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0 17: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重要知识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临床课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生学好内科护理学对于今后的临床实习、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内科护理学涉及疾病种类复杂多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较多,内容琐碎难懂,学生学习时难度较大。现代护理观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已发生了重大改变,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现代的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及认为的多方位护理,是一种身心护理模式。为了使大中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实习、工作中尽快适应整体护理模式,也便于学生理解内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将案例教学法贯穿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护理病例应用于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以及教师总结归纳实现临床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能将枯燥的内科护理学理论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病例,闫蕊的研究表现,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但由于中专生和大专生自身特点的不同,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内课护理学教学和大专内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结合笔者近两年讲授这两类群体内科护理学的体会,现对比分析如下:
一、两者的实施过程是类似的
1.教师提前选好具有针对性、适用于所学内容的案例,并展示给学生。案例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1)典型性,案例来自临床实践,不可太复杂。(2)知识性,必须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融合在护理案例中。
2.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基础水平设置难度各异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注意启发性,诱导性和可争辩性,使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学生分析探讨病例并回答问题。
4.老师详细分析总结病例,并点评学生的回答。
5.学生书写病例报告。
二、两者具体步骤中学生分析探讨病例的主要方法是不同的。
根据中专生和大专生共同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给予其同一病例,提出相同问题,结果发现中专生更适合于小组讨论法,尤其是要求各小组先给自己命名一个代号,中专生的课堂氛围顿时就活跃起来,小组成员积极地寻找能代表小组特色的代号。代号环节完成后,教师鼓励小组之间就分析病例是否正确全面、回答问题是否正确全面进行比赛,实行奖惩制度。小组成员就会积极查阅资料,展开激励的讨论。
大专生则更适合随机发言,任意补充,没有小组的概念,大家畅所欲言,不断地分析、探讨,查找相关资料,使病例材料逐渐清晰明了。
三、两者具体步骤中学生分析病例,讨论问题的结果是不同的
相同的病例,针对提出来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相关问题,中专生讨论的结果偏重以教材为主,照搬教材相关知识点,整体护理观念淡薄,不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大专生则以教材相关知识点为参考,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整体护理的理念分析患者各项体检指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较完整又贴合患者实际病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四、两者实施的最终效果是不同的
第二次课反馈上一次课案例分析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中专生明显没有大专生掌握得牢固、全面。期末考试中涉及利用案例分析法学习的知识点,中专生的正确率没有大专生的高。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知,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内科护理和大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刘博、马艳玲指出,当前中专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低,自制力差,学习目标、动力不明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用案例教学时,要先提高他们参与小组讨论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加强巡视,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大专生相较于中专生,学习的自主性较高,学习的基础较好,逻辑推理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在使用案例教学法时,不拘泥于小组形式,鼓励个人随机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提高课堂效率。
综上,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篇2
目的分析目前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分析近几年我院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显示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因素,均可对医学院校护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结果针对上述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困境的思考,建议学校可采取激发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和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便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结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寻在课程学时偏少、畏惧心理、等多种负面影响因素,对此,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关键词]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思考
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学科目之一,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面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1]。但显示情况是,由于各种原因,生物化学教学的发展收到抑制,学生的学习质量不断降低。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对生物化学的一线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学时偏少
随着目前社会和护理行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增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等多门新型课程,还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的课时也越发紧张,导致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董芳娟[2]的研究报告显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2.64%,有56.41%的护理专业学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学生比例仅为32.13%,两年的大部分掌握学生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报告指出学时的缩减程度与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学时缩减程度越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越低。
1.2学生的畏惧心理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且还具有知识架构庞大、复杂,知识点众多等特点。学生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极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3]。
1.3教材混乱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对护理部门统一规划教材,而是教师或学校自主选择教学教材[4]。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方面可能会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导致教材虽然贴合院校实际情况,但存在教学内容删减较多,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满足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学校使用传统教材,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点经典等优点[5]。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知识点落后、教学知识结构庞大、理论性过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缺点。第三种情况是学校选择权威性外校编纂的教材,可能会出现与本校实际情况不符、教学专业偏差性较大等缺点。且教学教材混乱,也会导致教师对教材只有粗略的了解,上课时讲的内容还是原来教材或老师认为经典教材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6]。
1.4教学方法固定
中国绝大多数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乏新意,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对于此,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或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但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较低等因素,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未有明显的体现。一项关于生物化学影响因素的研究[7]指出的,有43.8%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内容难学,有53.1%的学生认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感觉到学习吃力,这真实的反应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困难矛盾。
1.5师资不平衡
优秀的师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在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由于社会对护理的轻视和对医学的重视。当前大部分院校都将优质教师投放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护理专业分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学质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2对策
2.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向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课期间认真听讲,课后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建议:(1)在第一次上课前,首先向学生阐述生物化学对其日后工作和考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取例向学生讲述生物化学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重视。(2)教学最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处进行导入,让学生自然而言的进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利用女生的减肥心理引出脂代谢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夜盲症”“败血病”引出维生素的相关内容[8]。
2.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学生能熟练进行护理操作为主要目标。且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也是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基于此,建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简略讲解。如此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第二,学校还可以打破教学上固定的教学顺序,现教学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等静态内容,在教学物质代谢过程与调节机制、能量代谢等动态内容,最后再进行肝脏的生化特点、肝功能的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到人体脏器功能的内容。调整授课进程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序,提高其学习效率[9-12]。
2.3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的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学校可引进多种适宜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出讨论的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选取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利用痛风症的致病机制讲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利用其治病机制讲解核苷酸代谢的相关理论,利用“三高疾病”讲解营养代谢物相关联系。通过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13]。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生物化学内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利用动态图形直观的表现出现,简化学生的教学内容,利于其理解和记忆。
2.4归纳总结法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不仅多,还比较零散,但多个知识点之间又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时很难将所有知识点完全串联起来,了解每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课程完成后,老师可借助知识点关系网图,将三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进行领悟,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其次,知识点关系网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绘制一次知识点关系网相当于将生物化学的知识再次复习一遍[14-16]。因此通过知识点关系网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点关系网图。
3小结
生物化学教学是医护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其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显示,现在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多种教学困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建议学校通过利用多种措施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归纳总结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作者:蔡洲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田野,吕学儒,李树香,等.基于护理岗位需求的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护理研究,2013,27(19):2018-2019.
[2]田野,吕学儒,赵蕴珍,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材改革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29):3294-3295.
[3]金国琴,姚领爱,胡海燕,等.本科护理学《医用化学与生物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建议[C].//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2013年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25-28,148.
[4]杨平,王成杰,许晓宇,等.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初探[J].青岛医药卫生,2012,44(5):390-391.
[5]吕会茹,李姣锋,牛小艳,等.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应用探索[J].全科护理,2016,14(17):1827-1829.
[6]夏春梅.基于认知理论的医学双语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27.
[7]杨晓云,李桂芝,杨晓,等.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6):868-869.
[8]师忠芳,袁芳.实验教学对医学及护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3):2964-2965.
[9]丁珍珠,金瑞华,郑洁,等.护理专升本教育形式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228-230.
[10]施文艳,陆璐,王以薇,等.高职护理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4):245-246.
[11]李彬,陈永春,刘昆,等.开设医学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17-1119.
[12]梁树才,尹丽,李先佳,等.PBL在医学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9):896-899.
[13]刘松梅,彭永祥,周新,等.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与诊断》课程中的实施[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2):1219-1222.
[14]尹丽,于海英,蔡智慧,等.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4):571-573.
篇3
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此,除外出进修学习外,主要靠平时刻苦钻研,在学习和教学中积累资料。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不少考题与临床病例、药理知识等联系紧密,这就要求相关专业教师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资料,还要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科学知识及新进展,定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教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就应具有“一桶水”知识的要求。
二、认真备课
(一)备大纲
教学大纲和CLEN考试大纲是指导教学的重要指南,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标准及尺度。因此,在开课前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大纲,深刻认识外科护理学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钻研外科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制定出全面的授课计划,要遵照大纲的要求,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树立正确的学术观点和思维方法等。
(二)备教材
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精选教材内容,努力做到“懂、透、融”。懂,即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概念要搞清楚;透,即在弄懂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清楚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前后连贯的内容,分清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融,是把教材内容的目的性、系统性、思想性及科学性融合起来,努力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得心应手,这是讲好课的重要基础工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了解考试的题型,掌握考试的重点及难点。
(三)备学生
我们钻研教材、备课、讲课的教学效果,最后要落实到学生,老师每节课讲到相关内容时,便会为学生指出重点、难点和考点,并让学生做上记录或标明记号。如此,在外科护理教学中恰当地渗透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里相关知识点和考点,做到巧妙结合,重点突出,难点简化。
(四)备教法
教师不仅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学习方法,教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临床外科疾病的集训、见习以病案讨论、病例分析形式为主,培养学生按护理程序的护理工作方法,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教会学生自己找到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护理等方面的规律,掌握常用的护理操作规程,对症护理及特殊护理措施及技术。鼓励学生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五)备教具
教具富有说服力,形象逼真、生动具体、使用简便,易学易记,效果较好,可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教具有挂图、图表、标本、模型、实物、仪器、幻灯片、教学影片、录音、录像等,每节课使用什么样的教具,教师应在教案中列出,以便熟悉,到时携带,以免遗漏。
三、教师善于归纳总结
篇4
关键词:中职;现代教育技术;护理教学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价值
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缓解中职护理教育中实践资源空缺的问题,因为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实践资源有限,多数情况下理论学习占比更大,临床实践的机会比较少,但是依靠现代教育技术的融入,可以实现临床护理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护理专业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护理实践案例资源,由此确保护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之间的差距朝着更小的方向发展[1]。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护理学习氛围,激发中职护理专业学习积极性,引导实际的护理知识学习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相比较其他专业而言,护理专业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需要夯实的护理理论基础,需要具备熟练的技术储备,否则就难以做好护理工作。依靠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创新性护理教学格局的创设,融入更多灵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职护理教学策略
(一)立足学生学习诉求,实现护理信息化格局的创设
引导中职护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是现阶段中职护理教育的基本诉求。对于中职护理教育工作者而言,在此过程中同样需要以学生学习诉求为基础,找到学生护理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以此为基础实现对应护理信息化格局的创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效果。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准确了解学生知识盲区的前提下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以新生儿沐浴抚摸教学为例,看似简单的护理知识,在学习完毕之后似乎很多学生都反馈自己全面掌握了这一内容,但是一旦到了对应的模拟实验中,教师总会发现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实际抚摸的技巧,此时又缺乏足够的实习环境,因此教师可以使用simbaby高仿真婴儿模具,通过使用模具来进行对应手法和技巧的演示,接着要求学生自己上手进行整个流程的操作,其中主要包括液体温度的控制、婴儿沐浴时间的控制、沐浴方式的选择、沐浴禁忌、沐浴需要遵循的程序、沐浴抚摸的基本方式、沐浴抚摸的动作、沐浴抚摸的力度等知识点,这些都可以通过实际的模具操作反馈出来,学生依照实际反馈的结果可以找到自己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不断地仿真练习中,找到实际技术控制的节点,由此实现自身实践操作素质的不断提升。在这样的信息化的护理格局中,学生有更好的实践操作机会,而这些也将驱动实际护理教育教学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发展。
(二)巧妙融合多元信息资源,增添实际护理教学趣味性
兴趣是第一老师,这就要求在中职护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护理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此方面笔者认为实现多元信息资源的融合,确保实际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2]。教师需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从信息资源丰富性入手,从中职护理教育目标入手,实现实际多媒体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使得护理课堂展现出趣味性的特点,继而激发行为主体更好地参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如在“婴儿护理”相关知识点教学的环节,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护理课程的兴趣,教师收集和整理很多网络上散布的婴儿护理工作的误区,要求学生以判断对错的方式来进行抢答,并且说出对应错误的原因,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教师收集到的多元化信息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这些都成为实际判断对错的重要素材,并且成为考核学生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材料。如果是视频资料的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视频中新生儿爸爸或妈妈的行为,看看其护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是实际文字情境,就需要学生从文字描述的角度,去思考是否存在护理误区,并且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或危害,由此增强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如果是图片的方式,可以实现正确护理收手法和错误护理手法之间的对比,由此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确保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实际的护理课堂。小组竞赛模式,可以通过计分的方式来进行,小组答对一题计为一分,由此累积下去,看看哪个小组可以获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际婴儿护理知识的误区进行总结和归纳,使得全体学生对于婴儿护理知识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
(三)发挥立体呈现的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护理知识
中职护理牵涉很多抽象性的护理知识,此时如果学生没有灵活的护理逻辑思维,就可能影响其对于实际护理知识的理解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师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立体呈现中的效能,由此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对应的护理知识,而这些将会驱动实际中职护理工作朝着更加高效化的方向发展[3]。以中职护理“压疮的护理技巧”知识点学习为例,实际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压疮的护理知识,懂得严格依照对应的护理技巧来进行操作,由此实现护理技能的不断提升。很明显,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如果单纯依靠“灌输式”的方式来进行,就可能影响学生对实际知识的有效掌握。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立体呈现的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对应的护理知识。详细来讲述实际的护理教学是这样开展的。其一,运用多媒体来呈现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知识,使得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有着初步的认知,选择的素材也尽可能以动态的视频或图片来呈现,确保学生对于实际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其二,以视频演练的方式,慢慢地展示压疮的护理操作流程,并且每一步都进行精细化的讲解,教师还会适当地进行技术动作的演练,由此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对应的动作要领,确保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进入更深的层次;其三,将课程中关于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结,设计出对应的微课资源,并且将其上传到对应的共享学习平台上去,这样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对应的微课资源,甚至可以针对实际微课资源提出对应的问题,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由此创设出更加良好的交互环境,这也是引导实际中职护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节点。
篇5
一、教学对象和教学准备
(一)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对《内科护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然而有些基础稍差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信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学习本次课程之前已学过消化系统疾病概述和《胃炎》疾病,对胃肠道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常见症状、体征已有大概了解,若教师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能促使学生完成部分自学与讨论。
(二)教学准备《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其他临床护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本节课内容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材《内科护理》第四章第三节。本版教材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结构合理,知识点全面且能较好地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方法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起到导向作用、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研究,所以,教师要选择能突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要以病例分析教学法为主,渗透讲授法、演示法、设问法、讨论法、鼓励法等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二)教学过程1.启发学生讨论:同学们有没有在秋冬交替的季节感到过上腹部疼痛?如果有,腹痛有什么特点?周围的亲戚朋友有没有患溃疡病?如果有,他们是如何治疗的?溃疡对患者会带来哪些危害?通过启发讨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本次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导入本次课的教学目标。2.创设情境,设疑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请学生观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出血的大病例:患者男性,48岁,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伴反酸5年,多在餐后1小时出现,至下一餐前疼痛缓解。5年来,每于气候变化、饮食不当、劳累时有类发作,自行服雷尼替丁和硫糖铝等药物后腹痛缓解。3天前饮酒半斤后,上述症状再发,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6小时前呕血4次,呈暗红色,总量约900ml,排黑粪2次,约500g。体检:T37℃,P120次/min,R24次/min,Bp80/50mmHg。神志恍惚,皮肤苍白,四肢厥冷。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并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1)该病人消化性溃疡的类型是什么?(2)现在出现了哪一种并发症?(3)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是什么?(4)对此病人现应如何护理?
3.设疑并列出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示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当攻击性增强,防御性减弱时就会出现溃疡。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教师要强调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病因、胃酸在溃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图片简单介绍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与研究,帮助学生理解溃疡的病因和病机,为后面用药护理的学习做准备。
4.重点讲解消化性溃疡的身体状况,包括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的观察两部分内容,其均为护士执业考试的重点,其中,并发症的观察和判断是难点。教师可以主要采用讲授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精讲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之后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特点,并让学生注重不同类型溃疡在疼痛部位、时间、性质和节律性上的区别,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消化性溃疡的身体状况,帮助学生掌握好“胃溃疡常在1/2-1小时发生,为饱餐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餐后3-4小时发生,为饥饿痛,且有夜间痛”等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另外,教师要注意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大病例的问题(1)。溃疡的4大并发症需要学生重点掌握,更应精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设问与质疑,引导学生回忆在《健康评估》中腹部评估章节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回答大病例的问题(2)。
5.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溃疡的辅助检查,利用大量图片,使学生对胃镜检查、龛影等知识点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6.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溃疡病的护理评估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已基本掌握了溃疡病的特点,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学护理诊断及护理目标部分,让学生总结归纳出问题(3)的答案。之后,教师给予评价,并及时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7.护理措施部分的重点内容是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对于这部分的讲解,教师可以主要采用学生集体讨论及设问质疑的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演示讲解部分小知识点。如用药护理部分设问:用“已经分泌出过多的胃酸怎么办”引出第一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抗酸药;用“能不能让胃酸少分泌些”引出第二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胃酸分泌抑制药;用“可不可以把已经形成的溃疡藏起来”引出第三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黏膜保护药;用“导致溃疡的罪魁祸首是谁”引出第四类抗消化性溃疡药即抗幽门螺杆菌药。这样,通过设置问题、开拓思维,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从而营造了积极学习的氛围。本部分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回答大病例问题(4)。8健康指导部分,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教师扮演病人,学生扮演护士,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总结能力,使学生巩固知识点,同时要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临床整体思维。
(三)课堂小结及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教学环节的学习,全体学生对学习目标已经掌握。为了使学生强化记忆、巩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提供反馈,教师要改进教法,同时学生要改进学法,进行当堂练习。教师可以结合病例分析题评价学生,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对此,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4个不同的临床病例(4个病例针对溃疡的4个不同并发症编写),并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A3型题的形式提问。学让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并总结。之后,教师给予评价。
三、教学效果
以病例为中心、边学习边反馈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以往先讲授知识、最后检测反馈的常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还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要求用大量A2、A3型题对教学效果评价,这为学生的个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笔者将上述方法引入“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章节教学中,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四、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诊断学;案例教学;成绩考核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同时也是多可学科联通的桥梁。在2001年《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lobalMinimumEssentialReqquirement,CMER)中提出临床医师必备的4项能力[1]:医学基础知识;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沟通技能和临床技能;均能在诊断学的学习中得到训练和提高,故诊断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以往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教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课,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3]。传统诊断学理论内容包括疾病的问诊,疾病的症状,疾病的体征。很多不同的疾病在症状和体征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何进行区分,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为了找出一种适合于诊断学课程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习记忆负担,我们开启了以下的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选择2013和2014级的同学为研究组,两个年级共有学生809名,男性为452名,女性为357名,年龄(20.0±0.4)岁,另选择采取传统教学法的并且已经毕业的2011级2012级的学生为对照组,两个年级共有学生817名,男性为501名,女性为316名,年龄(20.2±1.0)岁,经比较分析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组间的互相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老师一致,考试内容一致。2.方法本次我们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为了能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我们将诊断学理论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为知识点的学习,第二部分为知识点的融合学习。①知识点的学习。把知识点以纵向的方式逐一讲解,尽量使同学记忆。②知识点的融合学习。在把纵向知识点讲授完毕后,用病例的方式让同学们对每一个实实在在的病例进行剖析,具体的操作如下。在进行讲课前先进行案例的选择和相应问题的设计,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围绕教学大纲的重点内容进行,所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以及相关性。而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哲理性和启发性;在授课的前一周向同学们布置案例,要去学生根据案例复习教材的内容,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也可以到网上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并将获得的信息资料整理;然后是病例的讨论,谈论的方式又小组讨论以及集体讨论,每个小组由5~6个人组成,讨论结束后选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补充,小组讨论之后开展集体讨论,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是归纳和总结。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消化能力,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再一次的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讨论的过程给予肯定,以及指出相应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最后是课后作业。课后的作业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和讨论的问题布置。3.评价方式教学接受后,采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试卷由记忆体、理解题以及分析题组成,总分为100分,考试的内容与2011及2012级的试卷内容一致,提取2011级和2012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4.统计分析数据的分析均在统计软件SPSS22.0中完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分析,组间的数据比较后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
二、结果
2013和2014级经过案例教学的学成诊断学课程成就明显高于2011及2012级的学生,具体的结果见表1。
三、讨论
《诊断学》是一门论述疾病诊断的课程,是医学的一个主要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其具有相当深的理论程度也和临床医疗实践紧密相关,因此对于教学和学习掌握均带来一定的困扰。对于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采用的是灌输式的被动教育模式,学生课堂听课比较枯燥、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的不理想[4]。案例教学是目前教学方法中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发生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和医学院。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促进知识实践与迁移,从而实现理论至实践的一种优秀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师生提高课程的综合素质,首先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得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此外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5,6];而对于教师而言,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业务的素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本次的研究中我们给予了2013年级和2014年级的学生在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采取了案例教学的方式,首先第一步为基础知识点的学习。通过该步骤的学习,把知识点以纵向的方式逐一讲解,尽量使同学记忆。然后就是结合案例进行学习,通过案例的选择、学生对于案例相关知识的预先学习、小组讨论、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等方法,系统的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本方法的教学后我们发现该部分的学生诊断学的开始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充分说明了案例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中的良好作用价值。
四、小结
本次对于诊断学的课程学习方式,我们和以往的问题式教学(PBL)与CBL教学合理的结合备。在将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项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为以后更好开展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2,5:1-8.
[2]周汉建,田虹,汤美安.等.教育理念更新在诊断学教学中地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9(1):202-203.
[3]张煜,于洋,谷文杰,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概念图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16(9):83-86.
[4]韩峰,方法.案例教学法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行业,2016,7(12)128-129.
[5]邵广宇,张朝慧,焦金梅.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39-42.
篇7
[关键词]慕课;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学习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13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它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产生的全球化效应。它通过信息网络,向大众提供免费的文本资料和视频课程,并附有在线答题测试、教学评价等相关功能,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便、快捷、高效。慕课方式是新型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节省了教学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是计算机课程中一门基本的操作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的规则、操作方法和技巧。慕课的学习方式,不但可以节省师资资源,更好地进行有效传播,学生还可以自主反复学习知识内容。
1 慕课学习方式的作用
慕课学习方式是以知识点的碎片化为主,知识点是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和学习的内容,这些知识点清单实际上构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慕课学习方式有以下作用。
1.1 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在慕课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作业、讨论等方式都需要有较强的自觉性,否则无法完成应学习的知识点,不能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要想通过慕课学习的评估,必须认真学习知识点,完成相应的教、学、评环节,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1.2 学习体验提高知识迁移率
慕课学习方式中,会有以视频为主的大量动画、媒体资料,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程度和效率。
1.3 教与学并重
慕课学习方式,并不是单纯以传统教学中的教为主,也不是以网络教学中的自学为主,是兼顾双方、教与学并重,可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
2 慕课学习方式的流程
慕课学习方式的流程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以教师为主线,另一条是以学生为主线,两条主线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统一为整体,不可单独分割。
2.1 教师为主线的活动
教师为主线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以下活动。①提炼知识点:对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划分、提炼,形成若干个片段。②搜集资料:对知识点的内容,从网络、教材、参考书中进行搜集资料。③录制视频:录制相关知识点的课程视频。④上传资料:将所录制的视频和相关教学资料上传到慕课平台。⑤创设情境:上课时,教师要进行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情境中。⑥布置任务:对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提出任务要求。⑦指点思路:为学生学习提供学习思路。⑧指导操作: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必要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⑨组织研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研讨,总结知识内容和学习经验交流。⑩评价总结: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是考核评价也可以是考试评价。
2.2 学生为主线的活动
学生为主线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以下活动。①课程选定:在网上选定要学习的课程。②提出疑问: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③在线学习:通过慕课平台进行知识点学习,边学习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④汇总信息:根据知识点的学习,将所学习的内容及有效信息进行汇总,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⑤协作研讨:组内合作,对问题进行研讨,发表自己的观点。⑥测试测评:参加教师对知识点的考核,查缺补漏。⑦知识迁移:将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对知识进行内化,形成自己的理解。
3 慕课学习方式在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3.1 建立慕课平台
慕课学习平台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翻转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技术、云平台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立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共享平台。平台包括文本、视频、动画等多种模式的相关资料,便于学习。
3.2 知识点划分
将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如第4章中设置幻灯片外观一节,具体知识点划分,如表1所示。
3.3 研讨与测试
在学生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对知识点要进行详细的总结,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细化;还要针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综合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3.4 知识迁移
学生通过测评及教师给予的评价,对自己所学情况能有基本的了解,通过慕课平台再次学习知识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迁移。
4 结 语
慕课学习方式是以网络为基础条件的,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在办公自动化及应用软件课程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慕课学习方式在教学形态、教学方式、考核形式方面,都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慕课学习方式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相关人员应该尽可能使一批优秀的、有影响力的课程在慕课平台上进行展示。此外,在慕课模式实施的过程中,针对慕课的课程质量问题、如何评估慕课是否有效实施问题、慕课实施是否提高了教育质量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优化慕课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2]蒋熙,牛云飞.“慕课”模式在医学实习生培养体系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6).
[3]何国平,杨云帆,陈嘉,等.“慕课”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4(9).
[4]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
篇8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2008年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班各200名学生。
1.2方法
按授课次序,2007年采用传统教学法,2008年采用多样式授课法。随机分发100份教师理论授课评议调查表对学生问卷调查。
2授课方法
2.1走下讲堂,走进学生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是一门非常精细、专业性强的课程,课程气氛沉闷、枯燥、单调,授课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本人讲课会间断走下讲台,走向教室前排或学生中间,触及更多学生的目光,进行目光交流,同时拉近了师生间心理上的距离。学生们在听课时,感受到一种师生间的温馨和亲切感。在讲到有关耳鼻咽喉等解剖时,走进学生,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找到一些外观有特色的学生,如某学生鼻梁挺,介纠我们所看到的鼻梁仅仅是鼻子的外鼻的一部分,然后承上启下延伸,讲解到鼻子的结构。
2.2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做课堂的主人,避免填鸭式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强行记忆印象不深。为了让全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氛围中,本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例如在讲解“慢性扁桃体炎”章节时,鼓励学生互相张大嘴,查看对方咽部的扁桃体团块;讲到先天性耳前瘘管时,先告知瘘管的基本形状及位置,相邻座的学生互相寻找。然后在热烈的气氛中接着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参与式的教学中,情绪高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理解力提高。
2.3互换师生角色,增强课堂互动性
每学时课安排3~5min时间让学生上台讲课。用学生自荐和教师点名两种方式,学生踊跃参加。其讲课内容参照教师多媒体课件,也可由其选择带教材,结合个人理解程度发挥。其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锻炼台上的讲课能力,另外,可以激发在座学生的新奇和期待感。学生讲课表现得很活泼。讲课结束时,本人给予肯定和鼓励,再予以适当补充,结束一个知识点。这种互动性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2.4知识点融入实例中解析
充分利用临床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典型生动实例,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如讲到“喉梗阻”章节时,抛出问题问学生为何小果冻在市场上逐渐减少了,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不同的回答中,总结出小果冻底部尺寸正好与儿童的喉入口直径大小相仿,易卡在喉入口处,引起喉腔阻塞;在讲到气管异物时,联系临床夜间收住的一例儿童吹口哨误入气管,随儿童呼吸,整个病区都是有节奏的口哨声,学生们在听课过程中,笑声连连。在贴切的实例中解析知识点,学生易理解,印象深刻。
2.5利用并整合充足的课件资源
耳鼻咽喉科临床专业本科理论课均由耳鼻咽喉科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授课,他们制作的多媒体内容及图片丰富多彩。本人吸取精华,收集相关的图片为课件所用。多媒体图片丰富,尤其是耳鼻咽喉解剖图片,需要多角度、多方位,才能显示解剖站构[1]。同时在临床上注意收集典型病例症状,如将喉梗阻病例典型的四凹症状照片放入多媒体课件中,让课件内容更加感观化。采用多媒体课件节约了板书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讲解,当然课件内容重点要突出,不宜过多、过杂,色彩不宜过杂、过频,以免喧宾夺主。
3结果
3.1学生反馈信息
每次授课后,班级都会记录全班同学对老师授课的特点即优缺点,上报给护理学院,再由学院反馈给教学老师。从教学信息反馈来看:本人授课课堂气氛活跃、互动性强,学生参与性高,缺点是语速偏快。
3.2问卷调查结果
设定8项评价指标,每项满分10分,8~10分为优,6~8分为良,0~6分为差(表1)。结果显示教师情绪饱满100%,授课条理、重点清晰79%,理论与实际相结合87%,师生互动95%,学生参与性91%,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84%,多媒体课件丰富92%,促进记忆77%,各项指标都比传统教学法大幅度提高,表明了多样化授课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讨论
4.1形式多样的授课方法,改变了“填鸭”式的沉闷单一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认识教师与学生关系不再是生产者与被加工的产品之间的关系,而是学生主人翁式参与性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互教互学,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促使学生能掌握课堂内容,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调动。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护理中职三年级的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观察组男生5名,女生40名,年龄在17.5±0.5岁;对照组男生4名,女生41名,年龄在17.2±0.8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均使用《内科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教材。其中,对照组45名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讲解关于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注意要点与护理目标等。同时,以传统的常规护理程序作为理论基础。观察组45名学生在应用常规护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实行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其中,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主要包括:①病案教学法:要求老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临床护理经验,精心设计具有研究价值的病案资料,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护理技巧,提高学生反应能力。②小组讨论法:要求学生从专科护理知识点入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教材知识点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讨论和各小组间讨论。最后老师对各个小组成员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陈述护理重点内容。例如:在开展消化系统疾病护理教学时,老师可在每2个系统疾病中选择1个疾病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首先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问题,如: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等等,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者进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各小组成员就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相互交流、沟通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或者纠正发言的内容;最后老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指出重难点内容。③开展情境教学。在整个内科护理课程创设四次情境教学,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后期阶段,主要采用角色扮演和情境演习两种方式。其中,第一次情境教学,主要安排老师扮演病人,学生扮演护士。让扮演护士的学生询问病人的病史,进行相关护理体检,查看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再由此判断病人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上教学情境开展两次,再采取小组形式由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模拟相关护理情景。例如:开展急性肺水肿的急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等,让学生能够在演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灵活运用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内科护理考试成绩在(84.35±2.35)分,对照组学生内科护理考试成绩在(70.15±2.89)分。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学生的成绩优异,观察组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数据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应用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成重视能力的培养,由记忆性教学转向思维性教学。其中,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要求在课前进行设计,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3.2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病案教学法可帮助学生理解护理知识,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合理结合在一起,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小组讨论式教学主要以问题设置为主要基础,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查阅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情景教学法是创设合理的护理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3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相长
篇10
关键词:中职护理;病理学;栓塞;说课设计
说课可以真实地反映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便于优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促进教学思想的交流,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和驾驭课程的能力①。笔者以中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栓塞”一节为例,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希望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教学内容
(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课程是病理学基础,而《病理学基础(修订版)》是由靳晓丽老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其内容贴合中职教学实际,形式吸引学生,对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病理学基础作为中职护理专业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到桥梁学科的作用。(二)章节分析本节说课内容“栓塞”出自本教材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第三节,它既诠释血栓对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又是第二节血栓形成内容的深化,同时也是梗死的原因,为学生学习第四节做导入与铺垫,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栓塞作为临床常见病,与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也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节课为理论新授课,共1学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与作用,笔者拟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复述栓塞的概念,区分栓子的来源和栓塞部位,列举栓塞的类型。(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等方式,学会准确判断栓塞的类型,分析栓塞的后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对栓塞病人的防护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栓塞的概念、栓塞部位、栓塞的类型及后果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栓子的来源与栓塞部位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她们青春靓丽,思维活跃,求知欲高,但学习主动性不高,喜欢轻松的学习方式,乐于表现自己,渴望被认同,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虽然学习了(解剖、生理等)医学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但缺乏对问题深入思考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更是有待提高。
三、教学策略
依据学生以上特点,笔者决定采取“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采用案例教学法,层层质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励教学法时刻注重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方面,通过课前预习法,提高自学能力;课上通过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等学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四、教学过程
- 上一篇:篮球教学与训练
- 下一篇:融资难融资贵的解决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