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基层地震部门承担着广大基层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任务,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大部分基层地震部门存在着经费和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因素,同时又面临着个别地区群众知识接受能力差、交通不便等困难,他们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就更为艰难。而且,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了解到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在此会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1.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不面向群众,总是搞突击宣传
开展宣传活动,其基本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推动防震减灾工作,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地震应急应变能力。所以,要求宣传必须要面向群众,不能背离群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宣传作用。同时,在宣传过程中,老是搞突击宣传,这样将会引起群众误解,导致社会恐慌。
1.2 总是用古老的宣传途径,不与时俱进
在防震减灾的宣传途径中,总是采取发传单、摆展览板等简单方式来进行宣传的。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要从过去这些落后的方式进化到互联网等先进的方式中。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易被人民群众接受的宣传途径,才能扩大宣传范围,从而达到宣传效果。
1.3 总是不结合实际情况
在防震减灾的工作中,大部分地区都不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宣传,而总是盲目的进行模仿,所以,要想做好防震减灾的工作,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宣传工作,这样才能使得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得以更好的发展。
2.我国防震减灾的宣传措施
地震灾害固然可怕,但是更加可怕的是人们面对地震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应对常识。因此,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必须加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2.1 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结合“内紧外松”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坚持“预、防、救”三大体系一起抓,树立震情观念,切实抓好震情短临跟踪和地震应急工作,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组织学习地震法律、法规常识和防震、抗震的应急预案,强调在此项宣传工作中,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向人民负责,掌握好“内紧外松”的原则,积极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和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使社会公众了解地震知识,掌握地震避险技能,提高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同时在宣传中避免产生负面影响,让人民群众理解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正常工作。
2.2 重视震害防御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抗震减灾能力
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强化抗震设防宣传,将抗震设防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纳入管理程序,大力推进农居安全工程。抓好“三网一员”建设,调整充实防震减灾基层队伍,强化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灾情速报员和地震宏观监测员的培训,印发助理员、速报员和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手册。“5.12”汶川大地震后,国家号召各级政府、地震部门和所有与防震减灾工作有联系的部门都要建立起正常的应急联系渠道,健全地震应急数据库,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确保信息畅通、指挥高效、组织得力。各行业、各单位都要排查各自的防范重点,针对大型电站、铁路、输油管线等重要设施、重点单位,绘制应急抢险地图,确保一有震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相互取得联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最大限度降低损失。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地震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全国上下都加强了地震知识的宣传力度。防震减灾工作是为社会提供地震安全服务的工作,是为党和人民“站岗放哨”的工作,地震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3.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采取的对策
3.1 争取基层各级领导的支持, 与其他部门协同开展工作
地震宣传工作本身社会性强,工作量大,难度也大,基层宣传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关键在于能否得到基层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地震部门首先需要的就是做好基层各级领导的宣传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真正重视起来。其次,如果与基层其他部门协同工作,工作难度也会大大降低,事半功倍。这需要地震部门平时与计划、财政、建设、水文、地质、矿山、气象等有关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可以动员他们当中的工作人员参与一部分地震工作。因为,这样既达到了宣传目的,又节约了经费,还提高了群测群防的科学性。以协作部门为目标,坚持长期、广泛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加强横向联系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2 根据基层及农村特点,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对地方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立足于当地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3.2.1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宣传形式多样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例如,可利用有线广播、文化站黑板报、农业科技知识宣传栏等。然而,一部分县、乡村在学校还建立了宣传网,这就可以利用乡土教材、宣传挂图、板报、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首先加强对学生的宣传,这样达到的效果就更为明显。
3.2.2 宣传时间可选择庙会、赶集、传统节日等机会,还要注意在宣传科学的同时适度抵制群众的迷信观点,以免产生争论,工作适得其反。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针对本地区地震危险性的不同而采用适度的语言,要防止利用群众恐惧心理夸大地震危险性来吸引群众注意的做法。
3.3 宣传内容要以普及和实事求是为主
考虑到群众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宣传内容要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为原则,简明突出,以普及为主,易被群众所接受,切忌片面性,以偏概全。另外,绝对不能拿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加以介绍,从而引起群众的猜疑和多虑,让群众产生误解。宣传讲究实事求是很重要,宣传要根据本地的实际震情,不适当地夸大本地震情或不考虑地区地震活动实际水平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宣传内容要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要以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地震前兆、谣言对策、民居抗震设防等方面的内容为主,从而易于被群众接受。
3.4 充分发挥业余地震观测员的宣传作用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震工作的一大特色,如果能充分发挥业余地震观测员的作用,将会起到以点带面的显著效果。大部分业余地震观测员都十分关心和热爱地震工作,通常都有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在基层分布范围广泛,只要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培训,他们就会带动一片产生很好的社会宣传效果。有很多业余观测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优秀的地震工作者。作为基层地震部门,要多多支持他们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宣传工作中的带头人作用,这对于基层的宣传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基层群众具备了地震知识,就能为震情趋势判断等工作提供实际材料。
3.5 提高基层地震宣传员的素质
基层宣传工作面临很多困难,所以要求宣传员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努力适应当前宣传理论、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想和观念,适应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需要。由于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针对性,涉及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当前基层地震部门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大部分是以自然科学或是自学为主,所以地震宣传员需要在掌握地震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社会学知识,把提高文化水平作为自身提高的首要因素,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能力素质,逐渐学会运用现代宣传方式,从而满足将来工作发展的要求。另外,基层地震部门要重视提高宣传员及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可以结合工作实际,定期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班或开展宣传大比武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更上一层楼。
4.结束语
地震灾害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灾害,需要全人类共同应对。目前地震科学的发展还处在艰辛的探索阶段,需要全世界地震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共同攻克地震科学难题,应对地震灾害危机。因此持续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因此,熟悉科学风尚,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防止种种不正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萌生,也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乡镇 动物防疫 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一、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动物防疫队伍青黄不接
从本地已有的资料看,一是乡镇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乡镇兽医的年龄30岁以下的很少,以40~55岁的居多;二是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由于体制等问题,基层兽医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新鲜血液难以补充,影响了工作开展;三是基层防疫人才缺乏,原有防疫人员不能适应疫病防疫技术发展要求,而新防疫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基层防疫人员素质不高,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文化程度偏低、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的意识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生活,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干部还兼做其他事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发展后劲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体制改革后组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从人员情况看比较复杂。有从事多年兽医工作的老兽医,也有兼职的或不懂业务知识的人员,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影响,难以吸收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业务培训较少,素质低,专业技能难更新,致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难于胜任新时期防控动物疫病工作。
2.基层动物防疫难于监管
在农村,畜禽养殖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使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难以全面推广。现行的动物防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制订的动物防疫策略、技术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监督执法强制手段不够,不能有效打击阻挠、抗拒强制免疫现象。近年来,为鼓励农民养殖致富,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如能繁母猪、新建或改造场区建设、奶牛等补贴,将这些补贴直补到养殖户手中,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但是未能与强制免疫工作结合起来,有的养殖户拿了政府补贴,仍不按照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等工作,出了问题还要求相关部门补偿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赔偿,就到处上访。发生疫情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现象严重,病死畜禽依法处理难,传染源难于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动物防疫执法困难。
二、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对策
1.加强宣传,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
加强宣传,加强监督和管理,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要认真宣传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要帮助畜牧兽医站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票证管理制度、防疫注射规程、检疫规程及动物检疫员管理制度等,通过有效的制度促使其搞好自身监督和管理,使检疫执法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逐步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良、精干、高效的队伍。
2.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工作
让广大基层防疫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及时更新,提高对兽医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首先,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兽医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一方面促使基层兽医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另一方面形成广大群众对执政兽医的信任和有效的群众监督;其次,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每年由财政解决一定培训资金,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对于从事畜牧、防疫、检疫、兽药执法以及兽医诊疗等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加强法律及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三,要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疫病防治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集中培训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在培训的过程别要密切联系大专院校的知名老师,定期强化对基层防疫队伍的培训。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旧知识的更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3.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
村级防疫员队伍作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在整个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要按照要求制定《乡村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以乡镇为单位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和防疫工作协议书,实行合同化管理,量化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将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加挂畜禽标识、建立防疫档案、监测和报告动物疫情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将工作绩效与经费补助挂钩。同时,实行动态管理,防疫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乡村防疫员队伍。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技术装备
由于基层兽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装备、技术手段落后,使得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因此要提高动物检疫队伍的战斗力,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检疫队伍,而且还要用先进的硬件配套设施加以装备。要多项投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基层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如必要的通讯储运设施、影音取证工具,分析检测仪器、快速检测设备和检疫行业标志服装等,各级政府应将此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尽快改善目前基层检疫部门技术装备落后状况,以适应现代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5.建立强有力的考核用人机制
将动物防疫考核结果记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能有效督促政府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投资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搞活用人机制。坚持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积极吸收有知识、有经验的畜牧兽医人员进入基层防疫队伍。要实行考录制、聘任制、合同制等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保持队伍的应有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广春.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J].今日畜牧兽医. 2006(06).
篇3
按照XX县防震减灾局关于《20XX年度乡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考核分解表》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局一年来抗震救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召开有关会议,调整了水务局防震、抗震指挥部组成人员,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定期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及时向防震减灾局报送相关材料。今年以来局机关专门召开3次会议,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应对地震等灾害突发事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三、落实责任,及时预防,加强信息管理
制定《XX县水务局20XX年防灾救灾演练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震抗震指挥领导小组,以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充分发挥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的作用。深入进行防震减灾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地震,汛期灾情发生,将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今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按市水务局要求,为了预防地震突发事件,专门安排4人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向市局和县上报送情况,利用电台、电话、对讲机、手机、山洪预警平台,建立健全了各项联络体系,确保地震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无阻。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加强了值班人员培训,加强了水库、大坝、供水站的监测,开展综合防震减灾应急演练2次,值班人员培训4次。
四、震害预防
一是:我局利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强化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我局灾后重建项目和常规项目86个标段、投资近7个亿,工程设计按现行设防标准设防;各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站按农居抗震设防新标准设计。三是:应急救援: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水库、供水站、大坝应急检查,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重点是水库、大坝预案的落实,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少。
五、加强学习,提高效率
篇4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本局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精心开展“自选动作”,并对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等途径,认真梳理和排查班子和班子成员自己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重点在“治治病”上下功夫,认真加以整改。目前,正在做好民主生活会前的准备工作。
二、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民众防震减灾意识
一是利用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科技下乡等时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提高民众防震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是利用展板、挂图、宣传图册、咨询等形式普及《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宣传抗震设防知识,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震意识。
四是抓好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
今年1-6月,共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活动4次,展出地震知识挂图30余幅、展板3块,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近1万多册,接待群众咨询100多人次。组织中小学校教师代表28人参观了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台,全县各中小学校均开展了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全民防震减灾意识。
三、认真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工作
为切实做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行政审批工作,本局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办事公开制度”,印制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审批流程图》和《办事指南》,礼貌待人、热情服务,并对服务对象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严格按程序、按流程积极主动地为项目业主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今年1-6月,我局共受理抗震设防行政审批项目43个,设防面积达到15.7万平方米。
四、加强宏观观测点管理
对已建立的5个宏观观测点进行了不定期巡访,了解观测员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帮组他们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确保了正常运转。
五、认真开展“美丽•清洁城乡”活动
按照全县开展“美丽·清洁城乡”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认真开展卫生八里街责任区和驻村的清洁活动,确保了责任区和驻村联系点的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本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利用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十月科普大行动等为契机,继续开展好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3、做好日常抗震设防审批工作和地震宏观观测点的管理工作。
篇5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要认真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科学抗击灾害,以科学观念来搞好地震防范工作,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近期工作日程。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宣传,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把防震减灾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为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招商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及各科室科长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局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协调、灾情上报、信息传达等工作。
二、认真排查,防患未然
对各科室、会议室等办公场所进行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重点排查,排查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短时间不能处理的,要将人员进行有序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
三、搞好宣传,稳定民心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局学习防震抗震知识,广泛开展地震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防震抗震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必须坚持科学的防震减灾工作原则,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在工作中防止地震信息处置不当而引起不安;要防范谣传,一旦发生要立即采取措施迅速予以平息,保证干部职工的情绪稳定。
四、灵通信息,严肃纪律
对防震减灾工作要实行定时上报制度,每日下午5时汇总上报当天防震减灾工作情况。保持信息畅通,保证24小时开机,并上报固定电话联系方式。同时,要加强值班,安排每日值班人员,严肃纪律,密切关注动态,一旦发生震情及时上报,快速防范。
局领导小组负责人要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对防震减灾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干部职工坚决予以批评、教育。
五、防震减灾工作要点
1、迅速了解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采取措施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加强控制,防止灾害扩散,减轻或清除污染危害,确保机关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3、及时了解、收集宏观异常,捕捉更多的地震前兆信息,并及时上报。
篇6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案例 应急管理 政策建议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地震在所有的灾害中造成的损失最大。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洋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因此,我国的地震十分频繁。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突发灾害的发生,但是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减少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一、案例
我们以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为例看一下灾害受损情况。
1.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介绍
东京时间2008年6月14日上午8时43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最大震度达6强(日本标准)的内陆直下型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岩手县内陆南部,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其中,岩手县奥州市和宫城县栗原市的震度达到6级强。余震发生420多次,摇摆强度与阪神大地震相当,是日本观测史上地震加速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2.9万多户停电,3800户断水,75所学校设施受损,13人死亡,10人失踪。
2.中国汶川地震介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此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总共已超过8万人,不可计价和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未入统计,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占总损失的七成,地质灾害发生1.2万多处,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因此破坏性巨大。
这两次地震都使得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及生命线遭到破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是直下型的,震级比中国小,但我国所遭受的损失是惨重的,究其原因固然有我们反思的地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做出了明显的成绩,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国的救援工作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肯定,但是目前我国的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中国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目前,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大部分省市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已基本完成。日本的灾害对策法律共53部,按照内容和性质分为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紧急对应相关法、灾后重建和复兴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五大类。因此,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条例多,法律少,灾害管理组织和规划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健全。
2.保险机制
(1)缺乏保险机制。我国基本上没有地震险,并且在其它大部分可能涉及的险种中,地震险也被排除在外。比如,在房屋险、财产险中,保险公司不赔偿由于地震带来的这两种财产的损失。只有寿险、个人意外伤害险可能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但也要看保险公司的合同规定。我国的灾害损失远大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巨灾保险赔付数额及风险转移上还远不及发达国家。
(2)缺乏国家的支持。我国巨灾保险业务的经营模式是商业化模式,保险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精确的巨灾风险评估技术,巨灾承保能力有限。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巨灾保险不是保险公司所能承担的,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协调。
3.应急物资
(1)数量不足。地震发生后,一方面,由于灾区受灾可能非常严重,致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灾区需要大量救援与生活物资等。另一方面,由于震前国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中央储备库中物资数量不足。因此,需要同时从全国各地调运物资,运输路程远,时间长,应急物资数量不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2)种类不足。目前,我国储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是食品,其中水的供应仍然比较缺乏,医疗、防疫、救生器械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救援的需要。并且由于灾后交通不便,有些手术需在野外进行,与之配套的野战手术车也严重紧缺。其它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妇婴用品,衣物等也存在着不足。
总体来说,目前,国家储备物资调配仍然捉襟见肘,国家物资储备库也并未充分展现其战略意义,国家物资储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仍然欠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物资储备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4.震前预报
目前,中国内地尚未建立规模性的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系统,仅在少数重大工程中建立了小规模的地震报警系统或地震人工紧急处置系统。其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此后,秦山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也相继建成了类似的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2007年,冀宁输气管线也建立了地震监测与报警系统。而日本拥有全球首个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与日本相比我国还相差很远。
5.应急指挥系统
目前,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多分布于相应的行政系统,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要由地震系统建立,水灾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由水利系统建立,这些并非属于政府的综合性应急指挥系统。所以,如何发挥各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使其成为综合性救灾指挥系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作为应急指挥中的情报体系,更应该统一化和标准化,使灾害发生时,各部门的灾害情报都能汇总到应急指挥中心,有效地进行救灾抢险的指挥和调度。
6.教育体制
日本为了增强国民的防灾意识,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训练日,建立了相关的培训制度和协作体制。地方政府免费提供防灾手册,学校开设防灾必修课,企业和家庭平时备有必要的救灾食品和手电筒等物品,防灾知识做到全民皆知。而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防震减灾管理体系,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等,缺乏具体、统一、标准的明文规定。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防震减灾教育还不够健全,没有普及。
7.避难场所
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将大部分土地用来做楼盘开发,很少考虑公益性的设施,在居民点和附近设立的一些小公园和小广场,也只是用做休闲的,没有考虑特定时期避难空间对于居民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在地震来临时没有避难场所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幼儿园、各学校体育场、各类主题公园、大小广场、绿地等,虽有避难通道,但没有标示出避难场所的名称、面积、容纳的人员数、交通通达方向、收容居民的地理范围。因此,地震来临时会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1.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
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地质状况,按地震易发性分门别类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国务院防震减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基本计划:发生警戒宣告时关于国家防震减灾的基本方针,防震减灾强化、应急计划,综合防灾训练;指定行政、公共机关,防灾会议,特定的民间组织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强化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灾害发生时能够紧急利用的设施,大型防震减灾训练等;市街村的防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应急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大型防震减灾训练。
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按下面顺序以各种计划为基础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连续观测,气象局发现异常现象,观测信息,气象局向中央汇报地震预知情况,宣告警戒,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要高度重视常态下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建设,强化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
2.完善物资储备体制
借鉴日本的经验,按最小单位街村确定避难场所、储备救灾物资。救灾物资的储备也可以利用街村内的商店、药店等。物资的储备要由专人负责,既要保证一定的库存又要及时更新避免浪费。开展必要的防震演习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国民的防震减灾素质,在全国普及防震减灾教育。
3.完善法律体系
要建立建筑基本法,依法解决建筑中的各种问题。要严格审查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施工现场要严格检查,提高各种建筑物的抗震性。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应加以翻新、加固、甚至进行重建。要建立灾害保险法,落实巨灾保险机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通过投资的形式依法得到保障。建立灾害管理组织法,依法实行灾害救助工作。
4.应大力投资研究、建设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健全预警网络及社会预警体系,将预防与应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预警在预防与应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开创政府应急信息化建设,尽快提升我国的地震测报速报水平。
5.规划应急避难疏散路线和场所
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商场、图书馆、学校、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并标明疏散标志,避免混乱、拥挤、堵塞等事件。在选择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时,面积要开阔,高大建筑、电线,地下管线要少。避难场所可以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如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等,且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以利于群众迅速到达。
四、结语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此要充分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虽然我国在防震减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体制。只要不断地吸取各国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防震减灾体制才能建设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岩手•城内陆地震[EB/OL].
[2]赵亚辉.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EB/OL].
[3]杨华.日本防震减灾经验借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19-26.
[4]杨东.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8,(5):95-97.
[5]谢世清.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位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8,(60):18.
[6]刘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30):52-55.
[7]我国将建地震预警示范系统 预计下半年启动[EB/OL].
[8]滕五晓.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3-328.
[9]日本重大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与技术措施研究[EB/OL].
篇7
按照谋事要实的要求,谋划防震减灾发展战略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地震部门必须始终坚持防震减灾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体现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把减灾成效作为衡量和检验自身工作的标准。
从全面深化改革来看。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积极采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按照中央要求完成好改革攻坚的各项任务,在发展中解决事业发展的问题,用改革的办法破解事业发展的难题。
从全面依法治国来看。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地震部门贯彻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为促进行业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要按照国务院要求,做好“三单”清理工作,确保防震减灾法定职能的全面履行。
从全面从严治党来看。局党组必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将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防震减灾各领域各层面。
按照创业要实的要求,促进防震减灾改革创新
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促进行业治理现代化。要更新防震减灾治理理念,在主体上,除了政府和政府部门外,必须依靠社会参与;在关系上,要实现政府和社会的互动,体现权责统一;在成效上,一切工作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要优化治理格局,完善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参与机制,促进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二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常态化。面对减灾需求,必须想政府之所想、想公众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急公众之所急。利用地震科技产品,创新服务方式,拓宽防震减灾服务社会的途径。
三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促进科技支撑实效化。地震部门必须主动作为,扩大开放合作,营造政府、社会、市场多元主体参与地震科技创新的环境,注重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激发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活力。
四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内部运行规范化。地震部门各单位要强化自身建设,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各司其职,做到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实现内部运行规范化。
按照做人要实的要求,强化地震系统队伍建设
要用“三严三实”的要求教育培养干部。要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如何培养干部,“三严三实”就是培养目标。要把“三严三实”作为干部培养培训的必修内容,各类干部任职培训,要把“三严三实”纳入其中。
要用“三严三实”的要求选拔使用干部。要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选人用人时,用“三严三实”的要求审视遴选干部,在酝酿、选拔、任用干部时,用“三严三实”的要求来衡量干部。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政府不断支持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崛起。而在近几十年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中,建筑企业之间经济效益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所以依照目前形势,各建筑企业也在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向管理要效益。由于建筑企业的广泛存在,提醒建筑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本文对目前国内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2、 建筑管理的职责与任务
所谓建筑管理,就是指建筑企业对项目施工生产的技术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的总称,其是建筑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运用技术活动产生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任务,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科学的运用管理的手段和智能,严格落实国家相关的技术法规、规范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技术工作和要求,促进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符合技术规范和规程,同时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质量与进度、技术与经济、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3、 建筑工程项目中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建筑行业管理目前正处于一个无规可寻、无据可依的缺陷状态,这种现象导致建筑管理中机构重叠、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层出不穷,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可以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的管理,适当的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即技术、人员与安全。
3.1 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涉及到许多的社会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体质不健全。建筑管理体制是建筑企业进行工程管理的基础,建筑项目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体系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制度不严格。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大多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管理体制,建筑项目管理仍然是一种封闭式的管理模式。比如,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切实的运行,自检、报检程序未严格履行,技术交底制度未落实,奖惩制度、激励机制不兑现等。
(2)相关职责履行不够。大部分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对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职责,但这些职责还是没能很好的履行。如影像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分类归档造成遗失,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对现场已经形成的技术资料及时归档,质量管理部门对发现的质量缺陷不上报而自行处理等。
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属于复杂多样的具体工作,因此,建筑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自身的工作能力,将环境、资金等因素很好地结合,将建筑管理中的技术工作、工程工作都认真地做好,由小到大、由点到面,保证工程中的每一个项目均纳入受控范围。
3.2 建筑人才管理不合理
建筑业不仅是构成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元素,也为国内综合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后盾支持。但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作业量大,操作程序较为繁杂,对高端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而国内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明显还不够,导致建筑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差。相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建设来说,这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管理的高要求和高标准。宁肯低薪聘请一些专业技术很一般的人员进行管理,也不愿花钱聘请专业管理人才,就是这种传统的旧观念和不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导致建筑企业不能大力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使得管理水平落后,人员素养不高,执行力度不够。因此,建筑管理单位应对建筑管理进行教育和管理,使建筑管理人员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保证建筑管理工作安全、正常、有效率地进行。
3.3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缺乏对经验的总结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或其建筑工程项目部在某一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对在工作实践中收获的经验与教训没有采取必要的保存措施,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施工技术经济数据、施工技术管理资料以及施工过程中所提出的合理化意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存档,有的即使是进行了总结和存档,也只是当成摆设,没能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仅需要工程项目部门的不懈努力,还需要企业内部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提高水平,只有足够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凝聚内部合力,有效地发挥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和作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提供充分的技术保证。
3.4 安全管理问题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还缺乏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的机构与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也很紧张,再加上没有具体的处罚依据,监督机构的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一些地区因为存在着严重的保护主义,为确保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纵容部分招商项目、个体投资项目、旧村改造、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存在违法违规现象,这样的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进行安全监督。
4、建筑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4.1健全建筑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建筑管理体制,因此,要想保障建筑施工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就必须要制定全面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使得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都能够有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首先,从管理层入手。实行项目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考评、奖惩体制,健全并着力贯彻和落实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约束管理层人员对建筑工作的大力监督和管理,如若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找到问题来源并予以解决。其次,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过硬了,才能加强对下属部门的管理,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相互提醒和监督,建立一支高效高素质的建设团队,将每个人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最后,要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进度,并定期检查项目进展以及安全防范措施,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及安全条例,掌握建筑的实际情况,落实好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并管理好细节部分,保障整个工程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4.2 挖掘人才, 强化人才应用观念
做任何一份工作,人员管理都是工作的基础。在建筑管理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强化人才的应用观念,增加管理工作者数量,针对不同的等级,指派各个岗位的管理者,做好分工和把关工作,各司其职,设立专门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励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好的促进建筑流程作业的顺利进行。另外,建筑工程的人员管理主要应该从近外层关系协调、远外层管理协调、内部关系协调这三方面着手,处理好项目经理部门内部之间的关系、项目经理部门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项目经理部门同作业层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高新引进国际人才和装备,实现人才储备能力的提升。
4.3强化安全意识
无论在怎样的作业环境下,一定要随时随地高度保持安全意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实际建设中,应确立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中的法律法规,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和上岗考核,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安全意识,在各部门之间大力推广和宣扬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把保护自身与他人安全的思想贯彻到每个员工身上。
5、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筑企业只有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大量培养优秀人才,强化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抓好每一道工序,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才能在建筑行业激烈的竞争当中处于优势地位,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市场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杨学兵.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设管理,2012
篇9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校舍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是好的,但少数地区和学校仍存在忽视工程质量、违反建设程序、监督管理不严等现象,有的校舍甚至存在重大隐患,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地震突如其来,在大自然面前,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会恢复本来面目。中国近几年发生的大地震中,倒的最厉害的是学校校舍。地震中为何受伤的总是校舍?到底我国中小学校舍建设与质量标准之间存在怎样的差距?通过这次实地考察,以我们观察到的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的校舍为例,将对现实中教育工程质量从材料和结构角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抗震性校舍 材料结构
中图分类号: TU973+.31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旧口镇中小学校舍的调研
(一)旧口镇被调查学校校舍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我们一共走访了旧口镇十所中小学校,其基本情况如下:
1、中学一般于1945―1955年间建造,建造年代较为久远;小学中旧口小学于1946年建造,其余均于1900年前后兴建;
2、结构上,大部分校舍为砖混结构,有小部分仍然为1980年前后的砖木结构,正在兴
建的一部分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3、调查的校舍中,其中中学校舍规模较大,住宿人数较多,且建造年份较晚,而小学
则刚好相反,很多小学由于无人住校,宿舍均已取消;
(二)被调查的中小学校舍抗震性在材料与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冗余度不足
结构的抗震能力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砌体结构教学楼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大多采用单外廊式结构,一般外廊下没有柱子支撑,多为悬挑结构。这就造成冗余度不足,地震中一旦某些构件发生破坏,就会使结构成为机构,导致建筑物的整体倒塌。
(2) 砖混结构偏多
在我们观察到的中小学校舍中,无论楼层高矮,砖混结构占80%以上,远远多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框架的墙不承重,承重的是柱子和梁,而柱子和梁都是混凝土现浇,形成整体,而且因为有合理的配筋,故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比一般的混凝土更安全,更不容易损坏。如果地震来了,就算是填充墙坏了,但房屋不会倒塌,因为填充墙不承重。故只要柱子不坏,则结构就安全,而往往框架结构中,柱子按抗震的要求来做的话,都会相对比较大,而且配筋量也比较足,故在一般的地震中能屹立不倒。砖混结构中,是靠砖来承重,而砖的各项力学指标明显不如混凝土,比如其抗压抗拉,抗扭都不行,一旦地震来临,只要墙体有破坏,则整个结构将失去平衡,进而倒塌。
(3)砌体砂浆不饱满
砌体水平灰缝砂浆、竖缝砂浆不饱满 砖砌体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是影响砌体强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饱满会使砖局部受压,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因此《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了实心砖砌体的水平灰缝饱满度不低80%。
(4)纵横墙连接薄弱
纵横墙连接薄弱,地震时将导致纵墙外闪或倒塌,唐山大地震中这类震害现象较为明显。目前砌体结构抗震设计中重视了纵横墙的连接,震害减轻,但教学楼横墙较少,纵墙缺少约束,自由长度相对较长,也容易发生纵墙外闪的震害。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学楼纵横墙间缺乏必要的拉结措施,有些出现了纵横墙裂缝。
(5)局部突出构件、维护结构连接不足
一些教学楼上部有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烟囱等,这些构件地震时会产生“鞭稍效应”,地震剪力增大,容易造成破坏。对于走廊的栏板,有的缺乏必要的连接及拉结措施,使得地震时出现栏板外闪脱落,并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女儿墙偏高,没有任何拉结措施或拉结不当,地震时容易开裂或闪落,造成人员伤亡。
(6)楼梯设计不合理
楼梯间作为疏散通道,同时地震发生时受力较复杂,故建筑物的楼梯间不宜布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对调查结果统计发现教学楼中楼梯设置在房屋尽端或转角处的约占68%。
(7)构造柱、圈梁缺失或布置较少
采用粘土砖与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砌筑的墙体属脆性材料,在抵御地震等水平力、防止房屋倒塌等方面极为不利,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构造柱、圈梁,并配置些构造钢筋,能达到增强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对于中小学校舍抗震性在材料与结构上的几点建议
1、重视砌体结构设计。虽然砌体结构没有框架结构和钢结构的抗震性能优越,但根据我国国情,也基于砌体结构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相对低廉和良好的耐久性等优势,砌体结构仍是大多数中小学校舍建筑中被延用的一种结构模式。从一些国内大地震的震害结果可发现,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和施工的工程,并没有完全倒塌。经过认真的抗震设计,合理的抗震设防,完善的抗震措施,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砌体结构同样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重视构造柱,圈梁的设计。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而圈梁可以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刚度,对砌体有约束作用,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影响;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能 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 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3、限制横墙间距。限制横墙的间距,主要是为了减少纵墙的出平面破坏和保证楼盖具有足够的刚度,从而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力所需的刚度要求。横墙间距不能超过刚性体系要求的限值。但是横墙间距不满足,加设横墙是不大可能实现,既要改变开间大小,又要独立基础。所以对横墙间距差比较多的建筑建议拆除;另外,横墙间距不满足第一级鉴定限值不作为房屋不满足抗震要求的直接指标,经抗震承载力验算后满足的,此要求放宽。
4、推行轻钢结构校舍建筑。在中国近几年发生的地震中,采用砌体结构的学校建筑,在重灾区严重破坏,有的甚至倒塌。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学校建筑中也有很多发生了严重破坏甚至倒塌,而钢结构由于自重轻和强度大,抵御地震的能力强,震害比较轻,主要发生在维护结构上。钢结构不仅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而且施工方便,工期短,符合建筑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篇10
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一起来看看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范文5篇精选,欢迎查阅!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1
_镇位于南天目山脉,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该镇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派出所、安监站、国土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党委、政府从机关单位抽调了5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了4支应急抢险队伍,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队长,民兵和青壮年群众为队员的应急抢险小分队。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手机短信、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地震知识讲座,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定期或
不定期在各中小学校开展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今年,全镇共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资料500余份,出黑板报10期,制作防震避险宣传展板12张,开展地震知识讲座4余次。
三、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理念,组织国土、安检、民政等部门对全镇7个村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其中存在地质灾害隐患__处。党委、政府已向地质灾害隐患地带群众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并落实了专人负责24小时监测,一有险情立即上报。同时,组织对全镇2所学校的校舍进行全面排查统计,保证学校校舍安全性能,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固民居,提高抗震能力。
根据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调查统计,_镇旧民居有部分不具备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并与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相结合。在项目安排上,我们坚持把特别贫困、特别简陋、特别危险的农村民居作为实施的重点对象,优先考虑,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御不低于6级地震的能力。在工程建设中严把“三关”、做到“四不准”,即: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把验收入住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
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五、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
完善修订了《_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加强抗震救灾指挥体系建设,及时充实抗震减灾应急队伍及应急小分队成员,建立应急队伍信息库,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虽然我镇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村镇建筑民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全镇部分群众还居住在抗震能力低或不具备抗震性能的房屋内;三是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待加强。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防震减灾制度,健全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对群众的防震知识教育,提高群众防震意识,减小灾害损失。
_镇人民政府
二0__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2
一年以来,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__区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基层作用
成立了领导小组,将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了本年度社区工作目标考核,并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做到人员落实到位。
二、创新宣传方式,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一是按照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4月1日组织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居民参加了__区组织的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并结合本社区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相关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在社区醒目区域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传达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传达学习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强调,要求:一是要有意识。要有预防各种灾害的意识;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强各方面的措施和准备;三是要有责任。要认清防灾减灾形势,加强责任心,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意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防灾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大家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强化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民众的防灾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得到了大力普及,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我社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努力推进防灾应急工作
为全面贯彻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一是制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二是制定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防震减灾应急机构。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基本筹建起一支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了志愿者队伍的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四是制定了防震减灾紧急疏散应急预案并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完善了预案。
四、切实加强防震减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业务培训,搞好自身建设,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
在社区的组织下,进一步加强了相关人员的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一是组织各类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题学习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防震减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业务指导,搞好震害防御、应急管理业务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适应防震减灾工作需要,促进我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3
在5.12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7.1级地震,使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无情地吞噬了,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普及防震自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市、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意见》文件精神,以增强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我校于5月份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等活动。增强了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觉性,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地震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探索了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组织领导,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了学校师生对防震减灾教育意义的认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有力提高了师生对防震减灾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常抓不懈。
二、多渠道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以加强师生公共安全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充分整合学校科普教育的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科普知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安全意识。防震减灾教育重视活动体验原则,开展了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以灾害防御科普知识教育为主线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防灾抗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首先,把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作为学校安全教
育的重要内容,并列入教学计划,重视学科渗透,将防震减灾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每周校本课程时间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教育。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宣传: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横幅、展板、标语、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组织学生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蟾蜍》、《地震揭秘》、《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录像,使学生一方面了解了地震小知识、防震自救互救的小常识,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看到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三,组织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使学生对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有了较系统全面的了解。
三、开展地震应急模拟演练。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实施方案,成立演练指挥部,确定了科学详实的活动流程、疏散路线及人员分工。于5月12日下午3时分别在罗坊中学、罗坊希望小学、下山桥小学三校进行了地震应急模拟演练,校长亲自指挥,班主任及课任教师协同配合,顺利有序地完成了撤离疏散、安全保障、医疗救助等过程,结束后校长对演练过程进行了总结。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应对地震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历时三十多分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我校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以保障师生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继续开展下去,创建和谐校园。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4
为了做好第_个“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学校根据学校制订的“防灾减灾活动方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实践,增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二、广泛宣传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1)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开始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牢记汶川、玉树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减灾从社区做起,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教师例会学习等途径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各校区还围绕“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主题,出好了一期主题宣传橱窗,各班出好黑板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三、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学校开展有效地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5月10日,利用周一例会时间,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和学校制定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布置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各项工作,共同学习安全演练方案。
(2)5月12日,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教育日和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3)5月12日下午第一堂课,各班组织学习《应急避灾手册》。
(4)5月13日中午,通过小百花电视收看安全教育动画片《蟾童》。
(5)认真组织、扎实开展安全演练活动:5月12日下午14:28,全市鸣放警报时间,开展师生紧急疏散演练,随后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应急反应力量,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师生到达指定地点后,德育处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
(6)5月10日至14日,各班组织开展了一次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7)5月14日晨会,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竞赛。一年级口答,二——六年级笔答。
四、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5月10日下,由校长室带领,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整改。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总之,通过这次防灾减灾日活动,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今后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多方面多渠道继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防灾减灾意识植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总结5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增强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在防震减灾日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1、“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_
_副组长:_
_现场指挥:肖建君 梁靖义 各班主任
2、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由教导处制定了“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3、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由政教处、教务处负责主抓这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二、“防震减灾”主题教育内容:
1、大力宣传
学校打出了“加强防震减灾知识,提高抗震救灾能力!”、“加强防震减灾,关注生命安全”等宣传标语。在学生、家长、教职工中进行大力宣传,增强人们的重视。
2、班级召开“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全校利用周一下午第四节组织召开了专题的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普及学生防震知识,切实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做好此项工作,政教处还给班主任印发防震减灾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
3、团委会利用黑板报的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的有关知识。
4、在全校进行“防震减灾”专题讲座
早操时利用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广大教职工、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内容如下:
一是: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二是: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三是:远离危险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是: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这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更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师生们也知道了发生地震等紧急情况如何去应对。
5、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
由后勤、教务处联手根据学校教学楼结构和班级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认真落实责任分工,各班班主任为本班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各班主任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
在学校领导安排下,全校用了5分钟的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在本次活动中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防震避险,加强了这方面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6、学生编出“防震减灾”顺口溜
通过这次“防震减灾”主题教育,学生们还编出了一套顺口溜:地震来了不慌张,头脑清醒不着急,人多先找藏身处,用手先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处,如果不幸被埋压,保持冷静要自救,耐心等待来救援。
今后,将继续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
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