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培养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学专业培养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学专业培养要求

篇1

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偏低社会各企业单位对法学专业人才需求较低,岗位设置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法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的求职要求。大部分中小企业不会招聘专职的法律人才参与企业管理,而宁可选择在发生法律纠纷后聘请律师,所以产生了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低迷的现象,这就导致了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财经类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有误区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职业选择上,过分追求专业对口就业,尤其是政府机会、公检法司单位就业。部分法学毕业生长期准备公务员考试,暂不就业现象;求职区域上,少数大学生盲目追求大中城市,不愿去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在职业预期上,盲目追求高薪高待遇,盲目的从众心态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始终看不到就业出路。

结合财经类院校特点,培养法学+财经法学人才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应该充分挖掘利用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具备必要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背景的厚基础、宽口径、用型专业人才。财经类院校应该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学好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学习会计、金融、管理等专业知识,扩充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强化职业生涯教育,提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应该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大一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学专业意识,引导学生剖析自我,向社会从业人员了解专业抉择对人生的影响;大二、大三引导学生了解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规划,理性规划大学生活。高校要积极组织“企业家论坛”、“校友讲座”等系列报告会,邀请社会知名企业家、事业有成的校友来校宣讲,介绍当前社会对法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搭建职业生涯平台。

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转变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财经类院校应该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转变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首先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就业观。首先高校要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突破行业限制,拓宽就业渠道,树立到基层就业、到企业就业的理念。其次,财经类院校积极引导法学专业毕业生充分发挥财经类院校优势,积极探寻财经行业、企业就业机会。邀请企业入校宣传,召开专场校园招聘会,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高校充分调动院、系全体教师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献计献策。

篇2

由于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可以从多方面综合性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法律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新的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已成为当前法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点。

一、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障碍

(一)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不均衡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法律院校的激增和法学专业的细化,造成不同层次的法律院校在师资、经费、学生生源、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阶梯型。首先是地位的不均衡问题。各大法学院系的地位不平等主要是历史与现实原因造成的,实习单位倾向于资深政法院校或者名牌、重点大学的法学专业学生。其次是经费的不均衡问题。比如,部属政法院校在实习经费投入上比地方本科政法院校有着明显的优势。另外,由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引入的诊所教育仅仅是面向我国十几所著名高校或者法学院,而一些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的法学院或者法律系则不被支持。再次是人际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当前的法学名家和专家多半集中于各大著名的法学院,他们具有丰富的司法人际关系,对于联系确定实习单位,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环境,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不统一性

大部分的法学院系为解决实习基地的容纳规模问题,在实习方式上大多采取了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虽解决了基地容纳规模问题,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在自主实习层面上增加了实习管理与监督的难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监督机制的不完善,造成了法学本科专业自主实习多半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法学专业实习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三)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不科学性

法学本科的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年,主要是第七学期或者是第八学期,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会迫于考研、就业的压力,对专业实习敷衍了事,甚至是虚假实习。

而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质量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保证专业实习的质量,应当调整法学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计划,规避与考研、就业时间上的冲突,从而更好的保证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

(四)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不规范性

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制度体系上存在着诸多不健全因素。从学校来讲,对法学本科专业实习上重视程度还不够,所以在专业实习的安排与进行中都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与非计划性,在实习的目标、内容、指导教师安排、考核等制度的制定上欠缺规范性和系统性。从实习单位来讲,在实习生的安排与指导上更多的是任意性,无法为实习生提供较为系统专业的实习任务,从而影响实习的质量。

二、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释困途径

为了适应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针对目前法学本科专业实习上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上进行思想观念转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先导,只有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的转变才能落到实处,因此,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教学管理人员,尤其应当对法学专业实习高度重视,然后落实到行动之上。主要在以下几个层面上进行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创新与实践。

(一)建立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以目标管理为主的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管理机制

1.明确专业实习的定位和目标,修订完善相关实习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法学专业实习是法学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法学本科专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结合该目标和任务,分别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法学专业实习的方式与时间、专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专业实习的指导、实习纪律、实习成绩的评定及优秀实习生的评选等法学专业实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全面、细致的规定。在规章制度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学院在专业实习上的资源优势,力求突出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成立专门的实习组织管理机构和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制定周密、科学的实习安排计划和进行规范、有序的组织工作是确保法学专业实习质量的前提条件。在法学专业实习组织管理机构上,可以借鉴比较成熟的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校、院(系)两级实习管理组织机构,由校教务部门制定出台《专业实习组织与管理办法》对各部门在专业实习上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院系成立由教学院长、院党总支书记、教学秘书和实习年级辅导员组成的一级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管理法学专业实习各环节落实工作。另外,每次进行法学专业实习之前,校教务部门与院系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协商,一方面与实习单位做好法学专业实习中的各项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制定详细、周密的法学专业实习安排意见,并严格选定带队教师。

3.重视实习环节的过程管理,加强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校实习组织管理机构要定期开展实习检查工作。具体由教务处和法学院系实习领导小组共同组成实习检查小组,分赴各个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检查和解决学生实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包括实习纪律的执行、生活中的困难以及与实习单位的联系沟通等。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学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在法学专业实习环节中,虽然实习单位为学生配备了实习指导老师,具体承担着学生实践能力素养的指导工作,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问题并不过多给予关注,而在涉及培养思想品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复杂问题时,就只能靠学生自己体验,结果导致法学专业实习与整个法学素质教育之间产生了脱节,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实习的作用。因此,选派教学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负责的法学专业教师,加强对实习学生的专业实习指导工作,适时提供指导意见,从而全面提高法学本科专业的实习效果,为以后专业实习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4.制定科学、规范的实习质量评价制度,建立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实习管理机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目前法学院系在法学专业实习中普遍采用的实习组织方式。因此,建立严格的实习质量评价制度,明确实习目标和要求,并将目标、要求与实习成绩评定结合起来,建立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以目标管理为主的实习管理机制,对确保法学本科专业实习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方面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法学专业实习的目标和要求主要包括:实习日志、案例分析、各类亲手制作的司法文书、实结等。在评定学生的专业实习成绩时,不能单纯的以实习单位给予的成绩为准,应结合学生的实习态度与工作作风、业务能力、执行实习纪律情况、实习材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实行奖惩制度,成绩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实习。建立实习质量评价制度,一方面解决了分散实习中部分学生不安心实习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对规范法学专业实习、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素质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拓宽实习基地、加强沟通,建立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良好的互动机制

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司法实践的桥梁。因此,建立一批比较稳定的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将为学生迅速将法学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法学实践能力提供了可靠的平台。而且也有利于锻炼和增强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学专业实习基地建立后需要尽可能巩固、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因此,学校应该与实习基地单位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经常性的加强联系,巩固双方的合作基础。

如定期开展实习基地联谊会,组织实习基地单位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听取他们的实习指导意见及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意见,感谢他们的支持。当然还可以在实习基地建设以外的领域进行多方合作和资源共享。

如,进一步与实践基地领导协商,让他们也承担一部分实务性课程,实现实践性课程和毕业论文的双师制,由专任教师和实践基地客座教授相结合,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定期在实习基地单位开展法律理论培训工作,帮助其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实现“双赢”。

(三)尝试“两分法”实习方式,建立专业实习与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

篇3

 

一、发展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人们对依法治国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如此,必然要求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来满足社会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约为35万人。不同水平的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招收大量法学本科生。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共计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据2010年的全国硕士招生报名统计,法律硕士仍居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招生专业之列,位居第二。全国具有法律硕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15所,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我校要突出蓝色大学的特色,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培养高素质的涉海涉渔法律人才迫在眉睫。而“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创新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因此,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二、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念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与一般综合类学校的发展有所不同,要在“蓝色海洋”学科背景下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发展,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因此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须遵循以下理念:

 

1.科学定位

 

罗伯特· 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大学的极端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必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对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所谓科学定位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优化资源、彰显特色。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法律学是一门现实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我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

 

2.特色发展

 

我校明确指出,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坚持学科渗透,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突出学科中的海洋特色。因此,建设蓝色大学法学专业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

 

3.全面提升

 

“法之立也,为民造福耳。”我校刚刚起步的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为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全面提升我校法学教育的质量。

 

三、蓝色大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究

 

1.夯基础——巩固法学本科教育,将已经取得的专业建设成绩为法律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学术是支配大学的核心与根本,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法学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执法者,尽管很难掌握各行业全部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法科毕业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应有的共同规格和最基本的要求”。法律的基本原理及价值理念仍是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专业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巧。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抓机遇——以法律硕士授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实现法学本科、硕士教育特色一体化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若自我封闭将会导致发展的落后与停滞。

 

对外界环境的辩证吸收是保持其活力发展和优化进化的必要途径,在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不可缺少。要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筑特色——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理论方面,构建涉海涉渔特色课群体系,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突出“蓝色大学”法学理论教育特色;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最终为国家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涉海涉渔管理机关培养管理人才,为涉海涉渔诉讼培养专业律师。

 

实践方面,邀请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随后,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等。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首先,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其次,“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沟通,选取人民法院在审的案件到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在校学生参加全程旁听,观摩庭审现场,以达到使学生切实了解人民法院真实审判活动目的。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供了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4.谋发展——突出蓝色大学法学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办学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1.解决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特色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的特色。

 

2.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

 

本项目研究法学专业定位,不仅强化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3.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接地气”

 

本课题法学专业教育必须先参加法学专业专题教育阶段的学习,再有所侧重参加其他平台的某些特定涉海涉渔法律课程和实务环节,这样保证重点突出,能使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解决涉海涉渔法律问题能力相互促进。

 

五、结语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建设途径一定要依托海洋背景,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避免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要科学确立法学专业建设目标,走特色发展的途径,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法学专业一定会成为理工类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的专业。要坚持学科渗透,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海洋大学不仅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且会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而且我校的法学专业也会成为蓝色海洋大学中的特色学科。

篇4

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重要的基础,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法律科学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必然要和其他科学发生广泛的交叉和融合。我国经管类院校普遍开设法学专业,一般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人才的需要;二是学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性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法治经济。国家调控日益复杂的经济关系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法律已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我们学院作为财经类院校,学院的整体发展目标是“经管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全面发展”。因此,学院利用自身经济、管理类学科方面的资源优势,在专业设置中开设法学专业,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经济管理的新型专门人才,是适应市场经济,拓宽社会服务领域,提高办学效益的一项有力措施。

目前的法学教育体制为我国的法律发展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单一知识背景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中国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逐渐降低。因此,全国许多高等学校都在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这一关乎今后中国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走向的问题上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并积极付诸实践。因此,培养经济法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是我院法学专业的特色所在。

二、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定位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法科毕业生传统上主要是面向公、检、法,但司法系统所需专业人才有限,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却是大量的,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集中于司法部门。黑龙江财经学院有着经济、管理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学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院法学专业应定位在:依托经济、管理学科的资源优势,适度规模发展,专业方向侧重于经济法,培养既懂法律又了解一般经济规律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此专业定位为依据,法学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摸式的基本思路可以表述为:在拓宽专业面的前提下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优化(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课程结构优化等)上提高素质,为社会培养有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既通法律、又懂经济的专门人才。这一思路主要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等环节来实现。

(二)围绕财经院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特色方向

法学知识体系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可人为割裂。因此,法学专业在特色建设上应有层次性、方向性,既应坚持法学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在方向上体现经管类院校特色。法学专业既然是在“大法学”基础上的经济法方向。此种专业方向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方向性”,注重应用。

“厚基础”:一方面,加大比重开设法学类16门核心基础课程(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学生进行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整体的法律修养,因为法学专业属于基础学科,还是要通过夯实基础理论而“突出本体”。另一方面,开设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即“加强两翼”。

“宽口径”:专业基础课把法学类核心课程内容包括进去,体现拓宽专业面的要求;同时,为了体现财经学院的商务特征,真正做到“三懂、四会”,达到“一高四强”财经类人才培养特色,我们在专业选修课除开设法学类课程,还依托其他学科的资源优势,开设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管理类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商务谈判、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这样,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

“方向性”:除了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大经济法、商法的教学力度,在专业选修课中进一步系统讲授经济法、商法类的课程,如将税法、房地产法、海商法、合同法、金融法、企业与公司法等法律从经济法、商法中提出来,单独进行讲授,达到深层次上的理解。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法律思维、法律方法以及法律职业伦理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有效的形成关于法律职业的认知。

(三)课程设置中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

1、教学实践和实习是法学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设置中作为必修科目来严格要求。实习前发给学生实习提纲,明确实习要求,专职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检查、指导。实习结束时,根据学生递交的实习报告和实习检查情况评定成绩。法学专业的实习分两次,第7学期的专业实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司法实践的操作过程,为以后大量开设的专业课程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第8学期的毕业实习,是对学生4年所学法学知识、法律技能的检验。除此之外,每学年的暑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尽量结合法学专业课程进行,返校后递交实践报告。

2、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围绕课程内容而展开的实践环节上,结合模拟法庭实验室进行实践性的法律技能训练。模拟法庭活动有相应的开庭前准备,由专业教师提供程序上的指导,整个模拟法庭活动由学生分小组进行统一安排,并阶段性地聘请司法部门的专家点评。平时的课堂教学,任课教师也可在模拟法庭实验室利用录像设备等进行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由其是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律师实务等偏重实践的法学专业课程,要求教师教学大纲中应安排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或模拟法庭活动的必要时数。(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4页) 另外,针对具体的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比如:合同的起草与审查、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企业的创建与运营、商事仲裁等,能够使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增强其动手能力。

3、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实习。与法院、律师事务所及其他法律服务部门建立长期的联系,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定期到校外实习,增强实践能力。如类似律师实务这样的课程,完全可以采用2/3的学是用于讲述理论知识,剩余学时在律师事务所完成,让学生有生动、直观的学习,加深理解。同时,还可以采用参观、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实习。

(四)加强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

1、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民族综合实力竞争的根本标志。教育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根本的依托和支撑。因此,推进教育创新、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我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主体框架是“确定目标──质疑问难──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我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直接将事先确定好的教学目标直接抛授给学生,学生只需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和记忆。而创新型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有选择、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和目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明确目标性,会成为促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形成疑点难点。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不断地刨根问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没有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空间和余地,甚至有意或无意地扼杀了学生的灵感和顿悟。而创新型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通过讨论、阅读、比较、动手操作等,自己去寻找疑点,形成疑问。经过学生自主思考而形成的疑问,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自主学习铺平道路。

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专业 融合

随着我国法制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法制社会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专业中的深入,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出发点,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法制教育和民主法治并不完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融合,不仅是高校法学专业发展的保证,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这也是法律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职业素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融合的教育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主要培养对社会有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法律人,法律人是为国家各项事业服务,为社会各项发展提供基础和保证的重要人物,所以法律人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应该被放在专业发展的第一位。因此,为了实现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融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所必须的。

高等教学法学专业注重法律人的培养,而法律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影响法律人的重要因素。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需要法律专业的人才具有正直不阿的精神和品|,同时法律人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是法学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腐败现象十分明显,所以为了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定要把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让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应该肩负起和承担起法律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也可以说法律需要道德进行支撑,从法律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可以看出法学专业的发展必须要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避免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钻法律的空子,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融合模式的实践

(一)在法学专业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法学专业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和专业的发展应该以专业就业为导向,所以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主要方向。法律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法律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够将公平、公正的理念深入到法学专业的教学中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融合模式的探究应该在法学专业中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最基本的教育课程。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信服和忠诚法律、忠诚事实、保持清正廉洁的心态,更应该以社会道德和正义作为基本的价值底线[1],以此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道德品质,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服务。

(二)以案例教学为主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法学专业知识点繁琐,并且很多的法律术语和法律现象无法很好的进行解释,教师在此时可以对此开展以案例教学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用法律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将课堂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很多的教学案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批判意义,在利用此种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不要以教师的思想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案例分析和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法律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正面教育和正面引导

教师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影响力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法律与道德不同,法律的强制性和特殊性使得社会中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作为法学专业的教师不应该过分的夸大社会现象,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以免学生在不良社会现象下走上不法的道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高等教育中来,同时学生也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的获取速度和途径都在不断的丰富,因此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良的法律事件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教师应该为此对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行为进行客观评价和正面的引导,避免学生产生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

(四)根据教学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的融合需要学生具有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质,所以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教学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教学人才,建立一支完善的高素质的教学队伍,这样才能从内到外的影响学生。另外,高校可以聘请有能力和工作经验的警察、军人、律师、检查官等到高校内进行教学讲座,分享他们的人生和经历,以此来影响学生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法律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学专业的融合是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深化素质教育,提升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法律与道德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其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为社会的服务和发展贡献力量,在培养专业法律人的同时,也为我国法律活动的开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俊霞.法学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5).

篇6

关键词:法学专业;就业偏好;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62-02

作为从业多年的法学专业辅导员,最关切的就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多年的就业工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对所带179位同学进行了就业相关情况调查后,进一步解读到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深层缘由,并据此提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创新方向。

一、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偏好

通过问卷调查、典型学生访谈以及各种管理数据汇总,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参加与专业相关性较弱的各级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行政部门或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后参加专业性较强的各级公、检、法、司等招聘考试进入司法部门。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合计约90人,占总人数的50.2%。

2.继续深造,从而进入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待毕业后再寻机会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司法部门职务、律师、公司法务)。这一就业偏好的人数为47人,占总人数的26.2%。

3.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后进入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有110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1.5%左右。

4.通过公司、企业等单位招聘,从事相关的工作。在这一就业偏好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只要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或者用人单位不错(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即使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可以接受。

5.极个别同学由于对法律本身也无多大兴趣,因此在大学4年没有打好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因而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没有任何计划,对就业一片茫然。

与此同时,在与同层同类其他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交流后得知,同层同类的学校法学院学生的就业偏好也都大致如此,偏差不大。综上所处,目前本科法学院学生的就业偏好主要集中于从事与法律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进入政府机关部门工作。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缺乏专业认同感的情况下,在大学中的生活学习无法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

二、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偏好产生原因

1.受专业相关性影响。大部分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法律专业,或者对法律有憧憬。在经过4年系统的法律专业学习后,本身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法律专业知识,并建立了稳固的法律思维逻辑,因此从主观情感上更希望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更希望将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而政府、公、检、法、司等部门或者律所、公司法务部等就成为本科法学生就业首选。

2.受社会职业评价的影响。无论是社会还是父母,对目前社会中的各个职业都有自己的评价和定位。在官本文化盛行的今天,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法学生就业就更希望选择社会评价高,收入稳定客观的职业。很多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认为到政府、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这些工作有身份,更体面。更有很多家境不好的学生会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进入这些部门,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3.受社会发展、家庭条件的影响。自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就一直在提高,加上独生子女的政策影响,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这就使得很多家庭的家长出于爱,都对子女的就业要求提高了很多,更加上富足的物质条件也为有业不就提供了基础,最终造成了“宁缺毋滥”“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

三、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特点

1.就业门槛高。众所周知,如果要直接从事法律类工作(无论是公职人员还是律师),都必须要通过统一的国家司法考试,而司法考试考查面广,考查难度大,通过率低,就使得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最终进入司法体系。而很多公司虽然不要求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但都对某些部门法,如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有较高的要求。

2.专业对口的就业机会少。首先是公务员等各类机关的招考,一方面是录用名额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的“考公”大军年年高涨,学生的竞争对象除了学生群体本身还有社会其他领域的人,高度紧张的“考公”潮就使得只有少数本科毕业生可以最终脱颖而出。其次就是法务类工作,但如今需要专门设立法务部门招聘法务人员的企业本身就少,而且企业内的法务专员大多还是由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来做的,大型公司也更加信任有丰富经验的律师。

3.就业时间相对滞后。大学4年,就业高峰期一般都会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届时各大高校都会举办各类人才招聘会,很多专业的学生都会集中在这个时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而法学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全国司法考试,而这些所有考试的进行和结果都无法在该学期得到明确的答案,正常情况下,都要到大四下学期才会有明确的结果,而国家司法考试的成绩更要等到10月份左右才能公布,这就使得在本可以通过学校的人才招聘会得到就业的时期,大部分法学专业的学生都因为要准备各类考试,需要用全部的经历来复习而无法将精力分散到就业招聘上,错失很多原来很不错的就业机会。

4.竞争力越来越薄弱。首先,由于研究生(含法律硕士)的人数越来越多,加上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都要高于本科生,招聘单位必然更倾向于研究生层次的应聘者,尤其是有经济、管理、国际事务的相关专业背景的法律硕士。其次,由于法学专业研究的领域较为专一,没有相关经济或管理类知识,综合性相对其他专业较弱,除了本专业相关工作,很难向其他行业转型。

四、本科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由于本科法学专业的就业现状十分严峻,就有很多主张,可以效仿美国取消本科阶段的法学教育。但笔者认为,美国有着几百年的法律发展和完善史,有着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充足的法律人才,但中国正处在法律完善的阶段,法律人才队伍还不够庞大,还需要大量的法律新血液流淌到司法队伍中,充实到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当中。因此,目前与其争论是否取消本科阶段法律培养,到不如结合目前法科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和就业特点,从现有教育培养模式着手,逐步缓解就业问题。

1.改变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一是在招生的政策方面,应该适当限制法学本科生的规模,扩大法学研究生和法律硕士的招生人数,鼓励学生去获取法学双学位,这样才能提升法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养。二是在就业的政策方面,应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其实国家司法系统基层人员还是相对紧缺的,在保留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扩大岗位的招收。另外,应当鼓励各大企业和公司设立专门的法律服务岗位,而不是每次都找律师来处理法律事务。三是调整法学专业学制。在发达国家,法学和医学是齐头并重的,对专业的要求都很高。目前,我们可以消防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设置,将法学专业也改制成5年,前4年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专门设置实践教学,以提高法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提高法学本专业本科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调整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一是创新法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突出能力培养。当前各大高校对法律专业学生的培养基本上还是重在各大部门法专业知识的教授,但法学专业大学生其实依然还是大学生,传统的基础素养如言语书写和表达能力、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品质等都不应该被忽视,只有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用语言或问题表达出来,并通悉社交礼仪的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才更具市场竞争力,也不必再局限于传统只“法”可就的就业现状。另外,在法学教育规模庞大、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各法学院、系要想增加自己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应当逐步建立有独特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只有特色才能更有竞争优势。笔者倡导的特色办学是指在确保学生能掌握法学基本知框架、理论原理和思维逻辑的基础上,在特定方面突出发展,较同层次同类院校有属于自己的明显优势和特征,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在特定方面拥有较其他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改变狭隘的就业观念。首先从入学起就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各高校中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比应当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经过一段的学习和对专业的了解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并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告知该职业所应当具备的资质和专业能力,以帮助学生将各阶段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具体化,并在不断探索中反复评估和检验,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完满发展。其次,引导法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当引导学生放开对“法学领域”的理解,让学生的就业选择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法律领域,而是放开眼界去接受所谓的“大法学”理念。其实管理、营销、文秘、行政等很多领域都是和法律密切相关的,一个具备扎实法律功底的人,在大学期间再涉猎管理、营销、人事、文秘等相关专业知识,将自己打造成复合型人才,可供选择的就业方向就自然而然地被拓宽了。目前不少应用公司企业对招聘人才已经不局限于某个专业,而更加注重选拔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这个社会很多职业和岗位都不是和某一个专业一一对口的,而是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立体复合的知识结构,而法律就是众多立体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使学生具备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冷凌.法学专业业务实习现状分析与途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6).

[2]付子堂.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法律实务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7-12-25.

篇7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工科院校应将其法学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以确定法学专业教育特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同时,学校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指出,专业设置一定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把专业置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循环的动态系统中去考察,并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建设更要考虑就业市场对人才培养类型的需求。

一、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全国已约600多所院校设立了法学专业,其中包括大量的工科院校。近几年,各工科院校培养出的法学毕业生已经陆续走向市场,从各工科院校所统计的数据来看,法学专业毕业生与所在院校的其他工科专业相比较之,其就业率均不甚理想。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04年的大学毕业生是280万,比2003年增长了32%;2005年大学毕业生总人数为338万,又比2004年增长20·71%。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总量的限制,社会本身提供给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了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之间的矛盾,使得应届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备受煎熬。[1]

在为数不多的可供工科法学专业学生选择的岗位中,应聘学生也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第一,学生为非重点大学毕业,用人单位不予考虑(在全国工科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大学中,重点大学仅仅是较少部分);第二,学生为非政法类院校或文科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认为其素质和能力不及政法类院校或文科类院校毕业生;第三,没有工作经验,没有通过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很难获得求职机会(一般的法学专业学生都少有工作经验,而且法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在毕业之后才能获得报考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资格)。由于以上的种种限制,工科院校中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背负沉重的社会压力,屡屡受到冷遇或打击。同时也使工科院校面临着扩招与就业之间的尴尬。

我校作为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法学专业同样面临这一难题。如何在新世纪的法学教育中,改革教学方式与实践方式,切实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如何使其在毕业时具有就业竞争力,拥有其它政法院校法学专业学生们没有的优势;如何使法学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体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这些都是摆在开设法学专业的各工科院校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严峻问题。

在我国漫长的法治建设进程中,用人单位对法学人才的需求是持久的,但也是务实的,他们不会选择只会空谈不会实干的大学毕业生。法学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在就业市场上屡屡碰壁,关键在于毕业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差。全国大部分法学院校一般只注重学生的法学理论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却没多大的关注。很多本科毕业生连基本的法律文书也不会写,更有甚者,其中有的连《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中常用的条文也不熟悉。多数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够马上为单位带来效益,很少有单位愿意花时间和金钱为毕业生提供培训和实操训练。因此,在就业市场上法学毕业生往往遭受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的责难。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法律实务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培养理论型人才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因此,我校的本科法学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实务中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二、对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是: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条文注释,轻法律精神的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的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合从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的法律职业。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方式,注重法学教育的主体性、开放性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加实践性、应用性环节,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2]

(一)突出工科院校在法学教育中的专业优势

为了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我校法学专业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坚持以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为主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培养计划。在法学专业50多门的公共理论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必选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包括了联系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际,瞄准法学与其他工学科有密切相关的有关学科,比如知识产权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管理法等交叉边缘学科。我们优化课程结构,利用学校的工科优势,提高选修课培养创造性、个性化及复合型人才的功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准的应用型人才。只有充分展示我校的专业特色并与市场紧密相联系,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比如,工业自动化、建筑工程是我校名牌专业,我们就可以深入大型的建筑集团、公司进行调研,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需求来开设特色的法学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而且采取多种方式与这些集团、公司共建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这样一来,我们培养出来的法学专业学生不仅具有工科院校的专业特色,易于学生就业,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毕业生达到用人单位各项岗位要求的适应期。

(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法律职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的积累,正如熟练的技术工人只有在经过强化性的实践练习之后才可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一样,法律职业也是如此。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周密细致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又依托于科学合理的多种实践环节的有序安排与结合。笔者认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观摩审判。观摩审判是一种很重要的直观教学法,把学生置于现实审判场景之中,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际的审判活动,既能观察到法官如何审判,又能观察到当事人、律师、证人以及刑事案件公诉人等的诉讼行为,使枯燥的法律知识更具有立体性。

二是由资深法官、检察官和执业律师开设“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的视角对案件进行分析,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而敢于从事实出发来思考和评论法律问题。不仅对案件本身作出分析,更系统地对平时研究的法律理论问题有了全面和深层次的认识。这一活动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锤炼未来的法律职业者应该具有的独立思考品质。

三是通过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演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模拟法庭使法学专业学生熟悉法庭庭审程序和掌握并运用实体法律内容,增强学生的法律职业荣誉感。“法律诊所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承办真实的案件来学习法律的运用、运用法律的技能和作为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达到培养法学院的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的教育。同时,因为选修“法律诊所教育”课程的学生要办理一些无偿的案件,所以实际上“法律诊所教育”又为整个社会的法律援助提供了一种模式。通过对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可以使学生了解最基层的民众的法律需求,了解适用法律的过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公益心、执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四是到法律实务部门实习。专业与公、检、法、社区、政府机构和企业挂钩,建立可操作的长期稳定的法学专业学生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基地,通过学生实习法学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学习并提升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将法学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社区服务促使法学专业学生更好地深入社会,了解和认同专业,提高从业的荣誉感,培养专业必需的技巧和技能,学习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训练专业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诊所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28

Abstract Of law major in independent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goal should be located in the applied talents, focuses on training to master certain legal theories and knowledge based stressed the usefulness of law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 practice suitable qualified personnel. The author from the new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 and strengthen the thre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proposed training mode reform of applied law talent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 case teaching method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已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在当前的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应该如何破解这一重要的难题呢?构建独立学院自由的独特的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故反思与考量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发展现状,破在眉睫的应该就是定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多元化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前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前提,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是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和归宿。由此可见,“法学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在任何国家中,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①法学教育的价值应当是来源于实践且应用于实践,这才是其应有的社会应用属性。

然而,基于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特殊关系,目前大多独立学院并未真正严格意义上按照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实现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而实践中,独立学院学科基础较浅,研究能力较弱,很难承担培养科研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是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母体学校就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化明显,这样的一种培养模式下既不精通法学理论,又不能法律实务,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要。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独立学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市场需求。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既不是母体学校的“研究型人才” 或“学术型人才”,也不是其他职业类学校的“简单操作性人才”,而应该是培养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强调法学专业技能的实用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践中的适格人才。例如,美国有关大学的法学专业致力于启发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十种技巧和能力:通讯联络;法律研究;认识和解决道德难题;法律分析和推理;答询客户;谈判;法律工作的安排组织;实际调查;诉讼与其他解决纠纷程序;解决问题。②故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面向全社会法律领域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厚基础、通法律、能够广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学应用型高级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胜任法院、检察院、仲裁院、律师事务所、行政执法机关等法律职业岗位群的法律实务工作。

2 基础:构建科学的新课程体系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母体学校,同时还具有趋同化的现状,对理论性的课程有所侧重,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忽视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在面对繁杂的法律实务面前纷纷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应对实务中的问题。所以,独立学院应依据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构建科学合理的新课程体系,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应用性。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匹配性和适应性,强化对未来职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社会需求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出发,必须通过对原来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一些学科性、理论性太强的法学课程,把一些相关或相似的法学课程进行合并成复合课程,增加一些与法律职业相关的如国家司法考试相关的课程,及时把最新的立法思想和立法成果补充到课程体系中,通过整合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由此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和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

同时,还应当选用与新课程体系相匹配的教材,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法律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较有权威的出版社的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创新教材,针对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写符合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更加注重新课程体系的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3 关键:创新教学手段方法

法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科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忽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独立学院应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于母体学院和其他公办院校而言,独立学院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为主的实践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法,就是结合具体典型案例的引入,在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和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推理,即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法律这门学科的一般原理、原则以及具体规范,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诊所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担任法律关系中的某一角色,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法治理念,办理实务案例等方式作为“准律师”参与法律实践活动。④这种方法也就是积极建立第二课堂的要求,实践中例如开展模拟法庭、模拟律师事务所的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社会调查、观摩审判、模拟庭审、疑案会诊等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学综合素质能力。

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都是法学教育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这既注重在思想中形成法律程序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能力,又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助于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各种法律原则和规则,强化法律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⑤

4 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质量的高度,对培养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好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目前,独立学院的民办性质,工资待遇、稳定性都较公办院校低,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同时,还存在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相对不高,缺乏教学和实践部门的工作经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年轻教师存在授课时内容讲解平淡,理论知识讲解不透彻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方面,独立学院应当注重形成稳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独立学院应当为专职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深造的机会和完善的综合考核体系等,对青年教师实施导师培养工程,即为其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较高的教授进行一对一的全程指导。独立学院还应当积极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鼓励专业教师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积极参与各类法律实践活动,通过身体力行不断积累法律实务经验和技巧,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和生动性,指导学生的法律实践活动。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用人制度灵活,除了拥有稳定数量的专职教师队伍外,还可以更具实际需要,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仲裁员、法官、检察官、部分具有法学背景的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进一步实现法律教学、科研和法律实践部门师资的合理流动,独立学院的教师经常的、有针对性的到法律实践部门调研学习,法律实践部门的专家常态化、有针对性到独立学院来开设讲座报告,实现理论素养和实践品格的统一。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对应用型法学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法律人才的培养有自己的规律。社会分工逐步细化,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独立学院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注重强化以通识教育为根本,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独立学院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才能真正把法学应用型精英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

注释

① 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

② 郭慧峰.美国法学本科教育架构分析[J].辽宁经济,2008(5):98.

③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0.

篇9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168-02

在功利主义的主导下,高校以专业教育为主,过度的职业化要求使“工具理性”充斥着校园。19世纪以来通识教育理念日益受到教育者们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识教育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然而,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特别是如何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立统一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提供广泛的、非功利性的、非专业性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它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它与专业教育相对应、与专业教育一起共同属于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1]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反映的是“全人”理念。而专业教育是功利性的、狭窄的,反映的是“半人”的理念。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先后出现了“融合-分裂-对立-整合”的动态关系。打破二者之间的隔阂,将二者有机结合,培养知识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强、博学多识、具备远大眼光、博雅精神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健全公民,是各个国家高校教育改革所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二者的对立关系

“专业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专业机构,按照职业化和社会分工的要求,对学生实施专业教育既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随着社会分工和学科发展日益精细化,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人的精力和阅历也决定了人不可能成为绝对的“通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专业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职业化的特点,“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少的师生沟通,过强的共性制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症结,从根本上暴露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而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可以拓宽基础,沟通文理,陶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使学生通过学术的熏陶,养成高尚的德行和科学精神,具备理性的力量。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一个为“博大”一个为“精深”;一个是“通”一个是“专”;一个是“育人”,一个是“制器”,这看似水火不容的两种教育模式能否从分裂走向融合呢?

(二)二者的统一关系

专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通识理念的渗透,要真正实现对一个专业的全面掌握,不仅需要知识背景的积累,更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的提高。知识基础越宽厚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专业的分化是人类清晰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但分化后的认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整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完善的认识。通识教育理念便承载着这一神圣的使命。

实施通识教育,并不是完全排斥专业教育,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才能达到其目标。在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今天,高校能够带给学生的只能是一定专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同时,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渗透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识教育平台,可以防止单纯灌输知识或训练技能的局限和弊端。综上,我国应建立一种集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促使二者相互融合的模式,

二、法学专业通识教育的实现模式

(一)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是否应该施行通识教育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是否该实行通识教育?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2001年9月《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战略研究》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现代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形成共识:现代法律人才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法律人才。如何将法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是目前法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一技之长。我国曾于1998年将原来的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法学专业,以适应教育部关于“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然而,近年来,有些院校为适用职业化的需要,在法学专业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方向(如经济法、律师实务、法律文秘方向等)。将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仅局限于法律职业上。法学教育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专注社会现实,以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等人之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为使命,因此研习法学者不但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要真正参透法律的精髓,就需要对社会生活有真正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法学教育更为倚重通识教育[2]。

(二)通识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整合模式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来看,美国的法学教育属于本科后教育,其J.D学程以提供三年美国基础法学教育为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学士以上的学位,原则上不具有法律背景。日本的做法是大学法律教育侧重于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由司法研修所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澳大利亚的做法是大学法律教育实行双学位,在修习法律专业的同时,学习另外一门本科学位。如:商学/法学、人文学/法学、科学/法学、经济学/法学等[3]。澳大利亚的模式对于我国法学教育改革颇具启发意义。

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如何使二者有机融合?有两种模式:第一,渗透模式,即只开设某一类课程,在每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之中向另一类课程渗透。如在讲授法理学课程时掺入方法论内容,或在讲授诉讼法时掺入职业应用的内容。第二,板块模式,即同时开设两类课程,学生获得以通识教育为经、专业教育为纬的网络状结构的知识[4]。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性模式,一方面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加大通识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在开设专业课程时渗透通识理念。在表1中,以法学相关课程为例,探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实践。

表1 法学专业相关课程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内容

三、通识教育基础上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法学专业而言尤为重要。如前所述,法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的其中一种模式为板块模式,这就需要构建能够整合两类课程的体系。

国外对于通识课程体系的设定各有不同。例如:哈佛大学建立由8个板块课程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它们分别是:(1)美学的和阐释的理解;(2)文化和信仰;(3)实证的和数学的推理;(4)道德推理;(5)生命系统科学;(6)宇宙物理科学;(7)全球社会;(8)全球环境中的美国[5]。斯坦福大学要求在9个方面修习11门科目:(1)文化、理念与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4)数学;(5)自然科学;(6)技术与应用科学;(7)文学与艺术;(8)哲学、社会与宗教思想;(9)社会与行为科学[6]。

法学专业通识课程应力求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方面均衡兼顾。这就需要在设置法学专业课程时,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有机统一起来。法学专业所涉及的通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类必修与通识类选修两类,本文建议对法学专业通识类课程体系作如下设置。

1.法学专业通识类必修课中开设外语、计算机、体育、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

2.法学专业通识类选修课可以设置五个板块:(1)文学与历史,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外国法制史、西文法律思想史、法学流派与思潮;(2)哲学、社会与伦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律逻辑学、伦理学、人类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事侦查学、证据学、会计学、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方法;(3)语言文学与艺术,包括演讲与口才、法庭辩论技巧、法律语言学、专业英语、艺术欣赏;(4)数学与自然科学,包括生命科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5)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包括:动物学、海洋学、遗传学、环境概论等。可以要求学生毕业时能修满16个学分的通选课,且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相互排斥,水火不容,二者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着培养健全人才的作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应将二者联系起来,在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理念,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发展专业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吴明霞,顾玉彬.再论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J].法制与社会.2009,(4)(上):334.

[3]滕丽.中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探索[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93.

[4]李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1):82.

篇10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实践 教学体系

现代法学人才应当除具备基本法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了解熟悉社会各个领域,从中吸取必要的营养。法律应用型人才应既具备深厚的法律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及逻辑学方面的知识的必备性。因此法学专业培养的应用型职业化开放式法律人才应当是既掌握法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拥有处理各种法律实务专业技能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直接胜任司法第一线的法律实务工作。应用型的法学专门人才应当具有多元性的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的能力,即法学本科毕业生除具有一定的法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功底和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还应具有相应的人文科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等。在确定法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时,不能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专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忠于法律、公平公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法学专业职业化教育所追求的目的。为了使本科毕业生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法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现行法学教育实践环节的主要缺陷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体系中,从国家教育部的学科规范要求到各法学院校的教学计划,都很强调法学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理论研究和具体的实践模式设计,致使理论与实践处于相对脱节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作指导。目前法学本科教学几乎很少研究法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实际上任何一门专业均应研究这个问题,即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

2.实践环节单一,主要只靠毕业前的两三个月毕业实习。全国各法学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毕业实习,有些院校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有些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场所一般安排在法院、检察院系统或者法律服务机构。这种毕业实习是必要的,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司法工作的实践过程。但其缺陷是,毕业实习前大多数学生对人民法院、检察院及法律服务的机构设置及工作程序并不了解,加之毕业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这不符合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所具有的渐进性、反复性规律。

3.除毕业实习之外,三年半的教学中一般不再安排实践环节,使理论联系实际处于自发状况,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师指导,大大浪费了时间。少数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利用假期自己联系到相关部门去实习,但也只能了解一些较零散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则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条件。

4.有些法学院校结合个别相关课程,也搞一些实践活动,如法庭审判观摩或者组织学生自己搞一些模拟法庭,但并未有意识地、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强制性地纳入教育计划和要求的范围。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相对轻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建设法治国家,要求法学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并将普及与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法学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工程,没有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便没有现代法治的根基。因此,对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构建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

法学专业的专业性决定了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理论学习,扎实的法学专业理论基础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同时,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法学理论不是法律现实,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法学专业知识运用到法律实践有一个知识的运用和转化的过程,它需要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熟练地用于实际工作,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法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21世纪是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那些有个性、有明显特长的学生才有竞争力和优势,没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是没有竞争力的。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培养自己的个性,形成特长。因此,要发展学生个性,在教育中就必须抛弃应试教育,重视实践教学。

1.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对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首先要强化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但同时又要兼顾到学生掌握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使之成为具有多元知识结构和多种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专门人才。为此,我们应该大大扩充学生的实践课程时间和范围,如用更多时间安排学生旁听、观摩庭审,进行模拟法庭,在司法实践部门实习等,使主流教学与特色教学结合起来,避免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僵化。

2.加强综合化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法学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而且是一种职业训练。但是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前者,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者。我们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是一套包括课堂案例教学、校内模拟法庭、校外公检法实习基地、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等实习机构在内的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3.提高教师自身的法律运用能力和知识含量。对于一些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可以聘请司法部门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应让部分法学教师适当参与法律实践,更充分地了解司法实务,鼓励教师关注法律实务中的新问题,关注对法律运用中的技术性问题,不断吸纳新的法律知识,尤其需要丰富新兴领域中的法律知识。

三、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的主要趋势

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改革,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今后的研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这一认识论规律作为一种普遍规律,也是法学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实践教学环节是法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把这种实践环节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教学计划。

2.实践环节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而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针对学生在法学学习的不同年级段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践环节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即大体分为感性实践阶段和理性实践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