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开题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环节。为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各高等学校都努力改进实践性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研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
1 从教学方法上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
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必备教学环节是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其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通过实验内容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实验促进理论课的学习。
改变以往的教学的方法。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特点是实践性特别强,传统的方式是首先讲授理论,然后进行实验和田间参观,课程学习与生产实践脱节,学生动手实践性和参与性较差,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新的教学方式采用生产实践式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作物栽培学的授课方法是根据作物生产的技术环节安排教学时间,将作物生产环节分解为整地、播种、中耕管理、收获等环节,在每个生产环节出现时,教师将学生带到生产现场直接讲授;作物育种学也采取与栽培学相似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环节分为育种圃建设、杂交、田间选择、考种鉴评等环节,教师针对各环节在田间讲授。
2 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教师队伍水平,要求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而且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必须是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内容。这些举措的实施,使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与大学生毕业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学期期末开始论文选题,首先由指导教师拟定研究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学生根据兴趣选定论文题目,学生与指导教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论文题目后,学生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室,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完成开题研究报告,进行试验研究。毕业论文的试验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进行,贯穿整个作物生长季节,在此期间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中期检查
l~2次;第八学期完成论文的撰写和进行答辩,由农学院学科组分派老师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给出评定成绩,此成绩是学生能否参加答辩的重要指标,评阅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答辩;合格的论文,将论文返回给学生,学生对照评阅意见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的进行交流、修改,申请答辩;由至少1名校外专家组成5人答辩委员会,严把答辩质量关,对第一次答辩不合格的同学,一周后进行第一次答辩。 转贴于 农学专业建立了一整套涵盖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和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3 强化生产实习,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不但要学完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毕业生产实习,把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不仅是锻炼学生、使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得以提高的过程,而且可以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检验。农学专业在总结多年生产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等基本情况,对生产实习进行了多方面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避免生产实习与找工作的矛盾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就业找工作
方面。过去安排生产实习计划在时间上与找工作冲突,效果不好。为使生产实习不与找工作争时间,又能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实习效果。第一,将实习环节分散到多个学期。如针对耕作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针对栽培技术和育种技术以及制种技术的实习安排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针对生产现场和社会调查的实习在第八学期进行。第二,实习采用集中方式进行。如耕作实习、制种实习分别安排在1周里集中完成,春播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四周至第七周集中完成。第三,第八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调查,采用分次进行。现在将生产实习分为3~5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集中3~5天时间集中完成,避开招聘会时间,提高了实习效果。
3.2面向社会,加强同社会的联系
我们把社会义务咨询活动和社会调查,也列为实习内容。通过咨询活动,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也让社会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而且锻炼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及适应社会的应变能力。让大学生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把自己切实地置身于民众之中,面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从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这不但是毕业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的责任。
3.3强化实习指导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实习效果
农学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单靠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实习是不够的。
篇2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发展;质量;制度;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88―02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内容
1.第一学期。新生报到伊始,针对农学专业特点和生源实际,进行专业教师学前教育,有效释疑,使新生充分认识本专业,了解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农、爱农及服务农业的热情。
参观高产栽培田、实习农场等实践教学场所,用事实说明振兴农业靠科技,科技兴农立志务农大有作为的道理。在参观过程中,指导教师要认真讲解实践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使学生熟悉实践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实践知识、方法和技能。
2.第二、三学期。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学生获得生产实践中的感性认识。在教师的适当讲解和协助下由学生参加完成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种管收及不同生育时期的农事操作,掌握如何正确操作各项农艺措施的技术规范等,要求学生对作物栽培、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及土壤肥料等课程内容进行初步应用。
3.第四、五学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通过理论与第二、三学期实践操作训练经验结合,自主进行一些设计性、研究性实践,自己拟定实践方案,独立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按照内容选择相关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有助于学生掌握该方向前沿知识。通过自主设计亲自管理,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第六、七学期。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教导下,由学生归纳总结、查缺补漏,补充上年实践内容,进行论文开题,实现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完成毕业论文。在此阶段学生会受到严格而全面的科研技能、生产技能的训练。
5.第八学期。毕业生产实习:把学生派到有利于就业的地区或者实习单位,使学生在学习农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大田农作物生产技术、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经营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实践工作能力,在毕业实习中检验专业综合技能并再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的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农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不能适应专业教学和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国众多高校都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造就高层次的学术人才上,地方高等学校应根据地方特色,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及自身优势来确立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及实践性特色,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学管理缺乏规范性。由于作物生产季节性比较强,农学专业生产实践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制订的计划有时不能正常完成;试验地面积大,人员分散,田间实际出勤的人数和出发时往往不一致;再加上试验仪器、教具、工具等不能满足需要,分组后组内的人数较多,不能人人进行操作,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撰写报告时,同组的人由于试验数据相同,存在抄袭现象,雷同报告较多。这些都使得实践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
3.“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些滞后,“双师型”教师缺乏导致对学生仍然是按照“理论型”或“学术型”培养。
4.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地方农业院校受经济实力限制及城市住房建设影响,实习基地比较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企业考虑自身,也不愿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因此导致农学实习基地严重不足。
三、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
1.不断完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农学专业需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各环节技术,能够在科研院所、现代涉农企业、农业管理部门从事研究、管理、经营、推广等工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农学专业本科阶段共设置实习实践21学分,26周,把学生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培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所应具有的实践能力。
2.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农学专业修订、制订了一系列适应教学管理需要的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都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保证了人才培养正常、有序、 高效开展,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第一,规范教学生产实践,严格考核学生。教师在各个阶段实践结束后,参照学生平时的表现、报告的内容及班干部的意见,在各个阶段实践结束后2周内给出合理的成绩。对于成绩不合格者,教师应在成绩上报前,通知学生本人,允许学生申辩和提出异议,在确保公平、公开的情况下进行成绩上报,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实行重修制度。
学生除实习结束后上交的实习报告外,教师还应在每次实习结束后的1周内,收取本次实习的实习报告,以便下次实习更有针对性。
第二,建立实践课督导制度。教师要严格按照既定内容指导学生,可借鉴课堂教学督导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践课督导检查。院级督导由院主管教学院长带队,组建以教研室主任和教授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督导机构,不仅深入田间督导教学,而且要对经费的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督。还要建立同行评教及学生评教体系,增强质量监控力度。
第三,实践指导手册、计划、总结和报告心得。针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等,教师要撰写详细的指导手册,并在实践之前写明详细的计划。通过实践前的计划、实践中的督导检查、实践结束的总结,对农业生产实践整个教学环节进行监控,收到了明显教学效果。
3.指导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服务三农,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横向科技合作,在科研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在“传、帮、带”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
指导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或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进行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充分抒发己见,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判断力,学会理性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和论证自己思想的方法。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生产基地建设,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条件。校内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自我创造力。通过设立自主研究与创新平台,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学生的独创能力。要充分保证教学用地,对于教学设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做到专人负责制。
注重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形成校内外结合、产学研合作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新格局。现已形成了校内外实习基地,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为依托的科研技能训练实习基地以及校外综合教学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5.实践教学经费统一管理使用。实践教学经费应由教研室主任统一负责。指导教师每学期开学初提出经费使用的详细清单,经由教研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协商,再由全体教研室教师讨论后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巧.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人才,2013(03).
[2]奚广生.地方农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2(05).
[3]朱立学.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10).
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实践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79-03
植物保护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传统专业之一,其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植物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培养目标决定了植物保护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2012年教育部决定启动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联合农业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大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1]。所以,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使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动手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对实验及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和优化,使植物保护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及内容更加系统、科学,既符合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就业能力。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近年,通过多次组织专家及教师与用人单位座谈、问卷调查,反馈毕业生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同时比较国内外实践教学模式建设情况,借鉴其先进经验,对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修订教学计划总体原则是加强实验及实践教学在课程中所占比重。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共分为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模块,毕业生4年应修最低学分为16分。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军体类、外语类、数理化类、计算机类、公选类、文理渗透类及艺术类等课程,主要是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把综合知识学习、综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此部分学生应修91学分。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三部分,以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药学、农药生物测定技术、害虫生物防治和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课程的学习为重点,主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熟练应用;使学生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人类身体健康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植物保护中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此部分学生最低应修78.5学分。此模块中每门课程均配有相应的实验课,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为998∶520。第三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农学基础、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公益劳动、军训、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除毕业论文外,此部分累计33.5周,22.5学分。通过实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主要作物播种时期及方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能正确识别和诊断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草害;了解主要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危害特点;掌握主要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
二、加强实验平台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生实验平台建设,近5年植物保护专业通过学校211工程建设资金、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项目等累计设备购置费用709万元,购置800元以上仪器设备328台/套,其中5万元以上设备18台,10万元以上设备8台,重点建设了植物病原生物学、植物病害生态学、农业害虫防治、昆虫生物学、杂草生物学和农药检测6个实验室。购买了有害生物显微观察及演示系统、快速蛋白纯化系统、智能型虫情测报灯、高速冷冻离心机、原位梯度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光合作用测定仪、次生代谢产物分离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农药试验自动化施药系统、固相萃取装置等仪器设备。建设后在所有以病原和昆虫形态观察为主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达到每人一台显微镜,同时,配置了多媒体投影设备,使很多微观的影像直观化,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此外,通过平台建设还开设了农药残留分析、农药环境学、农药环境毒理学等一些新的课程,使农药残留分析等实验课全面与国际研究水平及其分析检测技术接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选修农药残留分析课程的学生真正掌握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和技术。
三、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在实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促进实验内容更新。植物保护专业主要包括植物病原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农药生物测定、植物病理学大实验等实验课。长期以来,这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分别由不同教师承担,由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因此部分课程的实验内容存在重复设置现象;而且教学内容没有及时结合社会的需求而动态调整,许多课程多年以来一直采用一成不变的传统实验内容,陈旧滞后;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内容较简单,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相对偏少,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疏于动手,不重视能力的自我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差。因此,通过组织教师研讨,调整了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保留核心的基本技能训练,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验项目选择及开课时间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灵活性。修改并重新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并按1.5倍比例设置实验项目,其中包括必修实验与选修实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及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综合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百分率。学生可根据兴趣选修实验项目,在网上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提前向实验中心提出实验申请,并与实验教师及实验人员预约安排实验时间。教师结合其实验或研究内容,进行实验指导。
一些实验课程如植物病理学大实验,探索式地尝试应用项目教学法。即将实验课分成两部分,基础性实验需要学生系统掌握的内容仍以传统的形式上课;另一部分则以项目的形式改成选修,实验项目以课题实验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项目的完成。由指导教师给出若干个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以后工作去向选择1~2个项目,然后把选择该项目的学生分组操作,项目成员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前首先要熟悉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并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这些内容的完成需要学生协同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与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学生的日常实验的监督,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教授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协助解决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保证实验材料的安全使用。每个项目小组学生人数视课题内容分配,推荐一名组长,汇总实验中的问题,传达教师的要求,组织实施。该教学方法实施后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补充了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也满足了因人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2]。
四、改革教学实习模式,丰富生产实习教学内容,增设毕业实习
植物保护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植物学、昆虫学、植物病理学、杂草学、农学基础、植物检疫和农业气象学等课程的教学实习,以及生产实习等实习内容。长期以来昆虫学、植物病理学以及杂草学教学实习只在学校周边对发生的主要病、虫、杂草进行识别诊断,而学生却是来自全国很多省市,毕业后也是在全国就业,因此对南方发生的一些病虫害一无所知。另外绝大多数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了解甚少,在生产实习中学生只是在实习基地通过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掌握一些作物栽培技术而生产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之前缺乏系统培训,对真正的生产实践不了解,日后到了工作岗位,很难做到上手快,出现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等现象。
因此多方筹集经费,尽可能地在多个省市进行实习,此外还对教学实习内容与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优化,将相互关联的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实行联合实习模式,将现在的集中实习改为分阶段实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病虫草害的种类、发生发展情况,这样既可以在不增加实习经费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实习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
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既需要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各种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又需要掌握植物保护专业的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作物生产实习实践环节,学生在第六学期的5月一直到8月共12周时间全部进行生产实习。为了更好地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指导教师进行了精心设计,根据植物保护专业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设计一些具体的实习项目,增加了农作物栽培、管理、主要病虫草害识别、诊断、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等生产实习教学项目,如水稻稻瘟病发生趋势预测、粘虫发生趋势预测、玉米丝黑穗病防治、大豆土传病害防治、地下害虫调查及防治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制订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并组织实施。这样学生在整个生产季节参加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既可以了解农业生产实际,也明确植物保护专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
此外,根据近几年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一些农药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院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增设了毕业实习,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为毕业生在毕业前提供农药生产与经销企业、农场、植保站、农科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部门的实习机会,满足学生就业多元化的需求,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强化毕业论文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整个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科研选题以及申报科研课题、结题、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合作共事和团队协作精神,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科研中的自主性,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每人一题,将选题时间提前到第五学期,学生在大三进入实验室。实行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制,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3]。
几年来,对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高素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樊东,张艳菊,何付丽.植物生产类专业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农业教育,2013,(2):67-71.
[2]李永刚,文景芝,韩文灏.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8-219.
[3]姜道宏,王满铮魏友伯,李建洪,边银丙,黄见良,黄俊斌,王小平,侯明生.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296-300.
篇4
根据生物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加强生物统计的实践技能训练和素质培训对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生物统计这门基础工具以及今后参加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培养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改革和特色实验体系的构建非常必要。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构建了生物统计学科的“能力素质培训”课程体系,经实践发现,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生物统计学课程改革现状
1.1生物统计学课程特点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前后章节关系密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且需要较好的概率论和数学基础。同时,由于公式多、概念多、计算多,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懂,而且部分统计概念容易混淆,比如:u分布和t布、标准差和标准误等。学生对概念掌握的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得很多学生的计算结果是有偏差的。此外,统计分析方法多而且难,各种分析方法又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特点,课程学时少,每章节的内容都讲不透,使得学生一知半解,不会应用。
1.2生物统计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因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其他课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拘泥于旧的教学模式,不能科学规划该课程新形势下的教学导向和编排,忽视试验设计,只注重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基本原理;②教师对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要求不清晰,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弱;③重课堂讲授,少课外实训,尤其是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实训活动和统计分析;④对学生素质能力教育意识薄弱,教学环境营造意识缺乏。
2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的设计
针对生物统计课程的特点以及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过多年实践,对生物统计学课内教学学时(51学时)进行合理安排,并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平台,结合学校的开放实验项目等,增加了课外综合实训(2周)的进程。将整个生物统计的课程教学分为3个阶段(图1):①理论教学阶段,30学时,生物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教学,给学生打好结实的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②教学实验阶段,18学时,操作技能和相关统计软件的教学与培训,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③综合实训阶段,3学时+2周,结合专业知识的科研活动及统计分析,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进行基础理论和方法-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实践分析能力3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或然性归纳推理思维和科学研究素质的教育。
3课程体系的实施
3.1教学团队的组建为更好地实施能力素质培养体系,笔者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组建教学团队,使生物统计学课程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重,思维活跃、团结合作、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在教学、实践和科研等各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主要人员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4名成员分别毕业于浙江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等著名学府,学缘结构合理。课程组配备主讲教师2人,实践环节教师2人,可以稳定、高水平地开设该课程。课程组教师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注重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甘于在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工作及研究生培养及科研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3.2精选教学内容强化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点选择原则,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并重,强调试验设计的重要性,扩大充实试验设计方法的应用技术,如正交设计、趋势面分析的设计等。对那些实际应用价值不大的章节,实行适当的合并和删节。有机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注意统计分析对试验设计的反馈作用。统计分析既是在试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又对试验设计具有反馈作用,而这些反馈信息将有助于提高试验效率,更新试验进程。注重案例讲解,理论结合实践。利用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讲原理和方法的实践应用案例,少讲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推导;多讲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结果的专业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少讲统计分析计算过程。
选择常用的统计软件SAS和DPS,以及常用的且包含较多统计和数据分析功能的Excel软件,结合统计教学的内容和各统计软件的特点,制订统计实验教学的主要教学项目。实验使用的数据资料为经典数据和最新的科研实验数据,让学生在对经典生物学相关规律(如遗传学三大定律等)进行探讨的同时跟踪学科前沿,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资料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复杂的生物统计方法,也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3.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如,采用精讲与泛讲有机结合的启发式教学,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循序渐进,进行启发式教学。比如,精讲试验设计和方差分析这两大生物统计的核心内容,泛讲显著性测验的基本原理这一难点,由于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贯穿在每一种统计方法之中,所以先概括性地介绍一下有关基础内容,使学生对原理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然后在随后的教学内容里(如F测验、Χ2测验等章节)逐步加深讲授,反复强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使用。实行计算机结合传统模式的互补教学方式,将有些章节制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靠粉笔板书、陈列数据、书写公式)在统计学公式的演算、推导方面的优点,加大使用计算机的频率,这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讲授相关的教学内容[3],使学生能够轻松地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和使用生物统计学的愿望。同时,也借鉴滚动式教学方法[4],以解决教学内容连贯、学生复习时间少等问题。
3.4改革实验教学理念利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有利于将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把注意力放到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和评价统计结论上去,而生命科学行业正需要“懂设计,会分析”的人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正确的统计方法,正确理解统计结果的意义,掌握评价和分析这些数据的方法,将获得的统计结论结合生物专业,去发展并阐述其内在规律。
建立综合实训体系。综合实训体系既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验室条件,又要考虑不同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必须注重实训项目设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合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综合实训过程:结合生命科学和生物计量等专业背景,给出3~5个选题方向,学生自由组队(3~5人),在选题方向内确定选题,专题陈述选题依据、意义,教师指导修订并确定选题;学生讨论确定人员分工,查阅资料确定技术路线并开题,教师审核技术路线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确定实验方案;组织实施实践项目,总结实验结果,以论文和PPT形式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课内3学时主要用于实验结果的汇报。
3.5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有学者针对生物统计学课程公式、概念多的特点,提出“一纸式”考试方式[3],但仍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决定因素的终结式考核方法。本课程组改革传统考试方法,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开卷)和综合实训成绩相结合的“全程评价、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减小学生生记硬背的压力,加大对学生灵活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方法中综合实训的考核必须综合考虑学生在综合实训各个环节的表现,根据学生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论文总结和结果汇报等各环节,建立实验室使用考查、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开通多种沟通途径和平台,课前、课内、课后实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优化综合实训体系。
篇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利于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结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实践平台、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结合专业认证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育质量;农业水利工程;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河子大学校级教学项目“农业水利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石河子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得到了整合和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学模式;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理念先进、目标明确、规范合理、操作性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性新型人才提供了平台。结合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也进一步完善。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
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
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学校和学院构建了学生、教师、领导、督导“四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评估。采用督导专家、领导听课检查、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质量信息,实施公开、公平、公正的教学评估,全面监控教学质量状况。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在对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关键点上给予了重点监控。例如,在严把教师教学关方面,严格执行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试讲制度,始终坚持对青年教师实行助课、听课和试讲制度,有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课堂授课方面,建立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督导组成员听课制度,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堂授课行为,并利用课堂教学检查、专家听课、学生评教等手段及时监控教师的授课情况。
作者:吕廷波 李明思 何新林 单位: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倪福全,李昌文,马荣朝,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64-166.
[2]陈元芳,李贵宝,姜弘道.我国水利类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2):25-27.
篇6
关键词:都市园艺;城市设计艺术;绿色与艺术;3A哲学观;新中式景观;城市品质;景观评论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继2009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第二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之后,各位专家在2011年春夏之交的南京又再度相会,在期待的目光中迎来了第三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的盛大召开。在上一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城市中的食品与花卉生产、城市景观园艺、城市环境中的植被与生态管理、绿色建筑、园艺的社会与心理角色、花园的植物历史、城市园艺与建筑等7个方面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国雷丁大学的巴斯和鲁夫教授在其所做的主题报告中,曾以一个悖论开题,解释城市中喧嚣的工业、商业活动与宁静的园林之间彼此矛盾而又相辅相成的关系[1]。正是如此,本次在南京召开的第三届城市与景观园艺学术研讨会选择以“绿色与艺术”为主题,就是兼顾景观园艺的技术层面、生态自然的关系层面、以及城市设计艺术的审美层面而定名的。举例而言,景观本身具备具象的实用功能,而园艺又与城市的食品安全有着内在的联系,又充当着城市景观美化、生态修复、甚至人类灾难的庇护所。这种家庭自种的果蔬实用植物是绿色与生活艺术的结合。城市园艺一方面在绿色食品方面颇有作为,另一方面在美化居所、美化城市公共空间也起到积极意义,随着园艺景观绿地的不断增多,城市的硬质空间也即相应被中和,受到污染的山体、水体等城市垃圾场的负面环境亦被一定程度上予以削减……一言以蔽之,绿色与艺术有机结合的城市,一定是有品位的城市。园艺作为中间的和谐层,不断地影响着城市,力图将艺术与绿色融入人居环境,将世界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一、景观园艺:绿色与艺术的契合
30年的工业化努力,伴随经济迅速成长的是中国多数城市被一天天壮大的建筑所包围。今天,中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仍有诸般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终究开始了向着好、向着美的方向在努力转身。当一个个城市怀抱“绿水、蓝天”的美好理想,努力追求城市的色彩斑斓,当中国的城市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难发现园艺――这个“绿色”与“艺术”的结合体,在城市绿化、城市农业等多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景观之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绿化景观的生态艺术与和谐。绿色,这一在光谱中介于蓝与黄之间的颜色,自打从诺亚手中放飞的白鸽口中衔来新生的橄榄枝起,就散发着特殊的意义。这种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除了是光的三基色之一,更是心理学上六种客观的原色之一,“它往往使人联想起草地、树木,是生命、自由、和平与安静之色,给人以充实与希望之感”[2]。也正因如此,许多像“绿色和平(Greenpeace)”等关注生态的国际组织,都以绿色作为自己的标志色。绿色,已经被赋予了一层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平友善、善于倾听、削减冲突的人文意义。伴随着这样的人文意义,加之世界人类日益加重的危机感,全球范围内衍生出了一系列以绿色为口号的新名词,如“绿色革命”、“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贸易”、“绿色企业”、“绿色消费”、“绿色标志”、“绿色文化”、“绿色雕塑”、“绿色文学”、“绿色软件”、“绿色食品”……绿色,从前是、以后也将越来越多地伴随人类的成长。
“当艺术家创造出一件美丽的东西来,或者滋生出能够让受众体会到艺术美感的刺激时,艺术就被创造出来了。”这是《爱尔兰艺术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rish & World Art: 2010)中对艺术的定义。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并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至今日,甚至有人认为,艺术其实就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种文化现象的感召下,伴随着人类城市生活纷繁焦躁的感触、以及日益高涨的对自然的渴望和呼声,艺术越来越多地和“绿色”走到了一起,进而衍生出一系列与“绿色”有关的艺术体裁和艺术形式。在中国2010年都市优势排行榜中,“十佳城市风貌排行榜”前三位的城市,也往往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和谐发展城市排行榜”、“高效政府排行榜”、“创新城市排行榜”、“创富城市排行榜”、“文化品牌城市排行榜”、“省、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等榜上名列前茅。这也恰恰印证了查尔斯・兰德利的观点:环境对城市的强力塑形作用,以及环境对激发集聚地人才的智力潜能、工作效率、身心健康的激发作用[3]。今天的“都市园艺”将以生态、绿色、健康的态势将城市的艺术、文化提升到新的层面,这也是城市环境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而这些要素恰恰是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最为缺乏的。
二、景观园艺之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阐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目前经常谈到的城市品质问题,其次再说景观与园艺对城市品质的提升作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一项名为“构筑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4]研究课题里,课题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说:“提高生活品质,既是每个普通人的当下愿望、日常需求,也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标。”课题组选择杭州为范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并搜集了全世界主要国家生活品质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适应中国要求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提出了包括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生活出行与公共安全、社会福利与医疗健康、教育与文化娱乐、社会参与与社会公平在内的5大类45个指标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其中主观指标有20个。而城市的生态、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城市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开始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景观设计艺术,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自觉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生态主义俨然成为现代景观设计艺术得以付诸实践的根本前提之一。
城市的生态包含着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是以城市作为居住地的人与周围的有机与无机环境相互共存的功能结构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城市系统的一种,是人类在自然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并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恰恰出于这种发展中的人工性,就必然导致功能上的不完善和系统上的缺陷性,从而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生态问题。这就需要各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专家能够不断探索,可以说城市生态,是一项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永恒课题。
现代景观设计强调环保、强调生态,并出现了不少生态设计(Eco-Design)公司。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生态思想更是一纸空谈。现代技术与科学的高速发展及与之相伴随的自然环境的巨变,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缺失了对生态伦理的思考。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技术理性常常藐视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也必然致使其中的生态伦理错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一种生命相互维系的关系,人类必须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及意义,不能再以人的需要取向判别自然界的价值和效用为依据,而应以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为判别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针对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生态错位问题,西方学术界很早之前就曾用客观分析法试图合理解决该问题,如: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泰勒的可持续性景观理念等。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领域推崇的是:将西方科学的理念加上中国尊重自然、强调整体性的传统哲学思想,即是将二元分离拆解的科学分析法和东方合二为一隐逸固守的传统哲学模式组合起来,其必然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这无疑更有益于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生态错位问题的处理。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生态的真正涵义,树立合理的生态伦理观。
对自然的掌控并非人类的权利,任何设计都应该顺应自然法则。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是一种全新的自然道德观,它在理论上要求当代人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和长远利益,强调可持续性在实践上,提倡人们用对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绿色消费,将伦理学中人的“德性”、爱、节制、和谐等理念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扩大人类的责任范围,承担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生态的景观往往意味着生命力更顽强的景观,但这并非指完全忽视生物生境的不同需求,如在炙热的旱地广场上种植喜湿或水生植物,又抑或在狭小的城市风口硬生生挺立一颗孱弱的景观树,这并非改善环境的生态手法,因为不仅人是价值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物体也是价值主体,同样有着受尊重和获得满足的需求,同样需要人文关怀,一切生命都具有生存权利,在共享地球生态资源上人与一草一木都是平等的,植物也有权利争取更适合自身的生存环境[5]。
其次,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构建合理的现代景观生态系统。
其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可持续性的景观系统,如养分和水的循环利用,尽可能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例如,柏林波茨坦广场的水景为都市带来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形成充满活力的适合各种人需要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水都来自于雨水的收集。地块内的建筑都设置了专门的系统,收集约5万平方米的屋顶和场地上接收的雨水,用于建筑内部卫生洁具的冲洗、室外植物的浇灌及补充室外水面的用水。
其二,强调植物造景,打造乡土性、本土性的景观。乡土物种的应用不再被看作是粗野的景观,美国著名的延龄草公园就依托了这一重要的生态观念,在该园区内根据自然植物的种群关系设计师将乡土植物配置在一起,这些看似缺乏设计的设计常常是通过科学的生态过程分析而来的,其合理而又富艺术效果的景观形式和植物布置,在突出了艺术性的同时,也遵循了生态的原则。
(二)城市的社会功能
景观设计艺术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是改善、美化环境的重要措施,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灾避难等其他明显的生态及社会效益。由古今中外的景观发展史观之,现代景观设计艺术更偏重于景观的美化功能,环保、抗灾、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的特种园艺等社会功能被极大地削弱。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与人文观照,亦唤起了学术界对景观设计艺术功能残缺这一问题的重新审视,景观设计艺术能否对生态环境保护、防灾避难、保护生命、关爱特殊人群起更多的实际作用?
追溯历史,早在1860年,奥姆斯特德设计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公园――纽约中央公园。中央公园在城市和社会的改变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奥姆斯特德认为公园主要有两种功能:
其一,它们是环保清洁的机器,因为它们有非常好的土壤,可以降低气压、吸收二氧化碳、散发氧气。这位大师认为,城市环保功能和景观设计的外观功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景观设计的外观也是有用的,认为这种外观的体验再加上景观设计的物理的特性和感官的特性会改变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就是说,美丽是有用的,美丽可以改变人。
其二,城市景观既是体验也是环境,它们能够持续文化和文明,也能够持续生物和物理环境[6]。景观是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更是平和安逸生活中的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其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撇开众所周知的景观的美化功能不谈,景观在环境保护方面,宏观上可以维护地区生态系统、引导区域发展形态;微观上可以调节小气候、抑制都市公害。至于景观可以调节洪水、防止崩塌、抑止延烧及提供收容避难场所等防灾避难方面的功能,则更不容忽视。
但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大多停留在更关注外观美化的层面,或许这些“美的景观”也会因为其中或多或少的绿色植物而起到一定的生态调节作用,但无论何时,生态环保、防灾避难这两大功能都很难与景观的美化功能处于同一高度,在诸多现代景观设计方案中“多功能的设计目标”仍是一纸空谈。比如,中国很多决策部门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建设东方“曼哈顿”的决心,决策层的态度也导致从业者不得不舍弃一些专业原则,绿地景观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很少考虑环保、防灾的需要。另外,景观建设成果没有突显环保与防灾的功能。如2003年10月北京市政府建设的第一个防震城市公园――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67公顷,拥有39个疏散区,可容纳25万余人紧急避难,具备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应急供水装置、应急直升机坪、应急广播功能等10种应急避难功能。但是,一般民众似乎对此没什么感觉,人们几乎都无法感知该公园也是应急避难场所。而中国的唐山大地震、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乃至近年的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的肆虐则再度唤起人们对于景观中本应存在的环保、防灾功能的重视。
(三)城市的审美功能
在城市景观领域,地理学、生态学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长足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在理性主义的旗帜下,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出现了唯功能主义和理性科学主义的倾向,造成现代社会对景观设计艺术理解的彻底客观化,特别是在地理学和生物学对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领域的渗透,人性在“景观”的内涵中被消解,艺术性的感性特色被忽视,总体而言现代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意义、审美价值被选择性地忽视[7]。
城市景观中的植物,是城市园艺审美的主体,它不但是“绿化”的染料,而且也是万紫千红的渲染手段――植物可以实现同大自然现实一样的四季变化,表现季相的更替:花果树木春华秋实,四时更替之花,春芽、夏荫、秋叶、冬枝……无不增添了城市繁忙生活中一缕自然的情趣。而花木的姿态与种类也与城市视觉景观息息相关,“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的梅花,“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台处处遮”的垂柳,或劲拙或柔和,无不体现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迎合各城市彼此差别有序的审美意象。事实上,城市景观中的植物还涉及听觉、嗅觉等自然感官,春夏秋冬、雨雪阴晴等季节、气候的变化以植物为媒介,将改变的空间意境送往人们的内心世界,以清香溢远、松风阵阵等其他官能感受深深地打动着身处其中的市民们。此外,世界范围内,从欧洲兴起的花木整形术,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已经广泛使用,花木的修剪已经升华为一种真正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通过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构思,以有生命的花木为材料。通过精巧的设计、细致的修剪将优美的造型与城市艺术趣味联系起来,给观者以不同的启示,获得美的心理享受。如同生命的雕塑、绿色的艺术。[8]
三、园艺之于高品质城市生活的意义
城市品质的研究源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研究。对于现代城市居民而言,吃、住、游的指标是反映城市生活品质高下的三个主要因素。与景观和都市园艺有关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公共健康相关性,城市绿地系统特别是社区景观和家庭园艺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游憩地与城市生活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到这三个方面。
(一)绿色有机食品生产
绿色有机食品的加工与生产,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生产加工中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和添加剂,更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从而得到真正的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不少国家在进行城市栽培实验,如西雅图城市中心的屋顶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国也有在城市中进行屋顶栽培水稻实验成功的例子。但包括屋顶在内的城市农业试验应该以园艺作物为主,也就是说,对城市自产式栽培而言,园艺是主角。城市可供栽培的空间有限,如何让有限的栽培空间在满足一般绿化的同时,生产更多的园艺食品,则是未来发展和关注的重中之重。中国的许多城市社区,以前禁止居民栽培果蔬,现在看来是错误的,甚至很荒谬。而地处广东顺德的长鹿休闲度假农庄,则在主题乐园的绿化空间栽培蔬菜,既满足了景观功能,也为乐园餐厅和游客采摘提供了安全食品。
当然,由于食品生产者的素质有待提高,在自己的庭园更多地设计食用植物的栽培区,采用立体园艺、集约园艺、有机园艺技术生产绿色有机园艺食品是最佳选择(作者美之国花园案例)。这也是中国目前私家花园建设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拥有私家园林的渴望导致别墅价格飞涨,但为我们景观和城市园艺工作者提供了就业良机。中国的园林设计师长期为公共设计服务,不像西方那样私家花园设计是园艺师的主要职业之一;这种局面很快会在中国改变。
(二)诗意的栖居
作为绿色与艺术的关键链接,城市景观与园艺发挥着改善城市居住品质的核心力量,此处我们先从园艺说起。广义园艺的产生已经不可考证,在久远的年代,人类的祖先就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海。高大挺拔的大树、漫山遍野的野花、四处可摘的果树,人类社会的最初本就依赖这些自然的恩惠而得以生存。正如培根《说花园》开卷提到的:“万能的上帝是头一个经营花园者,园艺之事也的确是人生乐趣中之最纯洁者。它是人类精神最大的补养品。若没有它则房舍宅邸都不过是粗糙的人造品,与自然无关。再者我们常可以见到当某些时代近于文明风雅的时候,人们多是先想到堂皇的建筑而后想到精美的园亭;好像园艺是较大的一种完美似的。”当然,世上的第一个花园并不是上帝创造的,但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园艺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以及将自然引入家居的重要意义。早在先民的生活中,就有在家前屋后栽培植物,生产食物和草药,用以充饥和治疗疾病。从草药园到园艺的精神治疗(Therapy through Horticulture),使得园居者从体力和心理两方面得到健康的滋养。通过从事养护花草、插花、盆景制作等园艺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沐浴温暖阳光,领略自然美景,无疑会在智力上、情感上和体力上获得益处,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健康。
此外,人们在从事园艺活动时,可以唤起好奇心,激发生活热情,增加生活情趣,提高创造力和观察力等等。因此,当英国伦敦在人口达到100万时,人们走出过去曾爱好群聚的剧场,去郊外沿泰晤士河畔郊游或到游园地散步。许多发达国家,居住在高度都市化的城市中的人们周末或节假日,均带着食品、帐篷,举家驱车到郊外的森林公园中度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绿色世界的安宁和清新。更多的,他们在宅前院后,亲手播种、耕耘和收获,享受田园乐趣。城市人们在繁忙的压力生活中的疲劳,在园艺过程中得以缓解,无形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充满和平与安静”之中,获得丰收的成就感和美的体验,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紧张和焦虑。因此在国外,园艺被称为是“社会的安全阀”。与此同时,园艺也为城市的环境带来一抹美丽的亮色。
(三)城市游憩地设计
休闲旅游是一项经济活动,良好的城市艺术设计能够使“建筑―景观(园艺)―艺术”三者融为一体,进而构成城市旅游吸引物的基础。正是如此,城市休闲旅游充当了“绿色”与“艺术”提升城市品质的另一个重要链接。许多著名的旅游城市就是以其经典的花园、优美的植物环境和城市森林(特别是休闲林)出名的。随着国际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周末出行”成为了都市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民们纷纷出行,去自然中寻找绿色,在陌生的城市享受新鲜的生活体验和美的感受。尤其是自2007年11月,中国取消“五一”黄金周,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常常与周末联动形成了一个小长假。于是,每个城市的周边城、镇、县、乡都成为了休闲旅游的目标审美对象,而对于城市而言,如何通过提升城市品位与城市文化来把握这个旅游机会,挖掘出特有的审美特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光临玩赏,就成为其重要的发展方略与热点问题。在新建城市(城区)和旧城更新过程中,不影响城市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挖掘城市的艺术特色,就成为了众多学者所需要费心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已有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不断对城市各设施(街区、工厂)、绿化景观、历史遗迹、产品和要素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再定位,提出新的研究论证,进而将“绿色”与“艺术”融入到城市休闲旅游的课题上,形成新的城市游憩地。关注城市休闲旅游,不仅可以将城市品质进行再一次的拔高,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旅游收入,甚至对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多元平衡发展也不无裨益。[9]
此外,作为在中国新兴的“朝阳”旅游方式,“自驾游”城市休闲旅游呈现出消费水平高、人数众多、参与性强、主题多样、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这种并不以旅游地级别为论,而是通过到自己喜爱的地方缓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为目的的旅游方式,更对城市“绿色”与“艺术”的契合而营造舒适、放松、自然的“花园城市”提出了特别的关注与要求。同时也对园艺抛来了蓬勃发展的橄榄枝。于是,一些花卉旅游地通过诸如“花博会”等一系列节庆活动作为辅助,以此来提升城市旅游舒适度,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品质。这就是查尔斯・兰德利提到的“迈向学习型城市”的初级阶段;而在“激发创新、促使城市学习”之后,还应该“把重心放在创意上,因应城市的需求,并非只此一次的活动”,最终使人们生活或游憩在“超越稳定状态”。
四、提升城市景观的艺术性
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户标新立异,直接导致欧陆设计风格在中国各地盛行,这使得国内的景观设计大量模仿甚至抄袭国外设计作品,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出了很多异国风情的居住区及商业区,甚至整个城区。在当前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也和生物的多样性一样受到严重威胁。在中国,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亦面临着地域民族文化消逝、历史文脉断裂的景观价值取向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树立文化信心、重构传统设计,应该从教育入手,建立城市艺术设计学,培养从事城市景观艺术乃至城市设计的高等人才。
城市艺术设计学的建立,是艺术设计与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综合、交叉、融合和分化的结果。在我国近现代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艺术设计既没有很好继承传统,也未能科学、准确地汲取西方合理的方法。就是在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中,主要还是以城市物质功能规划方法为主要目标,城市精神形态以及艺术形态的设计与规划是附属的。表面上看很“务实”,其实是对城市功能认识的“缺位”反映。[10]
从景观与都市园艺的角度看,城市艺术设计学指导下的工程实践应该以绿色为基底、艺术为导向,构建新型的高品质城市景观。在这一点上,2009年首尔的公共艺术设计竞赛(案例)使得首尔的江南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芬兰的城市艺术设计实践还在规章上得到了保证。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位于被称为“艺术设计之城”的Arabianranta。赫尔辛基市要求所有在Arabianranta地区的开发商投入1%-2%的房屋建筑投资投入到该位置的艺术作品。这条规定被跟进自从2002年该地区开发计划的进行,而现在,在Arabianranta中的50个艺术项目进入了不同阶段的建设。艺术是形成一个地区特色的重要因素,艺术设计学院现在运营着Arabia这座旧工厂的设施,和在该地区的其他与艺术相关的教育机构。
中国的城市传统景观艺术设计创新可以深圳万科第五园为经典案例。中国园林的自然古典写意主义传统亘古未变。自从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诞生,将骨子里的中国情结得以充分地释放,“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也随着它的诞生而逐渐走向成熟并被大众所青睐。“新中式”景观设计是目前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流行趋势。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其特点是常常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倡导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髓在现代景观设计艺术中的内涵体现。可以通过优秀传统建筑、园林意境与当代科技、工艺、审美、功能的完美结合、创新,设计创造出契合本民族生活习惯、审美情感、价值观念、精神需求,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性化诗意空间环境,实现多元文化复合中城市记忆与文化DNA在当代建筑与景观中的标志性识别延展[11]。
与园艺相比,城市景观更多地作为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绿色要素,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其审美要素及其艺术角色作用。现代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公共”,因为公共,而具有了极大的人口流动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所以,城市景观一方面起到了愉悦市民内心、拉近与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使市民在忙碌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一隅僻静优雅的散步小憩之所;另一方面,又是在无形之中宣传城市形象,强化城市精神,增加城市凝聚力和自豪感,提升城市文化与知名度的一张名片。
在这里,城市景观首先可以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特有自然景观、传统风俗遗存的梳理者,挖掘其内在属性,合理组织安排,提炼主题突破时空界限,将传统的造园理论、造景手法运用于现代景观园林之中,使古今相合、忆古思今,串联起时空的美好想象。其次,可以作为新兴艺术、审美趣味的缔造者,或者通过城市绿地中引人注目的雕塑,或者通过亭匾辞赋,或者积极采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展现时代的技术水平和特色,使市民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领悟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文化思想,进而不断延伸出新的审美趣味和景观意境。
五、结语
园艺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绿色”与“艺术”的最佳结合体。在治学和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笔者近年来逐渐形成的“3A哲学观”就是要唤醒决策者们重视绿色和艺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崇高地位[12]。愚见景观设计师应该在广义的农学(Agriculture)、广义的建筑学(Architecture)与广义的艺术学(Arts)交互共生思想的指导下创建新景观。农学家(包括园艺学家)、建筑师(包括景观建筑师)、艺术家(包括人文科学学者)应该在无限广义的层面上联合,创立城市设计艺术学,构建城市艺术综合体。这些都是有赖各位专家携手共进的奋斗目标,这也正是我们之所以积极开展、筹备此类学术会议不变的初衷。借此我再次向各位专家呼吁:“请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合力提升我们的城市品质、建设完美都市,让绿色与艺术永远环绕在我们左右!”
相信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园艺将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永恒主题。我希望本次大会,能以“绿色”与“艺术”为契机,顺利接下意大利博洛尼亚的接力棒,为景观园艺的学术内涵更添新砖。因为城市不能没有绿色、也不能没有艺术,愿我们的城市在先行的前辈、并肩的同道,以及后进的新秀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披荆斩棘、锄陋革新,一起建立起愈来愈完善、愈来愈适合人居的人间胜境!(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 Bisgrove, R. 2010. Urban Horticulture: Future Scenarios. ISHS Acta Horticulturae,881:33-46.
[2]周武忠.论花卉美与花卉欣赏[J].美与时代,1988,(03).
[3] [英]查尔斯・兰德利.创意都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51-354.
[4]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周武忠.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共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06,(07):73-79.
[6]伊丽莎白・梅尔.景观设计学:外观表现得恒久之美[J].城市环境设计,2008,(01):10-11.
[7]王绍增. 动态与关注[J].中国园林,2003 ,(11):53-54.
[8]周武忠,翁有志.现代景观设计艺术问题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122-129.
[9]周武忠,朱剑峰.自驾游导向的旅游景区规划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9):46-55.
[10]郑宏.城市艺术设计学:一门亟待建立的前沿学科[J]. 北京规划建设,2004,(04):127-128.
[11]Zhou Wuzhong . 1995. The Role of Horticul ture in human history and cul ture.ishs.Acta Horticulturae 391:41-52.
[12]Zhou Wuzhong.2011.A Philosophical Study on the 3A’s of Landscapology.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13(1):87-94.
Green and Art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City
ZHOU Wu-zhong
(School of Media and Desig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200240 Shanghai)
- 上一篇:如果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 下一篇:学校校园管理制度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农学专业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