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指导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作文指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果说听读写是接受、是理解、是内向的,那么说写就是发送、是表达、是外向的。中学生写作也称作文,它是指在教师教导下学生学习写文章的活动。中学生作文写的主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性文章等。作文是一种基本训练,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达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在培养技能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作文教学自然从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为基本目标。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指导的成败,作文指导的正确途径是:作文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指出:一切种类的文化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就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同样也适用于学生的作文,因为作文的内容同样是社会生活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只有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表现形式活泼的好文章来。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只有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就能完成作文了,还要引导学生间接观察,即观察影视形象、图画、图片。它可以打破直接观察所受的时空的限制,如我们可利用电脑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能够把远方的物体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学生观察到细微的特征,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既利于理解,又利于记忆。此外,作文和读文必须紧密结合,因为二者虽各有其独立性但又是互相联系和转移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是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看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是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写作是基于阅读的,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目前,学生的写作能力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读写关系,读文教学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却不能为学生写字、组词、造句等技能打好基础,不能为他们审题确定中心、选材、布局谋篇等提供范例,教师要对全部阅读教材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有意识、有计划地采取摸仿性创造性,模仿和创造和结合的读写联结方式,充分发挥读对写的指导作用,克服读写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努力运用并不断创造、丰富。我们一定要看到读和写割也割不断的联结性,从而在教学上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联结作用。
作文指导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在此过程中作文指导贯穿始终,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一、作文前指导
作文前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弄清定题、取材、构思三个方面。学生动笔作文前,比其他任何时候更迫切地需要教师的指导,因为这时有的学生不知为什么写,为什么写是用意所在,是写作的第一位工作。写什么是学生写作的第一关,给予切实的指导能解决急需,作文前学生的思考最紧张,注意力最集中,给予切实的指导,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指导,可以鼓舞学生的作文信心,同时作文前的指导也是一次作文的总布置,教师应讲清要求和重点,使学生的思路有个依据和出发点,作文前的指导也是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的总动员,要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指导怎么写是作文前指导的关键,是学生写作的第二关。如果说,指导为什么写要解决的是作文意图、目标问题,写什么要解决就是作文内容的问题,那么指导学生怎么写要解决的是作文形式问题。
定题指导在命题作文中要注意文题的健康、使之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指导学生写文章通常的着眼点主要在应用方面,如写日记、书信、说明书、总结、计划、广告、会议录等。命题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使他们有事可记,有物可状,有理可说,有情可抒。对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最大的最直接的,可以说莫过于命题是否符合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了,学生的生活圈子不是很大,但接触的方面已经涉及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界了,在这些题材领域内可以围绕许多内容命题,如:围绕家庭生活命题、围绕社会生活命题、围绕学校生活命题,还有自己的成长、自然界的风光等,也可命题。命题也要结合学生的阅读实际,作文尽可能和阅读相结合,使学生作文时能有借鉴的依据,一是依据阅读课文中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而命题。如学了《我的老师》让学生依据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也以《我的老师》为题写出自己类似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二依据课文中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而命题,但并不是读什么就写什么,但是,读和写必须要有益的结合。
选取材料的一条途径是,指导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直观,取得第一手材料,形成新经验,一般来说,学生在对所写题目缺乏直接经验或实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客观现实生活里去丰富想象,获得新知和情感体验,从而提炼主题、选取题材,教师可提前把作文题目告诉学生,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和搜集选取材料,另外,还可指导学生回忆生活,引起联想呈现直观。
指导学生构思就是指导学生在头脑里整理材料,构思的内容主要是指导学生想出文章的开头、中心和结尾三个部分的轮廓,然后按照这个顺序去写,将构思的轮廓用笔列成简单的条目,即常说的列提纲,学生列文字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构思的过程。在列提纲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提纲一定要反映文章的内容,要反映文章的条理性。列提纲的详略要适度,太详接近作文费时多,无助于训练迅速构思的能力,太简略,反映不出作文思路的发展过程,会影响思维的严密性,对布局谋篇的指导作用不大。列提纲的方法很多,一由教师示范,就一个题目可以同时拟出几个提纲,使学生明白文章的写法上多种多样的不能生搬硬套,二是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编写提纲,教师巡回指导,三是可以师生同时讨论编写提纲,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先列提纲后写作文的训练是必要的。
二、作文中指导
作文中的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作文中的指导是在学生写出初稿后,交教师评阅前,指导他们修改加工,一般认为作文教学过程中修改是教师的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实,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写作能力之一,把学生的作文当作半成品来加工,教师在学生自改或互改的过程中加以指导,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连续性的写作环境里,逐步掌握写作技巧,培养修改能力。“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作家修改文章是提高作品品质的必经之路,运用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指导学生自己的作文,应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此来培养学生自行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作文指导范围包括:①继续指导取材、立意、构思、文体等。②指导确定文题、用字、遣词、造句、修辞等。③指导使用正确的书写格式和使用标点符号,这是关系到形成正确的书写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事,不应小看。④指导把长文章改短,要把训练重点转移到这方面来,因为改短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指导学生作文修改内容包括错别字,标点和书写的问题,句子问题,篇章结构问题,指导修改应深入到学生行为过程中去,在课内作文时,教师巡视全班,掌握全貌,面向全体学生优缺乏,这样做用力少,而效果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个别点拨,这无异于雪中送炭,有趁热打铁之功,学生课外作文可调阅草稿,个别谈话,叶圣陶先生曾说:“改”究竟怎么一回事呢?改的是写在纸上的稿子,实际上是审核并修订所想的东西,使它尽可能切合当前的需要,正确不正确当然是首先审核的,此外,如有什么不必说的,有什么没有说明的,有没有换个说法更恰当的,有没有叫人看了发生误会的等等,也是需要审核之点,审核过后在需要修订的处所作修订,通常的说法就叫“改”。其训练程序,可以是先默读,修改内容方面的明显毛病,斟酌词语的运用,再朗读,从内容、形式方面再检查一遍,可采取自改、互改、教师用典型来引路的方法指导全班集体改,无论那种方式,只要认真修改了,都会收到好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对比研究自己的原稿和修改稿,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迅速提高。
三、作文后指导
作文交到教师手里,作文指导就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作文后的指导,较之前面的阶段,作文后指导任务繁重、关系重大,指导得好,可能发展已取得的成果,乃至获得全过程的成功,可能成为无效劳动甚至产生消极作用,作文后的指导,包括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两个步骤,特别是作文批改,主要以学生个人为对象,学生在作文中所反映的个人差异性,要比在阅读其它一切作业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都大,这就要求教师既能面对全班又须因材施教,使一般和个别结合起来,首先是一步一步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心理和写作能力,要细读作文积累材料,或写作文摘录建立学生作文档案,作为个别指导的依据,真正做好了这件工作,作文后的指导就能起到总结过去,指导未来,连结两次作文之间的桥梁作用,使每个学生确有所收获,一次次得到稳步提高,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作文成果的检验、巩固和发展,是作文后指导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学生都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作文批改有提示学生批改,多就少改两点要求,是批改的原则,围绕一个中心批改是最重要的方法。这两点要求包含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体现了一切真知来源于自身的实践的哲学观点,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中,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和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只有如此才能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的劳动,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避免无效劳动。
作文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指批评、评论的意思,也就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优点,指出缺点,并分析原因或提示应思考的问题,“改”就是改正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错误,改的目的一方面是把学生的作文改的好些,另一方面是给学生以示范,从书写格式、标点符号、到中心思想都在改的行列,批的目的是借助评语或给予指示,启发思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批的内容范围,小至标点符号,书写格式,大至思想观点,写作态度都可用批语指导,批的方式有总批和眉批,作文批改让教师批改这是普遍采用的批改方法,也是作文批改的传统方法,其做法是:教师阅读作文,初步了解学生的生活领域,认识能力和表达技巧,然后,一边改动、一边写眉批,最后写总批给予全面评价并指出努力方向和途径,也可教师提示,学生批改。学生批改包括:自己批改、互相批改和集体批改。
篇2
一、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存在的问题
1.缺乏描写,情感平淡
人物的情感往往要通过言语、动作、肖像、心理等来表现,不对事件进行详细地记叙,对人物进行入微地刻画。对材料贪多求全的写法是无法写出情感的,造成的是情感平淡,旨分散。在“储蓄”话题作文训练中,有些同学虽写出了亲情、友情,但却未写出真挚感情。
2.内容单一,情感不深
高中学生作文内容单一,缺乏素材,只是为了凑字数而堆积起来的,感情不真挚。
3.胡编乱造,情感做作
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显然内容不可胡编乱造,但有50几的同学努力地效仿别人的观点和思路,一些个人的独到思考和精辟见解及真的心灵逐渐处于受压抑被禁锢的状态,转而编造一些脱离实际、虚假的东西,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
二、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存在原因
1.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挚情感,缺少表达的技巧
在作文中,有的学生选材很新颖,文章的情感本来可以激起读者的共鸣,但是由于表达方式的使用不够娴熟,使得情感要么过于平淡,流于一般;要么过于直露,不够含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便因为长期受压抑而难以调动,缺乏应有的心理自由,文中也就相应地缺少真挚的情感了。
2.教师忽视学生写作的心理特征
学生心理需求、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对写好作文很重要。作文是对他们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他们在作文中更倾向于描绘自我世界、抒写个人心灵。教师多把作文作为学习任务强加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心理需求,不注重在作文前进行巧妙的、贴近学生心灵的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没有被调动起来,故学生写作思维的能动性不强,学生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广泛响应,所以学生参与的作文活动不能回归本质,其作文能力就难以提高。
三、高中学生作文情感培养对策
1.改变作文评改的方式方法
以老师评改为主转为学生互改,老师评语要有针对性,做到清新、有活力,切记评语不可缺少对学生作文潜力的认识和评价,缺少对学生情感、智慧发展的人文关怀。
2.指导书面表达,使学生掌握抒情技巧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波澜起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抒发感情也不例外,让学生掌握抒情技巧,以及尽量让学生使用书面语,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3.修辞手法的运用要彰显情感
如对比手法能鲜明突出某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从中突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
4.优美语句,华丽辞藻
篇3
我喜欢的黄金橘
实验一校三年级一班
张宇豪
星期六,妈妈下班回家买来了一棵黄金橘。
我认真观察,从远处看,像一门大炮,满身上挂满了炮弹。从近处看,茎像一根棍子,翠绿翠绿的,叶子圆圆的,橘红色的果实又大又圆。
我想,今后我可以吃到酸甜可口的黄金橘了,心里非常高兴!
我喜欢黄金橘。
指导教师
篇4
美丽的秋天
邵文杰
今年的秋天好像格外的漂亮、迷人。
所有的水果都像蜜一样甜,所有的红花都像红缎子一样红,所有的绿草都像湖水一样翠绿,稻子像穿了一层金黄衣服,金灿灿的,美丽极了!这一切,让人看都看不够!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果树。如:苹果树,桃子树……苹果红彤彤的好像一个美女看到情郎的到来羞红了脸。而桃子正因为没有人来陪它,却气红了脸。水果的世界,真让人猜不透。
高粱举着红红的火把像哨兵一样守卫着田地,就连敌人大将来了也打不过它似的,我真佩服它。
秋天,多么美丽的季节啊!
指导教师
篇5
我的快乐在哪里
荆韬
孩子们的童年应是无比快乐的,可是现在,孩子们的脸上没有笑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偷走孩子们快乐的是一些“爱心小偷”。那,“爱心小偷”又是谁呢?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 和 老师们。
现在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学这学那,让他们学得十全十美,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有的还给孩子布置上大量的作业,孩子们知道父母爱他,又不得不干,只好再抽出时间写学校的作业。
不光家庭里有“爱心小偷”,就是学校里也有“爱心小偷”,他们就是老师。他们不光给同学们布置大量的作业,还霸占美术、音乐、体育课。
在这里,我要对所有的“爱心小偷”说:“请不要偷走我们的快乐!”
指导教师
篇6
【关键词】作文 消极心理 成因 对策
1.中学生作文的消极心理成因。阻碍中学生写作积极心态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作文的社会氛围、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本人对写作的认识等诸多方面。
1.1 鼓励学生写作的社会氛围没有真正形成。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对老师的毁誉也在此。因此,都把分数看得很重。作文用同样时间却抓不到多少分,因此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风气下,必然受到轻视。各科教师争地盘、抢时间,在学生的“得分域”内拼死拼活地耕耘;家长配合教师,督促自己的孩子陷入“题海”之中。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社会,看课外书刊被视为不务正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米。”中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被堵塞了,对作文岂能不冷漠、不厌烦?
1.2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引导存在失误:①引路失当。有的教师不研究学生写作的心理动态,不了解电不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去品味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煞费苦心地探寻中考意向,出一些旧、俗、隔、套的文题;方式上步中、高考的后尘,画地为牢;加之作文前的指导不是着眼于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而一味传授那些死板的写作理论,除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之外便无话可谈。如此经年累月,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心灵的港湾很难荡起涟漪。②态度失当。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缺乏适度的宽容,不是满腔热情地扶持,而是摆出尊严的面孔说教,甚至任意鄙薄,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1.3 学生本人对作文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由于种种社会原因以及一些教育机构不太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平衡和同步发展,使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一些原来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觉得作文可以过关,写作时敷衍塞责,热情渐渐耗散。一些原来写作功底就差的同学,饱尝了写作失败的烦恼,进而厌倦、焦虑,不愿踏上那条充满荆棘的写作之路。
2.培养中学生作文积极心态的途径。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能断然否认中学生潜在的写作积极心态。与作文课上的消极现象相反,学校里普遍存在的另一现象应引起深思:中学生课外写日记倾吐自己的心声、写书信交流彼此的心理体会的与日俱增,它给我们带来了有益的启发。一方面老师在讲台上口口声声地抱怨学生的作文不成样子,作文本凑不够数: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外忙碌地制造他们的“得意”作品――日记和书信。这种强烈的反差启示我们,纯技巧性的作文指导远不如唤起学生的表现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心态更为重要。我们应调整作文教学思想,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表现他们的存在价值、思想感情为突破口,促成他们对作文产生爱写、想写也能写的最佳心态。学生一旦对作文有了稳定而深厚的感情,就不会视作文如重负,而会乐此不疲。
2.1 命题时重在捕捉学生的情感火花。中学生内心世界也是异常丰富的,如果我们命题时,从学生喜怒哀乐中捕捉情感的火花,让他们写自己所知、所感、所想、所愿的事情,就能为其创设积极作文的氛围,学生就可能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命题所规定的情境中去。
2.2 指导时重在诱导学生的情感外射。中学生已开始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并已能将自己的情感投射于外界事物,审美标准上也有了自己的尺度。基于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如作文前对要求写的人或事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复述,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发掘蕴含于事物中的哲理,达到诱感的目的。如果有条件,最好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和自然环境中去体验,让学生心感身受,让美直接拨动感情的琴弦。
2.3 写作时重在驱动学生的参入意识。在命题后,学生若产生强烈的表现欲,这时必须尽快使学生进入写作过程。教师可给学生三至五分钟的默想时间,起到安定心境、稳定情绪、启动思路的作用。另外,动笔之前要明确规定作文的时间限定和字数,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这两个标度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促进。教师要注意鼓励那些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在时间和字数上达标,作文有某些可取之处,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赞许,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感到自己行。当一个学生具备了这种良性心理时,还愁他不交作文,写不好作文吗?
篇7
我真后悔
李月洁
童年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苦涩,有的甜蜜,也有的清爽。我今天拿了一颗苦涩的果子,引起了我一串的回忆。
小时候,姥爷去旅游,给我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我拿着这个洋娃娃出去玩了,我和几个小朋友在土地上玩沙子。正在这时,我最好的朋友——张慧珍下来找我玩,看到我那崭新的洋娃娃,便拿起来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我听张慧珍的妈妈叫她回去吃饭,她把洋娃娃放在地上,告诉了我一声,一溜烟似地跑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妈妈问我说:“洋娃娃在哪里了?”我支支吾吾地说:“张,张,张慧珍拿走了我的洋娃娃!”妈妈疑惑地又问了我一遍:“这是真的吗?”我心虚地回答道:“这是真的。”我不但在妈妈面前撒了谎,而且还哭了鼻子。
第二天,妈妈和爸爸带着我去了张慧珍家。我一进门就让张慧珍还我的洋娃娃。张慧珍说 :“你的洋娃娃我给你放在地上了。”我坚定地说:“我根本就没看到,分明是你拿走了我的洋娃娃!”张慧珍不承认,我就一口咬定是她拿的。可后来在沙土上找回了洋娃娃。
唉!我错了,是我撒谎了,错怪了朋友,我现在后悔莫及。
指导教师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中考语文中,作文一题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写好作文是中考语文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
一、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经过研究发现,原因有三:
(一)书写差
学生作文中,卷面杂乱、书写不工整、乱圈乱画的现象十分突出,标点也很不规范。不仅如此,学生往往没分段的意识,分段很随意,或者干脆就不分段,乱分段,或者分段不符合格式要求。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作文语言不够美
作文语言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作文要求学生语言流畅通顺。叙事,则能叙述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议论,则能准确阐释自己的观点,并加以恰当的论证;说明,则能介绍清楚事物的功能和用途,让大家明白使用的方法。可是有一些学生作文不仅错字连篇,而且处处语病,更别说能顺畅准确清楚了。
(三)学生作文思想肤浅
初中生作文刚刚摆脱小学作文的幼稚性,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在形式上模仿的痕迹很明显,不仅如此,思想上也很肤浅。比如,如果作文要求写“熟悉的人”,那么很多人会写同桌;如果写“值得尊敬的人”,那么写很多人会老师的居多;如果要求写“亲人”,那么很多人会写妈妈……许多学生写的事情都十分相似。当然学生单一的“家庭―学校―家庭”的生活模式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体验比较少,对生活的感受也很肤浅,阅读也少得可怜,他们的时间都被多如海水的试卷淹没了,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不具备细腻的情感。
二、提高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鉴于以上的三个原因,笔者认为,提高高中学生作文水平必须要做到“三美”。
(一)书写美
书写方面,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小觑。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到:“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由此可见,学生会模仿老师写字,因此教师写字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学生的书写水平。无论课上的板书还是作业的批语,教师的字都要工整,不潦草,不乱涂乱改,尤其是板书时,更要十分注意,因为一手苍劲有力、清新隽秀的漂亮字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魅力非凡。
初中生的字可塑性很大,只要稍加练习,就会提升很多。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书写都要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在指导时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我的做法是,把每个学生的字都审视一遍,分析出书写不好的原因,是字的大小不匀称,是结构没有安排好,还是横不平竖不直,然后根据原因给出具体实用的指导意见,比如字太小的,告诉学生书写时要把每一个笔画拉长加大;字体比较松散的,要把结构安排紧凑些;大小不匀称的,要把字安排在方格的正中等等。对于那些书写过于脏乱差的同学,则从最低的标准开始,要求他们先把横平竖直写到位,然后再谈安排结构,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持之以恒。
相信,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学生的坚持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作文卷面会随着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而有很大的改观。
(二)语言美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不单为提高语言水平,更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如何做呢?
首先,语言要有情感。一个语文老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但起码也要语言流畅,话语得体,能启发学生的心扉、深入学生的心里。深刻时,话语就要深沉;激昂时,话语就要高亢;悲痛时,话语就要低沉,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情感是丰富的,听老师的课就像是倾听文中人的喜怒哀乐。
其次,语言要精练。一位精神饱满,目光有神,语言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不用多说话,学生自然会喜欢。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只有老师的语言有较高的品味,有丰富的情感,精练而又有力,学生受到天长日久的熏陶,语言自会丰富多情起来,并且会自然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三)思想美
思想美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丰富的情感。现在的孩子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受家庭照顾的时候多,而反过来照顾父母亲人的时候少,这样的家庭背景造成了学生的自私心理,他们更多的时候想的是别人应该怎样照顾我,而不是我应该怎样照顾别人。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这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单向性,造成了情感体验的缺失。情感的丰富性表现在爱与被爱的多重情感体验上,缺少对爱的反馈,就不能细心地发现他人。而且,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滞后,学生成长的环境过于单一,他们缺少和周围朋友的交往,更缺少丰富的童年生活,缺少和大自然动植物的亲密接触,这都对他们的情感培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尤为注意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想美。
参考文献:
[1]李燕飞.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个性风格”[J].语文教学之友,2010(11).
[2]钟道杰.语文教师应做好母语的传承者[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28).
[3]成应良.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学语文,2009(2).
篇9
关键词:习作辅导 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更深层次的含义,就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第一个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广泛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学科学术业务水平,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擅长发挥、运用自己本身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这是让学生敬畏,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第二个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习、探究、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会组织教学。这是夺取素质教育教学成果的必备条件。第三个目标,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率先垂范,正人先正己。这是为人师表,受学生尊敬,发展教育,取得教学效果且无愧于人民教师称号的根本条件。
素质教育可谓家喻户晓,“三维目标”可谓师生皆知,然纵观看多年来的中学语文“三维目标”教学和作文习作辅导,应该说,成绩并非令人满意。总体表现为质量优、劣悬殊和速度快、慢,落差较大,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倾向和弊端:
第一,从横向来看,中学生作文习作质量的优、劣和快、慢,有它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笔者曾做过多次专门的调查研究,认为如果进行不保守的估价,全国范围的中学语文教学水平高和作文习作辅导成效较好的省、市、地区和学校,屈指可数。中学生的作文习作能够当作范文予以推广的也并非很多。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让人担忧。整体来说,中学生的作文习作水平是鱼米之乡的南方高于中华文明渊源的北方,美丽富饶的东部优于辽阔宽广的西部,边缘狭窄的沿海好于幅员辽阔的内地,经济发达的城市胜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乡镇。就各省、市及一些地区的中学生作文习作质量相比较,也是高低不平,参差不齐。泱泱大国,存在这样的事实,尽管有它种种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也反映了我们的工作和教育的严重失当、失调。
第二,就纵向来讲,中学作文习作辅导,赶不上当今时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愈来愈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和教育人才。在此,倘若仅仅拿当前的文化文学等宣传与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这些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相比较,笔者以为,进步不大,或者说有许多逊色、褪色的部分。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和作文习作辅导为高校为社会输送的学生素质不高。笔者并非厚古薄今,因为事实就是这样。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或者忽视了其中某些历史的、社会的、经济的、管理上的那些因素。
第三、中学作文习作辅导也有它自身的问题和偏颇做法。
,
篇10
(贵州省册亨县第三中学 552200)
一、巧设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根据教材和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巧妙设计学习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方便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巧妙设计学习问题要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一)设计的学习问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感到陌生。这样的问题是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如在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的过程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由于这个问题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他们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比较陌生,进一步思维的兴趣也就没有了。
反之,假如我们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效果就迥然不同了:“课文围绕恐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教学中,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都急于想知道关于恐龙的一些知识。他们往往表现为:一听到这样的问题,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眉头紧锁,不停地转动着明亮的眼睛,自主学习探究的劲头就来了。
(二)设计学习问题时,要善于把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小的问题,方便学生解决;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方便学生在解决了上一个问题后,能“势如破竹”的解决下面的问题。
譬如教学《老王》这篇课文,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1、阅读读课文,了解到老王的一些基本情况。(老王身体弱,有眼病;靠拉三轮车维持生活;住房简陋,家庭贫困;没有亲人,十分孤独,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经常来烦他,拖累他。)2、“这些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苦!)3、他在给作者一家拉车的过程中又是怎样做的呢?”(老王拉作者丈夫去看病不要钱;送的冰块比别人大一倍,价钱减半;临死前还要送鸡蛋和香油给作者,而又怕麻烦作者再去送鸡蛋钱,无可奈何只好收下鸡蛋钱。)4、老王的这些举动,说明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这样,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就像剥洋葱一样,使学生很顺利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设计的学习问题,要有利于实现教材和大纲的目的要求。
学习问题不能设计得过细。如果问题设计过细,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一路走一路看一边聊,学生只是在充分解决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这样,一节课下来,花费了许多时间,学生得到的只是关于课文的一个个局部的零碎的知识信息,却得不到一个完整的认识,更谈不上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必须从过细的细节中跳出来,让得到一个完整的认识,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在设计学习问题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纵观全局。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巧点拨
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这种点拨,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思维,排除疑难,教给方法,发展能力。
俗话说的好:“聪明绝顶,也要人提醒”。在我看来,“点拨”就是“提醒”。而巧妙的提醒,就是在学生遇到难题而“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教师用“只言片语”让他们“茅塞顿开”,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 上一篇:水利工程对经济的影响
- 下一篇:网络传播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