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吉祥图案;装饰纹样;民族文化;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of Auspicious Patterns
MA Jun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美和信仰、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通过符号、图像创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吉祥装饰图案及源远流长的吉祥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以其特有的民俗性、大众化的特点,在装饰造型中历史最长、应用最广,在中国大地它始终具有广泛的基础和极强的生命力。
一、吉祥图案的发展历史
吉祥图案应起源于远古时期的装饰艺术,早先以实用功能为主,主要应用在基本生活器皿上,如陶罐、打猎器具,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最低需求,其构成多以土、石、树枝、树叶等材料简单加工而成。继而随着社会的进化、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装饰图形开始应用到生活产品之外的陈设器物之上,兼有审美功能和符号功能。吉祥用语“万寿无疆”、“天子万寿”、“南山之寿”,春秋时期已有记载,吉祥图案的出现最早开始于商周,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画象石、瓦当上,而后在民间流传开来,到了明清时期最为繁盛,虽然表现的体裁不同,有巧拙之分、质材之异,但其表达的吉祥主题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将人类战胜不了的天灾人祸、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鬼神的指意;天、地、水、火、日、月、星、辰、生、老、病、死等现象,在我们今天看似自然的现象,却被神话夸大。“祈福避祸”成为民族心理的共同愿望,目的就是想避开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各种险恶环境,继而将祈盼吉利祥和的心理转成对自然、生殖、鬼神的崇拜,并赋予生命的情感。这就产生了作为精神支柱的崇拜体图腾,被全民族精神所凝固的图腾符号便是最原生的吉祥图案。龙的图形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图腾崇拜物,中国龙集蛇、鱼、鹰、狮、、牛、鹿等多种威猛走兽动物形象特征于一身,是远古时期不同部落多种图腾的综合体,在中华民族的心理已将龙的形象转换成一种精神意志,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凤则是集天上美丽飞禽于一体的吉祥物,是幸福美丽的化身。以龙凤作为吉祥装饰纹样的母题在神州大地被广泛的使用和流传,由此衍生出像“青龙”、“白虎”、“龙凤呈祥”、“教子成龙”、“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吉祥装饰图案以及与之有关的传说故事。千百年来我们祖先对吉祥物的信仰、崇拜以及对吉祥装饰图形的聚合感、安全感、归宿感的心理意识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很大部分成为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渗透到政治、文化、艺术、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华文化中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象征的方式表现着人们对改变生存环境、努力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和热爱生活的浪漫情怀。
二、吉祥图案与传统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吉祥图案带有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受民族文化传统审美观所支配,而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体系,这在现今遗留下来的许多文化瑰宝中都有所考证。这些图文结合的文字吉祥、数字吉祥、生肖吉祥、日辰吉祥、图形吉祥、风水吉祥构成特有的中华吉祥文化,并不断地繁衍在神州大地,丰富着民族文化宝库。汉字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形式美和装饰美的造型文化。汉字最早的作用是作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如“结绳而治”、“刻木为契”、“仓颉作书”就是古代对文字形成的记载,从图形符号到语言文字,这也证明了“书画同源”说。中国汉字造型的平衡、对称、条理、节奏等形式特征,与人的生理平衡相适应,在心理上能够造成稳定的装饰美感,这种有意味的形式美对中国吉祥装饰造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吉祥装饰艺术的图形基础。如吉祥图案中应用双数对称构成的很多,如“双喜盈门”、“双龙戏珠”、“四季发财”、“福禄双全”等图形。还有许多字形结合的吉祥图案,如蝙蝠和寿字组成的图案,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同音,有幸福长寿的意思。正反对称图案,如正反福字、有字,意思是福顺福到、顺也有倒也有,中国农村常贴在收藏谷物的器具及居宅大门上。在传统吉祥装饰造型中讲究“方”与“圆”;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对称纹样被广泛应用到器物装饰上;生活中讲究“圆”、“满”这些都与汉字方型结构的形式美感对人们心理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是分不开的。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哲学、宗教文化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根植的土壤。特别是以儒、佛、道三家“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影响至深,在我国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的命题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在以福、禄、寿、喜、财为题裁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图案中, 都融入“中庸”、“礼让”、“德治”、“仁爱” 等儒家文化思想。从传统的“一团和气”、“五子闹弥勒”、“玉女送福”、“和和美美”、“天官赐福”、“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吉祥装饰图形的寓意中都能看到与儒家“人伦”、“礼孝”、“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联系。数字吉祥也是中华吉祥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有着重要的美学含意,其民俗延续至今散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如双喜盈门、三羊开泰、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八仙过海、九龙戏珠、十全十美、百吉、百利、百寿等图案,每一个吉祥图案在民间都有着动人的传说,有的成为成语故事广为流传。如五福捧寿图案,图案中五个蝙蝠环绕着一个寿字,五福是指长寿、宝贵、康宁、道德、善终。如百吉图案,也叫盘长,它无头无尾,无始无终,可以想象为许多个“结”字,借“百吉”之身作为百事吉祥的象征。吉祥八宝图,则取自民间故事八仙过海中,八仙所用的宝器,人们有了它能逢凶化吉、万事如意。通过吉祥图案使其思想文化内涵得到升华、并在广大的民众之间延续流传。
篇2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园景观,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
校园景观对学生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校园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雷同化和单一化现象,在校园景观材料上忽视了对本土材料的利用,在文化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内涵的表现,亲和力明显不足,不能给学生带来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了地域和乡土文化的“外来者”。
一、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文化原义为对土地的耕耘和改良,植物的栽培。在《中国造园论》中将文化定义为“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之总体。”(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7)乡土文化,又称地域文化,是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乡土文化是在本土历史发展与演变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存在于乡土自然风貌当中,存在于乡土特色建筑当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当中。充分了解校园所在区域的本土文脉、地域特征,挖掘乡土资源,从乡土文化中寻找设计语言,是设计出优秀的校园景观的前提。
校园景观作为本土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形象,是一个展示学校自身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平台。乡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使它既融合于当地环境又能凸显其自身的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这个学校和地域的“名片”。
二、新校区景观设计中乡土文化的运用
1、项目概况及所处地域文化特质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校区基地原本是一个农村,到处是农田和农家,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文化成了场地固有的记忆。在其景观设计中,保留了场地原有肌理,显现了场地原有记忆。它倡导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利用乡土文化,挖掘乡土特色,保护乡土资源,尊重场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全国首创的“农村原生态”校园景观。
2、对乡土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某些时候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6)。同样,校园景观中文化的展现也需要有它相适应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设计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是必要的。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农田密布,山水秀美,对此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的利用是设计的一大重点。校门入口处种植两簇芦苇映衬左右,采用乡土化和艺术化的方式处理,别具一格;校园里有层层梯田、鱼塘,田园景观成了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冬到春,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从夏到秋,黄澄澄的麦穗、稻子和各色菜蔬。其设计有机的生长在原本的自然景观中,而原本独一无二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等乡土文化内容,使得其景观也显得与众不同、趣味十足。
3、对乡土建筑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重庆民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着地域特色,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历史的沉淀,形成了独有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文化。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的景观亭、廊、架等都采用当地民居的形式,从乡土建筑形式上抽取和提炼设计元素成了其设计的亮点,使其有机的融合于自然的山水、农作物之间,充满了乡土气息。
4、对本土生活和生产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利用
利用当地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塑造趣味雕塑和进行景观细部处理,是其景观设计中营造乡土氛围的关键手段。校内大量运用了本土原生态石材和生活用具中富有特色的陶罐以及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等乡土材料,通过艺术化处理,将不同元素调和在一起,将乡土材料与现代材料结合,有机的呈现了本土生活和生产文化,体现了乡土景观的艺术美。基于对本土文化的理解,设计师还通过恢复、再现生活场景和劳动场景,激发人们对过去历史的回忆。通过景观雕塑和返聘农民继续在校园内生活和生产劳动,生动直观地呈现了乡土生活和生产文化,设计出生动形象的乡土校园景观,为师生营造一种田园式的氛围。
三、乡土文化对校园景观的意义
乡土文化的利用是校园景观凸显特色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景观彰显生命力的本质原因。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乡土文化,通过乡土文化元素的使用,使校园景观呈现年代美和时代美,凸显人性美和生态美,彰显地域文化。
1、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呈显年代美和时代美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乡土文化,多以乡土材料来表达乡土文化的内涵,如木材、石材、陶罐等。这些本身来自于大自然的乡土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积累,形成一种具有古老感的艺术美,在逐渐附上青苔或者经过天然的风化的同时,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流露出一种深沉的、耐人寻味的年代美。在这个工业化批量复制景观的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越来越趋向于对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和生态景观的的追求,利用乡土文化设计出具地域乡土特色的校园景观,彰显着时代的审美特征,具有时代美。
2、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凸显人性美和生态美
利用乡土文化塑造的校园景观是融合于土地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景观”和“农民生活景观”的复合景观。它是通过人类干涉而得到维持的“二次自然、人工的自然”,它是人类化的自然、家蓄化的景观、驯化的景观、温顺的景观(日,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 编.李树华,杨秀娟,董建军译.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它是顺应自然界的生态景观,不但没有让自然环境产生大的变化,而且还使自然素材和土地条件得到活用,体现了景观的生态美。它充分考虑人的感受,以人的归属感为出发点,是扎根于人性化空间尺度的景观,体现着人文的关怀,具有人性美的特征。因此,这样的校园环境具有亲和力,能让师生感觉亲切,产生舒适感、怀旧感和安定感。
3、乡土文化使校园景观彰显地域文化
利用乡土文化元素设计的校园景观,是让人能够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景观。它将本土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积累、沉淀,增强了地域的个性色彩。它是扎根于地域风土基础之上的设计,灵活运用乡土材料传递着地域的历史和文化等信息,彰显着地域的文化。这样的校园景观才能起着辅助教学功能,才能作为地域的“名片”,才能在整个景观体系中起着指引作用。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乡土资源;应用;积极性;文化内涵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从操作计算机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单调的。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在基于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把乡土资源渗透到课程的各个环节,即以书为纲,但内容却可以丰富多彩。而且,学生在面对乡土资源的时候,其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一片空白地走进课堂的,我们要对其已经了解的知识进行一定的建构,这样知识的掌握才能更牢固,而乡土资源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资源,所有很适合充当建构的素材。
一、丰富的乡土资源
我校地处汤山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小镇,从猿人溶洞到别墅,从温泉文化到新的旅游示范区的打造,这些都是汤山人引以为傲的乡土资源。学生从小接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这些乡土资源伴着他们成长,而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如此多的乡土资源利用好的话,就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信息技术与乡土资源结合是课程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课既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发展最快的学科,从教科书的年年改版就能看出来。而它具有的处理信息的速度感、存储方便、便于创新等方式都在随时随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乡土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把乡土资源整合进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利用这些乡土资源结合各种软件的学习,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处理我们的乡土资源无疑为古老文明与现代技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必须要有它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渗透的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课做成工具书的样子,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而乡土资源的引入,就是课程之“水”。
三、乡土资源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乡土资源的特点就是信息量丰富,从古至今,从经济到文化。通过千百年来的积淀形成的这些资源可以应用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我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阐述。
1.课堂引入
这个环节是课堂的开端,起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的作用。此时,乡土资源可以引入该环节。比如,在讲授PPT制作前,教师展示利用PPT制作的介绍家乡的宣传片,学生产生了共鸣,跃跃欲试。又如,讲授图片处理之前,教师展示一些家乡的风景图片,并作适当的处理,图片变得更美观,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2.讲授环节
教师在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时候利用乡土资源,联系学生的实际,促发学生的热情,唤醒记忆。比如,在讲解图片处理的时候,提供给学生乡土资源的图片,重点讲解在图片上加入文字说明的方法与技巧。又如,在进行Excel讲解的时候,提供给学生旅游资源的名称以及每个景点的价格,让学生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既把难点突破了,又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的旅游资源情况。
3.学生活动环节
学生活动是课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要做到有针对性,不仅让学生获得操作技能,更要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要想达到目的,讨论的对象就十分关键,离实际太远,学生有陌生感。如果太浅,又达不到活动的目的。而让乡土资源参与其中,将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探究文章美化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一段描述家乡美景的文章,要求学生探索如何美化,包括标题、颜色、字体、段落等。学生采用了多种美化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说明美化要做到颜色搭配合理、字体符合文章的意境等,让学生在自身的探索过程中,了解到美化必须做到与内容有关。
四、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对乡土资源的利用
信息技术课离不开上网,而网络是学生快速获得信息的一条便捷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上网浏览与乡土资源有关的信息,达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上网获取信息的章节中,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搜索具有家乡特色的文章、图片、新闻等。学生在上网搜索和浏览的过程中,将对自己的家乡更为理解,同时上网的操作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五、乡土资源为学生创作提供素材
一般信息技术课完成一个软件的学习后,为了巩固学习的内容,发挥学生的个性,都会给出一个主题,由学生自主发挥。而主题的确定一定要具有一定的范围、可行性和针对性。而我喜欢的主题总是跟乡土资源有关系的,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尽可能地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小报制作能够检验学生Word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就让学生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让学生创作一个介绍家乡的小报,可以是景点,可以是文化,可以是历史。把这些乡土资源融入创作中,特色鲜明。又如,幻灯片是用于介绍宣传的好工具,我以《我是一个小导游》为主题,让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制作一个介绍家乡的PPT,要求做到图文并茂,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乡土资源成为信息技术课课后延伸的好题材
篇4
关键词 乡村教育 位育 乡村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the Way to Weiyu of Rural Education
PU Zh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Abstract Chinese society is built on the basis of local community. Rural education provides a pool of talents for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hug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caus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focusing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urrent rural edcuation based on urban model is not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rural area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find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by using the weiyu theory of Mr.Pan and looking for the solutions.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establish weiyu system of rural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weiyu; local cultrue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社会,农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民群体也一直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虽是“乡土的中国”,但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我国教育变成了脱离乡村的教育,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乡村教育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致力于当下乡村教育问题的解决。要解决现实的问题,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去寻求答案。
1 当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受教育主体的不在场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乡村的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学校教育以城市教育为范本,忽视了乡土最本真的教育资源,脱离了乡村的实际,只是一味地教人脱离乡村加入城市生活,这不符合乡村的需要。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课程设置都指向城市教育的模式,乡村受教育的主体不在教育现场。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目标让大多数乡村孩子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升学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脱离乡村生活以城市生活为蓝本的教育内容让乡村孩子脱离了生长的土壤;标准化的课程设置让乡村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留在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孩子们离开家住到学校,乡村家庭和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弱,他们成为不在乡村的“乡村人”。离开乡土前往城市为生活奔波的大部分父母将孩子留给了乡村中年迈的祖父母,长期在家庭生活中“缺席”,祖父母们宝贵的生活经验却在不断更新的社会中急速失去作用。即便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城市,迫于生计也无法承担起传授生活技能的重任,当无法在城市继续生活回到乡村时,孩子们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这些孩子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也失去了在乡村生活的基本技能。
1.2 物质环境的巨大差异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乡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加剧,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基于此,城乡教育差异也变得十分显著。事实上,乡村教育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投入严重不足,基本的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层次不齐流动性大,教育的不公平在城乡教育之间的体现十分突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基础教育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却远远达不到教学需求。
1.3 乡村文化的落寞
在现代化的路途中,乡村社会为城市贡献建设主体,但是在乡村和城市化接轨的过程中,乡村的劣势却不断显现,乡村在无比被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被无情地边缘化。首先表现最为直接就是经济的边缘化,经济的边缘化导致文化的边缘化。
“乡村社会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属于被动的位置,乡村社会的文化内涵在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框架中被隐匿。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民歌、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逐渐从乡村消失,乃至绝迹,代际之间的乡村文化交流已经完全让位于对以金钱为中心的拜物教文化的崇拜。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已经或者正在全然丧失,完全沦为城市文明的附庸。乡村其实越来越多地成了一个地域的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内涵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内涵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与机制。”①
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使得乡村的少年对自己身边文化的漠视,这些文化无法将他们的目光聚集在乡土间,失去了与乡土间的那份亲近,乡间不在是他们乐于生活安于生活的地方了,他们更向往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失去乡村文化的支撑,现代媒体猛烈冲击乡村生活秩序,乡村儿童的父母缺席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本身的错位导致很多乡村孩子不爱读书,厌恶读书。
2 潘光旦的乡村教育思想
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潘光旦先生所处的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但是他针对当时教育脱离乡村的现状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强烈呼吁进行务本的乡土教育,这对于我们现代教育是一种警示。潘光旦先生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以前的人叫做适应,教育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目的自然不能外是。我们不妨进一步的说,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叫人得到位育。”②
2.1 释“位育”
位育看似是个新词,实则出自《中庸》,《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注曰:“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潘光旦先生将这个古老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按照他的理解,位育的概念与西洋生物演化论中的adaptation或adjustment最为相近。“西洋自演化论出,才明了生物界所谓adaptation或adjustment的现象。我们很早(好像是跟了日本人)把他译做‘适应’或‘顺应’。适应的现象原有两方面:一是静的,指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地位;二是动的,指生物自身的发育。地位和发育的缩写,便是‘位育’。”③潘光旦先生认为“适应”强调的是适应者主体对客体被动地调适和顺应,它从根本上忽略了适应者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认识到作为适应者主体的人在“适应”环境、在跟外界交往过程中,同时作用于自身、他者和环境。由此,潘先生认为将其解释为“位育”更为得当。
位育必然存在两个条件:一个是生物的个体或团体,一个是这个个体和团体所处的环境。位育强调的则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协调的关系,个体或团体无法完全征服环境却也不是完全消极地顺从于环境。真正的位育就是生物个体或者是团体如何与历史与环境取得协调。
2.2 求“位育”的乡村教育思想
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寻求位育,“教育的目的不止一个,而最概括没有的一个是促成此种位育的功能,从每一个人的位育做起,而终于达到全人类的位育。其实这最后所达到的境界,教育也大可以不管,因为,如果因教育的努力而人人各得其位育,人类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④而讲求本末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实现位育的教育,“教育虽然是一个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相互感应的过程,从教育的立场说,要教育促进位育的功能,却不能不分一个本末宾主,因为教育的对象终究是人自己,而不是历史,不是环境。我们不得不假定人是本,历史是末,人是主,环境是宾。”⑤
教育作为一种工具在发挥位育的功能时,一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人的自控能力,二是教人正确认识与对待环境,适应环境并做出适度改造。通过教育的功能人的自身素质提高后对环境有了正确的认识,是人与环境之间得到很好的调适从而实现人的位育。
潘先生认为乡村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才,间接原因是教育。“如果农村中比较有志力的分子不断的向城市跑,外县的向省会跑,外省的向首都和通商大埠跑,人之云已,邦国殄萃,试问,地方又安得而不凋敝,农村又安得而不衰落?”⑥人们为何如此轻易地去其乡,原因在于那时的教育是舍本逐末的教育。因为人不认识不了解自己身边的乡土,也便无从产生对乡土的热爱,乡土自然也不值得留恋。没有从乡土中学得脚踏实地的精神,变得盲目淡漠。
乡土教育是一种注重本末脚踏实地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人认识乡土,能在客观上将自己所处的乡土与他人所处地进行比较,进而进到对乡土的热爱,因为客观地认识这种对乡土的爱成为一种有条件、有制裁、有分寸而非盲目的爱。人一旦有了这样的爱,就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乡土,即便离开也会回馈自己所处的乡土,这样便留住了人才保住了乡村发展的核心。
3 实现乡村教育的位育之道
面对当前的问题,必须让乡村教育成为培养乡村人,为乡村发展服务的教育。
3.1 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
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人,在人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必须改变城市模式的乡村教育,在城市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使乡村教育能为人的内心幸福和自由提供更大的可能。
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乡村少年的精神成人。乡村教育应以它独特的蕴涵凸显出对乡村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注,培养他们对于乡土的热爱,拓展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这样的教育目标包含着两层涵义:第一是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给乡村少年同等的国民教育待遇,遵从国家教育方针、追求全面发展国民素质。第二是满足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培养他们对乡村的情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在积极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保持住对乡土的热爱,从而获得个人身在乡村生活中的生命意义。这样,今后不管他是立足于乡土亦或离开乡土都有一个健康的生存心态。这便是潘光旦先生强调的安身立命,实现人的位育的观点。
3.2 重建乡村教育的文化内涵
在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目标后,必须将乡村教育建立在乡土最本真最深厚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它的位育之道。
“乡村建设,就是将乡村建设得适宜于农民居住,让乡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充当稳定与发展的力量。乡村建设,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祥和安宁、幸福快乐,就是要将乡村建设得经济发展、生活方便。”⑦自然层面与经济层面的乡村建设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关注乡村文化价值的建设。
贴近乡土、回归乡土能够弥补我们当下生命的缺失能够满足我们生命本有的需要,只有当置身于乡土的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爱护乡土、理解乡土才能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自身的和谐。当然,乡村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批判需要改造的地方,对于乡村社会乡村生活不能只是一味浪漫地怀想,需要的是在乡村社会适应现代化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生活的内在转向。
建立在乡村自然、质朴的生存姿态上的乡村文化拥有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乡村生存经验,乡村传统与习俗,民谣民歌和那些精彩的民间故事,乡村道德。乡村少年置身乡土,与自然的亲近热爱则成为乡村教育的重要意蕴。
注释
① 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7.
② 潘乃谷 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上)[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2.
③ 潘乃谷,潘乃和.潘光旦选集(IV)[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425.
④⑤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4.
⑥ 潘乃谷,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629-630.
⑦ 贺雪峰.如何进行乡村建设.甘肃理论学刊,2004(1).
参考文献
[1] 余影丽.社会转型期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隔离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2] 乔东华.寻求中国的位育之道――潘光旦教育思想探微[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乡土文化;美术教学;探究
乡土文化立足本土,体现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是课堂,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及个体差异,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课堂注入新鲜内容。
一、结合美术教学的特征,培养学生乡土文化素养
美术作为视觉艺术,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等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美术教学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个人、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加深理解乡土文化,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乡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加以保护、继承、弘扬。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地的优秀乡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喜爱之情,培养其对乡土美术的认同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民俗风情,让乡土文化融进他们幼小的心灵,并能自觉地保护它,主动地宣扬它,由衷地热爱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二、引进乡土艺术活水,创新美术课堂教学
乡土美术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剪纸、刺绣、泥塑、脸谱等种类极多,贯穿了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想象,它原始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对少年儿童审美的启蒙。易动手,有装饰味、有情趣,符合学生追求个性的心理,符合他们由单纯到复杂的认识过程。
把各种艺术形式乡土艺术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建立具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领略家乡的特色,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丰富美术创作的表象,积累素材并开展活动。如,参观家乡古建筑,让学生踩着石板铺成的道路看看古建筑高翘的屋脊、精致典雅的木门窗,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感叹祖先的聪明、勤劳与伟大。让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画一画《我的家乡》,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家乡建筑的风貌,构图丰满,线条流畅,风格古朴。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感知乡土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孩子们坚强勇敢的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并把这些活动与美术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渗透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去,形成富有乡土文化特色的优秀教学活动。
三、让校园文化与乡土文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乡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欣赏、审美能力。开展形式多样、乡土特色浓厚的校内活动,如剪纸、刺绣、泥塑、脸谱、根雕、竹编、香包等。收集当地的民歌、山歌、童谣等配上图画,以绘画或手工的形式表现民风、民俗。用有乡土特色的剪纸、编织、装饰画、雕塑等民间工艺,表现逢年过节踩高跷、耍狮子、舞花灯等民俗活动。这些特有的乡俗活动与民艺活动都是极好的乡土资源,都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美术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增加学生学美术的实践机会,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可以通过走进家里去寻找布老虎玩具、虎头鞋、年画等,把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去最直接地欣赏感受;可以在大自然中去找寻,那里有画栋雕梁、有石刻砖雕、有威武的门神,还有神秘的佛像……把它们带进我们的课堂,也是学习乡土艺术最有效的方法。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和艺人们一起玩泥巴、做陶罐、捏泥人,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总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乡土美术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加深了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成为乡土文化的继承者、学习者、实践者、创造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格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教育者要根据乡土资源优势,结合美术课程的要求及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主动地学会开发与利用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n程资源,完成有特色的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篇6
侗族大歌,侗语名称叫“kgallaox”,可分为4种类型:大歌、小歌、礼俗歌和叙事歌,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歌形式,是该民族民歌中合唱歌曲的总称。侗族琵琶歌根据内容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其歌唱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远。琵琶歌唱词体现了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是研究侗族社会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重要资料。侗族琵琶歌是侗族大歌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把二者统称为侗族大(琵琶)歌,更有利于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它们进行统一研究。侗族大(琵琶)歌的动听的旋律和深厚的原生态文化意义,近年来倍受国内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这些学者和专家们主要从音乐形式、保护和传承的方法及意义、以及文化内涵等视角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张贵华、昌利萍、陈娟、肖育军、何家国、罗卉、吴海清等等主要从音乐形式、伴奏、演唱形式等角度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的和声特点,以及多少部特色。
张贵华和昌利萍都强调侗族大歌优美旋律和多声部和声是纯自然天成的天籁之音。陈娟主要研究了洪州琵琶歌的特殊发声方法。肖育军主要从表现风格、伴奏形式、音域、演唱形式、声部等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何家国主要从濒危民歌保护角度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现代性”选择方式。罗卉主要从表演形式、伴奏形式和音乐形态,以及侗族琵琶歌的衬词特征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吴海清从历史文化渊源、结构特征和调式音乐特征等方面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王云庆、龙登华、胡艳丽、曾羽等从保护和传承的方法以及意义等角度研究了如何从保护侗族大歌,并传承这一原生态文化形式。谭厚锋、肖丽娅等从生态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原生态文化内容和特点。谭厚锋从侗族大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文化生态元素,以及历史发展渊源等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具体内容和历史发展轨迹。肖丽娅从原生态文化艺术角度研究了侗族大歌,认为它是伴随着侗族社会而形成的一种蕴涵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张贵华、何光渝、熊然、何家国、潘明栋等主要从文化学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张贵华认为,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是侗族琵琶歌文化艺术形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侗族琵琶歌主要负责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何光渝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音乐文化。熊然主要从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方式等角度研究了琵琶歌,认为它是侗族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石修堂等从语言学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石修堂主要从语篇主位推进模式的衔接特征维度分析了侗族琵琶歌的语言特征,也从及物性角度分析了侗族琵琶歌的语篇特征。石修堂、姚瑛、李毅从比喻视角研究了侗族琵琶歌的认知操作在侗族琵琶歌中的构建功能。以上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侗族大(琵琶)歌的特点,但是到目前为止,少学者从翻译策略视角,尤其是从原生态文化特征视角研究该民歌的英译策略。因此,为了进一步更彻底科学地研究、保护和传承侗族大(琵琶)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侗族大(琵琶)歌的英译策略,让更多的国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侗族大(琵琶)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科学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琵琶)歌和侗族文化的目的。
二、侗族大(琵琶)歌的原生态文化内涵
“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与西方一种全新的文化保护行为相关。早在20世纪初,北欧许多国家出现了一种保护乡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运动。其宗旨是,以一个特色文化乡村为核心,将其视为一个活态的天然生态博物馆。同时“原生态文化”一词的出现,还与20世纪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全球性保护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的双重遗产的“世界遗产”名录与保护运动相关。所以“原生态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具有自然生态性,是民族民间的文化,是与民族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俗融为一体的,是非职业非专业的,非城市化非商业化的文化。原生态文化是生活中的文化。它按历史传统,随时令和民间习俗演变,并在特定的文化时间和空间中展现。因此,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内涵是学术界普遍认为的原生态文化特征。从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特征看,侗族大(琵琶)歌内容所反映的是地道的原生态文化,因为它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创作,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礼仪以及乡土环境的民歌,是独特的侗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大(琵琶)歌英译过程中必须恰当处理其原生态文化相关内容,才能达到科学翻译的目的。
三、侗族大(琵琶)歌原生态文化英译策略
自然生态性、民族性、民俗性和乡土环境等内涵是侗族大(琵琶)歌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是侗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社会实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礼仪以及乡土环境,是独特的侗族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侗族大(琵琶)歌英译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恰当处理这些原生态内容,对侗族大(琵琶)歌英译的成功与否具有重要影响。(1)火焰闪闪,在仙界,去到仙界遇雌火,去到龙滩,遇雄火,雄火拍身,变火种。得了火,火得了,章良接杆,去取火。章良取火,章妹点,章妹点燃篝火,众人烤火多暖和。(2)拨响清脆的琵琶声,它是我心上的歌词,好心的姑娘们啊,请开门把我们相邀。月儿进了云霄,老人上楼已经去睡觉,是哪方动听的琵琶弦,把我们的心弦缠绕。假如天上没有月亮,就看不见大树的阴影;假如田里没有鲤鱼,就看不见田里水变浑;假如这家没有姑娘,怎么会传来这动听的房车声,姑娘呀,快开门吧,我们是远方的客人。天上出了月亮,才有伴着的星星;田里有了蚌子,才有红眼的鱼群。要是你们的琵琶不响呀,我们的房车又怎么会弹琴。请进来吧,远方的客人,我们同坐到鸡叫,陪伴到天明。例(2)是侗族大(琵琶)歌中的一首“坐夜歌”。它的主要内容是,在侗族地区,每当夜幕降临,男青年三五成群弹着琵琶走街串巷去寻找姑娘们行歌坐夜,姑娘们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某一个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线、绣花,等待着小伙子们的到来。歌的开头是小伙子们唱的扣门歌,接着是姑娘们唱的应答歌,然后是小伙子们唱的开门歌,最后是姑娘们唱的迎宾歌。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一唱一和,行歌坐夜,互相表达爱慕之情,并找到各自的心上人。“坐夜歌”表达了侗族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因此,英译过程必须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该方面文化习俗。
四、结语
篇7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 一) 莫言作品中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 二) 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 三) 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篇8
关键词: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
Abstract: The local flav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the common voice of the garden sector. In plagiarism landscape design even apply the pattern has become a moment and low-level design of the garden community. Plant landscaping calls for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s potential in the trend.Key words: native plants; create; local characteristics; garden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4-0020-02
前言: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特定的自然选择的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本文所论述的乡土树种仅指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的高等植物,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
1 乡土植物与地方特色园林景观
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一般以地区划分,指在城市所在区域内固有的,非引进的,能很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并生长良好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乡土植物能表现强烈的故土情怀。
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景观要求在充分理解当地自然景观和实地环境特征的基础上,表现地方文化,以生态设计为手段,营造适合当地生长的特色植物群落结构。以植物构成城市园林景观的主体,创造植物绿量高的园林环境,给大众一个空气清新,在城市中享受自然的良好景观场所。
2植物多样性与园林地方特色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悬殊,土壤变化也十分明显。就植物生存的生态类型来看,有荒漠、草原、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雨林等各种不同类型,在这些区域里,既要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种苗,又要努力提高植物种类多样性。
2.1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应是当地的特色树种。乡土树种苗源多、易成活,能够降低绿化成本。采用不同种类的乡土植物有机组合搭配,不仅起到了绿化、美化作用,还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较好地反映该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使城市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
2.2在城市绿化的灌木及草坪地被植物选择中也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地方物种,不应一味地从外地引进。再者,在引进异地植物时要注意把握好度。虽然外来植物在丰富绿化材料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在植物材料比较缺乏的地区,其作用更为显著,但是过分引进外来植物会造成本地物种的减少,常此以往,民族特色及地方特色将消失殆尽。
此外,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体现当地植被群落特征。园林设计师应充分了解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在园林中选取典型的群落进行艺术再现,从而在整体上反映地方风貌。这样,每个城市,至少每个地域的城市在园林植物的总体选择上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并且通过城市绿地的多种生态条件和城市小气候对当地物种进行广泛的栽植,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不同地域的城市绿化植物则形成一个相当丰富的物种群体。
3 利用乡土植物营造地方特色园林景观创作途径
植物造景摈除标准化模式,遵从造景主要原则,走本土特色道路,一般可以从以下创作途径着手。
3.1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
3.2 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时间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园林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隶属于文化艺术的范畴。
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2.1 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
3.2.2 结合诗歌、画理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3.2.3 乡土植物景观和设施景观相结合表现文化性
植物文化的表达除了依靠植物本身之外,还需要其他因素,如建筑、山石、园林小品等作为配景才能更完善。荷为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色泽清丽,花叶均有清香。当荷叶枯萎的时候,叶下的藕还生机勃勃,所以荷象征着坚贞的精神。苏州拙政园留听阁借残荷象征坚贞,并从建筑上予以呼应,阁内有银杏木雕,图案中松、竹、梅生机勃勃,鸟雀欢悦,这些都是傲世、坚贞和生命不息、精神不败的写照。竹为禾本科植物,枝干挺拔秀丽,竹节坚韧硬朗,竹叶四季常青,它象征着坚忍不屈,高风亮节的操行。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在庭院角落,花窗之外栽植紫竹、方竹、凤尾竹等。这些竹子或以花窗为漏景,或以粉墙为背景,如入画境,令人不禁想起古人咏竹的诗句。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饱含着文化意味。亭台楼阁因植物的点缀而变得生动且富有灵性,植物文化则在亭台楼阁的烘托下缓缓散发出来。乡土植物与雕塑的结合,可以使无形的植物文化变得更加直观,更易使观众领悟到其中的内涵。
3.2.4 乡土植物提炼出装饰图案的应用
植物形象被提炼出图案而运用到园林中也可以表现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造型上选择如龙柏、龙瓜槐等龙形枝条的园林植物,在模纹花带种植设计上考虑选择罗汉松、五针松等“龙”形图案,暗示龙城、龙舟文化。其次在人们审美情趣上,选择符合大众人性化要求的植物。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禾本科竹类植物,斑竹、佛肚竹、罗汉竹、凤尾竹,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品味,形成竹景婆娑,摇曳多姿的人居环境。此外还有“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的松科植物;“桅子为禅客”的桅子花;“惟有暗香来”的梅花;“雪后无颜色,凌寒见此花”的茶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梧桐等勾动居民情趣与诗兴的植物材料, 诗兴析出一点文化的品味,造就一种儒雅氛围。。
3.2.5 乡土植物与自然景物的组合
中国古典园林常借自然景物来凸显植物景观意境。自然界的风声、鸟语、流水、斜阳、日光、晚霞,在古典园林中都是表现诗情画意的背景元素。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
借用各种花木的时令及四季景观的变化,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植,达到四季有景。如桃李报春、夏榴如火、秋桂飘香、冬梅斗寒突出季相特色。特别是利用秋叶树种的叶色变化,创造出秋天的烂漫,绚丽多彩,使人耳目一新。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它又非常巧妙地解决亚热带地区夏季阳光直射、酷热难当,居民乐于在树林下遮荫避暑;而冬季严寒、居民渴望阳光,体验大自然的恩赐,不啻为一种人性化的景观植物设计。秋叶植物可选择:枫香、银杏、马褂木、红枫、三角、红翅槭等。
篇9
关键词:园林设计;乡土景观;本土文化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注重园林景观的外观美,更追求其内在美。城市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当代都市人对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具有强烈的回归意识,人们将对乡土的眷恋之情寄托在室内外环境空间当中。城市园林景观作为城市人们休闲游览的场所,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加大对乡土景观的合理运用,有利于创造环境的“原始化”,营造出“返朴归真”的心态和氛围。
二、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原则
1.尊重本土自然,提高生态效益
乡土景观有的直接对原汁原味的景观保存和延续,有的对原生态景观稍作艺术化处理,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加大对乡土景观的运用,可使景观走进自然,接近原生态。目前有的城市园林设计中大量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片面追求景观效果,不但使营造出的景观毫无生气,让人们产生审美疲劳,而且还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大降低了设计的品质。而乡土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与当地居民已有一种契合、互动的干扰关系,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大对乡土物种的保护和利用,可增强物种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生态的平衡。
2.保持地域特色,提高可识别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性特色,有着与其他城市相区分的某些特性。而乡土景观来源自然、乡村、生活,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通常都具有淳朴的地方性和传统性,没有城市景观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大,如各地民居、宗祠、庙堂、集市以及少数民族聚落等能够长久地留传下来,是因为它们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色彩。所以城市园林景观对乡土景观的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地域性特色,深层次发掘其地域文化,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
3.控制建设费用,提高综合效益
在乡土景观园林设计时,应尽可能地以最少的人工、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的生态过程,创造最佳的景观效果,应结合乡土景观的自身形态和特色,减少人工特意雕饰,这样既可减少园林景观建设的费用,又可提高其社会可接受性,取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城市园林设计中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方法要点
1.巧妙利用传统材料和新材料
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一些地方传统材料、结构与构筑方式已被逐渐替代,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挖掘仍具有实用价值的地方材料及建造工艺,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是当代乡土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植物、石材、木、砖、陶等传统材料,赋予乡土大地的衷情,是许多现代技术与材料无法企及的。所以在新乡土景观设计中,应该优先选用地方传统材料,这样能使景观便于与周围环境协调,易于使用传统工艺,也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再现稻草、枯木、老树等乡村传统材料,形成园林现代新形式,别具一番风味,形成回归感。
虽然在乡土景观设计中提倡使用传统材料,但在现代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难免会用到塑胶、玻璃、不锈钢等新材料,所以在设计中应加强二者的融合,使它们在构造、布局方式、质感、色彩、形体等方面产生一种动态的平衡,取得多样性与整体性、本土与外来、传统与创新、乡土性与现代性等对立体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塑造特别的景观效果。
2.合理的色彩表达
乡土色彩大多比较简单和朴素,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色彩处理,依靠周围的山川地理、自然植物及民族的人物服饰、民俗民风就可将环境点缀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乡土景观设计中应沿袭乡土朴素自然的性格,大多采用素雅的色彩,巧妙地运用补色关系,靠各种材料本身颜色和质感来体现景观的特点。园林建筑的色彩多以白、灰、黑、褐为基本色调,这些可通过材料本身的色彩来表达,另外在装饰中加上红、绿、黄等辅助色,取得最佳的整体效果。例如江南地区的亭、廊、水榭等建筑以青砖黛瓦的淡雅色彩配以各种精美的雕刻,形成一种清丽高雅的建筑艺术格调;而北方乡土园林建筑的色彩则以灰墙和灰瓦居多,体现粗犷、厚重的风格。
3.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园林的乡土景观设计中,除了取得良好的视觉审美效果和生态效果之外,还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乡土景观设计时可通过恢复、再现、关联等手段塑造传统场所文脉的“原型”,激发人们对过去的历史和文化的回忆。设计中不仅要表达景观的表层文化,包括外在的形式、空间布局、传统符号、材料的使用、色彩的变化等可视、可触、可感的文化,更要挖掘深层文化,通过在乡土景观中纳入地域元素和符号来反映某种特定的社会心理、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哲学意识、审美情趣等,取得普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乡土景观设计中不仅要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还应适当地借鉴外来文化,通过与本土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选择,来促进地域文化重构,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融汇了外来先进文化成果的地域文化新形态。但同时也要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简单的复制,而应深刻地理解和体验乡土景观元素的韵味,有机地、自然地将其融入整个创构中去。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城市建设与改造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给地区乡土环境的改善设置了一个起点,为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城市的整治创造了契机,也为对园林设计师研究和创造乡土景观提供了舞台。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乡土景观规划设计保持地域特色的同时,还要关注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关注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地区的全面进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现乡土景观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乡土文化 课外学习资源 中学教育
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积累编制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其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收集学习有关文献,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各组制订计划,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2015年11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教师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