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测与计划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测与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财务管理;信息化;Excel
在当今全球激烈竞争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竞争力,财务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会计电算化在实践中得到了普及。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财务工作的日益繁杂,如何利用计算机的新技术,并融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成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近年建立在大财务观的基础上的一个新提法。指企业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信息,提供经营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手段,实现企业内外部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它有比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更广阔的范围,将会计和财务工作均统一规划。将管理上升到决策支持的层次,强调与企业其他系统的整合,为实现企业信息化服务。网络财务仅为财务管理信息化中的一个部分。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系统对各种事务进行处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财务管理信息化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促进作用,特别是跨国公司和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利于资金集中式管理的实现,使企业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基础和实现途径进行研究。给那些迫切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公司和会计理论研究者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作个参考,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消除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研究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方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定硬的软件程序,把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程变成大家共同遵守、谁都无法擅自更改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硬授权。用程序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世界正处于一个信息时代,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就要掌握资讯及有效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把这丰富的资源及时和有效地转变成有用的信息,以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
首先,信息技术和国际网络如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经营环境和条件,突破了时间、国界和地域距离的限制,促进了企业规模化及集团化经营、跨国企业的成立和商业活动包括投资、贸易、金融、保险业务的扩展。
其次,电子商务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支持下亦应运而生,创造了网络经济环境。上述新环境促使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要在这些环境下生存、发展及获利。必须加强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并按环境的改变和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财务分析、预测及决策的方法。
再次,财务管理要解决很多定量分析问题,如最优经济订货批量决策及资金需要量预测等。众多学者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累积了大量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型,如最优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投资风险分析模型等。但是,由于运算复杂,这些方法在手工条件下实施非常艰难而未能得以充分的应用。以致我国企业的很多决策仍单靠经验进行,未能科学地作出适当的决策。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把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促进财务管理科学化。
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可行性
随着会计电算化和网络时代的兴起。企业内部和外部都产生了大量的财务及非财务的数据。例如,财务软件内各子系统保存的总账及明细账内记录的企业业务的数据、工资数据、固定资产及其折旧数据、存货出入库及库存数据、销售收入及成本数据、产品成本数据以及在互联网上的网站搜索得到的电子财务报表内的数据等。这些数据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础,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行性。
此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的处理、显示及传达融合为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则使信息交流成倍增长,计算机技术带给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新手段。
同时,Excel电子表格的技术和功能日渐成熟和强大。它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丰富的函数、精密的分析工具及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和获得数据的途径。利用它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可以使许多财务管理模型得到实施及发挥作用,促进财务管理科学化。有助于解决我国企业现时在财务管理上的疏忽或较多只凭经验进行流动资金的管理、投资决策随意性大以及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等问题。
五、Excel的特点及功能
Excel作为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办公软件,是目前最佳的电子表格系统,已经被世界财经管理人员公认为卓越的信息分析和信息处理软件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
(一)强大的表格处理功能
Excel是一个以表格方式处理数据的软件。它具有简便和灵活的制表功能,表格中数据一旦建好勾稽关系,就会自动刷新。
(二)强大的绘图和图形处理功能
Excel的强大绘图和图形处理功能实现了表、图、文三者的结合,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三)丰富的函数
Excel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包括财务函数和统计函数,可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财务分析、统计等。此外,可对数据进行搜寻、排序、筛选、分类、统计、合并汇总、自动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最小值等,数据处理能力非常强大。
(四)支持数学模型。提供多样的分析工具和决策功能
Excel支持数学模型,为财务管理和分析提供多样的分析工具和决策功能。例如,Excel提供了一组数据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它包括了移动平均、指数平滑、回归分析等工具,可帮助财务人员进行财务预测和分析。又如,Excel提供了方案、单变量求解、规划求解等工具。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进行假设分析:分析各种可能方案、寻求达到目标值所要求的条件及求得最优值。此外,还可通过数据透视表从各种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并将其组合成新结果。
(五)普及性强
Excel是一个公共软件平台。非常普及。它是微软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兼容性好,与其他软件的配合很好,生命力强。
(六)使用外部数据功能
Excel可以读取和输出多种格式的数据文件,可以从很多数据源包括会计软件的数据库中引入数据,节省获取基础数据的时间。提高效率和减少错误。Excel数据源的多样性加强了它在财务管理中的使用面和便利性。
六、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信息化
财务管理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用相对比较固定的数据处理系统是难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Excel电子表格的技术和功能日渐成熟和强大。为解决现代财务管理问题提供了非常简便易行的工具。有效地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
(一)Excel适用于财务管理
计算机环境下财务管理主要利用软件工具建立模型,解决分析、预测、决策等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管理会计来体现。不同于财务会计的严格规范性。管理会计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它通过各种不断改进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实现它的功能,不受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限制。分析功能灵活和强大的Excel电子表格软件正好满足了这方面的需要。Excel通过对数据的有效控制使财务管理和分析工作更方便、更科学化。它通过公式和函数在数据与数据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将许多理论模型计算机化。然后将原始数据和理论模型相结合,把原始数据加工成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二)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少
随着Excel对表格处理功能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利用Excel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开发周期缩短,开发费用减少,加之维护简单方便,利用Excel进行财务数据处理将会越来越多,有效地推进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篇2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税率 VLOOKUP函数 速算扣除数
在国民经济普遍提高的今天,有相当一部分人每月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尤其是在不扣税基数可能变化的情况下。特别是当一些单位由于人数多,其工资档次参差不齐,个人所得税九级累进税率计算过程更显得繁锁,耗时又易错。我们可以利用Office2000中的Ex?鄄cel2000软件计算个人所得税。通过运用Excel中的公式和多种函数,只要将每月个人收入输入到表格中,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及应纳税额就会自动生成,我们可以灵活改变各扣税分段界限值及其扣税率等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充分利用Excel强大的表格数据处理功能,使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准确、简单、易行。
1 按照国家税务部门规定的相关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
首先根据工资额和纳税基数看所得税算法,因为不同的应税所得额有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其他复杂的情况都可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变化得到: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当月计税总额-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
以X代表应缴税(减去免税基数)的工薪(这里的个人所得税仅以工薪为例),
Tax代表应缴所得税,那么:
当500<X≤2 000,则TAX=(X-500)×10%+500×5%=﹥TAX=X×10-25
当2 000<X≤5 000, 则TAX = (X-
2 000)×15%+(2 000-500)×10%+500×5%
=﹥TAX=X×15-125
……
根据《税法》规定依此类推,计算个人所得税的通用公式为:个人每月应纳所得税=个人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粮梅段奥剩偎憧鄢?
因此,扣除数=上一范围上限×本范围税率-上一范围上限×上一范围税率+上一范围扣除数。
例1:某人将自有机器一台,转让给另一个人,取得价款15 000元,减除机器原值及同时发生的拆迁费、运输费8 8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额 = (15 000-8 800)×20% =
1 240(元)。
上述公式说明:个人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额-非纳税项目(如住房公积金等)-800(元)。
2 使用函数法巧算个人所得税
了解了应税额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操作如下:
2.1 用函数法巧算个人所得税
(1)充分利用Excel中IF函数嵌套功能,可使上面问题得到解决,假设L列为“应纳税所得额”,M列为“应纳个人所得税”,在M列输入公式(假设首位人员应纳税所得额位置L2):IF(L2
5 000,L2×0.15-125,IF(L2
10 375,L2×0.45-15 375))))))))
确认后,得出首位人员应纳个人所得税,拖动填充句柄,则所有人员应纳税额全部出来。该公式说明:①公式虽复杂,但只要一次输入即可自动完成全部计算;②此公式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作为固定公式运用;③根据单位人员工资档次情况,可简化该公式。
根据税务部门要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做好个人所得税征缴和代扣代缴工作,现将在职人员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予以公示。
(2)当月计税总额是指当月全部工资、薪金、讲课费、加班费、各项补贴、劳务等扣除公积金、社保支出后的余额。
(3)当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当月计税总额扣除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4)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国家各项政策性补贴不计税;其他部分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后按20%征收,超过4 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后按20%征收。
(5)外聘教师、其他劳务人员当月在本院各项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后按20%征收,超过4 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后按20%征收。
例2:在职教师王某10月份:①工资应发数为1 850元(另扣公积金140元、社保支出40元);②讲课费1 200元;③校内津贴900元;④加班费200元;⑤其他劳务700元。则王某当月计税总额为1 850-140-40+1 200+900+200+700=4 670元;其当月应纳税所得额为4 670-800-400=3 470元(800为全国统一减除费用额, 400
计税方法1:
3 470元分为三级,500+1 500+1 470;第1级税款为500×5%=25元;第2级税款为1 500×10%=150元;第3级税款为1 470×15%=220.5元;王某应缴税款合计数为25+150+220.5=395.5元。转贴于
计税方法2:
3 470×15%-125=395.5元(125为3 470元所在第三级的速算扣除数);王某应缴税款395.5元。
2.2 常规方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1)常规方法计算。扣除数=应纳税范围下限×本范围税率-应纳税范围下限×上-范围税率+上一范围扣除数。
那么公式为(以E3为例),E3=B3×D3-B3×D2+E2。E4~E10:根据E3填充得到。
(2)G4~G7分别输入:“工资总额”、“纳税基数”、“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四项。应纳税额等于“工资总额”减去“纳税基数”,如果“工资总额”小于“纳税基数”,那么应纳税额为0,在H6=IF(H4-H5>0,HE-H5,0)。
(3)选择“插入”|“名称”|“定义”,在定义名称对话框输入max,在引用位置中输入VLOOKUP($H$6,$B$2:$B$10,1),查阅应纳税额属于哪个扣税范围。
(4)选择H7=H6×VLOOKUP(max,$B$2:$E$10,3)-VLOOKUP(max,$B$2:$E$10,4)。
分析公式:VLOOKUP(max,$B$2:$E$10,3)查阅该扣税范围扣税税率;VLOOKUP(max,$B$2:$E$10,4)查阅该扣税范围应减的扣除数。
(5)在“工资总额”和“纳税基数”中输入数值,即可得到个人所得税额,也可以改变各应纳税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税率。由于个人所得的税率分为九级,如果使用IF嵌套的方式非常复杂,而且容易出错,且一旦税率发生变化或税率等级增加,不宜修改。这里使用VLOOKUP函数来计算。
选择工作表Sheet2,更名为“tax”,然后输入所需税率及扣除数。其中,扣除数一列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那么公式为(以E3为例),E3=C3×D3-C3×D2+E2。E4~E10:根据E3填充得到。
计算个人所得税。选择单元格L2,输入公式-(K2×VLOOKUP(VLOOKUP(K2,tax!$C$2:$C10,1),tax!$C$2:$E410,2)-VLOOKUP(VLOOKUP(K2,tax!$C$2:$C10,1)tax!$C$2:$E$10,3))。
由于这里引用工作表tax中固定的单元格,所以使用地址的绝对引用,这样在后面用自动填充功能复制公式时,所引用的tax中的单元格地址才不会改变。公式前面加一个“-”(负号),是因为在这个工资表中,所有应扣除项都是用负数表示。
分析公式,其中:VLOOKUP(K2,tax!$C$2:$C10,1) 查阅应纳税额属于哪个扣税范围;VLOOKUP(VLOOKUP(K2,tax!$C$2:$C10,1),tax!$C$2:$E410,2)查阅该扣税范围和扣税率;VLOOKUP(VLOOKUP(K2,tax!$C$2:$C10,1)tax!$C$2:$E$10,3)查阅该扣税范围应减的扣税数。
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求出了所有职工的个人所得税。
最后计算实发工资,实发工资应为“合计应发”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数值,即在M2=J2+L2, 然后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得到所有职工的实发工资。
2.3 实际代扣个人所得税时使用“取整”函数的方法
计算的个人所得税额经常带有角、分单位,给实际发放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带来很多不便。如利用电话费的缴费方法,将使代扣个人所得税操作简便。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取整函数ROUND()四舍五入,舍角分取元为单位,其多交或少交的差额在下次抵补,累计计算。计算时需增加“上次结余”、“累计应代扣额”、“实际代扣额”、“本次结余”四个栏目,其中“上次结余”是反映上次多扣或少扣的金额。
3 使用排序分段核算法计算个人所得税
在工资表中只要增加“应纳税额”和“应纳个人所得税”两项。
(1)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对应发工资,薪金减除800元和扣除项目后,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2)排序。将“应纳税所得额”应用Excel排序功能进行从小到大排序处理。
(3)输入公式。按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段输入对应公式进行核算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
篇3
企业的财务控制,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在其内部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并运用多方面的财务信息,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活动进行管理、制约、调节,实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企业进行财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制定有效的财务控制计划,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就现今的财务理论而言,企业理财的理念及其所制定的企业目标,是股份享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管理财务的最主要目标是,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及发展效益。利用多种绩效考核标准,以及企业的资金增值、保值的委托责任目标[1],加以制定企业财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企业理财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促使理财目标快速实现的重要保证。企业的财务控制,应以保证企业资本的安全性、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及企业经营的高效性为主要目标。财务控制对企业发展主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务控制在企业中充当实时监控的角色,是企业经济效益的评定标准,促进企业更快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及方针;财务控制是确保企业内部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确保企业经营信息与财务核算的完整性与可靠性。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未能重视自身的财务控制的重要作用,缺乏财务内部管理意识。尽管部分企业也具有一定的财务控制意识,但是意识较为薄弱,忽视了财务内部控制应具备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造成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具体表现在:部分企业在思想上未能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认为企业财务是国家的财产,没必要认真对待,缺乏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其的重要作用。
(二)国有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财务内部审计对现代企业的价值也逐渐升高。然而,当前我国少数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与企业的实际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未能全新认识财务的内部审计,部分企业往往将财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心,置于差错纠弊的层面上.甚至将注重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互对立。第二,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目的不够明确,缺乏健全的内部审计体制,基于企业财务内部审计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导致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局限于形式。第三,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弱,多数企业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容易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主要作用。
(三)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不强,内控人员素质偏低
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企业财务部门所管理的,包括纪检部门、财务部门等部门,各部门具有相互监督及相互协调的内在关系。但是,在企业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为了争夺更多的权力,很少与其他部门相互联系,致使企业内部的牵制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弱化了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国有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要想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职能[3],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内部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及综合素质。然而,由于多种客观因素,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财务内部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等现象,造成企业无法顺利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工作。若控制力度不强,将无法确保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信息的可靠性及完整性,无法确保本企业的资产安全及完整,进而造成资产的流失。
三、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环境
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必须利用强硬的措施加以确保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行,加强构建一套完善的企业治理体系。在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中,法人治理体系是指,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监理会等管理层的职责[4],要求各管理层担负各自的职责,进而形成有效的制衡结构。企业完善的财务控制系统,客观上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健全完善的表现。在国有企业中构建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具备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企业管理的核心。法人治理体系的关键,是要构建企业内部权力制衡的结构,高效实现董事会、经理会及监理会三者各尽其职、相互监督牵制的目标。二是加强企业董事会的构建。企业的高效经营发展,必须以企业管理权高度集中为基础,因此,董事会应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要想规范及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体系,最关键的一点,是董事会能否在企业经营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的职能。
(二)构建有效的企业财务信息体系
从以往的企业财务内控案例可知,道德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极为严重影响,尽管企业建立了较为严谨的控制管理制度,但由于道德风险的阻碍,失去原有的作用。对此,要想有效消除企业的道德风险, 必须构建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体系。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EPR软件系统[5]。ERP系统具有的实时交流性,促使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资源均能够相互交流,而且能够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减低人为造成的错误机率, ERP系统具有的自动登账及做凭证的特性,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实时控制,即实现真正的物流、价值流及信息流的实时交流与同步传递。在ERP系统的作用下,企业内部管理层能够随时了解财务会计核算情况,并且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督与控制。
(三)构建健全的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系统
构建健全的国有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系统,是顺利开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有效实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必要条件。构建健全的企业财务内部监控系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人员更加明确自身的职责与权限。健全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应包括企业的财务部门与纪检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而且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监督、相互协调的。在建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的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应积极为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出谋划策,积极构建和谐、科学的财务内控监督系统,充分发挥内控人员的监督职能,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监督与控制的效率。
(四)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在国有企业中,构建完善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需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或者配有一定数量的风险控制人员。与此同时,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构建及完善风险管理机构,设立独立性较强的风险管理部门,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及风险控制。第二,企业应面向所有员工,合理设置财务风险知识培训机构,利用多种实证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思考企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重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意义,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环境。给予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适当的权力。第三,应善于转移风险,比如购买企业风险保险等。另外,企业也可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力量,对自身的风险加以整体清理与评价。
四、结束语
对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行优化, 既是“企业会计法”的根本要求,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唯有正确认识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以及认识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 正确分析与解决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系统, 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翟玉峰.浅谈国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财经界(学术版).2011(02).
[2]辛莉莉.浅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9).
[3]陈立红.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当代经济.2009(20).
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预算管理;结合;问题;优化策略
在会计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及政府需求,这也加快了政府推进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从而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两者对接工作相互分离
事业单位预算部门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以会计准则和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资料作为编制依据,以此来开展预算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对接工作中相互分离的现象,即在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相同科目中存在内容不同的问题,往往会计核算中的内容要比预算管理中的内容更加广。由于两者对接工作互相分离现象的存在,这对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两者的结合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缺少完善的预算审核机制
目前,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审核方面相应的规范和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预算审核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预算存在随意更改的问题,这必然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预算执行和进度信息的反馈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预算执行力度下降,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3.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编制方式较为落后,预算基数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预算编制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重视,对全年支出没有合理性规划,这就使预算编制不合理的现象一直很难得到彻底的解决。
4.预算会计无法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现行的预算会计无法准确反映事业单位资产状况和负债状况,无形中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同时,预算会计更侧重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数据,无法全面反映财政资金使用所产生的效益、成本和负债等信息,o法实现对运营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其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结合的优化策略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二者的结合提供重要保障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需要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因此,需要进一步对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法律地位进行确定,并在法律上对其执行的权利和地位进行明确。对原有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对二者的职能范围进特规范,并强化对预算管理及财务会计的有效监管。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审核制度,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在当前财务会计电算化实现后,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网络管理体系,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核算的质量。
2.优化会计科目和预算科目的设置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两者结合过程中需要统一设置会计科目。即在事业单位对某项经济活动进行开展预算时,需要确定其在会计科目中的归类,使该活动预算管理中的内容与会计科目内容保持一致性,从而更好的推进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规范预算编制的方法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由于受到使用方法的制约,变的过于形式化,忽视了实质大于形式的会计原则。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应该对单位中的资金情况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性的预算,因为预算编制工作比较复杂,所以要事先对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收集,为后期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另外,还要对零基预算进行转变,从增量预算的角度入手对其进行完善,要对预算指标进行明确。
4.加快会计电算化两套系统的建设
事业单位原有的电算化系统只适应预算会计的核算,但新的会计系统要包括预算会计、财务会计两个系统,达到数据共享。与此同时,还必须保证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和预算编制系统的完全对接,以此实现相关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能够利用科目编码的设置,对发生的每笔经济业务自动识别、选择记账系统,不影响预算收支的业务,直接计入财务会计系统,既影响预算收支又引起资产负债变化的业务,同时计入两个系统。会计期末,电算化系统能够自动生成两套会计报表。
5.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
相较于收付实现制下的预算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核算更加复杂,这就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直以来,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都习惯了预算会计核算,对于财务会计核算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结合过程中强化对会计人员业务的培训,努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的业务水平及专业技能,从而为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财务会计的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随着二者之间结合的不断深入,预算会计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这不仅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而且加快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萱.浅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
篇5
关键词:县乡;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181-02
无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还是当今事业财务管理,积极推进内控制度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当今位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机关无法完成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共事业管理等职能,在推行事业职能过程中,涉及财务收支来往的环节较多,因此,加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一方面,它不仅可以规避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按章办事,推进各项事业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会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地防止各类不法财务行为的发生。
一、县乡(镇)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尽完善
对于内控制度,国家财政部门早就制定了相关制度,譬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部财务规章虽然对企业具有很大的针对性,但是从内控理念、内控原则、内控方法等等,对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具有同样的约束性。建平县财政管理部门于2008—2012年五年期间,通过对全县124个事业单位进行执法检查中的结果是,65%的县乡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控制度,用简单的财经规章制度来敷衍内控制度,尤其是对于上级下拨各项专项资金管理流程控制不规范,资金拨付环节增加,没有按上级的正规财务制度执行。虽然有少部分事业单位建立了内控制度,也是有其名无其实。
(二)基础性会计工作薄弱
县乡两级基础性会计工作薄弱的突出表现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凭证签字手续完备,但多是批准在事后,事前少控制;资金的支付情况是财政直接支付比例小,授权支付比例大,同时授权付款凭据不完备,签发资金支付的印章单人管理;会计凭证的装订按时间排序,业务分类无从考虑,多项业务混装在一起,难以进行汇总和核对;会计账簿重视分类账,忽视备查账,金额记载完备,事由记载糊涂。财务会计报告忽视财务情况分析,有财务分析的也是为应付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检查指标考核而备,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研究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极少或者说没有。
(三)内控岗分工轮换制度不健全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所限,岗位分工和岗位轮换控制不健全。由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编制固定、从事的工作专业性较强,岗位安排不到位,故而有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会计、出纳、实物保管员一肩挑的现象,岗位兼职、岗位轮换现象极少。
(四)资产管理和控制制度尚属空白
县乡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作用是“核算”、“付款”两大块,对经济业务的源来源去,对事业单位重要事项形成的决策、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实施的最终结果均不了解;不经评估擅自处理固定资产,人员变动了固定资产也发生变动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县乡(镇)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剖析
(一)对于事业单内控制度认识不足,知识不够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意识淡薄,对于单位发展较比重视,对于内部管理极其忽视,把内控制度误读为牵制制度。认为术业有专攻,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业务,县级的会计核算中心自然会把关,单位再无必要建立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建立了也是有其形无其事,主要是应付有关部门检查,根本没有系统化、流程化的内控制度,长此以往,埋伏了了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二)政府部门制定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健全
至今为止,对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指导性的规范性文件、细则尚未形成。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时间经验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体系的县乡事业单位寥寥无几。国家财政部很早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在原则和方法上,对于县乡事业单位来讲也具有规避功能,但设计的方向主要是企业,对事业单位尤其是对于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的的适用性较差。
(三)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大部分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差,人员素质低,是形成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专业水平低,岗位之间又缺乏监督牵制,导致单位的财务管理混乱已成必然,对于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资金安全运行已成为一句空话,资金使用效益更无从谈起。
(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自查自检不到位
对于大部分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来讲,没有设立内部检查监督机构的较多或者占据绝大多数,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致使监督成为空白,有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单位也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审计,没有履行其职责和权限。
三、建立健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领导重视
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财政部下发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的规定。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对于负责人在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中应负的责任予以明确,使单位负责人真正意识到“第一责任主体”,使其积极推进和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制定,从而推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方向不同,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两大类,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性条件;其次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主要是:(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要求记账人、审批人、经办人、保管人的职责权限明确、彼此分离、相互制约;(2)单位在资金拨付、固资处理、资金调度的决策和执行中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清晰;(3)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时限、组织程序;(4)明确会计资料的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5)明确单位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三)强化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年度财力状况,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核算的标准和定额,制定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自身的基本支出预算,对于专项资金的预算,务必细化到具体项目;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在执行年度的预算时,严格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情况的出现;对于实施预算的单位和部门,要严格按制度办事,重点监督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和财政授权支付资金的管理,防止套取、挪用、虚报、冒领各种专项资金。
(四)提高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强化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要求财会人员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要高,政策理解要明,职业道德水准要强。积极组织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更新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知识,使其明确掌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及其相关政策,正确行使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能。
(五)完备会计基础工作
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要规范,推进会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处理;建立完善的会计处理程序,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与记账要求等,要进行会计核算,首先实施会计控制,从入口做起,使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内部核对制度要完善,对已完成的经济业务记录进行复查核对,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是控制记录使其正确可靠的重要方法,主要在预算、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财产物资的安全性等方面加以控制。
(六)加强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坦而言之,推进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控制,就是对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县乡两级事业单位也要充分发挥单位内部审核控制的作用,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不定期和定期检查,及时、及早发现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相关漏洞,适时纠正,行之有效的防治财务违法违规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县乡两级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化,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今后的工作,无论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外部主管部门,还是县乡两级事业单位的内部主管人员,都要严肃认真领会、关注会计政策新动态,注重内控制度的强化、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为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帆.县级企业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会财会,2012,(2):45-46.
[2] 王 珊.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引起重视的问题[J].科技信息,2006,(11):33.
[3] 张亚民.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经信息网,2007,(7).
篇6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 财务预算 管理 问题 对策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企业在制定了整体战略目标后,财务预算就要发挥出指职能作用,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按照责任层次的划分对目标实现进行任务的拆解下达,之后利用有效的监控预算对整个落实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调整,改善并优化单位经营活动,以最大程度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一、当前煤化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现状
从目前来看,很多大型煤炭企业如如神华集团、鹤岗煤矿等及下属企业都在内部实行了财务预算管理,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都是顺利的,部分煤化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也存在着弊端:第一,企业管理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重视度得到,导致工作无法有效落实;第二,财务预算管理执行不完全,仅停留在企业的局部方面;第三,企业内财务预算管理和控制缺乏有效制度的支持,评价制度、考核体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导致财务预算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二、煤化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预算管理的认识
很多煤化工企业,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煤化工企业错误的认为,预算就是财务部的工作,和其他部门没有牵扯,因此对其的开展根本不重视,这就造成预算管理在推行时,缺乏有利的支持,阻碍了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企业在制定目标时,脱离现实,因此没有实际的参考作用。再者,很多企业内缺乏财务预算的组织机构,专业人员匮乏,这就严重影响了预算的整体合理性和科学性,因此就无法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二)预算编制缺乏多样化和严谨性
从企业现在的预算编制来看,一般都是采用方法都是以固定预算法和增(减) 量预算法为主,虽然简单、省事,但太过单一,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另外,对于预算的编制不够及时,导致整体预算管理的低效率。很多煤化工企业预算编制不合理。由于财务预算管理牵涉到企业各基层人员,部门的繁多、活动的复杂都导致的预算编制出现差距,甚至有些预算执行人员还会为了一己私利提升预算标准,导致企业预算编制的整体的不合理。
(三)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开展预算的执行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第一点,企业内部没有有效的管理控制制度这就造成内部预算体系的不完整,影响企业发展;第二点,很多企业的财务预算是将重点放在了编制上,不重视执行的情况,另外没有对预算开展的有效考核和及时反馈,造成财务预算根本无法贯彻只执行;第三点,缺乏有效考评和激励制度。现在很多煤化工企业内没有规范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导致企业内无法实现有效的奖惩,预期效果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四)预算管理完成后存在的问题
财务预算管理,一般来说都是以年度为周期开展的,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一般会在企业的预算完成后,开展考核的评价,并作出最终的考核结论,才会开始下一个周期,往往也就是新一年的财务预算管理。由于预算管理过程比较紧凑,导致很多的煤化工企业无法及时对管理后的经验做出分析、总结和反馈,使的预算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积压起来,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这样持续机械性的运作只会导致最终的预算管理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改进煤化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转变认识,完善管理机构
煤化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财务预算的普及工作和宣传工作,从意识上转变员工思想,真正的可以重视预算管理;其次,保证制定的预算目标有可行性。预算目标切实可行,才能保证整个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企业就要结合自身特点、从市场实际出发,制定一个可行性强的预算目标。第三,要对企业的预算管理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完善。企业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构,预算管理才能有支持和保障。企业内应设立起独立的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负责,才能真正的发挥出预算管理对企业的作用。
(二)采用科学化的预算编制方法及信息系统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科学方法是不可缺少的,也不可因为贪图省事,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另外,还要跟随时代,创建起一套有效的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财务预算与信息系统的结合,如ERP或财务软件等,这样的管理系统才可以提升财务预算的管理及调控等功能,并可以有效提升预算编制的及时性。
(三)强化预算管理制度与体系建设
煤化工企业只有在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控制制度,才能有效保障财务预算的执行性。财务预算之所以可以彻底执行,是因为有支持的保障制度,也就管理控制制度。这就要求管理控制制度的制定必须要以现实情况为基本参考,并使其实现具体化,员工也要积极的配合和遵守各项规章的制定,这样才能发挥出控制制度的作用,促进财务预算的顺利开展和执行。另外,企业必须对预算管理方法不断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是一个从设立、编制到执行、管理以及评价的完整过程,因此必须有个健全的系统作为后盾,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财务预算编制,利用合理、正确的管理措施,才能促使健全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
参考文献:
篇7
财务预测和其他预测一样,不可能非常准确,但这个不很准确的预测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预测的目的之一是对未来生产销售过程有一个想像和思考,这种预先的考虑改变了工作做到哪算哪的踩西瓜皮作风,提高了企业的应变能力,让管理者心中对未来有个大致的轮廓。这是财务预测的作用之一。
财务预测的另一个作用是改善投资决策。也许企业对未来的销售做了乐观的估计,这就要求扩大经营规模,进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这样的融资需求并不总能被满足。企业筹资能力的局限、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资本市场的紧缩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总量。这时就需要根据可能筹措到的资金来安排投资项目和经营规模,使投资决策建立在可行的基础上。
如何做好财务预测工作,笔者认为需要重视四个方面。
第一、掌握公司经营的基本情况,熟悉财务状况。在从事财务预测工作之前,我做了一段时间的账务处理工作。这个工作在现在看起来它至少起到了一个作用:它让我熟悉了整个公司的财务情况,对全局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对涉及到的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有所了解。这样在进行财务预测的时候,有些数据就能很快获得。
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对企业的历史数据有全面的了解。从企业的历史数据,分析其中的规律,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能为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基本思路。根据这个基本思路确定恰当的预测方法:是用销售百分比法、回归分析法、现金预算的方法,还是其他办法。
实际工作中,评价一个财务预测工作的好坏,通常用的是它对未来的估计是否接近事实这个标准。虽然预测永远无法非常准确,但只有对未来进行较为全面充分的估计,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才能为以后的筹资计划提供较好的选择方案,为计划、控制和分析评价、业绩考核打下基础。
第二、要认真学习财务预测所需要的方法、理论。财务预测以销售预测为起点,在销售预测完成后,财务预测以销售预测的结果为基础进行测算。对于容易找出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与销售量的函数关系的企业,可以用销售百分比法来估计融资的需求。销售百分比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它使用成本低,便于了解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销售量来计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利用会计等式确定融资需求。公式一:外部融资需求=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股东权益。公式二:外部融资需求=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对于其他不容易确定这种函数关系的企业,则可以采用编制现金预算来预测融资需求。现金预算不仅用于财务计划,它也是预测的工具。现金预算的内容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的计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它是将其他预算(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有关现金部分汇总起来,再对收支差额如何平衡拿出具体计划。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回归分析,这是比销售百分比法更精确的方法,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求出资产负债表项目与销售额的函数关系,进而完成资产、负债的预测,再用与销售百分比法相似的步骤计算融资需求,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
在使用现金预算作为预测方法时,期末现金的余额持有量可以选择最佳现金持有量。用最佳现金持有量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来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存货模式:当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相等时的现金持有量;随机模式:利用随机模式公式来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第三,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趋势,对将来做出合理的估计。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建立在历史数据上预测的结果,需要用可以预见的变化去进行调整。这种调整需要运用财务的谨慎性原则作为指导,尽量的把困难充分的估计出来,在预测时就提出来,便于尽早的考虑应对方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篇8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状况及结果进行估计、判断和推测,即要进行经营预测。其中,对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所做的预测叫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财务计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一、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一般原理
累计概率中位数法是根据累计概率,确定专家预测意见的中位数,以对未来的经济现象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使用累计概率中位数法进行预测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成立预测组、编制调查表
预测组由企业高管人员、相关业务部主管人员或者外部专家组成,一般有10-15人。调查表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而且包含背景资料和参照标尺。
(二)汇总并整理调查表,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根据调查表的统计结果,得到累计概率分布函数,确定函数的中位数为点估计值。根据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确定区间估计。
(三)计算预测误差,校正预测值
根据历史预测数据计算平均绝对误差,以此判断预测结果的稳定程度,校正点估计值。
二、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应用方法与案例分析
笔者通过实例来阐述累计概率中位数法在财务预测中的运用。湖北省某股份公司是一家生产型企业,2005年1月成立,从成立起至2007年8月流动费用率如表1所示:
用累计概率中位数法预测2007年9月份的流动费用率,具体步骤如下:
(一)成立预测组、编制调查表
成立包括企业总经理、高管人员、关键部门主管人员和外部专家在内的12人预测组,并编制预测调查表如表2:
在回答问题时参照以下标尺,见图1:
给出的标尺代表从0-1的累计概率区间,各分点将[0,1]区间分成8个等份,样本点落在每一个小区间内的概率均为12.5%。利用标尺可以了解每一个答案在累计概率区间的位置。
将上述调查表发给每个预测组成员,并安排预测活动。
(二)汇总并整理调查表,进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将12人的答案汇总,整理得到表3。为得到整个预测组统一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需要求出标尺中各分点对应的12个估计值的平均数。将所得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的中位数确定为2007年9月流通费用率的点估计值,见表3:
可知,2007年9月流通费用率的中位数为9.43。根据各点的平均数和累计概率,画出流通费用率的累计概率分布函数,如图2。
根据预测的需要画出平滑曲线,如果要求误差不超过1%,即以点预测为中心,置信区间为±1%,则置信区间为:[8.43%,10.43%],流通费用率落入此置信区间的概率为:1-0.125=0.875,即有87.5%的可信度保证流通费用率预测值的置信区间为:[8.43%,10.43%],可靠程度可以满足要求。
(三)计算预测误差,校正预测值
根据历史预测数据计算平均绝对误差如表4所示。
/20=0.66%,平均绝对误差是平均流通费用率的11%,表明对过去20个月的流通费用率所做的预测是相当一致和比较稳定的。通过校正的预测比原预测的误差有所下降,预测的准确程度提高了。根据上述预测平均误差,对2007年9月份的预测值进行校正,校正之后的预测值=9.43%+0.3%=9.73%
三、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与启示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用以预测企业的流通费用率,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但在预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预测实施前需对累计概率中位数法作出充分说明
一般调查表都应该有前言,用以说明预测的目的和任务,介绍与预测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果是首次组织预测,需在预测前对调查组成员进行累计概率中位数法的理论培训。
(二)确定累计概率时,将预测者所预测的最高值对应的累计概率确定为99%,而最低值所对应的概率确定为1%。不能将累计概率分别定为0和100%,是因为所有的预测值均为预测者的主观判断,任何数值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三)一般以历史预测数据为基础校正预测值
首次预测无法计算预测误差,则只以汇总调查表确定预测值,即调查表中的中位数就是最优预测值。如果定义了预测误差的范围,也可直接根据汇总调查表得出预测值的置信区间及置信系数。
篇9
【关键词】 中国;美国;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预则性财务信息,又称为“软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基于其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映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的前瞻性财务信息,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决策主要与上市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有关,而财务预测恰恰可以提供这些信息。只要财务预测的质量可靠,这些信息将远比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更具实用性,这正是预测性财务信息存在的理由。
由于预测性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许多学者也纷纷展开对预测信息披露的研究。我国学者对预测性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从数量上看相当丰富,但是从时间上看稍显滞后,大多数成果是2006年之前的。众所周知,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颁布了新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证监会和深、沪证券交易所根据两法修改和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文件。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方面的规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美国上市公司预测性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从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证券和会计界就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间经历了由禁止到鼓励但非强制性披露的政策演变过程,现已形成一个较完备的信息披露体系。
(一)披露原则
美国最初禁止上市公司预测性信息,1973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明确改变监管政策方向,允许预测性信息的自愿披露,并为这些披露提供免责保护,但并未做强制性的要求。
(二)对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规范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预测信息披露,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AICPA)先后了《财务预测编制制度指南》、《财务预测揭示与说明――立场声明75-4》、《财务预测检查指南》《财务预测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预测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预测财务报表指南》。
(三)对预测信息披露行为的规制
1.免责保护
对预测信息披露的保护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的保护将使发行公司有可能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从而使得证券市场无法有效运作;过少的保护又将使“打击性诉讼”增多,发行公司因此不愿进行披露,从而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尽可能真实的信息,最终影响证券市场的交易效率。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美国联邦法院创设了“预先警示原则”和“安全港规则”。
预先警示原则(bespeaks caution doctrine)
它是美国判例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当提出预测性财务报表或意见时,如盈利预测、意见、估算或预计等,若其中附带有相应的警示语句,且这些陈述不影响提供给投资者的总体信息组合,则该预测性报表将不构成证券欺诈行为。换言之,如果有充分的警示性语言,那么在法律上,原告所诉称的遗漏或误述便是无关紧要的
安全港规则(safe harbor provisions)
1979年SEC制定了Rule 175 和Rule 3b-6,旨在保护符合规定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行为,以使发行人善意并有合理依据的预测行为一旦不能实现,可免受违反联邦证券法的指控,并不必承担法律责任。这两个条款被称为1979年安全港规则。
2.民事责任制度
美国专门针对预测信息披露设立了民事责任制度。在美国证券法律制度下,盈利预测如无法实现,投资者可以诉称发行人存在虚假陈述,提起证券欺诈之诉,要求对其损失做出赔偿。
二、我国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
(一)披露原则
我国采用了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即前景性预测和业绩预告为强制性披露,盈利预测和业绩快报为自愿性披露。
(二)对预测信息披露的规范
除了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有专门的指导性文件外,其他的预测信息没有专门的法规性、指导性文件,预测性信息披露的规定散见于部门规章即其他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中。
1.前景性预测相关规定
前景性预测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和《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以下简称“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中。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中规定:发行人应披露发行当年和未来两年的发展计划,包括提高竞争能力、市场和业务开拓、筹资等方面的计划; 发行人可对其产品、服务或者业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但应采取审慎态度,并披露有关的假设基准等。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规定:公司应当披露新年度的经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收入、费用成本计划及新年度的经营目标,如销售额的提升、市场份额的扩大、成本升降、研发计划等,为达到上述经营目标拟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2.盈利预测相关规定
盈利预测的相关规定同样散见于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和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中。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中规定:如果发行人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报告将有助于投资者对发行人及投资于发行人的股票作出正确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利情况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发行人可以披露盈利预测报告。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重大资产购买的,则应当披露发行人假设按预计购买基准日完成购买的盈利预测报告及假设发行当年1月1日完成购买的盈利预测报告。
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规定:公司可以编制并披露新年度的盈利预测,该盈利预测必须经过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并发表意见。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有强调事项、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或者公司报告期利润实现数较利润预测数低10%以上或较利润预测数高20%以上的,监事会应就董事会对上述事项的说明明确表示意见。
3.业绩预告的相关规定
业绩预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正式公布定期报告前,预先披露公司该会计期间业绩的大致情况,在性质上也属于预测性信息。中国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制度从1998年年底开始推行,是强制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6年之前我国的业绩预告制度是以“通知”的形式来规范的。最早的通知是由证监会的,后来改为由深、沪证券交易所在定期报告披露之前以“通知”形式。
2006年,业绩预告不再以“通知”形式,正式写入了上市规则中,并且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工作指引》和《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公告格式》来规范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行为。《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工作指引》对业绩预告的披露时间、豁免条件以及需要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4.业绩快报相关规定
2006年,预测信息披露中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业绩快报。深、沪交易所出台了《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工作指引》。该指引规定:本所鼓励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前,主动披露定期报告业绩快报。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时,应当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11.3.5条的规定,向本所报送相关文件。 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快报后,如出现实际业绩与业绩快报存在《股票上市规则》第11.3.6条所述重大差异情形的,应当及时业绩快报修正公告。
另外还出台了《上市公司业绩快报修正公告格式指引》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格式。
(三)法律规制
1.民事责任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预测性信息披露设立民事责任,预测信息披露方面的民事责任适用《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依照本法规定,经核准上市交易的证券,其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对发行人处以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免责保护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发行人的免责保护制度。
三、中美预测性信息制度的差异分析及建议
(一)披露原则
美国采用的是自愿披露原则,而我国是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相结合的原则。其实,无论是强制性披露还是自愿性披露,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强制性披露能够确保投资者及时获取所需的财务预测信息,但在财务预测信息涉及到商业秘密或财务预测信息对企业不利时,企业管理者就有可能操纵预测性财务信息,但其信息的质量就很难保证;自愿性披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企业管理者操纵财务预测信息,确保预测信息的质量,但这并不能完全做到,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自愿性披露有可能难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
事实上,目前除美国外,其他西方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并不是纯粹的自愿性披露,而是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的结合。因为在美国,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已成为惯例,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之间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上市公司极易出现选择性披露行为,与庄家联手操纵股价,另外国内居民储蓄居高不下,也造成资本市场上资本供大于求,筹资者面临的筹资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就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漠视投资者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需求而不披露或不愿披露。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适宜采用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预测信息披露制度。
(二)法规体系
为了规范和指导上市公司的披露行为,美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测信息披露规则,而我国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规则散见于其他的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中,没有形成体系。可见,在法规体系构建上,我国远远落后于美国。
证券监管部门应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专门制定一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对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生成方法、内容、表达方式、时间跨度、提供者的责任等作出具体规定,并给出范例,供有关上市公司参考。2006年颁布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工作指引》基本是按照上述原则制定的。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单独制定一项具体的会计准则《预测性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准则》,现行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规范的仅仅是盈利预测,范围过窄,笔者建议,应将该公告扩展成《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x号――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规范指南》,以此规范和指导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在预测性财务信息生成、披露和审核中的责任和行为。
(三)法律规制方面
美国针对预测性信息披露,建立了民事责任制度和免责保护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投资者和发行人两方面的利益,而我国的民事处罚和免责保护还处于真空阶段。
1.完善民事责任制度
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立法,就盈利预测等预测性信息披露构成证券欺诈的形态、责任主体、责任的构成和损害赔偿额的确定等等做出具体的规范,以充分有效地遏制我国证券市场上比比皆是的信口开河的不实盈利预测行为。
2.建立免责保护制度
预测性信息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发行人也不可能确保预测一定能得以实现。为保护善意发行人免于承担证券欺诈责任,必须为发行人制定一定免责条件,使得发行人依据法律做出合理的盈利预测,以供投资者尽可能地依赖市场信息做出合理的投资判断,从而使资源得以最优化的配置。美国安全港规则和预先警示理论正是为发行人提供了这样一种免责保护。有鉴于此,我国应对发行人的免责条件做出系统的规定。
首先,应引进预先警示理论,要求预测性信息应当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伴有充足的警示性陈述以便投资者能据此做出自己的投资判断。其次,应建立起安全港制度。该制度应当规定何种信息受该制度保护,哪些类型的发行人受该制度保护,谁负有证明“合理基础”和“诚实信用”事项的举证责任,预测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在该制度范围之内,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发行人具有更正先前陈述的义务等等。
【参考文献】
[1] 蒋顺才等.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 齐斌.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篇10
前言
商业计划书是贵公司提交的全面介绍公司运作情况及阐述未来发展前景和融资要求的书面材料。为使双方更好地沟通和了解,请严格按照本公司的下列要求编制:
一.商业计划书要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所有数据均有出处,论据假设合情合理;
2.形式完善,叙述清晰流畅;
3.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4.原则上应按提供的格式规范编制本公司的商业计划。但可根据实际情况,略做增删;
5.书面商业计划一式两份,另备电脑磁盘拷贝一份。
二.计划书应包括以下各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
概述部分要明确说明公司的现状与历史沿革、业务和发展目标,产品与服务是什么,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那些竞争优势,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和发展变化情况。
第二部分:产品和服务
精确描述公司要推出的产品或服务,重点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用途和好处,有关产品的专利、著作权、政府批文等
第三部分:市场
详细说明现在和将来的市场状况,提供充分的市场调查的数据和相关假设,描述市场的变化趋势和增长潜力,说明每个细分目标市场及其客户。
第四部分:竞争
分析现有和将来的竞争者,他们的强项和弱处,以及本公司的优势和战胜竞争对手的方法。如果是进入一个已有竞争的市场,要分析竞争对手会对本公司的进入做出什么反应,如果是进入一个新市场,要预测其他对手将如何跟随进入这个市场。
第五部分:营销
对每个细分目标市场作出特定的营销计划,如何接触客户、争取客户使用公司的产品并保持市场占有率。
第六部分:管理团队
详细描述管理团队组成人员的背景材料,包括其经验、能力和专长。尤其对总经理、技术主管、营销主管、财务主管的人选情况进行说明。
第七部分:投资说明
对投资形式明确且具体地阐述意见。如所需资金的额度及用途,以后融资的设想,风险投资参与投资后的股权分配情况及参与公司管理的方式的计划。
第八部分:财务预测
现有的公司财务报表、投资后五年的财务预测报表(头两年的营业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表用月报的方式作出预测),投资需求及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每年的预算。做财务预测要有一定的预测基础,避免完全的想象。
第九部分:风险因素
对于公司以后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正面描述,并提出应对办法。如:管理团队经验不足、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技术开发不成功的可能、实验室阶段转化批量化生产的不确定性、关键人离去对企业的影响等。
第十部分:资本退出
说明希望风险投资的变现方式,如股票上市、股权转让给行业内大公司(若确有这种设想请列出有可能的公司名称),股权回购(按预先商定的方式买回我方在贵公司的权益)。
- 上一篇:家庭教育心理辅导方案
- 下一篇:科学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