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园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校园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校园管理制度

篇1

(一)总则

1、学生必须遵守校园管理制度,维护校园正常教学秩序,讲究文明,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创造整洁、优美、安静、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进出校门应遵守门卫制度,主动接受门卫管理。3、禁止喝酒、赌博、打架斗殴、聚众喧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4、爱护校园公共设施,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布告栏等处涂抹乱刻画,损坏应予赔偿。5、住校生应遵守《寝室管理制度》,未经同意学生宿舍不能留宿外人,通校生不能进入寝室。6、教室是进行上课、自修等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学生进教室学习,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7、教室内随时保持干净,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8、未经允许不得将有关娱乐工具带入教室。9、节约水电,教师无人勤关灯,厕所无人勤关水,不在教室内私自用电。(二)卫生制度

1、教室卫生:先洒水后扫地;教室内外地面干净;讲台、课桌凳干净,黑板用水洗干净;课桌凳纵横对齐;扫把摆齐;凳(椅)放入桌子下边;门窗干净;纸篓、畚斗空;抹布挂好;脸盆水桶放好;天花板无蜘蛛网,墙上无球印脚印,其他物品清洁并摆放整齐,不乱张贴。

2、个人卫生:(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提倡穿学生服;注意仪容、仪表,不穿拖鞋、背心、短裤或打赤膊、打赤脚进教室、办公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房、上操等。(2)头发干净整齐,男生不留长发,男、女生不烫发染发、少化妆、佩戴首饰,校内不穿高跟鞋。(3)做到“四勤”“四不”: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4)保持环境清洁,不往楼下倒水,争创“无垃圾”班级,每人自备垃圾袋,自己垃圾自己负责。

3、包干区卫生:分到各班的包干区要求每天做到:地面干净,无大石块、木棍、果皮、纸屑等其他杂物。各层厕所要求干净。

(三)上课制度

1、学生不得在教室内进行有碍于教学的活动。

2、上课铃响,立即在自己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

3、上下课须按下列程序:(上课)教师:上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教师:请坐下

(下课)教师:下课班长:起立教师同学们再见学生:老师再见班长:解散

4、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适当笔记,勇于发问,发问时正确举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问或答问时声音响亮,用普通话。

5、实验课要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注意安全,爱护器材。

6、确有事迟到者应在教室门口立正并喊“报告”,经老师同意方可进入。

7、自习课不能擅自离位,不准谈笑等或做与自习无关的事。

(四)寝室管理制度

(一)寝室纪律

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和就寝。

2、保证宿舍安静,严禁在室内酗酒、赌博、划拳和大声喧哗、吸烟、打架、床上蹦跳,熄灯后不得讲话、唱歌或做与睡觉无关的事(窜门、玩、借东西等)。

3、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他人寝室(男生),男生不得进入女生寝室,不得将校外人员及通校生带进寝室。

4、不得在寝室内或走廊上溜冰、跳舞、放鞭炮等,不准向墙上踩脚印。

5、未经班主任同意,周日进校至周五放学,不得出校门、上课时间(自习、做操、劳动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在寝室逗留。

6、未经班主任或管理人员同意,不乱涂刻画,不在墙上乱钉钉子,不向窗外、走廊楼梯等处倒水,丢废物。

7、爱护公共财产,注意安全,严禁在室内用火(点蜡烛、油灯)、用电。

8、本寝室内由寝室长负责,其他成员应服从管理。9、寝室每天必须及时上锁,钥匙由寝室长负责管理,不得采用任何非法形式进入寝室。

(二)寝室卫生

1、墙上整洁、无蛛网、鞋印、球印,无涂写痕迹,不乱张贴。

2、门窗、地面整洁、无果壳、纸屑等杂物,无积水。

3、床铺整洁,衣物叠放整齐、不乱挂乱乱放,被子叠放整齐叠好统一在右侧床头。

4、物品放置统一,桌面整洁,水盆放置统一,毛巾放置统一,碗、饭盒,热水瓶、菜罐、米袋等放置统一,鞋子统一放在床下正中间,卫生清洁工具统一放在门后。

5、宿舍值日按值日表,每天早、中、晚三次,值日生缺席须有人代替。

6、门前无杂物,无积水。

7、不得往楼下倒水,女生不在寝室内洗衣物。

(五)食堂制度

1、中餐排队,在教室门口排队,通校、住校两路纵队路对整齐。

2、遵守就餐时间,不得提早在食堂门口喧哗吵闹。

3、自觉在窗口买菜买饭,不插队。

4、节约粮食,剩菜饭必须到在指定的容具内。

5、尊重工友,尊重他们的劳动,买饭菜打水要服从指挥,不顶撞不无理取闹。

6、有意见可向食堂管理人员或学校总务处反应。

(六)体育锻炼制度

1、对统一安排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早操、眼保健操和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竞赛,都要参加。

2、严格执行体育课常规。

3、参加早操做到静齐快,在教室门口排队,有序进场,有序退场,带到教室才解散,做两操动作到位。

4、参加体育锻炼,既要刻苦又要适量,既要勇敢又要小心,注意安全,严防意外。

(七)集队制度

1、集队前各班应整队,清点人数。

2、进场要秩序井然,有序进场有序离场,不得拥挤。

3、开会时要保持安静,做好笔记,做到不谈笑,不吃东西,不乱扔,不中途离场等。

(八)劳动制度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从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美德。

2、劳动时听从指挥、服从安排,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爱护劳动工具,爱惜劳动成果。劳动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4、劳动中要注意安全。

(九)安全制度

1、举止文明,严禁打架,辱骂他人;不得跟校外品德不良人员交朋友,不得叫校外人员殴打本校学生;不得携带管制刀具(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枪械。

2、严禁擅自爬跳窗户(大扫除要有班主任在场)、围墙、校门,不得攀滑楼梯、栏杆、树木、悬崖等。

3、校内严禁参加如玩具枪、飞镖、皮筋弹纸等对人身有危害的活动,参加校内体育运动、生物实验要注意安全,如单双杠、铅球、标枪、溜冰、滑板、有关实验等,对校内有危险的设施不靠近并告诉有关老师。

4、严禁将篮球、排球、足球带入教室,未经允许严禁在教学楼内进行各项活动:玩任何球类游戏及其他危险游戏(如打雪仗)。

5、严禁在楼梯、过道上人员集中处起哄、推搡。

6、注意饮食卫生,不买不吃霉变、腐烂等不洁劣质食品食用,不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物品(电器、药等)。

7、校内时间未经班主任同意不能出校门,校外时间未经家长同意不得单独外出。

8、住校生在寝室中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住校生熄灯后不得擅离本宿舍迟归或不归留宿他处。

9、未经老师许可,校园内严禁用火(特别是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严禁将易燃、易爆、易蚀、放射性、剧毒等危险用品带入校内;校园内严禁私自用电。

**严禁擅自无组织地到江、塘、水库游泳、洗澡。

**自觉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上学路上或放学回家,骑车要注意安全,遵守靠右骑车的原则,不攀爬、牵引车辆,不双手离把,不超速、强行拦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穿越国道线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不在公路、桥梁上玩耍,不乘坐超载、无牌无证的交通工具。中学生不得驾驶机动车。

12、非常时期(学校施工、大暴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停水停电、火灾、流行性疾病等)学校另行规定。

(十)考试制度

1、听从监考教师指导,严肃认真参加考试。

2、考前准备充分,准时进入考场,按规定位置就坐,按规定时间交卷。

3、考桌上只准放应带的文具用品,答题只准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

4、保持安静,独立思考,不准以任何形式作弊。

5、卷面不清应举手询问,不私下议论。

6、以任何形式作弊,根据情节轻重都应受到相应处分。附:任何形式作弊是指交谈,传递书籍、纸条,在课桌上做记号,调换位置,换试卷,偷看等等。

(十一)奖惩制度

(一)奖励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给予奖励:

1、德智体全面发展,或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体育、科技、艺术等方面表现突出。

2、模范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利益,敢于向不良行为斗争。

3、大公无私,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等造成社会影响。

4、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有重要贡献者。

5、有其它先进行为者。

二、奖励方式

1、口头表扬。

2、通报表扬。

3、颁发奖状、奖品、证书、奖章、奖学金。

4、授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

5、报上级机关给予嘉奖。

凡受奖励的一律记录学生档案。

(二)处分

一、凡违反国家法律、《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者,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必要处分。

二、处分方式:

1、公开点名批评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全校公开点名批评。

①不认真学习,经常旷课(两操、集体活动等),经常不交作业。

②扰乱课堂秩序,破坏课堂纪律。

③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故意顶撞,态度蛮横。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

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

2、警告处分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

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2)留校察看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报教育局备案。

(3)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报教育局普教科批准,校长公布。

5、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应热情帮助为主,严格要求,处理时要慎重,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处分要适当,处分意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提不同看法。

④蔑视学校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⑤损坏公物,在通知、布告、黑板报上乱涂改。

⑥故意破坏学校绿化。⑦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公开点名批评可由班主任或者有关部门提名,经政教处查实,予以公开点名批评,学校备案。

(3)公开点名批评不予撤销,经三次公开点名批评做警告处分。2、警告处分(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给予警告处分。

①同学关系不和、矛盾,产生纠纷,首先引起打架事件。

②学习极不认真,任意旷课达15节以上,多次破坏课堂纪律,影响教学秩序。

③多次不听从教师的正确批评教育,态度恶劣。

④考试作弊。⑤故意破坏绿化,情节严重。

⑥偷窃他人钱财,敲诈、勒索、抢劫他人钱财。

⑦多次进入未成年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⑧参与抽烟、喝酒、赌博等违法行为。

⑨住校生夜不归宿。

⑩其他未列违纪行为。

(2)警告处分可由班主任提名,政教处核实,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3)受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3、严重警告处分凡已两次警告处分的学生,经政教处查实,可给予该学生严重警告处分,严重警告处分适用于严重犯错误且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受严重警告处分的学生,如确有悔改表现并付诸行动,三个月后可由本人或班主任提出撤销处分申请,经政教处同意,可予撤销。

严重警告处分由政教处审批,公开宣布,张榜公布,学校备案,记录档案。

4、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校纪校规,且在学校及社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包括记过、留校察看、劝其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

(1)记过处分由政教处提案,校行政会通过,校长公布。

篇2

学校办公室在校长领导下,协助处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负责加强学校各处、室之间的工作协调和联系;协助学校领导做好日常行政事务工作。

二、按照学校的要求,负责组织草拟学校年度计划和总结,负责草拟学校有关文件文稿,并经校长审核后定稿,完善发文手续。

三、负责具体办理教师工资评定、晋升、津贴发放、年度考核、出具介绍信、证明等工作。

四、按照上级组织的各类会议、文件精神,处理、填报好有关报表,并及时传达相关精神。

五、保管好学校的公函、文件、资料,做好有关文件的传阅和文件归档;

六、协助做好教师及所有在职人员的生日、节日、疾病等慰问工作;

七、做好学校各种集体活动、会议的记录、考勤及组织工作。

八、做好家长或其他来访客人的服务接待工作,及时向校长或相关处室反馈信息。

德政处工作制度

德政处在校长的领导下,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优势,认真抓好学生及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负责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总结,分享德育经验,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学习。

二、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的《一是一善》工作,定期检查、批改、评比。

三、搞好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做好班主任的学习、考核、评优等工作。

四、配合学校少先队组织,抓好学生小干部的培训和开展学校的团队活动。

五、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二十四孝》宣传教育活动。如国旗下的演讲、黑板报、讲故事、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观看电影等。

六、负责学生的纪律教育、生活管理及违纪处分等工作。

七、开展纪律、卫生评比、评选活动,每周晨会进行公布及流动红旗的颁发。

八、配合家长、学校与教务处一起开好家长会及组织教师进行家访。

九、优化学校育人环境,配合总务处搞好学校环境布置及环境卫生的保持工作。

十、组织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操行评语和操行等级评定工作。

十一、及时收缴各种资料,如:一日一善、。

教务处工作职责

一、协助校长组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中国传统经典、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制定各类教育教学计划,主持教研组长会议,研究有关教学工作的各种问题,检查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编班、合理分配教师工作,制排课程表,拟定编制学校各种教务表册;做好教师的学习、工作的考核工作。

三、组织安排各时期、各学科的测试工作,并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综合统计各班的生源情况,处理差生的补课工作;解决学生的插班、转学及学籍等问题,审核颁发学生的毕业证书,审核教科书的预定工作。

四、经常组织教师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的业务能力,教学效果,适时安排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五、积极配合德政处做好学生孝悌之道的教育工作,指导班主任制定德育课计划及实施、检查和总结工作。

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指导班主任召开家长座谈会,听取、吸纳家长各方面的良善之策。

七、调控学生的体育卫生及课外活动,宏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发展。

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讨论并确定本学科全学期和各单元章节的教学要求。

二.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教学实际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做好期末总结工作。

三.指导和检查本组教师钻研教材和备好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定时间、定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协助教务处星期一审阅教案,并及时进行量化评议。

四.经常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

五.配合教务处研究和制定一学期学生抽考的时月,测试命题的原则,组织本组教师做好质量分析工作。

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从实际出发,确定教研组和个人教学研究的专题或重点,围绕专题和重点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及时总结交流经验。

七.制定本教研组教师业务提高计划,组织业务学习,帮组教学上有困难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八.负责组织本学科兴趣小组、学科竞赛等教学辅助活动。

少先大队制度

一、活动制度

1、每学期开学,大队辅导员要根据少工委活动精神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安排,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布置工作。

2、少先大队每月开展子女孝道弘扬、人身安全、节约粮食及水电等方面的主题教育。

3、各中队在德政处和大队的指导下,进行全校的卫生、纪律和一日一善的定期检查。

4、少先队活动阵地要不断更新。各中队的班级文化、班级绿化工作要常抓不懈。

5、少先大队定期集体检查各中队活动,召集中队分享、交流学习与工作心得。

6、配合德政处每学期组织全校少先队员开展一次音乐、体育、科技等方面的集体活动。

7、根据各中队活动开展情况和达标情况,学期末尾评出优秀中队,并号召全校各中队向优秀中队学习。

二、培养队干部协助少先队工作

1、定期选拔少先大队干部,并采取互助互学的形式加强对队干部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开展队会活动时,少先大队组 织队干部参与大会活动议程,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2、队干部在学校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各方面素质。根据队干部在工作学习及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对于成绩优异者,及时给予表扬。每学年评出优秀队干部,并在大会上予以表彰。对工作效率低,能力差的队干部,经大队会议通过(半数以上)应提出要求,并限期改进。对各方面表现极差的队干部经少先大队会议讨论通过后予以撤消。

心理咨询室管理制度

1、心理咨询老师必须态度热情、工作细致和认真,要按约定时间到岗接受咨询者来访。

2、本着“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来访者自助。

3、保持室内环境整洁,优美、舒心,营造温馨的空间。

4、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隐私,切实履行保密原则,对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必要时可通知学校和家长,取得支持和配合。

5、心理咨询信件保证第二天及时回复,同时做好存档。

6、做好有关材料的存档工作,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7、充分利用课内和课外时间、提高“心理咨询室”的开放率、使用率。

8、心理咨询室开放时间为视咨询者时间而定。

9、每天的心理辅导老师按具体的工作安排进行值班。

10、工作完毕,关好门窗、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医务室管理制度

1、校医务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健康水平。

2、每学期定期作出购药计划并从正规药店进药。药物每学期盘点一次。平时做到日清月结。

3、医务老师必须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从内心深处体贴生病师生,态度和蔼,遇问题应耐心解释。

4、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对教师和学生实行定期体检。针对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并总结适应本校预防及医疗保健的工作经验。

5、取药时必须要精神集中,细心谨慎,不得估计取药。认真查对师生的姓名、年龄、症状及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方法、禁忌症等。发药时学生每次发药量为一次量,酌情增加,不得浪费药品或发错药品。用药时应耐心向生病师生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经常向师生介绍新药信息。

6、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诊疗技术和服务质量。

7、负责对学校的宿舍卫生、教学卫生、体育卫生、饮食卫生和妇女卫生等进行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

微机室管理制度

一、微机室是微机教学和操作的重要场所,非微机室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二、为保证微机室的无尘状态,进室必须换干净的拖鞋或采取必要措施。

三、不准随地吐痰和扔废纸等杂物。

四、不准把食品、饮料等带入室内,严禁吸烟。

五、保持室内肃静,不得大声喧哗及打闹。

六、不得在室内随意串动、串机操作,上机后人机对号,并做好上机记录。

七、听从微机教师的指挥,按要求程序操作。

八、室内所有电器设备和开关不得随意乱动,不听指挥造成损失由行为人按价赔偿。

九、不得擅自使用非法复制和来历不明的光盘和软盘,一经发现一律没收,如带有病毒追究责任。

十、如上机处理文件和打印材料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十一、物品的人为损坏,按价赔偿,物品的丢失追查直接责任人,由直接责任者赔偿。

十二、本室一切设备及备品未经主管领导允许不得私自带出室外,所有物品进出必须有台帐。

十三、雷雨天必须关机,无特殊情况不准开机。

音乐室管理制度

一、音乐室由上音乐课教师负责管理。

二、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添置设备登记,音乐器材应规范摆放整齐。

三、注意室内清洁,不准带东西在室内吃,不准乱丢纸屑、杂物、不准在座台、墙壁乱刻乱画。

四、上课、排练节目,学生要有秩序进入室内,按规定的地方排练,就座,室内保持安静,不准随意喧哗、走动、打闹。

五、爱护音乐器材,没有取得音乐教师允许,不准随意动用乐器,如违者造成损失,照价赔偿。

六、集体性文艺活动,音乐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器材。每次活动完,要检查器材放置,关锁好门窗,如失职造成损失,按损失程度,追究其责任。

七、音乐器材借出和非音乐教师使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同意方可借出或开门使用。如借出、使用损坏或遗失,照价赔偿。

八、音乐器材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学校领导审批,出据借条, 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体育器材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设备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课外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体育器材设备按目录进行分类入帐,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每学期末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帐一次。

三、体育器材分类存放,定位定橱,陈列有序。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等工作。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四、任课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两节课填交“体育器材使用通知单”。保管人员应按时准备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检查,确保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五、一切器材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均应登记,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器材应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

六、所借器材设备在使用时,任何人不得擅自转借或持物离开教练场地,如发现,保管人员有权收回,并提出批评。

七、各种器材设备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学校领导审批,出据借条, 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八、保管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最后应由三方签字方能生效。

小学图书阅览室借阅制度

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快捷、有序地借阅图书,特做出以下规定:

一、教职工由本人办理借书事宜,学生由语文教师(或班主任)统一组织办理借书。

二、学生每人次可借阅图书1本(班内可由语文教师组织互换),借期15天,逾期未看完者,须办理续借手续。

三、职工每次可借阅一般图书2本,借期30天,逾期未看完者,须办理续借手续。借阅与本学期所任课程相关的专业书或专业参考书,借期2个月,到期未看完者,须办理续借手续。为保证绝大多数读者的权益,请按规定的借阅期限归还所借图书。超过借阅期限,将被禁止一个月借书。

四、工具书一律不外借,只限在阅览室内查阅。

五、读者要爱护图书,不得污损、撕毁、批注和丢失,如有上述情况应按制度赔偿。对于违章的读者,在未办妥有关赔偿手续前,暂停其借阅权利。

六、书刊遗失,尽量购买原版本图书赔偿 ,否则以书刊价格的5倍赔偿。套书籍遗失一本,按成套书价赔偿。图书室将所有罚款与赔书款,全部纳入购书经费。

七、教职工调离学校,学生毕业离校时应交回全部借书,否则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八、借阅图书的时间是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一班级借阅。

篇3

论文关键词:学科馆员,图书馆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不断累积,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机构面临着一个如何将数量庞杂的信息整合,提炼,组织,加工,有条理有重点的提供给读者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向读者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研究型的信息咨询服务。推行学科馆员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国际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全新的服务模式,它是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即学科馆员与某一学科建立的对口服务。



一,学科馆员概念的背景和起源



(一)学科馆员的起源



学科馆员,即Subject Librarian。最早出现于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担任。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级大学图书馆最早出现了这种以大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学科馆员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实行了学科馆员制度。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加拿大的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学科馆员这种服务模式。受到了用户的欢迎。学科馆员在不同单位的称呼是不同的,有学科馆员(subjectlibrarian)、学科专家馆员(subject specialist librarian)、联络馆员(liaisonlibrarian)、学科咨询馆员(subject reference)、学科目录专家(subjectbibliographer)等;他们承担的职责也有不同,有的负责管理分支图书馆,全权承担整个业务工作,有的隶属参考咨询或其他部门,负责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有院系联系、学科咨询、馆藏发展、用户教育、书目编撰与指导、分类与编目。尽管不同机构、不同学科的学科馆员会有不同,但他们的本质都是以特定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信息需求为中心,提供对口服务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读者要求日益提高,清华大学于 1998 年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东南大学随后于 1999 年进行试点,2000 年正式实施。随后,一些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置学科馆员,如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也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实施了相同本质的分学科对口服务模式,但名称不同,如苏州大学称之为联络馆员制度。在我国,学科馆员大部分隶属参考部门,提供学科咨询。具体的做法是:图书馆根据工作能力与知识背景选择素质较高的馆员作为“学科馆员”,分工负责与一个学院或者一个系建立联系,在院系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学生提供帮助,解决他们在信息检索



与利用中的难题。有些图书馆还在学校院系内实施了“图情教授制度”,即各院系推出一名热心图书馆事业,全面了解本学院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教师作为图情教授,负责向图书馆提供本院系的研究动态及信息需求,配合学科馆员开展工作。随着学科馆员制度在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等大学图书馆的逐步兴起,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创新的又一次飞跃。



二,为什么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一)服务学科建设的需要



学科馆员作为图书馆与各院系之间的桥梁与对口院系要加强联系。通过调研全面了解对口院系学科建设计划和进展情况,建立科研项目,科研研究人的档案,实行跟踪式服务,了解他们对图书馆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和意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科专业文献进行搜集,分析研究,主动的为特定用户和特定项目的文献信息需求提供服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和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二)辅助教学科研的需要



科研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随着学校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重的不断上升,对高层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扩大,因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组织一批既懂馆藏资源又懂专业学科知识和有关教学科研情况的馆员来承当为某学科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建立一种对口服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立高质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需要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时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学科馆员通过日常与对口院系的联系交流,深入了解各学科发展方向,专业设置,科研动向和文献需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参与定制馆内文献信息的资源建设规划和各专业学科的采购标准,对建立高品质的馆藏体系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文献采选机制是直接影响到馆藏质量的因素之一。馆藏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人员的学科专业水平,因此传统馆员难以胜任多学科,多层次,对载体的文献采选工作。学科馆员具备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经常与对口专业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专业的需求,对专业文献具有一定的判断力。因此,由学科馆员参与专业文献的采选能把握所选文献的质量,满足不同层次的专业文献需求,保证重点学科文献收藏的准确和完整。



三,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根据工作能力和知识背景选择的素质较高的新型图书馆员。学科馆员重点为对口系(学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能够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接受图书馆和对口系(学科)双方的监督考核。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是一个由图书馆派出的上门服务的使者,他把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送到用户手中;他所具有的知识背景和良好信誉有助于他为对口系(学科)的用户群提供有效的文献信息服务。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学科馆员则是一个与用户密切联系的情报员;他为图书馆收集各种用户情报,使图书馆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最佳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服务。学科馆员具体工作职责如下:为对口系(学科)师生提供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培训指导,及时宣传图书馆新增加的资源及服务项目;熟悉本馆有关学科的馆藏情况,包括书、刊、工具书、数据库的情况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当面咨询等方式,为对口系(学科)师生提供咨询服务。;收集、整理有关学科的馆藏资源和网络信息,在图书馆主页上建立导航网页。;根据对口系(学科)教师的科研课题情况,采取定题跟踪服务。;收集对口系(学科)师生对图书馆馆藏建设及文献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图书馆调整馆藏及强化服务的依据。



四,如何从我国高校目前现状出发建立学科馆员制度



(一)实行资格认证和择优上岗



图书馆可以在馆内通过考试制度来聘任学科馆员,考核的范围包括:是否受过对口学科的专业教育,或在工作中掌握对口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否具备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知识和图书馆业务工作技能;是否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是否了解和掌握对口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否了解和掌握对口学科用户的情况;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考试内容就相当广泛,涉及学科馆员所要具备的许多知识和技术,对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比如,他们考核了“信息导航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新世纪大学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等。计算机知识的考试,有网络检索、网络信息资源搜集、整合及网页的建立。



(二)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规范的管理模式



建立规范的学科馆员制度管理模式,是高校图书馆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考核和动态竞争的管理机制。首先,要明确学科馆员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职责,并设立相应的工作岗位,从制度上给予充分保障。其次,要对学科馆员的学历、职称、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有一定的标准。另外,建立以用户为主的学科馆员考评制度,即对学科馆员工作业绩的评价取决于用户的满意程度,其中包括:与用户联系的频率,提供图书馆指导和用户培养情况,用户对学科馆员业务能力以及提供服务能力的综合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各馆可以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学期或年度为单位进行考察评比,胜任工作的继续培养使用,基本合格者指出不足并监督改进,不合格者应终止其学科馆员身份。



(三)采取在岗培训以拓展馆员业务能力



对传统的图书馆工作而言,学科馆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目前就学科馆员的现状来讲,即使是在岗的学科馆员,达到真正要求的学科馆员并不是多数,由于受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的限制,其科研与服务能力也亟待提高。因此,强化学科馆员的在岗培训,进一步拓展其能力,已成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通常,在岗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是不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来馆举办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培训班;二是有计划地定期选派部分人员到开设图情专业的大学进修学习,有条件的馆甚至可以选派人员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是到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进行考察或交流学习,学习掌握先进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模式,达到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高校图书馆难以引进人才、难以留住人才,经济收入低的因素固然重要,但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被人们理解为只是一个服务机构,而忽略了它还是一个具有研究性质的学术机构,因此,加强图书馆学术研究是图书馆的唯一出路,这也是吸引人才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尽管图书馆引进人才较为困难,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多媒体信息正逐步取代印型信息,图书馆对信息领域的研究将不断加强,这正是图书馆引进人才的有利因素。此外,对于引进的和现有的人才应给予较为特殊的待遇,如弹性工资制、低职高薪等,使图书馆既能引进人才,又能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使其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清华·关于对我校建立图书情报学科馆员和图情教授体制及运行方式的思考[ J]·中国石油大学报,2003,(33)·

[2]谷爱国.馆内培训:馆员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J].图书馆学刊,2003,(4): 46·

[3]汤莉华,黄敏.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1)·

[4]任通顺.高校图书馆参与重点学科建设之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 2003 ,(1 ): 79~80.

[5]程绍敏,戴曦,张怡华.情报工作为学科建设服务的探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4 ,( 2): 302~303.

篇4

【关键词】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独立学院是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开展本科学历教育的院校,与公办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都有较大差别。独立学院的设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其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学生录取等方面的特殊性,对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独立院校必须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提供教学管理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独立院校教学管理方式及其特点

1.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内涵

与一般教学管理的定义相似,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就是依据学院培养目标,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理论和方法,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1]。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包括学生学籍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评估等,其目的在于充分规划、组织和协调各类教学资源,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经历了母体院校完全托管状态和半托管状态,目前已经进入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目前,独立学院已经拥有相对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专职专任教师也达到一定规模,经过了几个本科教学循环,教学管理运行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独立院校教学管理的普遍属性包括:服务性,教学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保证各类教学工作能够平稳运行;整体性,教学管理涉及的各类常规管理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之间有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例如,要确保四年级本科生能够顺利取得毕业证件,就涉及学籍、信息、资格审查、教学工作计划等多方面的协同;动态性,虽然教学活动、学生管理可以依据计划开展,但是教学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着人员、信息、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年两次的固定工作,具体到考试安排,每年都会发生细微调整,必须在教学管理中随时给予关注。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独立学院在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上继承了母体院校的模式,但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属性。首先,生源的独特性。独立学院以本科教育层次为主,按第三批本科录取,与其母体院校录取分数的差距较大,因而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需要矫正。同时,许多在独立学院就读的学生家庭条件较好,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学校以外的事物,因而这些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兴趣广泛,尤其在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上表现的较为突出,但在刻苦钻研方面有一定欠缺[2]。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已有优势,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是重要的管理任务。其次,师资的独特性。独立学院创办之初,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突出的特色,即专职教师较为年轻,学历水平以硕士为主,以中级职称较为常见。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独立学院聘请较多兼职教师,尤其是为了平衡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较为年长、较高职称水平的教师在兼职教师中所占比例较大。专职教师群体和兼职教师群体各自的特点对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发挥不同群体优势,使其紧密合作,提升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培养定位的独特性。独立学院虽然定位于本科层次,但在培养定位方面,与一般普通高校存在较大差异。独立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定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照搬母体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二、独立院校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创新的必要性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效服务,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环境,但是,仍然在四个方面存在不足,有待改进。第一,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对独立学院的独特性关注不足。目前,独立学院的培养方案设计,大多源自于其母体院校,对所招收学生素质的特殊性方面关注不足。以课程体系设计为例,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完成大量基础课的学习,之后才进入大学三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之后,为了强化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四年级以进入相关企业实习较为常见。从录取分数来看,独立学院招收的学生在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上取得的成绩无法与二本、一本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水平较低,甚至对这些课程没有什么学习兴趣,但是,依据培养方案,他们必须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导致挂科现象十分明显。在大学三年级时,他们要么得重新选修这些课程,占用了专业课学习的时间;要么因为挂科,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培养方案设计方面,如何发挥学生的个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不使用死板的“教学、考试、重修”这种传统方案,是机制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在教师管理方面,无法发挥不同教师群体的独特优势。专职教师因较为年轻,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较高,也更能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活动,但传统的讲授模式,无法很好的发挥沟通作用,导致教学效果有限。兼职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因为制度设计,在兼职工作中,对三本学生的能力考虑不足,课程讲解通常与其在原单位的安排保持一致,教师与学生的配合不足,无法使教学能力得到最大化展示。第三,在学生管理制度设计方面较为僵化,无法满足学生要求。目前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依然是较为传统的,即按照班级、年级、专业进行教学活动安排。可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合作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要求之一,不同班级、年级、专业的分离式安排,阻碍了学生互相认知、交流、或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且已开展合作工作的学生因为课程时间限制,只能在共同的课余时间集体互动,降低了完成创造成果的时间进度。第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体制改进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是应对竞争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教学工作都是以制约式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体制下运行的。特别是三本院校,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力的不足,这种管理更为严格,具体到课程时间管理、教学计划检查、教学制度追踪等,都有着严格的限制。客观来讲,这种管理体制在保证教学秩序方面确实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过于死板的体制限制,压抑了教师和学生自我突破的积极性,以服从式为主导的教学管理体制必须向自主式转变。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201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并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中,确定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在于人才培养,特别是随着独立院校不断发展,招生规模逐渐增大,如何响应国家号召,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全面创新,使教育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完成的任务。从独立学院发展视角来看,其招生压力正在加大,特别是出国留学手续日益简便,独立学院的竞争对手已经从国内同批次院校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如何在激烈竞争的舞台中脱颖而出,取决于独立学院是否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教学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理论和应用体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取得长足发展。

三、独立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原则和机制

1.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原则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必须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现实,掌握学生、教师和教学工作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并坚持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是开展教学管理创新的先决条件,没有创新意识,就不可能开展富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也就谈不上创造新成果。创新能力是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创新能力由基础能力和专业业务能力构成,基础能力是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必备素质,专业业务能力是对现实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创造新的管理机制解决问题的能力[3]。此外,由于教学管理工作涉及整个学院的各个层级,因此教学管理创新还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即任何一项教学管理创新的设计,都必须思考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确保机制创新成效。同时,在创新过程中,除了要立足于独立学院自身特点,还必须参考国际上的现金经验,即坚持国际化原则。

2.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机制

(1)培养方案创新——创建弹性管理机制

进行独立学院培养方案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现实需求状况,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掌握应用性强的专业化技能。在基础课方面,需要认识到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定困难,传统的课堂讲授、期末考核方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刚进入大一的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可能存在偏科现象,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必要建立弹性管理机制,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传统的通过入学考试分快、慢班方法,对不少学生的自尊心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建立弹性管理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课程特点,实现最佳创新效果。以大学英语为例,英语教学涉及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如果课程设置据此分类,学生首先可以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部分,建立学习兴趣;其次,考虑到学生应用能力的锻炼,具体到某一课程,可以更多的侧重实用部分,或是一些专业英语等级证书考试的训练,使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单纯通过期末考试,而是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学生的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特别是一些欧美电视剧广受追捧,可以在课余活动,据此举办与之相关的竞赛,使本来占用学习时间的娱乐活动成为基础课学习的组成成分,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自主选择,实现学习成绩的提升。在专业课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设置可以提前,使学生对所学习的专业有初步了解。专业选修课设计常常以模块化形式存在,这种设计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某一模块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但也限制了学生对其他模块的学习。因此,在专业选修课的设计方面,应该采用“有推荐,不强制”的措施,即在学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基础上,自由选择课程组合,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在专业实践方法,提高实习时间设置的弹性,鼓励学生开展暑期实习,以便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学生意愿,将最后一学年的实践期提前,所需学习的课程则可以延后,避免学生在学习阶段,轻视所学习的理论,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能力。

(2)教师管理创新——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

教师工作室管理机制突破了原有教学体制下,教师单独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负责的模式,而是以一名教师为主导,配备其他几名辅助教师,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工作。当然,如果每门课程都这样设计的话,无疑会使教师工作量太大,因而,从教学计划中选择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形成创新的工作室管理机制,是较为务实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完成课程逻辑设计,年轻教师为课程补充最新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独立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因为原单位工作繁忙,停课情况时有发生,工作室设计可以使的课程开展顺畅进行,且学生需要与老师沟通时,不会因为难以联络而无法及时得到反馈。工作室机制还能够将一门课仅历时一个学期的时间制度打破,将其延续开展2-3个学期,形成包括讲座、授课、实践和反馈充分结合的机制。此外,工作室机制还为引入企业中的实践导师提供的契机,出于学历、教师资格证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独立学院,也不能直接聘请企业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这对学生充分了解社会现实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有负面的影响,工作室机制可以在主导教师的带领下,邀请实践精英做客课堂,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能够全面发挥各层次人才的专业优势,实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3)学生管理创新——创建项目式管理机制

一方面,学生之间有跨年级、跨专业交流的愿望,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必须鼓励这种交互活动,并为其创造有利环境,项目式管理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方式。在激励措施方面,学校可以设置与课业相关的跨专业课题,鼓励学生参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院校合作,特别是现在很多院校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为跨校沟通奠定了基础。传统的勤工俭学是让学生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创建项目管理机制,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完成具有创造性价值的工作。在保障措施方面,包括时间保障、场地和设施保障。通过弹性管理机制,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自主控制能力更强,确保了共同课余时间的形成;在场地和设施方面,如果是所有学生都能随意使用,则可能导致滥用,或是使用时间过于集中,因而,必须在使用时间和使用产出方面,给学生一定压力,确保场地、设施都得到有效利用。

(4)创新人才培养——创建柔性管理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从各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4],教学管理是这一系统运行的基础,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求,因而有必要借鉴先进的管理体系,即柔性管理机制。柔性管理源自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在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手段,柔性管理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对于教学管理而言,柔性管理与传统的刚性管理相对应,不再对教师、学生提出指令化的要求,而是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管理氛围,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对于教师的柔性管理,就是要赋予教师较高的自,确保其在教学活动上的自由,帮助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和课程性质设计出完善的教学体系,当然,自并无意味着教师可以无视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评估时,有必要依据创新教学的特点制定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将教学模式改革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用以确保柔性管理机制的成效。对学生的柔性管理,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的的环境,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特别是在考核机制方面,应该对学生创新能力给予一定程度的侧重。例如,现行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在一些任课老师提供复习要点后,学生的考核结果通常是以记忆能力强的学生占优,而奖学金评定等激励措施也主要以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这种方式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在课程考核方式设置时,有必要从柔性管理角度考量,将学生创造性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纳入综合评估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结

教学管理的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系统阐述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定义和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指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一般性特征包括服务性、整体性和动态性;与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的不同之处在于,独立学院在生源、师资和培养定位方面,都存在教学管理工作的独特性。虽然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其特殊性关注不够;在教师管理中,难以同时发挥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优势;在学生管理方面,由于制度僵化,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健全的体制还没有运行开展。在分析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在国家所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以及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四项创新机制,分别是:第一,通过创建弹性管理机制,实现培养方案创新;第二,通过创建工作室管理机制,实现教师管理创新;第三,通过创建项目管理机制,实现学生管理创新;第四,通过创建柔性管理机制,实现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全面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创新机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亚萍,徐勋倩.创新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13,(S2):317-318.

[2]张忠,李韦华.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5,(5):45-46.

[3]齐平.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9-171.

篇5

第一条学院消防安全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指导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逐级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院长为学院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院领导为学院消防安全管理人,院内各二级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消防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第二条依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成立学院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由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院领导任组长,机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院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消防办”),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消防法规和省、市、学院的有关规定,拟定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制定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与院内二级单位责任人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三)组织和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及院内各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向存在火险隐患的单位下达《火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检查其落实情况。

(四)组织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有计划地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消防灭火技能,做到“四知”,即:知火警电话,知重点部位,知消防水源,知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五)组织学院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的配备、更换、维修和保养,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保证消防设施、器材、标志的完好。

(六)建立和规范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档案。

(七)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学院内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三条全院各二级单位要按照辖区范围,积极主动地抓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确定本单位及各岗位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组织和协同保卫处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定期检验和维护,保证其完好、有效。

(四)建立义务消防组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技能;制定消防和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熟悉其内容和要求。

(五)若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并全力组织扑救,协助疏散人员、物品,保护火灾现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查明原因,做好善后工作。

(六)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七)建立和完善本单位的消防档案。

第四条院内各单位应当按下列分工,对消防设施、设备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一)消防给水管网、地下消火栓由保卫处负责。

(二)公共场所、教室和职工住宅区、学生公寓的消防设备(消防箱、水带、水枪等)、灭火器材由后勤集团负责。

(三)配备到各单位的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由使用单位负责保管。各单位要爱护消防器材和灭火工具,不得挪用或它用,对无故损坏的要按价赔偿。

第五条学院内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要按照如下要求及规范,认真负责地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一)学院动力和照明用电必须由持证电工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乱接(拉)电源线,不得超负荷用电;严禁使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

(二)除教学、科研、生产必须外,禁止单位和个人使用电炉和大功率电器。

(三)职工住宅区和学生公寓是防火工作的重点,有关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电线、插座的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消除;严禁在楼道内堆积杂物和生火做饭,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严禁在学生公寓存放和使用大功率电器及其它燃器具,违者予以收缴。

(四)办公室、实验室、食堂等场所的电器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人走电断。

(五)严禁在计算机房、高精密仪器实验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实验、生产用气体钢瓶必须远离火、电和其他热源。

(六)严禁在院内任何地方焚烧废纸、树叶等杂物。

(七)图书馆、档案室、资料室是收藏各类图书报刊和档案资料重地,是防火重点部位,必须建立防火安全制度,备齐灭火器材,加强安全巡视,严禁明火、吸烟。

(八)食堂的厨房内必须设排烟、通风设备,及时清除排烟通道内的废油;食堂工作人员油炸食品时必须有专人看守,锅内油不得太满,防止溢出遇明火燃烧。

(九)锅炉必须经专业机构审验合格后在核准使用期内使用,落实专人定期维护保养,锅炉工必须持证上岗,规范操作,严禁无证上岗。

(十)生产、印刷、修理车间可燃物品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明火作业,焊接操作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

(十一)学院新建、改建、扩建和装修、装饰等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工程建设的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审批手续要齐全,竣工后需经消防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十二)院内礼堂、体育馆、活动中心、舞厅等公众聚集场所的主管单位是防火责任单位。上述场所必须设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并配有应急照明灯和明显的疏散标志;电气设备有专人负责;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公开张贴,严格执行;举办大型的集会、舞会等活动,主办单位应事先向保卫处报告,并落实各项防火安全措施,按规定配足灭火器材。

(十三)院内商店、餐厅及其他经营网点的主管单位或出租单位是防火责任单位。主管单位或出租单位必须与使用单位或个人签订防火责任书,报保卫处备案,并对其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各经营网点必须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第六条若不慎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为报警提供便利。失火单位和有关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做好扑救工作。校卫队是学院的专职消防队,在保卫处的领导下负责全院范围内的防火和火灾扑救工作。

第七条奖励和处罚:

(一)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院消防办提出意见,院防火责任人审批后给予表彰奖励,发给证书和奖金。

1、及时发现重大火灾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的。

2、认真落实公安、保卫部门下达的火灾隐患整改意见,采取有力措施,在规定期限内整改,防止火灾发生的。

3、发现火险或初起火灾,迅速扑救,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

4、积极开展各项消防安全工作,各项防火工作都达标的。

5、在灭火战斗中,表现突出的。

(二)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问题的单位或个人,由院消防办责令其双倍赔偿被损毁的消防设施或器材。

1、故意毁损消防设施、器材的。

2、消防器材保管不善,丢失、损坏的。

(三)对违反消防安全规定,有下列问题的单位或个人,对单位主要责任人、消防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经济处罚由院消防办提出意见,报学院防火责任人审批后由计财处执行。

1、火灾隐患整改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

2、忽视防火安全工作,发生火灾事故的。

3、新建、扩建、改建、装修工程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验,隐瞒不报发生火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篇6

一、外来人员界定

非本单位师生员工,需要进入校园的来访者。

二、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

1.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仅开放校园正大门人行通道,其它大门一律关闭,正式开学后视情况开启其它校门。门岗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加强校园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汇报。

2.校门口设置体温检测点,每日配置保安对出入人员进行逐一核查、体温检测、登记,体温不超过37.3℃,方可进入校园。

3.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校,凡需入校办理有关业务的外来人员,须事先联系好学校有关部门,并经有关联系部门确认、出示有效证件、履行登记手续、测温后方可进入校园。

4.外来车辆一般禁止驶入校园,有序停放在校园外广场车位;具有合理事由的,须经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同意方可进入,并履行测温、登记等工作。

5.保安严格把守校门,拒绝一切身份不明的人员进入校园。强行进入校园者应及时上报,严防意外。

6.上级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校检查、联系工作,门卫应认真验看其工作证(或介绍信),做好登记,并与相关行政人员联系确认后方可进入校园。

7.学校服务单位将服务人员名单报备,由新亚物业中学经营部负责按人员信息每日放行入校,并进行晨检,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三、入校操作流程

【外来人员来访】------【测温后外来人员预约校内相关人员】------【校内联系人员与保安电话确认,是否同意进校】------【同意后外来人员登记入校,不同意拒绝入校】

四、责任主体

主体职责部门:新亚物业中学经营部,负责人:;负责校园安保、巡查、测温及登记等工作。

篇7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 考试管理系统 考试日程安排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可以在一起考试的新要求,设计开发了一个具有模块化、开发性、其动态网页技术(Asp.net)基于现代Web技术、系统整体架构建立在Web 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三层结构上的考试管理系统,显著减少教务管理人员输入、核对数据及日程安排上的工作量,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为不同需求提供详尽的数据支持。

我们研制了一种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高等院校考试管理系统 TrMS,该系统按照实行选课后的教务管理模式安排考试日程,最大限度实现数据共享,不仅能较全面地规范考试管理,体现教学计划实施的权威性,使教务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保证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顺利进行,还为课表编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等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接口,便于以后建立一个集成化的教学管理系统。

TrMS的设计思想是从排课系统数据中提取考试的课程,按专业、年级、上课班级分解考试课程信息,由院系在网上核对,确定作为考试日程的数据;根据模糊数学的求解法则,拟用模糊组合规划的分析方法对考试日程评出优度顺序,以便由计算机择决排考试方案。该系统在设计时还突出了实用性、灵活性和方便性。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一切从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出发,始终围绕 “以人为本”的核心,集数据生成、日程编排和网上核对于一体;灵活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开发中采用面向数据与面向过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与其他软件实现集成,便于功能的扩充;方便性主要体现在系统良好的智能化人工界面和网络化操作,管理人员可在不同的地方登录(给定权限)、输入、修改、查询考试数据并打印日程安排表,教师或学生都可方便查询到自己监考或考试课程的日程表。

一、 系统简介

高等院校考试管理系统 TYMS是以东南大学多校区管理以及管理模式相近的其他高校考试管理方式为模型,总体结构按照软件工程结构化、模块化的原理来设计 (如图 l所示)。 整个系统由考试信息预处理及考试安排两个子系统6大模块组成。其中考试信息预处理子系

统含有生成考试课程、班级信息修改、课程信息修改 3个子模块;考试安排含有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地点安排、考试日程输出3个子模块。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以便系统的扩充和维护。

二、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设计,实质上考虑是如何将从排课系统数据库中提取考试数据,经院系在网上核对后,采用数学中模糊数学的求解法则评出优度顺序,利用计算机模拟大脑编排考试日程,同时加入人工调整的界面,对自动生成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数据进行适当调整,并检查其冲突,得到课程一时问一地点一教师 (监考人员)一学生 (学生班级)为元素的考试 日程安排表以及对教学管理有指导意义的依据。设计阶段的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密切相关、相互参照。

(一)数据设计

数据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设计应从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充性、系统整体效益、与其它系统接口及局部运行效率等原则出发。我们对本系统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点:(1)判断处理速度快,将系统主要实体转化为相应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编制严密的数据字典,各校区各有一套数据表;(2)查询统计信息方便、全面;(3)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4)数据代码的易用性及系统易扩充性;(5)对课表编排、教学评价、成绩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与兼容。

(二)关键问题设计

在本系统中我们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自动建立考试课程数据库;第二,设计在选课模式下按课程编排考试日程 (包括时间和地点)的算法及管理方式;第三,优化考试班级,合理安排监考人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以往的考试数据均由院系教务管理人员手工填表上报教务处,再由教务处汇总,形成总表,安排考试日程,数据审核耗时费力,设计的新系统可直接从排课数据库 (即教师授课表库)中按设定条件提取要考试的数据,从网上下发给院系核对,经院系和教务处确定,生成安排考试日程的数据,保证了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一致性。对第二个问题,由于实行选课制后,不同班级和年级可在一起上课,我们按照课程——班级的优先级别,即课程的性质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上课的学生层次 (是否不同年级或专业)、上课的班级数 (非自然班级数),考虑各年级考试时间间隔及时间安排的优先次序 (尽量先安排上午),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编排考试时间;再从存储数据库中按 “专业”、“人数”和“所在校区”提取数据,搜寻其可用的最合适的教室,分配该教室给该上课班级,并把相邻教室给同--fq课程的相邻上课班级;同时加入人工调整界面,自动检查时间、地点、课程、上课班级等冲突,对生成的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第三个问题,我们考虑监考人员由排课数据库及班主任数据库生成,主、副监考人员分别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担任,院系教务老师只需在网上核对考试日程的同时核对或修改监考人员信息,即可完成监考人员的确定。

(三)功能设计

本系统主要分两个子系统来设计:一是考试信息预处理,此子系统主要是生成考试的课程和“班级”(可为非自然班),并对所生成的课程和 “班级”信息进行核对和修改,以确保在考试日程安排中数据的准确性。二是考试日程安排,此子系统主要是对考试情况的有关方面进行处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考试时间安排,本模块是输入的考试起止时间后生成若干个考试时间场次,由管理员根据当学期的具体要求调整确定考试时间场次,按课程优先级别,给从“班级”—课程数组中读取的课程分配时间场次;(2)考试地点 (教室)安排,本模块主要是对确定考试时间的课程分配考试教室,首先对教室进行增、删、改等操作,确定可用教室;再从“班级”一课程一时间数组中读取数组的每条记录,根据 “班级”人数的大小给其分配最合适的教室;(3)考试 Et程输出,本模块主要是由计算机根据学校的要求安排监考人员和校、院系级领导巡视考场;按班级、教师、课程、时间、教室进行查询统计;能够按照用户的各种要求(分为21项)打印考试情况及有关数据统计表。

三、系统特点

本系统的需求是教务处考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模块。早在 1997年就曾由教务处开发过 “考场分配管理系统”,并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设计的题 目来研究,它一直受到教务处很大的关注。本系统继承了 “考场分配管理系统”的优点,又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考试信息系统的控制能力,增添了原系统首次研制中未能扩充的功能。该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实用性

一切从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出发,集数据生成、日程编排、网上输人与核对、自动效验于一体,并与已有教务管理系统联合运行,实现数据共享。

(二)先进性 (网络化)

由于局域网或 Internet无时空限制,网络化系统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教务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登录,生成、修改或打印出各种考试安排表,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可方便地查询到自己考试课程的安排表。

(三)智能性 (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对于一些操作较复杂的考试日程安排需求,本系统提供了智能化的算法和人工界面,如:考试数据是由课表数据库动态生成;监考人员由任课教师库和班主任库点击生成;自动效验考试时间、地点、课程、班级等冲突问题,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四)快捷性

系统运行于 Intemet上,采用 B/S结构的体系结构满足了考试管理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在安排考试日程过程中,涉及课程 333 f-j,班级 1300个,监考人员 1589人,课班教组(课程一班级一教室)1000个,只需两个工作日时间及地点的安排 (人工操作需三周左右),运行过程中有较好的透明度和较强的易操作性。

(五)安全性、可靠性

系统采用 B/S结构,数据集中在 SQL Server2000高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里管理,安全可靠;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时经过加密处理,不用担心数据的盗用和篡改;同时由于数据是从已有相关的数据库中提取的,技术上采取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重效验保护措施。

篇8

关键词: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从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人的智能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人的智能不像传统教育观点,那样认为人的智能主要决定于智商测试,其实这种简单的智商测试只能测评人的数理逻辑思维与语言智能,而人的真正智能是多元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和任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与一般语文阅读的本质既有相同不同,它应该是教师指导小学生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的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结合自己头脑中己储备的信息进行连续性的思维活动,把书面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还原为具有特定自然景物特征、蕴含的特定思想情感过程。简单的说一般语文阅读就是由“言”学的本质是教师指导小学生进行“言”、“意”的双向还原过程。正确认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意义有助于更好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教学的基本过程;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有助于深入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和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基于上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认识,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所担当的任务。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的质量,能力能够进行听说读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大纲的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构想

把多元智能的教学理论方法作为一个比较具体的项目工程方案提出的目的,就是以便在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级进行实验,这样涉及面窄,易于取得各方面认同,可以迅速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多元智能工程的构想分为两个部分,即多元化理论指导和阅读活动实施策划。

(一)多元化理论指导

1.阅读思维的多元化

由传统教学观点的一元化到多元化是教学思维上的一项突破。这是参与人员必须首先确认的,即确认每个学生的智能都是多元的,现在的应试教学不利于开发学生右脑,全面调动他内在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多元潜能。我们推行这套理论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所有学生的各种智能在语文阅读过程中都能发掘出来,使得那些单元智商高的学生考得更好,而那些考差了的学生仍能充满信心;最后不仅是获得了学校语文阅读的课本知识,而且还获得了社会实践的能力。因为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这样培养出来不同智能强项的多元人才都能符合社会需要。真正应正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观点。

2.阅读目标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教学理论认定学生智能的多元化,那么每个学生的个性、感悟、智能的展现兴趣偏好当然都不会完全一样,如果用统一的目标去套用本身就不合理,也不符合我们一贯强调的“因材施教”的观念。所以目标多元化的实质是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他的智能强弱展现,应该赋予这门阅读课程中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总之,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统一目标最终还是满足不了不同学生具有的多种智能强项所产生的强烈求知愿望,也很难满足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需求。

3.阅读内容的多元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主要的,但除了教材与此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一般比较开放和灵活,允许教师在一定范围内作些选择。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使选则的读物既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又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以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此外,结合学生多元智能的强项,还可以根据教师指导或自行寻找适合自己感兴趣的多种课外读物,以及深入社会实践必须学习的那些专业读物。总之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多元化,内容丰富,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

4.阅读方法的多元化

确立了学生自主精神后,还要掌握和拥有多种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快速有效的教学成果。面对大量的参考教材和课外读物,学生还必须善于结合学习目标,择优而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总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科学方法,随机而用,所以自主学习中拥有多元学习方法确对提高学习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二)阅读活动实施策划

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首先就要让他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而枯燥单调的教学方法是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要多动脑筋,根据上述多元化的理论与指导思想,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完成小学生阅读的教学任务。

1.小学阅读教学中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加德纳强调通过直觉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以达到智能培养的目的。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至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直觉学习对学生的真实影响与强大无比的力量。直觉学习是一种强大有力的学习,在许多情景中被证明是足够可靠的。

2. 小学阅读教学中身体——动觉智能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人的身心之间有着隐秘而复杂的联系,当心理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生理能量。如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胆小、羞怯、紧张等,实际上是心理障碍的躯体化表现,如柔韧性差、灵敏性差、耐力差;反之,心理健康、思维活跃,表现在行动上则是动作敏捷、意志坚强,表现在行为上便是柔韧和富有耐力。因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躯体是自我的一大重要资源,它拥有巨大的潜能可待挖掘。关于身体的理论已成为一个学科群。

3. 小学阅读教学中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

语文学习中强调合作学习,也正是基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交流学习的意识。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合作过程中,合作调查、实践、访问、查问和收集资料等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培养学生之间为人处世、和睦相处的能力,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学会理解和完善,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生生的合作关系。

篇9

1.引言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教师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其教书育人的质量水准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组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为教学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当下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虽然对于高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正不断深化,大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评价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多数院校都简单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评价模式。2、评价的科学性不足。一过性、结论代替过程、静态多于动态的评价方式占主流。3、评价的全面性不足。重课堂教学评价、轻课下其他教学环节质量;为分数而评价的量化评价盛行,真实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质性评价受到忽略;4、评价的激励性不够。偏重定量评价,促使教师盲目追求“分数”;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不利于形成多样化教学风格,压抑教学创新能力;5、评价相关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完善,影响教学评价的组织水平和结果运用等等。

种种问题的存在,从宏观上看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有关,我国高职教育仍处在的“以量的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质的提高还在摸索起步中。然究其具体原因则和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现状密不可分,本文将从管理效能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改革作出思考。

2. 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效能

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评价结果为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一般通过先期组织、过程协调来促使各类评价主体完成评价工作、达到评价目标、取得评价效果。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评价工作的成效。

组织学上,管理效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完成目标的能力、组织实施的效率。从评价体系设计到评价工作的落实,都要贯穿对评价目标的把握和实施可操作性的考虑,这是确保评价质量管理能效的前提。

3. 从管理效能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的思考

明确评价目标---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情况是做好教师质量评价工作的前提。因此,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围绕评价目标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且具备可操作性。

迄今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整个评价体系一般由学生评价、专家评价(或细分为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组成,主要的评价方式为量化打分(学生评价占比最高)并适当辅以评价意见。此类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仍有待提高。从评价主体上看,一是为了体现职业教育的服务社会、服务行业的宗旨,应适当吸纳企业等社会力量作为评价的主体,对担任相应行业职业技能教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二是为了激励教师、增加评价管理的人性化色彩,应加入教师自身作为评价主体进行自评。从评价的方式上看,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比重应予调整,应从过分突显分数考核转化为强调开放交流式的真实全面的意见反馈上来。

权衡评价目标和可操作性,各类评价主体的量化评价比例也值得商榷。实践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块可以增加比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例如增加教学表率性强、质量监控经验丰富的督导群体(一般评分较为客观公正、又比领导评教更易组织)的评价比重;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目标关联度高的主体可增加评价比重,反之可以适当降低,例如确保作为教师教学的对象、对教师教学有直观了解的学生群体的评价比重不低于40%。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过往的评价标准往往仅针对反应教学基本规律的典型方面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态度、教学效果来设定。评价体系的改革过程中,建议在各类教学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中加入“教学特色和亮点”一栏,提供对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质性评价,重点激励教师在教学上自主创新,发掘教学改革新思路。

4. 从管理效能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和实施的思考

在评价实施中,围绕“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管理”的思路可试行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应注意建立或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相关的制度和机制,推动评价工作规范运作。例如,建立与质量评价直接相关的活动组织制度如听课制度、督导制度,保障教学评价的常规运行;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评价对应反馈,书面结合面谈,统计分析反馈信息、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发展规律;建立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为提升个人教学水平和教学单位整体教学质量作出不懈的努力。

其次是对教学评价主体进行优化调整,建立更加专业化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篇10

关键词: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环境;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29-02

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管理主体通过决策、执行、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控制等诸环节,协调管理客体的资源和活动,以有效的方式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根据这一界定,结合我们高校的就业工作,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

(1)管理主体是我们学校及老师;

(2)管理客体是我们的学生;

(3)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管理客体的就业,提高就业率;

(4)我们的管理活动中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必须把握好环境。

对于这个理解,(在特定的环境中,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以期一起实现组织目标),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通过建立模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的管理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好了这三个方面,那达到我们的组织目标―提高就业率也就不困难了。

1把握好组织环境,积极推进就业工作

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对我们的就业工作开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些条件,推进学校的就业工作。

1.1 外部环境

一般情况下,学校除了关注当前、当地区的就业形势外,还积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有利条件。首先,国家、地区的就业政策是我们积极把握的重点之一。非常有利于学生就业的政策有:(1)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2)村官和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3)西部志愿者政策,鼓励学生面向西部就业;(4)国家招收士兵与士官的政策,鼓励学生积极服兵役,到军营中贡献自己;(5)专升本政策,鼓励学生提升学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据统计,每年学校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会在这些方面就业,有的学校甚至达到了20%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这些就业政策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路径。其次,办理居住证的政策。就读于上海高职院校的部分紧缺专业大专生也可以办理居住证,对于比较优秀的大专外地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措施,有心想在上海发展的同学会在毕业前抓住机会。每年会有部分比例的学生成功就业并办理上海居住证。最后,就是要挖掘和合理利用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上海的就业机会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多的,每年招聘会、招聘信息都很多,而且还有世博会等这样的契机推动上海的就业机会。上海高职院校主要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建立针对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库,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定向合作,使学生“顶岗实习”后零距离上岗。

1.2 内部环境

学校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的政策都可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首先,学校专门召开毕业生会议,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教育,使他们了解政策,明确就业程序,明了就业目标及实施方案。其次,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毕业生了解社会需求、认清形势,调整心态,摆正位置,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转变观念,正确面对就业现实;再次,大力宣传找工作的各种途径,有效筛选信息的方法等等,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求职拓宽就业渠道;最后,学校加大就业表彰,鼓励学生积极就业。很多学校都开辟专门的宣传栏,对实习、就业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加以表彰。通过表彰尤其是表彰部分学习一般但工作能力不错的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氛围,踏实工作,争当先进。

2 充分发挥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1 就业办尽可能不错过一个就业信息,不漏掉一个学生就业。就业办老师通过招聘会联系、电话询问等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联系合适的单位,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岗位供学生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在提供各种就业机会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的通畅性也十分重要。所以,学校要通过信息栏、大会、电话、QQ群、飞信等各种方式及时向学生传递用人信息,使他们尽快得到信息后作好面试的准备,并组织好学生参加面试。同时,要和用人单位建立好的用人体制,实习期满就一定可以转正,能签订四联单。

2.2 毕业班辅导员是关键,保证推荐工作积极有效

2.2.1 学生分层。毕业班辅导员代班人数一般都有一百多甚至二百左右,所以对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学校推荐,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非常重要。我们一般可以对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自己可以解决工作的;第二层是推荐就可以解决工作的;第三层是就业困难的。针对这三层,我们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第一层督促一下就可以了;第二层主要有针对性地招聘信息给他,让他们多一些就业机会;第三层就需要多花一些精力了,从简历准备到面试注意事项,都要积极指导,争取让其早日踏上工作岗位。通过分层,辅导员的工作也就变得有针对性和有成效了。

2.2.2 招聘信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面试。推荐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实习就业了,才谈得上就业率。学校推荐的工作针对性非常强,成功率非常高,所有就需要辅导员配合就业办共同招聘信息,在有针对性的推荐学生面试的基础上,同时在学生中积极动员,让学生多参加面试,多一些经验,也多一次选择。

2.2.3 给学生灌输职业人的思想。现在的毕业生都是九零年前后出生的,没有吃过苦。但工作肯定不如上学轻松,如理工类的工作基本都是一线的操作工,面临三班倒等工作方式,很多学生一个星期不到就辞职了。所以,辅导员的很多工作都必须做在前面,让他们从心理、技能、学业、素质等各方面都做好准备,明白职场与学校的不同,职业人与学生的不同,让他们能尽快进入职业人角色。

3 了解并管理好客体,积极配合开展工作。

只有学生都找到了工作,转变为职业人,学校的就业率才能提高。所以学校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引导好他们,让他们顺利完成转变。

3.1 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除了表现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的矛盾外,城镇和农村就业问题同时出现,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这更为大学生就业增加了困难。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邀请企业家、校友、人力资源部人员到学校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同时组织学生接触社会,让他们了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消除大学生“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帮助大学生把观念转变到投身西部、基层,投身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工立业上来;转变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具体表现在要引导大学生向具有较大就业潜力的中小企业、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灵活就业等方向积极就业。更新就业观念,改善与提高就业心里素质。

3.2 指导学生做简历,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合格的简历

若好工作来临时,学生连一份像样的简历都拿不出来,很多机会就白白放弃了。所以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份合格的简历。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班会、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每个学生有份格式完整、重点突出的简历。同时,要求所有的学生发一份电子简历在辅导员处备案,有合适的招聘单位需要先看学生简历时,可以第一时间发过去。

3.3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招聘会,争取就业机会

由于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层次不高,很多学生也有鲜明的特征,如学习动力不足、自觉性较差、不愿吃苦等等,这些特征在就业的时候也会显现出各种问题。如果学校不加于引导和督促,一部分学生由于惰性强或找工作时犹犹豫豫等问题,不光会错过很多机会,而且也浪费了很多就业信息。辅导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鼓励信心不足的学生,动员惰性较强的学生,提醒依赖性强的学生等等,只有多方面发动,让学生参与到积极找工作中来,才能抓住机会,成功就业。

就业率的高低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还体现了毕业生的个人前途情况,社会对各个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的检验情况。就业率的提高,除了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支持,更需要高职院校的老师把握好各种机会,在大学生和自身上做好工作,让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何精华.现代行政管理:原理与方法[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2 毕京福.张华.石汝霞.浅谈提高就业质量 [J].山东劳动保障,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