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管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交通管理措施

篇1

1.采取的保障措施

(1)明确了12条城际“奥运快速通道”,确保奥运车辆优先通行,做到通过收费站无障碍行驶;

(2)全面加强对奥运通道交通运行的监测、预警与出行服务信息工作。实施“奥运快速通道”全程监控,及时沿线公路交通流量、车辆速度、公路路况等交通运行状况;

(3)全力做好奥运车辆行驶途中的休息接待与服务工作。对奥运快速通道沿线的公路服务区,按照国际服务标准和风俗习惯进行改造和布置;

(4)做好公路交通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由交通部牵头成立奥运公路交通服务保障省际协调小组,强化跨省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省际间无缝衔接。

2.成立北京奥运交通运行中心

作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北京市交委牵头成立了北京奥运交通运行中心,全面协调和负责奥运赛时交通安全保障、赛事交通服务、城市运输服务和交通设施保障工作。

(1)奥运交通基础设施相继投入运行。地铁5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相继开通试运营,机场南线、机场第二高速、京平高速、京津二通道等相继建成通车。奥运场馆周边道路建设项目、临时公交场站、公交临时指路标志标牌都已全部完成。

(2)加强奥运交通环境整治。对全市道路、涉奥道路及沿线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加强交通执法力度,查处交通违章违规行为,保障城市交通正常有序。

(3)奥运赛事交通服务保障准备就绪。做好专车客户群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建立协调指挥与运行组织保障机制,制定奥运会注册人员、持票观众赛时免费乘坐公交政策和奥运注册车辆道路快速通行政策,保障覆盖所有竞赛场馆交通站点的奥运专线有序运行。

(4)奥运交通保障方案及配套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北京市交通保障方案》。在客运保障和货运保障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保障奥运期间城市交通和奥运物资运输正常有序。

(5)深入开展“平安奥运行动”。建立市交通系统“平安奥运”工作体系和三级指挥协调机制,制订和实施平安奥运行动工作计划。组建交通应急救援保障队伍,加强公共交通安全防范工作。

二、单双号车辆限行措施

北京奥运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实行单双号车辆限行。从7月20日0时至9月20日24时,北京市机动车及外省区市进京机动车需按号牌尾号分单双号上路行驶,期间每日0时至3时设置3个小时缓冲时间,机动车上路不受单双号限制。单双号限行首日,车流量下降一半,各环线主路车速都有很大的提高,部分道路上的车都能保持在时速七八十公里的状态。来自交管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限行的前4天,市区主要道路车流量比平日下降26%,拥堵和事故报警分别下降76%和46%。而全市道路的交通流量比限行前下降41%,拥堵报警下降96%,事故报警下降48.5%,长安街和二、三、四环路等7条主干道高峰小时流量下降24.7%;交通秩序安全稳定,剐蹭等轻微事故下降50.2%,未发生重大恶通事故。全面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后,每天约有180万至200万辆机动车停驶,约有410万市民要从小汽车里走出来。这无疑增加了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为了保证市民的正常出行,北京市采用了发车更密集、容量更大的公交车;线路更多、发车间隔更短的地铁——公共交通每天将多运送乘客400余万人次。在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仅有20天之际,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和机场线3条新线同时开通。

在首都市民全力支持北京奥运会的同时,也要让市民充分享受奥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北京市公交集团总公司增加配车、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车辆周转率、延长运营时间。坐地铁的乘客也感觉地铁越来越便捷了。从7月19日开始,5号线早高峰的发车间隔就已经从3分半钟缩短到了3分钟,早高峰时间也从2小时延长至3小时,直到9时才结束。目前,地铁1号、2号线列车最小运行间隔为2.5分钟,13号线为3分钟,八通线为3.5分钟,均以最大运力全力保障市民出行。7月20日以来,地铁的日客运量比以前增长了15%左右,日客运量超过350万人次。据悉,8条地铁线日客运量最高可达580万人次,完全可以满足奥运会时市民、观众的出行需求。

单双号限行相关政策也体现了人性化的管理。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每天0时至3时将设置3个小时缓冲时间,允许机动车不受单双号限制上路。许多有夜生活习惯的市民又可以在夜间与朋友相聚言欢,夜班编辑们也解决了凌晨返家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这也成为限行令推出前最引人瞩目的人性化举措。除此以外,还采取了很多项人性化措施,如考虑到部分市民一人多车的实际情况,允许本市拥有两辆尾号同为“单号”或“双号”私人小型客车的个人申请变更号牌等,尽最大可能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努力做到让国际社会满意、让各国运动员满意、让广大市民满意。

三、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保障奥运交通

1.现代化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该系统集成了电视监控、交通信号控制、诱导显示、单点定位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通过制定的预案进行智能化的指挥调度。依托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市交管局建立了由现代化的奥运交通指挥中心、交通勤务指挥中心和38个场馆通指挥所组成的三级奥运交通指挥科技体系。对社会交通和奥运交通进行有效组织、精确管理,保证奥运交通和社会交通有序运行、和谐运转。

遇有突发事件,指挥人员通过警力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全局路面警力部署,动态调整警力投入;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派装备卫星通信、无线传输、图像采集等科技系统的交通指挥通信车赶赴现场,实现快速反应。同时,在指挥调度集成系统可视化的图形界面下,可以按照预案同步实现电视监控、交通控制和交通诱导等多个技术系统联动,一方面利用信号系统对事件周边路口、快速路出入口进行控制,减少附近车辆向事件地点的汇聚,另一方面利用路侧大型可变情报信息板诱导信息,提示附近驾驶员绕行,缓解事件点段交通拥堵。

2.交通事件的自动检测报警系统。奥运会期间,由安装道路上的上百台交通事件检测器等组成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可在第一时间发现交通事故、路面积水等各种意外事件,自动报警并对事件过程全程录像,在指挥中心实时显现,指挥人员使用警力定位系统迅速显示事件区域的警员、警车分布,指派最近民警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意外事件自动报警应用以来,对交通意外事件的处置时间平均减少3分钟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对交通意外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城市主干道的安全与畅通。

3.自动识别“单双号”的交通综合监测系统。遍布全市快速路、主干路网和奥运专用路线,交通综合监测系统的上万个检测线圈、超声波、微波设备,是城市交通管理的神经末梢,24小时自动准确采集路面交通流量、流速、占有率等运行数据。系统还能对每天上路的几百万车辆进行自动检测,包括违反“单双号”限行规定等多种违法车辆,为保证道路的通畅,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数字高清的奥运中心区综合监测系统。在奥运中心区,建成的基于高清数字化技术的综合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进出中心区车辆的全时空、全方位监测。这个系统的路面监测设备把原来视频监控、流量统计、车辆识别、事件检测、违法检测等5种功能融为一体,一个设备替代多个设备,如此高集成度的应用在我国也是首次。5.闭环管理的数字化交通执法系统。固定安装在路面上的1100套的电子警察全部联网,对闯红灯、超速等9种路面违法行为进行24小时自动监测,并将违法信息上传中心数据库,与42个车辆检测场、车管所、执法站高度共享,实现了科学的闭环执法管理。此外,利用移动的巡逻警车车载交通监测设备,在行驶过程时随时随地无线联网中心数据库,对过往车辆进行实时检测、抓拍,自动识别逾期未检、套牌车等涉车交通违法行为,可每小时检测车辆2200辆左右,从识别到系统终端报警不超过1秒。

6.智能化的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根据北京路网结构和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混合的交通特点,市交管局在城区建成了交通信号区域控制系统,系统通过埋设在路口的交通流检测器采集到的交通流信息,对路通信号进行实时优化,可以实现单点的感应优化控制、干线绿波协调控制和区域优化协调控制。可以在中心随时查看路口信号控制的实时显示界面。近2000台信号机在计算机自动控制下协调联动,实时检测并根据路网流量变化,在高峰时进行最大通行量控制、在平峰时进行协调控制、在低峰时进行感应自适应控制。能够通过合理调整车辆通行时间来优化车辆在道路空间的分布,大大提高了路口、路段的放行效率,增强路网整体管控能力,路网综合通行能力提高15%。另外,在奥运中心区内的信号灯控路口,还首次增加了行人过街绿灯倒计时和盲人语音提示功能,最大限度提供人性化服务,礼让民权、保障行人安全。

7.灵活管控的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快速路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路及其联络线,是城市道路交通的主动脉,承担了城区一半以上流量,也是奥运专用路线的组成部分。北京市交管局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最智能化的快速路交通控制系统,利用设置在二、三、四环及其联络线主要出入口的信号灯,根据流量变化自动关闭和开启出入口,对进出快速路交通流进行智能控制。在快速路主路流量达到拥堵警示标准时,通过信号灯控制进出主路车流,诱导司机从辅路通行。当快速路主路出口由于拥堵造成车流不畅时,出口信号灯控制出口上游辅路车流量,为主路出口提供更为顺畅的通行条件,保证主动脉的畅通;并通过可变信息板及时提示驾驶员选择路线,注意进出口车辆,有效预防出入通事故。

8.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根本出路。奥运期间,市交管局在已经施划公交车道和奥运专用道的道路上,建设了126个具有公交优先控制的信号灯路口。当公交车辆通过这些路口时,设置在道路上的公交车辆检测器将检测到的公交车辆信息传送给信号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当前路口的信号放行状态和流量情况,或是缩短另一方向的放行信号时间,或是延长本方向的绿灯放行时间,使公交车辆在路口的延误时间最短,达到优先放行的目的。充分满足大容量、高速度的客运需求,为奥运大家庭成员、观赛人群提供高效、快捷的交通服务。

9.连续诱导的大型路侧可变情报信息板。利用分布在全市主干路、环路的228块大型路侧可变情报信息板,每两分钟一次将本区域,以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表示拥堵、缓行和畅通的实时路况信息,提供给道路交通参与者,同时,每天奥运交通管制、道路限行、绕行路线等交通服务信息上千条,实现对奥运车辆和社会车辆的全程连续诱导。

10.交通实时路况预测预报系统。系统对交通检测设备采集来的全市路网交通流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分析,准确掌握实时的路网运行状态,并通过预测预报数学模型,预测路网流量变化。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站、手机WAP网站和各种媒体,为广大民众提供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个性化交通信息服务。不仅包括实时交通路况信息、交通管制信息,而且提供交通预报和行车路线参考,做到随时随地贴身服务。

四、奥运期间的交通管制措施对物流业的影响

从7月1日开始限制外地车辆进入北京,从7月20日开始实施单双号限行,这2项限行措施将一直持续至9月20日,前后将近3个月的交通限行,对于每天运营都离不开车辆的物流行业来说,影响不小。为了满通限行措施中对于车辆环保标准的要求,物流企业需要报废黄标车,购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即使是这样,在单双号的限制之下,车队这样的规模在满足奥运期间的运输要求方面仍有一些困难。许多企业选择临时租用一些车辆,那时的租车价格肯定会升高,但是为了保证货物的运输,企业肯定会受些损失。为了应对北京市对外地进京车辆的限制,有的企业在六环以外建立了一座临时转移站。外地运入的货物卸载在这个转移站中,然后再由可以进入城区的车辆送往目的地。这座转移站是为了奥运会期间管控措施而特别修建的设施,对于企业来说也就是一笔额外成本。在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企业不能马上提高价格,价格是不能随便动的,否则会让消费者失去对公司的信任感。

清华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的高本河教授建议说:“单双号措施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只有一天,可以尽量利用人员,延长车辆在一天中的运营时间,比如在凌晨和夜晚都继续运行,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应对交通限行,中外运敦豪(DHL)选择天津、青岛、南京和上海等机场口岸作为北京机场的备用口岸,以降低可能出现的货量激增、航班延误和航班取消给运输带来的影响,并提供保税卡车将货物在上述各机场与北京之间运转。还打算加强与各航空公司的运力协调管理;租用更多的单双号牌车辆,将车队规模增加至现有的两倍,并预先进行路径规划以避开交通管制区域;确保车辆符合“绿色标志”排放标准,并能做到24小时运营,以及在廊坊、燕郊及香河等地设立紧急运输枢纽等。DHL已经确定的五项应对措施:第一是争取到更多可免受限制的运行证件;第二,确保车辆的排放标准可以达到要求的水平,为此公司最新购置了40辆绿标车;第三,通过购买和租赁,扩大车队规模;第四,与EMS(记者注:EMS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公司,根据保障方案,邮政用车不受单双号限制)以及下游供应商合作,共享车辆;第五,与客户加强沟通,确保中国政府开列的禁运物品名单不在快递之列。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国民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 科学 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 现代 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总体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2000年全国“畅通工程”工作组检查的138个城市中,42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只达到畅通工程11项要求中的5项要求,20个城市仅满足4项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 

城市 网络 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如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单双号通行、将交叉口的类型改变(无控制改为信号控制)、将某路段改为公交专用道、打通某条路或拓宽某条路等,都会引起整个城市80%~90%以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交通管理需要做规划,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所实施的有些管理措施,都是做过规划的,只是不太系统、全面而已。 

 

2 我国当前交通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局面产生的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2.2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汕头市近三年增长速度为30%,仅1993年一年,比上年增长39.2%,摩托车增长90%。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41.95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北京1995年末由于传言要收车辆增容费,仅12月份就卖出轿车2万辆,占全年销售量的13%。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 交通 恶化。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 现代 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2.3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 经济 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2.4 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 历史 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北京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每年500人左右,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约6人,而日本东京为1.9人,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均为1985年数)。从停车场看,大城市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2.5 缺乏整体的交通 发展 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 科学 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有一些大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现了许多立交桥、高架路和城市环路,以为只有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问题,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缓和暂时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实,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3 解决措施 

 

篇3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强化措施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entered the market, technology, legal track, but to further improve traffic management work, must use the advance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establish the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of intelligent, and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moder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method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ovide high quality services.

Keywords: traffic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035.37 文献标识码:A

一、交通运输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和汽车运输业不断的壮大和发展,汽车的保有量逐年提高,这给我国的公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家在加大公路网络的建设和不断提高着交通运输管理的水平,但是在交通运输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容易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有:

1、运输服务水平低

目前客货运输中存在运力相对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节假日的时间里,有些地方经常要跨区域调配运输车辆,客运车辆常出现超员现象。另外对于大吨位货车也相对较少,满足不了货主需要,常出现超载现象。再有对车队的管理不严格,常出现半路带客,中途放客的现象,这也对客货运输服务管理提出了要求。

2、发展不协调

交通运输发展中拿客运为例常出现去某个城市的客车总能满员运营,而去另外一个城市的客车却旅客寥寥无几。再有货运方面,有的时候去远途比去近途的价格还低,就是因为远途的货运发达可以轻松配货,而近途运输容易空车而返。这些都说明了在交通运输管理上的规划不协调,交通运输体系整个规划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比较欠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总体运输效率和运营成本的提高,同时在多元化交通投资发展上的速度也比较缓慢,投资力度不明显。

3、运输客货站的网络范围局限和服务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客货运输站建设比较缓慢,并且在一些大中城市包括很多乡镇,客货运输站的基础设施都非常的短缺和落后,这也制约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车辆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普遍偏低。

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措施

对于交通运输管理,要从自身团队的管理到所服务领域的管理再到管理创新和发展,都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才可以使得交通运输管理不断提高。

1、加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

交通运输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正迎合市场经济的步伐向着现代化服务行业转变。正确全面的认识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与服务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加强这两方面的业务水平,对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既要对交通运输做好管理工作又要完善服务体制和提高服务水平。目前在我国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按照工作性质可划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种管理与服务单位。通常企业单位会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最终目的,但是作为交通运输企业,对国家,对社会都要承担一份责任在里面,所以从企业自身上要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进行高标准的要求。树立在人们心中的品牌形象,这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政府机构也要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为其提供人员培训

机会,从思想到行动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提高,即做到管理无疏漏,服务有保障的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完善机制。

2、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交通行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科学信息技术处理手段,建立新型的具有信息化、组织化、专业化的运输市场服务体系,拓展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并详细的做出实施措施,发挥市场作为调节功能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管理体制,也加快和提高城乡客货运网络一体化快速发展的速度,并建立客货运发展的长久管理机制,为更好、更快、更安全、更便捷的服务好人民群众做出努力。结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提供联网信息等,做出具有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实施,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加强运输力结构型调整,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组织水平和客货车的实载率进行调节,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强化运输企业的整合,加强运输服务领域开拓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压缩物流成本费用和提高运输效率。加强和完善交通运输服务网络建设,对公交线路班次和长途班车等信息进行整合;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并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加大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合理的运输市场的供求状况的信息,正确引导投资,加强企业的监督管理遏制市场不正当的竞争,为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体制和有序的市场经济提供有力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3、加快客货运站的建设和体制完善

客货运站是交通物流的枢纽,合理的客货运站布局,加快客货运站建设,并对客货运站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进行完善,是强化交通运输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加大对客货运站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争取在近短的时间内,能够实现村镇都有客货运站的网络覆盖,为发展运输、繁荣经济,打下好良好的基础。建设客货运站的同时要对客货运站的设施和安全管理进行完善,并对客货运的经营者和驾驶员进行组织培训和管理。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严格的做好本职工作,并做好人员和车辆的监督工作,特别是对客货运的安全管理机构要配备安检专职人员,对运营企业也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

4、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关系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协同关系,是对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和下级系统功能进行有序的管理,从而可以适应外部环境引起的变化,能够发挥系统整体的优势。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着交通运输系统协同关系效应的形成。当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内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配合时,就会产生协同的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大大的提高系统的功能,假如交通管理系统内部之间不和谐,则会增加整个交通管理系统的内部损耗,导致抑制住系统内各个子系统自身功能的发挥,从而使运输管理系统处于混乱无序甚至出现瘫痪的状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分为内外两种因素,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企业资金和服务对象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人力资源、财产物资和信息数据)和文化氛围,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参考根据,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有力的助推了运输管理系统的发展。

5、加强交通运输的安全监管网络

建立一支工作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管理队伍,完善安全监管责任制度,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执业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和执法水平工作能力,使得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贯彻工作精神,提高执行能力。为了确保运输行业的安全,需要对机动车驾驶人员、车辆和客运站加强管理,尤其是对乡镇客运车辆的管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制度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去实施和执行,当遇到经安全检查不合格的运输车辆时,坚决不能放行,严格不疏漏的对备箱、行李等进行全面检查,严禁车上携带有易燃、易爆、、枪支等危险品。对于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人员的监督也要进行强化管理,加快交通运输安全的信息化建设,并建立高效、快捷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加强对信息量的收集、的管理,可以随时掌握安全管理的变化,从而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4

关键词:内河运输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运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内河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内河水路运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船舶流量、船舶密度随之不断加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事故不仅仅会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容易造成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面对新的形势,交通运输部对确保水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新情况和新要求,安全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让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已成为当前亟需破解的课题。

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内河航道11.9万公里的通航里程中,高等级航道网已基本形成。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基本适应内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不足,从目前分析来看,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内河水上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目前有内河运输企业5000多家,水上运输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颇为激烈,水运安全管理问题往往被忽视。运经营者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造成企业对水上运输安全的投入力度不够,给水上安全管理问题带来隐患。如:公司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船员责任心不强,船舶状况差、超载运输等等,极易造成水上安全事故。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水上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而造成的。

2、水上执法机构职责交叉

内河水域监管范围广,业务量大。各类型船舶众多,有客船、渡船、货船、渔船、砂石船等不同类型,仅靠海事力量对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明显力量不足。目前虽然有交通、海事、船检、水产畜牧、农业、水利、航道、旅游等部门共同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职能,但是由于没有形成明确的行政管理体系,造成了部门间的交叉,除海事外其他单位和部门能真正到一线现场执法的少之又少,再加上执法手段相对落后,不仅降低了水运监督部门的执行效率,而且降低了水运安全管理的力度。

3、信息化建设仍存不足

现在海事系统的海事业务在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但是在内河的动态监督管理上还缺乏比较科学的手段,比如VHF、CCTV等科学监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比较滞后,海事巡航、船舶安全检查、防止船舶污染、船舶的报告与跟踪等都有一种鞭长莫及的感觉。有的经济不发达地区装备落后,监管技术水平落后,仍是传统的现场水上监管,CCTV等视频监控设施设备善未配备,其监管水平明显不足。

4、内河水上搜救体系建设落后

内河的搜救要求很特殊,管辖范围广,许多水域施救现场需要长时间才能到达。政府对水上搜救的支持力度不够,造成海事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救助力量,经费不足、缺少先进的救援装备和设施的局面。内河水上救援力量还不能适应事故的处置要求,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将无法及时开展救援,严重影响搜救的效果。

5、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当前涉及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虽然数量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全面,但是随着内河航运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面对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和与实际脱钩的现象,让水上交通部门的管理上缺少法律的相关依据。

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1、提高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认识

水上安全问题作为关乎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必须要从思想认识上入手。提高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明确的认识,对现阶段的水运安全管理问题有全面了解,要从安全工作落实上,坚决不懈怠,坚持“防患于未然”原则,落实以安全为首要任务,以预防为前提条件。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以法律为武器对水上运输安全管理进行监管,企业积极负责,社会群众积极参与,通过不断完善水上安全管理机制,逐渐提高水上运输的安全管理。明确这样的正确理念,是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

2、完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建议对内河水上交通安全实施统一管理,将水资源管理、海事管理、运政管理、航道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渔政管理等,由一个统一的机构来进行统一的管理。有了这样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保证,从而能保证水上交通的正常运行。目前,为节约社会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管,要以交通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管理部门为重点,海事机构执法监督为保障,各有关部门在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和联动,实行综合治理,共同维护好内河水上交通秩序。

3、加大监管设备投入,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

加快推进海事监管平台建设,提升水上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海事机构要建立和完善重点水域和航段的实时监控,如加强对渡口、码头的水上电子监控建设,在船闸、重点桥梁等区域的CCTV视频监管系统,实行全天候监控和录像。加快航道电子图建设,建立船舶动态管理2.0系统,强化对船舶的动态监管和电子签证,实施好船舶水上GPS定位和远程监控,逐步建立VHF甚高频群呼系统,VTS在内河水域的全方位覆盖,实现海事监管远程“可视、可听、可控”。

4、强化现场监管,开展专项治理整顿活动

强化现场监管,以“四客一危”、支流、封闭水域的客渡船、挂浆机船及采砂船为重点,加强日常巡航检查,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海事执法人员深入渡口、码头、港口进行现场“傍站式”监管,加大船舶安全检查力度,重点船舶逐船检查。加大海巡艇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船舶超载运输、强化超载源头管理,对超载船舶卸载和处罚。规范客渡船管理,开展对船舶超载专项治理和客渡船专项整顿活动,加大现场对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以维护内河水上交通的安全和航行秩序。

5、建立事故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搜救应急能力

海事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切实加强海事搜救主导力量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搜救基地,进一步完善各救助设施和相关制度。建立“12395”海事搜救应急值班电话,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事故救援演练,提高救援的反应能力。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地水运发展及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现状,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给海事机构配备信息化程度高的海巡艇和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扩大海事搜救覆盖范围,落实各类应急防范预案,提升安全预控能力,尽最大程度满足海事搜救工作需要。

6、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内河水上交通运输生产与安全法律法规密切相关,健全完善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新形势,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制定可行的规定,对政府和企业的义务和权利出台详细的法律进行规范,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政府及内河水上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7、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宣传工作列入重点工作范畴,普及水上交通安全法规及常识,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日常性、群众性安全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和重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对内河水上从业人员尤其是客(渡)船、货物运输船、采砂船、渔船和自用船经营人进行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同时开展内河水上交通安全调查研究,推广安全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水内河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内河水上运输安全管理问题是我国水运交通安全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海事人员充分掌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适应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维护好内河水上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护栏;标线;隔离栅;安全设施;标志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69-01

1 前言

最近几年来,随着交通建设事业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将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以及管理工作做好已成为发展的关键,通常交通工程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并由多种不同因素决定着,因此当前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而且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对于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交通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前提就是使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的设置趋向规范化、现代化以及设施化。

2 安全设施的分类与作用

2.1 护栏

在我国,主要根据波形梁护栏的养护成本、变形特点和美观性以及防撞性能等,来确定中央分隔带护栏和路侧护栏,通常采用波形梁护栏的型式,从护栏的结构角度来看,主要将其分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以及混凝土护栏,从公路的横向位置来看,除了设置在桥梁上的护栏以外,还要分为中央分隔带护栏和路侧护栏这两种。护栏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防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而因此闯入对向车道;(2)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3)保护中央分隔中的构造物;(4)避免碰撞路侧构造物。

2.2 交通标志

为了有效地保持公路畅通安全以及维护公路的结构,不可或缺的公路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就是交通标志,根据其功能可将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指路标志、禁令标志以及警告标志这四种,根据其支撑型式可分为附着式、双悬臂式和双柱式、单柱式和单悬臂式以及门架式,而对于公路的使用者而言,交通标志具有传达指示情报、禁止、指路以及警告等功能。

2.3 交通标线

交通标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的补充,最重要的一点是为公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出行诱导。

2.4 隔离栅

阻止人和畜进入其它禁人区域以及公路而防止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等就是隔离栅的作用,隔离栅的立柱可以分为混凝土立柱和钢立柱这两种,而隔离栅从结构型式上也可分为焊接网隔离栅以及刺铁丝隔离栅这两种。

2.5 防眩设施

防眩网以及防眩板为防眩设施的主要型式,防眩设施在满足横向通视好,能很好的观察到斜前方,并且减小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以外,还要有效的遮挡对向车辆前照灯的眩光。

2.6 轮廓标

轮廓标根据安装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柱式以及附着式这两种,它主要是由轮廓标反射器呈现出的视线诱导效果,从而引起指示的作用。

2.7 活动护栏

活动护栏的特点就是在临时开放时能够灵活快速的移动,并在正常情况下具有隔离的性能。它主要设置在中央分隔带的开口处,这样会便于特种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以及便于其中一侧道路在施工封闭时,临时开放的活动设施。

3 安全设施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

3.1 波形梁护栏

路侧和中央分隔带为波形梁护栏的主要施工地点,护栏立柱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埋设法以及打入法这两种,从施工角度考虑,埋设法从日后养护的角度考虑相对合理,一般适合于桥头位置以及石质路段,打入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方便,投入少而且比较优越,适合于土质路段,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越性,也有各自的适用场合。

以打入法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点方法:

(1)测量定位。

在施工中最很关键的工序以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测量定位,为了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横向要以路缘石为基准进行放样,而纵向则以中央开口带和桥梁为基准,同时测量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因为立柱间距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挂板的质量和速度。

(2)打入立柱。

在将立柱打入时,现场的质检人员要重点对立柱的垂直度及高度进行检查,施工人员要按指定位置将立柱准确打入,一边打一边注意高度并调整垂直度,同时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立柱要及时的进行调整。

(3)挂板。

在打完立柱后,具备挂板条件的路段要及时有效的进行挂板,并在挂完板后,调整线形拧紧螺栓。

3.2 交通标志

3.2.1 标志基础施工

对于一些大型的悬臂以及门架标志的交通标志都要进行开挖基础的工作,由于这些年标志基础施工的人员死亡事故频发,所以基础开挖的安全就需要严格加强管理。在含水丰富的地区挖土时,要遵守相应的机械作业安全以及爆破作业的安全规定,在采用机械或爆破方法开挖基础时,要根据情况采用固壁支撑的方法,这些基础一般都是3到4m宽2到3m深的规格。所以标志基础开挖需要遵守以下相关规定:(1)在人工开挖基础坑前,要首先对坑口附近的浮石进行清除;(2)对于存在地下设施的区域,要先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再进行施工,严禁使用机械挖掘或者冲击工具,同时要在其它地下设施产权单位认可后才能开挖;(3)在开挖前要首先将开挖地点的管道、光缆和电缆以及地下设施的情况调查清楚,并熟悉周围环境以及地形地貌等特征,同时制订出合理的施工方案;(4)在开挖前必须排除积水,检查有无陷裂以及塌方的现象,在向坑外抛扔土石时,要防止土石回落伤到他人。

3.2.2 测量定位与基础开挖

以路缘石和里程桩为基准标志的就是测量定位,为了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待位置被确定后,按照图纸给定的尺寸开挖基坑,并且在基坑挖好后,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同时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可以随时对基准标志进行适当调整。基础开挖的高度要低于1.5m、深度要高于1.5m、基坑的深度低于2m,同时要及时的将弃土清理到距坑口1m以外的空地上并应设专人用提篮将弃土提走,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要根据浇筑的进度进行安排,基坑不能一次性挖的太多,否则在下雨天极易造成塌陷的现象。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同时作业人员不能在开挖后堆放的松散堆石上面行走,坑底的面积超过2m时应由2人或以上同时进行挖掘,不得面对面进行作业,作业人员在上下在坑时要正确的使用爬梯,需要过夜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人员滚落。

3.2.3 支模浇筑

在对支模进行浇筑时,要好好的控制连接法兰盘的标高及位置,为防止损坏而做好螺栓的包封工作,在基坑挖好并验收合格后,就要尽快的支模进行浇筑工作。支模前不能预先绑扎钢筋笼,而是在基坑的现场进行绑扎,然后将绑扎好的预埋件和钢筋笼放到基坑内并且定位牢固,待完成以上工作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3.2.4 立柱挂标志板

在安装时,要掌握好标志侧边缘与路肩地面的垂直距离、下边缘以及水平距离,并注意板面与路面纵向夹角和立柱的垂直度,对于单柱式的标志要先把标志板提前安装到立柱上,然后再把柱安装到基础上,前提是当基础强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可以安装立柱并进行挂板,而对于比较大的标志,要先安装立柱再挂板。

3.3 交通标线

(1)测量定位。

为了保证局部导流线以及出入口标线的线形顺畅,在图纸上,要把路侧路缘石和中央带路缘石作为基准放样打水线的标志,同时也要保持横向线间距以及纵向线尺寸。

(2)清扫刷底漆。

在刷上底漆之前,要对划线的路面进行彻底清扫。

(3)划制标线。

划线时要注意料的温度,要根据当时气温以及涂料的使用说明及时有效的调整料的温度,因为料温过底或过高都会影响反光的效果,料温过低易脱落,玻璃珠的粘接性变差,而料温过高就会使玻璃珠下沉,所以待底漆干燥后,再用划线车将熔好的涂料划制在道路的路面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就是对于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它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具有很深的影响,所以为了实现真正的和谐的交通目标,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和管理就需要充分的从各个方面考虑到它的影响因素,并且对于交通工程安全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持有正确的态度,因为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时英,侯聚帅.谈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施工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3,(2):179-179.

篇6

关键词:交通运输;管理;措施;完善

前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起着纽带的作用,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网络构架,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交通运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以大规模建设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国情,当下交通运输行业正在朝着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如何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运输具有机动性强、灵活性好、中途停靠时间短、直达性好等优点,因此成为当前最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然而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下。

1.1 交通运输生产力水平较低

当前在我国以营利为目的的客运和货运车辆数量不足以满足运输的要求,同时大型客运和大吨位货运车辆数量较少,一旦遇到有较大运载要求的情况就可能出现两种不利情况,一是可能出现超载现象,二是满足不了客户的运力要求。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已经严重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向前发展。

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路交通运输效率高低除了与运输工具有关之外,还与客运、货运的站场等的基础设施的配置情况有关。当前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在很多地区的站场设施较为陈旧、落后,不足以满通运输的工作要求,尤其是在一些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的地区,设施短缺的情况极为常见,这些对交通运输工作效率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规划全局性和整体性缺失

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决策层在规划上缺乏一定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意识,因此使得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整体上不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协调发展,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另外,在投资的角度上来说,依靠公共投资还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开发较为滞后,使得行业发展动力不足。

2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相关措施

2.1 提倡管理创新

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不利于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当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倡思想和方法上的创新。首先,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淘汰或整合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以促进交通运输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其次,将交通运输管理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不断完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实际工作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为交通运输的组织协调以及调节客运、货运车辆的实载率等,使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2.2 重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

要充分重视各样基础设施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根据交通网络的分布情况,对客运、货运站场进行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加快对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进行客货运站场的建设,使之形成一个科学、高效的交通网络,同时要加快站场内部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工作,将落后的设施及时淘汰,用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设施取而代之,从而为交通运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根据对运载数据的统计结果,对于一些对客货运需求较高的应当适当增加大容量、大吨位车辆的数量,防止超载和运力不足的现象。

2.3 建立健全协同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

建立具有协同功能的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是为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充分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从而满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交通运输管理中,协同具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协同,由于各子系统相互配合组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因此只有各子系统之间可以相互协调、配合,围绕统一目标运行时才会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优势,使系统处于有序的工作状态中。其二是交通运输系统与资源、政策、市场等各种外在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些外在因素如果与系统不协调就会使系统孤立起来,没有外在的支撑,因此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只有内外部因素相互协调,才能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4 强化交通运输监督管理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实际工作中应当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建立专职安全监督管理队伍以及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等,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应当努力提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使之能够胜任并履行好应有的职责;其次,对于运输车辆要贯彻安全检查制度,对于经技术检测不合格的车辆严禁运输,同时对旅客的托运和随身行李要严格例行安检制度,严格杜绝易燃易爆、危险品上车,对于危险品运输要求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揽业务,并在危险品运输车辆上安装行车记录仪等设备,对于违法违规载客运货等经营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最后,强化交通运输监管还应当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可靠性强、反应迅速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路况或车辆等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可掌握第一手动态资料,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作用重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管理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虽然已经处在改革的过程中,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就必须从思路、制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打造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服务水平,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45.

篇7

(一)设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对于政府的审查阶段必须要完善审查标准;在设计后的招标过程中要增加招标的比例防止被人暗箱操作;在整个工程周期方面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控制,要求施工方不能随意缩短工期;而对于设计的质量安全而言,则要求要进行严格的把关,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二)设计的思想理念不明确

在业主方面过于重视价格而忽视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又过分重视公路交通的质量安全而对工程造价却又不重视。

(三)设计的运行机制不合理

设计部门只参与设计预算与施工预算对于施工阶段与工程竣工结算算不重视,这样就使得经常发生成本预算与竣工结算差距较大。

(四)设计的计费方式不规范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计算费用的标准是通过公路交通工程的整体造价比例来进行计算的,这样就使得最终结果经常以保证安全系数为理由,增加施工强度,同时增加造价成本。

二、在公路交通设计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对公路交通设计的审查力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二)完善监督管理机构,对设计的审批条件与监管培训做出相应的规范要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推广与设计,增加项目考核的指标。

(三)大力推广公路交通的设计招标管理制度,增强设计者的行业竞争意识,规范市场,控制公路交通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

(四)加强对设计-建设总承包制度的推广,让设计工作具体到公路交通的全过程,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发挥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实行限额、标准化与优化设计,来加强公路交通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

三、在公路交通招标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保证招标工程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目前在公路工程中的腐败危险区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基于此,就要加强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管制,且要规范招标程序。进行公开招标,虽然需要通过耗时较长的方式来增加交易成本。但是如若通过对有限的招标单位进行邀请招标方式的话,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较低成本单位的中标概率。对于公路交通的市场来说,施工单位会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达到中标的目的,这样就造成了恶性竞争的低价抢标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公开进行邀请口碑好、实力强的单位进行招标,就会有效的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

四、在公路交通施工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往往能够决定工程质量的好与坏,而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力而不惜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利用最少的造价进行公路施工,这样就使的在公路竣工不久后就出现大面积的早期损害以及塌陷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一套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经过实际的现场勘查,结合施工单位的人力与物力,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供应与生产状况,对施工组是设计进行优化,将建设工作分批进行,让工程造价控制在范围之内。此外还应当要注重合同方面的管理。施工合同作为解决双方矛盾的科学依据,一旦由于合同的管理者造成的合同管理混乱,就会严重影响施工成本,加大成本的投入。所以对于施工合同来说就必须要实行合同会签制度、合同评议制度与合同交底制度,依靠网络健全合同管理系统,尤其是对于合同的档案库、监督系统与索赔管理系统的建立。

五、在公路交通工程结算阶段加强造价管理的措施

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竣工结算阶段作为整个工程的最后一道关卡,就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管理。为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这一工序,道路交通部门了有关公路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结算编制办法。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参与人员结算人员对于工程现场的陌生,就需要在进行结算过程中要健全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与现场参与施工人员参与结算,缩短结算时间,提高造价控制管理的效率、

六、结语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视角 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 措施

一、引言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是法制经济,或契约经济。企业重要的经济往来基本上是通过合同形式建立并实现的。经营成败和合同管理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一些施工企业频繁地通过招标投标,参与市场化竞争,与此同时,市场的缺陷以及合同管理意识的淡薄,使企业常常不可避免地遭受法律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影响。常见的诸如,合同主体资格预审缺乏、订立合同内容过于简单粗糙、条款有失公允、赔偿等处理纠纷约定不明、超越资质等级签约、借用他人资质获取承包资格、肢解中标合同非法转包或分包无资质的施工队等,导致施工项目难以控制进度,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使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信誉形象受损,索赔之路漫长艰辛,甚至诉讼失败损失惨重。这些由于合同管理不当最终引发的财务风险给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以财务视角探析合同管理中内部控制各关键环节风险识别,前瞻性地规避合同风险或通过内部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如何在认清当前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方向性地提出管理措施,推进单位合同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保证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持续力,是当下企业财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当前中小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对合同管理参与度不高,内控基础薄弱

一项经济业务的出现,企业财务人员从前期合同谈判,到合同签订、合同履行,以及最后合同结算的整个合同管理过程中,基本上很少参与,也无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财务人员只负责报销、核算、统计方面的工作,导致内部控制基础薄弱。

(二)缺乏一整套制度及合同保障体系,存在许多控制盲点

部分企业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更谈不上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化合同管理控制,合同管理的内容及流程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对合同管理没有有效监督与控制,使得从谈判订立到履行、考核和纠纷处理整个合同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三)缺乏合同管理人才,整体素质水平偏低

企业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或管理人员知识面不宽,思想责任意识不足,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的重视。企业中尤其欠缺兼具经济管理知识与法律知识且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导致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施合同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

三、从财务视角探析合同管理的内部控制关键环节

合同管理是企业的风险管理,合同订立、履行、纠纷处理是合同管理中的主要流程,具体涉及缔约谈判环节、文本拟定环节、合同审核环节、合同签署环节、合同履行环节、合同结算环节六个环节的风险识别。

第一,缔约谈判环节。应识别合同对方的主体资格某些要素是否不具备、信用状况及履约能力是否不足、对合同条款重大问题的识别力不足,以及涉及合同内容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支撑的签约风险。

第二,文本拟定环节。应识别内容是否已违反国家规定,合同条款是否存在重大疏漏、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或遭受欺诈,示范文本合同应识别权利与义务与实际情况是否产生冲突矛盾的风险。

第三,合同审核环节。应识别出是否未恰当修正审核后的合同,承办部门是否未按审核意见完善修改的风险。

第四,合同签署环节。应识别人是否超越权限,合同专用章是否使用及保管失当,合同是否存在篡改的风险。

第五,合同履行环节。应识别双方是否能全面有效履行义务,是否未及时补充约定不明确的重要内容,是否对履行不当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止损,是否未恰当处理合同纠纷的风险。

第六,合同结算环节。应识别财务是否违反合同约定期限、金额、方式付款,是否不及时催收到期合同金额,是否未按合同正确办理结算业务的风险。

四、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财务部门实施合同全过程内部控制

财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合同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做好合同管理要充分发挥关键环节的作用,通过合同订立前的风险预测、风险辨析、执行中的资金支付控制、合同收尾阶段的验收和履约监督等,保证合同管理程序的良好运行,实现全过程的财务管控。财务对风险的界定要有超前意识,应及时收集和分析与风险有关的各种信息,并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监控预警。此外,对合同生效后可能涉及的税收政策、收入情况、成本费用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合同执行情况密切关注,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须经财务主管审核并签署意见,再由财务部盖具合同专用章,交由财务部统一存档。

(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全面有效管控

企业应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签订、审批、会签、审查、登记、备案,法人授权委托办法,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充分利用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以“合同”为中心,以“合同文本”“合同审批”“合同执行”“收付款管理”“预警提醒”“统计分析”为核心应用,通过各流程来建立起一个统一共享的合同信息管理平台,供所有合同相关不同角色的人员使用。把一些对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影响大的合同,挑出来作为合同的重点管理对象。从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资信调查、合同谈判、文本起草、修改、签约、履行或变更解除、纠纷处理的全过程,都由财务部门及法律顾问参与,严格管理和控制,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实现全面有效管控。

(三)加强人才培养,普及全员法律知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人是提高管理水平的第一要素,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企业的迫切需要。由于企业项目施工合同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多,因此需要法律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知识水平高的管理人才。企业可采用外聘、定向培养、内训等方式,从人才市场引入合同管理人才,或定向培养合同管理专业人才。还可以由中高层领导带头组织学习《合同法》等一系列法律相关知识,掌握合同签约技巧,强化法制观念,增强合同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提高全员合同管理水平。

五、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建立合同管理责任和风险控制措施变得尤为重要。财务的内控管理职能要想得到有效发挥,必须让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做好风险识别分析,更好地履行内部监督控制职能,从而及时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真正为企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三大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护理干预;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1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38-02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巨大进步使公众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飞跃,饮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加之生活节奏的增快及人口渐步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冠心病心绞痛占有较高的发病比例,一旦发作很容易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1]。进行中医护理不仅能够通过药物治疗使冠状动脉得到扩张,还能改善心脏的射血功能,从而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住院患者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5-69岁,平均年龄为43.65±5.25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25±1.85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②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湿冷、胸部胀闷、呼吸短促等症状;③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实质性病变和电解质失衡;④妊娠期和哺乳期等情况;⑤排除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过敏;⑥患者自愿参与该实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扩血管、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包括起居护理――早晚用温水泡脚、注意保暖、适当运动等;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症候选择不同的饮食,如心血瘀阻或寒凝心脉者:忌食寒凉及油腻,宜食行气活血之品和温热食物等;情志护理――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发现并教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精神内守,不受疾病的困扰,善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坦然的情绪;针灸推拿)。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增加运动量后无心绞痛发作;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增加运动量后会有心绞痛发作,但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有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6人,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2人,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患者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所谓心绞痛就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以发作性心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证”、“心痛”范畴,病位在心,且与肝、脾、肾等脏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脏腑气血衰弱,加之饮食、七情内伤,使肝失条达,气滞心胸,与气虚合并,致瘀血内生,瘀血日久化火,灼津成痰,且因瘀血与痰浊皆系阴邪,日久易上袭阳位,损伤阳气,致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行,而致心血瘀阻[3]。本病发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证候特点,对患者给予食疗、情志、阴阳气机调和等整体辨证护理,才能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起居护理――早晚用温水泡脚,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寒凝心脉,心肾阳虚者,注意保暖和保持病室温度,多晒阳光,可以防止寒冷刺激,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等。饮食护理――运用食物的四气五性理论,从该病的虚实、阴阳、脏腑功能、正邪盛衰入手,谨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根据不同证候选择不同的饮食,如心血瘀阻或寒凝心脉者:忌食寒凉及油腻(生冷、瓜果等),宜食行气活血之品(桃仁粥、花生、瓜子、木耳汤等)和温热食物(辣椒、茴香、砂仁、桂枝、葱白、生姜等)等,从而改善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脏腑功能协调,疏通心脉,改善心肌供血。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七情所伤,情志郁结,必伤脏腑之气,导致气血郁滞,精血暗耗,诸病由生,故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发现并教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精神内守,不受疾病的困扰,善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坦然的情绪,从而达到防止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针灸推拿――通过针刺与推拿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作用,从而激发机体抗病能力;灸法借助温热和药物作用,达到温经通络、祛寒止痛的功效。由表1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西医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佳雯,陶裕丰,秦海鸥等.观察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的报道[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11,16(13):378-379.

篇10

当前发生的不少交通问题都与相关人员交通工程管理意识淡薄有关,不注重对工程的预估和评析,导致道路断裂、桥梁塌陷的事件时有发生。交通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淡薄直接影响到交通工程质量,只有管理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延工、误工等情况扼杀在摇篮中。交通工程管理一般都包括多项内容,施工工程则重要包括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内容,其中每个环節都有可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故而,对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1.交通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1 设计因素

一个工程的设计是整个整个工程的核心内容,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就会直接影响桥梁质量,但是,设计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造成无法按照设计内容施工,这样就对施工质量产生了影响。

1.2 人为因素

在路桥施工中每个环节都是由相应的工作人员来才做完成的,所以,人为因素就成了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因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参与到施工中的人员一般可以分为: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现场施工人员。而认为因素影响施工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任何组织的领导阶层都是这个组织的核心,施工中也一样,领导干部是整个工程的决策者,桥梁施工的整体方案制定、材料选取、施工进度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其决定,有着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领导能力及决策能力的领导干部,可在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质量,反之,不仅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企业的发展也令人堪忧。(2)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技术人员是直接参与带工程中的,他们负责着施工中的各个具体环节,如砼工程、桩基工程、预应力施工等。而且,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桥梁的质量,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技能是保证桥梁质量的所必备的,如果施工人员总体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把握不到位,则会对桥梁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3)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现场施工人员一般素质较低,缺乏理论知识,但他们却直接负责着桥梁施工的具体工作,如不能严格按照技术人员要求进行施工,从而导致桥梁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1.3 材料因素

原材料是桥梁施工的基础,原材料的选取决定着整个桥梁的质量,其选取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否则会出现严重的工程事故,如在桥梁施工中,混凝土、钢材选取不当,将直接降低整个桥梁的承载能力,严重时将导致桥梁垮塌。同时,施工中由于材料质检不严格,造成劣质或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1.4 施工设备环境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装备制造技术也随之迅速提升,在现代公路桥梁施工中,大型起重机、打桩机等现代化工程机械逐渐代替了人力操作。然而,由于我国各装备制造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设备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别,这样会对桥梁施工质量优劣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及管理环境,然而劳动环境对桥梁施工质量影响最为严重,比如气温、土质、空气湿度等都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交通工程管理影响因改进措施

2.1 加强质量监管对策

要想确保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交通工程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是按照施工规范实施的,同时还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狠抓施工质量。在验收方面也必须要严格重视,只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的工程才能被验收。其次,施工单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不仅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先预估并提出解决对策,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加快了工期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此外,还要实行分层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让各项任务在分层中一层一层的传递下去,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很快的找到问题的源头并进行改正和管理,防止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2.2 加强施工管理对策

除了加强质量监督,加强施工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控制。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对施工各阶段工作高度重视的意识,细化管理工作,将每一个质量细节都控制到位。还要对各阶段施工进行定期评比和检查,一旦质检部门发现问题,管理人员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对施工单位进行通告,并要求其及时改正。(2)让广大职工树立质量意识。除了要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定期为员工开展专题讲座,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讲座可以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娓娓道来,让员工明白质量问题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讲授一些技术与细节问题,规范员工的操作,保证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对员工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减少事故发生,提高施工效率。(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好的规划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工之前,应该开展技术交流与讨论,制定准确的施工方案。技术负责人还要就施工的具体内容对机械人员、施工负责人等做技术交底,对施工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论述,让各部门工作人员都明确自己的注意事项,这样施工管理才能更好开展,现场工序管理也能够更加有序,各部门都按照事先的规定有序的完成任务。

2.3 加强养护管理对策

加强养护管理也应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提高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水平。现代化技术能增强数据的有效性,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工。例如,加强软件建设能够获得大量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公路运营和养护的依据,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高科技检测还能代替人工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国外在高级公路养护上就是运用了先进技术,让公路的寿命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可以借鉴相关技术,促进我国交通业的可持续发展。(2)建立健全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可以采用竞争机制来确定养护队伍,只有竞争力强和更加负责的养护队伍才能被投入到公路养护中。同时也要加强对养护队伍的培训力度,从各方面提升其道路养护水平。还要为养护人员配备机械和安全装备,使其达到高素质、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政府还应制定一系列规范的养护要求和操作流程,加强对养护人员的监管,让养护工作更加高效。(3)加强养护机械的现代化建设。为了适应公路养护的需要,养护标准应该更加严格化,这也是保障交通运输业能够更好发展的前提。当前,交通工具和工程都在不断革新,更多新技术和新产品相继出现,这给公路养护提供了更好的平臺。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手段,不仅能够促进交通工程的顺利开展,对实现现代化养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必须为公路养护提供更好的机械装备率和配套服务,增加机械养护的功率和用途,提高养护效率,从而更好的为高等级公路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