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体育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思维着去感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时,通过积极的思维,运用已了解和掌握的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动作的原理和要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
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培养成功意识。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给予学生教诲,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学生,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学习热情。只有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亲人和朋友,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课程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优美正确的示范,清晰洪亮的口令,富有创意的教法,能够营造出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这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还要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恰如其分的处理必然会对课堂体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创新讲和练的形式,把“课本”和“兴趣”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喜欢体育,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矛盾。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层次,就会主动地尝试,自觉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积极思维,较快掌握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二、巧设情境,合作交流,激发创新
创新思维能力是具有独立性、灵活性、评价性、广阔性、深刻性等特点的思维品质,它是创造性人才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体育教学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注重教师教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索—转化—创造”为主要形式,重视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勇于弃旧图新,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创教学路子。采用“导学式”教法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教材的知识和技能的现象,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自练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与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改进,最终达到学会和会学的目的。
教师课前要设计好导语和情境,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开课后,教师恰如其分的导言、具有创意的情景引入及在一些学习方法启示,都会在学生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教师“设疑”是学生“生疑”的有效方法,设疑贵在“巧”。首先,将“疑”设在重点和难点上,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把“疑”设在学生不以为有疑的问题上,促使学生开拓思路,积极思考。因而,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就要巧设“疑虑”,巧布“机关”,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挑战学习和锻炼。从而发展学生智力,造就“生疑—质疑—释疑”的思维惯性,达到培养创新能力之效。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由练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克服以往的“满堂灌”现象。切莫盲目强调所谓的“练习密度”。在重视身体训练之际,也要关注思维训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承受能力。
三、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能产生思维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思维。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体育课堂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优点,在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智力与动作技能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能力,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四、发展观察力,强化好奇心
篇2
关键词:高素质人才 创新 现代化教学 思维能力
大家都知道,人才的教育必须从小学生做起,原因在于小学生是最早接受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对老师的教导总是认真的听取,不存在如中学、高中时期的叛逆心理。知识的传授、创新意识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开拓在小学时期最容易被开发和实现。当然在小学教材中,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甚至其他学科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开发是不同的,它们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数学教学是一门将算数与生活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固定知识,一个答案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式。我们很多算数的结果都是通过现实生活取材得出的,要求算数者从生活中发现答案,从生活中开拓思维想象力去找寻结果。可见数学教学是一门开拓思维的学科。[1]
一、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开拓思维能力的意义
首先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选题大多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简单的例子:某班男生25个,女生20个,女生的占比是多少?男生、女生取源于我们现实生活的人类,学生可以去细数划分,然后去计算得出结果。还有就是一台电视机降价了400元后卖了2000元,降价了百分之几?电视机来源于我们生活常见的事物,不管是男生女生还是电视机都能从生活中找出原型,更有利于学生从原型中思考问题,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其次数学计算方式的多样化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数学多种符号表示的逻辑推理本身就促使学生去研究推理。我们知道数学答案唯一,但计算方式却可以有多种,就是说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几种甚至十几种计算过程,这么多的计算方式来自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现如今很多小学考试题目中均有思维能力训练的题目,为的就是通过题目的计算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想出多种计算方式及计算问题。[2]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很大程度上在学生创新推理能力较强的时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去找寻答案。[3]
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的贯穿在数学教学中
现代化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方面、开拓性的思维发展教育,很多学校已经将思维训练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运用到教学中。从上面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和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不断的去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去计算,去想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运用。数学计算的多样化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那些死记硬背的单一文字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4]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呢?
1.数字来源于生活,创造生活情境计算
我们可以从历届小学数学教材中发现,很多的数学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从数学符号、计算的物体、计算方式等都是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得来的,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去巧妙的用来数学的计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设立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好奇心,从而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
2.放手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目前很多小学的老师在教育方式上太过传统守旧,只懂得如何将知识全部的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去接受,从来不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学会设置一个题目,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要激发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主人公意识,让他们在课堂上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一道数学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算法,要让学生将其不同的算法表现出来供大家学习。老师的放手管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5]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意义很重大,时代的不断进步,要求人才的高素质能力的培养,高素质能力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时代做起,小学时期的数学教育是最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源于生活的事物、发散性的想象、多样化的计算方式所有的这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是目前很多学校分析研究的课题。[6]
参考文献:
[1]. 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4.
[2].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6.
[3]. 郝大元.甘肃教育.甘肃:甘肃教育社,2001:14-15.
[4]. 王健.努力构建一个学生参与的课堂.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9.
篇3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 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
新课改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最终造成很多学生死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但利用物理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渠道,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看法。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每一节物理课都应该重视课堂导入内容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生机械运动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二次世界大战的场景:一名法国飞行员驾驶着战斗机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虫子,他伸手一抓,竟然是一颗德国军人向他射击的子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手抓子弹的现象呢?学生对此现象十分好奇,迫切想知道其物理原理,因此整堂课思维极其活跃。
2.优化教学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优化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要突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重视讲法,重视如何将教材知识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涉及甚少。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物理的科学方法。因此,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凸显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并掌握思考物理问题的方法。老师在课前准备中,要统筹考虑,如哪些环节自己点拨,哪些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地方需要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哪些地方穿插扣人心弦的情景,从而掀起教学。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思考物理问题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假如学生对物理问题有思考的兴趣,就会毫不犹豫地去思考、去探究。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学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物理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两种比较好的方法。
1.初中生对未知世间充满好奇,既想知道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又想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在培养学习兴趣的时候,要重视将物理学习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让学生观察一把钢丝钳,然后说说钢丝钳运用了多少物理知识。当学生知道钢丝钳运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后,会发自内心地惊讶,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又如,家中煲汤的时候,沸腾后就用小火了,不必再用大火烧煮了,为什么?这里隐藏了液体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的物理知识,假如用大火去煮,只会浪费燃料,不起任何作用。事实上,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思考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它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很多学生喜欢物理是从实验开始的。初中生很好动,他们希望经常性地做实验。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要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不能只让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而应该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越多,就会越喜欢物理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教材主要安排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没有其他动手操作的内容,对此可以补充一些动手操作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可以让学生调节普通的投影仪,利用透镜成像规律调调投影的放大与缩小,还可以让学生调节照相机,利用成像规律掌握拍摄远景和近景的要点。这些补充的实践操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思维极其活跃,极大地提高思维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初中生由于年龄特征的原因,思维能力比较弱,常常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采用模型、挂图等直观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接思维能力,理解物理原理。比如,在教学分子运动论的时候,可让学生观察分子的模型,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分子运动的特点,让学生知道物质扩散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又如在教学内燃机工作原理的时候,可以利用内燃机的模型,让学生观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每一个冲程的活塞在气缸内的运动情况,从而掌握各个冲程的气门开闭和能量转化特征情况。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后,就能逐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学习是新课改所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法设法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远比学生掌握几点物理原理、几个物理公式重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物理,在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老师所肩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解决措施
G623.5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数学在培养小学生思维方面起着独到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机会。在数学课堂中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借助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在教学时首先要重视问题的引出方式。其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最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开拓创新。
一、有效引出问题,做到多面思考
所有的思维全部都是通过问题所引发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师发展与引导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过程。如果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数学教师就应该尤其注重问题引出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引出问题:第一,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儿童是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一切有效的活动都受兴趣的支配,都是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有探究欲望,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关键因素,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通过对提出的问题的思考,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第三,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媒介。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儿童好奇、好问、求知欲望强烈等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并且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第四,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皮亚杰指出: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练习,在练习设计中,要讲求实效性,讲求有一定的思维性和挑战性,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思维成功的喜悦。在练习设计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式练习”等不同形式的题目来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以多种角度,多种途径解题,从而训练学生的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第五,引导发现,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一种动力。发现问题以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问题的实质,只有问题弄明白了,思维活动才有一定方向。明确问题就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它需要把问题加以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明确教学内容,营造思考环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沟通前后知识的逻辑结构,沟通教材和学生的思维,化繁为简,发展思维。首先,教师应充分展开简洁跳跃的知识,将隐藏其间的隐性知识展示给学生;其次,沟通教材结构和学生思维间的联系,实现知识和思维的转化;最后,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境对人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环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压抑感,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高高兴兴地学习知识,而且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提供了场所。一个愉快、惬意、轻松的学习环境里,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平等对话,共同交流,做彼此的朋友。对学生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数学问题要给予重视,进行引导,鼓励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少用消极、负面的词汇,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能敢说、敢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自我。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宽松的环境。其次,要大力提倡合作学习,在于同学之间的合作之中,训练思维,借鉴别人观点,开拓思维。最后老师应该重视同伴、师生之间的讨论与操作,寻找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发散学生思维。
三、运用教学方法,培养灵活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数学教师运用科学恰当的数学教学方法,并精心的对每一节数学课程加以设计,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够生动、形象和有趣。学生数学思维兴趣的激发,要求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过去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对新知识进行探究,进而获得成功、发现、探究的乐趣。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第一,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第二,加强题的解说,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第三,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第四,设计探究性练习,提升思维的独创性。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最适用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在有效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小结:总而言之,要想在数学课堂中充分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利用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优势对数学这一科目进行研究,使其更适合于儿童的发展,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增长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广泛、充分的参与进课堂学习,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5
一、注重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思维的关键一环。创设生动贴切的生活情景,提出问题,能激起学生好奇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好途径和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何创设情景呢?
1 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学习分数时,以学校的科技活动为切入点,如船模比赛和放飞航模,马上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教方向与位置时,军营总是充满神秘并令学生感到向往,他们渴望了解军营里的事情。所以选用军营生活为学习素材,学生此时思维活跃起来,对探求新知识兴趣昂然,师生很顺利地完成此节内容,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认识。
2 利用数学小实验或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提供一些成组的学具,让学生分一分,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可借助分纸条活动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在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沟通知识间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
例如,教学合数时,让学生判断两个素数的积是否为合数,并说明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整除――约数――素数――合数”这样的知识链去思考:如果素数甲乘以素数乙得丙,则丙除了1和丙两个约数外,必然还有约数甲和乙,所以丙一定是合数。这样的思考过程是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演绎出来的结论,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概括、引向深层,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三、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
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展示评价后教师再做总结,归纳,提出注意事项。学生探讨中间出现问题,教师也只能合理引导,切勿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解答。即使学生思路出现问题也不要急,适当引导逐步解决就行。做到学生思考与教师引导有机地结合。
四、始终将数学方法教学贯穿全课。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培养学生的思维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五、用开放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缜密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解答开放型习题,由于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题时往往需要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且有些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因而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定会大大地提高。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力的核心,是对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而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以其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主的思维过程训练,对于开发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发展呢?
一、注重观察,形成感性认知能力
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尤显重要。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感知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明确通过观察最终要获取哪些方面的数学信息,为后续分析总结积累第一手素材。其次,及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及顺序,让学生明确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要选择相应的观察角度及顺序,并依观察顺序在进行观察的同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再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观察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适当时候可利用直观教具对较为抽象的观察对象进行简化,或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帮助学生对已有数据进行归纳、探索、寻求隐藏期间的数学规律。最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让他们对观察对象时刻保持高度的观察兴趣,因为,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强化引导,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爱因斯坦)由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是创造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助推器。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做才能有效把握和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数学的领空自由翱翔,使其数学思维放射出火花呢?笔者以为,要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因为想象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持。第二,要有从表象进入本质,即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第三,学会坚持,因为良好思维能力的获得有时很枯燥,缺少情趣支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更多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素材,诱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做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质疑,促进求异思维发展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同时,数学问题过程的求证、结果的获得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并获取区间结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如教学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法1:3600÷(3600×1/6÷4)-4;解法2:(3600-3600×1/6)÷(3600×1/6÷4);解法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学生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做单位“1”,解法4:1÷(1/6÷4)-4;解法5:(1-1/6)÷(1/6÷4);解法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学生想出解法7:4÷1/6-4;解法8:4×(1÷1/6)-4;解法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发灵感,推动创新思维提升
灵感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表现形式,是认知内容上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奇特想法,奇异的解法,教师要及时进行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他们的灵感在数学的天地里迸发出奇异的火花。另外,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思考类题目,教师应结合数形知识、变换角度、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通过较为直接的途径寻求问题的答案。
[摘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现代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数学教学以其先天优势在培养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集中从观察入手,搭建平台,激发想象,思维引导等方面强化训练,促进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力的核心,是对现代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而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以其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为主的思维过程训练,对于开发学生良好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发展呢?
一、注重观察,形成感性认知能力
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是学生观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这一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尤显重要。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感知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发展。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明确通过观察最终要获取哪些方面的数学信息,为后续分析总结积累第一手素材。其次,及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及顺序,让学生明确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要选择相应的观察角度及顺序,并依观察顺序在进行观察的同时,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再次,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观察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适当时候可利用直观教具对较为抽象的观察对象进行简化,或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帮助学生对已有数据进行归纳、探索、寻求隐藏期间的数学规律。最后,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让他们对观察对象时刻保持高度的观察兴趣,因为,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强化引导,提升空间想象能力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爱因斯坦)由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是创造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助推器。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做才能有效把握和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数学的领空自由翱翔,使其数学思维放射出火花呢?笔者以为,要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素:第一,因为想象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持。第二,要有从表象进入本质,即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第三,学会坚持,因为良好思维能力的获得有时很枯燥,缺少情趣支持。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更多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素材,诱发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做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促进了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
三、鼓励质疑,促进求异思维发展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同时,数学问题过程的求证、结果的获得不一定是唯一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并获取区间结果。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如教学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法1:3600÷(3600×1/6÷4)-4;解法2:(3600-3600×1/6)÷(3600×1/6÷4);解法3:4×[(3600-3600×1/6)]÷(3600×1/6÷4)。思维较好的学生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做单位“1”,解法4:1÷(1/6÷4)-4;解法5:(1-1/6)÷(1/6÷4);解法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学生想出解法7:4÷1/6-4;解法8:4×(1÷1/6)-4;解法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激发灵感,推动创新思维提升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当今及未来的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这就是智力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语文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竞争性的人才。因此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凡有经验的老师都是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信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辨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一些特级教师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典范之作,能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钱梦龙老师在上说明文《食物从何处来》一课时,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早餐我吃了一个烧饼,两根油条,喝了一杯凉水,后来又吃了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请回答:我吃的都是食物吗?无论说是或不是,都要讲出理由。”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他们明知老师这样问其中必定有不是食物的东西,但又不能确指,尤其讲不出理由。待钱老师叫打开课本,他们找出事物的定义:“食物是一N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体。”才大悟:老师喝的凉水不是食物,因为水只参与构成机体二不供应能量。钱老师的这一设疑,既提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思考、辨别、分析中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真可谓一箭三雕。笔者在教学中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作了一些尝试,效果较好。例如《变色龙》一文的教学,在学生理解了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形象之后,我进一步知道学生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我只抓住文章结尾部分的一段话――普克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我问:“那群人都笑些什么呢?”我的这一询问,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趣。通过启发引导,他们积极迅速的思考,接着便一个接一个的发言。其发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笑赫留金本来想得到一笔赔偿费,结果不仅目的没达到,反遭到一顿辱骂;笑警官奥楚蔑洛夫善于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是一个典型的沙皇走狗;笑在那黑暗的社会,穷人不如富人的狗;笑社会的腐败可以使一人得势,鸡犬升天;笑那样的社会造就了像奥楚蔑洛夫那样的人为主人效力,敢在众人面前名目张胆的变来变去而没有羞耻感,为讨好主人把讨好狗视同侍奉自己的主人,失去了人性。学生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就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这全得力于老师在思维上的激趣,促进学生迅速思考,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学习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就要要求学生有敢于否定的精神,敢于想他人之未想。那么教师如何去鼓励学生呢?对正确的见解特别是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要给与充分肯定;如果学生发表的见解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要尽可能地从中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加以肯定,或者也可以从考虑问题的思路上、研究问题的方法上、学习态度上等方面给与肯定。而我们有极少数教师对那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的学生则是嗤之以鼻,甚至加以责备。我曾碰到一位小学教师询问学生一个问题:“台湾岛是祖国的什么岛?”问题一提出,一学生就举手回答:“是祖国的第一大岛。”结果正是由于此答案为这个学生招来了“横祸”――老师罚他把所谓正确的答案书写10次。因为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一句话:“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我们暂且不评论这位老师的知识水平,单从这个学生的思维角度看,这思路无疑是正确的,而且在答案允许的范围内他道出了与课文原句不相同的正确的见解,应该肯定与表扬。但也许就因为此次“横祸”,那位老师从此就扼杀了这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秉性,因为此生或许再也不敢发表见解了。这种现象,在我们中学教师身上更应该避免发生。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生活、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自己分析、理解、辨别事物的能力,作为教师就不能强求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探讨问题,而必须是“授之以渔”,在方法上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有这样一个细节:“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大文钱,放在我手里,且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笔者在讲解这句话中的“摸”字用得妙时说:“这个词准确地写出了此时的孔乙己确实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了,说明他已经仅有四文钱了。”这是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你分析不够准确。”我一惊,我没有料到学生会对我的分析持否定态度。但我不动声色,只是语气亲切地说:“请谈谈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学生说:“我认为这个词不能说明此时的孔乙己已经穷得不能维持生活了。这只能说明他摸出的是其中的一部分钱,他可能还有钱。”我当即表扬了这个学生,说:“说明你很动脑筋,那么请说说你这样分析的理由。”学生回答:“生活中我们常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部分钱来付账,我们也是‘摸’的动作,但并不代表口袋里再没钱了。”说完,此生又做了一次表演:他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两元钱来,然后又掏出其它的钱来以示证明。我听了以后又表扬了那个学生:“好!你不仅陈述了理由,还做了精彩的表演,这值得赞扬。”接着我告诉这个学生这样分析是不对的。于是我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讨论,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联系全文以及考虑问题要周密的角度去探讨,结果师生达成了共同的认识,也纠正了那个学生的结论那位学生也高兴地坐下了。学生答错了为什么还高兴呢?这是因为老师肯定了他的优点,更主要的是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要使学生有创新思维的能力,就必须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之花绽得更艳。
三、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学生的变向思维训练
篇8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和探究能力,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加强问题意识的教学,重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一、激疑启发,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产生问题意识,引发创新思维火花
激疑,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引导他们在生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探求新知,激发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一旦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产生问题意识,大胆进行创新。现代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告诉我们学习需疑的道理,生疑质疑是创新之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高中化学《钠》一节中,引导学生:(1)钠保存在水泥状态的物体中,是什么?(2)用什么来取钠,为什么?(3)取后放在什么上?(4)为什么可以切取?如何改进实验可以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做,就能开拓思路,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培养他们探索问题的意识,就能促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长知识,增知识,学得生动活泼;就能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精神,为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问启发,使学生善于释疑解难,深化问题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提问,就是要求教师抓住实验的重点、难点、关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巧妙提问,“一石激起千重浪”打破脑海的平静,唤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紧张而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索取新知,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高中化学实验是人们研究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精心设计每一问题,因为教师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敏感的问题意识。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深化问题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讨论,使他们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缓慢氧化时,做完课本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燃烧的必要条件后,教师可进一步设问,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如何才能燃烧?对铜片上的红磷学生很快就会解答,而对水中的白磷,学生因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只会回答将其拿出水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肯定后,再问“如果不拿出水面,还能用什么方法使其燃烧呢?”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讨论,使他们产生探索的欲望。然后,再用实验加以验证,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机会,使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勇于探究,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紧接着再提问:“根据以上燃烧条件你能找出灭火的方法吗?”通过对学生反复的提问,既深化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又能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和升华。
三、情境启发,使学生乐于析疑拓展,发展问题意识,丰富创新思维能力
篇9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有一些开放性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政治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对这些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这一教育形势,初中政治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开启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教师要寓理于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将道理与例子有机结合起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可以挑选古今中外典型的历史事件、科技成果,还可以采用哲理深刻的寓言故事、革命故事、自然科学、日常生活实例等,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其次,教师要设置疑问、解答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疑问是思维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再通过解决疑问的过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不仅仅可以及时巩固知识,还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因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功能,最有效的方法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开展热点评说的方法。针对某一个时事热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理论实际进行观察和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捕捉新的知识,挖掘新的疑问,解决新的问题,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展读书活动、辩论活动、小品表演活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开放性课堂活动。在这些开放性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实现互动交流,并在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中促进活动精彩性的提升,因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篇10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氛围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从而对教学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建立在一个人一定的知识储备、实践经验、智力活动的基础上,为了解决遇到的某个问题,运用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地进行创新,以全新的思维方式,产生新的设想,并获得成功的思维系统。创新思维对推动人的思维发展,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有相应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重视采取相关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体现在成绩、品德等方面,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不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任课老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设相关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和方式,但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和方式,都离不开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为整个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正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根据教学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平等友好地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鼓励师生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适当地设计思考题。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还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同一信息当中探索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新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巧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可以利用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第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要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重视图画、卡片的运用,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课堂讨论,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技术集视频、音频、图像、动画于一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学习,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的主体意识往往会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会得到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会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熟悉故事发展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和合理的想象,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改编,并在师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对于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尽量不要查字典,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合作,重视思考和讨论,这样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5.认真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除了在教学、评价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之外,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学习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技能。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写周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更为仔细的观察,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细节,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分析和认识周围的人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组织学生表演短剧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讲完有些课文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话剧。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与方式。因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给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本领与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例如:推荐课外阅读、开办英语角、组织英语演讲或辩论、举办英语晚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形式,能够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受到启发,并产生联想,激发创造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7.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鼓励进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过程中,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如果缺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指导,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信心,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需要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一些稀奇的想法,教师不应该指责和批评,而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考,鼓励标新立异。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而要发挥创新能力,首先就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该善于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每个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它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屈秀云.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大江周刊,2012(3).
[2]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
[3]李庆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大观周刊,2011(15).
[4]叶萍.试论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学英语之友,2011(1).
[5]张金华.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外阅读,2010(12).
[6]沙晶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考试周刊,2011(6).
- 上一篇: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思维
- 下一篇:唯物论基本原理及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