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10 17:3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育人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育人的基本原理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 成本低 分化 优势总汇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通过提供不同的“服务”,帮助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当人力资源在提供相同的劳动,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劳动产生的价值补偿劳动,即形成人力资源成本和差异化优势。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是经济物质发展的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变化,单一的“劳动”的优势不再有连续性,企业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差别优势,促进企业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然而,组织结构,惯性,人才资源和成本的限制,使人力资源的差异,尤其是中小企业是很难实现的,也很难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1、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融合的必然

1.1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低成本优势,也就是应对差异化优势的变化时,人力资源在整合同等价值的劳动时,也形成了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人力资源成本优势是经济物质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可持续性”的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本企业可拥有为客户迅速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必须更多地依赖于人的知识和智慧,通过独特的劳动即人力资源优势的多样性,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企业发展。

1.2成本障碍迫使人力资源差距必须综合成本优势时,人力资源提供了独特的工作的价值补偿劳动差异,以便人力资源优势形成差异化。人力资源优势的差异反映在特殊的劳动价值,劳动能力是与众不同的,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它可以创造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为组织带来更多利润比竞争对手,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掌握关键技术或特殊技能的独特部分,通过他们的个人智慧和智慧激荡,带来的利润突破发展的限制。

2、实现人力资源的成本和差异化优势融合理论

基于人力资源成本和差异化优势整合,弥补现有的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不足,但在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下融合差异化,为人力资源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知识经济时代,为技术的理论概念的更新和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突破限制,加快反应速度和战略的灵活性,强化产品的特性,提高生产率。推动企业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并进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和文化重建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企业知识转移与共享,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3、人力资源的低成本和差异化优势整合战略

3.1供应链人才供给和需求管理的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是企业人才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可能随时有变化,造成自由流动的人才市场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培养和储备投资往往放首位,传统的通过内部培训和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需求。然而,稀缺人才市场,造成外部招聘成本增加,外来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也比较低,企业以及新老员工之间的融合会带来不小的风险和成本。

3.2引进“智力资源代替部分人才引进计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稀缺的今天,企业在人才竞争,这是对企业的考验,但代价是非常昂贵的,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增量人才流动等因素影响下,使成本控制的空间大大减小。

3.3人才本土化的扩张和渗透

人才本土化是跨国企业发展中普遍采取的人才战略。本文认为,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可以考虑人才本土化战略。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加深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本地化程度,如实施自主创新,本地化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这一定位思考,有助于本土市场的发展与自主创新;同时,帮助企业避免和解决文化冲突,更好地协调和处理员工关系。实现创新价值的同时,也具有相对较低的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获得成本优势。在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本土化的人才已成为企业重要的人才战略。

3.4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促使企业要求变革组织模式,另一方面,更需要外部(供应商,竞争对手等)加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协同效应,这种由于成本的分配,风险的降低,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企业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突破企业边界,通过人力资源交流,分享和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评估和利益分配管理功能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

3.5突破障碍

“变革需要勇气和创新”的文化在现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凸显,如果你想在同质化竞争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必须寻求改变,进行创新与变革。企业应倡导和有效传递“变革需要勇气和创新”的价值观,关键在于突破壁垒,突破性的改革创新活动的成本高,资源和能力方面存有障碍,但是可以更快的获得新的技术,新的技术和市场的新发展。其作用在于:保留一个创新潜力的成员组织,和创造性的组织发展;关键人才(经理)机会的认知能力,给它们的变化和创新,激发组织成员开展创新活动和热情。可节省成本和控制的同时,也赢得了差异化优势。惯性突破必须从组织制度和个人互动的视角出发。抓住关键资源的管理,尤其是高层管理者,首先要突破自我,调整和变化人才管理的认知结构,加强对机会的认知能力,为改变或创新作出了积极应对的努力,进而影响组织员工开展创新活动和热情。机会认知需要不断探索行为提供持续的支持,改变或创新成功需要我们在组织结构,系统,资源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实施结构分化,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业务单位,进行突破性技术的发展;鼓励试错学习,掌握新知识;给予精神和物质资源;实现了基于管理改革与创新实践。

篇2

[关键词]基本原理大学生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126-02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的、和谐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该从科学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来抓。科学精神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事,人文精神让我们修身修德,使我们懂得哪些事情是否该做。它们是互补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但是,在当下的中国,人们急于追赶所谓的现代文明,同时加之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人们对功利的巨大渴求,导致了人文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某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把掌握科技知识当成教育的唯一目的,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社会的进步,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加强素质的培养和人文关怀。只重视科技的掌握,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人格追求和社会责任的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的失衡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的冷漠和急功近利,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社会等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认真的思考和足够的警觉。高等教育必须改变目前只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模式,否则,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大教授钱理群)。这种人文教育的缺失,已经使我们开始付出代价。因此,作为大学人一定要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倾注。

二、“马原”课与人文关怀的内在契合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广义上的人文关怀就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发展。而“马原”恰好体现了这种人文关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等。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自身信仰、理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马原”在向大学生提供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锻造思想、塑造人格的需要的功能,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哲学思考,探究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理想和信仰,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人生的智慧,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并形成影响其一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原理是为人的哲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追求的最高理想,这也是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基本原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和人文关怀是有内在契合性的。

三、“马原”课教学中倾注人文关怀的实现途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重视“马原”课人文关怀的功能

在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失落、迷茫的时候,尤其是青年学生更是如此。在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中,“马原”课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原”课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想追求和道德意识等。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时间以来我们不能讲人文关怀的教育功能进行很好的发挥。

当前的“马原”课教学偏向突出“马原”的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只强调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能,导致的结果是使这门课远离尘世,远离学生最为真实的人生、生活和生命,忽视了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教育者应努力挖掘“马原”自身的人文性,把人文关怀倾注到教学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亲切感和认可度,为迷途的生命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和指导。“马原”课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去审视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就是站在理性思维高度,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批判。学会辩证地理性思维,就能够站得高望得远,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有意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发挥“原理”课应有的人文关怀功能。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文关怀的一个根本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选择。“不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的客体,而应把学生当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主体。”教育工作者也不应该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的传授者,而是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唯上”、不“唯师”、不“唯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善于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持久动力。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要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需。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迫切需要理解、解答的问题,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联系学生思想与心理的实际情况,将人文关怀教育贯彻到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切实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人文关怀的思想,促进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上。如果课堂讲授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就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上的偏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新动态,并及时回应这些新动态,及时解释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解决因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带给学生的迷茫与困惑,避免理论教育的盲点。

(三)把“马原”课和人生教育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作为对宏大的社会历史规律的把握并不排斥人生哲学。哲学作为“马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其内在精神依然是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对人生的关注。“人”在那里是“大写的人”,更多的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怀,对罪恶社会的勇敢批判,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哲学思考,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马原”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相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僵化的物质世界和纯粹功利的社会中解放出来,体会到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的生命走向完整、和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且促使人生的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生活以及人生的真正价值的一种正确理解;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无限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心。如何避免在物欲横流的浮华世界中保持自己生命的一片天地,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地贯彻到底,这些我们都可以在哲学那里找到启示或者答案。

(四)提高“马原”课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其榜样作用就越强。教师自身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从教师的传授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从教师的言行中获得一份人生的智慧和勇气,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意义,充分挖掘、发挥“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人文关怀功能,不仅有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有助于大学生丰富其涵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峰,马建青.基本原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张泉.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版),2005,(4).

[3]李雨燕,郭华.论“基本原理”课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5).

篇3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政课;基本原理概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中医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祖国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关系到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思政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避免流于空洞无物的说教,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笔者在自身承担的《基本原理概论》(高校四门“思政课”之一,简称“马基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具体如下:

1 知识层面

挖掘基本理论与中医药理论的内在契合性,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深化学生的认知。

中医学具有坚实的传统哲学基础,如元气论,即认为万物本原为气,生命过程亦如此,构成了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1];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气除了聚合成有形的组织器官外,还弥散于人体之内,周游不息,无所不到,使人体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虚空中普遍存在着气的作用,通过肺鼻、皮肤腠理,体内外气通过升降出入交换。这样,便使得人与自然界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理论与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相对应,可以通过比较,阐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习和探究兴趣,在深化对马克主义哲学认识的同时,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认知的内化,促使学生思考在现代科学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的元气论,使之能继续为现代医学做贡献。诸如此类,基本原理中还有许多理论和观点与中医药理论之间具备较强的契合性,如质量互变规律中强调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这与中医学主张的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中庸思想异曲同工,对立统一规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中医学的辩证施治的个性化诊疗颇多相似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上述契合性材料我们仍需不断挖掘。

2 价值层面

撷取内蕴的人文关怀并在与中医药学人文智慧的对话中,体现教学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彰显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功能。

归根到底是人学,探索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洋溢着丰韵的人文思想。而作为“人文-科技”组合性学科、以人文为主导的中医药学,本身即富含着充沛的人文精神,因此,两者完全可以在对话中融通。例如,“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启迪人如何挣脱喧嚣和物欲,获得自由和解放。这种思想在中医药著作中比比皆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内经》中即有“志闲而少欲”、“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不为物役,成就自由超然之表述。在历代著名医家的医学著作中更是明确强调为医者应摆脱名利的束缚。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但作救苦之心”;清代《吴鞠通行医记》亦写道“良医处事,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操。”又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而中医认为,合格的医生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人的生命与天地相应,与人事相通,医者必须博通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才可把握医道,否则难以胜任。金代医家刘完素认为:“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致颠陨,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吴鞠通亦呼吁医非广闻博识者不能为,正如其所言:“医虽小道,非真能格致诚正者不能。上而天时,五运六气之错综,三元更递之变换;中而人事,得失好恶之难齐;下而万物,百谷草木金石鸟兽水火之异宜。非真用格致之功者,能知其性味之真邪?”人要全面发展,亦应正确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不能盲目地干涉和征服自然界,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隐含着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把人与天地放在一个大系统来看待,他们是共生共存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2]道出了人类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清代名医张楠在其著作中亦指出:“夫六气流行于天地间,为天人合一之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因此,要善待大自然。中医学还主张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以加以治疗或预防。总之,要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的整体,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合一,这样才能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自身身体健康。可见,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实现与中医药文化的互通,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领医学生价值观,提高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3 方法层面

以跨学科的视阈,多学科协作来共同育人。

马基原理课程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贴近中医学生学习实际,要与中医学专业结合,而通过上述阐释可知,马基原理课程与中医药学许多理念、理论具有共通点,结合完全具备可行性。但是,马基原理课程教师囿于专业所限,虽通过自习,对中医药内容有初步认识,但并非全面和深刻,这不利于教学的针对性,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因此,设想成立一个由多学科,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临床、中医药文化、思政课教师等组成的协作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教学素材,如选用与专业或专业群密切相关的典型医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政理论,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形成特定专业或专业群的个性化理论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纷繁芜杂的思想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需要探索新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初步考虑如下:①可以开展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由于目前思政课仍以大班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必要的理论灌输又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的1/3课时进行大班课堂传授,其余2/3课时安排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组成各个小组到指定的PBL教室,进行小班讨论和交流,并邀请协作组老师一起参与到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深化学生认知,更好地解决中医药学生实际思想问题。②可以通过结对子形式,由学生自行选择教学协作组中的中医临床老师,作为临床导师,并给学生一定的机会参与到临床导师的诊疗实践中,在诊疗过程中,临床老师适时予以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个体的实践体验中达到与所学基本理论的紧密结合,从而更能体悟到理论的魅力,能起到更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4 结语

教育部规定思政课教学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因其与自身专业学习的密切相关性,更能激发中医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在巩固专业知识、体悟医学人文的同时,内化和深化了对思政课基本理论的认知,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希望通过笔者的上述思考和探索,能为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和启迪。

参考文献:

篇4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讨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发挥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发挥网络媒介的积极功效并使其渗透至教学全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则应主要以学生为本,要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基本原理教学体系中。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促进学生将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融为一体。相应地,教师要探索和综合运用讨论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不同于以往的系统化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依托这些传统的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教学方式,但不拘泥于其简单应用,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其功能,发挥其在网络环境下的特殊功效,结合恰当利用网络环境条件,要重新诠释和创新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新路径。自古教无定法,但教学方式万变不离其宗,教学方法应服务于教学效果。为了达成教书育人的目的,针对网络环境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需求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要坚持多维度统筹兼顾和系统优化教学活动,使教与学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具有兼顾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特点,具有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系统性优势,集中体现在网络环境为传统教学模式赋予全新的教学理念,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突出其系统化和集约化的特点与优势。研讨式教学模式集中了讨论型、研究型和实践型等教学模式的优势,并能够有效吸纳现代网络环境的便捷之处,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模式中的讨论型教学模式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常用的一种以高度重视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重在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通过借助互联网下特定情形的设定将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有效聚焦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上,激发其积极参与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互动,达到厘清事实、辩明真理的目的。实践出真知,讨论则是思想实践的重要表现形式,被动接受知识远没有通过亲身参与讨论实践得来的认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长期以来,讨论式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无论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在学术研究和学习实践中,讨论都是人们获取真知的重要手段。现代大科学时代的发展尤其要注重科学共同体或学术共同体进行的深入探讨和论证,借助互联网资源将使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有的放矢,深入浅出。除了参考和借鉴网络信息资源外,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亲手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视频形式展现出来,随着讨论的深入,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可能很快转入辩论,辩论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同时,学生带着疑问求教于教师、教材或互联网都将受益匪浅。研讨式教学模式内在包含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尤其适应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大学生的在校学习不仅面临应对校内的各种考核,而且要为适应进一步的专业理论研究和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就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推进研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与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而恰当利用网络环境,无疑可以为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提供良好的辅助手段。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网络信息资源,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内容,挖掘学生钻研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潜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其自主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特别是对于时事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研究分析,例如涉及到百姓十分关注的住房、养老和物价等民生问题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网络信息,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理性判断,甚至鼓励学生将研究所得书写成文。在本科学习阶段就渗透和着力养成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入系统学习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乃至日后的发展和成才都将大有裨益。终关照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注重实践的教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众所周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一定意义上,哲学被称为实践哲学,因此,在高校“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始终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客观必然性。该课程既有鲜活知识的贯通,又有哲学理性思维的提炼和升华,对实践教学的水平要求较高,将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基本原理教学体系也离不开实践教学的支撑。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条件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载体,在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时,教师可以甄选网络空间的实时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实践系统化的研讨式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有效整合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构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积极作用,注意兼收并蓄和统筹兼顾各种教学方法,而非几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简单线性相加,要立足教学全局,从多视域多渠道积极探索并创新实践这种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在实践研讨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网络心理行为的特征,以现有的校园网为依托,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将管理与教学相结合,在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思路的同时拓展教育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各种网络信息沟通渠道,引导学生针对一些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从而能够集思广益,将课堂讨论引向深入和持久。如开辟网上“基本原理概论”课理论和实践论坛,开设师生公共电子信箱、教学QQ群、微信,或开设教师博客等新媒体与学生随时进行在线交流。通过建立“主题网”、“校园论坛”等网络教学综合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教师可以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栏目,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制作相关软件并将其上传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要把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延伸到网络环境中,通过网络互动努力消除大学生网上自主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于网络化教学具有交互性的突出特点,“基本原理概论”课网络化教学十分适合研讨式教学方法。大学精神离不开研讨学习,研讨式教学也是世界上广为流传和经久不衰的一种学习方法。此处的讨论绝不是泛泛而论的讨论,而一定是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讨论,甚至是要引发激烈争论的热点问题。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要把握思想政治导向,不断提出新论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和思考,要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同时,研讨式教学模式中的研究也并非空泛的研究,教师要将研究的理念和教学方法贯穿到研讨教学中,通过网络论坛活动或借助主流网络资源的牵引,引导并带动学生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活动。“钱学森之问”揭示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顽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乏力,而创新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习惯,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积极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习惯,注重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利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文本阅读的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综合各方面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便于其充分验证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这种既有研讨又有自修性质兼容现代性教学在其中的全新教学模式越来越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借助网络环境的研讨型教学模式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内涵和深度,为学生深入掌握理论知识乃至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要在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保障“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理论高度,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研讨式教学在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必须在“研究”上做文章。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显然不能局限于只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养成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针对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相关信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应对挑战,辨是非、分良莠的能力,从而不断消除学生思想中的疑惑。不但要使学生认清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方差异,而且要使其明确接受高等教育以致学术研究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在正确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增强其学习效果,为国家建设培养和输出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研讨式教学模式采用的方式方法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师生角色互换,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辩论等等不一而足。除了相关的影音视频资料可以利用外,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自己登台演讲、与听众互动、分组讨论等实践教学形式积极性非常高。当代大学生尤其关注当前时政热点问题,对于教师组织的就相关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等实践教学方式都十分认同,因此其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根基,网络环境条件给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结合教师适时恰当地指导,能够在保证理论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总之,基于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创新实践系统化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实现大学特有的研讨环境,将学术研究和问题讨论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能动性。党的十提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孙丽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学院

篇5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教师能力;学生态度

高校思政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排斥心理,特别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能让学生比较容易地认可一种观点或一种理论,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与以往相比更高。

一、高校思政课的任务

高校思政课总共包括四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体来说,这四门课程的内容大概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大学生修养、法律知识和理论的中国化。作为一个即将由学生角色转换为完全的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这一场所不但要教给学生一些步入社会后的生存之术,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怎样做人的能力,这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个人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做成事情的关键因素;同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必修的一门课程。当今社会年轻一代出现的违法事件非常普遍,影响也非常恶劣,其中不乏大学生这一天之骄子,所以,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是必需的一项任务,让学生懂得:社会的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以法律为准绳方可得以实现;作为我们党的基本指导思想的,是我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准则,它的重要的思想理论品质是使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了解了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历程,也就系统地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轨迹,也会懂得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点。这也是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一种途径。总之,高校思政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怎样做人、行事有度以及如何理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学生对此类课程的态度

虽说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是为了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比较快速地与社会接轨,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对这一类课程普遍地存在着排斥情绪,有些学生直接把这些课程说成是“洗脑课”。出勤率低,课堂纪律不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思政课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认为它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强制灌输,对于“强制性”地接受内容,学生的抵触情绪非常严重;二是这类课程又是采取公共课的形式来进行学习,而且都是大班上课,任课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而且学生也觉得这类课程对他们的就业问题和以后的人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实用主义”心理,所以,学生学习这类课程的态度就非常不端正。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教师的传统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但指出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应进行的专业方面的传授,更强调了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教导的首要性和重要性。而能完成这一职责的主体就是教师。针对思政类课程来说,教师所担负的任务更艰难。如何比较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要取得学生对自身的认可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可,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这门课之前,要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探听一下该班同学的整体状况,摸清他们的个性特征,这样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言辞进行沟通,切忌把师生之间的界限划分得太清晰。毕竟大学生是一个有着一定独立思维和自尊心非常强的群体,不应以他们的学习状况和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否则,课程还没开始就注定了你的整个教学活动的失败。所以,发自内心地喜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得到学生爱戴的前提。

(二)教师要具备比较高的综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人成就感的大小,也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它不但包含个人的修养,还囊括了知识素养的内容。“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是对教师这一从业者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这一阶段,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教师言行不一,对处于过渡期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他们会认为,“老师都这样,我们还能怎样”的心理,如此恶性循环,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只能是纸上谈道。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例:考试不过,给老师意思意思,就过了;毕业设计想要优良,给老师意思意思就得了;在学校想做某件事未果,给相关人员意思意思就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又怎能不逐流呢?但是,作为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人向善的一个群体,只能严于律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所以,这就必须要求思政课教师在严于规范自身的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比较深厚的专业素养,在给学生一碗水之前自己能有一桶水。其实,可以这样说,学生不是排斥思政课,而是对思政课教师的一种挑剔,当你真正地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的时候,思政课一样可以达到专业课的受欢迎程度。

(三)对所担课程要有正确的认识

作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教人与善、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端正对思政类课程的认识,只有自己对某件事物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同,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与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这就需要教师不能单纯地把这一专业作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态度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所起到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思政课教师是一肩挑两头:一头是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一头是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只能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才算是尽了传道、解惑、育人之力。

参考文献:

篇6

>> 人与人的对话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 教育与人的养成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幸福 人的骄傲与人的限度 论教育与人的幸福 教育与人潜能的开发 活动的人与人的活动:教育史研究的人学意蕴 杨葵:人与人的交集 人与人的距离有多远? 时间银行:重建人与人的纽带 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高职课程设置 新课程物理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思考 医学专业课程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在统一 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与人的责任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 试论经典教育在《中国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人文素养教育的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搜狗百科.张楚廷[OB/EL].http:///v8297294.htm.

[3] 燕良轼,刘宇文.张楚廷教育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

[4]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总序(张楚廷):2.

[5]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7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2012.

[6] 张楚廷.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J].课程・教材・教法,2009(3).

[7] 周德义.人的教育与教育人的深层思考――张楚廷《教育哲学》述评[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83.

[8] 张楚廷.课程是什么[J].当代教育论坛,2011(02):1.卷首语.

[9] 张楚廷.教育基本原理――一种基于公理的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0-251.

[10] 张楚廷.课程的地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演讲,2013-03-22.

[11]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 张楚廷.教学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5(3):94.

[13]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4] 胡绪阳.美好:一种崇高的教育期待与追求―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读评[J].当代教育论坛, 2007(7):106.

[15] 张楚廷.试论教育公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6(05):1.

[16] 黄耀红.特立独行的智者言说――试说张楚廷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07):109.

[17] 张楚廷.张楚廷诗集(一)[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84.

[18]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0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19] 丁维先.以师为本―湖南师大师资队伍建设纪事[N].人民日报.2000-05-05(04).

[20] 李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办学特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142.

[21] 新疆吐鲁番地区教育局教研室.地区教育局举办第五期名师讲坛活动――著名教育家张楚廷来疆讲学[EB/OL]http:///ny.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70985&wbtreeid=5858.

[22] 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M](1-10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扉页.

[23] 彭道林,张楚廷.“五I”课程观再释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4] 张楚廷.语言与人生 [J].现代大学教育,2013(3):33.

篇7

关键词; 大学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同时增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提高知识技能,以积蓄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实现该目标的具体途径是大学开设的各种各样的课程,因此,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能实现培养目标就显得极其重要。然而,纵观目前各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师资为导向、以设备为导向、以场地为导向的问题。所以,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各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同专业同一性的现象,课程设置普遍雷同。现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与培养环节的设置为例,仅限对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的探讨。

表1 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分配

表1中各模块课程的设置及分配情况如下。

1.公共基础模块:理论部分57学分,占总学分的31.32%;实践部分3学分,占总学分的1.65%。具体课程安排见表2。

公共基础模块共开设19门课程,分为:

(1)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军事理论、基本原理概论等。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

(3)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A。

上述课程均为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

表2 公共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2.专业基础模块:理论部分37.375学分,占总学分的20.54%;实践部分5.625学分,占总学分的3.09%。具体课程安排见表3。

专业基础模块共开设12门课程,内容为机械大类核心课程: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测试与信号处理,工程材料,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等。

表3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公共基础模块

大学课程模式基本是:头两年实施“普通教育”,很多大学叫“通识教育”,但能纳入“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模块)的仅十几门,大量的其实是公共课,例如思想政治课和数学。通识教育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问题。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和各大学的实践经验,大学的通识教育并非是一个与专门(专业)教育泾渭分明的教育形式或途径。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恰恰是我们未来创新所需要的。也有学者指出,在专门教育中也要实施通识教育,而在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时,专门教育也担负着重要使命,而且有很多目标是两种教育都应该达到的。例如,信息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职业道德、领导能力、继续学习的愿望等,既是通识教育追求的目标,又是专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所以,无论在时间安排上还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只有形成相互联系的格局,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美国有很多大学的普通教育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是在大学四年中都开设的,而不同的课程又可以分别达到不同的目标。鉴于此,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刻板僵化,而必须达到多重组合、左右匹配、全面覆盖、相互渗透。

2.专业和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和专业基础模块的问题是专业课主修的量太大,学生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学习的内容尽管比在学年制情况下有所拓展,但转换专业(主修)、自主学习的环境还远未形成,课程组或专业主修领域课程门数太多,每门课程的分量都太大。门数多、分量大的结果是使学生没有时间和余力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组,这是造成我国多数大学生无法比较自由地进行双主修和转换专业的主要问题所在。这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培养创造性人才存在着较大差距。

三、对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同时增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提高知识技能,以积蓄培育人力资本,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因此,大学课程的设置应该多元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志趣学生的要求,同时提高和促进教师队伍的培养。本文有如下几点建议。

1.增加人文社科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选修课,包括外语、管理类选修课。

2.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选修课,例如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用软件技术基础,电工和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等。

3.增加专业限选及选修课程中的选修课,例如,材料加工基础类课程(包括概论、原理、工艺),机械系统微机控制,复合材料,机器人工程基础及应用,信号处理,功率电子技术及应用,快速成型技术,生物材料工程与器件,激光加工技术基础,特种加工工艺,有限元分析,工艺过程仿真,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课程设计,光学工程基础,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精密与特种制造,绿色制造概论,制造系统,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数字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光电检测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分,制造过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学,质量管理学,机械系统计算机仿真,现代制造系统,现代制造技术类新生研讨课,固体光电子技术导论专业研讨课,以及跨学科、跨系统、跨专业的“实验室科研探究”,等等。

4.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创造性培养需要知识系统、思维系统、动力系统、时间系统和实践系统五大保障系统。 因此,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反映和五大保障系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宾.研究性学习[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

[3]张红.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1996,(11).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基本途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和《高等教育专题规划》等都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并将其提升到实践育人的高度。技术经济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该专业研究生是培养目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技术与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硕士研究生水平的高级管理人才,从而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理论,掌握系统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该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在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一、强化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

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无论是招生总规模还是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2011年研究生招生达56万人,在学研究生165万人;普通本专科680多万人,在校生2300多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5%左右;按照国际口径,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的象牙塔。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亦即毛入学率今后年平均至少提高1.5个百分点,每年毕业生将达1000多万人,这预示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将更趋激烈。目前我国有130所高校开设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社会发展转型,对应用性人才需求强劲,也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第8条中提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明确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而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第9条中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要求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创新性,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技术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不断交叉、融合而设立的,按教育部对该专业的描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技术的生产、流通及应用三个部分。技术的生产主要包括开发与管理、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等;技术流通主要包括技术转移的方式确定、途径选择、效果评价等;技术应用既包括技术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的应用,也包括技术在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因此,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从事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国民经济部门的技术创新及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现状,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和灵活应用知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目前财经类院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来看,就总体而言,对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理工类院校明显高于财经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在课程和课时分配上重理论,轻实践

财经类院主要依靠其经济学、管理学学科背景优势设置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的研究方向,虽然各校有所差异,但大都集中在投资融资决策分析、资产评估与产业重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技术经济评价与管理、项目投融资管理、资产评估及管理、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等方面。其所涉及的技术是“软技术”,主要是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经济或管理中的问题,很少讨论产品开发、生产、运输、储藏等“硬技术”的创新及管理问题。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和课时分配上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课程、课时分配明显不足。

2.在实践教学内容上重课程实验,轻技能实训和科研训练

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增长缓慢以及实际业务部门担心影响生产经营等原因,目前财经类高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在校内进行课程实验,应用ERP、EVIEWS、SPSS以及有关财务、电子商务等软件进行业务系统模拟、仿真或验证,很少组织学生到企业等实际业务部门或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应用、技术管理的有关业务流程,更不用说专门安排一定的教学时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同时教学中,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方式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的掌握程度,而很少采用撰写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篇9

【关键词】医学类;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79-01

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报告会、辩论赛、演讲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职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思政课”的教学中,担负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任务。

二、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

我校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在“思政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必须的法律观念,法律素质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基础和前提条件。高职思想政治课肩负着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要求,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四、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围绕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善用启发式、讨论参与式、案例分析式等方法,把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基本原理有总体的把握与理解。能在实践中自觉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性,使学生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也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主线。在教学中,加强教研室的教学方法探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教育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在高职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学生“参与式”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备课、参与研讨教学重点、难点,参与共同研究制定教学方法、共同编写教案,参与教学,使学生更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实现和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五、思政课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在教授的3个教学班级中,学生人数共计200人,专业分为:护理、临床等两个专业,高职学生对教学改革后的思政课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就参与情况、考试成绩、践行情况方面各不相同,就改革的结果进行分析:

(一)学生的参与情况

在参加的200各调查的学生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人数为56人,愿意参与的人数为120人,觉得改革的意义不大的有90人,不愿意、无所谓的为34人。

篇10

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项目编号:ZHJY13-04)

摘要: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导向、专业能力培养缺陷和社会职业机构呼声,如何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认为需要以实践育人为目标,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围绕实施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分析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测度体系。

关键词:卓越会计师 能力 素质 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虽然已初步形成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良好局面,但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多局限于内容体系,因此,本文以实践育人为目标,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针对会计职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缺失,围绕实施卓越会计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分析和构建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测度体系。

一、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教育政策导向。2010年6月,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标志着卓越人才培养在高校的正式启动,主要思想包括: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1年7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本科教学工程,“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本科教学工程重点建设的五个方面之一;支持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形成一批高校共享共用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2年2月教育部等部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意见》强调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开创高校实践育人的新局面。

(二)专业能力培养缺陷。1990年9月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在《会计教育目标》公告中指出,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Albrecht、Sack(2000)认为,传统会计教育模式课程内容过于狭窄和过于关注技术规则,而忽视了职业能力,尤其是通用能力的培养。Braun(2004)认为,各国会计教育机构都被要求改变课程结构以提供毕业生更为宽广的能力和素质,而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会计技术。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推行以学科供给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即教师按照学科分类将系统、专门的会计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胜任现实工作中既定的会计应用问题。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义过程中缺乏与产业界和会计职业界的交流,忽视了人才市场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会计专业产生于数学,孕育于经济学,成长于管理学,孟焰等(2007)认为,我国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商学类基础课程重视不够,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难以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更为复杂的职业需求。林志军等(2004)通过调查认为,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外语水平、人际关系、决策能力、明辨性思维、写作水平、团队合作、领导才能、语言交流能力是雇主最看重的技能。杨政等(2012)认为,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应强调职业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训练,尤其是未来职业成长所需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训练,而不仅仅是单一的具体职业技能的培训。

(三)社会职业机构呼声。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99)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胜任能力框架》指出,核心胜任能力包括功能性胜任能力、个人胜任能力和广泛的经营视野等三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2003)的《国际教育白皮书》(IEP 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指出,会计教育和培训的目标是培养有能力的职业会计师,其能力包括:态度、行为技能、宽广的商业视野、功能性技能、技术性知识、智力能力等六类。美国高等商学院联合会(AACSB,1980)在《会计教育认证标准》中指出,会计课程应强调理论、概念、原则和问题解决能力,关注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明辨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2007)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指出,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包括智力技能、会计技术和运用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五类。王军(2012)强调,建成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扶助为补充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鼓励和促进专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通过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团队。

综上所述,从专业能力培养缺陷、社会职业机构呼声来看,目前存在着会计教育落后于会计环境变革导致的会计能力需求扩展的缺口,尤其是通用能力的训练不足;对应于专门技术性能力的训练,会计课程过分强调会计的规则性,忽视会计的职业判断和决策后果。因此,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导向,会计本科教育应当借助“卓越计划”的理念,基于实践育人,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卓越会计师。

二、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测度体系要素。因此,基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从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测度体系等方面进行构建。

(一)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高校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是以通用标准为宏观指导,并以国家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来制定。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根据卓越会计师培养的行业标准和学校定位,制订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在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目标体系起着牵引和驱动的作用,其构建应遵循“需求牵引,能力驱动”的原则,改变传统的知识驱动型为能力驱动型。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渗透于卓越会计师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其目标体系包括:知识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

知识培养应包含通识知识、学科知识、专业知识等培养内容。通识知识是一套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修养、自然科学、社会分析等领域知识,如国外会计学专业开设的通识课程有明辨性思维导论、西方艺术史、艺术哲学、普通心理学、概念物理、生态学概论、环境科学与技术、伦理学概论等。学科知识是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会计学科为二级学科,隶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工商管理学科大类。会计的学科知识应当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专业知识是社会职业需求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一般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税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核心课程。

能力培养应包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等培养内容。学习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信息获取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卓越会计师知识不断更新的关键,是卓越会计师终身学习的基础;职业发展能力是卓越会计师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新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分析与解决会计实务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明辨性思维,为应对经济环境的变换,而引发新观点和理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相应的意向、愿望、构思和设想。协作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管理沟通合作能力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管理沟通合作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危机处理能力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处理非程序化决策问题的能力,具备危机意识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素质培养应包含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等培养内容。职业道德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会计执业的社会普适性,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的集合。社会责任感是卓越会计师对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总体意识,或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应履行或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人文科学素养要求卓越会计师具有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出来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卓越会计师必须具备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理解会计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和内涵,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卓越会计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以知识培养为基本,实现知识培养、能力培养、素质培养的并行工程。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内容体系起着载体作用,是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

实验包括会计基础实验、会计综合实验、审计流程实验、财务沙盘实验、财务软件实验。会计基础实验要求卓越会计师了解各种交易或事项的原始凭证,掌握建账、填制会计凭证、记账、对账、结账、试算平衡、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流程。会计综合实验要求卓越会计师综合应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的理论知识,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训练卓越会计师的会计综合操作技能。审计流程实验要求卓越会计师通过团队合作与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复核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财务沙盘实验要求卓越会计师通过ERP沙盘对抗训练,掌握企业运营的战略规划、资金筹集、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生产组织、设备投资与改造、财务核算与管理等。财务软件实验要求卓越会计师以ERP财务软件、财务分析与预测系统为操作平台,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会计信息处理以及财务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原理。