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19-1基层文化一般指的是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把文学艺术作为中心的文化事业、文化工作与文化活动,包括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等,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是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除了能够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之外,还能贯彻落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

一、 基层文化建设所存在的不足

(一) 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基层文化队伍大多由街道居民、村民、离退休人员组成,他们的文化水平良莠不齐,有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但有的缺少文艺天赋,再加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全部依靠自娱自乐、自编自导,因此编排的内容上难免缺乏新意,可行性不高。

(二) 经费短缺,投入不足

因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度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基层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某些经济困难的地区,缺少完善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使得基层文化建设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除此之外,各地基层文化队伍多为自发性组织,因此活动经费来源有限,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来的困难就越多。

(三) 缺乏全面的基层文化建设认识

从表面看来基层文化搞得红红火火,不过群众甚至有的领导没能正确理解基层文化建设,一提起搞基层文化,就自然而然想到了“老老少少,唱唱跳跳”的广场舞、看看书报聊聊天、打打牌搓搓麻将、自娱自乐的弹唱吹拉等。因此将基层文化直接归纳为个人兴趣,认为其无关重要。认识上的偏颇,不仅会导致基层文化建设不平衡的发展,还会降低了参与者和相关组织人员的热情,使得基层文化队伍处于被动位置,参与人员单一,因而难以提高活动的水平。由此可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 开展活动,发挥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缔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热情度日益高涨,创造性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人民活动水平的提高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从侧面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将热心于文华活动的群众组织起来,大力支持他们以文化站、社区(村)、镇等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内容多样化、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构建热闹活跃而别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气氛。例如,重视与支持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健美操等广场文化活动;精心策划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围绕重大节庆,大力组织开展具有示范性、导向性、高品位、主题突出的文艺晚会;对于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特点,组织开展送电影、松鼠、送戏等文化下乡活动等等。

(二)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的载体,是发展农村文化的根本条件之一,是基层文化公共服务机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想推动基层文化的建设,一定要依靠完善的基础设施,首先,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等基础配套设施,尤其是加强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站等阵地的建设。按照相关的要求配置设备设施,提供各种的文化娱乐服务,管理好文化阵地;其次,建立相关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拟定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建立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当地政府要提供制度与政策的支持,确保文化阵地的正常运行与长远发展。

(三) 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素质

建设农村基层文化队伍,目的是为了提高文化的软实力,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丰富乡镇的文化生活,加快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所以要想加强基层建设就必须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的素质。

1. 文化馆、群艺馆要起到带头作用,大力推动培训与辅导文艺爱好者的工作,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建立完善的队伍长效体系,让农村文化能够持续发展。

2. 文化行政部门要注重提高乡镇文化干部的整体素质,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拓宽乡镇文化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极力打造一支能力强、作风硬、业务精、思想政治的乡镇文化队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指导村级、乡镇的文化活动,加强村、镇间文化活动的合作与交流,让农村文化活动举办得更加成功,与时俱进。

3. 将相关的培训模式进行创新,建立人们所需的培训工程,例如开办艺术培训班等,这样就可以支持培养基层文艺精英,并且免费提供各类的文化艺术培训,给各级城乡群众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何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J].清江论坛,2008,(03).

[2]王雪琴.浅谈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2,(16).

[3]刘建军.如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以推动社会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4]于梅.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J].今日科苑,2010,(06).

篇2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文化建设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城市。为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创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党和政府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问题的影响,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封建迷信思想仍有市场,文化生活匮乏,基础建设落后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要加快基础群众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必须从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创新发展模式等角度出发,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全面开花。

一、加大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基层文化服务功能

基层文化建设必须阵地建设先行。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使广大基层群众有条件、有去处、有空间丰富文化生活。当前我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存在突出问题是基层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一些镇村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仍然比较空白和落后,文化配套设施陈旧单一,健身娱乐器材短缺。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功能,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将基层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公共支出中要适度向基层农村倾斜,并逐年增加基层文化经费的投入。受资金的限制,基层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捐赠或冠名的方法,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其次,重点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完善基层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站点建设,增加娱乐、健身等设施器材的配备,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当前基层有组织的文化活动较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大部分基层群众主要通过电视或广播来获取文化信息。此外,由于基层群众相对受教育水平不高,购买书籍报刊和自我提高教育的意愿不强,因而获取文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畅通。要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首先,必须通过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积极开展符合当地特色的民俗特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其次,文化、传媒等部门要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文化下乡等活动,通过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到基层,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再次,要大力发展农民自办文化,要在传承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基层发展的特点,组织基础群众自办有时代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三、加快发展“互联网+文化”,打造文化发展“新引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新的技术和服务,为基层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发展基层“互联网+文化”,必须结合基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农民的需求、文化水平等特点,通过开办电子阅览室,让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知天下事”,利用远程教育,就能学习最新的种植、养殖等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此外,随着智能手机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运用极大的方便的群众的生活,可以通过建设手机APP应用平台,了解群众需求,倾听基层群众声音,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等,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基层文化服务不断精细化、精准化。

四、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助力群众文化服务纵深发展

综合素质强、专业能力棒的基层文化队伍是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基层文化站要充分发挥职能,健全队伍,选拔一批有责任心、有一定文化艺术基础的专业人才充实到队伍中来,给与基层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创作适合基层特点,为群众所接受的文化节目。其次要加强业余队伍的建设。基层有很多“能人”、“热心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引导群众自发组建文化队伍或社团,并对文化业务队伍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提高业务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他们成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的主力军,助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不断向纵深化发展。

要加快基础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步伐,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资金上大力扶持,队伍上不断充实,方式上灵活多样。要充分发掘及基层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内涵,让广大基层群众也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服务,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建和谐。

参考文献:

篇3

一、基层农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根据基层农行企业文化的特点和作用,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一是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企业文化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又要有自身的独特个性和特色,突出本行特点,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不同的发展时期,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历史传统并逐渐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随着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等情况发生的新变化,不同时期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应坚持做到继承创新相统一。

三是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相统一的原则。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约束,再健全的制度、再频繁的检查也代替不了文化约束,必须正确处理好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之间的关系,在增强刚性要求的同时更要注意发挥文化的软约束,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四是个人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做到个人价值、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发展合力。

五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作为金融业行使着为人民群众管好国家资金的权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应在先进性与群众性之间求得统一。

二、基层农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精神文化

培育和弘扬学习、敬业、创新、务实、诚信的企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核心精神;敢为人先的探索,不甘落后的拼搏,永无止境的进取精神;实干、实践、实现的务实精神;接受任务不讲条件,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的拼搏精神;积极主动,尽心尽力的敬业精神,使员工队伍成为上下同欲、同舟共济的团队。

(二)人本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置、建立公平发展、公平竞争的机制等各种方式,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创造空间,真正体现出人力资源是农行发展的根本;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活动,调节员工心情,为员工减负,并使员工充分展示自身才华;通过关心员工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帮助员工改善心态、缓解压力、理顺情绪、增强信心等,使员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工作激情,让员工在农行有“成就感”、“家园感”、“归属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农业银行发展愿景和谐统一,从而有效增强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执行文化

把执行上级行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安排作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将所有有利于执行的因素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充分而科学地利用,所有不利于执行的因素都最大限度地予以拔除,以一种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和奖惩制度,促使每一位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并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的行为,努力使全行整个团队形成一种注重现实、目标明确、简洁高效、监督有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令行禁止的执行文化。

(四)营销文化

立足营销革命,创造客户需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市场。推行走出去战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把潜在客户变成现实客户,把现实客户变成满意客户。一是建立联动营销机制。我行机构遍布城乡,点多面广,具有显著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在确定营销目标后,必须上下联动,一致对外,形成立体营销、全员营销的格局。二要注重品牌营销,要培育站得住、叫得响的品牌,确定农行在当地独特的竞争优势。三要丰富营销内涵,从满足客户需求,转向培育客户需求,通过双向互动沟通,与客户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四要加强对营销的策划,实行营销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建立客户资料库和分析评价机制,研究设计有创意的营销方案,以提高营销的质量和效率。

(五)服务文化

服务是生产力,服务也是我们最好的产品。要致力服务创新、策略创新、技术创新。在服务中塑造我就是农行主人的品牌形象,用实际行动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在服务中赢得市场、获得效益,追求服务零距离、零投诉,做到优质、方便、规范、真诚。在服务中要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时刻以客为尊,客户至上。同时,还要形成后台为前台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全员为客户服务的格局。

(六)合规文化

“合规是效益和安全的保障。”加强内控建设,一是切实强化全员内控理念教育,增强广大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合规操作成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为。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业绩观,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内控文化在凝聚人心、提高员工忠诚度、培育良好职业道德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要树立落实责任是本职,保证安全是天职的思想,追求零缺陷、零违章、零事故,始终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时常居安思危,时刻警钟长鸣,时刻毫不懈殆。五是全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四无”,即无新发生违规违纪案件,无新发生责任性刑事案件,无新发生重大违规问题,无新发生责任事故。

篇4

关键词:基层文化;传统文化

一、建设农村基层文化

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便不可能实现。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文化人才队伍匮乏。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资金匮乏,正常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文化活动站依赖于乡镇资金的拨款支撑,不少乡镇本来财政就比较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工作更是难以为继。许多农村文化工作站也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的“农家书屋”虽然也普遍成立,但是书刊、报纸仅限于上级发放,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无从发挥。因此,强化领导,将文化建设纳入考核机制。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关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基层党委、政府应该切实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自己的日常工作范围,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逐步完备各项制度,健全农村文化评价机制,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同时。同时多多倾听群众的意见,将基层文化建设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将文化建设过程当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来抓,重点将“三农”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点方向,真正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二、抓好传统文化

利用传统的节日、庙会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文化知识,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以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转变农民对文化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主流文化的热情。其次,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以“文化下乡”、“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为载体,普及农民的文化知识,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科普、法律知识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业务技能水平,掌握科技知识并学能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掌握一技之长,发展致富奔小康。第三,抓好本地特色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保护当地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文化,抓好传统文化特色村的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由于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道德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探索推动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少职业培训机会,致使目前基层文化干部的专业理论素质偏低,对各项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掌握尤其欠缺。种种原因导致较高素质的文化队伍难以组织和建设,队伍定性也不强,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基层文化产品严重不足。现阶段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技术,二是有关农村的法律法规,三是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文学书籍,四是面向农村大众的文化娱乐。富裕起来的农民既需要帮助指导农民致富、维护农民权益的知识和书籍,又需要符合农村观众口味,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健康文明、喜闻乐见的演艺文化产品,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产品中,针对城市、关注白领的产品比较丰富,而面向农村、关注农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合当地风土人情,切合当地文化传统,真正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发掘各地的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文化资产优势,成为文化发展优势。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因地制宜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根雕、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扭转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枯燥、乏味的现象,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要大力扶持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的主体,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和手工艺品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机构;业务建设

要加强对基层群众的文化机构的建设,首先就要清楚我国在进行文化机构的建设过程中的现状以及进行相关建设工作的意义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将有限度的资金投入到机构的建设过程中,才能发挥建设工作的最大效益。

一、基层群众的文化机构建设现状及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在政策上的重视,我国基层群众的文化机构建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的步伐相对快了很多。不过,在文化机构上的建设水平和发展的步伐还是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导致了文化滞差的出现。在我国,基层文化的建设水平在整个文化建设中仍然处于相对较低的地步;特别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地区,对于文化机构的建设水平仍然非常低。在进行文化机构的建设过程中,有些地方的建设水平本身非常低,一旦出现不良文化的侵入,其中的民众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的文化机构建设工作本来做得挺好,但是由于建设的基础不好同时加上后期的管理不善,导致了这些文化机构根本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另外,由于文化机构的活动往往过于呆板,缺少新鲜的元素,所以导致了民众对于活动的热情度并不高,同时在农村地区人们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进行文化机构的建设,能够让群众更好地接受我国优良文化的熏陶,让民众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和精彩,同时还能够有效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提高我国国民的身心健康,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文化机构的建设工作做得不够,我国人民吃了不少的惨痛教训,所以导致很多人都相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工作还很不完善。另外,我国农村的儿童数量非常庞大,而这部分群体往往在入学年龄之前根本没有条件接受幼儿园教育,所以,加强基层的群众文化机构的建设意义可见一斑。

二、加强基层群众的文化机构的业务建设

1.提高文化机构活动的文化含量和水平

基层群众的文化机构活动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水平是影响群众参与相关文化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因。好的、精彩的活动能够让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而差的、低级文化水平的文化活动会让群众参加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大大减少。在进行文化活动的设计和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比如当地人的作息规律、活动喜爱特点以及进行活动的资金等,最重要的是,要时刻坚持活动的服务对象是群众而不是机构或者是上级领导;同时,在进行文化活动的选择时,要充分发挥创新的意识,对活动的样式进行丰富的设计,避免呆板的活动反复出现。文化机构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活动服饰、乐器或者相关运动器材、书籍等的购买,对文化机构中的专业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在文化活动的选择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活动周或者活动月的设计,并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的群众对象设计不同的活动节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些文化活动的重视和提高人们的参与度,才会让活动本身有意义。

2.进行资金的筹集,加大机构的建设力度

很多文化机构不能很好进行文化建设工作的原因都是由于资金不足;很多机构甚至因为资金问题导致了文化活动不能够顺利进行,甚至连机构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紧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基层的文化机构要如实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进行资金的申请,另一方面,文化机构内部也要加强管理,对机构的有效资金进行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安排和配置,让资金的有效率达到最大;对机构进行精简化管理,缩减机构的管理成本。此外,机构也可以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接受本地的资金援助,在举办活动的时候适当拉一些赞助,通过这样来使活动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在成功筹集了资金之后,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资金来进行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这中间既包含了对活动进行设计和出演,也包括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其次,也可以考虑对文化机构进行相应的基础性建设;进行基础性建设一方面提高了机构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进来。但是,在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人员和质量、成本的管理,避免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的出现。

3.努力打造本地的文化品牌

在进行文化机构的业务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活动是主要的业务之一。在进行文化机构的建设过程中,要想让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充分体现本地的文化特色,就需要对文化品牌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融入本地的文化,就需要对本地的风俗以及传统的文化进行研究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也应该充分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在对品牌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出文化机构的业务效果,让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刘碧霞.文化站与群众文化网络的建立[J].大众文艺,2010(14)

篇6

【关键词】基层部队;先进军事文化;人才建设

不久前,《光明日报》网络文化调查显示:民众最关注的话题排在前四位的是生活50.5%、娱乐48.3%,社会46.4%、健康40.7%。由此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生活得长寿一些,健康一些,快乐一些,满足一些等所谓的生存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但是,在当今信息泛滥的时代,这些能打动人心的文化现象是否真实,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不见得会受到人们的细心鉴别。它在带给人们获取知识、娱乐享受的同时,也给境内外敌对势力争取民心、颠覆政权以可乘之机。2010年底爆发的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致使西亚北非一些国家内战不止、血流成河、政权丧失的惨剧相继发生,其中利用西方文化捣乱民心是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对民众思想、行为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事实表明,文化在人们社会生活、政治、军事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正如同志指出的那样:“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因此,在基层部队中如何科学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日益重要和迫切,它既是基层部队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关系到人民军队永不变质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

随着2010年8月19日某部基层官兵自编自导的《铁甲雄风》,从初登央视“我要上春晚”到赢得633755张网络投票并戴上了“网络人气王”的桂冠,迅速在大江南北的军营中燃起了升腾的文化之火。享此殊荣的是一支基层文艺小分队,事实证明当前加强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虽然离不开大腕明星和著名艺术家等专业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在基层部队中物色、发现和培养军营文化活动中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营造浓郁的先进军事文化氛围。因此,培养先进军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队伍,应立足基层、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一是善于从官兵中发现和使用人才。基层文化工作者源于部队,他们贴近实际,只要充分认识和发挥他们的文艺才华和潜能,就能使基层文化工作落到实处。首先是对象零距离。先进军事文化源于生活,官兵就是最真实的生活。他们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直接受众,贴近他们、宣扬他们、赞扬他们,他们必然拥护,继而就能促进先进军事文化的深入发展。实现先进军事文化与官兵的无缝对接。其次是反馈零延迟。大力开展基层文艺创演活动,坚持以官兵为中心,一切从官兵实际入手,文化工作者就是观众,观众就是文化工作者,如果出现不切实际的作品,广大官兵反映不佳的作品,文艺骨干马上就能收到信息,并进行及时修正。真正实现了先进军事文化与官兵的良好互动。再次是效果零折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得赢,不变质”。要确保其效果应广泛开展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的活动。基层文艺骨干能够真心实意地理解官兵、尊重官兵、爱护官兵, 此类人才不仅可以在基层中物色、发现和培养,有利于促进先进军事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还可以营造人为我所留、情为我所系、才为我所用的良好氛围。

二是善于在军民共建活动中借助地方文化人才力量。自军队征召大学生士兵入伍以来,官兵文化水平普遍提高,部队更是增添了蓬勃发展的动力。但仍满足不了官兵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需要。因此,借住在军民共建活动中把地方优秀的特色文化引入军营,无疑将会在满足官兵喜欢追逐时代前沿个性的同时,使军营文化活动更具丰富性、生动性。为此,适时地把军营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营外,本着因地制宜、推陈出新的原则建立院校、社会文化实践基地,与院校、企业、社区等联袂“筑巢引凤”,将地方优秀文化人才请进来,通过实地教学、咨询、军地联欢、社区联欢等实践活动,形成军营、院校、社会人才互动互补机制,将有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事文化人才队伍。

三是善于发挥培训机构作用有效培养文化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人才必须要与时俱进才是人才,因此,培训机构在锻造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训机构为基层部队培训先进军事文化人才,首先应充分认识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培训效率,增强培训效果。其次,要根据上级要求和部队实际来制订基层文艺骨干培训计划,使密切联系实际,彰显培训计划的合理性、规范性和权威性。再次,应借鉴地方相关经验,敦促培训机构通过严格筛选培训教员、精选培训内容、夯实培训过程等,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总之,要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员、丰富的培训内容、科学的培训方法、规范的培训过程等培训要件,才能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促进部队先进军事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谢新洲,王秀丽,田丽,王洪波,杨萌.网上民意,能否代表主流民意? [N].光明日报,2010-6-10,第12版.

[2] .选集(第三卷):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M].人民出版社,1991(6):1011.

篇7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59-01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基本涵义

基层群众文化是组成我国文化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代表着基层群众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群众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独特社会文化,表现出和其他文化不同的价值,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基层群众文化的主体是所有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们。它表达的手法通俗易懂、表达的内容较为丰富,它以各个形式将文化传播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没有民族、地方、年龄、季节的限制。

二、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不够

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就不能离开相应的资金保障,我国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在投入方面还不能满足文化建设开展的需要,例如:对于城市的社区来说,部分社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书屋,文化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但是在农村中几乎没有上述的文化设施。部分农村居民甚至片面的认为群众文化就是打牌、喝酒等等,如此就导致了基层群众文化的贫瘠。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太低,导致文化基础建设不到位。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足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队伍的建设。但是目前基层群众文化的队伍建设依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对匮乏,很多高校相关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二是从事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人员普遍质量不高,也就是基层文化管理队伍的能力不高,不能够胜任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关键在于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协调和推动作用。因此队伍建设的不足,给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没有落到实处

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第三个典型问题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流于形式化和表面化。很多基层群众对文化建设只是一个大概的印象,再加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群众文化建设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着形式化,从而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能将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基础建设

各级的政府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的基本涵义以及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容建设。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筹措资金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中心,从而给群众文化的建设创造平台,为群众开展文化交流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的内容,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来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当地政府应该积极鼓励民办社会文化的团体、民办文化类非企业单位以及文化经营户的发展。要特别注意的是要充分挖掘出一批具有民间艺术和文化的人才,并进行培养和起用,从而培养一大批的文化者,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不断创新基层文化活动方式

基层作为一个具有非常潜力的文化市场,因此要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就必须让群众文化跟日益变化和增长的群众需求相一致,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改变传统守旧的态度,不断更新服务的观念,从而开发出多样化、多层次、高水平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不同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争取以点带面,实现群众文化的稳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基层群众文化制度

在新时期,应该将实现基层群众文化“大繁荣”为最终目标,从而不断建立健全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打基础、建网络、该设施”的基本原则,加快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步伐,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形式制定出不同的创建规划,保障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如何让基层群众文化不断发展也将成为文化建设工作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在新时期从事文化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工作上的不足,并针对这些缺陷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促进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晓君.中国农村文化建设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09).

篇8

【关键词】基层文化;假日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供给也日益多样,对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必须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丰富日常生活相结合,与提高素质相结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层文化工作更彰显其重要性,只有大力建设基层文化设施,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为基层群众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才能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的文化素质。

一、夯实基础,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

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基层文化建设在当代国民经济生活中有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保持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1、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工作的重心在基层,目前基层文化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还比较薄弱,有的乡镇还保证不了一个文化站、一个图书室,已经影响了基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我县实际工作为例,我县加大了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先后建成大虎山镇、白厂门镇、段家乡等五个乡镇文化中心,并在一些较大的乡镇建起了若干个文化广场。芳山镇的四方台村和白厂门镇的石家沟村因文化广场活动开展的好,被评为省级先进文化村。这样不仅加强了对基层文化的管理,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很好的娱乐休闲场所,满足了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需求,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创建名牌文化项目。基层文化建设,要着力于组织生产和推介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要着力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活跃基层文化,发展群众性的文化等,吸引广大工人、农民、学生、职工等广泛参与,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文化形式上要做到创新、打造自己的名牌文化项目,使之形成规模,形成传统。我县开展的历届“歌手大奖赛”和“二人转大奖赛”便是这一名牌战略的集中体现,这两项赛事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切关注和热烈欢迎。从报名时的积极踊跃,到比赛现场的观众如织,无不体现了这两项名牌文化赛事的魅力。群众观看比赛的同时得到身心的娱乐;参加比赛的选手在比赛中得到锻炼,走出黑山并登上了更大的表演舞台。例如我县的二人转演员王小宝和孙丽荣,通过参加“本山杯”二人转大赛而成为了赵本山的门徒,参加电视剧《刘老根》的拍摄,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现了黑山人的风采,展现了黑山县基层文化建设的成果。

3、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寻求多元化投资办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必须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努力做到服务于当地群众。例如我县文化馆举办的历届歌手大奖赛均寻求商家赞助,我县的知名企业宏达家电商行和姜城宾馆都曾出资支持赛事;夏季的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均吸引企业出资赞助,举办专场演出。这些做法,不仅活跃了当地的基层文化生活,同时,企业自身也得到了宣传。可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企联姻是开展基层文化活动的一个新途径。

4、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树立自身形象。推进自身文化设施建设和努力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文化队伍,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基础文化设施是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环境和诗性空间;是基层文化的家园之本和立身之本;是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专业化的文化队伍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力军;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灵魂人物;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一个地方基层文化的状况往往取决于这个地方基层文化队伍的状况。作为群文工作者,只有坚守健康、优秀的文化阵地,竭力提高业务素质,不断学习,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完成肩负的传承先进文化的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履行我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体现,夯实基础,把基层文化建设做得更好。

二、根植基层,发展假日文化

现在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供人们自由支配。可见,休闲的时间对于人的一生是何等重要,忽视和浪费假日就等于忽视和浪费人生的三分之一。所以,要安排好休闲时间,在休息中得到高尚情趣的享受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展健康、文明的假日文化活动能使人们从有益的情趣中获得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积累、性格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享受,从而提高知识水平、增长才干,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基于此,假日文化就要坚持“健康向上、寓教于乐、服务群众、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宗旨,以弘扬先进文化、讴歌时代精神,推介现代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以德治国的主旨,充分发挥教化功能,根植于基层文化这片沃土,加强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以得到更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大大增加,假日文化也发展成为基层文化的组成部分。

1、滞后的基层文化建设,使假日文化成为低级趣味的代名词。曾几何时,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每逢节假日,人们便聚在一起,不知疲倦地打着扑克,搓着麻将。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害人害已,还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稳定因素。经济的落后,必然导致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所谓的假日文化已经完全成为了低级趣味的滋生地和温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开展健康向上的假日文化活动。有些人认为,假日文化不过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蹦迪、搓麻将,结果使人们对“假日文化”完全失去了兴趣,而健康的假日文化活动得不到有效开展。

篇9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建设;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08-01

一、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口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产业结构、人居环境、就业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加快基层公共文化的建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国外思想不断的涌入我国社会,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多群众在不经过任何考虑之下就盲目的接受各种新思潮,这类现象如果不加以规范和管理,势必会引起社会动乱,这对我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的建设,以此确保我国各项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满足人们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必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反之,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又会拉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飞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已经远远的超越了精神文明建设。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我国为了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脚步,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从而导致二者的发展不同步。而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同步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首先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物质文明建设会致使经济发展滞后,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次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会致使人们在思想上出现很多不利因素,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速度,保持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服务。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另外,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稳定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这对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其次,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能够消除人们思想中的不和谐因素,净化社会发展的氛围,提高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同时,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修养以及公众意识,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奋斗。

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落实基层公共文化的队伍建设

落实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是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基层公共文化的效率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可以在社会上公开聘请文化素质较高的人才加入基层文化站,也可以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养,提升其文化素质。再者,则可以鼓励基层民众积极参与或是组织文艺社团,开展文化活动,不断壮大基层文化队伍。

(二)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

影响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质量的关键除了队伍建设以外,还有经费投入以及精力投入的影响。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的经费投入,成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以及基础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另外,精力投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用心做好文化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文化建设措施,只有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才能确保各项基层公共文化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起来。

(三)丰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形式

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中,不能单以一种文化活动形式开展建设活动,而要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基层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开展民间工艺展示、中老年字画展、文化节、饮食文艺、歌舞文化等等。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活动,激发各个年龄段、各个团体的参与热情,促进基层民众之间的交流,以此扩大文化建设活动的影响力,这是提高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加快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这才是发展之道。

篇10

开展央行文化建设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新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央行文化凝心聚力的渗透和导向作用,服务和引领员工自觉主动地践行基层履职核心价值观,并保持其长效性、稳固性和深入持久性,是人民银行总、分行对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工会工作实际,对如何在推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央行;工会;文化建设;思考

开展央行文化建设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新的形势下,通过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央行文化凝心聚力的渗透和导向作用,引领员工自觉主动地践行基层履职核心价值观,并保持其长效性、稳固性和深入持久性,是基层央行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1 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是基层央

行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责

央行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要不断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致力于员工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央行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工会工作履行“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职能,深入了解职工群众新的文化需求并将其融入央行文化建设之中,正是工会工作的重要职责所在。

1.1 希望个人价值在基层央行履职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重大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出现,这对于人民银行员工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新的形势下,基层央行员工已不满足于长期以来按部就班的“完成本职岗位工作任务”,而是更多地希望“我和我的岗位作用”得到领导、同事以及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在央行事业发展中体现自我价值。

1.2 自觉加压充实完善自我、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逐步成为主流

当前,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的多元化,传统和外来文化、习俗、理念、价值观等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错涌动,强烈冲击着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多数干部职工已不限于学习金融经济知识、本职岗位业务知识,对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学习掌握历史、文学、哲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有着更广泛的需求,期望以丰富的“精神食粮”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展示自我。

1.3 对充分享有民主管理、监督权利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方面,多数干部职工越来越关注本单位现时的工作状况、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进程中,多数干部职工尤其是青年群体,期望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才智参与到单位的民主管理中来,在基层央行这个大家庭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为央行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没有央行的发展,个人和家庭就难以实现安居乐业。在享有民主参与管理权利的同时,当个人在家庭生活、工作或其他方面遭遇挫折、困难时,期望能够得到单位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找到归宿感、认同感。

2 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是基层工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2.1 央行文化建设的长期性,需要工会组织有一支稳定的、有良好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央行文化是人民银行在自身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形成、积淀、发展而所共有的价值取向、管理理念、道德规范和精神风貌。做好基层央行工会工作,持续发挥基层央行文化的引领作用,必须要保持工会干部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要以积极开展工会内部民主为切入点,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干部职工对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保持工作理念思路、实践成果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夯实工作基础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延展和提升工会工作质量和效果,也才能确保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的稳固性、持久性。

2.2 央行文化建设的广泛性,需要工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服务意识

央行文化建设的主体是职工群众,体现的是职工群众的意志要求,具有群众性、广泛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基层央行工会组织在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中同样要时时处处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强服务群众意识,集思广益问需于职工,群策群力问计于职工,为职工展示个人才智和体现个人价值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进一步拓宽民主管理的覆盖面,关注困难职工群体,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真正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服务到基层、服务在一线,使党委(党组)满意、职工满意,全面树立新时期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服务新形象。

2.3 央行文化建设的系统性,需要工会组织有科学高效的协调组织能力

央行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断发展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央行文化建设的广泛性、群众性,决定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然而,在基层部门普遍存在片面错误的认识,认为文化工作是只是宣传思想和工会工作的范畴,与业务工作关系不大。在央行文化建设中,工会工作是利用其职能优势组织、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实施文化共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组织协调各单位和各部门由被动变主动、由不觉到自觉,就需要工会组织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培育一批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处处围绕中心、时时关乎大局、事事有利于群众的工会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的形象和权威,切实加强和提升工会组织协调统筹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力地推进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使文化的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 加强基层央行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引领作用发挥是工会工作职能履行的重要途径

央行文化建设贯穿了工会各项工作的始终,体现在员工所在岗位的各个角落,如何营造央行文化氛围铸就央行之魂,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凝聚全员之力,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基层央行履职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在具体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发挥工会组织的职能优势和作用,体现工会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大力推进基层央行文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央行文化的引领作用。

3.1 要明确目标

一是培育正确价值观。选择央行事业的价值取向,就要确立央行员工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使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为央行事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二是塑造“央行精神”。始终积极倡导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以此为动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三是建立“共同愿景”。央行是个“大家庭”,要为员工的成长和单位的发展建立共同愿景,使员工始终有干头、有奔头,为共有的追求而不懈努力。

3.2要丰富载体

即要打造立体文化,包括管理文化、志趣文化和素质文化三个层面。管理文化: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贯穿管理始终,并以此为主导,建立起科学规范、运作有序、民主顺畅、人心和谐的管理文化;志趣文化: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以满足员工个性多元化的需求,在吸引个人兴趣、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上体现员工的价值;素质文化:要持续深入开展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学习中丰富和提升自我,更好地适应基层央行的履职需求。

3.3 要彰显特色

紧紧围绕基层央行履职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旨,积极组织引导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央行文化理念提炼活动,不断引深基层央行履职核心价值理念的内涵。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形成符合各自工作实际的、各具特色的支行精神、科室文化、岗位理念和工作规范,并以此为指引,打造特色基层央行文化,使员工耳目一新,真正起到育人、铸魂、凝心、塑人的作用,为高效履行基层央行职责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