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净现值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经济净现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因为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其找到的机构往往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注重工程的质量,起到监督作用的金融机构往往也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切实履行监督工作。此外,我国的法制还不是非常健全,导致项目监管还不是非常的有效。虽然我国众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晚,各种研究成果的运用还不够成熟,风险管理并没有发挥预期作用,没有真正的起到对风险预测评估的作用,众多的管理者依然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分析项目,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依然出现。其实,要想保证使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够发挥作用,还是要扭转管理者的观念。
因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要想保证项目的质量与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就必须全程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高相关单位的应急能力。
1.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在项目风险管理环节应当坚持公平民主的原则。领导者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强压员工,统一意见。因为只有意见存在冲突,才能辩证地分析看清问题的本质,最大程度上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在进行项目审定环节,应当自由充分地讨论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辩论,得出支持率较高的意见。当项目通过后,还要进一步的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当发现项目有潜在的风险时,项目的负责人应当有全局的观念,立足于整体对项目进行分析控制。项目负责人应当改善投资的环境,招商引资,提高项目的质量缩短项目的施工工期。当然,加强项目的风险法律法规建设也是一种必要的措施。
2.引入水利工程保险机制在整个项目的实施环节,项目的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使用保险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损失,也是降低项目风险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目前,中国的水利建设公司大多都把项目保险作为一种常用的控制项目风险的措施。中国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的严重缺陷,各种市场制度还不够规范,还处于完善阶段。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一切恶果往往都是政府承担。其实,将项目保险加入到项目的实施过程,当水利工程建设出现意外时可以大大的降低财产损失。要想保证项目的风险的最低化,需要不断地深化与延伸工程的质量,加强项目的管理等。由于将保险机制引入到项目的建设过程大大降低项目的风险,所以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应当购买更多的保险。
3.水利项目的建设需要利用全面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结合水利工程本身的典型特征,以国家的相关指标为依据,构造成本与质量的关系从工程投资运行数据、国家规定有关参数和相关原则规范来看,分别体现为受益区内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计算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其中有关参数包括社会折现率计算期和计算基准年。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为社会提供的多种产品服务,水利工程投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占用和年运行费支出,可按所提供的服务分项计算,它包括供水效益计算、发电效益计算、灌溉效益计算、防洪收益计算。
4.要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彻底改变当前的政企不分的制度,水利项目的建设应当是经过国家的许可,由具体的单位控制实施。当前,水利项目的实施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渠道。第一,将水利公司国有化,国家管理水利项目,控制水利公司的业务,这将对大大提高政府对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确保工程的质量。第二,应当深化改革,改变当前政府控制企业的局面。因为政府在水利项目方面专业知识不够,不能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第三,招商引资,改变政府在水利建设项目中的角色,给水利公司更大的自主与经营权。政府应当进行宏观调控,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受影响。例如,可以像负责建设的企业提供资金援助与支持,为投资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的投资环境。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5.应当贯彻落实项目工程责任到人。任何一个项目实施都应当确定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应当具有承担项目风险与赔偿责任的能力。然后,通过洽谈确定项目的投资人与法人之间的职权、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最好是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此外,基于当前项目实施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项目法人不知道自己与业主的关系。同时,我国的法律还没有或者很少涉及到项目法人的权利与义务,这就使得法人的相关权利与义务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法制,保障项目法人的权益,详细的规定其应尽的义务。
6.完善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分摊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应当夺取多种融资的方式,例如可以向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集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财政的压力。向社会集资还能够引起社会对此项目的关注,起到对项目的监督作用。同时,政府应当立法保证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7.对风险识别的充分审查与评价之所以要引进内部审计的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项目的实施风险,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此外,利用内部审计还深入地分析了产生风险的原因,为明确风险,确认导致风险的因素并及时做出调整政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模拟测试。此外,应当做好备份工作,对于已经修建的工程应当保证存在原始的数据记录,积极地吸收其优点,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防止悲剧再次重演。当整个项目完成后,还需要对整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在进行风险考察时,常用的方法有四个。其一,全面详查法。也就是根据确定的范围,对范围内的各个对象全部审核。其二,个别抽查法,这种方法通常由小组负责实施,小组的成员大多是百姓。百姓通过土放工程来按照分层抽样确定的数目随机的选取抽查对象。三是定型图核对法,水利工程大都采用的是标准图纸施工,先编制标准预算或决算造价,利用定型图进行对照审核,另外对设计变更部分作单独审查。四是对比审计法,是指对同一个工程的几个标段间的对比。先对比审核各标段的相似部分,悬殊较大的再作单独审核。
篇2
关键词:限额设计、主动控制、设计项目经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限额设计的要求及限额设计制度简介
1.1限额设计的要求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龙头。从项目投资建设方角度出发,任何一个项目的决策就是要明确所投资项目能实现哪些功能、哪些效果,为实现这些功能、效果要花多少钱;明确了合理投资额,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设计及项目实施阶段如何在投资额度限制下完成项目的建设。鉴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目前在项目投资方与设计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条款中,往往会加入限额设计要求的条款,这是项目投资方通过合同手段将设计阶段投资控制风险分摊的一种方法。
1.2限额设计制度简介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要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和设计,并且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不被突破。
随着限额设计要求的普遍化,设计单位一般会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限额设计制度或流程。在这种制度下,建筑经济专业人员会更早的介入项目,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初期就配合项目负责人明确项目控制指标(包括量和价的指标,价的指标一般为总投资限额的90%),并分解至各专业、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随后经济专业将根据限额配合各设计专业进行方案筛选、优化并通过编制单位工程概算(或预算)结果对设计经济合理性进行复核,如发现与限额控制指标发生偏差就需及时与项总和设计人员沟通分析原因,设计也进入到优化流程;整个过程中各专业的限额设计执行情况是与奖惩制度挂钩的。
限额设计制度实质上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项目投资进行控制,即在“纵向”控制上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在“横向”控制上是对设计团队及其内部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奖惩保证设计质量的一种控制,而这两种控制的关键工作均是由经济专业来完成的。
2.工程经济专业的工作职能
在传统设计流程中经济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各阶段各专业设计文件和图纸,通过计算工程量、套用各类定额或指标、编制各阶段的造价成果文件。与传统流程不同,在限额设计制度下经济专业人员的工作职能有了增加。
(1)提前介入项目,确定限制额度。经济人员要根据以往工程积累的各类数据指标确定项目总投资、各专业、各单位、分部工程投资、主要要素消耗量指标等。另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往往也自己的有限额目标,这就需要经济人员与之沟通,分析指标与目标的差异,找出原因、进行修正,取得共识。
(2)对各专业设计的经济性进行复核,各专业设计在限定额度下进行设计,其设计需经过经济人员的复核。经济专业的工作不再是传统的接收图纸计算工作量和费用的模式,而是设计全过程的主动介入项目。
(3)在项目设计流程中增加了配合管理职能。在限额设计制度下,经济专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与经济人员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无论是配合项总确定各专业限制额度,还是复核各专业的经济性,都体现了经济专业配合管理的职能。
3.限额设计制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随着限额设计制度的推广,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1)限制额度的合理性不够。这是与经济人员自身能力与设计方案成熟程度有关,这也是经济专业需要通过项目数据积累不断完善改进的方面。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在很多情况下技术与经济是以矛盾形式出现,限制指标下达后,各专业设计缺乏造价控制观念,或过于保守或过于强调功能,当发现偏差后已经来不及或无法修改,这就需要一方面强调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在分解指标时将工作作细,充分运用价值理论作好方案筛选工作。
(3)制度自身的缺陷。经济专业在介入项目设计过程中会遇到阻力,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在很多情况下不是那么容易的,整个制度的核心还是项目技术总负责人,经济专业虽然提早介入了项目设计过程,但与建设单位沟通主要对口人还是项目设计负责人,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并未能充分与之沟通,整个造价控制的流线过长(任何需求变更需经项总传达经济专业、再传达各设计专业,反馈信息经由经济专业复核再传回项总),影响了设计效率,也影响了制度的正常实施。
4.设计项目经理制度的探讨
4.1设计项目经理制度产生的原因
由于土建项目设计涉及各方需求多专业多、各阶段设计工作重点又不相同,项目投资方往往希望在设计过程中有特定的专业人员全过程的与其保持密切沟通。项目技术总负责人限于精力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由此在一些设计单位中开始实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设计项目经理负责在设计过程中与建设单位沟通联系,将建设单位各种需求传达给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设计负责人,同时也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需要决策的问题与其沟通协调。设计项目经理对设计成果文件的质量负责,对内设计项目负责配合设计总负责人协调各专业,并掌握项目组成员奖金分配权利。
由于设计项目经理实质上是设计单位以及内部各专业与建设单位沟通的纽带,设计项目经理岗位一般是由设计项目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等管理人员承担。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往往建设单位关注的重点是投资控制情况,非经济专业出身的项目经理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从而影响了项目经理制度实施的效果;同时沟通过程中各类事务繁多,设计项目负责人或部门管理人员的精力往往无法满足这个岗位的要求。
4.2关于建筑经济专业人员承担设计项目经理岗位的探讨
由上所述,设计项目经理作为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沟通的桥梁,需要在设计全过程中与各设计专业沟通协调。通过多年限额设计制度的实行,建筑经济专业更早、更主动、更全面的介入设计工作各环节,其对内与对外密切沟通联系,已经是设计单位内部管理重要参与方,因而富有经验的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是能符合项目经理岗位要求的。
在整个设计团队中工程经济专业与项目投资方的沟通往往是最为密切的。专业技术由设计专业人员把关,但将各项功能与成本的统筹考虑以及整个项目运营周期成本情况则需要工程经济专业与投资方密切沟通予以确定。整个项目各个环节需要“花多少钱,办多少事”通常是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最为清楚,而这恰恰也是投资方最为关注的事情。
与设计团队各专业沟通密切。任何一个设计造价成果文件的编制都需要工程经济专业与各设计专业密切沟通,任何设计理念的实现都需要经济专业的配合。能熟悉各专业设计图纸,掌握设计内容是工程经济专业的基本技能。
参与设计全过程。随着限额设计制度的普遍实行,工程经济专业开始全面参与项目设计的整个过程,同建设单位的全过程密切沟通,以及作为设计单位内部管理重要参与方,这些都表明工程经济专业在工程经济专业在全过程设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由此可见,工程经济专业人员具备了担任设计项目经理的基础条件,当然作为设计项目经理,工程经济专业人员除了需具有扎实的本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掌握各专业全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各专业设计过程及设计思路、熟悉设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及项目参与各方管理制度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工程经济专业人员担任设计项目经理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能密切与项目投资方联系提高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效率,真正起到设计团队对外沟通桥梁的作用。对内经济专业项目经理则需密切配合设计项目负责人协调各设计专业,将投资方的需求在设计中予以落实,与设计项目负责人一起真正起到设计团队的“双核”作用。
4.结束语
总体而言,限额设计制度从“纵、横”两个方向在设计阶段对工程投资进行控制,从而促进设计单位改善管理、提高设计水平,将技术与经济有效的结合起来。但通过实践我们也发现由于这种制度核心还是项目设计总负责人,此制度并不能使设计方与项目投资方更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整个控制流线过长,影响限额设计制度实施效果。结合目前设计项目经理制度的逐渐推行,由富有经验的经济专业人员承担设计项目经理与设计项目总负责人一起共同确保项目设计工作高效有序的推进将是设计工作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篇3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瑞士现代学徒制是由瑞士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和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协会主管的一种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职业指导与明确的教师资格标准、学徒晴雨表与学徒准入制双重保障机制、明确的分工、丰富的资金来源以及先进的设备使这一模式自建立之日起就承担起为瑞士各行业提供大量技术人员的重任。
关键词 :瑞士;学徒制培训;技术型人才;成功经验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2.03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088—02
收稿日期:2014—09—15
作者简介:徐艺萱(1990— ),女,辽宁盘锦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张桂春(1956— ),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瑞士学徒培训通常为期2~4年,由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三方支撑。接受义务教育后,学徒与企业签订合同,并在教育部门或同业公会备案,之后便可成为正式的学徒。此外,在企业培训期间,学徒每周必须保证两天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时间,以便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合同期满并考试合格后,便可获得联邦颁发的技能证书。
一、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
(一)设立职业指导中心
瑞士为完成义务教育到职业培训的成功过渡,建立职普衔接的桥梁,设立了职业指导中心,为处于过渡过程的学生提供指导及咨询服务。职业指导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职前指导及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定位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当的学徒培训岗位。与职业指导中心相呼应的是学生在校期间的职前准备教育。瑞士的职业指导通常在义务教育的第七年展开,教师会充当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指导者,为学生讲解具体的岗位知识,指导学生了解当地的经济结构和主要的产业类型,并组织学生讨论职业选择倾向。学生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后,会被推荐到专业的职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中心施行独立运作,不附属于任何私人的机构或学校,这使得中心可以为任何有意向参加学徒制培训的学生提供咨询,而且信息来源广泛。
(二)明确教师资格标准
瑞士学徒制培训对培训人员和教师的要求都十分严格。首先,对于企业的培训者,要求具有联邦职业教育培训文凭或同等资格,具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具有培训人员资格证书并完成过100小时的培训。其次,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要求具有本专业的高等教育文凭,拥有六个月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普通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完成专科阶段职业教育教法的培训课程。再次,对于职业院校某职业学科的教师,要求具有本专业的高等教育文凭,完成职业教育教法的培训课程。最后,对于职业院校普通文化课教师,要求拥有普通高中教师资格证书,完成300小时的职业教育教法培训并完成相关专业的大学培训课程。
(三)学徒晴雨表与学徒准入制双重保障机制
据瑞士“劳动力调查”就业数据结果显示,自2008年第四个季度起,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瑞士劳动力市场持续处于不景气状态。到2013年,市场状况才有所缓解,就业人口数比2008年提升了6.2%。[1]面对如此动荡的劳动力市场,为了改善学徒培训岗位供需不协调的现象,瑞士市场和社会调查机构在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的帮助下建立了用于监测学徒供需匹配度的学徒晴雨表。
每年
学徒晴雨表对瑞士14~20岁的青少年进行两次电话或书面的商业调查,以便掌握学徒岗位的整体需求情况。此外,各州每月也会对学徒市场的供求情况进行调查。当学徒岗位出现供需不匹配的情况时,瑞士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会立即采取干预措施,以缓解这种失调状况。[2]
据瑞士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高等中学阶段共有学生约36万人,其中约23万人选择参与学徒制培训。[3]学徒制在瑞士如此受民众青睐的一大原因可以归结为学徒准入制,即参加培训的学徒期满顺利毕业后,可直接与所在的企业签订就业合同,升级为正式员工,并获得应有的薪资待遇。学徒准入制不仅满足了学徒自身的意愿,也保障了学徒的就业率,是瑞士多年维持较高就业率的推动剂。[4]此外,瑞士各类企业招聘技术型人才时,只会雇佣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的应聘者。
(四)丰富的资金来源与先进的设备
瑞士于2004年实施《瑞士联邦职业教育法》,对瑞士教育经费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力增加了联邦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因此,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在有保障的前提下变得更加多渠道化。据统计,瑞士政府平均为每名学生花费的资金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68%。[5]现有瑞士职业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联邦政府、州政府与行会组织,经费的走向主要是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6]由于瑞士学徒培训的资金来源丰富,因此,学徒无需缴纳学费就可以到相应的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学徒培训区别于普通教育,培训期间往往会需要专业的设备,花销自然就会超出普通教育。瑞士政府正是考虑到了学徒培训的特殊性,故保障了其丰富的资金来源。此外,企业对学徒的帮助也很大,由于学徒培训通常是在雇主公司内部进行,雇主公司迫于市场的竞争压力,往往会采购最先进的设备。因此,学徒在培训期间可以在不产生额外费用的前提下使用最先进的设备,以掌握本行业的最新技术。
二、瑞士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做好职业导向工作
专业的选择意味着未来职业的方向,我国中职学生在入学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未曾踏入过真正的社会,对很多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在选择专业前会出现盲目依赖自己想象与家人建议的现象。这种武断的决定容易导致学生在接触到工作实际时才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因此,我国各中职院校应开设职业导向与咨询服务,帮助此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并在选择前,让学生及家长充分了解市场现状及本身实际,以便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二)强化教师考核机制
教师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效率及质量,是评价学校整体质量的重点,因此,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必须公正、严谨。我国中职学校在重视对学生学业进行测评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教师的考核,提升教师入职前考核的质量,增加入职后阶段考核的数量,总结每一阶段的经验与教训,研讨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优秀的教法。此外,学校还应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汇总分析,适时批评、激励和表彰。
(三)加强市场调查力度
现今,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人才输送受阻的问题。各类职业院校应洞察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紧跟时展的步伐,密切关注各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新增行业的走向,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调查的力度,抓住各行业的发展规律及岗位人员的需求情况;切忌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培训,改变专业设置滞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现状。
[
参考文献]
[1]Hoeckel K,Field S,Grubb W N.Learning for Jobs:OECD Review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witzerland[J].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OECD,2009(4).
[2]Muehlemann S,Schweri J,Winkelmann R.A structural model of demand for apprentices[J].CESifo Working Paper,2005(18).
[3]Neuchatel.Education Statistics 2013[EB/OL].education-stat.admin.ch,2014.
[4]林冬华.浅谈瑞士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篇4
关键词:污染 噪声 固体废物 汽车尾气酸雨 治理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水资源短缺与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活污水排放量却迅速增长。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水环境恶化, 七大流域河段都形成明显污染带,还有一些饮用水源也受到污染。而水资源也日趋短缺,在我们北方地区今年来地下水位可以说是逐年下降,而且下降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不少地区都形成了地下漏斗区,引发不同程度的地面下沉。地下水开采过量,地面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我们不仅要考虑留给后代充足的水,而且应该是清洁的水,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二)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置
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每天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对整个社会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如果垃圾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着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心健康。及时清理和处理城市垃圾,已成为建设优美整洁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条件。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日常生活中和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一般性垃圾、人畜粪便、厨房废物、污泥、垃圾残渣和灰尘等固体物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
(三)以北方城市颗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为特征的城市大气污染依然比较严重
全国相当多的城市仍以煤炭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烟型污染, 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占21%。许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地面多、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渣土垃圾粗放收运使得城市空气中颗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国重点监测的338 个城市中,63.5%的城市达不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等致酸污染物引发的酸雨,是我国大气污染危害的又一重要方面。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与空气中水和氧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对森林、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树叶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四)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突出
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上涨很快, 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增加。交通干线两侧一氧化碳严重超标, 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已经由煤烟型转变为复合型。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危害甚大,由于机动车尾气低空排放,恰好处于人的呼吸带范围,对人体健康影响十分明显。此外,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在大气中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其污染范围更广,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更大。
(五)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境问题。
交通、社会生活、建筑施工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 目前, 交通对城市噪
声污染占70- 80%。在开展交通噪声监测的214 个城市中, 31.3%的城市处
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6 个城市中, 55.6%
的城市处于中度或较重污染水平。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
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它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
二、治理城市污染的对策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要从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整体功能出发, 运用综合的对策来整治、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 以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采取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生态平衡, 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 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 以协调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合理规划, 完善城市功能
遵循生态规律, 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保证能力出发, 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逐步解决城市功能区混杂问题,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治理城市水污染
对于污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资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2) 政府的支持是后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广,需要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没有一个强大政府的支持,许多强制性措施就难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规是人们共同遵守的准绳,应制定保护城市水环境的地方性法律,让水系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依法行政,这样一些事情做起来会容易一些。
2.水资源调控措施
水资源不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质就会恶化。应加强水源调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节约水源又保护水环境是必须研究的课题。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应加强处理水的应用,处理厂与输水管道应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将处理后的洁净水引入河道,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保护水环境。
3.公众参与措施
(三)治理城市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结构, 大中城市要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在人口稠密的市区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加快城市供热、供气能力建设。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区内新建燃煤电厂和其它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车辆, 逐步提高并严格执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区要综合控制城市大气污染物的相互影响。按照生态要求进行绿化、美化、硬化, 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扬尘。建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制度。
(四)治理城市垃圾污染
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 在优先进行垃圾、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基础上, 推行垃圾无害化与危险废弃物集中安全处置。建立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
(五)治理城市噪声污染
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限制机动车、火车市区鸣笛, 对造成敏感建筑物声环境超标的交通重负荷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六)做好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综合考虑城市规模、性质、区域分布和环境状况等因素,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 提升模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完善公众、社区和媒体参与城市环境管理的机制, 建立城市环境污染应急响应系统。
三、结语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近年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来,在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的作用,城市环境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改善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城市水和大气污染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垃圾处理水平低,噪声污染较重,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环境保护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增加环保意识,将我们的城市创建成为一个环保干净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文伟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科学出版社2003年
2、蔡维瑾《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与处理现状及其对策探讨》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1年
3、宗凯孙建业《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0年
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以一般民事共同侵权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特点,论述了环境法学应对传统民法关于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几个突破点,并根据新构建的理论模式,阐述了环境共同侵权民事责任应然的实现机制.
一、民法上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
传统民法上的共同侵权行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和过失致他人损害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学界通说认为,共同侵权行为应具有以下特征:(1)侵权主体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2)数个行为人之间主观上具有共同过错,即具有共同故意或过失。(3)行为的共同性,即数人的行为相互联系,构成为一个统一的致人损害的原因。(4)数个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共同侵权行为区别于普通侵权行为的关键就在于对“共同”的理解上。此间“共同”二字,原出于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的规定。根据该条的规定:“数人因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者,各人对被害人因此所受的损害负其责任。”我国学者对“共同”的含义历来有两种不同的学说:(1)主观说。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间在主观上的共同过错,这是各个行为人的致害行为连成整体,并由他们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石,所以,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只能认定为各人的普通侵权行为。(2)客观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不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或意思联络为要件。如果复数加害人的行为造成同一损害,各行为之间虽无共同通谋和共同认识,仍应构成共同侵权行为。这一学说,注重考察民事责任对受害人的损害填补功能。我国学者大多认同“共同”的含义,是指主观上的共同,认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在于数人致人损害。
与民法的共同侵权行为经常一并研究的有另两种构成要件相似、极易棍淆的侵权行为类型,即共同危险行为和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是指数人实施的危险行为都有可能造成对他人的损害,但受害人的实际损害具体是何人所致无法查证,法律推定数人均从事i损害的加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均表明加占人有共同过错.从结果上看,侵权行为人均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因此,传统民法上,广义的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危险行为。但是,严格地说,共同危险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
1.是否具有共同的意思联络。在共同侵权的情况下,尽管并不要求都具备意思联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意思联络。然而,在共同危险的情况下,必须是不具有意思联络。一旦各个行为人之间有意思联络,就构成了共同侵权。
2.在具体致害人确定方面不同。在共同侵权的情况下,各个侵权行为人是具体、明确的,而在共同危险行为中,确定的只是加害人的范围,具体侵权行为人必然是其中的一人或数人,但真正的致害人在日前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证明的.
3.从因果关系的认定来看。共同侵权的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确定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各个危险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是法律推定的,是一种“替代因果关系”,因此,单从因果关系的认定方面来考察,共同危险行为采纳了较共同侵权行为更宽松的标准。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指数人行为事先并无意思联络,而致同一受害人同一损害结果发生。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中的多个侵权人不仅没有共同故意,而且也没有共同过失。在通常情况下,数个行为人之间甚至没有任何的身份关系和其他联系,彼此间甚至互不相识,因而不可能认识到他人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只是因为外来的、客观的、偶然的因素使无意识联络人的各行为结合而造成同一损害结果。
二、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对传统民法的突破
环境共同侵权行为是侵权人通过环境这一特殊的介质间接作用于受害人的,具有异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的显著特征:
(1)复杂性。在传统分割行为中,加害行为与损害的事实、程度及经过均比较明确,因而证明过失一般也比较容易;而在环境侵害行为中,由于行为常常涉及深奥的科技知讥其原因事实与损害发生的程度、内容和经过之间的关系往往不甚明了,以致证明过失事实极为困难。
(2)潜伏性。在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中,侵害停止了,损害结果能立刻或不久就呈现;但环境侵权行为由于是间接作用于受害人,环境的自净能力能消化部分污染物,只有当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所不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污染物才会慢慢积累下来,于其达到一定量后损害才会出现。
(3)多元参与性。公害当中,虽然有富山的骨痛病、熊本的水仅病、新泻阿贺野川的水误病等那种由单一企业的事业活动引起的,但现代公害通常是以多个企业的事业活动为原因而发生的所谓复合公害。
对照上述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特征,我了门不难发现,民法上传统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己难以对付日益严重的环境共同侵害,环境法学迫切需要在已有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应对规制共同侵权行为的需要。笔者认为,可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对“共同”含义的理解上,改采“客观说”的观点,即以客观结果为要件,而不问各行为人主观上有无共同的意思联络。环境共同侵权行为虽在客观上造成了共同侵害结果,但不同的侵害者在造成环境污染时主观上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各侵害者之间对第三者从心理上来讲并无共同的故意,如果按传统共同侵权理论来理解环境受到多方侵害其责任归属问题,受害者只能分别对侵害者主张权利,不利于对受害者的保护。所以,不管共同加害人之间是否具有共同故意,只要其行为具有客观的共同性,就应使其负连带责任,以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2.不以具有违法性作为认定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要件之一。传统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以行为具有违法性并造成损害结果作为认定侵权性质的标准。但环境共同侵权行为因行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有用性,国家一般规定社会所应对污染行为容忍的最低限度,在限度下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不被禁止的。而共同侵权行为却是因众多的“合法’行为掺合在一起引致损害发生。
3.改变因果关系认定标准。我国司法实践在民事侵害赔偿诉讼中,一直是以严格的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作为标准的,在举证问题上是由当事人双方对各处的主张负同等的举证责任,由法院负全面搜集和调查证据的责任。但由于环境侵权具有间接性、复杂性、潜伏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其因果关系的认定相对一般侵权行为而言不仅更多地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而且证明的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环境共同侵权中因果关系理论必须结合侵权行为的具体特点予以改进,以更利于受害人利益的保护。目前,这种理论的创新主要包括盖然性理论、疫学因果关系理念和间接反证说的因果关系理论这三种因果判断标准。这三种因果关系理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配合的。在一个案件中,往往会结合运用两种甚至三种因果关系理论,其目的就是减轻作为原告的受害人的举证责任,扩大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在法律上联系的可能性,在侵权法内部实现损害分担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己大大突破了传统的共同侵权行为理论的囿限,发展出了符合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特殊性的、新的认定标准。“为使对复合公害的受害者的救济容易进行,要求较宽泛地适用共同侵权行为的规定,”可考虑将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三种侵权行为类型,即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无意识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都纳入环境共同侵权行为中予以规定,这实际上也是采“客观说”的必然结果。综合考察后,可将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列为以下几项:1.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侵害人。这是“共同”的应有之意。2.两个以上行为人已实施了具有造成同一损害后果的行为。行为人间不要求有共同的过错和意识联络,并且行为不以具违法性为要件。3.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该种因果关系不要求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严格的、直接的一一对应,按因果关系推定方法能认定即可。
三、环境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实现机制
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问题,实际上涉及两重责任关系,即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的外部责任关系和各加害人之间的内部责任分担问题。
在外部责任承担的问题上,按照传统共同侵权行为理论,共同侵权行为人应负连带赔偿责任。显然,连带赔偿责任是一种法定的责任,不因共同侵害人内部的约定而改变,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是十分有利的。它不仅使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简便易行,举证负担减轻许多,而且也使赔偿请求权的实现具有充分的保障。受害人不必因为共同侵权行为人的参与程度,以及其行为对损害所起的作用难以肯定,或因为共同侵权行为人中的一个或数个行为人没有足够的财力赔偿而妨碍其应获得的全部赔偿数额。因此,从环境法的规制重点出发,为加强对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应坚持对环境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赔偿责任原则。
在连带赔偿责任适用的条件下,受害者可不必考虑各个加害人对损害发生的作用比例。但是,这样就产生出全体共同侵权行为者的责任一下子由一家企业承担的危险,因此,伴随着这种危险的制度,对于企业来说决不是一个理想的制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损害的发生作用度很低的弱小企业课以共同侵权行为责任,确实也是施之过苛。从责任的公平分担考虑,应确定统一的标准来解决各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问题,即各加害人之间的内部责任分担问题。各国在司法实践中主要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1)根据侵害程度确定责任范围。即对行为人的行为分别加以考查,各行为人对造成损害后果的原因行为有强弱之分;各行为人参与侵害的程度有大小之分,强者、大者多分担一些责任,反之少承担;
(2)根据因果关系确定各行为人应分担的赔偿责任。这是以共同侵权行为人对所造成的损害的各个部分可分的前提,损害可分,则各行为人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3)根据共同侵权行为人的人数平均分摊责任。即不考虑共同侵权行为人的侵害程度大小,以及其行为在损害结果中所起的作用强弱等因素,一律平均分担赔偿责任。
篇6
【关键词】 植物造景 低碳
低碳生态城市就是以低碳经济、以低碳产业为发展模式和方向,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标本和蓝本的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有这么几个着力点:第一是产业结构要调整,第二是建筑要节能低耗,第三是生活要低碳消费,环境要降温,增加碳汇。目前我们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是一对矛盾,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作为城市当中重要的设施、元素,城市环境中的绿色植物能够大量的吸收城市二氧化碳,所以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绿色植物的种植是重要的一环。
植物是构成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元素,规范合理的植物种植对一个城市生态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硬质铺装的减少,绿色植物的增加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节约了生产预制铺装的材料,节约了能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城市空间多了一份绿色,这一份绿色能为我们净化空气、造氧、吸附灰尘、吸收有害的汽车尾气、增加空气湿度、为我们隔绝噪音。大量绿色植物的应用不但能节约人工合成的建材,进而降低能耗,而且对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也是必备的。
植物景观的直接碳效应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和二氧化碳固定。我们所期望的最佳效应是园林植物生产运输以及植物景观营造和养护过程的碳排放降到最低,而碳固定效率最高。影响植物景观碳效应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种植结构
植物种植结构不同(疏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如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固碳效应不同。复合多层结构单位面积固碳效率较高,并且同时能满足空间审美与活动功能的需求。起空间分割作用的植物景观,同样能有很好的碳汇作用。疏林草地、密林草地的碳汇功能哪个更强,需要我们按照不同的植物种类和结构进行计量。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景观结构模式是密林草地和疏林草地,其树丛多为复层结构,从高大乔木到中层乔木再到小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这种复层结构植物景观模式的叶面积系数大,因此光合效率高,同时因为有高大乔木,所以碳固定的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密林植物景观结构,其碳汇功能很强。
2 植物种植形式
不同形式和不同设计风格的植物景观,如自然式和规则式植物景观碳汇效率差别很大。自然式的植物景观明显高于人工式。人工修剪、造型的植物景观固碳效应就低很多,其光合效率低,而且因为强养护,碳排放大。像模纹花坛这种植物景观形式是需要强烈的维护管理和人工干预的,而花带,必须经常更换,因此,从碳效应来考虑是不合理的。
3 植物类型
乔木的碳汇作用强,灌木就要低很多。乔木的寿命长,所以长期来说固碳量很大。灌木生长速度快,但碳被固定在其中的周期相对较短。我们需要的是固碳速度快、周期长的植物种类,这样固碳效应才会高。如果固碳效率高、速度快,但在很短时间内又将二氧化碳释放(因为修剪或死亡),应用这种植物类型是不可取的,至少应该加以控制。因此,要取得好的碳效应,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
4 植物特性
4.1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养护管理需求就很少,或基本不需要养护管理。这意味着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很强,同时碳排放又很少。
4.2 植物体量:植物体量也和固碳能力有关,特别是木质部越大,固碳能力就越强。
4.3 寿命和生长速度:如银杏和芭蕉,银杏的碳汇作用就比芭蕉强。芭蕉的固碳能力很强,但问题在于它固定后很快就释放二氧化碳,它不能长时间将二氧化碳锁定在植物体内。而长寿的银杏寿命可以超过3000年,胸径达4m,它固定二氧化碳在体内已经几千年,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的长期碳汇。生长速度快,同时寿命长的植物,那么其碳汇作用就很强。
4.4 植物的结构:植物的叶、枝条、树干、根系的比例关系很重要。因为最稳定的碳汇是树干和根系,小枝条不够稳定,叶片最不稳定。叶片寿命往往只有几个月到十几个月,落下后就会腐烂,又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植物的木质结构部分的比例影响到二氧化碳固定的时间和效率。
4.5 乡土与外来:乡土与外来树种的比较,主要来自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比较。除此之外,本地树木的采集、搬运成本较低,排碳量较少;外来植物运输成本高,排碳量高。
5 植物的规格和种植密度
植物的种植密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密度太低,碳汇作用下降;密度太高,碳汇作用也会下降。因为密度太高,植物生长不良,释放二氧化碳增加,阳光利用效率下降。移栽植物规格越大,排碳量就越大,固碳量就越低。如超大规格树木,种植后大概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真正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前面的5年,它的碳排放可能会比碳吸收还要大。而小规格树木一年时间就能恢复,生长快速,能发挥良好的固碳作用。
6 植物的生长环境
不同的生长环境也会对植物的生物量以至固碳量产生很大影响。黄山松所生长的花岗岩石坡环境,其生物量就很少;而缓坡地带单位面积生物量就会大很多。因此,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土壤环境等对植物景观碳汇作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7 不同区域的植物景观
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景观类型不同,植物景观的碳效应也有所不同。选择适合于各区域特点的植物景观类型,对于提高碳汇,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特色。
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种植规模,同样,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碳的吸收与固定的量同样需要一定规模的种植量,才能对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环境有一个显著的改善,才能起到明显的固碳作用。同样,我们在植物种植的整个环节,怎么减少碳的排放,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一个环节。绿色植物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无疑是有显著贡献的,而这同样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探索。(本文系2010年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立项编号:10C026)
参考文献
1 王忠君.福州植物园绿量与固碳释氧效益研究[J].中国园林,2010,26(12):1~4
2 韩俊永.深圳市主要园林植物生理生态特性与生态效益研究.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篇7
创意 水晶艺术的创新设计
创意是个很讲天赋的工作,是多种元素被恰到好处地糅合在了一起,产生出一种全新的美的事物。仿水晶材料是一种很特殊的全透明材料,晶莹剔透、折射、镜面效果等特性是其它材质艺术品不能望其项背的,可展现出光线、动感与色彩的魅力。世界上还找不出第二种比其更好的同时具有晶莹透明如钻石如水晶而又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均质的材料了,但它又不同于其它如玉、陶瓷材料的相对不透明可隐蔽和金属材料的可延展可车削和点拼接等相对容易加工,它易碎、易划痕,它全透明,所有的完美和缺陷,加工痕迹、拼接痕迹都将一览无遗。又由于仿水晶玻璃材料的高熔点的特性局限(比大多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熔点都高,包括金银放进去都会成离子状态而变得透明无踪),目前除了激光打点内雕外还没其他方法可以在里边做些什么或放些什么,这成了水晶行业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若再无好的创意设计,仿水晶玻璃更只是单薄的没有生命活力的材料罢了。创新,违背自然规律是不行的,笔者萌生了绕道解决的办法,利用水晶玻璃的最大特点――晶莹透明、折射和镜面效果,把图案和色彩做到了水晶玻璃体的四面甚至于六面,而在造型设计上则尽量再来突出这种效果,有了创意设计,其新艺术魅力就富有征服力了。一种全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水晶艺术品破茧而出,笔者叫它晶彩艺术水晶,因为它的特点就是晶莹剔透、色彩斑斓以及实现了笔者所孜孜追求的艺术化的愿望。所以说仿水晶材料的特性决定了设计更需要有创意。
传承 借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仿水晶工艺品源自西方,单纯地仿制很难赶上或超越人家百多年的沉积,更没了自己彰显的个性特色和中华民族恢弘的人文气质。纵观西方的仿水晶工艺品,他们对材质的自然属性较多关注,意在色彩、质地与视觉情感,讲究整体结构又有即兴发挥,既有序又混乱,既富于装饰性又有很强的表现性。作为一种新融入的工艺美术品种,我国在经历了的文化断层以及现代快餐文化的冲击,仿水晶工艺品的本土化来得缓慢而艰难。中华五千年浩瀚的文化和瑰丽的传统工艺美术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是仿水晶工艺品在中国开花结果最合适的土壤。“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我们的先人以幽雅、安静、含蓄为境界,所谓含蓄之美、无言之美,讲究内美与神美,表达了真正的精美意境往往是掩于背后,耐人寻味的。依此审美为需求,晶彩艺术水晶在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从造型到图案再到色彩作了探索和实践,糅合进了中国传统中的意象和现代语汇,对精、气、神作了别具一番的现代阐释,创作出了一种全新的有特色的具有柔和、典雅、富有东方特色的水晶艺术品。
1 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寻找意境
我国灿烂的文化连延千年,有着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从古老的《诗经》到唐诗宋词,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夺目的光芒,在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多有很成功的运用,比如宜兴的紫砂壶上镌刻的题词,还有象牙微雕的诗句,诗词的美衬托了工艺的精美,也使作品的意境趋于完美有了可能。譬如荷花,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咏颂相当多的,借诗之意境,体现在水晶设计上,以水晶的材质很好地表现了荷高雅脱俗的风骨。水晶笔筒《莲叶田田》(作品获第十一届“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取材于汉乐府诗《江南》,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诗意描绘于笔筒之上,把青年男女在采莲劳动中互相嬉戏追逐的情态隐喻于笔筒之中。
2 从中国画、传统装饰图案中汲取养分
工艺的局限也是工艺的特长。喷砂是最传统的水晶玻璃加工方法,它的局限是无法细腻到工笔、到成影像,但它却可以表达中国水墨画的渲染、表达立体层次,加上特殊的表面肌理工艺处理,使传统花卉图案表现出在其它材料上所表达不出来的那种经过雨露滋润的鲜活,那种生命力,以及在前后图案之间和折射反射之间所形成的那种气场和空间,使之成为一种特色。晶彩艺术水晶运用传统花卉图案的有菱形体系列作品《白玉兰》、《富贵牡丹》、《梅兰竹菊》等。“秦砖汉瓦”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文化精华和智慧结晶,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精美绝伦。水晶镇纸《瓦当王》以秦“瓦当王”为尺,按比例缩小,笔者惊喜发现远在秦代的先辈们取的竟是现代人奉为设计圣典的“黄金分割”比例!笔者所作的改变是两头端面都有图案,都当成看面,把直切面和斜切面这两种瓦当造型做在了一件作品上,《瓦当王》的一个端面是吉祥的瓦当装饰纹饰,另一个端面是喜庆的传统剪纸装饰图案。
3 从中国经典中找到启发
作品《追日-向日葵》,造型为简洁的可握式(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水晶镇纸。巧妙的弧形斜切面,既是握时拇指的定位,又可使水晶体以最佳角度仰立起来而变成可平视的摆饰件。以古文字“日”代表太阳,而葵花则是自然界追逐太阳、追逐光明的佼佼者,故又得名向日葵。设计既形象生动,又极富文化色彩,传神地表达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语)所表达的求新与不断追求的精神,更赋予“夸父追日”(《山海经》神话)以新意:追求智慧光明,追逐事业日新。
4 从中国传统民俗中取得灵感
中国传统民俗其本身就有许多吉祥祈福的含义,在造型和图案色彩肌理上用现代的审美观掺进传统的文化理念来设计,给了作品另一层文化的生命。如获首届上海旅游节“老凤祥杯”上海旅游纪念(礼)品设计大赛优胜奖的烟缸造型实用文具系列《藏饰印象》,突破性的设计创意灵感来自藏族服饰,直切面与彩色条纹表达藏族妇女服饰的围裙部分,而彩条的斜线处理恰似藏胞上衣外套的单边衣袖。使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小物件赋予了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又如摆件《节节》主体为相同四节相叠,取意事业节节攀升,与民俗“节节高”同义,作品用绿色象征生命、健康,用金黄色象征事业、财富,说明生命和健康是一切的基础,给了大江南北的中国人生活中最质朴的房前屋后竹子做的小挂钩称谓作了隆重的诠释。摆件《阳极》,第二届中国艺术玻璃全国优秀作品大赛优秀奖作品,下圆的色彩由红至金黄,是太阳的颜色;上圆的色彩为七彩,是彩虹。创意为太阳之极,一为九大行星围绕的恒星、光明的象征――太阳;一为“太阳、少阳、少阴、太阴”之太阳,是中国人所崇尚的阳刚之气。造型在阳刚中有阴柔的优美,此谓阴阳相济、刚柔结合,蕴涵了中华古老文化的深厚哲理。
5 从禅学中感悟静美的意境
中国人信禅学禅悟禅,禅是糅合并延伸了道家学说的一种佛教;是斩断尘缘,以空为美,以心传心,见性顿悟的认知世界万物,认识人生真谛的一种方法。“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禅,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禅,安定平衡,和谐自然;禅,简朴流畅,寂静对称……禅是蕴蓄着“幽深、寂静、淡雅、凝重”的一种意境。其实,禅就是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感悟,这又何偿不是我们设计制作工艺美术作品所追求的至美的境界,给我们的设计以启迪,或者说好的作品本身就蕴含禅意,可以是给人冥想和意味的,可以是秀外慧中的,形美而禅意的。
流行 同步时代 表现时代 代表时代
篇8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管理;发展前景
建筑智能化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建筑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传感器及各类设备的自动控制、管理信息资源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以及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获得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功能,使建筑具有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技术更新周期相对来说较快,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近几年已经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历程短等原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设计问题。建筑智能化设计主观设计倾向明显,流于简单化、概念化、形式化。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工程方面都存在自身的弱点,设计者在知识更新、实践经验、工程建设需求等方面不匹配,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二是施工问题。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单位一般都是系统集成商,他们担负着深化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并要负责质保期内维护、业主管理人员培训等,其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因素也很多,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人、机、物、法、环”的管理和控制不严格。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针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要加大投入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团队,提高团队综合能力,培养全能型人才,既能懂的建筑知识又了解智能化技术。在技术研发、设计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组织更多方参与研讨,如施工单位、建筑商、系统集成商、项目业主等,汇集各方众多意见建议,一起探讨行业发展。在项目起初设计阶段就要定义清楚用户智能化需求,在设计阶段,多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召集建筑设计方及智能化系统设计方详细制定方案,避免中间断层脱节。协调好各个部门,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
⑵在建筑智能化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施工队伍的整体构建,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因为建筑智能化工程包含很大一部分隐蔽工程,如果施工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容易出现智能化系统后期维护费用翻倍的现象。在具体各项环节中要抓好施工队伍的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员工具备智能化建筑的专业知识,健全考核机制,实施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保证建筑智能化行业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⑶加强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的管理,规范设备接线,对建筑智能化过程进行统一标识。由于建筑智能化过程中接线非常之多,众多的电缆线路只要接通即可使用,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容易出现虚焊、连接不实等情况,一定要强化线路的敷设、连接质量和标示的管理,线缆接头必须做好焊锡处理或者绝缘处理。各类线缆屏蔽线层接地必须实焊,避免出现虚焊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各类线缆进行规范统一的表示,以便于后期对智能化系统的维护。
三、建筑智能化发展前景探讨
建筑智能化应用根据人们的不同需求,实现各项功能,为人们提供便利化、简单化、信息化的生活载体。在未来的发展中,建筑智能化必将会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随着智能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家庭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们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必将会使建筑智能化各个子系统更加开放和统一,这将势必造成阻碍的技术、人为的因素等逐步击破,未来的智能化建筑也将会朝着更加人性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方面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在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所需要经历的发展过程还比较漫长。它是建筑的重要部分,正在不断的深化完善,高新技术也正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在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智能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者,必须在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方严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这样才能铸造出建筑智能化的精品工程,唯有如此才能在建筑智能化建设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中国住宅设施,2009(9)
[2]马树媛.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探究[J].华章,2012(16)
[3]李金福.浅议弱电系统工程在智能建筑中的施工管理[J],2007(19)
篇9
关键词:建筑工程 全过程 造价控制 经济管理 意义分析
一、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指为满足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需求,分别采用价值工程、多方案比选、设计方案招标、限额设计、设计优化、施工招标等方法,对建设工程在实施的各个阶段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阶段主要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内涵:
(一)确定目标值
在建筑项目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
(二)统筹考虑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设计和施工中去。
(三)主动性
要立足于事前控制,即主动控制,尽量减少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
二、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对现代建筑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与工程有关的各个要素,包括涉业主、承包商的利益以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关系。而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就是确定工程造价的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不确定性很强的工作,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对这些事项的防范不仅要靠投资的控制,更需要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应贯穿于工程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进度的快慢、建设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一个建筑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则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实践中,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式大背景,常有一些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例题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有必要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选进适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实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积极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三)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实行科学的造价控制策略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合理确定中标价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通过在招标文件中事先公布招标控制价,评标时可以合理确定中标价。实践中,一些工程项目在招标中除了过度的低价恶性竞争外,也会出现围标现象,即所有投标价均高于标底,但最低的投标价仍能中标,这对招标人控制工程造价是不利的。招标控制价是事先公布的最高限价,无需保密,评标时不参与评分,也不在评标中占有权重,只是对一个具体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起参考作用。对低于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最低价即可中标,而高于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则为废标。因此,招标人如实公布招标控制价,合理确定中标价,体现了招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原则。
2、可有效控制投资
造价控制中的招标预算控制价是衡量投标单位报价的准绳,有了招标控制价,才能正确判断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由于招标控制价是最高限价,在工程招标活动中,设置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可以相对降低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工程经费的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设有标底的,标底必须保密”。但由于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后,由于招标方式的改变,标底保密这一法律规定已不能起到有效遏止哄抬标价的作用。因此,事先公布招标控制价,可提高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违法活动的产生。
3、有效检验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设计概算投资
招投标预算控制价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招标前编制的,如果控制价突破项目设计概算投资,作为业主,就要及时考虑追加投资或者修改设计、降低标准以适应业主的投资能力。招标预算控制价的编制依据是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控制价的编制组价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文件和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相互矛盾和不明确的地方,促使招标人及时对这些文件加以修改和完善。
(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阶段是项目决策实施、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因此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对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整体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工程施工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项目运行过程中资金投入量最大的阶段,主要是以设计预算为依据,以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为目标控制的投资分析,在这一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施工阶段工期长、资金投入大、资源消耗多,不可预见因素多,所以其造价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效益。所以,施工阶段当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之一。
(五)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编制工程结算不仅直接关系到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关系到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结果,因此工程结算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实事求是进行编制。实践证明,通过对工程项目结算的审查,一般情况下,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结算价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达20%,对控制投入节约资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式,建筑企业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的管理,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现代建筑经济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篇10
记得群号是:462720555
扫描二维码进群
扫描二维码进群
群主个人的QQ号是:1370946190 微信号是:15234400545
想在北京找教育工作,发愁不知道从何入手的,可以加她为好友,多交流,多学习!
-------一个普通师范毕业生如何在北京找到月薪过万的工作的-----
2012年我毕业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师范类本科院校,现在就职于京师前程国际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担任教学主管一职。刚出校门的我参加了各类事业单位考试,试图在公立学校有晚饭吃,但是大多数参加过考试的同志们都知道,付出的诸多努力都化作了东流水。这样到处奔波了大概半年,我放弃了这一念头,背上行囊踏上了北漂之路,刚到北京我也是到处碰壁,网上投了一大堆简历,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招聘会,大都石沉大海,有一天我在网上突然发现有这么个群,抱着试试的心态进来了。在群里我认识了好多跟我一样到处求职的小伙伴,群主每天也会推送一些各大教育机构的招聘信息、应聘技巧、师训类资料。在这群埋伏几天后,京师前程国际教育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一份课程顾问工作打动了我。更令我意外的是,经过两轮面试后,我就顺利入职了。相比那些大型招聘类网站提供的offer,这个靠谱了许多。
真的是良心推荐!!!对了群号: 462720555 ,需要的同志们可以加群了解一下!!!!!!
----职场面试技巧-----
为了做好你工作份外之事,你该怎样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 上一篇:发散思维训练的核心
- 下一篇:护理理论基础知识大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