等获得直接的经济收入,这部分收入主要以租金的形式兑现。同时。当前各地正在实践的农民旅游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乡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入了股份合作的理念,将农民转化为持股人,实现股票分红收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2服务性收入。广大农民是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旅游服务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开办农村餐馆、农家旅馆、旅游土特产品商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部分收人主要以旅游经营收入或工资的形式实现。
3农产品收入。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农产品销售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农产品消费融入到游、吃、购、娱、住的整个过程。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旅游附加值。
4转移性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直接推动了餐饮、包装、运输等第三产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地方财政的增长,这更有利于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直线增加。
随着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以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农民的增收渠道也将日益多元化、丰富化。
(三)乡村旅游加速了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旅游资金的多渠道筹集,实现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实现了贫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推动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使农村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文明程度逐渐提高,在保存农村传统风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同时,提升了乡村形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方式。二、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源泉。乡村旅游以旅游者了解乡村历史、感受乡村文化、体验乡村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乡村文化内涵支撑,乡村旅游就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农村中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精髓,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播的有效载体。我国的历史文化之根在农村,农村深厚的文化积淀彰显了我国乡村发展的悠久历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挖掘、整理乡村文化遗存,理顺乡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是积极保护乡村文化,实现文化长远利益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乡村文化更是多姿多彩,独具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当地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从保护整个乡村文化空间的高度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通过旅游者的亲身感受和体验,可以拓宽乡村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领域和渠道,扩大先进文化的影响。增强优良文化的实力和渗透作用。
乡村文化是维系乡村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性要素,乡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国整体文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乡村旅游的提升发展离不开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乡村文化建设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得以完善、深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三级体系建设
结合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乡村旅游发展特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乡村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建设共包含三级体系:
(一)社区文化体系。
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指出,乡村社区是以家庭为单位。以村为中坚,以集镇为范围的开放空间。乡村社区能够代表一个地理范围内的文化特征(包括传统、风尚、特色等),也能够体现乡村的群体合作,而群体合作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现。乡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社区的参与。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是指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社区群众全面而有效地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不仅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还参与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地社会文化维护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恢复或重建乡村历史文化遗迹和乡村文化传统突出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通过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展现乡村特色,通过塑造社区居民的整体形象和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形成社区核心价值体系,并最终发挥社区文化的凝聚作用。
(二)庭院文化体系。
乡村文化庭院。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根据乡镇自然村庄的布局结构选择的、能够代表乡村典型文化的农户及其庭院,目的在于通过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整个村庄的文化建设。这既有利于对具有特殊价值的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性保护,又能够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机制。庭院文化建设要求充分挖掘乡村价值观、特色产业及生产生活民俗等,并结合旅游文化氛围营造,在赓续、保护乡村传统的同时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模式有主题院落、寄宿农庄和家庭旅馆等的建设。
篇5
一、 国际、国内乡村景观发展的现状
(一) 国际乡村景观规划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在乡村景观规划方面就开始进行科学的研究,并很快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对世界乡村景观规划及农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德国Haber等人所建立的在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基础上,用于相应的自然保护规划及基于农业的DLU系统,对于乡村景观重新规划设计及同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再如,美国的Forman更是提出一种在生态空间理论基础上的乡村景观改建的规划模式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强调相应景观当中在文化背景同生态价值方面的有机融合。日、韩等国家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研究,对保护传统的乡村景观及耕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位于丘陵、沟谷、河川平底间的安静而传统的乡村群落与有序规划的梯田稻田、果园、人工草地等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优美的农村景观,有效地推动韩国的生态旅游业及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 我国乡村景观现阶段状况及主要问题
近些年,我国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也获得了较快发展,部分学者对于我国由于推行城镇化发展而造成的土地利用问题及生态环境问题,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特别是对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科学应用研究,有了较大进步。同过去相比,无论是在生活环境方面还是生活状况方面,我国农村居民都即将或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地得到完善,乡村公路已经修到了每一个村庄,有效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楼房和新院落。城乡一体化得到了有效地推进,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获得较好成果的同时,一些地区乡村景观却遭到了破坏,或者未得到应有的保护。所以,乡村景观就出现一种同当地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的生活方式无法适应的局面。农村的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些乡村盲目地进行路由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可是相应的水资源污染,林地、耕地的破坏问题也同样严重;一些村庄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那些比较偏远的古村古镇、老胡同、老房子,也都渐渐被遗弃、被改造。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单位会照搬一些大城市的景观设计方法,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这种负面效果具体可以总结为这样几点:第一,乡村的布局比较混论,对土地的利用布局比较零散,特别农村房舍的建设基本是一种无序的状态;第二,农村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农村耕地遭到严重地破坏和蚕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地的质量不高,损毁的耕地数量巨大;第三,乡村景观的特点逐渐消失。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往往片面追求城市化,所以产生千村一面问题,对千百年留传下来的一些地域文化景观和乡土风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 现代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意义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宗旨就是对人类的聚居环境质量进行改善,是实现我国乡村环境的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及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城乡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在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良好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对人居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使乡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后花园。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协调乡村景观的内部结构、生态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在起步阶段,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正是对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科学探索及实践。我国乡村景观的格局、面貌、建设、规划等都决定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的成功与否。所谓的乡村景观规划,就是把相应的农村建设成为不仅具有审美作用,还可以保持生态环境进行健康发展的一种需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新农村背景下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林、牧、副、渔等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通过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河北省的农作物同历史最高年相比,油料的产量增加了18.1%,家禽的存笼数,高于历史最高年份很多,鲜鱼的增长比例为17.2%,取得较高经济收益。一些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业,将展示民俗农事及民族风情作为特色,提供相应的娱乐活动和休闲度假,这些都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 科学利用乡村资源
在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是将乡村环境当做完整的生态系统,在了解相应环境的基础上,对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及设计。在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理念,必须同时重视相应的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对乡村的环境资源进行集约型利用,这样才能使相应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科学考虑特定的区域景观特征及环境特色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并利用相应的林业、农业、渔业、木业等多种景观资源,进而建造出符合现代概念及生产生活方式的乡村景观。2013年以来,我省各个海拔较高的乡村开始大力发展黄金梨果园,其种植面积高达200公顷,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房展,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因地制宜地利用资源。
(三) 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传承
乡村景观是人们接触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保护好乡村风貌特色及相应的环境资源,对地域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此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村落布局特色的塑造,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化等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很强地推动作用。就像艺术装饰、建筑理念、文学作品那样可以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乡土建筑景观为人们进行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够将文化凝结在建筑当中,并唤起人们对于民族历史的记忆。
三、 乡村景观含义、内容
(一) 简单分析什么是乡村景观
所谓的乡村景观就是乡村地域范围之内多种土地单元所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内涵的景观类型,指人们以相应的农业特征为主,在相应自然景观基础上所建立的,人为特征和自然生态结构的一种综合性环境。
(二) 简单分析乡村景观内容
乡村景观及由相应范围之内林地、农田、种植、牧业、养殖业、村落等综合构成,有一定稳定性的健康平衡发展及运动规律的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态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乡村的自然景观。所谓的乡村自然景观就是自然界本身面貌,例如气候特点、地质地貌、土壤结构、水文特征、动物群落等等,是自然界中原有的物态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一种结果。自然景观能够在某种范围内体现自然地理景观的特征,有着丰富的内容。秀美山川、广阔农田、辽阔草原、原始森林、交错水乡等等,在季节的变换中,向人们展示出不同的美景。
2.乡村的人文景观。乡村人文景观及特定范围之内相应文化现象的一种复合体,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素质及精神方面需求,然后在相应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叠加一些文化特质所构成的一种景观现象。例如农田、聚落、工农业产品、工业区、通讯运输网络等等。最能体现乡村人文景观特点的有街道布局、聚落特征、民俗民风、建筑文化、驯养动物、栽培植物等,对某一区域和历史范围之内的人类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状况加以有效反映。
四、 我国乡村景观发展前景
(一) 我国乡村的生态景观
按照某一乡村地域的生态环境地理状况、气候特征、地质条件等,相应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对那些原始构成性物种加以维持,从而对生态系统完整性加以保护,建设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景观。需要注意的是,相应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二者间的关系,大力保护农村的森林、耕地和各种植被的种植面积,从而尽量避免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构建出具有较强的生态环保特色的农村生态景观。
(二) 我国乡村的生产景观
自古以来,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地方,乡村的生态景观主要是从人们生存需要出发,进行自然改造过程当中力争能够与其和谐相处,体现自然安详的一种面貌。随着生态环保理念逐渐普及,且旅游业及农业地位日益提升,发展观光农业道路已然是一种新的经济潮流,该潮流不仅可以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还具有广阔的发展市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发展经济,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因此,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生产景观这项内容。
篇6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篇8
关键词: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信息取向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79-02
长期以来,由于文化教育等公共资源没有实现均等化,形成了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众所周知,文化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无论是主流文化还是地方文化,它们都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带动着时代的前进。然而不同的学生却会对地方文化有不同的取舍,他们的信息取向或是说他们所关注的文化角度不同,获取的信息不同,教育程度也就相对不同。中国一直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在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非常突出。中国由于近代化是在外在入侵压力下开始的,因而从一开始就形成了“现代城市———传统乡村”的格局,城乡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1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
在我国,文化早已成为岁月的记载,历史的象征。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中国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文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地发展,我们在教育研究方面,逐渐将地方文化分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两大类,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对于学生和教育上的影响。
首先,城市文化是在内涵与本质上区别于乡村的一种文化。因为城市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是发展的核心。城市中汇集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益的工业、商业、科技和人才。城市的文化丰富多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层次性、地域性、综合性,还具有丰富性、辐射性和集聚性。城市文化主要以工业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管理为导向,在观念上以创新和利益为中心。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商业化的过程,而这种商业化也具有浓厚的城市文化气息。其次,城市文化还表现在居民日常的各个细节上,例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再次,城市中的人们普遍是思想较为开放,对于外界快速更新的知识和信息具有较高的接受率,但受外界信息的影响也较大。城市作为信息的集散中心,信息的更新速度较快,这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最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在当代具有三种功能:其一,约束功能,城市文化能够对城市中的人们有一种思想上的约束力,这在于城市文化在他们之间形成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其二,城市文化能加深城市中每个人之间的凝聚力,并且能够激励人们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其三,辐射功能,城市文化因为其本身的特性,能够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对社会各界产生影响,使社会各界的人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文化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契机。
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虽然是相辅相成共同为我国的文化锦上添花,但乡村文化还是因其独特的魅力区别于城市文化而独立存在。乡村文化大多是文化沉积的结果,它们用一种能够构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和适合自我发展的模式生存着,这其中就蕴含着无穷的文化。乡村中社会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本身能够掌握一种相对的平衡的自洽性。其实,乡村文化就是一个村落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相对于处于主流位置的城市文化而言,乡村文化就属于一种边缘文化。乡村文化因其传统和分散的特性而独立存在,它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知识形态,以继承、血缘等观念为主流思想。总而言之,乡村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封闭,因为其自古以来都秉承着自然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甚少,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也主要是依赖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村民间自然而淳朴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一些淳朴而善良的感情,这也是乡村文化核心的价值观。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乡村文化确实是存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东西,一些思想可能会制约着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如果要改变这一相对落后的局面,就要从教育方面着手,从思想上真正改变,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带动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思想给他们带来的束缚。
2城乡二元文化对学生信息取向的影响
由于城市与乡村文化具有截然不同的特质,因此对学生的信息取向影响也是不同的,首先我们可以来分析两种文化对学生的信息取向的影响中较为积极的一方面,城市文化在物质上表现为交通健全,高楼林立,基础设施完备,商业发达,各种文化也趋于多元化发展,并且具有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在精神文化方面,也因城市人口较多且流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人民的自主意识较强。根据以上几点综合来看,城市学生的信息取向趋于外向化,也就是说,城市学生的信息取向较为多元化,他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与信息,并且获取的信息种类也较多。城市学生获取的信息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联系较为密切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些信息通常是多民族,中西方文化的交汇而成,城市文化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更细腻、更丰富,通过与他人的接触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更加自信。
相对于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则在物质上具有房屋低矮,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的通达度也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及经济不发达。从制度角度来看,乡村文化具有部分制度缺失的特征,并且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增大,资金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但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历史悠久,虽然与外界的通达度较差,与人交往的机会也较少,但其内部的种族或是血缘关系带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极强的。因此乡村中的学生,信息获取通常是通过一些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书籍或是当地人民的口口相传,乡村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即使途径较少,但他们还是注重获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历史气息的信息,这有助于将地方特色的文化进一步地传承并与时代交融。此外,乡村的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去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能够获取更多自然传递给他们的真理,他们虽然没有博物馆或是图书馆,但那里面的信息,全都是来源于自然之中。
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人们获取的经验来自三大类10个层次,很显然,受城市文化影响的学生,其信息来源更多地来自于抽象的经验,而乡村学生的信息来源则多地来源于位于塔的底部的经验,即做的经验和观察的经验。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动性强,商业和经济较为发达,这也促使了文化的不断地繁荣,而城市中的文化,多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学生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途径相对于乡村学生来说也较多,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是手机、电视机等方式来获取信息,而他们对信息的取向则侧重于新鲜和刺激,忽略了这些信息可能对他们的行为、心理和价值观产生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走在时代的潮流尖端,而忘却了自己本身的文化,丢失了最基本的价值观。因此城市文化带给学生信息取向的影响有些是不利的,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应注意文化的辨析,信息的筛选。
乡村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窄,这主要是因为其闭塞和相对落后的特征造成的,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国际化的理念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对于信息的更新要有极强的敏感性,积极地融入时代的变革之中去,而不是固步自封地沉浸在乡村文化的氛围中,因此,乡村学生的信息取向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小农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形式终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无法融入当今社会之中。
3如何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
文化是教育的起点,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对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将地方文化对学生教育方面产生的影响平衡化,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教育。社会的发展不仅依靠文化软实力的推进,也要以人民的利益为本,以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长远目标来发展教育。虽然城乡地区的学生所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但在教育发展的大局势下,满足人的需要,在尊重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协调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不变的。
深入贯彻文化关怀理念,对于城乡文化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以文化为切入点,注重物质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双丰收。对于城市而言,注重文化与生态的统筹发展,注重中西文化精华的汲取,重视文化对教育的推动力。对于乡村教育而言,在保留其原有的文化以外,也要注重文化与时代结合的重要性,建立健全文化的全面发展机制,与城市文化统筹发展,形成一个城乡均衡发展的生态圈,使城市文化的辐射性带动乡村的发展,将乡村的教育向高品质,全面化发展。
城乡文化的不同源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们在统筹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城市和乡村不同的文化禀赋特征,既然城市与乡村的文化早已有了鲜明的差距,那么我们在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时候就不应坚持一条标准化的道路。我们要根据地方文化的不同,来提倡走一条既符合城市学生又能满足乡村学生要求的优势互补之路,尊重文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现同一目标的前提下,促进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两种文化在交融的瞬间得到文化的创新,从而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的思想和精神,然而文化又具有隐蔽性,也可以说,文化的劣质性在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文化的劣质性在影响着各地方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充分利用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城市与乡村文化的整合,最终使城乡学生的教育能够均衡发展。
4总结
城乡二元文化对于学生的信息取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各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原因,面对差异性的城乡二元文化,我们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由于文化的不同,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学习条件都是不同的,这也充分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设立。因此,统筹城乡的教育发展,才能全面的推动社会的进步。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嘉应514015)
参考文献:
篇9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篇10
关键词:乡村 度假 旅游产品
1 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日趋增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旅游作为城市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单业态的观光旅游转向观光、休闲、度假三驾马车并行的复合型业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区域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人们的旅游时空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在空间上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在需求上逐渐由观光猎奇向舒适型、享受型方向过渡。旅游发展与旅游消费的转型客观需求,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乡村度假旅游应运而生。
2 乡村旅游研究概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展相对较早,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其旅游管理体系上,相对比较集中在乡村旅游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作用,大多数学者们都认同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国外学者还探讨过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一些学者还提出,应积极倡导乡村“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尽管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或兼而有之的管理模式,但都强调社区参与在乡村旅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2 国内研究综述。樊岸青(2007)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四种成长模式: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客源地依托模式;借助于与该乡村自己的或者相邻的原有名胜地的引力优势所开发的目的地依托模式;产品组合中混合着许多不属于乡村,或者乡村关系并不明显的产品组成的非典型模式;由多种模式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组成的复合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主要包括景区边缘型、大中城市郊区型两种,城郊乡村旅游往往最为发达和典型,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郊区有比较多的成功案例。吴必虎等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在客源地城市周边出现两个乡村旅游密集区域,第一个最密集区域往往出现在距城市中心20km左右的地区,第二个次密集区域出现在距城市70km左右的地区。在第一个最密集区域的城郊乡村的客源市场、产品结构来看,都受城市影响显著而强烈,区域内旅游景观特征和产品构成具有从大都市旅游产品向典型乡村地区的旅游产品过渡的特征,因而也被称为都市型乡村旅游。
都市近郊乡村旅游表现为以下特征:①是依托都市客源和乡村背景,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娱乐放松的空间场所;②受城市化进程影响显著,乡村特征不典型或缺乏“原真性”,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③主要集中在距都市中心区25-30km范围内,是都市环城游憩的有机构成部分;④主要产品以田园风光欣赏、农事活动体验、农家乐餐饮等为主。
3 乡村度假旅游的需求分析
中国乡村旅游的消费模式主要是“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学农家艺、享农家乐”。这种旅游产品的缺点显而易见:产品以农副产品品尝、购买及观赏田园风光为主,兼及农事体验活动,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需求得不到满足;游客活动空间不大,游客接待量有限;“农”味不浓,乡村景观特色不明显,城市化、现代化痕迹明显,核心吸引力不强;环境卫生不佳,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乡村旅游亟需转型升级,极大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需求,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
3.1 农家野趣的恬淡追求。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形态之一:农家乐,起初很多都是以农家餐馆的形式开办的。农家菜意味着纯朴、绿色。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有一句营销学的名言:“卖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农家乐里吃的不是菜,或许是游客对自然、绿色与健康的心理期望,对回归自然的亲切和惬意。如何让心灵放松?值得乡村旅游的建设者从“心”考虑,避免迷失于项目“硬件”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3.2 城市环境与压力的平衡、释放。在城里,人们的内心装满错综复杂的压力和人事:剪不断,理还乱;到乡村,人们可以寄情于山水、亲近自然,勾起内心柔软的对大自然无私无欲的情感,投入纯朴、简单的怀抱。通过旅游活动,摆脱了社会关系的羁绊,抛却了大堆的日常琐事寻找生活中另一个摆脱束缚和压力后的真实自我。通过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获得感观的愉悦,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入领会景物的精粹,从而获得由外及内的舒畅感觉。
3.3 在乡村旅游中养心,在养心中融入自然。我们去旅游的每个乡村,每一处山水、田园,某种程度都是一座智慧和文明的宝库,我们的心灵很现代,也因此很疲惫,但乡村的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山水、自然、恒古长青。面对自然,我们在享受美景、美食之余,心灵何不在山水间作一次回归原始与天真的“保养”呢!乡村度假旅游是调整自我、实现身心和谐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乡村度假旅游的实质就是给旅游者一个真实的、质朴的、原美的乡村度假环境,一个与都市完全两样的旅游天地,一种恍若隔世的视觉享受,使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4 乡村度假旅游开发
乡村度假是在农家乐、乡村旅游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它与农家乐所不同的是,游客由匆匆过客转变为滞留度假休闲。乡村度假不是简单的农家乐华丽转身,而是新时代的功能升级、业态延伸、服务提高,是游客依托乡村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而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用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的话来说,是“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与乡村观光游相比,乡村度假旅游要求更好的环境氛围(乡村人居环境、农业生产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更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其他类型度假产品不同,乡村度假以乡村景观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为核心吸引力。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
4.1 以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为依托。人们走出都市出游乡村总体可分为健康、生态、经济、文化、体验、社交动机。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看,健康、生态和经济动机主要源于对生理和安全层次需要,文化、体验和社交动机主要源于对社交以及更高层面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是一次乡村旅游,如果游客能够带回的不仅是照片和土特产,还有心灵与智慧的深刻体验,游客的身心收益也将更大。通过整合以乡村景观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建筑、文化、民族等为代表的人文资源,以人与人交往、乡村生活方式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将农业的文化与休憩完美结合,营造出宁静、松散的乡村氛围。
4.2 打造以休闲、教育、体验为主的多功能度假功能区。过去的乡村旅游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现在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已不满足“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还需开发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乡村旅游产品。从而使乡村旅游向高品味、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建设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娱乐项目、体验项目、配套项目,打造成个性突出、服务上乘的乡村度假功能区。
4.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吃,传统地道乡菜。农家餐厅的未来发展方面应该是“定位主题化、管理专业化、菜品特色化、服务品质化”。住,拙朴野奢乡居。乡村旅游者更希望得到的是一种非都市化的睡眠感觉,在房间装饰中适当的融入文化概念,提炼主题元素,与乡村旅游的整体市场定位吻合。最终,要形成与众不同的睡眠体验,回归自然的睡眠空间。行,绿色生态乡径。将绿色、生态、环保的出行理念植入产品设计中,使行走艺术化、幸福化。游,美丽乡村田园。在乡村原有景色的基础上,经过安排展示出自然之美,经过修饰与包装,使其特色真正的流露出来,引导消费者领略美丽的乡村田园。购,安全健康有机农产品。娱,农趣活动参与、农耕文化体验。
4.4 结合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全民教育,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国务院第53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旅游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旅游发展需要硬环境,更需要软服务,也就是好客的人文环境。新加坡、日本和台湾地区旅游业发展经验表明,美丽的山水风光固然是吸引游客到访的本底资源,但是服务人员的专业与效率,民众对游客的友善与包容更能够让游客有美好的体验和满意的评价。台湾旅游业界在对外宣传推广时最自豪的一句话就是“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如何培养市民、村民特别是窗口行业的员工对游客的友善性,至少与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和大活动同等重要。
4.5 寻求切实可行的开发模式。在项目规划建设中只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等多种方式使农民直接参与到项目开发、运营中,直接受益,才能使乡村度假旅游有稳定的发展基础;然后通过有市场吸引力的乡村度假旅游项目体系带动农村的城镇化、社区化发展;再通过借鉴、引入日本、台湾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实现农业从大田农业到精细化、多元化农业的发展转型。
5 结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是产品链的延伸拓展,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特征,如艺术写生、康体疗养、运动拓展、商务会议等;其次是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系,如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三是利益链的纵向共享,加强旅游开发商、农户、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最后是要素链的全面升级,包括交通、饮食、住宿、通信以及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构建多层次、内容丰富、市场针对性强的乡村度假产品体系,对于促进现代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岸青.浅谈发展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今日科苑,2007,09:65-67.
[2]赵承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12,1:13-15.
[3]张晓慧.乡村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路径以及启示――以成都五朵金花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0-132.
[4]高佩佩.西安市乡村旅游深度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5]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34.
[6]党宁.休闲时代的城郊游憩空间:环城游憩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2.
[7]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视角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
[8]王云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态和新模式[J].旅游学刊,2006,21(4):8.
[9]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新方向――婺源的实践.http://davost.
- 上一篇: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
- 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