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21:2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是要改变过去职校特别是中等职校中“应试教育”的倾向。
中职毕业生由于就业困难,升学愿望更加强烈,导致了升学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的产生,使得作为手段的成了不少学生追求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的。因此他们的常常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而对蕴含在知识中的智能价值则不很重视,其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这种情况不改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职校摒弃“应试教育”的倾向,可从根本上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正是激发学生创造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二是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为此,要改变过去职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知识面过窄、过专、过偏的现象,进一步拓宽专业范围,淡化专业界线。在课程设置中要削技强干,加强综合性强、适应面广、有较强的迁移价值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的教育与训练,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科技发展新趋势的反应能力与创造潜能。
面对竞争,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是胜利者,相反,失败却是常有的,理性地面对失败,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应当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为此,职校要改变过去对学生重智力培养,轻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要在重视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着重培养他们开拓进取、自强自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对挫折、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教育的课程不断更新且呈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职校要改变过去课程设置上的单一、狭窄现象,加强课程综合化。要根据人才市场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发展的潜在要求,科学地确定各类教育的结构和各类课程的比例,力争做到:
(1)既重视课程的性,又不否定课程的基础性。在注重应用性的前提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2)既重视课程的专业性,又不否定其适应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课程及课程体系必须以职业或职业群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加以框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也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学生适应性从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奠定在较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种迁移能力。否则,专业太窄,无法使他们的知识、能力、品格得到全面发展,容易造成他们专业不对口而一时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
(3)文科相互渗透。,我国职教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文理学科各不相通,已不适应知识的需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文理兼容。
(4)增加选修课。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过去选修课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这显然不符合知识经济所需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职校应增加选修课,且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他们对知识技术的自主选择权利,摆脱他们的被动客体地位。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知识,使其素质全面提高。
三、知识经济要求职业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要求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也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目前,职教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弱,这势必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此,职教要大力加强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以本学科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教学需要及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至两门与本学科相近或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这有利于更好地协调课程间关系,也有利于教师从专才向通才发展。
2.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职教师资知识结构中应有三个基本要素:专业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学科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这有利于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教师以简驭繁、触类旁通,更有效地发挥其“传道、授业、解惑”职能,从而顺应知识经济对职教师资的要求。
篇2
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频繁的考核、竞赛,2、高强度的学习任务,3、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4、心情压抑。
5、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6、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7、安,8、忧虑重重。
9、在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10、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11、如意,12、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
13、班级中后进生,14、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15、如人意,16、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17、责,18、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班人,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及时"治疗",做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我在教一年级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孔舒婷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孔舒婷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优+,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孔舒婷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上进心,并鼓励她把经验教训化作动力,重新振作,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我主动接触了她的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家长"望子成才"的心理不要太急切,并和家长一起商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又回来了。
可见,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我班有一个女生自幼父母离异,一直和母亲住在一起。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她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学习较差。我每次找她谈心,都开导她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恒,同时安排部分同学多接近她,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帮助她,用火热的情去温暖她消沉的心灵,一年里她的转变很大,成绩跃居中上等。她在日记中写到:"……,我感觉到每一天,生活都充满了阳光……"。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坦诚相待便会有力地支持教育工作。
三、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老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篇3
一、确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改方案的宗旨是加强素质教育。方案中提出素质教育包含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等四方面的内容。但目前,对这四个素质的内容阐释各有不同,这就给课改方案实施带来困难。为此,我们依据国内外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学校教育、学生的实际,初步确定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政治思相素质包括政治、思想与道德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道德是核心。中小学加强道德教育,就是加强品德教育。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才能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中逐步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
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获得知识,要借助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于一个人的智力。所以说,智力偏于认识,它着重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能力一般说偏于活动,它着重解决会与不会的问题。认知和活动是统一的,所以智力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均是思维。因此,要提高中小学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核心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身体心理素质一般认为包括运动技能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主要是指力量、耐力、速度、协调平衡和对自然、环境、社会的适应等方面的能力。
心理素质是指有比较完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能积极调节自己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管是身体素质教育还是心理素质教育,中
小学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将个体发展要求与社
会发展要求统一起来。而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是核心问题。
要教育学生从小会劳动、会动手操作,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劳动。故而
该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学生参与劳动的态度,即立足于“愿不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强
调“会不会”。
二、落实三个板块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必修课。必修课是提高学生基础学力的主要阵地,是个性发展的基矗在实施课改方案时,必
须予以充分重视,我们采用:1.钻研新教材,要求教研员、基层教师学习新教材,钻研新
教材。为此,我们狠抓备课,狠抓教材,教研员不仅自己要了解新教材知识点编排的意图、
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重点、难点,还要指导帮助教师把握新教材,提高驾驭新教
材的能力。早在1994年我们就提倡教研员下基层上实践课,至1994年下半年全室教研员无
一例外地均自觉到浦西、复三孝西凌家宅幼儿园上课研究,取得对新教材的第一手材料。目
前上课实践已形成了制度。
2.研究教法,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相当一部
分教师还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没有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高度去认识课堂教学,这
就给素质教育设置了障碍。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筛选决定把改革课堂教法的
立足点放在“思维训练”上,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研室于
1992年起就开展“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思维训练”的课题研究,各学科根据这个总课题,结合
学科的特点选定课题,成立课题组,以点带面开展研究活动。
3.研究考法,我们根据课程标准总目标和年级分目标的要求,反复学习教学评价的方法。我
们大胆尝试了口试(如语文、英语学科)和操作(如理、化、劳技等学科)考试。有些学科
以平时考核为主取消阶段考试。这样做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负担,让他们可以学得生动活泼些,
教师也可放手教学,有利于向素质教育转轨。
选修课。开设选修课是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主要特点。按课改方案规定,选修课是
由学生自由选择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修习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主要阵地之一。
为了实施课改方案,我们采用:1.组织选修课教师的培训。1995年暑假我区对选修课教师
培训了2次,一次由大同中学教师负责,性备涸穑瑺共培训27门学科,参加的教师多达220
人次。
2.提出分类教学要求。我们根据选修课开设教学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本区10所完
中分成三类。一类是完全按方案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设置的科目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第二类是基本上按方案的要求开设,学科门类虽然比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但是还
是从拓宽、加深等方面让学生有发展的余地;第三类是由于搬迁拆房等原因尚未按要求开设
选修课。选修课都是必修课的延伸,但是延伸不是增加一节必修课,而是要针对学生实际,
或补缺,或提高。
区教研室对这三类选修课在调研、听课的基础上报出分类教学要求,并加强分类指导,保证
选修课的因材施教。
3.加强选修课教学管理。年级组负责选修课的学籍管理,教研组负责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有
的学校,如大同中学、敬业中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选修课学习成绩的评价作了探索性研究,
取得很好的成果。比如大同采用“特长认定”的办法,得到市课程办的认可,并认为这是创
举,也是今后的方向。敬业中学长期坚持开设选修课,每学期将学生成绩记入成绩册,并通
过多种形式展示成果,学生、家长反响很好。
活动课。课改方案把活动课作为一类课程,与必修课、选修课并提,显然不同于过去的第二
课堂。尤其是小学与初中阶段设置该类课程是方案的一大特色。
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采用:1.提供活动课教材。现在作为正式
课,教材就成为首要问题。而基层教师大多数没时间编写教材。于是我们千方百计多渠道地
提供教材。
2.培训活动课教师。在方案试行中,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培训活动课教师,培训形式多样:第
一种是由少年宫组织培训;第二种是能者为师,由基层学校教师参与培训;第三种是邀请名
人或有一技之长的艺人参与培训。
三、抓好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区承担中学劳技、小学《自然常识》和《生活与劳动》三门学科的试验任务,这三门学科
的市级培训也就由我区承担。四年来,我们为全市试验学校培训了数千人次,每次寒暑假培
训参加的人数是其他市级培训无可比拟的。尽管这三门学科教师专职少,兼职多,但参加培
训很少有缺席的。由于教材组与教研员合作协调好,认真负责,每次培训都受到学员的称赞。
我们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自然常识》与《生活与劳动》两门学科的青年备课组既在课改试
验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又使他们在课改中得到了锻炼,他们有的在区、市及全国各类教
学教研评比中获得高奖,有的已被提拔为领导干部,他们都深感青年备课组对自己的培养很
重要。
选修课教师十分缺乏,我们就组织教研员、大同中学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培训。
本区自行培训选修课教师,这在全市属首创。
活动课教师培训的任务也很重,我们就组织教育学院和少年宫、少科站联合办班,也顺利地
解决了本区活动课的师资问题。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非常重要。这几年我区首先注重区教研员的
素质提高。教研室组织教研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还组织教研员下基层上课,
参加课改实践,既了解了教学第一线的状况,也取得了对基层教学的指导权。教研员在自身
提高的基础上,带教基层青年教师,组织他们参加教研科研,今年青年教师向市申报教科研
课题的48位,超过历年。我们还利用学科中心组、课题组活动,组织小组成员学习理论。最
近,我们着重学习“思维训练”方面的理论,并扩大影响、带动基层骨干教师学习。
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以智育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传统的评价机制。
我们于1994年起,制订并实施适应素质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依据素质教育的目
篇4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很难奏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的个性,锻炼他们的意志,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全面素质的提高。下面为大家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让人人获得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的每一份成功都是建立在个人自信心的基础上的,一些智力正常的所谓后进生之所以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使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由于家庭、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学生自信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应把这种差异当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如《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中,我设计了阶梯状的一组问题:1.哪些人乘小艇?2.这四种人怎样乘小艇?3.作者仅仅只是写这四种人吗?为什么?第一问比较容易,后进生能回答;第二问加深了难度,要体味人们的行动特点;第三问最难,涉及到选材的典型性。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需要的满足,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不断进取的力量。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自信,会更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老师一定比学生强”的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提问题,表扬独立见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学习《草船借箭》,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说‘草船借箭’而不是‘草船骗箭’?”“如果曹操用火箭,那结果会怎样?”“草把子上箭多了以后,射来的箭还能射在草把子上吗?”……对于学生这么多疑问,我更多的是给予鼓励,并把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到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就会怀着更多的自信面对生活和学习。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不是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英雄,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在学生表现不理想,答案离标准甚远时,要以鼓励为主,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抬起头”来上课。对于学生学习中的进步,适时地鼓励:“下次肯定会更好!”“相信你还会有更大进步!”,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二、让学生遭遇挫折,增强直面困难的耐挫力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性增强,学生“心气太高”,不如意的事很多,心理脆弱。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受挫折的能力,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直面困难,在挫折中自我调节情绪,克服困难,敢于向挫折挑战。例如有的学生说:语文太难,我不会分析课文。这时,教师就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尤其语文不像吃巧克力那样轻松,不费心力。“愉快、快乐”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而这些往往是下了苦功之后才可得到的。也曾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同时,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如学《詹天佑》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再让学生理解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克服困难成功修筑京张铁路的事。从而让学生懂得:失败与成功往往并存,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放手让学生想、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即使错了也没关系,让他们懂得做什么事都不在成功与否,而在于是否付出努力。这样,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乐观向上的品质。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避免学生心理挫伤
语文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时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成绩差的孩子进行惩罚。惩罚的办法并非用巴掌,而往往是讥讽、奚落或是威逼恫吓。殊不知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以致使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其实,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们宽容一些,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把老师当“上帝”般崇敬,成绩岂会不进步?
四、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每个班级都会由于集体目标和集体领导的影响,以及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班级集体自身的气氛。这种气氛对于小学生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的班集体,会促使其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而如果班上多数人都消极怠惰,那么即使少数同学想要好好学习,也会因为难以抗拒压力和诱惑而最终陷于“同流合污”境地。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形成积极学习的集体气氛。但是,在讨论中出现了同一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并且冷落成绩较差的学生,有些能力强的学生出现了骄傲、看不起别人的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我又开展了“一帮一”活动,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后进生交朋友,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不够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同时我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同学交往,多交好朋友,并且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
五、运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一)导入激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只有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下,方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设计巧妙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内心愉快、行动积极,观察、思维、记忆等活动就会最主动、最有效。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篇5
关键词 文明礼仪教育 职业心理素质 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76
Effects of Etiquette Education on Tourism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TANG Che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of civility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civility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institution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ivility elaborate three aspects of education, aims to strengthen tourism institutions civility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etiquett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tiquette training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与人所从事的职业匹配的心理素质总和,其结构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具有稳定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发展性特征,对职业活动有制约、调节和鉴别功能。它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有所区别,一般侧重于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
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是树立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客观条件,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旅游院校的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与礼仪技巧,加深文明意识及自身素质修养,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是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关键,是培养旅游能人的必备条件,更是促进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1 文明礼仪教育与旅游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1.1 文明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不仅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也反映了整个校园的精神面貌与校园氛围,良好的礼仪文明更是为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掌握基本的礼仪原则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敬人、自律、适度、真诚,常用文明用语,学会沟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灵活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是大学生走向成功,自我提升与实现的重要保障。
1.2 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性和非智力性心理素质,通常一般的职业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于对职业的认知、态度与技能,其它构成要素包括竞争的自信心、经受挫折的容忍度、不断进取的坚毅度、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抉择的自我控制、环境变异的适应等。每一类职业,每一个岗位对人的心理品质的要求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旅游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旅游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服务意识,扎实的服务技能,规范的文明礼仪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准,它围绕着服务展开,更能体现人与人交往、合作的特性。旅游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旅游院校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服务理念与技能的专业旅游能人的核心所在。
2 文明礼仪教育对旅游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灵活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心理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能取得良好的服务效果。文明礼仪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礼仪品质与意识,旅游院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开展礼宾礼仪课程,参加礼仪技巧培训,开展礼仪相关的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使其掌握规范的礼仪技巧,去完善个人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在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中,让客人感觉到温馨与舒适的服务,让客人感觉到旅游人该具备的气质与服务理念,从而实现作为旅游专业人才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1995年,该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在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笔者基于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论文统计分析
发文的数量分布2006年12月5日,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大学生”和“创业教育”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从得到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1~2006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共计144篇(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统的时效性,2006年的论文统计可能不够全面),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呈现出递增趋势和阶段特征:(1)2001年为研究的初始阶段,国内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发文仅3篇,占2.08%,说明虽然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但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2000~200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此阶段研究论文以年均7.5篇的速度增长,说明国内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3)激增阶段(2004~2006年),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激增,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12篇,2005和2006年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18篇、28篇。三年的论文数量占总发文数的77.77%,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发文的主要内容分布以篇名为路径检索到的144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中,有42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占总数的29.17%;有24篇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模式的,占总数的16.67%;有24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总数的16.67%;另有18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的,17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的,分别占总数的12.50%、11.81%。其他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内涵、评价体系等内容。
发文的期刊种类与期刊分布以篇名途径检索到的144篇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主要发表在7类期刊上,其中64篇发表于大学学报,占44.44%,位列第一;38篇发表于教育学期刊,占26.39%,位列第二;16篇发表于科技类期刊,占11.11%,位列第三。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其中发文最多的期刊为《科技创业月刊》,共发文8篇;《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各发表6篇,并列第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高教》、《当代教育论坛》各发文3篇,名列第三;发文2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共18种,具体见下表。
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通过对144篇论文作者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论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其中在高校教学部门的作者共97位,占全部作者的67.36%,位列第一;在高校管理部门的作者共39位,占全部作者的27.08%,位列第二;其他作者共5位,占全部作者的3.47%,位列第三。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概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利用时机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1]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与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综合能力、创业知识结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2]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时机能力的培养,提出时机能力培养是关键,并概括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利用时机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即时机意识、认识时机能力、抓住时机能力与寻找制造时机能力四个组成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利用时机的能力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时机意识;二是认识时机意识,具体包括认识时机的本质、激发学生成功欲、把握时代特点能力等三方面;三是抓住时机能力;四是寻找与制造时机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培养大学生主动开放的心态、冒险与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3]研究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剖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思想改革,应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应设置理想理念教育、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三是教学过程、环节、方式、组织、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与环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既有模拟也有实战;在方式上,应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4]剖析了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两方面着手,具体地说: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认知能力、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坚定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果断、勇敢、敏捷的行动等几个方面;二是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包括多种能力、敏捷的气质、乐观的性格的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与高雅的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最后还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5]概括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应编写涵盖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能力、创业理论、创业指导、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并应以创业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与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政策与法律法规。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6]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还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转变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2)打造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适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4)创新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潜能挖掘的大学生管理体制;(5)创造创业实践的有效环境,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7]分析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通过探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课内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给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与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8]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定位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学科内容、实施规程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一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二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要推进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将创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四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演习场所;五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认证制度,完善学生自主创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六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与设计大赛,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高校的认识、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体系、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9]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得出我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在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1)认识方面的问题,高校师生存在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2)师资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3)课程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0]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热”与“冷”(火爆的创业报告与冷清的创业教学,热闹的创业竞赛与尴尬的创业实践)两个方面的对比,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缺乏利益、教师没有动力、缺乏资金支持与实践场地等问题。
参考文献[11]从高校教育主体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2)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教育意识淡薄;(3)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2]通过对零陵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指出零陵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单一、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要求相差较远、措施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教育模式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零陵学院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四)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13]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可使大学生转变“就业靠国家、靠父母、靠关系”的旧观念,树立就业靠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创业观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14]分析了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高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15]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界定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统称,涉及多种课程,可以界定为: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险精神、冒险精神等精神与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以开发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
(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16]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应通过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检验,应主要从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17]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设计了质量控制系统结构,主要由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的集中,94.44%的作者来自高校的教学与管理部门;二是发文期刊类别的集中,97.22%的文章发表在大学学报、教育与科技类期刊上;三是发文的年代集中,77.77%的文章发表于2004~2006年;四是发文的内容集中,75.01%的论文内容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分布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途径、教育模式、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系,而且还涉及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完全相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研究创业教育,并探析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教学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体系等角度着手研究;统计学领域的论文作者则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虽然各类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但也存在交叉,体现出各自的部门职责与专业特色。
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调查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
发展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紧贴时代,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一般的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而是更注重采用实证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时代背景等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较窄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服务系统、支持系统、政策、成本收益等问题则很少有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过于笼统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教育模式的构建上,而对运行机制、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很少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问题进行研究。
(二)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
一是必须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应对社会上关于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借鉴,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素质、投资收益、资金获取、服务系统以及对就业的促进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尤其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予以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的关键。
三是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的研究。应积极探讨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金筹集模式,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探索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资金保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2]于源溟,明辉.试论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利用时机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黄挚雄,罗安,杨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1).
[4]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求索,2004,(1).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6]刘彩生,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8]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9]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10]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科技,2005,(10).
[11]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12]古月明.零陵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5).
[1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月上).
[14]袁美学.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9月下).
[15]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3).
篇8
但是每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不同也要求他们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每一个较为专业的大学由于专业的不同,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农、林、化等较为理工科的专业学校在文化素养教育上的做法和师范、美术和音乐偏文科的学校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学校,由于专业的不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文化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也应有所差异。
本文以旅游专业为例,分析旅游专业类的院系如何设计、开展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
一旅游业文化素质特色解析
1文化素质的概念
大多数教育专家都认为“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内化成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包括精神、态度、心灵、价值观等。一般来说,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四个素质是紧密相联系的。道德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证[3]。可见,文化素质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基础[4]。
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学识等[5]。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累积的知识和以知识为媒介而逐渐养成的一种习惯和能力[6]。文化素质是内在的、隐含的,通过人的言行外显出来。因此,文化素质是态度、习惯、方法、能力、行为。文化素质的这些特性就要求文化素质教育要内外兼修,注重文化成果转化的生命形态,特别是做人的态度、境界,做事的智慧和方法[7]。
2旅游业中文化素质的特色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旅游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是以旅游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旅游者离开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感受、体验不一样的文化。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文化体验的性质和特征愈益鲜明地表现出来。随着旅游者文化素质和品位的提升,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变革,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需求也随之增长,形成了以文化为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新的旅游产业。
旅游消费本质上是文化符号的消费,旅游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歌舞、节庆礼仪、餐饮住宿等外显形式的消费,获得内隐的文化所指。
旅游作为文化体验和文化符号消费活动的特征对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围绕着文化符号这个核心来设计和提供。整个旅游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也就是一种文化创意活动。旅游从业人员就是文化创意者,他们根据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开发旅游目的地、设计旅游线路、创造符号化的旅游文化产品、提供富有文化特色的服务。这一切活动既要有鲜明的文化表现形式,又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
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创意者的身份对其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他们必须知晓自己的本土文化,更要了解旅游者的地域文化;其次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展示的实践能力,在他们设计的旅游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文化内涵。该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得到了行业需求调查的验证。为了了解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笔者选取了上海八家大中型旅游企业作为调查采访的对象,他们在行业中均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意见可以反映整个旅游企业的意见。调查以中高层管理者为主要对象,主要采用面谈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采访谈话均全程录音。根据两项调查数据分析,八个采访对象均认为文化素质对旅游从业人员非常重要。在应该了解的基础知识中,应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各个地域文化、历史、娱乐知识等。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表现形式可以从访谈中常出现的几个关键词中体现出来: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融会贯通、有修养、有气质、会娱乐游客、擅长接待游客、心理素质强、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行业。他们对文化素质的基础知识要求更高更广。他们要求行业人员不仅认知这些知识,还要内化这些知识,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过程中自然地体现这些知识,特别是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本土文化更应该反映在他们的态度和服务行为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富有本土文化的内涵。这种高文化素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种文化自觉性,在服务过程中要学会创造性传承民族文化,注重文化的理解、贯通和传播。同时,旅游行业服务性的本质也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擅长和不同的游客打交道。
二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其他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地的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素质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建设改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的内容详见下表1。
(注:本表改编自王义遒[8])
从表1可以看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每一个版块都有其各自的目标。第一课堂的开展帮助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化知识的认知;各种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感受各种文化现象的魅力;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则为学生感受各种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各种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感受;校内外的各种实训实践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从而通过体验提高能力,把知识内化为素质。
2旅游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旅游专业属于应用型较强的专业,特别强调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旅游专业就能更好地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素质对知识、能力起着主导作用。知识是素质的基础,能力是素质的表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使命就是强调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素质[9]。对旅游专业而言,文化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获取、能力提高的过程。
笔者非常赞同宋彩萍等的观点:文化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内化过程是一个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因此,文化素质的教育是一种渗透性、养成性教育,在认知解读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感受和体验,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和素质的过程。据此,笔者认为旅游专业文化素质养成教育应该采用“三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是解读板块、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些版块要围绕旅游、文化和服务三个关键词来设计。
(1)解读板块
解读版块主要以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主要途径,以帮助学生解读文化、认知文化为主要目标。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和专业课程两大部分。文化素质部分应该是体系的核心,并且各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中也应充分融入文化的因素。
文化素质课堂也应按照旅游业对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素要求来模块化。第一模块是核心必修课程,包括历史(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人文地理(包含各个地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等第一课堂,这是响应旅游业对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文化知识要求这一特点设置的。第二模块是必修课程,包括语言、跨文化交际、心理学等课程。旅游业是服务业的特性要求从业人员能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同时能帮助游客解读中国文化和景点,因此语言交际能力、了解游客心理、增强从业人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核心能力。第三模块是选修课程,包括接待礼仪、逻辑、文学、音乐绘画、美学等课程。旅游业属于服务接待业的属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调节气氛、娱乐游客等能力。这些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修养,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除了文化素质课堂以外,文化素质的教育也应渗透到其他课程中。例如,各个专业课程也应充分结合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从而体现办学特色。同时,在其他素质课程例如外语、体育中充分结合旅游专业的特点。例如,外语课程可以以旅游作为场景设计学习任务,而体育课程则可以以休闲游戏活动为主要内容。
在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中,课堂课时是不能囊括繁多的知识内容的。因此,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实现1+1>2个课时的效果是重中之重。为了配合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旅游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此,设立文化素质自主学习中心、建设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建立文化素质试题库等都是很好的途径,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的平台。
(2)体验板块
体验板块主要以开展各种第二课堂和校内活动为途径、通过各种体验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文化的感知、内化知识为主要目标。
体验板块是解读板块的延伸和扩展。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广泛开设第二课堂,以配合第一课堂的学习,实现1+1>2的效果。旅游专业的第二课堂可以包括各类文化、文学、历史、地理等书籍的阅读,也可以包括各类网站的浏览,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对世界的感知。各个旅游专业可以按照各自专业的特色,给学生列出阅读的书目和参考网站,并要求学生提交阅读报告。
除此以外,邀请各类专家入校举办讲座,把讲座常态化、精品化和系列化,帮助学生感知各类文化现象,例如各类古典音乐赏析、如何欣赏中国画、影视评论、古典戏剧赏析、旅游文化系列等的讲座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感知文化,从而塑造自己的行为。显性的环境包括校内各种人文景观,建筑物和教室的装饰等,一个处处散发着浓厚旅游文化氛围的5A级景区校园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隐性的环境包括校训和行为规范等,是文化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统一校训指导下,老师和学生共同培育校园行为文化模式[10],充分调动大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参与到校园行为文化的培育活动中。
在这种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是体验文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开展各种文化体验活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节、戏剧节、旅游节、西方艺术节等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各类文化。同时,还开展高雅艺术引进校园活动,鼓励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文艺演出和音乐会等。
(3)实践板块
实践板块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训实践活动为途径、以帮助学生体验各种文化现象、提高能力为目标。文化素质的养成非常注重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操作,学生感知的知识才会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实践活动主要由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校内实训可以通过整合各个文化素质课程之间的实训课时、利用学生社团等开展各类文化素质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组建各类社团,开展相关活动,例如书画协会、戏剧社、杂技社、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旅游协会、登山协会等。同时,文化素质课程的实训课时加以整合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例如中国戏剧节、旅游文化节、传统文化节等,通过主办这些活动,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内涵,从而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校外实践活动是校内实践活动的延伸。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考察人文景观,到实际的文化场景中体验文化、感悟文化、解说文化、传播文化,从而内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走进社会,了解游客需求和行业需求,操练服务技能,在服务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上述三大板块是相互依存、依次递进的关系。学生通过对文化知识的解读,提高了知识的认知度和积累,通过体验和实践环节逐渐把认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能力、情感和意志,最终通过态度和行为展示出来。当然,三大板块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体验板块中的第二课堂既包括解读认知的部分,也包括体验的部分,是解读和体验两个板块之间的过渡;而实践板块中学生举办参与的各类文化活动也是体验板块和实践板块的过渡,即包含感知部分,也包含体验和实践部分。而学生花在体验和实践板块的时间应该远远大于解读的板块,这样才能符合文化素质渗透性、养成性教育的特色,从而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整合这三大板块才是取得文化素养养成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总之,旅游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旅游专业院校必须建立以文化素质课程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采用解读、体验、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练相结合、技能和素养相结合”的手段,让文化素质的培养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要实现这“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需要相关院校的管理方在制度和经费上加以配合,例如成立由校、系领导牵头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心,来统筹和管理全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事宜;增加文化素质课程教师的进修机会,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提高整个院校和专业的办学规格和文化内涵,办出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树道,邱学青,李正,刘思安.我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A].第五届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交流论文,1998(11).
[2][8]王义遒.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99-111.
[3]杨叔子,余东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8(3):3-7.
[4]、[5]宋彩萍,王丽平,王静.对文化素质教育特征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1-3.
[6]张浩.趋向整合: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复杂性[J].现代教育管理,2011(6):77-80.
[7]林光彬.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7-8.
篇9
1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1.1人文教育概述
人文教育意在表达教育就是对人的教育,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分数、技能技巧逐渐被重视,而忽略了“育”人。教育的特征就是人文性,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培养。人文教育提倡以人文本,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渊博的人才为教育思想,注重对人性的提升以及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不仅要通过浓郁的文化熏陶,还要通过自我感悟,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在大学开展人文教育,在发展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入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关怀,培养良好品德,寓教于乐,多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由、自主学习以及精神、价值观的发展等全面发展。
1.2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
体育教育通过体育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体育素养,而人文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两者互相关联,互相促进。无论是体育技能还是人文素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是以人文载体实现的。体育教育是外在表现,人文素养是内在追求。高校体育教育是以培养体育素养为目标的,现代体育发展,不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既注重培养外在的身体健康,也注重内在品质与人文关怀的提升。
2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促进,高校在进行体育教育时,常常把培养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观点放在首位,忽略了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提倡人文教育,又落实不到实际教学中,造成学生的体育知识技巧能力得以提升,但内在修养不高。
2.1是时展需要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虽然为学生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教育偏向技能,缺乏人文素养,导致不少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是“无所谓、没感觉”“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室外玩玩”等,造成学生知识积累与内涵脱节。重知识、技能教授,忽略思想引导、人文关怀、情感体验,虽能满足学生的学分修习,完成教学任务,但偏离了教学本质。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培养的是身心同步发展的综合人才,而这种教育模式已满足不了社会越来越高的人才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这就要求在体育教育中加入人文教育,提高学生成绩同时提高内涵,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基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2.2体育教师的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只有具备更高、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体育技能,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进修、终身学习。目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虽达到较高水平,但随着学生网络知识与技能接触的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广泛,大学体育课程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强身健体、学习体育技能的课程,他们想要学到更多体育相关知识,若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技能不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了教师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与修养,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办法
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体育教育者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构建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3.1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拥有良好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才能为教学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思想,树立新型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育的影响,将体育教育看作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练习、学习,巩固自身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人文素养与学生实际生活、社会经验结合,加入自身教学经验,整合分析,对学生正确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友好相处,既做到“学高”,又做到“德厚”,才能在体育教育中做学生的知识技能教授者,人文素养引导者。
3.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生源地分布广,学生素养良莠不齐,因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想与人文教育相融合,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善于利用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积极态度和自主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批评,以学生为主体,多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例如在武术课技巧教授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演示,然后学生互相演示、纠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主动学习。针对动作不规范的同学,要耐心教授,请同学示范,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评价中采取多样化教学评价方法,让同学根据自身标准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让学生在评价中欣赏别人,提升自我,加强人文素养。
3.3构建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开展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就要按照素质教育要求,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发展体育教学的空间,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突出体育专业的专业特色,高校体育专业是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课程,在体育课程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娱乐、文化、历史等融入其中,增加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特色体育课程模式。其次,要拓展学生视野,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让学生加以了解和评价,增加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教育、体育产业发展的了解,培养自主判断能力。最后,体育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体育教育中,应传承传统体育教育中优秀的项目和体育精神,批判的继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将其融入到现代体育教学进程中,增加体育教育的人文性。
篇10
关键词:美育;共性;综述
笔者通过对华北地区(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华南地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西南地区(云南农业大学、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西北地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地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华东北地区(南京农业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省属、重点大学、全国一本、职技学院、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8所农业院校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等8所非农业院校,在教务处、研究生处开设课程、学生处、团委开展活动等方面对大学美育的共性进行了认真的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对农业院校与其他院校大学美育的共性作出如下综述。
一、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性的认同
在大学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道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美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已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美育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美育课程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强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个性,使之成为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各种类型、各个层次人才的一种整体性教育活动。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在教育中形成互补的关系,谁也不能代替谁。
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人们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一个人健康心理所要求具备的心理素质;而美育是从审美角度,通过人们对现实的审美视察,在审美实践中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丰富其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提高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从而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其创造能力。因此,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大学美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言辞、美的理性、美的气度、美的结构,揭示新思想、新学科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美好追求,从而开发学生智力。
二、美感共同性的表现与个性关系的认同
(一)美感的共同性有哪些表现以及与个性的关系
美感的共同性体现了美感的共性特征。在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中,蕴涵着时代、民族、阶级、人类社会的共性。其表现为:
1.时代共同性。生活在相同时代的人的美感,具有这一时代人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2.民族共同性。属于同一民族的人的美感,具有这一民族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3.阶级共同性。属于同一阶级的人的美感,具有这一阶级所共有的美感特征。
(二)造成美感差异性的原因和表现
美感的差异性是由审美主体的个性特征决定的。个人的境遇、性格、职业、文化修养、实践等千差万别,这种不同,造成了美感的差异性。美感的差异性表现为:
1.时代差异性。受时代的物质条件、社会关系以及一定的政治、哲学、文化等思想的制约,形成的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以及爱好等,表现为不同时代的美感差异性。
2.民族差异性。由于各民族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地域、性格、趣味、爱好等的不同,这种不同又渗透到美感中,形成不同民族的美感差异性。
3.阶级差异性。不同阶级的人的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的不同,形成了美感差异性。
4.个人差异性。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道路、命运和遭遇以及文化修养与心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个人的美感。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由于以上的不同,所引起的美感是不同的。个人的心境、情绪的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分工的实践的不同,都会影响到美感,表现为美感的差异性。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美育教育改革性的认同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高校美育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一)调整第一课堂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
(二)使艺术教育为通识教育融注人格教育的内容
(三)使艺术教育为通识教育融注生命教育的内容
四、农业院校与非农业院校在推动大学美育方面的共性
(一)成立相关美育机构
1.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美学学科成立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被确立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各地美学研究学会。
3.高校美育教育论坛。
4.各级《美学》杂志。
(二)开设相关美育课程
1.复旦大学开设:《抽象艺术审美与创造》,倡议在全国大学开展抽象艺术美育。
2.武汉大学开设: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等课程。
3.各高校大学美育课程内容大致相同:
(1)理论部分有美的本质、形式美、美感、审美心理、审美能力、审美范畴等基本概念。
(2)审美欣赏课开设:通过感受体验自然景观美、社会美、建筑艺术、桥梁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等,从而掌握审美技巧、增强审美能力。
(三)开展相关美育活动
在笔者了解的农业院校与非农业院校中,各高校开展的美育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乐欣赏方面;美术绘画方面;社团文化方面;宿舍美化方面;文艺竞赛方面。
综上所述,创造来源于实践,美育的实施更讲究“寓教于乐”,人们通常是在阅读一本小说,观看一部电影或是倾听一支乐曲时去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美育作为一种通过生动美好的形象来感染人、陶冶人以及影响人的教育,其情感性有助于克服自负的理性说教,以具体感人的形态或情景为媒介,使人与之在接触的过程中能自然地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陶冶。而美育的最终任务是通过引导人们去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学会在生活中去创造美。因此,美育的实施除了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自发的形成一种美的观念之外,还要加强人们对美的实践,不断提高他们对美的创造力,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2]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