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专业的就业去向

篇1

一、农业职业学校招生滑坡的主要原因

1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由于历史观念的积淀,人们总认为就业是政府布置的,可以端“铁饭碗”。多数农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离开农村,找到理想工作。“官本位”的观念虽然在我国思想界一直受到批判,但事实上始终没有清除,“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观念和当前市场经济所奉行的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机制是格格不入的。在“就业无望”的心态作祟下-“上学无用”的思想静静泛滥,大量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社会不安宁的隐患。

2农业弱质产业的影响

近几年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继续扩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普遍存在“增产不增收”、“卖粮难”、“农民负担过重”等诸多现实新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农业职业学校的招生,导致了农家子女认为学农永无出头之日的错误熟悉。

3经济体制转轨的影响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需求和供给、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最终要由经济来决定。对处在经济和教育结合点上的职业教育来说,这种影响更为直接。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尤其是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崛起,给农业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新问题-使农业职业教育内部产生了新的矛盾。

4招生渠道不畅的影响

目前中专招生计划仍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一方面农业中专招生中的报考类别、专业、招生人数、分数仍然卡得很紧,导致一些事先未报中专而事后想进农业学校的学生不能入学,一些种粮大户的子女因为考试分数差几分而未能实现学农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民办学校的兴起,招生自的扩大,一些职业高中招生过程中的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农业中专的生源,给农业学校招生带来一系列困难。

5高校扩招的影响

1999年高等院校大量扩招,引发全社会的普高热,造成中考分数高的学生进重点高中,分数中等的学生进普通高中,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出钱给子女“买”高中读。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能接受高等教育,而目前中等农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还未完全畅通,农业中专作为一种终结性的教育阻碍了人们对它的选择。

6农业职业学校自身存在新问题的影响

近年来农村改革的实践已使农民熟悉到了科学技术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及增产增收的巨大功能,优良品种的广泛应用,配合施肥技术的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都给农民带来巨大收益,使他们更加信服科学技术。农民送子女进农业中专学习的目的,是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发家致富。而现在农业中专改革普遍滞后,显得力不从心。如专业设置老化、课程改革步子缓慢、教材陈旧、教育方法简单,所有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农家子弟上学的积极性,从而加剧了学生招不进和流失严重的现象。

那么,面对招生滑坡的现象,我们采取什么策略,使农业职业学校走出低谷,克服滞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呢?

二、扭转招生滑坡的策略思索

1转变观念$拓宽就业门路

农校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不能把就业范围局限于乡镇国家机关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而要面向大农业,面向农村各个领域,去发挥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时下有人认为摘要:“博士生、硕士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靠边站,中专生没人要”,这种炫耀性的使用人才观念是十分片面而有害的。我们应该教育农校学生熟悉到摘要:在中国的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相当落后,大量的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手段和少量的自动化、电气化生产手段并存,还需要大量的初、中级技术工人和技术干部。农校毕业生不是没有用,在农村恰恰是很需要这类人才去创业。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农校毕业生去应用农技知识,推广科技新成果。农村是农校毕业生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

2主动出击,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动,农业不能再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去组织生产,而应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道路。面对市场的变化,农业教育必须主动出击,摸清当地经济发展情况,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专业结构,使原来单一的农学专业向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经营、市场营销等专业延伸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扩大农校毕业生的就业面向。

3扩大宣传,实行多门招生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普高热的兴起,面对中专招生渠道不畅的现实,一方面农业中专应放下架子,主动走向市场,向社会宣传自己,推销自己,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改变过去的“独门进独门出”的现象,开展“多门”招生,在办好农业中专的同时,可开办农函大、农广校、成人高校、高职班、职业中专、各种短期进修班等。还可以大力发展联合办学,和企业、乡镇机关、高等院校结合,走产教学、教科研结合的路子,采取职前和职后、长训和短训相结合的灵活的办学方式,让企事业单位参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使学校的各种设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要。

篇2

农业高校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方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接。

如何在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真正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业高校大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农业高校教育领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面对“金融海啸”和“就业难”,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是大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金融海啸”,经济变差是近两年来不争的事实;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个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教育“热点中的热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成长中的烦恼”中的烦恼。“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7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人左右[‘〕。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64万人;2009年达61I万人,比2008年增52万人;但就业市场却是有减无增,2008年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应届高校毕业生能否找到饭碗,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f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大学生,是诸多个性鲜明的“人”,如何更好地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之光普照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旨所在。作为农业高校教育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服务至上”,关心其疾苦,考虑其需求,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业高校毕业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大胆解放思想,更新工作方式,创新就业服务手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就业招聘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对方的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降低毕业生就业成本,保障学生各项权益,尽可能给诸多个性鲜明的大学生一个共同的公平的起跑线,给农业高校大学生中的“每一棵小草”以开花结果,张扬主体意识、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让农业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公平[’〕。

二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必须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此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又好又快发展。

(一)必须更新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其创造潜能

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注意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小农经济条件下根深蒂固的“权力本位”,“重管理,轻服务”,“重共性,轻个性”,“重从众,轻创造”,“功利性、工具性、季节性、一次性”等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克服服务内容单一陈旧,方法简单生硬等缺陷[’],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农村、和谐社会对大学生成材就业的新要求—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注重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尊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配合学校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计划,为大学生就业把握好方向,确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方向和招生导向,科学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结构,当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秉承和拓展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农业教育非实践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办学宗旨,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克服“在黑板上种小麦”、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能力与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改变“千人一面”的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拓展能力,具有发展潜质和主动竞争能力的高校大学毕业生[’〕。

《二)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与面向个别相结合,职业生涯的常规教育与专门规划指导相结合,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全程指导

我们所办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全社会、全体人民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在校在读期间负责的教育,而应该是对人的一生负责的教育;不仅仅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而应该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教育。从横向看,是惠及人人的“普世教育”;从纵向看,是伴其一生的“全程教育’r[6]。所以,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应该消除三个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毕业生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就业知识与技巧指导的误区;消除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学生毕业阶段指导的误区。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马克思的观点—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包含两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又不可分割更不能相互代替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素质的积蓄过程的指导—就业的准备性指导”,即既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方面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常规教育,又要在专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个别的或特殊的指导,通常由全体教育工作者来完成;第二,“劳动就业基本知识与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导—就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即除常规教育外,还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包括职业设计与规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社会认识与市场分析以及就业方法与技巧等方面予以有针对性的专门规划和指导,通常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来完成。面向农业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农业高校全体学生的就业指导,向社会化的下一个阶段—社会输送合格的公民“坯子”,这是农业高校高等教育的职责;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定位和学科侧重,对于学生将来的社会就业和职业发展大有裨益,以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和科学化的就业指导更好地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服务,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设计、自我决策、自我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主动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生存本领,让每位农业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都能寻求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是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追求〔’〕。

三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专业教育指就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对学生实施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除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负责任的人,才是大学完整的教育,才是对学生将来就业最好而有效的指导川。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指出:“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

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人。”而中国的大学恰恰陷人技术至上的误区,一味强调学生技能培养,缺乏对人的心灵和谐的关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事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尤其要言传身教,并配合各科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襟;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判断是非,学会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学习和思考,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川;引导青年学生克服几千年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农耕文化积淀形成的“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自私狭隘心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文化虚无主义观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增强报效祖国的自豪感。

篇3

关键词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成效;宜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8)04-0274-02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中国农业发展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应用型农业专业人才,农学专业毕业生将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潮流,建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历程。

实践是知识积累的源泉,农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等农业教育逐步改革了传统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模式,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关于如何发挥高校能动性,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应对新时期新形式下社会发展对农业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仍需进一步改革农学专业实践教学[1-5]。如今,我国农业正处于现代化和规模化转型的历史新时期,农学专业毕业生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工作的主力军,高校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朝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就业实际方向发展。江西省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宜春学院的农学专业以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通过导师制、寒暑假实习实训、设立学生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系列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农学专业发展现状与定位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学校开办的最早的主干专业,此专业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实行走出去、迎进来,坚持开放式办学,注重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合作培养人才[6]。农学专业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16年江西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二位,学校农学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实际就业率可以达到100%。

我国各农科院校对农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系列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7-9]。近年来,宜春学院根据专业学科发展规划,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当前新时期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实践改革以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培养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3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且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研相长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此探索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特色教学模式。

2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2.1导师制实践教学模式

仿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从新生入校开始就选择导师,每位农学专业学生至少选择1位专业教师作为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特质进行培养,有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直接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者由导师帮助学生制订培养计划进行个性化培养,对将来就业做出规划,并按照规划进行指导性培养,导师对学生的培養是全程负责式,从入学持续到就业。

2.2寒暑假农业企业实习制

根据现代企业人才观,从校内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以及企业合作等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利用学校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相关内容的实训,或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实践中去,学校计实践课必修学分。

2.3创新实践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实验研究和实践活动。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科研课题研究,并设立专门经费,同时教学院开放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作为支持,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完成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或申请专利技术,学生的科研成果或所得奖项按等级计学分。宜春学院有作为科研项目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等具体措施。近年来,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逾10项,在《杂交水稻》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从事了与在校研究相关的工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毕业就业,改革成效显著。

3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打造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

根据教师自身的研究专长分方向建设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团队。对团队教师提出明确的管理和考核目标,建立绩效制度,将吸引学生实践人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学生就业质量等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实现教研相长。

3.2优化实践课程培养体系

结合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增加实用性、设计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通过多举办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促进实践教学发展。

3.3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业技术推广基本流程,农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建立学科知识与学生能力系统建成方向相一致的田间实习和实训场所。增加基地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增强实践基地的开放性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

3.4优化学生生产实践环节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目的,开展案例式、体验式实践教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有机会去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社会市场变化,实时调整教育策略,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推进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

4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促进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形成、教研相长,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拓宽了学生就业路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稳步上升,学生能在农业相关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经营、管理工作,或在农业相关领域创业发展,或在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篇4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新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与此同时一些老牌专业迫于就业压力而出现萎缩。曾经作为农业院校与财经院校核心专业的农林经济管理(以下称农经)专业倍受冲击。为应对市场化的冲击,农业院校的农经系多数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或“经济贸易学院”等,实行“财经化”策略;财经院校农经系多数合并到“经济学院”或“国际贸易学院”等,实行“非农化”策略。这使得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又受到农业院校农经专业的挑战,加之本身在财经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小,专业发展状况堪忧。身处地方财经院校的农经专业大学生,陷于专业目标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专业学历教育与个人发展定位冲突的多重矛盾当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专业认同感不强、淡化专业学习,以至于出现学习目标与个人发展定位“去农化”,严重背离了农经专业学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财经学院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析其专业认知及就业意向,来揭示地方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在学生层面上的影响与现实反应,以期对该学科的发展提出一些认识与启示。

二 专业认知

本科教育中有两种专业指导模式,一为“宽”模式,即“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二为“专”模式,即“明确专业方向、注重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专业模式的认同与所在年级有一定的关系。大一、大二学生赞同“宽”模式的居多,分别为58.00%、51.72%,到大三时情况发生变化,认同“专”模式的学生占了主体,达到78.57%,而到大四后,虽大多学生仍认同“专”模式,但与大三时相比认同感有所下降。

不论选择哪种专业模式,大学都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等,但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对各课程的重视程度会有所差异。调查显示:农经在校大学生对课程重要的认识由高到低总体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学生对专业课重视程度最高,高达51.72%,大一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虽不及大二学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课程,对于大四学生则相反,其仅有28.57%的认为专业课最重要,大多数学生转而对专业基础课与公共课更加重视。这一现象与上述对专业模式的认知如出一辙。可能原因有:其一,农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预期较高,而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去农化”的课程设置使其专业趋同于一般性的经济管理专业,既失去了农业院校偏重技术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同时也未形成财经类院校偏重财经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因而虽在大学期间对专业认知模式由“宽”逐步转变为“专”,但对专业课的重视度却在下降;其二,高年级学生准备参加考研与考公务员等的需求促使其对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度重视。学生对不同课程的认知存在主观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农经学生认为影响其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依次为课程内容、教师水平与专业设置。从不同年级来看,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

从不同年级来看,农经专业学生对专业不满意随年级的升高呈现“n”型趋势,大一最低,不满意者为50.00%,大三时达到顶峰,不满意者高达86.67%,到大四时虽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学生不满意。总体看农经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偏低。

三 专业认知下的就业意向

1 就业观念、标准及其专业倾向性

当前,大学生就业有两种观念,即先就业后择业与先择业后就业。调查显示,农经专业76.84%的学生趋向于先就业后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上,其该意向选择高达80.00%。可见,农经专业学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后再选择心仪的职业。那么,农经专业学生的择业标准又是怎样的呢?调查表明,67.19%的学生把发展平台作为首选,而后依次为薪金工资、单位性质与专业对口。其中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40%的学生把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的择业标准,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学生对此项标准的认可度,其分别仅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为本科生就业来看,考研学生是否报考本专业也可理解为其就业的专业倾向性。调查表明,预期考研的学生中45.00%的表示会尽量保持原专业。其中对专业满意的学生报考原专业的占到64.10%,即使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也占到35.00%。可见,虽然绝大多数农经学生不看好自己的专业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坚持学农务农,对农经专业充满期待。这说明学生的专业认知对其确立就业观念、标准及理念有深远的影响。

2 就业的职业定位与选择意向

在校大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基于其就业理念与择业标准而做出的预期选择。农经学生将其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自主创业型的较多,分别为40.20%、31.16%,而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与教学科研型的较少,分别仅为20.60%、8.04%。从不同专业认知角度看,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66.67%的倾向于将职业定位为管理型,而仅有16.67%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对专业次满意或不满意者虽然也将管理型作为其首选,但较对专业非常满意者所占份额减少,分别减少了25.18%、28.50%,而对自主创业型的职业定位则有较高倾向,比专业非常满意者分别提高了17.20%、13.86%。另外,专业不满意者对技术应用性的职业定位选择倾向高于专业满意者,这可能缘于其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转嫁到一些自身较感兴趣的技能型非专业的学习上,这一点在与农经专业学生的访谈中得到证实。

职业定位决定职业领域的选择。调查表明,农经学生对职业领域的选择与其专业满意度的关联性较小,总体表现为选择进企事业单位的占主体,达到74.00%(其中事业单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选做一名创业者和自由职业者。由此表明,农经学生职业选择的预期目标还是比较高的,且追求工作稳定的思想仍较重。如在考公务员涉农专业较少的情况下还有24.00%的农经学生选择通过这一途径进入事业单位就是一个例证。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农经学生能够根据愿景目标与现实状况进行合理对接,做出自己较为可行的预期职业定位与选择。但在当前就业形势趋紧的状况下,农经学生想通过攻读硕士研究生来更好实现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数,达到50.26%。其中,考研率与专业满意度呈现反向相关,专业非常满意与次满意者的考研率分别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专业不满意者则高出平均水平2.97%。这表明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更期望获得学历优势,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最终觅得如愿以偿的工作。

3 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是其在权衡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所做出的预期选择。调查显示,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依次为:个人能力、个人素养、学校品牌、专业名称、专

业知识、城乡前景差异。其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77.21%,远高于客观因素。从不同专业满意度来看,对专业很满意的学生中除20.00%的认为农经专业名称对其就业具有客观性影响外,最主要决定自己就业前景的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等主观因素;而对专业次满意和不满意者虽然也认为影响其就业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但对客观因素的认知较专业满意者有偏差,即认为学校品牌的重要性超过专业名称,甚至认为就业地区位差异对其就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比专业满意与不满意两类学生,前者不仅在在校学习表现上有较高的专业认同感,而且在就业定位上也有较强的专业“归宿”意识,其认为专业知识对其就业影响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总体看,农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涉农专业不利于其找到较好的就业门路,对专业前景不太乐观。

四 结论性评述

农经学生普遍认同突出专业特色办学模式,且高年级学生认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级。在对专业模式认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经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专业选修课,其中将专业课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者居多,尤其表现在大二学生上。在课程学习中,大二、大三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学生则认为是教师水平。可见,在所学专业既定的条件下,专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非最为关键,而专业课程结构与内容的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与教师水平越来越成为农经学生专业学习、专业塑造的核心与关键。

农经学生总体上对专业认同感偏低的现实导致其在就业观念上多数倾向于先就业再择业,尤其表现在对专业非常满意者上。同时多数学生将发展平台作为择业标准的首选,最后才考虑专业对口,但对专业非常满意的学生中将专业对口作为自己重要择业标准的比例远高于对专业次满意与不满意者。在择业标准的引导下,农经学生预期的职业定位集中在管理型与自主创业型上,且多数倾向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并期望通过考研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尤其表现在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上。为此,应结合专业特色建设、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实践训练、专业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环节的工作,强化专业认知与专业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农经学生的就业预期,最终缓解财经院校农经专业办学困境。

参考文献

[1]马晓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发,王战男,李红勋,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4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请,卢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6

篇5

【关键词】:农科院校;新农村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00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经营管理人才,而目前的农村人才队伍状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同时我国有一支庞大的大学生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掌握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同时却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是破解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难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之举。

一、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的优势

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相对于其它高校毕业生有着独特的优势,这是既决定于农业高校的专业性质以及生源特点,也源自于我国农村经济现状和提供的就业岗位等因素,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专业优势。农科院校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服务“三农”是其根本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农科毕业生经过四年系统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到农村就业更能发挥其专业优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2、生源优势。农科院校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朴素的情感,同时对农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熟悉,更了解,建设新农村能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

3、岗位优势。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抱负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农村基层为农科毕业生提供了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

二、毕业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坚持“厚生丰民”的办学理念和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探索并形成“思想教育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核心、保障机制是关键”的到基层就业创业的体制。据五年来的统计看,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达到60%以上。

(一)突出抓好思想教育

学校以“三种意识”教育为着力点,把“学农、爱农、干农”教育贯穿于大学生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典礼的全过程,引导和教育学生把为基层服务、为“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历史责任。

1、学农、爱农意识教育。学校把“学农、爱农”的意识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参观百年农大校史馆和中原农业文明博物馆,同时,采取农科杰出毕业生典范教学法、百名教授?百场报告、知名校友报告会、企业家课堂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坐标,将目光投向新农村建设。

2、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校院两级创业中心和校外创业平台为基地,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身怀创业本领走向基层,逐步构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三基模式”(基地+基金+基层)。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获得本科教学评估优秀等次,其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两次评估的特色项目,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3、服务新农村意识教育。学校对毕业生强化新农村建设教育,开展一系列诸如“中国新农村的未来”“新农村建设掠影”“我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等报告、展览、讲评等活动,让毕业生感受新农村建设,参与新农村建设,奉献新农村建设。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

(二)着力加强能力培养

学校注重加强学生知识技能、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等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仅有建设新农村的意愿和热情,更要有建设好新农村的过硬本领,明确“四个培养”教育。

1、加强知识技能培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实行“三通一特”的课程设置和“四元结构”的实践教育体系,(即:公共课全校打通,基础课按学科大门类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类群打通,专业课开出特色;以及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四大实践体系),将学生科研训练、专题报告、创新创业成果和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计算学分。

2、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学校把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将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成立了河南省首家“大学生创业中心”,启动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举办了“就业创业论坛”和“创新创业计划大赛” ,逐步构建了校院贯通、校地互通、院地直通“一体两翼”的新型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前不久,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视察我校时,对我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了高度肯定,学校也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3、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在长期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台、一挂、一送、一线、一网” 的“五个一”服务基层平台,(“一台”就是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科技点播台”;“一挂”就是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到基层农村挂职科技副村长,利用双休日到村里指导农业生产;“一送”就是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技术难题;“一线”就是与郑州市联合开办农业科技“110”热线电话,被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金桥”;“一网”就是青年志愿者科技服务网站,利用网络不间断地为农民朋友提供远程科技服务)。学校连续19年被、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4、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培养。学校在长期坚持“三士”下乡的基础上(学校每年选派博士、硕士、学士下乡做村官,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已在郑州市金水区、二七区等建立起以专家为后盾、博士到乡、硕士到村、学士到户的志愿者服务体系),2005年学校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在南阳方城、新野、南召三县九乡开展试点工作,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到乡镇工作1―2年,担任乡(镇)长助理,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学校给参加科教富民的毕业生发工资和生活补贴,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以此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大学生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演习场。

(三)不断创新保障机制

学校针对以往部分到基层建设新农村的毕业生反馈的政治待遇、生活保障、专业特长发挥等问题,与地方政府联手创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解除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1、落实毕业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用足、用活、用好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加5分)、户档迁移(免费办理人事)、生活补贴(参加科教富民行动的每人补助600元;支援西部的毕业生每人补助2000元,延缓偿还贷款;义务服兵役的毕业生免除四年学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2、做好毕业后的追踪辅导。学校通过建立基层就业毕业生档案、定期回访、共享学校教学、科研和图书资源、提供返校学习机会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跟踪管理和服务,与地方政府沟通解决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问题,尽最大努力当好他们的发展后盾。

3、建立稳固的校地合作关系。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教师和学生带着项目(方城辣椒、沁阳核桃),捆绑下基层,实现毕业生专业和地方需求的无缝对接,解决了毕业生到基层后有效发挥专长的问题,为基层就业同学的后续发展找准了切入点和生长点。

三、引导农科院校毕业生服务新农村的思考

1、政府:政策激励,增强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吸引力。在毕业生服务和建设新农村问题上,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大学生走向非公单位、走向农村、走向自主创业,要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让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2、高校:深化改革,打好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素质基础。首先必须与社会取得密切联系;不但要根据客观需要设置专业和招生规模,而且要适当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除了基础课和特定的专业系统知识,以及培养专门理论高级研究人员的需要之外,应该尽量与现在各行各业需要的专业知识、技术要求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3、学生: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能力。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在回到农村就业大学就白读了。针对这种情况,应教育学生注重修炼长远的发展眼光,注重选择到到社区乡镇、到中西部急需人才的地方去就业,选择到适宜发挥自己才智的地方就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取得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双赢效果。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作为农科院校,我们更有责任不断探索和完善为基层培养和输送毕业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莫利拉.农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认识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0):58-59.

[2]邵华,邓艳.农业高校率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9,(4):83-85.

篇6

关键词 专业方向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农经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40

Thought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of College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JIANG Jinqi, QI Dim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

Abstract The face of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demand for talent and the severe employment pressure, as a veteran professional by the professional farming faces significant question of how to regain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Combined with the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tual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s,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farming by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tings, and thus give adjust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dire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ett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s professional

1 专业方向建设是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使得很多高校都开始反思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其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期望和要求,就直接关系到该学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面对用人单位的多样化需求,各专业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建设就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①

对于一个专业,其人才培养的共同定位决定了不同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的基本框架具有统一性,用人需求的差异性则要求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同一专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统一和差异的对立。因此,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安排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二者的协调。从实践来看,利用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来保证基本课程体系的统一,通过弹性专业方向建设及方向教学环节和内容安排的调整来适应差异性需求及需求变化,是实现矛盾协调的基本手段。②沈阳农业大学农经专业近些年也是在不断强化和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方向的建设及方向课程的调整来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2 专业方向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方向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构成

从学院就业办提供的数据来看,农经专业学生的毕业主要去向是读研、进入企业做管理或销售等,或进入政府事业单位。基于这种就业状况,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农经专业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对专业方向进行重新调整,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企业管理、农村公共管理和研究创新型。

其中,企业管理方向是个老方向,主要是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方向特色化。根据当前企业管理的新变化,增设了领导策略和艺术、企业文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课程。考虑到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会自己创业,及学生到企业主要从事财务、市场研究和市场推广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两项实践。

研究创新型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调整、凝练和培养定位的明确。它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在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虽然农村公共管理是个新设方向,但也是原有农村发展方向的分立,更是原有农经老传统的延续。在实践环节,专业在提升农业经济和农村统计学习要求的同时,辅以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2.2 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工作

在专业方向建设过程中,围绕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在三个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很多深入的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管理方向,针对该方向实践教学课时较少的问题,增设了企业管理模拟实习和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在企业管理模拟实习上,目前主要做法是在联系好实习企业后,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实习1周,这期间要求学生实地观摩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熟悉企业管理岗位的职能,帮助企业完成一些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

在研究创新型方向,主要是依托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来完成实践教学内容。较之以前,实践环节没有增加,实践形式还是采取原有的方式。农业经济前沿课程论文采取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文献搜集和阅读、选题和撰写小论文的工作。老师主要是教学生如何查找有用的文献,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及农经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注意要点。毕业调查和毕业论文通常是整合起来进行,同样也实行导师制。这两个实习是在课程前沿论文上的进一步深化,实践过程除增加要求学生在选题确定后自行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搜集毕业论文所需数据资料外,其余环节如课程论文。整个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分析农业和农村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熟悉运用统计学、计量分析方法的能力。

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整个实践以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为主体,毕业调查及调查报告为辅。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实习是将方向的学生送到校外实习基地,要求吃住在农户家里,并在农户所在村庄及周围村庄完成自己感兴趣某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最终撰写出一份调查报告。毕业调查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地点,其形式同农业经济与农村统计调查。

2.3 存在的问题

(1)部分理论课程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就专业的师资来源和构成来说,专业现有的教师除少部分人是产业经济学等专业毕业外,其余都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教师所学专业的集中虽然有利于提升整个农经专业的整体教学深度,但对于部分专业方向而言,它会影响有些理论课程的早期开课质量和效果。比如,在企业文化与CIS策划、农村公共管理等新开理论课程上,专业虽然能够安排教师去开课,但由于这些教师都是新接触课程,也没有在相关领域系统训练经历,他们在开课初期对课程的理论内容理解不够透彻,这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内容深度总体都不够好。

(2)现有实践环节设置的针对性不强,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实践环节设置较薄弱。总体来说,在现有三个方向上,专业除在企业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了一些工作,但其它两个方向都未能新增实践教学内容,实践形式仍是专业传统的实践方式没有突破。在现有设置的实践环节,所有环节除企业管理模拟实习明确针对企业管理方向外,其余的实践基本都没有区分方向来进行。特别是针对研究创新型和农村公共管理两个方向,没有设置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实践环节。也正是实践环节的针对性不强,目前专业方向给人的感觉是无特色。

(3)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指导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各个方向建设,专业虽在依托实践来形成特色上有些想法,如在企业管理方向增加ERP实习,在研究创新型方向增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习和学年论文,在农村公共管理方向增加在农村公共管理实习,但一方面由于没有相关的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再加上计划学时的总额约束,这些特色实践都没有条件开设,也没有教学时间开设;另一方面由于不少实践要求指导教师在相关领域有较长的从业经历、熟悉该领域的问题,专业现有师资限于所学专业限制没有能力承担起全部指导任务,因此无法开设。

(4)部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在教学计划调整中,各门课程的知识点、上课时间衔接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计划调整,专业在课程衔接上做足了功夫,但受于实践课时在四个学期的分配原则,仍有实践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比如涉农企业创业管理实习要求是在学生学习完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等理论课后才开设,但目前该实习只有安排在投资项目评估课以前。从近两年的实习来看,这导致学生在创业计划书写作中无法将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部分写好。

3 适应专业方向建设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思路

一是在后续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增加农村公共管理、学年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通过加强将暑期社会实践与方向教学实践结合的方式来切实落实和保障这些新增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二是将现有实践课程按内容大类进行优化筛选,实践形式相同、实践内容相似的实践课程进行集中式管理,共享教学和学时资源,提高实践效果。三是将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学期安排,同时将部分周次安排不合理的实践调整周次。比如在统筹所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后,将涉农企业创业管理由当前的第六学期末最后两周调整为第七学期的期中布置、期末撰写。四是依托学院建设的科研平台,通过输出学生到这些机构帮助的形式来实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和完成。五是加强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外聘专家的形式增强实践指导师资力量,为各专业方向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提升专业方向的社会影响力,强化专业方向特色。六是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根据专业教师的意愿,在学生选专业方向时,按双向选择原则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学生要求协助老师完成一些科研项目和社会工作任务。通过此途径增加各专业方向学生的实践机会。

项目资助: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098;UPRP20140975),沈阳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2011-114;2014-09),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GJX2013Z001)

注释

篇7

 一、西藏农牧学院农经专业大学生企业就业意愿调查  

 为了了解西藏农牧学院农经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我们对该专业的在校大学生281人进行随堂问卷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就业单位类型、就业区域、在校大学生在企业就业的态度等方而。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单位类型调查  

 参加此项调查的人数为115人。在同收的调查问卷中,就业意向为公务员为^1人占51%、事业编制36人占21. 8%、国有企业21人占16. 6%和中小企业11人占'. . 6%,值得注意的是,就业意向为公务员的人数高达51%,超过f 50%,而就业意向为事业编制(事业单位)比例的也高达21. 8%。这说明公务员是当前农经专业最希望就业的地方,其次为事业单位。西藏的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去向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每年自治区的公务员岗位在所有岗位中高达80%。这也是在校大学希望去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2.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就业意向地区调查  

 参加此项调查的人数为86人。在接受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无一例外的都选择西藏自治区内,其中拉萨38人占11. 2%、林芝18人占20. 9%、山南10人占11. 6%、日喀则7人占8. 1%、昌都6人占%,阿里1人占1. '.%、那曲3人占3. 5%。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广大学生的理想就业区域,结合就业单位意向类型来看,在拉萨市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更多,能够提供的岗位相对更多,这也是拉萨市成为广大学生理想就业区域的重要因素。其次,林芝市作为在校大学生的第_就业意向地域,这与西藏农牧学院位于林芝市有一定的关系。林芝市的工业不很发达,其旅游业、农牧业在西藏自治区内占有重要地位,而农经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与这_者相关,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因此成为第_理想就业地。此外,山南市所占比例也较高,这是因为山南市的农牧业发达、交通较为发达、经济较好。这也说明,一个地区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一个地区要引入大量高素质人才可以从经济和文化提升上养力。  

 3.农经专业在校大学生在企业就业的态度调查  

 参加此项调查的人数为63人。本文对假设不能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这种情下,对农经专业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愿意选择企业的仅16人占25.1%、不愿意进入企业工作的36人占5.1%、不确定是否会选择在企业就业的11人占1.5%。这说明,在校大学生愿意选择机关事业单位这样的“铁饭碗”,而不愿选择企业。这也与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关。农经专业的课程教授主要集中在农业政策与经济体制、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农产品的流通等方而,这说明该专业的特点在于管理和规划,这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职能。  

 三、思考与建议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西藏农牧学院的大学生主要来自于西藏自治区,其受到的教育水平不如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认识也不够。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止确认识自我、分析当前的职业需求,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和后创业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有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实现自身的目标和价值。

    此外,学校还应当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讲座、文体活动开展就业知识宣传,宣传政府的就业法规和政策、宣传创业的榜样。   

  2.优化课程设置  

 农经专业的教学偏向于管理,在实践方而有所欠缺。因此,需要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优化。比如引导学生选修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剔除一些对农经专业教学影响不大的课程,加强课程实习(如参加社会调研活动)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此外,需要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积累工作经验,端止工作态度,将所学应用到工作中。

    3.引导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西藏自治区的企业整体而n实力不强,规模较小,导致工作条件、薪资水平不够高、对员工的培养不够。政府可以通过对招聘了应届毕业生的企业给予各种财政补贴,比如对员工的培养补贴、税收补贴等,以激励企业招聘应届大学生并提供优良的工作条件,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发生改变,认为去企业也是很好的选择。

   4.鼓励大学生创业  

篇8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篇9

关键词:校农合作;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3

农村职教中心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当地三农,支撑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的蓬勃发展。新兴农村产业结构与贫乏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缓解这一矛盾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农村职教中心的身上。二十几年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托当地产业、服务当地产业、引领当地产业,做到产教结合,才能体现农类专业办学优势,彰显农类专业的生机与活力。

一、农村产业发展与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农村产业”和“农类专业课教学”本是两个不同的行当,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农类专业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农村产业的多样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农类专业课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农村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支撑了区域农村产业的科学发展

农类专业课教学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农业产业发展指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种植新技术不断改进,种植新品种不断推广,“嫁接”“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生态农业”“绿色栽培”等新的种植专业术语让传统的农民无所适从,种了几辈子的地,突然间啥都不懂了;“津研系列”“泰丰园系列”的黄瓜品种,“辽椒系列”“长甜系列”的甜椒品种,“L401”“L402”“以色列”“金棚系列”的番茄品种等成百上千的新品种摆在农民面前,他们无从选择。哪个品种更适合自己的土地,哪个品种高产抗病,更适合区域栽培,他们满眼迷茫。作为农村职教中心的专业课教师,需要了解地域农业特点,引领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地域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当地农村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这是农类专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者绝大多数都是文化层次低的农民,在过去他们凭靠勤劳和智慧推动着中国农业的缓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历史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中积淀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新知识、新技能的引领;传统的生产个体,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风险,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常常力不从心,他们迫切需要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需要规范、及时、科学的专业技术服务来助推农村产业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可能。

3.为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从农业产业的整体来看,传统农业面临重大挑战,诸如:种植手段现代化,品种选择科学化,生产加工规范化等。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而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农民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所能领悟和解决的。这需要大量的懂技术、有思想、肯吃苦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产业发展,通过他们的传、帮、带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情感,这些孩子学到技术后投身农村产业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职教中心为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较其他学校更为可能。

(二)农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受传统思想的舒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村产业的人地位卑微,所以希望走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农村的家长反对孩子学习农业技术。农村产业不需要文化和技术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愿意学习农类专业技术。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严峻的现实在向传统意识做着无情的挑战:诸如都同时种黄瓜,传统的做法是春育苗、夏栽植、秋收获;新的栽培技术是在温室内育苗、移栽,嫁接立体式栽培、无土栽培等,这些栽培技术蔬菜不但高产抗病、效益也是可观的。但这些技术农民不懂,这时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新技术,他们就会主观地、自发地去认可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新的专业技术在农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这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农业技术教育,也使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2.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农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的实践做支撑,而中国现在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教中心,学校现有的实际操作条件难以满足专业课实践的需要,尤其是蔬菜专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兴起,学校很难再拥有一块成规模的试验田让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也能亲自实践操作。正是农村产业的发展,才使农民对专业技术有了迫切的需求,使得农类专业课实践教学和农村产业互相“牵手”成为可能。诸如:在讲授蔬菜病虫害防治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农民的蔬菜温室大棚,进行现场诊病、现场治病。这就学校而言收获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会一种或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菜农而言他们获取的是免费的技术服务。再如:讲黄瓜嫁接时,我们可以到农村温室大棚和菜农一起进行嫁接,让学生在生产中掌握技术,在和农民一起劳动中推广技术。劳动中学生不仅品味到学会一门技术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及时把我们所教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发展为农村职教中心修建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经济的实训基地。

3.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逐步呈现“科技主导、技术支撑”的态势,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崭新课题。因为温室大棚的大面积修建,逼迫我们尝试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产品深加工对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就需要农村科技工作者尝试推广更高产的新品种和研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新技术。正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给我们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进程推动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二、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区域农业相融合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情感障碍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农村劳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怕脏、怕累、怕没面子;农民对职教中心的学生存在偏见,好逸恶劳、没有能力;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规范的技术教育、系统的纪律教育,让他们从心里树立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切实把实践教学活动当作职教学生服务当地农民的神圣使命,重塑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实践。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从最简单的做起,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好,确保农民满意,从而逐渐取得农民对我们的信任,消除农民的疑虑,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只有学生有热情、农民肯欢迎,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二)专业课设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设计专业课的内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讲什么,农民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满足。这样就增加了专业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课内容设计是关键。原来很多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已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符或者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没有实际作用,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农类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编排校本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蔬菜栽培技术、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地将农业类专业课程按实际需要,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专业课程群。做到在学校所学的到家里就能用得上,课堂上所讲的到农村就能实践,这种与当地农业发展高度吻合的专业课教学,学生才能喜欢、农民才受欢迎,社会才会认可,农类专业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关系

在教学模式上,专业课教学要坚持走实践教学的思路,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这种结合的最有效切入点就是“校户合作”。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基础、有认识的农户签订长期的实训协议,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专业教学项目,到农户家中边学技术边实践,边实践边培养职业感情,这样就能实现教学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真正魅力就会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四)学生专业实践与区域生产规律的关系

蔬菜专业课教学实践主要在田间、温室、大棚中进行,受时间季节的影响较大。加之辽西地区十年九旱的实际。因此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必须根据地域生产规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抓住各种蔬菜栽培季节,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的生产现场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篇10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农业技术教育;“非农”技能培训;发展策略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农民收入的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于城市(镇)居民,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较慢。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看,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是使农村脱贫致富。多年来,国家的政策及舆论导向(如“一人打工,全家脱贫”的引导与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态,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印度籍著名经济学家,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提出一种观点:一个人创造收入的能力或机会的失去或被剥夺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据此可以认为,解决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他们生存、发展与创造的能力。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04年7~8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谈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办法时,81%的人认为应“着力于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认为解除贫困的关键在于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技能。要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技能,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因此,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其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培养现代农业劳动者,二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创业能力的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以及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体的各类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农业人才。但是,随着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萎缩,农村职业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走下坡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农林中专和农村职业高中难以为继。农民成人学校、各类短期培训机构在校学生也存在大幅度滑坡的现象,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当前,我国农村的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与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然而1999~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农林专业与“非农”专业)、普通高校与农村相关的专业招生人数占总招生数的比例却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极不适应。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及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长期以来,在农村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即将农村职业教育仅仅当作农业技术培训,以为在农村生活,种田、养猪,靠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就够了,无需学习。轻视农村职业教育,没有看到农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巨大潜力,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长远眼光与战略思维,看不到农村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农转非”的职业技术培训,也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存在错误认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学习一种技能然后到城市打工,脱离“农门”;更有一部分人认为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出路狭窄,而接受高等教育则可以改变地位和身份,“到城里去”,所以抱着升大学(或高职)的愿望到职业学校学习,这种状况在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凭教育”、“升学教育”,变成为城市输送人才而不是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教育。

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这是农村职业教育薄弱的根本原因。由于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国家对教育的整体投入不多,过去对于不受重视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更少,使得大部分地、州、县由于经费紧张,没有实力设立发展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仅投入人头工资经费,甚至出现许多学校多年来没有任何建设资金的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职业教育经费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然严重欠缺。据了解,职业教育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的事业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与普通高中相比大体持平。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不少农村职校资源短缺,教学设施不全,设备水平低劣,图书资料陈旧,实习、实验条件很差,市场适应能力低下。

教学方式与培养目标脱节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为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人才外,更多的是培养能适应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单调,仍然以学历教育为主,教学方式陈旧,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教材多数是专科教材的压缩版,偏难、偏全,难以有效发挥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另外,学费偏高,约占农村年人均收入的80%,这也使得农村职业教育得不到较快的普及。前一阶段竞相发展的“学校﹢公司﹢农户”的办学模式,由于缺乏紧密的利益衔接机制,实际上并无突破性成果,“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几乎是空白。办学模式与培养目标的脱节,使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果不能迅速转化成生产力,因而很难帮助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着眼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民的知识化工程,加大对农民的农业技能、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要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在内容上必须“非农”技能培训与农业技术教育并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丰富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必须有一大批热爱农村、扎根农村的技术人才,这离不开对农民进行农业发展知识的培训。要集技术指导、农业科技推广、创业辅导于一体,实现对农民在农业生产、销售、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帮助。但这仅仅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部分,绝不是全部。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人才的同时,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已不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而是“农、工、贸”结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举协调的大农业,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民兼业性的特点,注重对工业、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农民主要兼业的不同规格人才的要求,大力加强对农民的非农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向新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扩大非农收入份额,拓宽就业致富途径。另外,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正处于产业调整、转移、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大量工业组织和基地要向农村转移,急切需要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农业劳动者,对农民进行非农培训,让农民“离土不离家”,这样既可解决农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又可避免人口迁徙带来的问题。

农村职业教育在形式上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全日制教学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受时间、人数、空间和国家投入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技术人才。而农村中现有劳动者的素质急需提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改变单一的办学形式,开办各种职业技术培训,让农村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对务农的农民,可由农村职校、农科所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其介绍农业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宣传发展的新思路;对即将脱离农业或已进厂工作的农民工,可以根据当地特点,利用现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举办夜校,面向农民工开展教育和培训。也可以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目的出发,利用职业院校对其进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如利用工休日兴办“星期日学校”。此外,为方便农民工的学习,职业学校可以走出去,把培训班办在工厂、企业,甚至办在农民工聚居区,为农民工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一些乡镇成立了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培训实习基地,定期走访企业,实施“走出去、搞合作、请进来”等形式的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转移培训或为工厂提供“订单式”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的农村职业教育模式还有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成本低廉,费用农民承担得起,教育层次丰富多样,可为农民提供多种教育服务,既有文化知识、农业技术知识的普及教育,又有技能培训与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管理体制灵活,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学习时间与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适应农民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目的的需要。

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设置与教学上,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需求的紧缺人才农村职业学校要深入农村实际,畅通信息渠道,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敏锐地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应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根据所办专业聘请相应的师资。在行为决策上,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充分预测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始终适应市场的需求,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走得出去。要为农村未来的发展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注重发展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21世纪前沿科技领域学科的教学;要增加农林高新技术型学科与专业的比例,组建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要增设城市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与非农专业,为城市输送人才,为农村建设积累资金。

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资金上,要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并多方拓宽资金及教学资源投入渠道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金不足所致。要让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大投资必不可少。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下大力气拨出专项资金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扶持,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师资、设备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迅速提升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增强农村职业学校对教师、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尤其是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投入渠道,促进公办学校引进民办机制;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向农村职业教育捐资;农村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应用于农业职业培训与“非农”职业培训;还可以与企业合作,以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等形式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问题;要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城市职业学校闲置的教学资源可以支援农村,向农村招生,学校或培训机构之间可以开展对口支援和“手拉手”活动,向农村职业学校提供教学仪器设备或图书资料,还可选派农村职业学校紧缺的专业教师下乡支教。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的人口在农村,大量的贫困人口也在农村,因此,中国经济发展的出路在农村,农村发展的出路在教育。只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顺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才能有效地改变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工职业技能较差的现状。应该认识到,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实施好这一工程,将会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5).

[2]尚雪艳,刘春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职业技术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楼一峰.农村职教应坚持为“三农”服务[J].职教论坛,2004,(5).

[4]王亚秋.中国与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5]王卫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性与主要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