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微观经济学课程及其教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学说,其理论体系和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论体系具有综合性
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由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微观经济学中的众多学派,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有些经济学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一些经济理论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因此,对微观经济学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要有分析、有鉴别的加以学习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的方法论方面有抽象化、数学化的特点。数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如微积分、求导,几何图形,图表等,但是学生习惯于以普通语言逻辑来分析问题。但是我们说数学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只是为了说明经济现象经济规律,所以说如果只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它会使经济学流于形式主义;必须把数学与其他说明的经济现象经济规律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需求函数、供给函数、生产函数等。在基本理论的论述中多将语言逻辑分析与数学分析相结合,既有抽象的概念,又有形象的图像;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可借鉴性。
1.3 研究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实用性
如何利用和配置稀缺的社会资源进行生产,以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是一切经济制度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制度只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普遍存在的,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政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虽然微观经济学来源于西方,但它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环境、运行方式、调节手段的理论却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迫切需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通过学习使学生扩展理论分析的空间,懂得多角度、多范围、多层面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能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
1.4 教学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门派很多,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这种理论体系上的开放性和挑战性要求我们要有所鉴别、博采众家之长。二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割裂它们的历史性。在应用上是如此,在理解上也是如此。大多数理论在教科书中都缺乏充足的介绍,这是每本教材无法避免的特点。但学习过程中不了解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有关的学术背景,则不可能准确把握理论的渊源,对理论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比如微观经济学中的关键术语,如边际效用,我们最初是难于接受的,如果我们知道了边际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边际主义者的实用哲学主义的由来,边际量的理解就不如现在那么生硬了。再如经济学中的各流派的观点,每一学派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没有对这些理论体系的研究,就不能了解理论的基础。
2.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是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未来的职业经理人的主要成员,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这个任务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培养他们学习“知识”,更要培养“能力”,不仅要介绍具体的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方法、知识,也要研究公司运营中的战略问题、生产问题、激励员工问题,更重视实际应用性,因此就要求教师在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性教育的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接触,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所处的知识氛围、校园文化及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未来就业方向与其他类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不同,把握这类学生的特点对讲好微观经济学这门课有十分重要。总的来讲,这些学生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
财经院校有很多文科生,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在学习时,更希望把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来学习。微观经济学是经管类学生所学的一门专业课,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这些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学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他们虽然读过或听说过一些经济理论,但经济学知识不够完善,没有一条贯穿于经济知识的主线,也不能形成体系。他们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微积分课程,但由于经管类专业文理兼收,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财经类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要求与工科专业的要求不同,他们只需学习“经济数学”。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
2.2 学生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
教学中讲到经济学家的生平、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内容时,则不习惯接受。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政治经济学之处就在于它广泛使用数学工具进行经济分析。但经济学毕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对许多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学知识,这正是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组织教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理性化的东西给感性化。
2.3 学生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
微观经济学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大学生刚刚从高中毕业,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学了很多,但实践活动却很少,有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在的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必然选择。
2.4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题不及时完成,在上课时有些同学才赶作业,更有甚者有一部分同学直接就是抄别人的作业答案。
3.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3.1 把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体系
这点学生往往容易忽视,他们在遇到问题以后不知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工具来解决。学习过程中他们关心的是知识点而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统一性,结果是他们难以将知识点串起来。微观经济理论是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把握它的基本框架更易于掌握它包含的知识点。我在讲完这门课时进行复习时归纳出如下几点:一是要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比如稀缺性、均衡、机会成本、市场结构、市场失灵等。二是要掌握三大均衡: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消费者均衡(需求的均衡)生产者均衡(供给的均衡)三是要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十大规律(定理):比如需求规律、供给规律、供求定理、恩格尔定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科斯定理等。四是要掌握二个失灵: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也就是说市场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缺陷,需要政府调节;同时政府有时也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改革完善。通过复习归纳使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内容体系及重点。另外要区分政治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它和宏观经济学构成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学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之前,许多同学已学过政治经济学,学习微观经济学,要注意不能把这两门课混淆起来。虽然他们都属于经济学,但它们的理论体系与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及将来灭亡的规律,微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制度本身,只研究具体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属于实证经济学,二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的。所以,它们的基本概念与理论都完全不同。
3.2 着重讲清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很多。学生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是有困难的。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时就要务求精而不求多,抓住重点,讲清讲透重点和难点,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其概念,决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要侧重于理解。对于理论要注意它本身的推理逻辑,不要以个别现象来否定或批评一种理论。
3.3 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并用
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法为辅。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也是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它一般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取知识,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微观经济学内容较多,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内容的含量比较大。对于大堂课主要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小班课,也就是学生人数30—60人之间的,可以多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了解众多企业的营运状况,培养了自己独立处理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组织案例教学可以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收集信息、数据、案例,组织学生围绕着老师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课堂或课外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和有理有据的论证,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发挥财经院校学生能言善辩的特长。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并用能取长补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一个案例或阅读材料让学生准备,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布置的案例或阅读材料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解析;课堂上,通过提问、记录,促使学生讨论及提供可能有益于班上思考和学习的数据、理论或见解来引导案例讨论;最后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根据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和其他材料进行评价并更新教案。在这里要首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时先小组讨论,再由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最后总结。另外案例讨论也必须在讲解了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之后进行。
3.4 传统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法紧密结合
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各有所长,应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但如果掌握不好仅仅拘泥于多媒体,效果反而不理想,也就是多媒体仅仅是一个工具,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学生有时候往往重视了那些华丽的外表而忽视了课程的内容,加之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印象就不深刻。而传统方法粉笔加黑板,学生可能更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所学的内容。所以要把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一部分内容可以采取板书,涉及到的案例、图表等资料用多媒体展示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3.5 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考试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一次客观的评价。科学的考试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老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变过去一次性闭卷考试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包括课堂发言、课堂讨论,课堂出勤等,目前我院这一部分可占到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我们认为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而不至于只在考试之前突击几天,临时记忆以应付考试,使学生能牢牢掌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体系。
3.6 注重习题训练,多做习题
篇2
经济学的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实际上可以称为市场经济学。它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机理和规律,并总结各个微观主体之间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一套很完善精密的理论架构和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是建立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和众多经济学家的智慧结晶,因而可以用来解释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微观经济现象,可以为进行经济管理方式提供思路,可以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1]中国,对源自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实现了由排斥到选择性接受,再到越来越推崇的态度改变,这个过程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经济学目前基本上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受到重视,成为财经类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无论是课程的教学量还是被开设的广泛程度来看,都超过了以往必开的政治经济学,在事实上成为我国高校财经类基础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些年来经济学课程的广泛普及,对于我国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推广和提高,对于改变学生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学认识水准,推动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和经济研究内容的扩展,都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所引进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作为一种完全舶来的事物,经济学没有中国土生土长的土壤和环境,在中国的高校进行课程教学和理论传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尤其是如何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并以相应合理恰当的过程和方式去实现显得非常重要。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要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
(一)经济学教学目标的设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作为一门在高校广泛开设的财经类基础课程,开始课程之初要明确和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经济学思想体系产生的大环境来考虑。传统中国社会重农抑商思想影响极为深远,没有产生经济学思想和理论的土壤,目前我们讲授的经济学理论完全来自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理论总结和理性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欧美意识形态、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研究方法的综合体。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如何设定呢?是将来自欧美的经济学意识形态、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这样的综合体系不加分析鉴别和盘托出?还是有所取舍,择优录用呢?我认为应该注意避免两种极端。作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高校开设来自欧美的经济学综合思想体系,我们毫无疑问应该充分意识到经济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色彩。在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高校都曾经开设有一些不多的经济学课程,但是当时讲授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这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合理性进行辩护的思想体系,被认为是充满辩护性的庸俗的学科,也正是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成了深刻认识经济学本质,避免被西方腐朽思想侵蚀和演变的批判课,教学过程也变成了对于经济学思想的多角度的批判过程。[3]这种极端156做法显然是应该否定并被摈弃的。如果把经济学仅仅是看成只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分析研究方法的纯粹的科学,忽视其包含的意识形态色彩,显然又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有些人认为经济学中的很多微观和宏观理论,描述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行为总体特点和经济现象的内在一般规律,这些理论就如同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和数学规律,是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纯粹的科学理论,没有国家界限,没有社会制度界限,虽然产生于欧美,但是在中国一样的有效的。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教给学生一整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基本理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去批判其不合理的方面和有别于中国实际的情况。过多的对于经济学基本观点和理解的批判会困扰学生的学习,使其对于经济学学习的目的产生怀疑和迷惑。相比较现代宏观经济学而言,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基本原理还是没有太多意识形态色彩,对于所研究对象的分析也是比较客观比较科学。
(二)经济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为目标
经济学教学的目标设定需要避免过多受意识形态干扰,同时也不能完全忽视中西方经济环境的不同,因此经济学教学目标不在于具体的经济学概念、观点、理论、结论的识记和背诵,而在于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的掌握,教会学生以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经济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学科语言和思考方式。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社会经济现象和个体经济行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需要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经济社会,按照科学的分析方法抽象出理论,然后运用这些理论去对经济现实进行验证和考察。第二,运用之前从经济社会现实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对于经济社会中的现象提出建议,通过相应渠道影响政府的经济政策,用经济学的原理和理论服务于社会。第三,立足于经济原理和理论,明晰不同经济学派别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不同经济学派对于相同经济现象会产生有差别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理解,并提出可能会相反的经济政策,这些都是完全正常的。教会学生用经济学思维方式去思考社会经济现象,能够使学生知道如何去看待经济现实,知道立足经济现象按照什么逻辑得出结论,知道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和产生原因,也促使学生敢于对经济政策提出不同看法,使得学生能够应用经济原理和经济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经济问题,避免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经济理论。[4]教会学生经济学思维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以致用,也有利于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全社会经济学素质的提高。
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教学过程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目前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重视具体教学内容轻视对于内容的分析的现象,讲解教材上的内容多,联系具体实践少,尤其是联系具体经济实际情况的中国要素更少,大多数案例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有些教师照本宣科,就教材论教材,甚至完全不做具体分析,纯粹抽象讲解经济学理论,脱离中国经济实际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学生没有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体会,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在兴趣的指引下不断钻研经济学原理及对其实际运用。
(一)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重要性
抛开中西方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经济学也是根据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现实总结提炼而成的,其产生和成熟的大背景是欧美国家的经济条件和发展轨迹。而现阶段的中国和西方在很多经济条件方面有所不同。第一,中国属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是遵循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初级阶段,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基本制度和发展水平上就有着巨大的差异。第二,中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中,原有的经济制度中的元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在某些领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不同经济体制的矛盾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存在着。第三,中国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起点较低。[5]这就意味着在较长时期内,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都将会持续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有鉴于此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将产生于欧美的经济学照搬到中国,而必须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使之更好运用于中国。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这一点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否则经济学教学极有可能成为脱离中国实际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经济学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以直接采用,而有些内容因为与中国经济现实出入较大,需要经过改造或者放弃暂时不用。对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影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经济学中常常将利率设定为一个市场决定的经济变量,由资本市场的卖方和买方根据市场供求共同决定,而中国目前的利率是由央行高度管制的,民间借贷形成的市场利率虽然也有,但是还没有到影响经济发展全局的地步。由于利率形成机制的不同,建立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一些理论就不能用于解释说明中国的现实经济。[6]
(二)结合中国实际添加中国要素的方法和思路
篇3
关键词:社会人生;视频公开课;经济规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85
201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80号)确定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目标和定位: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精品视频公开课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创设了一种崭新途径,微观上看,满足了公民“学点什么”的朴素需求,宏观上看,则是对文化强国之路的极佳注解。截至2016年2月5日,一共上线课程达988门。《经济与社会人生》作为普通院校一名普通教师主讲的课程入选全国988门课程之列,其经验与体会对大多数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职业生涯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经济与社会人生》课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公开课的授课对象为一般大学生(不是专业学生)和社会公众。所以,《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主要面向具有初级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在校本科生及社会公众,试图将抽象的经济学规律和概念通过直观的案例分析,来诠释社会现象,解读人生价值。旨在把微观经济学从高深的经院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进行对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培养大家以经济视角对个人及家庭幸福、企业和人生效率及企业和个人的最优选择等问题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提醒人们在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市场经济社会要勇于担当责任,善于理性选择,才能造就高效率幸福人生。这门课程是在多年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时,结合人们个人生活实际与企业经营现实的一种感悟。在当代浓浓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大家把经济利益放在了首位,将追逐名利当作主页,任凭物欲去浸染自己的心灵,结果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富裕,可让你们的内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空虚,心灵离充实与幸福越来越远……本课程肩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在教会年轻学子和社会大众在明了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再传递给他们一种正确把握人生幸福和社会效率真谛的思维方法。
要真正建设一门好的视频公开课,首先要明确定位,内容贵精不贵多,简明生动、完整清晰地讲述好若干知识点,让观众在聆听时真正有所触动和收获才是成功的。再加上当时的条件是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一切话费都要自己垫付的情况下,只能按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5讲来设计教学内容。
1.1 第一讲:经济规律与人生幸福
每一个普通的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学角色被称为消费者。经济学家在研究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进行的消费行为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是从消费者消费商品和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开始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而影响效用最大化消费目标的决定性原理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多年的讲课中通过不同案例反复分析,发现这一规律不仅存在于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而且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感。本讲首先解析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人生幸福;其次通过不同情景讲解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人生幸福;最后解读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创造个人的幸福人生。
1.2 第二讲:经济规律与家庭幸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如同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一样。无数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就构成和谐发达繁荣昌盛的社会。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往往将一个家庭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充分诠释了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孜孜追求,导致社会和谐度降低,家庭幸福感下降。笔者认为庞大的国家社会整体是由无数个家庭细胞组成的,每一个家庭细胞和谐了,社会整体必然和谐。家庭不和谐的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爱”而造成感情的边际效用递减,降低了享受感情的幸福感,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经济学解读仍然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这一讲里诠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如何影响家庭幸福,以及如何克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影响,实现家庭幸福。
1.3 第三讲:经济规律与企业效率
市场经济的另一个主体是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者――厂商。以微观经济学定义的厂商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生产目的。而确保企业利润最大的关键在于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厂商短期生产函数中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其他要素投入数量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连续等量地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当这种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本讲主要诠释三个问题:决定企业经济效率的经济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如何决定企业效率;从经济规律角度分析,只有企业通过制度设计、科学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克服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影响,才能打造效率企业。
1.4 第四讲:经济规律与个人效率
在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用于研究厂商的生产行为,笔者在长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体悟到:对劳动者个人来讲,边际产量相当于个人潜能,个人潜能的发挥取决于家庭及人际交往等外部环境因素和心态、胸怀、使命感及意志力等个人内在因素,通过生动感人的案例解读了经济规律与个人潜能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个人潜能,造就效率人生。
1.5 第五讲:机会成本与理性人选择
经济学的思想也就是如何进行最优选择的思想。这一思想体现在机会成本的概念中。机会成本是这样阐述的:机会成本是指某一既定资源用于某一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益。首先要理解的是:某一既定资源有不止一种用途;人们选择的是最优的用途,次优用途的收益是最优用途的机会成本,也就是那最有和次优作比较,可见理性的选择是机会成本越小越好。微观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理性的人具有理性的选择理念,也就是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本讲诠释了机会成本的经济理念与企业及个人的最优选择,提出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做选择时,一定要具备机会成本的选择理念才能实现效率最优。
2 建设经验与体会
一个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在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经费自筹经费的情况下,自己身兼数职:既是编剧,又是演员;既是导演、又是监制,历经两年多完成从校级、省级到国家级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难以言表,简述如下。
2.1 重视培训、请教专家、看懂文件,搞清要求是事情成功的基础
2013年3月当我的选题《经济・社会・人生》被学校作为视频公开课建设推荐到省教育厅后,我对视频公开课知之甚少。4月教育厅组织各学校推荐课程主持人参加培训,培训专家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要求。同时教育厅高教处主管领导详细地告知我们河南省技术方面的指导老师及我省能够录制的学校,并将专家的讲课课件以及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技术要求文件都发给我们。课后我向专家请教了更为细节的国家级课程制作详细的要求,及自己该如何准备才能达到目标。这次培训使我清楚地了解到我该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建设一门高质量的质量工程课程。回到学校,我找到爱课程网站,在电脑前整整坐了20天,反复看2011年教育部立项上线的课程,从选题、内容、课堂设计,视频制作、主讲教师的仪态、语速甚至表情。我知道了我该讲什么、如何讲?同时我研究了所有的相关文件及《视频公开课制作技术标准》。我发现要想完成课程的制作以我校的条件(没有录播室,没有人做过这件事)真的是困难重重。可学校把我推出去了,如果做不好就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而要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最后我决定请求省教育厅老师帮忙联系,带学生到有录播条件的学校录播室录制。我的想法得到了我们院长的大力支持,我就到郑州大学拜访相关老师,郑大的老师给了我非常仔细的指导,把录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还把他们参加培训的资料都考给我。所有的这些准备工作为我顺利获得省级立项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冲击国家级时,为了了解更详细的要求,我于2013年12月份到广州参加培训,聆听了许茂祖老师的“努力搞好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和靳新老师的“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共享课视频技术分析”两个报告,会后我就我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详细地请教了两位老师,他们都非常细致地给我做了解释,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我该怎么做?广州之行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去冲击国际级视频公开课。
2.2 精品课程应该处处体现出一个“精”字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使“精”字体现在建设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视频公开课要在网上播放,课程制作中的一点瑕疵都会被无穷的放大。因此,从讲课内容到PPT的设计制作,甚至上课着装我都请专业人士做了指导。为了做出效果较好的视频来,我自己垫资聘请专业制作团队,为了使声音和视频效果更理想,我花重金租用专业影视制作设备(因为学校新建的录播室达不到国家级的技术要求,另外学校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最后制作的课程视频和音频效果很理想,顺利获得国家级立项。每一讲的录制必须达到达到要求,稍有问题,要重新录,省级我的五讲,共录了九讲,几乎每讲必重录;国家级五讲共录了7讲,那种辛苦现在想起来还恐惧。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听字幕、添加字幕,因为专业公司费用太高,只有自己听。我先找学生听出来,然后自己订正准确率及断句,反复听进行订正,每讲字幕都不下10遍,力求100准确率。最后每讲再找三个比较细心的学生各自再把关一遍。字幕听准确后添加字幕,我的要求是精准,通过反复的练习,最后都达到了我的要求。从省级到国家级的建设过程中,我的经验是自己只要做出精品来,就会得到各级专家老师的认可。
2.3 虚心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用心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
中国俗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点不错,尽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每一步我亲力亲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我拿到国家级专家的修改意见时,顿时感到非常惭愧,深感自己的水平离国家级的专家要求还有距离,比如我在听字幕时没有注意:“的、得、地”的区别,专家老师都指出来了,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及差距、看到了自己素养的欠缺。我极其认真地按专家要求做了修改,改动不大,半个月可以完成,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仔细认真修改最后获得成功。2015年7月7日《经济与社会人生》上线以后,我没有感到欣喜,没有感到自豪,因为深知这样艰辛的历程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理论素养)及PPT制作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感到自己作为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的幸运,感恩有这样的机遇锤炼自己,通过这次凤凰涅似的磨炼,既锻炼了自己心志,更扩展了自己的胸怀,使自己更虚心地去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
2.4 体会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过程是一个自我修养不断升华的过程。因为建设的最后成果是公开播放的视频,他要求每一环节的完美无缺,每一项技术要求的尽善尽美。为了达到国际级水平要求,我看了无数上线课程,参加了省级和国家级的培训,研读了有关的文件及技术要求,从PPT的设计制作,到讲稿的安排,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用心改正自己的口头禅。甚至录课时自己的服装与授课环境的协调,一切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最后视频的剪辑、字幕的添加无一不亲力亲为。一路走过来发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使现在的课堂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3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3.1 存在问题
《经济与社会人生》这门课程建设前后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总结起来,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1 条件的局限,无法达到尽善尽美
不和国外比,那国内条件好的学校,有团队、有设备,主讲教师只负责课程内容的讲授及PPT的制作,在录制类似的课程时,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而我们学校因为以前没有完成过该类课程建设,而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视频质量与制作技术要求极高,所需费用完全超出大家心理接受限度。本来堂课可以师生互动得很好,可因为只租来一个专业话筒而没办法使学生互动,话筒不一样音质差别太大,最后只能放弃,因为教室的局限,摄像机影响教师全景,为了美观只能选取部分镜头,而不能用实景。再加上现在学校建设课程不是长期效应而是上级下达任务,下面才会响应启动,一般就几个月,对于我的特殊情况,既当“演员”又是“导演”并兼后期制作指导,两年多来为完成任务不得不争分夺秒。同时经费支持力度也不到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创作质量尽管自己极力要求精但制作出来后还是无法尽善尽美。
3.1.2 内容较为浅显
因为要考虑视频公开课的受众是社会大众,课程强调普及型,相应地就牺牲了部分专业性,并且每讲时长尽量不超过35分钟,难以对理论做深入探讨,只能简要介绍其原理和概念,使观众能知其然,却没法知其所以然。只能以浅显易懂的案例来诠释专业性的原理和概念,同时传递经济学思想和理念。由于时间短、任务重,又缺专业专家指导及论证,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作品自己就感到很幼稚。因为视频公开课制作耗时耗力耗钱。既是现在完成了,但对内容的安排还心存疑虑。
3.2 解决思路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在网络时代已经是一种教学技术的改变、知识传播渠道的改变,它不仅会极大地促进每一个老师教学的方式的改变,也会敦促高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的全面提升。我国的传统教育仅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讲授,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出现使学生学习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摆脱学生仅限课堂学习的单一学习环境,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网络这样宽广无边的平台上接受社会的检阅,不仅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提升教学质量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
3.2.1 学校要以国家级建设作为目标,促使教师将课程质量工程建设常态化
有专家预测:五年以后人们对专业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依赖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可以达到网络视频的远程师生互动,再加上现在学生对信息化的掌握速度不低于甚至超过教师的掌握速度,那么五年后网络化、信息化对我们普通院校教师的冲击究竟会有多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偏重科研到教学科研并重的转化,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网络资源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极重要的参数指标。所以学校从上到下要引起重视,将教师的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作为常态化素质要求。一方面要配置能满足视频公开课录制要求的较高质量的专业硬件设备,另一方面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督导措施吸引教师建设高质量课程的兴趣。因为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专注投入极大的精力,更需要教师有极大的勇气站在摄影机前去完成课程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及综合素养的要求都要比一本课堂要求高,并且视频制作及字幕听取及添加字幕过程是自我审阅与督导的过程,这种自我督导导致的自我教学水平的认知的效果是任何外界督导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因此,学校将质量工项目建设对教师做常态化的要求,将会对教师教学水平及综合素养有极大的提升,进而也会对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3.2.2 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课程视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在《经济与社会人生》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课程视频与影视视频既有统一性又有很大的区别,统一性体现在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吸引力;区别在于影视视频在录制过程中视频、音频可以完全分开,通过后期制作做无限的艺术化美化,而课程视频是真实客观的记录,视频的拍摄要围绕教学内容的表现和学习情境的创设,还要确保每个画面以及画面的组接符合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同时又需要视频与音频的严格同质同步,既要体现教学实景,又要超越教学实景增加美感及吸引力,这不仅要求录制人员熟知课堂教学规律,还要具有极高的现场录制技术水平及专注度。这就出现了让影视专业人士做而缺乏专注度,学校技术老师缺乏吸引力的矛盾。建议在现在各个学校花巨资在建设硬件的同时,考虑如何能够将现代影视技术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从而使课程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建议同城学校之间能够整合建设资源,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提供更高水准的录播环境,培养专业的课程视频制作技术人员,为教师建设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支撑。
3.2.3 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位要准确,内容要精炼
高质量的、有特色、有创新、真正能满足听众渴望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会受到公众喜欢的。但如何建设一门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课程,找到很好的定位,找准听众的兴趣点,又能切实地提高听众的知识面和科学素养,这是对主讲老师的极大挑战。单单立足于专业、立足于校园,依靠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建议学校在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构建院级和校级专家团队对申请不同等级的视频公开课课程的定位进行严格论证把关,不仅要求教学团队进行各方面的社会调研,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商讨设计,使最后建设的课程能定位准确,内容精炼,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能起到更大的示范辐射作用,能真正让公众受益,同时能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兰英.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8).
[2]蔡自兴等.人工智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02):8.10.
[3]强彦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13.15.
篇4
关键词:企业能力;复杂性理论;复杂适应系统;能力演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科学界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变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超循环论这些新学科的基础上兴起了对复杂系统理论的研究,一个突出的标志是1984年在美国成立了圣菲研究所(SFI),该研究所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生物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上,该研究所的霍兰(Holland)教授于1994年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理论,掀起了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热潮。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企业复杂性的探索工作也开展起来,如分形企业(Fractal Company)的研究、基于CAS的企业进化的研究、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等。
一、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西方一些有远见的学者开始考虑把复杂系统理论引入到企业能力研究当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微观层次的研究。Ren,Y.T.Yeo,K.T.利用复杂系统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风险管理能力的成熟度模型来提高复杂产品系统项目,改进模型能够促进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的运行,经过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运行效果。Vermani,S.K.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复杂产品生产工艺评估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高效方法进行生产能力的测量。Fernando E.和Eva Pelechano-Barahona从对企业技术的复杂性的分析中揭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并指出对企业技术进行合法保护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能力。
(2)引入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研究。Ron Sanchez提出将系统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能力理论综合应用于战略管理中,并认为在复杂环境中为企业设计一个复杂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是对管理者有力的挑战,但是如果设计得当,新的组织结构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John Brocklesby 和Colin Campbell-Hunt利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了企业竞争能力的演化过程,通过对一些公司的实际调查和研究,论证了企业竞争能力的复杂性和竞争优势的演化机理,提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才能保持长久的竞争力。Jason Potts 对复杂系统理论、能力理论、行为理论进行了综合研究,重新诠释了新演化微观经济学,认为复杂系统理论是新演化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并对能力理论与行为理论进行了研究。Dagnino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把能力理论和战略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企业体系(the System of Business Enterprises,SBE),并把其看作是复杂动态的资源和能力网络。
(3)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研究。Catherine A. Maritan和Corinne A. Coen应用Swarm仿真平台,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企业投资中的能力禀赋与投资决策惯例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M. J. North and C. M. Macal 从复杂理论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建立基于主体的模型来提升企业的能力。并使用仿真工具Excel、RePast、NetLogo、StarLogo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仿真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Pietro Terna在Swarm仿真平台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开发出了面向企业的基于多主体的仿真平台JES(Java Enterprise Simulator),并应用JES进行了企业生产系统的仿真,为基于多主体仿真的企业宏观层尤其是企业战略和企业能力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国内研究现状。在复杂系统理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学者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 崔世娟、魏刚和陈良猷在2002年开始倡导把复杂系统理论与企业能力结合,并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发展过程进行了探讨。在这之后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能力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而且成果显著,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齐庆祝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现代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趋势,针对企业能力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阐述了企业能力系统的复杂适应特性,提出了企业能力层次演化的多样性、方向性,以及涌现机理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对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的影响,构建了企业能力系统演进的概念模型,为企业把握正确的能力层次演进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于丽娟,韩伯棠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即要注重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树立企业与环境的“批同进化”观念,注重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又要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企业核心能力。,吴贵生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进行系统研究,,认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由能力要素和能力载体构成的复杂自适应系统。这需要从动态、开放、整体视角来把握企业能力,并建立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更迭模型,试图揭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阶跃变化。吴绍艳、杜纲.应用CAS理论和涌现机理,从企业内部的自组织和企业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两方面详细探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机理。张利斌、葛天平从复杂适应性和哲学的角度对企业的核心刚性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企业核心刚性的形成机制。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等则从复杂适应性理论的视角下提出了企业核心刚性进化的动力和条件,分析了企业核心刚性螺旋式进化的机制。吴正刚,韩玉启对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企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李瑾,崔婷应用复杂系统科学涌现现象的机理,从全新角度对企业能力的层次演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概念模型。
(2)应用分形理论、协同理论、非线性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范正认应用协同学的自组织理论探讨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演化规律,研究了企业内部各基本能力子系统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促成核心能力的形成、演化与发展的,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系统的演化与成长。邓修权和彭金梅以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分形理论为指导,在分形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形企业能力,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能力分形元的划分及其结构,分析了能力分形元的特点,并研究了分形企业能力的生成元模型及运行与演化机制,分形企业能力把企业能力理论、先进生产模式和复杂系统理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企业能力理论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刘晓峰和徐耀群研究了复杂条件下虚拟企业竞争力问题,并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建立了一种基于一维Logistic方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模型,给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几种可行的方案。吕洁华和曹玉昆从复杂性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五个能力维度,即技术能力维、生产能力维、营销能力维、资源能力维、管理能力维。
(3)应用多主体仿真技术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周庆、黄颖颖和陈剑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借鉴Holland的ECHO模型的建模思想,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框架,设计了相应的运行机制,通过Swarm仿真平台模拟了零售商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邵艳华、李坚石、王静红、沈昭华建立了一个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竞争模型.通过开发基于Swarm平台的仿真程序,模拟了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的动态竞争行为和演化过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 研究现状评述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复杂系统理论兴起的大背景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势头已出现,国外的研究多点开花,不仅从宏观、微观层面对企业能力进行了研究,而且应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微观层研究,对宏观层次研究相对较少。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侧重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尤其是CAS理论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对相关的应用研究则偏少,而且采用多主体仿真平台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研究还比较有限。
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借鉴甚至是套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企业能力的复杂性进行初步的定性的解释,对企业能力的演化机理从宏观上进行类比和推理,缺乏根据企业能力的特点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缺乏从微观层次研究企业能力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能力宏观层次的涌现机理,也缺乏定量的研究。而且目前的研究对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分析和利用不够。同时,对企业能力体之间的交互规则的约定还没有能够被准确、清晰地说明。学习是复杂适应系统中主体间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目前的研究忽略了对主体间的各种学习机制和规则的详尽阐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 结束语
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是复杂性科学和企业能力理论自身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通过对企业能力复杂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企业能力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进而充实和丰富企业能力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企业如何构建企业能力进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而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能力研究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因此,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能力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更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Ren, Y.T.Yeo, K.T. Risk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complex product systems1 (CoPS)projects.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nference,2004.
2. Vermani, S.K. Process evaluation capability analysis of complex parts.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Control,2003.
3. Fernando, E. and Eva Pelechano-Barahona. The complexity of technological capital and legal protection mechanism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8,9(1):86-104.
4. 崔世娟,魏刚,陈良猷.系统、复杂性与能力观点的结合——战略管理的方向.企业经济,2002,(5):80-81.
5. 崔世娟.从复杂系统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探究.经济师,2004,(7):157-158.
6. 齐庆祝.企业能力的维度、层次及层次演进研究. 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4:8-10.
7. 于丽娟,韩伯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企业竞争力.改革与战略,2003,(5):10-12.
8. ,吴贵生.基于复杂理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7,10(1):18-28.
9. 吴绍艳,杜纲.基于CAS理论的企业动态能力构建机理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108-111.
10. 张利斌,葛天平.核心刚性成因新探:基于复杂性科学和哲学视角.当代经济,2005,(4):29-30.
11. 张鹏程,张利斌,侯祖戎,朱乾宇.企业核心刚性进化机制研究:基于CAS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6,(7):117-123.
12. 吴正刚,韩玉启.复杂环境下企业能力演化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9):119-121.
13. 李瑾,崔婷.基于系统涌现机理的企业能力层次演进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2):82-86.
14. 范正认.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部协同过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0,(3):24-28.
15. 邓修权,彭金梅.企业能力新视角:分形企业能力.管理评论,2007,(2):35-41.
16. 刘晓峰,徐耀群.复杂条件下的虚拟企业竞争力建模与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7):823-824.
17. 吕洁华,曹玉昆.基于复杂观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统计与咨询,2005,(1):14-15.
18. 周庆,黄颖颖,陈剑.基于主体的动态竞争模型的设计与仿真.系统仿真学报,2005,(8):1977-1981.
篇5
关键词 有效需求 萨伊定律 非生产性消费 “单一规则” 稳定通货
许多人对19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了解,是因为他的人口理论。实际上,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决不在人口理论之下。诸如,马尔萨斯关于供给、需求与成本共同决定价值的思想成为后来新古典学派均衡价格的先导;他的有效需求理论成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想的直接来源;他的需求管理思想对当代西方经济学仍有启示作用。
一、马氏理论与凯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石。而关于有效需求的最基本原理却是来源于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海外市场广阔。以李嘉因为代表的乐观主义者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现条件,认为产品的市场(即销路)没有任何问题。而马尔萨斯却透过英国海外市场扩展的表面现象,认识到资本对市场的依赖性,并预见资本主义生产将由于市场的限制而发生经济危机。因而,他最早站出来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马尔萨斯敏锐地发现,萨伊法则是据弃货币的因素而把经济现象看成物物交换。马尔萨斯认为,货币不是单纯的流通媒介,同时也是储蓄手段。他认为,如果消费者不将手中货币马上购买货物、而是大事储蓄,则供给就未必等于需求,生产物也就可能出现滞销。虽然马尔萨斯承认社会发展有赖于节约即资本积累,但又主张,过分节约的习惯会导致对生产物有效需求的减退,进而引发全盘性的不景气。这种观点被100年之后的凯恩斯所接受。凯恩斯曾借用“蜜蜂寓言”来证明马尔萨斯的观点,得出节约未必是一种美德的结论。他认为当前经济的不景气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有关。其中之一就是人们的“消费倾向”呈现递减的规律。所谓消费倾向递减就是指消费者用于消费部分的支出的增长幅度小于收入本身的增长幅度。这是造成人们对消费品需求相对缩小的基本原因。这与马尔萨斯的意见如出一辙。
实际上,在对待“萨伊定律”的态度上,凯恩斯与马尔萨斯并无二致。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了3500万的失业人口。包括凯思斯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萨伊定律的翻版提出了质疑。凯恩斯认为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萨伊定律”已不再起作用了。储蓄不会自然转化为投资,供给不再自行创造需求。他认为,造成资本主义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不能消化日益增加的商品供给量。另外,资本家预期的投资边际率低下,造成了投资需求的减少。这势必造成厂商减少产量,排斥工人。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的含义虽有些差别,但他们都是在批判和否定萨伊定律的前提下提出有效需求理论的。正是基于这一点,凯恩斯视马尔萨斯为自己理论的先导而大加赞扬。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两人在经济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那么,什么是有效需求呢?马尔萨斯曾说道:“商品的有效需求就是一种能满足商品供给的自然和必要条件的需求,……它是需求者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所需商品能够不断地获得足够供给而必须支付的代价。,6由此可见,马尔萨斯所谓有效需求是指供给与需求保持一致时的需求。这时候,需求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为保持继续生产所支付的生产成本相一致。
在有效需求的条件下,供给等于需求。这时候市场是呈现均衡状态,即无供给不足,又无生产过剩。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商品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我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与马尔萨斯的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不仅包括消费需求,并且还包括投资需求。
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阐述和运用主要见于他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注意的是马尔萨斯增长理论的重心是在需求一端。在谈到财富的增长时,马尔萨斯认为,财富和价值是不同的概念。财富是指对人类必要的、有用的物品,是被人们占有的生活必需品。价值是指人们对所生产出来
的种种物品的需求愿望和购买能力。财富的增长取决于财富的生产和价值的分配。而价值的分配能够造成消费和需求的增加。所以,·财富的增长问题可以归结为生产和消费或生产和需求的问题。只有生产和需求平衡,才能使财富得以增长。他认为,就财富的生产来说,有三大有利因素,即“资本的积累、土地的肥力和节约劳动的新发明9e。这三大因素能够便利生产、扩大供给。但是它们与需求没有关系,不能对需求提供刺激。如果增大的供给量没有与之相适应的需求增加,生产最终将受到限制。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因素必须在需求的刺激下才能真正促进生产发展。“为了使生产能力充分发生作用,似乎还必须有其他的因素,这就是不受阻碍的对全部产品的有效需求。”⑦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资本家的生产动机问题。他认为,由于社会产品分配不当,资本家没有足够的动机去继续生产。实际上,对生产动机的研究,就是对产品的市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对剩余价值实现问题的研究。如果市场不够大(即有效需求不足),就会造成产品过剩,发生生产过两危机。马尔萨斯的这种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经济危机的观点被后人凯恩斯所完全接受并加以发展和完善。对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有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那就是“资本边际效率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衰萎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家对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过低(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这样,资本家就没有进行投资的愿望和动机。他们二人对资本动机都进行研究,表明他们找到了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共同原因。
资本主义为什么会产生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如何才能增加有效需求呢?马尔萨斯着眼于有效需求在各阶级之间的分布。他认为社会需求是由于资本家阶级、劳动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主要指地主阶级)的需求构成的。“资本家的气质是节约而不是消费。”④在通常情况下,资本家具有把收入消费到很高程度的能力,但往往没有这种意愿,因为有效需求包括购买力和购买愿望,而购买力与购买愿望并非成正比例。⑥所以,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相对有限。那么,劳动者阶级呢?马尔萨斯认为劳动者虽有消费意愿,却没有增加消费的能力。“从影响人类的一般动机来说,劳动阶级方面的消费能力决不能单独地激励资本的运用。”⑥资本家对机器的投资,生产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的货物,但如果劳动者不得不放弃消费,那么就无从形成对这些增加货物的需求。因此,资本家与劳动者都无法制止萧条。那么从何处获得足够的需求以实现过剩的产品呢?马尔萨斯的结论是必须有一个相当大的阶级,他们愿意也能够消费掉比他们所生产的数量更多的物质财富。这个阶级就是非生产性阶级。马尔萨斯认为,在财富的增长过程中,只从事消费而不生产的阶级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在他的需求管理政策中,有一条就主张:“使社会中占适当比例的一部分人从事于私人服务,或者可能以其他方式提出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而不直接参与产品的供给。”⑦有这样一批人参与消费,就能使产品数量的增加足以抵销其价格的下跌而有余。因而,要增加非生产性阶级(包括地主、官吏、牧师等)的收入,以期增加社会需求量。
马尔萨斯的这种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受到了凯恩斯的特别垂青。为了治理萧条,拯救市场,凯恩斯也提出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增加个人消费以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第二,实行通货膨胀以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资;第三,用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凯恩斯强调,在所有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是扩大政府的开支。他说:“……故我觉得,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地,唯一办法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②凯恩斯指出,政府投资必须是非生产性的支出,即举办公共工程,这样才能尽量消化社会消费品。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凯恩斯与马尔萨斯一样,在如何增加需求的问题上,并不主要依赖于资本家与劳动者个人消费的增加,而是主要依赖于非生产性部门消费量的增加。他们都对非生产性部门在制服萧条、增加社会需求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马尔萨斯与凯恩斯的需求理论既有内在联系也有重大区别。如前所述,马尔萨斯把人们的收入(工资、利润和地租等)直接看成有效需求的组成。凯恩斯进步的地方在于他舍弃微观内容而创立了宏观经济理论,区别了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对投资与储蓄这一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可惜的是马氏受时代的局限而不能研究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克莱因说得好:“如果马尔萨斯能对投资与储蓄方程决定有效需求这一命题,作更彻底地分析,将没有凯恩斯革命,只有马尔萨斯革命。”⑧
但是,凯恩斯却一再闯入马尔萨斯曾警告过的禁区。后文将叙述,马尔萨斯曾把通货膨胀和滥发国债视为危险的工具而加以反对。而凯恩斯却认为,在
大萧条时期,只有靠人为的通货膨胀才能刺激投资,又只有靠发行公债才能弥补财政赤字。也许凯恩斯以为这是经济萧条时的权宜之策,而这一观点却被凯氏的追随者们推向了极端。此项政策实施的后果,就是西方经济的“滞胀”顽症。它正在动摇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界的统领地位。
二、马氏理论与弗氏理论的内在联系
在马尔萨斯的需求管理思想中,有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关于稳定通货的思想。
马尔萨斯认为货币除了具有便利经济运行的各种职能,如价值尺度和流通媒介胚能对财富的累积和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他认为纸币的发行是一种重要的需求管理方法,是国家从宏.观上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马尔萨斯辩证地分析了发行纸币的作用。他说适当地增加纸币,不仅能在一定时期内增加社会购买力,创造消费需求,而且能够提供新的借贷机会,适当地刺激社会生产。当经济萎缩,国家财政处于困境的时候,货币的贬值以及它所引起的信用的便利,必然能鼓励资本家增加投资的兴趣,使经济很快走向康复。但是,他又强调纸币必须以其代表的铸币为基础,纸币的发行如脱离其价值承担者,则必然带来经济的灾难性波动。增加通货所给予经济的刺激只能是暂时的,如果由发行通货所带动的资本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收入,“那么,资本家所获得的巨大生产能力,在固定收入所有者所拥有的减低了的购买力上发生作用,结果必然会造成比现在更严重的商品过剩”⑩。所以,从长远发展考虑,有效的增长途径是稳定地使纸币与纸币所代表的铸币保持等价,除了受贵金属价值波动的影响外,不受其他波动的影响。马尔萨斯这种纸币以贵金属为基础的货币思想在他同时代的货币理论中是最具科学性的。
货币理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细心的人们能够发现,马尔萨斯的货币思想甚至折射到现代货币主义者身上,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挥舞自由竞争的旗帜时,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否认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而是重复了马尔萨斯关于国家适度干预经济的主张。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此人非常重视马尔萨斯提出的国家控制货币发行量的观点。他认为,货币是唯一重要的因素,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和劳务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变动。即适当的货币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但弗里德曼又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更是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货币的供应必须与货币的需求相一致。如果供应超过需求,则物价上扬。在他看来,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作为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他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否定凯氏的宏观财政政策。所谓“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唯一因素支配的货币政策。他说:“我始终强调一个不变的、既定的货币数量增长率比之准确变化的增长率数值更为重要。”⑦弗里德曼认为,从长远来看,稳定的货币背景是经济发展和稳定所不可缺少的前提,而要得到稳定的货币背景,就应实行稳定的货币量增长率。这样,人们就有可能在一个稳定的货币背景的条件下形成预期,价格机制便能充分发挥其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他认为现时经济的高通货膨胀率是因为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了生产的增长。因而,实行“单一规则”,即货币量的稳定增长既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又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案。马尔萨斯则认为增加货币量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而其对经济造成的恶果却更为严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单一规则”中有着马尔萨斯稳定通货思想的影子。
与稳定通货思想有关的,马尔萨斯还提出削减国家债务的思想。他认为国债对就业及经济增长方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因为国债可以转化为相当的有效需求。比如,政府可利用国债举办公共工程。但是若长期大举国债对经济是有害的。因为国家的支出虽然扩大,但消费者的购买力却相对减少b市场的需求也不见得就会增加。另外,国债增高会加剧货币币值的不稳定,这会对经济有所冲击。所以,马尔萨斯主张,从长远来看,应逐步减少国债,不应长期靠举债推动经济增长。这种思想和主张对后人有很大影响。当西方经济进入“滞胀”两难境地时,凯恩斯学派的反对者们用来批驳凯恩斯主义宏观财政政策的武器,在很大程度上是马尔萨斯稳定通货思想和削减债务思想的复制品。
三、马氏的稳定通货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凯恩斯虽自称是马尔萨斯的追随者,却无视马氏稳定通货与削减国债的经济思想。凯恩斯的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的措施曾把
篇6
那么,价格体制运行的动力何在?也就是说,是什么因素使得价格体制能够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呢?
市场机制的运行并不是自动的,它的动力既不来自上帝,也不来自菩萨,而是来自人本身,源自人的利己动机,或者说人的经济性。市场经济动力结构的实质性内容就是经济人。
经济人的假定认为,市场上具体的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也就是说,一方面,任何个人,不论他是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还是生产商品的生产者,他的行为动机都是自利的,也就是说他最关心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行为过程中,他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他能够最充分地利用他所能得到的有关他所处环境的信息,诸如商品的数量、质量、价格、供求状况等,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人可以分为两类,即理性的消费者和理性的生产者。理性的消费者知道自己的需求,了解自己的经济能力,并可以通过理性的选择,在有限的经济能力约束下,使自己的福利最大化。
理性的生产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知道自己的投资能力,并可以通过理性的选择,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理性的消费者追求个人福利最大化,理性的生产者追求投资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市场经济便获得了运行的动力。
市场经济一旦运行起来,它就自动建立了一套奖惩的制度,从而促进经济人的经济积极性,同时又惩罚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
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看,如果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非理性的倾向,那么他必将因此而受到惩罚,其结果便是他的福利的非最大化。并且这种非理性的经济行为还可能给生产者以错误的需求信息,认为这种产品行情看好,可以扩大生产。如某一消费者在必须讨价还价的市场上未进行讨价还价便高价买下了本来可以低价买下来的东西,这时该消费者的福利就未得到最大化。市场上有大量的大白菜出售,由于供给量超过了市民的需求量,大量滞销,消费者出于好心,或者响应有关部门的号召,便不顾自己的需求,大量购进“爱国菜”,以缓解生产者的燃眉之急。生产者的一时之急得到了解救,但正确的需求信息却被好心的消费者扭曲了,于是生产者错误地认为,可以继续大量生产大白菜,反正消费者是好心的,“爱国的”,大白菜不愁卖不出去。于是,没有市场的大白菜继续大量生产出来,而市民们也必须好心下去,“爱国”下去。市民们的福利一直受损失,可用于其他有市场产品的宝贵资源也因此而未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配置劣化的恶果。而这就是消费者好心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直接造成的。
有一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在特定奖惩机制中好心办坏事的道理。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游客在海边漫步,有几只海鸟在天上飞翔,海滩上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探头探脑、就要破壳而出。海鸟见到后一个俯冲直袭幼龟。眼看可爱的小乌龟就要命丧九泉,葬身鹰腹,游客见义为勇,赶走海鸟,拯救了可怜的乌龟。但是,可怕的事情出现了,由于第一只乌龟出壳后安然无恙,其他乌龟便以为没有危险而纷纷出壳。被赶走的海鸟回来了,其他海鸟也纷纷赶来。游客赶之不及,幼龟避之不及,在大批海鸟的疯狂攻击之下,遭到灭顶之灾。游客的好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在这个故事中,游客的好意拯救行为尤如上面消费者的好意行为。这种好意行为如果是一次性的,那自然是道德的行为,值得提倡。但在多次重复的情况下,它只能促使好意接受者更依赖于好意,而一旦好意施予者无力承担施予好意行为引起的负担时,好意接受者便会惨遭厄运,甚至遭到灭顶之灾。市场机制的好处就是可以把消费者的理性利己行为转变为理性利他的行为,它无需提倡高尚的道德,便可以得到甚至连高尚的道德行为都得不到的利他成果。人是道德的动物,但在市场中也是现实的利己动物。人们的道德行为到处可见,但在经济生活中现实的利己行为更是司空见惯。市场机制以理性的利己行为为基础,显然是现实的经济制度。转贴于
对消费者是如此,对生产者也是如此。在经济生活中,企业家们的理性目的便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家们如果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反而以乐善好施为目的,其结果必然不是因微利而难以扩大苦心经营的事业,就是因亏损而破产。在保证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家可以做一些乐善好施的表现性好事,如捐款办教育,集资修马路,这样做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改善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形象。但这样做必须以有利于利润最大化为前提,并以力所能及为限度。企业、企业家的规范涵义便是赚钱办实业,发展经济,为社会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如此,他们的角色使命也是如此。他们的实业越发展,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出现了好多万元户。他们富裕不忘乡亲情,捐款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帮助未富裕起来的穷乡亲尽快富起来。这是值得提倡的善事。但是,凡事总得有个限度。在有些地方,万元户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募捐者所苦,有的甚至因为募捐而贴进了全部收入,而募捐者仍然络绎不绝。万元户的贡献不在于把自己的收入全部捐出来办社会公益事业,而是继续当万元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好事只是一时的好处,而经济繁荣则是中国农村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根本之路。以来,涌现了一大批很有才干的企业家,他们辛勤创业,开创了很大的事业,也发了一笔财。像农村的万元户一样,他们周围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募捐者。有些募捐者满意而归,因为企业家认为这是应该做的,或者值得做的。有些募捐者碰壁而归,因为企业家认为不值得给,或者不该给。但有些碰壁者却不甘心,他们运用手头拥有的权力,强制企业交纳捐款,否则则给予某种不方便等等。企业家的角色是经济人的角色,而不是慈善家的角色。社会对他们的期望是发展经济,而不是办好慈善事业。把企业看成摇钱树,把企业家看成慈善家,这必然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理性利己行为可以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下,变得有利于社会。这是市场经济机制的妙用之一。其原因一是企业家的努力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繁荣,二是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家只有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才能更好地利己。在经济生活中,企业家千方百计讨好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口味,为消费者提供善后服务,其目的虽然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为消费者提供的方便在实际上却比一般的利他行为更普遍、更现实。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几乎不指望随时从他人的高尚牺牲中获得我们自己的福利和方便,但我们确能指望随时从他人的利己行为中获得我们的方便。市场经济鼓励理性地利己,惩罚不切实际的利他,并且以此为动力,自行运转。这便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机构。如果有关方面以为企业家是摇钱树,可以想方设法甚至运用权力压制企业掏腰包,认为企业家不能唯利是图,这显然与市场经济规律逆道而行。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特定企业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特定的奖惩机制是经济人理性经济行为的保证,但市场经济要有充分的活力,还需要充分的竞争。就消费者而言,竞争主要在消费者自己身上发生。其主要表现就是不同需求对消费者有限收入的竞争。在这种内在的竞争压力之下,消费者在消费时,总是不得不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既考虑特定需求的迫切性和自己的收入约束,同时又考虑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在有限的收入范围内尽可能实现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本身福利最大化。在消费者之间也会有竞争发生,但是发生的条件是消费品市场是卖方市场,而且消费品是短缺的,价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在市场机制很完善的情况下,如果消费品的供给处于短缺状况,消费品的价格就会上升,生产者的利润就会提高,生产要素就会从其他部门流向该消费品,随着消费品供给的增长,价格就会下跌,一直到供求均衡,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为止。消费者内部各种需求的竞争、在短缺市场条件下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其功能就是为生产者提供正确的需求信息,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就生产者而言,为了争夺原料、争夺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普遍、非常激烈的。消费者竞争的动机是在有限收入的约束下取得需求的最大满足,其表现是尽力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尽量扩大消费者剩余。与此不同,生产者竞争的动机却是利润最大化,其表现一方面是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减少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市场营销,了解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口味,抢占、保住并开拓市场。生产者之间的充分竞争,可以保证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经济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竞争是价格竞争,即生产者为争夺市场而实施的竞相降价的竞争。正常价格竞争的正常结果是实现该产品的供求均衡,因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低价意味着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也意味着需求的扩大,需求增加导致市场扩大,这时不是出现供给短缺就是价格回升,这时生产者如果认为有利可图,那么他就会扩大生产,其他生产者也会插手该产品的生产,于是供给增加,短缺消除,价格又回落到均衡的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其实就是价格竞争。生产者竞争的动机是利润最大化,而竞争的压力又迫使他们把利润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上,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第四节 政府范围的准则
从经济角度来看,政府职能的范围应该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来自校正市场失灵的需要,而社会的需要则来自对于公平的需要。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转轨经济国家来说,市场的需要还来自建立和完善市场基础制度。最后,政府职能的范围显然也取决于本身的能力,政府本身的能力,同样是制约政府职能范围的关键性因素。这一系列因素的均衡,就确定了一国政府职能的适当范围。
阿特金森和斯蒂格里茨认为,政府所起的基本作用非常多,在混合经济中,政府的基本作用首先是建立和贯彻“经济游戏规则”。在此规则包括合同的法定效力、破产条款、产权法规等。经济运行方式与这一基本框架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的其他职能也受到这类私人经济运行遵循的基本规则的极大影响。这一作用实际上是维持和稳定市场经济财产关系的职能。
其次,政府还进行着众多的税收和支出活动,据此运用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影响经济。如税收、公共开支以及国家参与生产如公共企事业。此外,政府还可以运用如配给、中央计划、分区制、许可证等直接控制手段,管制(如对公共事业、对价格和工资的管制)、控制企业如反垄断、污染、安全方面或者工会的立法以及货币和债务政策(反对货币机构的管制)。这些政府活动领域也有实际的或潜在的重要性。
政府在运用各种手段时,是混合使用的。如“在汽车造成空气污染的情况下,政府可能决定汽车制造业必须遵循的防污染的最低标准。然而,政府也可以选择按照污染量收税或者对生产无污染汽车研究提供补贴的手段。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也以同样的方式密切相联。”
从实际角度来看,政府的确履行着各种各样的功能,但这并未说明政府的范围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有关市场失灵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就为政府的规范功能提供了基本的尺度。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市场失灵,从而纠正因市场失灵而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现代福利经济学原理详细地论证了市场机制何以失灵,政府何以通过公共政策校正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
根据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失灵是指一系列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市场失灵包括公益物品、外部效应、自然垄断、不完全的市场和信息不完整、不对称,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公益物品就是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使用者并不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量,即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很难或者不必被排斥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无法、很难或者不必对公益物品进行收费,因而市场机制无法激励个人去提供充分的公益物品,它只会导致供给严重不足,而消费则严重过度。国防是纯粹形式的公益物品,而乡村公路则是地方性的公益物品。与公益物品相关的物品,还有公共财产物品,它具有非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如公有池塘资源。由市场机制来分配公有池塘资源,其结果就会是水资源的退化,公共草场资源的“公共事物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此外还有俱乐部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如城际高速公路和收费公路。电影院、游泳池、公共澡堂等也是俱乐部产品。由市场机制供给俱乐部产品,往往导致效率损失。京昌八达岭高速公路是典型的俱乐部产品,建成后实行收费制,导致许多车辆拥挤在两旁的辅路,造成交通堵塞,而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却寥寥无几。这显然是效率损失。转贴于
公益物品中的一个特例是保险供给。保险是一种私益物品,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不完善因素,它也具有非私益物品的特性。微观经济学在分析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时总是假定市场是完备的,信息是充分的,竞争也是充分的,消费者不会进行逆向选择,严格遵守经济人的理性原则。但是事实上,市场却是不完善的,市场所需要的信息是不完整的,或者不对称的。这都将导致市场无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不完全,意味着市场上不存在某种物品或者服务的供给,虽然消费者愿意支付比供给成本高的价格时也是如此。消费者如果对某项物品的估价系统性偏低,不愿意支付足够的充分基础教育或医疗保健预防所需要费用,这也将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信息不对称,是指生产者掌握的信息多于消费者或者少于消费者,这时也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在保险市场中,往往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的问题。逆向选择是指保险公司会排除最需要保险的人,而只容纳不怎么需要保险的人。道德危害则是指保险消费者一旦有了保险,就会不去努力避免风险。医疗保健和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着上述问题,从而很难保证医疗保健和保险的最优供给。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得这些物品具有了公益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也应该起一些补充的作用。
外部效应产生于生产或者消费产生外溢成本或者外溢收益,而他人并不因此获得补偿或者付费之时。污染是典型的外部不经济效应,它对社会造成了未补偿的成本。而广泛的教育则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由于成本和收益不对称,如果由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外部不经济往往造成物品的过度供给或者过度消费;而外部经济则造成物品的供给不足或者消费不足。
自然垄断是由规模经济造成的,它的特征是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而递减,从而减少或者消除了竞争的机会。在市场机制条件下,如果任由其发展,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垄断格局,一旦自然垄断形成,那么垄断者就可以通过限制产出而提高价格,并获得垄断利润。这时如果没有外在的制约,资源配置就会因垄断而扭曲。
以市场为基础的发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提高了收入,从而使大多数人都从中受益,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但是增长所带来的收益在不同群体、家庭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导致种族集团之间、家庭之间、男女之间、个人之间的不平等。有些人群常常不能享受因市场而导致的经济增长的成果,尤其是残疾人、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以及生活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往往被增长遗弃。市场的特点是根据要素禀赋进行分配,其结果是缺少资产和教育的人,往往因无力把握市场经济所创造出来的新机遇,从而导致了贫困。反对贫困问题,依靠社会的力量是不够的,市场机制也很难充分地调动社会力量,来帮助贫困者。在这些方面,政府应该作出自己的努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基础条件非常缺乏,往往存在着法律缺乏综合症。这时,政府就要致力于提供适合于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与秩序,稳定宏观经济,提高政府行为和政策的可信度,保持自身行为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积极反腐败,制约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不正当干预,为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提供有限且有效政府的条件。
第五节 政府的限度
当然,说市场会失灵,只是意味着市场不能充分最优地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市场本身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公益物品的供给、外部效应的内在化、信息不对称和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只是根据福利经济学的原理来说,它不能保证有效地使供给和消费达到最佳的水平。一些技术变化,很可能改变市场失灵的格局。比如由于技术条件的变化,邮电、电讯业已经可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有管制的竞争。而即使亚当·斯密认为政府应当起主导作用的基础设施问题上,市场机制也已经开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即使在这些场合,政府也只能起补偿的作用。何况政府也会失灵,而当政府失灵时,它连市场所起的有效作用都会破坏干净。因此,政府一定要慎用,有且只有当市场处理显然失灵,并且政府显然有效时,方能采取行动。
在过去,市场失灵理论为政府的普遍干预和政府规模的大规模扩张提供了理由,现在市场更能够导致发展,政府往往是发展的阻碍,政府的作用仅仅限于根据其能力来补充市场,促进市场,利用市场。这一观念不仅在传统的私人部门已经深入人心,在传统的政府应该干预的领域,也已经成了常识。比如连亚当·斯密都认为提供基础设施是政府三大天职之一(另外两项是国防和治安),但到了90年代,1994年世界银行发表的有关基础设施问题的报告中,市场也成了发展基础设施的主力。而在我们看来,政府也没有垄断也不可能垄断国防和治安,各国政府,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任何政府都没有企图独家垄断国防事业和治安事业。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式阐述了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的主旨,这就是倡导运用市场的方法来提供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专栏认为,基础设施可以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环境可持续性创造重大的收益,但只有在它提供的服务可以对有效需求作出反应而且效率较高时才会这样。服务是目标,也是基础设施发展的尺度。基础设施存量方面的大型投资一直在进行,但在很多国家,这些财产并没有产生需要的服务数量或质量。这种浪费的代价是放弃经济发展,丧失减轻贫困和改善环境的机会,代价是高昂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该报告认为,为了高效率和负责任地提供基础设施服务,需要通过使用三种手段来变革激励机制:商业化管理、竞争和有关人士的参与。政府和私营部门的作用也必须改变。技术革新和试验,再加上提供基础设施的替代方法,标志着改革应遵循下列原则:
像企业家那样管理基础设施,而不能像官僚。应把基础设施的提供看作是对消费者需求作出反应的一个服务行业并按此原则来经营。业绩不佳的原因是目的不明确,财政自主权和财经纪律几乎没有,以及不存在由消费者衡量的最低满意度。许多愿意为绝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付费的人为收取使用费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了确保基础设施的商业属性,私营部门对管理、融资和产权的参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必要的。
引入竞争──可行时直接引入,否则就间接引入。竞争能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它对提供者形成了压力,使之提高效率并对消费者负责。直接引入竞争的方法可以是对没有技术阻碍的活动实行自由准入。间接引入的方法是,对那些存在自然垄断条件的专有服务的提供权进行竞争性投标,以及使服务提供市场化。
赋予使用者和有关人士更多的发言权和实际责任。如果基础设施活动会产生重大的外部影响,不管是好是坏,或者财经纪律还不足以确保使用者和其他有关团体负责,政府就要通过其他手段解决问题。在设计和规范基础设施服务方面,使用者和其他有关人士应有代表参与,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应在设计、经营和融资方面发挥重要的积极性。
在融资方面有希望建立公共─私人的伙伴关系。私营部门对新设施能力融资的参与正在扩大。其经验教训是,政府应从简单的项目入手,从而取得经验。投资者的收益应与项目进展情况联系起来。所有必要的政府担保都必须仔细斟酌。
在情况发生变化时,政府将在基础设施领域继续发挥作用。在政府的直接控制下,除了采取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业绩的措施以外,改善环境状况,以及协调部门间的作用,不论是服务是由国有部门还是私营机构提供的。政府还要负责创建法律和规章框架,支持私人参与基础设施服务的供给。
政府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公益物品,它的许多服务具有不可分性,其许多服务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但是这并不是说,政府提供的服务是不需要成本的,是不需要努力的。实际上,各国政府的规模与其能力是一致的。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财政虽然也非常紧张,但其规模要比发展中国家要大得多。因此,西方国家的政府的职能范围也要广泛得多,它们不仅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广泛的经济自由,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与秩序,提供了充分的产权保障,而且还在公益物品的供给、外部效应的纠正、完善保险市场、通过收入再分配解决贫困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广泛的服务。转贴于
当然,即使政府能力水平很高的西方国家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所进行的治道变革(Governance Transitions)或者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运动,实际上就是政府职能超过政府能力、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所导致的。
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也需要讲究政府职能与政府能力相适应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防的公益物品需求不大,可以节约这一方面的财力。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最基础的条件如经济自由条件、产权保护条件以及法律和秩序条件,以及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和可预见性水平,却是最缺乏的。计划经济遗产所导致的对经济自由的过分管制,如形形的对私有经济的歧视性规定、繁琐的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有关成立公司的过高的限制性规定、缺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执法力度不够、司法不够独立、权钱交易、不公平竞争、假冒伪劣、三角债等,都是市场经济的威胁。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大力度,力争在下个世纪初建立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制度条件。
中国政府的职能范围应该与其能力相适应,而且还需要抵制特殊利益集团的压力。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把所有工业部门全部改为总局,并且在3年之内彻底撤销这些总局;完全撤销8个行政性公司。这一改革顶住了各部门的压力,是一个很有魄力的举动。在其他方面,中国政府也应该不怕得罪人,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来重新确定自己的职能,来重新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比如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医疗保障体制由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和个人自我保障制度构成。到90年代的今天,除了增加了商业性保险之外,大体格局依然没有什么变化。这一体制中,政府实际上只负责各级政府机关、党派、人民团体和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和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在50年代初期,享受公费医疗制度的仅400万人,每人每月经费标准为旧币15 000元,1991年底享受人数增加为2 800万人,医疗费支出约60亿元人民币,人均支出220元。公费医疗中极少数老革命干部、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享受“医疗照顾”。除此之外,国有企业的职工则由企业自我保险,社会化程度低,经费由企业单位按国家规定自提自用。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或集体经济组织自愿组建的。在计划经济中,政府实施的医疗保障政策,实际上是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原则是一致的,它实际上也违背了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大平均的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公费医疗制度基本依旧。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却因为集体经济的家庭化而遭到了破坏,目前虽有恢复,但依然不可能解决真正的医疗保障问题。国有企业的医疗保健,则由于国有企业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下岗职工到去年已经达到1 000万人,许多下岗职工虽然有医疗保健之名,实际上却已经不再享受医疗保障。
在医疗保障制度问题上,中国政府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像英国等西方国家那样,实现全面免费医疗。因此,政府应该集中力量,解决一部分的问题。那么,中国政府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能重点呢?这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来进行取舍。如根据行政管理效率的原则,可以继续过去的做法,把政府的财力继续集中在公费医疗领域,这样管理起来方便,也适应政府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并且也不会引起特殊利益集团的抵制。但根据公平原则,中国政府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放在基本医疗方面,并且不分干部、职工或者农民,一律实施。根据这一原则,应该废除目前带有劫贫济富性质的作为计划经济遗产的公费医疗保障制度,集中力量解决因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贫困阶层的医疗保障问题。自然,在这个问题上,公平原则显然应该压倒劫贫济富的原则。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实行普遍的城镇医疗制度,个人账户与大病统筹相结合,这种制度既解决了城镇居民得大病的风险,也解决了个人节约医疗费用激励不足的问题,并且使得公费医疗在城镇领域里面普遍化。这是一个非常可贵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还需要把这一制度推广到全国,对全体公民实行同样的医疗制度,并对于贫困阶层实施医疗救济的特殊政策。
此外,在就业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实际上也在实施劫贫济富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在计划体制条件下,贫穷的中国农民通过隐性税,为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并且在城市就业机会缺乏的情况下,通过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养活了成千上万的“待业工人”。改革开放以来,贫苦的中国农民进城打工,对于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农民工来说,可以通过立法或者强制手段,剥夺他们的就业权,规定什么种类的职业不得雇佣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一度还被歧视性地称之为“盲流”,虽然农民工个个心明眼亮,根本就不盲目,自然也不是盲流。对于原来国有企业的职工来说,一旦失去工作,就给予适当的救济金,通过限制农民工就业的方式提供优先就业机会,或者给予再就业培训,他们被称之为“下岗工人”。根据劫贫济富的原则,还可以把精简下来的干部叫做“分流人员”,一切全部由政府安排。计划体制下的“干部”、“职工”和“农民”之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流人员”、“下岗人员”、“盲流人员”,显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根据公平原则,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该制定非歧视性的就业保障政策,即使不实施劫富济贫,至少也不能劫贫济富,废除以计划经济的身份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重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真正为贫困阶层服务的事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