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 教学悬念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显得尤为让人关注。创新思维不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和新课改的必然发展趋势。在高中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根据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等因素充实和补足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探究、创新等方面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得教学活动的进程与时展的步伐并驾齐驱,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关于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训练,以下几点将作出比较好的说明。
一、发挥问题情境创设的独有魅力
新课改带动了教学手法革新进程的加快,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法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对创新思维的训练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师要仔细认真地钻研数学教材,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激发学生思维活跃的闪光点,并且根据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矛盾式的问题情境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的矛盾激发出来,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如函数题:F(x)为R上减函数且关于(0,0)对称。f(x2+4x)≥-f(y2+3)恒成立,求y/x的范围。在讲解之前,教师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予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讨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寻找解题捷径,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出解题思路,教师再讲解所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发学生现有认知与原有知识的矛盾冲击,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在严谨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模式下带动创新思维的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形式多种多样,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现实作补足和完善。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不能脱离教学和学生发展实际,只有依据现实情况进行合理利用,才能真正发挥它在训练创新思维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现代信息技术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结合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催化剂,也为数学教学的逐步时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典范说明。详细一点来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生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截面”的相关知识点时,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使得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内涵。教师可以制作“长方体截面”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予以动态的展示,并且配以适当的文字问题:若用一把刀砍向长方体的木头,截面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屏幕上所展示的截面之间有何联系?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而且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激发了创新思维的显现。新课标要求课堂上要充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结构设计上要把握全局,重视各个阶段思维的构建,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教师适时地将基础性的知识点穿插到与学生的探讨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拓宽了思维空间,创新思维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和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充分运用并不否认传统教学手法的优势,只有恰如其分地使用这种教学手法追随教学的进展步伐,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三、设置教学悬念,激发学生质疑思维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质疑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详细来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悬念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欲望,而且带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为思维的不断发散和拓展提供了更多契机。例如,假设A型汽车的关税税率在2004年是100%,到2009年是25%,2004年A型进口车每辆的价格为64万元(其中含32万元关税税款)。那么,如果已知与A型车性能相近的B型国产车,2004年每辆46万元,若A型车的价格只受关税影响,为了保证在2009年B型车的价格不高于A型车的90%,B型车的价格要逐年降低,问平均每年至少下降多少元?在进行解题思路疏导之前,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积极的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独特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创新解题方法,从而最终的正确答案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得以寻出。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悬念不宜过于繁琐和复杂,否则不仅不能调动学生质疑思维的发挥,反而会出现事倍功半的不良后果。总而言之,设置教学悬念的形式使得学生的质疑思维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为创新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涌入和参与,因此将创新思维以及能力的训练纳入教学进程中去是形势所趋。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和发掘促进教学创新训练的良好方式和途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的进步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小龙.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和活跃思维.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
[2] 肖冬云,罗明铁. 谈高中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才之路,2009(9).
篇2
关键词:创新思维;案例;培训;创造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F2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77-04
引言
创造力是创新的根本推动力,是21世纪人类的重要生存能力,对于学生教育与成人发展均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创造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育领域对创造力的重视却十分不够,很多人甚至认为创造力只能是一种天赋,无法加以培养与提升。早在1950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吉尔福特在他的就职演讲上就明确提出人人均有创造力,他大声呼吁学术界对创造力关注得太少。他的这次重要发言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领域与教育学领域的学者投入到了创造力研究中。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关键成因,创新思维对商业成功的影响近年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商界的关注,哈佛等知名大学已经为商科的学生开设了创造力课程,来提升学生们的商业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创新思维是一个抽象与复杂的领域,有关创新思维与商业成功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商业领域的创新思维还是十分模糊。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分析,提出创新思维的七要素模型,并将它们与商业案例进行匹配,旨在分析商业创新思维的内涵。最后,就如何提升商业创新思维提出相关建议。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与可提升性
(一)创新思维的内涵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的多种因素组成:第一维度是指智力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等4种;第二维度是指智力的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5种;第三维度是指智力的产物,包括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和蕴涵等6种。它们共同组成了120种独立的智力因素。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其中的第二维度:“发散思维” (卢家楣,1987)。
后续研究者进一步提出,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认为发散思维是指个体不依常规方式“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信息,并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许许多多输出”的思维形式(刘春雷,王敏,张庆林,2009);聚合思维则是个体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分析给定信息,并从中获得一个最佳答案的思维形式。如库恩 (1987)认为,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并且两者之间要保持着“必要的张力”。吉尔福特后来也认为,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是创新思维的基本运动形式(1991)。持有相似观点的包括沃建中等人(沃建中,王福兴,林崇德,刘彩梅,2007),他们在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当中同样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创新不仅思维要发散,同时也需要概括性和逻辑性等聚合思维的参与。相似地,日比野省三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展开与整合的思维方式”,指在决策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首先选择展开,然后再将它们整合,以做出最好的决定。即首先应该将解决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展开,确定一个高水平的目的,然后开始收敛和整合,找到特定的解决方案,并从更大的范围来理解今后的发展方向(付俊英,2000)。
学者们还提出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非逻辑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观思维、灵感思维等(陈湘纯,傅晓华,2003),逻辑思维则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否则难以有创新理论与符合逻辑的概念。张丽华和白学军(2006)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过程、状态和结果,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周明星,1999)。直觉、灵感及创造想象等是人们心理特征的产物。孔庆新、孔宪毅(2008)认为,创新思维是潜意识和显意识的结合。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学者们提出创新思维是左右脑的共同产物。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获得了诺贝尔奖。斯佩里及其同事发现,大脑左半球长于语言和计算,大脑右半球对空间的识别,对音乐、艺术、情绪的感知,则优于大脑左半球。大脑左半球习惯做分析,右半球偏向于整体直观。左右脑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和思维功能,它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工合作、相辅相成。与这些观点相应的是思维导图,它是一种以全脑思维替代线性思维的思考方法,是一种用图形辅助思考的一种简洁而有效的工具,具有以下作用:梳理凌乱的想法,聚焦主题;进一步拓展主题;在孤立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画出清晰的全景图,可以观察到所有细节与整体;将关注的主题形象化,便于发现不足之处;进行概念组合和再组合,进行比较;维持思维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方案;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促进思维发散,多角度捕捉新思想。
我国教育界的知名学者林崇德老师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己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林崇德,2000)。张晓芒(2006)在总结了各类观点后,提出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它是在客观需要和伦理规范的要求下,在问题意识的驱动下,在已有经验和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以及新获取的信息的基础上,统摄各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利用大脑有意识的悟性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的敏捷转换和灵活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以新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独特见解的复杂思维过程。
(二)创新思维的可提升性
创造力培训的有效性在教育学与管理学领域都已经得到了不少验证(葛操,白学军,2007;胡l平,林崇德,申继亮,2003;暴占光,华炜,张向葵,田录梅,2007;杨敏,2012;鞠慧卿,2015)。现有的常用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和托仑斯发散性思维培训及测验法。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于1963年首创的一种创造性技法,它是众多创意生成方法的鼻祖。头脑风暴法提倡在不加评价的氛围下分享创意,打破头脑中的封闭局面,掀起思考的风暴,使个体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从自我和他人的求全责备中释放出来,促使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创新想法。它的四大原则是自由畅谈、禁止批评、追求数量、对设想进行组合与改进。头脑风暴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的创造力培训中,这一方法在硅谷的IDEO设计公司得到出神入化的应用。一些创新思维的培训方法已经得到了开发与广泛使用。比较知名的是托仑斯的发散性思维测试方法,它包括了12种题目,如要求根据所呈现的图画,列举出他为了解该图而欲询问的问题;要求根据所呈现的图画,列举出图中所描绘的行为可能的原因;要求对给定玩具提出改进意见;要求推断一种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旦发生会出现什么后果;要求对熟悉及不熟悉的音响刺激做出想象等。
以上相关国内外研究说明,创新思维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思维特征,创新思维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结合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不同思维成分的组合,它是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得到提升的。由于教育与学习的一些传统偏见,创新思维中的一些能力得不到训练,因而也就无法形成有创新力的思维组合。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创新思维的系列核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商业实践中的运用。
二、创新思维的七个要素及其在商业上的应用
本文认为创新思维具有以下七个基本要素,它们与商业领域的成功有紧密的关系。
(一)突破思维定势能力
创新意味着另辟蹊径和思维突破,这就需要警惕自我思维的定势。突破思维定势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商业创新不可缺少的要素。其中一个例子是云南白药。中药是我国的四大国宝之一,凝聚着文明古国千年文化的精华。云南白药治疗跌打损伤有很好的功效,但是一个人一生使用云南白药的频率是很低的。为了突破这个小众市场的局面,云南白药利用技术创新与牙膏进行联合,牙膏的使用频率要比云南白药高出很多倍,云南白药就从小众化市场转向了大众消费品市场。突破了药店只能生产药品的思维定势,云南白药将中国的传统老字号品牌在今天的市场做得业绩斐然。另一个例子是,在广告传媒领域,流行的观点是媒体的受众群体越大它的广告效果越高。然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江南春却在思考如何把广告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轨迹中去。他发现在社区公寓楼等生活轨迹必经的点却没有广告媒体。于是,他们就在电梯里放了电梯海报,变成框架媒体;在写字楼电梯口装了楼宇电视,在大家等电梯的时候,播放广告;在卖场装电视、电影院片前安置广告。通过将消费者的生活、工作、购物、娱乐的轨迹点设计成广告投放点,分众传媒公司就形成了中国最大的生活圈媒体。
(二)对潜在问题的敏感性
发现一个高质量的潜在问题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对商业问题的敏感性可以引发商业创造力。比如,随着近年空气污染在我国的日愈加重,IBM和微软看到了一个业务机会:空气质量预测市场。随着“认知计算”的进步,计算机程序能够不断提高自我建模能力,预测软件可以利用天气、交通、国土利用以及来自政府监测站的实时污染数据,甚至是社交媒体的发帖,提前预测未来十天的空气质量。IBM已经将产品推广到北京市环保局与30多家我国光伏发电公司。再如,Laptop Lan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发现一个衣着考究的经理人在机场寻找手提电脑的插座时,激发了他的问题思维:商务旅行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携带手提电脑,他们中许多人希望与同事和顾客不间断地保持联系。出差职员的旅途通信没有得到满足,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商业问题。于是他在机场推广舒适的、全方位服务的工作站,每一个地方设有4―12个办公室,面积为36―48平方英尺,墙高7英尺。场地租用费为前5分钟2美元,以后每增加1分钟38美分,提供复印、隔夜快递、会议室出租、传真和打印服务。
(三)抽象与本质思维
抽象与本质思维让人们从具象中摆脱出来,提取事物的根本特征,在创造的过程中,这可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具创造力。抽象与本质思维让商业营销与广告紧扣消费者的需求本质。比如,露华浓是一家知名的化妆品公司,它的创始人查尔斯说:“在工厂里我们制造的是化妆品,在商店里我们出售的是希望。” 另一个例子是支付宝的诞生,马云意识到电商销售中买卖双方需要建立彼此信任的交易机制,在这种本质思维的启示下,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得以建立,极大推进了在线购物。
(四)联想组合思维
创造的过程是要素组合的过程,这需要在创造的过程中联想到不相关的要素并进行组合。联想组合是新产品创新的重要思维能力。例如,功能组合就是把不同物品的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组合到一个新的物品上,使之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按摩椅就是按摩功能和椅子功能的结合体,具有计算功能的闹钟也是一种新的组合,将智能手环UP和咕咚运动组合形成了健康医生。再比如材料组合,柠檬和红茶组合在一起,就开发出了柠檬茶;调酒师调制鸡尾酒采用的也是一种不同的成分组合。
(五)类比思维
大自然里蕴藏着许多知识,仔细观察并加以利用,可以创造出许多商业财富。比如,珍珠是由于某种异物进人了河蚌的胆囊后,在它的周围凝聚起许多胆囊分泌物而形成的一种胆结石。这一原理被人们巧加利用,在河蚌中人为放入异物进行人工育珠。相似的,天然牛黄是非常珍贵的药材,只能从屠宰场上碰巧获得,无法满足制药的需求。一家医药公司为了解决牛黄供应不足的问题,也运用比拟思维,把一些异物埋在牛的胆囊里,果然从牛的胆囊里取出了和天然牛黄完全相同的人工牛黄。
(六)原理迁移思维
知识不等同于创造力,如何使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创新需要原理迁移思维,即将知识进行跨界使用的能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视屏游戏中任天堂的Wii技术。这家公司利用来自汽车领域的防抱死系统和气囊弹出技术创造了游戏中的控制杆,将体感操作化为标准配备,让平台上的所有游戏都能使用指向定位及动作感应,使用者可以挥动、甩动、砍劈、突刺、回旋、射击等各种方式来使用方向盘、剑、枪等工具,这种其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让玩家爱不释手,赢得了市场的青睐。
(七)创新导向的元思维
元思维是指导个体思维倾向的思维,创新元思维是指不断要求自己求新求异的思维认知。在技术与市场的变动之下,建立创新元思维是持续赢得商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海尔集团。这家公司在发展壮大的30年中,已经经历了五次大变革。1984―1991年是海尔的名牌战略阶段。当时的冰箱供不求,但是张瑞敏为了提升质量求名牌,做出了“砸冰箱”的举动。1991―1998年是海尔的多元化战略阶段。海尔通过“吃休克鱼”的方式,通过兼并重组进入了洗衣机、电视机、空调等各类家电领域。同时,它打造了“日清管理法”。1998―2005年是海尔的国际化战略阶段,海尔转向“出国创牌”的战略,开始在美国、意大利建立或收购工厂。海尔还提出了“市场链”理论和“人人成为战略业务单元”的主张,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一个盈利单位。2005―2012年是海尔的全球化战略阶段。海尔推行“人单合一双赢”管理模式,提倡“自主经营体”和“倒三角”的组织管理。从2012年底至今,海尔开始提出网络化管理战略,提出了在全球企业经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新经营主张。张瑞敏身上的创新导向的元思维,使得海尔不停留在以往的成功中,而是不断地创新与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与此对应的是,曾经是海尔榜样的索尼、松下等公司却由于无法很好满足用户需求,而遭受了长时间的巨额亏损。
三、相关建议
商业创新思维关系到商业的竞争力,提升商业行为的质量不仅需要掌握各类商业经营的理论和技能,需要经营知识与逻辑分析,同时它还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需要突破思维定势,对潜在问题有高度敏感性,懂得提取本质进行抽象思维,灵活联想与组合,巧用比拟思维,将不同领域的原理进行迁移使用,并持续不断地寻求创新。这七方面创新思维的提升,将会为商业创新做出有意义的贡献。本文在总结以上七项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一)总结各行业商业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提取关键的创新思维
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大数据产业正在兴起,为商业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由于各个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推广上各有差异,按行业总结商业创新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提取不同行业中关键的创新思维,将有助于培育更多的商业创新。比如,现在的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是解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销售和大规模传播,以个性化生产、口碑和快速响应来取胜。这是一种商业竞争模式的大改变。然而,人们在商业创新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创新思维的基础并没有改变,只是联想与组合思维、原理迁移思维在这个充满机会的时代里显得愈发重要。总结各行业的商业创新现象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去繁就简,在各式各样的商业创新事例中捕获创新思维的根本。
(二)推广商业创新思维的训练
教育与心理领域的研究发现启示我们,商业创新思维也可以加以训练与推广,以提升大众的创新素质。本文认为,创新思维的训练要关注思维的习惯,经由思维的习惯提升思维的能力。思维训练应当不同于知识的学习,而是如何关注思维的走向与思考的过程,只有将七种创新思维内化为个体的思考习惯,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自觉开展创造性的思考。因此,需要通过持续的大量的商业思维练习,进行习惯培养。这项工作所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风格(罗斐,吴国宏,2004),思维风格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偏好方式。因此,对于不同思维风格的人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将是一个有待深化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暴占光,华炜,张向葵,田录梅.发散思维训练对 62 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9-172.
[2] 陈湘纯,傅晓华.论创新思维的哲学内涵[J].科研管理,2003,24(1):10-14.
[3] 付俊英.论思维定势与创造性思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17(5):19-22.
[4] 葛操,白学军.训练方法对不同创造力水平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13-17.
[5] 胡卫平,林崇德,申继亮.英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5).
[6] 鞠慧卿.三至五年级小学生感觉寻求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J].校园心理,2005,13(2):87-90.
[7] 孔庆新,孔宪毅.试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规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2):25-31.
[8] 库恩.对批评的答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8.
[9]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10] 刘春雷,王敏,张庆林.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6-111.
[11] 卢家楣.吉尔福特智能三维结构模型的新发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143-144.
[12] 沃建中,王福兴,林崇德,刘彩梅.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29-35.
[13] 杨敏.加强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7):44-45.
[14] 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研究概述[J].教育科学,2006,(5):86-89.
[15] 张晓芒.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16] 周明星.思维创新与创造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17] 罗斐,吴国宏.斯腾伯格思维风格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3):718-720.
Seven factors model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LI Shang-zhi,WANG Can-ming
(High school section,Beijing Petroleum Institute Affiliated Middle School,Beijing 100083,China)
篇3
【关键词】创新思维;教学改革;考核体系
一、传统平面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在教材的选择上,大多数高职仍采用的是本科教材,教材内容单一,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多数教材内容都是在讲述平面构成的格式、规格、形态、法则等。内容大同小异,表达的语言简短,所采用的图例都缺乏实用性,未能理论联系实际,未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对学生难有吸引力,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表象手段陈旧,过于强调手绘。传统的手绘作业,使学生没有大量的实践和精力用于推敲和构思作业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甚至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3.偏重对形式法则的模仿。现在所用的平面构成教材,大多重点都放在探索形式法则的“形式”推敲上,学生作业模仿成分过多,形式味重,创造意味不强,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措施
1.采用应用型教学。教师首先应透彻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并涉及相关专业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手机优秀的应用设计作品作为范围,如标志设计作品、书籍设计作品、广告设计作品等。在授课中,将与授课内容相联系的应用设计作品展示给学生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授课生动、形象、丰富,又能让这些优秀的应用设计作品理念深入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基本形这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讲述,就会使教学陷入表面化、形式化,失去学习基本形的设计初衷,学生反而以为学习基本形设计没有什么用,没意思。但是,如果教师将标志设计与之结合起来讲授,教学效果就会大不相同。
2.重创新、轻手段。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创新思维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思维,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主要包括:想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思维活动。
创新是观念,电脑和手绘仅是手段。如今,我们进入数字化社会,世界文明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构成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要重于创新,不能仅靠板书,还要结合多媒体课件,表现手段不必局限于手绘上,也可以结合电脑等辅助设计。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一便引入电脑教学。
3.把形式法则融入主题设计。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我们在传授形式法则时一方面要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践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要解决的基本课题。为了从形式法则下的模仿阴影中走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构成训练,设立一个有意味的主题去研究实现和完善它。这样的主题可以来源于广告公司的具体任务,这样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还可复习和加深对所学形式法则的主观认识。
三、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1.理论知识考核评定。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包括平时成绩(15%)和理论考试成绩(35%)。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的出勤、作业完成情况。这样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平时对知识掌握能力及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理论考试在学期结束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5%。统一规范考试命题,建立试题库。主要考核一些概念性知识和内容容意混淆的部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论述题。满分100分,取成绩的35%即为理论成绩。
2.实践考核成绩的评定。实践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包括实践考核(35%)和应用能力(15%)。实践考核也在学期结束前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由教师进行命题,设计一张作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充分的结合,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应用能力的考核,通过教师平时的授课,对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和书籍设计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考核,可以看到学生在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上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应用能力的考核主要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形式美感。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用设计创造能力,尤其对于高职学生,更应该强调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当前高职平面构成教学中的误区和不足,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把平面构成融入应用设计中,为培养高技能设计应用人才而努力。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5-01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实施教育目标。
1 如何进行物理学科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需要。创新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1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为现代化而创造的动机。中外杰出的物理学家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登攀,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思想和行为是青年学生的光辉榜样,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业绩,激发学生为祖国而创造的热情。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去创造财富,产生价值。
1.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有的瞬息即逝,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俄国杰出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就是从深入地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1928年通过非常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毒霉素等重大科学成就,这些都足以说明观察在科学研究、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努力提倡师生平等,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增进巩固,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甚至做出新的发现。所以,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观察。
1.3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新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新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所教学科中,根据所授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如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答,这些训练并不是一味追求“多”,重要的是训练学生多“思”,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4培养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确定实际的步骤,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学习方法对路,学生的受益将和努力程度成正比。重视培养创造型学习方法和策略,训练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技巧。一位科学家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思维能力的人。”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
2 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2“智商”与“情商”
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2.3“减负”
今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 “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EQ)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行。电视里曾报道过学生残害亲生母亲的事情,这是超负荷运行的结果。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手足无措的现象。事实上,“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减负”后,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如科学制作,它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
2.4“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篇5
关键词:创新意识;学习环境;教学手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肩负着对少年儿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陶冶高尚道德情操的任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简称“思社课”)的教学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是我们品社课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品社课教学怎样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本就在于教师要能够紧密结合每课的教学内容,采用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带着问题学,这样来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如:教学“从电视机的变化说起”一课,首先由电视机的变化过程这个事例引出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创新?以“高斯算和数”“伽利略发明温度计”的故事引出第二个问题:怎样培养创新能力?再联系学生身边的具体事物,如: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话、汽车等,提出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创新?这样层层深入,不断启迪,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总结出:只要从在生活、学习、玩耍中勤于思考、善于钻研,长大后就能在本职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国家作出贡献。
二、建立民主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建立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抑感,同时不以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来作简单评价,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生疑、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如:六年级下册“学会和谐相处”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是在与人的交往中,要做到和谐相处,这样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从而向学生进行与人交往和谐相处教育。在本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只给情境(课文中男主人公总是要求别人玩他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女主人公总是上来就插话,却从不考虑正在说话人的感受),不作结论(如果在生活碰到这样的人,你愿意和他交往吗?自己得到什么启示?只提出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也就是暂时不让学生看后面一页的内容)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发表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14页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男女主人公错在何处,像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什么后果?
2.面对这样的情况,与男女主人公有直接关系的同学(与男主人公玩游戏的同学;被女主人公抢话题的同学)该怎么面对?
3.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在讨论的基础上,陈述理由、讲述办法。经过激烈的辩论,学生深刻认识到在交往中不尊重他人的危害性,教师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为建立一个民主的、无权威的学习环境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思维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声画结合、动静交替、操作方便的优点,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知材料,是传统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有助于学生明白老师所讲的道理,懂得行为要求及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如:“规则有什么用”是在“规则在哪里”一课的基础上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排除上厕所、打水、上下楼梯等行为上作出的规范要求。而三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如果简单照课本讲解,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展示前一课课文录像,让学生懂得课文中两个孩子之所以会在生活中惹上麻烦,是因为他们都不讲规则,没有按规则办事。接着出示本课的插图投影,同时播放插图中情境中众人吵闹和两人相撞时的录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知、想象。最后用幻灯片打出“上课不迟到,这是上课的规则”“课间不在教室里追跑,这是课间活动的规则”“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这是学习的规则”等,并指定学生按课文插图中的内容进行情境表演,并让学生创造性地将生活中看到的、碰到的不讲规则的事情说一说,演一演,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些电教手段的运用,富有创意地把课文中静止的插图动态化,逼真地再现了课文描绘的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创造性思维的扩散,也使学生认识到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什么事情都应讲规则。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善思 数学教学 创新 内涵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127-02
1 引言
对于一个国家和名族来讲,创新精神及其重要。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学校一节课堂,都需要创新精神,就数学课堂来说,数学课堂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死记硬背,他需要一些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果单纯只为了分数和升学率,数学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因此,如何进行创新型数学教学,将创新理念引进数学课堂,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在题海战术下,中国的很多学生都很刻苦,书面成绩也很好,但是缺乏创造力,缺乏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2 创新型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探寻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数学活动性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数学的目标意识、数学教学效率性评价和师生间的地位和关系等方面考虑。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抽象的,是高深的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而又有趣的数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进行数学活动需要老师仔细考虑,开展的方式有很多种,老师要善于观察,努力尝试,找出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数学活动的开展方式。而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将创新的理念引进数学活动中对学生有很大帮助。在数学活动中引进创新意识,需要老师做好心理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进行传统的解题练习之外,还要适当地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手工制作、以及分组构建数学模型等。有意识地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数学实验和探讨等。此类数学活动不仅能开发学生的脑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探索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对未知的数学世界进行探索和研究,让他们具备学习数学的素质和思维,使学生能学习的更好。
在创新型的数学课堂里,数学的教学可以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构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1]。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知识来源,因此,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知识储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要想更好地将创新精神融入到数学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一些途径和手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在课堂上,适当地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使学生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引进创新理念,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为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学生大胆想象和大胆创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想法,教师不能回避或者搪塞,而应该抓住这些问题和想法,适当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联系实际问题,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活学活用,提高数学能力。
创新型数学课堂应当是高效率的、好效果的、高效益的,因此,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计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扬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教师传授解惑,学生全盘接受,这种课堂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界定地过于明确,事实上,有时候教师能从学生上学到很多东西,相反,教师所传授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学生要学会分辨,教师也不是完人,教师也有犯错的时候,教师也有不知道的时候,因此,教师在完善自身的同时,要适时地听取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并能根据现实的要求进行一些改进,找到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自我改进中进步并能提出更多的要求,教师也能从这些改进中得到进步。这种形式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可能,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
3 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措施
3.1发扬合作精神,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过程很重要,在数学上创新精神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多动手多动脑,要拓宽自己的活动空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精神。学生之间多进行合作,有助于学生形成集体智慧,学生自身也能进行独立思考,针对某个数学问题,有目的地讨论和思考,在经过一定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学生形成自己的观念,并能相应地做出验证和修改。
3.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
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数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常感觉到单调乏味,教学内容陈旧,知识面不广,学生对数学缺乏全面的认识,也很难形成对数学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要让数学课堂变得高效,有必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综合板书、讲解、讨论、演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学习。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求知欲,并能适当地进行反思,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
3.3开展开放式教学,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
探寻数学课堂的创新,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教法进行改革和创新,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民主和平等,不差别对待,不高人一等,将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让学生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权,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有信心,学会放手,让数学课堂变得宽松、自由、民主,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但
要掌握好一个度,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该讨论的时候热闹地讨论,该听教师讲解的时候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课。开展开放式教学,掌握好分寸,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3.4注重数学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与发展性,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
创新型的数学课堂要做到完整性,要从一而终,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要具备足够的发展空间,要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结构的完整性与发展性要做到辩证统一,即教学结构的完整是以发展性为前提,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想,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不能因为某些数学知识考试不考就不给学生讲解,不然会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残缺不全,还会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数学的教学结构要统一完整性与发展性,统一知识、能力和情感等。
3.5训练学生求异思维,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
求异是思维创新的根本,打造创新型数学课堂,要求教师训练学生的求意思为,适时、适度、有趣、自然及有力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区进行数学的探索;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和思路思考数学问题,发扬求异精神,多角度多方位地区观察事物,开拓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另外,求异还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具备开阔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求异能让学生大胆突破,关注数学上和生活上的一切细节,做最大胆的思考,最另类的设想,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我们善于思考,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出发,努力打造一个创新的、高效的数学课堂。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知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语文学习也应是学生的心灵活动,应是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求知求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形势竞争的激烈,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越来越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是要从我国的教育入手,只有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语文教育教学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和提高其他综合能力的基础的基础,所以重视语文创新教学就成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迫在眉睫的任务。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呢?
一、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班门弄斧""异想天开"
目前,为数不少的初中语文教师,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照搬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问难的训练,致使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越雷池半步的非分之想,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这种现象实在令人痛心,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爱思考,善质疑,敢批评,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对书上或带权威性的说法总想如何领会它,记住它,不敢原说另作新解。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热情鼓励学生用审视的眼光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不盲从,不迷信,善于发现,勇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呢?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起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其次,在教学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条件。在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敢于探求新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让学生做到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到底是否真有道理,经过比较,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要用现成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不仅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设想,提出新的看法。第三,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钻得进去,接受,领悟,吸收,获得人类的创造智慧,还要引导学生跳得出来,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从评判、辨析、质疑、引申和发挥等角度来审视已有知识,善于从貌似正确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其错误之处,敢于否定其中的"是",揭示其中的"非",勇于开拓新路。
二、更新教学手段, 激发创新活力
诚然我们可以用三尺讲台, 三寸粉笔, 两袖清风来描绘教师授课的基本表现, 但伴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发展, 以及教改工作的全面展开, 教学中又多了对于学生更为耳目一新的教学手段, 这一更新为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 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 无所不容, 于是单调的语文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 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它容量大, 效率高, 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语文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进而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 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多向思维训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多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促进学生的多向性发展。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多向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活创新的灵魂。例如《从"牛"想到的》这个作文题,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启发引导学生:a.从牛的雄壮形象落笔。写出人们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应该像牛一样充满活力,体现出时代精神。b.从鲁迅先生自比作一头牛,郭沫若自比牛的尾巴,茅盾先生自比牛尾巴上的一根落毛,写到伟人的谦虚。c.从牛的性格写起。它平时温和,有时也会有一种"犟劲",从而指出人们在学习中也应该有一股牛劲。d.从牛默默无语为人类拉车耕田做贡献谈起。写到人也应该具备这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实干精神和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e.从牛的一个生理特点--反刍引申到学习也应用此法--温故而知新。这样紧扣文题,给学生展示多种题目信息,学生的思维开阔了,作文也就可以写活了。这样的思维训练,是为了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打破常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写出有创新的作文来。
四、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教学创新;创新思维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育创新人阵地。应该说教育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而作为教育者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也要求其具备创新意识,新的教育形势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新目标,坚持创新性教学的原则。数学学科对教师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很多教学工作也要求教师必须跳出思维定势,用创新思维进行讲解,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有必要了解创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如何理解教学创新
教育创新是培养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教育教学,教育创新已成为改革的目标,同时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也为教育创新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数学教育是教育创新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以引导,促使他们去了解和认识数学领域,主动去探索和挖掘数学的奥妙,把数学作为学习其他各类科学知识的“敲门砖”,不断学习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研究性、探索性的教学形式。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不断创新
1.充分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和学生要多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应把教师问题设计和学生探索尝试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特点,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学生思维逻辑的问题。只有是适合学生的问题,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才能真正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性的学习模式,有效形成自主学习的气氛。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重视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启发学生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提出质疑、开展研讨,增强讨论的科学性,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
2.充分利用教材
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不能再照本宣科,简单地把书本上的知识“填鸭式”地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更加灵活的使用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吸引学生自己来学习、主动掌握知识,达到的教育的真正目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巧妙利用教材,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近几年,各类考试中对数学应用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使数学的应用更加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而在当今社会,数学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材上多下工夫,学会巧用教材。教师可以通过改造书本上的一些常规题目,打破教材中题目的固有模式,教师先只给出条件,让学生去猜结论是什么,然后再进行数学证明;或者可以多给出一个或几个条件,让学生求解;也可以先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条件,找到已知条件最少的情况下解答题目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种巧妙利用教材,将同一道题目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解答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并最大限度的加以应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普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工作,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发展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作为生产力先进的代表,对精神文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革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数学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将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大力提倡电子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数学软件的应用,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不方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将整个过程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数学教学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
教师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要让学生自己有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充分发挥创造性,改变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听众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的,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爱好和个性,对待学生要平等、友善,形成良好和谐的教育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营造学生“超前思维,挑战老师”的课堂氛围。举出例题后,由学生主动分析思考,上讲台进行讲解;学习定理、公式时,鼓励学生猜想结论;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对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主动去猜想它的下一个题目是什么等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还可以向老师挑战,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误了,也可以从反面进一步加深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达到即活跃课堂气氛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而这种给学生提供展现舞台的做法,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己是课堂的主角,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掌握数学知识。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要注重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才能真正达到创新的目的。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更加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余剑.论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9.
篇9
关键词:创新设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13-02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处处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要想在新世纪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与挑战中取得成果,必须具有独创能力。基于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部门纷纷制定出与本国经济及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纲要,都把未来教育发展的眼光集中在了如何进行具有本国发展特色的创新教育。纵观世界,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创新教育取胜。有学者认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世纪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不仅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功能,而且体现了高等教育新的价值,高等教育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训练基地,更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适应时展的优秀毕业生。
二、创新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定义。国际上很多学者在对创新教育进行定义时,把创新教育分为了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从广义上来讲,创新教育是指所有的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型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进行创新教育的各类教育活动,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为目的的。
2.创新教育的特点。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它强调实践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创新性实践环节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从创新教育的定义来看,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该是启发式和开放式的。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教育不是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它具有系列课程体系的特点;二是创新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三是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创新教育具有实战训练的特点,在实践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创新全过程和创新乐趣。
三、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创新教育的直接体现
1.播撒创新思维能力的种子。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为大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搭建了一个面宽范广的大舞台。大学生们要想在比赛中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思考技术路线的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自己的制作方案。而在这些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想到或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探究能力,播撒了创新思维的种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播撒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种子。首先,有了创新思维,就要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证,了解自己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所处的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足,怎样解决,即“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如《信息检索》这类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们平时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搜索到的信息就很难有效的加以利用,而创新类比赛则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与实施平台。其次,为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比赛,从方案设计到最后产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用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多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们还必须进行相关能力的培训,包括对AutoCAD、inventor、3Dmax等建模软件与单片机、LabVIEW等控制方面知识的培训。此外,还有PPT、答辩、文档材料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播撒团队合作能力的种子。团队合作及交流表达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团队合作和有效的交流表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机械类创新大赛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在此类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只有通过参赛队伍中队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效果最好的作品。很多时候,为保证产品兼顾机械功能、控制功能以及美观的外形,一个很好的产品包括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量与控制、工业设计等各专业的学生。
4.播撒创新实践能力的种子。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型,充分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战能力是创新比赛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现场加工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制作符合一定精度要求的零件,而是切切实实的对于机械加工精度的无限追求。学生们不仅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加工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图纸加工多代产品,不断地摸索和更正,在无数次的测量与应用中寻求最好的加工效果。
5.播撒艰苦创业的种子。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选题范围宽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学生们可以懂得科学的方法不等于捷径,就算有好的方法,如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任何人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四、关于机械类创新比赛的几点思考
全国大学生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为积极应对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多年来,始终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科教学改革,通过创新基地、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机构,将机械类创新大赛和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学生创新教育的制度,探索了一条实现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构建了学院―专业―课程全域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创新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比赛及自主创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相关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成果的企业影响力较低。机械类创新比赛,每一届、每一类比赛都有很好的主题,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获奖的作品很多都很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如何在比赛后将这些设计稍加改进转化为企业所认可实施的产品,培养发掘优秀产品设计人才、参赛成果如何转化生产等方面有待探索。
2.比赛成果国际影响力较低。我国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虽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但是产品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和国际一流水平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3.在技术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在比赛中,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各类综合能力,但在选题与产品制造过程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采用国内外现成的手段与方法,缺少自主探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而研究手段、方法与研究工具的创新,往往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水平。
4.未能将创新设计成果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设计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与制造,拉近了学生们与本专业实际工业生产的距离,这些经历对于参与创新设计的同学们的机械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五、结语
不管是从国家今后的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迫切性,还是从素质教育长远的追求目标而言,创新教育是中国高校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当然,创新教育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学科的教学改革,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总之,从创新教育的观点出发,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已经成为高校对人才定位的战略选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其创新教育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 感性 计划
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采用最优化的手段,使用最简捷的方法,利用最节约的资源,完成了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就是“高效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展示教学魅力的舞台,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思维和师生情感对话的阵地。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指的是由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的,后经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形式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所谓“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及其变式。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已经落后,成为当前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为:老师教,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讲台上的老师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台下的学生有的目瞪口呆,有的酣然入睡,课堂教学的效率可谓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的老师对此都深有体会。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尴尬的课堂气氛呢?归根结底,其根源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越俎代庖了,把本该有学生做的事情完全代劳了,把属于学生支配的时间抢走了,日久天长,积重难返。因此,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明显的暴露出来,总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第二,以教师为本位。第三,以教案为本位。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了。
二、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先要抓好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脱离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专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因此,在反思传统历史教育的弊端时,就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轻视书本知识,“把历史教育从过去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到重能力的培养上来。”这种走极端倾向的认识必将阻碍能力的培养。正确的路是,学生历史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必须从搞好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入手。
2.培养创新思维精神,在培养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认识,而不是去死记模式化的固定传统,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
三、采用感性化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采用感性化手段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
1.运用生动化语言
生动的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观历史场面,挖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的丰富情感的材料,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来表现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和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并配之以语气,语调与节奏的变化,尽力创造出一种历史的意境和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人物来认识历史
教师需要突破以本为本的局限,精选相关材料,采用恰当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立足点要放在通过人物来认识历史:第一,教师选材,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补充有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夹叙夹议,共同探讨人物的命运。第二,集中时间,进行人物专题学习,可以先以校本教学,学生选修的的方式进行,再有选择性地推广。第三,历史学习中常能产生时世变迁、星转斗移,物是人非的沧桑感,学生们会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感慨人物的命运,体会其情感,都有助于我们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演绎,我们可以假想编剧、假想导演、假想出演某一历史人物,特别是中国古代史,人物非常集中,很适合选场景排演历史剧。通过让人物鲜活起来这一途径,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以较感性的方式接触历史知识,让学生在关注人物命运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
四、制定计划,做到成竹在心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如果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导学计划是教学过程的必要步骤,是有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别看它只是一张纸或一个表,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每学期开学初,对照学校的校历,预测好本学期的教学时间,找准本册教材的教学重难点,编制出详细的导学计划。只有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五、改“教案教学”为“学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通常说,教案是老师上课的讲稿,那么学案又是怎么回事呢?学案就是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学生编写的预习自学方案。教案侧重的是教,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学案侧重的是学,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