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投球姿势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投球姿势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球感;篮球教学;技巧;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39-01
体育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让学生习得普遍球类的基本的技能和规则。而篮球运动以其合作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在青少年中受到广泛喜爱,他们对篮球的学习充满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并且练习篮球技术,培养他们的球感。
一、重心协调,急停运球
运球是篮球的基础,然而一些学生对于运球的技术掌握不是很到位,对于运球的理解也很片面。基于学生的这一理解,运球训练就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机械式练习。因此,教师在运球的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掌握运球的核心技巧,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运球的乐趣和精髓,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练习运球。比如,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急停运球这项技术时,先给他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急停运球的理论知识:急停运球是在运球途中极速停止的一种方式,也是篮球赛中的主要攻击方式之一;急停运球对于身体的协调性要求很高,无论是急停还是急起都要控制好自己的重心,同时把握球在手中的重心。学生们了解了相关理论知识后,都跃跃欲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先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行进间急停运球,同时熟悉球感。多数学生刚开始练习时无法把握急停时重心的快速变化,会导致球脱手。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先练习原地高低交错运球,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使学生掌握运球过程中重心的变化,从而轻松完成急停运球中的重心协调。运球作为篮球的基础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握运球的核心技巧,并且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不断练习能够培养对于篮球的手感,扎实掌握运球技术。
二、控制力量,急停跳投
除急停运球之外,急停跳投篮球教学也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训练学生的急停跳投来提高他们篮球的基本技术水平和裁判水平。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锻炼一下学生们基础的体能素质,如俯卧撑、单脚跳和急速跑等,让学生们在培养球感的基础上,促进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培养学生们基本球感的过程中,体育教师着重开展了急停投篮的练习。练习开始前,教师先为学生们讲解了这一动作的动作要领:急停跳投的力量来源是助跑的力量以及起跳的力量,应该注意的是急停要快、稳,避免出现走步现象,同时起跳后球出手要快,避免被盖帽。根据这些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首先给学生做了亲身示范,然后要求学生轮流进行练习。虽然有理论知识的支撑,但是要付诸行动显然是有难度的,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分阶段练习。首先要求学生练习急停起跳两个动作,感受这两个动作的力量来源并且加以控制腿部力量;其次是练习投球时手臂的力量,要求学生在原地练习投球,并在练习过程中矫正学生的动作。分步训练完成后再将动作组合起来进行训练,学生的动作会有明显的进步。篮球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练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成功中体会经验,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球感,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同样,篮球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做事的耐心。
三、掌握手型,肩上投篮
初中生对于篮球中的投球非常感兴趣,在他们看来投手才是球场上的焦点,一个投手引起的目光足以满足他们对于篮球的荣誉感。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爱好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在教学中牢固掌握篮球技巧的核心技术。比如,教师在肩上投篮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投篮的认识和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中收集他们关注的焦点信息。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发现,他们对于投篮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于投篮的技巧却了解不多。于是,教师趁机向学生讲解了肩上投篮的相关概念和手型姿势,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如部分学生在持球时会出现掌心触球、肘关节外延等误区,导致技术变形,投球有误差。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墙练习投篮,仔细体会每一次单手持球和准备姿势的动作要领,引导他们在练习中完成手法的学习,并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球场检验结果。篮球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规范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夯实基础,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投球而言,无论是持球还是投球手势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加以引导,让学生高效掌握相关的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篮球作为一项技巧性很强的运动,方法的传授很重要,同时学生的球感也非常重要。球感的获得要依靠长久的练习,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篮球的技巧,还能在此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身心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顽强的品格;竞技意识;形式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不能只注重营养的补给,更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是他们能形成坚强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所以,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更应该受到重视。初中的体育课包括特定的内容、形式、规则和要求,开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通过体育锻炼来训练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竞技运动最受同学们的欢迎,通过竞技这种形式,不仅能培养初中生的竞争意识,也能有助于增强团队意识。但是,竞技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竞技体育成了初中体育老师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下是一些有关于体育教学中合理利用竞技体育的经验。
一、竞技活动的主要特点
1.趣味性和娱乐性
竞技活动本身是为了在同学们疲惫的学习过程中让大家放松身心的,所以,竞技活动最早是在玩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使用新颖的体育活动形式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使大家乐于学习体育,将体育课的学习当做是一种游戏的过程,使同学们在真正受益的前提下获得情绪上满足。同时,在这样自在的课堂上,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活跃度。
2.竞技性
各种体育活动的发展都源于它的这一特性:竞技性。就是因为有了竞技性,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热爱它,不断训练去寻求新的突破,而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更应该加入竞技的元素,一方面是因为有了竞争才会使体育活动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竞技,可以很快激发大家的学习欲望,振奋学生的斗志。而以比赛形式为主的体育活动,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和分析,并尽快做出判断,做出及时的反应,这就使得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培养了学生的竞技意识。
3.团队性
体育精神除了包括竞技精神以外,还包括团队精神,也是大家所说的团队意识。竞技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人的竞技难免让学生感到孤立无援,这样对于体育教学并非好事,竞技只是为了让大家锻炼身体,培养坚韧的人格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并不是只为了赢得第一名,而且,也有很多的竞技比赛是团队性质的,需要大家的团结协作,在互帮互助的前提下共同努力来获得成功。而这种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大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往往能让事情事半功倍。
4.公平性
体育竞技之所以称作竞技,它区别于一般活动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它本身所带有的规则性和公平性。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裁判的教师更应该秉持公正的原则,将课堂上的活动都规则化、公平化,让学生也能更加认真地对待体育课堂。
二、体育竞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体育竞技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在体育课开始时,一般会安排一些热身项目,但是,通常的体育教学中热身运动都相对乏味,使得学生的执行力不足,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剧烈运动之前的热身对身体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些竞技形式的小活动来激起大家的热情,是同学们既能热身又能有上课的激情。比如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传接球”比赛、“蛙跳”比赛、“贴人”比赛等,最终评出前三名,给予加分。通过这样的游戏,锻炼了大家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让大家身体各部位舒展开了,对进行下面的运动有很大的帮助。
2.体育竞技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喜欢体育课,并且有个很好的心理状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学到技能,而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竞技类的游戏,进行更高效的体育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投球技术的教学中,使两人一组,每人轮流投球和阻拦,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较谁进的球多,进一个球加两分,若是三分球就加三分,而且还根据大家的投球姿势分别给予加分,姿势标准多加一分,最后看谁的得分最高,得分低的则要多加练习。这样就能很容易就让同学们掌握投球的技巧,并且将其运用于实战。在篮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传球接力赛,短时间的篮球比赛等使技能的学习游戏化。总之,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各种竞技游戏来充实课堂,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有意识得自主地投入体育锻炼中去。
3.体育竞技在课堂尾声时的应用
体育课即将结束之时,学生们很多都消耗了很多的体能,产生了很强烈的疲惫感,这时候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这时,教师就应该采用一些能提起学生兴趣的措施来维持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同时也能做一些运动舒缓一下疲惫的肌肉,而背人游戏、两人一足游戏等这些低能量消耗的小竞技游戏就可以作为放松运动的首选,也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放松身体关节的体操动作和一些跟运动有关的智力竞赛游戏,让学生的身体器官能逐渐放松,也让大家开心地结束一节体育课,轻松地投入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去。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适当的竞技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在各种活动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树立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主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会需要的技能。同时,在竞技中锻炼学生坚韧、勇于拼搏的性格,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从体育课中受益,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亮.浅谈如何运用竞技知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12(30):46.
篇3
关键词:动作要素;高职体育教育;体育专业;高职学生
面对丰富多样的高职体育教学方法,其中最为有效、最为直接、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就是动作示范法。科学的、合理的动作要素,不但有助于高职学生观察与捕捉体育动作的各项要素,而且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动作水平,更是高职体育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文章针对动作要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意义与体育价值。
一、运动要素的基本概念
针对动作要素的概念有多个版本,但应用比较广泛的则是《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先生对动作要素作出的具体定义,即:身体姿势是指体育训练过程中,身体各部分与整体所处的各种姿势与状态;动作轨迹是指训练过程中身体不同部位的实际移动路线;动作时间指的是不同运动所需的具体时间;动作速度是开展一切运动的重要基础条件,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速度类型;动作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动作的重复次数,通常被称为频率;动作力量指的是完成诸多动作所应用到的不同力量,以及抑制阻力的力量大小;动作节奏指的是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各个动作、各个环节的完成时长、动作幅度以及用力大小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动作要素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作要素要求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多数高职体育教学老师,都能根据动作要素的实际构成引导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与锻炼。然而,大部分教师在利用动作要素引导学生的运动练习时,并未对一些技战术动作作出精准的示范,如一些高职篮球教师,在为学生示范投篮动作时,往往不够重视手部握球的动作姿势,对投球姿势的标准性缺乏重视。[1]这就极容易造成学生模仿动作的失误,进而导致学生的投球动作缺乏标准性。
(二)动作要素理解不够深入
动作要素示范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必备教学方式,更是最为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方法。然而,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一系列动作示范的质量与成效并不是很明显,导致学生对诸多动作概念并未形成精准的认识,理解也不够深入。诸如,在高职乒乓球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半蹲状态,促使学生对教师动作进行模仿,深入理解半蹲动作的深层内涵。因此,在学习有关动作时,必须做到动作的优美、轻快、熟练与准确,激发学生学习动作要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当前我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设施都不够完备,阻碍了高职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比如,经济水平较差地区的高职院校,因为缺乏资金支持,故而很多体育教学设备不能到位,特别是室内训练场地缺乏或者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等。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直接制约了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动作要素的示范,以及学生的动作要素练习等。
三、动作要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姿势要素的科学应用
从宏观视角去看,身体姿势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是否能够正确应用,对体育技战术动作的学习与掌握具有直接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讲,身体姿势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习体育技战术动作的一个重要基础。尤其是对于跳跃式的体育项目,姿势要素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譬如,在高职跳高运动教学中,一般都会涉及到落地、过杆、起跳、助跑这四个过程 ,表现在姿势要素方面主要包括动作力量、身体姿势以及动作节奏,其中又以身体姿势最为关键;当学生精准掌握身体姿势之后,其动作力量与节奏都会得到更好发挥;在助跑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突破原本的静止状态,通过掌控合适速度把握正确的运动节奏;[2]在过杆时,也会对学生的身体姿势提出要求,这是由于过杆一般分为过杆与攻杆两个阶段,且不管是哪一阶段都需要教师重视正确的身体姿势的重要性,腿部的配合度以及收腿的合理程度等,以避免碰杆或压杆。另外,高职体育教师还应重视自己的语言阐述,即不仅要表达清晰,而且要让学生明确身体姿势的重难点,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控身体姿势的动作要素。
(二)时间要素的合理应用
动作时间要素指的是完成各种体育技战术动作所需的具体时间,一般情况下动作完成时间越短,则技术质量越好。尤其是对于高职体育的跳、跑项目教学,更需要大力缩短动作的完成时间,通过增强爆发速度提高运动质量与效果。比如,在短跑项目教学中,跑动速度就是由最短时间决定的,多种动作要素会直接影响到跑动时间,而速度要素作为基础条件之一,时间也是衡量速度的重要标准,因而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终点,则需要掌控好运动节奏,这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前提与基础。[3]由此可见,节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后,可以确保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因此,压缩时间要素是提升田径运动成绩的主要方式。不过,对于投掷类体育项目,则需要通过加大体育器械的工作距离来压缩时间,进而强化器械的运动速度,进而提高运动成绩。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优良的还是件观念,对待任何体育运动项目都要安排好时间,高质量、高效率的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训练目标,尽可能的缩短动作所需时间。
(三)动作速度的正确应用
可以说动作速度决定着将近一切运动项目的重点与核心,然而不同动作项目的动作速度的练习任务、练习内容、练习专项等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高职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必须将动作技术与动作速度进行紧密结合,促使两者科学、完善、有效地融合在一起。[4]同时,动作力量、动作节奏等一系列动作要素也会对动作速度产生影响,这就促使高职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动作速度时,必须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与发展,之后再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动作速度,开展强针对的教学与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与巩固之后,还要加强其他动作要素和动作速度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动作速度。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体制深入改革的带动下,高职体育教学的标准与要求也越来越高。动作要素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促使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体育动作要素的教学。因此,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秉承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对高职体育教学进行审视,建立健全高职体育教学手段,强化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对学生的一系列训练动作进行规范,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效,为社会培养综合素养高的现代化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茜,.论体育教学中艺术体操的动作、时间、空间的三大要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9).
[2]徐朝洲.动作要素在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J].科技创新导刊,2014(16).
篇4
[关键词]中学生 篮球 投蓝 方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62(2013)07(a)-0254-01
篮球运动在学校比较容易开展、群众性比较强,中学生也比较喜欢。然而学生喜欢并不等于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对体魄进行有效锻炼和加强。篮球运动需要多方面技术,投篮技术便是其一,也是得分的唯一手段。
篮球比赛中的一切技术、战术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力争投中得分。而体育教学中,投篮无疑又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能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篮球技术。因此,掌握和运用好投篮技术,不断提高投篮命中率,是中学开展篮球运动的重要所在。
投篮的方法很多,按照持球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双手投篮和单手投篮两大类。在这两类投篮中,又可依据投篮前持球置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分为胸前、肩上、头上等几种投篮;还可按运动员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分为原地、行进间和跳起投篮。具体操作如下:
一、单手原地投篮: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基本投篮方式。我们单以右手投篮为例:双手持球置于与眼睛同高位置,稍偏向右侧,右脚比左脚稍靠前,双膝微屈,将球上举,右手手腕后伸,使球体大部分重量落在右手,左手从左侧轻轻扶住球体,脚前掌发力,提起脚跟,伸直双膝,伸右臂将球投出,投篮从手腕向后弯曲开始,进而向上、向前,指尖最后离开球体部位。
二、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仍以右手投篮为例。在跑动中跨右脚的同时接球,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向上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双手向前上方举球,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辅助手离球,投篮臂充分向球篮方向伸手腕前屈,用食中指力量柔和的将球投出。球出手后,落地屈膝缓冲。动作要点:一跨、二跳、举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
三、跳投:其好处是不像原地投篮那样容易被对手封盖。其技术要领是双手持球,非投篮手置于球前方或侧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篮手置于球的后部,双膝微屈,双手持球从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后双脚向上弹跳。跳起时,屈肘(前臂向后),手腕也向后翻。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将球投出,随球动作要充分,眼睛要始终盯住篮框。青少年选手可能会因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完全可以暂时放弃此项技术训练。
四、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动作兼行进间高手投篮,只是投篮方式是利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自下而上挑球擦板或挑空心篮。
五、运球接球急停跳投:动作兼跳投,在投篮前为了摆脱防守而做了一系列脚步变向或急停动作,再做跳投。
训练和比赛中可以有不同的投篮方式,但不管哪种,必须注意做到以下两点:①从脚底发力,也就是说虽然是用手投篮,但力量从脚前掌发起,然后通过脚踝、膝盖、胯部、上体、手臂、手腕,最后传递至手指尖将篮球投出。力量的整个传递应该是连贯协调的。⑦手臂姿势应该是上臂与前臂呈90度,而手腕后伸也与前臂呈近90度,并与上臂平行。手指持球的后、下部。投篮时,向上、向前伸臂(当然是指向篮框),向上、向前用力屈手腕,最后用手指将球推出,这样会使篮球产生下旋,碰到篮板或篮框不会产生很大反弹。还应该让手与篮球接触的时间尽量长(即随球动作时间长),这样有利于控制球的运动方向,增加投篮命中率。开始时不要过多考虑球是否投进了篮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姿势、动作以及整个投篮动作的节奏上。每次投篮重复同样的动作要领,正确的投篮动作很顺畅时,命中率自然会提高。还应该在离篮框不同的位置、角度练习投篮。
针对以上投篮动作,进行投篮训练时,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要严格按规范化动作去做。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的先决条件,应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最终达到动力定型。一般可多做徒手模仿练习或投实心球的练习,来控制手型和动作定型。
二、提高身体的训练程度。身体训练程度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对投篮命中率有明显影响。如身体训练较差的队员,运动量增大时,命中率就明显下降。因此,应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限时限数投篮训练,以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一般可采用大运动量过后的定位投篮来提高投球命中率。
三、要有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它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前提,对提高投篮技术起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使投篮者得以全面锻炼,掌握各种投篮技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时应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帮助,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其自信心。
四、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比赛中,常看到有些投篮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体平衡时,仍能将球投进。这说明投篮者身体协调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间,身体和手是相对稳定的,其时空感强、手感好、自信心强,使整个投篮动作力量均匀、柔和,动作自然、连贯、流畅。一般可采用快速跑动中的急停跳投训练。
篇5
关键词:体育课普及篮球规则
一、教师穿插讲解规则
(一)教师在室外课讲解规则
教师应在一堂篮球教学课中适当地穿插篮球规则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利于理解并熟记。例本节课教授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授课结束前的一些时间里,教师可以插入相应的规则,如1、“携带球”违例,俗称“翻腕”,就是在运球过程中,运球手翻腕使手掌心超过垂直面;2、“持球移动”违例,又称“走步”,就是运球开始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能抬起,当中枢脚出现不合法移动即为持球移动违例等,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讲解规则
教师去多媒体教室下载一场国际篮联的比赛,让学生看一场比赛,每一个违例或犯规时可以暂停播放,先由学生提出这个违例或犯规应属于哪种违例或犯规,因为学生中也有略微了解的,然后再由教师答复,并指出这个是什么违例或犯规,哪些动作属于这种违例或犯规,最后由教师再回放一遍并布置这堂课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写出这场比赛中没有讲到的违例或犯规之处,此举可以使学生对规则牢记于心。
二、学生临场体验
由于经过多媒体篮球规则的讲解学生的理论已经有点掌握,但还缺少实践经验,所以教师应组织一场学生篮球比赛,让一部分学生做裁判。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正的唯一标准,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比赛中,可以安排两个体育教师一对一记录两个学生临场执法的违例或犯规,并记录错在哪里,应怎么判罚等,结束后告之学生,度把记录纸让学生拿回去仔细揣摩,此法虽然只教授了少部分学生,但由于抓住学生普遍对篮球爱好及兴趣的特点,可以使那些临场“小裁判”去带动多数学生来了解篮球规则。
三、安排体育室内课全面细致及补充讲解
上课前教师提出老问题,让学生温故以前教授的知识点,使其有充分的准备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教师讲解时应通俗易懂,能使学生利于理解,一般在专业术语后应加上俗语。
(一)教师解释什么是篮球规则
就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利机构制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它设定条件,明确职责,授予权利,作出规定,指明罚则,是篮球竞赛的法律,是参加篮球竞赛的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这是书面上的解释,其实大家都知道,每个游戏都有它的游戏规则,规则是不断的更新和改进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公平公正,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二)教师讲解违例
什么是违例?违例又分为哪几种?如跳球违例、走步违例、翻腕违例、球过肩违例、球回打后场违例、干扰球违例、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罚球违例等。
违例大致可分为(1)普通违例:如带球走步、两次运球、脚踢球或以拳击球。(2)跳球违例、(3)跳球时的违例:除了跳球球员以外的入木可在跳球者触到球之前进入中央跳球区。
24秒钟规则
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
8秒钟规则
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
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
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比如与裁判发生争执等情况。
队员出界
球员带球或球本身触及界线或蚧线以外区域,即属球出界.在球触线或线外区域之前,球在空中不算出界。
干扰球
投篮的球向篮下落时,双方队员都不得触球.当球在球篮里的时候,防守队员不得触球。
被紧密盯防的选手
被防守队员紧密盯防的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球,运球或投篮,否则其队将失去控球权。
球回后场
球队如已将球从后场移至前场,该球队球员便不能再将球移过中线,运回后场。
(三)教师讲解犯规
犯规有哪几种?如拉人犯规、推人犯规、打手犯规、阻挡犯规、进攻犯规等。
1、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脚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挡、拉、推、撞、绊等动作来阻碍对方行进;也不准使用任何粗野动作。2、合法防守位置(1)当达到下述状态时,防守队员就已建立了合法防守位置。(2)他正面对对手,并且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3)队员在场上占据位置时伸展臂或肘是合法的,但是当对方队员试图从他身边通过时,它们必须放下。如果队员不能将臂或肘放下,发生接触就是阻挡或拉人。3、投篮可用任何方式投篮,但他必须将球在被别的队员触及前从篮圆丰方投入球篮或投篮触及篮圈。发球时在裁判员将球置于他可处理时,要在5秒钟内投球离手;不得做假动作罚球;最多5名队员可以占据被看作是1米深的位置。
(四)教师讲解几种特殊的犯规
如双方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技术犯规等。
1、双方犯规是不管是侵人犯规或是技术犯规都不判给罚球,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某队拥有球权,应保留球权,在靠近比赛中断地点的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宣判双方犯规或打架犯规时双方球队都未拥有球权,或投篮未成功球在空中,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如果投篮成功,得分有效,在底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如果双方犯规是作为裁判员意见不同的结果,不计得分,应由任何两个非同队的队员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
2、违反体育道德犯规是新规则规定裁判员认为队员蓄意地对持球或不持球的列方队员造成侵人犯规为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当球员犯规严重粗野,又或者球员防守时并非针对篮球而是进攻球员,这很容易导致受伤,球证可判断为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3、技术犯规是指所有不包括与对方队员接触的队员犯规。队员不得漠视裁判员的劝告或运用不正当的行为。
篇6
关键词:篮球;投篮技术;教学;探讨
G841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们利用各类动作和技术,将篮球投进对方的球篮,这种方法就称之为投篮。篮球比赛中实施的各项技术、战略,其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投篮机会,以投中球篮得分。篮球运动在不断发展,其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由此可见,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教学和训练时,应当让学生掌握更好地投篮技术,不断提升其命中率,@对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十分必要。
一、篮球投篮技术简析
篮球投篮就是将篮球在出手前至于身体的某个部位,之后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投球入蓝的方法。手型的要求是手心不能接触到篮球,手掌应当呈现自然张开的状态,利用伸臂倒腕的方式,最终将篮球抛出并呈现旋球状态。投篮的方式及技术动作方法分为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提高投篮的命中率,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结构,才能掌握投篮技术。
二、篮球投篮技术动作技术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篮球技术动作不够规范
投篮是一项系列身体动作组合而成的运动,在不断发展的篮球投篮技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地投篮技术标准。如果没有规范的动作,势必会影响比赛中的命中率。因此,教练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规范运动员的投篮动作,为今后提升个人技能奠定基础。
2.没有跟生理素质训练有机结合
投篮的命中率不仅与技术有直接关系,还跟运动员自身的生理素质有直接关系。在训练中,教练往往将技能训练作为第一位,并未对体能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训练时,无论运动员的生理素质如何,都是按照统一的训练模式进行,这便忽视了运动员的个体差异,使训练缺乏针对性。
3.没有与心理素质训练有机结合
除了规范的动作和过硬的生理素质外,心理素质也是影响篮球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有的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非常刻苦,并且投篮技术过硬,但到赛场上会出现发挥失常的情况,有时甚至无法与篮球团队相互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心理、意志力、对待比赛的态度等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投篮技术中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教练应当重视运动员的不良情绪,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的稳定性和投篮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三、篮球投篮技术动作训练中的有效方法及对策
1.提高投篮技术动作训练的准确性
投篮技术的准确性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关键,因此也是在开展篮球教学时重点训练的内容,教练应当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投篮技术,将动作技术的运用效果在训练中得以提升,提高命中率。众所周知,投篮命中率的稳定性直接由投篮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决定。因此在训练时,教练要着重加强指导,从正确的投篮姿势开始培养,包括出手弧度等细节,这是培养运动员稳定性的基础。此外,还可以在运动员中开展小组对抗赛,让他们通过训练相互纠错,强化运动员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投篮动作,这是保证准确性的有效措施,对提高命中率十分有益。
2.重视投篮技术动作训练的速度性
篮球比赛通常较为激烈,很多时候投篮机会非常短暂,比赛的节奏也非常快速。教练应当结合现代篮球比赛的快节奏,不断强化训练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将准确性、规范性作为掌握篮球动作的基础,让运动员在较快的节奏中适应投篮动作,并且不断提高投篮的命中率和速度。让运动员能够将运球与助攻等进行稽核,将起跳及出手的速度提高,并且加强对对方的干扰和放手,给投篮更多机会,保证投篮的稳定性。
3.重视投篮技术动作训练的对抗性
对抗条件是篮球比赛的真实环境,教练应当加强对运动员对抗性训练,无论是投篮还是防投篮,对抗性无疑都是焦点。特别是现代化的篮球比赛,技战术的不断增多,对于对抗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运动员不仅要保证自身的身体素质,更要掌握必要的投篮技术动作。教练可以多组织运动员结成小组,进行对抗练习。让运动员在对抗中寻找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同时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比赛中,快速选择合适的投篮时机。
4.选择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也使篮球投篮技术的训练多元化,训练手段及方法也随之增多。教练可以在平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篮球投篮技术教学中来,将运动员在训练中的动作拍摄成视频,并通过多媒体平台播放出来,让运动员在观看视频时寻找投篮技术存在的缺陷。也可通过表象训练的方法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运动员将投篮技能及动作掌握好。将运动员从思维到具体动作相吻合。此外,教练还可以进行游戏式训练方法,或组织以赛代练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运动员的新鲜感和积极性,避免枯燥的训练丧失兴趣。让运动员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学会更多投篮技术动作。
四、结语
篮球运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练对运动员的训练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当根据比赛形式的变化,不断创新投篮技术,并对篮球投篮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出更优秀的篮球运动员,除了过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技能,投篮技术是篮球运动最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篮球比赛中,得分是区分胜负的唯一标准,而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因此,教练应当在投篮技术动作训练中,不断强化技能水平,保证技术动作训练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效提高运动员投篮命中率。
参考文献:
[1]王克海. 渐增篮高对篮球投篮技术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2.
[2]郭海龙.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篮球投篮技术教学中的初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4.
[3]罗莉. 研究“目标教学模式”在篮球专业跳投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
篇7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方法,综述篮球后卫队员组织的能力类型,分析篮球后卫队员组织的能力基本形式、组成因素、基本要求以及基本特点,总结研究篮球后卫队员的选材及组织的能力的功能和培养方法,为篮球运动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后卫队员 组织能力 能力特点 能力培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篮球后卫队员组织能力的特点和培养条件,探讨了篮球后卫队员组织能力培养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运用手工检索和电子检索的方式,检索了近期中文体育类期刊共12种,有关于篮球后卫队员组织能力研究论文专著共18篇,并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分析和归纳。
2.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选取了从事篮球课教学训练工作5年以上,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5名,作为本研究的专家,进行当面和电话请教。
二、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后卫队员的组织能力
篮球比赛中的后卫队员,一般讲也是一支球队的核心。篮球比赛中的后卫队员,一般讲也是一支球队的核心,是场上战术的组织者、指挥者,是教练员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当前篮球运动灵活、战术多变、攻守激烈对抗性强的情况下,后卫队员的思想修养、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组织能力等,都直接影响到该队的风格和水平。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因为他们的情绪关系着全体队员的情绪,他们的思想影响着全队的思想,他就是全队的神经中枢。他还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枢纽。在激烈的比赛中,他必须把教练员的意图贯彻下去,又必须带领队员在临场体现出来。上下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对战胜对方才更有力。所以,他必须经验丰富、智多谋广。
(二)篮球后卫队员的作用
位置相对固定,活动范围小,个人攻击力差。80%的传接球起着组织进攻的作用每场平 均得分5-6分。在场上很少投篮和突破,主要是利用自己熟练的球技和匪夷所思的妙传为队友创造得分机会。
(三)具有良好组织能力的篮球后卫队员所具备的心理素质
后卫队员必须由有毅力有气魄有主见有韧性有自控能力,有善于克服困难顽强战斗作风的运动员来担任在场上会遇到各种干扰和刺激,核心队员应该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镇定自若;任何急躁蛮干消极失望泄气的心理变化反映在核心队员身上,都会影响全队的情绪和士气,导致比赛的失败文化素质核心后卫队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掌握理解专项知识,不断总结丰富探索专项理论的发展,吸收新的信息,积累篮球比赛的经验和知识了解其规律才能采取正确有效的解决办法。
(四)具有良好组织能力的篮球后卫队员所具备的技术素质
优秀的核心后卫队员应显示高超的运球技术,通过运球既能达到组织全队配合的目的,又可从快攻、接应、突破防守、阵地进攻、调整位置、防守反击等方面达到进攻的目的。核心队员除了必须具备一般传球能力外,还必须掌握助攻传球技术。助攻传球不仅要传出领人的球,而且还要传出示意球。要熟悉全队配合及每个队员的特点,了解对方战术结构,传球的一刹那要特别注意观察,判断同伴接球移动速度、方向、高度和接球目的,以及防守人的位置、姿势、身高、抢断能力等,把传球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篮球后卫队员组织能力的培养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
在高强度、强对抗和高空控制日趋激烈的发展趋势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技术配合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核心后卫的培养中应注意其弹跳素质、快速起动、奔跑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二)技术素质的培养
技术素质,我国与国外优秀选手有较大的差距。技术素质好,可以弥补自己与对手身体素质和身材方面的差距。技术素质的训练主要有:控球技术、突破技术、传球技术、防守技术、广阔的视野。
(三)文化素质的培养
后卫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智力水平的训练,从理论上加强对篮球运动内在规律的分析研究,使他们的意识在多方面得以加强,成为应变能力强、有科学头脑的赛场灵魂。
(四)延长核心后卫的运动寿命
优秀后卫的培养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其过早的渡过巅峰期或退役,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浪费。其中的原因很多,如伤病、思想因素、传统观等等。在后卫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其自我保护的思想的培养。
四、结论
篮球后卫队员是一支球队的核心,是场上战术的组织者,指挥者,是教练员的得力助手,教练员技战术的贯彻和组织者,其组织能力发挥好坏对比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具有优秀组织能力的篮球后卫队员对篮球运动应该是非常热爱,充满信心和坚定的事业心,在训练中自觉主动的练思想练作风练意志对待比赛任务应具备必胜信心,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在训练实践中要对后卫队员的组织能力进行区别化的对待,着重培养其运球控球及传球的能力,通过一些教学比赛,热身赛,课堂比赛等机会对其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对其投球技术予以严格要求,不断提高其在各种防守情况下的投篮技术及命中率。给对手造成压力。在比赛前的准备会上要充分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加深对对手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做到果断勇敢,坚定沉着,获得比赛的胜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兴趣教学 教学策略
当前的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规划主要是围绕参与运动、技能教学、锻炼意识与心理健康四个方面进行的,整个学习以突出学生的兴趣选择为主,强调教师尊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地位,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施兴趣教学。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教学目的以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主,切实优化体育教学。
1.体育教学与兴趣的关系
中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主导,学生对体育是否有兴趣肯定是通过教学方式来体现的。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若是兴趣浓厚,自然就会想方设法掌握更多的运动方法和体育技能,在整个课堂互动环节中会有意识地与教师交流,渴望得到表现和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从强制性的“要我学”转变为积极性的“我要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树立长期锻炼健身的体育意识。若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产生兴趣,则对体育项目无丝毫热情,敷衍完成教学指令,被动接受体育技能的学习,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度。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也是求知过程中的推动力,学生学习兴趣会直接关系教学有效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理解体育教学与兴趣之间的关系,通过兴趣的引导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内容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师制定的教学任务。
2.展开兴趣教学的策略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新课标的整体教学目的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合作者的课堂地位,帮助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建立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改变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的直观认识,改变体育课的枯燥和压抑的氛围,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配合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田径运动技能时,教师可以利用肢体和风趣的语言,展示一些学生在短跑过程中常出现的姿势,模仿一些错误姿势放松学生的情绪,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展现在短跑中的样子,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中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往往更容易接受知识。
2.2建立合作小组。课堂气氛的和谐与平等有利于学生完全解开自己的心理包袱,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兴趣教学的前提是建立学习合作小组,合理搭配组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互搭,方便在一些体能要求和体能技术不同的项目,可以进行互相探讨,例如篮球运动,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女同学更快地掌握投球技能;另一种组员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分配,将身体条件差不多的分为一组,学习运动技能时,彼此更容易交流。合作小组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体育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兴趣教学的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2.3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体育教师做好前期工作以后要重视对教学过程合理性的安排,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感和自身价值,得到肯定。首先,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竞技意识,真正以学生的意识开展兴趣教学,改变单一的教学手段和强制性施教的方式,多元化地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一些高难度的运动时,教师要循环渐进,动作要由易到难,在进展中倾听学生的意见,比如学习铁饼时,可以从如何拿铁饼的姿势开始,反复练习如何助跑和发力,整个过程一定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其次,在整个教学中可以适当引进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的集画面、影响、声音和文字为一体的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可以自主接受新知识;最后,可以通过生活情景游戏或是比赛型练习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迎合学生渴望表现的心态,完成教学任务。
2.4优化体育器材设施。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鲜事物的影响通常可以影响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和接受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优化与利用体育器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开展兴趣教学。例如在户外上体育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音乐的选择和舞蹈的运用开展体育教学,比如近期一直流行的“骑马舞”,学生肯定都有接触,体育课的课前活动就可以选用这样的舞蹈开场,这充分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运动配合中。
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创新能力;体育教学
创新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在现有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事实理论,运用一些科学、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不断改进,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良好的体魄的更完美的新型教学方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知识,而体育学科则不同,它则注重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现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太过无聊、乏味,不能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因此,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现有体育教学体制的创新。
一、什么是真正的体育创新教育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普遍化,一些体育教师错误地将创新教育等同于多媒体教学。当进行创新教学时,就让学生们去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为学生放映一些体育的教学课件或者是一些篮球、足球等的体育比赛。这种方式的创新教学,是完全错误的,其教学效果还不如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是通过丰富有趣的体育教学形式,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们快乐、而又自觉地去学习体育知识,使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要我学”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我要学”,使得学生们能和教师在体育课堂上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发散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开展
1.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为创新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件事情拥有了兴趣,就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就会认真地去做好这件事。我们身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学会利用这个特点,充分激发那些健康有趣且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而不是限制学生们兴趣的发展,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第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一个相对轻松地学习氛围,让同学们快乐、无拘无束地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并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使学生养成勇于提问的好习惯,并且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如同小草般慢慢生根、发芽、长大。例如:我在上《跳远课》时,在为同学们讲解规范的跳远动作时,突然,有个同学向我提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青蛙那样跳远呢?虽然这位同学的问题有些搞笑,但我并没有去批评这位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同学,而是耐心地为他讲解了其中的原因,当众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且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向他学习。因为,虽然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不大好,但在这个问题中,却包含着这位同学创新的火花,如果一味地批评了这位同学,那么就有可能扼杀了这个同学的创新的思维。因此,我们一定要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不断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第二,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一种平等的眼光看待一位学生。教师要学会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与同学们的情感交流,在课下,教师可以多与同学们聊聊天,问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平时的日常生活等,了解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中的烦恼,并极力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努力与同学们形成“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体能差异,科学确定教学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有趣的活动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促使学生们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逐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达到真正的创新教学。
2.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只有学生们拥有了创新精神,学生才会产生创新的动机,才会建立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投身于创新活动中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们在学会基本动作后,注重巩固练习;多鼓励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勇于提问,大胆质疑;教导学生积极去发现更好地训练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篮球投篮姿势》时,我先教学生了几种常见的投篮方法,在他们基本掌握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根据我教导的几种基本方法,讨论出最适合自己的投篮方法。然后,再进行投篮练习时,发现每一位同学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投篮方法。更让我喜悦的是,刚才我并没有进行原地跳投的训练,只进行了一些原地投球的基本动作的练习,但一些同学却灵活地运用跳投,提高了自身的投球命中率。这种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们的讨论,掌握了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养成了敢问、乐学。好学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在学生身上的最好写照。
总之,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为学生着想,并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中心,着重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育的乐趣,更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在这个教学中,会有很多障碍需要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去克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希望:广大体育教师能够以学生日后的发展为重,不辞辛苦地进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剑.对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内江科技,2010
篇10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采用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高效、立体、多维化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个性需求
兴趣属于人的个性化范畴,它是激发与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关键影响的因素。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才能从心理上更加主动学习,才能充分发展个性。传统的体育教学,竞技化内容比重过高,教学方法太过刻板,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对体育活动很感兴趣,但却不愿上体育课,对于终身体育的目标更是无从谈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把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所了解,要公平、民主地对待所有学生,照顾大部分学生的爱好与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特征,使趣味性项目多于竞技化项目;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常规教学内容外,还可以根据训练器材和场地条件设计几个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练习项目,以便学生在完成首要学习任务后可从教师设计的练习项目中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练习。这种方法对学生锻炼积极性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保证小组分配的科学合理,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和谐相处,互相促进,共同进步。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尽量让好友分到一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而且配合也比较默契;其次,教师要将后进生尽量分配到不同的小组,让后进生在小组骨干的带领下积极融入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合理分组之后,教师再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任务内容一定要具体,最好能做到责任到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干。例如,在教学“体操”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做示范动作,之后再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安全管理员、技术指导员、记录员、观察员等。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的分工都非常明确。在小组合作练习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会发挥自身的职能与职责,帮助小组突破学习难点,提高小组的整体水平。其中,技术指导员和观察员应该有一定的体育基础,所以应该由体育骨干担任,为此,教师在每个小组中应尽量安排1—2名体育骨干。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安全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风险成为体育教师随时都应加以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真正从事终身体育锻炼的人应该掌握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危险的警惕性,让学生远离安全隐患,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不但要学会保护自己,还要注意保护他人。例如,在篮球、足球等竞赛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身体接触,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掌握碰撞的力度,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告诉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避免因不规范的运动行为给自己或同学带来不良后果,以此来保持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引起学生对安全行为的高度重视。
四、拓展体育锻炼空间,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应努力拓展课堂活动,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通过课外活动获得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实践证明,布置相应的体育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做好铺垫,同时也可以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努力拓展课堂教学,使体育运动面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例如,某生身体素质较差,为了提高身心素质,学生可以制定如下计划:每天做“4×50米”的加速跑、10个蛙跳。这一计划不但符合这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可以使他在久而久之的锻炼中提高自身的心肺呼吸功能,切实达到提高身心素质的目的。因此,拓展体育锻炼空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质,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注意教学评价多元化,让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参加训练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训练800米长跑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正式考核之前进行一次测试,将学生的跑步成绩记录下来,然后等到正式考核时将这次的成绩和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根据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合理评价,对取得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和赞赏。再如,在教学铅球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投球的姿势、动作、距离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参加训练的动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允许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点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翟永明.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10(4).
- 上一篇:项目财务决算审计
- 下一篇: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