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工程材料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偏重于具体实践,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工程材料科学当中蕴涵着丰富的唯物辨证主义思想。
1.1内因和外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液态金属材料凝固时,在液相中会产生具有固相结构的小核心,这就是凝固的内因,足够大的过冷度是凝固的外因,当外因条件具备时,这些小核心就能长大,直至完全凝固。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就不会生搬硬套同义词。例如,热处理的根本原理在于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获得所需的性能。一般教材中,热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都是以碳钢为例来讲的,但是这种普适性的原理不仅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甚至某些非金属材料也是适用的,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对于淬火这种热处理工艺而言,用在碳钢上可以使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提高了硬度;而用在奥氏体不锈钢上则使组织转变为单相的奥氏体,提高了耐蚀性。这就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发展过程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另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零部件正确的选择不同的工程材料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受力的机械零件而言,保证所选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使用性要求就是主要矛盾,首先必须满足;但对于在腐蚀环境下使用的机械零件而言,对材料耐蚀性的要求就上升为了主要矛盾,应选用耐蚀性较好的材料。
1.4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看似水火不相容的一对矛盾,也可以统一。例如,碳钢的力学性能中,强度、硬度与塑性、韧性是一对矛盾,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趋势,强度、硬度越好,那么塑性、韧性往往较差,要提高强度、硬度就会降低塑性、韧性,这正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避免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例如,在常用的工程材料中,不锈钢是耐蚀性较好的材料,但是,在富含Cl-的环境中它很快就会被腐蚀。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耐蚀性评价必须针对不同的具体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
1.6事物的两面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缺点用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变成优点。例如,在碳钢中,硫元素和磷元素一般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硫会引起钢的“热脆”,而磷则会引起钢的“冷脆”,并且这两种元素均降低钢的焊接性能。但是换个角度思考,所谓废品只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是否有能够用到这些“缺点”的地方呢。利用这种易脆的特性,用来制造炮弹的弹壳,不是正好可以增加弹片的碎化程度,提高炮弹的杀伤力。
2.结语
篇2
受有关方面的委托,我先后参与了瑞环同志的《学哲学用哲学》和《辩证法随谈》两部书的整理和编辑工作。这两部书出版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和学界的欢迎和好评。短时间内发行量之大在哲学读物中是不多见的。
现象的背后总是有某种本质的东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奔波忙碌,似乎已无暇思考,更不要说哲学思考。然而正是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变和错综复杂,人们又不能不用心思考,不仅需要多思,而且需要反思,从而触及哲学。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思维方式,是人用心思考达于领悟的那种境界。这个意义上的哲学,是每一个肯用心思考的人都会有的。
对现实和问题的哲学思考,有助于从根本上理解和把握事物及其关系的实质,找到相应的方法,恰当地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学哲学是为了用哲学,用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瑞环同志的《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围绕这一主题,以深入浅出、简洁明快的语言,分析和概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说明认识和实践的方法和途径。该书在编排上很有特色,分六编三十六题,每题若干“段子”,以某种逻辑连缀起来,读下去轻松活泼而又能感到其间的内在联系。
唯物辩证法是的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辩证法随谈》就是从“发展”谈起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中国有近13亿人口,不发展就不能生存:中国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中国过去耽误了许多时间,只有抓紧发展才能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中国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个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而讲发展,“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些话语中,既贯彻了哲学的基本原理,又突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讲到如何把握发展,瑞环同志丰富的经验和阅历中积淀的辩证法智慧跃然纸上:“要坚持量变,不能停顿;同时把握突变,在时机成熟时不要犹豫,敢于突破。”他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对每个组成部分进行具体分析,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这样才能协调地、稳定地、持续地发展。他把发展经济比作驾车,说应当及时校正方向,调整速度,使车继续平稳地向前走。他说:“现在不少事情,横竖交叉、瞬息万变,我们还处在混沌的必然之中。要承认事情的复杂性,要进行探索,循序渐进;对事关大局的问题要慎之又慎。”
瑞环同志所讲的辩证法是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辩证法,具有浓郁的生活和实践的气息,讲的是人们身边的事,说的是干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道理深刻而又平易近人。他讲的许多话和其中的道理大家爱听,容易接受,感染力强,自然在情理之中。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许多实践者、管理者或领导者借鉴的。当然,我们的干部要与群众有亲和力,不仅要熟悉他们的生活和语言,更重要的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领域、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以及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条件。在《辩证法随谈》第一至四编中,广泛涉及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甚至具体到城市建设工作,这当然都与瑞环同志的实际工作经历有关。但这些内容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寓理于事,借事讲理,以理论事,可谓“处处都有辩证法”。这些论述有具体针对性,对于今天许多实际工作和某些问题的处理,仍具有参考价值。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瑞环同志把它概括为“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抛弃过时的,创造新鲜的”,言简意赅,旗帜鲜明。瑞环同志特别注重实干,他在1985年5月为《天津日报》撰写的特约评论员文章中大声疾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或者空谈,事关国家的兴亡。主张要把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知实情、想实招、说实话、求实效作为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今天,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国内发展速度减缓的困难局面,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发扬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务实精神。
学哲学对于实践者、管理者或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转化为理论思维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灵动的认识和实践的辩证法。这样,哲学的实际作用才最后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瑞环同志的《辩证法随谈》,把干部应有的素养、态度和职责提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篇3
一、统筹兼顾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在“统筹兼顾”中,“统”指的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地干预;“筹”指的是筹划、协调;“兼顾”则强调,既要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又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们在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发展政策,采取发展措施时,做到总揽全局、全面规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其一,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种矛盾构成的。在多种矛盾中,存在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决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响和制约着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发展阶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须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在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其二,统筹兼顾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多方面、诸多要素组成的统一的整体,这些众多方面和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开、各自独立的,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在相互影响、相互交错运动中,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发展的。这就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统筹全面发展,做到全面考虑、全面兼顾、全面规划,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全面进步;统筹协调发展,做到周密计划、平衡统一、合理安排、比例适当,实现从非均衡型发展不断走向均衡发展;统筹可持续发展,做到瞻前顾后、从长计议,保持发展后劲,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久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统筹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协调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满足不同阶层人群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二、动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在与其他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一事物离开与他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事物的发展必然在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之中的辩证发展,因此,只有兼顾其他方面,协调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事物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单一突进的发展,就会导致事物的停顿和倒退。而这种协调平衡也是动态的,是从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这样循环往复的促使事物向前发展。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要在社会基本矛盾的层次上实现和促进动态平衡协调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理解和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不平衡来看待平衡,不能把协调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果只有平衡,没有不平衡,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就不能发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内的平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协调发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内的平衡。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平衡来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认相对平衡,进而否认协调。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须注意的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限度,不能随意扩张。一旦条件具备,就必须及时跟进,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虽然允许在短时期某一方面问题可重点把握、适度超前,但这种重点把握和适度超前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内,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的条件而过度超前。一旦某个方面出现过度超前发展的情况,引起与其他方面发展上的严重失衡,必然最终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要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始终注意和解决好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问题。只有保持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才能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实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跃迁。
三、和谐统一的协调发展哲学底蕴
其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定。尽管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但是,“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质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就是说,矛盾着的双方或系统中的要素只有处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才存在着通过相互排斥而实现发展的可能性。斗争性的存在是以同一性为前提的,同一性是在斗争性中获得规定和发展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绝对的斗争性(非统一)和相对的同一性的和谐,也就是必须使矛盾的诸方面或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和谐的统一。其二,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要素之间只有保持优化组合,才能够维持社会系统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从而达到一种有序的稳定和谐结构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求达到社会诸要素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求得最佳的群体发展效应,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每个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要素都不可能替代其他要素,某一要素的发展都不应以牺牲另一要素的发展为代价。因此,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内,社会各种要素的发展应当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并不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僵死、静态的和谐统一,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中的和谐统一。体现在对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指导上,就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孰先孰后,而不是平均对待、齐头并进。这是因为,虽然社会发展要求各个领域发展的协调与和谐,但是这些领域的发展任务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时到位,就会出现发展过程中的相对不协调、不和谐、不统一,当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之逐步走向协调和谐统一。
篇4
关键词:科学预习;教学节奏;课堂思考;自由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37-02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自学、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实践等形式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激励性、体验性、创新性等。
二、通过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包括以下教学程序:
(一)课前预习
让学生提前熟悉教材相关内容,发现问题,联系实际收集资料或案例等。有时候需要学生做社会调查,如讨论课和辩论课等(这样的课要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安排预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同时也为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课前预习看似简单,但是一般性的布置任务,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和不够充分重视本学科等原因,导致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出现大批学生没有预习或者预习得不够到位的现象。从而使得教师预设的教学的效果与实际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所以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任务要具体、明确,不可以布置笼统的任务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有些老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说:“同学们,请在课下收集一些下节课相关知识的资料,我们上课要用。”布置任务没有条理也没有要求,所以学生只能马马虎虎地看看教材。
2.任务要分类、分层,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绝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布置一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却很难达到效果的任务。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组别可以布置明确的细小任务。
3.任务必须是为教学服务的,且是十分必要的。一些老师为了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娱乐性的资料收集任务,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背离了教学的目标,实属舍本逐末。
4.布置预习任务要在课的前一天,切忌不给学生留时间或留的时间太长。时间太短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太长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
5.预习的任务形式可以多样,比如情景假想、课本段落阅读、社会资料收集、家庭访谈等等。总之,预习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的,不可哗众取宠,也不可流于形式。
(二)教学讲授――分析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课堂的教学节奏,做到起承转合一气呵成
1.课堂上首先由教师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最好用多媒体展示,不具备多媒体条件的学校,教师口头说明或板书都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任务,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对于课本的过渡性语言和一般性知识,不必句句分析,从而为自主学习预留时间。
2.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设计问题,创设情境,以导促学。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重点、难点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分段阅读教材,分别解答问题。对应问题分段阅读教材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和解决某一个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到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的时间阅读完教材相关内容,并认真思考后,教师开始提问,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回答问题,教师就不必讲解了,教师要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如果有的学生还不大懂或有疑问,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然后通过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加以解决。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体现面向全体的教育思想。在学生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收集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主要问题都要通过以上的方式解决。教师在设计问题、创设情境、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三贴近”原则,尽可能用鲜活生动的例证说明教材中的观点和原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很有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种分段阅读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高考文综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问题不可过多,1~3个最好。(1)问题要由学生分开任务阅读讨论完成。(2)不能大合唱形式地布置任务。(3)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好讨论和阅读的时间。切忌跟着感觉走。这样课堂教学很难完成。
例如,我在《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合作探究》这一框题的教学中,导入新课后,我首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并简单地加以说明。接着我根据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部分给学生设计了两个问题:(1)教材中列举的哲学家、思想家各持什么样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岐是什么?(这个问题要求学生上黑板列表填写)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教材138~141页前两自然段,时间10分钟。然后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在互相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对学生回答不准确的地方,我做了讲解。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后,我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3)为什么说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岐?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回答得不准确,我做了重点讲解。随后,我根据教材内容,又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4)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141页第三自然段到第142页的全部内容,时间8分钟,然后分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联系实际解答,学生解答得不完整。因为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是本节课的方法论部分,也是唯物辩证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我首先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而且有的方面回答得比较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然后我运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动事例,从四个方面做了较详细的讲解:(1)要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要特别注意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3)正确对待个人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4)正确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三)总结归纳
篇5
从政治主观题的材料设置上看,一般采用情景材料、引文材料、图表材料或图表与情景材料交差运用等方式设题。设置材料是为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所以,选取的材料一般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特征。从特点上看,材料题取材简明、灵活,设问切入点小,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集中,一般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设问方式上看,材料型主观题一般有开放性设问和限制性设问两大类。开放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设问要求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提倡创造性思维,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限制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设问规定的原理来分析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答案必须符合设问中的“限制性”要求。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就是对材料型主观题的高度概括。
二、典型例题
例.(2013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第37题)(节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电子产品加工业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政治材料型主观题的解答
1.审题
(1)审材料。
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法、主干法、倒读法等。审材料时是要注意两点:①抓“题眼”,划分材料层次。②概括每一层次的中心意思。如在审读图表题时,我们要注意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图表内容,注意纵横比较;审图表附注,领会题意。
如在阅读上述例题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则材料分为三个层次:①欧美一些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持肯定态度,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实施了升级改造。③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2)审设问。
题目的设问为我们指明了答题的方向,指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将设问弄清楚,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设问。审设问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分析设问所要求运用原理或观点的知识范围。在审设问时,首先要弄清设问类型,判断出是开放性试题还是限制性试题。如果是限制性试题,还要具体分析设问的知识范围,并将其进行模块定位,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是某一模块中的哪一部分的哪些原理。
通过仔细审上述例题的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要求考生明确设问的主旨,即明确考查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中的哪一个。“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出判断性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即材料中反映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即谈重要性和危害性。“怎么办”即措施。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正确的,应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错误的,则应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
审上述例题可知,该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中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属于“怎么办”的范畴。
2.合理想象,确定答题所需的理论知识
(1)联系教材知识。
在明确题意、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审清设问的基础上,思考试题材料与教材中哪些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原理。联系教材知识的依据是:由设问内容联系教材的方向性知识;由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的对接关系,确定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上述例题就要求考生联系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
(2)联系时事政治知识。
高考政治试题在考查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还会直接考查考生对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时事政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学以致用。当然,答题语言不能是对时事材料的罗列和堆砌,而应是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归纳出来的、反映时事政治实质的语言。
例如,对上述例题的解答,就要根据材料的大意与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建立对应关系。
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3.解答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解答材料型主观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的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体现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材料、教材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方法是联系法,即构建设问、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分析,即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哲学常识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为:基本原理+方法论+具体分析)。
篇6
关键词 哲学视角 新闻报道 意义及方法
新闻深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思想性,另外一个是指导性。因此,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从哲学的视角来探讨新闻报道方法是一个可取的路径。
一、哲学视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一)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具有更深化的主题。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地针对事件的表面现象,还应该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复杂变化的社会现象,由表及里,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发现事物的核心内容,发掘出事物的本质,进而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好的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和针对性。
应该牢固地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进而更加明确党的政策方针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和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正确地了解人们的思想,找到突破口,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高度,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哲学视角能够丰富新闻报道的内涵。
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深入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利用这一原理,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地克服各种矛盾,增强新闻报道的内涵。
二、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哲学视角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对事实进行正确地判断,而且应该对事实的价值进行判断。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会面临价值的是与非的正确判断,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就应该选择恰当哲学视角把握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
(一)作为职业要求,新闻一定要真实。
针对这一点,在新闻报道中只存在对事实的取舍问题,而不应存在事实的真假问题。报道虚假新闻是绝对不允许的,尽管这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可能能够达到某些目的。所以,在哲学的视角中,目的的正当性并无法成为手段的正当性的依据。
(二)并不是所有的事实呈现在新闻报道中都是有利的。
这里有三层含义,首先,新闻媒体在报道真实的事件时必须能够区别哪些是有深度的报道。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但并不是所有事件都有报道的价值。依据这个思路,新闻报道的概念应该在“新近发生”的前提下再增加“重要”这一关键因素。其哲学解读如下:作为公共信息“过滤器”,大众传媒应该将那些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事件选择出来并进行报道。其次,作为人们监测自身生活环境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应及时告知人们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对他们的生活有影响,尤其是有关键影响的事件,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必须既能充分反映媒体的监督作用,又有利于公众履行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职责。比如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都有必要得到充分报道。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一些媒体似乎忽视了这些关键问题,却对明星的八卦或者社会的负面新闻更加关注。另外,新闻的真实和科学的真实并不一样,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真实性的判断,是一个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合一的复合判断,科学真实中则不包含价值判断。
三、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哲学视角
(一)哲学视角是提高新闻报道策划深度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本质的联系以及必然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人的意志的影响。只有通过对大量的事物进行分析,才能使认识从感性升华到理性,最终能够掌握事物的规律。
为了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策划的深度,必须能够正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且能够准确地把握时机。因此,必须使新闻报道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新闻洞察力和政治敏感性,能够深入地了解新闻报道的规律和市场运作的规则,对新闻工作者以及受众心理活动进行全面地了解。独到的哲学视角是能够准确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的前提,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的深度通常是和客观规律紧密联系的。
新闻报道的策划并不适用于所有新闻报道,通常以下几类新闻报道需要进行新闻报道策划工作:
(1)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和非事件性新闻。比如,、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等。
(2)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而且不能预见的突发事件。比如,日本核泄漏、利比亚危机等;
(3)重点问题和重要组织活动,新闻媒体需要持续跟踪报道。比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
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尽量选取独特的哲学视角,以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从哲学的角度积极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客体。
(2)从哲学的视角来采写能够满足大众获取知识需要的新闻报道。仅仅传播给大众却不能被大众所接受的新闻报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新闻策划应以哲学视角作为切入方式之一,根据大众的需求提高报道的思想深度,尽可能地满足大众需要。
(3)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能够和媒体所具备的条件相适应。虽然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具有前瞻性,但是不应该只凭主观进行决策。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从哲学视角遵循客观规律,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合理选择,做出最佳的决策。
(二)唯物辩证法是新闻报道策划的有力工具。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所有事物是相互联系,并且不断发展的。每个事物都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任何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系统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事物的功能是在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得以体现的。同样,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样,如果不能保持系统的思维,就不能成功地进行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可知,分析问题应该从事物的全局来进行。一定要顾全大局,以下的几种关系必须在新闻报道策划中认真处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联系;眼前和长远利益的联系;灵活性和原则性的联系。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策划活动的效果和策划人员的组成、技术和后勤保障状况以及新闻媒介内部管理状况等都是密切相关的。从哲学视角进行新闻报道策划,能够扩大新闻报道题材的范围,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可以突出新闻报道特点、能够树立媒体的形象,提高竞争力。在新闻报道策划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能够使新闻媒体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四、新闻报道文化的哲学视角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主要思想,将该规律应用于新闻报道的传播实践中,如果仔细思考,就能够发现大量矛盾的背反情况。比如:大众需要的广泛性和新闻报道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和新闻报道工作人员观念的局限性以及倾向性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新闻报道的整体信息量和大众接受量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新闻报道传播者按照事实提取出来的论点和事物自身之间的差别形成的矛盾。但也正是以上这些矛盾不仅具有统一性同时也存在着对抗性,进而能够促进新闻文化的发展,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
从新闻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探讨,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哲学视角来分析各类新闻事件。
(一)经济分析法:在经济层面上对新闻报道中的政治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手段之一。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决定作用。不管是政治问题还是文化问题,都能够反映经济问题。
(二)理论联系实际,不但指哲学理论对新闻报道的实践具有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在实际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理论,并使新闻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提高。正确的哲学视角能够使新闻报道工作极大地降低盲目性,提高其层次。
篇7
论文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高考竞争,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复习方法已成为其关健所在,笔者根据长期教学实践提出“点、线、面”的复习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然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复习方法名目繁多,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点、线、面”的复习法做一简要探讨。
所谓“点”,即基础知识点的复习。高考政治的考题从大体上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深人地读书。课本的前言、后记、正文、注解都要读。全面掌握知识点,切不可留有知识死角。
其次,要下工夫将未理解、未掌握或不甚理解掌握的内容弄清楚,求得明确要领原理的准确含义、适用范围以及在现实中的表现和意义。
第三,教师应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似、相关的概念、原理,即容易混淆的问题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查看、准确的”图景”。相近的例如:国民收人与GDP;直接经验与感性认识;整体、部分的关系与质变、量变的关系等。相似的例如:价格与交换价值;意识与认识;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等等。相关的例如:价值、价格和供求关系;联系、发展和矛盾;物质、运动和规律等等。
第四,抓住重点和关键,突破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主要矛盾,是知识结构的枢纽,是学生认识中的转折。唯物论的重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法的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的重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这些内容,老师必须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教材的关键是对考生掌握某一部分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例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理解和掌握的,或是最易引起混淆和产生错误的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于考生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谓“线”,即归类连线。也就是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将有关的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而后进行归类合训练。这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中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通读教材,使学生对教材各章节有个全面而又具体的认识。如:教材共有几课?每课共有几节?每节共有几框?每框需要理解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进而强调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哪些问题容易相混?等等。最后由教师划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图标,再一次强化知识链条。(见图1) 所谓“面”,即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近几年来,高考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从多角度提问,既涉及经济常识,又涉及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内容。因此,对筛选出的国内外重大时政,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例如:在商品经济越来越充斥到每一个角落的今天,文化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材料一每逢节假日,旅游大军将周庄的小桥窄巷挤得水泄不通。周庄所能承载的游客只有6000人,而旅游高峰时每天要接待旅客2万人次。问:“周庄现象”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积极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各是什么?材料二文化保护所处的尴尬境地,折射出政府的管理水平。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背后隐藏的极为严重的文化危机,拷问政府的执政能力。问:在文化保护中,政府应该怎样提高执政能力?材料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对城市文化遗产只保护不利用,显然不符合时展。但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往往拿不准‘度’,我们要的不是利用,而是‘永续利用”’。间: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联系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重大时事,又要分析其原因、意义,并结合所学基本原理给愈透彻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既紧扣教材,又联系社会实际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重点、难点,并且学会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同时相应地提高了思想觉悟,真正达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同步提高。
可以这样说,“点”是搞好复习的前提,“线”是搞好复习的中心环节,“面”是搞好复习的关键。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只要掌握好这三个环节,就能达到优化复习过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所谓“面”,即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掌握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还要让学生多关心了解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启发诱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观点和原理来认识分析这些社会现象,从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近几年来,高考政治试题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变“一题为多题”,即一个问题可从多角度提问,既涉及经济常识,又涉及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内容。因此,对筛选出的国内外重大时政,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例如:在商品经济越来越充斥到每一个角落的今天,文化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材料一每逢节假日,旅游大军将周庄的小桥窄巷挤得水泄不通。周庄所能承载的游客只有6000人,而旅游高峰时每天要接待旅客2万人次。问:“周庄现象”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积极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各是什么?材料二文化保护所处的尴尬境地,折射出政府的管理水平。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背后隐藏的极为严重的文化危机,拷问政府的执政能力。问:在文化保护中,政府应该怎样提高执政能力?材料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对城市文化遗产只保护不利用,显然不符合时展。但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往往拿不准‘度’,我们要的不是利用,而是‘永续利用”’。间: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如何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篇8
1.自然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地理学科中所揭示的地理事物如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矿产等等均反映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在必修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首先介绍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天体,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他们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其展现的就是宇宙的物质性。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自然地理学中所揭示的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反映的就是物质的运动。“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揭示的就是太阳系中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地月系中月球的公转运动。大气环流揭示的是大气运动,水循环揭示的是自然界中各种水体的运动和相互转化,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既反映了物质的运动,也揭示了地壳运动的能量来源。洋流揭示的是海洋中的海水的运动。各种地貌的形成也无一不是物质的运动结果。如河流地貌的发育就与流水有关,风成地貌的发育就与大气运动有关,海岸地貌的发育就与海水运动有关,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发生就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结果等等。
3.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太阳系中各天体的运动规律(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保证了地球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为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形成提供了外部环境条件。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形成了四季的更替和地球上不同的热量带。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和大气环流奠定了地球上气候分布规律的基础;地壳内部物质的运动(板块的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火山地震带的有规律的分布;此外,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也反映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把握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更好的利用自然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避免生产布局上的盲目性,趋利避害,真正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4.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强调,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且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辩证法的联系观在地理科学中有非常明显的展现,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地理科学的重要指导方法。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之中,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就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地形影响到河流的流向、水系特征、河网密度、河流落差与流速以及开发利用的价值;气候影响到河流的补给方式、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期和凌汛等水文特征。河流含沙量的大小则又明显受到地面状况、植被覆盖度和降水强度的综合影响。与此同时河流又影响到地貌的发育和形成。由此可见,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联系是普遍联系和错综复杂的。正是因为这种联系,所以在分析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和判断地理事物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各种条件,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状态,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显着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也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同时还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注意防微杜渐。在地理学科教学中,不乏这样的地理事例。例如黄土高原出现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就是长期以来人口增长、植被破坏的结果;又如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呈越来越快的趋势所导致的。因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大家认识一致并采取切实行动,量变才会引起质变,真正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再如目前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就是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大大超过了海洋、大气、水体等自身容纳、清除污染物的能力造成的。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抓住地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推测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变化发展过程,就体现出了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想。首先,自然环境是客观的,其变化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也因为人类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和一些功利性的原因不可避免会对自然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另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又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时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实现两者的统一,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立统一的观点,还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世界,看问题。如农业和工业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一般会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有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存在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等等。
如寒潮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妨碍交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但北方寒潮带来的雨雪,又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的旱情,改善土壤的墒情;抑制北方地区春季频繁发生的沙尘暴;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虫害和病菌,减轻来年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大风提供了丰富的风能资源,又如夏秋季节的台风,虽然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损失,但又能大大缓解南方地区的伏旱和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再如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增加降水的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但也能够导致高纬度地区热量增加,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北冰洋积冰融化,北冰洋航线将得以开辟,可以大大缩短东北亚地区与西北欧、北美大西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海上航程,节省了运费和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等。
篇9
------文综政治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毛银 734500
文综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现实问题立意,依据考试大纲但又不拘泥于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文科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由于目前我国高中阶段政治、历史和地理仍单独设课,各学科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组织等均分别独立制定完成。学生系统学习各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知识结构、逻辑结构和带有学科特色的思维方法。所以文综 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根据这几年的文综试题,学科间综合只是在主观题中最后设置1--2题。从2004年开始,文综试卷中,政史地各占100分,其中,政治单项选择题48分,问答题52分。单选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较为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问答题尤其是政治主观性试题,却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许多考生面对政治主观性试题,不是不知所措无从下笔,就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如何解答主观性试题。成为每个同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就主观题解题类型和方法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和看法。
一、分清试题类型
主观性试题根据其设问和解答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限制型和扩散型。
1、限制型试题:
限制型试题主要有两两种,第一种其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要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点分析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这种题目的答案就包含在材料中,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就可以分析得出答案。第二种是题目明确要求运用哪部分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这种题目不要求你去过多地分析材料,而要把重点放在这个原理上,在充分阐述原理的基础上,找到原理在材料中的具体体现就可以了。
例:东北某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高、技改资金少、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企业负担重等原因,在激烈的竞争中一度陷于困境,该企业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该企业加快了调整和改造,从国外引进一批关键技术,能过消化、吸收、创新后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再将技术输出,使对外出售技术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开发出硅钢片等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重新夺回市场;调整内部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人员在人员中的比重,下岗分流富余人员9千余人。
2003年,该企业盈利14亿元,实现了规模和效益的飞跃,率先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该企业的变化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这是一道典型的限制型试题,解答此题,须首先知道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然后分析这些观点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就可以了。
2、扩展型试题:
这种试题的设问一般是“你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说明了什么?”等,这种题目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完整的答案,需要你去进行发散思维,去归纳、总结方能得出结论。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你多角度,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既要在宏观上分析出回答问题的角度,又要在微观上找准设问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才能够全面地解答问题。
例:材料一:2004年1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很多假冒伪劣产品的平均产值在1300亿元左右。
2003年4 月14日至25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具体部署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重点商品的不法行为,整顿房地产、汽车、建材通信产品和服务市场以及价格秩序。
请结合材料,用经济学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这就是一道扩展型试题,通过分析材料不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我们运用整个经济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其原因,涉及的知识点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调节的弊端、不正当竞争以及市场交易原则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二、解题中应着重注意的环节和问题:
1、 审题: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题目所属学科,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还是学科间综合的试题。
(2)、审设问,确定答题方法,判断出该题是限制型还是扩展型,是从哪一个角度回答。
(3)、审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这是分析和解答政治主观题的关键。所以在审题时一定要多读几遍,认真分析,找准关键字。如果是限制型题目,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如果是扩展型题目,则要通过分析材料,找出教材与材料的结合点。
2、解题方法:
在解答主观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主要用在审题阶段,既思考过程中,要在弄清材料每一层意思的前提下,再去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做到先分后总,通过逐个分析材料,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做答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一般应采取先综后分的方式。
3、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深入理解,找准答题切入点。在明确题目所属学科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深入理解题目,把握“意境焦点”,明确题目要求,准确地选择相关知识点。
(2)、仔细分析,确定解题思路。明确知识点后,则要用基本原理或基本理论结合材料中的现象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分析时要着重把握材料与试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且要分清主次,选择与题目要求具有直接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的知识去解答,要从不同角度,全面的回答问题,有些题目还应与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使答案做到与时俱进。
篇10
关键词: 末位淘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每当年末岁终,或者某一工作阶段、某一次学习培训结束之际,单位、部门或者培训机构都要对某一年或某一阶段的工作,或者某一次的学习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和总结,有的甚至推行末位淘汰。实践证明,推行培训淘汰机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什么是末位淘汰
我校目前进行的营以下干部培训、海警干部培训等短期培训班,如期只有一个月或两个月,在培训结束之际,根据综合成绩排名,处于末位的学员被视为不合格而被淘汰,或者下次重新培训。
那么,什么是“末位淘汰”?顾名思义,末位淘汰就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或某一培训机构,通过制定一定的考核体系或绩效标准,进行理论考核或实际操作,使处于末位的人或单位遭到淘汰的一种管理制度。由此可见,末位淘汰与竞争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竞争或者人为的排序,也就没有所谓的末位淘汰。
2.末位淘汰与不合格淘汰
末位淘汰是使得排名处于最后的人或单位遭到淘汰。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或者机构在操作的时候,把末位淘汰简单化、庸俗化和片面化,把它理解成甚至等同于不合格淘汰。一般情况下,实施不合格淘汰是合乎事物发展的某种必然趋势或者合乎某种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的。也就是说,对于不合格淘汰者而言,其前提是你是不合格的,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对你进行淘汰。更进一步地说,既然你不合格,或者你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和要求,或者你无法胜任或无法完全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你实施淘汰就是公平的、公正的甚至是合理合法的。
而末位淘汰则不一样,其基本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末位,二是淘汰。由此可以看出,末位淘汰和不合格淘汰是有区别的。首先,末位不一定不合格。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把许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行衡量或考核,总会有好有坏,排名总会有先有后,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只要达到既定的标准就是合格的。而处于末位的就不一定是不合格的,相反,处于末位的还可能是很优秀的。例如在竞技体育比赛中,最后参加决赛的是两名或者更多的队员,或者是两个团体,通过比赛决出胜负,就有一名队员或者一支队伍处于末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处于末位,相对于其他没有进入决赛的队员或者队伍来说,其仍然是比较优秀的,这里就不存在不合格的问题。其次,不合格的不一定就是末位。我们判定一个人或单位是否合格,并不是按照排名顺序,而是按照事先设定的量化标准进行比照,达到既定的标准就是合格的,否则就是不合格的。这样的话,不合格的就有可能是最后一名,也有可能是几个人或单位,甚至有可能全部都没有达到标准,全部都是不合格的。因此,把末位淘汰和不合格淘汰相混淆,而没有看到这两者的区别,在实际的工作中会就会导致失误,甚至犯错误,从而会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
3.末位淘汰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把末位淘汰混同于不合格淘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哲学的角度看,最主要的就是没有真正把握并运用好唯物辩证法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原则。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所谓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机构、性质及其运动状态的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起点。所谓定量分析是指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析、运算和测量的方法,是定性分析的深化和精确化。不合格是从质的角度来考察的,属于定性分析的范畴,因此,对于不合格淘汰就不能从量上给予界定,也就是说不能给不合格淘汰强加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使淘汰的性质发生变化,使本来是合格的也有可能被淘汰。此外,末位是从纯粹从数量的角度来界定的,末位淘汰属于定量分析的范畴,而处于末位就要被淘汰,就被视为不合格,就是把属于量的范畴的事物放在了质的范畴来衡量和考察,这就歪曲理解事物的本质,是不符合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的。
由此看来,对于末位淘汰和不合格淘汰,我们不能单纯地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而应该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此才能有效地对单位和部门或人员进行科学而合理的管理,促进工作或学习效率的提高。
4.末位淘汰的优点与不足
推行培训淘汰机制,实施末位淘汰或者不合格淘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能调动单位或人员的积极性。无论是对于单位还是个人,通过实施末位淘汰或者不合格淘汰,优胜劣汰,能激发活力,产生压力,增强动力,从而把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或学习效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优化队伍结构。实施末位淘汰或者不合格淘汰,把相对较差的淘汰掉,剩下的是相对优秀的,这样通过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就能使原有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当然,实施末位淘汰或者不合格淘汰也有一定的消极面。一方面,通过淘汰,有的企业破产了,有的人员下岗或离岗了,或者有的单位或者个人因被淘汰而不能被评优评先,或因此而不能如期晋级,等等,从而在短时期内容易造成一些矛盾甚至冲突,在一定的范围内易造成不稳定或者混乱局面。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原因,把末位淘汰和不合格淘汰相混淆,或者把属于末位淘汰的当成不合格淘汰来对待,或者把属于不合格淘汰的当作末位淘汰来操作,这样也会造成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不能真正达到淘汰的目的。
5.实施末位淘汰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区分末位淘汰和不合格淘汰。对于人员过多、机构臃肿的单位和部门,可以进行末位淘汰,而不宜进行不合格淘汰。通过末位淘汰,可以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实现优化组合,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学生(学员)或某些短期的学习培训者,则应实行不合格淘汰,而不宜实行末位淘汰,因为只要他们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规定目标和要求,就是合格的,而无须对其进行淘汰,也就是说这里不存在末位就被淘汰的问题。
(2)围绕淘汰,制订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标准或规范要求。任何规则都是由人来制订和实施的,因此,为了避免在淘汰过程中出现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做到严格而有序、公正而合理,在制订相关的标准时,制订者应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可以先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充分酝酿,尽量使规范和要求有可操作性。
- 上一篇: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 下一篇: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