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思维;优化教学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教育的明确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也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如何才能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呢?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态度平易近人,教学语言生动而形象,问题新颖而巧妙,教具有趣而直观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另外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利用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立刻融入情境里面,进入一种主动学习状态中去,从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

二、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手段

一方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具备创新思想,要改变过去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和结论,要能够创新性地去突破已有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找出更简捷、更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学手段是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学识和素质的综合体现,良好的教学手段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学生的磁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教材中“轴对称”内容时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①提出问题:要在一条河边修建一座水利调配站,分别向城市A、城市B送水,水利调配站建在河边的什么地方,可以使所通往两个城市的水管最短?②建立一个可变的模型。③让学生按照要求设计模型,从而引出矛盾和问题。④讲授教材这章节的新内容。⑤让学生重新设计模型。

三、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对数学课堂进行拓展。在课堂中,教师要让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这样学生能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教“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首先,设立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准备好的木棒来研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其次,归纳探究:①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构不成三角形的情况:两条较短的线段之和小于第三边时;两条较短线段之和等于第三边时。②放手让学生猜想、归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③演绎推理,得出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三角形按边关系分类。全班合作交流后得出:三角形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腰与底边不等的三角形和腰与底边相等的三角形。

四、保护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作为启迪人类心灵智慧的教师,就应该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在探究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那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都应该充分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若不能被及时发现,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训练和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必要时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提高思维效率。

篇2

[关键词]诊断学 诊断思维 操作技能 卫生士官

诊断学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三部曲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而诊断思维却是诊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诊断思维不仅决定着诊断是否正确的定性问题,而且还决定着随后的治疗是否有效的问题。一个正确的诊断会带来正确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但一个错误的诊断,则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是死亡。所以,当面对一堆搜集来的病史、阳性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资料,如何才能正确的运用诊断思维,做出一个正确无误的诊断,体现着卫生士官知识根底的深厚和诊断思维综合素养的高低,也反映着院校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成败。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根底和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又具有科学诊断思维能力的卫生士官,不仅是基层部队对军队院校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我们这些施教者们提出的非常现实的挑战。在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加强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下,不断推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改善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卫生士官学员易于理解和接受,并进一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诊断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卫生士官。所以,我们必须放弃过去那种单纯、死板地的教学方法,创造或采用更加有效的方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对教员执教能力的一种考验。

综上所述,如何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值得探讨。结合我们近几年来在诊断学课程建设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进行一些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变学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觉获取知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员常常采取“灌输式”或“填鸭式”教学方式。上课时,教员经常使用“固定套路”进行教学,如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等。这既不符合临床认识疾病、诊断疾病的规律,也会造成学员上课无兴趣、考前强突击的应对式学习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员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员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考试分数,但诊断思维能力低,与培养目标相违背的所谓“高分低能”现象。为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了符合学员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

(一)情景再现启发式教学

根据医生诊断疾病的实际过程,医生一般不会采取传统教学中的“固定套路”作为获取临床资料的主要手段的。而是先搜集病史资料、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再做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最后对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概念,也就是诊断思维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再现一个患者就诊时的虚拟情景和患者主要症状,鼓励学员讨论如何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问诊、启发学员如何对患者进行合理的体格检查、思考应该做哪些相关的辅助检查项目和可能出现的结果等,最后在教员的启发下,引导学员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初步诊断、进一步判断其可能病因、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最后形成概念。这种情景再现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员学习诊断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员灵活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的能力。使学员能举一反三,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高分高能。

(二)案例设疑释义式教学

学习诊断学,培养学员诊断思维能力最好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学员所学知识来思维和解决一些具体的临床问题。我们通常采用教员在案例中设疑-学员在案例中寻疑和释疑的方式来培养学员的思维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教员精心设疑—学员细心寻疑—大家分析解疑—教员引导释疑”的过程来实施教学。教员在设疑时,既要考虑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又要照顾学员现有医学水平和接受能力,善于带动学员的诊断思维,引导学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教员应注意不要过分干扰学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员为主题、教员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着眼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重点放在组织、指导学员的独立学习活动上。待得出结果之后,再把问题由隐藏到明朗、由抽象到具体、分层讲解,使学员在解决问题中,产生新的概念和逻辑,由目前的知识境界和诊断思维能力跨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最终达到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各种要求。

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变传统实践教学为现代化实践教学

传统诊断实践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对常规临床检查技能的训练,增加练习与理论课的比例来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却容易导致练习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失调,同时也忽视了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提高学员的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改革,使整个改革显得过于乏力。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开真实的临床实践,也就离开了对真实问题的解决,那么,学员学到的这些技能就犹如花拳绣腿,毫无意义。因此,为了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大力加强模拟化教学和虚拟化实践教学。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模拟化、虚拟化实验室的建设,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

模拟化和虚拟化实践教学,是现代化实践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能使学员在训练中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可以模拟或虚拟出许许多多的临床异常现象,如心脏杂音、肺脏呼吸音的听诊、肝脾的肿大的触摸;战场救治环境中的血气胸、出血性休克等。学员们可以在训练中,亲身体验如何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去发现异常情况,运用科学的诊断思维方法,讨论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甚至是模拟施救。这种实践教学的方法更能使训练贴近临床、贴近基层部队、贴近卫生士官的岗位需要。进而使卫生士官一毕业即可直接上岗,满足任职业务需求。

当然,模拟化或虚拟化实验室硬件建设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应当有重点分阶段的进行。但我们可以从软件建设着手,鼓励教员们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出发,努力学习多种软件制作技术,研究和开发模拟化或虚拟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并不断投入到实践性教学当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设计临床见习,鼓励学员亲自动手,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经验

诊断课教学中,临床见习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增加学员临床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更能进一步提高学员诊断思维的能力。但临床见习必须进行科学设计,使每一次临床见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训练与临床相结合,使每一位学员的诊断技能都能得到强化,整体诊断思维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临床见习之前,我们都要科学设计整个见习过程,包括提前准备患者、精心训练标准化病人、缜密策划症状、阳性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认真组织病例分析和讨论、合理安排教员进行纠错和总结。这样可提高每一次见习效果,加深学员对各种检体方法的印象和掌握,同时通过对阳性症状、体征的分析,进一步增强了学员运用知识对病情进行分析和诊断思维的能力。

(三)定期组织操作技能大比武,确保卫生士官人才符合教学目标

我校主要培养目标是卫生士官,以后工作重点主要在基层,而基层医疗设施不完善,对传统诊断技能的能力要求更高。为适应基层需求,在下医疗点实习之前,我们还定期组织操作大比武,采取规定训练内容、教员辅导纠错、先培训小教员、后全面展开、必须到达人人过关。最后采取队与队、班与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比武。通过大比武使每一个学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诊断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强化,确保了我们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基层部队的需求。

(四)将诊断技能、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卫勤演练之中

部队基层大量使用卫生士官是中国特色军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现代化国防、打赢未来战争的保障。卫生士官不仅承担着和平时期为官兵健康服务的重担,而且还担负着在战争中抢救伤员、转运伤员、诊治伤员的神圣使命。所以,军队医学院校必须将教学内容与未来战争对卫生士官的要求紧密挂钩,使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成为野战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每年定期组织的卫勤演练,提前周密设计,将未来战争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伤病设想,真实地展现到演练中,认真地组织火线抢救、快速转运、迅速诊断、精心施治的每一个环节,使卫生士官学员能够通过卫勤演练,真实体验战争条件下卫生士官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其使命感和责任心。

三、教员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大胆地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教员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和传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者,以什么样的方法手段进行施教,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才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军校教员必须深深思考的问题,同时要敢于对陈旧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创新。所以,诊断课教员应当熟练地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大量开发、制作和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模拟仿真教学环境、虚拟实验室等,将临床诊断技能、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

篇3

【关键词】计算思维;语言编程;算法

1前言

目前,国内外在程序设计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多数是以高层次的编程语言开始的,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编程语言语义语法的讲解上。由于教学方式单一,程序设计思想简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也很少涉及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们普遍对学习编程没有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编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下降,如何才能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将计算思维的概念融入到程序设计语言当中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2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的概念最早是在2006年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在“ACM”通信中提出的。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来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系统设计、以及理解人类行为和其他活动,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广度[1]。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计算思维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是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不是思维的机器,它是概念性的思维,而不是程序性的思维,它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而不是计算机科学家的一部分。计算思维主要是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上运用大量的数据来加速计算,例如,它可以被设计在内存和外存中使用。在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程序中,它可以用作时间和空间的平衡开销[2]。计算思维以预防、保护和冗余、容错、纠错模式的思维系统来来恢复最坏情况的。例如,对于一个“死锁”来说,计算思维可以通过学习探索如何同步时间来避免“竞争条件”的情况[3]。计算机科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人们还常用计算机科学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方式方法[4]。计算思维则是用来寻求答案的启发式推理(格罗,2007)。

3计算思维与教学手段相融合

目前,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程序设计”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它主要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将计算思维融入现有的教学手段中,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一味的编程做程序员,而是要学习计算机分析、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如何编写程序、传输代码,更重要的是,还要教给学生学习如何设计算法。

4理论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编程思维的培养上,适当调整或简化枯燥繁琐的语义语法规则,增加学生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前沿知识。此外,还应该多设计一些和学生生活相关有吸引力的例题,提高学生编程兴趣。例如,当我们讲解指针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引入福尔摩斯如何获得沃森爵士房间号码的故事,这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指针是如何指向一个变量地址的。在这里,我们演示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如“贪吃蛇”、“小猫钓鱼”、“读心术”等,用这种“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应用实例开始,逐层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通过编写趣味程序来加强对计算的理解能力。通过构建教学模块相结合的贴近专业教学模式,结合教育心理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用计算思维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C语言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提到的“猴子吃桃”案例,我们可将计算思维的概念融入到解题方式中,引导学生使用一个递归的方法来解决。适当调整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从后向前推断的逆向思维,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递归算法和递归调用的整个过程。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递归调用的方法,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行为习惯。

5实验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实验和独立实验相结合。重点实验要求教师在实验课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协作,在小组讨论和设计创新实验的问题上,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当遇到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师生互发邮件或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设计独立实验时,教师应该对自己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大学生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对计算机的认识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描述问题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多样性和创新能力。正常的实验教学只能提供有限的学时,这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在课下通过课后练习、认识实习和培训课程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串连起来,自主设计实验流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逻辑抽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6结语

我们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讲授程序设计语音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编程实践、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改变,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思维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计算思维发展的最高目标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创新。创新思维在创新中的应用,这仍然是非常困难的。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是每个教师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争取将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玲.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

[2]张敏.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

[3]杨建磊.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篇4

【关 键 词】 问题导学;障碍点;提升思维;化学教学

“问题导学”作为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导学方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如何才能克服课堂中提出问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不必要的问题,提高“问题导学”的真正价值呢。

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我们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品质,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学习障碍在哪里”“如何设计并提出问题――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为什么要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的本质含义有助于寻求有效设计问题的策略。

问题是给定信息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由此可知,问题是用来克服障碍的情境。那么,障碍是什么?障碍是学生学习中所需要的知识还是方法,抑或两者都有?学生在克服障碍过程中需要得到怎样的帮助?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设计问题的关键。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具有不同的学习障碍。在高中化学学科中,学生的学习障碍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众多散乱知识的有序存储记忆;二是化学知识的理解分析思维策略应用;三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合理方法选择。针对以上学习障碍,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只能提出记忆要求,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过程采用讲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常常是给定素材供学生参考选择。其中,学生基本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也有非常狭窄的范围,学习障碍很难得到真正解决。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来看,从最近发展区到潜在发展区,需要老师搭建帮助学生跨越的支架,而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也同样需要老师搭建跨越障碍的支架。问题导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支架搭建方法。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因疑惑而愤腓“怎么办”,激发兴趣并快速进入寻找解决思路的学习状态;在寻找中通过梳理已有知识,发现现有知识的不足,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保持继续学习的愤腓状,在获取新知后进行知识综合分析,最终形成解答方案,明确面对问题该“如何办”。在问题引领中,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寻找学习策略、形成思维方法,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二、如何设计并提出有效问题

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要尽量避免“就知识讲知识”式的教学现象,将知识学习放大到思维形成与应用层面上去思考和分析,减少一问一答式的简单问题,增加需要一定思维活动的促思问题,发挥问题导学的最大效益。

(一)寻找障碍点――针对障碍成因设计问题

障碍成因不同,解决障碍的策略就有不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障碍成因,分析在目前教学阶段可以解决的障碍,在本堂课中应该突破的障碍等,并将其确定为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主要切入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设计。

如在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每一章节内容都有记忆问题。不少学生都感觉学到后面就记不住、记混了、记错了,常常造成答题时的困扰,答错现象也十分普遍。针对化学知识记忆量较大的现象,有序存储是关键。如何才能做到有序存储呢?这就是很好的突破障碍的问题切入点。

(二)落实设问点――针对解决障碍的需求设计问题

任何一个障碍的解决效果,都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培养思维能力的根本在于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而不仅仅是大量知识的堆砌。学会学习的能力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基础上。所以,面对障碍,有效问题设计的关键点在于跳出知识局限,从思维方法层面上进行思考和设计。

1. 整体建构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需要学习和应用几种主要思维形式。如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本部分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思维方式,学生需要或可以接受哪些思维方式,进行全面考虑,并就此选择设问点。

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思维程序为:个别知识的学习记忆――寻找知识规律――构建网络化知识结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用到的思维方法有观察、记忆、分析、联想、演绎、综合等。

[观察、联想

比较、归纳] [联想、比较、演绎、

抽象、分析、综合] [联想、

比较] [物质的

性质] [实物、图片

实验、视频] [分析

理由] [归纳

总结] [寻找

用途] [设问点] [看什么、

怎么看] [想什么、

怎么想] [做什么、

怎么做]

2. 局部呈现问题

将学生的学习障碍点转化为设问点,是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里,不是所有障碍都可以在课内突破,因此,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主要的、可以解决的个别障碍点进行设问;另一方面,在确定需要突破的障碍点后,如何用恰当的角度、准确的语言进行问题表征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跳出知识局限,上升到思维层面的进行问题设计,使问题的呈现更清晰、更明确。

如在“金属的氧化物”新课教学中,如果只从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则问题可以表示为“氧化铝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氧化铝具有这样的性质?”“氧化铝具有哪些用途?”。而站在思维层面提出问题,则可以表征为“你如何获得氧化铝的性质?”“你如何寻找氧化铝具有该性质的原因?”“你能否将与氧化铝具有相似性质的物质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如何依据氧化铝的性质寻找合适的用途”等,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必然包含观察、联想、比较、概括、归纳、演绎、推理、综合等思维策略。这样的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学习能力,提升问题导学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14.

[2] 宋心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5-37.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抽象思维

高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运算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段时间好好培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个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开展习题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下是本人对高中数学中习题教学的观点和看法,希望与各位教师互相探讨、完善。

一、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类,这两类都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只有把思路打开才能保证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习题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变换解题方式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排列、组合”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比较常见的例子作为习题的主干,通过做题让学生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对其开展训练。

如:小明手中有五元钱,在超市中有三种一元的零食是小明想要购买的,问,小明用自己手中的五元钱可以有多少种购买方案?

这个例子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可能在上课之前就发生过此类真实情况,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把最方便的算法传递给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在以后遇到这样的案例时马上反应出运用对应的数学公式。

学生在了解基本算法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出题,出题内容也是由易到难,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但题目还是要以贴近生活为主。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习题中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保证学生的做题效率。

二、习题练习贯穿与教学过程始终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有计划的过程,习题教学需要把习题练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预习、课堂学习、复习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设置相关的习题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预习阶段是学生自学的重要阶段,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到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还能通过自学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与知识点核心内容相关,但稍微有点难度,习题的布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学的内容、抓住自学过程中的重点。

在正式的讲课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讲练结合,把稍微带点难度的习题交给学生解答,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与自己预习内容的区别,并且,习题的解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消化知识点,保证课堂效果。教师可以找一些发散性比较强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对学到的内容进行巩固,同时,通过课后习题的反馈,还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讲课方式,并且对错误比较多的地方进行重新讲解,这样能保证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

对班级里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这个学习小组主要是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帮助、督促和监督的作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提升学习成绩。

在学习小组中,成员可以在一起完成作业并进行预习,有不懂的知识点可以相互讨论、在作业完成之后,可以相互检查作业中出现的纰漏问题,还能找到不同的做题方法,相互学习和改正。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组成员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能发现自己在习题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小组成员完成某些内容之后,通过与成员的相互交流和问题的解答,可以找到自己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且通过习题的深入学习,更加理解知识内容,让学生的练习更加完善,小组成员共同提高。

四、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识点会在相互讨论中更加明朗,并且通过相互交流能够总结出更多经验,如果出现错误还能通过对知识点的讨论总结出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认识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在整个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对知识点多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提升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交流能力,让学生全面进步。

总之,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习题教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还需要各位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相互交流,把习题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内容,然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对数学的理解能力,让数学成为一门有趣的学科。

篇6

我从事多年的幼儿教育事业,一直在寻找和摸索一套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如何才能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如何才能使孩子们拓展思维,灵活运用数学,使日后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

一、教师必须明确教育对象

我们不能用一般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幼儿阶段孩子的数学知识积淀几近空白,这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味地去教孩子逻辑的数学知识,首先要通过简单的数学思维,带孩子认识数学,认识身边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包含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空间关系等,引导幼儿对数学的奥秘产生兴趣,让孩子内心产生动力去学习数学知识。老师要关注幼儿,获得孩子的学习兴趣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二、采用激励及诱惑方式进行教学

在心理学上教育儿童时有一个原则,要漠视负向行为,鼓励正向行为,如果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可以暂时转移其注意力,等负向情绪消失后继续教学,切不可批评责备,否则会使幼儿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要理解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有耐心地去和孩子沟通,在孩子成功理解一些知识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孩子的努力成果,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好的,建立起孩子的学习信心,这点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心理学上,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方式,他们通过游戏来接触我们的世界,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律与法则,我们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来锻炼幼儿的数学能力,在互联网上有一些关于数学的小游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生动的画面以及过关的奖励,让孩子们对这种方式易于接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经常与孩子们做一些数学游戏,比如 :

小猫钓鱼

目的 :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 1 的基础上添上 1是 2,再添上 1 是 3,再添上 1 是 4 ;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内容 :

(1)家长先要准备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幼儿拿起钓竿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幼儿会回答1条。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幼儿回答2 条。钓到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 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 3 条鱼,当幼儿钓到第四条鱼时,家长问幼儿 :一共钓了几条鱼?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数量,说出总数,3 条鱼加上 1 条鱼是 4 条鱼。

扔扣子(适合 4~5 岁幼儿)

目的 :使幼儿加深对数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 :一些扣子(5~20 个)、1 个硬纸盒子、1 根标准尺或有黏胶的带子。

玩法 :把准备好的盒子放在一个空白的区域,老师指定孩子的站立方位,用绳子或划线与盒子留出适当距离,老师先做一次演示,之后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范围内将扣子投向罐子,每人限投 10 个扣子,投完后让孩子去数几个投进,几个没有投进,投进的代表所得成绩。这样做可以在孩子竞争心理的激发下深刻地理解数量关系。

三、根据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教育模式

孩子与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用一种教育模式,我们需要与每个孩子充分接触,了解其性格特点,发现并挖掘孩子们的天赋,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难易程度,如果发现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可以对其进行培养,适当提高教学的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将孩子们的潜力尽可能激发出来。

四、培养和激发孩子们的开放思维和创新思维

篇7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能力;高中地理;思维能力

新课改不断推进,它要求高中课堂一定要有新颖度。为了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质量,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比较适用于高中地理教学。高中地理中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们一起来走进高中地理课堂,探析一下教师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兴趣,促进主动性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讲,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一种态度,也是学生活动的一个自觉动力。同时,他能很好地鼓舞学生。由此可见,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例入手,并且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凸显地理的奥妙,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剖析地理原理,有效指导教学

自主学习与自学完全不同,自学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只是靠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而自主学习是依赖于教师的教以及自己的学的双方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并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在教师指引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体现自主学习能力。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需要把具有时空以及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它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概念和想象力。这一方面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升华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讲解地理的时候,可以进行绘制地图以及图标的经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组织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改革的指引下,在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前提下,我看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以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也是学生在求学路上的指引者、领导者。所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使这群即将步入高等学府的高中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林培英.探讨“决策”教学: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一种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0(06).

篇8

关键词:发散思维;训练

Pay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dissipate of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student's ability

Wang Da-qiang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divergent think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effective means. In teaching, designed the example and practice, and to fully focus on examples of practicing multi-directional, multi-lateral and multi-level divergence, to achieve the knowledge to the media,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of student ability.

Key words: Divergent Thinking; training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教育事业立足于21世纪国际竞争而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如何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在致力攻关的课题。在此,结合我近几年探索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我谈一点不成熟的、粗浅的认识,以便在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下,提高自我认识,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

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俗话说的好:“约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才知深。”这句话深刻地提示了学习的真谛。学习一定要带动思维,没有思维的学习就会一无所获。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主要形式,在知识的深化、扩展,知识的网络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它从一点出发沿着多方向达到思维目标,形象的讲,就象由一个知识点射出的一束射线,与其它知识点形成联系,构成牢固的知识网络。发散思维包含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具有多向性、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思路、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式。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横向拓展,逆向深入,从而直到启开学生心扉,挖掘深层信息,架设起由已知,经可知,达未知的桥梁,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解法。因此,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穿发散思维的训练呢?

一、在例题教学中,注重解法发散思维的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多解多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例题教学中,充分发挥例题的精讲多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功效,就要精选典型例题,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探索例题的解法,并且要对例题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从一题多解,一解多题的训练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发现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例如,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题训练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计算:

引导学生进行解法探讨:

思路1: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

思路2: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原式=

思路3: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性质,将式中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演算。

思路4:在方法3的基础上,逆用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原式=

在这些思路中,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符号问题,选择出最优的解法,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提示知识的内部联系,深化知识,形成网络,达到优化思维品质的效果。又如,在列方程组解应用数学题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例题:

某城市现有42万人口,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1%,求这个市人口现在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道题后,拟出如下练习对学生进行训练:

变式练习1:已知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和为100元,因市场变化,甲商品降价10%,乙商品提5%,调价后,甲、乙两种商品的单价和比原单价和提高了2%,求甲、乙两种商品的原单价各是多少元?

变式练习2:有两种合金,第一种含金90%,第二种含金80%,现要制成含金82.5%的合金240克,每种合金各取多少克?

变式练习3:某工厂现向银行申请了甲乙两种贷款,共计20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10.6万元,甲种贷款每年的利率是5%,乙种贷款每年的利率是5.5%,求两种贷款的数额各是多少?

通过以上变式练习,使学生发现问题之间的本质联系,从变换中悟出不变的规律,从中渗透“变换思想”,逐步提高学生灵活、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二、在概念、法则、性质、公式教学中,注重迁移发散、逆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迁移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迁移思维,有利于学生拓广视野,深化知识,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中,设计此类与概念紧密结合的练习。

例1:已知 是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例2:已知 与 是同类项,求m、n的值。

例3:已知 ,解方程组

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题,已知:

化简:

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绝对值的性质,加强绝对值与不等式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应用不等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逆向发散思维是按照相反方向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的产生都源于此。例如,代数解法(列方程的思想)其构思是算术解法的逆向思维的结果,待定系数法、相反法、负数的概念也是基于逆向思维的结果。因此,注重逆向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解决问题的技能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例如,在积的乘方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题训练学生逆向运用公式

的能力。

计算

又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设计这样一道题,训练学生逆用不等式性质的能力,已知2mx+3>0的解集是x<3,求m的值。这题逆用不等式性质3,去求待定系数,通过转化,构造出等式,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对不等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而且训练学生转化问题的能力。

从以上举例说明,逆向发散起到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功效,创造出新的思路和解法。因此,注重逆向发散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发散思维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题型发散、解法发散、纵横发散、转化发散、迁移发散、逆向发散、分解发散、创造发散、综合发散等,这些发散交汇应用,对培养学生概念辨析,综合概括,转化变换,思维迁移,逆向应用,多解多变的全方位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都有良好的效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和渗透这些思维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选题以培养学生思维方法为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有关的例题和练习,并充分注重例题的练习多方位、多侧面、多层次的发散,以达到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篇9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减负 增效

长期以来,种种主客观因素导致我国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于沉重,以致于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时有报道。于是全国上下开始特别关注如何给中小学生减负这个问题,我市更是从2009年5月起先后出台了《关于严格规范初高中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初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关于减负增效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连续召开由局长、校长、分管校长参加的会议,率先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减负增效工作。“减负”和“增效”,听起来似乎是彼此对立的关系,其实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都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这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统一呢?我根据自己七年的政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前提

我认为要想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统一,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真正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而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观念转变了,才能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是给出结论,而是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统一。比如,如果教师仅仅带着应付考试的观念去设计《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的教学的话,就必然会使课堂枯燥无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政治教学中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果教师能转变教学观念,把这一课的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评估自己家庭现有的理财方案,甚至于给父母提出改善的建议等,把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那么学生收获的将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可以切实起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减负增效”的保障

传统教学中“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久而久之只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授人以鱼”的话,那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就是“授人以渔”了。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所以,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和“增效”的统一。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首先,要从思想上充分相信学生。相信不是学生做不到,而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所以我会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注意观察各个学生的表现,找到他们每个人的优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每个学生的优势,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次,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使学生乐于学习。比如,在进行《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课时“公司的经营”教学设计时,我就设计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5个问题让学生探究。情境:假如你爸爸、小叔、表哥三人分别出资40万(现金)、30万(专利技术折价)、20万(厂房折价)合办了一家服装厂。问题:(1)请问他们可以选择哪种企业形式,为什么?(2)如一年后你表哥想离开公司,请问他如何才能退出公司?假如公司负债90万,你表哥应承担多少?(3)公司总经理根据市场情况做了一个生产销售计划,请问他能否在公司直接实施这个计划?(4)假设公司生产服装一段时间以后,遇到行业竞争激烈、人民币升值和欧美对我国部分服装出口设限等困难,你认为公司应怎样改善经营?(5)假设你爸爸的公司发展势头很好,想扩大规模,而附近一家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则时开时停,请你出出主意。这样,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就在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的状态下圆满地完成了。

再次,要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理论知识比较多,照本宣科的话大多枯燥无味,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丰富教材知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使许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论、概念等,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不但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有利于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多与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积极挖掘学生的优点,多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以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等。

三、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

课堂效率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提高课堂效率更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呢?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细致而充分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所以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首先就得在课前花几倍于45分钟的时间来精心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和备练习等。备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结构,明确哪些是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三维教学目标;备教法要考虑如何把已掌握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制作教学课件或是怎样设计导学案等;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针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等;备练习则要精选习题,精心琢磨,把题海留给自己,把好题带给学生,而且练习一定要有层次性,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求完成练习的质和量要有所不同。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但备好课不等于就能上好课。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所以教师要组织、调控好课堂,要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

篇10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形”与“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架起了“数”与“形”联系的桥梁。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源于疑,情关乎兴

情境是某种场合下的一种氛围,是人的身心投入在一定情景的一种状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从生活实际中摄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创设问题情境。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学习和探求新知的教学活动中。

二、寻根问底,深思熟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创设探究情境,巧妙地把数学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在新知内容与学习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创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要获取新知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教学“圆柱体体积”时,教师用圆柱铁桶盛满水,让学生求出里边的水的体积。学生一时找不到答案,有的试探着提出把铁桶的水倒入长方体水箱中,量出长方体水箱的长、宽、高计算;有的提出把圆柱铁桶浸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水中,计算升高的那个长方体的水的体积就约等于铁桶所盛水体积。这时教师提问:“若是求圆柱体的大蓄水池,能行吗?”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感到必须找出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方法或公式,于是诱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来。

三、集思广益,

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发挥集体的智慧结晶,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潜能,即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的自由联想或“头脑风暴”。创造思维能力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活动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它表现为不循常规、不拘常法、不落俗套、寻求变异、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多向探究,求新立异,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形成。例如,引导概括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时,有学生将圆柱的侧面上沿着高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为圆柱的高。有的学生在圆柱侧面上斜剪开,展开后出现的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底是圆柱底面的周长,高是圆柱的高。这两种情况总结出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表=2S底面+Ch。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将圆柱体的底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底面拼成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两个底面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恰好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又正好是圆柱底面的半径,从而得出两底面积的和为cr,而圆柱的侧面积是ch,因此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为S=c(h+r)。

四、逆水行舟,闲庭信步

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一堂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我是怎样推导出这个定义、公式的,我本节课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今后应该注意什么。”一个单元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本单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在知识链中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贯穿起来。”这样,在教学中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通过评价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来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犹如“逆水行舟”,能够使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结果胜似“闲庭信步”。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既应加强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应加强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探索进取精神,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智慧,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之景,探究之趣,成功之乐,全面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学就是开发、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也是学生以思维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合理巧妙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主编:王丽杰,关文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现代教学设计》.主编:皮连生,刘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