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特点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传播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传播特点

篇1

关键词:网络传播;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00-02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目前,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正引起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网络传播具有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特点,全面认识和把握其特性,是培养、强化人们的网络意识,使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是通过“0”和“1”这两个数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实现的。网络传播的特点说到底是由网络数字化的内在特性决定的。具体说来,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这样一些:

1.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计算机速度提高了上百倍,但和数字网络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非常滞后。在这几十年中,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速度提高了上万倍。电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Internet的异军突起,把人们推进了新一轮的速度赛跑之中。利用光缆,数字信号的传播速度达30万千米每秒,每秒几乎可以传送1万亿比特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快捷性还表现在它对信息反馈的快捷性上,它能将发生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能够吸引受众注意的时间迅速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用户只需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便可在瞬时内将信息发送出去。网络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亟须改变。

2.传播主体的虚拟性。从哲学意义上讲,“虚拟”即是符号化。[1]在网络上,影像、声音、文字等各种形式的信息最终均是以数字信号0和1的形式被传输、记录、存储和处理的,传播过程中的一切信息均是一串串生硬的符号,这造就了网络传播行为的虚拟性,传播主体身份的虚拟性也即传播主体身份的匿名性是网络传播虚拟性的主要体现。在网络上,人们通过一个个符号来标识自己,真正的身份、年龄、相貌等都被隐藏在网络的背后,无法看见。这样一个能够容纳大量信息的无限虚拟空间在网络中诞生,各类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被任何人传播,传播者和受众处于相对平等的网络环境中。不但如此,人们还可以制造出与自身情况完全相悖的假相。但应该指出的是,网络主体的“虚拟性”不同于宗教中神的“虚无性”,因为所谓虚拟并不是说网络行为不是人们真实行为的组成部分,而是指人们网络行为所依附的空间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电子网络空间,即“虚拟的实质是间接在场”。虚拟也不是虚假,虚拟是人们为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把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复制”到网络上,在上面创造一个既虚拟又实在的“拟态环境”。[2]因此,可以说虚拟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但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

3.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网络传播范围的开放性,突出表现在网络传播地域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对象的开放性两个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范围实际上已经逐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已将全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每个上网者都可以选择在任何自己所愿意的时间接触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对相关信息实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线提问和交流,互动性很强,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及的。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让更多的受众享有广泛的知情权,以达到提高受众认知的目的。但正是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也造成了网络上的信息源繁杂,从而网络的信息内容在教育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需要加强,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进行复杂的信息筛选的工作量。

4.传播信息的丰富性。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较,互联网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以后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数字化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然而传统传播媒体对印刷、排版、发行、成本等要求都非常高。网络却不同,网络空间理论上是无限的,可以放置巨量的信息。此外,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汇集成了巨大的信息海洋。在网上,信息内容包括世界上主要传统媒体如通讯社、报纸、电视台等的网上新闻,世界各国各个政府机构、企业、学校、民间组织的网站信息、个人的博客和微博以及关于各种各样主题的BBS讨论信息等等。大到世界政经形势、国际事务,小到社区新闻、生活琐事,人们在网上几乎可以获取想要的一切信息。

5.传播方式的多媒体性。Sun微系统公司总裁尼尔森曾经面对传统媒体感叹:为什么传统媒体的几种样式是各自独立的?为什么你必须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尼尔森的设问在多媒体网络出现后变成了现实,自网络时代以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从大规模集成进入超大规模集成,出现了以每秒千兆位的高速度进行运算与处理数据的集成电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声音、静态图像、视频动态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介形态综合形成一个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使之成为逻辑链接的平台工具,并能提供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的信息产品等多种功能。跨越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界限和鸿沟。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封闭环境交互作用。[3]还可以改造报刊、广播和电视的传播手段,使他们接入到网络,实现其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传统媒体与网络紧密无缝地连接,打破了传统媒介之间的分野,迈向跨媒介传播的新时代。

二、网络的根本属性

由于网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不同人的明显个体差异和对网络的不同接触程度,国内外对网络的根本属性的理解认识不一,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网络是一种工具,并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现代性的技术性工具之一,但如果仅仅把网络理解为一种工具,势必会低估网络的力量和网络发展的潜能,也势必会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要把握好网络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人自身本质的发展角度来理解网络。

1.网络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报刊、书籍是对人体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对人体耳朵的延伸,电视是对人体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话则是对人体耳朵和嘴的延伸。但所有这些延伸的特点就是单一性。而网络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它几乎汇聚了以往所有媒体的功能。通过网络,人们不仅可以读、听,而且还可以说、写,等等。这样,几乎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功能在网络环境下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了。所以说,网络是对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全面延伸,它是人体手、眼、耳、嘴诸器官的一种外在的综合化物质形态。

2.网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按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解释,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由活动(运动)的形式转化为物质存在物,创造出外在于人的一定客体存在。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就是人通过实践把自己的需求、目的、思维、意识以及主观性等内在力量凝聚在一个外在的客观对象上,这些力量成为离开主体相对独立的力量,而不再作为人的机体所固有的力量归他支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创造物,无疑也是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充分显示了人所内在具有的本质力量,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应当充分地看到,人的本质力量说到底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生成和积累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不断发展的,它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作用于网络使之纵深快速发展,从而使得人类社会处在活性正循环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3.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关于人的生命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的生命是人在时空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哲学看来,“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和空间联系着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4]人的生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所以,人的生命是与时间和空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说到底,它是时间和空间在生命意义上的一种延伸。为什么说网络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呢?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网络对时空具有挤压的意义和功能。在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中,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总是受一定时空的制约。而在网络空间里,“过去由于地域限制造成的信息沟通不久都将消失,在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将形成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5]当信息以数码的方式组织并以电子器材作为载体传送时,速度就是时间压缩的具体呈现。当文本、声音、影像等信息形式通过全球电话网络或因特网络传送时,国界和地理距离的暂时消失就是空间压缩的具体呈现。这样,“主体的实践活动不受现实的原子世界的物质时空的制约,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6]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在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上进行信息交互活动。与此同时,这种信息交互是瞬时的并且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将使用网络,现代人的生命存在只有在现实时空和虚拟时空两个时空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与有效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友红.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生存――实践范畴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00,(1).

[2]杨智勇.网络传播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09,(27).

[3]吴廷俊.科技发展与传播革命[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08.

[4]杨河.哲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7.

篇2

从“门户中心”范式到SFO再到web2.0 因素的发展,互联网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电话网的全球第二大通讯网络,它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络联结起来的世界性信息传输电子网络。作为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完美结合,网络信息传播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开放性

互联网是一个四通八达,没有边界,没有中心的分散式结构,体现的是自由开放的理念。得益于手机终端的快速普及、通信网络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即使不坐在电脑前也可以轻松地和获取信息。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方式,在网上,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都是公开的,任何个人和机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与接受信息。并且,信息的往往不需要有大规模、有组织的专业审查和审核程序。广大网民拥有信息采集和的权利,他们可以向全世界发言,享受着高度自由的信息传播权。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同时送达时间极短,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有时甚至能起到改变人的观念和态度的作用。网络让每一个网民都具有充当“把关人”的可能,社会上的很多事件就这样进入了公共舆论空间。

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就像一把“双刃剑”,海量的信息内容、开放的传播环境也导致把关难度加大。海量的信息常常混淆受众的视听,使其目不暇接。由于传播迅速,网络“把关人”,如论坛的“版主”可能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一些可能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帖子就出现在了网络上。2003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耀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年11月11日零时30分,其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达162682次,成为当时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其“大胆露骨的,令成年人都作呕”的细节描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位母亲在网上呼吁:“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是人,我们不是动物!是人,就要遵守社会道德。我女儿正在读高中,她说同学中有不少女生每天都看木子美,有的女生甚至很崇拜她。这不能不令我担忧!”这段肺腑之言无疑给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木子美事件浇了盆冷水。

二、虚拟性

虚拟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性,网络用户是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下和接受信息的,网络给他们提供了可以充分放开自己的环境。互联网的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传播者与接受者都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存在。网上交流,使文字、形象和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网络是一个布满幻想的虚拟世界,除非你告诉对方或对方告诉你,否则对方的一切真实信息,你无从知道。虚拟不等于虚假,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大都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空间里再现现实生活的图景。在“匿名”的状况下,受众的需求,与他在物理世界的需求会发生一些偏离,或者说,他们会更加追求在物理世界里得不到的需求。以众多人气飙涨的网络美女微博自拍为例,看看成为网络美女的必备条件:化妆品和各种修容工具,一部数码照相机,一台安装了图片处理软件的可以上网的电脑。这些现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物件,让网络美女的造就成为可能,许多平凡女孩的明星梦就这样在网络上上演了。有的网友会把那些光彩照人的网络美女当做明星,去关注她们的动向,与她们交流感情。要知道在现实世界里别说是那些高不可攀的明星,就算是真正的美女也都会有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美女们也因为网友的举动而人气大增。无形中形成了一种虚拟世界里明星与“粉丝”的关系。

当然,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者大多处于匿名状态,传统的传播规范、传播公德在网络上难以推行,缺乏保障。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另类美女”的奇谈怪论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芙蓉姐姐”、“凤姐”在网络迅速蹿红,直白露骨的袒露,惊世骇俗的大胆举动,有的人看后若无其事地走开;有的人心存邪念地摇旗助威;更多的人是嗤之以鼻,甚或唾弃,鄙视;只有少数的人表示认同她们的行为。

三、自主性

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和选择都变得空前自由。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自我表露,也可以任意评价网络上的信息,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人们的心中往往存在某种“唯一”的意识,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网络用户广泛且陌生,数以百万计、亿万计的网民,背景各异,出身、年龄、文化程度、兴趣、职业也各不相同,他们此时是处于主动的位置,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各种信息,也可以对信息进行选择,或拒绝接受。

四、交互性

网络信息传播的又一特点便是其交互性。互联网的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并举的技术结构彻底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并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实时互动。

篇3

关键词:网络 流行音乐 传播 过程过程 分析

自从我国开始流行网络音乐,其反映十分强烈,并且已经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同时网络音乐已经是成为了年轻人所追捧的时尚。然而网络音乐流行并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在特殊的科技和经济之下,所综合起来的结果,这个新形势的音乐凸起,使其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一、关于网络流行音乐传播中的重要节点

(一)关于初级阶段的分析

要想能够使一首网络流行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播,其初级的传播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创造人员煞费苦心地通过采用各种音乐硬件来进行音乐的创造,并且对音乐的动机进行构思,使其能够把各种奇思妙想融入到音乐创作过程中,使其能够将作品得到更好的反应。然而要想使这些能够得到肯定,在要求作品质量高之外,同时也需要传播的环节能够调配得当。

对于初级的传播阶段来说,其主要是传播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对于作品的后续传播以及社会反应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创作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动机和作品放入到互联网什么位置之上,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发展,作品的初级传播方式已经得到了十分快速的发展,同时更新变化也十分快。

(二)关于扩展的传播过程

对于这个过程来说,主要是一首流行音乐创作完成后放置到网络初步传播,其作品经过网友欣赏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将会使得作品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将会形成树状的传播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对作品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作品的作者将其放置到网上之后,欣赏人们将会对其作品的质量进行欣赏。如果作品独具魅力,将会受到大家一致的好评,作品欣赏的人员通过简单的网络操作,将其作品转发给朋友进行欣赏,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使其作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要是一首流行音乐能够满足欣赏人员的口味,将会得到十分快速的转发,同时这个作品将会得到更多的欣赏,不断带动该作品得到迅速的发展,使其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熟知。

二、关于网络流行音乐的传播特点

(一)网络流行音乐传播自由通畅

对于网络音乐来说,其传播并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其作品进行欣赏。同时接受的人员也可以随时的对音乐作品进行接受,因为现阶段“网络守关人”已经是逐渐的淡化了,从而使其传播的方式更加的自由,并不会受到限制,并且自身所具有着的优势将会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因为网络流行音乐所具有的特点,从而使其在最近的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时尚的新标志。

(二)网络流行音乐传播速度快

对于传播音乐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中的制作以及复制主要是通过工厂的生产线完成的,而传播的途径则是通过实体进行销售所完成。由于其传播的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并且自身的成本也比较高。然而对于网络流行音乐来说,其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并且其以及扩散的过程中只通过互联网便可以实现。因此其传播的途径十分的迅速。在这个过程当中,仅仅只需要花费几分钟便可以完成,并且不会出现经济的支出,这样便使得音乐欣赏的门槛降低很多,同时其传播的途径也提速了不少。

三、关于网络流行音乐传播过程中的弊端

(一)由于传播中缺少版权的保护存在着抄袭严重

网络流行音乐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因为其主要传播的途径没有合法的版权申请,进而使其一些走红的网络音乐经常被翻唱,同时也有一些网络流行音乐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自身便是对其他流行音乐进行篡改,对其原著进行严重的侵权。但是也很难对其进行法律的诉讼。对于这些现象来说,已经是严重的损害了音乐创造的知识产权,主要是因为衔接选网络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的法律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与此同时也是因为音乐创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所导致。

(二)由于传播时监管的力度不足导致作品低俗

现阶段,网络的流行音乐已经没有了以往的辉煌,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现阶段低俗作品屡禁不止,导致一些负面的社会舆论将这些作品当做是负面的典型。然而对于这种原因的出现在一方面是因为音乐创作人员自身的自律意识并不是很强。另外的一个方面来说,是因为现阶段网络的信息监管力度存在着不足,并没有对其进行去筛查和清理,使其现阶段出现一些低俗作品,导致各种水平和质量的作品都可以肆意的传播,最后导致出现失控的现象。

四、结语

对于网络流行音乐来说,其成功与失败与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要对该领域中所存在着的奥秘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及研究,以此来促进网络流行音乐能够不断的发展。同时也使其能够以一种更加成熟的姿势重新进入到社会当中,进而为我国的流行音乐振兴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年.

[2]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3]薛桐.传播学视角下“神曲”风靡原因初探[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篇4

网络新闻以网络为传播平台。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特点势必影响着网络新闻编采特点;另一方面,网络新闻在编采过程中也要时时刻刻注重网络传播的特点,只有这样网络新闻才能更好地发扬技术带来的优势,才能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闻形式,有独立存在的理由与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本部分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分析、以及网络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工作的对比研究,探索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开放式规律。以下各部分的论述都将建立于这一基本规律之上。

一 、 网络传播特点分析

关于网络传播的特点,目前存在多种解说。

例如:有将网络媒体特点归结为:1)超越时空限制;2)海量信息;3)多媒体;4)交互性;5)小众化(实质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服务);[1]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传播主体多元化;2)传播方式多媒体;3)传播关系的交互性;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5)信息传播的快捷性;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2] 还有将网络传播特点归结为:1)交互性;2)海量性;3)即时性;4)超文本信息检索方式;5)媒体个人化;[3]

将散见于各报章、论著中的表述归结起来,尽管各方表述在选取词汇与着重要素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方面,大家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简言之,就是普遍承认网络传播在如下方面拥有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特点: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等。

1)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用“逻辑拓朴结构”(它是描述不同网络系统中信息传输逻辑过程的方法)分析,传统媒体的逻辑拓朴结构是星型结构,即中心制作,四面传输。其特点是1)中心节点: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传播中的唯一信息来源;2)单向流动:信息由信息源向终端点“受者”流动;3)终端点彼此孤立,没有联系;4)中心节点批量复制同样信息,单向传诸终端点。这种结构使得传统媒体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网络媒体基于完全不同的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朴结构是环形分布式的,其特点为:1)拓朴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源;2)双向流动: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4)任意两点间的交流路径不只一条。采用这种逻辑拓朴结构的网络传播本身就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这使得传受双方较之传统媒体而言,双向交流的发生更为经常也更为深入。[4]

2)海量性:因特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任一时间任一地点发生的任一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的信息被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相比,由于它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它可以逃脱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技术创造的电脑网络时空,几乎可以将全世界的新闻信息全部包揽;此外,由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人人皆可成为信息源”-----使得网络信息得以最大限度的源源不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

3)多媒体:报纸通过纸质媒介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发送信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网络媒体则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受众也有了众多的自由选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各种感官得以充分调动。

4)即时性:报纸使用纸质媒介传递信息,传递速度受制于交通手段和零售环节;广播电视采用无线电磁信号的形式,由于受到信号传输覆盖面的限制,传输范围之外的地方还需其他手段帮助来获得信号,增加环节会大大影响传播速度; 网络新闻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特点。此外,传统媒介需要制作周期,有截稿时间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则不受此限,新闻稿件可以随到随发,24小时不间断发稿,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切。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受众还可以自由的选择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中显得个性张扬、特色鲜明。

6)超文本: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建构在超文本、超链接之上的全新传播模式。超文本,与用字符串来表达,以线性形式进行组织的传统文本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不是以字符,而是以结点(Node)为单位组织各种信息,一个结点是一个“信息块”,结点内的信息可以是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组合;它的信息在组织上采用网状结构,结点间通过关系链加以链接,从而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它对信息的存储可以按照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处迅速跳到另一处,打破了原文本系统只能按顺序、线性存取的限制,可以方便灵活的检索。超文本赋予网络传播许多优势,比如说,形成网状的复杂信息结构,系统能按不同查询条件链接,从而使网络传播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此外,它有良好的编辑功能,可以进行多窗口编辑,使得网络编辑可以方便地容纳更多元素。

二、 开放式------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

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除了共同遵守的诸如宏观的“把关”、“发言”以及微观的“文稿(声像)通顺”、“节(栏)目整体感强”等编辑规律外,它们还有各自突出的、根本的特性,比如说,报纸编辑突出“版面和谐”,广播编辑强调“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编辑则非常重视“声画合一”。正是这些特性构成了不同媒介的不同编辑规律,那么网络新闻编辑的根本特点、基本规律是什么呢?

网络是一个平台,它本身可以容纳报纸、广播、电视的所有的传播功能,因此,可以说,在网络新闻编辑中,如果偏向文字(如网络报纸)则要重视“版面和谐”、偏向声音(如网络广播)则要重视“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偏向声像(如网上电视)则要重视“声画合一”。从这一角度讲,网络新闻编辑要遵循传统媒介编辑的所有规律。但是它有没有自己的规律呢?有没有自己区别与他者而独享的又是最基本的规律呢?

本文认为,除去一切表象的呈现,更深入研究网络新闻编辑,我们发现“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是渗透到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各个环节中的一条主线,它是网络新闻编辑区别于他类媒体编辑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

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时空开放的网络空间。正是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最大限度开放”赋予网络传播以“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等众多特征。通过对网络的这些传播特征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开放式”是它们共有的也是最基本的特性。所以,笔者以为,如同报纸的“版面和谐”、广播的“口语化、符合听觉规律”、电视的“声画合一”等为上述媒体的基本编辑规律一样,“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

这里指出的“开放式”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下面我们依次对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海量性、即时性、多媒体、个人化、超文本”6大特征进行分析:以此论证“开放式”规律是网络媒体的基本规律这一命题。

1)交互性:交互性包含“一人对一人、一人对多人、多人对一人、多人对多人”的传播方式。交互的形成正是时间层面、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性带来的。时空开放,从而可以实现“此时与彼时、此地与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时空的开放赋予传播更多的深度与广度。

2)海量性:海量性特征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地域上的全球覆盖(这是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其二、网络传播实现了信息的海量存储(这是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开放性导致的-----网络传播可以横向容纳世界各地的所有信息,巨大的数据库可以纵向容纳历史信息);其三、网络传播中信息存储的质的多样性(网络传播中的信息可以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存储,这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结果)

3)即时性:得益于技术带来的优势,因特网可以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的限制,实现信息的“瞬间”传输,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新闻即时传播的前提与保证;此外,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新闻线索提供者,也是新闻者。“地球上没有一家报社、广播公司或电视机构有实力把他们布置到世界上所有的地区,去应付突发事件” [5], 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传播即时性的前提正是在于“空间上的开放性”。

4)多媒体:网络传播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组合的多媒体传播,这正是技术开放性带来的直接成果。技术的开放增强了网络本身的容纳力,技术的开放延伸并调动了人类的各个感觉系统。

5)个人化:个人化特点意味着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时收看”(时间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世界各地、古往今来的内容”(时空上的开放性)、“可以自由地选择接收模式(有声有像或有声无像或图文并茂----不同媒介功能的任意组合)”(技术上的开放性)。正是时间、空间、技术上的开放性使得“个人报纸”、“我的新闻”等个人化的传播得以实现。

6)超文本(超链接):超文本(超链接)本身就是技术层面上的一种开放模式。超文本的文本构成模式与超链接的传播结构使得信息检索得以时间、空间全方位开放,从而轻松实现了“此时或彼时”、“此地或彼地”、“共时或异时”、“同步或异步”的查询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开放式”,正是“开放式”这一特征,使得网络传媒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征、不同分布的各类受众的多样、动态、个性化的需求。这决定着,网络新闻编辑也要遵循开放式这一基本规律,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所涉及的“编辑思想、编辑策划、编辑实务”等都应是基于“开放式”这一规律之上的。

[1] 参见:张海鹰、腾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第77页----第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参见: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第54页---第70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3] 参见:《网络季风丛书:人人都是国王》,山东文艺出版社]

篇5

1.1“拟态环境”的概念

学者李普曼曾在《舆论》中提出了“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的概念,所阐述的意思是:身外世界广阔而纷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外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脑海图景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图像,而是人们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的画面,与真正的身外的现实世界存在着差异。在李普曼看来,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大众传播途径的影响产生“拟态环境”。在数字电视兴起以前,这种“拟态环境”与客观存在的世界存在巨大的差异;而在数字电视发展起来以后,这种“拟态环境”是否得以改善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数字电视能够为观众提供各位个性化的,更为自主化的观看体验,而所呈现的电视节目(内容)在选材和呈现上也更趋于现实,因此这种所谓的“拟态环境”与客观世界的差距在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将逐渐被拉近。

1.2数字电视下的娱乐功能

电视为观众所带来的视听体验主要目的在于娱乐,娱乐也随之成为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主要依据。可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相应的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心理负荷也越来越大。因此,娱乐成为传媒的主要目的心照不宣。但是不得不提的是,一味的“娱乐”,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会麻醉观众的精神,会让观众逐步成为社会的消极旁观者,等等。因此数字电视在电视节目(内容)的选择上需要有相应部门进行监管和控制。而在监管和控制的同时如何选择更受受众欢迎的内容呢?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作用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2网络新媒体的传播

2.1网络传播的定义

网络传播,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对人类信息进行传播,受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阅读,从而实现社会文化的传播目的。

2.2网络传播的特点

网络传播是一种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而产生的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相比其他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的传播媒介而言,网络传播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成本低廉等一系列特点。此外,网络传播同时具有传播环境和传播内容个性化的特点。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关注内容选择接受传播的信息。

2.3网络传播的分析

网络传播不仅能够将信息及时、全面、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受众人群,同时网络传播的后台功能强大,相关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准确地将受众对网络传播内容的喜好,倾向等呈现出来。这也是大数据时代的独一无二的优势所在。

3利用网络传播影响数字电视引进方向

网络与数字电视都象是“双刃剑”一样,既方便、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但如若利用不当,也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消极的传播影响。因此,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数字电视的引进方向,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传播正能量,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3.1国内版权行业的现状

3.1.1新媒体版权垄断现象频现以2013年为例。2013年是视频行业的分水岭,经过大幅度的并购重组,优酷土豆合并,百度收购PPS并与爱奇艺整合等向业竞争整合的事件推进,相互间的资本实力明显缩小,市场正面临新一次的洗牌。爱奇艺、优土、迅雷、乐视、腾讯、搜狐纷纷宣布采购独家版权,节目流开始出现不顺畅局面。

3.1.2版权价格逐年上升2013年,国内影视剧新媒体版权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版权交易额突破30亿。

3.1.3国外剧引进更加规范以《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匹诺曹》为代表的韩剧再次在国内引发韩流热潮。而广电总局出台新的境外剧管理政策,对视频网站引进境外剧实行更严格的限制。引进剧必须整季内容先审再播,而韩剧又是边拍边播的模式,所以未来不管是多热的剧,这种情况都不可能再出现,目前多部韩剧同步韩国播出的情况也将不复存在。而美剧更是面临内容删减甚至直接不能过审的可能性。从《CSI》到《犯罪心理》再到《疑犯追踪》,中间少不了凶杀、暴力、、心理变态等各种内容,按照我国对于涉案剧的管理政策,基本审查完也就不剩下什么了。

3.2利用网络引导数字电视引进方向

篇6

一、餐饮企业无线网络传播的优势和不足

(1)通过无线网络传播能扩大市场。无线网络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特别是现在的移动网络传播方式,使受众能随时随地获得服务信息。因此,一家拥有无线网络传播渠道的餐饮企业,它的市场就可以不受地理和时间因素的限制而大大扩展。(2)受众的的自主参与感强。由于网络传播渠道可以是通过受众拥有的无线终端设备双向提供服务信息的,因此,传播方式实际上也是受众的一种自助服务,因而,也能增强受众的自由参与感。(3)能使企业更好地了解受众。通过无线网络,餐饮企业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受众调研,了解他们需求、欲望和消费心理,改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保证营销决策的正确性。(4)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通过无线网络传播渠道可以方便地接受顾客个性化的订单,并迅速将订单信息通知餐饮企业的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及时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要。(的了解竞争对手。餐饮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其它企业的无线网络传播渠道更多、更快地捕捉对手的信息和由此制定更有效的经营对策。同时,餐饮企业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竞争对手进行及时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和连锁经营。(6)能够优化传播方式。无线网络传播可以根据受众的点击数来及时了解传播效果,这些都有利于传播内容进行改进和优化。餐饮企业的无线网络传播的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无线网络传播只能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来传播,硬件设施主要是平板电脑,手机等这些有数码终端受众,传播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餐饮企业传播设备一次性投入和后续的传播信息维护上成本比较高。第三,信息传播的私密性较差,竞争对手较易模仿。还有就是传播信息缺乏法律约束,容易产生虚假信息。

二、餐饮企业无线网络传播的实施对策

针对餐饮企业无线网络传播的不足,餐饮企业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要进行传播的总体规划,建立多样化的传播渠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结合无线网络的本地生活社区网站、博客、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论坛、贴吧等多种传播工具的合理运用,建立合适自己企业的立体传播体系。(2)加强传播信息的双向沟通和互动,与受众建立长期友好关系。餐饮企业不仅要把双向沟通看成是为受众提供的一种便利服务,而应该把它看作是获取企业的市场信息、品牌理念传递的有效手段。同时互动要强调受众的参与感,使受众从信息接收者变为创造者、传播者。(3)建立与顾客长期友好关系。与受众者进行的双向沟通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基本、低层次的双向直接沟通,另一个是深层次的双向沟通,所以在无线网络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建设企业自己的“客户关系数据库”,对受众的访问信息记录在案,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传播。(4)走特色化传播道路,强化传播中创新意识。首先要做的是根据自己企业的餐饮特色来打造一个富有特色的wbe网站,这个网站必须要外观上能够吸引人,同时又必须能够体现产品的特色,传达产品的饮食文化。(的根据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情况,认真研究,选择合适的无线传播手段。根据餐饮企业的不同特点,企业可以选取适合自己的传播模式或者模式组合:L匕如“受众导向型网络传播模式”,通过逐步的信息导向,让受众能感兴趣的去了解公司的产品的话,这样就会和公司了解情况,询问疑难问题;“受众服务型网络传播模式”,提供与顾客交流的网络传播平台,通过与受众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来传播企业产品和服务信息;“电子商务BCZ的网络传播模式”,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借助第三方平台的技术和人流量进行在网络传播。『2〕(6)政府给餐饮企业进行政策扶持。对于大量资金少、品牌不足餐饮企业,地方政府应该创造一些共享信息的无线网络传播平台,对这些企业的食品进行集中传播,提高这些餐饮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餐饮企业的无线网络传播全涉及的环节很多,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产品特点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来选择传播模式和无线网络传播方式,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谢鹏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贵阳市

篇7

【关键词】微博时代;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媒体趋势

1 微博概况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信息长度通常限定于140个字以内。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其核心是社交功能,通过“关注”和“转发”可以与关注人群实现有效互动,并达到信息的快速传播,微博人群叠加的效应十分明显。由于微博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且进入门槛较低,因而容易吸引用户并维持热度。

微博具有更简单易用、传播速度更快、人际“圈”影响更强的特点。在重大新闻事件出现时,微博显示出无可比拟的速度,其对社会文化生态的改变具有革命性意义。微博传播的信息多为“语录体”,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即时性,微博和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内容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媒体更便捷、更迅速。同时微博使得信息的流通和互动呈现平等、散漫的“去中心化”状态。微博是一个传播平台,又是一个内容自创的平台,让人人都成为内容的制造者、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有人甚至称,如果个人能好好地经营微博的话,就等于你自己拥有了一个媒体。在微博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把微博当做一个“自媒体”,用微博的方式,随时随地将个人的所见所闻以最精练的词汇,给自己的受众。与此同时,博友既可以通过所关注的对象阅读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进行反馈,在其他用户的微博主页上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转发把信息扩散出去。微博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互动传播。微博虽然只有140字的文字表达,但通过超链接、图片和视频,每条微博都可以有丰富的延伸,给予使用者简便的阅读体验和自由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但是,微博对上传信息的字数有严格限制,因此微博的信息常常是寥寥数语就表达一件事,这容易使得受众对事件的了解片面化。由于信息传递的碎片化造成思维的碎片化,会对现代人群生活和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2 微博时代的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全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发展,而网络媒体的发展更为迅速,其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特征在于:

2.1 无可比拟的时效性和全时性

时效性是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在传播的时效性方面虽然做了很多的改进,但要做到随时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网络传播具有方便快捷,时效性强的特点,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第一时间内将“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出去,实现“我见即你见”。网络传播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周围世界发生的新情况,极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

2.2 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

网络传播时代被人们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技术使人人都可成为信息的信息源,无数的信息源就像涓涓细流汇集成信息的海洋。网络传播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大大拓展了人们选择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内容和范围,真正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各种信息和不同文化通过互联网交流、沟通、对话、碰撞、互相融合和取长补短,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多元整合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2.3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线性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传播媒介的控制者,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而受传者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网络传播在传播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交互性。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和受传者不仅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是受传者。网络传播在大众传播中实现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人们自由平等地发表各种意见。

2.3 传播环境的个性化

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过程,是一个由传播者向受众单向的流动的过程。而网络传播使受众有了在接触传统媒体中没有的信息选择权,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在网上搜寻信息时,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推”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从网上“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自主的选择和组织,使受众摆脱了传统媒体的狭隘视野和媒体自身的风格对受众设置的诸多的局限,为受众选择和接受新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网络传播的以上特性为我们认识和理解网络媒介和网络传播提供了路径,也是我们思考和实践传统媒体发展之路的前提。

3 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继续发展,进一步改变现有的传播方式,并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融合了多种传播形式,兼容整合各种媒体形态,塑造新的传播格局。

3.1 改变原有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

传统媒体的传播受时间、时空的限制很大,传播的范围有限,传播速度也较慢。传统媒体的传播者处于“把关者”的地位,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无法及时的实现。

而网络重要性的上升,网络功能的增强,正在形成一个瞬间完成传播、全方位包围我们头脑的新的交流环境。在新的交流环境里面,信息传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被消除了,传受双方的界限被打破了。在网络传播时代,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全球化传播渠道更加畅通了,地理上的区域界限被进一步打破,“地球村”进一步变成现实,信息传播的时间发生了变化,静态的信息接收方式向动态实时接收信息转变,信息的及时互动或暂时延宕得以自主实现。人际交流的话语空间也通过网络媒体实现了有机整合,点对点的私人空间和点对面的公共空间既可以相对独立,又能及时贯通。

3.2 网络媒体削弱了“把关人”的作用

传统媒体传播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传播,传播者始终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进行“把关”,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在这样的传播模式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只能处于传播过程的末端,他们无法直接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只能在传播者提供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

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即舆论化。网络传播的舆论化为用户提供了自由的言论平台,使人们获得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但由于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开放性、虚拟性、不可预知性使得网络传播的“把关”难度加大,“把关”机制削减或失效。

网络传播削弱了曾经作为信息和舆论中心的专业媒体的权威性,他们作为一个个与其他个体对等的普通“端点”平等接入网络。在这种近乎对等的传播中,中心被削弱了,主体可以是连接在网络上的任意个体,再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受众”,传受的角色互换成为可能。传播主体的消解、传播渠道和终端的多元培植了网民的“去中心”思维。网络传播的这种特性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产生了冲击,冲击了信息传播秩序,冲击了媒体的发展环境。

4 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

网络媒体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熟,成为传播的一大重要媒介,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受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从媒体的发展演进阶段来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以及其他媒体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形态,不同的媒体形态其实是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不同层面的需求。因此,传统媒体的发展之路在于吸收和借鉴新媒体之长,以补己之短。

传统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单向传播,媒体掌握着话语权,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传播的内容,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众的参与度。而在网络媒体上,尤其在微博这一媒体形式中,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者、生产者和评判者。受众和传播者的身份随时可以互置,受众在网络媒体上的交流更频繁,媒体可以根据受众的需求及时生产出迎合受众的内容,而受众可以通过与媒体的互动得到更多所需要的东西。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走传统媒体微博化的道路。微博的信息碎片化和海量的新闻线索以及强大的人际网,从而使微博成为获取信息的平台,许多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电视等都纷纷开通微博,从微博中获取强大的流量、提高知名度。微博的出现对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机会,它使得传统媒体在个众媒体的聚合中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网络媒体的经营与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

篇8

关键词:传播 网络传播学 中华武术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11―03

1 前言

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表现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远古先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在历史的长河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时间的考验,与自然搏斗为生存竞争,在一系列的进化演变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瑰宝――武术。这是几千年来历史的积淀,这是岁月长河中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武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中经久不衰,成为自强不屈、百折不挠、坚强果敢、正义无畏的象征。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以及法制的健全等因素,武术的技击功能已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武术成为养生保健的运动操,失去了原有的武术滋味,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紧跟时代脚步,加快自身结构转型,适应时展已成为当今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大主题。互联网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沟通渠道,加快信息资源的传递速度,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中华武术应借助这一现代科技平台的优势并结合自身特点,发扬中华武术的内在精髓和传统文化的长处而后进行转变,使中华武术从新焕发生机。

2

网络传播概述

2.1 网络的定义

今天,我们说到网络时,通常是指Intemet,但从计算机技术角度来看,网络的概念远远超出了互联网。广义上讲,网络原指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画面,把所有东西连接起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从狭义上讲,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的。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美好的使用和享受。这是整体上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总结。

2.2 网络传播的定义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因此,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这些优势,都可以成为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次契机,怎样抓住这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当前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

3 中华武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变迁,使得中华武术的生存空间也发生着巨大变化。尤其是在我国实施举国体制和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大背景下,竞技体育独树一帜,大量传统武术的传播与发展陷入了困境,加之社会物欲横流,在这个一切以金钱为衡量价值标准的社会大环境下,中华武术本身就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虽有一批痴心的武学大家在苦苦支撑,但从整体上看,整个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随着全球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休息娱乐、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中华武术虽然也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做出一定的变化,但从根本仍然是按照自己的发展轨迹进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传统武术因为缺少合适的传播机制而渐渐消亡,有的传统武术则被改造成其他的形式而存在。

如今,中华武术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保守的门派观念仍然制约着武术的传播与发展。面对当下严峻的形式,我们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想法,打破思想的禁锢,才能使中华武术重现生机。与其坐以待毙的抱着先人的遗物等死,不如大胆创新结合实践进行改变。武术从其发展之初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武术的转型。武术和世界其他民族的武技都是技击术,都源于原始的格斗技能。然而,这些格斗技能动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简单而直接的,是原始的、本能的和无序的。这种原始的格斗技能动作不能称作为武术。只有在不断注入民族文化后,才能最终形成我们所说的类似于武术的“物质”。当文化融入到武术中的时候,武术就不单单只是一种格斗技能了,而是民族文化的传递与精神的象征。本着这种思想原则,武术本身便不难发生改变。在我国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武术的功能不断丰富。武术传播与发展到现代,其功能已由当初技击功能向健身和养生、健体防身、观赏等方面发展,武术通过传播使其技艺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涵,并使自身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浓缩体而存在。无论怎样演变,武术的核心价值观念仍旧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我们所要求的传播与发展方式的改变,就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据地,以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技击技术为手段,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跳板,进行一次质的飞跃,从而实现中华武术的伟大复兴。网络传媒的出现,恰恰是这次转变的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遇。

4 网络传播对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网络传播过程中,其本身就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信息多元化;第二,表现形式立体化;第三,传播互动化。随着网络传播的高速发展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诸多有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所重视,许多的产品便依托网络传播为载体进行传播发展,同样,中华武术也不例外。

4.1 网络传播对武术技术传承的影响

网络传播在对武术技术传承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尤其在学习方面效果明显。多媒体的应用、网络课堂的出现、以及远程教育等都在慢慢的改变我们的学习生活。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便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例如,在学习传统套路时,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在进行几次教学后,便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套路动作演练困难时,唯有等老师的再次指点,这中间便存在着学习的断层,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如果把整套套路动作编成视频的格式,并附注相应的解释,把视频上传到网络中,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去网上查找所要学习的套路的视频,拷贝下进行研究学习,便会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武术技艺的传承。当然,网络传播对武术技艺的传承不单单局限于这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的转变等因素,武术也一改往日血腥厮杀的头脸,作为传统体育项目重新正站在历史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武术比赛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虽然有些时候由于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人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内观赏到精彩的赛程,可是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现场转播,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观看武术运动员的比赛,甚至可以通过慢镜头回放清晰地看到每一种招式的变化,对自己喜欢的技术动作可以把其下载起来日后进行专研,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以太极拳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今退休的老年人群中,学习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等太极拳法的人数占整个老年健身娱乐人数比例的50%以上,如何把太极拳更好的向老年人进行传播,以目前现有的武术教练的师资力量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网络传播便是一个很好的基点,武术教练可以通过远程网络教学的模式在网上进行太极拳的远程教学,并加以相应的视频进行辅助,完全可以使老年健身人群达到学会太极拳的目的,不仅利于武术的传播,更推动了技艺的传承,由此带动以一些武术网络产业及产品的出现,又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是一举多得的美事。网络传播的种种便利突破了时间、地域、门派和思想上的束缚,把武术技艺的精华部分带到网络的世界中,方便人们学习浏览,利于武术技艺的传播,增加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和喜爱程度,对传统武术技艺的传承功不可没。

4.2 网络传播对武术文化内涵传播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在国内外的不断普及,网络武术也在迅速的发展。现在,国家武术的有关主管部门已经设立了官方网站,各门派之间也有自己的武术网站,用以宣传武术的内在精髓以及各门派之间的渊源等,这些都为武术的传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随着电脑家庭化的普及,网络使用的范围增大,上至年过花甲的老人,下至学龄前的幼童,或多或少的都在接触着网络,更不用说青年人们了,由此可见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如果利用好网络传播的优势,把武术中的文化内涵以及处世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有利于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融入到网络中,借助网络的平台进行传播,便会一改武术在此之前出现的传播与发展的困境。通过网络技术,利用视频、图像、文字、音效、甚至是3D、4D等技术手段,改良武术传播过程中的传统方式,使其以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宣传方法展现在世人面眼前,这种传播方法会令人感觉焕然一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武术,接触武术,对武术起到传播的作用。当然,在武术与网络传播融合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变化存在,但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如若想使中华武术继续流传下去,就必须摒弃传统武术中的陋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武术中最优秀的内容,在不改变主体思想的情况下去融合网络,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去宣传武术的文化内涵,这将会是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条最佳出路。

4.3 网络传播对武术传播整体功能性的影响

网络传播是把双刃剑,在武术融入网络进行传播过程中难免会有有一些不良因素存在,这是对任何一个改良都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应无限放大网络传播中的劣势,而应积极发挥网络传播对武术传播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加快网络传播中武术传播的转型,推动整个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从整体上看,网络传播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利大于弊,无论是武术技艺的传承还是武术文化内涵的推广,都不能忽视网络传播所带的便利,我们应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这一问题问题,

5 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打造良好的武术传播与发展平台

网络传播在给中华武术传播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给武术的形态和性质也不免会带来某种程度的改变,甚至会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作为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网络传播过程中对武术原有的技术动作或是某些内涵方面的舍弃,就不免降低了武术以肢体动作和身体语言为表现媒介,以其中所蕴含的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文化内涵为灵魂的所特有的魅力,使得武术成为由“比特”(字节)构成、由电子传输和显像虚幻的文字世界里。这里,“比特”代替了具体的物质材料来传输武术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与武术的载体是各自独立的,而不必是武术信息拘束于某一特定的载体。整体上讲,它既可以是文字,又可以是图片或是视频。这样,虽然避免了缺少现实材料而不能习武或是观赏武术的困惑,但同时也失去了武术在现实感性材料中表现与创造的可能性。因此,在网络传播的虚拟化世界里,用“比特”来加以传输和表现,就势必会降低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还有可能使得原有的技击特点、运动风格、格斗技巧、文化内涵变得面目全非。而且,通过电脑表现出来的画面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虽然会有些文字性注解,但还是人们从整体上了解武术的特点,从而失去亲身体验武术的机会。

尽管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会对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一些弊端,但从根本上看,网络传播是有利于武术传播与发展的。一方面,网络传播可解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传播迅捷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把武术推广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有网络的角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武术,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我们又可借着网络传播多元化和表现形式独立化的特点,把武术融入到网络发展中,形成所谓的“武侠动漫”和“功夫网游”等武术副业,从而带动一系列有关武术特色的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使武术不再是刻薄古板的传统技艺,而是顺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武术本身的滋味,又要开拓创新为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另辟新径,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要牢记武术的内涵与宗旨,不被外来思想所蒙蔽和蛊惑,促成武术的传播与发展的新飞跃。

6 结论

网络传播只是传播武术的一种方式、一个平台;但是我们不能只站在网络传播的角度去思考武术传播之路,应该以展现中国精神为前提,以弘扬中华文化为根本,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提倡文化自由思想,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构建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一种厚德载物的胸襟,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我们在改造武术,大力传播与发展武术的同时,应牢记武术的核心和根本,注重其本源,完善整个传播机制。因而,中华武术可以在网络传播的带动作用下不断深化改革,吸收新信息、新技术、跟上时展的步伐,共同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l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民人大学出版社,2001.

[4]田胜立,肖琼,王红玉,秦洁瑜.网络传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7]张高顺.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8]邱丕相等.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张勇,郭玉成.从传播学角度看我国社会武术网站存在的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2011(8):6-11.

[11]卢虎.网络技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9):4-6.

[12]王国志.当下中国武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搏击・武术科学,2012(4):1-8.

[13]吴应广.从文化视角认识当前武术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2(5):8-11.

[14]张美玲,杨琳静,李世春,杨文立.中国武术传播浅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2(2):15-17.

篇9

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具备三个要件:公众、自己选定的时间、自己选定的地点。这三要件应是充分条件,缺一不可。比如置于互联网上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等作品,网友可以随时随地依自己方便点击收看该作品,那么,权利人行使的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点

首先,行使该权利受《著作权法》规范。从立法背景看,在新《著作权法》中,我国是在发行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和广播权等传播权之外,针对交互性网络传播的特点,在第10条的12款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即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中的一种传播权,权利人可以从该项传播中获得报酬,又是著作权中的一种财产权。因此,权利人在行使该项财产权时,其权利和义务除受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专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来规范,还受《著作权法》规范。比如说法人作品超过其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就进入公有领域,原权利人就不再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就是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时间性的限制。

其次,其权利主体是著作权人及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

录音录像制作者与表演者在学理上被界定为邻接权人,也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不局限于著作权人,还包括录音录像制作者与表演者两个邻接权人。新《著作权》法第37条第6款,第41条,第10条第12款,《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条对此都有明确规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设置上,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没有被纳入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主体中来。笔者认为,没有给予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这并不损害其应有的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其制作的他权利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时,如被他人在网上公开传播,可以邻接权人的身份主张权利。

第三,该权利是绝对权,同时又受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的权利限制。

绝对权,在法理上又叫对世权,即绝对权的主体一般不必通过义务人的作为就可实现自己的权利,任何人均负有不妨害权利人实现其权利的义务,其义务人是不特定的任何人。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典型的绝对权,即它是著作权人及两个邻接权人的专有权利,是排他性的权利。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他人不经授权许可,不得擅自将著作权人及邻接权人的作品在网络上传输和传播,否则构成侵权行为。

基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绝对权,具有一定垄断性的特点,为实现在保护作者权利、激励创作的基础上,鼓励传播、促进公众对社会智力成果的掌握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必须在保护创造者个人私益基础上寻求个人与社会公益的平衡,对该权利的行使进行一定的限制。我国《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都规定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条款,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使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合理使用是指,依法律规定的条件,使用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比如我国法律规定合理使用的情形有:个人学习使用、介绍评论中引用、时事报道中引用、教学目的、执行公务等情形。

法定许可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使用人可以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情况下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必须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殊保护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品的复制方式和传播方式变得更为简便、快捷、廉价,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环境下也很容易遭到侵害。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激励其创作与传播作品的积极性,2006年7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了特殊的保护。

第一,权利保护的多种措施。《条例》主要从以下方面规定了保护措施:(一)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条例》第2条明确规定,保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权利人作品,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二)保护权利人为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采取的技术措施(见《条例》第4条)。(三)保护用来说明作品权利归属或者使用条件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见《条例》第5条)。(四)建立处理侵权纠纷的“通知与删除”简便程序(见《条例第14至17条》。并对违反上述保护措施,分别规定了处罚措施(见18、19、23、24、25条)。

第二、网络自由转载权的剥夺。已经发表的作品通常可以自由转载,这本是信息传播行业中的习惯作法。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网络传播这一新生事物在它突然出现并迅速膨胀的初期,同样延用了这一习惯,并且曾经得到了法律的明文许可:2000年11月22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

但是,随着网络对著作权冲击效果的逐步显现和侵权危害的日益泛滥,网络传播的特殊性逐渐为社会所认识:其特殊性包括受众巨大因而传播效果极强;网络信息量巨大因而作品报酬低廉;上传操作极其简单且成本极低因而容易被多点传播;网络站点数量极其巨大因而权利人极难事后追索报酬;传播速度极快因而大大降低权利人从传统传播方式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基于以上原因,为了可能更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权利,对网络媒体特殊对待,将其区别于传统媒体,剥夺其自由转载权,就成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规则。

篇10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与特征

说起网络传播的优势特征,有人把它比喻为:网络媒体擅长的是多兵种合成作战的“大规模立体战”、“闪电战”,而不是单兵种的“游击战”。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其优势在于集多特性于一身,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威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网络媒体的优势在于前三类媒体特征不同程度的综合。时间上可即时、随时播报,可长期使用,一经上网可随时查阅;空间上,容量无限大,覆盖全球,使全球性信息海洋真正成为现实;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改此前媒体受众的被动地位,第一次实现了相互间的平等。而这些,其他三类媒体是目前所不能及的。

具体来说,互联网传播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数字化是互联网传播存在的前提,这一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使网络传播不仅便于复制和传输,而且便于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在文字、声音和图像之间方便地相互转换。数字化又赋予网络“海量”信息。由于互联网特有的超文本和超链接特征,网络信息不仅量大无穷,而且形式丰富多样,网民不仅在网上可以看到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还可以搜索相关报道、相关资料乃至相关网站。由于数字化传播的领先优势,时效性成了网络区分于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特征,特别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速度飞快,信息来源广泛,制作信息便捷。因此,网络传播可以随时新闻,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连续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可以随时“刷新”信息,在实效性上远远超越传统媒体。同时,由于数字化传播的特点,网络集中具备了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综合优势,实现了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手段的有机结合。时下流行的“流媒体”技术,更是把广播、电视节目完整地搬上了网络,以“数字流”的方式向受众传输,接收便捷,选择自由度高。这种多媒体技术的传播特点极大地改变了人民接受信息的方式,同时还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面的亲身传播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虚拟化个人传播”方式的盛行。

三是传受关系的交互性。交互性是指围绕新闻事件,传媒与受众之间的信息双向沟通和传输,反映着受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互联网使新闻的传受双方互动交流真正成为了现实。交互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与传播媒体最大的优势之一。尼葛洛庞帝曾对网络作过形象的描绘:“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一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②与其他三类媒体相比,匿名化所带来的平等性特征使得交互性在网上大放异彩,在网上凡有BBS(电子公告板)、聊天室、在线游戏等的任何一处,你会发现都是人来人往,不亦乐乎。网上论坛就是发挥网络互动功能、增强网民参与意识、了解社情民意、加强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也是互联网的独特优势。交互性同样给网络媒体注入了不少的活力,使其在编读往来方面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互联网的强大的互动功能还催生了互动性新闻。在这网上,受众既是新闻的消费者,又是新闻的"制造者"。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不仅提高了新闻的社会关注度,而且丰富了新闻的内涵。

二、网络传播加速受众分化

网络传播以其巨大的传播优势,极大地推动着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其中,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最大差别还在于传受关系上的嬗变。网络传播加速了受众分化和个人传播的发展趋势。

首先,网络的技术优势加速了受众分化,使个人传播成为可能。个人传播要成为可能,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接近并自由控制的“信息平台”,网络就为受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网络技术使人们期待已久的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互动不再那么艰难,并以其开放式结构和海量存储能力为各种讯息意见的进入与碰撞提供了包容空间。比如在“博客”虚拟社区中,每个人都可以凭借简单的网络知识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园地,依据“博客”提供的平台,自由地编辑和自己的信息和作品。

其次,网络对传播最大的改变首先表现在传受关系上的嬗变。对于受众来说,网络技术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提高了他们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受众的分化趋势是难以避免的。影响受众分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受众接受心理以及媒介形态的变革。而网络传播的发展,不仅是媒介形态上的巨大变革,更拨动了受众心理上最敏感的神经。

大众传播是一种点对面的单向的传播活动,即由传播者主导的面向广大的受众的有组织、大规模的定向活动。大众传媒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同时又是信息和舆论的控制者,谁掌握了媒介谁就可以控制信息和舆论。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持着信息流动的“窗口”。经过把关人的过滤和筛选,剔除那些被视为不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内容,而将那些已包含着自身价值观念和主观态度的信息传达给受众。

网络传播改变了传播者与传播工具之间的关系,受众与传播者站在了“平等”的位置上。受众上网,犹如进入一个偌大的信息的超级市场,信息不是从传播者那里“推”向接受者,而是由接受者从传播者那里“拉”出来。互联网上的信息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如思维方式、兴趣爱好、资料类型等任意分层组织自己的信息,而网上的信息获得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任意选择其中每每一条信息。网络传播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既有点对面的传播又有点对点、点对面、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网络传播意义上的“受众”,不再是一个只有一种性格的整体(单数),而是无数个个体的相加(复数)。从技术上讲,互联网络无非是将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以及外设联结在一起,实现其相互间的通信。网络传播是对所有“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在网络这个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信息平台上,传播者和受众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互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者与接受者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共同分享着信息和经验。尼葛洛庞帝说,“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大众传媒将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受个人信息的系统。”

这种“真正的个人化”正适应了当前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社会阶层的变迁,利益主体的分化,加之消费时代受众对传媒的心理期待升值,造就了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进而促进受众需求的分化与多元化。传媒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一部分,互联网就是这种环境中的一分子,“孜孜不倦”地推动着受众继续分化。由于网络为小范围的受众提供了和获取信息以及“发言”的平台,小众传播逐渐成为可能。

再次,网络传播的交互式的特征赋予受众更多的“自由”权利。在转轨与转型同步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平衡、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有一个“社会减压阀”,为公众提供交流与呼喊的空间。

虽然大众传播理论中也引入了“反馈”的概念,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来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据此来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以实现传播的目的。但由于受这种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的局限,大众传播的反馈大多是滞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传受双方不能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而网络传播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式的传播,传播者不仅可以在网上面对面地进行传播,而且彼此可以在角色进行互换,传播者可以成为受传者,同样,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网络传播克服了大众传播单向线性传播的局限,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自由的双向的流动,实现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使信息交流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快捷、自由,极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效率。网络传播中的受众是网络传播真正的主体,在网上他们享有与信息者完全相同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一)知晓权(therighttoknow),受众有权通过网络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了解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如利用政府网站对政务进行知情和知察);(二)传播权(therighttocommunicate),受众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网络特有的方式(如BBS、Email、个人网站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三)传媒接近权(therightofaccesstomassmedia),这项权利赋予了传媒向公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受众有权通过网络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如参加网络媒介组织的各类讨论。

这种“参与自由”与“互动自由”和正是迎合个人传播的最大吸引力。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传统媒介作为庞大的信息机构,人们赋予了它监视环境职能的同时,也赋予了它选择的职能。他们拥有信息准入的特权。符合把关人利益的信息被传播,符合公众利益而与把关人利益相违背的信息则可能被遏止,把关人(媒介)利益超越于公众利益之上。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强势力量可以利用媒介,处于弱势地位的声音难以接近媒介。③版权所有

三、“博客”与个人传播的新发展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手段,网络中信息的传播同传统的信息传播具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一样切合信息传播的规律。拉斯韦尔所提出的"五个W模式"依然可以适用于网络,只是这五个W要素在因特网传播特性的塑造中已变成了五个W’ever要素(whoever,whenever,wherever,whatever,whomever),也就是说因特网创造了一种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的形式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和传媒形态上的变革,同时还有思想观念上的嬗变。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没有控制的中心”,这种“去中心化”(decenterlization)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媒体呼唤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传播环境。二是公众渴望得到更多自由与权利,包括“话语权”、“知情权”、“民主参与权”等。网络传播的兴起,在迎合这中思潮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传播的发展。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的开通,标志着以网络为平台的个人传播的飞跃。

与“大众传播”相比,“个人传播”是个全新的概念。它是指在网络传播背景下,个人凭借一定的网络知识,自主掌握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自主接收和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传播方式。它与大众传播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传播者角色的变化:大众传播是一个小群体对一个大群体的传播,个人传播是单独的个人掌控一个媒体,既可对个体也可对群体的传播;大众传播中有着层层的“关口”与控制,而在个人传播中,传播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又是自由的信息传播者。以“博客”为例,稍懂网络知识的人便可轻易地注册一个完全属于的“博客”,然后,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价值趋向往上面粘贴内容,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编辑、更新所传播的内容,这种特殊的传播形态甚至稀释了“把关人”和“编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