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基本教程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篮球基本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篮球基本教程

篇1

由于实行了选项分层次教学,篮球提高班的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篮球基本功,对篮球的基本传接球、行进间单手上篮、投篮、运球和移动技巧等技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制订一年或者两年的教学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能达到较高的水平,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或者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篮球学习打下基础,使他们比较精通篮球(包括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裁判法、规则),为他们今后能在社会上更好的从事篮球运动,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二、创编一套适合篮球提高班学生的校本教程(教学内容)

在高中选项分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是凭经验,所选教学内容没有体现教材的连贯性和层次感,同时也没有系统性。因此在篮球提高班进行选项的初期,教师首先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两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把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具体化。其中每个教学单元即为一个学期,每学期以36个课时为准,其中有4个课时为机动安排(如测试)。具体内容设置如表1、表2。

在基本确定以上教学内容之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微调。同时,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都不是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每次课的教学主题,组合其他技术,运用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去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当然,以上内容有些可以做介绍性学习,有些可以精学;有些内容是新授的,有些可以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巩固、提高、拓展。

三、运用“训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由于篮球选项提高班人数往往不是很多,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采取了校篮球训练队“训练化”的教学方式,从课的开始部分,一改很多教师花哨的准备模式,而是通过简单、高效的活动来达到热身的目的。在主题教材教学中,教师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要求,将落脚点放在技战术的运用而不是技战术的掌握上,大胆借鉴“训练化”的教学方式,即在学生初步掌握技战术之后设计大量的练习形式,多为学生提供类似实战的战例,让学生重复的去练习,以达到熟练自动化的程度,初步建立一种条件反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始终使学生处于一种想学乐学的环境中,改变学生平时篮球课中为了“学技术而学技术”的情况,让学生真正做到为了“用技术而学技术”。此外,在练习中,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集中讲解,在学生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加大练习的量和密度,提高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能测试篮球项目标准中,大部分评价内容采取了往返运球上篮和90秒罚球线距离的自投自抢。笔者通过测试,发现本教学班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当高的成绩。此评价标准已不能准确反映篮球提高班学生的实际技、战术水平。因此,笔者将学生的评价测试分成了两个部分,各占50%的比例。第一部分即为基本的测试,测试方法同上,当然这一部分除了客观的评价以外,还多加入了动作的技评,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第二部分则采取了10分钟的教学比赛,此过程是借鉴了各级各类的学校篮球特招或者单招考试中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笔者分别考核技术、战术两块。技术主要是从合理性、实效性两点考核,战术则从意识的强弱和有效性来考核。当然技、战术考核所占的比例在高二阶段可以是6:4的比例,在高三则可以酌情提高战术的比例。通过这两部分的考核,以此来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每个学生,避免了单一测试都是高分的情况。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篮球提高班的教学慢慢形成了一种良性的教学形式,学生上课练习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在学生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也为学校篮球队输送了大量的队员,由于提高班教学中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因而真正做到了提高班学生与篮球队的无缝对接,而且为学生进入高校进行更深层的篮球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表象训练 篮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85-02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都与复杂的心理体验分不开。表象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训练手段已成为体育运动实践中较为广泛采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之一,它对学习动机的培养激励、运动技术掌握和心理障碍的克服都起着重要作用。篮球运动是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它具有对抗性强、争夺激烈、技战术灵活多变的特点,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高校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战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而改进或创新教法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在高校篮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实验研究,以便提高学生表象训练的技能水平,尽快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石化工程系篮球选修课学生;主要研究方法:采用教学实验法,并根据数理统计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主要实验场地、器材:多媒体课室,笔记本电脑;研究时间:实验期为2007年9月~12月间,教学时数为36学时。

2 实验设计及实施控制

2.1实验对象的选取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石化工程系06级两个篮球技术教学班80名男生,入学前均无篮球业余训练经历。实验组学生40名,平均年龄18.49岁,平均身高172.25cm。对照组学生40名,平均年龄18.52岁,平均身高173.48cm。经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之间各方面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说明实验对象是合理的(表1)。

2.2实验方法

在相同师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考核标准、场地、运动器械等条件基础上,对照班以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班着重进行运动表象训练,事先不告诉学生正在进行教学实验。

2.3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为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人直线传球推进上篮、1分钟中距离投篮、三人传球配合和五对五攻防练习等。

2.4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重点放在动作要领的讲解,分解、完整练习,重复巩固练习,及时纠错等方面。以单个技术为例,基本教学流程见图1。

2.5实验班采用表象训练法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加入表象训练的内容,以单个技术的教学为例,采用表象训练,分别在单个技术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流程见图2。

上课时由教师对动作进行讲解、示范,并以视频、动画等信息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篮球技术动作表象,在对该技术动作进行模拟和练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理解的动作加以描述。

练习中要求学生在大脑中有意识地再现正确的技术动作图像,并与自己的这一技术动作建立主动的联系和对照,找出自身的差异和不足之处,使自己的动作逐步向“表象”逼近,产生正确的动作定型效应。

针对篮球技术受心理因素影响较明显的特点,表象训练法要求学生在训练中从实战的角度建立一套适应自己身体特点的训练程序,融表象、动作和思维于一体。其要点是:对动作的全过程进行“过电影”式的连贯想象,力求完整、细致、准确;运用思维的能动性去协凋心理活动与篮球技术动作之间的关系,调动尽可能多的心理和技术能量去提高技战术水平。

2.5.1完整技术表象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教师示范,优秀运动员技术录像演示,学生深呼吸放松闭眼,大脑回放动作图像,教师提醒记忆动作要领,深呼吸放松睁眼,结束。

2.5.2分解技术表象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教师分解动作示范,优秀运动员录像慢动作重复演示,教师提醒记忆动作要领,学生深呼吸放松闭眼,大脑回放分解技术动作图像,深呼吸放松睁眼,结束。

3 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经过在预定时数的教学训练后,由几位资深的体育教师进行技术评定,内容为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人直线传球推进上篮、双手胸前传球、1分钟中距离投篮、五对五全场比赛的达标和技评,结果见表 2及表3。

在半场往返运球上篮、两人直线传球推进上篮达标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表2)。在篮球单个技术评定中,投篮、运球上篮的技评测试中两者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运用表象训练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实验组普遍优于对照组(表 3)。然而在双手胸前传球技评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评定却没有显著性差异。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篮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来提高复杂技术的规范性、完整性、合理性都有着较好的效果。

3.2 分析

3.2.1在传统表象训练法基础上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

运动表象训练能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表象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记忆、分析、思维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过程所形成的,所以提高视觉和听觉效果,感受物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提高表象训练的重要因素。采用表象训练教法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对事物的仔细观察,获得准确的映像,形成瞬时记忆,为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提供良性刺激。抓住了表象训练法的核心环节 ,表象的来源丰富、清晰、正确,便于大脑的图像记忆及辨析,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表象训练法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学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表象训练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技术动作图像在大脑中反复描述,不断强化,使正确、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形成表象,以便根据动作表象进行技术动作的练习。因此,我们可把表象训练的核心环节分为3个阶段,即图像的采集(表象的来源),大脑的动作图像记忆及辨析(表象的建立),表象指导下的动作练习(表象训练)。可以看出,课堂传统的表象训练教学通常仅仅是通过视、听觉观察教师的示范和讲解,以获得的信息建立表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图像采集来源单调,规范程度不确定,不便于记忆,大脑图像的辨析针对性不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它可使学生观看到各种不同难度,不同规格的技术示范和“逐帧”分散示范,便于学生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以运球上篮为例,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同步解说、慢动作示范,更别说空中动作和定格,而通过信息技术就很容易做到。学生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生动直观地掌握后空翻的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动作表象。

3.2.2不同的篮球单个技术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不同,动作要领复杂的技术教学效果优势更为明显

由于篮球技术包含的单个技术比较多,在运用表象训练法时,要针对性的进行运用,越是复杂的单个技术,采用传统教学法,由教师重点讲解和纠错,很难在短期内让学生完整学会动作,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让学生把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结构、完成过程反复在大脑中进行回放,深刻记忆其动作要领和发力顺序,再通过运动实践反复练习和体会,能够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和提高动作掌握的质量。

4 结论与建议

表象训练法运用于篮球技术课的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积极作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抓住了表象训练法的核心环节,表象的来源丰富、清晰、正确,便于大脑的图像记忆及辨析,提高表象训练法的教学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同单个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表象训练的教学效果不同,复杂动作要领的单个技术的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可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对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运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鉴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表象训练在本实验中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建议在其他技术和其他球类教学中对表象训练法进行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志琛.竞技运动中心理训练方法的应用[J].体育科学,1988,(2).

[2](日)多明泽.自我心理暗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1.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谢新春,胡启林.在篮球教学中应用表象训练法的实践 [J].理工高教研究.2003(2)

篇3

新课程改革初中体育情感因素学习、生活、工作的根本基础是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体,而这些都是与体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除了体力之外,情感的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将情感与初中体育教学相结合,能使初中体育教育更符合时代的需要。

一、将运动意识深入地培养

在体育课中的理论教学部分往往得不到重视,许多时候都会将这部分的时间让学生放到别的科目学习上,这样就使体育教学的目的无法完成。教师在理论课上不仅将学生的运动意识培养起来,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参加运动可以使自己得体力增强身体更加健康,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养成经常保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教师还可利用课外的时间组织体育知识讲座,讲解学生喜欢的体育文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有效的带动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意识。

另外,家长和学生及教师在初中教育中,由于中考的因素都会偏向于文化教程而将体育教育忽视,认为体育教育与中考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并且还可能会浪费时间。相反,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或遇到的困难得到释放,提升学习的效率。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时间对学生爱好的体育运动进行了解并鼓励学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体育的热爱,还能够带动其他的学生一起投身到体育活动当中,让他们在体育的锻炼当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例如,在滑冰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用多媒体的技术,给学生播放滑冰的基本教学和国际滑冰的比赛实况,让学生们通过播放的的短片对动作的要领进行观察及思考。

二、将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

托尔斯泰说过:“强制不是成功教学所需要的,而将学生的兴趣激发才是最重要的。”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教师千万不可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靠良好引导方案这种重要的情感因素忽略掉。体育活动中想要学生快乐的参加体育活动,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学生对其的兴趣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为了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和情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展现自我,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设计好教课内容。如在乒乓球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将他们分为初、中、高级班,在对初级班进行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放慢课程的速度;对中级班进行训练时,要采取综合训练的方式,使他们的手法和步法能够相结合形成比赛的技能;对高级班进行训练时,要侧重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临场反应的能力,在短期内使学生的比赛技能提高。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男女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差距是非常大的,想要将学生的运动兴趣全方面的调动起来就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教师对男女间的兴趣爱好差异要关注,适当的照顾他们不同的运动兴趣,巧妙地将相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教学的方式对待男女生,使他们的不同运动喜好得到符合。例如在学习篮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男女生分开,男生组队打篮球,女生便可以玩传球的小游戏,让他们各取所需。其次,教师要在课前给学生设立好教学的情景,使课堂能够丰富多彩,教师要利用体育课在室外的优势,让学生尽情的享受到户外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如果只是单纯地传授体育知识和训练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但是纯粹的进行娱乐又不能够将体育教育的目的达到。因此,为了使体育教育课堂的趣味性与教育性都能够得到体现,我们就要将教学和娱乐结合起来才能够看见一个成功的体育课堂。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游戏也是一个好方法,例如在进行短跑过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玩三人四足的游戏,在刚接触到这个游戏时,学生只是为了凑热闹,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后,学生便会明白所玩的游戏与跑的技能是有很大的关系,使他们更加的喜爱运动。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是学生的生体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三、让师生交流全面地增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效率的最关键因素。体育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的主题是学生,他们有权利残油教学安排。所以,教师应多听学生的意见放下教师尊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的思路,并在进行教学生根据学生的要求调整计划,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宰者。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必须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这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必要。例如,教师每次在体育课上对每个学生都用相同且同一个动作,时间久了学生没了新鲜感便会对其产生厌烦感,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更换课前的准备活动,这时教师不能直接否定并恼羞成怒,而是要肯定他们的想法,和他们一同探讨课前的准备活动该如何改进。这样学生便会大胆活跃,提出很多的值得参考的意见,教师再对这些意见进行综合,这样体育课前准备活动便会受到学生的喜爱,并且会不断地更新丰富。使在运动前让学生更好的做好准备,避免运动中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在游泳时,不要让学生被过多的技术规范束缚起来,鼓励学生将舞蹈和音乐与游泳相结合,创造自己的优美游泳动作。通过次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使他们积极的思考,展现自我,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学习兴趣及师生间得交流等诸多情感因素是初中体育运动教学不可不重视的问题,教师为了能够使体育教学得到推进和奠定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基础,就要将这些情感因素适当的利用好使的体育教学得到全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程华平.谈体育与德育的并行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9).

篇4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云南农业大学是全国全民健身优秀单位,群体活动开展广泛,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极高。云南农业大学的体育教学在云南省具有极高声誉,曾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永远探索的课题。本文希望能在积累多年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回顾云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教育部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精神和要求,与时俱进,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1 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的特点

多年来,我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与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存在着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作用不明显,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及管理方式的不适应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以及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

本方案的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本方案的思路:“健康体育”、“个性体育”、“快乐体育”、“绿色体育”、“终身体育”。

本方案的创新:“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为补充、群体竞赛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为延伸,按兴趣选项、分层次教学”;以“点” 带“面”,开展多功能、多形式体育教学。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2 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传授健康知识、体育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体育专长和自主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和具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重视体育的健身价值的同时,重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即在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实践过程中去培养其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课外体育活动为补充、群体竞赛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为延伸,按兴趣选项、分层次教学”的新模式。采取分项教学与学生自选的体育教学形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根本宗旨,以体育课为推进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校园群体竞赛为热点,以体育教学健身俱乐部为支撑点,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运行模式。一、二年级体育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三年级以上选修课或校代表队训练课改为体育教学健身俱乐部。同学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2.3 教学内容的确定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作为基本出发点

以育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既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既重视现阶段利益,更加重视长远利益。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与中学体育的衔接,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

2.4 改进教学方法,力求做到全方位的“健身育人”

2.4.1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

改变过去以技术为中心的单一练习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锻炼法、保护法和育人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多种体育实践教学方法,更好地为培养学生终身自我体育练习、欣赏、锻炼、养护等综合体育能力服务。

2.4.2 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改变过去单一的讲授教学法,采用CAI课件,形象生动,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并与研讨、发现等教学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体育欣赏的水平。

2.5 改革考核办法

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考勤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组成部分。为了改变单一呆板的课堂讲授方式,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克服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在体育教育推行“教考分离”,考试采用统考的形式来进行,改变了过去由任课教师一条龙组织教学和考试的教学模式,各教学班的考试由每个统考小组负责。“教考分离”的实行,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6 以“点” 带“面”,开展多功能、多形式体育教学

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具有的素质,成立各种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特长、专长,如组织篮球、排球等健身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和环境,又活跃、繁荣了校园文化,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各健身俱乐部的活动,大力提倡体育精神,认真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积极开展群体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保持一支高水平的男篮队伍,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2.7 建立和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结合我校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的归档立案;建立和完善教学监督保障体系、教学反馈信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重新修订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严格按照体育课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课堂常规组织体育课教学、考试。

2.8 强化管理,确保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顺利进行

2.8.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学术活动、集体备课、集体锻炼、教案检查制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更新观念,统一认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能力和学历结构,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8.2 教材的选编

遵循思想性、实效性、适应性、灵活性的原则。加强了健康与健身教材的建设,20 02年作为副主编单位参加了全国农业高校“十五”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教程》的编写,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在西南地区农业高校中使用;1999年编写《现代健身》(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2001年编写《体育与健康》(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并在我校2000—2004级中使用,受到学生好评。

2.8.3 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严格考勤,严格课堂纪律,严格考试制度。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各运动项目的要求,科学地选择运动专项上课。

2.8.4 加大力度改善和增加体育场馆设施和经费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改善体育锻炼质的环境,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保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安全。

3 改革与实践的成效

3.1建立和完善了我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模式和管理体系

通过改革使学校体育工作向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体育课成为校级一类课程。如:制定和完善了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修订和完善我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的体育教学管理文件等。

3.2 新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过去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被动现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互动局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习惯,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使体育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服务。另一方面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专项优势教其所长,使学生学有所学,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学生对体育课的改革,满意度达90%。

3.3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踊跃,体育专项技术、身体素质机能水平提高较快,达标率、课外锻炼出勤率、参加校运会人数比例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如:体育课学生出勤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优良率达80%;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各项目体育健身俱乐部承担了全校90%以上的体育活动,近几年来,已有近300名学生获得了一、二、三级裁判员证书,他们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

3.4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取得成效

各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校代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产生深远影响,这也是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反映。如:篮球等专项体育健身俱乐部(校代表队),多次获得云南省高校冠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

3.5 教材编写成绩斐然

编写出版6本教材。2003年《现代健身》教材获省优秀自编教材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